鲁迅纪念馆杂感

2024-08-06

鲁迅纪念馆杂感(通用10篇)

1.鲁迅纪念馆杂感 篇一

绍兴鲁迅纪念馆 -资料

坐落在绍兴市城南的都昌坊口,现名鲁迅中路,为全国成立最早的纪念性博物馆之一,1953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包括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建筑面积1220余平方米,展线长达150余米。四周是宽敞的序厅、陈列室中休息室,中间有回廊庭院。院内种植鲁迅生前喜爱的和作品中提及的花木,其中枣树和丁香是1976年从北京鲁迅故居后园分迁过来的。

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面首。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后的地方,整个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清末周家逐渐衰落,19整个屋宇易主。原屋大部分被拆重建,但鲁迅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建国后按原样多次整修,原来的家具也多数找了回来,现按原样陈列。进入故居的石库门,沿井边长廊进内,前进就是当年鲁迅一家的住处,鲁迅就出生在这进房子的西次间楼下。他回故乡任教期间,也以西首第一间楼下为卧窒,其中一张铁梨木床还是鲁迅睡过的原物。过石板明堂(天井),有两间南北向的楼房,前后楼披和花格门窗,均系周家原物。东首楼下的“小堂前”(小客堂)系周家会客、吃饭之处,后半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墙上挂着她当年在绍兴拍摄的照片,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

资料

百草园在故居的后面,原来是周氏家族的菜园,也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园地易主后,南北两端虽已改变了面貌,但主要部分仍保持原样,西边一堵泥墙还是原物。

故居出来向东行百余米,往南过一座石板桥就是三味书屋。鲁迅12至17岁就在这里求学。书房正中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和松鹿图。书房内摆有方桌、木椅。窗前壁下摆着几张学生自备的桌椅,鲁迅后来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桌面右边有鲁迅自刻的自勉字“早”。书屋后面有个小园,为当年鲁迅及其同学玩耍之处。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在鲁迅故居东侧,这是一座中西结合,朴素庄重的新颖建筑物。大门上方镶嵌着郭沫若手书“绍兴鲁迅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建筑呈“凸”字形,四周是宽敞的序厅、陈列室等,中间有回廊庭院。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手稿、信札、模型,以及鲁迅作品最初发表的报纸、刊物和鲁迅著作的各种版本(包括各种外文译本)和美术作品,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了鲁迅的一生。整个展览以鲁迅先生少年时代生活和辛亥革命在绍兴的活动最具特色。

2.鲁迅纪念馆杂感 篇二

一、质之美

质就是内容。你写这首诗, 你作这篇文, 选什么材料, 写什么, 不仅是一个理念问题、立场问题、正负能量问题, 还涉及一个审美效果。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是诗人情感酝酿后结出的圣果, 因此, 诗歌的“观赏”价值远高于“食用”价值。文学作品首先要有美学效果, 才会产生教化作用, 才会达到孔子在诗歌理论中提出的兴观群怨。如果诗不能引发读者像看旭日朝霞、落日余晖, 大江观涛那样的心理共鸣或潮涌, 那就不像诗不成诗。

1.取材之美。一代伟人鲁迅先生去世后, 纪念他的诗文何止千万篇, 选取的角度也可谓各式各样。有写他怒目金刚的, 有写他傲骨铮铮的, 有写他痛打落水狗精神的, 有写他“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 有写他“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这些都是对的, 都是鲁迅先生形象的一面。可在纪念鲁迅的时刻, 诗人一双慧眼, 另辟蹊径, 寻找新的角度, 发一家之言, 成一家之声。找到了, 就写鲁迅先生俯下身去, 甘为劳苦大众孺子牛的一面。想想吧, 一个把他人、把人民装在心中的思想家、文学家、战士, 他生前身后建立起来的丰碑自然要永远矗立在人民心头。人民从来都是一个国家的主体, 歌颂热爱人民的精神, 传达的就是一种社会正能量, 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阳刚之美, 正道之美, 正气之美。

2.剪裁之美。鲁迅活着的时代, 末代皇帝去了, 改朝换代如火如荼, 新旧交替, 北京政魁, 龙椅尚未坐热, 军阀的枪炮声就响了起来, “城头变幻大王旗”。遗老遗少的幽灵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徘徊。诗人虽然为新生政权效力, 笼罩在民主共和的辉光里, 但毕竟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人, 他深深明白“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挥起灵感的剪刀, 有了有了, 鲁迅先生正好跟他们相反, 正好是一面难得让人清醒的镜子, 正好是一面引人前行的大旗。好啊, 就在诗里把这群鼠辈用来映衬鲁迅的正面, 映衬先生的高大形象。骑在人民头上的人, 人民把他摔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下场可以看到。这样一剪裁, 这样的逻辑推理, 让诗歌的哲理之美便呈现在读者面前, 产生震撼, 促其思考:我是谁, 我应该怎样做, 我要到哪里去?

二、形之美

阅读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便会发现, 诗首先呈现出来的是诗的形式, 分行、分段、押韵、对仗、工整、比、兴、赋。可以说, 没有形式就不可能有诗歌, 就不可能使诗从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朵奇葩。骚体诗是这样, 汉乐府是这样, 格律诗是这样, 现代诗也继承了这个传统, 譬如郭沫若的《炉中煤》、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等等。

1.结构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形式上给人的第一美感是结构:分七段, 每段四句, 不多不少, 就像七个水晶瓶摆放在红木桌面上, 初看个与个之间间距均匀, 独立成“瓶”, 晶莹剔透, 熠熠生辉。再细看, 每个瓶之间却又是丝丝相连, 环环相扣, 纹理相连, 脉象贯通。

2.对比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二美感是炫目的对比。这个社会, 有的人想这样, 可历史却不按他的主观意志转移, 结果却是那样, 播下龙种, 收获的却是跳蚤。有的人:“活着——死了, 死了——活着”;有的人:“骑在———俯下, 我多伟大———当牛马”;有的人:“不朽———火烧, 刻入石头———情愿做野草”……对比能使事物走向两个极致, 就像把矮草放在高树下面, 把白绫放在黑绸旁边, 美学效果一下就出来了, 美的越美, 丑的越丑, 天上人间。

3.相映美。《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三美感是诗画相映。课文中的插图, 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作品。鲁迅先生站在书房里, 披灰青色毛衣, 右手握着稿件, 左手抚捏衣领, 面容弥漫着宁静平和, 目光仍然是先生那惯有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目光, 凝视窗外。窗外似有什么?窗外是十里洋场, 窗外是恶少汹汹, 窗外是兵荒马乱, 窗外是红尘滚滚, 窗外是卑鄙污浊。再读那首诗, 再思这幅画, 行于诗行画间, 思于诗行画间, 品味再三, 忽然顿悟, 画得诗之神, 诗得画之韵, 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

三、气之美

气就是诗人的情感。“落红不是无情物”, 诗更不是无情物。任何一首好诗都是诗人情感的化身。诗要想成为飞翔的精灵, 情便是成就她梦想的翼翅。有了诗情, 诗人才能借此把心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变成诗, 喷薄而出, 或浩浩荡荡, 一泻千里;或缠绵悱恻, 幽幽怨怨;或铜板铁琶, 大江东去;或小桥流水, 江南烟云;或鸡鸣桑树, 田园风光。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写的《诗品》, 是汉族诗歌美学的著名论作, 他在序言中提出:“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 烛照三才, 辉丽万有, 灵祇待之以致飨, 幽微籍之以昭告。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诗人必须有“气”, 诗中必须有“气”, 你只有通过这种外化了的情感, 通过语言的拼接雕塑, 诗才能感天动地, 感化于人。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气,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叫爱, 另一方面叫憎。诗人和全国人民一样, 仰慕鲁迅先生, 崇敬鲁迅先生, 赞美鲁迅先生, 希望把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 希望先生的精神教育后来人。想先生、思先生、读先生, 提起笔来, 诗人心中涟漪荡漾, 逐渐掀起波涛, 进而如鲠在喉, 不吐不快。情感越来越浓稠, 越来越浓烈, 汹涌澎湃, 凝于笔端, 一行又一行, 变成墨写的文字, 酣畅淋漓, 掷笔于案, 气动物, 物感人, 惊天地, 泣鬼神。情化成了美, 化成了思想的力量, 化成了朗朗上口, 化成了抑扬顿挫, 化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诗中鞭笞有的人, 表达的是诗人的憎恶。不为什么, 就为了嘲讽邪恶, 就为了朝着人性的卑劣振臂呐喊, 就为了斜睨那些魍魉, 就为了伸张正义。以诗为刀、为锄, 把恶草清除, 等于为庄稼营造出一个茁壮成长的环境;把罂粟铲除, 就为千家万户送去一片幸福, 就为这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尽了一分力量。

发乎于情, 爱憎凝于笔端, 情感在诗行里奔涌, 化成一道美丽彩虹, 多姿多彩, 耐人寻味。

四、言之美

让我们吟诵《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一段吧。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更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讲究精炼凝练, 富丽堂皇, 但最好的语言还是繁花似锦后, 返璞归真来。归真以后, 不施粉黛, 素面朝天, 诗才能成为诗的模样, 文才能成为文的模样, 人才能活成人的样子。赏析这一段可知, 什么叫明白如话, 这就叫明白如话。四行诗, 没一字不识, 没一词不懂, 朴实得像甑子里的干饭。可朴实的背后, 诗味却像茅台酒一样浓烈。后世评价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诗, 说它象牙塔里的人读得懂, 市井村妇也能听得明白, 既不下里巴人, 也不阳春白雪。臧克家先生的诗就是这样的典范。再继续咀嚼, 借助语言的张力, 美感就出来了, 韵味就出来了, 哲理就出来了, 思考就出来了。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着的时候他干了些什么?死了跟活着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诗写到这个水平, 不“传诸后世”都不行了。可促其到达这一境界的是什么?无他, 是诗的语言, 是诗的语言美, 是诗的语言引发的审美作用。

让我们再吟诵《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的第二段吧。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 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3.鲁迅纪念馆杂感 篇三

不仅如此,上述的面向和焦点,本身都可以衍生出许许多多的面向和焦点。就此而言,鲁迅显然是读不完,也读不透的。事实上,这并非仅仅是缘于鲁迅本身的深度、难度和硬度,更与中国文化、中国人和中国民族近百年来的时代际遇风云有关。

近十年来,关于经典、传统,乃至于含混其辞的“国学”不断成为高高低低群体的谈资,甚至融入到了关于下一代培育进程中的热点环节设计,当然也勾连起更多与经济和商业相关的华彩与热闹。相较而言,这几十年的“读鲁迅”“鲁迅谈”也是忽冷忽热了几回,但旋即就沉默了。

这究竟说明了什么?

毫无疑问,这说明无论如何,一直有人在读鲁迅,有人一直希望“再读鲁迅”。鲁迅始终是我们面对当下生活的一个“参照物”。起码也是参照物之一。而这样的参照物,于中国人、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显然不是太多的,也是不可多得的。

有鉴于此。“再读鲁迅”将是我们沟通经典与日常、历史与当下、思想与现实的一种践行与努力,也是一次自我精神焕发的启程。

这一期的“再读大家·鲁迅”,推出的是一篇鲁迅研究史上的第一篇雄文,也是一篇旧文——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不论是相较于前人和时人,还是比照于后人,瞿秋白这篇序言皆可谓排山倒海、壁立千仞,是读鲁迅的一个划时代的起点、逗点和节点,也是研究鲁迅和鲁迅研究的一个分水岭。

我们重刊瞿秋白的这篇宏文,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厚古薄今,更并非要刻意忽视江河滔滔的鲁迅研究成果,而是希望“抛玉引砖”或者“抛玉引玉”,追本溯源,发露更多的“再读鲁迅”的真知灼见,引动更多人来阅读鲁迅、阅读大家、阅读经典。

那么,瞿秋白的这篇“序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简而言之,在重构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史的实践中,瞿秋白最重要的成绩便是编定《鲁迅杂感选集》并写了长篇序言。这一举措,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树立了堪称经典作家的鲁迅,更塑造了一位革命文艺战线上的红色旗手,从而开启了鲁迅经典化建构的进程。

众所周知,瞿秋白转向关注鲁迅的杂文,是在他们合作写了十四篇杂文之后。而一旦转向对鲁迅杂文的关注,瞿秋白的鲁迅评价是突变式的。这种突变与他们交谊程度的飞跃和革命情势的紧迫度密切关联。

1933年3月20日,据鲁迅书信记载,鲁迅主动向北新书局李小峰推荐由瞿秋白编选自己的杂感选集。 在征得北新书局的同意后,4月8日,瞿秋白编就《鲁迅杂感选集》 并“花了四夜的功夫” 写成长篇序言《〈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出于迷惑敌人起见,瞿秋白化名“何凝”并故意在《序言》末署“一九三三· 四·八·北平”的字样。为了《鲁迅杂感选集》的出版,鲁迅甚至亲自批划了该书的编排格式。与《铁流》《毁灭》《两地书》相同,二十三开、横排、天地宽大、毛边本。扉页上,还选用了鲁迅喜欢的司徒乔的炭画像。不仅如此,鲁迅还亲任该书的校对,亲自为瞿秋白支付了编辑费。

《鲁迅杂感选集》的出版,不仅“可以说是鲁迅和瞿秋白合作的产物,是他们友谊的结晶” ,也是鲁迅研究史和瞿秋白文艺思想发展史上的光辉起点。《〈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此后则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解释鲁迅的范式文本。 尤其是由于在“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被认为是具有示范的意义” ,此序文更因此而成为鲁迅红色经典化进程的开端。与此同时,这篇长篇序言也是瞿秋白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并将其本土化的重大突破,是其文艺思想实践成就的重大体现。

历史的因缘时会,让瞿秋白注定成为鲁迅评价史上的关键人物。因为在回顾与创造社太阳社论争时,鲁迅曾说:“我那时就等待有一个能操马克思主义批评枪法的人来狙击我的,然而他终于没有出现。” 近三年过去了,鲁迅终于等到这个“狙击手”,他就是瞿秋白。

瞿秋白的鲁迅评价,可谓一击而中、应声而立,因为在读《〈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时,鲁迅竟然“看了很久,显露出感动和满意的神情,香烟头快烧着他的手指头,他也没有感觉到。” 于是,在鲁迅评价和研究史上,《<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本身也成为经典,它既是红色鲁迅隆重推出的宣言,更是空前绝后的能打动鲁迅本人的鲁迅研究论作。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洋洋一万五千余言,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一开篇,瞿秋白引用杂文集《坟》里《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名言,把鲁迅当成革命殉道者的象征。接着,瞿秋白以卢那察尔斯基《高尔基作品选集序》的表述,构成中苏文艺对称结构 ,以类比修辞指出鲁迅和高尔基的共同之处 ,把鲁迅确立为中国的高尔基,将鲁迅杂感写作史与中国社会斗争史、中国思想斗争史密切对应和联系了起来,简明扼要完成了勾勒“红色”鲁迅——对鲁迅进行革命经典化塑造的主体工程,实实在在地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文艺思想战线树立起了一面红色旗帜。

之后,《〈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不仅成为革命阵营研究和评说鲁迅杂感和思想的范式,甚至被确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作家作品研究的基本范式。而当初瞿秋白针对鲁迅杂感的评说结论,甚至被放大为此后汗牛充栋的鲁迅研究论著的基本前提。可以说,瞿秋白的鲁迅阐释,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成为中国新文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革命化叙述的起点。与此同时,在鲁迅被塑造成为中国化高尔基的同时,瞿秋白也同步奠定了他自己作为“中国的卢那察尔斯基” 的历史角色。

总而言之,重塑鲁迅和整理五四这两项意识形态构建的重大工程,不仅足以让瞿秋白在中国文艺思想史有一席之地,也给后来的中国文学史留下宝贵的革命书写传统:一是文学的社会历史批评传统,一是文学史按革命思维整理的传统。

回顾百年现代中国思想史,鲁迅,毫无疑问是一位值得我们民族宝爱的思想巨人。面对当下泥沙俱下的碎片化、平面化、情绪化的阅读与思想气候,鲁迅的审慎冷静的风格、内敛辩证的思维与自省反诘的意识,当是一剂醒目醒脑的良药。而瞿秋白的雄文,则是帮助人们认识鲁迅、理解鲁迅阅读现象、反省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等一系列问题与现象的典范文本。

nlc202309010147

鲁迅、瞿秋白和那篇洋洋洒洒的《序言》,都当得起、也扛得住我们的一读再读,更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注释:

①初始,鲁迅信中明确说“我们有几个人在选我的随笔”。(《致李小峰》,《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3页。)后来才渐渐明确说是“编者”(1933年4月13日《致李小峰》,《鲁迅全集》第12卷,第387页)、“选者”是单数的“他”。(1933年4月5日《致李小峰》,《鲁迅全集》第12卷,第387页。)

②据杨之华说 瞿秋白编选《鲁迅杂感选集》目的有二:一是秋白自愧将鲁迅赠与的书籍散失零落;一是为“要有系统地阅读他的书,并且为他的书留下一个永久的记念”。(杨之华:《〈《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怎样产生的》,《语文学习》,1958年1月号。)

③杨之华:《回忆秋白》,洪久成整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6页。

④丁景唐:《鲁迅和瞿秋白友谊的丰碑——鲁迅帮助出版瞿秋白著译的经过》,《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⑤曹靖华1941年和周恩来谈话说:“‘我所看过的论鲁迅先生的文章,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能赶上瞿秋白同志写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还没有。’周恩来同志就接着说:‘我有同感’。”(曹靖华:《往事漫忆——鲁迅与秋白》,《光明日报》,1980年3月26日。)1941年11月16日,周恩来在庆祝郭沫若五十生辰暨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而发表的讲演《我要说的话》里三次引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包括瞿秋白对鲁迅著名的“四点概括”。(周恩来:《我要说的话》,《新华日报》,1941年11月16日。)

⑥王铁仙:《关于科学评价鲁迅的若干思考——重读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研究》第11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210页。

⑦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联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萌芽月刊》,1930年4月1日,第1卷第4期,第23页。

⑧杨之华:《回忆秋白》,洪久成整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

⑨瞿秋白不仅类比卢那察尔斯基评价高尔基的论说思路,据K.B.舍维廖夫考察,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不仅引用了列宁的文艺思想,而且还采用了列宁《纪念赫尔岑》一文的写法”。(俄)K.B.舍维廖夫:《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瞿秋白》,马贵凡 译,《瞿秋白研究》,第6辑,第252页。瞿秋白对卢那察尔斯基是熟悉的,《赤都心史 兵燹与弦歌》中记载了他采访时任苏俄人民教育委员会主席的卢那察尔斯基的经历。况且“卢那察尔斯基的著作是鲁迅的首选内容并因此而上溯到了普列汉诺夫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经典认识,1931年瞿秋白被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整肃而‘回归(文艺)家园’后,对于卢氏文艺理论和创作显然也是与鲁迅热议的内容”。(王观泉:《兵燹与弦歌》,《瞿秋白研究文丛》第1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⑩《鲁迅杂感选集》:鲁迅著,何凝(瞿秋白)选,上海:青光书局1933年版,第1页。

⑾ (前苏联)郭绍棠:《回忆瞿秋白》,路远 译,《瞿秋白研究》第6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258页。把瞿秋白评价为“中国的卢那察尔斯基”的说法不仅来自前苏联研究者,美国的保罗·皮科威兹也持这观点。(美)保罗·皮科威兹:Marxist Literature Thought and China : A C onceptual Framewor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lifornia 1980, pp47~54.。把瞿秋白类比成卢那察尔斯基,我的理解应该是指二者在各自国家里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的作用和思路的相似。

4.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篇四

作者:肥城市检察院 姚翠霞

依稀还记得中学时,鲁迅先生的文章总会有不少篇选入教材;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到现在仍记得很清楚,鲁迅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曾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写了一篇又一篇著名的文章,如《呐喊》、《彷徨》、《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鲁迅先生是“中国骨头最硬的人”,是“民族魂”,“用笔杆作投枪,作匕首”,在我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是一位伟人,一位完美的大师。所以当有机会走近鲁迅,走进鲁迅纪念馆时,敬意之情油然产生。

纪念馆是二层庭院式江南民居的风格,青瓦粉墙,山墙高耸,在正面墙上镶嵌着周恩来总理当年题写的“鲁迅纪念馆”五个大字,白底黑字,鲜明耀目。走进大门是一个庭园,右首是“百草园”,种有许多鲁迅作品中提到过的植物,如何首乌、木莲藤等,还有特地从绍兴移此的石井栏、乌篷船等。这种布景使我们还没有参观展览,已经走进了鲁迅作品的特有氛围。

穿过庭园,便是高大轩敞的大厅,在大厅左首是一座高2.5米的鲁迅全身铜像。先生手执烟卷,神情肃穆,目光深邃,似在沉思。从大厅拾级登楼,二层是鲁迅生平展厅,展厅入口处旁的墙上题写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高度概括了先生对人民强烈的爱和对敌人无比的憎,心甘情愿地做人民大众的牛的情操。宽敞的大厅里,弧形的墙上排列着六幅浮雕,每幅高2.6米,宽1.1米,用黑玉石雕成。从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和华夏民族魂五个部分再现了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和他曲折多姿的人生经历。

展览伊始,解说员向我们解释了鲁迅笔名的含义,原来这是先生自谦,“因鲁而迅”,意在笨鸟先飞,不断超越。漫步在展厅内,使我对先生的经历、著作有又新的认识和收获。展室内的形式多样,有历史照片、书报,有先生的创作手稿及其他旧物,还有模型和音像制品。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展厅进门处一幅寓意中华民众被困在牢笼里的作品,它是一张模糊的众生相照片,伴随着灯光的忽明忽暗,被罩在铁窗后面的民众脸上却看不出任何的表情。这是那个时期百姓的反应,也许这就是先生立志从文的初衷,没有比唤醒百姓意识更艰巨和迫切的事情了。展厅还有反映阿Q一生的场景模型,同时还在播放几部改编的电影《阿Q正传》、《祥林嫂》、《伤逝》等。

先生不仅创作独立,还有不少译著,主要是日俄作品,还有一些东欧、拉美等作品,不仅繁荣了文学园地,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除了译著,展出还述及鲁迅先生和藤野、内山、斯诺、史沫特莱等人的友谊。先生还是一个非常关心青年的文学家,下一部分就是关于先生对青年时的关心帮助。先生看到国民的麻木性,弃医从文,尤其看重青年人的成长,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动态。先生名树人,这里竖着一块“树人碑”,镌有“首在树人,人树而万事举”的话。壁上陈有先生演说的照片,并罗列了许许多多和先生关系紧密的青年姓名,如唐|、萧军、萧红等。还有一组天津民间艺术家尔宝瑞创作的蜡像,惟妙惟肖,极为逼真。

鲁迅先生不仅是文学家,更是革命家,是战斗的文学家,这在他的一生中也有极为浓重的笔墨,也是展览的一个大头。先生少时家道中落,备尝世态,又受到章太炎和赫胥黎《天演论》的影响,这都对他的革命思想形成起了很大作用,与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爱国民主人士的交往密切更是与他的思想分不开的,而且另一方面也愈加坚定了他的信念。展览的最后并不依俗例置一段堂皇的结束语,而是先生作品的展示长廊,有创作,有译作,还有被译成其他文字的创作,这些一册册的书籍显然比任何具体的文字都更有说服力,更耐人寻味。先生本身已经成为一座丰碑,任后人评说。

5.关于鲁迅纪念馆作文精彩 篇五

我们一行人从大厅登上二楼,映入眼帘的是大幅的《呐喊》雕塑,而透过玻璃看到的是用绿色植物做成的鲁迅像,“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我们站在雕塑前凝神思索,被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所感动。我们边走边看,馆藏文物主要有鲁迅先生的手稿、衣物、生活用品、书信、照片以及藏书等。鲁迅先生生平陈列突破了一般以编年布展的模式,采用专题陈列,分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华夏民族魂五个展厅,通过鲁迅先生文学创作、培养新人、中外文化交流、投身社会革命追求真理以及深远影响等多个侧面,全方位地展现出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人生历程、光辉思想和人格魅力,以重彩浓墨展现了一代伟人的熠熠风采。高科技影视手段所展现的《生命的路》,“阿Q正传”模型场景,“首在立人”碑,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更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朴实、刚毅、坚强的性格的精神所在。

在鲁迅先生的世界里漫步,心情难以平静,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不禁跳跃在我的耳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这里分明仍然回响着他伟大的声音,仍然跳动着他生命的脉搏。

6.上海鲁迅纪念馆导游词 篇六

来源:免费范文网qc99.com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故居、鲁迅墓、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三位一体,1994年由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上海鲁迅纪念馆原与山阴路上海鲁迅故居毗邻,1956年9月迁入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8月开始改扩建,于9月25日建成开放。

学术报告厅“树人堂”可容纳136人,配有影视放映及同声传译设备,经常举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电化教育示范以及小型演出。

馆内跨院专题展订“奔流艺苑”350平方米,可自由组合的上轨道移动式文化展览。

鲁迅纪念馆免费开放,为控制人流量,入口处设立领票处。

鲁迅名言鲁迅纪念馆出口还有个“百草园”,春天去百草丛生与“鲁迅sb”的花草连成一片,风光独特。

7.参观鲁迅纪念馆观后感 篇七

门前有座青铜的雕像,那人未完全舒展的眉毛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双眼凝视着远方,拿着香烟,穿着长袍,坐在石凳上。他就是世人皆知的鲁迅。先前,我也曾了解过鲁迅,读过他的几篇著作,在绍兴的故居,也领略过一番。如今,来到了纪念馆,在一个多小时里,我们望着墙上的文字与图片,展柜里的文物,更深入的了解了这位人物不平凡的一生。

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的上海又是英国与法国的租界,一位文学家的薪水是不稳定的。即使有郁达夫这样知心好友,鲁迅的一生的艰苦也只能藏在心中自己咀嚼,病痛与国难,像沉重的担子压在他的肩膀上。同伴们一个一个被逮捕,离他远去。他也只能悲哀,叹息。一次次的危险,一次次的避难,疲惫与心力交瘁轮番攻击。

年仅55岁的鲁迅,在一月时得了胃疾,忍着剧痛的他仍然坚持写作,最后的一本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但,造化弄人,世态炎凉,他在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逝世!

纪念馆中,鲁迅去世时的面容完好的保留下来,他安宁的死去了,白色石膏复制的脸上,有鲁迅的几根胡须和眉毛。慈祥的脸,安静的面对着死神。

鲁迅死去了,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中国的“民族魂”离去了。在遗留下来的影视资料里,鲁迅的葬礼上,人潮汹涌,有悲愤的脸,仇恨的脸,以及被泪水肆意流淌的脸,和握紧的拳头。人们环绕在他的灵柩前。毛主席,宋庆龄,郭沫若,郁达夫,都为这个谱写了中国新篇章的传奇人物的死,而伤心,而感叹。

鲁迅死了,是悲的,但他留下的文字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这是喜的。鲁迅虽然离去,精神永不朽。即使他在黄泉路上,也不会默默叹息了,因为他是抱着中国成为强国的志向离去的。岁月匆匆地向20世纪告别了,上海这一隅之地也变为繁华的大都市。但人们不会忘记那座坐落在虹口区的纪念馆,诉说着一位中国“民族魂”的一生光辉。

8.上海鲁迅纪念馆导游词3篇 篇八

上海鲁迅纪念馆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只要参观者在纪念馆门前领取参观票就可以进馆参观。下面是上海鲁迅纪念馆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上海鲁迅纪念馆导游词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1950年春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备,1951年1月7日正式开放,周恩来总理题写了馆名。

来源:免费范文网qc99.com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故居、鲁迅墓、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三位一体,1994年由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海鲁迅纪念馆原与山阴路上海鲁迅故居毗邻,1956年9月迁入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1998年8月开始改扩建,于1999年9月25日建成开放。

学术报告厅“树人堂”可容纳136人,配有影视放映及同声传译设备,经常举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电化教育示范以及小型演出。

馆内跨院专题展订“奔流艺苑”350平方米,可自由组合的上轨道移动式文化展览。

鲁迅纪念馆免费开放,为控制人流量,入口处设立领票处。

鲁迅名言鲁迅纪念馆出口还有个“百草园”,春天去百草丛生与“鲁迅sb”的花草连成一片,风光独特。

上海鲁迅纪念馆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只要参观者在纪念馆门前领取参观票就可以进馆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1951年1月正式开放,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上海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

篇二:上海鲁迅纪念馆导游词

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祖国妈妈的第54岁生日,在这欢庆的日子,我和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鲁迅公园内的鲁迅纪念馆游览了一番。

鲁迅纪念馆是一座白墙黑瓦的建筑物,一排排青翠碧绿的树木环绕在它的周围。正面墙上,周总理亲笔题词的“鲁迅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沿着一长溜的石级快速走进了鲁迅纪念馆的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那一幅幅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木刻画。这些画的制作非常的逼真,仿佛使我看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工作、生活的情景。大厅里还摆放着两台电脑,这是为参观者作指南用的。我从电脑里了解到: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纪念馆,它建立于1951年1月,在1958年迁入虹口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

在大厅左侧有一尊鲁迅先生的全身塑像,让人有一种与鲁迅先生在一起的亲密感。大厅右侧是一条通往二楼的楼梯。来到二楼,我首先看到的是根据鲁迅先生几部作品所刻出的浮雕,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描绘中国农民的《祝福》等。

大厅旁边有五个展示厅,分别展示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纪念品。在第一个展示厅里摆放着一些鲁迅先生珍贵的手稿,上面是鲁迅先生写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有些地方还用粗笔修改过。这里还展出了鲁迅先生生前使用过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在第五展厅里,一块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的横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妈妈说,这块横幅曾经覆盖在鲁迅先生的遗体上呢!是啊,“民族魂”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家,它曾弃医从文,用他那支笔唤起中国人民觉醒,批判罪恶的封建社会。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我感触深刻,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坚信,只要我努力再努力,一定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

篇三:上海鲁迅纪念馆导游词

上海鲁迅纪念馆,1950年春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备,谢旦如先生负责筹建,[1]1951年1月7日正式开放,周恩来总理题写了馆名。[2]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鲁迅墓、鲁迅故居 三位一体。

上海鲁迅纪念馆原与山阴路上海鲁迅故居毗邻,1956年9月迁入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同年10月,鲁迅墓由上海虹桥路万国公墓迁葬于虹口公园,并由毛泽东主席题写碑文。

1998年8月开始改扩建,于1999年9月25日建成开放。新馆占地421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3平方米。一层建有文化名人专库“朝华文库”,学术报告厅“树人堂”,专题展厅“奔流艺苑”等。二层为鲁迅生平陈列厅。

1994年由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6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的陈列,改变了以往的以生平为线索的旧例,在陈列框架上以专题划分展区,分“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和“华夏民族魂”5个专题展区,突现鲁迅的重大业绩与主要精神的几个特出方面。重点突出、氛围浓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纪念馆的陈列,在形式上注重营造氛围,通过色调色温、声音和造型来营造氛围,如灯光造型在“铁屋子中的人群”中的运用等;在展示手段上,除了用文物直接再现历史外,还充分应用了影视、场景模型等辅助手段,如:鲁迅逝世前十一天参观在八仙桥青年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回流动木刻展览会的腊像场景等;还设计了多种观众参与的功能,运用了大量高科技的技术和设备装置,如:多媒体“鲁迅知识百题问答”等。鲁迅纪念馆的陈列,设计理念先进,活化了文物资料,再现了鲁迅精神,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清晨五时二十五分,鲁迅先生在上海病逝。当日,鲁迅遗体移于万国殡仪馆。十月二十二日下午,鲁迅遗体公葬于上海西郊万国公墓。当时,由十六位青年作家扶柩上车,社会各界近万人,高举着“争取民族解放来遥祭死去了的鲁迅”的横幅,唱着挽歌,不顾反动军警的警戒,步行十余华里,为鲁迅送殡。马路两旁,站满了肃立的人群,向鲁迅先生的遗体告别。丧仪隆重而庄严,民众代表献沈钧儒所书“民族魂”挽幛一面,覆于棺上。当时的鲁迅墓很简单,鲁迅的灵柩上只是一个土堆,墓穴后面立了一块梯形的水泥墓碑,碑的上端,镶着高38厘米,宽25厘米的磁制“鲁迅先生之遗像”,像下面是鲁迅之子周海婴所书“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字。

一九四七年九月,在文化界进步人士和鲁迅生前好友内山完造的资助下,许广平改建了鲁迅墓,改建后的鲁迅墓,占地64平方米,用苏州金山花岗石建成。碑面上有周建人所书的金字碑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的关心下,1956年,鲁迅墓迁置于虹口公园(即今鲁迅公园)内。1961年,新建的鲁迅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位于公园的西北隅,周围怀抱着苍翠的松柏、香樟、广玉兰等常青树和鲁迅生前喜爱的花木,显得宏伟而苍翠,庄严而朴素,体现了鲁迅先生独特的性格和崇高的人格力量。鲁迅墓面积达1600平方米,全部用细密坚实的苏州金山花岗石构筑,具有民族风格,进至墓前大道,踏上三级台阶,便是墓前广场,中间是长方形的草地,其间屹立着著名雕塑家萧传玖所塑的鲁迅铜像,再现了当年鲁迅崇高的形象,他安静地坐在藤椅上,左手执书,右手搁在扶手上,神采慈祥,亲切,坚毅不拔。拾级而上,为墓前平台,这里可容纳五百人竭墓,靠近墓栏,有两棵高大挺拔的广玉兰,平台左右,为石栏花廊,种有紫藤,长得枝叶茂盛。在前方靠近鲁迅墓碑约两米处,一东一西两侧分别是当时周海婴和许广平栽下的一棵桧柏。[3]墓栏之内,是安放鲁迅灵柩的墓椁,外用光洁的花岗石铺筑,并镶缝密封,墓穴后面是照壁式大墓碑,用斩光花岗石砌成,高5.38米,宽10.2米,上面镌刻着毛泽东手书的“鲁迅先生之墓”六个金字,灿烂夺目,气魄非凡。依据鲁迅先生的性格,墓的设计全部采用花岗石,而且大部分用平石,就是为了体现鲁迅朴实、刚毅、坚强的性格。墓地周围的龙柏。樱花和腊梅,长得郁郁葱葱,墓后土山,植有常青树,南端土丘山上的石柱纪念亭,与墓遥遥相对。

鲁迅故居位于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大陆新村九号)。大陆新村为大陆银行所建,为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里弄房,外形具有他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风格。1933年4月鲁迅租下其中第一排的9号为居所,同月11日鲁迅携夫人许广平和儿子海婴迁入于此。当年的大陆新村,除了中国居民外,还住有许多外国侨民。1933年4月~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居住于此。1936年10月19日凌晨,鲁迅在这里与世长辞。

这是一幢红砖红瓦的3层楼建筑、底层围墙内有个小天井,鲁迅先生曾在这个辟作花园的天井内,亲手种植了桃树、紫荆花、夹竹桃等植物,底层前面一大间是会客室,中间撂一张棕黑色的长方形西式餐桌、周围有5把椅子,西墙放着书橱、手摇留声机及翟秋自谱住于此时的工作台,底层后面是餐室,放着1张广漆的八仙桌,4把镂花圆椅,酉墙角是双层碗橱和4只圆凳,东墙有个旧衣帽架。二楼南面1间是鲁迅卧室兼工作室。靠东筋是张普通的黑铣床,床南是书橱和藤椅,床对面依次放着梳妆台、茶几、藤椅和大衣橱。糊着半透明彩花纸的南窗下,是先生的书桌,上面放着纸、墨、笔、砚和台灯,陶制的龟形笔插中便插着那枝廉价但却是鲁迅先生曾用来写了数百篇杂文的“金不换”毛笔。书桌旁有一张藤椅,是鲁迅先生坐着思考、休息的地方。房间里窗边的日历和梳妆台上的时钟,永远标记着那故人们世代纪念的时刻――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在这里与世长辞。

鲁迅逝世后,许广平搬出,故居主人几经变化。1950年1月恢复开放。

9.纪念鲁迅初一作文 篇九

鲁迅曾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从文,他认为学医虽能拯救人们的生命,但不能唤醒人们的思想,决定用笔为武器,在黑暗中战斗,唤醒人们的爱国思想。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的一首诗?有的人?。充分反映了反动统治者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讽刺。而对于鲁迅先生崇高而感人的光辉形象,则描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赞扬了鲁迅给人民当牛马的精神,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和骄横。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0.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篇十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拿来主义》一文以小见大,就近取譬,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的比喻来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还运用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衬,使文章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针对的事情距今已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即使如此,因为鲁迅杂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阅读文本有一定难度。唯有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考,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学生对课文的前半部分把握相对比较容易,尤其是对课文前半部分即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的把握不难,但对第8、9自然段的领悟却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首先涉及到课文后半部分即“主张拿来主义”大量的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理解不容易,同时升华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就更为不易了。学生极易将“拿来主义”仅仅理解为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接受,而缺乏用现代的眼光去关照“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整体教学流程中对课文两个层次的定位大致为“读好”前半部分,“读懂”后半部分。加之,意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2课时,因而,第一课时主要重在对文本的解读,回到作者那个背景中去理解文章。第二课时重在对文章论证方法的讲解,文章思想内涵的升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应落在对“拿来主义”的理解上,以领悟寓意,获得启示。

根据学情、课文特点、课时安排等,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作者详情,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但是社会背景下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

2.能力目标:理清课文思路,品味犀利幽默和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感悟“拿来主义”,掌握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和对语言的品味,由文及人,由论及人,领悟“拿来主义”对当下的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感“拿来主义”

(一)课堂导入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一位作家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同学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鲁迅)

(二)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以及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四)《且介亭杂文》的缘起及文体简介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现实。

杂文:是报刊上常见的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是以形象说理为主的,短小,活泼,犀利的文学体裁,是“战斗性的文艺作品”。

杂文的基本特征:

感应敏锐,战斗性强;内容博杂,手法灵活;

亦庄亦谐,议论形象;以小见大,文短味长。

(五)带着问题听朗读

问题:

1、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拿来主义”,请大家找出这句话?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请同学对以下字词进行注音和改错。

(六)初步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层次感和结构特点。举出例子,“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占有,挑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几个句子之间就有层次性。提出文章先破后立的结构特点,引起学生思考。

二、细悟“拿来主义”

(六)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3〕,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学艺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2、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①“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②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③“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4〕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5〕。

1、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2、“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怎样 “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送来”的是别人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2、“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7)。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大宅子”就是“文化遗产”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接受一切 “拿来!”

孱头 昏蛋 废物 不敢接受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辩证吸收

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

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先占后挑.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拿来”!

2、怎样“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拿来”有何意义? 建设民族新文化

4、怎样才能“拿来”?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两个字概括)创新

(七)理清全文思路与结构

1、课文的第5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简要说说:前面4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5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

3、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面花大量笔墨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 ◎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面4个自然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5个自然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

4、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因为 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

三、超越“拿来主义”(1)把握中心思想

1.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归纳本文中心。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1、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阅读第3段,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3、请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

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本文的论证艺术

①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②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③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3)“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生自由发挥(围绕“创新”等)

(八)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 鲁迅

第一课时

(破)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孱头

(破)旧人 昏蛋

废物

(立)拿来主义

鱼翅 吃掉 精华

鸦片 送药房 糟粕但有价值

(立)新人

(占有 挑选)烟灯烟枪 送 毁掉 旧形式

姨太太 走散 腐朽的封建文化

⑦分析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 中心思想:

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本文的论证艺术

①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②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③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板书设计意图的说明:

上一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下一篇:2019班主任工作计划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