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瓶子大班教案

2024-07-26

有趣的瓶子大班教案(共10篇)

1.有趣的瓶子大班教案 篇一

《瓶子穿花衣》大班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大胆运用各种线条进行装饰的兴趣。

2、尝试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绘画彩条纹装饰白色瓶子。

3、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设计瓶子上的条纹。

二、活动准备:

1、有用过水粉颜料及工具的经验。

2、有在立体物品上绘画的经验。

3、水粉颜料、排笔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白色瓶子,请幼儿说一说白色瓶子好看吗?不好看的话怎么让瓶子变漂亮一些呢?

(二)活动过程

1、让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的线条

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条来装饰瓶子,让瓶子变漂亮。那你们知道有哪些线条呢?

2、出示四幅线条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老师这里有四幅线条的图片,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线条有什么不一样呢?

3、教师向幼儿说明粗细线条该怎么画

师:原来画粗的线条时要把排笔压下去画,画细的线条时要把排笔侧着画

4、我发明的线条组合:

线条是可以组合的,你喜欢哪些线条的.组合?

5、欣赏范作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漂亮的瓶子,你们来看看老师用了哪些线条呢?

6、幼儿作画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亲手做一个漂亮的瓶子呢?

要求:

(1)今天我们也来用条纹装饰瓶子,装饰之前请你先想一想你想把哪些条纹画在瓶子上

(2)在涂色时注意一支笔用一种颜色,用完了一种颜色的笔后再换一支笔用,颜色不要弄混,轮流用笔。

(3)蘸了颜料要在杯壁上轻轻刮一下,防止颜料太多从瓶子上挂下来。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指导巡视指导。

7、作品欣赏与交流:幼儿自由交流作品,教师选取最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

(三)活动小结:我们用线条装饰的花瓶非常漂亮,线条通过各种形式的组合,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你经常地进行线条画装饰,会发现线条画非常有趣!

2.有趣的瓶子大班教案 篇二

师:今天举行瓶子展览会,看看有哪些瓶子,摸一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教师给予充分的探索时间,并倾听幼儿的交谈。)

师:瓶子各种各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颜色不一样。

幼:高矮不一样。

幼:形状不一样。

幼:用途不一样。

幼:材料不一样。

师:说说你最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

幼:我喜欢椭圆形的瓶。

幼:我喜欢塑料瓶子,它拿起来很轻。

师:现在请你轻轻地告诉同伴,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

(评:让幼儿表达自己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能促使其认知结构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重组。)

二、引导幼儿合作给瓶子分类,进行简单的记录。

师:今天让你们跟瓶子玩游戏,给桌上的瓶子分家,四人一组,合作完成。幼儿自由合作分组,给瓶子分类,并作好记录。

师:现在请每组派一代表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分类情况。

第一组:按颜色分。第二组:按高矮分。第三组:按有无盖分。第四组:按是否为玻璃分。第五组:按盖的形状分。

(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合作学习的环境,孩子们不会写字,却已经学会认真地做记录,他们或用符号、或用图画,他们的记录都是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表达事实的过程:他们认真与同伴协商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坚持眼见为实。这样,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还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三、提供各种材料,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瓶子装上。

师:游戏室里有一材料需要整理,你们愿意帮忙吗?

幼:愿意。

师:想一想,什么东西该放在哪个合适的瓶子里?幼儿寻找适合放花朵、药片、糖块的不同瓶子,进行操作活动。

(评: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可引发幼儿思考,形成认知冲突,促使幼儿不断地观察、触摸、讨论,从而使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欣赏各种装饰瓶。

师:还有一些用于欣赏的瓶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儿欣赏一些工艺品和一些废旧瓶子做的手工艺品和玩具。

(评:幼儿通过欣赏工艺品和废旧瓶子做的手工艺品和玩具,给予了幼儿以美的熏陶,让幼儿从小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评:

这是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了一个富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瓶子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新鲜,其中各种各样,为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其次,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紧紧把握材料、探索、问题这三者的关系,以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观察、研究,并鼓励幼儿多角度地进行操作、发现,逐渐积累相关经验,满足幼儿探索欲望。

3.有趣的瓶子大班教案 篇三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瓶子穿新衣》,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思路]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选材的意图。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美化环境。

2.通过对各种投入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重点难点]

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引导构思、联想组合—自主选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4.有趣的瓶子大班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

幼儿从小喜欢倾听各种不同、有趣的声音,探究声音的来源,对自己敲敲打打制造出的声音更是感到新奇和愉悦。小班幼儿对各种声音充满好奇,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探索声音的产生、音色声响与材料的关系,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是此次活动的主旨。

活动中,教师以“小瓶子”为探究的载体,引导幼儿探索让小瓶子发出声音的办法,来感知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习用 “弹、吹、拍、转、扔、敲”等动词,表达自己让瓶子发声的方法。教师提供了“石子、海绵、布头、纸团、豆子、花生”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尝试制作“会唱歌瓶子”。通过有趣的 “小瓶子音乐会”的游戏,引导幼儿操作、听辨小瓶子发出的声音,在比较中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活动的设计组织遵循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将科学探究融入有趣的拟人化情境,给与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探究发现在前,及时观察、分享、提升幼儿探索的经验,鼓励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究分享中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3、喜欢动手制作音乐瓶子,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歌曲“小瓶子音乐会”的磁带。

2、学具:每人1个透明、带密封盖的塑料小瓶,小盘12个,黄豆、石子、布块、纸团、花生、海绵各若干,小勺和漏斗4个,圆桌两个。活动过程:

一、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

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1、老师出示一个空瓶子,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提问:听听老师手中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没有声音)

怎样让小瓶子发出声音?请你来试一试吧。

2、引导幼儿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

请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教师注意观察并及

时引导幼儿说出让小瓶发出声音的方法。

3、引导幼儿分享操作经验

(1)提问:“你是怎样让小瓶子就发出声音?”

(2)鼓励幼儿用恰当的动词描述自己的发现。如 拍、敲、吹、扔、弹等。

4、教师小结:小朋友发现了不同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用手拍瓶子、手

指弹瓶子、用瓶子敲敲地面、把瓶子扔到地上等等,都会让瓶子发出声音。

5、请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二次探索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大胆表达自己的发

现。

二、制作“会唱歌的瓶子”,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1、出示材料,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提问: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黄豆、石子、布块、纸团、花

生、海绵)。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会唱歌小瓶子。

2、提出要求,指导幼儿灌装材料:

(1)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喜欢的材料装到瓶子里。

(2)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把掉在外面的材料送回家。

(3)装完后要扣紧盖。

3、师幼分享自制的“会唱歌的小瓶”

引导语:音乐会开始了,请小瓶子为大家唱歌。

(1)听辨装有不同材料小瓶发出的声音,感知物体软硬与声音的关系 提问:听听哪些瓶子会唱歌,里面装的是什么材料?

没有唱歌的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小结:瓶子里装上豆子、石子、花生等硬东西会发出声音。

(2)听辨装满瓶和半瓶豆子的小瓶发出声音,感知容量与声音的关系。提问:两个瓶子都装着豆子,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有什么办法让声音小的豆瓶子唱出响亮的歌声?(请装满瓶的幼儿倒出一半豆子,进行验证)

(3)小结:装得太满,小豆子没有地方跳舞,就发不出声音。

4、分享装豆子的好方法

(1)提问:用什么办法装豆子比较快?

(2)请个别幼儿演示装豆子的办法,鼓励幼儿使用工具

5、指导幼儿运用分享经验制作第二个“会唱歌的瓶子”。

三、演奏会唱歌的小瓶子,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

引导幼儿边用瓶子打击节奏,边与老师唱问答歌《小瓶子音乐会》。如:(师)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

(幼)有有有!

四、活动延伸

5.有趣的瓶子大班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尝试发现用瓶子看物体的多种变化,感受瓶子的神奇功能。

2.乐意探索影像变化的秘密,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猜测和发现。

3.萌发进一步探究瓶子的兴趣和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记录板、笔、ppt

学具:人手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卡片两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产生探究瓶子的愿望。

(出示瓶子)老师带来了什么?那你说说看,瓶子有什么本领呢?

你们坐在位置上说,让老师听听看,你说的什么本领。

二、探索记录、表述发现并思考原因。

实验一:观察现象,发现变化——记录表达初次实验探究中的发现。

今天我们要来一起玩一个新游戏,这个游戏我们需要用水来帮忙。你看,瓶子加上税就变成了一个瓶子眼镜,通过瓶子眼镜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有趣的变化呢?想不想来试一试。

待会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在桌上准备了3份实验材料,一个就是瓶子眼镜,还有两张卡片。

(介绍卡片,认识卡片上的图案特征)

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大了?还有什么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

(教师巡视并和个别幼儿交流发现)

分享交流: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记录发现。

通过第一次实验,你们有了一些发现。有的...有的...可是这些发现你们都找到了吗?

实验二:再次观察,探究原因——验证归纳因方法不同导致的变化。

提出要求:你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找到这些变化呢?除了这些变化,你还能找到那些新的发现,把你所有的新发现都记录在这张表格里,另外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看到这些变化的。

1.刚刚的发现有没有都找到?有没有新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继续记录幼儿的新发现)

2.装满水的瓶子就像一个魔术师,让我们看到的图片发生了这么多奇妙的变化,瓶子的本领真大,真神奇!一起来说一说这些变化吧。

3.我们用同样的瓶子看卡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师生共同记录并总结。)

4.集体验证:瓶子拿得近和远,透过瓶子看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透过瓶子你们看得到我的眼睛吗?如果要让我的眼睛看上去特别大,该怎么办?

三、合作实验,猜测验证——发现改变物体位置后新的影像变化

1.出示实验材料,引发猜测:如果把一群小鸭子放在一个瓶子的后面移动,透过瓶子看,小鸭子会有什么变化呢?

2.观看视频操作,表述发现: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3.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瓶子排成一排,让一群小鸭在瓶子后面移动,透过瓶子看,小鸭会有什么变化呢?(演示操作,观看发现。)

小小的瓶子本领却是非同凡响的,它能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发生很多有趣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欣赏并感受瓶子创意之趣。

那小小的瓶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本领和作用呢?

(观赏PPT)

小小的瓶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么多创意,瓶子的本领真大呀!

同一种瓶子眼镜就会有这么多的发现,那么大小形状不同的瓶子,那他们当瓶子眼镜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变化呢?请你们回去自己探索一下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已经是第二研了,我采纳了各位老师的建议,并结合自身对这个活动的了解,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整,而活动进行得比第一研要顺利很多,很明显的是孩子们为主体了,孩子们在发现和探讨。而且实验的时候孩子们就是边说边操作的,没有像上一研那样“安静”。

在整个活动中我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索,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表现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重在欣赏、鼓励,避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在对于幼儿的发现我并没有给予否认,似的幼儿更加积极得去探索发现。

但是在活动中也遇到了突发状况,就是有部分幼儿在拿到操作材料后没有按我的要求去观察图片,而是去观察别的东西了。有的孩子去观察旁边的小朋友有的孩子去观察旁边的装饰品。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再三强调操作规则,后来学科组的老师们也跟我说到在那个环节我一共说了3到4次“请观察图片!”。她们给我的建议是让孩子们观察旁边的事物之后,慢慢引导幼儿观察到操作卡上,或者在讲述操作要求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用“瓶子眼镜”观察操作卡片。这样或许孩子们会更有目的性的去观察,而不是一拿到材料后就到处乱看。

在活动后的研讨活动中,老师们也指出了我得不足之处:临场反应能力有些薄弱,还需要再 “加工”。同时也指出疑问: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观赏PPT”是否有必要,或者可以把它放在课前准备中,那样或许孩子们在第一个导入环节能加会讲述了。其实在研究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个环节与之前的有些脱轨,但是也没能大胆的提出这个看法。我想在今后的研讨活动中还是应该要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那样不管正确与否对自己都是一个提升。

在经过两次的教研活动,我对科学活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且我也将这种新的尝试加入到了这阶段的科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这种的活动更加的喜欢,参与的积极性也更加高。科学活动还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来学习、来研究,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多关注活动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更多的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6.有趣的瓶子大班教案 篇六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多种材料对不同瓶子进行装饰。

2.能积极参与瓶子的装饰改造和制作,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3.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塑料瓶子若干

2.各种材料:记号笔8支,折纸8包,泡泡泥若干,双面胶若干,篮子6个,剪刀8把,彩笔8盒。

3.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废旧物品,(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现在我请你们看看这些物品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1.播放ppt课件,幼儿发现,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2.出示创意材料,初步探索创作的方法,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作品示范。

(二)幼儿创作

1.共分3个大组,分别是剪贴,绘画,粘土泥装饰三个组。

2.作画要求:一人一个瓶子,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用完的垃圾放在篮子里,统一扔,注意桌面和手的清洁。

3.幼儿用材料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4.大家一起来欣赏每个幼儿的作评,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美术活动《创意瓶子》。瓶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所有幼儿兴趣较浓,在活动中都体验到了对瓶子进行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本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活动性原则

首先,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材料:各种废旧瓶子及手工制作必备的辅助材料和充分的活动时间,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瓶子,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制作出不同的瓶子;再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

(二)相互渗透的原则

新《纲要》中指出:“在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中,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在本次活动中就渗透了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内容。如:让幼儿大胆动手,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渗透了健康领域的内容;让幼儿用语言交流,如有什么材料,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饰瓶子?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幼儿装饰制作不同的瓶子,体现了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搜集各种瓶子等废旧材料,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这是科学方面的知识。

另外,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幼儿观察讨论,突破重难点,再制作交流,一步步展开,让幼儿玩中学习,玩中发展。

总之,本次活动力求在贯彻新《纲要》精神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教材来源于幼儿,活动的实施过程立足于幼儿的需求以及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其次是整个活动环境非常宽松,让幼儿在看、说、做中,自由充分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第三是音美结合,力求发挥艺术手段的综合作用。

7.有趣的萝卜大班教案 篇七

1、培养孩子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知道萝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学习简单萝卜菜的做法。

3、了解萝卜的各种形态和颜色,根据不同形状的萝卜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从种植园收集形态各异的萝卜、萝卜雕刻画视频、彩笔、刻刀

活动过程:

一、 拔萝卜、

去种植园拔萝卜、洗净吃,孩子讨论

1、萝卜什么味?有哪些营养?有什么功效?

师小结:萝卜营养:膳食纤维、消化酶、维生素C,功效:消食、利尿、润肺祛痰、解毒生津)

2、都有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白、红、紫、绿)

师小结萝卜有长、有圆、有大有小。

二、 欣赏萝卜雕刻画视频

1、欣赏萝卜雕刻画视频,激发孩子创作欲望。

2、孩子讨论萝卜还可以做什么作品。

3、孩子自由创作。教师引导观察。

4、将制作好的作品陈列在自然角供孩子欣赏。

三、 延伸活动

1、科学活动:水培萝卜孩子观察并做记录。

8.有趣的表情大班教案 篇八

1.引导幼儿描述笑、哭、生气的表情,能较连贯的讲述高兴、伤心的不同情感体验。

2.使幼儿关注同伴的表情,体验别人的心情,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活动准备:

1.每一位幼儿一面小镜子。

2.笑脸、哭脸等的ppt。

3.底图若干(小朋友跌倒了、小朋友在唱歌、小朋友的玩具坏了)、画有哭、笑、生气表情的小脸卡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

1.观看ppt,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我们班小朋友的相册,你们想看吗?

2.出示笑的表情照片,引导幼儿讲述高兴的情绪体验。

教师:照片上是谁呀 ?他们的脸上怎么样,你在什么时候也会笑?引导幼儿较连惯的描述。如:我在做游戏时很高兴,就会笑。老师表扬我,我很高兴,就会笑起来……

3.教师小结:我们在高兴的时候,脸上会露出笑容。

那笑时我们的脸会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照镜子,观察笑时五官的变化。教师:笑的时候眼睛、嘴角都往上翘,很漂亮。(出示笑的脸谱)

4.出示哭的表情照片,引导幼儿讲述伤心的情绪体验。

教师:这是谁,她在干吗?你在什么时候会哭?你看见过谁哭过?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较连惯的描述。如:小朋友吵架了,受伤了,做错事情大人批评……

5.教师:看到别人哭,应该问问什么原因,想办法帮助,鼓励爱哭的孩子要勇敢些。

引导幼儿照镜子,观察哭时五官的变化。哭的时候眼睛、嘴巴都往下掉,不好看。(出示哭的脸谱)

6.联系幼儿经验,迁移幼儿思维。

教师:笑、哭都是我们脸上的表情,那除了笑、哭以外,小朋友还会有什么表情?(出示生气的脸谱)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会有这样的表情呢?(不高兴的时候)别人不高兴地时候应该怎么样?(不要打扰,让他安静一下,进行赔礼道慊,叫他忘记不高兴地事情等。)

二、讨论。

1.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喜欢笑的表情?引导幼儿了解心情开朗、高兴有助于身体健康,受人喜欢。鼓励内向的周晨浩要多微笑,活泼些。

2.师:那怎样让大家都笑起来?

3.激发幼儿同情和帮助别人的情感。如:每天开开心心的,和同伴友好相处,不破坏他人玩具,关心、帮助小朋友……

三、游戏

1.贴表情图:引导幼儿看图,分析事件,并贴出符合该事件的表情图。

2.教师:看看图上有谁?他怎么了?会有怎样的表情?

3.请小朋友找个相应表情的脸谱贴在图中,看谁最棒!(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9.有趣的变形大班教案 篇九

1、引导幼儿会摆出不同的造型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各种动作

活动准备:

浆糊、笔、人手一份人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大4班来了许多小客人,你们喜欢小客人吗?

看看小客人在干什么?(幼儿回答)你最喜欢哪个?你来学学它的动作(幼儿自由、分散的做动作),教师巡回观察,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

2、请个别小朋友大胆表演小客人的动作,鼓励全体幼儿跟学个别幼儿的动作。

3、小朋友它们可以分成几部分?你们能叫出它们每个部分的名称吗?

4、根据幼儿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头、身体、裤子、脚、手。它们是由这

些材料摆成的,变成不同动作的人。你想不想变一变。

5、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摆一摆,你觉得他摆的怎么样?让幼儿纠正。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1、教师交代要求:

(1)、拿到后先在纸上摆一摆,变一变

(2)、将摆好的贴在纸上,手和脚不能放在外面

(3)、浆糊不能太多,要均匀,最后添眼睛、鼻子。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三、讲评作品

(1)、幼儿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自己讲讲并学学动作

(2)、你认为哪张贴得好,为什么?

10.有趣的瓶子大班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尝试发现用瓶子看物体的多种变化,感受瓶子的神奇功能。

2.乐意探索影像变化的秘密,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猜测和发现。

3.萌发进一步探究瓶子的兴趣和愿望。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记录板、笔、ppt

学具:人手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卡片两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产生探究瓶子的愿望。

(出示瓶子)老师带来了什么?那你说说看,瓶子有什么本领呢?

你们坐在位置上说,让老师听听看,你说的什么本领。

二、探索记录、表述发现并思考原因。

实验一:观察现象,发现变化——记录表达初次实验探究中的发现。

今天我们要来一起玩一个新游戏,这个游戏我们需要用水来帮忙。你看,瓶子加上税就变成了一个瓶子眼镜,通过瓶子眼镜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有趣的变化呢?想不想来试一试。

待会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在桌上准备了3份实验材料,一个就是瓶子眼镜,还有两张卡片。

(介绍卡片,认识卡片上的图案特征)

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大了?还有什么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

(教师巡视并和个别幼儿交流发现)

分享交流: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记录发现。

通过第一次实验,你们有了一些发现。有的...有的...可是这些发现你们都找到了吗?

实验二:再次观察,探究原因——验证归纳因方法不同导致的变化。

提出要求:你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找到这些变化呢?除了这些变化,你还能找到那些新的发现,把你所有的新发现都记录在这张表格里,另外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看到这些变化的。

1.刚刚的发现有没有都找到?有没有新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是用什么方法看到的?(继续记录幼儿的新发现)

2.装满水的瓶子就像一个魔术师,让我们看到的图片发生了这么多奇妙的变化,瓶子的本领真大,真神奇!一起来说一说这些变化吧。

3.我们用同样的瓶子看卡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师生共同记录并总结。)

4.集体验证:瓶子拿得近和远,透过瓶子看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透过瓶子你们看得到我的眼睛吗?如果要让我的眼睛看上去特别大,该怎么办?

三、合作实验,猜测验证——发现改变物体位置后新的影像变化

1.出示实验材料,引发猜测:如果把一群小鸭子放在一个瓶子的后面移动,透过瓶子看,小鸭子会有什么变化呢?

2.观看视频操作,表述发现: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

3.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瓶子排成一排,让一群小鸭在瓶子后面移动,透过瓶子看,小鸭会有什么变化呢?(演示操作,观看发现。)

小小的瓶子本领却是非同凡响的,它能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发生很多有趣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欣赏并感受瓶子创意之趣。

那小小的瓶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本领和作用呢?

(观赏PPT)

小小的瓶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么多创意,瓶子的本领真大呀!

同一种瓶子眼镜就会有这么多的发现,那么大小形状不同的瓶子,那他们当瓶子眼镜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变化呢?请你们回去自己探索一下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已经是第二研了,我采纳了各位老师的建议,并结合自身对这个活动的了解,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整,而活动进行得比第一研要顺利很多,很明显的是孩子们为主体了,孩子们在发现和探讨。而且实验的时候孩子们就是边说边操作的,没有像上一研那样“安静”。

在整个活动中我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索,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表现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重在欣赏、鼓励,避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在对于幼儿的发现我并没有给予否认,似的幼儿更加积极得去探索发现。

但是在活动中也遇到了突发状况,就是有部分幼儿在拿到操作材料后没有按我的要求去观察图片,而是去观察别的东西了。有的孩子去观察旁边的小朋友有的孩子去观察旁边的装饰品。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再三强调操作规则,后来学科组的老师们也跟我说到在那个环节我一共说了3到4次“请观察图片!”。她们给我的建议是让孩子们观察旁边的事物之后,慢慢引导幼儿观察到操作卡上,或者在讲述操作要求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用“瓶子眼镜”观察操作卡片。这样或许孩子们会更有目的性的去观察,而不是一拿到材料后就到处乱看。

在活动后的研讨活动中,老师们也指出了我得不足之处:临场反应能力有些薄弱,还需要再 “加工”。同时也指出疑问: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观赏PPT”是否有必要,或者可以把它放在课前准备中,那样或许孩子们在第一个导入环节能加会讲述了。其实在研究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个环节与之前的有些脱轨,但是也没能大胆的提出这个看法。我想在今后的研讨活动中还是应该要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那样不管正确与否对自己都是一个提升。

在经过两次的教研活动,我对科学活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并且我也将这种新的尝试加入到了这阶段的科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这种的活动更加的喜欢,参与的积极性也更加高。科学活动还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来学习、来研究,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多关注活动是否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更多的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上一篇:社区感恩节活动主题下一篇:镇人大主席团XX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