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管理与标准

2024-06-20

产房管理与标准(通用13篇)

1.产房管理与标准 篇一

产房质管标准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检查结果

产 房 的 管 理

进入产房工作人员更鞋、戴帽子口罩,更衣;态度热情,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知晓个人职责; 产妇进入待产室需专人管理,观察到位,记录详细;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遇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熟练掌握新生儿抢救方法;产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出血、会阴伤口情况,做好记录。

30分

一项做不到扣2分护 理 安 全 与 卫 生

走廊门口物障碍物

做好产房的每日清洁,床面地面及各种物体表面无污物、血迹。

各种仪器设备(电动吸引器、空气净化机、胎儿监护仪)经常检查,及时排除故障,处于备用状态。抢救车内的药品齐全、有效、数目相符,专人管理,做好新生儿识别的准确性,使用新生儿腕带,做好产房与病房之间的安全交接,与病区护士仔细核对,并在交接记录上双签字。保证母婴的安全。

保证产妇的安全,规范产妇的交接程序,防止脱落产。防止发生跌倒和坠床

严格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禁止用“差不多” 产后检查会阴、阴道,清点纱布,做肛查 药品冰箱温度2℃-8℃,定期清洁,做好冷链记录.30分

一项做不到扣3分消 毒 隔 离

产房每日清洁消毒,做好记录,紫外线灯管经常用酒精擦拭 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有记录 接产后床面/地面各种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

及时清洁吸引器负压瓶,氧气表用后及时浸泡消毒备用 接生前应按照外科洗手法洗手 接产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定期做细菌培养

无菌物品每日检查,防止过期 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做好焚烧登记 疑有传染病的产妇一律到隔离产房分娩

20分

一项做不到扣2分各 种 记 录

产妇进入产房,产程观察记录,产程图、分娩记录准确,字迹清楚。

分娩登记本、新生儿接种三联单、产妇生育报表、新生儿接种记录,产妇与病房之间交接记录齐全。冷链记录及时准确。产妇亲情卡及时填写发放 出生证录入信息准确无误 20分

一项做不到扣2分

2.产房管理与标准 篇二

1 产房感染因素

1.1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有些助产人员认为产道本身不是无菌的, 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操作, 不认真洗手, 自我防护意识差, 在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时不戴防护面具。个别助产人员对利器伤重视不够, 当发生职业暴露时, 忙乱中忽视了伤口的紧急处理, 为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易感因素。

1.2 不重视产房环境的管理

产房布局不合理, 无隔离待产室和隔离分娩室。接生高峰时, 易出现室内空气消毒时间不够或不消毒, 台面、地面未按时用消毒剂擦拭。隔离产妇生产结束后未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未按要求进行产房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1.3 无技术操作不严格

由于工作繁忙, 消毒操作简单马虎, 无菌物品过期使用, 手套污染未及时更换, 消毒液、消毒瓶、会阴冲洗容器未定期更换, 瓶盖未及时盖好, 致使消毒液污染或浓度达不到要求。一次性物品不能够完全做到一次性使用。

1.4 医疗器械的污染

器械在应用过程中污染未及时更换, 或残留血迹、污垢, 异物难以彻底清洗、消毒;用于清理新生儿气道的器械多为管腔类器械, 腔室内部回吸物质未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 粘贴在腔内壁, 当再次使用时, 回吸物质就可能进入其他新生儿的口中, 而造成交叉感染。

2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2.1 加强知识培训, 健全规章制度

产房医务人员要严格以《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为指南, 切实落实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参加各类产科消毒技术培训班, 并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外院先进管理方法及消毒灭菌工作经验。医院感染管理科在进行感染知识培训的基础上, 对产房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考核, 增强消毒、隔离、无菌观念, 充分认识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重要性。根据产房工作特点, 制定产房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监测等制度, 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2 重视产房环境及出入人员管理

产房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安静、无污染源, 室内空气流通, 布局合理, 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进行处理, 并做好终末消毒、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 如遇污染及时消毒;严格参观、实习和陪护制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 落实探视制度, 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 穿工作鞋。

2.3 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做到: (1)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 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 (4) 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卫生部有关规定。所有复用的医疗器械应彻底清洁, 不残留血迹、污垢, 消毒、灭菌符合规范要求。无菌物品标识明确, 无过期使用。

2.4 执行标准预防, 加强手卫生管理

由于助产人员接触血液、羊水、排泄物等有感染的可能, 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大, 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 戴口罩、帽子、手套, 穿隔离衣, 必要时戴护目镜;检查前后认真洗手, 助产人员洗手要求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规范;诊疗操作中严防利器刺伤, 如果被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病毒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利器刺伤, 立即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局部处理、上报、登记, 再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治。

2.5 规范医疗废物管理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分类、收集。每日由专人密闭运送到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 交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统一处理, 并认真做好交接登记。

3.产房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措施 篇三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39-01

[摘要]目的:探讨产房的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方法: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并严格实施。结果:通过对产房的合理布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使产房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结论:只有加强了产房感染管理,才能保证产科质量达标,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产房;医院感染;监控措施

为了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产房组织管理,产房的建筑布局,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消毒监测,标准预防,人员培训等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探讨产房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

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首先医院成立了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办公室,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各级组织网络分工明确,个司其职。妇产科负责人把预防和控制感染作为科室中心工作之一,制度了医院感染管理、日常清洁消毒、消毒隔离、职业防医疗服务管理制度、职业暴露时处理流程措施,手卫生规范、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医院环节卫生学监测制度,并按制度贯彻执行。严把医院感染质量控制關,每月对产房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不定期对产房的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效果,无菌物品的保存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产房布局设施合理化

产房的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无菌区内设置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清洁区内设置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污染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收区,污染间,卫生间。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1出人人员管理:严格参观实习和陪护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认真执行出人管理制度。

3.2助产人员的管理: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衣,换鞋,带口罩,帽子。接产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产房,每年对妇产科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助产人员不得有任何传染病。

3.3隔离孕产妇管理:凡患有或可拟有传染疾病,如HbsAg阳性及肝功能异常等产妇,均安置于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分娩室分娩,并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接生[3]。

4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

器械应彻底清洁,不留血及污垢,异物。采用消毒——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有明显标志,专柜存放,无菌物品打开后未使用应重新消毒,产包打开后4小时即视为已污染,须重新灭菌。产床使用后更换床上一切物品,并使用消毒液擦试床单位,氧气湿化瓶、输出管每次用后及浸泡消毒,冲洗会阴的容器一用一消毒,一次性用品使用应注意产品生产日期,如有破损,过期,污染均不可以使用[4]。

5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产房根据卫生部颁发《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对医疗废物的收集,存放处理进行严格的管理。医疗垃圾放于黄色防渗漏的塑料袋内,隔离产妇使用后的物品及胎盘用双层黄色包装物盛装,并及时密封,由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每日收集,并登记,交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统一处理。

6规范助产人员洗手

注意手卫生,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比空气传播更危险[1,2],因此。刷手间张贴洗手图,严格按照外科刷手法,科室监控员及护士长和院感办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

7环境卫生学监测

每月由科室监控员对产房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物品进行采样送检,院感办专职人员抽查的方式进行监控。采样结果若超标,必须分析原因,定期整改。

8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每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不但更新知识,特别对产房工作人员经常灌输医院感染新知识和新观念,宣传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产房安全管理措施 篇四

1、产房助产人员除具备护士任职水平和注册证明还需经过专门培训、考核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方能正式上岗。非产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产房。工作人员进入产房,须更换产房专用的衣、帽、口罩、鞋。

2、检查产妇前后要洗手(按七步洗手法)。

3、临产的产妇应在待产室待产,在分娩室分娩。

4、孕妇进入产房后,按规定听胎心,必要时行胎心监护,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生并做好记录。

5、高危孕产妇如先兆子痫、子痫、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低下等,助产人员应详细了解病情,根据不同病种,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6、实行一对一的陪伴分娩,严密观察产程,进入分娩室需行连续监心监测到胎儿娩出。分娩时应通知产科医师到场,并酌情请新生儿科医师、麻醉师到场等待分娩,做好抢救新生儿准备,常规备1:10000肾上腺素及新生儿抢救物品。

7、胎儿娩出后应清洁呼吸道、断脐、处理脐带、擦干身体、Apgar评分、抱给母亲看性别、称体重、量身长、新生儿左足印和母亲左手拇指印于新生儿出生记录单上、做好肛探及检查婴儿是否有畸形或其它异常情况,如有应向产妇及家属交待清楚,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新生儿手腕系标明新生儿母亲姓名及床号,在胸牌上标明母亲姓名及床号、新生儿性别、体重、身长、出生时间。

8、胎儿娩出后30分钟内,医务人员帮助产妇和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并做好记录。

9、新生儿出生后,按医嘱肌肉注射维生素K12㎎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早产儿、低体重儿根据医嘱而定,并做好记录及交接班工作。

10、分娩后母婴在产房常规观察2小时,观察的内容包括宫缩情况,宫底的高度、血压、脉搏、阴道流血及膀胱是否充盈,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无特殊情况,母婴一同送往母婴同室,送往途中应加强保暖及安全措施,用婴儿车推送新生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床边的交接班工作。

11、每次分娩结束后用紫外线消毒空气,所有器械清洗、消毒及时打包。及时整理、清洁、消毒产床,并补充分娩间所缺的物品,保证分娩间随时备用状态。

12、接产人员应做好产程、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记录等。遇有抢救情况必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3、每周五上午对产房的所有消毒无菌物品进行检查,由专人负责检查,凡消毒的物品超过一周,应重新消毒处理。消毒物品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排列。

14、设备和药品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5.产房感染管理规定 篇五

一、建筑布局要求

1、应当布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邻近,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2、布局合理,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物品洁污分开,摆放有序。

3、设有待产室、治疗室、处置室、库房等;有普通分娩室及隔离分娩室、待产室、产房等。

4、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与消毒。

二、人员管理要求

1、医务人员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或有感染性伤口时,暂停接产工作。

2、接生或助产前应按照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和无菌手套。

3、非本科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所有人员入室前应作手卫生。

4、定期体检,做好个人免疫接种。

5、按要求参加院感科和本科室组织的医院感染相关法律、规范及制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

三、消毒隔离与质量管理

1、接产前必须外科洗手。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断脐器具专用,禁止断脐器械与其他助产器械混用,脐部护理使用的敷料及脐包应无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保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通风不良时,可采用层流净化或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

5、保持分娩室内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清洁。连续接产之间应清洁地面、台面、及其他物体表面,若有血迹或污染则先取出污染,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产床每次使用后更换床上一切用品,并使用消毒液擦拭床单位。

6、产妇分娩前应进行HBV、HCV、HIV、TP筛查,传染病产妇安置在隔离分娩室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助产,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按医疗废物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接产前特别是为急诊产妇及传染病产妇接产工作人员诊疗过程中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有体液暴露危险时应戴防护面罩、防水围裙和防护鞋。

8、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隔离产妇使用后立即消毒。

四、分娩后胎盘管理

1、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按病理性废物处理。

2、严格落实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的知情权,孕妇及其家属入院后在本院的《产妇分娩知情同意书》上签署胎盘处理意见。

3、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4、指定专人回收,产科工作人员在与回收人员交接时,当面清点个人及重量,并在医疗废物登记本上对胎盘进行交接登记并签字。

5、产科设立《胎盘处置登记本》。

五、死胎、死婴管理

1、引产、流产娩出的死胎及正常分娩发生的死婴归产妇本人所有,应告知产妇和家属妥善处理,禁止将死胎、死婴抛进垃圾箱、下水道或水沟、河流等公共场所。由于处理不当造成传染病传播或其他不良影响的,由产妇本人或家属承担一切后果。

2、死胎、死婴归医院处置的,必须纳入遗体管理,进行焚烧或依照《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活化。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死胎、死婴;严禁将死胎、死婴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4、产科设立《死胎、死婴处置知情同意书》,对去向进行登记。

六、监测和记录

1、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毛巾、湿化瓶、吸引瓶等应当每天更换、测试含氯浓度并记录。

2、每季度进行手术间空气菌落数、医务人员手表面、物表菌落数、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并记录。

3、科室内成立感控小组,每月有质量检查记录,每季度有活动记录和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记录。

6.产房疫苗使用管理制度 篇六

1.产房疫苗实行专人管理。2.所有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疫苗领用。产房新生儿接种疫苗由榆阳区CDC统一供给,本院药剂科按照产房申领计划指定专人领取,疫苗领取、运输、存放、使用等应符合相关规定,做到账目正规齐全,帐物相符。4.存放规定

4.1产房疫苗入库前,应检查其有效期、包装完整性、药液质量等,确保疫苗安全与有效性。

4.2库存遵循“先近效期、后远效期”和同批号疫苗“先入库、先出库”原则。4.3疫苗冰箱专用,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同时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4.4冷链设备专人管理,每日上、下午观察、记录冰箱温度并记录,每月下旬除霜。

4.5通常情况下,产房疫苗库存以1月量为宜。5.接种要求

5.1助产士应遵医嘱为新生儿接种疫苗,每次接种前应核对疫苗品种,检查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或冻结过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7.猪场产房综合管理措施初探 篇七

1 空栏的清洗与消毒

空栏彻底清洗和消毒, 保证充足的空栏时间, 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和降低断奶仔猪次品率的重要环节。产房全进全出后, 兽医需跟踪空栏清洗和消毒情况, 确保清洗消毒到位, 并做好空栏时间记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量做到空栏7天以上。

清走所有杂物, 将产床、墙壁、保温箱、垫板、卷帘、走道和粪道彻底冲洗干净。干后用1∶50全清低压喷枪喷洒, 20分钟后再用高压枪清洗, 做到无粪尿残留、无污渍, 不留死角。用20%石灰乳消毒走道、粪道、产床底和水沟, 然后用CID薰蒸消毒, 进猪前一天用卫可1∶600喷雾消毒1次。产房的垫板、地毯和仔猪料槽洗净, 用CID-20 (1∶1000) 浸泡4小时以上, 晾干。

2 母猪产前的饲养管理

做好母猪的产前免疫, 确保仔猪出生后可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转重胎时应按预产期分批次放猪, 并注意控制放猪间隔, 放猪前做好猪体的清洗工作。赶猪时不能急, 对回头的母猪用泥箕挡住其视线迫使其掉头。产房接重胎时, 相同预产期的尽量放在一起, 方便接产工作。有条件的场可将后备母猪单独放置在几个单元, 与经产母猪完全分开。接猪完毕后, 各岗位要做好转猪道路粪便的清理工作, 兽医要做好产房的带猪消毒工作, 并尽快把繁殖卡挂上。根据体况和背膘进行喂料, 体况不好的母猪要加料, 临产前3天开始逐渐减料。每天至少清粪2次, 清粪时要从健康猪栏开始, 最后清理不健康的猪栏, 避免造成人为的疾病扩散。

观察母猪粪便, 便秘的母猪多喂青菜和水, 如仍然便秘可以喂得乃美50g/天, 直到粪便畅通为止。对应激发烧的母猪先物理降温, 用水淋头颈部并敷冰块, 但注意不要对着母猪腹部淋水, 以免造成死胎。及时注射退烧药, 避免胎死腹中。对后备母猪每天进行1~2次人工按摩, 以减少应激、难产与狂燥咬仔现象的发生。

3 接产

妊娠第113天阴部注射氯前列烯醇1m L诱导分娩, 一般在注射24~30小时即可分娩。通过注射来调控产仔时间, 避开高温产仔和夜间产仔。产后12小时内阴部注射氯前列烯醇1m L, 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子宫炎的发生。对需要引产的临产母猪, 应提前用清水清洗臀部和产床。当母猪阴道有羊水流出时, 用0.1%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母猪臀部及污染的产床, 然后用毛巾沾消毒水擦洗乳房, 同时准备消毒好的接产工具, 如毛巾、垫布、结扎绳、剪刀和碘酊等。仔猪生下后立即用干毛巾抹净口鼻及身上的羊水, 同时将脐带血液往腹部挤压2~3次, 在距腹部3~4 cm处结扎、断脐, 脐带用碘酊消毒后再放进保温箱。

4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是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一方面增加泌乳量, 提高哺乳仔猪的断奶重;另一方面避免母猪体损失过大, 影响下一次的发情。

为母猪创造15~18℃的环境温度, 搞好环境卫生, 保持干燥与合理通风。保证母猪饮水充足, 每天检查饮水器, 确保出水量达到1.5L/分钟, 每天至少人工喂水3次, 对有问题的母猪要增加喂水次数。自由采食, 保持料槽不断料, 冬季可喂干料, 炎热季节先喂湿拌料, 吃完再加干料, 保持饲料新鲜、不变质, 可适当喂些青饲料。

加强母猪的管理和保健。首先做好接产的消毒, 其次按产程方案进行输液, 后备母猪可在产2头后输科特壮, 有助于产后恢复体况。母猪产后每头每天添加5g阿莫西林粉, 连喂5天, 以减少炎症发生。对难产母猪或异常母猪, 尤其是不食母猪, 产后第二天继续输液。乳房有红肿、水肿等无乳综合症症状的, 肌注安净霉素15m L, 严重的隔天再注射1次。仔猪严格控制在21~23日龄断奶, 减小母猪体损失。在给母猪打苗前鉴定其是否还有种用价值, 无价值的要及时淘汰。对脚痛、应激的母猪及代养弱小仔猪的母猪, 要给予特别关照和护理, 如喂水、喂料和药物治疗等。密切关注母猪每天的采食量, 对采食量不足或掉膘严重的母猪可另外添加优质豆粕、奶粉和血浆蛋白粉等, 对掉膘严重的母猪还可采用提前断奶或减少哺乳仔猪数等措施。初产母猪不能哺乳, 避免体损失过大影响下一次发情。

5 初生仔猪的护理

脐带血素有生命血之说, 所以在断脐带时尽可能减少脐带血的损失。仔猪生下后应立即将脐带中的血液往肚脐端捋回, 于距腹部7~8cm处自身脐带打结, 过10分钟脐带凉后于距腹部4~5cm处用细线结扎后再断脐, 并用碘酒消毒脐带。全身湿透的仔猪从将近40℃子宫娩出到20℃左右的环境, 预防和减少其体热损失是非常重要的, 要使仔猪在出生后尽快恢复体能, 有力衔住乳头吃上乳汁。接产员在仔猪出生后立即擦干其全身羊水后放入保温箱, 待仔猪身干后放出来吃奶, 初生仔猪所用的保温灯应为250w以上。

仔猪吃足初乳可获得坚强的被动免疫, 能大大减少仔猪的发病。初乳是指母猪产后24小时内分泌的乳汁,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大多猪场都担心仔猪不剪牙时, 可能会对母猪乳头造成损伤, 引发乳房发炎。实践表明, 仔猪不剪牙容易固定乳头, 能吃上更多的初乳。剪牙的弊端是牙龈容易感染, 甚至剪不平时反而会损伤母猪乳头。出生24小时内不能断尾和剪耳号, 避免仔猪受到伤害和感到疼痛, 影响其吃初乳。当仔猪没有吃到足够的初乳时抵抗力较差, 伤口也容易感染。因此仔猪断尾和剪耳号应在出生24小时以后进行。

6 产后3天的管理

8.产房管理与标准 篇八

【关键词】产房;风险管理;护理缺陷;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520-01

我院产房2006年1月~2009年1月从防范护理缺陷管理入手,开展星级服务,狠抓产房的护理服务质量,取得明显的效果。护理缺陷发生率从2003年5.1%下降为2008年的1.7%,产妇的满意度则从同期的94%上升为98.8%,产妇分娩人数稳步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1 风险管理措施

1.1加强产房制度建设及质量监控

成立了产房质量控制小组,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宣教制度、各种护理工作流程及星级服务的扣分、加分标准等,让大家有章可循,职责分明,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确保护理质量层层有人的抓,事事有人管,责任到人,并运用激励机制,奖惩兑现,激发助产士的工作热情。

1.2 加强助产士职业道德教育

我们倡导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爱岗敬业,克尽职守。通过不断的培养、教育,提升综合素质,自觉转变服务理念,落实产科服务新模式,保障母婴安全。

1.3 择优上岗

我们采用综合考核,竞争上岗的形式,让具有爱心、细心、耐心、专科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助产士进入产房。为不断促进和提高产房护理质量,我们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复训和考核,如开展导乐分娩知识培训、新生儿复苏知识技能培训、产科急救技能的培训考核等等。

1.4 实施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1.4.1 合理排班

产房工作急诊多,产妇情况变化快,工作预见性差,是一个高风险部门。在特别忙时,则实施弹性排班,让应急小分队进入岗位,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潜能,有效缓解助产士的心理压力,保证工作质量。

1.4.2 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我们强化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一切以“母亲安全、儿童优先”为宗旨,遇到问题,积极面对,妥善处理,消除隔阂,让大家以科室、产房为荣,愉快、轻松地工作。

1.4.3 改善分娩环境和服务

随着产妇健康观的转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产妇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不但对医疗技术有较高的期望,对服务的要求也在提高[1]。我们从改变产房窗帘、床罩及物品颜色,使严肃的白色系列转为温馨的暖色系列,为方便产妇进食,增设可移动餐桌;为使产妇消除焦虑,得到全方位的支持,产房工作人员均为经过正规培训取得导乐师资格的助产士,她们尊重产妇的各项权利,提供并满足产妇心理、生理的需求,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为维护产妇及宝宝安全舒适的权利,我们提供各种镇痛措施,如心理疏导、水针镇痛、药物局部或硬膜外麻醉等,缓解和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为不断改进和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建立征求意见和访视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使分娩的环境和服务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1.5 加大普法力度提升执法意识

我们定每周五为“安全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使大家认识到:任何违规行为,造成对患者人身损害的均系医疗事故,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医院要证实无过错,必须拿出确凿证据,否则将处于败诉地位。我们通过收集各种有关医疗护理违法、违规案例,进行学习、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提高职业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在认真剖析产房护理缺陷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防范措施,明确自身在保证产房护理质量和安全上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严格规范护理行为。

1.6 规范操作流程

1.6.1 产程观察处理

助产士应注重掌握产程中的自主处理权[1],产程观察必须严谨、细致、客观动态进行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并做好各种意外情况的应急救治准备。

1.6.2 新生儿处理

要注意保暖,动作轻柔,观察细致。严格执行新生儿查对制度,认真核对性别,及时盖产妇的手印和新生儿的足印,并为新生儿系双手圈,防止脱落丢失,做好安全防范,向家属准确告知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

1.6.3 治疗中

贯彻三查七对制度,输液卡双签名。紧急情况时,口头医嘱必须大声复述,核对无误后执行。

1.6.4 护理文件书写

病案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文字见证,是重要的法律文书[2]。产科病历中的护理文书除体温图、医嘱单外,产程观察记录单、产程图、分娩记录单、新生儿出生记录单、新生儿出生24小时观察记录单等,均由助产士独立或合作完成。

1.6.5 贯彻消毒隔离制度

做好环境、人员、物品、病人的管理,特别是对于血体液传播病人的处理和工作人员自我防护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

1.7 将产妇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产妇,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可是对助产士工作最有力的評价。我们请助产士对产妇进行病房随访,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康复情况(包括会阴切开愈合情况),作相应指导。护士长则听取每一位产妇的意见,以便正确评估助产士工作,好的予以弘扬,不足之处予以纠正,不断改进质量,并将考评结果纪录在案,作为晋升、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2 结果

三年分娩数、难产率、满意效果见表1。三年产房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率,见表2。表1 三年分娩数、难产率、满意度的比较(略)注:难产率为剖宫产、产钳术、臀位助产术、毁胎术等手术的总发生率。表2 三年产房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略)

3 讨论

3.1 产房是临床高风险科室助产士负有独立处理平产和协助难产助产的职责

母婴两条生命维系在我们每一步操作中,任何一点判断上或治疗中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工作人员压力极大,因此有的医院助产士不愿意进产房。我院由于正确运用了竞争机制,加强了质量监控,融洽了医患、护患关系,形成了一个和谐氛围,局面就完全不同,助产士将进入产房工作作为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肯定,积极争取承担压力,直面挑战。

3.2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培训高素质人员进入产房工作是确保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

国外助产士是在完成护士学业后,再进行二年的专业培训,取得执业证后方能上岗。我们助产士的起步较低,因此更要作好后期继续教育培训。助产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情商,才能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3.3 母婴健康是产科的金标准

9.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 篇九

一、布局与设备

(一)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与产科病房、母婴室邻近。

(二)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三)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消毒。

(四)每张产床占地面积不少于16m2。

(五)设置隔离产房,用于患传染病产妇的待产和分娩,感染和非感染产妇分室管理。

(六)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并符合以下要求:流动水、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液、干手设施、每张产床均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七)配备清洁隔离衣、帽、口罩、鞋,以备入室之用。

二、人员管理

(一)医务人员定期进行体检,接受预防接种。当患有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时应停止工作,接受系统的抗感染治疗后经预防保健科检查、医务科鉴定同意后方能恢复工作。

(二)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预防感染的理念,诊疗过程中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有血液、体液暴露危险时戴防护面罩、穿防水围裙和防护鞋。

(三)进出产房应进行洗手和/或手消毒及更衣、换鞋,离开产房要更换外出衣和鞋子。

(四)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在以下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戴手套操作后,脱下手套立即洗手。诊治特殊感染病人时做好个人防护。

(五)接生或助产前按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接生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六)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七)职业暴露防护:诊疗护理工作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意外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我院《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进行暴露后的相关处置工作。

三、环境要求

(一)空气质量要求

1、空气持续消毒机消毒

2、空气持续消毒机滤网:每周清洗一次。

(二)物体表面清洁及消毒要求

1、每天湿拭拖地2次,物体表面如监护仪面板、电话听筒、鼠标、键盘、门把手、病历夹、桌面等每天用清水抹洗2次,被体液、血液污染时随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2、每台分娩后应湿式擦试地面及产床周围的各种物体表面,有明显污染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3、室内鞋每天清洗消毒一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

4、空调机滤网每周清洗一次,窗帘每月清洗一次。

5、禁止在产房内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被服。

四、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按灭菌日期有序排放,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接触患者的所有诊疗用品均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三)用过的各类无菌包及时送供应室清洗灭菌。

(四)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应一人一用一换,感染性疾病患者和明确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织物应分开收集、标识明确。新生儿包被、衣物均高压灭菌。

(五)体温表一人一用,用后用流动水冲净,再浸泡于75%酒精内,冷开水冲净后用无菌纱布擦干,放入消毒容器内备用。每日更换酒精一次。

(六)清洁用具标识清楚,按不同用途分开放置与使用,不得混用。每天使用前后用5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有明显污染时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清洗后悬挂晾干。

(七)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隔离产妇用后立即消毒。

(八)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九)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废物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五、隔离产房感染管理

(一)用于有传染性疾病产妇的隔离待产、隔离分娩。

(二)穿隔离衣入室,一用一换。

(三)室内物品专用。

(四)必要时戴双层橡胶手套。

(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六)一切物品放在病人室内处理,分泌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

溶液混合搅拌,浸泡30分钟后倒入厕所。

(七)一次性用品及胎盘用后分别放入室内双层医疗垃圾容器内,并注明“隔离”;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隔离衣等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六、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

(一)感染监控护士每月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细菌学监测。

(二)监测超标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整改措施,重新监测至合格。

10.产房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篇十

修订日期

2018.9.25

1、产房应常规配新生儿复苏设备及药品,并保持100%的应急完好状态。

3.产妇分娩时,常规安排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师,助产士各一名,便捷新生儿救治。

4.严格专业人员资质准入,凡产科工作人员均应持证(母婴保健相关技术资格证)上岗,具备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定期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5.新生儿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允、早开奶及时≥85%,正确率百分之百,同时加强产前,产时,产后各个环节关于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

6.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正确填写和配戴腕带,送回母婴同室时,应由当班儿助产士、病区护士、家属三方现场确认签字,妥善保存新生儿交接登记资料。

8.新生儿沐浴与预防接种,专人管理,按规范操作。

9.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后3-20天内采血,采后及时送检,并做好相应的交接宣教与登记工作。

10.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按照医疗规定报告医院相关领导,由院领导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公安,民政等部门妥善安置,并记录安置结果。产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修订日期 2018.9.25

1.增强安全意识,重视法制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2.重视助产士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3.全面提高产房工作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规范执业行为,提高产房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保障母婴安全。4.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提高质量。5.加强管理,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

6.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7.加强沟通与协作,制定改进措施,构建和谐的科室氛围。

11.产房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篇十一

【关键词】 产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204-01

产科的专科特点,决定了其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而产房又是产科的高危区,属于医院的特殊区域之一,极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

1 影响产房护理安全的因素

1.1 助产士缺乏法律知识的教育,只重视产妇的母子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例如:发现胎心音异常只忙于处理,而没有把情况告知产妇和家属,一旦新生儿出生时发生不良结局,容易导致产妇和家属不理解,不接受。

1.2 服务态度 因为产房急诊病人多、病情变化快,在繁忙的工作中常见助产士态度冷淡、语言生硬、治疗护理操作解释欠耐心,或与孕产妇沟通不良,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易引发护理纠纷。

1.3 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如无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按操作流程做。

1.4 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医护记录时间不统一,由于工作繁忙,急诊分娩或抢救新生儿,未能及时记录各类时间,常常回顾性地记录,易与医疗记录不一致。记录过于简单、缺乏连续性,不能动态反映病情变化。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护士对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台下巡回护士常代替助产护士签名,使病案缺乏举证作用。

1.5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人力资源不足早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大难题。护理人员的缺少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作质量的下降,隐患的不断出现,纠纷难以避免。工作的风险性、技术性和快节奏,常导致助产士压力增加,护理安全受到影响。

1.6 质量管理体系因素 主要指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设备物资管理不善、排班不合理、管理者对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等是影响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另外管理约束力不强,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对产妇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这不仅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法律观念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重视在助产士的法律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应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常规制度,对新上岗的助产士把法律知识和常规制度的学习列为岗前培训的内容,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理技术与管理规范》,《母婴保健法》以及产科的各项职责、制度。

2.2 重视助产士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提高工作责任心 树立“以人为本、质量就是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提高难度沟通能力。规范服务语言,改善服务态度,促进护患间的交流沟通: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医疗纠纷,是因工作人员的态度不好造成的。将每一项操作的规范用语编制成册,在护理中使用文明的语言,用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的语言回答病人提出的疑问。

2.3提高助产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拓宽助产士的知识图,深入学习各种护理技术,定期进行专科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强化经验助产士的培训 对经验助产士除要求每年参加专科业务学习,每年还要进行理论考核,不定其抽考操作技术,提高业务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加强新毕业助产士的培训, 拟定专科的理论和技术培训内容,指定有经验的助产士作为指导老师,实行指导老师负责制,对其进行培训和指导。

2.4 规范操作流程 严格做好三查七对。

2.5 护理文件书写 医病案是医院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文字见证,是重要的法律文书。提高助产士对护理记录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要使助产士认识到在产科工作中,医护文件记录与两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真正理解护理记录的举证作用和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意义。实施“双把关”,不仅强调记录时的客观、及时、准确、无误、完整,加强医护交流,避免出现记录不符的情况 发现不一致时,应及时找医生核实。还要求在送回病房时做到严格核查。

2.7 重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弹性排班 产房的性质决定了助产人员要求配备充足,专业技术优化,应该新老搭配,分层使用助产士;要求实行弹性排班制;从病人的现今需求和护理安全的管理要求,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提高。

2.8 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产房护理,科室设立质控小组,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有针对性检查分析,加强监控力度。

3 讨论

产房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技术性很强,其护理安全应该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积兰,产房护理风险与防范《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2,2004,19(2)

[2] 曹乐维、梁娟,加强风险管理,防范护理缺陷的探讨.淮海医学,2006,24(6)

12.热应激下产房母猪的饲养管理 篇十二

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以往人们更关注热应激对母猪采食量、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的影响,而忽视了其对分娩母猪的影响。其实热应激对重胎及分娩前后母猪危害最大,母猪的分娩是在机械、激素、神经、免疫学多种机制作用下启动的,分娩对于母猪而言,是一个高能耗、高风险、高感染、强疼痛的过程,是母猪生殖周期里的“生死关”[2,3]。

1热应激下产房母猪表现

1.1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

在炎热的夏季,当舍内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一方面母猪机体散热增强,使皮肤表面血管膨胀、充血,导致消化道内血流量不足,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使消化道内充盈,易导致胃紧张度升高,从而抑制食欲;另一方面温度升高,母猪采食中枢的兴奋受到抑制,维持需要的能量降低,从而导致采食量降低[4]。

1.2呼吸急促,呼吸性碱中毒

热应激所造成的急促呼吸可引起血液中CO2和H+浓度下降并导致酸-碱不平衡,通常称作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在热应激后30min内即可发生。在热应激影响下,母猪分娩时,代谢活动加强,产热增加,呼吸频率加快,发生热喘息,使CO2排出量增加,血液中CO2存储量下降,使得血液中的化学平衡:CO2+H2O=H2CO3=H++HCO3-向左移动,H+和HCO3-浓度减小,从而导致血液呈呼吸性碱中毒[5]。

1.3产程延长,死胎弱仔增多

热应激还会使得母猪饮水量增加,大量排尿带走体液中的大量钠离子,同时也造成大量钙的丢失,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控,导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钙在肌肉中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便会引起肌肉疼痛及功能下降。母猪分娩时,子宫平滑肌收缩需要钙离子的参与,血液中Ca2+下降,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无力,引起产程过长,产程延长,死胎弱仔增多,胎衣不下等产后疾病也增加[6]。

1.4奶水不足,仔猪生长缓慢

热应激使母猪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各方面的营养均摄入不足,也就满足不了母猪泌乳的生理需求,造成母猪奶水不足,从而使仔猪生长缓慢[6]。

1.5免疫力下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在热应激的情况下,机体代谢紊乱,导致胸腺、脾脏和淋巴组织萎缩,嗜酸性白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分化及其活性受阻,血液吞噬活性减弱,体内抗体水平低下,从而抑制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7]。

2产房母猪的饲养管理

2.1改善猪舍环境

主要从猪舍设计及其配套设施方面着手,对热应激采取长期防范措施。包括猪舍建设的位置及取向,采用白色屋顶、隔热天棚,结合屋顶喷淋降温、场区植树绿化等,改善猪舍小气候;猪舍内部采用湿帘降温、冷风机降温等措施[8,9]。

2.2供给充足清洁的饮用水

在高温环境中,猪体内余热的排出主要是经呼吸道挥发体内水分实现。实践表明,给热应激猪饮用10~15℃的冷水可使采食量增加,饲料转化率提高[8,9]。

2.3调整饲喂时间

泌乳母猪夏季饲喂应改日喂2~3次为日喂4次,要在早晚凉爽时多喂。

2.4合理配制日粮

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最终影响猪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很多研究者认为,通过调整夏季热应激状态下猪的日粮组成水平,提供营养全面可口的饲粮,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以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不足,可以减轻猪热应激反应,改善生产性能[9]。

为弥补母猪因采食量下降造成的营养摄入不足,应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能量和蛋白质等的水平),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喂量为原则。脂肪具有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较低的热增耗,添加脂肪对受热应激的猪有利,可在猪料中添加2~3%的脂肪;高温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会改变氮的沉积量;提高日粮中限制性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量可减少日粮的热损耗。此外,给予适口性好,易消化的优质饲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建议泌乳料配方为:玉米65%、豆粕28%、旺乳脂3%、预混料4%[10]。

热应激条件下,每天多次添加少量饲料可促进猪的采食量。停止给猪饲喂干粉料或颗粒饲料,改用冷水拌料湿喂,猪易于消化吸收,增加采食量,降低体热,改善生产性能。改变饲喂时间,在早晨和晚上气温凉爽时投料饲喂,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白天让猪安静卧睡休息,减少活动产热。天气炎热时猪渴欲增加,要保证供给足够的饮水,以水温较低的深井水最好,一方面保障蒸发散热的水分需要,另一方面清凉饮水在消化道内升温也可使机体降温[10]。

2.5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

在每吨泌乳料中添加拜康宁(多维)500g、Na HCO3(碳酸氢钠)2000g,以抗热应激和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2.6密切关注母猪分娩过程

在母猪产下1、2头仔猪时,及时给母猪输液,以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第1瓶:科特状(布他磷)15~20ml+生理盐水500ml;第2瓶:拜有利(恩诺沙星)10ml+生理盐水500ml。临床上遇到子宫收缩无力产程过长的可以配合使用催产素和进行人工助产[11]。

如果母猪分娩时出现喘气等呼吸急促问题时,要立刻降低母猪体温。可在该母猪脖子上洒点水,然后用风扇对着头吹,能够迅速降低其体温。

参考文献

[1]周盼,杨鹛,吴德.缓解热应激对母猪影响的营养措施[J].猪业科学,2015,32(23):86-87.

[2]高山.热应激对母猪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3,34(11):31-32.

[3]高婕,赵晓静,阎永平.如何解决夏季母猪便秘和热应激的问题[J].当代畜牧,2009(6):9-10.

[4]鄢燕青.热应激对母猪分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4,36(1):28-29.

[5]王华听,段凤灵.夏季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与防控对策[J].养猪,2014(3):132-133.

[6]杨斌.缓解哺乳母猪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J].北方牧业,2012(14):17.

[7]祝志伟.夏季母猪热应激的综合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2):81.

[8]黄忠强,赵红梅,纪美静.中兽药解暑抗热散抗妊娠母猪热应激效果的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0):84-85.

[9]苏亚权.哺乳母猪热应激的中西药防治研究[D].广西大学,2013:7.

[10]尤瑞,赵红梅,纪美静.两种中药散剂对生产母猪热应激的影响[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5,34(4):65-66.

13.鄱湖第2医院产房风险管理的方案 篇十三

产房风险管理方案

产房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医疗护理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安全,减少医疗纠纷。1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面临伤害的潜在风险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过程。2 产房特性

产房是医院的高危科室,尤其是产房,关系着母婴两条生命,是一个风险高、岗位特殊、任务繁重,技术强度大,容易发生纠纷的地方,产妇和家属对医务人员及分娩结局的期望值愈来愈高,所以产房医护人员除应具有观察产程和接产等专科技术水平外,还得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应变能力,工作中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加上现代社会的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这就对产房的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产房管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

A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B 是制度落实不到位,C 医护人员资源不足。D 工作长期超负荷情 E 产妇及家属方面在心理素质较差,不能耐受疼痛,产妇精神紧张,对分娩充满恐惧感难以承受。F 孕产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风险高,变数大,并发症多,甚至常常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4 常见的疾病风险因素

A 羊水栓塞 E 产妇坠床、跌伤 B 产后出血 F 异物遗留阴道 C 新生儿窒息 G 产房内交叉感染 D 会阴切口的感染 H 产后尿潴留 5 风险防范措施

A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监控,确保安全 ① 产房工作制度及护理操作流程

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制度、助产师接产制度、产房医生职责、助产师职责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产前与产后交接班制度、新生儿查对制度 正常分娩接产流程、臀位分娩接生流程、阴道助产流程、导乐陪伴分娩流程、分娩镇痛流程、产后出血抢救流程、羊水栓塞抢救流程、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感染产妇用物处置流程 ② 建立与管理制度相匹配工作登记本

新生儿出生登记本、新生儿出生缺陷登记本、新生儿窒息抢救登记本、新生儿预防接种登记本、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疑难病例讨论登记本、抢救药品使用登记本、无菌物品清点登记本 B 加强医护人员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

① 每月一次科主任授课、每周一次教学小讲课、每天早交班后的总结及病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扎实提高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及应急抢救水平。② 定期进行新生儿窒息的抢

救、气囊面罩正压给氧、新生儿胸外按压、新生儿气管插管培训及考核。③不定期进行分娩机转、产后出血急救、胎心监护的观察及处理、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等操作技能培训。④ 科室要开展的新业务,引进的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医疗安全,从根本上减少医疗差错事故。

C 细化风险管理措施,预防产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①防治新生儿窒息

a 预先打开新生儿辐射台,准备好抢救器械及药品。b 确保每一次接生均有1名产房医生、2名助产士在场。

c 高危者则请上级医师及新生儿科医生到场协助分娩及进行抢救准备。

d 婴儿出生后先吸出口腔及鼻腔的羊水,注意保暖,再断脐,查脐动脉血气分析等。

e 对所有新生儿出生一分钟内进行准确的Apgar评分,7分以下为新生儿窒息可能,缺氧严重 或酸中毒者需紧急复苏抢救。

f 复苏程序要点:(1)正常呼吸,心率>100次,分,但有中心性紫绀,常压给氧;(2)呼吸不 正常(暂停或喘息),或心率<100次份,气囊面罩正压给氧;(3)气囊面罩正压通气30秒,心率<60次份,加胸外按压;(4)气囊面罩正压通气加胸外按压30秒,心率仍<60次份,气管插管及药物复苏。新生儿出生后5分钟、10分钟再次评分,直至连续两次评分均≥8分。抢救过程中必须忙而不乱,与产妇及家属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积极争取配合,赢得抢救时机。

g 严格执行新生儿查对制度,认真核对性别,及时抱给产妇确认性别,并在新生儿左手腕上系上手圈,经第二人核对后交给家属。②防治产后出血

a 产妇进入产房后常规给予吸氧及静脉留置针输液,防止产后出血后静脉充盈不足,影响急救用药速度。

b 胎头娩出后及时缩宫素小壶滴入,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一出现胎盘剥离征时立即按压宫底娩出胎盘,减少出血量。c 用集血盆及称重法准确收集并测最出血量,观察出血的颜色、气味及有无血凝块等。出血量超过400ml时,及时请上级医师到场、备血、静脉快速补充1000ml生理盐水等,同时进一步明确产后出血的原因,再次检查胎盘胎膜.必要时宫腔探查,排除胎盘胎膜因素;检查软产道,及时修补裂伤或结扎破裂血管。

d 对子宫乏力性出血,立即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出血量超过800ml时,给予深静脉置管并查凝血指标,争取尽快输血,还可于宫腔内填塞纱条或水囊加压止血;对凝血功能障碍者,连续监测凝血功能.输入缺乏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浓缩红细胞等,以上处理效果不佳时,应再次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必要时开腹外科手术方法止血治疗,尽量减少子宫切除率。e 必要时切除子宫,杜绝产后出血所致的产妇死亡。

③ 预防会阴切口感染

a 正确把握会阴切开的必要性、切开时机及切开角度,确实提高缝合技术及技巧。

b 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和治疗时医护人员必须无菌操作。c 外生殖器感染者临产前积极抗感染治疗。d 贫血者纠正贫血。

e 产前甘油灌肠剂清洁直肠,产时会阴消毒范围要充分,及时处理大小便污染并严格

消毒更换一次性敷料及污染的手套。

f 产程延长、胎膜早破、羊水粪染或阴道分泌物多者,产后及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g 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促进伤口愈口,告知并指导会阴切口清洁保护方法,如保持会

阴清洁干燥,勤换会阴垫,每次大小便后用温开水清洗伤口,正确的侧卧位等。

h 病房医师的每日查房,病房护士每日用O.2%碘伏液冲洗会阴2次,周林频谱仪照射会阴2次,每次30分钟,同时认真观察伤口有无疼痛、红肿、分泌物,鼓励及时排空大便。

i 若有痔疮,顺便治疗,若有会阴III度裂伤者常规留置尿管3天,给予流质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大便干结致排便困难,影响会阴伤口愈合。④重视第四产程的处理

a 产妇分娩后在产房2小时,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宫缩情况及出血蟹。

b 助产师及护工应鼓励并协助产妇饮汤水,早接触早吸吮,指导母乳喂养,督促及时排空膀胱,2小时后送产妇及新生儿回病房,与病房医师及护士认真交接产妇基本病史、血压、宫缩及排尿情况。c 产后排尿困难者首先要做好心理疏导,消除产妇对排尿疼痛的恐惧 和顾虑,讲清及时排空膀胱的重要性,同时可用热敷,消毒温水冲洗会阴部。以便缓解尿道扩约肌痉挛而排尿,也可用产后康复治疗仪、穴位按压、针灸等方法促其排尿。

d 当发生尿潴留时给予导尿,尿液超过800ml时留置尿管,日后膀胱体操。⑤加强环境消毒

a 定期对每个房间彻底清洁消毒。

b 空气消毒机每日2次定时对产房内空气消毒,每次l小时,空调过滤网每月8 t=l定时清洗1次,同时有效监测,按时做好空气培养报告。c 产房内的器械物品,使用后常规高压消毒,地面及桌面使用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消毒。心电监护仪及胎心监护仪每天用75%的酒精纱布擦试。

产房及待产室实行无家属陪伴制,除分娩镇痛及导乐陪伴分娩外,绝大部分的工作由护理人员或护工完成,产房固定保洁人员,晚夜间及时清洁消毒。

⑥防止产妇跌伤,坠床、撞伤

a 保持产房及待产室地面的清洁干燥,选用升降平车由产房护工专门接送产妇,器械班

护士要定期检查滑轮、护栏的性能,定期保养上油。

b 出入门口及转弯时,应先把门打开,始终保持产妇的头部位于平车头端。产妇移动应在宫缩间歇进行,且有人在旁协助,尤其是分娩镇痛或产程过程中使用安定的产妇。c 鼓励分娩镇痛及导乐陪伴分娩,产妇上产床后必须有专人守护,密切观察会阴情况及产程进展,防坠床、防急产、防止新生儿跌伤。⑦防止异物残留官腔

a 严格诊疗常规,不随意简化流程,不忽略每一个操作细节,缝合伤口时使用带尾纱布,缝

合结束后及时取出,两人清点数目,常规阴道检查。

b 创面渗血阴道填塞纱布时,必须做好交接班。24小时内及时取出,有效防止异物残留的可能性。⑧定时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a 定期到病房了解会阴伤口愈合及子宫收缩情况,督促排空膀胱并给予母乳喂养指导,及 时解决产妇提出的问题。

b 产妇出院要健康宣教,出院后3天电话随访,询问目前情况,征求对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的问题,杜绝医疗纠纷。⑨加强产房药品和设备的管理

a 建立了抢救药品使用登记本,每班均需检查药品和物品是否齐全,并及时补充,保持应急状态。同时实行专人负责,班班清点交接,以确保抢救的速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b 制定产房常用药品与抢救药品的剂量、浓度,熟练掌握作用机理,掌握使用方法。

c 仪器性能良好,以备急用。D 改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① 必须要有“以病人为中心,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工作”的理念,努力做到“医生的眼睛,患者的舌头,家属的朋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病人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和方向。” ② 实行分娩镇痛及导乐陪伴分娩,加强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产后病房医师及责任护士每天查房,及时发现并弥补医患间沟通不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③ 工作中态度和蔼,说话语气轻柔,准确掌握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对产妇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心中有数。

④ 各种操作细心体贴,能准确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并耐心做好各种解释工作,创造一种和谐、主动合作型的医患关系,实施人性化的服务,让她们宾至如归,有力地保障安全,减少纠纷。

E 合理安排医护工作,确保安全

① 高级职称医师每日查产前病房,中级职称医师每日查产后病房,实施一位上级医师、~位产房医生、一位病房医师、二名助产士、二名病房护士的团队值班制度。

② 科室主任及机动班做到电话24小时畅通,随叫随到,使医护工作有序运转。

③ 在工作量大,分娩病人多加床的情况下,特别在晚夜间、周末及节假日,及时调整和补充人员,中午及晚夜间都施行新老医护人员搭配的原则,节假只也不例外,每天有人全面负 责和处理协调,确保临床一线工作忙而不乱,杜绝了由于医务人员编制不足而造成的风险。本风险管理方案于2014年1月开始执行。

上一篇:有大道理的小故事广播稿文字素材下一篇:抚松县卫生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