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词鉴赏及解题技巧

2024-06-21

语文诗词鉴赏及解题技巧(共8篇)

1.语文诗词鉴赏及解题技巧 篇一

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刑苛法

有观点认为,因为秦始皇推行法家,而其后中国统治者都推行儒家。所以,秦始皇成为了负面典型。不过, 秦始皇虽然推行法家,但也宣扬儒家的忠孝仁义(见于云梦秦简),任用儒生为他制定礼仪,“大一统”的思想更是来自儒家。而儒家也不反对法治,儒家是主张先教化后法治,劝善惩恶,反对不教而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秦朝的“法治”和现代法治是很不一样的。秦法非常严苛。比如规定“偶语者弃市”(高祖本纪),意思是说几个人凑在一起交头接耳就要处死,而且要暴尸街头。其他的还有比如禁止民众阅读诗书,禁止自由迁徙,牛瘦一寸就要处罚,不按期服劳役就处死等等。虽然历朝历代的法律都有许多严酷刑罚,但是因为秦朝奉行法家的“重罚主义”思想,所以罪名和刑罚格外繁杂严酷。

严苛的法律制造了大量的犯人。在秦朝,两千万人口中有几十万犯人,比例超过1%,相当于今天13亿中国人当中出现了一两千万的囚犯(中国实际在押犯人不过100多万)。尽管我们已经看不到秦法的全部条文,但是从数字也可以体会秦法是多么严苛。怪不得刘邦说“父老苦秦苛法久矣”(高祖本纪)

二:大兴土木

有观点认为秦始皇是暴君,主要因为秦始皇滥用民力,急于求成。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咸阳几百座宫殿及骊山陵墓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劳动举国的人口兴修,给百姓带来沉重的劳役和赋税负担,而且不少文献均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

秦朝人口只有2千万左右(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其著作《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推算),服各种劳役的人口过百万(仅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的就有70万)。秦始皇三十一年,物价飞涨,一石米价钱涨到一千六百钱(秦始皇本纪),国家陷入严重的危机。对于一个刚刚结束战乱的国家而言,这些无疑是难以承受的。秦始皇死后,秦朝只用三年就灭亡了,这和秦始皇时代积累的社会矛盾不无关系。

三:其他一些可能给人留下暴君印象的事件,均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十九年,攻陷赵国,秦始皇亲自到邯郸,坑杀了所有当年在赵国时和他母亲家有仇怨的人。

三十五年,秦始皇对李斯有所不满,身边人露了口风给李斯,秦始皇把当天在自己身边的人都杀了。

三十五年,焚书坑儒,也就是前面讲的“焚书坑术士”

三十六年,东郡某地有人在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御史没抓到人,秦始皇命令杀掉所有当地居民。

总结:《真秦始皇》一书作者程步对秦始皇是暴君的说法提出质疑,他指出秦始皇在位37年没有诛杀一位将军大臣,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护人犯权利的法律,就连荆轲行刺他怒火万丈,可秦军攻占燕国却没有屠城暴行

2.语文诗词鉴赏及解题技巧 篇二

一、引用神话传说以抒怀

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人借“蓬山”比喻意中人远隔万重的仙境, 与会无期, 怎不令人愁丝萦怀?只好请“青鸟”去殷勤问候, 表达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惦念之情和内心的无限惆怅。

像类似引用神话传说入典的有很多, 如“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 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 杜鹃彻夜不停啼鸣, 啼声清脆而短促, 唤起人们多种情思。杜鹃花盛开之际, 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 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 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 滴成枝上花”,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 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 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 不幸国亡身死, 死后魂化为鸟, 暮春啼苦,

语文教学评价中的激励机制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激发鼓励学生的方法, 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乐于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成功的机遇很少, 有的差生甚至从来没有尝过成功的滋味, 相反批评更激起他们较高的焦虑水平。长此以往, 他们对语文产生了厌倦、恐惧心理, 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

语文教学评价的现状是:重视教师的评价, 忽视学生的讲评;重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 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心理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要采用多种激励措施, 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用满意的效果去维持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

学研究表明:缺乏肯定和鼓励的批评, 使人一、言语激励情绪低落, 情绪则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一个

人的情绪低落, 投注到所要从事的事情上的注意力越少, 任务也就完成得越糟糕, 这样就产生“无能感”, 情绪继而跌入更低谷。成功动机则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他如果获得这种快乐, 情绪状态就会提升, 人体会激发分泌激素, 使整个大脑的神经活动水平提高, 从而激起再次行动的强烈动机。然而, 很大一部分学生 (尤其是中下等学生) 在学习中获得

至于口中流血, 其声哀怨凄悲, 动人肺腑, 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如高中课本中李白的《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 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都能表现这种情感。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 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借用神话传说入典的, 常见的还有:“七夕”“鹊桥”“星桥”“牛郎织女”等, 表示男女爱情的忠贞;“巫山神女”“云雨”多用来咏怀或男女恋情;“化鹤”“归鹤”表人生变幻;“桂魄”“蟾桂”代指月亮;“折桂”指登科第, 等等。

二、引用历史典故以抒怀

这种引用多见于咏史、怀古诗词中。如高中课本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到周瑜、小乔等历史人物和赤壁之战的历史故事, 曲折地表明了诗人自己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功业无成的感慨。又如高中课本中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到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人及他们的故事, 曲折地表明自己对时事的看法, 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壮志难酬的慨叹。

再如李益的《塞下曲》:“伏波唯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定天山。”本诗以伏波将军马援、定远侯班超作比, 抒发将士誓死戍边的豪情壮志, 并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 传达出诗人建功立业、巩固边防的理想。

经常入典的历史故事还有许多。如“鸿雁”。《汉书·苏武传》载, 匈奴单于欺骗汉使, 称苏武已死, 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 脚上拴着帛书, 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学习效果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见一斑。因而教师运用富含激励性的语言势在必行。现在我仅以评价学习成绩和提问为例, 分析教师应如何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

1. 评价优、中等生的语言

语文教学中, 教师请学生质疑, 对待优等生或中等生的回答, 教师用“你的回答很有道理”“你说得较有条理, 希望你下次能说得更好”等提出更高要求的语言来激励他。评价优等生的成绩, 教师用“你这次考得较理想。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如果你骄傲, 就会使成绩像逆流中的船飞速地往下退”等语言激励他学习。

平时我们不难发现, 部分老师评价方法过于单一, 评价语言直白。如:仅报一下学生的成绩, 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置可否或简单以一“好”字敷衍了事。长此以往,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一如既往?盖杰和伯令纳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告诉我们:“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 但是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时, 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做不同诱因情况下的

2. 评价差生的语言

差生的学习成绩差, 教师用“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跌倒爬起来再前进。这次你错过了月亮, 下次一定不会错过太阳”等语言激励他学习。如果差生的成绩进步了, 教师则

还有像“高山流水”“伯牙琴”指知己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以及在才学、技艺方面的相互了解和合作等等。

三、引用、点化前人诗句以抒情

如辛弃疾《南乡子》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就是借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 说的是千古兴亡悠远难追的历史事件, 就像眼前奔流不息的的长江水, 借以抒发词人心中翻滚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 早在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中就用“心若怀冰”来比拟心灵的纯洁;后来鲍照在《白头吟》中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清白高洁的品格。诗人王昌龄以晶莹剔透的冰心玉壶来比喻自己的清廉高洁, 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自己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引用前人语句入典的, 较常见的还有:“王孙”指高人隐士,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归去来”表示归隐, 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如孟郊《感怀》 (之五) :“举才天道信, 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 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 梦中行采薇。”亦表现这一主旨。再如“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 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就是借生于南国的红豆, 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 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 日日思念汪进士。红豆在唐时甚红,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类似的如“长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很显然,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等等。

3.诗歌鉴赏题解题方法及技巧 篇三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些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1.善抓“题眼”、“诗眼”和“词眼”。从标题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即“题眼”。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字即是诗眼;词眼是诗词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一词。

2.从形象中去品味诗的意境、基调和社会意义。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往往有“冷”“热”之分,我们可以从形象描写的“冷”“热”中,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3.从注释中捕捉信息。注释往往解释词语和典故,而诗人又往往用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4.要善于联系作者的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等,就能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等。

5.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技法。在理解诗歌内容后再去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诗歌的特征,体会其思想感情。

6.思考成果的表达要准确、规范。参透所给的诗歌固然重要,但将思考成果用文字表现出来更不容忽视。一般说来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问表现手法就答表现手法,问主题就答主题,严格按要求去做。

(2)要点齐全。高考阅卷一般采点给分,因此要注意表述文字的切入点。

(3)推敲用语。力求表达流畅,用语要准确、简明、规范。

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对不同的提问方式,我们要注意不同的答题方法。

1.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和方法:(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说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和方法:(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和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分析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和方法:(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5.分析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这个字用得好,有人认为那个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原因找理由。

4.语文诗词鉴赏及解题技巧 篇四

要在语文考试中文言部分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对平时所学教材中的文言课文认真阅读,争取做到“逐字逐句”会翻译。以下是东星资源网准备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欢迎大家查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三、考试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 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六)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九)替。就是替换,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换成“ 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

根据什么……”。

(十)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四、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五、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3、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4、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文言文题解题技巧:

一、文言文关键在整体阅读,一般阅读顺序是这样的:

1.先仔细看一遍原文,目的是了解一下全文写的内容。现在的全国题大都围绕人物展开情节,以选记叙性的文字为主。

2.第二步是浏览一下最后概括全文的判断题。因为此题一般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且都是细小的问题。这样读了以后,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就心中有数了。

3.第三步,再去读原文,然后逐个做题。因为对全文理解得越透彻,做题的准确率就越高,做题的速度也越快。(当然这要结合自己的做题习惯)

二、现在,文言文的命题思路有这样一些变化:

1.离教材越来越近。文言虚词的考题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还是有用的。

2.对全文整体认知的考查越来越具体。考查对事情来龙去脉的理解与把握,考查观点认识的提炼等。

三、实词的考查:

1.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词性与意思是否解释得通,如果还不能排除,再把它还原到原文,看具体语境。

2.实词释义方法:

①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相近或相反)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所以它可以解释成“被任用”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劳苦”同义,所以“倦极”也同义,“极”就是“疲惫”的意思

“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得失”是反义词,所以“治乱”也应该是反义词,“治”就只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

②联想该字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语中的用法

如:贷 责无旁贷(推卸)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把这两个意思代入“虽亲属不贷”,可知“宽恕”更合适

③或者把该字在现代汉语中可组的词代入解释

如:“无所阿避” 现代汉语中有“避免、回避、躲避”等词,代入句中比较可知“回避”更合适

四、虚词释义:

《考试说明》给出的虚词是18个,尽可能熟悉这些词的用法。

五、给出观点,筛选材料

1.先看材料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2.再看材料的内容是否能证明观点

六、根据全文语意,找出错误项

1.先把选择肢还原到文中相关部分

2.注意时间、事件、人物的对应关系,注意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注意个别词语的对应解释

七、文言文中一些固定短语的翻译: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

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然”相当于 “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

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 曷:何不。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

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

表凭借或方法,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

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

16.不过: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

18.山东:淆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

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

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指给……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

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就让(使)

29.智力:智谋和力量

30.前进:走上前献上

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

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应对方法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但是,总有不少学生在翻译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硬伤”,影响得分。现就这些经常出现的毛病整理如下:

一、该留不留,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将它保留下来,但有些同学却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例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

误译成: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越南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例2:其李将军之谓也。

误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以上两题就犯了固定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例1中的 “交觐”是地理名词,例2中的“李将军”是李广将军,都应保留下来不作翻译。

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时往往出现个别词语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例3: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

误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例4: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误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例3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例4中的后半句也没作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了文白掺杂,不伦不类的错误。

三、该拆不拆,古今混淆

古代汉语中有某些复合词在形式上跟现代汉语的某些双音节词一样,但它们是两个词,表达两个意思,翻译时应当拆开,可有些同学把它当成一个词来处理。

例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误译成: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例6: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

误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

以上两例的译文都犯了盲目的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例5中的“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例6中的“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

四、该换不换,简单组词

一些同学在翻译词语时只会简单组词,把一个单节的词语变成双音节词语,不会结合语境,换用另一个词语来翻译。

例7: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误译成: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例8: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误译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

例9:阿母谢媒人。

误译成:刘母向媒人道谢。

例7句中的“北”并非指“北方”而是指“败兵”、“败北”;例8中把“微”错译成了“稍微”,结合语境应译为“偷偷的,悄悄的”;例9中“谢”的翻译也没有结合语境,误译成了“道谢、感谢”,在这里应译为“推辞、谢绝”。

五、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这些词语在翻译时不

作意译,而应省去。还有一些偏义复词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素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啰嗦赘余。

例10:婴之亡,岂不宜哉?

误译成:婴的逃亡,难道不应该吗?

例11:宋何罪之有?

误译成:宋国怎么会有可能怪罪他呢?

例10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婴逃亡,难道不应该吗?”;例11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翻译时也应删去,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

六、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代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还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能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

例12:范氏富,盍已乎?

误译成:范家富贵,何不停止呢?

例13: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误译成: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例14: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误译成:范献子抓住并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例12中省略了“已”的宾语“婚姻之事”,翻译时要添加上才能使句意完整;例13的译句中明显缺少陈述的主语“他”,且陈述的也非“茶和盐的利弊”而应是“茶制和盐制的利弊”;例14是个省略句,省略了“执而纺”的宾语“董叔”翻译时也应该补上。

七、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古代汉语中存在倒装句,倒装句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先调整语序,再作翻译;除此之外的一些句子,虽不是倒装句,但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的规则,所以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例15: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误译成:他孝顺恭谨,传到他的族人中,他讲信用和道义,彰显在朋友间。

例16: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误译成:喝酒,在这个亭子里作乐。

例17: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误译成:(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又何必请示他呢?

5.语文诗词鉴赏及解题技巧 篇五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型复习方法及解题技巧

知识梳理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能力的最重要体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面对一篇作品,要读懂它,必须从题目入手,从词语入手,进而扩大到句子,再到篇章,将其思想实际与感情核心拽住。高考在此设考点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重要词语包括指代词、比喻词、含义深刻的词语等,有时就是全文所陈述的对象词(如转基因作物、沙尘暴等);重要句子包括比喻句(如暴发户造谱牒等)、议论句、抒情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有时就是全文主旨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就是按一定标准找到相关语句,并按要求将其整理合并以符合答题材要求的句子;[常见题型]分客观题与主观题两种。客观题设四小题12分,一般是从词语、句子、信息和对根据文本所列信息所作的推断评判四个方面命题。主观题侧重对文意的理解,对信息的筛选归纳整合,对表达手法的分析评价,对作品形象的鉴赏,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等。客观题注重于对文意的理解,主观题偏重于对文意把握之后的表达。

复习方法主要是读,带问题去读,有意识去读,可以将泛读与精读结合起来,可以在认真研读了一两篇文章的解题思路之后有意识地去尝试读。

解题方法

步骤与方法,第一步是初读全文,整体把握,这一步要细读,要清楚到每一段讲什么,命题中所指在哪一段要立马能找到的程度;第二步是边读边试命题,考生要有意识地按照高考试题格式对文章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信息筛选与梳理、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方面试着命题,这样看完文章后,再按题索答就轻松多了;第三步要将“一块块”读成“一条线”,就是先抓住全文所述对象,然后将此对象的特点用自己的话归纳成一句话;第四步是认真读懂所设问题的本质,它到底要问什么,我该答什么,问题的关键词是什么,等等。有人说,作现代文阅读要找准三点,我认为是颇有道理的。第一点是找准命题点,就是要明确命题所指大致范围,是指词、句、信息筛选还是鉴赏评价,是在文题、文首、文尾还是文中哪几段;第二是找准相关点,在上述基础上,明确与命题相关的哪些部位;第三是找准选择点,就是进一步落实命题要求答案的相关语句。这三点范围上有一个从大到小,思路上有一个由粗到精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答案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全部资料免费下载的过程。组织答题语言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充分利用原文词句,二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下面是一位老师总结的关于现代文阅读高考复习时的方法,我试了以后也有较大收获。现附于此,供大家参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的教与学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先公布如下,旨在抛砖引玉:学生读千字文,谈整体感受,只读,不做题——一周时间;学生读文章,看题,对答案,想明白答案的理由——一周时间;学生看题,读文章,作题,教师讲答案——一周时间;学生看题,读文章,作题,学生讲答案——一周时间。

自己觉得挺有成效的,虽然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收效显著。

二、怎样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并完整、准确、简洁、规范地“写”出答案,我是这样做的:

1、先看题目要求,从题目的指令中找到启发点和感受点;

2、按答题要求切分文段为若干个表意单位,区分主要信息和非主要信息;

3、筛选主要信息,概括主要信息(即缩写),用自己的俗语来说;

4、设计适合题目要求的表达句式,修改3中的句子。

组织语言的整体原则:

1、文中有原句决不自己造;

2、文中无原句先搞文中词语的组合;

3、实在什么相关的信息找不到,就只有自己按上面四步走。

三、题中没有特别要求的,尽量用原文语句回答。

题中要求“用自己的话”,可以用原文的词或短语组织语句回答。原文没有可用词或短语时也应有原

文语句作依据来组织语句回答。

6.语文诗词鉴赏及解题技巧 篇六

☆ 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

1、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

2、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

3、文本意识:坚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

4、题目意识:注意答在问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和答题要点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题 ☆做阅读题的流程:

1、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

2、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

3、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

4、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所写事件

常考题型:阅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关于谁的几件事/一件事。或者“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①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 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可用这样的模式: “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

考点二:品味题目

常考题型:

①为什么以此为题? ②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③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④给文章加(换)题目。答题技巧:文章的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它的作用主要有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中心、点明写作对象等作用。答题技巧:

(1)先看题目本义:

词语含义 概括内容(点明写作内容如主要事件人物等)(2)再思考深层含义:

中心(主旨):与中心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

人物:与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情感;是作者感情触发点)结构:线索、悬念 表现手法: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

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议论文的题目一般点明论点或论题;说明文常点明说明对象或特征)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中心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

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考点三:记叙线索及作用

常考题型: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答题技巧: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等。线索判断技巧:A看题目,B看议论抒情句,C看多次出现的字眼

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 理清楚、层次清晰。

考点四: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常考题型:某句话或某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必须了解的几种描写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种类:一是人物描写:

A、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二是环境描写:

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原因。

考点五:分析人物形象

常考题型:阅读全文,请概括某人的性格特点(特征)。/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答题技巧:

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 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

考点六:分析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常考题型:请分析某段(某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题技巧:评价某语段或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1)内容上:结合文段(文句)内容概括即可。

点明中心(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2)在结构上 :

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照应开头、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升华主题、卒章点 题,意味深长等

考点七:品味句子或语段

常考题型: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答题技巧: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

类型

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

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点明中心。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伸义、双关义。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伸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

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①修辞之美------修辞要领及作用:

答题套路:这句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修辞手法+内容+作用)

注意:在写作时必得结合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抒发作用

(1)比喻:形象活泼、简洁凝练地描写物质、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活泼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付与物质以人的性格、思惟、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到达形象活泼的效果。

(3)夸张:凸起特征,揭示素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5)对偶:使句式整洁,结构一致,形式柔美,音韵,互相衬映,互为增补。

(6)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凸起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诘: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部实质意义更真实、准确、深刻、紧密。

(10)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凸起文章的中心。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余韵悠然,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

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xx句,因为它xx。

考点八:分析写作手法及作用

常考题型:某段(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常见写作手法及作用如下:

(1)象征手法: „„象征„„,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3)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4)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8)文章开篇的常见写作手法有:

A、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F、开门见山。G、倒叙开头

(9)文章末尾的常见写作手法有:

A、抒情议论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又称卒章显志)B、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 C、戛然而止,发人深省

考点九:分析加点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常考题型: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如何理解某句话的含义。答题技巧:对重要加点词语的考查

所谓的“重点词语”,指的是含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在句子中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语等。

1、理解词语的含义

中考对词语含义的考查往往不直接考词语的字面义。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通读全文,把握主旨。其实不单单是做词语含义理解题,做任何题的前提都是把全文仔细阅读一遍,把握住文章主旨再去做题才能有的放矢。

②依据语感揣摩词义,结合上下文,联系语境辨别、验证。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有时其含义不同,因此,解释词语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如重庆中考试题:揣摩“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这里的“变异”是个遗传学术语,但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就只能理解为“蚕由蛹变成蛾的过程”。很明显,联系上下文内容去解释这个词语要容易多了。③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语含义。④结合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词语。

2、理解句子的含义

这类试题一般会选择那些有丰富内涵的句子或结构复杂的句子来设题。如重庆中考试题:如何理解第④段划线句“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过虚与实的空间”的含义。这个句子单从字面上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答案的。

回答这类题应注意:

① 内涵丰富的句子要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弄清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用化虚为实的方法理解;结构复杂的句子要采用紧缩的方法,去掉附加成分,抓住主干。② ②句不离段,即参照本段的中心意思去理解句子。如果所考查的句子就是本段的中心句,那么理解了本段的意思,再难理解的句子也能迎刃而解。

③ 根据句子的位置理解句子含义。总结句有总括全段或全文的作用,理解它要从上文找答案;过渡句既总结上文,又领起下文,理解它就要前后结合;起始句总领下文,理解它可先理解下文。

④ 理解句子的修饰、限定成分。修饰、限定成分常常能帮助我们打开理解句子的窗口,从中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解释句子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① 借用法:即借用原文中具有相似意义的句子。

② 裁剪法:将分散在文章中有用的句子拼接融合在一起。

③ 压缩法:把和语句有关的大段文字压缩整理,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

④ 阐释法:有些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理解看法,这要紧扣文章主旨和语段的中心意思去举例子。

考点十: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常考题型:文中某句中的“这”指代什么? 答题技巧:

①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个、那些、其他、以上、云云、此„„; ② 通常为往前找前一句或前一段

③ 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不是适合。

考点十一: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常考题型:选文某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答题技巧: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记叙。确定是笔者本人,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和力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可能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和力,便于感情的交流。

考点十二:开放性阅读试题

常考题型:

① 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触感染和启示; ② 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部实质意义的理解; ③ 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④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好坏,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的见解;

⑤ 调动知识的堆集,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接合(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著名的句子等); ⑥ 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部实质意义; ⑦ 对文中的表现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答题技巧:这种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实质意义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进修要领、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答题套路: 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切合文题要求,所谈内部实质意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抒发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等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2)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3)抒发内部实质意义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语言要通顺,抒发要流畅

说明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考点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说明内容

常考题型:本文某个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简要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答题技巧: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归纳。

① 注意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巍巍中山陵》,标题中的修饰语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 文章的开头部分。如《松鼠》的开头“漂亮”“驯良”“乖巧”即为说明对象的特征。③ 分散在各段中,要求学生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概括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考点二:理清说明顺序

常考题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某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题技巧:说明文有三大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按事物的空间位置,即事物的表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和方位等来进行说明。这种顺序多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建筑物的结构和介绍参观建筑物的过程之类的文章。多用表空间方位的词语。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多用表时间的词语。逻辑顺序:按事物的推理过程及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顺序去说明事理、布局文章。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一般为:① 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 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 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 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 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

考点三: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考题型:某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题技巧: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等。八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如下:

①下定义(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②分类别(这句话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说明了„„,把事物说明得一清二楚,有条理,让读者更清楚)

③举例子(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有代表性的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的特征,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④ 打比方(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的说明了„„的特征。)

⑤ 列数字(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从数量上准确说明了„„的特征。)⑥

作比较(这句话运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比较,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⑦ 作诠释:(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⑧ 画图表:(运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注意:①重点掌握前六种说明方法。②任何一种的说明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③有时候一句话中不止用了一种说明方法,要找全。

考点四: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常考题型:某个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某个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能否把某个词换用为某个词?

答题技巧:同其他文体的文章相比,说明文更要求语言的准确,即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活泼生动。

表示程度:很,更最,极,十分,非常,格外,相当,比较,稍微,至少 表示范围:都,总共,一共,只,仅,主要

表示时间:已经,曾经,刚刚,将要,常常,老是,终于

表示估计:也许,大概,可能,或许 表示数量:很多,许多,不少,少数 表示语气不肯定:据说

答题格式:某个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①表态(删还是不删)。②定性,某词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与实际/原意不符/,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④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例:“赵州桥的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某个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能否把某个词换用为某个词?

答:①不可以。②原词的意思或内容。③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④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考点五: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常考题型: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题技巧: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平实;B、形象生动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科学小品文类的说明文。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具体句子为例。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平实/生动形象/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简明平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考点六:拓展: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常考题型:

①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②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③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答题技巧: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开放性强,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有:

① 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作者有时会在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的。我们可以直接摘录这些句子答题。

② 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建议。在说明文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去提建议会更加准确、快捷。③ 依照常识回答。我们依据所掌握的常识回答就可以了。

议论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考点一:寻找或提炼论点。

常考题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题技巧: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考点二:论点的提出方法及作用

常考题型:本文开头引用名言或某个故事或某种生活现象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 :议论文常见开头的形式及作用

总体上说,议论文开头提出论点的方式分为两大类: 直接式,即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间接式,从故事、名言、工作生活中的某一现象等引出论点。考试时基本上是考查间接提出中心论点的作用。基本作用分析如下: ①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作用:引出中心论点;论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常考)

②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作用:引出中心论点;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道理论据。(常考)③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作用:引出中心论点;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常考)

④用生动的比喻引出论点,作用:引出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了解)

⑤用设问提出问题,作用:引出论点(或论题);引起读者思考。(了解)

考点三:归纳概括论据及作用

常考题型:某段举了那些事例?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它们的的作用都是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概括论据的基本模式是: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考点四:补充论据。

常考题型:结合平时的积累,请你再举一个例子或名言来证明作者的某个观点。

答题技巧:这是近年来常见的题型,看起来要求比较宽泛,但补写的论据也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要答好这类题,需要平时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①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②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③如果有字数要求要遵守,不可超过字数规定。

考点五: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常考题型:某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题技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查:(1)辨析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注意: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

考点六:分析论证思路或过程

常考题型:请分析某段的论证过程。/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技巧: 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1)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2)要答出论据是什么(3)用好连接词。(4)答案要准确、简练、通顺。答题格式是:(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分——总)。(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总——分——总)。

考点七: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

常见题型:文中某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某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某个词语能否去掉? 答题技巧: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答这类题时①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②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分析作用时,首先要找出论点,其次确定本段在文中地位,然后分析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更严密、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如果考查的是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思路:①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②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的含义;②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题技巧:①不能。②这个词文中的意思是***.③删除后的意思是***.④这样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使论证缺少说服力。

考点八: 结合生活阅历和自身实际评价作者观点.或谈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常考题型:对文中的某个观点你怎么看?/你如何看待某个说法?

7.淡化解题技巧, 提升语文素养 篇七

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立足文本、提升整体语文素养, 是基于以下四点考虑的:

一、符合认识论原理

认识论有一基本原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辨证途径。据此, 高一、高二的教学任务不应该是通过文本的学习去熟悉、掌握和运用解题技巧, 而是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 感知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思想美, 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构建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整体提升语文素养。要完成这样的目标,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 就不能将学生置于消极的被动的掌握答题技巧的境地, 而应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积极思维, 进入文本的意象世界和情感空间, 深入理解文本, 把握文本的精髓。因此, 认识论的原理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调动个人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自己读、自己思考, 有了自己对文本的真切感受, 然后才能进行理性的思维训练;而专注于考试技巧掌握的教学过程, 看似关注了理性思维训练, 但因为这种理性思维训练缺少了学生感性思维的积累, 充其量只是一种灌输, 而不能真正化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例如“比喻”修辞, 学生学会了如何判断比喻并说明比喻的作用, 学生知道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什么是喻词, 学生也知道比喻的作用是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但可以发现学生很少能在言语和作文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 生活中一个根本不懂比喻的人, 却会用“大喇叭”来形容集体场合爱说话的人, 既恰当又生动鲜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原因在于教师过于注重理性分析、知识讲解, 而使学生缺少了个体对文本和语言必需的感受领悟过程, 只是满足于理性思维训练, 这种不符合认知规律的做法只能使理性思维训练成为缺少根基的悬阁。

二、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思维有合乎逻辑、科学严谨、理性的一面, 但语文学科更多地依赖于感性思维。感性思维与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逻辑思维迥然不同, 它主要由阅读个体凭借具体事物进行的联想。语文学科的很多问题很难用逻辑思维去加以固化, 很多语言现象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比如有些句子在句法方面, 是自相矛盾的、不合逻辑的, 但并不会被认为是病句。例如“温总理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惟独没有自己”, 难道他“自己”不属于“全体人民”吗?但我们并没觉得不对, 反而觉得这个句子很好地概括了温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再比如, 在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营造、形象塑造时, 更是离不开感性思维, 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本意象世界和情感世界的个人体悟。如“春江潮水连海平”“莲子清如水”, 为什么用“平”“清”?“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幅画面中有诗人的哪些情感?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理性思维训练能解决的, 需要学生调动人生经历、情感体验, 运用感性思维身临其境地去领悟。

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能关注现实和生活, 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其中, 关注和思考是拥有真情实感的前提。因此, 借助阅读文本这一平台, 教师应该实践关注和思考这两个过程。具体实践时, 教师应用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文本特有的情境中, 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思考, 在关注的同时, 能思考对与错、是与非, 并有意识地联系现实生活, 发掘作品的现实意义, 增强学生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如果整天让学生困守在枯燥重复的理性分析中, 在题海中跋涉, 始终隔绝在文学和生活之外, 那么, 又如何去培养他们发掘真情实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没有了爱憎的取舍, 没有了美丑的判断, 没有了内心的激荡, 又何来写作的欲望?因此, 语文教师应借助于文本, 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 进入文本的意象世界和情感世界, 真正领悟文学的美。在文本的学习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 具备从生活现象中发掘感悟的能力, 从而使写作拥有不竭的源泉。

四、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逻辑思维能力;二是感性思维能力。加强抽象思维的培养,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但是片面强调抽象思维的培养, 而忽略感性思维的发展, 必然会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对学生智力的开发, 尤其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这就决定了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必须搭建起让学生能创造性地感悟文本的平台, 通过问题的设计, 鼓励学生独特的有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进而日积月累地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 而不是满足于求得众口一词的所谓的标准答案。

笔者拙见, 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 教师还是应淡化题型和解题技巧的教学, 把教学放实一点, 努力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 让学生用细腻的情感去领悟文本、领悟语言, 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应淡化题型和解题技巧的讲解和训练, 应从认识论、语文学科的特点、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角度出发着力于文本教学, 着眼于感性思维训练。

8.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解题技巧 篇八

【关键词】鉴赏 诗歌形象 人物形象 意象 意境 答题格式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语文学科“古代诗文阅读”的“鉴赏评价”中有一个考点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本文拟结合古代诗歌鉴赏题讨论一下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解题技巧。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意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答题格式:身份+性格

(一)鉴赏抒情主人公形象

抒情主人公即诗人。

1.(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穷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的诗人形象。他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概括“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两句诗刻画的诗人形象。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刻画了诗人隐士的形象。他年事已高,意态安闲,神态安逸、潇洒。

(二)鉴赏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并非指第一人称的诗人自己,而是指诗歌中塑造的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的人物形象。

1.(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 隐 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刻画了一个远离尘嚣、率性自适的隐者形象。它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 江 月

曹雪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首词塑造了贾宝玉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贾宝玉是一个封建阶级的叛逆者形象。他的所谓乖张不过是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活道路罢了,寄予了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深刻批判和对保持美好天性的人的赞美之情。

二、鉴赏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意)的景或物(象)。

答题格式:象+意。

1.(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参考答案:“子规”即杜鹃,中国几千年来的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定为一种悲鸟,一种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在本诗中它的含义是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参考答案: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凤凰饮甜泉,日落后栖息在山冈。一声高吭的鸣叫响彻九州,伸长脖子远望八荒。体现了凤凰高洁、志向远大的品性。

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极写竹子的可爱,盛赞竹子的高洁。

三、鉴赏意境

鉴赏意境本来不是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子考点,但由于许多人常把意象和意境混为一谈,所以在这里把二者辨别一下。意象的“象”指诗歌中的景或物,意象的“意”指诗歌中融入的诗人的主观感情。意象是具体的单个的词语。意境的“境”既指诗歌中的景或物,也指诗歌描绘的整幅画面,意境的“意”指诗歌中融入的诗人的主观情感。意境是针对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而言。鉴赏意境的提问方式常有二种,一是分析这首(句)诗的意境,二是这首(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景象)。

答题格式:描画面(翻译)+点氛围(用双音节形容词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凄凉、雄浑、壮阔等)+析情感。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的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辉,独自向青山走去,越走越远。这首诗精美如画,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流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词的上阙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从上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明确是鉴赏人物形象还是意象,然后按照相应的答题格式即解题技巧作答即可。

上一篇:公路检测公共基础下一篇:外业组先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