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10-31

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4篇)

1.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坚持立体开发,采取多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以林菌、林禽、林畜、林药等林业特色种植和森林休闲旅游为特征的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据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市发展林下经济使用林地面积3.9万亩,实现产值2.6亿元。2012年12月,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下种植基地、岚山区优丰生态养鸡专业合作社林下养殖基地和莒县京华食用菌厂林下种植基地被省林业厅评为“山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一)发展模式多样。一是林下种植业。以林菌、林药等模式为主,2012年全市发展林菌0.53万亩,林药0.15万亩。主要分布在东港区、莒县。其中,东港区西湖镇林下种植黑木耳,面积达到800余亩,年产值3000余万元。莒县招贤镇东黄埠村,在袁公河东岸实施林下种植大姜,2012年发展面积8亩,平均亩产姜4500斤,产值近9000元;库山、棋山、桑园、峤山等山区乡镇利用药材的耐荫等特性,在经济林下种植金银花、黄芩、丹参等药材,亩均产值1500余元。二是林下养殖业。以林禽、林畜等模式为主,主要分布在东港区、五莲县,2012年全市发展林禽2.02万亩,林畜1.1万亩。东港区后村镇优丰梨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发利用1900亩山林地作为养殖基地,建造鸡棚32 1

个,2012年实现产值340万元,纯利润80余万元。三是果品采摘业。依托优质特色果品,大力开发周末采摘、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优势。五莲县每年适时举办“桃花节”、“杜鹃花节”、“樱桃节”,吸引游客开展民俗游、采摘游等活动,2012年樱桃采摘季节,全县共接待乡村游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0万元,比2011年增长520%、373%。

(二)运作方式灵活。一是合作经营方式。实行政府倡导,合作社实施,农户参与。五莲县的松柏、户部等乡镇政府大力宣传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经济林产品,积极倡导推动农家乐、采摘游等活动,并通过举办“樱桃节”等活动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2012年松柏乡刘家南山樱桃基地接待游客3.2万人次,旅游收入420万元。二是产业经营方式。采取“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莒县东方园林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从2001年开始在安庄镇开发丘陵杨树丰产林,现已发展2000余亩,2005年春开始转为林下养殖,并把林下土地承包给三个养殖户,平均年养笨鸡2万只以上,获利30余万元。三是家庭经营方式。东港后村、三庄镇、岚山区高兴、巨峰等等山丘地区的农民群众,充分利用近山靠城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山区林下养殖业。农户散养的草鸡质量好、价格高、销量大。

(三)发展趋势日益集中。近年来,随着林下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林下经济发展典型企业和大户,2

已成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XX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林下香菇生产基地560亩,2012年产食用菌5000余吨,是我市最大的林下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莒县京华林菌间作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20亩,主要种植香菇、木耳、双孢菇、灵芝、秀珍菇等,年生产食用菌鲜品1514吨,产值804.5万元,扣除成本527.2万元,获纯效益277.3万元。

当前,发展林下经济虽逐步成为全社会共识,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规模总量不够大。林下种养大户少,布局零散,龙头企业缺乏,基地规模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二是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种养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三是扶持力度不够强。涉及林下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少,扶持力度不够大,各级财政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较少等等。

二、下步打算

(一)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农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开发林粮、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林地立体复合经营,努力提高林地的综合产出效益。2013年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6.5万亩,产值3.5亿元。到2015年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3

万亩,产值4.8亿元。

(二)工作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以东港区西湖镇、后村镇,莒县招贤镇、五莲县潮河镇等为重点,利用现有用材林、经济林等林下可利用空间,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粮等林下种植业,2013年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到2015年,林下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以东港区后村镇、岚山区黄墩镇、五莲县街头镇、石场乡、户部乡等为重点,利用生态防护林、经济林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虫等林下养殖业,2013年林下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到2015年林下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东港区河山镇、陈疃镇、南湖镇、三庄镇,五莲县的松柏镇、中至镇、户部乡等为重点,利用板栗采摘节、蓝莓采摘节、杜鹃花节、桃花节、樱桃节和林下采摘游等方式,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观光、民俗旅游等活动。2013年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健全、经营管理规范的生态观光、采摘园区,总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到2015年,总面积达到2.5万亩。

四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科学规划一批规模化生产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在技术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使其成为引导全市学习和借 4

鉴的成功范例。大力推动“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倡办和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及涉林协会,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林下经济综合效益。到2015年全市发展林下经济市级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10个,规模在3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技术服务。加强与国家和省级农林院校、科研院所的长期技术合作,认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加强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尽快形成一整套过硬管用的实用项目库和专家人才库。广泛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专家集中讲课,利用多种媒体,宣讲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大力培育农民技术骨干,带动千家万户发展林下经济。

二是落实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现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向林下经济产业流动。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落实发展林下经济贴息贷款计划,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和宽限期,对林下经济项目给予积极支持。协调商业银行制定符合林下经济发展特点的信贷品种,不断加大对林农小额信贷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支持林下经济龙头企业的发展。

三是完善服务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林下经济发展组织机制,加强统筹规划、5

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级林业部门着力强化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林下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作用。

四是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品牌产品,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切实做好“无公害产品”的硬件和软件配套。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我市林下经济产业的优势产品和知名品牌,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知名品牌,不断提高我市林下经济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013年3月

2.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二

1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共饲养草鸡7 500只, 于7日龄进行新城疫免疫, 12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42日龄雏鸡群明显吃食减少, 约有1/5的鸡开始吃食减少, 严重者不吃不喝, 并陆续出现死亡。使用环丙沙星等药物饮水, 连服3 d, 未见明显效果, 发病鸡群继续拉稀, 严重的拉血粪。接报后立即赶到现场, 经检查初步诊断为鸡球虫病, 并采取一些有效防治措施后, 病情得到控制。前后死亡鸡238只, 死亡率达3.17%。

2临床症状

发病鸡多呈急性型症状, 精神不振, 羽毛蓬乱, 闭目呆立, 双翅下垂, 嗉囊充满液体, 行动缓慢或伏地不起, 食欲减退甚至废绝, 饮水增多, 消瘦。拉白色稀粪, 病重鸡体重明显减轻, 拉水样粪便, 呈暗红色、黄绿色或黑绿色, 粪便腥臭, 泄殖腔周围羽毛常粘在一起, 严重时甚至会直接排出血液, 出现抽搐、昏迷至死亡的现象。大多数病雏在发病5~7 d内死亡。

3病理变化

病死鸡两侧盲肠显著肿大, 为正常的3~5倍, 肠壁增厚和黏膜发炎、出血、呈棕红色, 肠内容物是血液与凝血块, 血色呈灰暗、暗红色, 浆膜内会有不少白色斑点, 有部分病例出现干酪式的其他样物, 扁桃体肿胀并出血;泄殖腔黏膜有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性结痂, 不易剥离, 剥离后可见出血或溃疡;心包松弛;肝脏稍肿大。其他脏器变化不明显。

4实验室检查

4.1取发病鸡少量粪便放于载玻片上, 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均匀, 加盖玻片镜检, 可见球虫卵囊。

4.2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 在盛有少许鸡粪便的试管中, 加入饱和食盐溶液, 用玻璃棒压碎且搅拌混匀, 继续注入饱和食盐溶液至试管口, 静置1 h左右。取1片干净的载玻片接触液面, 另取1张盖玻片, 均匀地压在载玻片上, 使盖玻片与液体充分接触。将载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较多球虫卵囊, 呈椭圆形, 浅黄色卵囊, 卵囊中间结构均匀, 周围为透明区。

4.3取病死鸡肝脏、脾脏做一般细菌学检查, 未见可疑病菌。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

5防制措施

5.1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 饲料中适当添加多维素、矿物质、蛋白质。病鸡进行分群隔离, 单独饲养管理与治疗。

5.2对病死鸡作深埋无害化处理。饲养场地清除粪便、污物, 堆积发酵。对饲养场地及林下用1:200倍百毒杀及20%的石灰水进行消毒。

5.3全群使用0.0 125%浓度盐酸氨丙啉粉拌料投服, 4~5 d为1个疗程;对病重鸡同时配合使用0.5%磺胺喹沙啉饮水治疗, 以提高防治效果。

5.4采取上述综合措施, 1周后鸡群逐步恢复正常。

6小结与体会

6.1近年来, 本地不少农户采用农牧结合的养殖方法, 而林下养鸡要选择理想林地, 开展科学放牧饲养管理, 保持干燥、适宜、通风、饲养密度合理, 同时保持好鸡舍和林下的环境清洁卫生。

6.2及时清理鸡舍及林下粪便, 将鸡粪集中在固定地点, 并实行生物发酵处理。对被粪便污染过的圈舍地面及器具进行彻底消毒, 灭杀外界病源微生物。林下养鸡更应注重球虫病高发期的预防, 在梅雨季节期间, 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预防性药物, 以达到控制预防球虫病的目的。

6.3出现球虫病与自然外界因素和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 气候潮湿, 雏鸡密度集中, 加上林下太荫蔽, 鸡群地面平养, 以及维生素等缺乏, 如果养殖户管理不当, 都会诱发此病的发生,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6.4养殖户平时要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疾病的防控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推行全进全出制度, 当鸡群出栏后必须进行全面打扫, 并使用一些消毒液对场地、鸡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6.5草鸡放牧应做到幼鸡和成年鸡分开饲养, 以减少感染几率。育成放牧阶段, 要在林下觅食的基础上, 再饲喂优质饲料、添加必要维生素与矿物质等, 增加机体抵抗力, 以此保证育成鸡营养均衡和全面, 提高其抗病能力。

3.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篇三

大力发展林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世界级城市目标,把××作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自02年起,我县大力推进林业建设,02-06年我县共造林18万亩,其中公益林11万亩,经济林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近36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为17%。在经历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后,从07年起,全市林业建设从“重建向重管”方向转变,不再进行大面积租地造林,因此我县林业建设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解决当前林业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林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

2002-2006年,我县公益林建设面积在11万亩左右,需建设资金约 8.4亿元,土地流转及养护费约0.3亿元(不包括社会化造林),目前市到位资金约4.7亿元,缺额约4亿元。再加上03-05年我县经济林建设面积近7万亩,超计划3万多亩,缺额资金约0.3亿元。其他如森林测报、防火等经费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由于林业资金短缺数额巨大,给我县林业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苗商资金现象严重。二是土地流转费不能及时发放,农民反映强烈。特别是一些社会化造林企业,运作困难,由其承担的土地流转费不能支付,社会稳定难以保证。三是养护、森防及防火经费得不到保证,缺少必需的植保机械、防火设备、农药等,森林病虫害、火警隐患多,影响林地正常生长。

2、宏观政策制约

这几年实施××建设,大力推进林业发展,使我县林业资源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曾吸引了岛外很多企业来崇投资。很多投资者是冲着当初市有关林业开发政策(如以房养林、以林养林、以项目养林等)和××林业规划目标来投资造林的。目前国家对土地实行严格保护政策,在林地内开发房产基本无望; 07年起不再进行大规模造林,使原本以林养林的打算也落空;受管理用房的限制,在林地内搞的休闲旅游项目,不能满足旅游者吃、住、娱乐的需求,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难以维持。由于政府政策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目前许多投资者投资无回报,难以继续经营,均有退出的想法。

3、间挖苗木无出路

我县三岛总体规划已批准实施,规划中林业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按我县17%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但目前按照市林业发展思路,××将不再进行大规模生态林建设,使已建生态林面临着严峻的间挖压力,今后如何解决间挖苗木出路、如何科学利用间挖苗木,如何保持生态林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4、失地农民安置问题

由于我县大量租用农民土地进行造林,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土地流转后,他们必然要求政府给予就业等相关政策来保障生活。而我县就业机会少,仅仅依靠“万人就业项目”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可谓杯水车薪,大部分失地农民还是难以安排,不能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虽然我县出台了土地流转补偿标准,但随着物价上涨,以目前564元/亩的土地流转费很难维持农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土地流转费上调也成必然趋势。政府要马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妥善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二、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今后我县林业发展要实现“三个转变”、寻找“四条出路”:

三个转变:一是实现大面积租地造林向经济林、四旁植树和庭院经济的转变;二是实现由政府管理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变。三是实现林业公益型向经济型的转变。

四条出路:一是寻找经济林建设的发展之路。今后经济林建设应改变过去发展盲目、种

植面广、分布零星的情况,要有一定规划,集中财力,建设一批标准化果林基地,形成规模和区域优势。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寻找已建生态林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县生态林建设投资大,养护管理任务重,财政负担困难。为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林业资源,有效减轻政府负担,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突破现有政策瓶颈,结合国家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公益林经营权限,制定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公益林开发建设。三是寻找今后生态林的发展之路。今后生态林建设应改变过去土地流转到那里,建设到那里的做法,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实施,结合××生态项目建设,配套实施绿化建设,这样就不会与开发项目及其他基础实施建设相冲突,真正做到种一块绿一块。同时抓住市林业补贴政策的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大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建设,美化绿化家园。四是寻找林下经济发展之路。今后要进一步利用现有林地资源,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点,为我县林业增效、农民致富探索一条新途经。

三、需要落实的四项举措

(一)、完善和制定林业发展政策

1、公益林转让经营政策

结合国家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放开公益林转让经营政策,建议在比较成熟的公益林地块(如港东生态林、明珠湖及相关社会化造林等区域)进行试点,允许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在其承包的公益林内进行生产经营,但经营者必须按规定支付土地流转费、无偿养护好林地。如结合新农村建设,利用林地四周农村闲置房屋,由企业与农户联手,采取松散型组织形式,开展“农家游”项目。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又可以让企业有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农村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和整治,国家又可以增加税收。

2、生产管理用房政策

由县相关部门在充分研究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林业生产管理用房的地方规定。经营者在进行“休闲、旅游”等经营活动时,允许建造一定的管理用房(建议每100亩林地可以建造100-120平方米的管理用房),主要用于生产、生活需要,只限于在承包经营期内使用,没有产权。经营期一到,可以无条件拆除。

3、社会专业养护政策

以目前政府实施的公益林养护方式,每亩养护成本在700元左右,而实际养护成本在300元/亩左右。建议由政府制定政策,在沿海防护林区域进行试点,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养护公司进行养护。这样可大大降低养护成本,减轻财政压力,并为今后大面积的管护积累经验。

4、经济林扶持政策

除给予经济林建设补贴外,建议政府对有一定规模、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果林基地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渠道等,解决运输、排灌、作业等问题;二是加大果品深加工建设,建立果品加工厂,增加打蜡、选果、包装、冷库等设备的投入等,解决果品保鲜、加工问题,逐步走果品商品化道路;三是逐步建立和健全果品销售网络,切实解决农民销售难的问题。

(二)、解决和筹措林业资金

一是积极与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将我县林业建设所需的土地流转费、养护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减轻我县财政负担。二是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吸引和利用民间资金投资林业建设。

(三)探索林下经济模式

目前林下经济主要围绕种养业开展。在种植业方面,由于林地2-3年后基本郁闭,对林下作物生长有影响。而在用药、施肥等方面,林业与其他作物也有冲突,作物的食品安全难以保证。在养殖业方面,由于受禽流感等影响,搞林地养殖风险较大,发展缓慢。因此林

下经济发展的选择面较窄。目前可以在以下4方面进行尝试,建议政府拿出一定的课题经费搞试验,通过试验解决技术问题后,逐步向面上推广。一是食用菌,主要是黑木耳和草菇;二是中药材,主要是杭白菊;三是蔬菜,主要是苜宿和中晚熟花菜;四是养殖业,主要是鹅。

(四)、部门协调,共同推进

林业产业发展涉及政策法规、规划、旅游、房地等多个领域,需要各部门配合协调。建议县政府成立××林业产业发展推进协调小组,解决林业发展中碰到的政策、规划、资金、用地等问题,切实推进林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草、林药、林牧、林禽„„形式多样、内容复杂,最重要的是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

首先是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注重规划引导。

没有合作,单凭林业一家之力,要说发展好林下经济,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规划,要想发展好林下经济,也只能是瞎子摸象。因此,必须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

其次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比如说林花模式。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吃,还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花卉、园艺、苗木就派上用场了,而且卖价好。台湾花卉产业做得很大,我们已经从政府部门的层面加强了与台湾花卉产业的对接。在林下种植耐阴性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

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四是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第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是加强技术服务,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第五是建立销售网络,培育龙头企业。

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有实力、讲诚信、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大户+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市场销售网络。抓紧建设一批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4.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篇四

情况介绍

斑竹乡位于高坪区东部,距高坪城区35公里,幅员面积2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27亩,属典型的山区乡镇。

一、退耕还林情况

斑竹乡共有12个行政村,85个社,3551户人口。2001年退耕还林200亩,2002年退耕还林500亩,2003年退耕还林8466.8亩,总计全乡退耕还林9166.8亩,加上原有慈竹面积2000多亩,是名副其实的“万亩竹海”。

二、林下综合开发

2010,南充市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斑竹乡被列入高坪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五园之一的“金城竹木林下综合开发示范园”。

我乡竹木林下综合开发园区核心区涉及三个村,面积3000余亩,目前园区已有南充大百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芦山中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南充五星金方中药饮片公司,南充大鑫水产养殖公司,南充绿宝菌业有限公司六家种养殖龙头企业落户。同时已成立有斑竹竹林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斑竹大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斑竹竹编协会、斑竹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四个专合组织。其中:斑竹竹林土鸡专业合作社所在地与养殖场,被省畜牧食品局认定为“四川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和“四川省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林下养殖方面,目前已培育富硒黑鸡、贵妃鸡、“669”、斑竹土鸡、绿壳蛋鸡等5个特色品种的种鸡1000余只。专合组织带动农户1128户,截止目前全乡已出栏竹林土鸡35万多只,孵孢出栏鸡苗40万羽,产值达1800多万元。预计全年出栏竹林土鸡200万只,孵孢出栏鸡苗250万羽。

斑竹竹艺有限公司共吸纳当地留守妇女100多人就业,常年在公司上班的有50余人,公司开发生产的竹编画先后参加上海世博会、西博会、广交会、首届川渝旅游商品博览会,并为上海世博会定编竹产品1000余件,开发生产的竹质竹家俱畅销成渝等地,公司年销售收入500余万元。

五星金方中药饮片公司按园区规划,计划通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1500亩的河南金银花种植。绿宝菌业有限公司计划在园区内发展200亩的竹荪菌、竹荪蛋等竹菌类食品的培育,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地流转。

三、利益链接机制情况

在综合开发竹林经济的过程中,我乡始终将农户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创新责权相协调的利益链接机制和效益分配机制,采取业主、农户、村集体、专合组织等多方捆绑运作模式,找到了业主利益与农户利益的结合点,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在土地流转上,我乡突破常规,积极引导农民按“土地入股”方式投入竹林经济开发。通过协调,业主与入股农户达成协议,年终按照公司2成、农户8成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若群众利益达不到600元/亩,则由公司在年初保证金

中进行补足,若亩产值超过800元,专合组织按照5%提取发展基金。这种方式,促成了群众和专合组织由“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极大激发 了群众发展竹林经济的热情。目前,我乡共流转土地4000亩,土地入股2500亩,入股亩产值1600元。

在风险抵押上,我乡引导农户成立了斑竹乡竹林土鸡专业合作社,由公司出资1万元、政府出资3万元、农户户均出资200元,作为专业合作社首期风险抵押金,赢利时提取10%入股基金,亏损时按照股金和养殖数量多少给予相应补贴。目前,已有300户农户加入了合作社,提取基金达15万元,支出补贴资金3万元,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保证了农户利益。

在融资机制上,由乡政府投入3万元,设立创业基金,对养殖大户进行利息补贴,党委成员为养殖困难户提供3至5万元的贷款担保,对缺资金的养殖户,由驻村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扶持发展,入股经营。该乡已贴息1万元,为50户担保贷款20万元,干部入股经营10户,形成了“户户参与竹林开发,人人分享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高坪区斑竹乡人民政府

上一篇:初三学期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下一篇:阳光工程讲课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