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统文化有感

2024-09-20

读传统文化有感(精选12篇)

1.读传统文化有感 篇一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感

——爱国情怀

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但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我,一直认为爱国是高不可攀也是比较渺茫的事。最近,我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书,对爱国之情有了深刻的感悟。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临患不忘国 忠也”,它选自《左传•昭公元年》。意思是在患难的时候不忘记国家,才是忠诚的品质。这就将爱国品质淋漓尽致的展现。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波诡云谲的时代浪潮中扬帆前进,经历历史沧桑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这么一种坚如磐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作为民族思想支柱,正是它成为祖国发展腾飞的不竭动力。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豪,有虎门硝烟的爱国将领林则徐;有舍身炸碉堡的解放军战士董存瑞;有征服体育界一举夺得六枚金牌被誉为“体操王子”的李宁;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光荣、自豪和骄傲。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要不断的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铸造出与祖国共有的一片辉煌。

虽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每件事当中体现。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从从现在开始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自信自强,无私无畏。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都说国家、国家没有国何来家,没有爱国又何来爱家,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不是要我们去做什么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爱国烈士。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世界大国做出一点点的贡献吧!我们有权利,更有这个义务去做这件事,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好,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加油吧!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感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本书,感悟颇深,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对第一单元爱国情怀的感悟。

我亲爱的祖国,岁月如书,67年风雨兼程,67年的光辉岁月,你的一切都让我感动……

书中临患不忘国 忠也,这句话令我深有感慨,临终前不忘国家,方是忠义。而主人公,更是将这一点淋漓尽致的展现。

细细的去品读,书中有岁月的体验,有喜怒哀乐的感受,有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有对未来的渴望,有对信念的坚守,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啊!是我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啊!

我想起了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我的祖国爱的深沉。我想说:我一定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东方快车,载着来自秦关汉月、唐疆元界震天的战鼓声,载着来自长江边高峡出平湖的澎湃诗篇,载着十三亿人民的喜悦和中华民族的憧憬,载着改革开放的旗帜和与时俱进的召唤,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奔向前。相信,在中华子孙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富强之梦一定会实现!

2.读传统文化有感 篇二

关键词:中国传统乐学,音律,音阶,调式,调性,传统

一、基本内容述略

第一章:声、音、律、调、韵。本章从音乐文献学的角度, 厘清了声、音、律、调、韵等传统音乐理论的基本概念。如:声是指单个的乐音, 音阶中的各个音级;音与“音阶”或“曲调”概念相近, 是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的声音;律是衡量乐音音高的标准等等。

第二章:传统宫调的律学基础。本章主要梳理了历史不同时期的定律方法, 结合曾侯乙钟的用律系统, 综合各家所言做了详细的解释并客观评价。如京房六十律, 人们曾多次对其否定, “维护律历相通的迷信思想”、“六十律没有什么新的发明, 只是将三分损益法机械地推算到六十律”[2], 作者的观点是:“没有它就不会有三百六十律, 就不会有在律术增加到极端的基础上所出现的驭繁于简—向十二律传统的回归。”[3]

第三章、第四章为中国传统记谱法和传统音阶, 介绍了中国传统记谱法和传统音阶的几种不同形式。

第五章:均、宫、调。厘清了相关概念, 同时揭示了均、宫、调三者的关系:均统帅宫, 宫统帅调的统属关系。对于“同均三宫”的问题, 从理论体系的角度, 也作了通俗的阐述和客观评述。

第六章:旋宫转调。转调的意义在于使不同段落之间的曲调形成更为鲜明的色彩对比。本章结合大量实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转调的几种手法, 如旋宫转调、不旋宫转调、旋宫不转调、借字等多达十几种。

第七章主要对传统宫调理论的四大命名系统, 即律、声命名系统、琴调系统、工尺谱系统、词曲及南北曲声腔系统的功能、实践、理论基础做了阐述;第八章对特色节奏、节拍体系和曲式结构作了大致梳理;第九章是从律学的视角, 运用数理逻辑分析的方法, 揭示了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背后的深层理论, 对其内在的构成逻辑进行定量分析。

第十章:少数民族音乐形态特征。作者利用大量的实例揭示出少数民族在调式音阶、节奏模式、曲体结构、旋法等方面的特色, 其中涉及到少数民族音乐存在的多声部织体现象, 如壮族的分声部式织体、傈僳族装饰式支声型织体等等。

第十一章:中西音体系的比较。具体而又系统地对比了中西方音乐理论差异性。从中国宫调理论、基本音级、音主和调头、音阶、“之”调式和“为”调式等特征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对比, 较完整性地显现出两者体系的差异, 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将西方理论生搬硬套在中国的音乐现实上。

二、学术精神下的著述特点

(一) 综合各家之言, 做出自己的学术判断。例如, 在对清商三调实际内容的辨析上, 作者认为, “三调代表以正调调弦为基础的三种调弦法, 每种调弦法可有两种弦式。”[4]以往学界认为七声音阶包括三种形式, 分别叫做雅乐音阶、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作者对此提出质疑, 认为部分名字会使人产生误解, 比如雅乐音阶是适用于宫廷雅乐中特有的音阶。而实际上, 宫廷雅乐是多种音阶并用的, 俗乐也同样运用雅乐音阶。古音阶的命名也有问题, 贾湖骨笛能吹奏清角和闰, 比古音阶要更古老一些, 所以也是不妥当的。作者认真地辨析了音阶命名的不合理性, 并求证于《国语·周语》和《晋书·乐志》相关记载, 将其正名为“正声音阶”、“下徵音阶”和“清商音阶”。

(二) 揭示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以简驭繁”的思想。作者认为“以简御繁”并非是传统音乐本身所致, 而是人为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音乐太丰富、太复杂, 对其理论总结时不得不简化。其次是研究要继续, 必须抽象出共同性的规定形成系统, 便于交流, 促进学术发展。例如, 在乐律方面的表现:“曾侯乙钟铭实际用律约二十五律, 但都归为……十二律位”。在音阶方面的表现:“在音乐实践中某些曲调也存在少于五声的音阶结构……二声、三声、四声的情况。这不过是五声音阶的省略形式……”

三、小结

《中国传统乐学》一书以理清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异同的角度, 从音律、音阶、调式、调性等音乐体系, 详细地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本体形态的特色。作者以史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 注重对传统音乐史料的梳理和辨析,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是一本中国风格的“音乐基本理论”教科书, 帮助学子们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殊规律, 正确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 值得任何一位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为目标的学子读上一读。

参考文献

[1]童忠良, 谷杰, 周耘, 孙晓辉.中国传统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2]同上, p54.

[3]同上, p55.

3.读传统文化有感 篇三

一、车先生在文中称,二十多年接触的无数拳家中,几乎没有一个不吹牛的,一般拳家多系得艺不全,抱残守缺,实不值与其论武也。

请问:你在二十年的武术历程中,取得了什么成就,打败过多少当今武林成名人物?执教过哪所院校?在正规散打赛场上取得了多少块金牌?也许你不屑参加散打赛,自认为你的功夫好、武艺高超,可在现实生活中,你做了几次见义勇为之事,抓获了多少名歹徒,你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情,把自己摆在了什么位置?李小龙、孙禄堂、董海川……再世?你不一般在什么地方?发表几篇文章就认为有资格在武林界指指点点,就有舍我其谁之气概?人要有自知之明,你在武林界有多大的影响力、号召力?

吹牛,朋友在一起侃大山,无所不说,活跃气氛,只要不是无中生有,信口雌黄,有事实依据,未尝不可。散打王比赛中,有的运动员绰号叫“草原雄鹰”,但他不会飞,有的绰号叫“无敌将军”,但他不一定天下无敌。

铁砂掌硬度不如铁,神腿不一定神,这些都是形容其速度快、硬。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厂家都说自己的产品好,要知道连国酒茅台、五粮液都在做广告了,你还在要求传统武术工作者做谦谦君子,说我练得不好、不行、狗屁不是,这样才心安理得?你既有“既得艺、必试敌”的思想,为什么不和文中当地那位“研究员、博士、教授、九段”的武术家小试身手呢?哪怕把他的得意弟子打败,也可让他收敛一下自己的言行,给他一个教训,何必在杂志上喋喋不休,浪费口舌呢?

要知道一个门派有桩功、套路、兵器、对练散手动作等,各有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但它们的发力、功法等原理是相同的,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全部学会,而是择其有代表性或适合自己的练习就可以了。车先生认为抱残守缺,得艺不全又从何谈起。

二、车文称。武术长期在社会下层与江湖市井间相传,所以保守互不交流,停滞不前。

因为社会下层和江湖市井是适合武术成长的土壤。陈式太极拳出自河南的一个叫陈家沟的村庄,八极拳出自孟村镇,迷踪拳出自静海县的一个村庄……你能说他们偏于一隅吗?他们现在都很有影响力,如不交流世人不可知,何来如此多的习练者。请问现在有几个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哪怕是乡党委书记,或是哪个大款、企业家练习武术?谈到保守,在过去这就是饭碗,技击大成者可保镖、护院、授徒。如无德、知识浅薄,别说是学到真功,就是演示给你看都是不可能的。停滞不前,在目前不是哪个人、哪个组织的力量所左右的,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是国家重视不重视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光靠几个人的呐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三、关于武术传承现状的问题。

请问车先生在杂志上公开了哪些功法、技法?并不是你走的地方多,见的人多就可以学到真功夫,偏于一隅就学不到真东西。这需要缘分。需要学生尊师、有仁、有义、有德,老师才可能教你,给你演示,否则,你有什么资格让人家无私传授?不给你演示,并不一定代表不会。我作为一名传统武术爱好者,虽无大成,但门外汉让我演练一套拳,我也不会答应。因为我不是打把式卖艺的,凭什么练给你看?你懂武术吗?有欣赏水平吗?你在文中讲,倘若遇到心怀真功者教你,将“不胜感激”,而你在《精武》杂志中刊出的,收徒动辄收费上千元,你对别人授你真功就“不胜感激”,而你传授别人功夫就高额收费,口口声声为了整个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弘扬发展,平心而论,是否有些财迷心窍了?要看到广大传统武术习练者不计名利、默默无闻、无私传艺的精神,他们才是传统武术的基石、希望和中坚力量,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不要一味地讽刺、打击、挖苦,自以为是。所以作为一名传统武术习练者,要有平常心、谦虚心、包容心……勿生狂傲心。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4.读金陵文化有感 篇四

----读《金陵文化》有感

最近,学校组织读书节活动,要求写读后感,主题是:“活力青奥,青春南京”,我读了一本叫做《金陵文化》的书,虽然这是一本小学高年级的课程教材。我前前后后却看了3遍,《金陵文化》是一本反应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的地方文化课程读本,它将带领我们走进南京,去欣赏金陵的春夏秋冬、徜徉石城的名胜古迹、了解杰出的南京名人、拜访淳朴的百姓人家、领略迷人的都市风采……其中我对《淳朴的百姓人家》这一篇印象十分深刻,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淳朴的百姓人家》这个篇幅写的非常生动,主要写的是“秦淮美食”、“ 民风民俗”“ 儿童的天地” 和“读书求知的好去处”。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秦淮小吃,它以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咸甜适口、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干稀结合的特点而享誉四海,真是看得我直流口水。

今天的南京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浓烈的现代都市气息,有被称为“中华第一商圈” 的新街口,北有中关村、南有电脑一条街的珠江路,拥有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奥体中心,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青奥会,助推南京的发展,南京插上腾飞的翅膀,加速推进各项工作,2014年的南京肯定是一个基础设施完善、体育场馆众多、商业物流发达的城市,给世界各地的青年体育健儿提供一个体育设施完备、环境的优美竞技场所。

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南京的小主人,赶快行动起来,一起为南京喝彩,为青奥出一份力。最近,我们班都在积极行动。有的在家门口发放传单宣传青奥,有的加入青奥小记者团,有的参加了“低碳青奥”的宣传活动……

5.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五

《文化苦旅》是我为数不多读完全本的散文集之一。小时候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尽管数学差的一塌糊涂,仍有语文可以让我在班上崭露头角。小学语文课本似乎有一种巨大的魔力,它像童话故事书一样,字里行间有星星月亮深林小溪在流淌,美丽的花仙子和顽皮的松鼠会突然扒开草丛窜到你眼前。它又不仅仅是简单的童年遐想,富含传统文化精髓,包罗古今中外万象,给予你最初的文化启蒙,带你走进更高层级的精神世界。

带着对语文课本的狂热,我用颤抖的手摸着崭新的初中语文课本,走进了鲁迅先生更成熟的小说世界,被那深蓝的天空、圆月和猹吸引,初次了解到文学作品背后那或深或淡的忧伤,是呐喊、是救赎、是苦闷、是不甘,是我懵懵懂懂半知半解的忧伤。后来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翻开第一篇文章,竟然是《道士塔》。道士塔是个什么东西,一个道士住的塔有什么好写的。往下看内容,我惊住了,泪水瞬间如瀑布般涌上来,滴滴落在书上,鼻涕也留下来了。文中,余秋雨先生引用了一个学者写的一首诗,“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我也是!我的汗毛竖起来了,身边的刀剑在铮铮作响,只想拿起武器,与那几个用卑劣手段劫走敦煌古卷的外国人决战在荒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余秋雨先生的这篇文章太沉重,拖着一个古老民族的血泪,似暗红的泥浆向我卷来,夺走了我的呼吸。合上书页,我久久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保护我们的文化、珍藏我们的古籍刻不容缓。我们的民族再容不得一点被侵略,我们中国人必须要自强起来。

6.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六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时,我还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在那段时间里,似乎只会因爱情的失意而产生“维特式”的烦恼,或是为了舞文弄墨而“强说愁”,对苦是断然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的,故当时对“苦旅”二字很不以为然。

一段时期,余秋雨成为文化名人和媒体明星,《文化苦旅》有了众多的读者,一系列续集也纷纷出版畅销。但真正让我重新找出《文化苦旅》的原因,是一批余秋雨的批判者,如老将朱大可,如新人余杰。于是吃惊,于是怀疑,于是又一次打开《文化苦旅》一页页地翻过去。待翻到《吴江船》,在一个深夜静静地读完,一丝无法言说的苦味终于从字里行间慢慢飘散开来,像迷雾般将我全部的身心裹绕起来。余先生多年前的奢望:“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自序第5页),在书架上默默地躺了三年后才与我产生了共鸣。尽管这种共鸣多多少少会损害在我心目中余先生文化名人的形象。

想起了顾城的一首“朦胧”诗《弧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首“朦胧”诗却非常清晰地记载下了转瞬即逝的视觉弧线。即使一只小鸟从头顶飞过,艺术家也可以描述出天空中永恒的翅膀痕迹。对一个人有限的生命而言,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更是难以忘却的。但是,余先生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这种回忆又渗

入了笔墨之中”(自序3-4页),却又偏偏在《文化苦旅》中只字不提自己年轻时的一段历史呢?

读完《吴江船》一篇,虽是子夜时分,却困意全无。初读时的不以为然,批评者的无情诘问,似乎都在《吴江船》里听到了余先生的无可奈何的解答。

尼采将人生的心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谓之“精神三变”。初为骆驼,可以忍辱负重;二变为狮子,凭自己的威力去争取自由,创造新价值;最后再变为天真的婴孩。但是,那个以革命的名义的文化浩劫,却将余秋雨先生的心路历程,完全颠倒过来。大学刚毕业的“青年士子”,仍未泯灭婴孩的天真,仍然不断地追求人生的哲理,仍然惊叹爱神的杰作。但是,浮士德和狄更斯们却因和“文革”相抵触而付之一炬;爱情的火花刚刚闪烁,就早早地消失在慢慢长夜里。回到城里的 余先生,面对的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在一个遵守丛林原则的社会,除了变为“凶猛动物”,你还能有其它的生存哲学吗?于是,天真的婴孩一下子变为凶猛的狮子,被宣判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胡适,成为余先生的第一个猎物。今天的另一个余先生(余杰)读《胡适传》,当然会愤愤不平,但是和当时的社论、大批判文章相比,文革时代余 先生对胡适的批判,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后来便有了“伟大领袖永垂不朽”;有了“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有了革命的知识青年退出革命群众的视野,转而变为一头负起艰重的骆驼,向辉煌湮没后的文化沙漠走去,埋头“钻研中国古代线装本”(自序第2页)。于是后来

又有了一批文化名人纵情山水,指点媒体,激扬文字;有了翻开在我面前的《文化苦旅》。

正如批判者指出的那样,《文化苦旅》中没有告诉我们婴孩到狮子的变化过程,余先生好像是跳越了一个时代,直接走进了“以书为壁”(247页)的书房,像骆驼一样默默地做起学问并成为了文化史学者。

余先生的文章已经是洛阳纸贵了,这有书摊上无数的盗版书为证。但是余先生的“跳越”却会使不少读者如我一样,将来会吃惊、怀疑,继而又将余先生的名人形象“打折”的。前不久读了《知识分子》一书,西方哲学史上的大方之家,如卢梭,如培根等,人品都不如文品。余秋雨先生的“跳越”,是不甘心为此书提供了一个中国的注释。如果没有好事者的“揭露”,无论如何,我是不可能相信一个爱读雨果的《九三年》和思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青年几年后会成为大批判小组成员。这种毫无逻辑的变化,几百年后的读者更是匪夷所思。那时候余先生的锦绣文章可能还是有市场的,但是难保不会有余杰的后代们又到北大学什么文革史研究,一不小心考证出动物世界里的一头狮子。我注意到《文化苦旅》外封封底上 余秋雨先生苍山碧水间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余先生目光怅然,若有所虑,担心的可能也就是未来的那些考证者们的一不小心。

其实,余秋雨先生本不需要如此担心的,翻过书来就看到封面上的苍茫的沙漠。余先生下次讲学时顺便到那样的沙漠或是某个大城市的野生动物园游历一番,我想是很容易联想到那**十年的,只要

愿意的话,余秋雨先生也一定可以“使自己笔下的文章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忆”,而“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也并不是一种难以乞求的奢望。

真心希望《文化苦旅》在修订时能补上一篇关于狮子的文章,我想,这绝非狗尾续貂,而恰恰是画龙点睛。有了这只眼睛,我们才不至于将“苦旅”当作一个谜语;有了这只眼睛,我们才能从余秋雨的无法言说的苦味中读懂中国知识分子那段颠倒的精神三变。

余秋雨先生,你说,故你在。

7.读传统文化有感 篇七

在用心研究学校的历史、人文背景的基础上, 我把目光投放到了国内外众多名校和校长的办学经验上, 希望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思想。在众多的学校办学经验丛书中, 苏霍姆林斯基的系列著作可谓博大精深, 令我爱不释手。在读了他晚年出版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后, 我茅塞顿开。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告诉我们, “培养真正的人, 其实就是培养孩子有良心感、善意感, 懂得尊重长辈, 孝敬父母, 善解人意,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培养孩子对亲人的忠诚感, 养成慷慨大方、大公无私的品格, 做一个举止高尚, 为人真诚, 谦虚正直的人;培养孩子正确对待爱, 学会爱自己、爱亲人、爱劳动、爱祖国, 在为别人的奉献中, 体味人生幸福的人;激起孩子的求知欲, 使学生具有知识的欢乐, 做一个会思考、会感受、会体验、有学识的人……”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的意图并不是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伟大人物或领军人才, 而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培养孩子对真的追求、对善的向往和对美的憧憬。

其实, 教育就是这么简单。因此, 让教育回归常识, 让真善美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这才是我们学校办学的最终宗旨。于是, 我们学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确立了“至真至善至美、立德立行立言”的办学理念, 确立了“建设一所道德的、充溢着幸福的现代化理想学校”的学校发展新定位, 并通过打造真善美的课程文化, 来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真正的人”。

一、特色课程:着力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真正的人应从何下手呢?到哪里去寻找锻炼人的心灵使之不屈不挠的烈火呢?应当促使孩子们具有怎样的精神上的激情, 才能使他们去憎恨、蔑视冷漠和冷酷无情呢?这一切当中最主要的, 显然是使人学成为学校中一门主要课程。”为了培养“真正的人”, 我们结合“建设一所道德的、充溢着幸福的现代化理想学校”的办学目标, 通过开设一系列的特色课程, 让“至真至善至美、立德立行立言”的办学理念内化于师生之心, 外显为师生之习。

特色课程之一是道德讲堂。为了弘扬“真善美”的主旋律, 自2012年秋季开学, 我们设立了干部、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道德讲堂”。1干部层面:每周开干部工作例会, 讲述“身边的感动”, 干部分享、交流本周发现的教师的闪光点, 这改变了管理的视角, 融洽了干群关系;2教师层面:每周开教师工作例会, 由教师讲述“身边的感动”, 让教师之间互相欣赏、互相鼓励, 营造起了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氛围;3学生层面:每周升旗仪式上, 由学生讲述“身边的好老师”, 让学生学会感恩, 体会校园的幸福。道德讲堂的讲稿目前已整理出三辑, 定期交流。该课程有效发挥了“弘扬正能量, 唱响真善美”的育人效应。

特色课程之二是入学课程。为做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我们开设了新生入学教育课程。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板块:

一是举办隆重的新生欢迎仪式。欢迎仪式的压轴戏是学校特色成果展示, 激发起新生对校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是开展五年级学生与新生“一对一, 大手拉小手”的结对帮扶活动。新生欢迎仪式结束, 会有五年级的学生将亲手制作的祝福贺卡送给结对新生, 并将新生送进教室;在接下来两个学年的时间里, 结对的高年级学生将从学习、生活各方面帮助新生, 以便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如带领新生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们打饭和分餐、帮助他们学习广播体操等。

三是开设新生家长学堂。我们邀请家庭教育专家给家长进行入学教育专题培训, 让家长学会如何教育孩子, 使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做一个真正的人, 这则意味着奉献你的全部精神力量, 以便使你周围的人们变得更加美好, 精神上更丰富;以便使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每个人, 都能从你身上、从你的精神劳动中得到某些美好的东西。”通过实施新生入校教育课程, 高年级的学生为一年级的新生奉献了爱心和关怀, 也使新生感受到了学校这个温暖大家庭的真、善、美, 为长达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涯奠定了幸福成长的基础。

特色课程之三是离校课程。每年的5~6月, 是毕业生较容易思想矛盾、行为浮躁的时期, 如何正确疏导学生的消极心理, 让学生感恩学校、信心满满地迈入高一级学校, 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于是, 我们设立了离校课程。

一是开设主题班会。自六年级下学期开始, 围绕“感恩”和“憧憬”等话题, 设计相关环节, 让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交流中真心倾诉, 同时树立理想追求, 坚定进取信心, 通过师生交流实现对学生心理疏导的目的。

二是回忆师生情深活动。通过“老师, 我要对你说”“老师的心里话”和“互赠纪念品”等环节, 增进师生情谊。

三是爱心接力传递。让每位学生为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为校园种下一株花和一棵树等, 以此表达对母校的感恩和祝福之情。

四是召开毕业典礼。这是精心策划的盛大仪式。由全体毕业班师生和家长代表参加。有师生抒怀、同台献艺、校长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等环节, 以此帮助学生开启梦想之门, 点亮心灵之灯。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是善良的情感、细微的感受、金色童年美好回忆的集中点。”离校课程使毕业生告别了烦躁不安和离愁,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和认同, 收获了感恩、幸福和理想, 为学生愉快地踏入高一级学校拓印出青春中浓重的色彩。

特色课程之四是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 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人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 使人终生都入迷地想同书中的思想、美、人的伟大精神、取之不竭的知识源泉打交道。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为促进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 学校自2013年起, 成立了教师发展部, 专门负责教师发展和专业培训工作, 通过教师读书实践工程等学术力量和课程文化来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精心梳理学校开展的各种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 从课程的层面进行系统建设, 形成了基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 面对不同问题的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目前, 我们从目标推动、经验分享、问题解决、研训活动和亮点推进等方面对传统的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进行了系统梳理, 逐步形成了包括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张家楼中心小学”教育论坛、教师读书工程等在内的16个领域、40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帮助教师突破了各个成长阶段的瓶颈, 让每一位教师由初入职走向成熟, 由成熟走向优秀, 由优秀到卓越。

特色课程之五是教师退休课程。近几年, 我校每年有近10名老教师退休。如何让教师带着眷恋、带着幸福、神采奕奕地完美离岗, 成为我们思考的课题。从2012年开始, 我们把“老教师退休欢送仪式”作为学校特色课程建立起来, 我们通过以下办法使其实施既规范又有特色:活动创意招投标 (提前征集教师的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主持招投标 (征集到最佳活动方案后, 就主持团队招投标, 中标团队会有奖励) 、活动参与全员化 (活动过程中全员参与互动, 可以参与表演、参与点评等) 。这样次次欢送、次次不同, 让教师确实感同身受、震撼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能打开人身上最隐秘的源泉, 而从其中将永久潺潺地涌出生气勃勃的善来。”教师退休课程的实施, 让老教师把“离别”当作“重逢”, 由“伤感”化为“共鸣”, 重新燃起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挚爱, 极大唤起了在岗教师工作的激情。

二、校本课程:刻意培植“个性张扬、生动活泼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指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 要让每个学生都应有鲜明的人的个性, 造就真正的人。”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 我们开发了以下校本课程:

一是真善美学校文化课程。追求真善美的交融和统一, 是人类社会的理想, 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根据国家法定节日和传统节庆以及中小学校历计划, 按照学校真善美文化办学思想的各个元素, 将一年分成12个主题月和8大校园节日, 开展融德育、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 师生员工人人参与、月月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 如表1所示。

通过真善美学校文化课程的探索, 我们已经在全校师生中初步建立起了“教人求真、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学校核心价值观, 真善美的种子已经在师生的心田里慢慢生根发芽。

二是快乐少年宫活动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全面发展的和谐, 也就是身体、道德、美学完美的统一。”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学生, 我们依托中央福利彩票支持的乡村少年宫建设项目, 借助社会力量, 发挥教师特长, 开发了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足球、跆拳道、葫芦丝、十字绣、航模、萌芽文学社等26门少年宫活动课程, 涵盖了体育、艺术、文学、科技等四大领域的内容。一系列少年宫个性课程的开设, 创造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为学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家课程: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 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 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惊讶走进教室, 并让这种惊讶激起孩子求知好学的欲望。”课堂是国家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如何改良我们的课堂, 使其成为学生们求知成长的乐园, 是我们一直以来攻坚克难的重点。

为此, 我们从“减负、启智”入手, 每年确立一个研究主题。例如2012~2013学年为教学常规规范年, 我们从教学常规入手, 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积极创造轻松、和谐的生态课堂氛围,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2013~2014学年为教学质量提升年, 我们的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宗旨, 努力实现“减负、提质”的效果;本学年是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年, 我们立足于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宗旨, 稳步推进课程文化建设, 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我们整合国家课程, 深化真善美课程文化, 在课程建设中追求“有内涵”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科学梳理了各门课程, 将国家课程中雷同、重复的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 开展了学科拓展课程的研究与实施。例如数学学科, 我们结合青岛版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和数学建模思想的特点, 大胆取舍, 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情境串教学课程资源;英语及其他学科, 则以真善美生态课堂为依托,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进行探索实践, 课堂教学初步具备了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自然、和谐、求真, 安全、愉快、向善, 民主、舒畅、唯美, 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我们深化以“探索知识之真, 体悟人性之善, 享受思想之美”为特征的“真善美”生态课堂的实验研究。我们以青岛市“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真善美生态课堂研究”为抓手, 站在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 思考小学课堂生态环境的发展问题, 通过研究打磨“真善美生态课堂”, 形成了本校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 譬如语文学科尝试的跨年级、跨学科的“主题教学”, 数学学科开始的“三先三后” (即先预习后听课, 先复习后作业, 先思考后发问) 的教学模式, 英语学科读写为主的“情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都为顺利结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读《乡土中国》有感 篇八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我对费老在《乡土中国》里那鞭辟入里的分析更是非常的欣赏,也引起了共鸣。在认真了解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之后,我大胆地设想把中国的农村社会比喻成一个肌体,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肌体。并冒昧地认为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和“礼治统治”就是这个肌体的骨架,是它们共同支撑着这个安稳的乡土社会结构;把“血缘和地缘”之间的动态关系看作是这个肌体的血液,从而维系着乡土社会的绵延;而土地则作为这个肌体的肌肤,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是这个肌体中最厚实的东西,是永远都离不开的。那么在这个比喻之下,整个乡土社会便被建构了。而费老所概括的乡土社会的林林总总,如“男女有别”、“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家族” 等,则是这个肌体所表现的特征,有外表上的、也有心理上、更有骨子里的。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费老所阐述的在乡土社会中所衍生的土的、愚的、私的、病的等乡土特性,它们是这个肌体所表现出的病态,是需要诊断和医治的。无疑,费老是一个资深的社会医生,他在用自己的眼睛给中国社会看病,而《乡土中国》则是一份极有价值的分析报告。综合看来,中国的乡土社会经过了几千年的变迁,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症状” :

土。千百年来,中国农村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人多地少,但农民却又紧紧地被土地所束缚,生于斯、长于斯、最后死于斯。就像费老所说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在费老看来,“从泥土里讨生活的人,不能老移动,他得守住土。老子产生‘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是很自然的。”因此,乡土社会在土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由此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私。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乡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正如费老所说的“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种毛病的。现在已成为了外国舆论一致攻击我们的把柄了。所谓贪污无能并不是每个人绝对的能力问题,而是相对的,是从个人对公家的服务和责任上说的。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只要看南洋那些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西洋人谁不侧目?中国人更不是无能,对于自家的事,抓起钱来,拍起马来,比哪个国家的人能力都大。因之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

愚。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当然也有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人也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结。然而,费老在《乡土中国》所谈及到的“愚”并不是指的智力方面的,他曾质疑到:“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么样应付汽車,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这又愚在什么地方呢?”因此从理论的层次上理解乡土社会的“愚”,这应该是一种不自觉的“愚”。是因为在这个熟人的乡土社会中,丧失了产生文字知识的需要,而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在不能满足需要的功能的前提下,是很难酝酿的。

稳。乡土中国是亚普罗式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裂。也就是说,乡土社会是一个平稳的社会,而这种稳定性则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上,“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 就是这个稳定的乡土社会的支架。正如费老所说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少,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而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较慢的社会变迁速率则在无形中成了孕育“礼治”的土壤。因为在这种前提下,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乡土社会中出现的生活问题。

认真研读了费老这本对中国农村社会的诊断报告,我对乡土社会的特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份“诊断报告”的背后,我深刻感受到费老“医术”的高明。他采取了“中西结合”的理念,在对乡土社会的分析和反思中始终贯彻着马林诺夫斯基的经验功能主义,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但同时他又在解释过程中高度概括出一些中国化的东西。面对农村社会的种种病态,费老又试图从经验功能主义中“需求的视角”来医治乡土社会。如他在书中提出了用刺激需求来实现“文字下乡”,用“社会计划”来刺激乡土社会的变迁,最终改变其劣根性。而在《乡土中国》之后,费老又写了一本《乡土重建》,探讨中国农村怎样引入工业生产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实现温饱,步入小康生活。这些建设性建议的提出,也算是对中国社会开出的一副良药吧。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之下,他的这些“良药”却被看成了资产阶级的“毒药”,最终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今,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逐步实现,城乡人口相互流动的趋势加剧,我国已经进入了“转型社会”这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农村社会出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二者间发生激烈的碰撞,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如乡土性渐变、礼治淡化、长老统治与教化权力弱化等社会特性。再回过头来参照费老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一些思考,倍感切实、中肯,其思路对解决“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将是有益的补充。

9.读《何谓文化》有感 篇九

原创: 王梦也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余秋雨

敬读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深感中华文化之浩瀚,其对中华文化特性的归纳阐释,精炼、透彻、很有见地,值得深思。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将中国文化特性总结为“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并在书中自信的写到,“三个”道“,社会模式、人格模式、行为模式齐全,而且组合严整,构成了一种大文化的”三足鼎立“。这尊文化之鼎,既是中国人精神凝聚的理由,又是中国人在地球上的一个重大建树。别人如果不承认,那是他们自己没有见识。有些人,直到今天还经常拿着西方近代建立的一些社会观念贬斥中国和中国人。”

当今的西方国家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组成了“西式文化主义”,这种“文化主义”和几世纪前所提出的“种族主义”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工业革命后,为了配合资本主义扩张和对其他种族的奴役,资本阶级资助了大量的科学家,为“种族主义”理论提供大量的、莫须有的“科学依据”来证明白种人要优于其他所有民族,这个定论持续并影响了几个世纪,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战争和屠杀堪称是人类史上的悲剧。而现代科学事实证明伴随种族主义而产生的各项科学依据纯属无稽之谈。如今,他们又想用“伪文化优势”取代“伪基因优势”,推崇自己的文化,将自己的价值观推广成“普世价值”,将资本主义看做是人类发展的终点,批判一切非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体系。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资本主义本质的了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迅速发展、赢得世界瞩目同时,西方国家却在不断质疑我们的价值体系,西方的一些学者还在不断的攻击中国和中国人了。

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中庸》中的经典语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的把世界塑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我们不极端,不偏执、具有中和特性文化传统更有益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国不会走西奥多·罗斯福在19世纪初,派出白色舰队打着“友好航行”的幌子,向全球示威的老路。中国的和平思想源于几千年以来仁爱文化,众多文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其中《利玛窦说》最为著名,主要依靠农耕生活的中国人对征服其他国家并不感兴趣,在鼎盛时期依然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连近在咫尺的日本都没有被吞并,便是最好的例子。

中华文化完整的传承了五千余年,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间断过的文明,有着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为中国现代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滋养;而基于这种源远文化和价值体系而形成的社会制度也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充满活力,是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的。中国在面临人口基数庞大,社会问题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条件稳步上升;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然经济持续增长;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种种事实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已然是条康庄大道,必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自信。现在中国已经让世界看到并肯定了我们的经济成就,也要让世界更多的了解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了解我们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紧密联系的不止有经济方面的共赢,也应有智慧的共享,文化的共鸣。

10.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十

王圆,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原是湖北的农民,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无数珍奇异宝因此流失海外。

当时是20世纪初,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新世纪的突破。为了寻找灵感,他们中有人已将目光投到瑰美神秘、源远流长的东方艺术上了。但在莫高窟,王道士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这些文物的美,不懂得它们是多么宏伟的杰作。

一天,王道士在洞窟里转悠,觉得里面的壁画暗乎乎的,看着眼花,就用石灰厚厚地刷了一层。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什么也没有了。洞里一片净白。古代工匠们无数的心血,就这样永远被彻底掩盖。他还觉得中座的塑雕过分惹眼,就去借了几个铁锤,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成了泥巴。他雇了泥匠,塑了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菩萨。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疯了!那么精美绝伦的壁画,他却刷上了厚厚一层白色石灰;那么令人叹服的雕塑,竟被他眼都不眨一下就无情地砸烂。这是何等滔天的罪孽!但在他看来又好像是合情合理——我是管这儿的,这儿是我的,我觉得不好,就可以刷,就可以砸。我是道士,当然要在洞窟里摆天师菩萨,而不是那奇怪的雕塑

195月26日,王道士清理洞窟中的积沙时,墙壁裂开了一条缝。打开一看,里面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他不会知道,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这都是古代中国人民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他们最深的文化积淀,最宝贵的心血结晶。

他捡了几个经卷带给县长看,顺便说了这事。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知道了。他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犹豫了。只有王道士随手取出来的一点,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我又为中国官僚的表现感到吃惊、失望与悲哀。王道士虽愚昧无知,但他毕竟是个普通人,太卑微、太渺小,让我们无从怪罪。但官僚们都是读过书的啊!都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啊!怎么会不认识那些珍贵的文物?他们都是明事理的啊!怎么会为了运费而任那些无价之宝荒芜?中国是穷,但看看那些官员家中,有几个不是锦衣玉食、奴婢成群?有几个没有万贯家财、奇珍异宝?这笔钱,绝不是筹不出来,而是他们一点也不想去筹。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下定决心,好好地将这笔无价的国家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呢?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赶来。王道士从他们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1910月,俄国人博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头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7月,法国人伯希和用少量银元换取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我痛心、我心痛。前人费尽无数心血、耗尽无数精力才留下的这些瑰宝,就这样远“销”海外。也许王道士是很开心的吧,无意中找到的“破烂”,却让我得了这么多银子!

我无言。这几句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勋爵的诗句应该可以描写我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是铁板着脸,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他们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倾泄。但是,让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历史毕竟是历史,我们要做的,是不让悲惨的历史再次重演。不管那些文物身在何方——伦敦、巴黎、彼得堡、东京……它们都深深地烙着中华民族的烙印,永远无法抹去。

11.读《小言论》有感 篇十一

我1937年4月生于苏州,出生后适逢日寇对苏州轰炸、对南京进逼。母亲抱着我与长兄王荫一起,坐难民船,逃往盐城建湖县水乡,父親则继续留在苏州打工,挣钱养家。我虚岁6岁时,进了新四军创办的小学读书。读到五年级时,我有次打开长兄从苏州带回的图书,里面有很多杂志、书籍,如《小朋友》、《中学生》、《生活》、《大众生活》、《中国地理》、吴敬恒著《帝国主义侵华史》、高尔基著《夜店》等。而《生活》、《大众生活》正是邹韬奋先生创办的。这两份杂志文字通俗,我能看懂,特别是其中的读者来信,各种各样的问题,韬奋先生都一一作答,大大丰富了我的知识,并感受到社会的复杂。

读初中时,我读了韬奋先生的《萍踪忆语》,打开了我认识西方国情、民情、文化的一扇窗。我负笈复旦大学历史系后,教世界近代史的老师是王造时 (1903-1971),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与韬奋先生是难友。这在我的心中,增加了不少对韬奋先生的亲切感。

韬奋先生是以新闻、出版界的前驱名世的。其实,他也是中国杂志界的老前辈,在中国杂文史上留下重要一页。这本《小言论》,就是其杂文代表作。这本书编入韬奋先生 1928年至 1933年写的小言论,也就是杂文,文字少则几百字,多则不过千字,是名符其实的短杂文。但是,篇幅虽小,内容却极为丰富,小中见大,多数文章都从小处入手,归结到有重大意义的结论中,使文章大大升华。社会病态的点点滴滴,国民性的林林总总,帝国主义的横行霸道,国民政府的腐败,汉奸汪精卫的卖国求荣,台湾高山族同胞的悲壮抗日,东北义勇军的殊死抵抗,等等等等,韬奋先生用他的铁笔,犀利剖析,掷地有声;而其所讴歌的抗暴御侮、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更彪炳千秋。

忝为杂文家之列,我以为韬奋先生的杂文,给我们很多启示。环顾海内杂文作家,就论述范围之博而言,无人能望韬奋先生项背。杂文如沦为时事小评论,前途堪虞。他的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虽不是什么独创,但鞭辟入里。没有深厚的学养,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做不到的。

起笔至此,不禁想起一件与韬奋先生有关的趣事。亡友出版家、编辑家、文史学者戴文葆学长,“文革”中受迫害,被发配老家阜宁县,在阜宁中学打扫厕所,掏大粪。十年前,文葆先生获得出版界大奖韬奋奖。消息传到阜宁,老乡奔走相告,说“戴文葆‘文化大革命’时在阜宁中学掏大粪掏得好,最近在北京得了掏粪奖!”呜乎,这些老乡根本不知道韬奋先生是何许人也,因此才会闹出这样大的笑话。隔膜如此,令人嗟叹。后来我在《文汇读书周报》专栏“新世说”中披露此事,引起曾彦修(严修)老前辈的注意,致电文葆先生,他特地来我家拜访,我将这份报纸送他留念。

显然,让更多人——包括普通百姓铭记邹韬奋先生,应当是新闻出版界、学术界义不容辞的事。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本文编辑 谢宁)

12.读传统文化有感 篇十二

By Thomas Hardy

We stood by a pond that winter day,

And the sun was white, as though chidden of God,

And a few leaves lay on the starving sod,

--They had fallen from an ash, and were gray.

Your eyes on me were as eyes that rove

Over tedious riddles solved years ago;

And some words played between us to and fro-

On which lost the more by our love.

The smile on your mouth was the deadest thing

Alive enough to have strength to die;

And a grin of bitterness swept thereby

Like an ominous bird a-wing...

Since then, keen lessons that love deceives,

And wrings with wrong, have shaped to me

Your face, and the God-curst sun, and a tree,

And a pond edged with grayish leaves.

Neutral Tones这首诗是英国著名文学家托马斯.哈代的作品。乍读这首诗只觉得平常, 无非是些男女情未了时的哀怨、忧伤, 类似主题已了无新意, 但反复读来, 却又不禁为诗歌中的意象、韵律以及语言的精妙而拍案叫绝。

先从题目谈起, “neutral tone”, 简截地说就是灰色, 但其所示远过于此, 它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读者尽可能地去想象、去演绎。无论是天地万物的灰色, 还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灰色, 读者总会感觉到一种忧伤、凄凉, 因而会不自觉地想到在这灰色笼罩下一定会有一段灰色的故事。

于是在抑扬格的抑扬顿挫、优美而又哀伤的节奏中拉开了故事的序幕。诗人似乎并不满足这单调的悲伤情感, 又使用抑扬格与抑抑扬格交替使用, 更是为作品营造了一种爱恨交织、痛心疾首的情感氛围。紧接着诗人一连串意象似乎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图画:冬日, 惨淡的日光, 飘零的落叶, 疲瘠的土地, 这一切都是灰色的, 读者的心情也会变得沉重、忧郁。在这些意象中最令人叫绝的就是“chidden of God”。诗中所述的是, 太阳是万物之灵, 它由于上帝的批评, 责备而变得面色灰白、惨淡, 而这正是人在受气后的生动写照, 诗人把人的情感又赋予太阳、大地, 又是如此活灵活现, 更让人感念到诗人当时天地昏黑的惨淡感情。还有“starving sod”, 就是荒芜的土地, 万物萧条, 落叶纷飞, 正如人的那种纷繁无绪又万念俱灰的心情。除去节奏, 意象的精妙外, 诗节中的韵脚所用之长元音, 更加强了对人物感情的渲染。第一诗节的韵脚都是长元音【ei】, 似有叹气之声, 这更能感染读者, 使他们产生共鸣。

紧接着故事的主人公在第二、三诗节上场了。环境如此压抑, 二人也就静默无声。这时女方并不是深情地注视男方, 也没有作害羞状地瞥视男方, 而是心不在焉地环视, 她这是对爱情的逃避, 抑或是内心的傲慢转化为无言的行动?诗中的“riddle”告诉我们, 女方心中始终盘旋着身份悬殊是否门当户对诸如此类的问题, 不知将爱情掷于了何方。也就是说她根本不爱他。这些年来无论二人是甜言蜜语抑或是横眉冷对诸如此类游戏般的生活早已过去, 男方最后所能选择地只是永失所爱。第三诗节又接着描绘女方的微笑对男方来说是最致命的东西。那微笑始终漂浮不定, 正如她的意志, 一旦微笑消失, 他的生命也从此终结。她咧嘴苦涩的一笑像只不祥的鸟, 预示着男方噩运的到来。这两诗节的韵律与第一诗节相同, 男方伤心、激动, 却不知何去何从。而不同的是这两诗节的韵脚是长元音【藜u】、【ai】, 正是哦、啊的咏叹, 让人也捶胸顿足, 为之感伤。

上一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分析下一篇:社会热点问题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