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网络舆情组织机构

2024-07-10

成立网络舆情组织机构(精选8篇)

1.成立网络舆情组织机构 篇一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文件 津电大〔2006〕51号

关于成立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

天津考区考试领导机构的通知

各分校、工作站:

根据教育部网考委、中央电大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统考领导,保证统考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各环节工作的落实,经市教委有关部门同意,决定成立统考工作领导机构(详见附件)。请各考点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在本考点成立相应考试领导机构,组织协调统考工作,并将领导机构名单报天津电大奥鹏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附件:天津考区考试机构人员名单

二OO六年五月十九日

附件:天津考区考试机构人员名单

一、天津考区考试领导小组名单

主考:张学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纪委书记)

副主考:张庆生(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与培训处处长)

薛咏戈(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

二、天津考区考务办公室人员及分工

办公室主任:陈琳(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办公室全面工作)

办公室副主任:赵秀荣(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与培训处,各网校间协调管理)

魏元敏(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奥鹏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对外联系及协

调管理)

成员:王鲲(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考务及试卷管理)

李民(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技术中心,考试技术支持)

平凡(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服务中心,省级电大服务器及监控系统管理)聂宏民(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技术中心,网络技术支持)

沈建东(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报名及考务管理)

三、天津考区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张学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纪委书记)

副组长:张庆生(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与培训处处长)

薛咏戈(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

孟昭鹏(天津大学网络学院院长)

刘胜(南开大学网络学院副院长)

成员:陈琳(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赵秀荣(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与培训处)

魏元敏(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奥鹏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2.成立网络舆情组织机构 篇二

武津生司长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地理标志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资产,是优质特色产品的重要载体。他希望新成立的oriGIn中国秘书处充分发挥国内外地理标志生产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质参与国际地理标志活动,积极表达中国区会员诉求,不断促进中外地理标志生产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国内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互利共赢。

中标院食品与农业所所长刘文研究员作为oriGIn中国秘书处秘书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oriGIn中国秘书处工作细则;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裴晓颖副巡视员做了关于中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演变历史及发展现状的报告;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司韩建平处长着重谈了国际组织秘书处的管理和运作的内容。法国卡慕公司首席代表冯黎明先生与到会者分享了法国对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保护的经验。

2003年7月11日,oriGIn在瑞士日内瓦成立,这是国际上第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地理标志保护组织,会员由来自欧洲、北美洲、亚洲等4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地理标志研究机构、协会和生产企业组成。该组织致力于在国际层面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法律保护,促进地理标志保护可持续发展,并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供国际交流平台。oriGIn中国秘书处是oriGIn在中国区的唯一常设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为中国区会员搭建国内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交流平台,分享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管理、保护与运营的成功经验,促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际双边或多边互认。

3.成立网络舆情组织机构 篇三

在当今互联网世界中,多种新兴的网络产业此起彼落、风起云涌,带动了整个互联网发展与改变,在不断前进和创新的道路上,互联网不再停留于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多路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WEB1.0带动了互联网群众的热情,催生的WEB2.0加速了网络作为媒介传播的力度,打破了传统媒体平面和单途径的简单方式,传播的方式从“广而告之”的一对多转变为“人人皆记者”多对多,直接影响了整个互联网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在没有特定的主客体之分的情况下,“受”者皆为“授”者,而这样的时代也被称之为“自媒体时代”。

在自媒体时代中,信息的更替让原本的受者主动成为授众,微博、SNS、论坛等各种多元化信息交互平台均衡地推动互联网服务的发展,一点一击中,信息变成充满活力的新鲜事物,更多的人在感知自媒体时代的分享和速度。互联网群众催生了自媒体时代的现在,自媒体时代也将引领整个互联网世界充满“活的信息”的未来。这不仅是正向推动传播媒体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从传播者的角度还是新闻参与者的角度,群体的力量逐渐显现。青年群体也将在互联网激流中涌进,而这股年轻的力量将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

互联网自组织群体现象定义及网络中大学生群体自组织的意识和价值定位

互联网背后支撑的群体力量,让“自组织”的概念再一次走上舞台。早在1959年由Yovits M. C 和Cameron S写的《Self-Organizing Systems》中就有提出“自组织系统”的定义。之后更有多位学者提出自组织系统概念和特征,其中有经典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过程。”如今互联网的潜在群体力量让信息从无序的分享走向有序的聚合,互联网个体行为也从无序的形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群体。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的学说——混沌理论(Chaos theory)中,也对今天这样的群体现象做出了概念性解释。混沌理论说明了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系统 ,而这正贴合了如今的互联网群体,他们在无形中组成了虚拟世界中的组织体,他们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

网络群体中,散布着大量的年轻人。据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研究揭示,国内两大主流微博平台——新浪和腾讯,他们的用户多集中于20 ~29岁,均占据各自用户年龄构成的60%左右。特别是作为中坚力量的多是大学青年,在社会大环境中,信息洪流冲击着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大学青年们往往怀有满腔热情,对于互联网应用较为熟悉,善于利用互联网寻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诉求的渠道,获取有用信息,寻找共性同伴,自发形成自组织群体。他们大都广泛开展线上交流,部分还结合线下互动的形式。他们在现实中组织意识较为淡薄,却往往寻求在虚拟世界中的倾述,价值取向较现实世界中更为自由。

自媒体时代打破了原有的静水传播模式。互联网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方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各种文化的冲击,迅速扩散到虚拟世界的每个角落。这同样也影响着网络中的各种自组织群体。网络中的自组织群体团结在相似的情感环境中,有着较为类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表达自我,倾述自我,这无形中加大了舆情问题产生的几率。

大学生自组织群体及舆情问题产生的成因、影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需要面临整个互联网以及社会文化传播格局的转变。同时,网络舆情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已有很多典型网络舆情案例,特别是其影响常常被不可控地扩大,给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符合幂律分布模式,当一个信息传递一次的概率是k时,传递后的再次传递通道是m的话,那其所可能第三次传递的概率就已经从原本的1变为km,而这决定于信息的被关注度和有效性,也更取决于被转发后传递通道数量。六度分隔理论4也印证了互联网传递无边界的特点,它打开交流互动的空间,不仅将更多的信息带给使用者,还提供了一种无序无责的复杂的虚拟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思维的波动和行动的冲动多见于这个年龄层次。在互联网中,青年大学生往往会放弃在现实生活中的拘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互联网强化了青年大学生在线上自由表达自我的诉求。在互联网管理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的今天,互联网带给青年大学生一系列的错觉,无责感、多样性、随机性都会将任意的群体趋向于无限制的自由状态。而这恰恰忽视了舆论错误导向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具有有序结构的消息即为信息”,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群体,通过从无序的消息集合,慢慢转变为传递有序的信息。“消息有序是信息,信息有序是知识,知识有序是智慧”5的说法中,不难看出到在传递信息和知识之间,尚未构成知识的无序信息最容易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郭美美事件、温州重大集资案、环境PM2.5检测、故宫文物被盜、世界末日说等一系列新闻事件都在互联网平台上引起网民的广泛热议。一方面促进了舆论监督力度,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夸大不实的虚假谣传。青年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对事物的好恶分析多以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以偏概全。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鉴别能力,加强对谣言的抵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问题都是现今高校亟待思考和完善的。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管理的办法和建议

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如何有效管理,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青年大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紧跟时代脚步,研究尝试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开设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课程,营造良好的自我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氛围。

2、加大互联网舆论管理力度,完善自组织管理办法。 互联网的纷繁复杂,不仅在于网络媒体错乱无序的形态,更在于对网络舆论管理的缺位。如何让无序的互联网舆论走向有序、规范,法治化将是可以维护互联网和谐环境的基本路径。例如采取网络实名制,这将进一步引导舆论参与者的言论规范化,约束谣言的散播;创设规范互联网舆论的法规办法,促进互联网络健康发展,用文字性法规健全网络言论及自组织行为。将混乱无序自由的组织建构从线上虚拟状态转向有序民主和谐的形态,这不仅有利于互联网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网络民众的非组织行为得到保护。

3、发挥党团组织指导作用,促成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在虚拟媒介中传递往往借助了自组织的群体活动的介入和推崇。在青年学生中,网络生活已经深入人心,贴近他们的生活,结合新时代的媒介特点,进行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的传播,将大大丰富和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通过新媒体,建立良好的党团组织网络载体,传播党团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将培养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也创新了党团组织服务方式,贴近群体,走进生活,教育和提升了网络群众的精神文化。

本文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及舆情现象分析》(XGZC04)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成立网络舆情组织机构 篇四

2010年是微博元年,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网络舆情的价值就愈发凸现。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不管是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都有可能会在一夜间风靡整个网络,若是负面消息,甚至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恶劣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舆情的控制难度愈发加大。到底如何做好网络舆情工作?作为国内最早专注危机管理领域的专业机构之一,关键点传媒专注企业和机构危机管理的前沿理论研究和执行运用。关键点传媒资深舆情分析师李永刚先生,从舆情监测与分析角度做了分享。

李永刚认为,从舆情服务所反馈的信息看,各企事业机构对舆情咨询服务的理解还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一般来说,企业对舆情信息的理解可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管理”、“情报意识”、“科学决策”和“战略致胜”。一般情况来讲,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信息的理解仅处于前两个层次(“信息管理”和“情报意识”),有的甚至连“信息管理”都还谈不上。尽管有的企业已经做的很大,但从信息理解的角度看,整体上都还只是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具体地说,舆情监测作用主要是提供决策依据、收集竞争对手情报、评估公关整体表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危机预警等。

结合关键点传媒多年来在网络舆情监测到产品和服务的经验,他大致分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舆情报告、舆情顾问咨询及危机公关培训三个方面来谈网络舆情监测。

一、舆情监测系统

关键点传媒舆情监测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能同时对数十万个综合门户、博客平台、微博平台、论坛社区、行业门户、地方站点、贴吧、股吧、空间等在内的中英文站点进行实时监测,并且拥有数字平媒挖掘技术,做到舆情监测的全网覆盖。同时辅以专业舆情分析人员的信息干预,能迅速监测并分析出网络、报刊和电视新闻等媒介中的重要信息,及时向客户提供服务。

二、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报告是由专业的舆情分析师根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运用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理论体系,根据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框架格式,对传统媒体网络信息(如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网络信息(如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全天候监测,得出的客观内容,形成的舆情报告。舆情监测报告根据不同多的分类方法可有多种分类。按性质可分为常规舆情监测报告和专项舆情监测报告。按时间分为即时预警报告、日信息梳理报告、周度信息研判报告、月度舆情分析报告等。

与此同时,他重点指出,除了常规地进行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外,关键点传媒加强网络舆情危机顾问咨询以及危机公关培训方面的研究与投入。

舆情监测的作用之一在于良好舆论环境的塑造、正面形象的传播、负面危机的应对。大多情况下,并非仅仅为第一时间负面信息的知晓,目的在于维护与修复。由于舆情危机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事件,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关键点集团在多年的危机公关中形成了科学的危机应对理论和完善的应对体系,在危机应对、媒体管理、信息传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顾问咨询服务,服务方面包括,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危机管理培训等。

关键点传媒董事长游昌乔同时也是著名的品牌传播专家、公关顾问专家、危机管理专家,他创导了“危机公关5S原则”、“公关传播5B原则”、“新闻发言人5度原则”、“危机管理体系6C原

则”,并带领团队推出建立“建立危机管理制度体系的方法、原则及模块”,这一系列理论对于政府、企业等传播与制度管理实践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也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5.网络舆情工作概述 篇五

第一节 网络舆情工作的概念及内涵

一、网络舆情工作的概念

网络舆情工作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网络舆情信息,为社会组织和机构掌握社情民意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广义上看,网络舆情工作包括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研判、网络舆情应对与管理、网络舆情工作体系管理等多个方面。狭义上看,网络舆情工作主要是指对互联网舆情的监测、分析与管理工作。网络舆情工作是伴随着网络及网络舆情的产生而出现的一项新工作,是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舆情工作的分类

网络舆情工作的类型一般可按照舆情涉及的领域进行划分,如政务舆情(中央、省级、市级、县级政府机关等)、企业舆情(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中小企业等)、教育舆情(公立高校、民办学校等)、行业舆情(地产、医疗、交通、通讯等)以及个人舆情等。或是按照内容渠道进行划分,如网络媒体舆情、社交平台舆情、即时通讯平台舆情等。

三、网络舆情工作的主体

相对于作为现实舆情主体的公众,以及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网上媒体、意见领袖及网民等,网络舆情工作的主体是网络舆情工作者。目前对于网络舆情工作者这一群体尚无统一的称呼,比如根据中宣部舆情信息局对于舆情信息员的定义,网络舆情工作者可被称为网络舆情信息员;“人民网”等一些舆情工作机构则将网络舆情工作者称为网络舆情分析师。通常来说,网络舆情工作者被归属于政府和企业内参工作序列。现在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将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门新兴职业,正式纳入职业培训序列。

网络舆情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在于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采撷精粹,还原社会真实的矛盾构成,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社会组织与民众进行良性沟通的桥梁。网络舆情工作者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层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是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如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逻辑学、统计学、情报学、经济学等理论;二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如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三是拥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素养,如熟悉国家在互联网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四是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网络传播的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动向。

四、网络舆情工作的客体 网络舆情工作的客体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是网络舆情的载体,即网络舆情信息。在不同视角下,网络舆情信息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舆情信息的要素主要包括传者、受者、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从政治研究的角度看,网络舆情信息的属性主要是其背后隐含在互联网舆论场和现实舆论场之中的权力。从社会研究的视角看,网络舆情信息的属性则是其本身的结构以及在外在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对于网络舆情工作的实际操作而言,信息多重属性的意义在于网络舆情工作的主体,即网络舆情分析师需要明确网络舆情工作是关于何种目的,继而明确采取何种方式来展开工作。

二是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原因及相关经验、教训、启示。如果网络舆情工作仅仅停留在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关注上,就很可能陷入表面化、简单化的窠臼,变成“消解舆情就万事大吉”。事实上,网络舆情工作不仅需要引导和化解舆论,还需要帮助社会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行为的决策者不断优化决策,才能真正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发挥正向作用。

第二节 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

一、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的概念

本书所称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和自动方式,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原因、趋势等进行观察、梳理和判断,形成不同形式的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满足掌握网络舆情和新闻追踪等信息需求的活动。

网络舆情监测的人工方式,主要是利用搜索引擎对信息来源进行人工监测,或对信息来源进行浏览选择。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发挥工作人员的经验和主观能动性,但由于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更新速度快、传播扩散快,单纯依靠人工开展工作往往面临信息采集和对已采集信息进一步分析处理的困难,监测效率低,对突发舆情事件的反应速度慢。

网络舆情监测的自动方式,主要是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话题识别与跟踪、文本情感分析等多种操作。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舆情监测的全面性、及时性,降低舆情监测成本,但受制于技术水平限制,有时监测结果会包含大量干扰信息或无效信息。

事实上,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是一项高度人机合一的工作,既需要扎实的系统数据与广泛的监测来源作为基础,也需要网络舆情工作者以客观视角进行观察和发掘。只有将二者的优势融合,才能保证网络舆情监测的效果。

二、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的步骤 通常来说,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选题—确定信息源—获取数据抽样—建立时空坐标系—信息分析—基础研判—数据挖掘—形成报告。网络舆情选题需要在建立选题标准的情况下,从新闻事件、公众话题、热点现象等多方面入手确定。一般来说,选题标准取决于网络舆情工作服务对象的需求,如政务网络舆情,就需要在考虑政府工作职权范围、决策调整优化空间、是否涉及公众利益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选题。

网络舆情监测的信息源包括搜索引擎、传统媒体网络版、门户网站、微博、微信、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根据选题的特点选择监测信息源后,对信息进行概率或非概率的抽样,获取数据。

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阶段,首先需要确定分析的时间维度与空间向度,如明确舆情的发生期、发酵期、发展期、高涨期、回落期和反复期等阶段,以及政治取向、经济价值、社会观念等分析角度。

在分析过程中,网络舆情工作者会生成多种包含文字、图表等要素在内的分析报告。一般来说,报告既可以按照篇幅来分类,如简报、单篇信息、综述、专题等;也可以按照频率来分类,如日报、周报、月报、季报以及报告等。报告形式的选择取决于网络舆情的实际情况,如针对突发事件舆情,可在第一时间选择简报进行消息速报;针对某阶段内某经济领域的发展问题,则可选择专题报告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

表2-1 不同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报告的特点

篇幅 短 较短 中 长

时效性 强 一般 一般 弱

深入度 浅 较浅 较深 深

编辑量 小 较小 较多 多 简报

单篇信息 综述 专题

第三节 网络舆情管理

一、网络舆情管理的概念

本书所称的网络舆情管理,是指特定组织在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与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工作规范,启动相应流程、调动协调有关资源对网络舆情进行处置,从而实现改善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按照网络舆情的规律对其进行处置,做好网络环境的引导;另一方面要促进解决网络舆情所反映的现实问题。既实现网络舆情的表里兼管,又完善健全了组织的内部管理。此外,广义上的网络舆情管理还包括了网络舆情工作体系建设的多个部分,如工作主体构建、工作制度建设、相关政策解读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网络中所反映出来的社情民意也越来越多地得到政府、企业等多种社会机构组织的重视。它们在进行网络舆情管理时的态度、回应方式及管理效果,不仅关系到社会民众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其形象的树立及其职能的实现。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和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尝试积极、有效的回应和引导。

二、网络舆情管理的特点

管理对象的特点会很大程度影响管理活动的特征,从网络舆情的特点来看,网络舆情管理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综合性。在网络舆情管理的内容上,由于网络舆情纷繁复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网络舆情管理所调整和干预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当下热点网络舆情中所涵盖的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医患关系、劳资关系等,都是网络舆情管理中容易触及的领域。在网络舆情管理的手段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舆情的传播手段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相应地,网络舆情管理手段也具备多样性与综合性。如对网络舆情传播渠道借助数字信息技术进行管制,对虚假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进行法律制度的规范,对网络舆情的走向运用政府发言人等制度来引导等。

第二,日常性。网络信息发布的即时性使得网民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并发布言论和看法;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又使得这种言论和看法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广泛地扩散。因此,网络舆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难以预测,而且这种发生和发展也往往是随时随地正在发生的。因此,网络舆情管理也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管理活动,它不完全因某一热点网络舆情的发生而开始,也不因该热点网络舆情的消散而终止。网络舆情管理活动不仅体现在网络舆情产生、发展、高潮、回落、平静直至消亡的过程中,更是一种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的管理活动。比如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就是一种时时刻刻进行着的日常性管理活动。

第三,引导性。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开放性特点,网络舆情生长与发展的前提是互联网舆论参与各方交互的结果。这就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了契机,即在恰当的时刻介入这一过程和空间。通过采取一定的管理方式,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正是网络舆情的群体交互性特点,使得网络舆情管理活动的引导作用成为可能。

第四,价值性。网络信息的发布方便快捷,相较传统媒体少了很多审查的环节和程序,因此网络上的错误虚假信息比比皆是。同时,互联网上人人都可以发表言论和见解,有些观点和态度并非中立客观,而是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存在片面偏激,甚至是不符实际、不负责任或仅仅是为了满足某种利益需求。此时就需要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纠正网络舆情偏差和疏导非理性情感,也就使得网络舆情管理拥有了价值属性。第四节 我国网络舆情工作发展概述

一、我国网络舆情工作发展历程

重视群众呼声、重视社情民意,是党和政府的光荣传统。虽然舆情工作在党的政策中始终都有体现,但真正意义上的舆情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为了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的舆情工作正逐步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民间重视到政府重视的发展过程。随着政府对舆情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2004年,舆情工作首次见诸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工作报告。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更是提出,“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要求“各级决策者在制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时,应当广泛听取学界和民间的意见,以开阔思路,择善而从,顾此而不失彼。从民意中发现社会上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这是提高执政党的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网络舆情工作在政府的执政理念中,正逐步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3年,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在党中央重要理念引领下,我国网络舆情工作迎来机遇期,网络舆情研究与实践也迅速发展。如果说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促使全社会开始广泛关注网络媒体和网络舆论的重要监督作用,那么2007年的“山西黑砖窑事件”、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和“7·23”动车事故 接连引发的网络舆论及相关部门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则让全社会特别是政府管理部门及大中型企业认识到了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继而催生了网络舆情工作这一行业。此后,在一些政府主办的大型活动中,逐渐出现了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身影,如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奥组委强化国内外舆情收集,借助国际公关公司、我国英文媒体及主流网站,提供了包括海外舆情和网络舆情在内的舆情监测服务。

二、目前我国网络舆情工作机构的类型

我国网络舆情工作,近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到逐步细分的过程。目前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大致包括四类:

第一类是由政府部门所成立的,主要监测民众对本国或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各类反馈。此类机构依托于党政宣传思想工作系统,下设职能部门或企事业舆情服务机构,开展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汲取社情民意,为决策提供参考,发挥联系领导同志和群众的桥梁作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现实意义。比如,党中央、国务院都设立了为中央领导同志提供舆情信息服务的工作部门,网络舆情工作即是其舆情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均有专门机构负责互联网舆情研究工作。

第二类依托主流媒体,凭借其广泛的消息来源与新闻实务经验,拥有对时事热点和受众心理变化较高的敏感性。近年来,媒体对业界政务舆情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为党政部门、企业和社会团体组建舆情监测队伍提供了指南,如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等。

第三类依托高校或学术机构,善于在其较深厚的学术背景基础上,对网络舆情的变化和特点进行归纳梳理,并总结一般规律,形成系统性、公开性的报告和理论研究。如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等。

第四类由软件公司或市场调查公司成立,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对网络舆情数据的获取能力较强,近年来逐渐成为舆情工作行业内重要的技术型方阵队伍。另外,近年来,也有舆情监测软件公司与高校合作建立研究性机构,将前者的技术优势、市场经验与后者的学术优势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不难看出,前三类网络舆情工作机构都与政府工作或多或少地存在联系,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网络舆情工作本身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上述网络舆情工作机构大多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理论体系、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和应用技术,可以对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各大网站、论坛、微博、博客、微信等进行监测,并进行专业统计和分析,最终形成系统的监测分析研究报告。

但是,这些机构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服务对象差别较大,有些侧重面向政府,有些侧重面向企业;擅长领域不尽相同,有些专攻金融行业,有些专攻时政热点;宣传重点不同,有些强调技术实力,强调人才优势;对产品开发程度不同,有些软件企业重在案例库汇集,而依托主流媒体或高校的机构则重视培训、图书、报告等衍生产品开发。

三、目前我国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整体性问题

目前来看,由于我国的网络舆情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网络舆情工作机构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目前多数机构借助软件系统能解决舆情工作中面临的部分问题,但仍需要舆情工作者在软件数据基础上,进行人工分析研判。而国内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多由传统的文字或新闻工作者转型而来,离市场需求有较大缺口。

6.科学应对网络舆情 篇六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普及率攀升至34.3%。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急剧增加的网民规模,舆论传播从传统方式走向了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因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网络舆情的研判、引导、管理、应对等工作,全力确保网络舆情平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推进信息公开透明,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谣言止于公开透明。前不久发生的“盐慌”没有形成危及社会稳定的事件,而是在短短的72小时内就基本平息,这与各地政府能够在第一时间公开有关信息,澄清谣言有直接关系。我们要统筹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按照“群众关注什么、我们就公开什么”的原则,坚持长期性、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动态性、阶段性工作随时公开,临时性、应急性工作及时公开,全面公开重大审批事项、重大人事安排、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等信息,让

1群众全面准确掌握相关信息。要在丰富公开形式上下功夫,除传统的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形式外,要高度重视政府及其部门官方网站的建立和维护,及时利用网站平台发布信息,开设网民诉求通道,回应网民应该的各种问题,努力使其成为地方舆论领袖。

二、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升舆情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重点抓住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三个环节,形成紧密契合、逐层推进的舆情处臵机制。要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党委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要组建专门的力量,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对舆情反映的情况,科学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同时,要积极介入一些重大知名网站和论坛,及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赢得处臵时间;要抓好舆情处理预案编制,尤其对对价格政策、公共安全、民生改善等一些敏感度较高的领域,提前制定预案。要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坚持“三个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应对网络舆情,主动介入、主动作为,赢得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即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臵预案,派员赶赴现场;第一时间通过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信息,抢夺舆论主动权;第一时间组织网络评论员、新闻发言人澄清不实舆论,为突发事件的成功处臵争取主动。

三、强化网评队伍建设,引导网络舆情发展。网络时代的公共治理,要求我们把网络舆论作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晴雨表,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同各种网上错误言论作斗争,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只要我们多发表正面的言论,正确引导,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观点、错误倾向就会失去市场。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努力建设和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懂网络的高素质网络评论员队伍,在各种论坛里面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帖、积极跟帖、适时结帖,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正面的评论、正面的声音,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同时,组织网络舆情信息员积极收集、整理、上报网络热点、焦点问题,供党委、政府参考决策。

四、注重网络道德建设,构筑网络舆论防线。当前,一些网站和网民仍然缺乏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网络低俗之风仍在暗中蔓延。要切实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培训进行培训,促进网络从业人员自觉地遵守网络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切实把互联网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要在广大网民中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争当文明网民,使网络空间最

终成为一个既高度开放、又高度文明的网络社会。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报纸、广播、电视、刊物等媒体中,大力宣传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新风尚、新典型,特别是要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为推进网络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五、加大非法舆论打击,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网络现已成为民意表达和诉求的主要阵地,一些极端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网络舆论独具的匿名性,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暴光和抄作,混乱事实真相,使问题变得更加激烈和极端。2010年2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山西由于“地震谣言”,导致山西晋中、太原、吕梁、长治、阳泉等地部分群众走出家门、躲避地震,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要坚持一手抓妥善化解、一手抓依法处臵,对网上串联煽动、编谣传谣、恶意炒作等行为,由公安机关落实专人,动用一切力量,锁定证据,依法严惩,决不姑息,着力净化舆论环境。要加强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网络言论管理,依法依纪规范行为,避免成为网络舆情的源头。

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臵;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

重点抓住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三个环节,形成紧密契合、逐层推进的工作流程。坚持现场处臵与网上处臵同步,引导社会舆论走向

7.网络群体事件和网络舆情引导思考 篇七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管理,舆情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出于某种观点、某种目的或某种利益, 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 并在现实生活中非正常聚集, 干扰正常社会秩序, 乃至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事件。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 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主要形式有:新闻跟帖、网络论坛 (BBS) 、聊天室 (ChatRoom) 、博客 (Blog) 、维基 (Wiki) 、聚合新闻 (RSS) 和即时通讯 (QQ、MSN、飞信等) 等等。

1 归纳网络群体性事件情况

掌握网络舆情话语权, 牵动执政行政和社会稳定, 是执政党和政府必然选项。

1.1 网络舆情引导执政行政选向

网络舆情浓缩社会生活。经济转型社会实质上是社会各阶层、群体等利益的重新分配, 民众势必对自身乃至可能影响自身利益等社会现象、问题高度关注;同时,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随着社会科技与媒介的迅猛发展, 民众借助网络平台, 使各自思想、认识、情感等交流, 乃至通讯、联络等得到极大自由。归纳近年重大网络群体事件, 如云南的“躲猫猫”、南京的“天价烟局长”、江西的“官太太出国”和湖南的“官员别墅群”等事件, 无一不沿着网民披露-群体跟进-媒介传播-社会关注-形成舆情的路径发展。由于网络具有实时、互动、宽泛等特点, 使民众能够通过虚拟的网络社会映射各种理念, 瞬间集聚起不同年龄、空间、种族、信仰等类群, 引发一呼百万应等效应, 对舆情产生深刻的影响, 进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 波及社会秩序, 干预执政行政理念。

1.2 网络舆情考验执政行政能力

网络舆情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网络舆情可以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也可能因误判误导诱发社会事件。反思近年网络群体性事件, 如四川“5.12”地震后, 都江堰市部分死难学生家长质疑教学楼工程质量事件等等, 相关组织无视网络舆情, 或消极应付, 或处置失措, 不同程度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经验表明:漠视网络重大、敏感等舆情, 将导致事态无序变异;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后, 仍反应迟疑、处理不力, 或掩饰事实、封杀消息, 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隐患, 进而激化矛盾, 乃至挑战政府公信力, 撼动执政行政社会基础;在恢复秩序过程中, 也将耗费更多、更大的社会资源。

1.3 引导网络舆情是执政行政的必然要求

网络舆情引导是执政行政能力的现实体现。网络舆情是民众思想、情感、诉求乃至行为的交织, 响应民众诉求是执政党和政府执政行政的内在要求和职责。理智对待舆情, 科学处理舆情, 是一个成熟政府的基本要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拥有了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 舆情是社会的一个法庭, 在某个事件没有最终裁决前, 人们必然对事件进行必要的控辩和议论。在这个法庭上, 政府就是法官, 争议的结束取决于裁决的是否公正。

2 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

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 必须认真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加强道德、法制建设, 净化网络舆情环境。

近年社会群体性事件主要特点为:实体性群体事件与网络群体事件交织。基本演变路径是:实体事件——网络舆情——网络群体性事件——实体性群体性事件, 其中, 网络舆情是事态演变的关键链接和变速箱。经验说明, 社会突发事件发生2至3小时后, 信息在网上出现, 6小时后可能被多家网站转载, 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可达到高潮。其中, 臆造、猜测、道听途说等等信息, 往往能够左右走向舆情走向, 推动事态波澜起伏。营造积极、文明、法制的网络氛围, 树立公德意识、文明意识、法律意识, 倡导绿色上网, 净化舆情环境, 对化解矛盾, 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

2.1 弘扬道德文明, 强化社会责任

网络是虚拟和现实世界的统一, 操作者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 截至2009年6月30日, 中国网民达到3.38亿人, 仅半年时间就增长了4000万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25.5%,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络已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表达心声的重要渠道, 宣泄着各种情绪, 传播着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理念、信息。经济社会发展中信念淡薄、道德滑坡、价值扭曲等问题, 在网络中时有张扬;法制社会中, 仍可能因网络信息发布者不清楚所承担的法律或社会责任, 或因法律滞后而不承担法律责任, 而导致信息恣意发布;常态下, 政府还难以完全过滤。

道德是初始的柔性“法律”, 隐形约束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 潜移默化影响着社会走向, 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我国是千年文明古国, 具有深厚的道德文明基础, 大力弘扬道德文明, 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众有义务讲文明、讲道德, 自觉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 传播科学文化, 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

2.2 强化网络管理, 完善法制建设

目前, 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刑法》等, 它们对于管理网络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日新月异网络科技面前, 法规和管理的滞后属性已显突出。近年来, 网络涉黄、欺诈等问题成为视线热点、破案难点, 法制和管理漏洞不可或缺。强化网络行政主体法律执行力, 提高网络行为主体法制意识,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如何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和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是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课题。

2.3 亮化政府网站, 着力引导舆情

网络舆情本质是一种社会舆论, 带有显著的易变性、不稳定性和倾向性, 极易产生“羊群效应”。有力引导舆情, 掌握舆情话语权, 是执政党和政府的职责。中国社科院《中国地方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 (2009) 》表明, 全国43个省会城市和较大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 有半数以上网站不及格。主要问题:一是“缺”, 如联系电话号码或邮箱网址错误、栏目空置等, 有名无实;二是“空”, 信息陈旧, 内容空洞。三是“虚”, 网站的目的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回避或应付民众诉求。根据调查:中国57.5%的公众从未访问过政府网站。恢复政府缺失职能, 掌握网络话语权, 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突发、频发, 是当前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反思网络舆情引导现状

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 必须重视网络舆情引导, 掌握动态, 健全机制, 提升队伍素质。

面对纷繁的网络舆情, 特别是在网络群体性事件面前, 一些地方政府时常手足无措, 无所作为;有的因个别人、个别问题、个别事件处置不当, 导致有口莫辨, 颜面尽失;有的仅靠“堵”、“删”, 按下葫芦浮起瓢, 事与愿违, 导致事态一波三析, 从网络走向社会, 从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为实体群体性事件, 激化了矛盾。他们将原因简单归结为网络“三个进不去”, 即: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政治思想工作进不去、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却忘记了自身舆情引导职责, 随之也失去了网络话语权和工作主动权。实践证明, 重视网络舆情引导, 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是有效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关键。

3.1 切实履行执政行政舆情引导职责

网络舆情是民众监督政府、监督公职人员公权力运用的重要途径。尊重网民思想情感表达, 接受网民合理建议, 正确疏导网民情绪, 是政府执政行政的基本要求。据统计, 至2009年6月底, 1.81亿网民开设了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其中1.13亿人平均每个月至少更新一次;2008-2009年上半年, 对“社会现象”发言的占54.5%。

近年来, 网络舆情已成为重大、敏感事件的暴发点, 防腐反腐的突破点, 境内外敌对、分裂势力的渗入点, 并有可能形成一股社会力量。据称, 腾讯QQ网民QQ群有5000万个之多。在重大、敏感舆情面前, 适时表明政府立场, 发布权威信息, 形成主流认识和声音, 是澄清事实、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目前, 地方党委、政府纷纷通过网络与民众开展交流, 增进情感, 吸纳良言, 消弭隐患, 不仅获取得了大量真实的社会信息, 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塑造了阳光政府的形象, 对引领舆情发挥重要作用, 应认真探索和推广。

3.2 提高公职人员自身素养

在重大网络舆情形成过程中, 民众期盼着政府的声音。目前, 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发言人”制度, 对引导舆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少数公职人员不负责或不经意言论, 激化了事态。如:“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让新华网关闭!”、“人民网是电子垃圾!”等等。当前, 问责公职人员问题已成为网络舆情“热点”。从“邓玉娇”“罗彩霞”到2010年的广西“日记门”事件, 凸显了公职人员队伍的“短板”, 亟待解决。

3.3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凡事预则谋, 不预则废。目前, 我国正在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 各类社会矛盾高发将是一段时期的常态。据IRI研究, 目前网民对社会各类重大事件网络舆情贡献率达59%。党委、政府以及宣传、文化、工商、公安、网络建设单位是网络共同建设者和管理者, 应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立和强化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做好处置重大、敏感、危机舆情主导者或参谋。一是应明确专门人员或班子, 主动收集重要网络舆情, 做好梳理分类;二是应适时归纳综合, 把握发展动向, 以便做出正确判断;三是总结经验教训, 制定总体应对策略、预案, 并结合当前实际加以修正;四是对容易引发重大、敏感事件的“热点”信息, 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预防和制止事态发展、蔓延。

3.4 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

网络群体性事件总的处置思路是:早发现、早处置、化解于无形之中。分析近年影响较大的群体事件, 演变的基本路径是:起因较小-基层反应迟钝-升级为网络和实体群体性事件-基层无法控制-惊动高层-迅速处置-事态平息。在冲突萌芽和聚集的初期, 一些基层组织往往对社会矛盾反应迟钝, 判断失误, 处置失当, 导致“小事拖大, 大事拖炸”。现行一些体制、机制中的瑕疵, 也时常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才有凸显。例如, 在政府处理民众敏感或“热点”问题时, 因民主、公开等不力, 导致与民众“断裂”, 引发群体性事件。近年, 一些地方也针对此类情况进行了探索, 得到了社会上良好回应。如:在处理“躲猫猫”事件中, 采取警民联合调查等办法;在处理“南京儿童医院医生偷菜害死五个月婴儿”事件中, 采取主管部门、专家、律师、政协人员共同调查等办法。

4 综合网络群体性事件情况

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 必需提升网络话语能力, 发挥传统媒介作用, 强化舆情预警手段。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舆情的聚变, 催化了舆情演变。特别是网络与手机等无线终端已经互联, 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效。可能使舆情瞬间出现激化、恶化、扩大化, 谣言、传言、危言横飞, 臆造、编造、猜测信息纵行, 导致是非不分、真假莫辨, 如河南杞县“钴60”事件等等。另一方面, 舆情也能放大群体性事件, 使相关组织或人员数小时内, 在网络中形象坍塌, 陷于“媒体审判”, 如“俯卧撑”“周老虎”等等。

综合近年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特点:一是融合, 实体和网络群体性事件趋于一体, 互为作用;二是敏感, 特别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 通常表现为一石击起千层浪;三是多样, 即事件主体、诉求、地域、行业、组织、规模、形式等多样。经验表明, 平息实体群体性事件, 必须防止或处置好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 必须引导好网络舆情。

4.1 掌握网络话语权

引导网络舆情必须掌握话语权。社会群体性事件过程中, 各类网络信息和言论迅速蔓延, 引导、诱导着公众认知和判断。当前, 网络舆情主要议题是:关于公权的信任、社会公平正义、经济社会稳定、国内外重大事件等问题, 并呈宽泛化发展趋势。网络舆情应对重心主要是修复政府公信力。

公开信息, 是政府夺取网络话语权的有效手段。“谣言止于信息公开”。政府发布的信息首先要“真”, 如实向公众介绍情况, 防止避重就轻;其次要“准”, 有一说一, 防止搪塞草率;第三要“多”, 尽可能向公众说明情况, 防止推诿掩饰。以争取公众的信任和理解, 达成共识, 堵塞流言蜚语传播途径, 稳定事态。

快速应答, 是政府掌握网络话语权的重要一环。“先发制人”是网络舆情的特点, 重要信息的发布者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网络群体事件处置中, 政府应充分利用舆论主导地位, 快速回应公众疑问, 压缩负面信息生存时空, 力争把政策、主张最早、最快、最真实地传播出去, 把公众视线引入公正、理性的轨道, 切忌消极回避。

展开对话, 是政府控制话语权的必要措施。针对网民对引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者”和“意见领袖”的盲从心理, 应注意与“信息发布者”和网络舆情“意见领袖”对话, 从源头上掌握信息真伪和全貌, 制定对策, 掌握主动;并争取他们的支持, 以便控制舆情, 把握全局。

4.2 重视运用传统媒介

保障公众知情权是平息群体性事件的基本要件。2009年人民网对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77件事件分析, 社会舆论约三成发端和兴起于网络, 传统媒介发布的信息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群体性事件发展过程中, 网络与传统媒介通常是舆情互为作用, 互为推动, 并放大了舆论功效。上海“钓鱼执法”等事件处置实践说明, 运用好网络和传统媒介舆情引导功能, 对平息事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应该注意的是, 在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 媒介与政府是建立在互为诚信基础上的合作, 政府的公信力是及时化解危机, 媒介的公信力是及时传播事实真相。政府应重视与媒介互动, 媒介应主动协助和监督政府平息事态。媒介越早、越快介入, 越利于事态平息。反之, 则可能导致事态激化、恶化。

4.3 建立网络舆情预警系统

近年来, 网络舆情危机对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社会各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在公共危机突发过程中, 因社会等问题触发的各种情绪, 经过网络中渲染, 将可能引发社会、民族、国际问题渗透交叉, 互为作用。当今世界, 各主要国家已将控制网络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位置, 美国、俄罗斯等在军队中建立了网络司令部;2009年, 伊朗军方因选举骚乱而宣布网媒管制, 乌鲁木齐因新疆“7.5”事件而实行通讯管制, 以稳定社会秩序。

所谓网络舆情预警就是在计算机系统软件支持下, 采用预测和仿真技术, 对各种社会警源的变量进行监测、度量和评估, 以及某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并对网络及公共事务领域运行态势进行有效监控、做出前瞻性判断和预警, 并就某一问题向决策者提供决策建议和参考依据的一整套人机智能化的现代管理系统。归纳近年我国群体性事件成因, 主要是:利益分配不公、合理诉求无法表达、贫困群体心态失衡、社会矛盾处置失当。采用网络舆情预警系统有助于解决网络信息隐慝、海量, 收集、整理、分析、判断难度大等问题, 便于及时发现和掌握网络舆情动态。

参考文献

[1]杨久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模式、趋势及其防范策略[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念—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32.

[3]陶睿.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0) .

[4]翁诗环, 龚建平.公共事件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J].求索, 2007.

8.网络舆情“倒逼”政府提速 篇八

人在做,天在看?

错!

在网上的各种曝光之下,社会变得透明,也让民意的传达空前快速,指向愈加集中。谁在仗势欺人?谁在贪污腐败?谁在位却不作为?谁又是人民的父母官?

人在做,人们都在看。

1998年8月7日,长江九江段决堤,《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突破层层消息封锁,用手机向报社发送现场灾情。根据他的这8条短信,报社编成独家新闻《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这篇后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消息在当时却被有关部门指责违反了“不准公布灾情”的宣传纪律。

2010年7月18日,南京高旺河河堤发生管涌险情,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在抢险现场通过手机向媒体发布新闻:“该管涌造成河堤内部分积水,无人员伤亡。抢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封堵成功后,曹劲松在管涌发生地西江村的村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抢险详情。

“长江汛情12年,见证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历史性进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对《计算机世界》记者感慨地说,面对公共危机,政府及时地把真相告知公众,是制止流言、降低恐慌、减少社会损失的最有效办法。

近日,人民网发布《2010年第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排行榜》,从2009年7月排行榜问世至今,网络舆情见证了政府执政的变化:2010年第二季度应对各项指标与第一季度相比,信息透明度增长20.2%,政府响应增快14%,政府公信力增加10.6%,与去年相比综合得分增长了近25%。

网络舆情,已经形成了权利时代的“倒逼机制”。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吴兢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公民的权利觉醒和监督,正是“倒逼机制”的两把利剑,“倒逼”服务型政府提速,“倒逼”“权老大”们退出滚滚向前的时代列车。

“黄金4小时”

考问政府响应

此次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是“安徽马鞍山书记现场处置打人事件”。马鞍山花山区旅游局局长汪国庆动手打中学生胡某引起众怒,市委书记郑为文于事件发生当天深夜赶到现场,登上警车对群众喊话,并将汪国庆就地免职。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政府对沸腾民意的敏感程度和认真响应,并为挽回政府形象做了良好的铺垫。

无独有偶,2005年同样发生在安徽的“池州6•26”事件与马鞍山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肇事者驾车欺凌青年激起群众公愤,从而演变成群体性事件。而事发当日,时任池州市委书记的何闽旭正在九华山逍遥快活,对市里报告置若罔闻,甚至不耐烦关了手机,从而贻误了政府应对的大好时机,引起轩然大波。

传统观点认为,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是平息事件的关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认为,在新兴媒体时代,“黄金24小时”法则已渐显无力,4小时内,微博、BBS等新媒体就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黄金4小时”已经成为考验政府响应速度的关键。

此次排行榜中政府响应速度位列第二的,是4月13日发生在辽宁大连庄河的“千人市政府下跪”事件,庄河市龙王庙村1000多名村民在市人民政府大楼门口集体下跪,反映村干部涉嫌腐败问题,遭到拒绝。4月24日,大连市委做出决定,庄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明对该事件处理失当,责令其辞职。

有网友在千人下跪事件中这样评论:“主人给公仆的这一跪,跪出了整个社会大踏步的倒退。”在人人都成为信息发布者的“自媒体”时代,官员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政府公信力。而庄河市的上级大连市委对此事处置中,“责令”2字鲜明地表达了上级政府对民意的尊重和敬畏。

然而,政府响应速度较上一季度虽有14%的提高,但是响应速度远未达到“黄金4小时”:响应速度排名第一的马鞍山事件从事发到有关领导赶赴现场,用了近4个半小时;而为网友所称道的广州法制办“咆哮哥”事件,从网友6月18日留言到21日广州市法制办召开记者通气会,再到23日广州市法制办负责人和“咆哮哥”一起到网友家中道歉,前后也有将近5天的时间。与民意互动,和谣言赛跑,政府的响应速度将是形成良性网络问政的前提。

本地网络

缩短民意路径

位列此次排行榜最后一名,被列入红色警告的事件是“江苏海滨教育局封杀论坛”。5月,有网友在“滨海网”发布消息,称江苏滨海县教育局在本县教育系统的校园电脑终端上做了手脚,教师们无法登录“滨海论坛”网页。滨海县教育局局长左其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封闭了“滨海论坛”,原因是这些网站和教育教学无关。

对此,单学刚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采访时说,地方网络论坛是“疏导民意的最短路径”,地方政府重视本地网络论坛建设和管理,关注“在地议题”,对构建充满良性互动的本地网络环境,意义重大。

更是因其地方性深受网民青睐,从云南“躲猫猫”事件到湖北巴东县的邓玉娇案,2009年因网络爆料而膨胀成社会热点的事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地方网络论坛,并诞生出一批批意见领袖,而且,这些意见领袖绝大部分是“草根”。

面对这样汹涌澎湃的民意,政府应该怎么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学会“化百练钢为绕指柔”?7月2日上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邀约的9位网民代表座谈,以“我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为主题与大家交换意见,这已经是汪洋第三次与草根意见领袖面对面交流。

这说明,政府官员已经学会利用网络收集民意。信息公开是网络问政的前提,在排行榜上“政府响应”、“信息透明”和“政府公信力”3项指标中,信息透明是增长幅度最快的一项,相较第一季度增长达到了20.2%。在这些公开的信息中,既有像江苏滨海这样“被透明”的,也有江西黎川新任科级干部财产公示这样的“主动透明”的。从恐惧到主动应对,网络舆情也在“倒逼”政府向信息公开提速。

信息争夺变被动为主动

一场抢占信息制高点的争夺战正在打响,拿下了这个制高点,一直被网络民意“倒逼”的政府就完全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

4月,国内媒体报道了云南大理“洱海天域”填湖建别墅的破坏性开发行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6月初,从云南省纪委传出消息,已经查实洱海天域房地产开发项目从一开始就存在官商勾结、行贿受贿等违法问题,相关涉案人员已经受到了处置。

在此次事件中,相比以往的“狂轰滥炸”,大多数网民保持了冷静,他们没有过分苛责政府在事件爆发前的过失,而是对官员的问责形式和力度进行了理性地讨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从去年的“躲猫猫”事件开始,云南省就逐渐开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公信力。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更是成为国内首位实名开微博的厅级官员,“把自己放在阳光下”,公私分明,凡是公事,都用“微博云南”的账号发帖;凡是私事,就用“云南伍皓”的账号发帖。

这其实是一次抢占信息制高点的尝试,用伍皓自己的话说,就是善用媒体,把媒体引导社会热点的功能用足。从4月的云南旱情各项具体数据,到5月防汛抗洪工作进展,再到最近对地沟油的检查和再利用,云南各级政府敢于在微博上晒“政事”。正是由于这样的公开,云南才得以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形象不降反升,变被动为主动。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左三)亲自登门向蒙冤入狱11年的赵作海(左一)鞠躬道歉。

2009年11月,“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悄然出现在南京市政府官方网站上,继广东、贵阳等地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后,南京市政府也加快了推行“网络问政”的步伐。与广东、贵阳不同的是,南京市政府推出的网络发言人覆盖面更广,42个市政府工作部门、16个市政府直属单位、4个垂直管理部门、13个区县政府、5个特设和派出机构,以及市人大、市台办、市检察院、市法院、市红十字会等9个重要部门都单独设立新闻发言人、联络员各1名。

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认为,网络发言人与目前已普遍建立的新闻发言人机制作用相似,不过在发言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上,网络更胜一筹。

现在,广东公安机关开微博正将这一争夺战演绎得如火如荼。今年2月,广东肇庆市公安局率先在微博上建立了全国首个通过实名认证的公安微博,此后广东省21个地级市及省公安厅的官方微博相继开通,这成为第二季度“网络问政实践”推广事件。

“在新媒体面前,在新的官民互动模式下,一切旧有的宣传模式、落后的执政理念都显得格格不入,依靠政府一点一滴的努力,依靠网民送上的鲜花与砖头,网络问政必将倒逼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 舆情监测室分析师刘志华这样评价。

对此,祝华新说:“很多地方政府是我们的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的老师。”比如临沧市委书记杨洪波的微博客“沧江潮”,曲靖市委宣传部部长何华的微博客“曲靖何华”,西双版纳州委外宣办主任段金华的微博客“国防战士段金华”,在政务公开、听取民声、官民对话方面都做了大量可贵的尝试。

评论

网络问政要打持久战

正在写这篇文章时,7月28日上午10:15,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原南京塑料四厂可燃气体管道被挖断导致气体泄漏引发爆炸,数百人受伤。江苏卫视做现场直播时,一位在场官员堵住记者:“你是哪个单位的?谁让你们做直播的?”随后,媒体证实这名官员是江苏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徐光辉。一时间,“谁让你们做直播的”成为网上热门流行语。

对比7月18日,南京高旺河河堤发生管涌险情,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通过手机向媒体发布新闻,并在管涌发生地西江村的村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此次南京市的政府响应速度不得不说有些让人失望。

政府没有公开响应,事件的真相就会沉寂下去吗?再来看看网络上的传播,爆炸发生后一个小时,论坛上就出现了“南京城北某化工厂发生大爆炸,火光冲天!”的帖子,并配发图片,被各网站转帖;12:53,一名网友发出“谁让你们做直播的”的微博,迅速被转发数千次,这位领导的照片也以裂变速度传播;13:24,网友在微博上发出南京血库全面告急,号召南京市市民前去献血,众多人响应,被转发5000多次。

7月29日,南京市各大本地报纸对爆炸一事仍保持缄默,只有现代快报以《突发爆燃考验南京》将此新闻登至头条。然而,在微博上、BBS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已由伤亡转而探讨为什么易燃易爆的化工厂离居民区这么近,爆炸事件应该为城市化进程的过度采掘起到哪些警示作用。

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突发事件不会因为政府没有响应而被“捂”下去,讨论、猜测只会越来越多,如果政府能够遵循“黄金4小时”规则,在有效时间内抢占舆论制高点,就能在突发事件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实,南京市在网络问政方面一向敢为人先,从去年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到今年曹劲松亮相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探讨新闻发言人制度,南京市在信息公开上显示了很大的决心。但是,网络问政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并不只是漂亮地解决一次突发事件,而是要系统地、有规划地遵循一套网络问政体系,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一次做得漂亮,网友会质疑是“做秀”;两次、三次,久而久之就能显示出科学应对网络问政的威力。

上一篇:温馨的七夕情话祝福语下一篇: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