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的概念

2024-08-19

城乡建设的概念(8篇)

1.城乡建设的概念 篇一

本质安全班组建设的基本概念

1.本质安全:是指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要求,通过持续改善,促使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等要素的不断优化匹配,达到本质安全人﹑本质安全粅﹑本质安全环境﹑本质安全管理的有机统一,实现“要全灵﹑零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

2.班组是企业最小的基层单位,是完成企业各项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直接执行者。

◆ 班组安全基础管理:是指班组对公司与分厂按照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建

立的管理规程﹑基本标准和制度认知和实施的程度。

◆ 班组安全基础管理一般内容包括;安全目标计划,互联互保(组织职责),应急管理,班组记录与文件等。

◆ 安全基础管理是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它集中体现了班组长及员工的安全素质﹑技能﹑态度及团体协作能力,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同时也能促进生产﹑质量﹑设备等管理水平的提高。

3.创建本质安全班组的三管理前提: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促进“全员参与”向“全员负责”转变,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 有感领导是指:企业各级领导通过以身作则的个人安全行为,体现出良好的领导行为和班组行为,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

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工作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性。

● 直线责任:落实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各自承担工作的管理职责,做

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执行谁负责”。

● 属地管理:属地广义上是指主要领导的管理范围﹑副职领导的分管

领域﹑职能部门的业务领域﹑基层和单位员工的生产工作区域。

属地管理的重点:是生产作业现场的每一个员工对自己属地区域内人

员(包括自己﹑同事﹑承包商和访客)的行为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

﹑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环境的整洁负责。

属地的划分:主要以工作区域为主,以岗位为依据,把工作区域﹑设

备设施及工器具细划到每一个人身上。

4.安全生产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安全生产结果,是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一种方法。

安全生产目标通常分为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和安全生产重点任务两类。

5.安全生产自保互保联保定义:

安全生产自保:实际上是个人的安全承诺。包括各级领导的安全承诺(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及员工的个人安全承诺。

安全生产互保:两人及以上配合作业形成的安全相互保障责任共同体。安全生产联保:是三人以上的相互保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联保比较切合实际。

2.城乡建设的概念 篇二

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低碳经济”的理念, 各国都开始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当前, “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与“低碳”相关的新概念已成为政府、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城市作为经济活动和人口聚集的中心, 融合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低碳城市”也因此在众多低碳概念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1 低碳概念的变迁

随着能源危机和主要由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 各国政府,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开始认识到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降低对能源 (主要是化石能源) 的需求、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各界的共识。

1.1 低碳经济

英国贸易和工业部于2003年在其《能源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引起全球的关注。尽管没有对低碳经济给予非常明确的定义, 但《能源白皮书》指出,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创造更多的经济产出, 同时为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与生活质量创造途径和机会, 并为先进科技的研发推广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就会。《斯特恩报告》再一次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此后, 不同学者与有关机构也都对低碳经济的含义进行了阐述[1,2,3]。总体来看, 尽管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有所不同, 但一个基本共识是都认为低碳经济的侧重点在于生产方式的转变, 强调的是通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实现“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4]。

1.2 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低碳发展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概念, 它涵盖了包括“低碳经济, 低碳社会, 低碳城市, 低碳社区, 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概念在内、可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5]。另有一些学者认为,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发展, 就要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低碳发展的科学内涵, 就要在发展低碳经济、加强低碳管理、强化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等方面下功夫, 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进误区。

1.3 低碳社会

日本学者首先提出了低碳社会的概念, 并使其逐步成为高层乃至民间瞩目的焦点。目前, 学术界对低碳社会的概念尚没有做出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和系统性的阐述。简言之, 低碳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碳排放量较低、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人类的行为方式更加环保、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洪大用认为, 低碳社会是指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新的社会整体型态[6], 它在全面反思传统工业社会之技术模式、组织制度、社会结构与文化价值的基础上, 以可持续性为首要追求, 包括了低碳经济、低碳政治、低碳文化、低碳生活的系统变革。任福兵等认为, 低碳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四低三高”, 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同时实现环境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

1.4 低碳生活

2008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个人“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张一鹏提出, “低碳生活”是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 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8]。吴铀生认为, 低碳生活模式包括了“低排消费”, “经济消费”, “安全消费”, “可持续消费”等方面, 它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促使人们在均衡物质、精神和生态三种消费的过程中, 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进一步走向理性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趋向[9]。

简言之, “低碳生活”是指通过转变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 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理念和方式。

1.5 低碳城市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和人口聚集的中心, 融合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有关低碳的概念中, 低碳城市也被政府和学者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中把“低碳”的理念融入其中。已是世界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成员的伦敦、纽约、哥本哈根、东京、多伦多等城市已进入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质性阶段。

目前, 学者对低碳城市理解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比如有的强调城市的能源生态体系, 有的强调城市低碳创新, 有的则强调城市建筑、交通和生产领域的低碳化[10]。

图1进一步从内涵与发展阶段两个维度给出了低碳相关概念关系。从图1中可以看出, 城市的低碳化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 低碳城市既要涵盖低碳生产也要兼顾低碳消费。它是低碳社会的具体化展现, 而城市又包含了经济发展与生活方式。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概念的融合。

2 构建低碳城市的着力点

2.1 在居民生活消费方面实现低碳

在居民生活消费方面实现低碳, 即向居民推广低碳生活理念, 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 践行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 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促进, 一方面人们要转变自身消费和生活观念, 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制度, 营造良好的环境, 推动低碳发展, 同时, 各企业也要积极响应, 为发展低碳经济贡献力量。

2.2 在城市产业方面实现低碳

在城市产业方面实现低碳, 重要的着力点便是产业结构的大转型。一方面要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升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同时要计划地限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并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向服务业、低耗能、低排放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另一方面, 通过生态工业示范区、新兴产业园区等载体的建设加快产业高级化的步伐。需要说明的是, 各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城市产业低碳化的实现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展开。

2.3 在城市交通方面实现低碳

在城市交通方面实现低碳, 主要体现在低碳出行。在这一方面, 首先, 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对客运和货运站场布局的优化, 对货运场站的完善, 同时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快速公交等, 并改进慢行交通系统。其次, 是要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班线客运服务体系等渠道提高运输效率。此外, 还需要推广交通运输低碳科技, 例如构建绿色生态站场、推广绿色节能照明技术等。同时, 应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出租车电召服务系统等, 扩大低碳信息技术的服务领域。除此之外, 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等方式引导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

2.4 在城市管理方面实现低碳

在城市管理方面实现低碳, 要求管理者站在低碳发展的大潮流中审视自身的管理方式, 实现由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向低碳管理模式的转变, 使政府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调控、政策引导、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 一是要通过编制合理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 把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观念贯穿于城市规划理念之中;二是要大力推进以低碳理念为核心的系列宣教工作, 倡导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三是要发挥政府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采购低碳产品, 鼓励低碳消费, 建设低碳市政工程, 推行绿色消费模式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3 低碳城市的国际实践

英国在低碳城市发展方面率先起步。其低碳城市项目得到了能源节约基金会和碳信托基金会的合力推动。伯明翰是英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典范之一。工业革命时期, 伯明翰以其资源优势成为革命的中心, 工业经济繁荣。然而随着地区资源逐渐枯竭以及英国的产业转移, 伯明翰不得不对城市发展进行新一轮的转型, 而转型的重点则放在第三产业服务业以及咨询、会展、零售、金融等行业。在这一轮转型中, 打造创意园区、发展文化产业、依托高新科技也是促使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自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以后,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能源与气候问题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在发展低碳城市方面提出两阶段的战略。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将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 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为零。同时, 市政府提出50项相关措施并施行, 内容非常广泛, 涵盖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方面。

在亚洲, 发展低碳城市也受到重视。继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之后, 日本东京于2007年发表《东京气候变化战略》、《低碳东京十年计划的基本政策》, 将打造低碳社会的构想付诸行动, 确定了2020年比200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5%的目标。东京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重点, 明确了在住宅环保与节能、政府设施节能、减少企业排污、减少交通碳排放及减少居民生活浪费等方面的目标。

4 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启示

在我国, 低碳城市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要充分了解低碳发展的相关形势, 总结国际低碳城市实践的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道路, 为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在低碳城市的规划上, 切不能把“低碳城市”作为时尚的口号, 搞形式主义, 而是要在建立更大、更综合的生态观、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基础上展开工作。也就是说, 过于片面、应景式地去强调“低碳城市”, 反而有可能迷失方向, 影响对城市更加理性、综合的规划。切忌完全遵循发达国家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走的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在今天看来, 这对发展低碳城市无疑是不合适的。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应力求双赢, 实现低碳城市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同时, 在低碳城市的发展进程中, 全社会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尤其要履行宏观调控职能, 通过调节市场, 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以调动企业的低碳领域的积极性, 并逐步改变居民消费需求, 使得城市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模式走向整体低碳化。

参考文献

[1]Cranston G R, Hammond, G P.North and south:Regional footprints on the transition pathway towards a low carbon, global economy.Applied Energy 2010, 87 (9) :2945-295

[2]庄贵阳.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环境经济杂志, 2007, 37:69-71

[3]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2008 (2) :33-35

[4]刘志林, 戴亦欣, 董长贵, 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6) :1-7

[5]周鹏, 周德群, 袁虎.低碳发展政策: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6]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2) :13-17

[7]任福兵, 吴青芳, 郭强.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淮论坛, 2010 (1) :122

[8]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中外能源, 2009 (4) :43-46

[9]吴铀生.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31 (1)

3.城乡建设的概念 篇三

中国学者提出“环境悬崖”概念,绝不是为了学术炫耀或以辞藻的新颖博人眼球,要勇于承认“环境悬崖”的存在及其危害,对生态环境始终怀持敬畏之心、忏悔之心、谦卑之心和惜爱之心。相反,以盲目乐观、自欺欺人的态度看待环境问题,受伤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过:“当你望着深渊,深渊也在望着你”。借用尼采的名言也可以说:“当你望着悬崖,悬崖也在望着你”。这里的“悬崖”就有着“深渊”的意味,它没有根基,匮乏立足点,稍微肆意妄为,人类就将坠入悬崖。悬崖是客观的,避免坠崖危机发生的前提是人们要“望着悬崖”,知道悬崖在哪里,危险有多大。人们只有认识、了解危机才有可能寻找到克服危机的方法与路径。

“环境悬崖”是生态危机,我们应当利用它的警世作用,来一次发展模式上的“猛回头”,陡然醒悟避免“惊险的一跳”。危机既是“危”(危险、危害),也是“机”(机会、机遇)。我们可以抓住机遇,避免危机。因为,逼着你往前走的,可能不是前方梦想的微弱光芒,而恰恰是身后现实的悬崖万丈。

承认“环境悬崖”的目的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它提醒人们从“环境悬崖”的维度反思工业文明,检视生态文明。传统工业文明的黑色发展道路是冲着“环境悬崖”狂奔而去的,其外部效应所累积的“黑色危机”越来越严重,“环境透支”“生态赤字”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巨大危机往往是巨大变革的历史起点。现在,“环境悬崖”的倒逼机制,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了新契机。

第一,“环境悬崖”将促使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发生“哥白尼革命”式的新变化。以往“经济优先”“增长至上”是社会的普遍共识,要求生态环境主动顺从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环保优先”“生态至上”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不再追求以高污染、高耗能为代价的畸形增长。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深刻诠释了经济(金山银山)与环境(绿水青山)关系上的“哥白尼革命”。过去,我们为了金山银山污染了绿水青山,其结果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我们转变发展思路,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道理。从根本意义上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态保障。“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面对“环境悬崖”的险境,我们要“踩刹车”,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再造秀美山川。

第二,“环境悬崖”令我们从唯GDP崇拜的疯魔中惊醒,渴望来一场“生态启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但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环境代价:中国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排在世界前列、人口红利优势消退、自然资源接近枯竭、雾霾笼罩天际、土壤污染加剧、水域污染严重、环境容量濒临极限、毒牛奶、地沟油、毒胶囊……“带血的、肮脏的GDP”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更令人担忧的是,GDP成为考核干部的“硬指标”、干部升迁的“上马石”。以GDP数量排座次,以速度论英雄成为了各级政府的“游戏规则”,GDP崇拜成为萦绕在畸形政绩观上的“幽灵”。马克思曾经批判以单纯追求经济利润为终极目标的异化劳动,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造孽的。”马克思的话振聋发聩,具有生态警示作用,值得唯GDP崇拜的人认真反思。

“环境悬崖”的危局迫使我们重新审视GDP,来一场意义重大的“生态启蒙”。所谓“生态启蒙”,就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生态理性确立的一场生态思想解放运动。它要求人们遵循生态学的原理,恪守生态理性,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GDP,以生态学思维批判和匡正人类的活动,其主旨是要纠正数量GDP对自然环境的蔑视,克服其对生态环境的“傲慢与偏见”。从“生态启蒙”上看,数量GDP不是永恒的,它的增长须臾离不开生态系统的支撑,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生态空间的含纳。对数量GDP的“生态启蒙”意味着把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GDP”改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GDP”。以往数量GDP没有考核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空间占有、生态修复等内容,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认识不到位。在“环境悬崖”倒逼下,GDP的考核本身就应当包含“绿色GDP”指标,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现在,面对“环境悬崖”已经没有退路的人们到了从对数量GDP的迷思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了!我们要让遍体鳞伤的生态环境“休养生息”,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第三,“环境悬崖”将促使人们对发展的价值和目的的理解产生新的提升。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作为奋斗目标。为此,神州大地吹响了发展的“集结号”。中国发展“集结号”的主旋律,就是邓小平最给力的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把发展的分量表达得直接明了,掷地有声 ,成为了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好声音”。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映现出人们对这种发展观理解上的偏差,忽视了对发展价值和意义的追问。这种单纯追求数量发展的最大弊端就是价值和目的的迷失,只注重物的积累,忽视人的存在;只追求数量定额,忽视幸福感受。只关心“如何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这类经济理性问题,而对于“发展是为了什么”“怎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类价值理性问题却毫不关心。在发展的进程中,人们走得越来越快,却迷失了前行的方向。“环境悬崖”边的思考会促使我们对发展理念的认知产生新的提升,更注重发展的品质和效益,更专注发展方式的嬗变,更追求发展对幸福的守望。

最后,“环境悬崖”的凶险将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和期待。“环境悬崖”的凶险和危害导致人民群众对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有了更高的需要和新的期待,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大大提升,对雾霾天气、土壤污染、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污染、工业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反映强烈,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经常发生,民众对污染大量水资源、空气和土地的不顾一切代价追求增长的经济模式的不满情绪日益强烈。环境污染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对新鲜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环境悬崖”的存在绝不是危言耸听,无论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多大分歧,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学者们能提出“环境悬崖”概念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反思与批判,本身就是“生态启蒙”的结果。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为死而在就是畏”,的确,面对“环境悬崖”的死亡之地,人类应当“畏”了,应当收敛了,应当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置于死地而后生,在这个意义上,“环境悬崖”倒逼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契机。

解保军

XIE BAOJUN

4.新农村建设相关概念 篇四

1、“4+1”即:连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推进村庄村落民居建设(新村建设),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2、“三打破、三提高”: 指在村镇建设规划中,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居民设计水平。

3、“1+6”:指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即村级组织(村两委)+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

4、“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村班子

5、奇葆书记强调的“六个结合”:即与扶贫连片开发、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与各类搬迁、与交通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拆迁安置、与城镇和开发区建设拆迁安置、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

5.城乡建设的概念 篇五

1.在建设项目周期的决策阶段中,可行性研究是(    )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a.决定项目投资与否    b.决定项目投资意向

c.决定项目是否立项    d.解决项目选择问题

2.在建设项目周期的决策阶段中,项目建议书是(    )的书面表达。

a.决定项目投资与否    b.投资机会分析结果

c.决定项目是否立项    d.解决项目选择问题

3.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可行性研究中,其核心内容是(    )。

a.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b.建设项目筹资决策

c.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d.市场分析与销售战略

4.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为建设项目决策提供技术、经济、社会方面评价提供依据的是(    )。

a.投资机会研究            b.初步可行性研究

c.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    d.全面审核和评估 (考试大建造师)

5.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其顺序为(    )。

a.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b.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技术设计

c.技术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d.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初步设计

6.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生产准备、施工过程,其工作顺序为(    )。

a.施工组织设计→生产准备→施工过程

b.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生产准备

c.生产准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

d.生产准备→施工过程→施工组织设计

7.在施工阶段中,主要应由投资者承担的工作是(    )。

a.竣工验收    b.施工组织设计

c.生产准备    d.施工准备与过程

8.建设工程项目周期各阶段中,对项目投资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投资项目决策阶段    且投资项目设计阶段

c投资项目施工阶段    d.投资项目终结阶段

9.投资项目周期中,决策、设计和施工阶段的产出分别是决策结果、设计文件和投资产品。若以产出对总投资影响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其次序为(    )。

a.决策结果→设计文件→投资产品

b.决策结果→投资产品→设计文件

c.设计文件→投资产品→决策结果

d.投资产品→决策结果→设计文件

二、多项选择题 (考试大建造师)

1.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投资者可委托(    )承担。

a.投资银行        b.施工机构

c.工程咨询公司    d.工程设计机构

e.监理公司

2.某大型项目,建成后要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其成功取决于(    )。

a.项目决策    b.施工

c.设计        d.竣工验收

e.项目后评估

3.建设工程项目周期各阶段中,对投资的影响较小的有(    )。

a.决策阶段的投资机会分析费、可行性研究费、市场调查分析费、决策费用

b.规划设计阶段的勘测设计费

c.施工阶段的材料、设备等要素投入

d.施工阶段的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报酬

e.设计阶段的土地和特殊材料设备投入

4.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中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在(    )的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

a.小型项目机会研究有足够数据

b.小型项目机会研究数据不够

c.大型项目机会研究数据足够

d.大型项目机会研究数据不够

e.中型项目机会研究数据不够 (考试大建造师)

5.下列项目中,为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在设计阶段必须做技术设计的有(    )。

a.特殊的工业项目    b.房地产开发项目

c.大型的水利项目    d.桥梁建造项目

e.引用天然气项目

1.1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a;    6.b;

7.c;    8.a;    9,a

[解析]

4.答案c:

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为项目提供技术、经济,社会的评价依据。

(考试大建造师)

7.答案c:

生产准备主要应由投资者承担。

9.答案a:

投资项目周期中,决策阶段的产出决策结果对投资影响最大,施工阶段的产出投资产品对投资影响最小,设计阶段的产出对投资影响居中。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c;    3.a、b、d;    4.d、e;   5.a、c、d、e

[解析]

5.答案a、c、d、e:

6.城乡建设的概念 篇六

“三项行动”

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是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执法行动:

对下列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或查处:

(1)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

(2)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小煤矿应关未关或关闭计划不落实的;

(3)私采滥挖、超层越界开采、尾矿库违规排放的;

(4)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建设的;

(5)瞒报事故的;

(6)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7)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

(8)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9)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治理行动:

对以下行为进行严格治理:

(1)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2)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率不达标及不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的;

(3)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5)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6)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

(7)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8)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有关地区、行业(领域)和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许可制度执行不严格的;

(10)有关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行业(领域)及企业、单位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的。

宣传教育行动:

着力开展以下宣传教育活动:

(1)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法制意识;

(2)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3)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推进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建设;

(4)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制度,公布生产安全事故企业“黑名单”、事故查处情况,加强安全生产舆论监督;

(5)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全生产科技周”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6)改革企业相关招用工制度,推广实行“变招工为招生”,加大委托学校定向培养工作力度;

(7)严格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加强师资力量、培训装备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8)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抓好新进人员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技能培训。“三项建设”

即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保障能力建设、监管队伍建设。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9年要切实加强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保障能力建设、监管队伍建设。

其一,加强法制体制机制建设——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着力推动责任落实和长效监管。是加强安全监管、监察体系和工作机制的建设。

其二,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主体,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其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提高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

7.城乡建设的概念 篇七

水循环的概念由于增加了人为的因素, 将原有的自然水循环扩大到了社会水循环。社会水循环是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影响水的自然循环规律, 从而形成的一种有别于其的新的水资源的循环形式。有效建立水资源的社会水循环系统是综合考虑社会需要、经济健康和环境要求对于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的思路。由于生态文明与社会水循环的目标是一致的, 因此社会水循环与水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陕北地区由于在自然条件上水资源的缺乏, 并且处于半干旱地区, 沙漠化导致了水环境的恶化, 再加上由于近年来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定位, 使得研究社会水循环的课题形式愈加重要, 健康的社会水循环成为促进陕北水环境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1 社会水循环概念的提出

1.1 人类社会活动的演变为社会水循环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内因基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 工业产业的发展, 对于水资源形成了大量的需求, 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水量;同时, 工业废水的排放也随之污染水质。另一方面,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 人们的生活中不仅消耗掉大量的水资源, 而且由于化肥、洗涤液等化学物品的运用, 人们生活同时影响到水资源的质和量, 传统意义上的水资源自然循环的观念被打破了, 增加了人类活动对于水自然循环的影响, 为社会水循环概念的出现提供了存在的内在基础[1]。

1.2 水文等系统知识体系的完备, 为社会水循环概念的提供奠定了外部环境

中国是最早发现水文现象的, 并逐渐认识到水运动的循环属性与各种水文现象的内在关系, 用科学的描述自然界水运动过程中水文循环概念。近年来, 张杰院士总结国内外水问题的解决思路, 提出了健康社会水循环的概念, 以此作为解决我国水危机的总体指导思想。在国际上, 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 国际社会对此问题也重点地关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联合国科技文组织的国际水文计划及其子计划水文循环的生物方面、世界气象组织的水文水资源计划, 全都包含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方面。社会水循环正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1.3 陕北等地区能源化工基地的不断涌现, 使得社会水循环概念的内涵愈发广泛化

陕北是一个半干旱地区和国家级的能源化工基地, 一方面在自然条件下, 陕北地区属于水量较少的地区, 另一方面水资源成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生命线, 水的影响已经超越环境和水资源, 深入到工业、农业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甚至老百姓的生活。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多样化, 水资源缺乏, 人类活动不得不影响水的自然循环规律, 水的社会循环成为普遍存在的形式。

陕北的煤矿开采前, 水资源循环处于自然状态,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入使得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被打破了。大量的矿业开采活动使得本来处于自然状态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变得不自然, 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良好的“三水”转化补给关系因为开采活动而变得紊乱。同时对于陕北地区十分珍贵的含水层因为无节制的开采而使其遭受严重损害和污染。因为神府矿区地下水属于浅层埋藏, 极易受到污染, 由于地下水循环速度较慢, 一旦污染很难恢复。并且由于矿业的开发造成了水环境整体破坏, 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处于不断恶化之中。矿业的持续开采与矿区水资源保护已经成为陕北地区的一项重要的难题, 而社会水循环的出现带来了生机, 因为其真正的含义就是要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和品格, 合理科学地使用水资源, 同时将使用过的废水适当再生和净化, 使得水的社会循环不损害水的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 将人类的开采矿产的活动与当地的水环境保护取得一个恰当的平衡, 以此保证水在地表、地下的流动过程中满足自然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用水的双重需求[2]。由于社会水循环的加入, 使得陕北地区的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协调起来, 达到了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恢复良好水环境, 为实现水环境领域的生态文明奠定了基础。

2 社会水循环在陕北水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必要性

2.1 人类活动只需改变水的自然循环, 就能增加水量的需求, 而不破坏其生态环境的论点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原有的水自然循环在增加了人类的活动而获取大量水资源之后, 原先长期进化的水环境的平衡一定会被打破, 新的水环境平衡在计算了人类活动因素之后重新建立。在这个新的平衡之中, 通过改变水资源的自然循环, 单纯从自然界取水, 是对人类生活有利, 还是只会造成生态灾难, 还有待于研究。从现实的例子看, 尼罗河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就是一个反例, 人们改变了自然水循环, 也改变了整个尼罗河地区的生态环境。而相反的, 在陕北地区, 由于存在大量矿区开采现象, 人们并非只是改变自然水循环, 而是正确加入了人为的因素, 通过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 充分利用了疏干水道而形成的矿井水, 通过对废水的利用, 来增加对于水资源量的需求, 成为增加水量而没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典范。

2.2 通过技术改变水的自然循环, 只限于小范围, 不足以全面解决水资源的利用和水环境的生态保护问题

人类曾经试图通过增加水自然循环的总量来增加对于水资源的需求, 这类大型的工程措施比比皆是, 如拦河建坝, 抽取地下水, 在理论上可以达到人们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但是由于现阶段技术水平的局限, 这种工程技术只能在小范围地区取得理想的成果, 扩大工程规模, 就会带来负效应, 如修建大规模的水坝会影响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 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产生地面塌陷。因此在实际中, 要根本解决取水量的问题还需充分重视社会水循环, 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统筹和规划, 才是真正达到水资源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好方法。如在陕北地区, 从2005年开始,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组织实施下, 编写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研究》, 查明了地下水开发对土壤、植被、地表水等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后, 提出了地下水开发与保护对策, 确立了近期“保水采煤”和远期“煤水共采”的开发原则, 这样的合理规划的确定, 既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又兼顾了采煤的要求。

2.3 目前陕北地区社会缺水的原因仍然属于水质型的, 解决其唯一的途径是建立有效的社会水循环系统

在陕北地区, 由于大规模的采矿活动带来的矿业废水和矿区人民生活废水污染了本来就不丰富的水资源, 因此造成了进一步的水资源匮乏。一般条件下, 在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的情况下, 80%左右的社会取水量经过水的自然循环后会变成净水重新回到水循环中。但是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较差, 环境对于水的自净功能较弱, 等待自然水循环的自我恢复, 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若增加了社会水循环的因素, 建立水污染的防治制度, 健全了污水排放的标准化体系, 确保水质达标, 那么水质型缺水的问题就会得到根除。

3 在陕北水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

3.1 构建健康社会水循环运行模式, 为水环境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陕北地区的健康社会水循环模式应从三个层面来进行构建。第一层面从水资源利用的前期规划开始, 推行需水量的管理模式。在传统的用水模式中, 社会取水量是等于社会用水量的, 地表水取水不足时抽取地下水, 地下水抽取不足时跨流域调水, 以致于既没有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而且影响了生态环境。在构建陕北地区的社会水循环时, 应充分考虑到陕北水资源较少的因素之后, 确定一个供水的最大值, 在这个最大值范围内对不同需水对象进行合理的供水分配, 这样才能既保证水资源的供给, 又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实现健康的社会水循环。第二层面在水资源的具体利用过程中, 发展循环用水的模式。循环用水就是区分用水对象的不同用水目的, 进行用水过程和时间的调配, 先让水质要求高的用水对象使用水, 排出的水不经处理, 直接由对水质要求低的用水对象使用, 依次类推。这样在采用分质用水的原则下, 通过增加对同一新鲜水源的利用次数, 减少了对新鲜水源的使用量, 实际就是增加了水资源的总量。这一社会水循环模式的建立, 既是对水资源匮乏的陕北地区用水方式的创新, 也为建立社会水循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第三层面, 在使用水资源的最后程序上建立污水再利用的模式。陕北地区由于存在大规模的采矿活动, 因此会有大量的矿井水, 以及矿区生产生活的污水出现, 进行技术攻关, 将这些污水和废水经过处理之后再次利用将是一个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也是建立健康社会水循环的关键环节。

3.2 建立恰当的社会水循环管理体系, 为实现水环境领域的生态文明做出具体的规划路径

在社会水循环模式的指引下要实现健康的社会水循环, 还需要具体的社会管理体系来实施, 以确保其贯彻执行成为可持续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催化剂。首先在陕北建立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度体系。即对全社会的用水总量实施控制, 并确定指标, 明确各级、各类企业、单位的取水总量指标, 采取多种措施, 将取水量、用水量和水资源配置总量控制在一定的额度之内, 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全社会对自然的所取, 从整体上保障陕北整个地区的生态与环境的安全。其次建立陕北矿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度体系。通过加强各类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矿业企业中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环境标识和认证、实行环境质量公告等一系列制度, 从具体的措施上完成对矿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最后还要建立矿区防治水污染制度体系。根据矿区水污染的特点, 制定矿产企业排污限额制度、矿井水回用制度、强制淘汰和限制治理制度、污染治理市场化制度和矿区环境监管制度对矿业项目的水污染增长的趋势和规模有所控制, 以减少矿区水资源的消耗总量,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

3.3 加强健康的社会水循环立法建设, 为实现水环境领域的生态文明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任何一项模式的最终确立, 任何一项制度的最终实施, 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 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必须通过法律的保证, 只有依法管好、用好、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 通过人类活动善意的影响水的自然循环, 才能真正实现水的社会循环。我国目前的水法体系还不完善, 尤其是在节约用水、地下水的利用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联调度, 以及涵养水源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缺。另一方面, 由于陕北在水资源方面的特征属于相对的特殊区域, 我国目前尚未对区域水资源的问题进行立法, 因此地区也应加强地方立法, 以便于建立真正健康的社会水循环。

社会水循环和自然水循环一样也具有循环的特性, 因此, 只要处理好这个循环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就会增强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能力。社会水循环这个新的概念的出现, 使得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对于治水的思路发生了新的改变, 陕北地区有着大规模的矿业活动, 通过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合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是实现陕北水环境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摘要:人类活动的加强, 为社会水循环这个新名词的产生做好了铺垫, 人类系统理论的提高, 正式有了与自然水循环对应的社会水循环的概念。陕北的水环境基础较差, 需要较多的人为干涉, 这正是社会水循环的研究内容。通过正确的认识, 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 将需水量管理制度和可持续的水利用制度以及防治水污染的制度运用于陕北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中, 才是促进陕北水环境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社会水循环,陕北,水环境,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周孝德, 沈冰.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2]苏文兴.浅谈神东矿区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 (7) :225-226

8.城乡建设的概念 篇八

关键词:档案资源;建设;完善;建议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事业发展中一项带根本性、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因此,不管是理论界的研究,还是实践部门的探索,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然而,从目前我国有关档案资源建设中出现的几个相关概念来看,它们虽然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对档案资源建设也起到了不同的指导作用,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着宏观缺乏支撑、中观不够坚实、微观重视不够的问题。为此,笔者不揣冒昧对现有概念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地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祈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

1 “国家档案资源”

1.1 现有的研究。“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是以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效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为目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的档案积累、移交、接收、整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档案工作。”[1]

“简单点说,国家档案资源就是需要由国家管理的全部档案资源。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指的则是国家档案资源的形成、收集和加工、整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档案的能否产生主要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2]

国家档案资源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组织(含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总和”。[3]

1.2 对“国家档案资源”的分析

1.2.1 “国家档案资源”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国家档案资源”的实质是指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具有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或历史意义的一切档案的总和。它的根本意义是解决档案所有权和国家档案管理原则的问题,是为了统一、分级管理国家档案,维护国家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而提出的一个虚拟的概念。

1.2.2 “国家档案资源”在实践中并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无论任何工作,都需要有具体的人和机构来从事,这样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目标。然而,对于“国家档案资源”来讲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建设主体,即事实上不可能由一个机构如国家档案局来具体负责实施。“国家档案资源”这个宏观概念的实现,需要依赖处于中观层面的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组织馆藏的工作来给予实在的支撑,否则就将成为“空中楼阁”。

2 “馆藏档案资源”

2.1 现有的研究

2.1.1 目前有关法规对馆藏档案来源的规定。“本规定中的机关文件材料是指机关在其工作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一)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二)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三)本机关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四)其他对本机关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4]

“各级综合档案馆依法接收本级下列组织机构的档案:1.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及所属各部门;2.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3.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和单位;4.人民政协及其常设机构;5.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6.各民主党派机关;7.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8.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各级综合档案馆可全部或部分接收以上机构的下属单位和临时机构的档案”、“乡镇机构形成的档案列入县级综合档案馆接收范围”。[5]

2.1.2 目前对“馆藏档案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首先,是有关活动提出了要求。如,国家档案局在2008年2月颁布实施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中,对馆藏档案资源建设作了相应的规定:在“关于《测评细则》相关条则的解释”中的“基础业务”第8条规定:“实验了档案资源整合。档案资源整合指城建、土地、规划、公检法等专门档案已按规定接收进馆。”[6]

其次,是国家档案局领导也发表了讲话。如:“努力建立强大的档案资源体系,提高档案资源管理能力,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提供强有力支撑。要把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到城乡全体居民,覆盖到社会尤其是民生各个方面,覆盖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种新社会组织,覆盖到档案的各种载体、形态和专业内容,所有档案应建立尽建立、应进馆都进馆。”[6]

最后,是有关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馆藏应是档案资源建设追求的目标。要达到此目的,一是要加强对档案室的业务指导,从收集归档源头上抓起;二是进一步明确接收范围,扎实做好接收工作,把能够反映立档单位主要职能活动的不同门类和载体形式的档案统统接收进馆。”[7]

2.2 对“馆藏档案资源”的分析

2.2.1 目前在“馆藏档案资源”建设指导思想上还存在偏差。我们现在对于“馆藏档案资源”的研究往往是以档案馆为出发点来展开的,即围绕馆藏建设的需要来寻找档案资源;而不是以档案馆为落脚点,即在广泛发现丰富档案资源的基础上,再来从中选择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接收进馆。这就出现了一种很无奈的结局,即我们要想建设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馆藏档案资源体系,但结果往往是由于没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基础而无法真正达到目的。

2.2.2 “馆藏档案资源”建设中的根本问题是没有抓住源头。随着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的提出,我们正努力从法规保障角度寻找一条丰富馆藏之路。然而这些规定却仍然只局限于对本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所属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各机关”)档案资源的整合,而没有将触角伸向“各机关”的主要业务部门和其直属单位。因而,事实上,在我们“各机关”的所属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档案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部分没有进入“各机关”档案室保管,这就使得档案馆的馆藏来源存在着先天不足。

3 “档案资源整合”

3﹒1 现有的研究。“通过对各级各部门档案机构的归并及合理分工和档案资源的整理与组合,使档案机构和档案资源结构合理、配置优化,为各级国家档案馆提升服务功能、形成服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国家档案馆服务功能的要求。”[8]

“国家档案资源的整合,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的管理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而且主要是指在我国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下,对国家和社会档案资源的有效配置,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需要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9]

“所谓整合,就是打破条块部门系统的限制,由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合理规划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国家档案资源更利于集中保管利用,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实现国家档案资源的共享。”[10]

3.2 对“档案资源整合”的分析

3.2.1 “档案资源整合”是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档案资源整合”就是把零散的档案资源通过某种方式将彼此衔接,从而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这既是对传统档案工作封闭保守、各自为政观念的突破,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改革与探索。

人们对档案利用需求的不断发展为“档案资源整合”提出了必要性;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渗透为“档案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性。目前,档案界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唯有整合,才能更好地强化国家综合档案馆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促进档案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2 “档案资源整合”的意义。首先,通过“档案资源整合”,可以真正实现档案服务的社会功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便于档案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其次,通过“档案资源整合”能够有助于完善馆藏结构,树立档案资源整合的全局意识与合作精神,打破行业、地域和机构的界限,形成开放的档案工作环境。

3.2.3 “档案资源整合”需要必备的前提。“档案资源整合”首先是要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尽管“档案资源整合”并不只是档案资源在数量上的简单累加,而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对档案资源相对不足产生一些弥补作用。但如果档案资源不丰富,那这个整合终将无法达到其应有效果。

4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4.1 现有的研究

4.1.1 “档案信息资源”的原意。“档案信息资源”一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在档案学界活跃,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精神的指引下,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11],揭开了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研究的序幕。当时主要讨论的是档案信息的性质、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得力措施、采取有效的手段大力开发利用记载在档案实体上的档案信息,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有效服务。

4.1.2 “档案信息资源”的现意。“自2003年起,我国档案学界开始关注和研究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问题。2005年后,较多研究者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置于网络环境下予以探究。”[12]

“要突破档案资源建设传统模式,从实际出发,采用现代化手段,对档案实体或档案信息进行科学整合,包括整合同一地区内不同档案机构的档案资源,整合同一系统、不同地区档案机构的档案资源,整合不同系统、不同地区档案机构的档案资源,促进档案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为全面实现档案资源社会共享奠定基础,创造条件。”[13]

为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必须对国家或地区的档案实体实施全方位的采集、组织、加工、管理,从而把握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布局”。[14]

4.2 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分析

4.2.1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对“档案资源整合”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就是利用现代电子影像技术,将档案所记载的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以使档案信息的利用不再受到时间(同时多个利用者利用)和地域(在不同地域,包括没有保存档案原件的地域)的限制。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更加广阔的利用空间、提供更为便捷的利用手段。

4.2.2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的档案母资源。综观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不难看到其依据的前提是档案资源建设,只有档案资源实体的存在,才能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原材料。所以,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是后道工序,它对于档案资源建设只具有依赖关系而不具备推进的关系。

5 “地区档案资源体系”的提出

5.1 “地区档案资源体系”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第八条对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定性为“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第十一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地区档案资源体系”正是基于以上这些法律条文,并根据我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那部分档案,按照我国档案工作体制中代行国家保管档案的部门只设置到县级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的实际,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全部进入国家档案馆集中长久保存。

“地区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具体有处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中观层面的县级以上档案局馆组织实施,从而保证“国家档案资源”具有充实的档案资源源头,使“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落到了实处。

5.2 “地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意义

5.2.1 重视“地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抓住了扩大档案总量的源头。由于档案是由各种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各类组织内的各个部门或相关个人在各自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分散形成的,所以,如果我们不将档案资源建设的工作节点前移,从源头抓起,将其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部分进入国家档案馆集中长久保存,就难以全面、系统地反映该地区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就无法真正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就无法更好地为地区各项建设服务。

现在虽然为了扩大档案资源总量,已经提出将“本行政区内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形成的档案、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列入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15]但细究起来这还是没有突破“各机关”的范围。为了做大地区档案资源这个基础,我们必须将目光前移,以抓好“地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为抓手,将“各机关”所属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收集好,并适时向机关档案室移交,为馆藏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5.2.2 重视“地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抓住了完善馆藏结构的关键。我们在丰富馆藏内容、完善馆藏结构上已经动了不少脑筋,采取了提前接收进馆,有选择性地接收有典型意义、代表意义的基层单位档案进馆,即时接收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档案进馆等诸多措施。但由于国家档案馆目前接收的档案主要是来自各机关档案室,所以即使你接收了再多的档案,以党政管理为内容的文书档案在馆藏档案中一统天下的现状还是难以得到有效改变。

如果我们把目光前移到“各机关”所属部门、下属单位及相关人员,那么,就会有内容异常丰富的档案进入国家档案馆接收的范围之内。如,司法局下属公证处形成和保管的公证档案、环保局下属环境监测站形成和保管的环境监测档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部门形成和保管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和劳动仲裁档案、民政局所属部门形成和保管的伤残抚恤人员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档案、文化局下属的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形成和保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还有各镇下属土地所保管的村民宅基地使用权证完整档案、农业部门保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档案,等等。如果对这些档案在由本单位(部门)整理保管基础上,凡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适时向“各机关”档案室移交,那么,日后就会顺理成章进入国家档案馆接收视野,为馆藏档案资源打下宽厚的基础。

5.3 “地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途径

5.3.1 完善法规,建立起法律、法规的保障体系。我国现行的档案法律、法规对于各类专门业务档案的产生、形成、管理和利用等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为此,我们一是要利用这次对《档案法》进行修改的机会,集中考虑对这些档案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部分进行法规调控,以彻底改变目前档案资源“各自为主”、“分兵把口”的局面;二是要抓紧与《档案法》相配套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机关档案工作条例》乃至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等的修订完善工作。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和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法制保障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

5.3.2 转变思想,正确理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所谓“分级管理”,是指全国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事业管理机关分层负责地进行管理。就目前我国档案工作体制而言,代行国家保管档案的部门是依据地区分设、并只设置到县级以上的各级国家档案馆。所以,凡各地区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均需进入县级以上国家档案馆集中长久保存。

5.3.3 转移重心,档案行政管理的重点由机关转向基层。笔者提出这一观点,并非是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放弃对“各机关”的行政监督与指导。相反,恰恰正是对其行政监督管理的深化。

通过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多年的努力,“各机关”的档案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步,乡镇的档案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有必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适时地将档案行政管理的重点向基层转变,只有抓好了源头,使地区档案资源不断得到丰富,才能为档案馆提供丰富的档案资源。二是对基层单位的监管指导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选择性地直接进行转向由“各机关”和乡镇档案部门具体实施,以此来从深层次上提高“各机关”和乡镇的档案管理水平。从行政管理角度来讲,关键是要求“各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将所属各工作部门和直属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列入行政管理考核体系,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协助基层制定切实可行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并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部分向机关档案室移交。移交的频率可以掌握为机关的办事部门于次年第一季度移交、基层单位形成的在本单位保存满3年后向机关档案室移交。

我们要想真正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地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时将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作出相应调整,在努力拓展地区档案资源上下功夫,为国家档案馆的档案资源组织打下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凡“国家档案资源”、“馆藏档案资源”、“档案资源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地区档案资源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分别处于“档案资源”建设的不同层面,即处于微观层面的“各机关”及其主要业务部门和他们的直属单位是档案资源的建设者,由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形成和积累档案资源;处于中观层面的“地区档案资源体系”,由县级以上档案局馆组织实施;处于宏观层面的“国家档案资源”是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资源整合的总和,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福民.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J].中国档案,2002(2).5.

[2]傅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5(5).41.

[3]黄存勋.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理念与体制创新[J].档案学通讯,2004(2).76.

[4]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第二条、第三条.

[5]国家档案局9号令《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第二条.

[6]杨冬权.2012年2月15日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12(4).17.

[7]周彬、钱昕云.试论档案资源建设的一般性原则[J].档案与建设,2006(6).10.

[8]百度百科.档案资源整合.[2013-09-1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Xu3nFE1kGZS28nB-zsoZPsEFflRB_U6VUexk6yb9bn_Qpzn4eTxBlFzEelNmL3qn8c-aZ0tgRIjyKFdY-lwd_.

[9]戴志强.关于国家档案资源整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档案,2002(8).45.

[10]任汉中.档案资源建设之三.和讯博客.[2013-09-18].http://rhzds.blog.hexun.com/32252898_d.html.

[11]《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调整我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请示〉的通知》(中委〔1985〕29号).

[12]余厚洪.2003年~2011年我国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综述[J].档案管理,2012(1).63.

[13]杨冬权.在2009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10(1).21.

[14]余厚洪.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探究[J].档案管理,2012(5).37.

[15]国家档案局9号令《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第三条.

上一篇:销售代表述职报告下一篇:大学物理b二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