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的应用》评课稿

2024-08-23

《求平均数的应用》评课稿(5篇)

1.《求平均数的应用》评课稿 篇一

听了这节平均数,我被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折服了,我惊叹这位老师怎么会有这么独到的视角,教学层层推进,整节课都让我不敢松懈,生怕把哪个精彩的设问、哪句巧妙的引导遗漏了。他的优点不能细数,让我体会最深的几点是:

第一,能从生活中挖掘出那么多运用平均数的例子,而且每个例子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挖掘平均数,并为以后学习中位数和众数做好了铺垫。

第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前三组数据设计巧妙,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位老师让学生做裁判,“看哪组水平高?”在学生充分交流得出多种比较方法,然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哪种方法更合适”,通过充分辨析,最后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最合适。继而教师又抛出“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这两个问题,借助条形统计图和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最终探究出“移多补少,合并均分”是求平均数的灵魂,最终还是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话理解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多种方法求解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体验成功感,进而体验创造学习的乐趣。

第三,这节课教师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思考、交流、表达的能力,而且老师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获取新知,这一点更是我要学的,因为我平时就怕学生不能自己得出,看来要充分相信学生的。

第四,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第五,练习设计别出心裁,生活性和趣味性并重。有水资源、奥运会等问题,在轻松的环境下,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同时也让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第六,教师亲和力强,驾驭课堂能力强。教师借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拉近的师生间的距离,整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学习效率也很高。

听了这节课后,留给我的深深的思考是“怎样才能设计出这么有新意的教学?”

2.《求平均数的应用》评课稿 篇二

1 胰岛素平均浓度的测定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 (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 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胰岛素分为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是为维持正常空腹血糖水平而分泌的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是为了降低餐后升高的血糖、维持餐后正常血糖水平而分泌的胰岛素[2]。

1.1 实验

正常人体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 U/ml, 注射大量葡萄糖30~60分钟后上升至高峰, 高峰值为基础值的5~10倍, 3~4小时后恢复到基础水平。

先让病人停服对实验有影响的药物3天, 调节情绪, 禁食一夜以降低血糖水平, 然后注射大量葡萄糖, 测得空腹、注射后一小时内胰岛素浓度, 计算病人一小时内血浆胰岛素平均浓度。根据一小时内不同时间测得数据, 可以得到图1[3]。

1.2 建立定积分模型

如图1, 过 (1, C1) 点做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 把区间[0, 60]分成n个小区间, 每个小区间与曲线构成n个曲边小梯形, 即每个小区间的胰岛素平均近似值为, 将每个区间血浆胰岛素平均浓度求和, 可得[0, 60]胰岛素平均浓度的近似值, 即。当分割越来越小, n→∞时, 区间胰岛素平均浓度和的近似值极限就是平均浓度的精确值。计算胰岛素平均值就建立了定积分的数学模型, 即。

1.3 计算

注射大量葡萄糖后, 假设一小时内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与时间的函数式为, 时间t单位是一分钟, 则一小时内血浆胰岛素平均浓度[4]

根据计算结果, 结合空腹胰岛素及一小时内各点分泌情况可做为糖尿病诊断与治疗依据。

2 染料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是心脏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的测量方法有指示剂稀释法、阻抗法、超声、磁共振等。指示剂稀释法有Fick法、染料稀释法、热稀释法, 其测定原理是将一定量的指示剂注射到血液中, 经过在血液中的扩散, 测定指示剂的变化来计算心输出量[5]。

2.1 实验

将5 mg无害、不易透出毛细血管并易于定量的染料注入静脉, 染料与血液混合并随血液循环通过心脏到达肺部, 再返回心脏进入动脉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指示剂被稀释, 最后下降至零点。自染料注入后开始在外周动脉中连续测量, 测得3秒钟在动脉血内出现, 第9~11秒浓度达峰值, 第18秒时浓度降至零点。

根据测量数据, 可以得到一条指示剂稀释的时间—浓度曲线 (见图2) 。

2.2 建立定积分模型

测定30秒内指示剂浓度是一系列离散值, 如果把时间段[0, 30]分为n个等长小时间段, 假设第i微小时间段指示剂平均浓度近似值是, 所有区间平均浓度近似值的和为, 当分割越细, n→∞时, 极限值就越接近真实连续值, 即平均浓度近似值和的极限值是30秒内指示剂的平均浓度, 这就建立了定积分的数学模型。

当n→∞时指示剂总量平均浓度。

注入的染料量M与30秒测得的平均浓度之比是30秒心脏泵出的血量。假定Q为一分钟肺循环血流量, M为染料注入量, 心输出量[5]。

2.3 计算

假定30秒内动脉血中染料的浓度和时间的函数关系是[4]

由于该方法较易操作, 无需插心导管, 也无需测定耗氧量, 故用染料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 特别是对婴儿、心脏病病人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染料在血液中是重复循环的, CO计算值有误差, 连续采集血样测定其血浆浓度操作繁琐[5]。

以上两例都是用和的极限求平均值建立定积分数学模型, 临床上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医学问题的实例很多, 说明数学在医学中应用广泛。医学教育者应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既要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学习数学能够培养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 所以医学院校专科、本科层次各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康晓宇, 娄坤.浅谈高等数学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 2006 (6) :234-235.

[2]李经.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监测与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3]周人民.谈医学院校高等数学实例教学法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9 (25) :10151.

[4]张选群.医用高等数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平均数评课稿(小编推荐) 篇三

各位领导,老师好!今天有幸聆听了许老师的《平均数》这节课,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综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对于许老师的上的这节课,我个人觉得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猜想

“能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它不应止于知识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更应在里面暗含数学问题。本节课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从观察踢毽子比赛入手,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是比较感兴趣的,许老师用“你打算在记分牌上用哪个数来代表他们班的水平比较合适?”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活动、感悟,在此,初步小结:什么是平均数?并在此初步感知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先合后分的方法是求平均数的根本方法,在课堂练习教学中,题目始终围绕着本课的内容“平均数”展开,形式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进一步升华,对学生的理解有帮助。又出示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联系生活,又一次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个合情推理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一开始求踢毽子平均成绩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自己对平均成绩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展示出不同的思考过程,体现了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这些验证方法是否对于每一类求平均数题都是最好的呢?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合理,这时老师并没有强调一定要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以学生为本,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设“平均身高”,“平均水深”和“旅店购新床”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含义。

三、注重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我们数学学科的特色。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简单的教材还是复杂的教材,老师在教学时候都应该渗透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本节课让学生记住平均数的求法是总和除以份数,而且用了 “移多补少”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课堂成为所有学生的表演舞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从生活实例入手,由浅入深地导入新授内容,求一组踢毽子平均成绩时,让学生先估一估是多少,说说是怎样去猜想,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强调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实际操作和演算过程中学会求“平均数”,运用“平均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4.小学数学 《平均分》评课稿 篇四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范老师在设计本堂课时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分棋子,分6个棋子,分成两堆,怎么样可以分得公平?学生一开始就分成了2堆,每堆3个。接着又让学生分成3堆,同样要公平地分,学生也和容易得分成3堆,每堆2个,其实学生本身已经会进行平均分了,在课后,范老师向我们透露了在上课之前,他特地进行了学生已有知识起点的调查,抽取了部分同学让他们进行平均分物品,很多同学都会进行平均分,在得知学生已经会进行平均分的情况下,范老师一开始就索性让学生去分,再告诉学生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体会这种分法,弄清平均分的概念,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很快地理解了原来自己这种方法就是平均分。

反观我们有些老师的教学,有些知识明明学生会,还要花大力气去让学生探究,去做一些无谓的引导。比如一年级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对于大部分同学都会计算,那么这时候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呢?范老师的课给了我们答案,低年级学会知识的由来和思考过程缺乏认识,他们会平均分,却不清楚这是平均分,并且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用这种方法?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对于平均分缺乏体验与认识,对于整个平均分的过程没有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范老师通过让学生先分棋子,进行实践操作,再将一些生活的非平均分但是公平的分法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弄清了平均分的概念,真正意义上会用平均分的方法。

二、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获得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范老师在课中特别注重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表述,在分棋子的时候,学生两堆分得同样多,学生说成了“一样多”,范老师进行了矫正,应该是“同样多”,对概念的表述的语言应该比较精确,再次,在对每次分物品的时候,都让学生进行表述“把几个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通过个别说、指名说、集体说、集体读等等形式,从而让学生在本课中形成扎实的基础。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课结尾,范老师出示了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学校进行讲故事比赛,选出了前三名,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在给这三名获奖者发奖品时,准备了6支钢笔,请学生帮忙分一分?有学生提出每人2支,范老师首先肯定这种方法是“平均分”,但同时提出了疑惑,第一名2支,第三名2支,这样分,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分法,第一名3支,第二名2支,第三名1支,范老师又问,这样分同意吗?同学们都表示同意,,这时,范老师提出疑问,刚才我们说平均分是公平的,怎么这里不平均反倒是公平的呢,学生讨论得出名次不一样,也就是取得成绩不一样,所以获得的奖品也应该不同,最后师生进行小结,在生活中,平均分要在不同情况下看,有些不平均分,却是公平的,让学生体会了生活中的平均分。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应当是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的。平均分在小孩子眼里认为是公平的象征,然而在具体生活中平均分有时却是不公平的,就如课中给获奖者发奖品,不平均的分法才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获得成绩是不同的,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平均分知识。

5.《求平均数的应用》评课稿 篇五

严老师的课堂 最大的亮点就是师生互动如行云流水,如春风拂面, 如鱼翔浅底, 轻松活泼,而又不乏智慧的光芒,学生参与热情高,学习氛围好。 这节课的教学 重点就 是让学生通过对例题及其变式的思考,体会“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 (如定义法、累加法、待定系数法等)和化归思想 。其实,此类问题既是数列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也是江苏高考的.热点问题。 总体而言,在严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高一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 了 。 笔者建议, 是不是 可以突破例题和练习的界限 ,进行 如下 的教学设计:

在数列中,已知 ,其前项和为 , 根据下列条件, 分别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

上一篇:信贷风险的分类与评估下一篇:领导下基层调研不安排宴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