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前景预测

2024-06-27

企业发展前景预测(共8篇)

1.企业发展前景预测 篇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部分):

第一章 企业移动商务概述 第一节企业移动商务定义

第二节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企业移动商务市场发展概况 第四节企业移动商务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企业移动商务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2009-2013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2009-2013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

二、工业形势

三、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节企业移动商务行业相关政策

一、国家“十二五”产业政策

二、其他相关政策

三、出口关税政策

第三节2009-2013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三章中国企业移动商务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企业移动商务行业总体规模 第一节企业移动商务产能概况

一、2009-2012年产能分析

二、2013-2018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企业移动商务市场容量概况

一、2009-2012年市场容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3-2018年市场容量预测

第四节企业移动商务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企业移动商务产业供需情况

第四章 企业移动商务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国内产品2009-2012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2013-2018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2011-2013年我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我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企业移动商务行业需求市场现状

三、企业移动商务市场需求层次分析

四、我国企业移动商务市场走向分析 第二节中国企业移动商务产品技术分析

一、2011-2013年企业移动商务产品技术变化特点

二、2011-2013年企业移动商务产品市场的新技术

三、2011-2013年企业移动商务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第三节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移动商务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企业移动商务产品市场的三大瓶颈

三、企业移动商务产品市场遭遇的规模难题 第四节对中国企业移动商务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企业移动商务市场特点

二、企业移动商务市场分析

三、企业移动商务市场变化的方向

四、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五、对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的思考

第六章2011-2013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2011-2013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七章 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企业移动商务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企业移动商务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企业移动商务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企业移动商务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我国企业移动商务市场竞争趋势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2013-2018年企业移动商务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3-2018年企业移动商务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企业移动商务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2011-2013年企业移动商务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1-2013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2011-2013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1-2013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1-2013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企业移动商务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企业移动商务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企业移动商务模式

三、2013年企业移动商务投资机会

四、2013年企业移动商务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金融危机下企业移动商务市场的发展前景

二、2013年企业移动商务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第九章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未来企业移动商务发展分析

二、未来企业移动商务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一、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

二、渠道重心下沉

第十章 企业移动商务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2008-2012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2013-2018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十一章 企业移动商务行业上下游行业分析 第一节上游行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行业新动态及其对企业移动商务行业的影响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企业移动商务行业的意义 第二节下游行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企业移动商务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企业移动商务行业的意义

第十二章2013-2018年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当前企业移动商务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企业移动商务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企业移动商务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规模

三、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十三章 企业移动商务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A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二节B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三节C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四节D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五节E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六节F公司

一、企业基本概况

二、2009-2012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2009-2012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十四章 企业移动商务地区销售分析

第一节中国企业移动商务区域销售市场结构变化 第二节企业移动商务“东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东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东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东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三节企业移动商务“华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华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华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四节企业移动商务“中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中南地区销售规模

二、中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中南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五节企业移动商务“华东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华东地区销售规模

二、华东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三、2009-2013年华东地区“规格”销售规模分析 第六节企业移动商务“西北地区”销售分析

一、2009-2013年西北地区销售规模

二、西北地区“规格”销售分析

第十五章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企业移动商务投资策略

二、企业移动商务投资筹划策略

三、2013年企业移动商务品牌竞争战略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品牌建设策略

一、企业移动商务的规划

二、企业移动商务的建设

三、企业移动商务业成功之道

第十六章 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 第一节中国企业移动商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二节企业移动商务产品投资机会

第三节企业移动商务产品投资趋势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四节项目投资建议

一、行业投资环境考察

二、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产品投资方向建议

四、中金企信项目投资建议

1、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2、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3、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4、销售注意事项

第十七章 企业移动商务企业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分析

一、“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背景意义 第一节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第二节企业强做大做的需要 第三节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原则 第一节科学性 第二节实践性 第三节前瞻性 第四节创新性 第五节全面性 第六节动态性

三、“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依据 第一节国家产业政策 第二节行业发展规律 第三节企业资源与能力 第四节可预期的战略定位

图表......网 址:

2.企业发展前景预测 篇二

在国际市场上, 驰名商标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长驱直入、抢占市场和人心的最新武器。市场竞争的最终格局是名牌瓜分天下。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知名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这个国家的经济一般是落后的。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企业由传统竞争的自然状态阶段, 逐渐转向自觉地认识名牌、研究名牌、运用名牌的“名牌战略”阶段, 在社会上产生了“名牌现象”。

现代企业在一个品牌下发展产品线, 形成一个有相关特性的品牌家族的情形越来越多。一项针对美国超级市场快速流通商品的研究显示, 过去10年来的成功品牌 (成功的定义, 指销售额达1500万美元以上) , 有三分之二属于品牌延伸, 而不是新品牌上市。这就是“名牌效应”的作用。利用名牌效应可以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利用名牌效应可以增加其附加价值;利用名牌效应可以发挥其扩散效应;利用名牌效应可以扩张企业规模。企业可以运用各种营销策略来发挥名牌效应, 如形成名牌生产的规模经济;进行品牌延伸;组建以名牌为核心的企业集群等等。

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之前, 最好对自身品牌的效应有所预计, 以达到营销资源的最佳配置。运用马尔可夫分析法, 则可预测名牌的市场占有率。

企业名牌分析

1.名牌认识分析

要科学地评价名牌产品, 首要条件是正确界定名牌产品。通过对名牌产品的基本特征进行综合和提炼, 可以得出结论, 即所谓名牌产品, 是指在市场经济有所发展的条件下, 由企业主体在全国市场或世界市场竞争中创造出来, 经权威机构公正评估、市场接受、同行认同, 以及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质量的特优性、传播的广泛性、营销的效用性、发展的持续性、商标的高价性等特征并名列前茅的产品。

2.名牌评价方法分析

根据名牌的内涵, 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和客观的名牌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才能使名牌的评定合理和规范, 使名牌具有更强大的社会昭示意义。评定名牌, 在方法上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是要有能综合评定表现品牌市场素质的多项因素。因为一个品牌能否称为名牌, 需通过对该品牌多方面的市场表现因素综合考察才能确定, 不可能凭单一因素来断言一个品牌是名牌。比如, 用市场占有率来衡量某品牌的市场表现, 就需要用该品牌的市场声誉来修正。可见, 评定名牌面临的是一个解决对“多因素”综合评定的问题。二是对品牌进行评定时, 既要有可量化因素, 也要有不可量化因素, 即可定量化因素与不可定量化因素同时纳入到评定系统中。如上面提到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声誉”。三是评定结果必须有跨行业的可比性。

目前, 以评价主体为标准的名牌评价方式主要有三种:

(1) 专家评价方式, 主要是由专业或业内人士组成的评价主体。他们主要从产品的技术性能、先进程度、内在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专家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倾向, 不完全按即期的市场销售作出评价, 这种超前性在某种程度上会与市场相脱节。

(2) 市场评价方式, 即以同类产品的市场销售、市场占有率作为其评价标准。市场评价方式实质上就是消费者评价方式。市场行为的最终评价主体是消费者, 一种名牌产品多大程度占有消费者, 它就多大程度占有市场。所以说, 市场评价方式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方式。

(3) 政府评价方式。政府评价方式有自己较强的偏好, 对名牌产品的评价有一定的功利性。其评价标准主要是完成利税的程度、完成生产计划情况、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等。在政府评价方式里, 往往会出现利税大户就是名牌企业, 畅销产品就是名牌产品的现象。

当前, 国际上通用的是市场评价方式。市场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企业规模、消费偏好、购买倾向、品牌声誉等评价指标。其中, 市场占有率是市场评价方式的最基本指标。因为名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根植于消费者, 市场占有率反映了名牌产品拥有消费者的数量。

3.市场评价方式分析

由于市场评价方式只能反映目前及过去的市场情况, 这就至少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 企业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市场具有动态性, 今天你可能是一个名牌, 但明天就有可能因竞争而被挤出市场, 丧失名牌地位。

(2) 企业不可能只靠一个名牌产品的存在, 而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采用各种名牌策略可以延长名牌产品的生命周期, 但不可能违背生命周期的规律。所以, 企业必须进行品牌的延伸, 由一种名牌产品延伸到一系列的产品, 甚至是几个系列的产品。实质上, 企业就是要利用现有品牌的“名牌效应”。

(3) 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 尤其是准备运用广告攻势或降低售价来提高市场占有率时, 往往会对效果难以把握。而利用现有的名牌效应, 可能不增加广告支出、不降低售价, 甚至提高价格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由上分析可发现, 一套完整的名牌评价方式及评价体系, 还需建立一套“名牌效应”的预测和分析方法来补充、修正。因此, 可寻求一种新的数理统计和数学处理方法, 来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作出辅助决策。

马尔可夫分析法, 就是应用马尔可夫链的理论和方法, 来研究分析有关的经济现象变化规律并藉此预测未来状况的一种预测方法。马尔可夫链是一种随机时间序列, 其无后效特性正符合“名牌效应”的特点。因为, 名牌效应只考察目前的产品是否是名牌, 是否产生名牌效应, 能产生多大名牌效应, 而与过去该产品是否名牌却无直接关系。

马尔可夫分析法的基本运用, 就是预测下一期最可能出现的名牌市场状态, 其步骤是:第一, 从预测目的出发, 考虑决策者的需要, 来划分预测对象所处的市场状态;第二, 计算市场分布初始概率;第三, 计算市场状态转移概率;第四, 根据转移概率进行预测。

据此步骤, 可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期望利润进行预测, 把预测结果与现期、各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 可看出某个企业的名牌产品在各期、各地所产生的名牌效应, 然后与企业的计划目标相比较。如果低于企业的计划目标, 企业则将要考虑及时改变、增加营销活动, 来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名牌效应;如果接近或超过了计划目标, 企业就可考虑更合理、经济地配置营销资源, 或进一步提高计划目标。

实证评价与分析

1.马尔可夫预测运算

马尔可夫预测的基本原理是:本期市场占有率仅取决与上期市场占有率及转移概率。如有1、2、3家公司生产同种产品, 它们在市场上现时占有的份额分别为:

这里, S0表示初始占有率, P10表示1公司初始占有率, P20表示2公司初始占有率, P30表示3公司初始占有率。并称 (P10P20P30) 为市场占有率初始向量。

又知市场占有转移矩阵为:

其中, P11P12P13表示各公司保留上期顾客 (或用户) 的概率;其他数值则代表两种含义:如对P而言, 其一重含义是1公司丧失的顾客到2公司的概率, 另一重含义则为2公司由1公司转来的顾客 (或用户) 的概率等等。

由原理直接建立预测数学模型如下:

写成矩阵形式为:

同理, 已知本期市场占有率, 即可求出下期的市场占有率。比如第K期的市场占有率为:

即第K期的市场占有率等于初始占有率与K步转移概率矩阵的乘积。

2.建立预测模型的前提条件

通过对上述运算方法的实际运用, 虽然实际情况与预测结果趋势相同, 但往往达不到预测目标。因此, 一定有其他因素影响预测结果, 所以在预测中必须有以下假设条件:

假设1:各品牌厂家和产品同处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不因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商务环境、产业结构的不同, 而引起消费偏好转移。

假设2:各品牌厂家在实施各自营销策略时, 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相同效果。因为转移矩阵 (P) 是不因时间变化而变化的。

假设3:各品牌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流动情况的调查数据都是准确的。

3.实证分析

以“SHUAIK”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名牌的基本特征方面论证“SHUAIK”品牌:一是“SHUAIK”自从其厨房电器打响市场后, 经过10多年的创造性开发和拓展, 目前已形成一系列小家电拳头产品;二是“SHUAIK”的前身为乡镇企业, 具有品牌经营自主权, 其各类名牌产品都是在企业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受到法律保护的前提下, 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三是“SHUAIK”产品由于质量优秀, 传播广泛和信誉真实, 因而在消费者中赢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名牌产品公正评估者应是不受控制、非盈利、相对独立的权威评估机构。“SHUAIK”符合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和统计消费者的货币投票结果和相关意见, 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估, 得出公正的结论并向社会发出权威性公告的要求;五是“SHUAIK”商标经评估价值为21.2亿元人民币, 在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可见, “SHUAIK”符合名牌的条件、要素和特征。所以可得出结论:“SHUAIK”是真正的名牌。

为了避免和减少马尔可夫分析法的局限性, 对预测模型略为改进, 具体方法是:根据事先调查结果, 把市场份额划成三块, 一块由“SHUAIK”占领, 一块由“BOSS”占领, 另一块则由一些非名牌拥有。如此划分一是可看到他们实力相当, 所拥有的营销资源也相近, 可相互抵销因营销策略差异而产生的误差;二是预测名牌效应必然是长期、趋向稳定的。因为企业不可能仓促间就创出名牌来, 所以用马尔可夫预测出来的长期市场占有率可看作名牌效应的体现。

运用马尔可夫分析法, 对“SHUAIK”在福建、江苏、浙江三地未来三年及长期市场占有率进行预测, 作为“SHUAIK”公司制定营销策略的决策参考。

(1) 福建市场分析。已知市场占用率:“SHUAIK”为18.2%、“BOSS”为29%、其他品牌为52.8%。顾客流动转移情况如表1所示。

可得出S0= (0.182 0.29 0.528) 及转移矩阵P为:

预测长期市场占有率。设 (α= (X1X2X3) , 根据标准概率矩阵性质, 有αP=α。即:

解之得:X1=31.1%, X2=48.6%, X3=20.2%。

根据预测结果, 可看到在未来三年内, “SHUAIK”的市场占有率将从18.2%提高到31%;“BOSS”从29%提高到48.92%;其他品牌则从52.8%降至20.01%。长期以后将各自占有市场份额31.1%、48.6%、20.2%而达到动态平衡。

(2) 江苏市场分析。已知市场占用率:“SHUAIK”为31%、“BOSS”为25.5%、其他品牌为33.5%。顾客流动转移情况如表2所示。

同理解之得:X1=46.7%, X2=33.3%, X3=20%。

根据预测结果, 可得出三年内, “SHUAIK”的市场占有率从31%上升到44.84%, “BOSS”从35.5%下浮到33.47%, 其他品牌从33.5%降到21.69%。并将在各自市场份额46.7%、33.3%、20%时达到平衡。

(3) 浙江市场分析。已知市场占用率:“SHUAIK”为43.7%、“BOSS”为31%、其他品牌为25.3%。顾客流动转移情况如表3所示。

同理解之得:X1=50%, X2=25%, X3=25%。

从结果可看出, 浙江省的情况为:三年内“SHUAIK”从43.7%上升到50.05%, “BOSS”降至25%, 其他品牌降至24.95%。并将在各自市场份额50%、25%、25%达到动态平衡。

综合考察三省的预测结果, 可发现一些共同点:一是各地小家电市场基本被“SHUAIK”、“BOSS”瓜分, 当地品牌也占一定份额;二是由于名牌效应作用, “SHUAIK”、“BOSS”的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 但在各地两个品牌各自有自己的优势;三是在各地市场, 最后都能达到动态平衡, 这也进一步证明“SHUAIK”、“BOSS”属于真正的名牌。

对策分析

根据以上预测结果可得出, “SHUAIK”的名牌效应在各地的表现不尽一样, 但经过马尔可夫分析法预测, 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在30%~50%之间。SHUAIK公司目前最重要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名牌效应, 继续保持并发展名牌战略, 使“转移矩阵”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1.继续发展“SHUAIK”品牌

力争把“SHUAIK”发展成国家级直至国际性名牌。目前, “SHUAIK”的地区差异性仍旧存在, 如在福建省只占18.2%, 即使顺利发展, 达到平衡也只有31.1%, 而其公司所在地浙江省却高达55%以上。同样, 其他各省也有差距。由此可见, “SHUAIK”目前还只能算是地区性名牌, 如果不实施更有力的名牌战略, “SHUAIK”将难以有所突破。所以, “SHUAIK”必须在迅速覆盖国内市场同时, 趁现在同类产品的洋品牌未登陆之际, 预先做好防御准备。

2.利用名牌效应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名牌企业产品在与现存竞争者的竞争中占了上风, 迫使非名牌企业退出市场, 还可使想进入这种产品市场的企业望而生畏, 放弃进入的打算。一般而言, 名牌产品成本较低, 因而价格有能力在较大范围内变动, 非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不敢贸然进入。这就是说, “SHUAIK”须充分利用名牌效应乘胜追击, 既赶跑现有的竞争者, 又抬高进入的门槛, 吓跑潜在的竞争者。

3.利用名牌效应增加其附加价值

由于名牌的特殊效应, 名牌的价格有能力在较大范围内波动。名牌企业由于规模不大, 可通过提高附加值来获取高额利润。针对“SHUAIK”产品的市场特点, 由于同类产品的非名牌较多, 它们的价格一般都较低。如果“SHUAIK”降价销售的话, 它的市场份额必然在短期内大幅度上升, 但随着生产批量加大, 质量问题增多, 其产品形象就会变差。所以, 在价格策略上实行降价策略是不明智的。

4.利用名牌效应发挥其扩散效应

我国传统老品牌大多数是一牌一品, 产品面较单一。如果说名牌是一种资源, 那么, 名牌面过于单一, 就是对名牌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 要树立名牌的延伸意识, 一方面是产品的系列化、多元化, 比一般产品更容易使消费者接受, 更容易占领市场, 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利益;另一方面, 产品的延伸, 还可分散企业单纯依靠一种产品带来的风险。发挥名牌的扩散效应, 可实行“一品多牌”或“一牌多品”的策略。

5.利用名牌效应扩张规模

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短期内靠企业自我积累和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 往往难以达到这个目标。为此, 要抓住时机, 以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为龙头, 以资产纽带为核心, 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方式, 组建以名牌命名的企业集团, 从而使资产膨胀, 经济规模扩大, 形成名牌实力的整体优势。

6.不断创新和保护名牌

创名牌不易, 保名牌更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不知有多少辉煌一时的名牌江河日下, 拥有名牌的企业也遭受经济效益下降, 甚至被淘汰的厄运。由于各种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 所以拥有名牌的企业必须居安思危, 及时根据消费者的喜好, 开发出新产品, 并不断赋予名牌的新内涵。

结论

用马尔可夫分析法预测、分析名牌效应目前还不成熟。笔者主要是通过对马尔可夫市场占有率预测的改进, 得到名牌效应的预测结果。预测结果仍然用市场占有率代替。就像评定名牌光靠一个指标是不够的, 需要用其他指标予以修正一样, 用马尔可夫方法预测名牌效应, 如果只有市场占有率一个变量也是欠缺的, 需要引进更多的变量来参与 (如引进利润这个变量) 。真正的名牌不但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还有高额的利润。这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A.T.RHARVCHA-REID.马尔可夫过程论初步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出版社, 1979.

[2]姚建平.名牌效应在商品促销中的作用[J].商业研究, 2006 (14) :27-29.

[3]潘成云.逆名牌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 2005 (11) :65-69.

3.企业价值评估中企业收益的预测 篇三

2005年版的《国际评估准则——企业价值评估》、美国评估师协会的《企业价值评估规范》和《欧洲价值评估规范》中,均明确了收益现值法是企业价值评估项目最恰当、最理想的评估方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却很少,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就是企业收益的科学预测。企业收益的预测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较多的方法,国内各种评估机构和评估师一般均是依据执业判断能力来选择的,所得出的预测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益相关者对评估结果的质疑很多源于企业收益预测的准确性。

一、企业收益预测方法的选择

(一)我国企业收益预测方法的现状

为了深入研究收益现值法中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现状,笔者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国内资产评估中介机构为调查对象,问卷采用邮寄的方式或直接送发的方式,多数问卷以邮件形式寄回。全国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涉及到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陕西省、上海市、深圳市、辽宁省、新疆等十个省市,回收问卷230份。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来看,各种收益预测方法的选用有很大的区别。问卷所列六种预测方法中,选时间趋势预测法的157位,占68.26%;选综合调整法的119位,占51.74%;选回归预测法的97位,占42.17%;选专家预测法的79位,占34.34%;选产品周期法的65位,占28.26%;选模型预测法的43位,占18.70%。具体选用哪一种方法要依据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和收益的变动趋势而定,哪一种方法适合就采用哪一种。当然,这也与评估师对预测方法的理解程度有直接关系。

在收益预测的计算工具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在调查问卷的回函中,选Excel的171位,占74.35%;选计算器的24位,占10.43%;选TSP的8位;选SPSS的6位;选SAS的1位;无人选用E-view软件。Excel是Office办公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人员对Excel比较熟悉;而有少部分的评估人员直接用计算器计算。TSP、SPSS、SAS软件比Excel的功能要强得多,而选用的却比较少。

问卷调查表明,目前具体的企业收益统计预测方法(数学方法)并不是制约收益法应用的首要问题。在企业收益预测方法中,评估人员考虑的重点是收益具体项目的预测难度,影响企业收益的各个项目预测适用哪一种方法,如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各项成本费用的变动趋势等。

(二)企业收益预测方法选择的策略与原则

在国外评估准则中,没有任何预测方法的限定。在国外评估理论研究文献中,对预测方法的研究也属少数。近几年,我国评估理论和实务界也有部分学术文章讨论收益的预测方法,如:曲线模型法、模糊预测、灰色预测法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等。

企业收益预测方法分析研究表明,时间趋势预测与各种简单的平均预测相比,得出的预测值相对更接近实际;各种曲线预测技术方法与直线回归预测方法相比,得出的预测值更准确、可靠;多因素预测与单因素预测相比,得出的预测值更接近实际或误差更小。然而,相对复杂的预测模型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

1.模型越复杂需要的数据越多,包括数据的变量个数和时间序列的长度;

2.随着预测期间的延长,预测结果的优越性却逐渐降低;

3.研究表明,在进行收益预测时,即使是最好的预测结果,最终也要服从专业分析师的主观判断。

可以说,相对复杂的预测技术需要更多的可靠数据,并且要应用更多的数学计算公式和计算机软件,这些条件实质上又制约着预测方法的应用。如果被评估企业有较长期的历史收益数据,如果相应的模型参数在长时期中没有明显的变化,时间序列模型可以得出较好的预测结果。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对于大多数企业和评估机构来说,应用复杂数学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其收益很可能会超过其代价和成本,在很多时候是得不偿失的。

从理论上讲,经济预测技术与方法均能应用于收益预测,在众多的预测方法中,要选出哪一个方法最科学、最理想是没有意义的,不同的方法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只要企业经营状况适合,最简单的方法也能得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值。

目前,以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相关会计资料、统计资料的可靠性来看,最现实的预测方法仍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将企业收益或现金流量分解为销售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最后归结为净现金流量。要针对不同项目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和做出单项预测,同一个企业的收入与费用可能会遵循不同的变动规律,可以采用不同的预测技术与方法。

二、企业收益预测期的划分

目前国内评估理论与实务界认可的收益现值法公式为,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分阶段收益模型的方法,也就是前期收益现值加后期收益额递增增长的收益现值,公式如下:

其中,Rt——第t年的收益额

i——资产的折现率

n——前期收益期间,常取5年

Rn+1——第n+1年当年的收益额,以后每年收益额将以g的速率递增

按照这个基本理论分析公式,可将企业价值分为两个部分:

企业价值=明确的预测期期间的现金流量现值+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

对于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企业价值,以企业持续稳定的效绩假设为前提,完全可以用简化的公式预测和计算。这种持续稳定的效绩假设就是要保持所有新投资都能取得稳定的收益率;企业投入的资本能取得稳定的收益率;企业能保持稳定的增长率,每年能拿出一定比例的营业利润作为再投资的资本。

明确的预测期间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长度,以便企业能够在此期间末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这个足够的时间长度到底应是多少,是评估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在国外的各种评估模式中,一般确定明确的预测期间为10-15年。在具体项目评估时一般很难做到这么长时期的预测,为了方便预测,并使预测误差更小,可将10-15年分为两个阶段。3-5年的详细预测阶段,制定完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并尽量使之与单位产量和单位成本相关;其余年份为简单预测年份,只预测几个重点指标,如销售收入、利润、成本费用、资本周转率等。

在国内企业价值评估中,企业收益的预测一般分为近期预测(短期)与长期预测。近期预测的时限是由企业收益的变化趋势决定的,如果收益稳定,预测3-5年就可以反映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如果收益变化具有周期性,那么变化周期的长度就决定了预测的时限。预测时间越长误差越大,一般应为3-5年,最长不超过10年;而长期预测指对企业长远发展趋势的预测。在这里,近期预测就是明确的预测期间收益预测,而长期预测就是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收益预测。

在明确预测期间的具体时间段划分上,国内国外的看法基本一致。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明确的预测期间越长,对企业价值的估价越准确。许多评估人员在收益预测中利用了这样的隐含假设,在明确的预测期之后,新资本收益率等于资本成本;而明确的预测期间,新资本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因此,延长预测期间就等于延长了新资本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的时间段,也就导致了企业价值的增加。

而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是:只要明确的预测期间足够长,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能在预测期末达到稳定状态。美国麦肯锡公司通过各种行业的企业资本收益率和增长率研究表明,公司极少能长期超过竞争对手,在投资资本收益率方面,能连续10年超过竞争对手的公司不到25%,能连续15年超过竞争对手的公司不到10%;行业的平均投资资本收益率和增长率与国民经济状况直接相关。汤姆·科普兰对某企业的价值评估后发现,不管明确的预测期间有多长,企业价值总是8.93亿美元,在预测期为5年的情况下,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占企业总价值的79%;在预测期为10年的情况下,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占企业总价值的60%。

从评估理论和评估实践来看,3-5年的详细预测期完全可以满足企业价值的估价需要,没有必要进行过长时间的预测,而且预测的时间越长,预测的误差就越大。

三、利用损益表综合调整进行预测

企业收益预测一般以前5年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实际经营业绩为基础。虽然可以不通过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就可以直接求得现金流量,但如果不建立资产负债表,就很容易忽略构成现金流量的各种不同项目,有可能以历年的数据预测得出未来的销售收入与筹资的数量有矛盾。资产负债表有助于平衡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均衡一个项目的变动与其他项目变动的关系。当然,建立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要进行前期的数据调整,也就是根据前面所述的收益界定进行调整,只有调整后的损益表才能用于收益预测。

在国内外评估领域,均以销售收入预测作为企业收益预测的出发点,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体现,需求驱动预测从销售收入预测着手,而其他的指标和变量(成本、费用、流动资金等)都以销售预测为前提进行。预测一般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预测销售收入

预测销售收入应该以销售额的增长和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化为基础,选用适用的预测数学模型。销售收入预测是企业收益预测的关键,以前述的企业经营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为基础,并要注意与企业的以往表现、行业的历史情况相符合。从统计分析来看,很少有企业能较长期地在增长率上超过竞争者,并且大多数企业在较长期后销售增长率与行业增长率相接近。如果企业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很多,持续时间较长,就要注意进行合理性检验。这些既是预测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也是在检查核对时的基本要点或出发点。

如果企业有新的开发项目,则需要特别谨慎,因为如企业能成功开发新产品,就使企业有了新的增长点,企业的增长率和投资收益率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果企业新产品开发失败,就会降低销售增长率,也可能被淘汰出该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设计出每种状态的可能性及其概率,综合估计企业的销售收入。

(二)预测营业项目

预测营业项目,如企业的营业成本、流动资金、土地、厂房和设备等。把这些项目与销售收入联系起来。销售收入的预测是其他营业项目预测的前提,因为其他流量都与销售量有关或依赖于销售量。比如,如果没有显著的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的大幅度增加,销售量的高速增长通常是难以实现的。成本的变化也和销售量的增长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目前的企业经营中,随着销售量的增长,单位产品的成本就随之下降的趋势假设并不见得正确,除非评估人员确实发现了有说服力的证据。在销售量增长的同时,单位产品的成本相同比例的下降,多数属于评估人员的假设或空想。通过企业经营情况的长期考察,评估人员会发现,土地、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与销售收入的比率是比较稳定的,从销售增长率完全可以推测土地、厂房和设备的净额。

(三)预测非营业项目

预测非营业项目,如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对非关联企业投资和利润。

(四)预测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应等于上一年的所有者权益加上净利润和发行的新股减去股利分配数额。

(五)报表内项目之间的关系验证

4.企业发展前景预测 篇四

四2014-2016年经营状况 五2017-2022年发展规划 第八节、铁路安检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优势分析 三产品/服务特色

四2014-2016年经营状况 五2017-2022年发展规划 第九节、铁路安检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优势分析 三产品/服务特色

四2014-2016年经营状况 五2017-2022年发展规划 第十节、铁路安检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优势分析 三产品/服务特色

四2014-2016年经营状况 五2017-2022年发展规划

5.企业发展前景预测 篇五

与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简介

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属于典型的政策引导型行业,其需求取决于国家环保政策及下游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其行业走势和环保政策及下游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具有独特的周期性。我国环保政策日益严厉,“十二五”期间,以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代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再次提高,火电、钢铁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行业将面临新一轮设备新增或改造投资需求。受此驱动,大气污染防治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期。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市场供需预测与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发展方向、中国主要区域大气污染的防治产业运行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大气污染防治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大气污染防治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图表部份 目录

第一章 2011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一、环保行业整体发展综述

二、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成就概述

三、中国“限塑令”正式实施

四、环保部力推“环境污染责任险”

五、环保行业发展重点解析

第二节 2011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环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环保产业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四、中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第三节 2011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二、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

三、国家应加强环保产业的政策指导

四、解决中国环保产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第二章 2011年全球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大气污染的基本概述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

二、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四、大气污染的防治

第二节 2011年全国际大气污染防治概述

一、全球大气污染问题

二、美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解析

三、日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分析

四、英国出台“空气污染策略”减少排放污染

第三节 2012-2016年全球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解读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监督管理条例

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四、城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

五、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第三节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发展综述

一、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二、中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三、2011年中国大气环境及污染防治状况

四、中国“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取得突破成效 第二节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产业重点城市分析

一、兰州开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

二、德兴市人大检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情况

三、无锡加大防治大气污染

第二节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

二、能源浪费严重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四、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五、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

六、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手段

七、构筑大气污染治理防线

第五章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治理技术

一、脱硫技术

二、脱氮技术

三、除尘技术

四、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和光化学污染研究 第二节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概况

一、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二、城市大气污染光学监测技术系统与示范

三、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取得较大突破

四、气体吸附分离技术与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节 2011年电力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

一、基本背景

二、中国电力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开发的状况

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全新开发模式

第六章 2011年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防治分析 第一节 酸雨

一、酸雨的发现与成因

二、酸雨形成的影响因素

三、酸雨的危害

四、中国酸雨危害形势严峻

五、酸雨的治理措施 第二节 一氧化碳 一、一氧化碳的危害性

二、亟待建立室内环境一氧化碳污染防控体系 三、一氧化碳污染防治分析 第三节 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危险性

二、中国的二氧化硫控制目标和政策措施回顾

三、“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四、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状况分析 五、二氧化硫治理措施分析 第四节 烟尘

一、烟尘的定义

二、烟尘的危害

三、烟尘的排放及治理

四、焦化行业烟尘污染及治理对策

第七章 2011年中国主要区域大气污染的防治产业运行格局分析 第一节 北京市

一、北京市空气污染程度

二、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三、北京兑现空气质量绿色奥运承诺完成情况

四、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五、北京市推大气污染防治二十条 第二节 广州市

一、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二、2011年广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情况

三、未来广州加大空气污染整治力度

四、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第三节 济南市

一、济南市空气质量获得较大改善

二、济南市大气环境分析

三、济南空气恶化升级为重污染 第四节 哈尔滨市

一、2011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质量简述

二、哈尔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保障“绿色大冬会”

三、推进哈尔滨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四、“十一五”哈尔滨投资143亿根治大气污染 第五节 乌鲁木齐

一、乌鲁木齐大气污染防治的成就分析

二、2011年乌鲁木齐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办法

三、乌鲁木齐加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四、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是用电

五、乌鲁木齐预投809亿防治大气污染 第六节 其他地区

一、2012-2016年上海将投资55亿治理大气污染

二、石家庄将建七个大气污染控制示范区

三、杭州大气污染整治的重点

四、呼和浩特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五、太原市严格控制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

第八章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业上市企业竞争力与关键性财务分析 第一节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章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发展概况

一、空气污染防治设备介绍

二、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实现突破发展

三、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业稳步增长 第二节 2011年中国除尘器市场分析

一、“十一五”中国除尘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中国出现新型MC-II型脉冲袋式除尘器

三、袋式除尘器行业发展预测

四、中国袋式除尘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节 2009-2011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统计分析

一、2009-2010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分析

二、2011年全国及主要省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分析

三、2011年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集中度分析

第十章 2012-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2-2016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探讨

一、2012-2016年中国将筹集1万亿发展环保产业

二、环保行业投资前景看好

三、中国环保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第二节 2012-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大气污染防治业运行前景预测分析

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方向分析

三、大气污染防治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12-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业盈利预测分析

第十一章 2012-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业投资热点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 2012-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12-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业投资热点分析

一、热点项目分析

二、区域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2012-2016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竞争风险

二、技术风险

三、政策风险

四、进入退出风险 第四节 专家投资建议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6-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 图表:2006-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图表:2006-2011年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2006-2011年财政收入

图表:2006-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2011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6.高考作文预测:创新发展 篇六

——题记

在这个世界上,能让思维转弯的人并不多见;而转与不转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所在,也是事业是否成功的关键。

从前,有三个人去庙里卖梳子。第一个人认为让和尚买梳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是枉费心机,于是便知难而退,结果一把梳子也没有卖出去。第二个人脑筋一转,说服了和尚们用梳子刮头皮以增进脑部血液循环,于是卖出了十几把梳子。第三个人则另辟蹊径找到寺庙的住持,并向住持建议说:“如果在每个香案上都放上几把梳子,不仅能让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们整理好叩拜时弄得散乱的头发,以显示对佛祖的尊敬,还能表现出佛家以慈悲为怀,让他们梳去万千烦恼的至善大德。”住持听了后频频点头。于是,第三个人卖出了上百把梳子。

很显然,第三个人的成功得益于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实践证明,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无量法宝,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发展的长久推手,是世界繁荣的永世良策。

康有为说:“创新则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黄汉清也说:“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不错,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成的人都是勇于创新的先锋。

沃卡,只是让思维转了一个弯,竟使他富于创意的作品风靡全世界,而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拉链大王”。一百多年前,芝加哥博览会上展出了一个叫“拉链”的展品,这个小物件在当时没有引起丝毫反响,可是沃卡却发现了它,并用1美元买下了那个拉链。接下来,他便让自己的思维转了一个弯——将那些不起眼的拉链安到鞋子、服装、钱包上进行销售。结果,拉链凭着它简单快捷的特点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为敢于创新的沃卡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巨大的财富。

其实,让思维转一个弯并不难,只需有勇气和智慧就可以。当然,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势是它最大的障碍。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世上并不缺少这种敢于突破传统模式让思维转一个弯的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勇于打破前代文人骚客的思维定势,力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终于开创了自己的文风,成为一代“诗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是让思维转了一个弯,标新立异,大胆创新,才把画竹的技巧渗透在书法艺术中,最终独创了板桥体这种别具一格的新书体。

让思维转一个弯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而是在借鉴和吸收他人优秀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王业宁说过:“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但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因此,思维的弯也不能乱转,只有转得适时,转得漂亮,才会发挥其神奇的作用。

让思维转一个弯是智慧的表现。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纷繁复杂的问题,对此,我们不能手足无措或俯首称臣。因为,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理清头绪,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让思维转一个弯,就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7.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研究 篇七

一、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 一)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完整模型

根据利税指标构成要素, 推出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如下:

利税=烟叶销量 ×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 × (烟叶销售毛利率+ 13%) -烟叶收购量 ×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 ×13% +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增值税期初留底金额-费用总额+四小税+其他业务收支净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净额

( 二)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简化模型

由于烟叶经营企业一般会取得补贴收入, 即营业外收支净额大于0, 如不考虑四小税、其他业务收支净额、投资收益净额, 则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如下:

利税=烟叶销量 ×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 × (烟叶销售毛利率+ 13%) -烟叶收购量 ×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 ×13% +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增值税期初留底金额-费用总额+营业外收支净额

二、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验证

为验证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本文按照利税传统测算方法、利税预测简化模型测算方法, 分别对A公司20X3-20X5 年度利税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测算, 传统算法与模型算法测算的利税完全一致 (具体测算过程见表1) , 表明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正确。

三、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应用

以A公司20X5 年数据为基础, 假设上级公司下达A公司20X6 年度任务如下:

1. 烟叶销售计划7 万担;

2. 烟叶收购计划8 万担。

在上述烟叶购销计划基础上, A公司确定了其他主要指标值:

1.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2450万元/万担;

2. 烟叶销售毛利率22.4% ;

3.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1900 万元/ 万担;

4. 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0 万元;

5. 费用总额1100 万元;

6.营业外收支净额576万元。

根据利税预测简化模型:

利税=烟叶销量 × 烟叶不含税销售均价 × (烟叶销售毛利率+ 13%) -烟叶收购量 × 烟叶不含税收购均价 ×13% +增值税期末留底金额-增值税期初留底金额-费用总额+营业外收支净额, 推出:

利税= 7×2450× (22.4% + 13%) - 8×1900×13% +0 - 203 - 1100 + 576 = 3368 万元

四、结论

( 一) 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提供了根据烟叶购销计划等几个关键指标测算烟叶实现利税的有效方法。

( 二) 地市级烟叶经营企业在制定年度烟叶利税目标时, 应按照上级单位下达的烟叶购销计划, 着重测算烟叶购销均价后进行预测。

( 三) 省级烟草企业在分解年度利税目标任务时, 应先分解卷烟利税、烟叶利税、企业利税等, 而烟叶利税的分解, 可以采取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根据各所属烟叶经营企业烟叶购销计划、烟叶购销均价进行测算。

( 四) 本文建立的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是建立在烟叶销售发生在烟叶收购结束之后的前提下 (即当年收购的烟叶总成本与期初烟叶库存总成本进行加权平均) , 烟叶经营企业在运用该模型时应根据烟叶销售的时间节点, 准确预测烟叶销售成本以及烟叶销售毛利率。

( 五) 本文建立的烟叶经营企业利税预测模型, 是建立在直接销售原烟的前提下, 可能存在烟叶经营企业销售片烟的情况, 烟叶经营企业在运用该模型时, 应将原烟和片烟的销售进行区分, 对于片烟销售, 模型中的增值税税率13% 应调整为17%。

参考文献

[1]凌成兴2016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

[2]中国烟草总公司.烟草行业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8.铁路物流发展模型预测 篇八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流园区;铁路货运站;流程;规划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1-0120-03

Abstract: With the springing up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intension of transportation competition, the idea of logistics will be introduced into railway field. In order to meet this development, the railway field must design their own logistics system. To the problem, we work out the suggestion of constructing logistics park and logistics railway freight. Besides some management methods fitting to it also has been suggested.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logistics park; railway freight; procedure; planning

21世纪是通路的时代,谁控制了通路谁就占有了市场,这里的通路指的就是物流。物流是指为了符合顾客的必要条件,所发生的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物质、服务以及信息的流动过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等行为。我国铁路要打造一流的物流品牌,就应该集结更多的货源,更好地组织运输生产,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不能像以前一样等待“货主找上门”,而应该把买方市场主动转变为卖方市场,建立自己的物流园区,来获得更多的货源。为了使运输成本最低同时方便顾客,还必须建立物流化货运站。此外再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就能使铁路物流的发展符合未来的物流发展趋势。下面将对以上内容详细论述。

1铁路物流园区规划

1.1铁路物流园区选址

铁路物流园区选址的限制条件较多,不能像一般物流园区那样建立一定的选址模型求解最优地点。基于铁路站场建设的特殊性,铁路物流园区在选址前要进行下列研究。

(1)经济环境分析:对铁路物流园区的地区进行经济分析,分析现在经济形势、预测未来增长趋势。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推进物流产业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巨大。

(2)城市规划分析:铁路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布局要考虑城市整体发展,结合城市用地条件来确定园区的位置。因此,物流园区的设置应与城市有关规划相协调,符合城市物流用地空间的统一布局,满足城市地域合理分工与协作的要求,与城市功能定位和远景发展目标相一致。

(3)铁路建设分析:由于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依托在铁路货运站建设的基础上,因此在满足城市规划建设需要的同时,还应考虑铁路路网规划的要求。总之,经济环境分析对确定铁路物流园区建设非常重要。经过城市规划分析和铁路建设分析后方确定铁路物流园区的建设位置。

1.2铁路物流园区货物流量与结构预测

确定铁路物流园区选址后,首先要对拟建园区的货物流量与货物结构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园区的具体规划设计。货物结构的预测将确定园区的功能及作业流程,货物流量的预测是确定园区面积的关键,也是各功能区面积计算的依据。

(1)货物流量预测:铁路物流园区货物流量的预测是对尚未发生或目前还不明确的货物流量、来源、流向、流速等内容进行预先的估计和推测。预测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在铁路物流园区的具体设计中,本文推荐使用一种新的预测方法——相关因素加权分析法预测货物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2)货物结构预测:货物结构预测主要是在调查铁路物流园区所在城市现有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根据以往运输货物品类构成确定将来货物的大致结构。同时要注意结合整个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远景规划,因为这将导致运输品类及运输量的改变。

1.3铁路物流园区作业流程设计

(1)成件包装货物作业流程。分析成件包装货物在物流园区内的各种作业,理顺各作业的先后关系及关联,画出作业流程图。在规划园区处理成件货物的物流设施和作业场所(如仓储区、理货区等)布局时应以此为据。

(2)集装箱作业流程。集装箱运输应是铁路向物流型企业转型初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联运的基础。因此,在铁路物流园区的规划中应该重点加以分析。集装箱在铁路物流园区的作业可以分为集装箱的到达作业、出发作业及中转作业等。它们具有各自的作业特点及作业流程,分析后可以确定集装箱堆场的分区原则和集装箱堆场各分区的相互位置。

(3)散堆装及长大笨重货物作业流程。在规划散堆装及长大笨重货物的作业流程时,应充分考虑散堆装货物的性质及特殊的作业要求,在物流园区合适的位置划分散堆装及长大笨重货物堆场。由于作业量大,如果交通规划便利,应该设置进出物流园区的专用出入口。

1.4物流园区作业区面积的计算

(1)接货发货、分拣作业面积计算。在作业量一定的情况下,作业效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需要的作业面积也就越少。接货,发货,分拣作业的面积S都可以采用下式计算:S=Q×TH×S'

式中,Q为一个工作日的平均作业量,T为完成一次作业的时间,H为一个工作日的时间,S'为货物的平面单位面积。

(2)集装箱堆场面积计算。集装箱堆场(包括空、重箱堆放)的堆高可以根据箱型确定。集装箱尺寸一定,预测集装箱运输量已知时,可按下式可计算堆场面积S:S=QH×L×B

式中,Q为集装箱运输量(个),L为集装箱的箱长,B为集装箱的箱宽。

2物流化铁路货运站的建设

2.1物流化铁路货运站的布局原则

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站规划布局,不仅要考虑全国各省市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各省市和主要枢纽的地理位置。可以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与设置,使其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建立物流化铁路货运站必须有利于发挥路网优势,有利于充分利用新技术和装备,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鉴于此物流化铁路货运站的布局有以下原则。

(1)位于或接近货物集散处。货运量是设置货运站的基本依据,为了便于货物搬运,专门办理某些品类货运作业的专业性货运站应设置在相应的工业区。而办理多种品类货运作业的综合性货运站,应在枢纽内均衡布置。

(2)与便利交通系统配合。货运站的设置应考虑与周围搬运工具的合理衔接,并尽量避免铁路与城市主要干道的平面交叉。

(3)与城市现状和发展规划密切配合。货运站的规划,应根据工业区、居民区的分布状况以及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科学地确定货运站的服务半径,合理规划其吸引范围。同时还应符合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办理承运危险品货物的车站,应按照安全防火的要求,其选址必须远离市区,或设在城市常年下风方向的市郊。

(4)与编组站之间有便利联系。货运站与编组站之间应按货物的主要流向顺向配列,以减少车辆在枢纽内的迂回、折返运行,尽量缩短车辆行程。对规模较大的货运站在组织整列直达列车和整列空车时,应铺设联络线,使货运站到达的直达列车和整列空车能越过编组站,以提高枢纽的综合作业能力。同时应与综合运输网合理衔接。使货运站与公路线、港口、航空港保持密切联系、相互衔接协调发展,以便多形式联运,发挥综合运输效益。

(5)调整枢纽内货运站分工和布局。大城市枢纽内货运站应结合集装箱中心站、行包快运和物流发展规划,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和物流化发展。同时注意铁路枢纽的类型,布置和发展的主要条件。综合考虑各种车站在枢纽内的布置,特别是编组站在枢纽内的布置,保持好车站与车站间,以及车站与城市、与枢纽衔接的铁路方向之间的联系。

2.2物流化铁路货运站的规划设计

(1)新型货运站的选址。选址问题是建立物流化货运站首先应该考虑的。生产或服务系统所在的地区条件对系统的运营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货运这样服务性的系统,它的存在几乎完全决定于外界环境。因此,货运站的选址需在充分考虑外界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布局原则,慎重考虑其环境特点。

(2)新型货运站功能的划分。货运站的货场或临近若干个货运站应根据货源地情况,进行主要功能的划分。当货源地的制造业比较发达时,将它们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进行合理组织,形成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配送基地;当周边地区的商业系统比较发达时,将它们的货物供应运输合理组织,形成商业系统共同的货品储存基地和综合配送中心;此外,在海—陆、公路—铁路接口的地方建立物资转运货运站;在综合性、地区性货运站,为了增强服务性,可适当增加流通加工能力;在沿海物资进出口的地方建立国际货物转运货运站。总之,货运站功能的设定就是市场的定位问题,应根据周边环境具体考虑。

(3)新型货运站规模的确定。对以上货运站的不同功能进行分析,根据市场总容量、发展趋势确定目标份额,决定该部分的局部规模。规模设定中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首先是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地区、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因为我们所讨论的项目不是短期行为,预测必须包含中、长期内容。其次是要充分了解公路、航空、水运等的状况,了解它们目前的生产能力、占有市场份额、经营特点、发展规划等。因为市场总容量是相对固定的,不能正确分析竞争形势就不能正确估计自身能占有的市场份额。

(4)新型货运站的设施规划与设计。货运站的主要活动是物资的集散和进出,在预定的区域内合理地布置好各功能块相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布置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简化作业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力求投资最低,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货运站是大批物资集散的场所,物料搬运是最中心的作业活动,合理的设施规划经济效果将更为显著。在进行设施规划设计时,环境条件非常重要,相邻的道路交通、站点设置、港口和机场的位置等因素,要与中心内的道路、物流路线相衔接,形成内外一体、圆滑通畅的物流通道。

(5)新型货运站设备规划与设计。传统理念认为高配置的设备是企业先进性的标志,但为了追求先进性就要配备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会给投资方面带来很大的负担。这里我们借鉴欧洲物流界的观点来配置。这种观点认为“先进性”就是合理配备,能以较简单的设备、较少的投资,实现预定的功能就是先进,即强调先进的思想和方法。

当前承运的货物很难跟踪查询,货主对此意见很大。因此,铁路要向现代物流拓展,必须加大对现代管理技术的投入,引入或开发GPS技术在铁路的应用。要建立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当务之急是引入GPS技术,开发基于GPS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为货主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实现与货主共享信息,即建立网络。近期可以考虑与货主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满足货主企业查询等需求。远期可以考虑铁路与货主企业的局域网对接,真正共享信息资源,并开展电子商务。铁路货运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改变现有落后的工作流程和作业方式,加强建设适合铁路货运业务特点的现代物流信息处理平台,实现现代化物流的电子商务网络。在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车辆分配等方面,应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种相关资源,并在流通领域及其相关领域切实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客户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同时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对货票系统、客户系统、车辆管理系统、仓储系统、收入成本等进行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铁路货运站应像现代物流企业一样建立起功能完善的、面向社会的电子商务网络,实现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情报活动的高效准确。

3改革铁路运输和管理方式

物流作业的核心要求是方便、快捷和准时。在次基础上还要求服务优质,价格合理。针对这些我们提出了下列改革措施:(1)开行货运五定班列,结合铁路物流园区的货源,组织运输方式。打造“送达速度快捷、运到时限确定、途中信息可知、运输价格透明、服务承诺保证、违约赔付损失”的品牌形象。(2)开行集装箱专列,整个列车全部由集装箱组成,按五定班列运行和管理。(3)开行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对发到站间年运量在407万吨以上的煤炭、石油、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按照管理规范、定时发到、一站直达、承诺服务的原则,组织发货人、收货人和发、到铁路局签订四方互保协议,纳入跨局开行方案。(4)在铁路难以到达和铁路物流园区服务范围之外的区域,要与海运,空运,公路等运输方式相结合来扩大服务覆盖面。建立多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的运输体系,实现多式联运和门到门服务。

针对管理方面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一些改革措施:(1)整顿规范货运收费。铁道部明确规定,取消一切未经国务院批准的代其他单位收费,延伸服务必须执行货主自愿的原则,到站一律不准搞延伸服务收费,对大件运输收费进行重点整顿等。(2)提高运价透明度。在全路推行集装箱运输“一口价”。所谓“一口价”,是指托运人从发站把空箱提走的那一刻起,回去装货、送来重箱、运达到站、取走重箱,到还回空箱的那一刻止,全部过程的所有费用以一个数字表示出来。客户按此交费,提高了运价透明度,遏止了价外收费。(3)提高运价灵活性。允许各铁路局根据市场变化、竞争需要和运输成本,实行灵活的调价政策。(4)提高服务质量,尊重用户意愿,用户根据需要可以任意选择专用线和货场作业。如固材料只要符合铁路安全标准,用户可以自备自购。调整货物办理作业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收取费用、一张支票结算,并开办货运信息服务项目,利用电传、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为用户提供进货、到货、运费等信息服务。从保价理赔角度做出硬性规定,坚持“先赔付后划分内部责任”的原则,从货物交付之日起,车站和铁路局要分别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将货运保价理赔办理完毕。

参考文献:

[1] 丁晨,周良,徐国华. 物流园区建设与规划的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03(2):93-95.

[2] 买焕章. 一种新的两步预测法[J]. 预测方法研究,1989(5):60-63.

[3] 孙宏岭. 高效率配送中心的设计与经营[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4] 程计划,路银牛. 试析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战略转型[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3(5):6-7.

上一篇:参考煤矿心得体会下一篇:优秀物流简历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