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员工的心理收入

2024-09-15

关注员工的心理收入(精选6篇)

1.关注员工的心理收入 篇一

关注转型期员工的心理健康

中国电信江苏盐城分公司 孙洵 何阜阳 吴华 王苹2008-12-23 10:55:30

员工心理健康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据媒体报道,中国每天会产生5000个职业病人,一项针对IT行业2000多名员工所做的调查表明,有20%的企业员工压力过高,至少5%的员工心理问题较严重,75%的员工认为他们需要心理帮助。美国每年有约100万员工由于心理压力而缺勤,每一个员工的缺勤会造成668美元的损失,40%的人“跳槽”或转行是由于心理压力所致,更换一个雇员要1000—30000美元。世界卫生组织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比心理障碍给人带来的痛苦更深重!

种种迹象表明,处于发展与转型多重压力之下的中国电信企业,其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一、当前电信企业员工心理现状

2007年7月18日,年仅26岁的华为员工张锐,在深圳华为某小区内疑因工作压力过大自缢身亡。2007年8月11日,华为员工赵某在长春市国联小区华为宿舍跳楼自杀。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华为这家著名的民营企业就有两名员工自杀身亡。以至于华为老总任正非专门写了《要快乐地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一文。

华为是一家电信设备制造商,其员工的工作压力,与电信运营企业员工基本相似。自杀是精神绝望的一种极端表现,而在电信企业,更多的心理障碍患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则常常呈现出“亚健康”状态:

——焦虑。由于对自己职业安全、前途命运等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包括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焦虑严重者,会出现坐卧不安、失眠等症状,甚至可能影响引发安全事故。

——抑郁。焦虑可能是短期现象,而焦虑的原因没有消除,就可能变为抑郁。抑郁是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伤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其大脑代谢、激素水平以及心脏功能都在起变化。严重者发展为抑郁症,表现为严重失眠、意志消沉、自我封闭、苦闷、没有激情,有的还酗酒、吸毒,甚至自杀。

——紧张。精神总是很紧张,但又无法集中注意力,终日在恍恍惚惚中痛苦得无法自拔。过分紧张会使人心跳过速、反应迟钝、活动吃力、动作失调,甚至出现浑身颤抖等难以自抑的现象,很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冲动。如果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多数是对自己施加的惩罚,那么冲动就可能对外部环境进行的反抗,往往出现暴力犯罪倾向!

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日渐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国内众多知名媒体所开展的2005年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十五个行业心理健康检出率排名榜上,通讯·电信业名列第五,在所有通讯·电信业被调查者中,有27%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种种迹象表明,电信企业已成为“心病”的高危人群。

二、正视当前电信企业员工心理障碍高发的危害性

电信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对个体及其家庭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轻则健康状况下降,影响正常的工作,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在经济上陷入贫困境地,重则引发一幕幕自杀的人间悲剧!

员工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仅涉及到个体,同样影响到电信企业肌体和系统的整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北美地区因职业压力所付的代价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在英国由于职业压力所耗损的产值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3.5%强。我国电信企业员工的职业压力对电信企业业的潜在损失同样不容低估!电信企业其主体是员工,员工一旦对电信企业心怀不满,不管你采用怎样的高压政策,员工总是会找到相应的方法来发泄的,例如拿产品出气,拿设备出气,拿自己负责的工作出气。无论是改革也好,经营也好,都会受到严重制约。加之,员工个人的心理问题具有扩散性,会传染给其他员工,影响团队士气,电信企业领导层的心理问题则更容易传递到所辖员工中,而由于电信企业组织本身的原因或突发事件产生的心理问题可能遍及全体员工,严重影响电信企业运行。无数的教训表明,员工的这些心理问题给电信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和人际冲突增加,难于相互合作,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工作效率和业绩下降,客户服务质量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上升等。电信企业管理层的心理问题更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的严重后果,尤其是特殊岗位员工的心理问题一旦失控,更可能给电信企业带来严重的形象损失和经济责任。有的员工心理问题可能让电信企业担负法律责任。

员工心理问题已成为电信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能否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电信企业经营的好坏、效益的升降、管理的成败、形象的优劣。从正面效应来看,如果我们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能使电信企业获得十大收益:1.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包括招聘费用、培训开支、赔偿费用等;2.减少错误解聘,增加留职率;3.降低缺勤(病假)率和医疗费用开支;4.降低管理人员的负担;5.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和满意度;6.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效率;7.增加绩效,提升利润;8.对个体和社会负责,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9.使员工获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有利于电信企业从容地应对变革和危机;10.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对当前电信企业员工心理障碍高发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那些看似“风光无限”的电信企业员工却容易“伤心”呢?

1.当前电信企业员工心理障碍高发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

每一种心理障碍症状的背后,必然潜伏着一种让人“想不通”的社会现象。当今电信企业员工“心有千千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乃是整个社会心理燥动在电信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发展加速的时期,不仅是社会问题频繁发生的时期,也是心理问题凸显的时期。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社会变迁的加剧,导致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精神疾病发生情况已超过了心血管疾病,跃居到疾病发生率的首位,业已达到20%!全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同时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越来越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可见,社会变迁的加剧所引起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对人们的社会适应性提出

了巨大挑战,往往成为引发心理问题的外因。

2.心理障碍高发是中国电信企业业转型不得不经历的“阵痛”。

在经历社会变迁的同时,伴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的到来,伴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转型,电信企业自身也正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同业竞争,硝烟味越来越呛人;自上而下、从外而内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几乎每天都可能越过“蓝线”,不得不经受新的“压力测试”。可以说,当前在电信企业出现大面积心理障碍群体,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电信企业转型期不得不为改革开放所支付的“成本”,是相当一部分电信企业员工不得不经历的“阵痛”。由此,我们才能够理解,下面的一则“段子”之所以会在眼下的中国电信企业业内广为流传:“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苍桑;成就难有,郁闷经常!”

3.职业安全感的缺失导致精神抑郁。“今日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而今随处可见的诸如此类的标语,常常使合同制下的电信企业员工,随时面临着下岗、待岗的危险,加之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在职与不在职收入的悬殊,员工往往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对个人前途和命运的渺茫感,这一切,往往造成一部分员工精神上有一种挫折感,大大提高了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4.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诱发神经衰弱。随着电信同业竞争的白热化以及客户日益挑剔的需求,电信企业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正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工作负荷,甚至连上趟厕所也来去匆匆!“上班最早的是他们,下班走得最晚的也是他们!”的确,紧张的工作节奏,压抑的工作环境、、严肃寡言的上司、勾心斗角的同事关系、频繁进行的岗位轮换所导致的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还有对知识加速老化的惶恐、对日新月异的电信新技术的应接不暇,导致电信企业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心理受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挤压。公客部的营业员和10000号的话务员,出差或请假超过一个星期,就会发现又有很多的新业务在等着他们去记忆、理解、掌握。很多客户经理做恶梦的内容都不外是:和客户签单时发生了意外、客户被竞争对手抢走了„„长期超负荷导致的结果是:高血脂、脂肪肝、胃病等常见病自不必说,电脑综合症、日光综合症、空调职业综合症等如影随行。更令人担心的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身心得不到应有的调适,“载不动许多愁”,往往会引发焦虑、抑郁、烦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5.企业改革带来阵痛。近年来,在电信企业完善自身内部机制过程中,一方面,固然逐步消除了传统的电信垄断体制下电信企业员工的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但一方面,却在一些地区的改革进程中,弱化了员工的企业主人公地位,加剧了员工的心理障碍,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一些年纪偏大、技能偏低的员工,竞争力偏低,在企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如今,电信企业为保证企业的活力,每年都要辞退3%至5%的员工。这批员工长期在一线工作,业务技能和知识结构已基本定型,是“40、50”群体,很难在社会上二次就业,生活大多陷入困境,更无力缴纳社保、医保,家庭破裂、妻离子散者有之,忧郁成疾、自身难保者有之,迫于生计,四处漂荡者有之。一轮接一轮的改革,导致企业员工之间岗位工资和绩效系数之间的悬殊差距。直接面对客户的基层员工,一般压力更大,而收入更低。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地区,“竞争上岗”成为一些心胸狭隘的领导排除异己、公报私仇的手段,伴随着诸如此类变味的改革,必然会使一些员工产生失落感、相对剥夺感、不公平感,导致心理失衡乃至走上绝路。

6.文化的断层造成归属感的迷失。在目前的转型期,电信企业员工随时面临着新旧思想的冲突,原有的传统电信企业文化在削弱或流失,而新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又需要一个过程,新旧企业文化的碰撞使得人们在心理上出现一定的困惑感、迷茫感,在严重的情况下则会引发心理问题。

7.家庭重大变故引发心理危机。一个重大项目、一场突然的人事变动、一次危机处理„„这是职场中人经常要遇到的挑战,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有些人轻松应对、游刃有余,而有些人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实践证明,个人的差异、性格的缺陷以及突如起来的变故,如家属疾病或伤亡,子女高考落榜,等等因素,都可能使一些心理比较脆若的员工一时“想不通”。

四、促进电信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的对策与建议

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们已开始意识到,情绪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财富。业内专家指出,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石;善于管理团队的情绪,是保持企业基业长青的基本要求;善于管理社会的情绪,是实现民族和谐兴旺的可靠保证。因此,英国著名演讲和咨询大师汤姆森认为:在新世纪,情绪资本将成为每个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一项重要资产,与知识、智力、专业素质等并驾齐驱。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衡量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生存质量、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准。有鉴于此,电信企业应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精心呵护员工的心理健康,确保每一名员工有尊严地工作着、心智健康地生活着!

1.积极引进国际通行的EAP。EAP,即员工帮助计划,是当今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以人为本的员工保障系统。它是由组织出资,作为一项福利,提供给员工及其家属成员,由组织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来承担的一项系统的心理服务。尽管EAP的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世界500强中80%以上的电信企业都建立了EAP。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万名加入该计划的员工,平均每人节约3700万美元。为此,我国电信企业要积极稳妥地引入EAP这一新型的内在激励方式,通过本土化改造,将其作为一项“精神福利”发放给员工。员工借助EAP的服务,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管理自己的压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电信企业对自己及家人的关怀,从而享受工作的乐趣。

2.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据了解,瑞士联合银行伦敦分行通过雇佣生活方式管理公司(Enviego),为该行的6500名职员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生活方式服务”。这种服务甚至包括遛狗、找一个新保姆或在餐馆订一个餐位等家务杂事。由于这些服务非常专业有效,公司职员甚至乐意为享受这些服务而减少一小部分薪水。实践证明,专业机构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员工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信件咨询、一对一咨询、团体(小组)咨询等。员工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咨询公司预约,咨询内容(甚至员工姓名)对企业完全保密。咨询公司定期将培训、咨询中发现的与组织管理相关的问题反馈给企业,以便及时改进。因此,电信企业与专门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的公司签订合作合同显得非常必要,据了解,心理咨询公司对超出自身服务范围的严重心理问题,往往会进一步推介到相应的专业医疗机构或治疗师接受更加专业的心理治疗服务,以取得预期效果。

3.营造宜人的工作环境。从人体舒适度的需要出发,如关注空气、噪声、光线、温度、整洁、绿化、装饰、拥挤度等方面,给员工提供一个悦目、爽心、舒适的工作空间,有利于达到员工与工作环境相适应,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可以在工作场所设置音响系统,工作时播放一些轻松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达到减压的目的。完善员工休闲设施,通过设立阅览室、吸烟室、视听室、按摩室、咖啡室、玩具室、上网室等,让员工在休息时间能够获得放松心理的免费服务。还可以组织员工定期度假旅游,愉悦员工身心,增强团队凝聚力。

4.打通员工减压通道。建立相应的内部沟通渠道,让员工的心里话有渠道可以倾诉,消极情绪有地方可以稀释。工会等群众性团体要自觉担负起联系沟通职责,建立员工诉求的处理机制,能给员工一个“说法”。同时,要通过开展诸如征集意见之类的方式,注意疏导员工的不满情绪。还可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情绪发泄吧方式,在工作场所设置一间隔音室,让员工可以在里面大喊大叫,或安装拳击袋

让员工击打,使员工可以借此宣泄。

5.普及心理保健教育。注重订购有关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期刊、杂志、书籍、光盘,让员工免费阅读。利用内部网、内部报刊,向员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有关心理卫生的课程或定期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树立员工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让员工学会缓解压力、应对挫折、保持积极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同时鼓励他们遇到心理困扰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党、工、青、妇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落实专兼职心理辅导员,注重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学习、普法教育、合规文化教育中去,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对“问题员工”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帮助员工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及时加以疏导和转化,不断提高员工心理素质,增强员工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抵抗力。

6.实行人性化管理。员工心理健康必须标本兼治。为此,必须规范改革行为,对关系到员工个人前途和命运的改革措施的出台,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尽可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从而减轻员工“想不通”的程度,减轻其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科学管理时间,不断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相对减轻工作压力。完善薪酬体系,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完善系统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提供社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商业保险,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在员工结婚、离婚、生产、配偶或近亲去世、搬家等特殊情况时给予额外的带薪假期,切实帮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深入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走访慰问困难员工,有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行企务公开,激发员工参与热情,增强员工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并在参与中化解心理障碍。一些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措施也值得借鉴:对于上班心情不好的员工放“情绪假”,让其舒缓了焦虑情绪后再来上班。浙江一些私企则采用给员工发放探亲补贴、放生日、帮助员工照顾老人、孩子、甚至为员工提供住房无息贷款、技术股份等方法,让员工充分感受企业的关心。

7.构建快乐文化。华为不到一个月时间,发生两起员工自杀事故,这使企业的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员工的待遇相当优厚,宿舍、办公环境都像花园一样,连外国同行都要称道,可员工究竟是怎么了?其实,越是优秀的企业,竞争的压力越激烈,员工的压力也越大。因此,企业文化中不能缺少了“快乐文化”。员工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员工的承受力也是不一样的,不可以同一标准去要求不同的员工。企业要引导员工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但也要引导员工在失意和失败时具备“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中国文化一贯讲究阴阳互补,张驰有道。深谙中国文化精髓的毛泽东在延安给抗大题词时,在写下“团结、紧张、严肃”的同时,没有忘记“活泼”,这就是一种以人为本。员工能够积极努力、又快乐轻松地工作,才会更利于企业的和谐和稳定。

2.关注员工的心理收入 篇二

据调查显示, 水泥企业从业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包括以下4方面:一是情感缺位。由于远离家庭, 远离亲人, 企业员工无法得到应有的亲情慰藉, 容易产生空虚感。二是生理负担。水泥企业作业现场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易对员工身体造成不适, 甚至员工会受到职业病的侵袭, 而生理的不适会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三是人际交往障碍。由于水泥企业工作环境相对封闭, 企业员工无法拥有和谐、友好与可信赖的人际关系, 其心里的苦恼烦闷不能倾诉和宣泄, 无法得到他人及时有益的帮助。四是职业倦怠。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收入增长缓慢, 竞争日益激烈, 员工的工作激情丧失, 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的情绪, 以致其工作效率低下。

为此,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 (以下简称南阳分公司) 秉承中国建材集团“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的文化理念, 积极营造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和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三宽三力”的人文环境, 把实现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追求, 努力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增强员工心理素质, 提高员工的心理“收入”, 让员工快乐地工作, 南阳分公司于2012年开始加强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工作, 通过打造绿色企业、开展多彩活动、实施EAP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员工帮助计划) 工程、激励先进员工等举措, 员工的心理素质有了较大水平提升。

创造舒心环境

水泥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这些因素如不予以控制, 其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将极其恶劣, 员工的职业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 而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此, 南阳分公司实施了环保设施提标改造工程。自2012年以来, 企业累计投入1 200余万元, 对全厂冒灰、扬尘、漏油、漏料、噪声等点位进行了治理, 经过3年多的整治, 完成技改项目21项, 消除污染源22处, 治理“跑冒滴漏”点位169处。通过以上举措, 企业达到了设备见本色、现场无扬尘的水平, 有效改善了员工的作业环境, 给员工创造了舒心的工作环境。

此外, 水泥企业生产设备设施较多, 各类管线纵横交错, 长期置身如钢筋“森林”的设备设施之中, 极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出现压抑心理。为此, 南阳分公司致力打造绿色企业, 从厂区绿化美化入手, 合理规划土地, 做到厂区地面“非硬即绿” (不是硬化就是绿化) , 在厂区种植了草坪、柳树、杨树、石榴树、塔松、竹子、红叶石楠、女贞、爬山虎等植物, 并建立了员工果园, 由员工自己负责日常养护。经过几年的努力, 厂区绿化面积超过8万m2, 绿化率达32%, 厂区到处郁郁葱葱, 员工置身其中心情舒畅。

注重人文关怀

心理健康管理的关键是加强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关注员工的个体感受和心理诉求, 营造和谐温暖的人文环境。为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 填补员工情感空缺, 增进员工对企业的感情, 以及改善企业的人文环境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南阳分公司定期举办了各类活动, 以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缓解其工作压力。

一是员工家属进厂区。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湾,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员工工作的最大动力。为了缓解员工与家属聚少离多的现状, 使其亲情有所寄托, 更为了让职工家属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职工的工作情况, 南阳分公司每季度举办一次“职工家属进厂区”活动, 邀请职工家属来厂参观, 让家属们亲身体验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 并举行亲子游戏、互动活动, 以增进员工与家人之间的感情。每当活动结束后, 公司会在生产现场张贴家属的亲情寄语和全家福照片, 让职工在工作中能时刻感受到家人的嘱托, 使其在工作中能全身心地投入, 各项操作更加规范。

二是建设“职工之家”。针对职工上班离家较远, 在厂区生活时间较长的情况, 南阳分公司建立了职工休闲娱乐场所——职工之家, 内设健身房、电脑房、阅览室、棋牌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等, 为员工提供多方位的休闲娱乐服务, 使员工在工作之余, 通过参加活动, 调节身心压力。同时, 南阳分公司每年春季、秋季会举办运动会, 开展拔河、4×100 m接力、篮球、乒乓球等竞技项目, 以及定期组织员工外出进行拓展训练, 以提升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是关爱特殊群体。对困难职工、女职工、未婚职工等特殊群体, 南阳分公司开展了针对性的关爱活动。比如:在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职工, 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定期举办女职工座谈会, 疏导女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定期组织中老年职工进行健康体检, 根据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每年组织未婚青年职工联谊, 帮助大龄男女青年职工解决婚恋难题。通过以上举措, 让职工时刻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四是畅通员工诉求表达渠道。南阳分公司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以解答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设立员工意见箱, 征集员工对公司的各种建议;组建企业QQ群, 为员工表达意见提供交流平台;建立部门经理与员工定期沟通制度, 密切干部职工关系。

实施EAP工程

为更好地解决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不良心理, 营造健康向上、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南阳分公司在2012年与南阳市心理咨询中心展开了合作, 实施了EAP工程。通过专业机构对员工心理进行了诊断, 并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 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心理问题, 有效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南阳分公司EAP工程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为员工进行心理评估, 了解员工总体心理状况,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主要通过发放心理评估问卷, 内容涉及员工情绪、心理健康状况, 以及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等;开展心理测试, 主要包括焦虑自评、压力测试、性格测试等;对员工进行心理评估后, 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

其次, 根据心理评估结果, 开展EAP服务。主要通过心理讲座、团体咨询与培训、个人咨询等方式。

心理讲座南阳市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员工心理健康福利, 进行了宣传推广, 使员工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能以正常心态接受心理服务。

团体咨询与培训针对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 邀请相关员工参加有针对性的团体咨询与培训。在培训过程中, 注重员工间的沟通与互动, 以增进员工的人际沟通能力。

个人咨询员工或家属根据自身的情况, 可直接与心理咨询机构通过热线电话、聊天工具、网络邮件等方式联系;心理咨询机构根据员工的需求, 一对一进行辅导, 辅导内容涉及员工的工作、家庭、婚姻、子女等方面。通过专业人员的辅导, 使员工掌握应对压力的策略和方法, 能以良好心态对待遇到的各种问题。

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在企业管理中, 合理激励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精神与物质欲望, 积极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和谐发展。为建立鼓励员工持续进步的长效机制,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南阳分公司制订了《五星级员工评选办法》, 每年从工艺、设备、质量、安全、创新等5大专业管理方面, 评选先进。员工每获得一次先进, 记一颗星, 结果会记入个人业绩档案, 星数越多, 在职务晋升、劳模评选、岗位津贴上越优先考虑。以此激发广大员工争做星级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 南阳分公司通过每年年底评选优秀管理人员、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先进班组长、职工业务技术能手, “五一”劳动节评选劳动模范, 五四青年节评选优秀青年, 每季度评选安全标兵等活动, 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从物质和精神上激励员工, 增强员工荣誉感和工作成就感。

3.关注员工的心理收入 篇三

1医护面对风险,关乎患者生命

医护的工作是直接面对着饱受伤病折磨、痛苦呻吟的特殊人群,生命关天,责任重大。然而,现代人不但要求对疾病的治疗,还期望着心理的关注。医护人员要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然而目前国内医护严重缺编,致使其处于超负荷状态,日夜不停地工作,生活不规律,既要完成繁重的治疗、护理工作,又要担心病人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极度疲乏。

2自身发展受限,付出收益失衡

医护晋升机会有限,尤其是护士,许多患者对医生表现出一定的尊敬和信任,而对护士则抱有怀疑的态度,甚至于不尊敬。再加上福利待遇上的不合理,在编和非在编人员的差别,生存的压力,

使护士在心理上失去了平衡,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3媒体导向偏颇,社会舆论失当

医疗机构属高风险行业,很多结果难以预料和人为控制,而很多媒体往往单向听任于弱势的患者,用夸大的眼光批判着医疗行业。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增大,心理犹如无形的阴影笼罩。尤其是医患、护患矛盾冲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双方的责权和利益问题、健康和经济问题、道德和法律的问题。所以,在原则上医护人员即使遇到歪曲现实、情绪激动、甚至无理痛骂的病人,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大度包容的心态。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作出精神妥协。医护人员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感情受到伤害又无法表达时,会感到地位低,人身安全不佳,对工作满意度下降。从而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表现为服务质量退化,工作效率低等。

4医疗体制欠佳,医患关系紧张

很多患者容易将对医疗费用的矛盾,甚至是医疗体制的矛盾直接转化为和一线医护人员的矛盾,这使得医护人员背负莫须有的黑锅。特别是药品流通领域对出厂药品的层层加码,使许多药品价格虚高,引发社会舆论和患者强烈不满,又使广大白衣天使蒙受不白之冤。

由此可以看出,在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或责任心不强时,我们不能只单从其思想品德方面考虑问题,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困扰、心理障碍、体质下降等因素。医院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应关注医务人员们的心理、身体状况。这样有助于找到问题的实质。

在2004年6月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医师论坛大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发表了一项调查报告。报告称,有48.4%的医师认为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有63%的医师不愿意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绝大多数人认为待遇与职业工作不相称。调查报告还显示,目前执业环境不良的突出表现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医师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医疗纠纷问题成为影响执业环境的主要因素。

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优化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提高人们生命质量的先决条件。本人在工会工作十几年,实践中经常思考如何能帮助职工走出心理困境,做为工会,既是职工职工之家,就要以职工为中心,应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认识和适应目前的工作环境,减轻心理压力;了解医护人员的困惑,建立相应的减压机制,给医护人员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平台,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加强心理疏导,学习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培训,学习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的技巧,使医护人员掌握与患者心理沟通的方法和自我心理疏解的方法。使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能及早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增强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正确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诊疗和护理的期望水平,通过合理的解释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医学所具有的风险性,科学的认识和对待医疗活动。避免因沟通不良引起的医疗纠纷,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4.2保持积极的心态,走出心理困境。良好的心理状态从积极的心态开始。医护人员在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要主动调整内心产生的消极态度。西方有智者说过:“你改变不了客观,但可以改变主观;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你改变不了他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做为工会干部,要积极关注职工工作、学习、生活,及时了解职工精神状态。心态决定状态,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中进入巨大的心理波动时,在觉得职工对某个问题可能有压力和困扰时,指导职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引导职工走出心理困境,及时解决压力和困扰。

4.3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发现、挖掘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才能。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说,成就感是最有效的激励。做为领导人,不一定自己的能力要多强。但要懂得信任职工,團结比自己强的力量,使职工积极参与并发挥才能,能使职工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

4.4加强自我心理调适,适时进行心理干预。 ①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理想和现实的机结合,才能获得成功。②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③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④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⑤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⑥改变不合理观念,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什么样的想法,决定什么样的未来,生活是自己创造的。⑦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⑧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

4.关注员工的心理收入 篇四

如何让百姓早日圆上安居梦?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说,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职责。作为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成为解决居民住房困难,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手段。

[对策]: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在政策思路上,还应该积极探索能够在市场上交易的“适租房”,主要解决在廉租房层面之上的年轻白领、进入职业生涯前期的就业者、收入处在“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透露,今年各类带有政策性和保障性住房的数量,包括限价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再加上即将启动的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本网共计将有600万套房子开工建设。

[现状]:北京市海淀区唐家岭村的简陋民房中,聚居着一群上班无岗或收入较低的大学生,他们被称为“蚁族”。一些政协委员指出,“蚁族”现象折射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高校集中的城市,所谓“蚁族”群体数量越来越大,他们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许多人无“三险”和劳动合同,处于“半失业、低收入”状态。[分析]:全国政协委员柯惠新表示,“蚁族”构成中,有城市待业青年,也有农民工,但最受关注的是未就业或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而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仍有数百万人。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教育产业化发展引发了毕业人数激增以及专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柯惠新说,这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等矛盾。

民盟中央一份提案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有一个深层原因,即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生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我国仍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一些就业新政策实际操作性差,缺少与之配套的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制度改革,在推行中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对策]:“不需要教育年轻人怎么选择,重要的是通过政策来引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认为,本网 要吸引大学生去中小城市和乡村就业,政府要给予更完善的配套服务。目前,我国已通过创业优惠政策、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吸引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权威部门向记者透露,今年我国将扩大各类基层就业项目规模,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

[分析]:2009年7月,有友对有关居民收入增长的数据表示不解,称实际没有增长,只是统计数据中增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失衡,在国民收入中用于雇用职工的工资比重下降。我国劳动报酬额占GDP的比重1996年为53.40%,2007年为39.74%,10年下降了13.66个百分点。[对策]:“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说,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性农户等“草根经济体”的发展,与百姓生活和收入息息相关,但“融资难”却很突出。去年银行信贷投放创历史天量,投放到“草根经济体”的贷款仍很少。因此,今后需要强化“草根”金融体系,发挥“草根经济体”应有的作用。“当前急需着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宋晓梧表示,一方面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收入比重,提高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另一方面要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完善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让收入增长赶上经济增长水平,事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局,也有利于缓解分配不公造成的社会矛盾。”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传来消息,我国将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督促各地及时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并加强对最低工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进一步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据新华社电

高度重视收入差距过大 影响社会稳定

坚决抵御西方多党制

和两院制的影响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献计引导非公经济不裁员不减薪参拍《建国大业》扩大影响

在谈到2010年工作部署时,贾庆林说,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高度重视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抵御西方多党制 和两院制的影响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与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结合起来,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决抵御西方多党制和两院制的影响。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献计

5.员工收入证明范本 篇五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证明吧,证明是可供核验事实的凭证。想拟证明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员工收入证明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员工收入证明范本1

兹证明xxxx为本单位职工,已连续在我单位工作xx年,学历为xx毕业,目前其在我单位担任xx职业。近一年内该职工在我单位平均月收入(税后)为xx元,(大写:xx万xx仟xx佰xx拾xx元整)。该职工身体状况xx(良好、差)。

本单位谨此承诺上述证明是正确、真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贵行经济损失,本单位保证承担赔偿等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

20xx年xx月xx日

员工收入证明范本2

兹证明xx身份证号xx为本公司职员,在本公司xx岗位工作,并已经在本公司任职xx年xx月,年收入为xx元;此证明只作为员工申办信用卡专用,不做其他用途。特此证明。

附注:单位全称:

电话总机:

地址:

本单位在承诺以上情况是正确属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而导致贵行经济损失的,本单位愿承担一切责任。

公司签章:

6.乳品行业关注低收入消费群体 篇六

27亿低收入消费者带来乳品行业黄金商机

第五期《利乐乳业指数》预测,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近27亿低收入消费者的乳制品消费量将从2011年的700亿升增长至2014年的约800亿升,从而为乳品行业带来黄金商机。同时,许多低收入消费者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放弃散装牛奶,转而选择包装乳制品。

利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德森表示:“低收入消费者将是未来数年乳制品行业最主要的增长点之一,赢取这些新兴消费人群将是乳制品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占全球人口近40%的低收入人群主要居住在乳品行业发展迅速的新兴国家,他们的收入水平正日益增长。”

一般而言,低收入消费者的日收入为2~8美元,人口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50%左右。在中国,该群体主要居住在县、县级市和镇,占全国人口的55%,年人均消费牛奶52升,低于大城市消费者的78升。报告指出,2011~2020年,许多低收入消费者将逐步富裕起来,并跻身中产阶级,在牛奶饮用量及购买品类方面都将更具潜力。随着购买力的日渐增强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持续提升,他们对便利、即开即饮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这都将稳步推动包装乳制品的市场需求。杨德森表示:“今天的低收入消费者将成长为未来的中产阶级。对于乳制品企业来说,这将是培养发展中市场中新一代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黄金机会。”

液态乳制品消费将加速增长

第五期《利乐乳业指数》还指出,2011~2014年,液态乳制品消费将加速增长。

报告指出,在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乳制品需求的拉动下,全球液态乳制品消费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从2008~2011年的2.5%增加至2011~2014年的2.9%。

与2008~2011年相比,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均有望在2011~2014年刷新消费增长率纪录。亚洲预计将继续巩固全球最大液态乳制品及乳品替代品市场的地位,而到2014年,拉丁美洲将超过西欧,跃居全球第二大液态乳制品市场。

数据显示,2011~2014年,亚太地区液态乳制品需求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4.6%,将达到1653亿升。同期,非洲将成为全球增长速度第二的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5%,需求量约为173亿升;拉丁美洲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消费需求量将达到约341亿升。北美市场的需求则保持在293亿升,而西欧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0.3%,消费需求量将下降至332亿升,东欧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0.9%,消费需求量预计为212亿升左右。

第五期《利乐乳业指数》还指出,2011~2014年,发酵型乳酸饮料、婴幼儿牛奶与风味奶有望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品类。如图1所示,发酵型乳酸饮料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9%,其次是婴幼儿牛奶的9.0%,风味奶则预计为4.8%。

作为销量最大的品类,白奶在2011~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6%,从2064亿升增长到2167亿升。

利乐乳品品类管理负责人Gisele Gurgel先生表示:“这些预测印证了印度、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将引领全球乳业发展潮流的判断。我们期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来自发酵型乳酸饮料和风味奶市场的增长,因为在亚洲等发展中市场,这些产品价格相对低廉,日渐受到低收入消费者的青睐。”

另据利乐公司研究表明,从散装白奶向包装白奶转变将是大势所趋,人们对包装牛奶健康、安全与便利性认知的不断提升,将会加速这一步伐。2011年,包装牛奶已占发展中市场白奶消费量的49.8%,2014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53.1%。与此相对,2011年散装牛奶仍占白奶消费的50.2%,但2014年将下降至46.9%。Gisele Gurgel先生说:“白奶市场的转变无疑是个信号,表明消费者逐渐了解了包装液态乳制品的优势和好处。我们希望这种转变继续深化。利乐会坚持不懈地支持客户,提升低收入消费者在健康、营养、便利、安全的包装牛奶方面的需求。”

上一篇:动物园500字作文下一篇:银行自荐信求职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