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人员的职责

2024-10-24

仓库管理人员的职责(共11篇)

1.仓库管理人员的职责 篇一

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商品采购管理

1、适时掌握各类用品的库存情况,定期制定用品采购计划并向上级主管提交采购报告;

2、根据采购报告及时组织商品采购;

3、按照质量管理要求,比较商品供应商的资质、产品来源、质量状况,提交商品供应商选择报告;

4、完成公司的临时采购任务;

二、入库、出库管理

1、制作商品出入库单和建立进销存核算台账;

2、商品采购后,据采购清单按要求填制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

3、按公司规定定期组织用品发放,发放时必须填写出库单并有经办人、审批人签字;

4、每月末据出入库单登记进销存台账,据台账做出月报表,并向上级主管报送;

5、根据台账核对实际库存数,做到账物相符;

三、库存商品的日常管理

1、库存商品要按要求在货架上合理摆放,商品进出后,要对货架进行整理,做到整洁美观;

2、要定期打扫库房地面、门窗,保持库房清洁;定期查看,保证物品安全;

3、对发放的设备、工器具等,要做好发放与回收工作,要定期与各项目部核对,做到型号、数量相符,好坏状况清楚,保管责任明确。

2.仓库管理人员的职责 篇二

我国中央法规中有6部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主体及其职责相关,包括199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实施办法》),1996年12月2日颁布实施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14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五部门发布的《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2009年7月24日颁布实施的 《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2014年6月1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等。与此同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地方立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北京、安徽、重庆、广州等地先后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和服务规范。

一、职责分工视角下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主体现状

依照现有法律法规,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监督制度部门、 主管部门、形成单位、管理单位等角度来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主体现状如下:

1.党委组织部门。党委组织部门对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监督和指导职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党委组织部门参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法规的制定,如1996年的《规定》和2014年的《通知》。第二,法规中有明确规定。1996年的《规定》第三条明确说明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工作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2014年的《通知》第一条中规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要“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2.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原政府人事行政部门)。1996年《规定》第三条中规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接受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2014年《通知》第一条规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主管部门是2008年改组成立的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13个主要职责中没有和档案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省级和市级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中,有部分内容与职业中介机构相关,而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下属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属于职业中介机构。如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行政权力清单中有“设立省级职业中介机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审批” 的行政许可权,“对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行政处罚”、“对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权等;杭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行政权力清单中有“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审批”的行政许可权,对“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或未经批准擅自设立职业介绍机构的处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擅自扩大许可业务范围、不依法接受检查或提供虚假材料,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等手续的处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超出许可业务范围接受代理业务的处罚”等的行政处罚权等。中央、省级、地方三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责与行政权力清单中均无直接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相关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效解决现有档案内容及管理制度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矛盾。

3.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法》中明确了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全国档案事业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因此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也属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1991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国家档案局关于中央、国家机关档案机构主要职责范围与业务管理权限的意见》 明确说明:“中央、国家机关的档案机构,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下,可根据本系统、本行业、本专业的管理体制和档案管理的特殊要求,对本系统、本行业、本专业的档案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中央、国家机关档案机构对本系统、本行业、本专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时,应注意与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配合,协调一致。”1990年颁布、1999年修订的《实施办法》中第七条和第八条分别对国家档案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其中包括研究制定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发展档案事业的综合规划和专项计划、对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组织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等工作。但1996年 《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颁布,并没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参与,《规定》 在表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主体时也未将其列入;2014年虽然国家档案局是联合发布《通知》的五部门之一,但该《通知》在表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主体时,仍没有提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见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主管部门的地位仍需进一步确立。正是由于缺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参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法规缺少档案管理的专业视角。这一现象在部分地方的立法中得到了改善,如2009年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档案局和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制定和颁布实施的《重庆市死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试行办法》 对死亡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主体和职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填补了中央法规对死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的空白。

4.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1996年《规定》中第四条规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是县以上的(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擅自管理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1]442014年《通知》第一条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体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管理,其他单位未经授权不得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中增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使管理主体得以扩展并获得多元化发展空间。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服务于开发、配置各行各业的人才资源,受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开展人事代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集体户籍挂靠等相关服务工作。虽然部分中央法规对这类机构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规定,但在实施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不足,导致档案收集不全,难以及时更新;与流动人员缺乏沟通,导致“人档分离”、“死档”现象严重。据大河网2015年3月份报道,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和郑州市人才交流中心的“死档”已达10余万份。这会在评职称、 、 转正定级、考公务员时给流动人员带来不少麻烦。除了相关法规中规定的管理机构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实践中还存在不符合规定的其他管理主体。如教育部下属的留学服务中心在1997年成立了“留学人员档案室”,北京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1999年成立北京市留学人员档案库,管理出国留学人员人事档案;2009年 《重庆市死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试行办法》在描述死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原管理机构时,使用了“各级人民政府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或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的描述,而根据1996年《规定》,街道办事处或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并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权。除此之外,部分第三方劳动力市场、失业管理机构、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等也提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这说明实践中存在大量《规定》之外的管理机构,这些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不受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 部分档案管理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5.高校及中专院校、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根据2014年《通知》及《规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辞职、退职、 、 被开除公职等情况的干部及公务员的人事档案,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高校及中专院校、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做好学生档案或干部档案的收集、保管和转递工作,但部分管理主体的档案管理不规范、转递档案不及时,导致档案真实性和有效性不足。

二、明确参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主体及其职责分工

管理主体种类多、数量庞大、职责混乱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质量,因此必须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及职责。

1.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2014年的《通知》,党委组织部门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部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主管部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依照法律法规科学管理档案,并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监督。应明确职责,做好职责划分,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同完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法规,建立“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科学管理模式,妥善应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内容急需丰富和多元化、管理设施和人员不足等问题;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考核制度,定期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检查,确保法律法规等的执行力,对违法违规现象加以惩处。

2.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着全国档案事业,也应该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主管部门。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管地位, 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申请从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时,应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授权。其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与党委组织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有效发挥其管理作用。除参与相关法规的制定外,还要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3.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相关授权的单位。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的单位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机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应在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安排下,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形成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与其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主体协同合作,共同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细化管理分工,规范管理流程,实现管理服务标准化。实践中存在的其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应充分做好准备,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授权,取得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权,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法规和制度进行规范管理。2007年北京市发布的《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中, 就提出市人事局要分批公布该市具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资质的人才服务机构名录。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和本通知要求的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 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在此基础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应参与此类检查,形成党委组织部门监督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的合理分工。

3.仓库管理人员的职责 篇三

关键词:仓库管理;物料管理;物流课程

前言:

对于物流管理的核心而言,仓储作业的管理模式和物料管理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一块是讲授的重点内容。针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而言,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的人才,是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物流行业需求的重要核心内容。

非常显然,面对我国当前的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所设置的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以基于现实案例来对原有的教学模型和方法来进行改革和更新,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企业和物流市场对于当前物料和仓库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仓库管理的设备和环境需求

如果考虑到实际的教学需求,仓库和物料管理的教学场地,应该包括有仿真的实验室和相对独立的空间来进行安置设备。而仿真的实验空间里面,应该设置有最新的当代企业的仓库布局,管理区域、办公区域、普通货物区域一目了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相应设置立体仓库以及特种货物仓库及其相应的功能区域。

二、一般性仓库管理的流程

一般的仓库管理流程是从仓库库位和资料的划分开始的,在完成这部分的内容之后,就需要对仓库管理员进行指责和工作内容的安排,随后是针对货架的基本资料信息进行处理,物料的资料信息进行处理。再然后是对物料的信息进行分类和登记。最后就是对用于物料装载的仓库托盘信息编辑。这个就是一个大概的完整的一般性仓库管理的流程。

三、仓库管理系统各个流程的操作方式简介

(一)仓库库位和资料的划分

对商品和企业的货物进行储存,是仓库的主要作用和职能,对这些商品和企业的货物的信息采取仓库库位和资料的划分,可有利于仓库管理者快速管理和分配货物的存取速率。

首先,基于操作系统,可以在表头添加新增的按钮,在弹出来的界面中将需要填入的信息加到要求的仓库编号和名称中,并要求货物的商品类型、位置、功能、存储面积等要和仓库名称相一致。填写完毕之后要及时保存并更新。

然后,双击已经编写好的仓库编号,进入到仓库储存的维护程序界面当中,并在新弹出的界面中将储物料的规格和信息再次填写详细和清楚,之后保存,对于已经取出或者过期的存储信息应该给予及时的删除和整理。

最后,点击程序上的删除或者增添按钮,再次检查所填写的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如果没有错漏则可以点确定,推出编辑页面,保存商品仓库信息。

(二)仓库管理员的信息资料安排

仓库管理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仓库的物料的出库安排和入库整理进行管理和安排,在物料在库的期间,对其进行日常的养护和盘点工作。在对仓库管理员进行安排的时候,需要根据仓库的重要性和操作技术性的难易来对管理员的级别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管理员的信息安排包括:

(1)管路员资料在信息系统中的录入,包含有联系方式、工号、身份证、民族、年龄、性别和姓名等基本信息。

(2)根据不同仓库的重要性的不同,分配不同的管理员对其进行管理绑定,设置的步骤可以在仓库管理系统中进行设定和变更。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模拟这一过程。

(三)仓库货架的基本资料的信息设置

在这一阶段中,可以针对仓库货架的基本信息进行设置。首先进入登记的界面,对于货架的编号和分类选取既定的编号来表示一种类型。好比说按照货架的种类,我们可以划分不同的代码,电子标签的分拣货架,用E表示;托盘货架,可以用P表示;中型货架,可以用M表示。然后,选取新增的货架的种类,新建一个新的货架信息单位,并将货架总数量、商品类型,当前状态等信息一一录入,完成之后再次检查并保存,退出系统。

(四)物料信息的分类和登记

在物料信息的登记上,采取的是和货架登记一样的模式,首先根据所需储存的物料的性质进行划分,录入F可以表示为电气产品,E可以表示为一般性食品,D可以表示为皮革制品,C可以表示为丝绸制品,B可以表示金属制品,A可以表示为纸制品等等。选择对应的种类对物料进行分类,并保存。然后,需要对物料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登记,具体包括有商品的编号、规格、单位、科目、安全存量、单重、单价、卖出价格等所有的单项信息进行完整的编辑,并在检查遗漏没有问题之后,保存。

(五)用于物料装载的仓库托盘信息编辑

进入物料装载的仓库信息登录界面之后,可以对仓库的物料进行托盘资料的登记,好比说,某种物料的托盘编码为TP000002,托盘的名称为成品托盘,物料的编码为ASW987434,数量为20个,这样的标示含义是,表示为TP000002的托盘的实际承载物料内容是编码为ASW987434的物料,有20台。对应所有的物料都采取这样的形式进行托盘的编码和输入。检查无误之后,点击保存并退出编辑的界面。整个流程就完成了。

四、结束语

仓库管理也叫仓储管理,英文Warehouse Management,简称WM,指的是对仓储货物的收发、结存等活动的有效控制。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仓库的管理需求越发迫切,如何在维持高强度的物料流通的过程中,做好仓库的管理工作,是当前仓库管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针对当前的教育模式而言,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的人才,是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物流行业需求的重要核心内容。物料管理是在日常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中,将管理的仓储功能融入到实际的运作中,期望以有效的经济管理形式来对内部的各种活性进行有效的配置。

最早的物料管理的概念和行为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空工业中,当时由于飞机的零部件非常的多,而且复杂,而且执行的标准有多,在仓库的管理上急需一种有效的细致的零部件管理形式,既做到有条不紊的管理,同时也能够满足精准的部件定位,无论是数量,产地,规格等信息做到随时的清晰和可供查询,因此物料管理的仓储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根据一般性的仓库作为示范的案例对基本的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模式的现代管理模式进行了演示。旨在说明和阐述物料管理和仓库管理在物流课程中的实际运用。(作者单位:山西西山煤电集团万隆支护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喜崇彬.需求预测、快速响应与库存管理[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2]武凤枝.浅析加强商业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3]任璐.成品油销售企业W公司合理库存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6期

4.零部件仓库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篇四

全面负责零部件部工作,确保零部件供应体系正常运件;

负责监督、指导零部件仓库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控制,确保满足服务需求; 负责指定部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确保各类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得到正确执行; 负责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计划; 负责审批零部件订货基准及订货计划; 控制库存成本以符合公司目标;

保证日常操作顺畅、有效,及时发掘并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提供实时管理和工作报告,确保电脑和手工操作数据精确; 保持库存100%准确率;

10、及时与上级主管领导或相关部门沟通,保证零部件的库存供给;

11、定期向财务部报送零部件出、入库及库存报表;

12、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培训和管理,营造“勤慧诚信、追求卓越”的工作环境,组织并调动整个团队达成目标;

13、发展、选择和处理当地供应商的关系,如价格谈判、采购环境、产品质量等,建立良好的零部件供应渠道。计划员职责

调查、分析市场以确定零部件的需求;

改进订货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制定合理的库存度,以达到库存与服务之间的最佳值; 分析库存结构,确定订货基准和方法; 拟定和执行订货计划;

完成计单制作,确认订单到达、发货及跟踪到货日期; 填制零部件入库单据,保质保量完成零部件入库;

负责零部件保修,及时跟踪保修结果及保修资料的管理; 负责报表及其他信息的报送;

积极配合仓管员零部件出入库等日常管理工作。仓管员职责

管理出入库零部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收有据、发有凭,把好收、管、发三关; 负责检查零部件的数量、质量、码放等是否合乎要求,做到保质保量;

根据零部件储存原则,合理安排零部件的存放地点,记录货位号并及进按需要调整货位; 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零部件出、入库按照先进先出原则;

搞好仓库的5S工作,定期整理、整顿、清扫,推动仓库管理制度的执行,营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环境,带动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安全、防火,注意通风状况,检查零部件的堆放及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和异常应立即报告; 及时信息反馈,如有储备不足或滞销现象发了,及时报告。零部件码放原则 大、中型件码放整齐

常用件放置利于出库的位置 重型零部件置于低层货位

大中型货物按指示标签正放原则摆放 大中型货物标签要朝向通道或另外标注平放区标志明显、码放整齐 不得占用通道堆放货物 出入库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建议分类管理以下资料 采购合同单 借货合同单 随货清单 采购申请单 库存一览表 盘点报告

5.仓库人员岗位职责 篇五

1、与客户单位联系,传达发货及生产信息,协调生产计划安排,解决进出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监督好车间成品的流程,及时确认成品入库和出货数量,并登入《成品库存报表》、《出货日报表》和《订单跟踪表》。

2、3、生产进度的跟踪与核对。

定期对仓库物料进行盘点,合理安排、利用仓库空间,做到帐、物、卡一致,准确无误。4、5、6、负责対帐工作及其它文职类工作。紧急产品的生产跟踪,使得能顺利出货。

生产现场各种成品每筐参考数量、每筐净重、产品单重等数据的定期更新,电子称的定期校对。

7、8、管理好仓库下属人员。服从其它工作指令。

仓库理货员岗位职责

1、负责车间成品数量的清点、核对,要求认真、仔细、准确。

2、检查操作工已整齐码放的产品数量是否准确,标签是否填写正确(要求标签只贴一面、填写完整,并与实物相符),包括是否检验过。核对过的产品,必须签字。

3、不便整齐码放的产品,及时用电子称清点数量,并按《成型作业指导书》上规定要求包装、标识,成品堆放要整齐、做好场地清理。

4、《生产进度汇总表》的及时填写,每班清理干净,杜绝有超单生产或少单生产,白班、夜班生产产品分开填写,做到数量正确。

5、已检验合格的成品及时填写《入库单》。

6、及时清理产品:如换料、换模具(不同材料同型号产品,在标签上注明材料),合理的堆放产品,做好区分。

7、入库产品注意做好防尘工作(一楼的),产品要摆放整齐有序。

8、生产现场所需的用具,如托盘,及时转移调换;电子称(下班后关掉、充电器充电后收回)、封口机及时归位。

9、大车发货时,作为跟车人员,在货物装车时根据《送货单》做好出货型号、数量的核对工作,防止错装、错发。

10、跟车回来后,及时卸下空筐或空纸箱,将空筐搬运至车间内棚内合适区域,空筐要求摆放整齐有序,并将套有袋子与无袋子的筐子分开摆放,必要时放到二楼仓库(指一楼放不下时);空纸箱搬到楼梯下大小分开、堆放整齐。

11、因产品防尘工作未做好造成返工,或在搬运过程中产品倒翻造成返工,由责任人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

12、有原料到货时,负责将原料从车上卸下,在托盘上堆放整齐。

13、服从其它工作指令。

仓库发货员岗位职责

1、负责所有货物的收发工作:原材料的清点签收,其它如嵌件、纸箱、衬板、尼龙袋等;成品装车发货。

2、做好待发货区成品的防尘工作,货发完后及时清理现场。

3、紧急产品的生产跟踪。

4、及时、准确填写《送货单》,确保《送货单》上数量、箱数与实物相符。

5、负责二楼仓库,库存数的清点和核对、配合盘点工作。

6、严格做好二楼的防尘工作及待发区的防尘工作。

7、注意产品的摆放,做到摆放合理、标识清楚。

8、严格做到先做先发。必要时产品要发得彻底,清理彻底(如修模前的产品等)。

9、负责货梯的使用、维护,货梯开关1.5米内禁止堆放东西,要求货梯用后随手关闭货梯门。

10、负责不良品的收发与补回。客户退货时,根据《退货单》核对退货产品型号、数量,及时将退货放到专门区域,并及时发出《退货/滞留产品处理单》交相关人员会签。得到处理意见后,对退货做好标识,将处理单转交粉料工保存。滞留产品需处理时,也须填写《退货/滞留产品处理单》,处理流程同上。

11、特别对于大批量退货:必须仔细核对数量,确保数量正确,核对好后签名确认。

12、特殊订单用包装材料:做好发放记录,由操作工签名领用。暂时不用时,操作工须及时退回仓库,仓库人员作登记。胶带、嵌件等物料要有领用记录,夜班所需物料上班前提前领好,仓库可上锁。

14、因产品防尘工作未做好造成返工,或在搬运过程中产品倒翻造成返工,由责任人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

15、有原料到货时,负责将原料从车上卸下,在托盘上堆放整齐。

6.仓库管理员的职责 篇六

1、负责来料核对、验收、登记及系统录入;

2、根据生产计划单准确发货;

3、根据产品到货周期及时请购原辅料,并跟踪到货时间;

4、常用备货产品做好合理库存及标识管理;

5、每日物料明细账目的登记;

6、日常库存盘点与月底综合盘点数据的收集与库存整理;

7、协助车间与仓库相关的工作,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工作。

任职要求:

1、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年以上仓库管理工作经验;

2、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7.仓库5S管理的实施方法 篇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物流从品种少、批量大进入到品种多、批量小、批次多的时代, 仓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要实现存储和保管货物的最佳功能, 企业则要求库存准确性提高, 提升仓库作业效率,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整体降低物流作业成本。仓储功能正在向物流现场管理与服务功能转化, 快速及时准确的物料或零件供应, 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 而保证成品供应, 则是赢得市场的必要条件;分销和零售企业则要想方设法保证商品及时准确地补充到销售店面或货架;物流企业则更要提高全面的物流服务水平来赢得客户, 通过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来创造利润。无疑, 仓库管理水平与物流状况息息相关。

一、“5S”管理的含义

5S起源于日本, 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5S”是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etsu) 和修身 (Shitsuke) 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 所以简称为“5S”, 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身为内容的活动, 称为“5S”活动。

根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有的企业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安全 (Safety) , 即形成了“6S”;有的企业再增加了节约 (Save) , 形成了“7S”;也有的企业加上习惯化 (Shiukanka) 、服务 (Service) 及坚持 (Shikoku) , 形成了“10S”, 有的企业甚至推行“12S”,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都是从“5S”衍生而来。例如在整理中要求清除无用的东西或物品, 这在某些意义上来说, 就能涉及到节约和安全, 具体一点例如横在安全通道中无用的垃圾, 这就是安全应该关注的内容。

二、仓库“5S”管理的内容及实施

1. 整理

整理就是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的区分开, 必须品摆在指定位置挂牌明示, 实行目标管理, 不要的东西则坚决处理掉, 在岗位上不要放置必需以外的物品, 这是开始改善仓库5S现场管理的第一步。

实施方法:仓库中库存大量的多年没使用过的物料积存在仓库, 通过做整理活动, 把长期没用的物料清理掉, 腾出更大的空间储存物料, 以提高仓库空间的使用率。

(1) 自己的工作场所 (范围) 全面检查, 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2) 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3) 将不要的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4) 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 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5) 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

(6) 每日自我检查。

把要与不要的分开, 再将不需要的加以处理, 管理“要”的东西是依据“时间性”来决定的。

“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经常用 (1) 一个月内使用的, (2) 每周要用的, (3) 每天要用的。此类物品应放置在工作场所容易取到的位置, 以便随时可以取到。

不经常使用的: (1) 一个月后用的, (2) 半年才用一次的, (3) 一年才用一次的。此类物品应贮存在专用的固定位置。

仓库货品的摆放原则:

(1) 仓库管理应遵循摆放合理、取货方便、有效保证产品品质和外包装、保证仓库最高利用率的原则。

(2) 各类产品应按类别、按一定尺码顺序, 规则地摆放, 以便于取货。

(3) 仓库应保持干燥、干净、整洁、条理化, 每天要按时对仓库进行整理。

(4) 为便于及时、准确地寻找货品, 应在有关地方贴上明显的标记或注明货号、尺码、数量等。

(5) 保证仓库货品数量的准确。应遵循每日清点、每月盘点的制度, 做到实物与账务相符、数量与金额相符。

透过上述的整理后, 如果当企业在考虑扩充厂房之前, 如先做好整理工作, 经过时间及空间整理工作后, 一定会使厂房的容量增长很多。所以, “整理”是5S的基础, 也是讲究效率的第一步, 更是“空间管理”的第一课。日本有的公司提出口号: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2. 整顿

整顿是放置物品标准化, 使任何人立即能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减少“寻找”时间上的浪费, 也就是将物品按“定点”、“定位”、“定量”三原则规范化, 使工作效率、工作品质、材料控制成本, 达到最大的优化。

整顿的“3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定点:放在哪里合适 (具备必要的存放条件, 方便取用、还原放置的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区域) 。

·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 (可以是不同意义上的容器、器皿类的物件, 如:筐、桶、箱篓等, 也可以是车、特殊存放平台甚至是一个固定的存储空间等) 。

·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 (对存储的物件在量上规定上下限, 或直接定量, 方便将其推广为容器类的看板使用, 一举两得) 。

实施方法:

(1) 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

(2) 流程布置, 确定放置场所。

(3) 规定放置方法、明确数量。

(4) 划线定位。

(5) 场所、物品标识。

仓库没有区域的划分会造成物料乱摆放, 且标识不齐全, 导致找东西难找或该找的东西找不到的现象, 通过做2S——整顿活动, 进行区域的划分, 物料按生、休、死的划分整理和摆放, 分类分区, 并且做好标识、使物料区一目了然, 减少找物料的时间。除必需物品放在能够立即取到的位置外, 一切乱堆乱放、错放, 均应受到现场管理干部的责任追究。

这种整顿对每个部门都同样重要, 它其实也是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科学, 它研究怎样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 以及把物品如何能立即放回原位。任意存放物品并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 反而会使你的寻找时间加倍, 你必须思考分析怎样拿取物品更快, 并让大家都能理解这套系统, 遵照执行。具体体现在:

(1) 将寻找的时间减少为零。

(2) 有异常 (如丢失、损坏) 能马上发现。

(3) 其他人员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 即其它人员也能迅速找到物品并能放回原处。

(4) 不同的人去做, 结果是一样的 (已经标准化) 。

3. 清扫

就是将工作场所、环境、仪器设备、材料、工具等上面的灰尘、污垢、碎屑、泥砂等脏东西清扫擦拭干净, 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 公司所有人员都应一起来执行这个工作。

具体要做到:

(1) 最好能分配每个人应负责清洁的区域。分配区域时必须绝对清楚地划清界限, 不能留下无人负责区城 (即死角) 。

(2) 对自己的责任区域都不肯去认真完成的员工, 不要让他担当更重要的工作。

(3) 到处都干净整洁, 客户感动, 员工心情舒畅。

(4) 在整洁明亮的环境里, 任何异常, 包括一颗螺丝掉在地上都可马上发现

(5) 设备异常在保养中就能发现和得到解决, 不会在使用中”罢工”。

4. 清洁

清洁就是在“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日常维持活动, 即形成制度和习惯。每位员工随时检讨和确认自己的工作区域内有无不良现象, 如有, 则立即改正。

实施方法:

(1) 建立清扫责任区 (室内、外)

(2) 执行例行扫除, 清理脏污

(3) 调查污染源, 予以杜绝或隔离

(4) 建立清扫基准, 作为规范

这就要求员工在开工前或下班前的五分钟进行线上各个工位的清扫, 仓库的通道、角落, 必做到每天清扫、拖地, 使整个环境随时都维持良好状态。且实施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否则又回到原来的混乱状态。

5. 修养

修养就是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组织纪律和敬业精神。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自觉养成遵守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习惯, 努力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工作场所。

实施方法:

(1) 制订服装、仪容、识别证标准。

(2) 制订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3) 制订礼仪守则。

(4) 教育训练 (新进人员强化5S教育、实践。

(5) 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 (晨会、礼貌运动等) 。

如果绝大多数员工能够将以上要求付诸实践的话, 个别员工就会抛弃坏的习惯, 转向好的方面发展。需要的条件如下:

(1) 学习、理解并努力遵守规章制度, 使它成为每个人应具备的一种修养。

(2) 领导者的热情帮助与被领导者的努力自律是非常重要的。

(3) 需要人们有更高的合作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4) 互相信任, 管理公开化、透明化。

(5) 勇于自我检讨反省, 为他人着想, 为他人服务。

三、仓库5S管理的实施效果

仓库现场管理的5S标准的实施, 可帮助仓库彻底杜绝过去那种不用的杂物, 包装材料、使用工具及破损包装物随处可见, 杂乱无章的现象。对货物堆码, 分拣拆包无标准造成的二次包装物的损耗, 也随着整顿、整理、清洁、清扫素质的学习开展成为历史。货物的收、发、存管理工作, 伴随着岗位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能得到全面提升。对仓库历史遗留的呆滞货物、残次品、报废货物、返厂货物进行彻底清理, 并建立相应的残次品库, 为今后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通过5S管理可以使仓库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现场无杂物, 行道通畅,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磕碰的机会, 保障安全, 提高质量;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利于减少库存量, 节约资金;改变作风, 提高工作情绪。实行5S管理后可以使仓储企业或部门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使企业的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摘要:仓库的管理是物流管理中最基本的环节。本文通过介绍仓库实施现场管理即5S管理的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法, 以提高仓库现场管理水平, 提升仓库作业效率,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整体降低物流作业成本, 从而提高仓储服务水平, 使仓库的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仓库,5S管理,实施

参考文献

[1].苏俊.《卓有成效的5S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

[2].邹晓春.《仓储部规范化管理工具箱》.人民邮电出版社

[3].曾跃频.《5S推行问题与对策》.厦门大学出版社

8.仓库管理人员的职责 篇八

关键词:仓库管理;项目;重要性

什么是项目物资?项目物资是以项目为主要对象的物流活动,需要在限定的时间、成本费用、人力资源等项目参数内完成。那什么是仓库呢?仓库就是指在计划好的空间环境里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为完成工程任务而设置的物资保障基地。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利用仓库的设施、设备,保持库存物资质量、数量的完整,在物资收发正确、及时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提供圆满、到位的服务,以满足施工生产任务的需求。

古有袁绍曹操官渡之战,这场战争可看作一个项目,而乌巢则是袁绍项目仓库的所在地。曹操五千轻骑夜袭乌巢,火烧粮草,毁了袁绍的项目仓库,这对曹操这个项目的完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项目仓库对项目物资的重要性。一方面,从项目仓库所处物资管理业务的地位来讲,它是工程物资收、发、存作业以及进行物资检验的场所;另一方面,项目仓库在完成上述物资供应业务的同时,还要为工程提供全面的现场服务。

一个工程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其实就是一个偌大的仓库管理过程。从材料采购进来,运到各个工区,最后到工程结束,各种材料又分别收集存放,都是仓库的验收、使用、存放的体现。从仓库的管理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仓库管理可分为收料、保管、发料三个阶段。收料阶段包括了接运、点交及验收;保管阶段包括了登帐、堆码、点查及保养;发料阶段包括了出库、点交和运输等环节。

仓库管理虽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小部分,但就企业财务管理和生产而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做好仓库管理工作,是项目工作顺利开展的加油站,对一个项目的正常运作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反,如果不重视仓库管理,则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项目开展中,仓库管理员今天收到一车脚手架钢管(单子上写的是钢管),型号48,仓管员收货了。一星期后,还是这个供应商,仓管员又收到了一车价脚手架钢管(单子上写的是焊管),型号是50,仓管员也收了。一个月下来,收到十几车,名称(如钢管、焊管、铁管等)、型号(如50、48、2寸、2.5寸等)都不一样,但供应商开来发票,明细全部是“脚手架钢管”。仓库管理员没有经验,因此导致月底对账时材料有的型号发超,有的型号没发,但仓库帐目不符,无料可发,进而造成项目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就要从入库开始着手。材料入库验收时仓管员应仔细核对《送货单》与实到物。若检验合格,则搬至指定库区,并将实际的材料数量、名称填入《进料验收单》中;若不合格,则不予接收。最后,仓管员按《进料验收单》的最后结果的实际收入数量录入帐目。材料出库也应按程序办理。仓管部门接到《领料单》后应进行核对,所有领料单必须是由合同签订人或合同签订人指定人员签字,核对无误后方可给予办理物料出库手续。仓管员点装好待出库物料后,及时做好相关记录。仓管员将物料交给领料员,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料单》上签上各自的名字,并各自取回相应联单。仓管员按《发料单》的实际发出数量录入帐目。简单的说,就是材料进出库做好登记,时刻保持账物一致。材料在库时做好分类、整理、保管工作,明确保管责任。这就是我们说的日清月结的工作。

再举个例子,就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整车仓储电子化管理项目为例。在其项目中,每种车型的每一辆车都有自己的底盘号、发动机号、VIN码,但可能不是一一对应。整车在同一库位只能放同种颜色的同种车型,但有时会出现不同颜色混排。还有就是库位长度可能不同,不同车型的车辆长度也不同,就会出现空位导致利用率不高。整车出库按先进先出的原则也就是按入库先后顺序出库,但受人工管理的限制等诸多影响,按此原则往往无法顺序出车,而要大量倒车才能将指定的车开出。这些问题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如何处理的呢? 该公司使用了“中软冠群ES产品”的强大物流管理系统,通过全方位的条码扫描替代人工录入来管理所有仓库库存。车辆入库和出库管理全部通过条码扫描实现,使之一一对应。并实现根据规则自动建议进出库位置,保证同一车型同一颜色放在同一排。还可以根据车长和库位计算库位的存放数量,使仓库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出库根据先进先出原则,系统自动根据车辆入库时间先后顺序给出所要出库车型的出库建议,司机根据出库建议按顺序领取车钥匙并提车……这个项目方案成为了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经典案例。

仓库管理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它面临着人、事、物等各方面的冲突和纠纷。制定仓库管理制度,强化仓库管理执行力(对事对物不对人),建立仓库管理平台(如仓库管理软件)是管理好仓库的重要手段,也确保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黄渝祥.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志鹏.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系的构建[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4,

[3]韩同银等.施工企业物资的精细化管理[J].铁道工程学报,2006,

9.仓库人员管理制度 篇九

(1) 产品入库时,采购人员根据“配货清单”亲自同交货人办理交接手续,核对、清点产品。

① 产品名称、规格是否和“请购单”相符,不相符的应退换。

② 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退换。

③ 对数量短缺的应补足,对超交的应汇报研究处理。

④ 对价、物不符的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处理。

(2) 产品验收合格后,采购人员开具“入库单”。

(3) 财务管理人员处理产品的报销单据。对未开具“入库单”的产品责令补上,否则不予报销。

(4) 对所有入库产品汇总填写“产品登记表”。

二、产品存放制度

(1) 仓库应以产品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进行划分,选择适宜条件存储特殊产品,比如冰箱等。

(2) 仓库内部应严禁烟火,并定期实施安全检查。为仓库安全,一定要按国家安全标准安装消防器材。

(3) 产品要分类摆放,以做到排列整齐、便于查点、存取方便。同类产品应集中存放同一场所,摆放时注意取拿方向一致。

(4) 仓库应做好防湿、防尘、防霉、防蛀工作,对易碎和易坏品应格外小心存放。产品管理人员对产品负有责任。产品若有损失,应及时报告店长,分析原因。

(5) 查明责任。

(6) 仓库禁止非本库人员擅自入库。库内产品未经店长同意,一律不得擅自拿出。

(7) 产品采购人员每天编制“产品收发存日报表”。

三、产品领用及退回制度

(1) 美容师或助理要领用产品,必须填写“申领单”,并要有店长签字。

(2) 产品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申领单”进行产品发放,严禁先出产品后补手续的做法。

(3) 领料单的内容必须填写清楚,不许更改,如果填写错误必须重写。对不符合规定的“申领单”,产品管理人员有权拒发。

10.仓库管理人员工作制度 篇十

1. 各仓管人员应负责综理仓库物品的出货、储存、保管、检验及报表的登录等工作。

2. 仓库物资实行先进先出的作业原则,并按此原则分别决定储存方式及位置。

3. 仓库不准代私人保管物品,也不得擅处答应未经领导同意的其他单位和部门的物品存仓。

4.5. 任何人员除验收时所需外,不准将仓库物资试用试看。除仓管从员和因业务工作需要的有关人员外,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仓库。严禁库内会客入其他部门职工围聚闲聊。

6. 仓库严禁烟火,配置的消防器材。仓管人员应会使用,并定期接受生产部的安全检查和监督。

7. 仓管人员对物品进、出仓,应当即办理手续,不得事后补办应当在保证账物相符,经常核对,并得随时接受本部门主管或财务部人员的抽点。

8. 每月仓库应盘点一次,检查货物实存、货卡结存数、物资明细账余额三者是否一致;每年年终,仓管员应会同财务部、资材部共同办理总盘存,并填具盘存报告表。

9. 仓库物资如有损失、贬值、报废、盘盈、盘亏等,应及时主管,分析原因、查明责任,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擅自处理;仓管员不得采取“盈时多送,亏时克扣”的违纪做法。1

10. 保管物资未经主管同意,一律不得擅自借出;总成物资一律不准拆件零发,特殊情况应经主管批准。

11. 仓管人员下班离开前,应巡视仓库门窗、电源、水源是否关闭,以确保仓库的安全。

11.仓库管理人员的职责 篇十一

关键词:数据仓库构建策略体系结构

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的变化且具非易失性的数据集合。它是对传统数据库技术在站场式数据管理需求下的提升,借助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开展数据信息的知识化管理,将库内各类数据、信息关联起来,建立信息知识库,并按照信息知识的含义,分门别类,达到实现知识应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非数字化信息纳入管理工作的范畴,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1数据仓库的构建策略

数据仓库最早是W.H.Inmon于1992年提出的,他指出,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时间变异的、非违约的一系列用于管理和决策制定的数据集。

数据仓库按照范围层次的不同,分为企业级全局数据仓库和部门级数据仓库。全局数据仓库在全组织范围内为各个部门提供管理、决策支持,又名中央数据仓库:部门级数据仓库一般只为某个局部范围内的管理人员服务,也称为数据集市。下面介绍数据仓库常见的三种构建策略。

1.1“自底向上”建立数据仓库。“自底向上”建立数据仓库的过程如下:业务系统源数据库——独立数据集市——企业级数据仓库,整个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从关键的部分开始,先建立部门级数据集市,并不断进行扩充和完善,每个数据集市包含某一特定业务领域的数据。在这一步中,通过ETL流程把业务系统中的数据经过抽取、转换后加载到数据集市,然后通过OLAP工具或数据挖掘工具直接访,问数据集市便可进行信息分析,从而把用于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数据集市与业务处理系统物理上分离,每个数据集市可独立实施来执行数据仓库的职能,因此也称为独立数据集市,但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人员必须针对每个数据集市设计独立的ETL处理程序,把各业务系统的操作数据按照需要分别转换到相应的独立数据集市中。

独立数据集市的优点表现在:一是初期投资较少,并能迅速获取回报;二是就单个数据集市来说。因其数据结构相对较简单,管理比较容易。缺点表现在:一是各数据集市中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难以直接进行跨数据集市的信息访问,导致出现一个个信息孤岛:二是随着数据集市的增加,系统结构将变得复杂而难以维护,并且系统整体投资迅速增加。因此,如果要以整个企业的视图来分析数据,独立数据集市不是合适的选择。现在,人们在规划数据仓库时已经逐渐转为实施企业级的数据仓库。

第二步是当更多的主题加入数据集市时,将这些独立数据集市进行再集成,最终建立的就是企业级数据仓库。通过本步骤的实施虽然能最终解决数据的一致性问题,但缺点为:一是对数据集市的集成难度较大;二是企业级数据仓库本身投资巨大,这会进一步加大系统的整体投资,同时将会导致第一步中对独立数据集市的投资出现浪费现象。

1.2“自顶向下”建立数据仓库。W.H.Inmon曾提出“自顶向下”建立数据仓库的方法,也就是说,先建立一个全局的数据仓库,然后在其基础上建立部门级和个人级的数据集市。

ETL流程首先将所有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按照统一的存储模型加载到中央数据仓库,然后再按照各部门特定的需求把相关数据复制到部门数据集市。因为中央数据仓库汇集了来自各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同时也负责向各数据集市提供信息。业务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与信息访问时将根据需要连接到不同的数据集市。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解决了统一数据存储模型和数据一致性的问题,有利于各级数据仓库的一致性的控制。缺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业务人员对信息的访问非常不方便,很难进行跨数据集市之间的信息分析:二是全局数据仓库本身建设规模大,投资巨大,并且实施周期长,见效较慢;三是当数据集市增加时,会使系统整体投资迅速增加,同时管理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1.3建立统一的企业级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分为物理与逻辑两种,物理数据集市设立在中央数据仓库之外,具有专门的软硬件设备,一般都使用OLAP服务器,按照特定需求组建多维立方体来提供多维信息分析;逻辑数据集市设立在中央数据仓库之内,由在基础数据之上形成的小结表或者逻辑视图组成,数据集市主要针对粒度较粗、预先定义的分析需求,对于动态的业务查询,粒度较细的或者针对基础数据的分析则不能完成。中央数据仓库采用符合数据库范式理论(一般为第三范式、的存储模型来保存基础数据,从而为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视图。在中央数据仓库中还设立了一个数据转换与缓冲区,作为ETL处理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在很多数据仓库的ETL处理流程中,增加了一个ODS层来进行数据的整理,但这将大大增加整体投资和管理复杂性,理想的方法是,在中央数据仓库中设置一部分存储空间作为数据转换与缓冲区,借助数据仓库引擎强大的复杂查询处理能力,通过SQL实现数据的转换与清洗。

这种数据仓库结构解决了其他数据仓库结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企业级数据仓库系统架构。但由于把详细数据分析、部分的数据转换与清洗等复杂处理均集中在中央数据仓库,从而对作为数据仓库引擎的RDBMS和相应的服务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选择这种数据仓库基础平台的基本要求是:数据仓库引擎和相应的数据库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线性扩展能力,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并行处理能力,能有效而简单地进行系统管理。

2档案管理中的联合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数据仓库的应用按用户的需求可分为信息的使用和知识的挖掘两类,数据挖掘即为知识发现中的一个步骤,知识发现过程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①数据清理;②数据集成;③数据选择;④数据变换;⑤数据挖掘;⑥模式评估;⑦知识表示。数据挖掘的概念就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它信息库中的大量数据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知识的过程。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知识管理工具库,对相关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进行明晰化、系统化地管理。定位拥有专门技能的人,建立专家网络,让所有人都能快速而方便地学习或了解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无论数据库、文档、图片还是音像信息。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需对知识进行合理地分类规划,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放进各个仓库里,因此,分类整理、存储及管理知识仓库是数据挖掘的重要步骤。

上一篇:绿山墙的安妮阅读心得600字下一篇:独自赏月心情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