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名族节日

2024-07-17

少数名族节日(共9篇)

1.少数名族节日 篇一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即将在贵州省省会贵阳隆重登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内容、动人的魅力,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热潮,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热点、亮点。

体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既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盛会,也是民族文化的盛会。少数民族都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带到了贵州,带到了民族运动会上。每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都是一曲动人的乐章,都是一首宏大的诗篇,都是一幅壮丽的画卷。令人眼花缭乱的抖空竹、让人热血沸腾的武术表演将为我们展示传统体育的深厚内涵;风驰电掣的赛马、威风八面的赛驼、气壮山河的摔跤将会带我们到美丽广袤的内蒙古草原;满族花样繁多的花毽和跳绳、诙谐幽默的二贵摔跤、虎虎生风的霸王鞭,让我们拍案叫绝、叹为观止;姿态优美动人的跳板和秋千,使我们感受到朝鲜族热爱生活、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惊险刺激的马术表演、独具特色的响箭,是藏族人民生活实践的真实写照;清脆洪亮的瑶族黄泥鼓,使我们臵身于大瑶山的层峦叠嶂,感受那松涛阵阵;如艳阳般耀眼夺目的土族轮子秋表演,让我们深深感悟到土族人民赞美生命、赞美生活的美好愿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以至于我们无法在这里一一道出,这次全国民族运动会,将会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囊括其中,如同一个民族传统体育的博物馆,让我们尽情领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超然魅力。

如若你不曾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那么在这里你会知晓它是中华民族为了发掘整理全国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各民族身体素质,促进各民族团结而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以及娱乐联欢的大型活动!在这样的盛会上,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将齐聚一堂,分享喜悦,一起健身,共同竞技.自1975年以来,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圣火已相继在天津,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布达拉宫,北京,等九个城市点燃.2011年9月10日至9月19日,圣火将在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奥体中心熊熊燃烧!云贵高原上的明珠----贵州大地迎着航拍的镜头铺面而来.它是古老的----因为”穿洞文化”遗址提供1.6万年前人类在此生息的证据,而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它又是年轻的,它是迷人的天然公园,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址文明遐迩;山,水,洞,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多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名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是其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高原明珠的气质将赋予名族运动会更清晰的色彩.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更有一群热情好客的兄弟姐妹.他们踊跃的参加名族运动会志愿者活动.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客车站,火车站,飞机场,宾馆,餐馆,各旅游景区等非会场区域,你也无处不见他们的身影.学生,白领,蓝领,职工,农民工甚至清洁工农民是他们的原身份,然后这一刻他们共有一个名字----志愿者.浓烈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之风吹遍了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吹进了每一个贵州儿女的心,我们是第九届全国少数名族运动会的东道主,是四年一届名族大联欢的承办人,是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之歌的领唱者,我们将以热情礼貌,规范细致,尊重风俗的主人家的姿态去迎接全国各名族兄弟姐妹,国内外宾客朋友.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将会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关于这个问题,也许100个人就有100种答案。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原生态的文化,就是生活的文化。在将要开始的运动会里,人们或摇旗呐喊,或全神贯注,或开怀大笑,或如醉如痴,尽情享用这顿丰富的文化大餐。赛马可为体育,秋千可为体育,陀螺也可为体育——脱胎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没有豪华的运动场和先进的体育设施,一片草地、一根绳索、一片水面,皆可成为展示风采的舞台。如此精彩绝伦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是怎样的?该如何保护并将其传承下去?在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非凡魅力之后,这是人们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远远不止运动会上展示的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共有700多项,而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不过只设立了160多项竞赛和表演项目。可以说,真正的宝库尚待发掘,真正的征程尚未开始。过去,如果说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了解不多,主要是因为我们宣传不够。这次全国民族运动会,将这些宝贵财富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些宝贵财富,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财富的重要性。

2.少数名族节日 篇二

苗鼓文化,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对湘西苗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苗鼓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也对各个民族的鼓文化起到了借鉴作用, 此次在湘西吉首举行的国际鼓文化节就是吉首苗鼓文化与中内外其他民族鼓文化的一次交流, 也是各个民族鼓文化相互学习的机会。

湘西, 一个神秘的地方, 苗鼓, 一个神圣的“符号”, 湘西与苗鼓结缘, 苗鼓为湘西鼓舞, 这一鼓舞, 迎来了世界的盛宴, 2014年9月27日至30日, 对于湘西人来说, 甚至对于全国人民来说, 是一个值得激动的日子, 因为吉首将举办一场与鼓相容的盛宴。此次鼓文化节包括2014吉首国际鼓文化节开幕式暨国际鼓文化交流巡游、中国鼓乐经典音乐会、中国鼓王评选赛、中国鼓文化高峰讲坛、武陵山片区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谷韵吉首无微不至”第二届全国微信大赛、乾州古城、德夯景区、矮寨大桥茶峒岸等景区现场表演、“谷韵吉首”自驾游、2014吉首国际鼓文化节闭幕式暨国际鼓文化交流展演等九项内容。

本次鼓文化节不仅邀请了新西兰毛利战鼓队 (大洋洲)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钢鼓乐团 (中美洲) 、巴西桑巴鼓队 (南美洲) 、圣火打击乐团 (非洲) 、韩国农家乐表演团 (亚洲) 等海外著名鼓队参加, 还特别邀请台湾威鸿鼓乐队、香港卓士风笛鼓乐队参与其中, 首次实现两岸三地鼓乐同台竞技的盛况。如此庞大的国际性鼓文化活动, 虽然有点小瑕疵, 但是在湘西吉首能举办成功。这与他的科学管理是分不开的。

一、从管理方面探讨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 政府有序的管理安排

在此次大型国际鼓文化节中, 吉首市政府在早前就在政府网站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每日的活动安排, 每个活动的地点安排, 以及每个活动的牵头人等等, 都进行了详细有序的安排。整个活动的流程明确, 责任到人, 组织有序。就以鼓队游街为例, 如果没有政府的有序的安排, 这样的大规模的游街表演活动是不可能在吉首这个道路拥挤的城市举办的。而且, 在此次大型游街活动中, 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安保措施管理, 各国代表队的安全问题, 以及群众可以有序的观看表演活动问题等等, 这些让政府倍感压力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管理有序的负责的政府, 这样的活动是不可能成功举办的。

(二) 社会群众的自我管理

一个活动能够成功举办, 不光是举办方单方面的努力, 而是一个综合的因素问题, 此次吉首市国际鼓文化节能够成功举办不光是政府管理有序, 社会群众的自我管理也是离不开的, 没有社会群众对政府的和对鼓文化节的大力支持, 相信一个巴掌是不可能拍响的。活动期间, 吉首市市民的主动停车几天, 开车的主动避让表演, 有的主动搭乘公交车, 以及主动参加到庆祝鼓文化节的队伍里来等等, 这些没有社会群众理解, 参与, 合作, 共庆的活动, 相信是不可能成功的举办的, 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而可以看出, 此次国际鼓文化节在湘西吉首这个神秘的地方还是受市民喜爱的, 也在侧面体现出这片神秘的地方社会群众的自我管理素质还是很高的。

(三) 表演团队的团队管理

笔者认为, 此次国际鼓文化节的成功举办, 不光是政府和社会群众这两方面能团结合作, 没有表演团队的加入, 也是不可能展现出如此五彩斑斓, 绚丽多姿的鼓韵美。表演团队的管理, 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团队对整个表演的计划的精密安排, 没有决策者对节目选题的把握度, 以及演员综合素质的自我管理等等, 相信这次鼓文化节活动整体效果会大大受到折扣。在这次活动中, 带有少数民族地区特征的苗鼓表演团队, 都是经历了层层的选拔而选出的, 他们的团队管理能力, 计划决策能力, 专业素质能力, 职业管理方面等等。都是与这次鼓文化节的舞美效果以及整体效果成正比的。

二、在此次活动中存在不足的地方

(一) 表演队游街, 全市几条主要道路封路

笔者认为, 尽管活动重要, 但是封路, 这种像城市大动脉如果封了, 对于出行的人们的还是有很大的影响。

(二) 门票问题

既然是大型国际性鼓文化节, 又是在这个对鼓文化及其崇拜的地区, 门票这个门槛就限制了许多喜爱者。就拿在乾州世纪广场的开幕式, 进去就要门票, 而且门票基本上都是“关系户”, 像我们这些学生是没法弄到门票的。

(三) 盲目的与国际接轨问题

笔者认为, 湘西这块神秘的地方, 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对鼓独特的崇拜方式, 能够搞一些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带有民族地区的鼓文化活动, 让全民能够参与其中, 一起围鼓而欢, 为鼓而欢。这才是真正的鼓文化节的内涵。像这次“吉首国际鼓文化节”, 这个标题, 好像挂了“国际”二字, 瞬间就“高大上”了, 这也是活动组织方和策划者盲目的推崇鼓文化, 想把湘西鼓文化推出国门的迫切愿望。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我们的鼓文化成熟了么?我们的鼓文化真的是真正上的鼓文化么?盲目的推崇, 只会适得其反。像这次鼓文化笔者认为虽然顺利成功的举办, 但是它的失败就在于脱离了当地群众, 也就是说没有真正地从群众中来。笔者认为, 真正的国际鼓文化节, 不是政府行为, 而是民间自己组织, 政府协助, 全民参与的鼓文化节。真正的国际鼓文化节, 应该是湘西这块地方的鼓文化已经深刻每个人的心中, 就像咱们的国粹京剧, 在国内外都有说大话、说狠话的本事的时候, 咱们在举办一场国际鼓文化节, 与世界上各国有名鼓队进行交流合作。推崇咱们的鼓文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鼓文化交流。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通过此次对吉首国际鼓文化节的调查发现, 吉首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人们对于“鼓”这个神圣的“象征符号”有着一种特别的崇拜。不光是人民群众的原自然的崇拜, 政府的对于鼓文化的大力支持, 也是原自然的。这种原自然的非炒作的对鼓文化的崇拜, 使得湘西这个神秘的地方, 迎来了一次国际性的盛宴。各国鼓文化爱好者齐聚吉首, 一起“鼓舞世界, 世界鼓舞”。

(二) 建议

第一, 政府在以后举办国际性比赛时, 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不要盲目推崇当地还不具备国际性比赛能力的项目。

第二, 政府在举办像这种具有民族局域特色的文体比赛活动时, 可以把组织策划比赛权交给相关协会, 政府起到后勤作用和协助作用就好。并且, 政府要大力支持协会办赛事活动。相信应该会比政府组织主导的要好。

第三, 作为社会相关协会也要积极负起责任, 为相关领域的一些活动或者科研等要起到带头作用, 积极探索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 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合作, 这样的话, 各个领域应该会充满活力, 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

第四, 作为社会群众一员, 也应该积极参加此类活动, 为协会, 为政府出谋划策, 出一份力量。

摘要: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型群众体育节日活动管理的调查研究, 发现其中的科学管理的优点, 指出其中的不足, 给予几点建议, 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体育活动未来的科学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建议, 更好地促进地区体育文化与生态自然地和谐发展, 是当代从事体育事业的学者和专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关键词:少数民族,苗鼓,吉首,鼓文化节

参考文献

[1]孙玮, 张小林.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产业整合营销传播研究——基于新媒体视角下湘西苗鼓文化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20:329-330.

[2]刘成毅, 张小林.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开发研究[J].科技风, 2013, 21:185-186.

[3]胡燕妮, 王志清.湘西吕洞山区苗鼓历史与发展现状初探[J].大众文艺, 2014, 17:46-48.

[4]张有平, 柳倩月.民族传统体育与节日文化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2:101-103+120.

3.少数名族节日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少数名族学生;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49-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在少数名族地区由于教学的特殊性,识字教学变成本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识字教学是民族地区教师的首要难题。那么,在教学中怎么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呢? 本文作者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为题材,简单的进行研讨和论述。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了兴趣,实践证明,兴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做练习,学生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具有特殊性,少数民族的学生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如果突然改变孩子的语言环境和方式,必定会让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害怕学习汉字。因此,处在一线的教师更应该采用“以退为进”的识字教学策略,即在一二年级务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降低语文识字教学的要求,适应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水平,并尽力将识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如可采用教材简教、课文简教、游戏识字等具体方法,尽量降低教学难度,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这样不仅可让学生对认识汉字产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由反感、厌倦识字转化为自愿识字、乐于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宗旨: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学生产生识字的兴趣,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便不会感到迷茫。只有生动的识字教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孩子们必将学得轻松、愉快,从而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发展。

二、课堂上教给学生学习识字的教学方法

1、形象记忆法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如教“哭”字时,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老师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的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

2、找规律识字法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个反文旁就成了放。减一减:如:学了园,减一减就成了元。换一换:如底和低就可采用换一换的办法。

3、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识字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要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的识字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识字的渠道。如让学生在家中看电视及阅读书籍中识字,在辨认多种电器、家具中识字,在与家人的交谈中识字。还可利用社区资源识字等。让学生明白:只要做 识字的有心人,就能认识更多的字,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课外识字的积极性,我每周开展一次“识字大王”评选活动,并让学生动手制作识字剪贴报,在班级园地里加以展示、交流,以促进识字。

三、注重写字来巩固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汉字的书写,记忆绝大部分都是在基础教育中完成的。在课堂讲演上老师拿出时间让学生去写一写,再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把基本功打牢,每上新课时要先过生字关。课堂演示,书空,书写,评改都必须进行。这也是我们少数民族学生识记汉字的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低级学生具有爱学乐学可塑性强的身心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或编顺口溜来强化学生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巩固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让学生在整体观察汉字形体美、间架结构、笔顺规则的基础上,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写,一个一个地描,较好地解决了识字教学中学生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不到位的问题,在学生刚学写字的初始阶段,教师的范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心中先有字形再写字就显得容易而轻松了。久而久之,这种“胸中有字再写字”的字形分析法,不仅对学生记忆深刻,而且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会学生掌握书写时要在写好笔画、掌握笔顺规则、搭配好间架结构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欣赏、品评汉字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静心书写,还要边写边识记汉字。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汉字的识记与书写。

四、结语

俗话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语文识字教学也如此,语文教师只有百教不厌,不言其烦地授于学生。而学生在平常不断的点滴的字词汇集下才能逐步掌握知识。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好语文这门课的确需要语文教师付出心血,老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增强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以此来丰富学生识字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后,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且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民族地区孩子独特的识字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快更高效地学好中华民族的汉字。

参考文献:

[1] 华锦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论[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郭丽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探析[J].语言与翻译,2006.

4.社区少数名族流动人口工作制度 篇四

1、协调公安、民政、劳动保障、卫生、工商等部门,建立部门之间的联系、协查、配合、通报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

2、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公共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5.少数民族节日 篇五

怒族:主要节日有: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回族: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满族: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

黎族: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藏族: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侗族: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傈僳族: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阔什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仡佬族: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鄂温克族: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苗族: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白族: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锡伯族: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彝族: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土家族: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阿昌族: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壮族:三月三歌会、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布依族: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

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羌族:“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6.少数民族节日习俗 篇六

2、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3、藏族: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此外,还有藏历4月15日的萨嘎达瓦节、7月上旬的雪顿节和沐浴节,以及丰收在望时的望果节等。

4、维吾尔族: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5、苗族:苗年、春节、四月

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

6、彝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7、壮族:比较具有民族特点的节日有中元节、牛魂节(又称牛王节)、三月三歌节和吃立节。

8、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有过大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

9、朝鲜族: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仲秋)五大节日,还有老人节、流头节等。

10、满族:春节、元宵节、二月

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11、侗族:春节、端午、中秋、重阳节等。

12、瑶族: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民族英雄)、达努节(达努,瑶语意为不要忘记,是敬奉始祖密洛陀的节日),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13、白族: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渔潭会。

14、土家族:赶年、四月八、六月

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15、哈尼族:主要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尝新节,一些地区也过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

16、哈萨克族: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17、傣族:泼水节(即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

18、黎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19、傈僳族:过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

20、佤族:春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崩南尼”、接新水节、取新火、新米节、堆沙节、取新火节、便克节、开门节、关门节、汉历老年、七月半、火把节、中秋节、拉木鼓节等。

21、畲族:春节、元宵节、三月三染乌饭祭祀祖先、清明节、四月八造麦精饭、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祭多贝大王节等。

22、高山族:各地不一,但比较流行的有春节、丰收节。

23、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新米节、火把节等。

24、水族:端节又称过端,水语叫借端,与汉族春节相似。此外,还有端午节、清明节、七月半、六月六等节日。

25、东乡族:尔德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26、纳西族:传统节日有白沙农具会、龙王庙会和骡马会等。此外,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等。

27、景颇族:主要有新米节、目脑节。

28、柯尔克孜族:有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

29、土族:春节、端阳节、二月二等。

30、达斡尔族:春节、二月

二、端午节、农历正月十六的“黑灰日”等。

31、仫佬族:三年一次的“依饭”(欢庆丰收之意)节、春节、走坡(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节日)、牛生日节和后生节。

32、羌族:春节、农历十月初一的年节(羌族以十月为岁首)。

33、布朗族:开门节、关门节等。

34、撒拉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35、毛南族:春节、中元、清明节,分龙节又叫五月庙,是毛南族特有的节日。

36、仡佬族:春节和八月节等。

37、锡伯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38、阿昌族: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会街节等。

39、普米族:大过年、大十五节、转山会、尝新节。

40、塔吉克族:肉孜节(开斋节)、台合木兹瓦司脱节(又叫播种节)、兹完尔节(又叫引水节)、巴罗堤节(巴罗堤、即八月)。

41、怒族:春节、鲜花节、祭谷神、祭山林节。

42、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43、俄罗斯族:复活节、圣母圣诞节等。

44、鄂温克族:敖包会、那达慕、米阔鲁、春节等。

45、德昂族: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等。

46、保安族:开斋节(也叫尔德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47、裕固族:因信仰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宗教节日是他们的主要节日。传统节日除“点格尔汗”仪式和定期的宗教节日外,还有春节。

48、京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唱哈节,其他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盂兰节、中秋节等。

49、塔塔尔族:肉孜节、古尔邦节和撒班节(犁头节)。

50、独龙族:卡雀哇(独龙语,皇节之意)是独龙人一年中惟一的节日。

51、鄂伦春族:主要有春节,也过端午节和中秋节。

52、赫哲族:春节、元宵节、“二月二”吃猪头等。

53、门巴族:“达娃觉尼巴洛沙”、“达娃当巴洛沙”和“雀可节”(即望果节)。

54、珞巴族:藏历年、洞更谷乳木节、旭独龙节等。

7.56个少数民族与节日 篇七

民族 主要节日 时间 1.阿昌族:火把节;2.德昂族:泼水节、圣纪节;3.侗族:芦垄节4.白族:三月街、侗年、火把节、斗牛节、渔潭会、吃新节;5.保安族:圣纪节;6.独龙族:开斋节;7.俄罗斯族:复活节、古尔邦节;8.鄂伦春族:春节;9.布朗族:开门节;10.鄂温克族:米阔鲁节、关门节;11.高山族:新年祭、泼火节;12.仡佬族:灯杆节;13.布衣族:六月

六、仡佬节、三月

三、尝新节;14.拉祜族:库扎节;15.朝鲜族:元日、火把节、上元节、尝新节、寒食节;16.黎族:三月

三、端午;17.僳僳族:收获节;18.哈尼族:十月节、澡塘节、六月节、过年节;19.哈萨克族:圣纪节、刀杆节、开斋节;20.珞巴族:旭独龙节、古尔邦节、隆德节;21.赫哲族:赫哲年;22.满族:颁金节;23.回族:圣纪节、庙会、开斋节;24.景颇族:目脑节、古尔邦节;25.克尔克孜族:圣纪节;26.基诺族:打铁节、开斋节、火把节、古尔邦节;27.京族:哈节、诺劳孜;28.蒙古族:旧历新年、白节;29.傣族: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30.怒族:春节、祭谷神;31.塔塔尔族: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圣纪节:32.纳西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33.撒拉族: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34.乌孜别克族: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35.藏族: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36.毛南族:春节、端午节、南瓜节、重阳节;37.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38.瑶族: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等;39.苗族: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40.畲族: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41.土族: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42.锡伯族: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43.彝族:彝族年、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44.土家族::赶年、小年、土牛毛大王节。45.达斡尔族: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46.壮族: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47.仫佬族::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48.普米族: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49.水族::端节;50.羌族: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51.塔吉克族: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52.裕固族:九月大会:亦称“十月大会”,裕固族传统宗教节日。53.门巴族:时年节、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大法会、达旺大法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54.东乡族:圣纪节、泼水节;55.佤族:插种节、新米节。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3.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4.壮族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歌会(祭龙节),过小年(称“男人节”,又称“喊魂节”),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节,春节,陀螺节,花朝节,吃立节,蚂拐节(青蛙节)。此外,壮族每年固定的宗教节日甚多。如部分壮族正月(亦有在五月者)祭献“老人厅”二月(亦有在六月初六或十月者)盛行过小年。每年二月“祭龙”是各支系的共同节日。“祭龙”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日历需要的鸡、猪等牺牲品;祭日,外寨人或骑马、戴斗签者不得通过寨心,习惯认为每年杀猪“祭龙”能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三月祭雷神,栽完秧后并祭“田公”。七月“接祖”。八月各寨祭献土地。十二月“送祖”。5.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6.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7.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8.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9.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 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10.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11.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12.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13.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14.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15.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16.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17.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18.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19.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20.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21.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22.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23.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24.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25.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26.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27.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28.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29.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30.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31.土族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32.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33.德昂族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34.彝族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火把节及二月八年节等。35.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36.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37.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38.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39.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40.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41.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42.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43.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44.基诺族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及其山川、日月、动物、植物,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基诺族的节日与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45.布依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

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46.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47.水族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48.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49.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50.京族

8.少数民族节日浪山节 篇八

浪山节,藏语称“香琅节”,据考,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拉卜楞寺数百名僧侣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内,赴野外采薪习俗的延续和发展。浪山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举办。

在藏语中,“浪山”是“采薪”之意。从前寺院僧人在山区伐木之余,百无聊赖之际,便安排节日去游山玩水,渐渐传入民间,演变成今天的藏族浪山节。

甘肃甘南藏区,每到农历六月间,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农事间歇,家家户户收拾锅灶炊具、饮食物品,全家老少出动,到野外山坡、草地、河边选好地点,搭起帐篷,穿起盛装,会餐、饮酒、歌舞。

基本简介

在欢笑的人海中,最吸引我们目光的,是一群穿着僧衣的僧人。相传,“浪山节”的由来便与僧人有关。过去,寺僧在盛夏季节外出彩伐烧柴,因路途遥远不能当日返回寺庙,便露宿山野。他们在劳作之余,以摔跤、拔河等作为消遣,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中旬、藏历六月初九,甘南许多地方都要举办“浪山节”。

背景资料

一阵忙碌过后,僧人们已搭好了帐篷,开始三五成群的自由活动。帐篷内炉火正旺,暖意可人。年长的僧人围坐着谈天说地,吃着瓜果和各式糕点。年轻的在烧水做饭,给年长者提壶添水。最热闹的还是帐外,拔河、摔跤自是少不了的传统活动,也有打羽毛球、排球,踢足球等现代运动。笑声、喊声、加油声、叫好声响成一片。走出了寺院,僧人们一改往日的严肃、持重,尽情地笑着闹着。附近的孩子们也走地农副业凑热闹,与僧人们厮玩在一起。

节日经历

不远处传来一阵乐曲声,几个年轻的僧人便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舞来。还有几个年纪更小的,像是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拿着相机四处拍照留念。忽然,电话铃声响了,我们纷纷下相机查看各自的插秧机。这时,只见一个年轻的僧人已从怀中掏出手机,接听着来电。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但从他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一定是在相告开心的事。听完电话,他告诉我们,如今寺院里的生活也与现代文明息息相关。他们也用电话、插秧机,同样听收音机和流行音乐,外出集体干活,有卡车接送,有的僧人还有小车代步,“一切都在与时俱进”。

高原的日落比较近,晚上9时,夜幕才徐徐降临。此时,一座接一座的帐篷里亮起了灯。灯光透过帐篷洒向草地,晚风吹过,仿佛碧绿的水面上浮动着朵朵莲花,盛满了 ……。

“浪山节”时,身着红色袈裟的僧人们走出寂寞的寺院,暂时告别经书,过几天悠闲的时光,来到美丽如画的草原,与绿草,鲜花一道享受灿烂的阳光。

节日气氛

帐篷内炉火焰熊熊,暖意可人。小喇嘛在烧水做饭,给老喇嘛提壶倒水。喇嘛们围座一起谈天说地,吃瓜果、饮料和各式糕点。帐外喇嘛们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打排球,有的在踢足球,还有的在拔河、摔跤或做其它游戏。如果不是他们身上仍穿着的喇嘛服,还会以为是旅游的青年在野外露营玩耍呢。附近的藏民的孩子们也走来凑热闹,他们与小喇嘛们撕玩在一块,你追我赶,忘情玩耍。笑声、喊声、戏闹声、加油声、叫好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就象欢乐的海洋。

在山坡的另一边,三五成群的喇嘛在听音乐,有的随着乐曲起舞;有些年青的小喇嘛,带着相机三五成行,到风景较佳处照相留念,见我们到来便叫帮其拍照。忽然间,铃声响起,只见一个年轻喇嘛从怀中掏出手机,接听来电。虽然听不懂他们在通话中都说些什么,但从他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是在相告开心的事。

从他们衣着神形,虽看不到现代生活的气息,仿佛仍生活在古老年代,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又与现代文明息息相关。一切都在与时俱进。他们照样用电话、手机、电灯照明。他们同样可听收音机、听流行音乐、只是不能看电视。寺院的主寺、大师外出均有小车代步,喇嘛们集体外出干活,也有卡车接送。我们几次上山拍摄,途中喇嘛们都乐意搭乘我们的车子上下山。

在高处的半山坡上,上了年纪的老喇嘛三五为伴,排排背靠高山,面向太阳而坐,低语闲聊。有一对喇嘛,安坐在高高的山岗上,促膝深谈一动不动。还一对喇嘛深情眺望朗木寺镇,许久许久不愿离去……他们都显得非常悠闲安乐,无忧无愁。单是这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就足以令置身在繁华都市的人羡慕不已。从他们的脸上表情,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太平盛世的满足,对逝水流年的无畏,以及对转世轮回的泰然。

9.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一览 篇九

民 族

节日名称

主要活动内容

时间(农历)

彝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节

插花、对歌

二月初八

彝族赛衣节

歌舞、鲜艳服饰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节

跳虎笙、虎舞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节

祭神仪式

牟定“三月会”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节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绕三灵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会

祭祀、栽秧、对歌

芒种节令

白族火把节

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宝山歌会

庙会、对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会

梨园里野餐

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白族本主会

祭祀、歌舞、洞经音乐

各村寨不同

傣族

傣族泼水节

赛龙舟、泼水、歌舞

阳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龙节

祭祀、歌舞

公历一月

傣族关门节

琰佛塔、歌舞

阳历七月中旬

傣族开门节

串寨、放高升、歌舞

阳历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玛突

祭祀、歌舞、摆街宴

农历二月属龙日

“苦扎扎”(六月年节)

打秋千、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里玛主”节

歌舞、摔交

阳春三月

哈尼族捉蚂蚱节

捉蚂蚱来食用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节

秋千、歌舞

农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

鋩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

农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节

秋千、歌舞

哈尼族苗爱拿节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族

苗族花山节

爬花杆、芦笙、歌舞

正月

傈僳族

傈僳族澡堂会

温泉沐浴、赛歌

正月初二

傈僳族“盍什”节

吃团圆饭、射弩比赛

正月初一至十五

傈僳族刀杆节

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

二月初八

纳西族

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

野炊、赛马、歌舞、农具交易

二月初八

纳西族三多节

祭祀、对歌、斗牛

六月二十五日

纳西族骡马大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纳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纳西族七月会

物质交流、文体表演

夏历七月中旬

纳西族祭龙节

物资交流、文体表演

正月十五

拉库族

拉祜族库扎节(年节)

象脚鼓舞、对歌

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芦节

篝火、歌舞

农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阳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节

祭祀、歌舞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冈永节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独龙族

独龙族卡雀哇(年节)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颇族

景颇族目脑纵歌

祭祀、歌舞

农历正月

怒族

怒族年节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鲜花节

采集鲜花、歌舞

农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会街

耍白象、跳象脚鼓舞

农历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节

荡秋千、赛马、歌舞

腊月初六

普米族转山会

游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族

藏族草地藏民节/藏历年

赛马、野餐、跳锅庄

农历正月

藏族“花儿”会

对歌

农历六月十四

藏族跳神法会

祭祀、歌舞

藏历除夕

藏族赛马会

赛马

农历五月初五

回族

回族古尔帮节

团拜、宰牲

回历十月

回族开斋节

礼拜、颂经、歌舞

六月

回族肉孜节

减食

五月二十三日

回族宰牲节

宰杀一些牛羊、祭祀

回历的+月十二月

回族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

基诺族

基诺族特懋克节

歌舞、串寨、打陀螺

基诺历法一月

瑶族

瑶族盘王节

祭祀、歌舞

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干巴”节

跳铜鼓舞

十二月下旬

瑶族“夕九节” 歌舞

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达努”节

歌舞、武术、球赛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歌堂”节

男女谈情说爱、唱歌求偶

农历十月十六

瑶族倒稿节

斗牛赛

农历十月十六日

瑶族掌肉待客节

纪念始母密洛院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瑶族“赶鸟”节

对歌

二月初一

瑶族姑娘街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

壮族

壮族陇端节

戏剧、杂耍、歌舞

六月

壮族六郎节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六月初一或七月初一(根据地域不同)布依族

布依族跳月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布依族三月三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每年三月初三

布依族“六月六” 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

六月初六

布依族跳花会

吹嘞友、弹月琴、吹木叶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

水族

水族节日

表达的意思和春节差不多

农历6月初一

德昂族

德昂族泼水节

泼水、歌舞

清明节后7天

德昂族节日

满族

满族颁金节

祭祖、歌舞

十月十三日

蒙古族

蒙古族鲁班节

祭祀、歌舞

四月初二

维吾尔族

萨依勒节

游玩

五月间;

六、七月间;八月

白雪节

娱乐活动

上一篇:学校“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小刺猬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