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文言文

2024-07-05

《贞观政要》文言文(精选8篇)

1.《贞观政要》文言文 篇一

1.(17分)(20xx,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5)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日:“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日:‘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注](D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 (ren):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志虑忠纯:

②悉以咨之;③严闻亮卒:

(2)下雨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太宗谓房玄龄等日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忠诚②商议,询问③听到,听说

(2)B【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要结合句意推测,难度适中。

A项依次解释为“对……说”,“为,是”;C项依次解释为“死”,“终于,最终”;D项依次解释为“生”,“兴起,指被任用”。B项,两个“尝”意思相同,都是“曾经”的意思。

(3)①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

②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4)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2.《贞观政要》文言文 篇二

《贞观政要》开卷第一篇“君道”中即有“创守”之论。贞观十年, 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 草创与守成孰难?”房玄龄对曰:“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守成则难。”太宗作结论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 备尝艰苦……所以见草创之难也, 魏征与我安天下, 虑生骄逸之端, 必践危亡之地, 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 既已往矣, 守成之难, 当思与公等慎之。” (《君道》) 由此也可见太宗的远大目光和宽广胸怀, 后世概括为“创业维艰, 守成不易”。贞观十五年, 太宗又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魏征对曰:“观自古帝王, 在于忧危之间, 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 必怀宽怠, 言事者惟令兢惧 (陈奏事情者战战兢兢, 诚惶诚恐) , 日陵月替 (国势日衰) , 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 正为此也。安而能惧, 岂不为难?” (《君道》) 因而实际上是“创业难, 守成更难”。守成说到底是个“居安思危”的问题。太宗曾云:“安不忘危, 理不忘乱, 虽知今日无事, 亦须思其终始。” (《慎终》) “自古人君为善者, 多不能坚守其事……朕所以不敢恃天下之安, 每思危亡之事以自戒惧, 用保其终。” (《慎终》) 魏征也曾上疏曰:“人君当神器 (指帝位) 之重, 居域中之大 (一国之尊)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德不处其厚, 情不胜其欲,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君道》)

率先垂范, 修己安人

伊藤肇在其所著的《现代帝王学》一书中认为, 帝王学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智慧工具, 是修己安人的领导哲学。孔子所言甚众, 如:“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从修身出发, 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行仁政于天下, 恐怕尧舜都未必能做到, 可见其至难;又如:“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苟其身正矣, 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无怪儒家“修齐治平”之道, “修”居其首。太宗亦深明其义, 贞观初即云:“若安天下, 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 上理而下乱者。” (《君道》)

帝王身系一国之安危兴亡, 明君自贤, 国乃可治。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也。贞观六年, 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得天下, 其事不异。然周则唯善是务, 积功累德, 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 好行刑罚, 不过二世而灭……桀、纣, 帝王也, 以匹夫比之, 则以为辱;颜、闵 (孔子弟子颜回、闵损) 匹夫也, 以帝王比之, 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 常恐不逮, 为人所笑。”魏征对曰:“愿陛下每以此为虑, 免后人笑!” (《鉴戒》)

3.不读《贞观政要》 篇三

贞观政治,自然不像正史里讲的那么美好,但依照古代的政治设计,贞观年间,确实是光辉时刻。那种政治所要求的君明臣贤,尽备于一朝,而且唐人承北朝风气,胸怀宽广而乐观,不必非以自相倾轧为乐。李世民本为好名之士,又有个不光彩的玄武之变,更加战战兢兢,慎言慎行。他自己完备了起居注记制度,借外力制衡人君。

他的感想是,在朝中每说一句话,都要想到传出去后别人怎么看,后人怎么想。在这里,不要追索他的动机,是发乎本心还是受制于风俗制度,这一点并不重要而且难于证实,关键在于他确实在说明理的话,在做明理的事。

起居注,就是史官(太索时叫起居郎)跟在皇帝身边,随时记录皇帝的言行。记来记去,太宗好奇心起,想讨要起居注,看看里边到底记了自己一些什么事情。他的话说得漂亮,叫“用知得失”,意思是想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以便改正。其实他最关心的,是对玄武门事件的记录。商议大夫朱子奢上表反驳,说您老人家看看是可以的,但恐此例一开,后世君主不像您这么英明——

“饰非护短,见时史直辞,极陈善恶,必不省躬罪已,唯当致怨史官。……(史官)唯应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闻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

朱子奢以后世君主为辞,点破了太宗的用心,太宗,只好作罢。过了几年,太宗又提出来看起居注,被褚遂良堵回。太宗只好向房玄龄讨要根据起居注编的国史,便是《今上实录》了。房玄龄率两个助手,用心删略,把编好的实录交给皇帝。李世民看到记玄武门事的部分,语多隐晦,便说我杀建成、元吉,可比周公之诛管蔡,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话说得高明,其实是嫌实录的文章做得不够彻底。几个大臣自然明白,又改了一遍,太宗终于满意。预修实录的许敬宗,最能体会上意,此人修史,胆子大,脸皮厚,惯能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太宗伟大形象的确立,他是一大功臣。

那么,官史如此,就不怕民间史册有相反的记载吗?原来,中国修史的制度,到唐太宗完成了一大变。以前修史,或是个人的私学,或是史官的家学,至隋文帝禁绝私史,并无实效,唐代正式设立官方的史馆,垄断了档案,虽未禁私史而私史几于绝矣。像起居注这类原始史料,民间无得闻焉,想写本朝的国史也写不成。这是贞观政治的另一大经验,要形成一种声音,只靠压制意见是不行的,还得在原始档案上下功夫。

昊兢是唐中宗、玄宗时的史官,见过一些档案。他编的《贞观政要》,是给皇帝的政治教科书。他抬出贞观政治,作为一种样本,采撷的自然都是好人好事——当然,贞观政治确是大有可采之处,但《贞观正要》提供的朝政图景,又是非常简化的,它的观念结构,只有君、臣、百姓这三层,一个听劝,一个多劝,君臣共以百姓为念,然后天下大治,这离实际的政治,差得就十分远了。

后代君臣读《贞观政要》,据说是要学习太宗和那时的一批谏臣,这是不靠譜的事情,因为君要纳谏:臣要敢诛,这是自古相传的为政之道,已经被唠叨过几百万遍了,非得远游唐代去取经吗?只是《贞观政要》中有许多漂亮的例子,漂亮的话,不妨记下来,随时取用。

百姓读《贞观政要》,也有被感动的,恨不往生东土大唐极乐世界,这个也只能想想而已,幸好也只能想想而已。

4.《贞观政要》阅读答案解析 篇四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曰:“汉、晋以来,诸王皆为树置失宜,不预立定分,以至于灭亡。人主熟知其然,但溺于私爱,故前车既覆而后车不改辙也。今诸王承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不惟虑其恃恩骄矜也。昔魏武帝宠树陈思,及文帝即位,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从而畏之也。此则武帝之宠陈思,适所以苦之也。且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之外,更何所须?而每年别加优赐,曾无纪极。俚语曰:‘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言自然也。今陛下以大圣创业,岂惟处置见在子弟而已,当须制长久之法,使万代遵行。”疏奏,太宗甚嘉之,赐物百段。

贞观十三年,谏议大夫褚遂良以每日特给魏王泰府料物,有逾于皇太子,上疏谏曰:“昔圣人制礼,尊嫡卑庶。谓之储君,道亚霄极,甚为崇重,用物不计,泉货财帛,与王者共之。庶子体卑,不得为例,所以塞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而先王必本于人情,然后制法,知有国家,必有嫡庶。然庶子虽爱,不得超越嫡子,正体特须尊崇。如不能明立定分,遂使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徒承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伏惟陛下功超万古,道冠百王,发施号令,为世作法。一日万机,或未尽美,臣职谏诤,无容静默。伏见储君料物,翻少魏王,朝野见闻,不以为是。《传》曰:‘臣闻爱子教以义方。’忠、孝、恭、俭,义方之谓。昔汉窦太后及景帝并不识义方之理,遂骄恣梁孝王,封四十余城,苑方三百里,大营宫室,复道弥望,积财镪巨万计,出警入跸,小不得意,发病而死。宣帝亦骄恣淮阳王,几至于败,赖其辅以退让之臣,仅乃获免。且魏王既新出閤,伏愿恒存礼训,妙择师傅,示其成败。既敦之以节俭,又劝之以文学。惟忠惟孝,因而奖之道德齐礼,乃为良器。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太宗深纳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诸王承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不惟虑其恃恩骄矜也

B. 今诸王承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不惟虑其恃/恩骄矜也

C.今诸王承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不惟虑其恃恩/骄矜也

D. 今诸王承宠遇之恩/有过厚者/臣之愚虑/不惟虑其恃恩/骄矜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侍御史,设于秦时,职在御史大夫之下,行使举劾非法的职能。

B.封户,指的是皇帝给予立功者的殊荣,如千户侯,即享有千户的食邑,粮食与财产。

C.储君,分为王储与皇储两种,但在此指的是皇储,即皇位的继承人。

D.《传》,虽常代指《左传》,但本文指的是《论语》、《孝经》的合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周关于封侯权利分配问题叙述详尽,贯穿古今,向皇帝直陈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太宗的赞赏。

B.谏议大夫认为应厘清“权利”与“等级”,不能使名分都相等,而应该确立好各人的名分区别。

C.谏议大夫以“义”的道理,阐发出对于权利无限膨胀所致后果的感慨,并以此劝勉太宗,赏赐不能过度。

D.马周与谏议大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对于权利的任用与分配问题,给予了太宗皇帝不同的思考,都相应得到了赞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昔魏武帝宠树陈思,及文帝即位,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从而畏之也。

(2)宣帝亦骄恣淮阳王,几至于败,赖其辅以退让之臣,仅乃获免。

参考答案

10.(3分)A

11.(3分)D(在此指的还是《左传》)

12.(3分)A(马周并不是仅仅因为详尽叙述了封侯权利分配的问题,而得到太宗的赞赏。)

13.(10分)(1)从前魏武帝宠幸扶植陈思王,等到文帝即位后,对陈思王采取了监视禁闭的措施,让他进监狱当囚犯,这是因为先皇给他的恩赐太多,所以继位的君主惧怕于他。(“宠树”、“加恩”、“畏”,大意2分)

(2)宣帝也娇惯淮阳王,差点造成汉的衰败,最后仰赖退让之臣的辅佐,才获得幸免。(“骄恣”、“几至”、“仅乃”,大意2分)

参考译文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说:“汉、晋以来,所分封的诸王都因为所给的权势不合适,没有预先定好各自的地位,才会有灭亡的灾祸。君主大都很清楚这种情况,但沉溺于私爱,因而没有借鉴‘前车之鉴,后车之覆’的教训。现在诸王当中,有的过于受宠,我担心的不仅是他们倚仗宠爱而骄奢自大。从前魏武帝曹操宠爱陈思王曹植,到文帝曹丕即位后,对陈思王监视禁闭,把他当成监狱里的囚犯,这是由于先皇加恩太多,继位的君主加倍提防他的缘故。这说明魏武帝宠爱陈思王,反而害了他啊!而且皇帝的儿子何愁不富贵,身封大国,食邑户数不少,衣食无愁,还需要什么呢?而且陛下每年还另外给予他们优厚的赏赐,全无规定限制。俗话说:‘穷了不用学节俭,富了不用学奢侈。’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如今陛下创业的目的,难道仅仅是处理安置现在的子弟吗?陛下现在应该制定长远的规章,让万世遵照执行。”疏奏呈上后,太宗相当赞赏,于是赏赐马周绢帛百段。

5.《贞观政要》文言文 篇五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乃至并州、涿郡,无不悉然。驰道皆广数百步,种树以饰其傍。人力不堪,相聚为贼。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复己有。以此观之,广宫室,好行幸,竟有何益?此皆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

贞观十一年,太宗幸洛阳宫,泛舟于积翠池,顾谓侍臣曰:“此宫观台沼并炀帝所为,所谓驱役生民,穷此雕丽,复不能守此一都,以万民为虑。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昔诗人云:‘何草不黄?何日不行?’‘小东大东,杼轴其空。’正谓此也。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今其宫苑尽为我有。隋氏倾覆者,岂惟其君无道,亦由股肱无良。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居高官,食厚禄,受人委任,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太宗曰:“朕与卿等承其余弊,惟须弘道移风,使万世永赖矣。”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征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虽复帝祚长短,委以玄天,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

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征进言曰:“陛下今幸洛州,为是旧征行处,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万倍于此,亦不足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隋炀帝大肆营建宫室,以便纵情游乐,从西京到东都,沿途离宫别馆随处可见,并州、涿郡,也无不如此。驰道有几百步宽,两边还种上树作为装饰。百姓无力承担徭役和劳役的重负,相继起来反抗。到了隋朝末年,隋炀帝已经众叛亲离,连一尺土地、一个百姓,都不再属于他了。这样看来,多营宫室,喜爱游乐,有什么好处呢?隋朝从兴到亡我都经历过,这些都是我耳闻目睹的事,这样的教训,应该深以为诫啊!因此,我不敢随便动用人力,只想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要发生叛乱才好。”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到洛阳宫,在积翠池上泛舟,环顾身边的侍臣说:“这里的宫苑、台榭都曾是隋炀帝建造的,他生前驱使万民,为他修筑精雕细刻的宫室,丝毫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并且他还喜好到各地巡游玩乐。耗资巨大,老百姓怎么能够忍受呢?《诗经》云:‘哪里的草不枯黄,哪一天不赶路啊?’‘远远近近东方国,织布机上都空空。’说的`正是这种情形啊。隋炀帝的荒淫导致天下人的怨恨和叛乱,最后落得国破家亡,现在,他的宫殿完全归我所有了。隋代灭亡的原因,难道只是因为君王无道吗?其实他的臣子们也不忠良。像宇文述、虞世基、裴蕴这些人,他们身居高位,享受着丰厚的俸禄,被皇帝委以重任,但他们只知道行小人谄媚之事,扰乱视听。这样要使朝廷不危亡,怎么可能呢?”司空长孙无忌上书说:“隋代灭亡的原因在于君王杜绝忠言,臣子苟且偷生,上下都有过失。开始不纠偏改过,后来反叛势力日渐猖獗,也没人敢把实情说出来。因此,隋朝灭亡不在天意,而是君臣之间不相互扶持所致啊。”唐太宗说:“我和各位大臣是在隋末天下大乱之后得到江山的,因此我们应该弘扬大道、移风易俗,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魏徵等大臣说:“隋炀帝在继承隋文帝基业的时候,海内升平,如果他能长期住在关中,怎么可能遭致灭亡呢?可是后来他不顾百姓的疾苦,到各地去行幸巡游,没有归期。最后索性住在江都,不听从董纯、崔象等大臣的忠言,最终不仅自己死于叛臣之手,也断送了江山社稷,还留下笑柄让世人感叹评说。虽然帝运的长短,是天意决定的,但是祸福善恶,也在于人事。我每每想到这些,都认为若要国家太平,君臣相安无事,君主一旦有了过失,臣子就一定要直言不讳地指出来。我对你们提出的意见,虽然不能当时就采纳,但在我反复思考之后,必定会选择好的意见加以采纳。”

6.《贞观政要》文言文 篇六

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京,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者。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 直接

B.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 敬服、敬畏

C.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 推举

D.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 以……为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以博财物耶 今君乃亡赵走燕

B.贤者多财损其志 吾其还也

C.有一于此,岂不灭亡 学于余

D.皆不能以此道求荣 以勇气闻于诸侯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以明珠作比,告诫大臣们,生命是重要的,要爱惜,不可因一时贪念犯法丧身。

B.太宗引用“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

C.权万纪上言采矿一事被太宗批评,权万纪虽然曾经触犯过法律,但太宗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D.本文采用比喻论证、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手法,生动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贪鄙,要像尧、舜、桓、灵一样,见称千载。

13..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4分)

②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4分)

答案:

9 文言实词C 检举、揭发

10.略

11.文言断句B “若……非……”是假设复句,因此,各分句之间宜停顿;“坏公法”与“损百姓”都是做“非止”的宾语,中间应该停顿;“中心”陈说对象转换,也要断开。

12.信息筛选AB“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理解有误,该句强调“多财”对贤者、愚者均有害;C“深得太宗的称赞”“曾经触犯过法律”“最终赦免了他”有误;D“要像尧、舜、桓、灵一样”有误,“桓、灵”没有“见称千载”。

13.(1)

①群臣如果能够全力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

得分点:“若”“备尽忠直”“立至”各1分,大意1分。

②过去,尧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因此高尚的美名,流芳千古。

【译文】

贞观初年,太宗皇帝对侍臣们说:“一个人(如果)手中有一颗明珠,没有不以之为贵重之物的,如果拿(它)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更珍贵,见到金银钱帛不惧怕法律的惩罚,立即直接收受,这就是不爱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鸟雀,何况更加珍贵的性命,竟用它来换取财物?各位大臣如果能够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一律不能用这种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随便就收受财物。赃物贿赂暴露以后,自身也将受到损害,确实是可笑的。帝王也是这样,任性放纵逸乐,强迫百姓当差服役没有限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正直的人,犯有其中一件事,哪能不灭亡的?隋炀帝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却自认为贤能,自身死在一介匹夫手里,也是很可笑的。”

贞观四年,太宗对公卿说:“我整天都不敢懈怠,不仅仅只忧念爱惜百姓,也想让你们能够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我长久以来小心谨慎地敬畏天地。你们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总是像我敬畏天地那样,这样不但百姓安宁,自己也可常得快乐。古人说:‘如果明智贤良的人财多了会影响他奋发向上的志向;如果愚笨的人有很多的钱财,那只会增加他们去犯错的机会’,这话可以深以为戒。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大丈夫难道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蒙受羞耻吗?你们应当深刻地思考这些话。”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从九成宫去京城,他在驿站处违法取得几担麦麸。唐太宗知道后,就把这些麦麸赐给他,让他自己背出宫,以此来羞辱他。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大山里埋藏有银矿,如果把它们开采出来,可获得极大的收益,每年可向朝廷上缴钱数百万贯。”唐太宗说:“我贵为天子,这样的事知道得很多,现在,我需要的只是采纳对老百姓有益的忠言,推行对老百姓有益的善事。再说,国家积攒数百万贯钱,哪如得到一个有才行的人?你不推举贤能,表彰善事,也不揭发奸邪之人,肃清豪强,只知道上奏售卖银矿这些有关实利的事情。过去,尧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宝珠沉没在深渊,因此高尚的美名,流芳千古。后汉时,桓帝、灵帝重利轻义,是近世有名的昏聩之君。你这样做,是竟然想把我与桓帝、灵帝相比吗?”就在这一天,他下令将权万纪削官为民。

7.《贞观政要》中的重民思想探究 篇七

【关键词】贞观政要民众政治合法性

一、《贞观政要》中的民生思想

(一)百姓是统治的基础和根本,千方百计首要保存百姓。抛开书中的阶级立场来看这一思想,其无不闪烁着光芒,尤其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侵犯百姓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关注民生已显得尤为重要。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形。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句话强调君本质上与民是息息相关的,君要依赖于百姓的存在,百姓亡了,哪还有君存在。当一国国君的基本原则,必须先保存老百姓。若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来满足统治者的私欲,就如同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肚子饱了,人却死了。

书中论述了统治者要保存百姓的思想,并且还提出了具体怎么保民的办法,魏征说到:“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为心,故君处台榭,则欲民有栋宇之安:食膏梁,则欲民无饥寒之患;顾嫔御,则欲民有家室之欢。此人主之常道也。这段话是说有道之君都是以百姓之心为心,思百姓之所思。国君住楼台馆阁,就要想到人民也有房屋可以安身;国君吃膏梁鱼肉,要想到人民也无饥寒之患;国君选妃嫔宫女,就要想到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欢乐。这是国君应该具备的道德观念。这是国君保民的具体行动。从中我們可看出国君的保民行动都是从关乎到百姓生存的基本所需,衣食住行等都是百姓生存的基本需要,统治者也正是从这些基本点着手来安抚百姓的。

(二)重视百姓的声音。论任贤、论求谏、论纳谏和直言谏诤附这四篇,可看出,唐太宗求贤、求谏都是为了听到来自不同阶层的声音,了解大臣们的想法,并通过听取大臣们地谏言来了解百姓的状况。这点也是保存百姓的体现,要保存百姓就要听取百姓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状况。这样统治者也能顺利推行统治,是获得统治合法性的必经途径。“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意思是国君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倾听下面的呼声,了解下情,那么权贵重臣便不能够掩盖君王耳目,而下情必能上达。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君主只能主要依靠大臣们,听取他们的谏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唐太宗特别重视大臣们要勇于谏言。书中谈到唐太宗为了鼓励大臣们谏言,制定奖励方法,而且在于大臣的谈话中时刻鼓励大臣们要谏言,通过讨论前朝皇帝的失败来告诫大臣要敢于谏言。

(三)保护百姓的利益。书中的保护百姓利益的思想很值得我们探究。虽然这些思想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书中保护百姓的利益的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百姓的衣食住行财产都在保护之内。书中第一卷写到: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日:“隋时百姓纵有财物,岂得保此?自朕有天下以来,存心抚养,无有所可差,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材,即朕所赐。……这段话论述的是如何保护百姓的财产,核心思想是统治者要安于职守,做好其本职工作,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做起来就很难了。统治者要安于职守,做好本分工作就需要不要扰民,具体来说包括统治者要减轻徭役,不能大兴土木,以及一些耗费民力的工程,唐太宗即使在社会比较安定,财富比较丰富的情况下也不能骄奢淫逸。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要想到还有很多的百姓还没有饭吃,没有房住,因此就要节制自己的私欲,让自己的私欲要服从百姓的利益,而不是让百姓的利益来服从自己的私欲。

在第一部分曾论述到了国君在自己衣食住行满足的情况下,也要想到百姓也应该有相应的满足,这样才能保存百姓。书中都有精辟的论述。

二、《贞观政要》中的重民思想在当代的启发意义

(一)人民群众是政治合法化的基础。政治合法性是指,就是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书中反复强调百姓是统治的基础和根本,统治者不能对百姓实施暴政,包括不能过度徭役百姓,不能从百姓身上窃取太多利益,使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和有房住,保证百姓生存的最基本的物品的满足。政治权力合法化的途径之一就是要给民众一定的“好处”,也就是生存所需的基本物品。

当今百姓面前的几大难题有物价高、看病难、上学贵、等,这是关系到百姓生存的基本问题,政府若是解决不好定会影响到统治合法性的获得。当今经常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起因都是因百姓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证和满足,时常受到侵害,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爆发了出来,最终就影响了政府的政治合法性的获得。

所以,警示我们的政府和政党一定要重视起来政治合法性的获得,把保护百姓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政府职能的执行和公共政策的实施都要以民生作为基本价值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展现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政府要建立起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

政治合法化的途径的系统论的观点将合法化的过程分为输入和输出。从输出的角度来分析,政治合法性来自于国家和政府政策满足社会成员的愿望和需求。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听人民的呼声,看人们需要什么,这个过程就是利益输入的过程,国家要制定法律政策来保证利益表达渠道的畅通性、便利性、简洁性、法制性、制度化。政府要坚持公共物品和服务原则

8.《贞观政要》文言文 篇八

《贞观政要》是唐太宗君臣探寻致治之道的重要言论汇编,作者为唐代著名史学家吴兢。书成之后,即受到了统治者和为官者的重视:唐世子孙既已书之屏帷,铭之几案,祖述而宪章之;后世之君,亦多列之讲读,形之议论,景仰而效法;各级官宦人士也都或研读、或阐释、或校刻,力图从中汲取切合自身所需的经验。像宋代人编纂的《圣政》《宝训》,一定程度上就是受了《贞观政要》的启发;金朝的熙宗皇帝说自己“每阅《贞观政要》,见其君臣议论,大可规法”;清代乾隆皇帝更是亲自为《贞观政要》撰序,称贞观盛世为“盖自三代以下,能用贤纳谏而治天节者,未有如此之盛焉”,从而表达了自己向往贞观盛世的心情。其他如宋祁、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名臣则撰有论说,阐述该书的意旨。尤值一提的是,此书撰成后,还传到了日本,深受唐文化熏染的日本统治者对其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和热情。有日本学者指出:“《贞观政要》很早就传到了日本。平安朝以来,历代天皇都十分爱读此书,辅弼之臣也锐意阐明书中要旨,就连镰仓以来的幕府也都深深信奉书中论述的道理。”

《贞观政要》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我国著名史学理论专家瞿林东说:“《贞观政要》不是一部普通的历史书,而是一部按照专题写成的政治史。”的确,这部书共十卷,分为四十篇,结构严整,条理清晰。它以《君道》《政体》开篇,事实上是全书的主旨和总纲。后面依次叙述治国的各个方面。每个专题的内容多取自唐太宗与魏徵、王珪、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等数十位大臣讨论治国方略的对话以及名臣奏疏。

此外,从内容上看,全书虽然仅八万余字,却涵盖了君臣与民众的关系、道德修养、经济建设、法律制度、军事战略、民族关系等诸多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唐太宗贞观时期的为政举措。在政治上,唐太宗君臣汲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以“存百姓”为施政纲领,实行仁义治国,有效调和了社会矛盾。唐太宗还特别注意纳谏,并求贤若渴,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很快就培养出一批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官僚队伍。他还拣选公正良善之人主掌刑狱,使用法宽简允当,对那些枉法的官员“必无赦免”,这样的官僚队伍成为社会安宁、政治清明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经济上,唐太宗减免赋税,不夺农时,从而使“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在文化上,唐太宗大力推崇儒学,发展科举制度,从而保障了官僚队伍的人才基础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社会风俗上,唐太宗厉行“先淳朴而抑浮华”,形成了风俗尚俭、衣无锦绣的良好风气。

也就是说,《贞观政要》一书比较客观而全面地总结了唐太宗贞观时代的治国经验,是唐初统治集团政治智慧的结晶。后世治国理政者十分崇仰和向往贞观之治的时局,于是他们奉此书为“治国宝典”,纷纷研读,以为镜鉴。

吴兢编这部书的目的何在?

唐太宗贞观时代,是唐朝的盛世。其后吴兢生活的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虽依然闪耀着盛世的余辉,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已因封建社会的痼疾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关东饥馑,蜀汉逃亡,江淮以南,征求不息。人不复业,则相率为盗。”有着见盛观衰之史家传统的吴兢,已于细微之处察觉到了光明后的衰退。为了使“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从而再现“贞观巍巍之化”,达到使唐朝“可久之业益彰,可大之功尤著”的目的,吴兢便将久已“成诵在心”的贞观时期“用贤纳谏之美,垂代立教之规”加以总结和选编,从而完成了《贞观政要》一书。

当然,吴兢能够编纂完成《贞观政要》也并非偶然。他本人从小就励志贯通经史,踏上仕途后,历仕武周、中宗、睿宗、玄宗等朝,虽也担任过谏议大夫、地方刺史等职,但更多的时间还是以修史为主。长期的史学工作,使吴兢有机会遍览藏于秘府中的国史、奏折等资料,这是编《贞观政要》的基础。加之吴兢本人写史,一贯秉笔直书,从不徇私,有着“唐代董狐”之称,因此书中的史料,一定经过了他的多方考证,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样一部有资于治道的信史著作被后世奉为圭臬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人应从《贞观政要》中学什么?

《贞观政要》之所以历久不衰,传之弥广,主要是它能够给后世提供治国理政的思路、策略和经验。直到今天,书中所蕴含的处世之道和施政观点仍可为我们借鉴。

1.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民心向背关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唐太宗即位之初就提出:“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以民为本,施政重点始终围绕有关民生的各种问题。他经常以宽厚爱民的政德来教育大臣,采取立法的形式限制官吏对百姓的盘剥,推行轻徭薄赋、不误农时的休养生息政策。而太宗还深知“君多欲则人苦”的道理,从自身做起厉行节俭,减少铺张浪费。今天看来,虽然唐太宗所谓“怜惜百姓”不过是让百姓服从统治,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但他能减少私欲,体恤民情,这就赢得了民心,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隋末唐初的“天下大乱”走向贞观时期的“天下大治”。

2.诚心纳谏、知错必改的胸襟

唐太宗认为,隋朝之所以会灭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隋炀帝行事不符合君道,又不听大臣的规谏。因此,他指出:君臣应该“同治乱,共安危”,君主做错了事,臣下理应进谏,以挽回损失。在《贞观政要》一书中,关于进谏的言论和故事比比皆是。对进谏有益者,唐太宗还予以奖赏。比如,大理少卿孙伏迦劝谏皇帝勿滥用刑,太宗认为他说得很对,就赐给他一处价值百万的宅院,有人不解,太宗解释说:“朕即位以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

接受劝谏不易,因为听的都是“逆耳忠言”,而有错必改则更不易。唐太宗在社会逐渐繁荣的情势下,开始沉湎于享乐,渐渐骄奢起来。此时,魏徵及时上了《谏太宗十思疏》,言辞恳切,指出了唐太宗的过失。太宗看后,亲自写诏书答复,不仅承认错误,还及时做了改正,从而稳定了贞观盛世的局面。

由于太宗的倡导和鼓励,贞观时期谏臣辈出,最著名者当属被称为“人镜”的魏徵,其他还有房玄龄、杜如晦、王珪等。正是大臣们的诤谏,避免和防止了施政中的许多错误。

3.德才兼备、知人善任的人才观念

人才在国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唐太宗深刻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理”的道理,把人才看做是治国理政的重点。开国伊始,他便态度鲜明地宣布自己的用人准则:“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他认为官员要有良好的品德,因为“用得善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在品行端正的同时,还要有学识和才干,从而做到“德才兼备”。

此外,不计前嫌,有才必用,是唐太宗量才用人的又一特点。即位后,他对前朝的官员和原太子李建成的僚属采取宽大政策,一些有才能之人还受到了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徵就是其中一例。原隋朝官员房玄龄,投靠李世民后受到信任,执掌政务达二十年,恪尽职守,成为后世良相的典范。正是唐太宗这种爱才重贤、知人善任的人才观,才使得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多士盈廷,各显其能,各尽其力,保证了唐初政治的稳定和政策的推行。

4.居安思危、殷忧兢慎的从政修养

上一篇:《水浒传》个人读书心得体会下一篇:铭记历史心得体会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