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名著的读后感(13篇)
1.读一本名著的读后感 篇一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贝内特夫妇五个女儿待字闺中,没有子嗣,依照当时的法律,他们死后家产须由远房内侄柯林斯继承,因此把五个女儿嫁到有钱人家,成了贝内特太太最大的心愿。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整个故事的架构。虽然作者在作品中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但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的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
这本书中似乎只有两种人:聪明的和愚蠢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骗子韦翰也许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为自己洗刷冤情,中伤达西。可笑他的话里充满破绽,而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虽能与彬格来小姐辩驳,与咖苔琳夫人顶撞,却还是被韦翰牵着鼻子走。文中的所谓”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贵、教养颇高、眼光锐利的青年达西的个性弱点;而所谓”偏见”是指出身中产阶级、教养颇好、机智聪明的小姐-伊丽莎白的精神弱点。一个眼光锐利,一个机智聪明,都属人中杰,但却都难免人性的弱点的纠缠。他们在一次的家庭舞会上初次见面,却因对彼此的印象不佳,一个态度傲慢,另一个心怀偏见。第一个印象先入为主,以后又加上女人们在旁闲言碎语,而造成了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伊丽莎白曾对达西说过:“我们的性情非常相似,我们都不爱交际,沉默寡言,不愿开口,除非我们会说出话来语惊四座,像格言一样具有光彩,流传千古.”就是因为这思想上的一致,才在婚姻中百般受到阻碍,同时也是因为这才最后促成美满的婚姻。
通读全书我最喜欢书中的两个人,同时他们也是主角。
伊丽莎白—理智,幽默,俏皮。我最欣赏的是她的理智,理智聪明的女人不多见,理智的可爱的女人更不多见。开始达西的傲慢让她不悦,魏克翰的颠倒黑白让她对达西更加厌恶。所以,她果断的拒绝了他的求婚。达西,上流社会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少爷,英俊的外表,理所当然是女性心中的白马王子,然而,她有自己的原则,她的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之上。身份,地位,金钱。当然,结婚不考虑这些因素无疑又是愚蠢的。理智的选择,婚姻少了爱情那么就不完美,更不会幸福。将婚姻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无疑聪慧的选择。后来,伊丽莎白通过达西的留信才明白一切都是误会。达西才是真正的受害者,魏克翰其实是外善内恶之人。伊丽莎白为自己的愚蠢自责后悔,对达西也有了改观。尤其是达西第二年夏天回来后待人接物均彬彬有礼。她的偏见彻底消除了,也渐渐对达西有了情意。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嫁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达西开始的傲慢态度确实让人很不爽。不过,如夏禄蒂所言:他虽然骄傲,可不像一般人的骄傲那样使我生气。如书中曼丽所言:虚荣和骄傲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尽管字面上常常当作同义词用,一个人可以骄傲而不虚荣。骄傲多半不外乎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评价,虚荣却牵涉到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达西的傲慢中有自信以及不善言谈,而让人多少有些放大化的曲解。我很喜欢达西,达西的善良、大度均是我所欣赏的。对于破坏其妹名节,侵占其财产的魏克翰。他没有大肆张扬,而且还主动促成了他和迪莉娅的婚事,替他还赌债,为他找工作。震撼的同时,我为伊丽莎白感到幸福,多么完美的情人,尤其是在遭拒婚时,达西却放下男性尊严继续追爱。达西的隐忍、绅士风度以及始终如一的真爱,竟让我为他感到有些心酸。
奥斯丁这部闪耀着喜剧光彩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决定婚姻关系乃至人的一切关系的物质可谓揭露的深刻,以嘲讽的口味渗透在其间,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紧紧围绕对人们现实关系的揭露。恋爱与婚姻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考虑婚姻大事不能只顾自己,还要对亲友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整本书宣扬了对婚姻爱情的自我自由地大胆的追求,以及无处不在的女权主义以及讽刺反对儿戏婚姻,金钱婚姻的思想,也让我感慨万分。如今,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追求真正的幸福的爱情婚姻。
班级:12财务管理3班姓名:谭连娣
学号:120302031045
日期:2013年09月01日
2.读一本名著的读后感 篇二
陶西平同志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位老领导、老教育工作者, 也是我国知名的教育专家。他早年做过中学教师、中学校长, 后又担任过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等多个领导职务。
不论是当教师还是当校长, 不论是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还是退居二线, 陶西平同志始终笔耕不辍, 对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本书选编的120多篇短文, 收集了陶西平同志在不同时期, 特别是近年来对教育的所观、所思、所悟。该书涉及到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多个领域, 关注到西部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 贫困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等。其中, 有对素质教育的阐述与探究, 有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和追求, 有对教育和谐发展的执著与求索, 有对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呼唤和企盼, 有对教育全面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有对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与呼吁, 有对学校特色的诠释与讴歌, 也有对教育弊端的鞭笞和谴责……
读陶西平同志的书, 能得到理论上的提高。书中的文章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教育和谐发展的问题, 每一篇都渗透了陶西平同志对教育理论的深入思考, 对教育现象的高度关注和深入解读。文章不论从现象切入、从观点切入, 还是从理论切入, 总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引导读者透过文章列举的现象, 看到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 从而在认识上产生质的飞跃。
读陶西平同志的书, 能得到实践上的提高。书中的文章均来自作者对基层、对一线教育现象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感悟, 对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
读陶西平同志的书, 是一种享受和陶醉。书中的文章都是谈教育的问题, 但是读起来不仅没有枯燥的感觉, 反而会感到手难释卷。文章内容深入浅出, 文风朴实而活泼。在娓娓而谈的过程中, 作者为我们剖析了一个个看似复杂的热点或难点问题, 阐释了一个个原本深奥的哲理。
读陶西平同志的书, 心中会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案例, 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个可以延伸的理论和实践方略。读罢此书, 你会被一种力量所推动, 被一种精神所感染, 而那种力量和精神, 是来自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赤胆忠诚。
怀着读罢此书的澎湃激情, 我将此书推荐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篇三
——沈从文
逃学
自从逃学成习惯后,我除了想方设法逃学,什么也不再关心。
有时天气坏一点,不便出城上山里去玩,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我就一个人走到城外庙里去。那些庙里总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簟(diàn),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
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骂,我也看着,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如何结果……直到看无可看听无可听时,我才想着怎么回家去的方法。
有时逃学又只是到山上去偷人家园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着长长的竹竿子大骂着追来时,就飞奔而逃,逃到远处一面吃那个“赃物”,一面还唱山歌气那主人。
即或不逃学,学塾为了担心学童下河洗澡,每到中午散学时,照例必在每人左手心中用朱笔写一大字,我们还依然能够一手高举,把身体泡到河水中玩个半天,这方法是聪明的张姓表哥想出来的。
来去学校我得拿一个书篮。内中有十多本破书,由《包句杂志》《幼学琼林》到《论语》《诗经》《尚书》,多半要背诵,分量相当沉重。
逃学时还把书篮挂到手肘上,这就未免太蠢了一点。凡这么办的可以说是不聪明的孩子。许多这种小孩子,因为逃学到各处去,人家一见就认得出。
因此我们就想出了一个方法,把书篮寄存到一个土地庙里。大家把书篮好好地藏到神座龛子里去,常常同时有五个或八个,到时却各人把各人的拿走,谁也不会乱动旁人的东西。
逃学失败被家中、学校任何一方发觉时,两方面总得各挨一顿打。在学校得自己把板凳搬到孔夫子牌位前,伏在上面受笞。处罚过后还要对孔夫子牌位作一揖,表示忏悔。有时又常常罚跪一根香时间。
我一面被处罚跪在房中的一隅,一面便记着各种事情,想象恰如生了一对翅膀。按照天气寒暖,想到河中的鳜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拨刺的情形,想到天上飞满风筝的情形,想到空山中歌呼的黄鹂,想到树木上累累的果实。这样反而常把处罚的痛苦忘掉,处罚的时间忘掉。
斗蟋蟀
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埂上各处全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在这些时节,我便觉得学校真没有意思,简直坐不住,总得想方设法逃学上山去捉蟋蟀。
捉了两只蟋蟀后,我赶忙走到一个刻花板的老木匠那里去,很兴奋地同那木匠斗蟋蟀。那木匠便故意装成无动于衷的神气,仍然坐在高凳上玩他的车盘,正眼也不看我。
我不甘心,跟他谈条件。
这不是冤枉我,我上次的确磨坏了他一把凿子。不好意思再说磨刀了,我便怪和气地跟他借瓦盆子。
我满口答应。于是他方离开车盘,很慷慨地借给我一个泥罐子,顷刻之间我就只剩下一只蟋蟀了。
于是这木匠进去了一会儿,拿出一只蟋蟀来同我的斗,不消说,三五回合我的自然又败了。他的蟋蟀照例却常常是我前一天输给他的。那木匠看看我有点颓丧,明白我认识那匹小东西,担心我生气时一摔,一面赶忙收拾盆罐,一面带着笑安慰我。
我什么话也不说,微笑着,出了木匠的大门,回家了。
4.读一本励志书的读后感 篇四
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拥有炙热的灵魂,他们拥有不屈的脊梁,他们拥有聪明的头脑,但他们需要你,需要你的爱和关怀。朋友,你听见他们的呼唤了吗?他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叫“渐冻人”(ALS)。
我相信在爱的光芒下,他们会慢慢融化,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重生。
书的最后他还写道:“我本是天空之水,落入凡尘,年华的流水跳跃奔腾,把我卷入闹市的洪流。
无情的魔语把天地带到冰河 ,我的命运也像潘多拉的魔盒开始倒转,我游自由的水变成了冰酷的冰,从此安静的张望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荒芜冰冷的世界,我被一点点的冻结,寒气使我不能奔流,最后把我冰封成一个在阳光里的冰雕。在梦境中天神给了我三种考验,黑暗,孤独,死亡。在这三种力量的驱使下我越来越坚硬,从此相望于江湖。在暗无天日的岁月中我学会了坚强,在孑然一身的孤苦中我明白了奉献,在生生死死的轮回里我懂得了爱,我顽强地没有让我的心凝结冷漠……”我并没有全部给摘抄下来,只是摘取前半部分, 这首诗表达了他内心的所有,如果看了他整本书的人,了解他经历时,更颇多体会。人生没有假如,永无止境的追求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在逆境中绽放光彩则是人生的尊严。看看这本书,你就不会再为一点不如意郁闷焦虑;看看这本书,你就不会对物质生活有那么多奢求;看看这本书,你就不会对困难有那么多抱怨;看看这本书,你就不会对不完美的自已苛求;看看这本书,你会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给予;看看这本书,你会知道感恩就是幸福:看看这本书,你会用心做每一件事;看看这本书吧,一定要看看!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对你的心灵是洗涤!
5.读一本好读后感 篇五
花了两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看了几页就被深深吸引,所以就快快地读完了,感受很深。
“ 淡定从容,随遇而安”,他之所以成功也是基于此吧!从一个印刷工到一个记者再到一个出色的主持人,我看到了他的坚持、努力,在非同寻常的经历中不断的突破自己,在不寻常的经历中汲取能量和智慧,为人生的升华坐着铺垫,平凡的岗位,平静的心态,努力着,奋斗着,只等一个机遇,展现自己,华丽绽放!不管什么样的环境都能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淋漓尽致。
一本好书蕴含着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哲理,细细品味,其中不乏值得回味。
整本书作者用轻松的笔调,娓娓道来一段段的往事;朴实的语言,就像坐在你的对面聊一段人生;真挚的情感,讲述着坎坷的经历,淡定的人生;把人生的酸甜苦辣,磨难和心酸,用轻松的笔调,不乏幽默感的文字表达出来;工作十年了的我,尽管一路走来还好,但我从他的文字中体味到了他的成熟与坚持。
“成功往往降临于有准备之人”,一个人不管在什么环境当中,都要心怀美好的信仰,不断地努力,执着的坚持,拥有达观的心态和吃
苦耐劳的精神,适时抓住迎面而来的机遇,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人生飞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自己。从一个印刷工成长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他一直在付出,在储备。这不由得自己想起了前不久刚看过的一部美国励志电影《Front of the Class》,中文名字《叫我第一名》。主人公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的努力。而他曾经曲折的人生道路在他的坚持下也开始慢慢好转!
孟非在主持中知识的渊博、妙语如珠,脱口而出,游刃有余。这与书中所写的经历不无关系,他去过很多地方,也吃过很多的苦,但也是在那段时间收获的最多,正因为见多识广,加之自身的努力,勤奋有心,才有了今天的华丽绽放。
随遇而安,不是不思进取,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没有追求,也不是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逃避不前,也不是不求上进的人给自己的一个借口。随遇而安是一种正能量的心态,一个乐观的心态,遇到不同事情、不同情况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具有心态就是“随遇而安”。而且,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不气馁,淡定从容,幸福就会伴随你!
6.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六
《寒色》:到底家是什么?这个让龙应台语焉不详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小时候的作文里我们总是说家是最温暖的地方,长大了才知道家有很多种存在的状态,很多时候都不是温暖,甚至可能比冰窖还要寒冷。
记得《蜗居》里有这样一段情节:深夜,宋思明在和海藻耳鬓厮一磨地缠一绵后回到家看都不看老婆一眼,随手把衬衣扔在洗衣机上并发号指令“这件必须手洗啊~”也许家对于宋思明来说就是个逃离虚伪,放松灵魂的地方,而对于他老婆来说无疑就是死局,挣不脱逃不掉。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7.如何让经典名著“悦”读下去 篇七
一、看清现状, 从实际出发
在现在网络、多媒体的影响下, 学生们的业余时间被电脑、电视所占据, 看漫画、看电视……“看比读更省事”的观念,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减少了感知读书乐趣的机会。所谓语文, 就应当是“语言+文字”的学习, 无论是语言表达的需要, 还是文字的认知过程, 都必须从读书开始, 读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不应该被多元化的媒体所取代。我在家长会上了解到大部分的家长平时往往只要求孩子多做书面作业, 把孩子看课外书视为是在看闲书, “不务正业”。要么对于孩子买书的要求置之不理;要么对于孩子手中的书, 不分良莠, 一律加以斥责, 予以没收, 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因此丧失。我们需要做到就是让家长明白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 确保学生的阅读的路上畅通无阻, 没有后顾之忧。为此, 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开通班级博客, 在那里把推荐给学生看的名著介绍给家长, 让家长了解名著的大概内容以引导学生阅读。
二、与课文结合, 从兴趣出发
学生阅读得最多的就是课本, 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这些节选就是一把把开启名著阅读的钥匙。我尝试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名著的阅读教学, 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智取生辰纲》, 我从杨志“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开始, 与林冲打斗讲到杨志不肯留在梁山, 又从穷困卖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而被充军, 讲到戴罪被梁中书重用。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杨志一路上押送生辰纲的心理, 更给学生留下了悬念:失了生辰纲的杨志命运将会怎样呢?梁中书会善罢甘休吗?抢了生辰纲的吴用等人的命运又该如何呢?学生产生了好奇心, 便有了浓厚的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另外, 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 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名著导读”中, 首先是对每部著作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然后有“阅读建议”, 最后是“精彩片断”和“点评”。读了“精彩片断”, 再看主要内容的简介, 许多学生都会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 激发起了学生完成从片段到整体的名著阅读兴趣。
三、共享阅读, 从静心出发
选好了书, 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又是一大困惑。平心而论, 阅读经典的确是要花费些时间和气力的, 在一个生活如此快节奏的时代, 让人们静心读本好书几乎成了件奢侈的事情。因此我们教师有言传身教的责任。读书最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安静下来, 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读书的条件, 还需要提供一个阅读氛围, 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的资源, 外加每星期开设的两节文学名著阅读课, 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共同享受阅读。在共享读书时光的过程中, 还需要引导孩子从阅读变为“悦”读———即有情感地读书。我不要求让学生记住什么, 或具备某方面的能力而去急功近利地读书, 更重要的, 是让他们能静下心来养成读书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那么在学生阅读之后, 教师就要提供机会,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让他今后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所以交流是不能忽略的环节。教师和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读书交流也十分重要。师生们可以用读书日记“美言共享”以及好书推介等方式, 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我的班级里还有一个小图书角, 图书角的书都是班级委成员和家长一起去购买的文学名著, 学生每两个星期交换一次书籍, 阅读不同的文学名著, 交流不同的感受, 在阅读的过程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延伸话题, 并鼓励学生把书中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然后找资料、找书将之研究透彻。通过师生共同阅读、共同讨论交流的活动方式, 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书中找到乐趣, 还可以进一步教学生选适合的书来阅读。
四、寻找捷径, 从电视出发
目前有许多经典名著的电视剧相继热播, 我们就要利用好电视这个资源, 抓住中学生喜欢看电视的心理, 引导他们看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从一定程度上讲, 学生在屏幕上学到的东西并不亚于在学校中所学的, 可以说电视是学生走进名著的“第二课堂”。的确, 要了解名著, 一部有声有色的电视作品或者电影, 比起一部厚厚的名著, 来得更直观更形象也更快捷。更重要的是, 许多学生本来不怎么喜欢读名著, 但看了那些电视之后就很想读那些名著了。就连那些不喜欢读名著甚至读不懂名著的同学, 看了一些名著电视剧以后, 就轻轻松松地知道了很多名著人物和故事。最简单的就是《西游记》, 大部分同学从小就在电视上接触过, 不同版本的剧情会让学生更想了解原著。
有人会说, 学生看电视的效果比不上看原著。这话固然不假。问题是, 有些学生根本不会去看原著, 如果再不看电视, 那岂不是更糟糕吗?这些学生从电视中了解名著, 不是也好吗?而对于那些喜欢读书的学生, 看了电视剧后, 就更能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愿望。
也有人说, 看电视就没法欣赏原著精彩的语言了。这话也不假, 但是初中的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可以放到高中或是大学, 到那时再慢慢地细细去品味吧!
8.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八
《长袜子皮皮》的主人公是一个调皮,勇敢,力气很大的小女孩皮皮。她的鼻子像小土豆,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雀斑,可是,她觉得这样很好看。
皮皮力大无穷,能够轻简便松地举起一匹马。她善良大方,把买来的糖果分给一群吃不到糖果的孩子们,还到玩具店让这群孩子挑选自我喜欢的玩具,并给每个孩子都买了一个陶瓷口琴。虽然妈妈在皮皮很小的时候就死了,但她认为妈妈在天上当了天使,始终在注视着她,关爱着她。她想象力丰富,经常会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主意来,让她自我和小伙伴们玩的不亦乐乎。她还有很强烈的好奇心,为了弄清一个自我想象出来的名词“斯彭克”究竟是什么,她和小伙伴们不厌其烦的拜访食品店、百货店、工具店、药店…但我认为,皮皮最大的优点,还是有主见,并且能独立的应对生活:她自我生活在一栋名叫维拉·维洛古拉的房子里,自我照顾自我,自我给自我做饭吃,自我管理自我的作息和生活。
当然,皮皮也有一些缺点。她不太懂礼貌。比如她去别人家参加咖啡宴时,把主人家弄得一团糟:方糖和白砂糖都洒落在地上。吃东西时狼吞虎咽,一个人把甜饼和蛋糕吃得一干二净。
皮皮很贪玩。有一次,她和杜米阿妮卡一齐去看马戏。一个节目表演完后,一匹黑黝黝的马走了出来,马背上站着卡曼希塔小姐卡曼希塔小姐站在立刻微笑时,皮皮“嗖”的一声,跳上了马背。卡曼希塔小姐很生气,想把皮皮摔下去,可皮皮紧紧地抱着她的腰,动弹不得。班主立刻派警卫拦住了马。第二个节目开始了,这个节目是爱尔维拉小姐走钢丝。皮皮又像上次那样在钢丝上表演比爱尔维拉小姐更棒的杂技。这个节目体现出了皮皮的天真,单纯,使我哈哈大笑。
人们想接她到“儿童之家”得到更好的照顾,可是,她却跟帮她的警察捉迷藏。就是不愿意离开自我的家。她把乘法说成了剩法,还想在跳蚤腿上打蝴蝶结一齐睡觉。真让我乐坏了。最终她还带着杜米和阿妮卡航海到霍屯督岛去了。
皮皮还是个思维奇怪的人。一次,在霍屯督岛,杜米沿着峭壁向大山洞爬去。杜米一不细心掉进了大海。一条鲨鱼游了过来,皮皮立刻跳下水去,将杜米救上来以后。皮皮号啕大哭,皮皮为谁哭呀?皮皮竟为那条鲨鱼没有早饭吃而哭。这样的想法真是令人大吃一惊。
9.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九
这本书为我们介绍了58个好习惯,每一个好习惯都有详细的讲解。里面不仅仅有好习惯,还有名人故事、笑话和漫画。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心要宽这个好习惯,书上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读到那里想想我自我,我的肚子里连条鱼都装不下。
记得上次,我离家出走拿回。那次,因为我中午自习老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所以教师让我回家吃饭了。我一回家,妈妈就凶巴巴地说:“叫你调皮,连教师都不要你了……”家人都开始批评我,我一肚子怨气,泪水不住的往外流。可妈妈还在一旁喋喋不休地说。我吃饭时也没放过,又痛骂了我一顿,并狠狠地说:“走,去学校找教师去。”我十分生气,气冲冲地从后门走了……·今日读到那个好习惯,一想那天真不应当,我应当像宰相肚一样心宽,改了我的脾气,把坏习惯改了。俗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由此可见,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的这些行为,养成了坏习惯,让我变了。我要行动起来,养成好习惯,做一个心宽的人。
10.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十
六一班王冬红
在暑假里,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童年》,使我受益匪浅。《童年》是一本自传体小说,这本书使我了解了高尔基的童年生活。他的童年生活是悲惨的,是快乐的。他四岁丧父,十岁丧母,是一岁辍学,在鞋店、圣象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先后做过洗碗工、装卸工、锯木工、园丁、面包师、杂货铺店员等等以维持生计。在轮船上做洗碗工期间,高尔基遇上了被他称之为“启蒙老师”的厨师斯穆莱。斯穆莱尽管文化水平不高,却经常让高尔基给他朗读各种书籍,这深深的感染了高尔基,唤起了高尔基对于读书的强烈兴趣。高尔基对读书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啊,他小时候尽管是悲惨的,可是他对读书的渴望从来没有变过,他的决心是多么的大啊,这真让我感到非常敬佩。
和高尔基相比,我又是多么幸福啊!高尔基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他有时穿着一身五颜六色的不协调的装束,因此引起同学的嘲笑。再看看我们,穿的是新衣服,有的还是名牌衣服。尽管有这么好的条件,可我们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的衣服穿的次数多了就不愿再穿。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捡破烂换钱。每逢双休日,他就一大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给废品加工厂,换点钱。多么艰辛啊!而我们现在上学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
读着读着,我又一次地流泪了。
读《詹天佑》有感
六一班王晓丽
今天,读了《詹天佑》这一课,刚读了一遍,文章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詹天佑》这篇文章记叙了詹天佑,这位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不畏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成功地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京张”铁路。
詹天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着一种宝贵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他常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我想,詹天佑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正是那些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人所缺少的吗?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读着读着,我不由地赞叹,多爱国的詹天佑啊!他那强烈的爱国心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在有困难时,他居然还想着国家,想着要为祖国争光。他对工作极端负责,要不,他怎么会提早两年京张铁路就全线竣工呢?詹天佑不但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而且还有创新精神。从他设计的一种“人”字形线路就可以看出。詹天佑的创新精神来源于实践、勤奋。是啊,我们不正正需要这种精神吗?如果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像詹天佑那样想,也不退缩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和学不会的知识呢?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要以詹天佑为榜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聪明在于勤奋”吗?我们还要多实践,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到时候,我们就会像詹天佑一样,有创新的精神!
詹天佑,我要以你为榜样。我要像你一样爱国,为祖国作出贡献,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精神,做事要一丝不苟。我为中国有詹天佑这样的工程师而感到骄傲!詹天佑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11.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十一
三年级——黄婕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感动小学生100个故事》。我轻轻的翻开故事书,第一眼看到了《父亲》这个故事,我是流着泪看完的。故事中的父亲是用延长生命来保护女儿,创造了三天的生命奇迹。我觉得父爱真的很伟大,父爱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
读到这,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一年到头,我的父亲读在外面打工,我觉得父亲给我的爱不够多,可是读完这篇文章,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也是非常的幸福,父亲虽然常年在外,但是他经常打电话我,每次回家都给我买礼物,关系我的学习,而书里的小孩却永远失去了父亲,也没有了父爱!我明白了这就是父爱!
我爱我的父亲,我感谢他为我做的一切!我爱他,尊敬他!
读《白雪公主》有感
三年级——刘家宝
星期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童话故事》书,我爱不释手,里面的《白雪公主》这篇故事更是让我喜欢的不得了,让我很感动。
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可爱,可惜一出生却没有了妈妈,父亲给她找了继母,邪恶的继嫉妒白雪公主的美丽,让猎人去杀白
雪公主,幸运的白雪公主化险为夷逃过了这一劫,因祸得福遇到了奇怪小矮人,小矮人和公主一起生活,继母更是虎吼了,就给了白雪公主一个毒苹果,白雪公主吃了后昏过去了一位老奶奶谁只有得到一个王子的吻才能醒了,最后王子出现了,公主的救了,继母掉下了悬崖,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2.暑假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十二
事实上,这些知识仅是财富教育的启蒙,有更多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相关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很多人却对这些有用的知识视而不见。是什么决定了玩具汽车的价格?为什么有的旧物品比新的还贵?如果能理解这些,就能从小树立对金钱的正确观念,为一生的财富积累打下基础。
我们需要学习金钱的小知识,正如可乐姐姐所说:“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是一件溆屑壑档氖虑椋值得每一位大朋友为之努力哦!”所以听听关于钱的经历和故事也是很有用的!
13.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十三
我读完西游记,里面印象最深的人是孙悟空,孙悟空在里面武艺高强,保护师傅的功也最大。孙悟空虽然脸上长的很难看,如果用功夫里面谁也打不过他。我里面最崇拜的是孙悟空,我不用说你们一知道。
我知道了这是唐朝的时候,唐僧,唐僧,如果是宋朝,就是宋僧了。所以,是唐朝的时候。
西游记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会出现奇迹,就能成功,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坚持。
比如说我读书,读了一半,就想看看别的书,就这样,妈妈说:“只要你读完了,吃的你要什么东西都给你买,就这样我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
孙悟空是为了什么我才喜欢他呢,是因为很多事,救师傅,虽然猪八戒和沙悟净也有功劳,但是也没有孙悟空厉害,第二喜欢的是唐僧。
【读一本名著的读后感】推荐阅读:
读一本好书读后感30006-21
读一本好书心得党员07-27
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10-27
党员读一本好书心得11-05
读一本好书征文800字10-21
合肥市暑假读一本好书10-13
父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06-30
暑假读一本好书高中优秀作文10-01
我的一本课外书读后感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