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2024-08-02

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精选4篇)

1.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篇一

1、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统计表

B.统计报告

C.电讯

D.出版物

E.磁介质

标准答案:A, B, C, D, E2、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

A.经济普查

B.农业普查

C.人口普查

D.工业普查

E.基本单位普查

标准答案:A, B, C3、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

A.经济普查

B.农业普查

C.人口普查

D.工业普查

E.基本单位普查

标准答案:A, B, C4、根据组织统计调查的机构不同,统计调查项目可分为()。

A.国际统计调查项目

B.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C.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D.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E.综合统计调查项目

标准答案:B, C, D5、典型调查结果的特点有()。

A.没有倾向性

B.可以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C.有一定的倾向性

D.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E.可以计算调查误差

标准答案:C, D

解析:典型调查可能会导致调查的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典型调查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2.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篇二

1.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过程所产生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成果以

及与之相联的其他资料的名称。

A.整理

B.活动

C.分析

D.研究

【答案】B

2.在我国统计工作管理体制中,统计资料的管理实行()。

A.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B.分级管理、统一负责的原则

C.统一管理、统一负责的原则

D.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答案】A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A.国家

B.国务院

C.国家统计局

D.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A

4.()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企业事业单位

D.国家机关

【答案】A

5.《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健全统计资料的(),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

A.批准制度

B.审核制度

C.报送制度

D.复核制度

【答案】B

6.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的制度,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等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

A.监控

B.审核

C.管理

D.监控和评估

【答案】D

7.必须发表属于()统计资料时,应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字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批准。

A.绝密级

B.机密级

C.秘密级

D.非秘密级

【答案】B

【解析】绝密、机密、秘密统计资料,非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发表。必须发表时,①属于绝密级的,先征得管理该资料部门的同意,送统计部门审核,全国性数字报国务院审批,地方性数字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②属于机密级的,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由国家统计局批准,地方性数字由地方人民政府统计局批准;③属于秘密级的,一般由确定该资料密级单位批准,综合性统计数字要送统计部

8.《统计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家统计局

B.国务院

C.各地政府

D.最新

【答案】A

9.最新修订的《统计法》规定:“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A.准确性和完整性

B.科学性和准确性

C.合法性和规范性

D.实用性和完整性

【答案】A

10.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决定。

A.国家机关保密委员会

B.中央保密委员会

C.国家统计局

D.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依法追究行为人统计法律责任的有()。

A.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来源:C.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E.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ABDE

【解析】C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虽然报送了统计资料,但没有在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内报送,从而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陛。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只有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才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统计法律责任。

2.在实践中,下列行为中,属拒报统计资料行为的有()。

A.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且拒绝报送统计资料

B.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C.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D.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

E.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

【答案】ABCE

【解析】D项,在《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规定的期限内报送了统计资料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3.在统计工作实践中,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主要包括()。

A.故意进行人身伤害的B.对统计人员提供的统计报表拒不签署的C.侮辱、诽谤统计人员的D.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

E.滥用权、假公济私、侵犯统计人员合法权益的【答案】ACE

【解析】D项构成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4.下列行为中,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有()。

A.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

B.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

D.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E.非法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资料

【答案】ABCDE

5.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

B.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C.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

D.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对是否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没有要求

E.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答案】ABCE

【解析】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对统计违法行为的规定中,构成统计违法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其中包括积极的作为或消极的不作为;②统计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③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④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6.根据《统计法》规定,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A.迟报统计资料

B.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C.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D.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E.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

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答案】BCDE

【解析】A项,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只有当“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时,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7.统计法律责任中行政处分的特征是()。

A.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

B.只能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C.只能通过统计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解决

D.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行为,不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

E.只能针对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

【答案】AE

【解析】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行政处分的主要特征是:①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②行政处分的适用,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但是,行政处分的适用,也有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根据《行政监察条例》的规定,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或失职行为,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即这种行政处分权不是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

8.统计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具体的统计行政行为,其特点是()。

A.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统计行政机关

B.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C.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D.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

E.被处罚的行为是一种统计行政违法行为,部分行为构成犯罪

【答案】ACD

【解析】B项,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处罚。它是统计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统计行政处罚并不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E项,被处罚的行为只是一般统计行政违法行为。也就是说这些行为都是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9.Word是完成()等湖和编辑排版的工具。

A.文字

B.图形

C.表格

D.幻灯片

【答案】: ABC

10.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C

3.会计学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篇三

第四章

习题一

1、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实收资本——A企业

400 000

2、借:固定资产

400 000

贷:实收资本——B企业

304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000

3、借:银行存款

000

贷:短期借款

000

4、借:短期借款

000

应付利息(不是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之前已经记过)

000

贷:银行存款

000

5、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长期借款

400 000

6、借:长期借款

000

应付利息000

贷:银行存款

000

习题二1、4月5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53 000+900)/980=55(元/公斤)

4月10日购入A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89 000+1 000)/1 500=60(元)

2、本月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600×50+600×55)+(380×55+1 020×60)=63 000+82 100=145 100(元)

3、月末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

=(600×50)+[(53 000+900)+(89 000+1 000)]-145 100=28 800(元)

习题三

1、借:生产成本——A产品

000

——B产品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000

——乙材料

000

2、借:生产成本——A产品

000 ——B产品

000

制造费用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000

3、借:制造费用

500

贷:原材料——丙材料

500

4、借:制造费用

000

贷:银行存款

000

5、借:制造费用

000

贷:累计折旧

000

6、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5 000+500+2 000+1 000=8 5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8 500/(20 000+10 000)×100%=28.33%

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0 000×28.33%=5 666(元)

B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 500-5 666=2 834(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贷:制造费用

7、借:库存商品——A产品

贷:生产成本——A产品

习题四

1、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借:应收账款——Z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银行存款

3、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A产品

——B产品

4、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6、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7、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8、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乙材料

9、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11、借:管理费用

贷:库存现金

12、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13、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14、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666 2 834 500 47 666 47 666 80 000 80 000 201 000

200 000 000 142 680 42 680

000 14 000 14 000 1 400 400 3 000 000 1 000 000 4 000 000 3 000 000 4 560 560 2 000 000

300

300

400

400 3 000 000 280 000 4 000 3 000

贷:本年利润

287 000

借:本年利润

172 34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80

其他业务成本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400

销售费用

000

管理费用

860

财务费用

400 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287 000-172 340=114 660(元)

本月应交所得税=114 660×25%=28 665(元)

本月实现净利润=114 660-28 665=85 995(元)

习题五

1、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2、2007的净利润=6 000 000-1 500 000=4 500 000(元)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第五章

习题一

1、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M公司

——N公司

2、借:原材料——A材料

——B材料

贷:银行存款

3、借:应付账款——丙公司

贷:银行存款

4、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5、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6、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原材料——A材料

——B材料 500 000

500 000 1 500 000

500 000 4 500 000 4 500 000

450 000

45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50 000 50 000

000 50 000 50 000

500 000

500 000

200 000

200 000

000 80 000

000 80 000

7、借:其他应收款——王军000

贷:库存现金

000

8、借:制造费用

000

管理费用

000

贷:原材料——A材料

000

9、借:管理费用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10、借:原材料——A材料

000

贷:应付账款

000

11、借:应付职工薪酬

2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0 000

12、借:银行存款

3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320 000

13、借:应收账款

2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乙产品

250 000

14、借:短期借款

200 000

应付利息000

财务费用000

贷:银行存款

209 000

15、借:销售费用

000

贷:银行存款

000

16、借:管理费用300

贷:其他应收款——王军000

库存现金

300

17、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000

——乙产品

000

制造费用

000

管理费用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 000

18、借:制造费用

000

管理费用

000

贷:累计折旧

000

19、借:生产成本——甲产品000

——乙产品000

制造费用000

管理费用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000 20、借:主营业务成本

381 00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196 000

——乙产品

185 000

21、制造费用总额=5 000+10 000+35 000+1 000=51 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51 000/(90 000+70 000)×100%=31.875%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90 000×31.875%=28 687.5(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70 000×31.875%=22 312.5(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87.5

——乙产品

312.5

贷:制造费用

000

22、甲产品的实际成本=120 000+150 000+90 000+9 000+28 687.5=397 687.5(元)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397 687.5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397 687.5

23、借: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320 000

——乙产品

250 000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24、本月利润总额=570 000-487 800=82 200(元)

本月应交所得税=82 200×25%=20 550(元)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25、本月净利润=82 200-20 550=61 650(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1 650×10%=6 165(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6、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570 000 487 800

4.基础会计学习题及答案1 篇四

1. 会计的计量尺度主要是()A劳动量 B实物 C货币 D 时间

2. 确定会计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3. 我国企业以()为一个会计

A生产周期 B企业开始设立的那一天到次年的同一天 C日历 D企业开始设立的那一天到终止的那一天

4. 企业于1月用银行存款12000元支付全年房租,1月底仅将其中的1000元计入本月的费用,这种行为符合()

A谨慎性原则 B及时性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现金收付制原则 5. 凡是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相关的,应当作为()A收益性支出 B营业外支出 C其他业务支出 D资本性支出

6. 在会计内,如果把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A本虚增资产,减少利润 B本虚增资产、虚增利润 C本虚减资产、减少利润 D本虚减资产、虚增利润

7. 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要素不包括()A收入 B费用 C负债 D利润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贯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都强调要便于比较,因此两者的含义相同

B 一贯性原则并不否认企业在必要时对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适当的变更 C一贯性强调的是横向可比,可比性强调的是纵向可比

D一贯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是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 9.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照()进行核算 A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 B现行市价

C在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基础上调整后得出的金额 D取得或购建时的价格和以后的市价的加权平均数

10.在一个会计期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都要依次经过的核算环节是()A设置会计科目、成本计算、复式记账 B复式记账、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C 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D填制审核凭证、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 二,多项选择题

1. 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方式有()

A集中核算 B专业核算 C非集中核算 D群众核算

2. 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A企业生产车间 B销售部门 C分公司 D企业集团 3. 我国的企业会计期间可划分为()

A会计 B会计季度 C会计月份 D会计半

4.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列收入或费用应归属于本期的是()A本期销售产品的收入款项,对方尚未付款 B预付明年的保险费

C本月收回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 D尚未实际支付的本月借款利息 E摊销前期已经付款的报刊杂志费 5. 下列属于资产负债表要素的是()A收入 B费用 C资产 D负债 三,判断题

1. 会计核算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2.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凡是在我国境内的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3. 如果一项支出所带来的收益与几个会计有关,则该项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4.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两项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单独进行()

5.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一旦采用某种方法和程序,就不能改动()六,综合题:

根据以下资料,确认所列的各项目属于哪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厂部办公大楼 2,运输汽车 3,未完工产品 4,支付的广告费

5,应付给供货单位的材料款 6,还未上缴的税金 7,预收的货物订金 8,存在开户银行的存款 9,向银行借入的短期借款 10,库存的商品

11,应付供货单位的购货款

12,已经实现的产品销售取得的经济利益 13,厂部发生的办公费 14,生产产品耗用的原材料 15,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 16,发给职工的工资

17,从利润当中提取的公积金 18,由出纳人员保管的现金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主要是()A价值管理 B劳动管理 C实物管理 D数量管理 2. 强调经营成果核算的企业应该采用()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实地盘存制 D永续盘存制 3. 从会计的工作现状来看,会计核算职能主要是()A事前核算 B事后核算 C事中核算 D预测、分析和考核 4. 下列会计要素,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A负债 B利润 C收入 D费用

5. 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更改,这一原则称为()A权责发生制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一贯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6. 企业对应收账款提取坏帐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A配比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谨慎性原则 7. 会计方法体系中最主要的方法是()

A会计核算方法 B会计分析方法 C会计决策方法 D会计检查方法 8. 配比原则是指()

A收入与支出相配比 B收入与利润相配比

C收入与产品成本相配比 D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9.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依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0.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符合会计核算的()A真实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相关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

A历史成本计价 B会计主体 C持续经营 D会计分期 E货币计量 2. 有关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它和现金收付制是相对的一个概念

B根据该原则,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处理 C根据该原则,凡是有现金流出的支出均应作为当期的费用 D该原则适用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 3.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优点有()A交易确定的金额比较客观 B存货成本接近市价 C有原始凭证可以随时查证 D可防止企业随意改动 4.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

B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企业内部的二级单位不能作为会计主体

5. 对会计事项重要性的判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A数量金额上的大小 B对企业经营影响程度的大小

C对会计核算工作繁重程度的影响大小 D在时间上的影响长短 三,判断题

1. 会计只能用货币计量,而不需要其他计量尺度()

2. 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都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只是前者属于横向可比,后者属于纵向可比()

3.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记录、核算、分析和检查()

4. 会计主体是指经营性企业,不包括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5. 会计期间的划分,既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的前提,又是一贯性原则产生的基础()六,计算题

某企业某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试分别用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计算该月企业的收入和费用。(1)以银行存款支付全年的财产保险费12000元(按月平摊)(2)销售产品一批总计18000元,货款尚未收到;(3)收回上月销货款20000元;(4)预收下月销售定金25000元;(5)现金支付本月工资20000元;(6)销售产品一批收到款项15000元。

第一章 总论 作业一:

一,C A C C D B C B A D 二,AC ABCD ABCD ADE CD 三,∨ × × × × 五,1. 关于会计的定义我国主要有哪些观点? 答:主要有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种观点。

管理活动论:“会计是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主要运用货币形式,借助于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实行监督产生一系列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管理活动”。

信息系统论:“会计,旨在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此系统用来处理各单位的资金运动(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而后把它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

2. 什么是会计职能?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

答: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工作过程中所固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也可以是反映和监督)3.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包括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运用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4. 科学、合理地组织会计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可确保会计工作与其他经济管理工作协调一致;可加强各单位内部的经济责任制;有利于维护国家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六,资产:1,2,3,8,10,14,18 负债:5,6,7,9,11,所有者权益:17 收入:12,费用:4,13,15,16 作业二:

一,A B B A C D A D C D 二,BCDE ABD ACD ABC AB 三,× ∨ × × ∨ 四,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客体。会计一般对象可概括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具体对象称为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工作组织:就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制定会计法规制度,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以保证合理、有效地进行会计工作。

现金收付制:是和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制度。它要求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现金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为准,而不管其受益期间是否在当期。

一贯性原则:是指各个会计主体处理会计业务时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更改,以便于前后期间会计资料的纵向对比。

历史成本计价:是指企业对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而不论市场上有多少种不同价格。五,1. 会计核算有哪些基本前提?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假设企业可以无限期的永远经营下去。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人为地划分为若干长短一致的期间段落,以便于提供当期的会计信息。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都通过价值稳定的货币予以综合反映。这是对会计核算计量尺度的设定。

2. 比较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答: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核算制度。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是收入、费用应当在它们所代表的权利、责任形成的受益期间予以确认,而不管当期是否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收付实现制(现金收付制)的原则是要求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现金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为准,而不管其受益期间是否在当期。两者的内涵不一致,计算出来的收入和费用往往不一样。它们适用于不同的会计主体。3. 会计方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会计方法体系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三个方面。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主要的方面。六:

权责发生制:

收入:18000+15000=33000 费用:12000÷12+20000=21000 现金收付制:

收入:20000+25000+15000=60000 费用:12000+20000=32000

第二章 会计记账方法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科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A预提费用 B短期借款 C资本公积 D应收账款

2. 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就是企业的()A所有者权益 B实收资本 C资本公积 D盈余公积 3. 预付供货单位货款属于企业的一项()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费用

4. 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A可能会受影响 B不一定受影响 C必然不受影响 D必然受影响 5. 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指()A一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 B几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 C流动资产合计金额与流动负债金额的相等关系 D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相等关系

6. 引起资产内部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而资产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A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 B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一台 C收到外单位前期欠的货款 D收到国家拨入的特种储备物资

7. 企业用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购货款,属于()A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增 B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 C资产项目和权益项目同减 D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

8. 只有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的企业,才需要设置()A待摊费用 B本年利润 C银行存款 D库存商品 9. 企业设置会计科目要保持()

A经常变动 B永久不变 C定期变动 D相对稳定性 10.企业的会计科目必须反映()的特点 A会计本质 B会计对象 C会计定义 D会计职能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项目的有()

A应收账款 B短期借款 C存货 D短期投资 E预付账款 2. 企业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

A短期投资 B固定资产 C流动资产 D无形资产 E其他资产 3. 下列选项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有()

A长期应付款 B长期借款 C应交税金 D应付债券 4. 收入的确认会引起()

A负债的减少 B资产的增加 C费用成本的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5. 下列业务引起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的是()A支付上月的职工工资 B上缴国家税金

C偿还所欠客户的材料款 D归还到期的短期借款 三,判断题

1.复式记账法下,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2.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检查账户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3.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应该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一致。()4.所有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一定都在借方。()

5.在借贷记账法下,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6.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平行登记时的所谓同时登记,确切地说应该是同一会计期间登记。()

7.平行登记的要求中,所谓登记方向一致,是指会计分录中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记账符号是一致的。()

8. 采用借贷记账法,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必定要在两个账户中同时登记。()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无形资产不包括()A专利权 B商誉 C商标权 D开办费 2.预收购货单位货款属于企业的一项()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费用

3.下列经济业务发生后,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的是()A收到购买单位预付的购货款存入银行 B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 C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 D用现金发放工资 4. 应付账款属于()

A收入类账户 B总分类账户 C明细账户 D资产类账户 5. 账户是依据()开设的

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C会计账簿 D会计准则

6. 一般来说,一个账户的减少发生额与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应该记在账户的()A借方 B贷方 C相同方向 D相反方向

7. 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中进行登记 A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账户 B两个账户 C一个账户

D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账户

8.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

A记账依据 B记账基础 C记账规则 D记账符号

9. 在借贷记账法下,期末结账后,一般没有余额的账户是()A资产账户 B费用账户 C负债账户 D所有者权益账户 10.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A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B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D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的有()A盈余公积 B本年利润 C实收资本 D资本公积 2.下列经济业务中,引起资产一增一减的有()A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B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C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D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3.账户登记的基本内容应包含()

A期初余额 B期末余额 C本期增加发生额 D本期减少发生额 4.下列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有()

A预付账款 B累计折旧 C待摊费用 D应付账款

5.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的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来分,可分为()A总分类账户 B明细分类账户 C资产类账户 D日记账 三,判断题

1.资产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商誉()2.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3.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因而成为复式记账、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建立的理论依据。()

4.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都不会被打破。()5.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是相等的()6. 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发生变化。()7.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总金额上是一种必然相等的关系。()

8. 一般而言,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六,综合题 1,计算题

某企业月初有关数据如下:

负债总额650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8000万元; 该企业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将现金10万元存入银行;

(2)以银行存款60万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3)购入材料一批,价值100万元,货款尚未支付;(4)以银行存款400万元购置一项固定资产;(5)向银行借款500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求出上述经济业务发生后的资产总额。2.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和编制试算平衡表(1)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

(2)向银行借入1500000元,偿还所欠货款;(3)销售产品17000元,货款存入银行;(4)投资者追加投资50000元,存入银行;(5)收回前欠货款230000元,存入银行;(6)购进货物35000元,货款暂欠;(7)某职工借款100元作为暂借差旅费。

要求:分析每一项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并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第二章 会计记账方法 作业一:

一,D A A C D C B A D B 二,ACDE BCDE ABD ABD ABCD 三,∨∨××∨∨∨×

作业二:

一,D B A B B D A D B C 二,ACD BCD ABCD ABC AB 三,∨×∨∨∨××∨ 四,六:

1. 资产 =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期初余额 73000万 65000万 8000万 本期发生(1)+10万 —10万(2)—60万 —60万(3)+100万 +100万(4)—400万 +400万(5)+500万 +500万

本期发生额合计:+540万 +540万 0 期末余额 73540万 65540万 8000万 所以,资产=73540万

2. 资产 = 负债+ 所有者权益(1)—2000 +2000(2)+1500000 +1500000 —1500000 —1500000(3)+17000 +17000(4)+50000 +50000(5)+230000 —230000(6)+35000 +35000(7)—100 +100

第三章 记账程序 作业一:

(二)综合题

某企业12月31日结账前各总账余额(正常余额)如下:单位:元

要求:

1,编制月末结账分录,结清收入、费用类帐户; 2,编制本月结账后试算平衡表 第三章 会计循环

二,借:本年利润6969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47300 其他业务支出 8000 营业外支出3000 营业费用 12000 管理费用 23000 财务费用 3600 结转收入收益:

上一篇:接收函有没有有效期下一篇:创刊辞(创刊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