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之琐见(共9篇)
1.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之琐见 篇一
《新课标》为开展实践性作业, 提供了实践和理论导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标充分肯定了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这就要我们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实践操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特点
1. 生活性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理念, 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数学实践作业也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可以自主选择内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示自己、发展个性。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 这样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学习统计知识后, 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 开展“校门口通过汽车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数数量, 有的专门做记录, 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统计图, 从中发现车辆驶过学校噪声污染情况以及整改的发展情况。再如, 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 让学生来动手测量操场 (不规则) , 并计算出它的面积。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还能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再如, “同学们在庆六一的时候需要购买一批服装, 先从两家商场了解到同一型号衣的服报价均为A元, 第一家商场的优惠条件是第一件按原价, 其余每件优惠25%, 第二家商场的优惠条件是每件优惠20%, 让学生讨论在哪家商场购买较优惠”?
2. 趣味性
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 是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外得以充分发掘, 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如在教学《求长 (正) 方体表面积》时, 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个长方体并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让学生设计书皮, 为礼品盒设计包装等, 学生可以在动手操作中寻找乐趣, 体验成功。
二、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形式
1. 操作性的实践作业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 (如测量、制作) , 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 以解决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相关的作业。这样可以把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思维、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使知识充满活力。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面积计算之后, 让学生为自己的房间“铺地板”。根据房间大小, 既美观又合理 (节省材料、节省价钱) 地设计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 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研究, 采用自己觉得合理的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2. 探究性实践作业
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 并不断调整, 最后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
3. 应用性实践作业
学以致用, 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让学生在用数学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感知数学的魅力。如学了比例尺之后让学生绘制简要的校园地图;学了表面积之后, 用纸板做规定大小的长方体、正方体, 做到不浪费材料。
当然, 实践性数学作业形式还很多, 不同类型的作业也不是彼此分开的, 只有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才能使课内外融为一体, 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提升。
新课程标准也专门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板块, 强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提供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 以促进其经验的积累, 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老师在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的时候还应注意: (1) 目标要合理、有针对性; (2) 要有可操作性; (3) 与学习内容相一致的原则; (4) 与学习水平相一致, 尊重差异性的原则; (5) 评价要合理。
参考文献
[1]柳菊兴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2.
2.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实践探究 篇二
一、 穿插实践性作业,增加课堂关注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有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建构主义也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主体以已知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当然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前提是要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玩是学生的天性,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出学前儿童所特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对运动的需求。笔者认为可以将玩融入到实践性作业中去,以维持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持久的热情。
1.将玩融入实践性作业,建构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意识地把游戏活动创设在其中,以满足低段学生玩的天性,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长时间地把注意力稳定在学习对象上。
如在教学“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应意识到:镜子虽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学生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只能让学生理解人和像上下位置的不变,而对左右位置发生对换却是较难感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其直观化。如让同桌两个人合作,先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手上做好左右的标记,然后让一个学生照镜子,另一个学生则模仿镜子里的人。游戏前我们要提醒学生,举手时人和镜子里的人都朝同一边。游戏开始了,当一个学生举起左手的时候,对面的学生明显的举起了右手,学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左右是相反的。之后又继续让学生举左手、举右手,这样反复操作之后,学生印象深刻,这样大大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游戏不仅减轻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过程中的负担,更建构起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2.将玩融入实践性作业,保持学习数学的热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并不是搞一个课件、看一部动画,学生就会感兴趣,就会被吸引,就会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其实真正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还是知识本身,因此教学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蕴含在生动有趣的真实生活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操作去领悟,去感知知识的原委。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毫米后,对它情有独钟。笔者在练习课的时候,专门找来一些细小的物体,如:米粒、芝麻、毛线、硬币、磁卡、头发丝等让他们测量。在游戏前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对这些物体的长度、粗细、厚度作了大胆的猜测,并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然后让他们在规定的5分钟时间里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七手八脚地忙开了:多数同学采用测量的方法;个别同学大胆地拿出了放大镜作帮手;还有的同学甚至建议教师应该为他们准备一台显微镜。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对毫米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 渗透实践性作业,增强学生自信度
每个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这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个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应该寻找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表现出来的前提是,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1.引导学生反思,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杜威认为,反思活动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正因为有了反思,人们才会产生怀疑和困惑,进而努力地进行探究以解决问题。反思的方法很多,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将自我反思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如写数学小周记,它看似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反思,实质是学生敞开心扉向教师述说每周学习的心得或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反思,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之成为布置实践性作业的前提和基础。
在学完“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后,某生的一篇周记:这个星期,我们主要学习了除法。记得三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我们也学习过除法,这次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呢?有口算、估算和笔算,老师告诉我们,笔算最容易出错,为什么?因为笔算的步骤比较多,稍微不留心,就会出错。所以老师常常在我们笔算的时候提醒我们,要仔细计算。我在笔算的时候发现,商中间或者商末尾有0的除法更容易错,我错了好几次,幸亏老师教给我一种好方法,在笔算前,先判断一下商的位数再计算,我试了一下,哈哈,还真有用呢!我要加油!
在这篇周记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平时很少主动与教师交流的学困生的另外一面,其实,他也在不断地努力着。利用反思,教师只要对他加以鼓励与引导就一定能帮助他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体现个体差异,提升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生之间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存在的差异,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如在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人民币单位之间的互换这一知识点,单靠增加练习的方式巩固知识,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收效甚微。既然人民币源于生活就让它回到生活中去,笔者就大胆地将作业布置给家长,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一次购物。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比较有信心的购物方式。可见,实践性作业的灵活运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 补充实践性作业,增进数学实用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布置实践性调查及动手操作的数学作业,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建议,也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课外调查,丰富生活积累
实施新课程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教科书的选材多数来源于生活。从生活实际中布置数学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做数学作业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数学是最有价值的,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提前三天(正好连着周末)布置学生到超市或小商店去调查一些商品的价格,还特地为他们设计了一张表格方便学生们记录。
作业交上来后,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写的满满的,远远超出教学前的预设,大到一台冰箱、一台彩电的价格,小到一块橡皮、一支铅笔的价格。从作业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作业的喜爱程度。同时,作业对学生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2.动手操作,学会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平衡发展。
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总觉得经常让学生对着现成的钟表说时刻过于乏味,尽管有配套的学具,但拨起来实在太慢,起不到很好的操作效果。因此,笔者就让学生回家亲手制作一个钟面。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钟面就能很快地拨出教师要求拨的时刻,比配套的学具钟好用许多,对时间的辨认也敏感了许多,甚至还发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提到过的关于时间的知识点。学生实践制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高度的热情会驱使他们自觉地在遇到困难时为自己出谋划策。制作钟面最大的麻烦就是如何在钟面平均分配12个数字,事先特地没有提及,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有的学生参照了自家的挂钟,仿照挂钟上的数字位置画出自己制作的钟面上的数字;有的学生则和父母一起完成,让他们体会到和父母一起合作交流的快乐与温暖;还有的学生是由家长代替做的,尽管他没动手参与,可他看到了家长制作的全过程,学生在观察制作方法的同时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
总之,数学教师要确立以生为本、以趣为引、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让书面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相结合,让更多有趣的、生活的、探索性的作业成为数学书面作业的有益补充。【责任编辑:陈国庆】
严正声明
近来发现不法分子假借本刊名义注册网站,征收稿件,收取作者费用。我刊从不收审稿费,也未委托任何个人和机构代为组稿,没有派出机构。特此声明!
本刊网址:www.jxygl.com.cn
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为:jxyglcn@163.com
jxyglxxb@163.com(小学)
jxyglllb@163.com(理论)
除此之外,均非本刊编辑部信箱,请广大作者不要上当受骗。
办公电话:0351-2275134 2275239 2275240 2275241 2275242 2275243 2275244
3.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之琐见 篇三
一、紧扣教材操作点设计作业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 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三年级 (上册)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不能整除) 》时, 学生先后经历了二次操作: (1) 满足于表面的分一分, 即先分2个羽毛球, 再均分5筒羽毛球, 得到每份有26个羽毛球, 操作时更多的是关注结果。 (2) 按照竖式计算, 先分整筒的羽毛球, 每份分得2筒, 余下1筒和2个合起来继续分, 在竖式上就是将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除。这样的操作, 目的明确, 学生能结合直观的操作过程, 理解竖式计算的一般原理。针对第二次操作是本节课的重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这一现状, 我设计了如下的家庭作业: (1) 动动手:每10根筷子一捆, 捆3捆, 外加单根筷子2根; (2) 动动口:让爸爸、妈妈说说, 他们将怎样把这32根筷子平均分成2份? (3) 动动脑:怎样用竖式计算的分法说服他们?这样设计, 一方面能激活学生理解新知的生成点。另一方面, 学生在形成运算技能的同时, 也在发展其数学素养。
又如在学完“立体图形后”, 我布置学生回家用硬纸板自制一个正方体, 长方体或圆柱体模型, 并注上尺寸, 算出表面积、体积。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可以将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二、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设计作业
不同个体的数学能力是有差异的, 教师可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 让学生各取所需, 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 以便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曾在教完《比的应用》后, 根据课堂的反馈情况布置: (1) 用80厘米长的红线围成一个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之比为1:1:2, 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 (小菜一碟) 。 (2) 用80厘米长的红线围成一个长方形, 长和宽的比是5:3,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试试看, 你能行) 。 (3) 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比为5:3:4, 其中最长的边是20厘米, 求另外两条边的长? (和同桌讨论讨论)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 都有收获, 都能不同程度享受成功的体验。
三、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 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学习的意识。为此, 教学中, 我常选择一些有典型意义的问题, 给学生创设一个实际情境, 让学生认真观察, 收集数据, 抽象图形, 联系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来解决实际问题,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容后, 我让学生动手做做长方体和正方体, 让他们的空间观念得到加强;学习了测量的内容, 让学生测量自己小卧室的长与宽, 爸妈卧室的长与宽, 大客厅的长与宽。这样学生就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测量的重要性及测量的过程;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内容后, 我布置学生到建材街调查地板的尺寸及价钱, 为自己家设计一种既省钱又美观的装修 (铺地板) 方案……像这样的家庭作业既让学生复习了当天所学的知识, 甚至拓展了知识, 又让他们饶有兴趣地在活动中作业, 在玩中学。这样练习的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四、巧借美术学科设计作业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剂, 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对学习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几乎没有儿童不爱画画的, 针对孩子这一爱好, 不妨在美术学科与数学学科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了《圆的认识》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用带有圆形的图案设计班徽, 快快行动起来吧, 拿出你的精美设计, 也许班徽就采用你的设计方案哟!学了《圆的周长和面积》后, 我布置:每个同学画一个美术体逗号, 计算逗号的周长, 千万别算错, 然后涂色剪下来送给你最好的朋友。学生在对学习内容的练习活动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积极地思考, 大胆地探索, 这样的作业过程优化了学生的认识活动,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五、让作业批语伴随作业过程同行
作业批语是一种优质的, 具有发展性的资源, 如果教师善于观察, 细心分析学生的情况, 并适时、适地地给学生激励性的批语去激励他们, 能给予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是一个难题目给他攻克下来, 那就要在全班表扬了。不但他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更激励了其他学生勇于挑战的欲望和信心。我们知道, 启发性的作业批语, 能扬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风帆, 及时性的作业批语, 可指引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和方法。引导性的作业批语, 可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起到一定的导航作用。沟通性的作业批语开辟了家校合作的“绿色通道”, 增进了人与社会之间的感情。
4.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几点思考 篇四
一、传统作业的现状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而,在时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圣贤之语遭遇了尴尬。教师一直把课外作业作为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法宝”之一,布置课外作业时也是本着教师的意志出发,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重数量,轻质量;(2)重学科作业,轻实践性作业;(3)重统一规格,轻分层设置。
传统作业的弊端表明,作业不受欢迎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于作业设计。人们对作业有想当然的认识,正是对作业的“浅”认识,才使作业逐渐演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二、实践性作业的认识
有学者曾分析“习”古字上为“羽”,下为“日”,字的本义为生出新羽的小鹰按照老鹰的教导不断进行实践,并探索飞翔的技巧,最终取得成功。追本溯源,“习”字当理解为“实践所学知识并成功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或安排一些操作性的作业。
三、实践性作业的形式
数学作业设计若能切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学生就会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作业中。
1.观察探究类作业
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提升社会参与意识。如学习“数的组成”后,让学生探究商场里的商品为什么都包装成一包一包、一盒一盒、一箱一箱的原因;学习“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周末记录整时或半时时的活动。又如,在学习“时间”后,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作业:选择以下一项活动,记录1分钟内的次数。1分钟拍球,1分钟跳绳,了解家庭成员1分钟内做的事情。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使单调枯燥的作业富有生活的气息。
2.操作创新类作业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后,让学生从家里的玩具和物品中找出学过的物体形状,然后进行拼组,并把作品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交流。我简直不敢相信学生们的想象力有那么丰富,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由现实的到虚拟的、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是应有尽有。其中一个学生竟能拼出一个“美丽的大森林”来,这难道不是创新思维的萌芽吗?
3.游戏趣味类作业
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系,此类作业主要用于低中年级。例如,学习“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小朋友一起做上、下、前、后、左、右的“听反话”游戏;“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即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让他们用手摸袋子里的东西,说说是什么形状的,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计算能力也能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如利用口算卡片,比比谁算得又对有快;或者是一个小朋友出一个数字,其他小朋友找出得数是该数字的算式卡片……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活动。
4.文字写作类作业
其实,日记并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数学日记既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又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如一位学生的日记:这星期的星期二,我和妈妈想把一些窗花贴在窗上。妈妈对我说:“我们要用10分钟做4朵窗花,那你说每五分钟做几朵窗花?”我对妈妈说:“10里面有两个5,10÷5=2,4可以分成2和2,那就刚好得出5分钟做2朵窗花。”
妈妈说:“你说得很对,那我们就用5分钟做4朵窗花吧。”
我说:“五分钟怎么能做4朵窗花呢?”
妈妈说:“现在是有两个人在做窗花,我们两人一起做还是用5分钟。你我都用这些时间各做两朵窗花,加起来就是4朵窗花了。”
于是,我们用5分钟做了4朵漂亮的窗花。
评语:你能用所学知识灵活合理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从作业设计方面说,我们的出发点应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作业设计的核心所在。让数学和生活接轨,体现其应用价值,则是数学作业设计的本质要求。
(责编 蓝 天)
5.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认识和实践 篇五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08-01
作业是最有效的检测学生掌握能力的工具以及帮助教师扩展教学内容。合理的数学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巩固教学知识,而且还能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核心;另外,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还能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数学教学效果。
一、对小学数学作业要创新式设计
1、创新式的作业是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实行的。主要是根据学生在平常的业余时间的一些动作以及课余活动的特点结合设计的作业。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的同时也要根据和年级的同学而设置,这样才能让作业的有效性加以实施。我们可以采取例如以下几点措施方式:给低年级学生设计一些游戏类的作业,当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足够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字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作业进行创新式设计,从而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对小学数学作业创新式设计还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从而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我们通常会加入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当前小学生都处于幼年时期,天生好动成为他们的特性,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在设计作业中采取以下方式,例如在学习周长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测量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且还能进一步巩固对数学内容的学习。
二、数学作业的布置要以量少而精为主
在小学教学课程中最为复杂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了,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对每道题都要有很强的思考,如果对数学题目做的多的话,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甚至会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排斥,而对于不会的学生而言就算让他们做的再多,其效果只有一个,就是什么都不会,这样反而会加重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一些教学学者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新课标的改革下每节课要以核心内容为重点,在作业的实际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作业的实际必须能体现教学内容,作业的设计尽量做到量少而精的特点,所谓的量少是指针对一些年纪小的学生尽可能的在课下不要布置作业,而是通过课堂上的反复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对于初中及以上的年级则要力求速度为主了。
三、用鼓励的言语,以提高作业质量
小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一般很难一次性就理解,掌握知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自主纠正作业的时间,这样能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写一些对学生鼓励的批语,以此激励学生、给予学生自信。
四、数学作业的布置难易要适中
传统的作业布置一般都是对全体学生“同样的待遇”,大多数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在对学生布置作业时一般都是统一布置,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情况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往往在布置作业时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吃不消的情况发生。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容易使老师走入误区,因为教师对于学生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根本不能真实的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内容的掌握。所以,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准,要让学生产生做作业的动机,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目前的需求不了解的情况下,布置复杂的题目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以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过难的作业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会限制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因此,学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五、评价主体互动化,克服单一化,体现人文性
在小学数学作业改革中,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是首要改变的问题。教师批改完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把作业拿给家长看,学生跟家长有什么建议都可以写到作业上,这样家长也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也可以看到学生跟家长的意见跟想法,这样做的话,评价模式不会很单一,也能达到评价互动的效果,从而使教师跟家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作业的互评、自评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使学生能主动完成作业。
六、总结
根据上面所阐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我们也要对作业进行改革,目前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小学生的作业来说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家长都时时关注着这个话题,要想使小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兴趣,要从多方面加以改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在对数学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为积极学习的态度,从而进一步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菊玲.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多样性的设计与布置[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6.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之琐见 篇六
在教学中,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起着巩固课堂知识, 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据此总结本课得失, 制订对策,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作用。而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能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 认识自我、展示自我, 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创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作业评价体系, 也能让学生在作业评价中得到快乐, 享受快乐, 使他们的情感态度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作业的批改只是在作业本上划勾、划叉, 然后给个分数, 有些教师给学生的作业打等级但事实上也是“换汤不换药”。在平时,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 拿着红笔, 一脸怒气, 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划着红红的叉, 有时气得难过, 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 劈头盖脸地训斥。可见, 教师没有把作业批改当作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思想交流的活动。久而久之, 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会荡然无存, 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去投入的活动, 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 而且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形式, 是一种人文活动。有效的作业评价, 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树立其学习的信心, 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业管理与评价恰好能有效展现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能给教师指出该生的知识缺漏点, 还能让教师通过该平台心平气和地加以评价, 学生也能对教师的评价进行相应的反馈与交流, 能更有效地体现师生间的交流状况, 故此进行网络环境下作业评价与管理的研究是具备相当的研究价值的。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评价的实践探索
(一) 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激发学生兴趣, 多元化评价学生课堂作业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作业评价目前大部分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这些课堂作业评价对学生各方面素养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这种评价不便于记录和保存, 将学生作业收集起来, 可以做到在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基础上,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知识的积极性, 又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基础上再发展。
在课的起始阶段, 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 对一堂课教学的成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学生对形象逼真, 色彩艳丽, 栩栩如生的动画片、卡通片、实物或生动语言的描述非常感兴趣, 思维容易被激活。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促进他们主动地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例如, 教学“10 的加减法”时, 笔者是这样设计:创设一种小鸡吃食的动画情境, 即一个小朋友给小鸡喂食, 左手食盘中有7 只小鸡, 右手食盘中有3 只小鸡, 先让学生叙述这个画面, 再提出10 的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促进了学生生动地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 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紧接着进行练习, 并实施多元化评价, 也就是说除了系统自动评价外还可以让小组之间的同学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互评, 也可以指定相应的小组长进行他评, 还可以在以上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评, 结果学生的参与激情热烈, 课堂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通过网络环境创设动画, 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唤醒学生有意注意, 而且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教材吸引着, 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个性的发展, 让他们通过观赏色彩鲜艳的画面 精彩的动画, 让他们赏心悦目,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特别让学生在课堂能够进行互评,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 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组织练习活动, 丰富反馈与自我评价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对其学习自我监控的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 因此, 在一节课的总结阶段教师要注重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评价。低年级学生对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 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如果能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 把练习的内容寓于其中, 就能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 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练习活动中, 由于运用了网络多媒体教学, 省去了板书的时间, 能在较短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 练习的容量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学“9 加几”的练习设计时, 创设了“钻山洞的游戏”。利用电脑出示了一个山洞, 在山洞上写着“9+”, 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0—9 的数字卡片, 让学生用9 加上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上的数, 谁算对了谁就能钻过山洞, 让钻过山洞的学生另拿出一张数字卡片继续钻山洞,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钻过的山洞最多, 如果算错或算对了, 电脑会非常亲切告诉你“真聪明, 继续努力!”“你真棒, 我喜欢!”或“再试试, 你能行!”并配以相应的音乐, 让学生伴随着非常轻松、愉悦的心情来看待学习。同时, 教师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也给予及时的评价, 使学生与电脑之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 形成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 相互鼓励, 互帮互助,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网络教学资源丰富, 交互灵活而及时。方便随时自我评价和总结, 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及时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在教学反馈的时效性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 建立网络环境下学生课堂作业评价方式, 提高评价的效率和质量
用综合指标评价学生作业。要分为两大类:平时课堂作业、期末考试作业。每类作业都有相应的评价权重和评价等级。例如:用A、B、C、D制评价学生作业, 即当学生作业完成认真或作业效果较理想时, 就能得到A;当作业完成质量一般时, 给予B, 当作业完成不认真时, 则给予C等。这些分数中可以抽出10 分左右作为作业课堂表现的分值, 如发言积极、遵守纪律等, 再抽出10分作为作业班级同学互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的分值, 其它50 分就可以根据全学期课堂作业的教师评价汇总获取。如下表:
用A、B、C、D制评价学生课堂作业比较简单、实用, 具有普遍推广价值。根据这种思路, 确立了网络环境下学生课堂作业评价方式: (1) 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教师可以作等级评价和建议评价后再提交到Web服务器。 (2)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对上传的作业进行现场互评, 并给出等级或建议;同时学生也可以登录Web服务器对同学和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 (3) 学生家长也可以登录Web服务器对孩子的作业进行等级评价或建议评价。这样可以让教师轻松地对学生课堂作业进行评价和学生作业互评, 利用Web服务器可以实现学生、家长网上对作业进行评价 (如下图) 。
三、网络环境下学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索
传统的课堂组织教学, 主要依靠教师的组织技巧, 从而受到许多局限。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网络管理软件平台的使用, 使课堂管理更灵活, 课堂互动更快捷, 课堂组织更有序。因此, 把网络教学引进课堂, 能改变“教师演示多, 学生自主少, 不管会不会, 大家齐步走”的现象。那么, 怎样解决学生课堂作业既可以横向比较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之间的作业比较) , 又可以纵向比较 (同一学生不同时期的作业比较) 呢?只有实现用数据库形式存储学生作业的方式, 才可以借助数据强大的查询、管理与统计的方法, 有效地管理学生课堂作业。
第一, 做好Web服务器端学生用户信息, 教学内容信息的维护。确保每个学生有用户名和每一次教学有内容安排, 这是管理学生作业的基础保障。例如每个学生均有其相应的错题库, 清晰的把每次教学内容的错题汇总起来, 让该生能清楚了解到自己的弱点, 并能不断地进行练习强化薄弱的知识环节, 以此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第二, 做好教师端程序的设置, 对不同的年级、班级开课情况进行提交和整理。并设立好每位教师的账号和学科, 让教师能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以及课堂作业的录入, 并对录入的课堂作业进行分层次分课次地归类, 进而让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相应层次的课堂作业练习, 让学生们都能有所收获。所以, 我们需要一个完善的学生作业管理系统, 能有效管理学生作业的系统, 以解决教师收取作业、管理作业的问题。
四、结束语
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作业的评价和管理, 从而使学生进行实践性、创新性的学习, 同时促进小学课堂的改变,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实践证明, 能有效地调控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主动教学, 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能力的提高[2]。
摘要:网络教学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走进小学课堂, 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共进的理想学习平台,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因此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小学课堂作业评价的运作范式, 推动小学教研的不断深化, 同时也以此催促教师走向成熟, 全面推进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本文以中山市古镇镇曹三小学为例, 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评价和管理的实践和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作业评价,作业管理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2001, (12) .
7.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之琐见 篇七
“分层作业”就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已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使作业的内容、难度、形式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
1.“分层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例如:教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后,为进一步让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可以这样设计:
A: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72≈85≈178≈243≈
47≈ 372≈ 4499≈ 7190≈
B:一个四位数6□89,大约是6000,□中可以填的数有_______。
一个四位数1□34,大约是2000,□中可以填的数有_____。
C:一个四位数4□□4,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约是5000,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最大是 ____,最小是 _____。
这样“分层作业”的设计,学困生在基础题中找到了信心,中等生也能得到适度的发展,优等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对自己有了更高的目标。他们在作业讲评时都会得到老师肯定表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激发。
2.“分层作业”要体现实践性
例如:学习了“对称、平移和旋转”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1收集一些图案,在小组内说一说。2用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这样的“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完成,并且,学生在拼拼剪剪的实践活动中,体会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形成,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同时也与同伴分享了“创造”的喜悦和成就,丝毫没有负担感,反而是一种内心生发的满足。
3.“分层作业”要体现探究性
例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索题”:1测量一本新华字典长、宽、高,并算出它的表面积。2现有4本字典,你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方法最省包装纸?班级中的学困生只要完成第1题即可,在完成过程中有效巩固了求表面积的方法;而中等生和优等生则可以选择思考第2题,在用基础知识求解的基础上学会自己思考和探索,甚至可以鼓励优等生总结出此类题目的求解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不仅能使思维变得活跃、理解变得深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求证中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
三、“分层作业”的设计方法
1.硬性分层
硬性分层即教师只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分层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为学习基础、智力比较差的,接受能力不强的学困生;B层次为学习基础、智力一般,学习相对比较自觉的学生;C层次为学习方法正确,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作业设计时,按三个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并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层作业”中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用‘五入法’解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可以这样设计:
A:1计算384÷68时,可以把除数68看作() 来试商;计算407÷51时,可以把除数51看作()来试商。
B:2先试商,再计算。
372÷95 245÷49 212÷26 259÷37
C:3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这样的分层设计对于A层次学困生而言,理清概念、计算达标、正确试商便是学习要求;对于B层次中等生则要求在计算达标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计算能力;对于C层次优等生则更胜一筹,要求计算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能有效应对“拓展题”,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个层次的作业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在相应的知识框架中有所获得,激发了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软性分层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后,为了巩固“年、月、日”知识可以这样设计:
A:1一年有( )个大月,( )个小月。平年二月份有( )天,全年有( )天;闰年二月份有( )天,全年有( )天。
21996年是( )年,二月份有( )天,今年是( )年,全年有( )天。
B:3判断。
(1)1990年全年有366天。……………………… ( )
(2)上半年有182天。…………………………… ( )
(3)1998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 )
(4)小张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小张是2月29日出生的。……………………………………………………( )
C:42013年7月1日是星期一,2014年元旦是星期几?
这样的作业设计,学困生和中等生可以自主选择AB层次,知识的应用较为直接,重点是让其巩固“年、月、日”的基本知识点,而对于优等生,则以提高拓展为主,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分层兼顾了班级学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分层中自主选择,从而自主地梳理知识,找到解题思路,拓展数学思维。
8.对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篇八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为学校接受和实施。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人文精神的作业已经不能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必然导致学生应付作业,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大量作业的布置,也不符合“减负”的要求。
传统的作业设计,通常有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两种形式。课时作业主要是课后习题,单元作业则以试卷的形式出现,包括填空题、计算题、判断题、应用题等等,题量比较大,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然而大部分数学题多为人为题目,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机械解答,脱离生活实际,导致解题过程中兴趣不足。
传统作业的设计工作基本都是由数学教师担任,作业的布置数量和难度也是老师说了算,作业的评价也是由教师担任,单纯的一对一评价,不能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班级整体水平之间的差异。学生在作业方面完全丧失主体地位,只能应对作业,不能自己掌握。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内容的综合训练和提升。合理的数学作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提高综合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思维等方面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数学的教学目标。
二、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方向的要求
注重趣味性。趣味性可以激发求知欲望,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要注意趣味性,吊起学生兴趣。比如《倍数和因数》,可以设计卡片游戏。在每个同学的座位上发一张卡片,然后按照老师要求站或者坐。老师说:座位数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或者座位数同时是2、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等等。也可以通过数字组合加大难度。学生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能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积极的思维。把课堂枯燥的内容换一种形式表现,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游戏中加深对知识的运用理解。
层次性。这是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重点。传统数学作业一刀切,基础好和基础不好的学生的课业负担和难度都是一样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适合不同学习基础的作业层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数量和学习方法。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侧重点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目标,使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小学数学作业具体设计步骤可以采用多层次问题的形式。应用题分多个问题进行发问,鼓励学生尽量解决。
实践性。新课标要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认识实际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借助数学语言来交流。从生活中获得直接经验是第一步,将获得的经验再用于生活是第二步。数学作业设计中,要注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不要局限于教材,要拓宽思路,将现实素材改编成应用题。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我们学校建造的游泳池要挖掉多少立方米的泥土?(要求学生实际测量)如果一辆载20立方米的车负责运土,需要运几次?如果需要在游泳池的内壁贴上瓷砖,需要多少平方米?等等。
探索性。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学生自主探索永远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作业设计要有探索性。比如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容易计算,那么香蕉、西红柿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测量?1+2+3+4+...+2012得到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通过类似问题巧妙引导学生探索其中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改革注意事项
要注意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或者改革,都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将数学模型再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在作业改革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发问、质疑,从而通过调查和探究得出答案。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从原来的侧重认知发展水平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变化。小学数学在小学教学中难度较大,也是新课改的小学重点科目。作业改革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关注学生作业方式,有意义的去学习和做作业。
传统数学作业一对多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一对一的作业设计,重视学生在作业方面的主体地位,设计出内容要有趣味、有层次、有实际意义和探索性的数学作业将成为今后小学数学设计和改革的重点,这也是小学数学工作者需要突破的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9.小学数学综合性实践作业设计初探 篇九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践作业 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70-01
0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设计数学实践性作业,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综合性实践作业的设计意图、原则、内容、评价等四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实践性作业的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综合性实践作业为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了条件。通过实践性作业,能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问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数学素质也就随之提高。
2.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我们首先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将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故事情节发展为主线,进行有机整合来设计综合性实践作业。通过综合性实践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3.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综合性实践作业由于没有基本的模式限制学生,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条件自由地完成作业,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创造性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二、综合性实践作业的设计原则
1. 力求体现趣味性、社会性
综合性实践作业内容是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而选择的,并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有一定趣味性和社会性。
2. 力求体现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综合性实践作业必须经过学生的操作、调查、观察等活动才能顺利完成,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3. 力求体现差异性和开放性
我们设计的综合性实践作业中,不是单纯抽象的数学问题的罗列,而是根据学生生活经历及知识掌握等方面的不同情况来设计,力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可选择性,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综合性实践作业的设计内容
综合性实践作业的设计内容必须有一定的综合性,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及生活实际进行设计,应尽可能创造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去思维、去探索、去学习。设计时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应用数学思想、思维方法和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主,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的活动过程中主动地去观察生活、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地应用数学知识、方法、思维去研究和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求学生围绕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要做的工作,学会分工负责;共同提供需要的资料和工具,学会资源共享,以促进合作成功。下面以两个具体案例:《小小设计师》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例加以说明。
(1)《小小设计师》介绍
根据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内容设计了“小小设计师”为主题的实践作业,以美化居室、购买窗帘为主线,开展了设计图案、测量尺寸、购物路线、资金核算等活动。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将会用到图案设计、长度测量、路线与方向和数与计算等相关知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可以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灵活性、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丰富多彩的生活》介绍
根据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内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内容,针对年月日知识、统筹知识、简单的推理和综合实践知识等内容进行综合测评,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主题设计了三个板块:我的家庭生活、生活中的推理、我的课外知识。
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将会用到年月日有关知识,统筹思想及简单的推理知识,经历调查、分析、推理的过程,通过解决问题,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我的生日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天的第5天,你猜猜是几月几日?”在帮妈妈安排家务活的问题中,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妈妈可以先煮稀饭,用了15分钟,同时又可以买早点,叫醒家人,最后整理房间。”通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体会到母亲的辛苦,从而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情感。
四、综合性实践作业的评价方式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之琐见】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研究工作总结08-31
“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07-23
小学数学作业要求07-31
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课件06-22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反思10-17
百尺小学数学作业检查总结06-19
前置性作业小学数学08-16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作业09-13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作业10-27
小学数学四作业答案参考详解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