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道路建设

2024-08-04

镇村道路建设(精选6篇)

1.镇村道路建设 篇一

镇 村街巷硬化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晋政发【2011】17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根据区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镇 村街巷硬化全覆盖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 兼任。

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工程标准

街道路面宽度3.5至5米,水泥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16厘米;巷道宽度3.5米,厚度不小于12厘米;街道以水泥碎石砾石混凝土为主。

主要街道应设置基层或垫层,基层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可选择砂砾或水泥稳定砂砾作垫层或基层,厚度在8-15cm之间,要经机械碾压压实。水泥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5级,抗压强度达到215mpa。

三、实施办法

(一)组织保障

1、村委要成立农村街巷硬化覆盖工程领导组,由村委“一把手”负总责。

2、村委要成立巡查、监督领导机构,负责本村街巷硬化工程的建设程序、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成立监督机构,对本村的街巷硬化工程从路基处理到备料、硬化、养护等全过程监督。

(二)规范程序

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坚持“一事一议”制度,确立项目法人,搞好规划设计,把好施工队伍关,把好材料进场关,把好质量检察关。

四、管理措施

1、科学规划设计,严格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覆盖面广、标准适中、规范运作、节约资金”的原则,把街巷硬化工程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与村通水泥(油)路结合起来。在建设标准上,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又要严格最低标准,努力做到街道宽畅、巷道连通。在路面结构上,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节约成本”的原则,只要达到最低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石砌、砖砌等各种硬化路面均可选用。

2、加强技术指导,搞好业务服务。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指导意见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施工指导意见》等规范文件,搞好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交通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在建设过程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技术交流活动。

3、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安全。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和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规范文件要求,加强对工程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和质量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把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性强、社会关注高,村委会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工程,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2、明确目标,责任到人。村委会有关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做到规划具体到人,任务明确到人,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村板报、广播喇叭、标语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2.镇村道路建设 篇二

多年来, 湖北兴山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加强农村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工作来抓, 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 着力实施村镇规划, 加快了村组道路、农村电网、自来水管网、有线电视、电信、中小学布局调整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村镇规划的起步实施,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全县城镇建设的战略目标看, 到2010年, 全县城镇人口要达到6.5万人, 建设规模达到4.55平方公里, 城市化水平达到38%以上。其中新县城3.5万人2.5平方公里、高阳镇6000人2.35平方公里、其它建制镇共1.0万人1.0平方公里、2个乡集镇共3000人0.3平方公里、4个一般集镇共3200人0.45平方公里。供水普及率95%、排水设施覆盖率90%、道路硬化率95%、绿地率30%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 任务还很艰巨。

加快山区镇村建设, 推动农村协调发展, 应该有清晰的思路, 应该有明确的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生产发展, 核心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 这从根本目的上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工作重点。目前, 我县村镇建设较为滞后, 村镇存在着小、散、乱现象。我们应当开拓进取, 把山区镇村建设扎扎实实抓好,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努力。

首先, 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县委、县政府适时抓住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 把“城乡一体”作为战略方针, 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党委、政府大抓村镇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把镇建设带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小城镇和村庄正在迅速崛起。但是, 大多数村镇的发展却显得滞后。这里的关键还是认识问题、领导问题。只有认识高度统一, 思想上才有高度重视, 任何事情才能办得好;只有领导得力, 才能强化责任, 把任何事情组织协调好。

其次, 必须进一步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 著名的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给我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县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依托城区、服务坝区、建设库区、振兴山区”的发展战略, 抓住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对口支援机遇, 以移民迁建为重点, 带动了全县社会、经济较快发展。这些又为我县搞好城镇建设奠定了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讲, 全县城镇建设要像抓移民迁建一样, 进一步开动脑筋, 选择突破口, 抓住移民和城镇建设政策机遇, 抓住新农村和城镇建设步伐。

第三, 必须进一步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兴山县按照“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的总体思路, 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而言, 一是要抓规划龙头, 着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 全面实施好《中心城区整体城市设计》蓝图, 在确保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的同时, 要使全县整治村的规划覆盖面达到100%, 着力建好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二是要紧紧抓住小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 不断增强人口、产业和要素的集聚辐射能力。我县正在重点抓水月寺、高阳两个中心镇, 来带动全县的其他乡镇快速发展。小城镇也要高起点规划, 全面发展, 整合产业、人口、资源优势,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三是在推进乡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一村一策的原则;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集约利用、统筹协调的原则;坚持典型示范、有序推进的原则和分级负责、分类考核的原则。全县的近期目标是, 用2~3年时间, 完成1个示范村 (金字山村) 、4个重点村 (金家坝村、杉树坪村、和平村、建阳坪村) 和每个乡镇完成1~2个中心村建设任务, 做到试点引路, 整体辐射。新农村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 难以齐头并进, 要求我们利用不同的典型, 示范带动, 整体推进。如以古夫镇金字山村作为示范, 以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 带动全县中心村建设;以高阳镇昭君旅游村为示范, 充分挖掘文化底蕴, 带动特色村建设;以榛子乡和平村户联责任区建设为载体, 探索新农村建设管理新体制;以南阳镇阳泉村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专业村建设等。四是要抓住重点工程、精品工程建设, 按照“启动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的要求, 早部署、早准备、早开工、早建设。

第四, 必须进一步统筹规划, 指导发展。

3.镇村道路建设 篇三

那么,如何加强乡镇和村级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建立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下面就以笔者所在的忠县农村文化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1 忠县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辖28个乡镇,总人口98.47万,乡乡建有综合文化站,长期以来,由于各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妹子,一条汉子”曾是多数乡镇文化站的真实写照。

自2006年来,在国家文化部和重庆市的支持下,忠县启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截至今年4月底,全县已建成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齐了电脑、音响、乐器、书籍、办公桌椅、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等,先后建成村级农家书屋318个,实现了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去年8月,全县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行对外开放:但村级文化阵地建设,仅有为数不多的乡镇结合农民新村建设予以了规划。

2 基层文化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镇文化站专业人才少。忠县各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先后分_一批进入。第一批是1984年由县文化局招聘的乡镇文化专干:第二批是1996年前后进入的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第三批为2009年县里从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选调的部分工作人员。

在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前,乡镇文化站的人、财、物一直由县文化局主管,前两批文化干部每年都要接受各种业务知识培训,并能熟练开展工作。然而,随后进入的第三批文化专于,有的是原种子公司的下岗转到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有的长期借用在其他部门,由于参加培训少,加上无暇顾及分内工作,这部分人员的对业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二是体制不顺、工作脱节。2001年以来,经过乡镇机构改革,忠县乡镇文化站由原来的人、财、物归县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改为人、财、物归乡镇政府管理,县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然而,近年来,重庆市各区县文化部门几乎都扩编成县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一个县局级单位要同时面对市里的文化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体育局等,对于乡镇文化站及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和管理,区县文体广电新局显得爱莫能助。

而管理文化站人财物的乡镇政府,由于对文化工作不熟,加上重视程度远远不及抓经济工作,造成文化站的管理他们根本无法顾及。

三是文化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文化从业人员成分复杂。有专业技术人员,有职员,特别是2009年来,忠县为了充实文化站编制,从农业服务中心,调进了大批工人,加上基层文化干部地位偏低,学习进修机会少,使得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偏低。

不少乡镇甚至把文化站职位当作安置岗位对待,一些不适合文化工作的人员也安置其中。村一级则无专职的文体委员,工作完全由非文化人员代管。群众文化骨干队伍既没有保障措施,又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这些都直接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功能的后继乏力。

四是群众文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基层文化队伍活动难有活力。群众文化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专业过硬,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又要能管理,有较强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还要会组织,有比较强的策划能力,能与群众沟通交流,把群众的兴趣转化为活动。而我县这方面人才严重缺乏。

3 加强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建设的建议

为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深入推进忠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发展的力度,打造一支与县、镇、村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特提如下建议:

3.1 整合资源,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利用重庆市城乡统筹,各地新建农民新村的机遇,在镇村居民点规划中。将农家书屋、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纳入村级公共服务点建设总体规划,突破体制障碍,着力解决公共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3.2 完善管理机制,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利用党员电教系统和广播“村村通”等现代手段,开展实用技术、市场营销和农民工就业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3.3 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镇村倾斜。加强市县公共文化机构对镇村文化建设的指导和服务:结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特点、新趋势。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的资源,开展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组织优秀文艺资源进乡村,提升农村文化活动水平。

3.4 加大培训力度。将镇、村文化干部纳入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培养计划。在忠县,很多基层文化专干抱怨,现在的培训工作越来越少,有的工作10多年,只到重庆培训过一次,即便参加了培训,也是“重理论、轻实践”,加上近年来各种文化艺术门类应接不暇的出现,作为专业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工作起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4.镇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 篇四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进我村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全村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1、户外宣传。村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永久性宣传牌,并制作一批“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遵德守礼标牌。

2、专题宣讲。组建宣讲员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活动要求覆盖各家各户。

3、典型宣传。评选村道德模范和新乡贤,开展“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当代价值”活动,宣传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二)建设村精神文明阵地。

成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阵地作用。

1、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制度和开放制度,健全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大型文化活动不少于1次,单项性文体活动不少于10次。

2、管好农家书屋。加强村农家书屋的常态化管理,落实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借阅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三项管理制度,实行免费借阅和免费开放。

3、管好用好村广播喇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制教育、科技普及、道德教育等,每天安排一定时段,传播以上内容。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1、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广场舞秧歌舞及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组建培训队伍并参加上级比赛。

2、建设文体骨干队伍。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文体队伍培训,培养我村的文化示范户、民间艺人,建设农民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

3、发掘村文化资源。发掘整理村历代保留下来的乡规民约、族规家训、文史典籍,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

(四)健全“一约四会”制度。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并切实发挥其作用,更好的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破除大操大办陋习,倡导红白喜事简办新风。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开展科普教育,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做好反邪教工作,摸清涉邪人员底册,做好教育转化。开展禁毒禁赌宣传,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行为。

组织道德评议会,传播道德模范事迹,评议身边的文明行为与不文明现象。

(五)抓好村法治文化建设。

1、加强普法宣传。利用村活动室等阵地,以事关农民切实利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重点,采取“以案说法”,专题讲座、法制文艺演出等形式,落实农村普法目标任务,培养农民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

2、做好信访维稳。积极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排查调处农村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妥善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非诉类问题。

3、坚持好村务财务公开制度。

(六)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

1、队伍建设。逐步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建立覆盖到各组的志愿服务工作网络。

2、活动开展。把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作为关爱帮扶重点,以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抓好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七)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开展好“好媳妇、好婆婆”、“四德”人物、“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包含家居生活、伦理道德、亲子教育和身心健康等内容的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努力提高群众素质。

(八)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抓好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组建义务清洁队伍,对本村道路、胡同、房前屋后、沟渠等开展清洁行动,治理乱搭乱建、乱涂乱画、乱堆乱放,村干部划片包干,责任到人。

二、加强和完善党支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5.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五

按照县政府《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县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镇政府高度重视,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硬件投入、强化软件配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搭建了为民服务的新平台,进一步提高了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了行政能力和政府公信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了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为确保镇村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镇政府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全镇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同时成立了由镇长xxx同志任组长、副镇长xx同志任副组长。各站、所、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xxx同志对政务中心进行日常管理、监督和协调,进入中心的各部门同志按照便民、公开、高效、依法行政的原则,制定并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分管副镇长担任政务中心主任,并配备了专职政务中心副主任。

(二)加大硬件投入,努力配齐配全各类硬件设施

镇政府按照建设标准要求,不断完善为民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投资9万余元,单独设立了4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大厅,购置了办公桌椅,配备了电脑、固定电话、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触摸查询屏、饮水机各一台,为中心开展工作提供了基础条件;在进驻单位设置上,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在镇

为民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设置民政、残联、计生、村建、国土、林业、劳动保障、农经、畜牧、农科、水务11个服务窗口,进驻工作人员22人,同时设立了派出所、财政所、卫生院三个分中心,全镇12个村(居)委会分别建立了村级服务代办点,明确了12员代办员,同时挂上了由县统一要求制作的代办点牌子,全面完善了镇村为民服务网络。

(三)注重软件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办法

为确保镇为民服务中心和各村代办点高效运行,切实提高服务质量,镇政府在借鉴兄弟乡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了马街镇为民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建立并跟踪落实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了对镇为民服务中心和村代办点的具体管理措施,同时制作并上墙了为民服务中心简介、组织机构示意图、进驻项目一览表、进驻窗口工作人员公示栏、工作职责、服务承诺等事项,各村(居)委会也分别制作上墙了代办员信息公示栏、代办点简介、代办员工作职责和代办项目一览表;全镇11个进驻单位、3个分中心、12个代办点均制作了办理(代办)事项登记册,实现了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告知、阳光操作、限时办结的服务目标。同时我镇利用星期天农民赶集的日子在镇服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平时由刘小江负责件和解答。

一、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

我镇为民服务中心于2010年3月14日正式运行,到2011年11月止,累计受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0145件,受理10145 件,办理 10104 件,办结率 99.58 %。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镇村政务服务体系自投入运行以来,收到了良好实效,充分发挥出了政务服务体系为民办事、服务群众的功能,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镇的政务服务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费紧缺,有限的投入难以保障工作的高效开展。从起步建设到正式运行,镇政府举债投入9万余元加强软硬件建设,在运行过程中,镇政府节衣缩食保障正常运行,但有限的投入始终难以满足全镇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需求,工作效率和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宣传力度有待加强。虽然镇政府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了对为民服务中心、代办点的职责、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宣传,但由于群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政务服务不理解不深不透,部分群众仍存在不信任的心理。

(三)制度的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自运行以来,镇政府不断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制度的落实和跟踪问效上还做得不够,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关心、教育和管理方面仍需加强。

四、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步工作中,镇政府将紧紧围绕剖析到的问题和不足及县人大各位领导提出的检查意见,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规范和优化服务。

(一)积极向上级争取,多方筹资,为镇村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提高企业、群众对镇村政务服务体系的知晓率;

(三)进一步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及代办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坚持依制度管人、按制度办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提高便民为民服务水平。

xx镇人民政府

6.镇村道路建设 篇六

暨2010年工作思路

一年以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行政村的密切配合下,我办紧紧围绕工作目标,集中力量开展了农村危旧房改造、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土地开发及建设用地复垦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一年以来我办各项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有序开展

2009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危旧房改造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一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年全镇“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此,我办在开展此项工作时一方面是早计划,严格按照《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实施意见》(丽委[2009]4号)、《中共云和县委 云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实施意见》(云委„2009‟6号)及《云和镇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要求和布署,深入各村各户开展调查摸底、严格审查,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审查、核准等程序,确定各村改造对象,制定了我镇2009年危旧房改造工作计划,确保全镇危旧房改造工程依法、规范、有序地进行。另一方面是狠抓落实。根据镇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我办建立分片联系和重点督查制度,根据工作要求按时按质做好规划编制、户主登记、旧址丈量等工作,定时定人对各村进展、存在问题和下阶段计划等情况进行掌握了解,并及时上报给镇政府予以通报。同时,为使村民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办理好建房地基审批手续,早日实现整村搬迁,在镇政府的牵头下,我办联合国土、建设几家单位深入各村仅用一天时间为83户村民办理了审批手续。目前,全镇共完成657户危旧房改造(其中:新建户329户,修缮户328户,困难户121户),占总任务数的100.3%;列入市级考核村的溪口村39户拆旧建新户均已建好新房且大部分村民已搬进新居,山脚村44户农户均已动工建房(完成总工程量的65%);河坑、云章、象山等15个规划保留村建设规划已完成;溪口、山脚、大坪等10个规划保留村制定了村土地调剂办法;全镇306本房屋所有权证和361本农村住房集体土地使用证发放到户。

二、县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工作取得实效

政策处理历来是工程建设领头雁和头号难题,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缺又是难中难的特殊工作,为了确保今年县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办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水利局、电力局等相关部门配合下,本着调整思路、灵活应变、突重点、攻难点的精神认真做好县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工作。经过全体工作人员一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圆满解决巧云村林美全、林美金2户政策处理遗留问题。巧云村林美全、林美金2户因2003年新建路南段扩建政策处理遗留问题成为了县里的老上访户。从今年4月开始,我办工作人员多次到户了解情况,针对问题焦点多次召开了协调会,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拖了近7年的政策处理遗留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确保了新建路段护坡墙工程的顺利施工。二是全面完成城南路东段拓宽和滨江南岸小徐段项目征收土地政策处理工作。该项目是我县重点城市建设项目之一,为了确保该项目如期的开工,我办从宣传动员、转变观念入手,在村两委配合下多次召开户主会议,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思想工作得到村民的积极配合,共征用土地6935.66平方米。三是积极抓好长垄垃圾填埋场、浮云西路和云杨公路拓宽项目政策处理工作。2月份,我办完成了长垄垃圾填埋场的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征收土地面积27972平方米,使业主按期顺利进场施工。5月份,着手于浮云西路项目,就浮云西路征收巧云村5个生产队土地问题分别召开了村组会议,根据具体情况对制订征收方案,共征用土地5407.26平方米;10月份,我办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摸底,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和宣传发动工作,促使云杨公路拓宽项目工程如期开工。四是合力做好城市防洪工程项目征收土地政策处理工作。城市防洪工程项目涉及小徐和古竹两个村,从今年5月份开始,我办人员开始着手处理该项目,目前城市防洪工程古竹段已经开工,小徐已完成土地测量,目前正准备进行青苗等工作。五是配合做好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电力、电信、移动、传输的线路改造工作。多次参加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协调会,并加强对涉及村庄的宣传,确保网改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通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有效工作,做好了涉及黄水碓、程宅、瓦窑等多个行政村的220kv塔基征收和出线政策处理工作,调处了农户之间因土地征收而引发的经济纠纷,220kv出线工程现已顺利完工。

三、土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工作扎实推进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有利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盘活存量土地,拓宽建设用地空间,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缓解新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有利于农居点合理布局,美化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实现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反哺;有利于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聚,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是惠泽百姓、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办在镇政府领导和国土部门指导下开展三门村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该项目新增土地面积52.27公顷,主要工程内容有土地平整,新建排水沟8566.49米、路涵、蓄水池、挡土墙、生产路9786.86米,工程总投资770余万元。同时我办还配合做好溪口村坑口建设用地复垦和山脚村岗头庵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扫尾工作。复垦的两个项目与2008年12月招标,通过6个月的施工与今年6月如期完工,复垦建设用地面积113.23亩。今年11月,我办配合云和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对全镇37个行政村的土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的外业进行调查,确保各村项目如期进入项目库。

四、其他各项工作稳步进行

一是配合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抓好违章建筑巡查工作。一年以来多次配合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对云和镇范围内的违法用地、违章建筑进行巡查,并深入农户做了大量的工作,掌握各村的情况,及时

制止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的发生,从源头上有效的控制了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的增加。二是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集体投保工作。为有效提高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风险抵御能力,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遵循农户自愿、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协助驻村干部动员所有农户参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三是抓好农村私人建房、建设用地复垦和地质灾害点安全巡查工作。在“2.17”贵溪村火灾后,我办专门成立了安全巡查小组,每月一次深入各村对我镇范围内的农村私人建房、建设用地复垦和地质灾害点的安全检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一年来我办工作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和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危旧房改造方面,一、农村房屋产权复杂,宅基地调剂难;

二、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建房心态不一;

三、非农户口居民安置难;

四、政策理解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重点项目建设政策处理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的征地安置补偿政策逐步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征地补偿标准与被征地农民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现行的征地安置补偿标准,虽然在执行过程中已进行了提高,但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广大被征地农民也对修订政策的诉求也相当强烈。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方面,此项工作本是惠泽百姓、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但是由于村民的素质不高及个别村民存在的私心,对补偿标准不满意,对土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的认识不足,给工作带来的大量的难度。

针对上述的困难和问题,2010年,我办将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2010年我办将按照县里的任务要求继续做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完成任务中的各项指标。同时我办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危旧房改造工作办公室、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等各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完成新岭、庄前、三门等三个村的旧村改造工作。

二是继续做好县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工作。一是配合工业园区做好杨柳河二期南区块和乐和厂扩建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工作;二是配合交通局做好教育路土地征收政策处理;三是配合水利局做好城市防洪工程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四是配合建设局做好固体垃圾处理场、城东路南段、城西路扩建等城市建设项目土地征收政策处理。

三是继续做好土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工作。一是督促施工单位抓紧施工,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三门土地开发;二是做好玉泉湖土地开发项目;三是完成柘园建设用地复垦和庄前上村建设用地复垦。

上一篇:初中新生代表的演讲稿下一篇:内部竞聘的几个关键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