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讲话稿件(精选8篇)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讲话稿件 篇一
同志们:
县政府召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要利用2-3年时间完成全县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年内解决荣兴等5个乡镇4.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的有关要求,总结前一个时期工作,安排部署“十一五”期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一、充分认识全县安全饮水工作紧迫性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重要性
我县农村大规模改水是从1980年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建设,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从吃小井水、泡子水、土井水到绝大多数村屯吃上了自来水,从根本上改变了世世代代吃不干净水的局面,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归功于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民生问题当作头等大事,在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上,舍得投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和县政府提出的3年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县农村总人口为34.3万人,集中供水受益人口为32.3万人,全县农村供水普及率为93.9%,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20.6万人,饮用不达标水人口为77389人,其中饮用氟超标水30158人、苦咸水21477人、其他超标水25754人;饮用水量不达标为59462人,全县饮水安全普及率60.1%,可以说全县饮水安全工作任务非常重。
当前,全县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供水能力不能满足需要。二是自来水工程设备老化,水质、水量得不到保证。从1980年至今,我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问题基本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不好、水量不足、持续供水能力差、管道老化。以前改水工作任务是从吃坑水、土井水变为吃自来水,这次是让全县农工吃上安全水、放心水,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水量。三是设计不合理。上世纪80年代改水,由于大家都没有经验,管径设计不合理,管材选用不科学,再加上输水时间长,现在不敢加压,造成吃水困难。四是投入大。解决全县饮水安全问题初步预算为4699万元,仅靠县、乡财力解决这个问题难度非常大。五是管理体制落后、机制不活。国营事业单位铁饭碗,收费欠账不断增加,职工没有危机感,服务不到位。投入机制单一,国家、省、市、县、乡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就停,没有长远打算。
总的说,我县饮水安全工作既有机遇,又有现实的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这是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要确保全县人民喝上放心水。
二、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确保2-3年内解决全县饮水安全问题
国务院根据全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际提出利用“十一五”、“十二五”10年时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们不能等,我县群众已经吃上了自来水,实现饮水安全工作目标,不能让群众等8年、9年,我们要在3年内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县委八届三次全会和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切实加强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二)要明确工作目标。一要确定总的工作原则和目标。饮水安全工程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解决饮水安全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有利契机,加强农村供水基本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为原则,利用3年时间全面解决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让百姓喝上健康、安全的水。二要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供水。水质:供水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水量:生活用水量每人每天不低于25升为基本安全;方便程度:用水方便程度为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水源保证率: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不符合以上指标中的任何一项均可视为不安全。三要确保实现各工作目标。2007年解决唐家乡、新开镇、平安乡、二界沟镇、清水镇、荣兴乡、西安镇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打深水井4眼,对管网系统进行部分改造,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3万人。2008年解决田庄台镇、东风镇、田家镇、赵圈河乡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打深水井3眼,对管网系统进行部分改造,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5万人。2009年解决王家乡、新兴镇、*镇、新立镇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打深水井4眼,对管网系统进行部分改造,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9万人。
(三)要强化措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一是坚持以农村自来水站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动力。承包人要选择有资金实力、有管理能力和有责任心的人。出让经营权的年限可以3年、10年,最长不能超过15年。认真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政府负责水源,合理确定水价;企业保证运行,保证水质,保证管理及资产的投入,文明经营;用户负责进户内的投入。二是坚持科学设计,保证高标准、高质量施工。请专业队伍搞好设计,设计使用期至少30年。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从材料采购、施工队伍选择、施工质量,都要严格把关。打井设计要参考油田油井资料,最好请油田队伍施工。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各乡镇必须把出让自来水经营权所得资金全部用在饮水安全工程上,虽然企业负责,政府也要资助。同时县农村饮水安全办公室要做好对上争取资金工作,“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都得安排,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四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想3年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作保证不行。各乡镇长要重视,亲自把关,亲自安排;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县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发挥作用;有具体的工作计划,还有多少人口,几个村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什么时间解决,列出时间表,“五一”前报县饮水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不能放松,不是一改就什么都解决了,管理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因为饮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管谁负责,出现问题群众还是找政府,政府有这个责任。五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水质问题,千万不能出问题,必须有具体的措施保证水质达标;水价问题,不能由经营企业决定,要由行政主管部门、乡镇、物价部门共同来决定;地下水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强调废井必须找专业队伍封井,不然形成污水漏斗就会影响水质;监督检查不能放松,县政府分管领导把关,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分工负责;各级政府给企业创造环境,支持其做好收费、改线等工作。
同志们,饮水安全工作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只要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全县人民广泛参与,我们就一定能够按期实现全县人民吃上干净水、健康水的工作目标。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讲话稿件 篇二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 、水利部、原卫生部等共同编制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 ( 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 , “农村饮水安全, 系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起的生活饮用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亦称农村供水或村镇供水, 系指向广大农村的镇区、村庄等居民点和分散农户的供水, 以满足村镇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用水需要为主。”其中安全的饮用水, 系指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长期饮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是国家确定的一项为民办实事、改善民生的公益性政策, 旨在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取水困难、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
公共产品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 而不同时具有这两个特征的叫准公共产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收益的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 其本质是准公共产品[1]。这一特征决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研究的必要性, 一方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 追求社会公众效益, 但其准公共产品特征决定了它的供给方式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互为补充, 按照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通过吸收多元的投资主体, 形成公对公、公对私、私对私的竞争格局, 确保高效率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在这个多元投资、建设和运营体系中, 市场主体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 如果政府不加以规制, 就会出现垄断高价的现象, 农村居民将不能真正获益。另一方面, 由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对立而引起的水资源分配不均、水源污染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往往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 必须赖于建立合理有效的政府规制, 由行政机构直接制定和执行各种具有约束力的政策和规范。所以从宏观需求层面来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准公共产品, 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是确保工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政策研究, 能够确保工程建设与运行在合理的政策指导和调控下顺利进行。
同时, 从工程运行的实践需求来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服务对象的独特性使其在建管过程中势必会面临一些特殊问题, 如水费收取困难、管理难度大等。所以, 政策制定者有必要通过相关政策研究反馈的信息, 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体系, 解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使之更加符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需要,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够长久发挥效益。
综上所述, 无论是公益性项目建设的宏观需求, 还是推动工程持续健康运行的实践需要, 都有必要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进行研究。
2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及成效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够建好并使老百姓真正获益, 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 使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能够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2. 1 相关主导性政策相继出台
从2000年开始, 国家开始加大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工作力度, 相关工程最初致力于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2003年, 水利部农水司提出, 今后农村饮水工作重点要逐步转向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并研究制定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以此为评价标准, 评价确定全国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从2006年开始, 农村饮水工作由饮水解困开始转入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国家计划用两个“五年”分别解决1. 6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到2015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十一五”规划 ( 发改农经[2005]) 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 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减少一半, 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提高到55% , 工程实施范围涉及15万多个行政村。为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还出台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 国办发[2005]45号) ,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工作给出了详细的意见, 要求充分认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认真组织规划编制工作; 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和城市供水设施建设;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改造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 建立储备体系和应急机制以应对原水、供水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或供水水量严重不足的情况。2005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制订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并于2006、2007年分别作了修改完善, 同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 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 发改农经[2005]920号) 和《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 ( 发改农经[2007]1752号) ,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有关政策的要求, 制定了工程前期工作计划、资金筹措、项目实施和建后监督检查等环节的管理办法。为确保工程建成后水质达标并发挥工程卫生防病效果, 2008年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管理办法 ( 试行) 》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工作方案》 ( 卫疾控发[2008]3号) , 要求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体系, 做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工作。这一期间国家累计完成投资1 053亿元, 解决了2. 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58% , 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但是, 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不少地区水源短缺, 一些农村地区饮用水仍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血吸虫病原体等问题, 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011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要、生态之基”, 并明确要求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提出到2013年要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 并制定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 确保土地供应, 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 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也促进了后续用地、用电和税收方面优惠政策的出台。
2012年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 ( 发改农经[2012]) 对原有规划有了进一步的补充, 要求“十二五”期间全面解决2. 98亿农村人口和11. 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 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 左右。此外, 相关部门就项目申报与审批、资金筹措与管理、工程验收与监督、水质卫生监测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导, 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 2 配套优惠政策逐步落实
为更好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政府出台了土地、电价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营。
2011年, 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明确规定: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具体电价类别和执行时间山各省 ( 自治区、直辖市)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截至2011年年底, 除西藏由各市县直接执行优惠电价外, 所有省市 ( 包括自治区、直辖市) 均出台政策文件, 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该政策的执行至少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电费支出降低30% 以上, 工程运行成本平均降低10% ~ 15%[2]。
2012年国土资源部和水利部联合发布《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国土资发[2012]10号) , 要求各地将工程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并列入县 ( 市、区) 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尽可能利用农村现有存量建设用地, 不用或少用新增建设用地, 不占或少占农用地; 项目选址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 应使用国有建设用地; 项目选址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 原则上使用集体土地, 不实行征收, 但日供水千吨万人以上饮水项目用地可实行征收。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的通知》 ( 财税[2012]30号) ,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给予税收优惠, 规定以下5种情况享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优惠政策: 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为建设饮水工程而承受土地使用权, 免征契税; 为建设饮水工程取得土地使用权以及签订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免征印花税; 对管理单位自用的生产、办公用房产、土地, 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向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取得的自来水销售收入, 免征增值税; 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饮水工程新建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这些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此外, 一些省、市在中央有关政策出台之后, 相继出台或调整了相关配套优惠政策, 确保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 也极大了促进了饮水安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成效
国家从2000年开始加大饮水解困工作力度, 2001—2005年期间, 国家共投入资金223亿元, 解决了6 700万人的饮水问题, 饮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至此, 基本解决了我国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从2006年开始, 农村饮水工作中由饮水解困进入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 累计完成投资1 053亿元, 全国实际投资建设了各类农村集中饮水工程约20多万处, 解决了2. 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平均每天新增供水能力达1 680多万m3, 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58% , 提前并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工程建设所解决的农村饮水安全人数上也连创新高, 2011年解决了6 398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2012年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人口首次超过7 000万, 两年累计解决了规划不安全饮水人口的44. 6% , 全国农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例由2010年的58% 提高到2012年的68%[3]。另外, 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科学组织施工, 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 不符合施工程序的不予开工,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返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以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可靠, 材料和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管网设施配套齐全、布局合理、达到设计要求。在工程验收中, 没有发现因质量问题造成断水、停水、无法正常运行等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实施以来,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 保障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策存在的不足
从实际看,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进展顺利, 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在政策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3.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关立法滞后
虽然国家出台了税收、土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但是政策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就工程电价而言, 某省对多处工程进行调查发现,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用电价格普遍高出农村生活用电价格, 只有9.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能够得到优惠, 其电价等于或小于生活用电价格; 其次与农业排灌用电比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电价小于农业排灌电价的工程为零[4]。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优惠政策的非强制性, 相关优惠政策的执行缺乏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障, 再加上没有统一的操作方法, 导致优惠政策的执行效率受到影响。除此之外, 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相关法律保护也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体现在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专项立法尚属空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条例尚未出台, 导致工程的运行和管理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 监管体制不统一。
3. 2 工程运行经费保障政策不足
运行经费保障政策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国家水质监测经费不足。国家虽已建立并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体系, 出台了具体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对水质卫生和水性疾病进行监测。但是调查显示, 部分省市的水质卫生状况并不理想, 如: 郑州市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显示, 出厂水合格率仅为46. 85% , 末梢水合格率仅为44. 63%[5]; 在工程实施效果显著的江苏省, 对泗洪县水质监测结果显示, 仍存在21. 51% 的不安全饮水[6]。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水样监测费用较高, 导致较落后的地区水质监测频次不够, 国家规定一年分枯水期和丰水期对饮水安全工程进行2次检测的要求存在不达标现象, 有些地方管理人员甚至仅凭肉眼观察, 感官良好便不进行水处理和检测工作; 其次是引入高标准的水处理设施和净化设备的费用较高, 许多地区无法承担这笔费用, 从而导致水质监测的结果不理想。2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专门的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 许多县 ( 市、区) 也没有落实工程维修养护基金, 工程维修养护缺乏资金保障, 当供水设施老化或出现设备故障等问题时, 常常因缺乏资金保障而得不到解决, 甚至造成工程停滞, 严重影响农村居民日常饮水。
3. 3 工程技术援助政策缺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多建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 物质条件和工资水平较低, 无法吸引到高技术人才, 再加上工程量多面广、规模小且分散等特点, 以及工程本身经费有限, 难以配备更多的专职技术人员。尤其是在人口居住较分散的山区, 地势较为复杂, 存在更多的技术难题, 然而这些地方往往技术力量最为薄弱, 技术人才最为匮乏, 现有条件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目前专门的技术援助政策尚未出台, 导致很多工程常出现的机、电、管路、设备等技术故障问题无法解决, 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维修不及时、技术更新缓慢而导致停水现象, 许多地区就由村干部或指定村民担任管水员, 这些人大多缺乏专业管理和工程维护知识, 只起到简单的看管和运行操作的作用, 对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根本无法着手。另外, 供水单位本身也缺乏人才意识和科技意识, 没有建立专门为工程提供技术援助和支持的机构或组织, 也忽视了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
4 国外相关政策经验
4. 1 美国
美国经济发达, 城市化水平较高,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并不突出, 这与美国完善的政策措施密不可分。在美国, 有专门的技术援助政策鼓励设立像农村社区援助组织 ( RCAP) [7]这一类的非赢利性技术援助组织, 组织内工作人员均持证上岗, 主要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或直接提供技术援助, 为居民在处理饮用水和废水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确保农村和小社区居民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并完善废水处理系统, 以满足工程当前和未来需求, 这些组织大多收费低甚至有些免费提供服务。
4. 2 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十分重视水卫生研究, 在1987年颁布的联邦水政策中就确定了两个专门的目标, 即“保护和改善水资源的水质”和“促进明智和高效地管理和使用水”[8], 在此背景下由政府出资设立了专门的国家水研究所和国家水质实验室, 并配备先进的自动化仪器设备和高水平技术人才, 领导全国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 国家和省政府按各自的权限开展工作, 分级进行水质监测, 经费分摊, 其中国家级水质监测工作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
4. 3 日本
日本在“二战”后, 全国供水服务覆盖范围仅为30% 。1952年, 日本政府建立全国补助计划, 对各类供水工程给予补助, 并建立各项资金补助制度, 用于支持小型供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供水服务开始延伸到农村和山区, 至2005年全国供水服务覆盖范围已增长至97% , 政策效果显著。日本存在许多小型供水设施, 主要分布在乡村和城镇社区, 管理上存在困难同时也缺乏人力资源, 针对这一问题, 政府采用合并区域性或小型供水设施的措施, 避免了小型供水设施管理成本过高[9]。
5 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关政策的建议
5. 1 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 税收、土地和用电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出台, 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视和支持, 但是要保证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受益, 相关优惠政策绝不能打白条。通过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惠政策实施条例》提供相关优惠政策执行的统一标准和具体操作办法, 各地方物价局、水利和电力等部门要对工程电价问题进行协商, 制定出详细的电价征收条例,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电价政策; 各省市地方税务局应当发布饮水安全工程税收征收减免的申报条件和审核程序, 并严格执行。其次, 要尽快出台《农村饮用水安全法》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条例》, 保障农村饮用水的安全, 特别是对农村饮用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水质监测工作, 并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管理范围、管理权限、利益以及相互关系的准则, 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管体制。
5. 2 落实工程运行经费保障政策
一方面,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投入机制, 明确所有市县必须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 资金来源主要由各级财政拨款, 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还可以按一定比例提取工程收取的水费作为工程维修养护基金, 所得款项交由市县维修养护基金存储, 用于工程维修和设备养护, 对于经济特别困难的项目区, 中央在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上应适当加大补贴力度。另一方面, 增加水质监测经费补贴, 用于建立统一标准的水处理设施, 尤其是独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要按照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相同的标准来进行水处理和水质监测工作, 确保饮水质量, 对于水质合格率较低的地区, 要增加对饮用水水源、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检测频次, 并引进高效净水设备。各市县出台详细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 严格做好资金使用申请和审批工作, 做到专款专用, 资金取之于哪个项目区, 则只能用于该项目区的工程运行。
5. 3出台工程技术援助政策
针对工程存在的技术薄弱问题, 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技术援助政策鼓励建立专门的技术援助组织和培训机构, 要求省级或市级技术中心针对当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特点给出技术攻关和技术援助计划, 并下达至各市县, 由各地技术援助组织代为执行, 帮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机、电和设备等技术故障问题。相关部门应出台工程技术指导手册和培训材料, 对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形成专门的技术服务体系, 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晓荣, 吴晓婕, 谢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的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 2013 (11) :69-72.
[2]水利部农水司.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成本降低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农村水利发展[EB].[2012-02-28].http://ncsl.mwr.gov.cn/infomationlist.do?method=showDetailInfoList&catalogid=14&formId=14663.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水利部, 卫生部, 等.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R].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2.
[4]颜成贵.农村饮用水工程电价政策执行现状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5) :62-67.
[5]董志伟, 武文方, 邵声波, 等.郑州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2008-2012年水质监测结果[J].中国工程卫生学, 2013 (4) :127-130.
[6]张明访, 顾军.江苏省泗洪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 2013 (9) :1122-1123.
[7]BURLINGHAM A V, TOWNSAND W N.Rural Development Issues[M].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 2008.
[8]DAVIES J M, MAZUMDER A.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issues in Canada:the role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in sustaining clean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t surface sour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3, 68 (3) :273-286.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研究 篇三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其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尚存在一些制约影响饮水安全的因素,应对其加以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本文在探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加以阐述。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要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系到我国农村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项政治和民生工程,其工程建设和管理状况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要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有序运转,需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以此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发挥其社会及经济效益。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现状
我国农村在供水上较长时间都以自然状态为主,没有进行规划及管理的意识,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资金因素的限制,导致农村供水工程普遍以水池、水井等形式为主,一方面供水工程的建设指标较低,供水量不足现象较普遍;另一方面也缺少相应的水质处理设备及程序,水质质量无法满足安全饮水的需求。此外,农村供水工程分布较为分散,在维护及管理机制上较为陈旧,共同导致我国农村供水工程长期以来面临着水质质量较差,水源供应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我国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制定了相应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投入了大量资金,基本解决了早期供水工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成效,我国近些年又开展了农村自来水建设工程,据相关统计,2005年以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批量实施,由于国家资金补助的限制,很多县财政困难,导致从设计时就没有考虑水质净化设备,以及很多山区村寨水源较远人均投资较大,工程供水很大程度从设计就得不到保障。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凸显出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环节
1.原有的农村饮水工程无法满足新时期农村发展需求
我国农村的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一方面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另一方面工程运行过程中各类设施设备出现老化,导致工程水质及供水量都远远达不到安全供水要求,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建设进度不一
现阶段,我国各地农村在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建设上存在步伐不一致,建设进度不够统一的现象。在工程建设计划的批复上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由此导致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建设的周期被压缩,如工程建设批复时间在冬季,此时施工建设极易导致管道冻裂等施工危害发生,制约影响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质量。
3.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源稳定性有所欠缺
我国地形较为复杂,各地区农村的地质状况不均衡,一些山区及丘陵地区的农村村落在水源点的确定上较为困难,存在过度依赖地下水的情况,这就使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供应无法确保长期稳定,各地农村饮水工程水源保证率高低不等。
(二)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环节
在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上,主要的问题存在于以下两点:第一,饮水工程的日常维护及水质监测等环节较常出现管理不力现象,既制约影响了饮水工程的水质质量,又不利于饮水工程利用率的提高。第二,饮水工程在水费收缴上较为困难。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群众没有树立起消费饮水的意识,外加饮水工程的维护不力,极易出现水源供应不稳定,不充足而又必须缴纳水费的现象,也加大了农村群众的抵触心理,损害了农村饮水工程的效益。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及其要点探究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保障机制要点
1.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织建设,制定工程建设规划
农村饮水工程涉及到的各个县区,应成立专门的农村饮水工程组织建设部门,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加以规划,指派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部门间的沟通,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建设的进度相一致,推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组织化。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项目投资批复时间上,要加以缩短,做到尽快批复及下达,以便于为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提供充足的施工周期,避免冬季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2]。
2.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
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困境,要注重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国家财政部门要划拨相应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经费,适度提高经费比重。第二,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较大,受惠人群较多,应与省市区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第三,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建设中,补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前期建设资金。第四,强化宣传,鼓励农村基层民众开展资金自筹,根据工程建设具体情况,允许农村群众资金参股,一方面缓解建设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提高其后期维护及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严格编制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由当地的水务局等部门进行工程的公开招标,挑选具备良好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开展施工组织,审查其编制设计及施工方案,保障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设施设备,如机泵、管材等,也要进行招标,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合格。此外,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后期验收上,要参照我国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相关标准进行,提高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竣工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水平。
4.注重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加以保护,及时跟进水质监测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保护上,要严格遵守《村镇供水技术规范》中涉及到的各类标准,设置水源保护标识,通过定期及不定期检查以确保供水水源不受破坏。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中,要对相应的设备操作规范加以明确,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提高水源供应的稳定性。此外,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上,应由水务局等部门加以统一部署,设置相应的水质消毒及处理装置,定期对水质情况加以监测,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质量。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保障机制要点
1.水管部门应探究农村饮水水权配置、水价调整、水质保障等机制建设
农村饮水安全具备了公共属性,要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整体效益,作为水管部门来讲,其应对农村饮水这一公共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强化政府监管及服务职能[3]。在水权配置上要兼顾社会公平,以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行使相关管理职能;在水价调整上,既要充分参考市场要素,又要强化政府调控,将水价进行合理定位;在水质保障上,应做好水质监控服务,确保农村群众饮水真正“安全,放心”。
2.地方政府要發挥自身作用,强化管理职能
作为地方政府来讲,其应积极关注并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及管理中,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内容作为地方乡镇政府部门及乡镇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以此保障农村基层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其职能,促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管理能够有序开展。此外,在农村饮水工程的后期维护、水价制定、水费收缴上,地方政府要强化宣传,与农村群众代表,地方水务部门一道,对水价及水费的区间范围加以合理界定,转变农村群众的用水观念,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效益的最优化发挥。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民生工程,其在保障群众基本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作用极为显著。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各部门要积极探索有效的保障机制,一方面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建设能够有序规范,另一方面要强化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以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与效益。
参考文献:
[1] 范志.浅议当前农村饮水安全与工程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0,(26):24.
[2] 刘邦贵.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运行的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9):214.
4.炎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细则 篇四
炎陵县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监 理 细 则
湖南江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10年8月8日
一、工程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炎陵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0年第一批项目
1.2建设地点:炎陵县鹿原镇(鹿原水厂)、十都镇(十都水厂)1.3业 主:炎陵县水利局 1.4工程总投资: 380 万元
二、监理主要任务和范围
2.1监理阶段:施工阶段监理
2.2根据监理合同,监理内容主要包括:
审查承包商资格; 参加图纸会审;
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 审查施工技术方案; 审查施工进度计划; 审查质量保证措施;
审查安全保证措施及环境保证措施; 审查监督承包商严格执行承包合同; 审查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标准; 审查检查工程使用的建材;
审查构配件的材质报告单和出厂合格证; 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 签认隐蔽工程记录; 验收分部、单元工程质量; 对签认的工程质量资料负责; 签发停工、复工通知单; 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监督施工单位整理施工技术资料; 协助业主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 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 协调工程项目的各层争议;
协助业主做好与建设主管部门和市政、供水、供电、环卫等的有关事宜;
质量控制目标达到施工合同确定的质量目标;
三、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细则
3.1开工前准备工作的监理
(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由项目总监组织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技术措施进行共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答复施工单位。
(2)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3)审查施工单位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和材料设备进场情况。(4)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开工报告。3.2施工过程的监理 3.2.1工程进度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监理对总进度计划审查认可,根据总进度计划要求提出各分部工程的季度月的具体计划安排,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其可行性并提出意见。
施工中现场监理人员应随时检查进度的落实情况,若发现有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保证总工程进度计划的实现。
3.2.2工程质量控制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进行施工,严格施工规范并经常深入现场检查,保证施工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如发现不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而影响工程质量,应及时向施工项目经理提出改正意见或下发监理通知,如仍坚持不改,可在征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向施工单位提出书面停工通知。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施工单位或其管理人员或工人业务技术水平低劣,长期忽视施工质量或任意拖延工期,应及时向业主、总监理工程师汇报,经研究后致函建设单位要求撤换不合格的施工管理人员、施工队或施工单位。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在各部位分项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按质量检验程序填写质量评定表并报送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由工程师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检查,如发现与施工单位的评定有差异时,应与施工单位再次共同检查评定,所有隐蔽工程及主要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字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控制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及主要设备的产品质量,在订货前,施工单位应提出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并与甲方、设计单位研究同意后方可订货,到货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向监理部报送其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由监理工程师审查是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及订货规定地点、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
主要建筑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真实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试验报告,所有材料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证认可后方可使用。
3.2.3工程投资的控制
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按工程进度月所提交的已完工程量,对不合格工程不予签字。
按照甲方与施工单位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工程付款方式,根据已完成的合格工程量,签发付款凭证。
对超出承包商合同之外引起变更所增加的工程费用,由施工单位做出预算,监理工程师可以根据甲方的委托审查预算及工程结算。
3.2.4审查安全防护措施方案,监督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措施的严格实施。如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监理工程师可直接向施工单位提出停工并要求立即整改。
3.2.5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详见监理规划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3.2.6工程验收
监理部接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和验收资料后,项目总监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初验并审查竣工资料,将初验意见答复施工单位,对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漏项工程,限期处理,整改完毕后再确定复验日期,对验收资料所缺部分和错误之处限期补正。
经初验合格后由项目总监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上签认正式验收日期,然后向建设单位提出竣工报告,请求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正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
有关工程技术资料整理及归档工作,包括施工单位应做资料整理工作及监理部应做的监理资料归档工作。
3.3、施工监理的主要内容和权限(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1)施工单位在开工前15天,应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经其主管部门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在施工前7天提出分部单元工程的施工方案。
2)监理工程师有权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组织中有关技术措施进行督促落实。
(2)主要建筑材料、主要设备的监理
1)主要建筑材料和设备在订货前,施工单位应提交产品样品并书面上报项目监理部有关厂家的情况及有关技术资料、产品单价等,经项目监理部组织,会同设计、建设部门研究同意后方可订货。
2)施工单位在用材前,应向项目监理部报送有关出厂合格及材质试验报告,审定核实;否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3)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有疑问时,应向施工单位提出意见并抄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出解释和处理。
(3)核定有关施工试验报告
1)有关施工试验报告的项目及内容均按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单位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送施工部位相应的施工试验报告以便及时核定。
2)监理工程师对核定的试验报告如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予以纠正。
3)审阅施工记录和安装记录、核定签署预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单位应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送施工记录和安装记录、隐蔽工程记录。
4)施工单位在进行下道工序前,将预检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报送监理工程师核定,监理工程师对关键部位进行现场抽检,如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即可签字认可,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监理工程师参加管道工程的系统试压。
四、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
1)审查技术数据、平面控制坐标和高程控制的准确性。2)检查设计总平面图中坐标数据的准确性。
3)复测施工单位测设的轴线、控制坐标及建筑物周边位置、建筑场地的控制测量是否符合规划部门的要求。
4)检查复测施工单位测设的施工轴线的放线是否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
5)确定本工程与周边建筑物、市政设施、施工操作面是否安全可靠。
五、土方工程
1.1在任一开挖分项工程开工14天前,承建单位应进行开挖区地形的实测和开挖面的实地放样,并将成果报项目监理部审核。
1.2上述报送文件连同审签意见单,均一式四份,经承建单位项目经理(或其授权代表)签署并加盖公章后报送,监理部审阅后限时返回审签意见单一份,原文件不退回。审签意见包括:“照此执行”、“按意见修改后执行”、“己审阅”、“修改后重新报送”四种。
1.3除非接到审签意见单的审签意见为“修改后重新报送”,否则,承建单位可即时向项目监理部申请开工许可证。
监理部将于接受承建单位申请后的24h内开出相应工程项目的开工许可证或开工批复文件。
1.4 如果承建单位未能按期向监理部报送上述文件,由此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其他损失,均由承建单位承担合同责任。若承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收到监理部的审签意见单或批复文件,可视为己报经审阅。
1.5 除非己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否则应在开挖完成、报经检查合格、并完成相应部位地形测量和地质测绘后,不能进行后序项目作业与施工。
(二)施工过程监理 2.1 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应按报经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和施工技术规范按章作业、文明施工,加强质量和技术管理,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工程总结工作。当发现作业效果不符合设计或施工技术规程、规范要求时,应及时修订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部批准后执行。
2.2 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应随施工作业进展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2.3 为确保放样质量,避免造成重大失误和不应有的损失,必要时,监理部可要求承建单位在测量监理工程师直接监督下进行对照检查与校测。但监理工程师所进行的任何对照检查和校测,并不意味着可以减轻承建单位对保证放样质量所应负的合同责任。
2.4 承建单位应坚持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方针,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坚持三员(施工员、调度员、质检员)到位和三级自检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对出现的质量或安全事故,要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处理。
2.5 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某些部位如必须采用上、下层同时开挖方法作业,或按合同必须利用的开挖料,应采取有效的安全和技术措施,并于事先报经监理部批准。
2.6 施工过程中发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或其他实际条件与设计条件不符时,承建单位应及时将有关资料报送监理部,由监理部核转设计单位,供变更或修改设计参考。
2.7 当施工进度拖延时,监理工程师有权按合同文件规定,要求承建单位采取赶工行动,即增加设备、人员、材料等资源投入或调整施工措施计划,并重新报监理部批准后执行。
2.8 在整个施工期间,承建单位应依照合同文件规定,做好安全监测和施工原始记录及其整理工作。必须时,承建单位还应按承建合同文件规定和监理部(处)指示,报送每周施工记录。
六、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
1、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的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要根据总体工程结构体系、荷载的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综合考虑,模板和支撑体系是否合理,并提出意见,审核的重点是: 1)是否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关位置的正确,对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的模板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采用专用模板;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模板与接缝处理能否保证不漏浆。
3)模板与支架系统的构造是否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清理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
4)对进场模板的规格质量应进行检查,包括外型尺寸、平整度、模板的洁净程度以及相应的附加(角模、连接附件)及支撑系统,对重要部位要求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予拼装。
2、隔离剂(脱模剂):对隔离剂,监理工程师必须审查隔离剂的应用范围,使用条件,因此在审批隔离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把关。(1)主意脱模剂对模板的适用性,如脱模剂使用于金属模板时,应具有防腐、防锈的性能,应用于塑料模板时,应具备不使塑料软化变质,应用于木模时,则要求它渗入木材一定的深度,但不能全部吸收掉,并能起到模板的防水作用。
(2)要考虑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终饰面要求,如构件最终考虑饰面是油漆、刷浆或抹灰时,应选用不影响混凝土表面粘结的脱模剂,有建筑装饰的混凝土构件则应选用不使混凝土表面污染和变色的脱模剂。
(3)要注意施工工艺的适用性,有些脱模剂涂刷后即可浇筑混凝土,但有脱模剂要等干燥后,才能浇混凝土,所以要注意脱模剂的干燥时间,是否能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
七、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1、监理工程师应对砼生产设备或商品厂家进行实地考查,考查的主要内容是:
1)施工单位的资质条件及工作人员上岗证是否齐全,是否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管理台帐。
2)技术管理工作系统、机构设置状态。
3)有无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技术合同审核、材料管理、质量检验、砼工盘鉴定、运输、泵送、技术档案资料、操作规程和技术岗位责任制等管理制度。
4)现场搅拌设备,特别是计量设备的年检和可靠程度。
2、砼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对砼浇筑方案进行审批:要根据浇筑面积、浇筑工程量、劳力组织、施工设备、浇筑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位置、砼原材料供应,保障砼浇筑的连续性以及停电的应急措施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综合研究并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2)模板应作好预检和隐检,在浇筑前应再次检查,确保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模板内杂物已清除干净,检查机具准备,对搅拌机、运输车、料斗、串筒、活塞泵、输送管线、振捣器等要准备充足,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已有所准备,必要时应进行试运转。3)砼浇筑申请书已办妥。
4)对天气预报已做了解和必要的冬施、雨施准备。5)水、电、照明等现场条件已做好,且应有保证。
3、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砼浇筑中,要加强旁站监理,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砼坍落度,严禁在已搅拌好的砼中注水,不合格砼要退回搅拌站。
2)检查振捣情况,不能漏振、过振,注视模板、钢筋的位置和牢固度,有跑模情况时及时处理,特别注意浇筑中施工缝、沉降缝、后浇带处的浇筑处理。
3)对结点部位不同等级砼的浇筑顺序和浇筑砼的等级要严格检查,防止低等级砼注入高等级砼部位。
4)根据砼浇筑情况,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和部位留置工程师亲自监制的试块,并于标养后在监理人员监督之下送到检测单位,以验证承包单位的试验结果。5)要检查和督促承包单位适时做好成型压光和覆盖浇水养护,防止砼出现裂缝。
6)承包单位拆模前要事先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要求,经监理工程师依拆模条件判断确认后方可进行。
3、砼质量评定
1)应以现场取样试验结果作为鉴定砼强度有依据,结构工程冬季施工尚应留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一组用于检验砼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于检验转入常温养护下常温养护下28d的强度。
2)当对结构强度或对砼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取非破损检验方法或从结构、构件中钻取芯样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砼强度进行推定,做为是否应进行处理的依据。
4、砼工程缺陷修补:
砼工程质量缺陷,必须按有关标准加以认定,并经有关方面研究,由承包单位提出书面修补方案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修补。
需修补部位必须认真剔凿,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冲洗干净。
修补用水泥品种应与原砼的一致,强度等级一般高于原砼等级,并适量掺加膨胀剂。
修补部位,应略高于原砼表面,待达到构件设计强度后,再将外面凿平。
5、工程外观质量检查及其因果分析:
1)蜂窝。其原因: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搅拌不匀;模板漏浆;振捣不够或漏振;一次浇捣太厚,分层不清,砼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掌握不好;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离析,振捣不到位等所致。
2)麻面。其原因:模板清理不净,拆模过早,模板粘结,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刷,木模未浇水湿润,砼表面脱水,浇筑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以及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没有排除等。
3)孔洞。其原因:钢筋太密,砼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洞口、坑底无排气口,砼内有气囊。
4)烂根。其原因:模板根部缝隙堵塞不严漏浆;浇筑前未下同砼配合比成分相同的砂浆;砼和易性差,水灰比过大石子沉底;浇筑高度过高,砼集中一次下料,砼离析或石子赶堆;振捣不实;模内清理不净,湿润不好。
5)缺棱掉角。其原因:模板设计未考虑防止拆模掉角因素;木模未湿润,浇筑后木模膨胀造成砼角拉裂;模板缝不严、漏浆;模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佳,造成拆模粘连;拆模过早过猛,拆模方法及程序不当;养护不好。
6)错台。其原因:放线误差过大;模板位移变形,支模时无顺直找正措施;下层模板顶部倾斜或涨模,上层模板纠正复位形成错台。7)板缝砼浇筑不实。其原因:板缝过小石子过大;缝模板支吊不牢,变形漏浆;缝内杂物未清,或缝内布管;无小振动棒插捣或不振捣或振捣不好。8)裂缝。其原因: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孔、龟裂;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脱水,干缩裂纹;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表面龟裂;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砼撬裂;砼表面抹压不实;大体积争降低内外温差措施;洞口拐角等应力集中处无加强钢筋。
八、砖砌体控制要点:
(1)进场砖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还要按照规范规定取样到试验室做常规检验。
(2)砖头使用必须隔夜浇水,砖四周浇水深度15mm。
(3)砌墙必须每皮甩麻线,做到三皮一吊、五皮一挂,确切砌体垂直,表面平整,灰缝饱满均匀及水平灰缝垂直。
九、管道安装控制要点
(1)管道铺设过程一般是:运管、管材连接、管材入槽、接口、部分回填、试压、全部回填;
(2)管道铺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在铺设前应对管材、管件配件重新作一次外观检查,发现问题的管材、管件、配件等均不得使用;
(3)铺设管道时。若设计中未规定采用其他材料的基础,应铺设在未经挠动的原土上,管道安装后,铺管所用的垫块应及时拆除;(4)在开挖沟槽即将完成时再运管、布管,避免管材长期堆放在沟旁,防止管材被土埋住或受外界损伤;
(5)管材在吊运及放入沟内时,应采用可靠的软带吊具平稳下沟,不得在沟壁后沟底激烈碰撞;
(6)在设置保护的套管范围内的管道不得有接口。
十、水泵控制要点
(1)选购潜水泵时应留意其型号、流量和扬程。如选用的规格不恰当,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出水量,不能发挥机组的效率。另外,还应搞清电机的旋转方向,某些类型的潜水泵正转和反转时皆可出水,但反转时出水量小、电流大,其反转会损坏电机绕组。为防止潜水泵在水下工作时漏电而引发触电事故,应装有漏电保护开关。
(2)安装潜水泵时,电缆线要架空,电源线不要太长。机组下水时切勿使电缆受力,以免引起电源线断裂。潜水泵工作时不要沉入泥中,否则会导致电机散热不良而烧坏电机绕组。安装时,电机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13kW以下的电机可直接启动,13kW以上的应采用启动补偿器。
5.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论文 篇五
1主要成果
1.1从行业管理角度看
(1)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更加科学规范。随着垫江县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产权明晰、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统一的企业管理模式,这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资源整合让项目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在项目规划、实施方面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整合资源,减少投资,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项目的工程效益。目前,垫江县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供水安全率都达到100%。
(3)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供水一体化。通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供水水质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水量、水压能够得到保证,使全县广大村民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从而改善了农村村民的生活质量。
1.2从经济社会效益看
(1)农村人过上了“新生活”。垫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农民用上自来水后,减少了疾病发生,节省了医疗费用。部分农村劳动力得以从找水、拉水、背水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或经商,增加了收入,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同时带动了农村改厨、改厕、改房、改路,一些村镇利用供水工程在村镇街道周围、房前屋后植树种花,美化环境,许多农家配用了卫生洁具、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
(2)集镇建设有了“动力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房地产、商贸、旅游业等对城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安镇先后新建了二条环镇公路,房地产、商贸业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快速增加,成为全市明星乡镇之一;白家镇进行旧街改造、新建步行街、水果市场、车站,吸引外资近亿元开发生态度假村,镇域经济不断繁荣。
(3)自来水成了“致富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推动了特色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发展,促进了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该县新建种苗繁育场13个、苗圃基地15个、中药材基地12个、柑橘基地41个、蔬菜基地28个、水产基地17个,覆盖农户15.8万户,带动农户增收1.5亿元。
2主要经验
(1)组建机构,加强领导是关键。水利部门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纳入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层层组建专管机构,财政、发改委、卫生、环保等部门大力配合与支持,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2)管好水源,提高水质是前提。垫江县根据《垫江县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采取各种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禁止一切污染水源的活动。经县环保局和县疾控中心检测,全县饮用水源水质和出厂水水质均合格。
(3)科学规范,合理布局是重点。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集中财力和物力,尽可能地实施一定规模、高标准、高质量和规范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并以此为中心,逐步向周边农村地区辐射发展,安装延伸供水管网,发展供水人口,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问题。这样既节省建设资金,水质、水压、水量能满足用户要求。
6.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探讨 篇六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129-01
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普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有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的起、修不起、用不起、用不久”,因管理问题没解决好,往往是一年建,二年修,三年废。由于产权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致使水费无人收缴,损毁无人维修,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效益的发挥,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做好管理工作须有针对性地做好工程管理、模式管理、节水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一、工程管理。1.水源工程:由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规划要求寻找合适的水源地,可以通过电测、打探孔等方式了解选定的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情况,为以后的决策打下科学的基础。严格按规范打水源井,成井后,取水化验,水质必须合格,不合格要马上整改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2.材料工程:水利部门通过统一招标购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还节省了时间。保证了所建工程的规范统一。
二、模式管理。根据对聊城市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调查,目前有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水利部门直管模式、“能人”融资管理模式、用水协会管理模式、村集体管理模式、自建自管模式等多种类型。
1、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县城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管网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网对接,自来水公司按协议提供足量合格的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机构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网维修、水费收缴等工作,并负责按时交纳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费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及时解决工程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并能保证水质和水量。水费收缴率和服务质量也比较高,群众满意率也高。城乡供水一体化能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是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是解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最佳选择和根本出路。应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式发展。
2、水利部门直管模式:对跨乡镇的较大的供水工程由水利部门设专管机构管理,负责水源、水井、干支管道的维修养护和水费收缴任务,由水利部门招聘站长,站长招聘站员,完成目标任务的享受全额工资,超额完成任务的实行激励机制,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服务水平,摆脱了农村供水工程长期以来电费靠贷款、工资靠补贴、工程修理费用无积累的困境,解决了就业问题。使农村自来水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经营化方向迈进。也是符合发展方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
3、“能人”融资管理模式:水利部门在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由于由农民负担的一部分投资,农民由于经济原因实在拿不出,这部分资金可以由“能人”投入,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由“能人”进行管理,收取水费,按照经营年限以盈利的方式收回投资。水利部门对其供水质量和收费标准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社会上的资金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4、用水协会管理模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交由农民用水协会管理。其优点是产权明晰,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用水协会是深化村民自治,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的产物。其产生不仅是一种组织机构上的变化,也是一个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将过去主要依赖政府改变为由用水户及其代表自主管理,从而增强农民用水户的参与意识。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是联村和单村集中供水工程管理的主要模式。
5、村集体管理模式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村集体行使管理权,由村领导班子或村民代表决定具体管理方式。可以指派专人管理,由村集体付给报酬。也可以采用承包、租赁等形式。这种模式适用于村集体领导能力较强的村。
6、自建自管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由村集体或村民及其他人投资建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投资人经营管理,水利部门对其供水质量和收费标准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小型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三、节水管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在一些农村、家庭用水不是计量收费的,随意开关水龙头,甚至是长流水,农村的自来水来之不易,为了节约用水,充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1、广泛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利用标语、横幅、宣传画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在宣传水的作用、水和人类密切关系的同时,更要着重于宣传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让人们意识到节约用水势在必行,使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2、计量收费,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干预,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用水户采取的是按人头收费,即每一个人每月或每年上交一定的水费,水可以随便用,因此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安装水表,实行计量收费,采用经济手段进行干预。既便于收费,又便于管理。
3、分时供水,有的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创了每天定时供水的供水模式,虽然对用水户的用水造成了一点不方便,但节水效果还很明显,也得到了用水户的理解和支持。
4、采取必要的节水措施 在农村推广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淋浴器、节水型洗衣机等。家庭用水要尽量做到串联使用,一水多用。
四、质量管理。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大部分都是都是直供的水源水,没有净水设施,极易在输送过程中受到污染,或者地下水由于抽取一段时间后水质也可能有变化,因此水质检测尤为重要。农村水厂必须做到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有条件的水厂最好能上化验设备自行监测,这样既方便快捷,又可以减少成本支出,保证供水的安全。
7.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讲话稿件 篇七
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和边远地区, 交通不便, 村屯分散, 文化经济比较落后, 人畜饮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下水。
地面水多采用江河水及水库水。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 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 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也急聚增高, 山涧水流速较快, 流量一般不大, 水质较好, 浑浊度较低。这是目前农村人畜饮水多采用的方式之一。
采用地下水时, 水源与水位及地形, 地质情况有关, 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 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 水位急聚下降。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 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 一般无色, 硬度偏高, 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 水量充沛且比较稳定, 水质大多无色透明, 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 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
2 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若干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保障饮水安全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农村人畜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 改善水质, 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第一位。
2.1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严重, 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的威胁, 加上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低, 缺乏水处理设备, 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 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所以, 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样的水才是最安全的呢?首先我们得了解饮用水的水质要求。
2.2 对农村人畜饮水的水质要求
为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农村供水的水质必符合国家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毒理学及细菌学四大类指标。
水的物理状包括浑浊度、臭和味等各项指标。要求水质从感观上对人体无不良刺激。
水的化学性状包括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等各项指标。超过一定限量时, 将会使水发红发黑, 产生异味、异臭、水烧开时产生沉淀, 不宜作为生活用水。在农村最常遇到的是地下水含铁、含锰和硬度过高, 这时采用除铁、除锰措施。而降低水的硬度则比较困难, 在农村无法实现, 遇到此情况只有另择水源。
水的毒理学指标包括氟化物、铝、砷等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 含氟量过高的水, 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
水的细菌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通过消毒措施, 使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 为群众供应卫生的水, 是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另一主要目标。怎样做才能使农村人畜饮水既安全又可靠呢?下面就有关方面作一些介绍。
2.3 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几点措施
为使农村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势在必行。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是: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 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 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
第一, 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 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 既要考虑当前, 又要考虑长远, 既要考虑水量, 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 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 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 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 确定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标准, 建设资金要充足, 工程要配套, 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 根据群众的意见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第三, 要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水量水质并重, 防治结合,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 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 制定保护办法, 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 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 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 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 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 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备的已有饮水工程, 增加水处理设施。
第四, 加强水质检测建设。为保证饮用水水质, 应加强水源, 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测检验。
3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
管好用好人畜饮水工程, 是使工程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人畜饮水工程建成后, 必须加强管理。防止有人建无人管, 有人受益无人管护现象的发生。
第一, 建立管理责任制, 根据1984年水利电力部《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暂行规定》中指出“各种饮水设施, 谁建谁有, 谁用谁管, 所有权长期不变”。所以, 根据工程所有权的明确归属, 应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 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 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也可承包给有专门技能, 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 签定承包合同, 明确责、权、利, 做到奖惩分明。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水源保护, 工程维修。用水制度, 节水措施, 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征收水费和标准可根据工程养护, 设备维修、更新以及人员工资等情况确定。
第二, 工程管理。人畜饮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 必须进行维修养护, 确保正常供水, 发挥效益。
a.取水工程的管理
取水工程包括, 水源井、管道等。水源井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防止水源污染。污物要经常清理, 防止进入管道, 造成堵塞。管道要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 防止管道漏水泄压造成管道未端压力不够, 供水不足, 同时也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b.净水工程的管理
净水工程在整个工程系统中是不可轻视的一部分, 为了保持水质良好, 滤料要经常进行冲洗, 防止滤料板结起不到很好的过滤效果。同时滤料要定期进行更新, 重新换料。
c.配水工程的管理
供饮用的水箱, 在运行中发现问题, 应及时处理, 水箱要定期清洗, 防止二次污染, 保持水质卫生。
d.供水设备的管理
供水设备包括闸门, 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变频器等要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漏水、漏电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 防止由于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变频器等重要设备, 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第三, 水质监测管理
工程投入使用后, 水质要经常进行化验, 以确保供水安全。
总之,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后管理总体要求是: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 产权归属明确, 责任主体落实, 责权利相统一,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有利于工程的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 按成本水价供水, 计量收费, 市场运作, 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农村人畜饮水技术手册.[1]云南省农村人畜饮水技术手册.
[2]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2]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讲话稿件 篇八
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深入农家考察农村饮水工程
榆林市水务局局长张小明陪同市长陆治原调研农村饮水工程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农村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居住分散,水资源分布不均,年降水量仅为300-500毫米,远远小于年蒸发量(860-960毫米之间)。受特殊气候和地质条件影响,榆林市水源奇缺、水质差由来已久,特别是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尤为突出。
2007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08年初,陕西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意见》,明确要求榆林市要大力实施“板块推进”战略。榆林市委、市政府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八大民生工程之一。截止2010年底,超额完成了中、省计划安排的农村饮水安全计划任务,初步实现板块推进战略目标。
农村饮水“板块推进”工程4526处。2007—2010年,中、省共下达榆林市农村饮水安全计划18批,(国债项目10批,省整合资金项目8批),计划总投资69778.14万元,安排建设各类农村饮水工程4366处,计划解决140.9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截至2010年底,榆林市共建成工程4526处,其中:集中供水3245处,解决118.83万人;分散供水1281处,解决34.9万人。建成高标准水窖3.73万眼,铺设管道1.92万公里,工程总投资完成79657.86万元,其中中央30785.18万元,省级23603.23万元,市级配套4995.15万元,县级配套投资10450.01万元,群众自筹9824.29万元。累计解决了153.73万人的饮水问题。全市共建立县级农村供水专管机构2个,临设机构10个,负责全县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
该市按照国家饮水困难的界定标准完成摸底调查,建立数据库。由专业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卫生部门严把水质关,对水源水质统一检验,水质不达标的水源不得用做饮水工程水源。对于既是缺水区又是氟病区的地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如对于定边、靖边两县氟病区饮水项目水源的可行性问题,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专门组织省内水文地质方面的多名专家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水源落实后才下达两县的项目实施计划。
规范项目管理,统筹建设资金。为了规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榆林市政府于2007年3月出台了《榆林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从项目的规划、申报、审批到项目的实施、资金管理、项目验收、运营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采取“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办法,整合市财政、水利、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办等部门的资金。
推行项目六制,加强建设管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4年内解决145万群众安全饮水,该市及时要求各县区与项目实施村逐一签订《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合同书》、《农村饮水工程管护责任书》,市政府印发了《榆林市农村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实行六项管理制度,即:规划建卡制、项目公示制、招标投标制、集中采购制、巡回监理制、资金报账制。
从目前榆林市供水工程的运行情况看,水源水量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发挥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节省劳动力支出,增加农民收入。“板块推进”项目区内共解决153.73万人(25.62万户)饮水困难问题,大大节省了异地取水的劳动力和取水费用。缺水地区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畜力常年挑水拉水,按每年拉水90次、每户占用1个劳动力的半天时间计算,每年占用劳动工日1153万个。按榆林市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13元计算,节省的劳动力折合资金达16375万元,仅节省的劳动力的经济收入,每户平均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639元,年人均增加经济收入107元。节省的劳动力如果转移到城市打工,按每个工日收入100元计算,可创收115300万元,人均增加经济收入750元。节省的劳动力还可以通过发展养殖业、小型农产品加工业等增加收入。
减少农民医药费支出,提高群众身体素质。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后,使农民群众饮用上了清洁卫生的水,改善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因水质引发的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农民在医药费方面的支出将大大减少,平均按每人减少医药费支出10元计算,全市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受益农民153.73万人,每年可减少医药费支出15.37万元。
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榆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同时,可解决部分经济作物的浇灌,结合发展庭院经济,增加菜篮子收入;可解决部分牲畜、家禽饮水问题,降低牲畜的发病和残废,减少防治费支出,促进牲畜的生长及繁殖;可解决部分家庭作坊、小型加工厂的用水问题。全市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农户25.62万户,发展庭院经济增加的纯收入,按每户每年平均200元计算,每年可达5124万元,年人均增加收入33元。
“板块推进”典型经验做法
因地制宜树立样板。榆林市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在总结以往实施“甘露工程”、“西部人饮”、“防氟改水”、“人饮解困”等项目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制定了优先解决水质性缺水、农村集镇、居民聚居点、农村学校等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的方针。榆阳区针对本区域实际情况,制定了“树立一个样板,解决一个部位、突出三个优先、实现一个目标”的“1131”工作思路:即树立牛家梁镇为自来水入户示范镇的典型样板。突出优先解决城乡结合部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盲区一个部位;突出优先解决饮水极度困难乡村的吃水问题,解决集镇供水问题;突出优先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实现惠泽千家万户的一个根本目标。牛家梁镇以村为单位坚持板块推进,不到两年时间,全镇12个行政村建成 16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全镇1.6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95%以上,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第一个实现家家吃上安全卫生自来水的乡镇。
足额配套强化管理。加大地方财政配套和投入力度,特别是财政收入较好的府谷、神木、靖边等县,按照工程实际所需,实行政府资金兜底,保证了工程建设资金。府谷县在实施“板块推进”的同时成立了由县长任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指挥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重点倾斜和大力支持。统一组织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设定专职同志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在中、省、市补助资金到位后,县财政按照“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的办法,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投入力度,研究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和资金拨付方式。同时,府谷县对所有工程按《设计》概算给予足额配套,缺多少补多少。2007-2010年县财政挤出资金5300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在资金足额配套的前提下,按照《设计》标准实施,县级配套资金的2/3都用于架设供电抽水线路费用。
严把水质监测。2009年以来,按照省水利厅统一要求,全市建立县级水质检测中心12个,基本能够按照村镇供水工程的有关要求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其中榆阳区投资43.2万元新建了农村用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配备了显微镜、离心机、色度仪、纯水机等各类化验设备及化验试剂,改造修缮了水质化验专职办公场所,此外由区水利局抽派水质监测专用车1部,用于全区各农村饮水安全站点水样采集工作。中心的水质化验人员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项培训,结业后又在市疾控中心进行了为期1年的实习,并已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榆阳区农村用水安全监测中心建成后,承担全区21个乡镇、487个行政村的农村用水安全监测任务,将进一步促进全区农村饮用水安全推广建设工作,使全区人民都能用上“安全水、放心水”。2010年,榆阳区水质监测中心已全面展开工作,全年共完成了120份农村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化验任务,12份红石峡供水站二期混合水的检测任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讲话稿件】推荐阅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08-22
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09-2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分析论文09-14
在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11-01
农村饮水安全08-26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10-23
农村安全饮水调研报告08-24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目标09-18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