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典型创业案例分析

2024-07-20

八个典型创业案例分析(共6篇)

1.八个典型创业案例分析 篇一

创业典型案例分析

今天的创业案例分析由学工部的陈群老师来给我们讲解,在课堂上同学们懂得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信息,掌握了更加全面的知识。在热烈地掌声后,陈群老师开始了他的演讲。

一开始,老师先“诱惑”我们,他给我们分析了创办企业的好处:

1、赢得尊重、威望和利润。

2、感受创造及贡献的乐趣。

3、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命运。

4、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5、不听命于他人。的确,若能成功创办一个企业,得到的东西是很多,而且都很好。但是,要创办一个企业并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那么容易。创办企业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有成功的,但也有失败的,而常见的一些失败的原因以下几种:|1、2、3、4、5、6、7、8、受骗和用人不当被骗,缺乏员工的管理经验。缺乏专门的企业管理和知识技能.市场营销手段滞后,销售不畅。先进控制不当和赊账。费用控制不当,之处过高。库存超量,管理保管不善。营运地段差,人气不旺。

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和难以预料事件,比如说房屋拆迁。

由此可见,创办一个企业要注意的细节相当多,绝不可以轻易对待,在我们学校周围,就有许多学生创业的例子。比如在课堂上陈老师举了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意见创业投资的事情:他原本想合伙他人在新师大靠近客运西站的地方开一家火车票代售点,本来已经选好地点,可是地点所有人临时反悔,无奈之下代售点的地点要改,他的朋友想在我们工程学院旁边开办,陈老师坚决反对,他觉得地点和市场调查至关重要,地点选在工程学院旁边市场面临的人数较少。结果不乐观就果断放弃。在创业时要做好市场调查中和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把握住市场否则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连市场都没有去调查,就连最基本的问卷调查都没有。其次是资金预算失误,往往还没达到预计的效果,钱就已经没有了,这种情况是进退两难。

通过创业案例分析,我意识到了,如果我们想要创业就必须做好各种心理准备,成功失败对我们的意义都很重要,创业就必须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对各种食物有清晰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敢于创业的人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我们不能只有一个口号。这是不够的,行动是一个创业的首要的品质,不能只把我们的想法和思想放在言语中,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敢于失败,也要在失败后勇敢的站起来。

富有创业激情和创业梦想固然好,但也不能仅仅停留于想想而已,要付诸行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最后走向成功。

2.八个典型创业案例分析 篇二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目前面临“研究型大学研究和技术转移能力不足、教学型大学教学和社会服务水平不强”的困境,构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空前迫切,且充满战略机遇。本文运用案例研究资料和作者实地访学期间所搜集到的资料,对上述两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路径及关键要素,以期对我国大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一、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构建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探索

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在美国有着“公立常春藤”的美誉,以其自然科学学院、工程学院、商学院以及教育学院闻名于世。其所在地奥斯汀市经济发展迅速,以高科技为主,是戴尔(Dell)电脑、IBM、得州仪器等众多著名高科技企业所在地,被誉为“高科技城”。又因濒临丘陵地形之起点,故有“硅山”(Silicon Hill)之称,与美国硅谷相呼应。哈佛商学院曾将“硅山”高科技城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提出技术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学术、企业和政府的连锁关系及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IC2(Innovation-Creativity Capital的简称)研究院在该模式中的关键作用。[5]IC2研究院创造一种利用大学科学知识整合国家科学实验室、当地富裕家庭、政府和产业资源的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包含以下关键环节。

(一)促进技术转移的多种制度安排

IC2研究院于1977 年由乔治·柯兹梅斯基(Geoge Kozmetsky)创立,其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大学- 产业- 政府关系的制度安排,主要目标是搭建一个利用科技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平台,体现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雏形。到1980 年已演变成为探索技术创新与扩散的中心。[6]表1 列出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想法产生到研究扩散,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16 种协作性竞争手段及其目标。其中,许多项目由不同的赞助商发起,联邦政府在大学- 产业- 政府关系研究中起催化剂作用,州政府着力发展州风险资金,支持多种形式的学术- 商业合作活动。产业通过联合与联盟获得联邦或州政府的支持。IC2研究院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新的组织联盟是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政府鼓励科学研究、促进技术转移与扩散的枢纽,是进一步形成多种孕育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制度安排的基础。

上述制度安排与关键人物乔治的努力密不可分。乔治的职业生涯横跨学界和产业界,曾任达因(Teledyne)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高级副总裁,后来成为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商学院和研究生院的院长。1993 年成为管理学教授并兼IC2研究院主任。当时美国汽车、钢铁和其他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但学界、商界和政府之间互不信任,相互合作充满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乔治提出了奥斯汀模式,强调社会互信与协作,通过社区合作进行商业再造,通过整合全社会资源来寻求应对各种挑战的制度创新,尤其要依靠科技商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7]

(二)促进制度有效实施的战略步骤

1989 年,IC2研究院开始运用各种协作性竞争手段对奥斯汀模式进行实验。以奥斯汀地区为实验室,IC2研究院专门设计了一种战略,让政府、商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创建技术型公司。实验的主要目标有二:一是期望公司3 年内创造高收入的工作岗位;二是期望1 年内用完奥斯汀所预留的1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

图1 给出了实施奥斯汀模式的战略步骤。首先是提出非结构化的、以前无法解决问题的构想,接下来,随着新问题或异常问题的出现,反复实践,通常经过研究应用、概念发展、实验实施和主动推广等步骤,最终落实其经济发展战略,即开发与政府、商业与学术部门合作相联系的领导力与成功要素,建立人才、技术、资本和实用知识的公共设施,开发和报告测量战略进程的方法,并对成功做法进行推广。

(三)促进衍生企业产生的关键措施

落实奥斯汀模式的关键措施是强调新公司的生成。为此,IC2研究院创立了三个组织联盟:1奥斯汀技术孵化器;2得州资本网络;3得州技术孵化器(详见图2)。

奥斯汀技术孵化器创立之初只是一个实验平台,目的是帮助研究者系统学习新公司创建的过程并探索最佳实践。在该平台上,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能够和特定行业背景下的私营企业进行互动。同时,IC2研究院通过与奥斯汀大区商务部的协作,创建了一个关于技术转移的实用技能网络,帮助网络成员获得创建新公司的关键资源,如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方面的人才资源。该孵化器的早期实验非常成功,在天使基金、风险基金等各类基金的支持下创建了大量的技术型公司,仅1990 年~1992 年就产生至少17 家非常成功的企业,其中哈尔(Ha L)计算机公司1991 年2 月成立,到1992 年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创业公司,其员工数为52 人,融资高达4,000 万美元。这些企业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大学师生的原创想法。在后来的实践中,该孵化器坚守当初的使命,继续为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提供实验的机会,目前已创建了150 家公司,共为成员企业融得7.5 亿美元投资,使4 家企业成功实现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促成许多重大并购业务,3 家由研究生创办的公司名列得州50 家最快成长公司之列。

资料来源:根据IC2研究院档案资料和PowerPoint文件整理。

得州资本网络在奥斯汀技术孵化器中办公,其创建目的是帮助得州人学习高科技公司的投资技巧,促进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创立之初,得州资本网络通过在全州举办各种投资会议促进网络的启动,成为当时成长最快的风险投资网络。据IC2研究院的档案记载,当时有100 多个投资者的8,000 万美元的资金愿意对包括网络成员在内的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寻求合资和收购的机会。这些投资者包括个人、风险投资公司、经济发展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其单笔投资额从5 万美元到150多万美元不等。在所投资的公司中,创业性公司占30%,1 到5 年内创立的公司占50%,其余20%为成立5 年以上的公司。[8]

得州技术孵化器是得州商务部的前身,创立于1978 年,主要由本市的创业者组成,其目的是通过创意战略和政府机构的结合提高该地区的竞争力。后来,由得州多个机构合并成立得州商务部,负责计划、组织和实施项目,吸引新公司到本地区创业,鼓励现有公司成长和扩张,发展旅游业并与当地政府和机构合作改善社区环境。得州商务部还与IC2研究院合作,开展经济发展数据(包括备忘录、个人履历、经济发展资助和特殊报告)的整理与研究工作。许多公司从这种实用技能网络中受益,如戴尔电脑的发展即受益于居住在得州当地的两位董事会成员:乔治·柯兹梅斯基有着丰富的计算机产业知识和出色的职业背景;鲍勃·尹曼是一家私营国防公司的主席和CEO,与美国联邦政府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二人在戴尔创业初期即为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和有价值的顾问服务,大大提高了戴尔公司的信誉度。[9]

总之,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奥斯汀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中心,成为拥有2,200 家科技公司、能提供大约120 万个工作机会的开放式创业生态系统。[10]目前,奥斯汀是美国唯一投入超过两亿美金进行技术转移和财富创造的城市,聚集了大批最好的科学家、研究者,创造了大量高科技公司和相应的工作岗位。[11]

二、新加坡国立大学构建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探索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其教学、研究以及创业服务在全世界都有明显的领先优势。根据2014 年QS全球大学排名, 该大学亚洲排名第一。继承英国大学的传统,新加坡国立大学曾一度是“教学为主,研究为辅”的大学,随着20 世纪80~90 年代新加坡向知识经济的转型,该校开始加强其研究使命,90 年代中期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TLO),当时专利活动相当匮乏,1997年前累计批准的美国专利仅有21 项,2000 年前教授和学生参与衍生企业活动的现象也相当罕见。1997 年亚洲出现金融危机,随后新加坡经济陷入萧条。为摆脱困境,政府实施经济结构优化战略,强调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大学在技术商业化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加坡国立大学从外部聘用出生于新加坡却受教育于美国的新校长希(C.F. Shih)。希校长有在美国GE公司和布朗大学重要实验室领导岗位的工作经历,他以美国成功大学为榜样,积极推进新加坡国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战略转型,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一个有远见的领导,他为该大学设定了新的战略愿景,明确提出通过组织变革推动大学的创业化。[12]

(一)将变革的战略方向设定为全球知识型企业

希校长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愿景明确界定为:成为一家全球性的知识型企业。它包含两个战略要素:一是要求该校在全球舞台上竞争,而非局限于新加坡;二是要求该校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更具创业性,加速大学知识的商业化,培养更多具有创业心智(entrepreneurial-minded)的毕业生。两种因素紧密相连、协同作用,是构建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

为提高全球竞争力,新加坡国立大学积极与国外顶级大学竞争,修订薪资及相关政策,制定严格的任期、晋升和业绩考核制度,向美国顶级大学看齐并保持灵活性,吸引优秀学生和教师。国际学生不断增加的同时,鼓励本地学生到国外参加为期至少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项目。同时,政府也给予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的制度灵活性,自2006 年开始,允许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公司化运作,授予其很大的自主权,鼓励其设定更高的目标。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进入泰晤士报大学排名前20,新校长关于创业型大学的战略愿景得到强化,政府对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作用及其贡献的认可度不断增强。[13]

(二)进行组织变革并创建大学公司

希校长专门成立名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司(简称“大学公司”)的机构,推进该校从事创业活动,并亲自选拔该校第一位利用专利创建公司的工程学院教授雅各布·庞(Jacob·PHang)任该机构的CEO,要求其主要履行创业管理职责,协调和管理大学技术商业化及创业相关活动,重组校内职责相似的部门,重新界定和实施新的计划,使大学更具创业性。为此,学校每年留出总预算的1%支持新机构的发展。

大学公司的CEO直接向校长报告,有权对全校的技术商业化活动进行整合和协调。在经过早期的实验之后,2004 年大学公司合并校内的相关单位。2006 年,庞教授辞去大学公司CEO之职,专心管理自己之前所建立的高科技企业,于是该校从校外选聘具有丰富技术商业化经验的陈莉丽(Lily Chan)博士接任。陈博士曾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者,并创办过生物医学企业,后来就职于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负责生物医学领域的投资工作。凭借丰富的经历,陈博士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多项业务整合成5 个业务单位(如表2 所示)。其中,拓展业务部和出版业务部采取法人实体独立运作,属外延业务,本文不做讨论。而创业中心、产业网络办公室和海外大学部是该校推进技术商业化的核心部门,其独特之处在于对不同职能的有效协调,使创业教育与技术转移活动产生协同效应,并孵化出许多创新创业项目。[14]

(三)实施多种创新创业项目

创业中心实施大量创业教育和延伸活动,促进大学所在社区的创业学习。创业教育范围涵盖课堂内外。课外活动的最大特色是明确鼓励有利于开放式大学创业系统发展的尝试,努力使新加坡国立大学成为连接社区和外部生态系统的纽带。由于新加坡的外部生态系统不太发达,所以发挥大学的宣传、催化和引领作用非常关键。例如,受MIT相关活动的启发,该校率先在新加坡举办全国创业计划大赛,参赛者不局限于学生。创业中心主任还创办了东南亚天使投资公司,将新加坡国立大学嵌入新加坡天使投资社区。

创业中心还发布了技术创业辅修项目,对该校所有本科生开放,但侧重理工科学生,培养其商业悟性和创业心态。创业中心虽非学术部门,但因大学公司有很强的领先优势,被批准为特殊的教学单位。由于创业中心积极推广其非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技术创业课程注册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从第一年不足200人到2005~2006学年已超过1,300人。创业中心还实施了创业学习项目,为该校本科生提供7个月在当地优秀高技术创业企业实习的机会和两周到海外(硅谷或中国)访学的机会。[16]

此外,创业中心还为该校衍生企业提供有目的援助服务。由于新加坡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不太健全,学术创业者往往会感到衍生企业前景暗淡。为此,大学公司建立创业支持部门,在校园里建立孵化实践和咨询服务。大学公司CEO还说服该校高层管理者建立一个500 万新币的种子基金项目,为该校师生(含毕业生)提供早期种子基金,其目的是孵化出能为各类投资者所青睐的大学衍生企业,帮助其获得重大成长的机会。这使新加坡国立大学逐步成为创业生态系统的中心。仅2004 年到2006 年期间,种子基金对40 多家企业中的11家进行了资助。2005 年,创业中心建立了专门创业基金,为在校学生和新近毕业生所创建的企业提供发展基金,截止2006 年底,已有21 家企业得到创业基金的资助。[17]

种子基金和创业基金的资金来源于两个公共基金项目,分别是“春种(Spring Seeds)计划”,由政府向种子基金项目提供一对一匹配资金;春天创业人才开发基金(ETDF),专门向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支持。此外,创业中心还发起创业训练项目,将有经验的创业者、投资者和高级管理者聚集到校园,定期为大学衍生企业提供教练服务。在此过程中,许多技术种子基金计划被引进校园,如互动数字媒体和清洁技术项目。创业中心还帮助大学师生申请政府关于大学技术商业化的各种基金,如,“想法验证资助计划”(POC)专门资助好的创业想法;“价值验证资助计划”(POV)专门资助有潜在价值的创业活动。

(四)海外大学合作项目

为将全球化和创业整合起来,2001 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推出海外大学项目,其校长最初设想利用该项目向全世界创业聚集区的高科技创业公司输送最聪明并最具创业心智的该校毕业生,并为其提供为期1 年的实习机会。后来,该项目发展成为一种浸泡式创业学习实验,即要求学生以学徒身份在国外创业公司中实习,好像浸泡在隐性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文化中。这样,项目逐步演变成一种长期投资的概念,即希望培养具有全球化心态和网络联系的未来创业领袖。因此,该项目并不是期望学生毕业后立即创业,而是灌输一种创业的心态,帮助其明确商业创新的方向,从而选择更具创新创业特征的职业生涯。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海外高科技创业热点地区建立有价值的人生社会网络,以便形成全球化的抱负,为未来创业或就业做好准备。

从2002 年起,海外大学部在全球实施多个项目,每年共有200~250 名学生参加。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创业中心与海外大学部紧密合作,与海外大学建立伙伴关系,为实习学生提供创业教育支持与实习项目(详见表3)。

综上所述,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司是一种创新的组织机制,减少了传统学术机构的繁文缛节,缩短了实施项目的时间。海外项目得到大学主要领导的支持,校长视其为支持创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大学公司CEO也重视该项目对创业的带动作用,加速项目的决策进程,通过创业中心和海外大学部的密切合作,确保海外大学项目和技术创业辅修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兼容。尽管该项目需支付参与学生高额的津贴,但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批项目参加者完成项目并返回该校,对项目充满赞誉,口碑营销在学生社区中迅速传播,大大提升了该校创业型大学的形象,不断吸引更多有创业心态的高中生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尤其是来自亚洲各国的学生。

(五)重组技术许可职能

新加坡国立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是产业和技术关系办公室(INTRO)的一个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该校专利进行保护与许可、为产业提供咨询以及处理与教职工有关的知识产权事宜。起初,办公室的专利实施人员没有经验,只能协助该校发明者进行知识产权许可并强制提取许可费用。后来,大学公司CEO对该办公室进行了重组,建立发明者友好计划,不再强调专利许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突出如何通过向现有公司许可或创建衍生企业,更快更好地将该校的技术推向市场。大学公司还通过制定新政,以产权替代专利转让费用,并简化该校师生创业所涉及的产权谈判流程。2006 年对INTRO进行重组,促进了大学- 产业协作和技术转移的协同作用,通过强化其职员的专业性,前瞻性地勾勒出该校的优势技术领域,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并促进特定领域的专利聚集。[18]

总之,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过上述各种行动,将教育项目、孵化设施、种子基金、训练项目与广泛的社会网络进行协调和整合,成为激发创业社区活力的驱动力量,并逐步成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中心,促进了新加坡创业教育与新公司创建的融合。据统计,在1980 年到2004 年间利用该校知识产权而衍生的企业有44 家,其中3/4 创建于2000 年之后,创业中心为70 多家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服务数据,可见由该校师生所创建的企业数不断增加。[19]另外,在创业中心所扶持过的企业中,已有10 多家获得外部基金的后续投资,这些企业2008 年综合收入达到1,200 多万新币(具体情况见下页表4)。

三、两所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比较

(一)两所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路径比较

综上所述,两所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发展历程有其共同点,即都是内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功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一般要经历至少20年不断积淀的过程。从大学内部看,要开发出有价值的创业课程或辅修课程来培养创业人才,同时积极实施一系列研究项目来创造知识产权,并不断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校园环境。从大学外部看,大学要主动越过校园围墙,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基于创业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的创业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1]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是应用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创建公司并促进地区转型的一个成功案例,从1980 年初开始实施多种创业行动,促进技术从实验室向市场成功转移。到80 年代末,IC2研究院通过整合政、产、学、研资源,实施创建技术型公司的战略,促进其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加速发展,对新公司生成、财富创造和工作机会增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乔治教授及相关基金会的支持下,奥斯汀技术孵化器创立,继而实施了包括得州资本网络在内的多种创业计划,使该校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获得进一步发展。[22]新加坡国立大学针对国内市场很小的现实,着眼全球构建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在于1988 年建立创新与技术创业管理中心,1992 年创建该校技术转移办公室,亚洲金融危机后创建大学公司。大学公司在初建的3~4 年,领导强调快速行动,直接授权部门主管实施大量创业行动计划。但随着组织的发展,将变革的战略方向设定为全球知识型企业,实施更多的项目并鼓励师生的课外创业活动。[23]

那么,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何时起步最好?资源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于其差异化的、独特的资源。领导者为了引起捐赠人、投资者或政府机构的注意、吸引人才并获取资源,常常创造试点计划,包括一门课程、一项研究或一个拓展项目。试点项目的成功可带来附加项目,在达到临界点前,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常常自然成长,之后,可能会变成大学正式战略计划和财务预算的组成部分。当然,市场拉动可能成为启动这一进程的催化剂,如,学生对创业课程的需求;成功创业者社交论坛;校友中成功创业者说服大学采取创业行动并提供财务支持或专业建议;政府机构要求大学支持经济发展而设立项目。[24]

(二)两所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要素比较

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只有提供丰富的资源环境,不断开发一系列教学、研究与拓展项目,吸引人才,聚集资源,才能孕育新生创业人才,提高新企业创办、生存和成功的机率,这绝非一朝一夕或单一行动所能奏效。[25]从两所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情况(下页表5)可以看出,尽管二者有其共同要素,但由于各地条件的差异,也存在诸多不同。例如,在慈善文化发达的美国,大学更可能设立捐赠席位,而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新加坡,大学更多向政府寻求创业资金支持。表5 所列要素不是发展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清单,相反,它反映了不同大学发展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现实。大学应根据其战略目标、资源缺口和领导重视程度,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但一个大学创业生态系统须达到关键要素的临界点,才能保持新生创业者或创业公司的繁荣发展,这是衡量一个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否成功的主要测量方法。当然,由于战略意图的不同,一些大学会把区域经济贡献(如专利转化率、许可收入、科技型企业的创办、生存和增长率、工作机会创造等)作为测量手段。

理论上,大学即使发起实施了表5 中所列的所有项目,也不一定取得预期的成功。这是因为大学所在区域可能缺乏足够多的创业人才。因此,设法通过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培养创业人才非常重要,可先从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做起,逐步延伸到教职员工和当地创业者。相似地,没有足够的财务资源,也难以对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因为即使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能够促生大量新生创业者及创业公司,但成长性差的公司可能从该区域迁走,而留下来的公司之所以不需要外部财务支持,是因为他们没有快速成长的强烈愿望。因此创造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临界点意味着必须具备足够多的人才、想法和资源,这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

新加坡国立大学案例阐释了在资源束缚条件下建设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需要克服的各种挑战:(1)从应用技术转向创造技术的挑战。为建设知识经济,新加坡需构建一个均衡的国家创新系统,既要引进国外跨国公司的创新活动,又要通过增加公共研发投入发展本地创新能力。(2)缺乏充足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挑战。这是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瓶颈,在高科技产业尤其是生物产业尤其明显。(3)创业文化和创业心态持久性的挑战。即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可能形成逃避风险和失败的文化,或者不愿把创业看成一种可行的职业选择。(4)技术商业化生态系统欠发达的挑战。新加坡能够从事研发的私有企业不够多,支持创业的生态系统较弱,风险投资行业处于初级阶段,风险基金关注风险较小的后期金融扶持,天使投资者、创业专业人士数量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构建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七大关键要素

要素一:高层领导的愿景、承诺与支持。两个案例研究表明,健康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需要大学校长、院长及继任的高层领导的承诺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战略意图,使创业成为大学及其所在社区愿景的核心。同时,需要高层领导前瞻性地向社会寻求资源支持,庆祝发展道路上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并激励利益相关者。

要素二:对项目和教师的强力领导。两个案例研究表明,加强对创业项目、创业中心、创业方案与实施的领导,强化对教师教学、研究与拓展项目的服务,对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进化非常关键。能力突出的个人可以成就一个项目、一门课程或一项研究计划,但创建一个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所需的综合本领要靠一个技能互补的团队才能完成。

要素三:长期持续努力。建立一个健康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因需要高度认同、勤奋、技巧和重要资源,通常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两所大学都花费超过20 年的时间才建立起各自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其发展过程既非线性,也非同速。虽然在发展的不同时期,领导的支持力度不同,但一个或多个创办者与拥护者的持续努力是必须的。

要素四:大量的财务投入。筹集资金不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任务,大量的财物投入可减少主办者和支持者在时间及精力方面的消耗,而且可使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免遭大学内其他部门的抵触和负面力量的干扰。两所大学都有长期的财务支持,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在建立大学公司时明确承诺每年投入该校总预算的约1%。

要素五:课程及项目的持续革新。面对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需要营造持续创新的文化氛围,不断变革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并对变革进行领导,适当保持与增减相关要素,通过持续创新发展新的项目。两所大学都是持续创新方面的典范: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依靠国际商业计划大赛的成功和IC2研究院世界一流的研究活动,参与创建了科技城模式,还创建了奥斯汀技术孵化器、得州技术孵化器和得州资本网络等三个联盟。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课程创新体现在发展和实施技术创业辅修项目上,主要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商业悟性和创业心态。

要素六:适当的组织变革。两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组织单位,提供三类服务:研究管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项目与捐赠席位);教学与课程开发(创业部门、课程委员会、案例图书馆、教师发展项目);拓展服务(孵化器、社交网络活动、技术转移办公室、商业计划竞赛)。两所大学还建立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机制,将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与大学总体任务、内外部伙伴联系起来,其目的是减少多种要素协调与沟通的成本,且能够使每种要素发挥其应有作用。既要保持组织持续创新的灵活性与流动性,又要迎接来自大学传统学术部门的挑战和抵触。

要素七:突破成功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临界点。一个开放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在当地有强大的影响力,而且还要向全球拓展并扩大其影响力。这就需要对内强化与各学院、各部门与教职工的关系,对外加强与当地和国内外的商业社区、投资机构、校友会、其他大学、非政府组织及政府的联系。一个新生的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非常脆弱的,若不能突破临界点,一个关键人物离职或者财务支持减少可能导致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夭折。领导者应全力推动其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度过实验期并获得多个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其速度越快,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获得认可并成为其大学战略组成部分的可能性越大。两所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都迅速突破临界点并不断发展。

(二)启示

对我国大学(尤其研究型或工科大学)来讲,有诸多启示。

其一,整合高校内外部资源逐步建立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本研究中所提供的两个成功案例能为正在摸索中的中国大学提供行动参照、激励和指引。但各大学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服务所在社区开始,逐步向省市、全国甚至全球扩展。自然资源往往并非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在很多情况下,自然资源稀缺会迫使人们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反而会激发创业行为。[26]新加坡国立大学就是一个例证。

其二,开放式大学创业生态系统需要多种高质量的研究、教学和拓展项目。像一个创业公司一样,仅有好的产品和配送系统是不够的,产品必须市场化并卖出去才算成功。类似地,大学领导者必须成为有效的沟通者、组织变革者、资源整合者、网络构建者和边界扩展者,才能推动大学创业生态系统走向开放和成功。

3.八个典型创业案例分析 篇三

通海县劳转办 2010年8月10日

一个农民的创业之路:巾帼不让须眉

1973年1月出生在云南省通海县九街镇碧溪村三组的农民女孩普绩,于1991—2001年在通海兴德糖果厂做临时工,历经10年的摸爬滚打,2001年白手起家创办了云南省通海斯贝佳食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长,9年时间,经过她的艰苦创业和辛勤工作,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公司已成为同行业中品种、质量、品种形象、生产规模、销售规模首屈一指的企业,现有国家专利19项,主产品有六大系列五十余个品种,产品远销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拥有豆末世家、斯贝佳、土风三个品牌。

提起普绩的创业之路,要从她攻克豆末糖的层数,解决一个“酥”字说起。豆末糖最好者,莫过于香甜酥脆,入口即化。口感好坏,由酥的程度决定,酥的程度由层数决定。层数少,不酥、不易化、口感欠佳;由于工艺上的缺陷,容易受潮结块。做好豆末糖必须从改进工艺、提高层数入手。传统的豆末糖只18层,有的甚至不到18层。这个传统能不能破?如果能,可以到多少层?普绩锁定了一个目标:把豆末糖做到最好!

要做前人没做成的事,就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普绩走出去拜访做过豆末糖的师傅,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去寻,一位师傅一位师傅地去求。一个无名小辈、一个陌生人、一个女孩子,想得到信任,还要学人家的秘传绝技,天方夜谭。难!释疑解惑非他 们不可,要有突破性进展,少了他们不行。这条路再难也要走到底。

普绩找到一位老人,家人知道来意后就撵她走,不走就骂。她被气哭了,流着泪走了。她强打笑脸,硬着头皮,再次走进了家门,又被骂哭了。去了骂,骂了哭,哭了走,走了又回来。第四次,老人被深深地感动了,给她约了一个子女不在家的时间。她去了,老人说:我这身本事,自己做不动了,家里又没人做,难得你真心实意地想学,我也不想把它带走。一个教得真诚,一个学得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普绩尽得了真传。“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再次被验证了。

两年时间、二十九位师傅、上千次试验,泪水、汗水,多层豆末糖做出来了,传统被打破了。普绩没笑,她哭了,所有参加试验的人都哭了。她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工艺,优选出最佳配方、最新工艺,做出了129层豆末糖,口感不好,保质期短的百年难题被破解了。多层豆末糖现已获国家专利。她把上市的第一批多层豆末糖定为29层,不忘师恩,以示纪念。

多层豆末糖是酥了,可易碎,不宜长途运输。上不了货架就不是商品,成不了商机。18层做成了129层是创新,把易碎的做成不易碎的,还可不可以再创新?没有做不成的事!普绩开始了再创新。她想到了香甜的巧克力,把巧克力作为豆末糖的外衣,豆末糖作为巧克力的内馅。硬化了的巧克力使豆末糖不易碎,细腻的巧克力隔绝了空气,使豆末糖不易吸湿,大大延长了保质期。豆末糖穿了巧克力外衣,一个豆末糖的新品种诞生了。巧克力夹了豆末糖的馅,一个新口味的夹馅巧克力也同时诞生了。国内一位较权威的巧克力专家,对普绩的创新思维和勇气大加赞赏。巧克力以其文化品位、健康、营养和美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巧克力引入了豆末糖,以创新的口感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生产角度说,这是一次产品创新;从市场角度说,则是一次营销理念的创新:借巧克力这件华丽外衣,美化产品,提升价值,改善风味;挟巧克力的名气和市场号召力,顺利进入高端市场,获得闯荡大市场的好机会。

有了多层豆末糖、巧克力豆末糖,就有了敲开省外、国外高端市场大门的资本,却没有站稳脚跟,做大做强的实力。早在2001年,斯贝佳豆末糖就曾进入香港、马来西来、新加坡;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市场,深受欢迎。因为规模小,供不了货,不得不放弃。规模制约实力,决定发展,大发展要有大市场、大规模。斯贝佳的发展需要规模,行业的产业化发展需要规模,需要二个、三个、四个斯贝佳。斯贝佳要做第一个实现规模化的企业。

为进一步缓解厂房狭小、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实际,公司把省内的营销中心设在昆明,把国内的营销中心设在深圳。在管理上,引入“六元要素”,新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产品遍布昆明各大超市,并通过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销往全国各地。省内有商家要求买断某省经营权,省外多个经销商要求作总代理,省外常有消费者前来邮购、有消费者提出应 在当地销售……市场扩张对产品的需求,超过了公司扩大生产能力的速度。

斯贝佳有对传统的继承,有不断推出新品、精品的新技术、有在市场上具备强大号召力的精品,有极大的国际、国内潜在市场。但由于生产工艺瓶颈阻制及生产规模有限,国内外市场严重供不应求。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委员会委员、香港繁荣集团董事长陈玉书先生主动与斯贝佳合作,计划投资4965万元,筹建斯贝佳新工业园,斯贝佳成为中外合资企业。斯贝佳工业园项目选址于通海县曲陀关八组,占地面积127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50平方米,项目于2006年1月破土动工,于2009年5月20日竣工、投产使用。项目正式投产后,巧克力豆末糖年产量达10000吨。

4.助推青年农业创业典型案例 篇四

某镇团委

某镇团委以“三进三服务”大走访活动为契机,走访了镇内部分农业青年,在走访中针对青年效益农业发展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出“微爱心”计划,增强青年效益农业附加值,扩大社会影响力,帮助农业青年打开更大的本地市场,借势借力助推某镇青年效益农业发展。

一、背景

某是农业大镇,镇内拥有某镇(垟根、樟岙)优质文旦示范区和某镇设施葡萄精品园两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垟根文旦基地列入国家级“一村一品”扶持项目和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某葡萄园区被评为省级设施葡萄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农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农业青年置身于农业发展中,青年效益农业发展日益兴旺。

二、问题

1、镇域内农产品知名度不高。农业青年普遍觉得自身在玉环乃至整个某市的青年效益农业行业比较有知名度,但自家的产品在某的知晓率并不是特别高,有存在广告大了而农产品实际销路却未必大的矛盾。例如,绿野的蜂蜜玉柑茶,尽管在外名声较响,但作为新兴产品,在某乃至玉环老百姓中的知晓率并不高。

2、农产品竞争优势弱化。由于兄弟乡镇青年效益农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逝去,处于不进则退的境地。例如农之宝的土鸡蛋销路不好,由于市面上土鸡蛋良莠不齐,以次充好现象普遍存在,相对来说货正价高的农之宝鸡蛋销路越发不好。

三、做法

1.把握时机发动爱心义卖。大走访期间,恰逢某镇一年一度的“二月十九”传统物资交流大会,在与农业青年的交流中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向全县人民直观展示农产品,同时,镇团委提出以爱心义卖的方式增加社会影响力,树立农业青年反馈社会的良好形象,得到农业青年的积极响应。随后,镇团委积极向党政领导汇报开展“青春助力,爱心同行--青年效益农产品爱心义卖”活动,获得了党政领导的支持,经批准,为农业青年争取到了3个免费摊位,并以“每卖出一个鸡蛋,就有1毛钱;每卖出一包蜂蜜玉柑茶,就有8分钱;每卖出一只野兔,就有3元钱;每卖出一只雉鸡,就有3元钱;每卖出100元钱天恩石斛,就有5元钱,汇入汇入某青年效益农业爱心基金。让我们把爱心汇聚到一起,帮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圆他们心中的梦想!”的方式,一方面推广本土青年效益农产品,另一方面有效回馈社会,展示农业青年的优良品质。活得历时一周,得到了县、市媒体的广泛关注,玉环新闻、333新闻窗、金色港湾等节目相继报道,并在某市日报头版登出,迅速提高了义卖产品的知名度。

2.新媒体运用发酵活动影响力。在为期一周的“二月十九”爱心义卖全过程中,我们借助“某共青团”腾讯微博实时更新活动进展以及义卖所得金额,做到全程公开,引来了较多粉丝的围观,粉丝纷纷表示支持此次活动,并希望后续资助活动相应跟上。在与粉丝互动的过程中,某镇团委萌发了“微爱心”计划的想法,以“微爱心〃营养早餐”的形式,长期资助贫困学生,为他们提供包括牛奶、鸡蛋等的营养早餐,并全程在微博上公布营养早餐价目、微博召集送餐人员、直播早餐送达情况。同时通过微博宣传,接受社会长期赞助,第一期募得1800元社会资助。此外,我们还运用团购的方式,借助“肉包网”进行“微爱心〃营养早餐”的团购,第一期共募得392份早餐。

5.八个创业项目参考 篇五

特色茶吧主要销售鲜花茶,兼售水果茶,这在国内的一些大中城市已比较流行。常饮鲜花茶可以美容护肤,调节神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适合泡饮的鲜花有数十种,如红玫瑰,白菊花,芍药花,金银花等,价格每公斤在100-300元之间。目前饮鲜花茶的人还为数不多,但它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引领饮茶品茗的新时尚,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初期投入不大,需房租,装修,茶具设备等费用2。5万元左右。

创业项目参考2、病人饮食服务公司

址适宜选择在大中型医院附近,针对各种病人群体的不同状况,分别开列菜单。经营上应格外重视灶间卫生,不能像一般餐厅和送餐公司那么简单。前期应针对病人不同的病症制定出合理的食谱,顾客上门时要问清病人的症状,身体条件,心理状态,便于更好地服务;病人的订餐档案应妥善保管,不可出现任何差错。初期投入主要是房租,购买灶具等费用,约2万元左右

创业项目参考3、数码瓷像馆

主要经营项目是将人物艺术照等作品,图片加工成瓷像。投入需要2万元左右,其中1。2万元用于购置一套数码瓷像砖,烤印设备,一台电脑,一台扫描仪,打印机;5000元用于人员工资和一间20平方米店面(包括加工间)的首期房租;3000元用于流动资金。加工人员会简单电脑操作,2人即可营业。前期可适当作些宣传。

创业项目参考4、液化气钢瓶残液烧净器

该项目是专为烧净液化气钢瓶里的残液而设计的,安装在钢瓶的角阀上即可使用,不改变钢瓶,炉具的任何结构及使用操作。它的技术特点是利用液体分子运动学原理,将残液汽化后燃烧,使钢瓶内残液全部烧净,提高热值10-15%。该项目是节能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并可解决多人就业。

创业项目参考5、民俗服务公司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婚嫁,生日,乔迁,丧殡等各类民俗活动越来越受重视,而社会上熟悉民风民俗的人越来越少,因此该项目的市场空间很大。且投资成本低,人员均可是兼职,需男女主持人各1名,熟悉民俗,擅长策划人员1-2名。

创业项目参考6、考研学子服务社

针对众多考研学生学习紧张,无暇顾及饮食营养等生活琐事的现象,在高等院校附近租凭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购置相应的灶具等设备,为考研学生提供一日三餐及洗衣等日常生活上的服务,每月收取150元-300元服务费。办得好,可做出品牌,做大规模,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创业项目参考7、月嫂护理服务中心

初期投资1万元,包括房租,办公设备,办理各种证照手续费等。聘请护理工10名左右,进行专业培训,为客户提供产妇护理,产妇健康指导,生活护理等,收费标准800元/月。

创业项目参考8、粗粮营养早餐

6.八个典型创业案例分析 篇六

“振北啊, 是个老实娃!我没管过他, 打小疼他, 走哪把他扛哪, 在我肩膀上玩儿大的。87年他小时候身体不好, 老是生病, 三天两头去医院。平庄儿的大夫都认识他, 说这孩子和医院杠上了。后来, 给他看病的大夫是个文化人, 说我给孩子改个名儿吧!不能这么体弱多病, 得练好身体振兴北方。这才叫了振北!”

今天是农历2015年正月初三的晚上, 在内蒙古赤峰医院肾内科的病房里, 病床上坐着的矮小憔悴但是慈祥和蔼的老人是孟振北的父亲。大过年的, 为什么孟振北和父亲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原来是这样!孟叔叔年轻时候为了挣钱补贴家用, 在矿上做工, 环境潮湿, 落下了病根, 是肾病! 全身浮肿的厉害, 就是一个正常人充了20斤水的样子, 水肿又引起心衰, 肺衰, 呼吸困难!可是孟叔叔心疼儿子, 舍不得给儿子增加负担, 硬是瞒着扛着。

孟振北去给父亲买药了, 就我俩, 所以叨叨孟振北小时候的一些事。

是不是孟振北从小学习就名列前茅呢?才不是!跟所有调皮捣蛋的孩子一样, 孟振北是个问题学生。小学也不怎么爱学习, 还好那会他脑子灵光, 不学习也能考第一。可是进了初中, 学习就跟不上了, 考试倒数, 中考也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那会儿在老师同学眼里, 他就是典型的差等生。似乎差等生都有极大的共性, 他也是一个沉迷在网络的问题少年, 打电脑游戏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甚至打成了游戏里的NO.1。

高一那年, 学校开家长会, 孟振北的母亲期盼地看着老师, 问询着孩子的学习情况。结果老师冷冷了回了一句, “你儿子啊, 快领回去吧, 倒数第一, 没救了!”老师对孟振北母亲鄙视的那一瞬间, 就像一把刻刀永恒地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从那一刻开始, 孟振北坚定了信念!他要给母亲找回尊严, 要给自己找回尊严, 他要改变!高二的一次考试, 他从倒数第几名进步到了正数二十几名。班主任怀疑他作弊, 惩罚他站着上课。整整一年, 只要上班主任的课, 他就主动站起来走到教室后面站着上课。功夫不负有心人, 高考的时候, 孟振北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内蒙古医科大学。

2006年9月1日, 孟振北成为了内蒙古医科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一名学生。

你能想象么?2006年, 他从家拿到的每周的生活费只有10块钱, 都不够吃饭!所以, 他必须改变生活境况!课余时间, 当别的同学享受快乐的大学生活的时候, 他骑自行车到市里给高中生做家教, 发传单;寒假期间, 当别的孩子回家陪父母过年的时候, 他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打工。为图便宜省钱, 住的地方漏风漏雨, 晚上睡觉冷到骨头里。整整一个月, 他没有脱过衣服!到了暑假, 他回到赤峰平庄的矿上顶替爸爸做工, 捡拾矿石, 弯腰捡石头这个动作他要重复八个小时, 他一天要捡一吨石头!

如果说, 成功是被逼出来的话, 那么孟振北是被命运逼到了风口, 他必须强大, 强大到不被风吹倒!

20岁出头的孩子, 两眉之间竟然有一道竖着的深深的皱纹。这得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 多少烦心的事才能挤出这么深的印痕呢!他就像一个思想者一样思考着自己该何去何从, 创业!这是他唯一的出路!

23岁那年, 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筹集创业的资金、开拓市场。不久以后, 一家名为金硕的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创立了, 并且蒸蒸日上。随着发展, 公司正式更名为博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此同时, 他还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租用土地, 种起了蒙古黄芪,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武川县的劳动力过剩问题。毕业两年后, 他还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开设了与此同名的博骏汽车修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现在, 博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经先后在陕西、山西、北京开设了分公司, 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博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有在职员工35人, 加上各高校兼职人员共有近2000人, 共同推动着公司的发展与进步。公司从创立之初, 即确定了以教育培训为基础, 囊括会议会展业务与高校学生旅游业务的多方面、分层次发展路线。从创立伊始到现在, 仅呼和浩特市平均每年各高校学员就达5000人左右。2013--2014年, 公司新开辟的山西和陕西市场, 每年培训的学员由5000人, 增长到近10000人, 年平均创收100万元。会议会展业务及旅游业务每年逐步增长, 截至2014年底, 公司实现盈利150万元。

博骏汽车修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注册成立, 现有在职员工22人, 集机修、钣金喷漆、大梁校正、四轮定位为一体的综合性汽修厂, 可维修高中低档各类轿车。到2014年年底, 实现了年盈利50万元。

乘着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东风, 孟振北在武川县建立了“阴山药材农业合作社”。现有在职员工26人。采取基地种植与农业合作收购并进, 自行建厂加工的模式, 生产出了高规格的蒙古黄芪条芪、片芪等产品, 并与广州三九药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直接供予对方原材料。阴山药材农业合作社, 现已达到年种植2000亩蒙古黄芪, 加工销售300 吨, 实现产值200万元的规模。

面对取得的成绩, 孟振北及他的创业伙伴们一路走来并不顺利, 反反复复经历各种困难。公司缺钱, 几个人就轮流做饭;创业资金不足时, 他将大学时期买的车也卖了, 充当大家的生活费;公司最困难时, 他将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来缓解;没有资源人脉, 他就不厌其烦请教大学教师;没有思路时, 他带领公司员工爬山, 爬完一座又一座才能静下心来。没有困难能使他及他的伙伴们退缩, 因为他心里始终坚信困难是暂时的, 本来一无所有, 何俱之有?

今年28岁的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更多, 他形容自己现在就像中年人, 上有老下有小。我还反问, 你还没有结婚, 哪来的小呢!他微皱眉头, 慢慢地说, 公司的员工不就是小么?

创业对于每个人来说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缺的也许恰恰就是那种不想安于现状的韧劲, 还有那种逼自己一把的狠劲。有句话这样说的, 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做到了, 他并不满足, 所以他追求更好的。几次失败, 他瞬间敢把他以前都拥有的全部丢弃, 从头开始, 没有不舍!没有不愿!没有犹豫!因为他知道, 千金散尽还复来, 而他, 配得上更好的。

上一篇:大班教学反思大中国下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自我评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