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建设(精选8篇)
1.完善制度建设 篇一
完善制度建设 有效遏制腐败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伟大工程,科学推进、创新落实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了认真贯彻中央《工作规划》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扎实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就如何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进行了研究分析和理性思考,深刻认识到只有认真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充分保障制度有效性,才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一、完善制度建设,增强法制意识
(一)建立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是当今反腐倡廉的总趋势。“系统反腐”体现在制度建设方面,就是坚持从腐败现象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原因入手,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使各方面制度紧密配合、综合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建设:
1、进一步加强教育制度建设。增强全体职工的法律观念和制度意识,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根本。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廉洁从政的素质和公民依法监督的自觉性,使预防腐败工作更有成效。
2、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形成健全完善的监督制度,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化的关键。完善的监督制度,可以保证权力的授予和运行受到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3、进一步加强预防制度建设。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反腐倡廉 的治本之策,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应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4、进一步加强惩治制度建设。惩治腐败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条件。应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建立腐败现象专项治理制度,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其配套制度。
(二)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导制度制定。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制度制定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在制定反腐倡廉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入,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制定制度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以制度贯彻制度、以文件贯彻文件的做法,坚持从实际出发,紧跟形势发展,使制定出来的制度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2、善于抓主要矛盾,着眼解决关键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度来进行规范的事情越来越多。如何使用有限的制度建设资源,直接关系到制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在解决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的相关领域建立制度。
3、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利于执行。建章立制必须符合“于
法周延,于事简便”的要求。有些制度之所以不管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则性多、可操作性少,难以执行。因此,制度的具体规定要细,具有可操作性。
4、坚持群众标准,注重社会效应。党和国家的制度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需要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维护。这就要求在制定制度时,坚持群众标准,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意愿,提高制度的社会认同度。
二、健全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作
(一)、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加强党内监督对于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工作的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活跃党内民主气氛;定期开展党纪检查,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纪律;健全干部定期述职、述廉制度,增强干部自我约束意识。通过保障广大党员的批评、检举、申诉和控告等权利,努力提高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工作监督的效率和质量。
(二)、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腐败是掌权者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反腐倡廉监督本质上就是对掌权者行权的监控。领导干部是权力运行监控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全程式立体式监督,做到对领导干部的任前、任中和离任监督并重,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监督并重,对领导干部的纠正、诫勉和查处并重,对一般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对“一把手”的监督并重,进而保证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行权监控到位。建立权力公开运行的具体制度和程序,突出对权力运行重点领域的监控,突出对权力运行源头的监控,健全决
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重大决策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三)凝聚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合力。有效监督领导干部权力运行、避免权力腐败,就必须发挥好各个监督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种监督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向社会各界聘请反腐倡廉工作的信息员、监督员,调动社会力量,强化群众对党政领导干部反腐倡廉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这些信息员、监督员既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又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还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人员构成应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的代表。定期听取和收集巡视员、信息员、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搞好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健全完善信访举报制度,鼓励广大干部和群众参与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工作进行监督,并善于把干部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让干部群众及时发现和揭露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调动人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完善新闻媒体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多媒体等舆论阵地作用,邀请新闻记者现场观摩监督、从而把考察干部的内容范围扩展至“工作圈”以外的“生活圈”和“社交圈”,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真正形成监督合力。
三、提高制度执行力、保障制度有效
(一)严格执行制度。制度是由人来设计的,也要由人来执行和遵守;如果制度不被执行和遵守,再好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因此,在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应切实加强制度对执行的领导,保证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得到切实执行;通过制度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打牢遵纪守法思想基础,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切实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着力在领导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二)坚决维护制度。党员、干部不仅要坚定地执行制度,还要自觉同违反和破坏制度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违反制度规定的做法要及时提醒,提出批评,帮助改正;对严重违反制度的行为,要向上级领导和执纪执法部门检举。领导机关和执纪执法部门要担负起管理和执纪执法的职责,积极回应群众的检举,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每项制度都要明确监督执行的责任部门,使制度执行的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三)发挥领导干部作用。在执行和维护制度方面,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遵守制度,而且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同一切违反制度的现象作斗争。领导干部还要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切实做到行动先于一般干部,标准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严于一般干部。只有一级
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作出榜样,抓出成效,才能形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制度的良好风气。
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
2.完善制度建设 篇二
1 建立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机制, 实行专业管理
为了从体制上解决农村财务前清后乱、边清边乱“包包账”、不建账的老大难问题, 2002年, 在北旺庄办事处搞了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机制试点, 村级财务由办事处集中管理。取得经验后, 从2003年开始, 朔城区各乡镇成立了农村会计服务中心, 和经管站合署办公, 专门负责村级会计业务处理, 资产、资金的核算和管理, 并实行资金、印鉴、账户、票据等“六统一”。2005年, 为了巩固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成果, 朔城区委、区政府下发了《朔城区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 具体明确了委托代理的原则、工作流程、账户管理、制度建设、民主理财、岗位责任制、合同管理等相关内容, 使全区的村级资金、资产管理有了依据。同时推进了村级“村民议事会”建设, 积极开展民主理财。如在北旺庄办事处, 各村不仅有组织、有人员、有活动记录, 而且每一笔开支、报账单据上都必须由议事会盖章通过, 否则办事处会计服务中心不予记账。这样, 有效地发挥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完善了监督制约制度, 确保了村集体资金的安全。2010年, 区里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 并与农廉办密切配合, 专门负责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中心, 明确了代理的范围和职责;村里成立三资领导组, 配齐了村级报账员和保管员, 并定岗定人定职责, 形成了资金、资产、资源样样有人管, 监督、管理、规范事事有人抓的良好格局。
2 建立三资清查机制, 实行台账登记
农村集体三资面广量多。为了全面摸清农村集体家底, 朔城区建立了三资定期清查机制, 统一设置了《三资清查登记表》, 从摸清三资存量入手, 分别采取以账查物、以物对账、以账对账的办法, 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 并按村设立“三账三簿”进行台账登记。“三账”是《固定资产登记台账》、《债权债务登记台账》、《资源登记台账》;“三簿”是《银行存款登记簿》, 《现金出纳登记簿》、《产品物资材料登记簿》, 从而达到“五清”, 即三资总量清、资产状况清、使用情况清、管理责任清、经营收益清。特别是针对部分村级资产资源经营收益记载不清、兑现不明等问题, 统一建立了《资产资源经营登记台账》, 详细记载了资产资源名称、坐落位置、经营期限、承包租赁金、兑现情况等, 最大限度地维护了集体利益。
截至2010年底, 全区资产总额48 673万元, 其中货币资金17 330万元, 固定资产30 762万元;农村集体资源总面积5.70×104 hm2。
3 建立农廉网运行机制, 实行网络监督
农村集体三资运行时间、空间跨度大, 必须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为此, 朔城区在三资清查结束后, 借助全区推进农联网建设的有利时机, 要求全区各村三资清查数据全部录入三资管理系统, 并通过三资公开查询平台向群众实行“九公开”, 即财务收支明细公开、内部往来明细公开、资产及资产经营收益明细公开、资源及资源经营收益明细公开、大额资产变动公开、财务报表公开、单项统计公开等。
4 完善村级经济活动公开机制, 为群众解疑释惑
朔城区从惠民政策资金和村集体资金的每一笔开支入手, 公示一项, 落实一项, 不留尾巴, 不留后遗症。如张蔡庄乡对农村低保、农村医保、危困房改造、计划生育奖惩、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五保户供养、老党员补助、退耕还林补助、土地补偿、救济物品等都及时公开, 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一旦有反馈, 认真核实清查。近3年来因重点工程建设、高速路征地80.4 hm2, 土地补偿资金达6 000余万元, 涉及群众820户, 也因公开及时, 群众监管到位, 没有发生任何偏差。
5 建立完善三资管理制度, 实行规范化管理
3.完善公民参与制度 篇三
一、宪政的含义
关于宪政的概念,西方学术界有以下几种理解:(1)认为宪政强调宪法的权威,承认宪法是“法之法”;(2)宪政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人权;(3)宪政权力来自于“合法”和(人民)“同意”;(4)宪政是一种制度安排,如代议制、选举制、多党制、两党制、分权制等。我国古代也存在民本思想,但宪法、宪政却是从西方引入。我国学术界对宪政的概念众说纷纭,但主流观点都认为宪政是一种治国方略,区别于宪法。
董和平教授在其《宪政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所谓宪政,就是宪法政治,是指依据宪法的民主设计而形成的社会政治治理状态,是民治和宪治的结合体。在该文中,董教授指出宪政体制包括政治权力配置机制、公民参政机制和政党执政机制。本文仅就公民的参政机制予以讨论。
二、公民参与的含义
公民参与,通常又称为公共参与、公众参与,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率先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它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也就是普通公民运用和行使公民权利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
公民参与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参与的主体。公民参与的主体是拥有参与需求、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普通公民,即作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民,而不是泛指全体公民。二是参与的形式。公民参与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渠道,而且随着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参与的形式也在不断增加。三是参与的领域。凡是有集体生活的地方,就有公民参与的领域。公民不仅可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还可以参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或居民的社区生活。在本文的语境下,公民参与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
三、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各地的交通、通讯等条件参差不齐;公民的受教育水平不等,且总体水平不高;同时,受我国特定的历史、政治背景的影响,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由此,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表现为:1、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2、存在不同公民政治参与动机理智型与情感型、主动型与被动型的反差。3、公民的政治参与层次存在偏重高层次忽视低层次的倾向。4、公民的政治参与要求和参与能力存在反差。
四、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制度的措施
(一)健全我国公民参与制度
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参与权,相关法律中也有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仅是在原则上赋予公民权利,没有具体的法律制度予以细化,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 首要的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同时健全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其次, 要积极、稳妥、深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事实证明, 充满活力的政治体制不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而且能使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第三, 加强法制建设, 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依托和保障。
(二)扩宽公民参与的渠道
目前,我国公民参与表现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在其他方面几乎是空白。因此,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宽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是必要的。各地有关部门还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及中央有关精神,制定并实施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包括民主协商制度、与群众对话制度、群众意见征集制度、群众政治参与监督制度等,以完善我国的公民参与制度。
(三)建立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体系
为了使公民能更好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公民参与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制度保障和物资保障。制度保障是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资格、方式、程序等方面的规定。物资保障是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费用等方面的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公民的生存问题。公民只有在自身的生存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参考文献:
[1]杨海坤主编.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宪法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2]董和平.宪政问题研究[J].法学家,2008(2).
[3]郭圣耀,李丽.提高公民参与建设服务型政府[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6).
[4]刘玉.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2).
4.关于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建设 篇四
(草 案)
为进一步发挥工资分配的导向作用,梳理和规范各类人员薪酬分配关系,构建薪酬分配与个人劳动成果和单位经济效益相联系,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薪酬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各单位以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大力实施集团公司“两调整、两提高”和“两创新、两带动”战略举措,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工资分配的主要内容
目前,集团公司已初步建立了基于单位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指标按不同比例切块挂钩及预算管理模式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基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年薪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年薪制度,基于机关管理、技术人员职务序列的宽带薪酬制度,基于岗位能效评价的研发人员薪酬制度等集团公司各类人员薪酬管理制度体系,对调动各单位和员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解决了集团公司重组初期,因各单位发展历史不平衡、管理层次和经济效益差异大等原因带来的薪酬问题,实现了平稳过渡。但随着“4+3”产业板 块的确立和“两调整、两提高”、“两创新、两带动”战略举措的实施,集团公司在薪酬分配结构的合理性、薪酬管理的规范性和薪酬制度的导向作用等方面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为适应集团公司快速发展,解决同一板块不同地区、公司之间工资分配盲目攀比现象,以及理解不一致、执行偏差、覆盖面窄等问题,在集团公司层面建立和完善适应不同类型岗位人员特点、相对规范统一的薪酬制度变得非常紧迫和必要。为此,要进一步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工资分配,建立核算到产业板块(事业部),计划目标与效率、发展速度考核并重的工效挂钩预算办法;建立以企业、岗位价值评价为基础,以业绩、效益为导向的企业领导人年薪管理制度、机关宽带薪酬制度和生产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尽快形成集团公司规范有序、灵敏高效和富有活力的薪酬分配体系和机制,促进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二、创新工资总额宏观调控机制,强化工资预算管理 进一步加强工资总额管理,按照集团公司“4+3”产业结构,在实施工资总额工效挂钩管理基础上,强化工资预算管理,创新工效挂钩预算管理方式,助推集团快速发展。
(一)创新工资总额管控方式
根据集团公司各产业板块利润、营业收入、产量、质量安全等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分别确定相应的工资挂钩比例,核算到各事业部和相关板块公司,对煤炭、化工、有色金属 和装备制造、金融等集团战略支撑产业进行经营管控,工资总额实行月度预算、月度审核,加强经营过程和结果的跟踪管理;对矿业建筑、物流贸易和实业等集团重点发展产业实行战略管控,工资总额实行季度预算、季度审核,重点对经营结果进行监控和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监控+统算”的管理体制,强化预算执行力,对于预算超支单位进行问责和追究。
(二)创新工效挂钩方式,完善挂钩指标体系
根据集团公司年度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确定工效挂钩指标,把安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总资产收益率等作为共性指标,按照发展水平确定相应的工效挂钩比例和效益工资提取比例。个性指标要结合各单位行业特点和相关指标对企业发展影响程度,确定相应的切块比例。对于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等量值指标主要与计划目标完成水平挂钩,适度拉开单位之间初次分配差距,体现大发展、大增长,不发展、不增长,以发展保增长,以增长保提高。同时把安全作为否决挂钩指标,不断提升和强化安全管理,确保集团公司安全发展。
进一步加大人均效益指标的挂钩考核力度,对人均产值(产量)、人均利润等效率指标主要考核发展提升水平(本期累计实现水平和上年实现水平提升率),实行经济效益总量指标与人均效益指标双考核,着力引导各单位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减人提效,实现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创新管理转变。推动“两调整、两提高”、“两创新、两带动”战略举措进一步深化。
三、规范年薪制度,构建以企业价值评价为基础、以业绩和效益为导向的基薪坐标体系
加快规范年薪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基薪+效薪”为基础的年薪管理模式。
基薪按照企业价值评价排序确定,企业价值评价主要根据企业资产规模、职工人数、年营业收入、年创利润水平、安全环境条件和企业覆盖区域大小及所在地域(艰苦边远地区、省外环境艰苦地区)等企业指标,结合企业特点,将上述指标赋予相应系数权重,适度考虑企业所处地区艰苦程度进行系数修正后进行企业价值评价。按照企业评价值,确定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基薪标准,同一价值区间的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基薪标准一致,实行同价值同标准。
效薪按照个人业绩和效益不同拉开分配差距,体现分配活力,引导分配向高业绩、高效益倾斜。根据经营团队业绩效益完成情况,按照基薪1-3倍浮动确定效薪基数,根据个人绩效成绩拉开团队内部分配差距(效薪=效薪基数×个人业绩绩效系数)。
根据价值评价制定基薪区间标准,以企业经营起点公平的规范体现基薪的规范有序性。根据实际经营成果核算效 薪,以企业经营终点的效率不同体现效薪差异性,以效薪不同实现工资分配活力,不断探索高效有序的企业经营人员激励机制,倾力打造和培育企业家队伍,体现经营者在企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开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跃升的新局面。
四、规范机关管理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岗位序列,推行基于岗位价值测评的宽带薪酬制度
按照集团公司“H”型双通道管理原则,对集团公司机关、有关集团直管单位及各成员企业机关管理、技术和研发机构岗位进行梳理,通过岗位价值测评,规范岗位职务层级序列,推行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基础的宽带薪酬模式。
通过建立统一的职务(岗位)价值测评指标体系,对机关岗位进行测评,测评指标主要包括承担的工作风险、工作责任、工作压力及管理幅度和跨度等,借助专家咨询,基层单位广泛参与,通过科学测评,制定岗位工资标准,岗位工资为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部分,根据职务(岗位)价值测评,同一岗级岗位工资标准相当。
根据岗位工资标准按照一定比例确定绩效工资标准。绩效工资随个人绩效和企业效益上下浮动。个人绩效工资=个人绩效工资标准×单位经济效益系数×个人绩效系数。
通过职务(岗位)价值测评,制定规范有序的岗位工资标 准,体现岗位工资规范性。以个人业绩和单位经济效益差异体现绩效工资差异和个人收入差异。进一步加大工资分配活力和弹性,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五、在生产实业单位各产业板块推行规范的岗效工资制 按照《关于组织开展薪酬制度梳理规范建设的安排意见》相关要求,分别对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矿业建筑、实业等不同产业的管理、生产、技术、技能等岗位进行统一梳理规范。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评价以岗位工资和岗位效益工资为主要构成的岗效工资制度。
岗位工资是体现岗位劳动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劳动差别的工资单元,是岗效工资制的基础。在同一产业板块中,实行同岗位同岗位工资,即岗位工资打破地域、单位限制,按岗位不同分级,实行相同岗位相同岗位工资标准。岗位工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是员工基本生活保障部分,在岗效工资构成中相对固定,不随企业经济效益上下浮动。同时,制定岗位工资标准调整系数,根据企业艰苦偏远程度、行业板块经济效益、市场水平等因素对不同企业岗位工资标准进行定期适度调整。
根据不同板块特点设定效益工资基数,包括岗位效益贡献系数和企业效益系数。岗位效益工资按照不同岗位对组织的结构贡献和企业整体效益进行浮动,岗位效益贡献系数从1.0向上浮动,体现不同岗位对组织效益结构性贡献;企业 效益系数从0向上下浮动,根据企业当期总体效益而定,即效益工资=效益工资基数×岗位效益贡献系数×企业效益系数。
建立员工岗效工资制,通过岗位价值评价,实行相同岗位相同岗位工资标准,体现工资分配刚性和有序性。效益工资则随单位整体经济效益和岗位对企业效益贡献程度即时上下浮动。员工工资水平差异通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岗位贡献体现,即以效益工资体现分配活力和收入水平差异化。
六、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
5.完善制度机制文档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以及本支部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为关键,不断探索和建立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永葆党员先进性,为推动我校实现建设山区特色学校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把握原则
第一,认真搞好规划,注重长效机制的实用性原则。对照《党章》和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党的工作实际,对现有的党建工作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进行制度重建,看看哪些规章制度需要修订完善,哪些需要重新建立,哪些可以进行探索。明确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什么时间完成,确保制度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二,坚持实事求是,注重长效机制的科学性原则。制度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非常强的工作。要坚持科学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规律、认真总结提炼、反复论证试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增强针对性,探索制定长效机制。
第三,制定监督措施,注重长效机制的有效性原则。在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的时,要注意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和监督机制,真正使长效机制落到实处,长期坚持,发挥作用。防止摆花架子,走过场。
三、目标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学习机制。hjt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时指出:“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经验。”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激发党员学习的“内动力”,从建立和完善党员学习机制上入手,把党员的学习教育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要坚持对党员的学习常抓不懈,强化制度措施,主要制度包括:《党员集中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党员每季度集中学习六天;《读书、学习交流制度》,《党员自学制度》,党员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并认真作好学习笔记,对党员学习笔记,每半年检查一次,对学习情况,每年考核一次,将政治学习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绩效工资量化之中,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取消评选优秀和先进的资格。
(二)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提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理论指导、以人为本、虚功实做、言传身教、自我教育的原则,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党员教师的理想信念、形势任务、职
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廉洁勤政教育。制定《党员定期倾听群众意见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召开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直接倾听意见;《党员思想状况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队伍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思想问题,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抓好思想教育;《党员谈心制度》,把生活困难、岗位变动、受到奖励或批评、同事间出现矛盾、新近调入、工作中有纰漏以及学习不够主动等八种情况的教职工作为必谈对象,了解他们的苦衷,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体现出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激励广大党员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三)完善党组织建设和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要遵循“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交换意见,沟通思想,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参加组织生活会,要带头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决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二是建立《支部成员联系点制度》。抓好党建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学校党建工作制度。主要制度包括:《党支部工作制度》,规范学校党支部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三会一课”制度》,规范“三会一课”的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检查考核等。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党员学习制度,使学习培训纳入制度化轨道,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及时、长期、经常、有效地接受教育。
(四)建立完善培训制度:(1)集中培训,每半年一次全体党员集
中学习培训。(2)积极参加上级组织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等举办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3)加强对新发展党员的培训,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制度。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品行端正,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对入党对象的考察培养要严格组织程序,建立考察档案,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五)、建立考核检查制度。要健全完善学习培训考核检查制度。
(1)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包级包班责任制和贫困家庭(教职工、学生)帮教制度,认真落实责任、强化督查措施,保证实效。(2)学习培训实行实名签到制,定期检查,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补课。(3)量化学习培训指标,做到有部署、有检查。(4)建立党员读书笔记、学习园地、心得体会交流,学习培训成果展评等有效活动载体。(5)每月都要组织一次“四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观看一部党性教育影像,写一千字读书笔记,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建立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班子成员除遇特殊情况请假者外,都必须按照参加,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检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决议、指示的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根源,明确责任。对照党章、准则及上级党委有关规定,检查班子成员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制定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整改措施,民主生活会要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具体措施
(一)、坚持不懈地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坚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学习教育的全过程,每年要定期举办2期以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班,结合不同时期工作的重点,组织党员学习。通过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
(二)、坚持不懈地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在每年开展的教育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安排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并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精”与“实”上下功夫,丰富教育内容。二是在“新”与“活”上用力,改进教育方法。针对不同对象和群体的特点、要求,力争用新颖、灵活的方法吸引党员干部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在“多”与“变”上做文章,教育党员干部把远大理想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团结开拓,严肃执法,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
结合本职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让党员干部正确面对国情、省情、市情、乡情。要不断创新形势任务教育的方法。结合我校实际,做到讲实情、交家底,讲发展、交政策,讲思路、教方法,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要坚持正面教育与典型引路相结合;坚
持形势任务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形势任务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针对党员教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理顺情绪,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进一步树立发展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坚持不懈地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改变干部作风的必然要求。党支部要把党的宗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努力塑造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端正工作作风,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增强事业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推进我校的文明建设。
五、组织领导
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永葆先进性的关键措施,必须切实强化领导,落实组织责任。支部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党员整改措施落实工作的具体指导,切实达到思想上求深入、措施上求到位、重点上求突出、问题上求关键的目标。要认真履行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落实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努力解决实际为题,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6.完善班组建设 篇六
我叫刘乃东,是高金数控直线导轨装配的一名班长。在全员立项中,针对班组前期存在的管理简单粗放,无章可循,随意性大等问题,我进行了立项,题目是《建章立制,夯实班组管理基础》.*(打开立项表)
一、找准问题点,有针对性的立项
在立项前,我对班组存在的主要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找出了班组存在的主要问题点有5个方面:
1.员工技能水平低,全班所有人员均为中级工,不适应生产高水平的直线导轨的需要。
2.装配过程质量控制不达标,存在标准不高,预紧力、锈蚀等问题久治不好的问题;
3.现场管理不规范;(包括:物品使用、责任划分、账目管理等)
4.材料使用率低、浪费严重;(比如:导轨的裁切不合理、低值
易耗品浪费严重)
5.班组考核制度不完善,无章可循,随意性大。
为此,我通过立项提出实现班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目标,并制定了保证措施。
二、以细化基础工作为切入点,确保立项目标落到实处 措施一:规范员工培训。主要有三个方面
1、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1)建立班组周质量例会制度。我们规定每周五下午3点—4 1
点召开质量分析会。主要对客户反映的质量问题和生产装配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使各种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成立质量攻关立项小组。针对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全员参与,进行质量攻关立项,这样做既可增强班组员工的质量意识,又可解决现场质量老大难问题。
(3)瞄准先进水平,培养员工精品意识。我们用(NSK)的高水平的样件作为产品追求目标,在员工中开展达标活动,激励员工赶超精品的意识。
2、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1)实行工序定期轮岗互换制,培养岗位多面手。我们将装配工序分为初装和总装两大工序,人员也一分为二,分为两个组,一个星期轮换一次,进行多工序、多技能、多岗位培训和学习。用8个月时间员工全部达到复合岗要求。
(2)制订培训计划,培养高级装配工。我们已开始制定内部培训计划,利用外请老师培训和岗位一对一互帮互教的形式,计划用一年的培训时间,使现有的装配工全部由中级工达到高级工水平。
3.对症下药,控制质量的“多发病”
(1)预紧力的控制
①规定每周五必须对弹簧秤与检测仪的预紧力进行校对,提高弹簧秤所测数据的真实性,保证装配与检测的一致性;
②实行比对法工作。我们在装配工作现场摆放了具有国际先进
水平的(NSK)的导轨样件,以它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比对工作。
(2)控制导轨、滑块的生锈的现象
①建立上序对下序追责制。用顾客的眼光要求上序,上序对下序负责,下序监督上序,杜绝带锈转序;
②硬性规定各工序操作者在工作时都必须戴手套,违者按考核标准扣分;
③建立周巡查制度。规定每周一对现场进行巡查,及时防止和处理现场的锈蚀问题。
措施二:规范作业管理。
1对物品使用实行“三定”
(1)定量发放:凭路线单领取配件,专人领取、见单发放。
(2)定位存放:所有配件做到定位存放,如:螺钉放在一号架第二层。
(3)定型摆放:按照导轨的型号、长度分类摆放,做到支点间距在900mm左右,成品导轨副的滑块在导轨上的位置要按照工艺要求放置,减少现场摆放造成的弯曲现象;
2、以责任制形式固化班组日常工作。我们已将每个岗位的责任转化为表格,由表格反映出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实现可操作,可追索,使班组工作能目标量化、数据化的全部用图表表示。如:
《工序职责目录》 此表表示装配的每道工序都有人负责和对每道工序的工作标准和要求。
(见《工序职责目录》)
《卫生责任区细化》 我们班组将卫生责任区也进行划分,目地是在我们班组工作中决不口头传递指令,每个人按分担的责任区,各负其责,把责任区工作内容当做份内工作来做。、建立班组账目管理制度
目的是让每个员工的工作具有操控性。我们建立了以下四张表格:
(打出《日产报表》)
《日产报表》 此表有效的反映了装配主要工序的日产量完成情况。便于考核,比较直观。
(见《合同追踪表》)
打出《合同追踪表》 此表的作用是防止合同产品,延误交货期。同时反映出某合同产品的工作进度。
《外协件更新表》《导轨滑块库存更新表》 主要作用是防止短线。做到需要什么买什么,少什么干什么。
4.建立个人工作记录,实现工序责任追索制
(见《个人工作记录表》)
这个记录表的作用是假如用户在装配过程中不小心将产品损坏,可以通过记录查出相应的原始数据。在此表中附有个人装配编号,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是个人粗心大意所为,可以追究到个人。措施三:物品的合理使用与控制,主要做法是:
1.采取导轨套裁减少尾料的方法:
① 按照配套目录将导轨套裁,规定装配时所有剩余导轨长度不得
小于1米,减少材料的浪费。
② 经测算后,规定线轨的合理余料标准为不得大于两个孔距。③ 如果出现两个孔<某导轨<1米就连带前一根不装,备以后使用,这样做,可以使导轨合同和配套都能使用,提升了材料的利用率。
2.采取措施减少钢球浪费方法:
①把掉在地上的钢球收集起来,逐月比较,警示员工
②增加必要的附具,10月份开始滑块装配台上,在滑快下面放了一块软布,防止钢球掉到地上。
措施四:细化考核制度,实施积分制考核。
为了解决班组管理粗放,员工工作好坏凭印象、凭感觉,考核无依据的问题,这次立项中我们制定了《积分考核标准》,并编制出《积分考核表》,对全员实行工作积分制考核。使员工的工作做到了有标准、有量化、有记录,可考核。
(见《积分考核标准》)
有了这张表,到了月底,全体人员的工作好坏一表见分晓,公开通明,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的立项汇报,请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予指正。
谢谢大家!
直线导轨项目组装配班
7.完善制度建设 篇七
(一)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能够保证企业资金和资产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 实现内控制度目标需要足够的执行力做保证。企业对制定的内部控制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对内控执行的监督力度不足, 容易造成基层员工不能详细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 或者由于单位监管不严及员工懒惰造成有章不循的情况发生。执行力度不足影响有效的内控制度作用的发挥, 因此, 工业企业需要加大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力度并加大执行力度。
(二) 制衡牵制机制有待提高
工业企业需要的资金周转量大, 生产环节多, 大量的原材料、库存商品、次品废料和机器设备都需要管理, 资产管理中的牵制机制不建立起来, 就难以保证资产在运用过程中的安全。跑冒滴漏、资源浪费及管理人员利用制度漏洞监守自盗的现象就容易发生, 资产流失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形成经常性的亏损, 阻碍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另外, 牵制机制的缺失形成的权力运用制衡失控情况最为有害, 可能会引发集体舞弊或者集体贪污。所以,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须要重点对制衡牵制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 通过机制保障单位所有员工各司其职, 相互监督, 对企业财产保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就是要将资产审批管理流程中的权力运用, 用互相制衡的牵制机制制约起来, 形成相互监督的局面, 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运行。
(三) 信息沟通不畅, 影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信息沟通是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黏合剂, 为单位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改进管理方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财务的管理活动与企业的其他经济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渗透于各个生产环节之中。企业中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每个部门就无法及时获知财务内控目标, 同时, 财务部门也无法了解生产过程中各部门遇到的财务问题, 不能及时从财务角度为企业领导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另外, 生产销售环节的信息不完整直接影响部门预算信息的准确性, 使得财务控制措施无法落实到位, 失去了预算控制等控制活动的作用。沟通不畅还容易导致重大内控漏洞的长期存在, 给企业内控措施的实施带来阻碍, 对企业的生产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
(四) 风险评估工作有待加强
当今市场变化莫测, 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工业企业的风险评估工作还有待加强, 对面临的市场风险估计不足、资金管理水平不高、盲目的乐观主义及较为单一的筹资渠道容易给企业带来经营失败的风险。所以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 应该重视风险评估工作, 对企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风险及时发现、及时制定对策, 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
(五) 财务内控制度修改完善不及时
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修订,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者需要每年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梳理, 评估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存在缺陷的严重程度, 并提出修订意见, 由企业管理者做出最终的修改决定。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内控制度的时效性。
二、完善工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 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力度, 加强执行监督力度
工业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工作, 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了解到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内控活动, 并且能自觉遵守。同时应该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 提高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内部绩效考评与奖罚机制推动和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以立体化的绩效考评促进员工自觉遵守内控制度, 以公平合理的奖罚制度督促员工认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使全体员工具有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 完善内控制度的牵制机制
内部控制的牵制机制要作用于审批和执行过程中, 对企业重要的事件要进行集体决策, 不相容岗位要坚决予以分开, 形成相互牵制的管理局面。在会计核算方面, 一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独立性, 减少职位升迁和工作岗位等原因对财务人员的影响。大的企业集团可以在单位内部实行会计轮岗制或者会计委派制, 减少基层生产单位领导与财务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提高财务人员的内部监督作用。
(三) 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 提高内控制度的有用性
内部沟通有利于解决部门间的矛盾和问题, 提高内控措施的执行力度。在设计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与其他部门的交流, 努力实现内控活动的交叉融合, 防止财务内控目标的相对独立引发管理矛盾, 实现管理的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促进多部门的配合, 提高内部管理信息的质量, 使财务部门制定的预算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保证预算监督管理目的的实现。
(四) 提高风险评估的内部控制建设
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 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科学设计企业的资金筹集方案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风险评估措施要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个方面积极发挥财务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 利用财务信息和内部管理信息识别出企业经营中的风险, 评估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级别和风险影响, 并且从财务角度提出较为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过程中, 要将风险评估工作写进财务控制职能中, 作为财务部门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工作内容, 提升企业的风险评估应对能力。
(五) 加强内审职能, 及时完善内控制度
工业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加强内审部门的人才培养, 丰富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 提高其对经营环境的敏锐洞察力, 使其能够通过内审工作查找出管理漏洞和重大内控缺陷并提出专业意见。内控制度的制定者也要及时修订内控制度, 保证其有效性, 实现内控的管理目标。
三、结束语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保障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工业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财务内控现状, 从内控环境、内控措施、信息沟通、风险评估等方面加强建设并逐步完善, 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瑜.中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4) .
[2]樊珊珊.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 2013 (15) .
8.对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财务 会计管理制度 完善
会计管理制度是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为了处理财务各项事务而制定的管理制度,依靠制度来约束会计的管理行为,从而达到规范管理的效果。尤其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完善,应将制约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各种因素考虑其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来优化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一、原有会计管理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会计管理制度是约束整个会计事务操作过程的重要保证,其中对会计人员的管理非常关键[1]。企业的财务体系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是其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企业的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着素质不高的现象,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另一方面,随着新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原有的财务理论知识已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缺乏足够的财务管理经验,使得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受到制约,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提供管理建议等方面的执行能力都有待提升。
(二)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财务的运营,离不开会计管理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但是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出现的会计管理问题也在不断增多,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社会在不断发展,因此而衍生出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部分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只是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张贴起来,其实施力度却很小,是制约管理制度实施的最为关键的问题[2]。
(三)监督与管理力度不足
监督与管理彼此伴随着的,若监督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会大大影响会计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对会计人员失去约束力,使得会计人员的积极性被削弱。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不足,当会计人员遭遇职业道德与利益诱惑的艰难抉择时,其会选择丢弃职业道德,进而出现偷税、做假账等现象,会让会计人员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性,为完善管理制度提供基础
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性,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对完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为提升会计管理水平提供奠定人才基础。首先,会计人员应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不受利益、名誉所诱惑,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对会计人员自身也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3]。以敬业爱岗、求真务实的工作的态度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自觉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保密自律。其次,会计人员应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和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过硬的专业素养适应社会环境日益变化的需要。同时,企业应加强岗位培训和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引导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审查,以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托,若只是将会计管理制度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应伴随相应的监督机制来予以约束,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会计管理制度的监督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在内部控制方面和外部审查方面,实现对会计管理制度的双向监督,更有利于优化与完善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4]。在企业内控机制方面,内部控制体系应涵盖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企业的现金流和各项支出等各个方面,大至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小至水电费的报销,都要进行逐一的监督和审核,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通过内部控制与监督,进一步优化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在外部审查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干预力度,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核查,可有效约束、规范企业与会计人员,以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加快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可以借助社会监督的力量,充分发挥中介监督的作用,聘请中介机构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三)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以丰富会计工作内容
企业应健全会计管理制度,摒弃传统的会计管理观念,应加强对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避免出现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细化岗位作业标准,明确各个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对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公开业务流程和组织程序,坚持做到各司其职、层层把关。通过制定制度,依法管理,防患于未然,把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逐步完善现有制度,尤其是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应当结合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及时梳理和整理相关制度,调整完善各项内部控制政策、程序及措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三、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在建设的过程中遭遇了瓶颈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优化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应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优化管理制度提供基础;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审查,以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丰富会计工作内容,为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郑敏,隋旺梅.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2:179.
[2]王爱香.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J].经济视角(中旬),2011,10:172.
[3]刘秀玉.当前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261-262.
[4]张沫.完善会计管理制度的措施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13:171.
【完善制度建设】推荐阅读:
人大制度完善10-18
集体土地制度完善08-07
如何完善部门制度09-26
证人保护制度的完善11-15
完善金融制度维护金融安全06-15
如何完善企业管理制度10-06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探析10-23
坚持完善职代会制度建设07-22
浅析私募基金制度的完善09-03
论完善我国行政处罚的听证制度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