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2024-11-09

瑶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共8篇)

1.瑶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篇一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艺术也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建筑装饰是建筑营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承载着民俗的、民间的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

民居建筑装饰,作为民居建筑中的一项专题,保存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是研究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等课题的珍贵考古遗存。

传统民居装饰元素是综合文化的体现,包括建筑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涉及的学科领域,并因时间年代的流变有所发展与变化。

本文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为例,探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方面的内容。

2.瑶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篇二

一、西南传统民居特点

总体来看, 瑶族传统民居呈现出干栏式建筑固有的特征:因地制宜, 当地石山土山林立, 地势高低不平且多山繁木, 当地居民喜傍山而居, 就地取材, 搭建起传统干栏民居, 身处山麓自然环抱之中, 与所处地形完美依托, 俨然是从崇山峻岭中生长而来的建筑, 与周边环境达成了很好的适应性;结构方面, 采用穿斗式架构, 这种做法节省木料, 其各柱直接承接各檩, 受力简单明确, 整个空间立体受力;空间布局, 一层饲牲口, 二层供起居, 三层备储物, 特有的功能划分一直传承至今;建筑材料, 以当地木材为主, 在不破坏周围生态的前提下自给自足, 且木结构房屋具有建造周期短, 施工简单易行, 防风抗震等特点, 而瑶家木屋更具有防虫防蛀的优越性;用材环保, 在建筑材料可再生方面来说, 木材作为自然生长物, 可通过间歇砍伐、定期栽种等方式实现再生利用, 且作为自然属性的材料, 木材也可实现自然的回收, 无污染无破坏;文化性, 民居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 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一个民族宗教信仰、家庭伦理思想和民族心理意识等深层文化心理。无论是堂屋的神龛还是灶房的火塘, 都是家庭的象征, 维系着个人与家庭的命运, 伴随着瑶家民居传承至今。

二、瑶族传统民居现状

民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屋搭建对风水的选择,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房屋的整体布局, 反映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睦;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则取决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但在当今新旧建筑的冲击下, 人们希望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 使其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此为外部原因, 而就这些流传了一个世纪甚至更多的旧民居自身而言, 更存在多种安全隐患。而让人遗憾的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一栋栋现代化的住宅进驻村寨的同时, 一座座独具风格的传统民居随之分崩离析, 瑶族风格荡然无存;而有的地方则是在推进传统民居改造的过程中, 忽略了民族地域特色, 在未对当地民俗文化及传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 走进了把不同地域建筑草率嫁接的误区, 不仅风格混乱, 不能体现民居建筑的美感, 更失去了固有的民族特色。

传统瑶族民居经年久远, 建筑自身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隐患:多数干栏民居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出现如木质结构年久失修部分或已腐朽, 屋顶破损开裂甚至已经塌缺, 扶梯不稳等常规修缮无法解决的问题, 且全木质结构还存在火灾隐患;采光不足:就室内采光来看, 整个房屋少有开窗, 开窗过小, 致使光线严重不足, 昏暗光线使整个空间给人一种狭小隐晦的感觉。火塘作为干栏式民居建筑的灵魂, 虽然久经烟气熏染的木质房屋具有防虫防蛀的功能, 但室内光线会因烟熏雾绕而更为暗淡;通风不畅:生活区和厨房往往没有好的分隔措施, 常年不灭的火塘造成屋内空气不佳, 而通风不畅使得室内烟尘集聚不散, 空气变得更为污浊;保温隔热:当地传统木结构房屋多数存在保温隔热效果差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这些房屋墙体及屋盖大多较为稀薄, 绝热性能差, 室内外热交换强烈, 在特殊季节需消耗大量木柴取暖。

三、保护改建的主要原则

1. 就地取材, 改造取材源自当地, 而当地村民对本土材料的熟悉也利于其参与进施工中来。

木材料在当地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 而外墙体墙面则选用当地石灰、水泥、碎石等传统易用材料, 墙基以土、石、石灰岩砌成, 土生土长的材料也更能呈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民居文化。

2. 选址考虑, 在原有民居因自身原因已无法再行修缮改造, 并对其完全保留不拆除的前提下, 另觅场地。

仍选傍山而居, 使得建筑原有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延续, 体现其原有的地域特点。

3. 安全性, 解决旧民居安全方面的不足, 如木质结构的承重, 火灾安全隐患及护栏扶手松动腐朽等问题, 使用新结构新材料来提高民居安全性。

四、改建方案的设计

1. 功能分区规划

在功能分区上, 仍沿用传统干栏式层分区的特点:一层作为饲养牲口之用, 二层作为日常起居之用, 设厅堂、卧室、厨卫等, 三层作为储粮存物之用, 或可兼备阁楼居住的功能。保有原有居住模式又使得传统民居特色得以延续。细节设计上, 一层起墙围合成院落, 划出圈养区设围栏圈养牲畜, 既缓解了一层的卫生状况又使空间划分更人性。二层起居层设入户平台走廊, 开辟出一个入户缓冲地带, 可供平日户外活动休息。台阶的材料由原来的木质改为砖石, 提高了安全系数。

2. 结构设计

当地传统民居多采用穿斗式架构, 这种结构虽有自身的优点, 但其造型结构复杂, 施工困难, 增加了修建房屋的成本和时间。另一方面随着施工工艺的进步, 可以选择木材消耗量更小的结构, 从而减少森林资源的流失。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首选房屋结构为木质结构, 一方面源于木结构房屋出色的抗震性能 (调查发现, 地震中木结构房屋坍塌造成的死亡率几乎为零) ;另一方面木结构房屋施工快、造价低且居住舒适度高。参考灾后重建的木结构样式, 穿枋式结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特点为:每片山墙由木柱和木穿枋穿插构成, 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 山墙之间靠檩条, 各层穿枋连接檩条直接支撑于柱上。这种设计施工较为简单, 材料消耗相对传统木结构房屋更少。通过力学和抗震性能分析, 穿枋式的承载能力更大, 抗震性能更为优越。

3. 采光通风

传统瑶族民居由于开窗少且开窗过小等问题使得室内光线常年暗淡隐晦。采光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开窗大小、方式及所用材料, 而伴随着玻璃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大量应用, 其价格低廉, 透光性好等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采光问题, 在传统吊脚楼改造中同样适用。进行门洞及窗位的再设计, 通过加大亮窗面积的方式来满足室内采光。结合当地民居的特点, 牲口层架空并不存在通风问题, 起居层和储备层在开窗的改进上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原本四壁围合密不透风的缺点。

4. 保温隔热

针对传统木结构保温隔热效果差的问题, 根据木结构房屋自身的特点, 可以从墙体、屋盖两方面着手进行保温隔热设计。

墙体保温设计, 建筑热量耗散的主要途径是墙体散热, 提高墙体保温隔热性的措施是外墙浅色处理, 减小热辐射;利用当地田间弃置的稻秆加工作为墙体的填充材料, 经加工而成的保温材料绝热性能良好, 既实现了当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又节约了建造成本。

屋盖保温设计, 屋顶受外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其保温隔热性能的提高尤为重要。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减小屋面坡度, 坡度小的屋面保湿隔热性能较坡度大的屋面更为优越。

5. 防火问题

作为木结构建筑, 无论在民居本身还是聚落内部都存在火灾隐患。出于对防火问题的考虑, 设计之初在建筑材料运用上减少木材的使用, 除去屋内架构, 其它部分多采用砖石及其他材料替换;在聚落方面, 由原本的户挨户毫无间隔可言逐步向“大聚落, 小群落”模式转变, 即村寨为主体, 局部为单元的模式, 这样使得一家失火以免殃及全寨。

五、改造后的优点

改良的木结构房屋架构简单, 就地取材, 在节省开支的同时, 减小了施工难度, 缩短了施工周期。改良的新民居在功能分区上保留了原有的楼层功能, 沿袭并改进了原本的结构设计, 尊重传统风格并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创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因地制宜, 无论是在材料选用或是建筑选址上都承袭了原有传统民居的特点, 保留具有象征意义和一些流传已久的建筑组成部分及符号元素。

六、经验与思考

民居改建的意义不仅在于乡民居住环境的改善, 同时也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造。从建筑周边环境的约定俗成到建筑功能划分的根深蒂固, 建筑本身被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火塘、晒台等在人们心中的精神功能已远远大于其物质功能, 在保留这些精神符号的同时, 加以调整与改善, 使之更符合改造后的民居环境。这样以来尽管在改建后由于材料的改变而带来其外部特征的些许改观, 但在其深层含义上我们仍能找寻到传统文化的印记。

传统民居的保护、修复与改建是历史上各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 落后的居住形态被先进的所同化和代替,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传统民居的改建是从不间断进行的, 其内部各要素都因时代的局限而明显不同, 单传的以一种模式或固有经验看待民房改建是不科学更是不现实的。传统民居在现代文明撞击下改建已不可避免, 然而民居改建在历史上仍具有各个阶段的特殊性, 对于传统民居改造有效途径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摘要:长期以来, 在对待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上, 是保护, 还是改建?成为一个争议点。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旧城改造在全国各地已然实施, 新旧建筑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民居建筑的改造问题日益明显。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翻修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传统民居,改建,传承,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徐祖祥.瑶族文化史[M].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1.

[2]陆鼎元.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3]何晓昕.风水探源[M].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0.

[4]鲍家生.支撑体住宅[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5]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东北满族民居建筑特色 篇三

满族是中华民族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白山黑水辽阔的地域。满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先后建立了渤海,大金、后金和大清王朝,大量的满族民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有的地域特色正逐渐引起建筑学及传统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视

一、满族历史背景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的最早祖先。辽、宋、元,明几个朝代称“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以东、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1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以女真人为主体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共同体满族。满族的先人在进入辽东之前的较长时期里,基本以渔猎经济为主。夏季居无定所,冬季居家养息。这个时期还没有接受更多的汉文化。至明代初期,建州女真人南迁辽东后,受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以农业经济为主,开始了定居生活,这以后才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汉文化,建州卫李满柱进入新宾后,在原高句丽山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佛阿拉山城,已见接受汉文化的建筑习俗。待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家族修筑赫图阿拉城时,其殿堂楼阁,规模宏大,是前明朝派来风水先生主持修建的,这时才将汉族的建筑习俗迅速传给了女真人。满族贵族进入中原以后,在汉族的汪洋大海中,进一步吸收了汉文化。尽管清政府三令五申严禁满族人习汉俗,并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持满族传统,但仍然无济于事。满族还是渐染汉习。

二、地理环境与文化习俗

满族世居在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其民居建筑民俗呈现出了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气候条件是影响满族民居建筑的首要因素。它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春季雨水渐多,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晴朗秋霜重,冬季严寒而又漫长,达五个月之久。

所以世代居住于此的满族居室住宅自然就形成了防冬御寒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民居建筑的实用性及其使用价值。满族人家居室内都设有火炕,火炕是满族人家主要的取暖设备,保温、取暖的效果好,至今一些满族人家仍在继续使用,北方的汉族也依然沿用着睡火炕的满族风俗。火炕的陈设也是有讲究的,在满族的宫廷里通常还有火地和火墙。火炕是满族人对抗严寒天气的法宝,这也是其之所以保存到今天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是影响满族民居建筑的另一个因素。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东北地区的满族又多数在辽宁地区,辽宁地区为丘陵地势,而满族又多居住在山区谷地,从而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在满族早期,冬天人们居住在建造于山坡上的“地印子”里。“地印子”,是满族人冬天居所,一般建在向阳山坡,向下挖土为墙,上面盖上树皮、山草。室内有锅灶、火炕,保温、取暖效果好。

在满族的建筑中,满族人所信仰的萨满教对当时建筑及居室内部风格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所谓萨满教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曾为生活于北亚,北欧和北美地区的众多民族所世代信仰。满族人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跳神为主要祭祀活动的萨满宗教仪式。满族贵族又根据政治统治的需要,在宗教祭祀中加入了偶像崇拜,这些偶像大都来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权之前生活战斗的传说故事,如“佛里妈妈”曾救过努尔哈赤,后被脱去衣服杀害,为纪念她,满族人在室内西墙立朝祭神位背灯祭祀;还有根据“乌鸦救主”的故事而在祭祀中用索伦杆盛猪下水喂鸟等等,这些故事为统治者罩上了神秘的光环。满族在入关之前,也是因为政治上的需要,积极拉拢和争取元朝后裔,在军事势力和文化深度都强于满族的蒙古族。在这一时期不仅改善了语言文字,而且还信仰从西藏传人蒙古的喇嘛教。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时期已经了解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积极地选用汉官,以理顺和健全落后的满族官吏体制。进入北京后,历代皇帝汉化程度不断加强,在信仰中又加入佛教和道教的内容,如北京故宫中的坤宁宫就同时祭祀萨满和佛像、关帝像。

三、早期满族民居特点

满族建筑“就一个建筑组群而言,其空间组织的要义,正是在于通过恰当的建筑布局,以求得天地和合与阴阳的谐调,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使组群内部有严格地能够表征社会尊卑关系的等级秩序。”

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是影响满族民居建筑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早期社会,满族人的居住条件是非常简陋的。人们通常居住在“地印子”、“马架子”里。“马架子”是满族人夏季居住的场所,一般建筑在树林内部,借用一些树桩,在树桩上用木铺地,然后在上面搭上人字型架子,再覆盖以树皮、山草防雨。而到了近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满族房屋则以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三合院或四合院、照壁墙为基本样式。口袋房是指三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开门或五间的在东起第二间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门的一间称“外屋”、“堂屋”;西面屋又称“上屋”,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П”字型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其中西炕为满族人家放祖宗匣子的地方,是不许坐人的,东屋是小字辈住房。长辈晚辈住房的差异体现了鲜明的封建等级观念。“跨海式烟囱”是满族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北方汉族盖房屋一般将烟囱设在房脊上,而满族则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满族民居建筑从穴居、巢居发展到半穴居、半巢居又发展到地面居住,完全展现了民居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其保留下来的古代民居建筑为历史学、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宁古塔纪略载》:“房屋大小不等,木料及大。有白泥泥墙,极滑可观。墙厚几尺,然冬间寒气侵入,视之如霜。屋内南、西、北接绕三炕,炕上用芦席,席上铺大红毡。炕阔六尺,每一面长二丈五六尺。夜则横卧炕上,必并头而卧,即出外亦然。橱箱被褥之类,俱靠西北墙安放……靠东壁间以板隔断,有南北二炕,有南窗即为内房矣。无椅凳,有炕桌,俱盘膝坐。”

四、满族居室装饰风格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固有的装饰艺术与风格偏爱。满族居室从外部造型设计到内部结构间隔、装饰美化,无不糅合着汉族居室装饰的艺术风格。满族居室装饰风格就其实质而言,凝聚着汉族居室传统装饰风格的诸多重要特征。

满族的室内装饰艺术具有典雅、庄严、质朴的风格。从家具上看,它的用材十分合理,既发挥了材料的特性,又充分利用了材料本身的色泽与纹理,满族家具体型稳重,比例适度,线条优美,端雅活泼。满族人家的地面常见的是青砖磨缝地面,有多种铺砌图样,青砖地面庄重平整,经济、防火,与白色粉墙相搭配,和谐淡雅。这是满族特有的装修方式。

4.瑶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篇四

摘 要:沅陵县位于湖南西北部,主要为山地、丘陵地形,地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使这里的民居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地形特色。沅陵县内聚居了大量苗族和土家族,这里的建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沅陵东北部农村的木质房屋建筑是传承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也应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

关键词:城市建设论文发表,发表生态城市建设论文,城市形象设计论文投稿

沅陵县位于湖南西北部,主要为山地、丘陵地形,地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使这里的民居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地形特色。沅陵县内聚居了大量苗族和土家族,这里的建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沅陵东北部农村的木质房屋建筑是传承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也应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俗语。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沅水中游,东与常德为邻,北与张家界相交。被誉为“湘西门户”。南北高起,中间陷落的谷底地貌,使得这里的交通不便利,经济落后,与外界的交流较少。但是较好的传承了本地传统民俗文化——傩文化。

本文以沅陵县七甲坪镇万阳山李子沟的大嫁楼为案例,阐述沅陵县东北部的民居建筑特色,以小见大,从而达到概括当地建筑特色的目的。当地民居建筑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沿河采用了苗族、土家族的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另一种是采用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木结构为主。大嫁楼完美体现了这两种建筑形式的结合。

鲜明的山地特色

沅陵山区山多田少,居民在房屋选址时在山腰或山脚,或顺着河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古人利用大自然的优势达到促进生产的目的。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房屋多以木质房屋为主。著名的有土家族的吊脚楼,正屋建在平地上,厢房在旁边,厢房其余三边皆悬空,靠一根木柱子支撑,厢房的下部堆放杂物。一般吊脚楼上作为卧室使用。

此外,沅陵依山傍水,气候呈现冬少严寒、夏无酷热的气候条件。吊脚楼的优点是通风和防潮,正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的体现。

浓郁的民族特色

淳朴的土家族文化和狂放不羁的苗家文化结合,所建成的房屋大气中透着精致。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滋养了这里的建筑艺术,同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斗拱作为传统的建筑符号,它既有承重的结构作用,又起到装饰建筑的作用,但在土家族建筑中则被“挑枋”替代。“挑枋”在承重、挑廊的同时,在立面构图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了吊脚楼多变的平面形式和简洁有序的构造手法。

沅陵县东北部的民居装饰题材多种多样,有些来自传说中的图腾,如祥云或凤凰。也有来自寓意吉祥喜庆的汉字,如喜字、寿字等;横梁上画有“回”字格、“喜”字格等图饰,以及牡丹、喜鹊等图案。甚至有红绿相间的花鸟鱼虫,虽俗气却淳朴自然。它融入了传统文化中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崇敬之情,体现了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景象,展现了沅陵县东北部农村居民对建筑的审美,具有别具一格的魅力。

明显的传统风水观

沅陵县的历史非常悠久,在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居住在这里。夏、商、周时有部分少数民族在此居住,史称“南蛮”。秦汉以后,历为州、府治所。源远悠长的历史使沅陵县东北部的建筑带有传统风水思想特色。

沅陵县东北部农村居民的房屋大多采用聚居式,单元重复式的建筑传统是从清朝一直流传到现在,类似古代的`宗祠,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整栋房屋的正中央有一间堂屋,一家人逢年过节便在堂屋里祭祀或庆祝,显示出大家庭的团结兴旺。堂屋在大门的正中间,供奉“天、地、人、亲、师、位”的牌位和祖先的灵位,其他房间在堂屋的左右两侧依次排开,体现对一家之主的遵从。堂屋的大门外有几级石阶,古时大户人家的堂屋门口下面还有石狮。现在的民居大多简化了石狮,只留下堂屋的石阶。

沅陵县东北部的民居融合了古代的建筑风水思想。《阳宅是书》提出:“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古代人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作为理想的居住环境标准。《阳宅爱众篇》有:“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若有情。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环抱作环形。”“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术中选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沅陵县东北部的村落大多选择背靠青山,面朝溪水的格局,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民居的朝向以坐北朝南为最佳。

结语

5.瑶族特色之药浴泡脚 篇五

老年人:舒经络,强筋骨。

中药配方:杜仲50克、鸡血藤50克、络石藤50克、骨碎补50克。(熬半小时)中年人:抗疲劳

中药配方:当归50克、木通50克、鸡血藤50克、川穹50克、刘寄奴50克、两面针50克。

小朋友:促进骨骼生长

中药配方:桑枝30克、狗脊30克、杜仲30克、鸡血藤30克、桑寄生30克、虎杖30克。

方法:

1、泡脚用的盆应尽量选用高木桶(水可没过膝盖的为宜)

2、泡脚整个过程应该在40分钟以上(在水冷时加入热水)

3、在泡脚前先用盆内药水蒸气熏脚。

4、泡脚时要用干浴巾盖住膝盖。

5、泡脚过程出汗应该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6、特别注意:配药在锅中煮沸熬好后,倒入盆中之前,要先盛碗药汤口服。

瑶药泡脚可预防疾病:冬季风寒感冒

中药配方: 灸麻黄、细辛、荆芥、防风各30克、黄芩20克、忍冬藤30克、板蓝根30克、大葱连根须50克、生姜50克切片。瑶药泡脚可预防疾病:手脚冰冷及冻疮

中药配方:鸡藤30克、艾叶50克、防风50克、花椒40克、忍冬藤40克、干辣椒30克、桑寄生40克。

备注:皮肤有受伤的要把干辣椒去掉。瑶药泡脚可预防疾病:减缓失眠

中药配方:川穹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风湿分为:风重和湿重。

风重:疾病会流窜,不会长期留在一个点。湿重:疾病长期停留在一个点。

风重中药配方:防风、刘寄奴鸡血藤、独活、虎杖、五加皮、络石藤、杜仲、徐长卿20克。

湿重中药配方:川穹、防风、乌蛇、寄生、刘寄奴、活、威灵仙、透骨草各20克。

痛风中药配方:地龙20克、威灵仙20克、黄柏20克、川穹20克、天麻20克、络石藤20克、防风20克、秦究20克、杜仲15克。痛经:泡药浴加针灸。

痛经中药配方:月季花20克、五灵脂20克、延胡素20克、赤芍15克、没药10克、蒲黄20克、香附20克、当归20克、桃仁20克、防风20克。

高血压中药配方:防风20克、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两面针20克、鬼针草20克、罗布麻20克。

草决明15克+生山楂10克可以中药泡茶喝,一天的量。

6.甘肃天水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 篇六

这些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受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及所处地域、环境的制约,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文史专家认为:在中国南北两大古建筑流派中,天水民居建筑的风格兼有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秀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天水民居街巷、布局、结构、色彩、装饰、木楼等方面的研究,理性分析天水民居“北雄南秀”的特点及成因。

1 街巷空间与布局

1.1 街巷空间

天水古城内街衢大道以东西向为主干,街衢两侧是南北向的巷道。这些巷道多在两米左右,仅容三两人并肩行走,十分狭窄。厚厚的檐墙是街巷的界面,土坯砖垒砌而成,多高达6m,檐墙上不开窗或开高窗。大门也不直接对着巷道,而是引入一段门道,没条件的也会适当与街巷成一个角度,显得极为封闭和内敛(图1a,1b)。

天水的街巷虽然狭窄幽深,但并不单调。街巷内有土地庙或祠堂,这些建筑的对面会辟出一点较大的场地来安排居民的祭祀活动。也会有过街楼、牌坊、石碑建造在街头巷尾,用来宣扬巷内出的名人或者显示大姓家族聚族而居的荣耀。家家户户的门前种着槐树,点缀着整个巷道。

天水将国槐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大概同树种的特性有关。国槐,又名紫槐、白槐,属大乔木豆科,是长寿树种之一。适合生长在湿润、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其树冠广阔,一入夏天,绿荫如盖。到了秋天,树上一串串广亮碧绿的圆柱形槐果,恰如翠绿制作的念珠一般,其香淡雅,令人陶醉。国槐不同于侧柏,不会四季常绿,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般,它也经历着生命的轮回。虽会经历枝叶尽落的苍朽之躯,却往往在来年春天又会尽露春颜。

天水的街巷如天水的古槐一般,东西向的大道是古槐的躯干,南北纵横的街巷是古槐的枝条,一处处院落就是结在枝头的槐果。受南北两山的呵护,渭水的滋养,虽经历战火纷飞的洗礼,天灾人祸的侵扰,却如同古槐一般,生生不息。

1.2 布局形式——四合之制

天水民居属四合院形制,这也是汉民族自汉唐以来民居建筑发展的主流。院落呈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纵长方形。一般以两进院落为多,也有三进、四进者,两进之间多由过厅划分为两个庭院天井。这种四合院由大门、门道、小天井、垂花门、庭院、上房(主房)、左右厢房、下房(倒座)、耳房等基本元素组成。其大门一般设在宅院的一角,进入大门后经过门道和小天井,穿过垂花门,才进入正院或序院,从而使得庭院幽静、安全,私密感很强。

“在这个封闭的小天地中,严整纵深的庭院组合,中轴突出的对称格局,提供了建筑空间的主从构成、内外构成和向背构成。这些建筑空间充分适应了封建礼教严格区分尊卑、上下、亲疏、贵贱、男女、长幼、嫡庶等一整套的伦理秩序需要”2)。无一例外,院内建筑朝向、环境条件最好的、建造等级最高的房舍,如正厅之类,首先要安排祭祖的堂屋,其次是长房、长辈,再次是家庭成员。而女眷、幼者则安排在院落最深、最安全之处,仆从差役多居外侧小院(图2)。

1.3 楼居建筑

清末一诗人曾说:“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天水现存二层木楼多达70多座,有人说是自然环境的影响,有人说是秦汉古风的保留,但我的观点是传统板屋发展的结果。不管怎样,这种二层楼厅在西北地区的确非常少见。“二层的合院住宅,它的分布范围多半在南方诸省的城镇和乡村中,不过有些全部用楼房,有些仅主要的北屋用楼房,东西厢房仍为平房”3)。“明代皖南民居,楼上高大,而楼下相对低矮,人称‘楼上厅’”4),清代皖南民居“下层为堂屋及生活居住用房,堂屋皆做成敞口厅形式,以适应当地闷热气候。上层为祖堂及仓储,或者为住屋,两侧有附属用房和楼梯间”5),“徽州民居正房下层堂屋为敞厅式,作为日常起居之所,左右间为卧室,上层当心间作为祖堂奉祖先牌位,岁日祭祀”6),这些均说明南方民居中的楼承担了祭祀、起居、仓储、居住等多项功能,是主要的使用空间。“山西晋中一带有砌筑独立式窑洞的经验,正房一般采用“下窑上房”的构造形式,二层层高较低,两米左右,储藏粮食。两侧常设带楼厢房,厢楼供未成年女子居住”7),此类山西民居俨然是人工构筑的地坑窑。上述情况可知山西民居正房虽设二楼,但不住人。天水民居中的楼厅一层中间设堂,两侧有室,可住人。二层层高不低,应该不是单纯的储藏空间,联想一下天水曾经林木茂盛的自然景观,其登高远眺应该是木楼的功能之一。楼厅常位于后院,保持前厅后楼的格局。当地有楼厅具有镇宅,高人一头的说法,巷口设置的过街楼有类似的作用8)(图3)。这些点缀性的“高出”形象,与其周围的单层房屋组群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韵律美。

2 民居结构与外观

2.1 结构类型

“中华建筑用材的最大特色在于木材和泥土。这些材料是东方大地自然的馈赠,也是古老的东方农业文化在建筑文化上灿烂的返照,或者说,它就是东方古代农业文化的一部分”9)。中国建筑起步,就与土木结下不解之缘,一为土穴,一为木巢,由此演变出其他居住样式。《五杂俎》所记:“南人有无墙之室,北人不能为也,北人有无柱之室,南人不能为也,北人不信南人有架空之楼行于木杪,南人不信北人有万斛之窖藏于地中”。描述了南北民居建筑的差异,也描绘了用材上的不同,即南方民居多以木为主,而北方民居多以土为主。

天水民居的结构采用土木结构,是由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土,厚重、亲地、质朴、坚实;木,轻巧、崇天、温和、柔软。山西、陕西、北京民居檐墙多采用青砖,惟独天水民居将土木巧妙的组合起来,创造出兼具北之雄浑、南之秀丽的民居特色。展现在街巷的是土坯砌筑的封闭的檐墙,灰调、粗糙、厚实、冷峻,院落内则充满着柔美的木质纹理。建筑较少用砖,仅在槛墙、墀头有些许砖雕,从而强化了庭院温和、柔软的品格。虽为土木,选材却非常考究;“砖瓦脊兽,都是用粗细适当的粘土烧成,色彩一致,强度高,耐腐蚀。木材采用优质松木制作柱、梁和枋椽,多数柱梁粗壮惊人,往往超过结构需要的许多倍”10)。

2.2 外观特色——深廊

“山陕民居朝向院落的立面多用砖石或者土坯砌筑,屋面也可采用平顶,出挑少,甚至不设檐柱,没有宽廊(山西晋中的明代住宅尚有前檐廊),考究的人家在正房入口处设有凸出的雨罩。”11)。天水民居没有平顶,屋面为单坡或者双坡顶,出挑深,前檐墙常位于金柱的位置,留出宽廊,俗称“托件房”。北京四合院虽也有宽廊,但民居色彩较为丰富,加之建筑外观装饰性木雕少,青砖运用较多,所以在整体形象上与天水民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天水民居这种深廊坡屋,除了与当地的自然气候和使用的材料都有关系外,应该还有观念上的需求,孙大章先生认为北方民居设廊是一种考究的做法。总之,天水民居建筑中的“托件房”非常普遍,其外观形象与南方厅井式民居有相似之处(图4)。

2.3 繁与简——装饰艺术

天水民居的雕刻如同天水人一样,淳朴却不失智慧,豪放却不失内敛,木雕艺术虽不及南方的精雕细刻、繁密华贵,但其艺术的表现张力则更加雄浑大气、典雅简洁。

在完全满足结构承重的条件下,南方民居通常会改变建筑构件原本的形状,多用曲线,装饰更加繁复,常可看见雕梁画栋的民居。天水民居通常不会改变建筑构件的形状,装饰也节制,仅在垂花门、影壁、窗棂、栏杆等一些重要的视觉中心和建筑结构上作重点雕饰。线脚运用简练明快,收放有致,与外形厚重的土墙形成鲜明的对比。柱础就是一个例子,明代为覆盆础,清代的式样就更加自由多样,广东民居还出现了一种束腰柱础12)。天水民居的柱础通常是扁腰鼓形,而且只有这一种形式。再比如,南方民居脊兽多采用鳌鱼形式,形态夸张戏谑。福建民居的脊饰几乎成为一幅活的“浮世绘”,异常热闹。而天水民居的脊饰是地位的象征,非官宦之家不可装饰。脊饰造型端庄威严,虽没有精雕细刻,但少有匠气,浑然天成。

总体来看,天水民居雕刻虽然在工艺上略微落后,但这种简繁得当的处理手法,与明代家具有异曲同工之美,其艺术价值较高(图5)。

3 民居色彩与意境

3.1 庭院环境

天水这片土地,上接天河,是天拢水脉之地。引岳维宗先生的观点,“秦汉前就有‘天水’二字,这二字就很值得追究……上古的有名传说是女娲补天,天如不漏水,女娲何必炼五彩石补天呢?天若漏水,‘天水’这个地名便大有来头。天上雨多,人们常比喻说‘天漏了’,‘天水’这个名字,未必就是‘天河注水’,最起码可以证明这个地方在古代雨量是很丰沛的。否则,‘天水’二字就无从解释。”

民居房前院后多有水井,水质甘冽,供家人日常饮用。据说久饮天水之水,可以使人皮肤洁白,多有“冰肌”,长成“天水的白娃娃”。甚至连诗圣杜甫也这样赞美甘泉:“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水井之上设有水房,虽不似庙观中的亭那般翼然,也决不敢怠慢,其间会设壁龛,供奉龙王。

北方民居如陕西窑洞,因气候干燥,下雨时间短,雨量少,故院内通常不设铺装。天水民居一般在檐廊下用卵石,在院内主要的交通道路上用青砖铺砌,有的院落也会完全采用卵石铺砌成花纹图案,并布置渗井,目的是大雨过后能让雨水顺利流渗掉。这同北方四合院民居有明显的不同。

庭院内绿化树种丰富,既有北方常见树种,也可种植南方植物,如银杏、腊梅,常能看见大肚陶缸务养的一池睡莲,几尾金鱼穿梭其间,恍惚看到了江南民居的影子。由于水的浸润,地面显得晶莹剔透,其间冒出的杂草亦是郁郁葱葱,全无泥土之浊。多水的空气滋养着天水民居,愈发显得清新秀丽(图6)。

3.2 色彩格调

“北京四合院建筑色彩方面:外檐装修多为赭红色,廊柱、屏门多用绿色,大门黑色。垂花门彩画以苏式彩画为主”13)。这种暖红和青绿的对比,明快而热情,在青砖的衬映下显得非常富丽堂皇。而天水民居较少彩绘,材料多选用天然材质,表现自然之色;黄的土,棕的木,黑白色的卵石铺地,青色的砖雕瓦带。庭院内早春二月,赏迎春花迎风怒放;三四月份,看海棠花开;四、五月份,观各色牡丹盛开,繁荣富贵,夏季里,月季、石榴、石竹等争相开放,花色繁多,一派生机;入秋之季,有菊花展现风姿,君子风范,缘墙的五色地锦呈现红色或橙色,颇为壮观;寒冬季节,更有腊梅凌霜傲雪,令人心生景仰。廊上盆花、鸟笼,院内的水缸鱼池,自然之声、四季之美,尽收眼底。庭院尺寸介于北京四合院与山西窄院之间,既不显得宽大,也不显得局促;既无须排场,也无须节俭。一切顺其自然,较少世间约束,较少功利计较,与其他地方民居相比少了些许富丽,多了一份平和,一份淳朴自然之美。

3.3 文人雅韵——民居的意境

天水得天独厚的山川地利,孕育了众多历史人物。史籍向来赞叹备至,称“代有贤杰,瑰奇硕彦”;“而自汉以来,名在史籍者,武将多于文臣”;“兼之关西出将,自昔昭然,贤哲挺生,历历可数”。不说远古先贤,单就明清时期,天水就是甘肃考取进士最多的地区14)。直到现在,走在天水街头,随处可见画展书亭,文人墨宝,居民闲谈风趣幽默,不经意还会拿出自己的诗作、绘画让你评点评点。至于上了一些年纪的人多练就一手好书法,逢年过节,写写对联送给亲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天水人崇尚教育,如知道你是读书之人,常会发出由衷的称赞,这在其他地方概不多见。

商业发达地区民居装饰写实,形象细腻,世俗味道浓厚,而古秦州城内多为文人官宦的宅第,传统重文轻商的观念影响深厚,既便富商之家也多出文人墨客,有的甚至不建花园而建书斋,足体现出对教育的重视。所以民居也具有了与主人一样的书卷气息。“日涂映青窗门擢秀,月涌吐馥庭院留芳”、“春辉精升云霞天地,秋实金叶层静人合”道出了满院庭色;“静养心欲,结梅花三友;修德书身,当以贤为镜”、“青灯苦读,出文章锦绣;执心几番,跃龙门鹏程”,表达了文人情怀。“重规叠矩”书匾额以明志,使人依稀可见主人修齐治平的抱负。无论匾额楹联,还是室内陈设,因为居住之人,而显现出一份淡定和洒脱(图7)。

4 结语

7.瑶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篇七

关键词:地域文化特色,窑洞,建筑结构,王家大院,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41-02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一个被黄土覆盖的山地和高原。特有的地貌形态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在悠久年代里,窑洞是山西广大山区居民用作建造的手段,是古老居民的住宅样式。山区地形和窑洞式建筑的特点,形成了一些与四合院结合形式的二层多进四合院和三合院,有效的解决了当地山区居民的住宅需求。随着经济的繁荣,山西民居建筑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建立了一座座山西特有的住宅。现在的祁县,太谷,平遥三县现在依然遗留着大量现存比较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这些宅院厚重,古朴,清雅,注重中轴线布局,突出“中和”思想,使儒家的思想融入其中。特别强调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建筑主与次的和谐统一。

窑洞这种古老的建筑样式,依然保存至今。窑洞分为两种,一种是黄土高原挖进去的窑洞,挖进去的窑洞中,一种是挖进去后在墙壁上抹上一层白灰、盘上炕便居住下来的。当然门窗是要用木框架做成,上面糊纸安玻璃。另一种便是在挖进去的窑洞内砌上一层砖,然后抹灰、盘炕、上门窗居住的。还有一种是把窑洞的前脸用砖砌过,里面保持原来土窑洞的。另一种是用砖石砌成的窑洞。使用窑洞,主要原因是因为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建造手法,充分体现了山西居民的聪明智慧。

山西民居建筑外墙一般很高,从宅院外面看,有很强的防御性。房屋都是单坡顶。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纵长方行,院门多开在东南角。山西传统的四合院基本结构元素主要有:宅门,倒座,院落,厢房,正房等几部分。有的还有垂花门或过厅串联。从空间组合上看,山西民居楼高院深,墙厚基宽。外墙皆为灰色清水砖墙,颜色古朴单一,外观高耸封闭,如城堡般坚固。结构严谨,疏密有制,古拙不陈旧,统一而不单调。

山西著名的民居之一“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熳”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高家崖、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于貌似千篇一律中千变万化,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现在,高家崖各院厅堂及居室内,依照“尊卑分等,贵贱分级,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的封建礼制格局,将静升王氏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大量家什物品已分门别类地陈列于其中,基本上恢复了王家当年的历史风貌。 红门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隐一个“王”字在内,又附会着龙的造型。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形,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各院间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曲幽小巧。其砖、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朴粗犷,还保留着明代风格;大多数同高家崖一样,皆清代“纤细繁密”之典范。

山西现存的明清时期建造的一批具有特色的北方深宅大院是山西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山西大院落的出现,是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明清两代山西商民的财富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为研究山西的地方习俗,文化,建筑艺术以及清代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各种雕饰纹样,雕梁画栋的工艺既是当时工艺水平和建筑技术的体现,也是民宅本身的价值体现,对于进一步研究晋中民居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金平著《山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探究 篇八

关键词:苏南;传统名居;建筑装饰;装饰题材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苏州民间文化资源对接本土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5SJD602]

苏南主要指苏、锡、常地区,地处长江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润。水量丰沛,河网密布,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吴文化。苏南地区以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文化习俗,营造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鲜明特征。苏南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建筑,这些建筑融自然山水为一体,顺应水势,临水而居,因水而动,形成“贴水成街、就水成市”的居住环境,空间布局上往往是河街相邻、前街后河、水陆并行。建筑风格有着简远、疏朗、雅致、清秀的特点。

苏南地区形成历史久远,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到了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人口非常兴旺,农业、商贸比较发达,居民的生活基本富足,文化生活也比较丰富,其中不乏文人雅士,建筑工匠技艺精湛。

普通民居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是一到两层,住宅以平面模式展开,这种形式与中国大多数建筑营造形式相似,同时苏南地区的园林建筑形式也影响到民居建筑,在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变化。苏南民居建筑装饰极其丰富,又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门、窗户、墙体、地面、顶饰等各个建筑构件上。

门的装饰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户主的经济水平。苏南民居建筑的大门具有沉稳内敛的特点:深宅大院之门常为将军门,用大门两扇,佐以抱鼓石,屋主以其上刻有九狮荷叶盘者最为地位显赫,门槛一般高约一米,门上梁枋,有门簪四枚,上悬匾额;普通住宅大门为板门六扇,规模较小者四扇。清晚期出现用铅皮包门,民国石库门开始流行于小型住宅,两扇对开大门,门框采用石条,简洁端庄。传统民居每一进均有分隔门,一般面向住宅大门一面的门扇钉水磨方砖, 具有防火防盗的功能。

此外,在门额上刻字也是常见现象,门匾题刻名目内容非常丰富,如“柿园”“乐荫园”“商贤遗泽”等,反映出户主的志趣和追求,体现了苏南地区的社会风俗文化。这种在门匾上题刻的现象,并非苏南建筑装饰所特有,但苏南建筑大门上的题字往往更具文人雅士的诗意特征,门额上的装饰造型都非常简洁,少有徽派建筑上繁密的砖雕,有的门额上仅仅饰以几何形的边框,内龛中甚至无任何装饰物。

窗户是民居建筑装饰中最为精美、独特的装饰构件,苏南民居窗饰表现手法极为丰富,装饰图案精巧、造型变化多样,制作技法成熟。比起苏北的窗户装饰,苏南的窗户样式更加简洁、明了,却又不乏典雅之风,更多地传承了明代家具那种造型简练、做工精巧、比例匀称的特点。窗户上的线条多几何纹样,虽然也有一些窗户上嵌有雕刻,但其装饰手法是一种浅浮雕的形式,题材以花鸟虫鱼等最为多见,与徽州的木雕风格迥异。户外对开型窗户上部如果没有屋檐遮挡,一般都有窗檐,窗檐有直线型和半弧形两种,成梯级挑出,窗檐的两侧上方有配以石灰泥做成的雕花。窗户的样式有长窗、半窗、景窗、漏窗等区分。长窗以六扇为一组,从檐下直落地面,替代了整个墙壁,窗门打开,使得室内外更加通透,与自然更加融合。半窗的形式则最为常见,普通民居装饰的半窗多以几何纹样为主,造型简洁,比例匀称,有些做工相当考究,全部由榫卯结合。景窗常见于园林建筑或以园林营造方式呈现的私人大宅院,景窗窗框的形式有方、横长、直长、圆、六角、扇形及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内部常有一个形状各异的取景框。景窗的装饰纹样十分丰富,人物、花草、几何纹样都有出现,尤以几何纹样多见,比如象征主人家冰清玉洁的冰裂纹等。漏窗其实与景窗相似,但出现的位置更加随意,起到通透墙面与内外自然空间的关系,漏窗的纹样是布满整个窗面的,样式也非常丰富,苏南地区尤其以瓦片拼接成各种图案形状为漏窗一大特色,体现了建筑艺匠的创造力。

墙体包括主体建筑墙壁及四周的围墙。围墙又称“院墙”,苏南民居建筑墻面一般都以青砖累砌,有实垒墙和空兜墙区分,有些建筑的下部靠墙角处以石头垒砌,保持干燥及坚固,防止柱脚湿腐蛀蚀。砖块常见以白石灰泥粘接,严丝合缝,形成精致的几何图案。木结构的房屋山墙上还可以显现树立的木柱,与墙面融为一体。墙体外面多以熟石灰加草纸筋粉刷。形成白色,与屋顶的青灰瓦形成灰白两个主色,是苏南建筑的主要色彩。另外,苏南民居建筑的屋顶与山墙的交接处,以及山墙前侧与屋檐交接处等地方常用石墨涂刷成黑色,此举主要起到装饰作用,使得顶部与墙壁有一个过渡,更显黑白分明。涂墨是在新粉刷墙壁半干的时候进行,使得墨色渗透到半干的墙壁中,历经风雨不褪色,此法类似西方的湿壁画工艺。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建在民居两侧可以防火的山墙,这种形式在皖南一带比较多见,苏南地区也时有出现,但并非苏南建筑的典型特征。

地面的装饰也是苏南建筑装饰中的一个特色,体现了装饰无处不在,又独具匠心,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特点。地面的装饰是通过地面的铺设来完成的,一般以石块、青砖、鹅卵石等为材料,在地面拼出各种几何图案或者自然纹样,样式各异,符合功能的需要,表面或粗糙或平整光滑。室内与室外常常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

顶饰主要包括屋脊和瓦当两个部分的装饰。屋脊具有稳定房屋结构、增强房屋美感的作用,名居建筑都要对屋脊进行必要的装饰。屋脊中间多有小龕,其装饰是整个屋脊的重点部分,多以灰泥塑成主题形象,内容包括福禄寿喜、八仙过海的器具、牡丹、莲花、蔓草、云纹等图形,其中花草图案兼配以屋脊两端;其端部多以雉尾上翘,也有两端配龙头,寓意吉祥;屋檐上最下一块瓦是瓦当,瓦当起着保护屋椽、保持瓦垄整洁等作用,瓦当上常见有各种动植物纹、云纹和文字纹等。

苏南民居建筑装饰题材非常广泛,有常见的蝙蝠、喜鹊、龙、凤凰等动物图案,也有莲花、葡萄、牡丹等植物图案,有各种几何纹样、有人物和器物造型等,这些题材寓意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表达人们对幸福、欢乐、喜庆的向往。

人物类题材在苏南民间建筑中发现得并不多,多出现在屋脊中龛中福禄寿造型、门的裙板,以及石头围栏上。八仙在中国古建筑装饰中随处可见,是指民间传说中道教的八位仙人,在民间常以“八仙”作为祝寿的题材。

动物类有包括传说中的“四大灵物”即 麟、凤、龟、龙,“龙生九子”的传说凤凰,凤凰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始的象征,其装饰形象常与牡丹结合,具有富贵之意,象征夫妻恩爱,幸福和谐。图腾符号“鱼”,鱼的繁殖力强,是人们生育崇拜的祝福,有儿孙满堂的象征作用,与龙的图案结合具有鱼跃龙门、功成名就、福禄俱得的象征,鱼还和“余”谐音,有多福多财多寿之意。另外还有仙鹤,古代鹤的图案用于官服,意为一品官,是权力的象征。

植物类主要是一些花草,常与昆虫、鱼鸟相配,作各种造型。常见的植物有象征富贵的牡丹、寓意圣洁的莲花、荷花等。

器物类包括笔纸墨砚、如意花瓶、棋琴书画、铜钱古币等。另外,八仙所持的八种法器也是常见的装饰题材,它们分别是鱼鼓、宝剑、笛子、荷花、葫芦、扇子、玉板、花篮,称为“八宝”,亦称“暗八仙”,用以代表八仙,寓意吉祥和万能的法术。

文字类以福、禄、寿、喜为主。例如寿字取古代篆书寿字的字头部分,作对称与美化加工,演变成百寿图,还有各种圆形状的团寿。寿字与蝙蝠、古钱币相结合,寓意福寿双全。寿字与刑字纹结合,寓意万寿无疆。再如四喜纹,《四喜》源于杜甫的一首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通过对文字不同方式的装饰改变,表达丰富的内涵,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几何纹样是苏南民居建筑装饰中最为普遍的装饰纹样,它常出现在门窗地面等装饰构件上,几何纹样的装饰造型变化丰富,构思巧妙,极尽建筑艺匠们的创造力,将名居建筑装饰中的几何紋样的变化发展到了极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苏南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形式与当地的园林建筑装饰相互交融,有些宅院就以园林建筑的形式呈现,其格调带动了民居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及其装饰技艺,它们都遵循着顺应自然环境气候、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准则。而道德伦理观念始终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民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表现在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的各个方面。

总体而言,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顺应自然环境,装饰手法细腻、雅致,具有艺术感和生活化,并遵循着一定的文化背景,符合道德伦理的社会风俗和价值观念,寓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装饰题材有着理想主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顾蓓蓓.苏州地区传统民居的精锐——门与窗的文化与图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其钧.中国传统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刘铁梅.传统民居砖石装饰构件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学会,2007.

[7]叶青.中国传统装饰要素的文化分析及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

作者简介:

上一篇:GMP知识竞赛试题(二)--判断题下一篇: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