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他的天空作文

2024-08-24

他和他的天空作文(10篇)

1.他和他的天空作文 篇一

他和他的绝活小学作文500字

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看见一个做糖人的老爷爷正在做着他的绝活。他看起来约摸六十来岁,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黝黑的皮肤有点发亮,也许是久经风霜雨露的缘故吧。

“爸爸,我要一个蝴蝶,快给我买嘛!”突然,我在嘈杂声中听到一个小女孩甜甜的的嗓音。原来是一个小妹妹指着糖人撒娇要买。渐渐的,声音多了,大了,好多人都被老人的手艺吸引过去呢。

我挤进了人群,只见老爷爷取出一把光亮的平铜铲,细致地搅着锅中的麦芽糖,待到了一定的火候——拿起铜勺舀了一勺,一挥,一条细细的线条出现在了石板上。紧接着,他又小心翼翼地倒着粗细不一样的线条——打圆圈儿,画波浪线,按下小圆点……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展现在大家面前。

这幅精美的作品它大概是这样的:一条长龙弯曲着身子,腾云驾雾,张着大嘴,还喷射出一团团火焰。身子在云的上边,龙爪在云雾威武地挥动着。它身上那密密的鳞片被阳光照得金光闪闪。龙尾高高翘起,仿佛就要划破天空。长长的`龙须跟着龙摆动着,我呆呆地望着这条龙,心想:老爷爷真是巧手耶!

趁他铲起那条“龙”,安上竹签递给那个小妹妹的当儿,我壮着胆问:“爷爷,您干这行多少年了,手艺真是到家了。”

爷爷笑笑说:“噢,快一辈子喽!”说完,他立刻又拿起工具,继续工作了。那蝴蝶展开了美丽的翅膀,那乌龟又显出衣服懒洋洋的架势,而那凤凰却……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爷爷,我恋恋不舍地退了出去。在回家的额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那些有趣的糖人。

2.他和他的耳蜗 篇二

这就是一个没有声音只有画面的世界,这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当他突然失去听力的时候,所要面对的世界。本期故事的主人公陆峰,就曾经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了整整10年。

幸运的是,如今的陆峰早已重归有声世界。早在1995年,他就接受了人工耳窝植入术,那是中国的第一例。因此,陆峰也成为中国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第一人。

噩梦降临

那是30年前的事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出国留学是那个时期年轻一代的梦想,陆峰也不例外。

那时候,陆峰已经从南京邮电大学毕业,在一个省级电视台工作了一段时间。稳定安逸的工作没能阻止他的出国梦。很幸运,托福过关了,陆峰也可以如愿到美国去读书了,他兴奋地做着出国前的一切准备。

那时的陆峰狂热地喜爱踢足球。在一次足球比赛中,陆峰的半月板损伤并断裂,走路不太利索,还会发出响声。怕影响陆峰在国外的学习,家人决定,出国之前,让陆峰做个“半月板”摘除手术。慎重起见,单位派专人陪陆峰到上海的医院做这个手术。可没想到,就是这个小小的手术,竟然使陆峰的人生从天堂进入地狱。

应该说,手术还算成功,但手术后,伤口感染了。为了控制感染,医生用大量的新霉素冲洗伤口。但没想到,关节腔后面的引流管堵塞了,药物都留在身体里了,这就好比静脉注射一样,而且药量很大,差不多是静脉注射的40倍,结果就导致了严重的药物中毒。

治疗中的陆峰感觉听到的声音一天比一天小,直到有一天彻底听不到了。这期间,他找过医生,但医生说没问题,慢慢就会好的。当发现自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的时候,这个平日里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心很“大”的男孩,心里却充满了恐惧。他用双手拍打着自己的耳朵,希望奇迹能够发生。

从听力正常到全聋,一共也就短短的7天。这7天之中,陆峰逐渐感觉脸发麻,视力模糊。他不知道,这实际上是药物中毒的征兆。

短短的几天时间,陆峰的体重从125斤急剧下降到79斤。他不仅失聪,而且出现了肾功能损害,无尿,全身水肿,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接到病危通知的家人,赶快赶往医院,而此时他们见到的陆峰,与离开家时简直是判若两人。

虽然撤掉新霉素后,陆峰的身体逐渐恢复了,但是他被诊断为药物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全部丧失,从此,他进入了无声世界。

那是1985年的春节,那一年,陆峰21岁。

十年无声世界

陆峰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姐姐南京大学毕业,当年也在准备出国留学。现在整个家都被陆峰失聪这件事情打乱了。为了给陆峰治病,家人全部停下了自己的事情,开始四处求医。

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信息不发达,只能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甚至是民间得到一些消息。只要有一丝线索,陆峰的家人就陪他去求医。从南到北,广州、长沙、杭州、上海、南京、济南、北京,一直到哈尔滨,跑遍了国内十几个大城市;甚至还到了香港、德国、丹麦。尝尽了各种治疗方式,中医、西医、针灸、气功,甚至还花费很多钱,做一种叫“穴位注射”的治疗。为了治病,这个家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但是却毫无疗效。

真正给陆峰判了“死刑”的,是被称为“中国聋人之父”的邓元诚教授。在北京同仁医院邓元诚教授的诊室里,邓教授把所有的助听器都拿出来给陆峰试听,本来一个小时的门诊,延长了足足半天。最后,邓教授给陆峰写下一段话:“回家吧,孩子!不要再花钱做无用的治疗,你还年轻,等待科技的发展,相信人类总有一天能攻克感音神经性耳聋这个难题!”

陆峰的妈妈不死心,跟邓教授说,听说广州有治疗的地方,想去看看。邓教授一听就发火了,他说:“孩子现在耳朵是正常的,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一定会帮助你,但是如果你给他乱治,把他的耳朵破坏了,以后即便有办法了,也没法帮助你了!作为母亲,你要保护好孩子的耳朵!”医生的话,让妈妈既无奈又无助。

这无疑对陆峰宣判了“死刑”。这个年轻人心里异常痛苦,但他只能接受残酷的现实!

那一年,陆峰24岁。

比失聪更难以承受的痛苦

跟失望比起来,更让陆峰难以承受的,是这件事给家人带来的痛苦。

在陆峰双耳失聪的第二年,冬天,他和爸爸来到杭州看病。为了离医院近一点,他们租住了一位朋友的房子。有一天早上,爸爸出门去对面的小卖部买东西,因为想着很快就回来了,所以没带钥匙。可回来的时候,却发现房门关上了,原来是风太大,把房门刮闭了。爸爸在门外使劲敲门,没有回应;大声喊叫,还是没有回应;爸爸透过玻璃窗看到陆峰在看报纸,就猛敲玻璃窗,可还是没有回应。

看到屋内的儿子对自己的呼唤毫无反应,陆爸爸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他绝望地瘫坐在门口,任眼泪流淌。

一个小时后,屋里的陆峰想起爸爸似乎已经出去很长时间了,便穿上棉衣去外面找爸爸。一打开房门,却看到爸爸仅仅穿了一件薄薄的衬衣,瘫坐在门口,陆峰瞬间什么都明白了。他紧紧抱住了爸爸冻得发抖的身体,说着:“爸爸,对不起,对不起。”就这样,父子二人抱头痛哭,发泄着两个男人内心的苦楚。

1987年春节前夕,听说上海有家医院能够做脑干电位的仪器诊断,于是,陆峰和家人又一次踏上了求医的路途。到了那家医院,医生下结论说是“听神经受损,没什么希望了”。一家人看到也没有什么希望,便想赶回家过年,却发现根本买不到回程的火车票。

陆妈妈坐在黄浦江边的一个台阶上,天上飘着的雪花落下来,打湿了台阶,浸湿了妈妈的裤子。雪花落在妈妈的头上,打湿了她的头发。但这些细节妈妈全然没有在意,她的心思都在儿子的事情上。

看着路上行人的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妈妈简直要崩溃了,她在心里呐喊:“老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的儿子?!”她把头深深地埋在臂弯里,大哭起来。后来,妈妈站了起来,开始在黄浦江边走来走去,忽然,她停下来,说:“我不想活了!”便向黄浦江跑去。旁边的爸爸赶紧拉住妈妈,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等妈妈的情绪稍稍平息下来,爸爸搀扶着已经哭得没有力气的妈妈,缓慢地挪回了暂住的宾馆。

一个改变命运的电话

在这无声世界的十年中,陆峰从电视台调到教育系统,目的是离家近一些,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可是,一个没有听力的人,工作起来会困难重重。单位开会的时候,他因为听不见,就跑掉了;同事跟他沟通,也需要用纸笔来写,慢慢地,沟通也就少了。就这样,有工作就做做,没工作就休息,一个20多岁原本有抱负有朝气的小伙子,就一天天过着这样的日子。

陆峰本以为这辈子他只能碌碌无为地“混”日子了,但是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电话,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

1993年的夏天,陆峰的妈妈很意外地接到邓元诚老先生的来电,他说“国外有一个专家组,在多导人工耳蜗科技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要来北京招募志愿者参与试验。”

人工耳蜗就是用电子芯片替代受损的听觉神经,用手术的方式植入头部,加上人体外部的电子装置,形成全新的听觉系统,让人恢复听觉并听懂语言。

因为耳蜗语音处理程序是在英语环境下编程的,所以专家组需要找一个懂英语的中国成年语后聋病人,以便在试验过程中交流反馈,邓老先生第一个就想到了陆峰。

一家人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彻夜未眠,试还是不试?能不能成功?爸爸妈妈最担心的是,万一不成功反而带来更大的风险怎么办?这毕竟是中国的第一例啊,还要做开颅手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沉默的儿子,担心这又是一次失望的尝试。可陆峰的姐姐不甘心,她一定要带着弟弟去试一试!

就这样,陆峰和姐姐踏上了从南京至北京的列车。

这一次去北京,并不是直接做手术。在后来的两年里,陆峰和姐姐从南京到北京数次来回,与试验组的国内外耳科专家一次次地沟通交流,进行各种检查和论证。终于,试验组决定,在1995年的4月,给陆峰做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因为它是中国的第一例!

1995年5月4日,国际青年节,那一年,陆峰31岁。

重回有声世界

手术前几天,医生拿出一个手术同意书,里面提到很多风险,陆峰没仔细看就签字了。后来想想,陆峰也挺害怕,毕竟中国没有先例,听说只在澳大利亚完成过几例手术,于是,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995年5月3日,手术前一晚,姐姐决定带弟弟吃一顿好的。他们来到北京有名的全聚德烤鸭店。姐弟俩要了一个包厢,点了一桌子菜,还叫了酒。带着内心的期盼和恐惧,姐弟俩做最后的沟通。

陆峰掏出笔,写下了一份遗书!遗书的大致意思是:“万一手术出现意外,我的家人不要再难过,就当是这些年的噩梦有了解脱。”看到弟弟的遗书,姐姐泪流满面,泪水打湿了遗书。姐姐握住陆峰的手,给他鼓劲:“不会有事的,手术一定会成功的!”

5月4日早上8点,陆峰被推入了北京协和医院的手术室,见到了他的两个主刀大夫——澳大利亚墨尔本医科大学的PLAME教授和中国协和医院的曹克利教授,还有好几位陪同的耳科专家。手术原定4个小时,但由于亚洲人头颅跟欧洲人的差异,手术格外谨慎和艰难,直到下午5点,陆峰才回到病房。

当陆峰睁开双眼,看到有个调皮的护士冲他一笑,并做了一个成功的手势。那一刻,陆峰已经忘却了手术的目的,听到或是听不到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还活着!”

6月4日,经过了一个月的手术康复期后,在协和医院的专家楼,在众多国内外专家和媒体的见证下,中国第一例多导人工耳蜗开机调试!

中方专家曹克利大夫不断地调试陆峰的各个频段,外方专家在电脑上快速编制适应陆峰的程序。在完成各项调试后,专家组开启了陆峰的新的听力系统。

一下子,所有的声音从四面八方都来了。陆峰兴奋地告诉大家:“听到了,我听到声音了!”在场的人们都激动得鼓起了掌。

但高兴只有一会儿,随即陆峰便陷入沮丧。因为大家说的话,他根本听不懂!他只听到嘈杂的声音,却无法辨别这些声音是什么意思。陆峰无奈地对专家组的成员表示“听不懂”,甚至心里非常烦躁。在场众多的观摩人员,也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但实验小组的核心专家们却很有耐心,他们通过姐姐向陆峰解释:不要急,听到声音只是第一步,因为太久没听过声音,所以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他们建议陆峰去安静的环境,冷静下来,慢慢听。

傍晚,还是那家全聚德烤鸭店,还是那个包厢。房间很安静,陆峰对着一桌子菜默默发呆。姐姐拿着一张报纸遮住她自己的脸。“陆锋”,突然,陆峰听到一个声音;“陆锋”,又一声,多么熟悉的名字。陆峰用怀疑的口气问姐姐:“你是在叫我吗?”

姐姐没有任何动静,陆峰拨开挡在姐姐面前的报纸,只见姐姐的脸上“哗哗”淌下两行泪。她太激动了。十年了,弟弟的这种反应,姐姐盼了十年。

陆峰的听力恢复得很快。3天后,一对一的聊天已经没有太多问题;一个星期后,在电话里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了;一个月后,陆峰的听力基本上恢复正常。

在进行训练期间,陆峰没有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因为他怕母亲太激动了,心脏受不了。

一个多月后,陆峰回老家看父母。妈妈见到陆峰,很自然地拿了纸笔写:“你回来了?”“怎么样了?”陆峰笑着跟妈妈说,你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听到。结果,妈妈发现陆峰真的能听到了!妈妈的脸上先是惊异的表情,然后妈妈什么也没说,躲到一个角落捂着脸哭起来。陆峰过去从后面搂着妈妈的肩头说:“您别哭啊,您不是就盼着这一天呢吗?应该高兴啊!”妈妈抹着眼泪说:“我是高兴啊,十年来,我们母子从来没有像今天沟通得这么顺畅!”

当天晚上,陆峰全家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庆贺陆峰回归到有声世界。

高中的时候,陆峰有几个要好的同学。陆峰失聪后,一开始同学们都来看他,后来因为没有办法跟陆峰交流,慢慢就来得少了,渐渐地断了联系。陆峰恢复听力后,找到原来的同学通讯录,从里面翻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一个很要好的同学的名字上,决定给这个同学打电话。

电话打过去,才发现同学在加拿大。陆峰问:“你知道我是谁吗?”同学说:“你的声音听起来像我一个高中的同学,可是不可能是他啊!”当时那个同学没容陆峰再说什么,就挂断了电话。

陆峰还有些不高兴,觉得老同学把自己忘记了。没想到,那个同学放下电话就去求证这个事,得到陆峰已经植入了耳蜗重获听力的消息后,昔日的老同学比陆峰还要激动,马上买了机票,从加拿大飞回北京,看望陆峰,并且召集了很多同学来到北京给陆峰庆祝,北京的,天津的,甚至深圳的高中同学都来了。

过了几天,陆峰的大学同学也听说了这个事,他们知道陆峰酷爱足球,于是,他们组织了一场足球赛,来庆祝陆峰回归到有声世界!

耳蜗,生命的一部分

三十年过去了,如今的陆峰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事业。

手术成功后,很多医生、患者及家长、听障康复工作者等向陆峰咨询,他都很乐意传递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作为中国第一例人工耳蜗植入者,经常有一些公益组织邀请他参加人工耳蜗的宣传和慈善活动,他也都会尽他的一份力量去做些事情。他曾经参与从成都到西藏的自驾活动,目的是到沿途每个县做些宣传,检查和发现聋儿,找到适合做耳蜗的受益儿童,给他们免费手术。

在陆峰之后,在中国,人工耳蜗植入术又为三万多位耳聋患者带来了希望,而且还有了聋儿康复培训的机构。现在的人工耳蜗也国产化了,在杭州有我国自己的基地。目前国产的耳蜗效果也很好。陆峰没想到他的这个第一例会给社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陆峰发现有些康复机构一直都在延续聋哑人的教育模式。这样的培训方式只能满足对话,但让人一看就知道对方是聋儿。他认为应该把植入了耳蜗的孩子当成正常的孩子去教育培训,而且要早干预早治疗。他希望有机会能够做一些语言培训这方面的工作,把先进的康复理念带给更多的人。

重获听力20年,人工耳蜗已成为陆峰生命的一部分。

3.他和他的天空作文 篇三

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镇西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爱他,让我真的很感动。

《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李镇西老师对学生倾注了真挚的爱,始终如

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地呵护着一颗颗幼苗,让他们不断地成长。他对学生的爱,不仅爱优等生,更爱后进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我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哪怕是对很调皮的学生,我们也应该发现他们值得欣赏的地方,并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我总是以欣赏的眼光和感动的心态,看待并对待我的学生们,同时,不停地表扬他们„„我从不吝啬我的表扬,因为我坚信—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在书中还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们对孩子要多一份爱,用爱心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

我被这本书深深地震撼着!它告诉我并引导着我: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千万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些是滋补学生们心灵的灵丹妙药。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升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那些后进生更需要老师耐心、细心地呵护、理解、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地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一点,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毕业班的数学老师,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记得班里有两个孩子,岳佳威和胡恒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这两个孩子的数学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他们一直是“前两名”)。开学几次找他们的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曾仔细地观察过他们俩,课后,我又找他们聊一聊,我发现,他们俩并不是那种无可救药的孩子,看来是是思想问题。我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俩进行思想教育,没过几天,岳佳威的“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甚至不想再管他们了。当我内心平静下来以后,我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还有谁会管他们呢?他们会越来越老放松自己、放纵自己的,我不能不管他们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了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们俩叫到办公室陪他们做作业,不会的就及时讲解,边学习边接受我的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岳佳威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在课堂上,及时对岳佳威进行了表扬,没过几天,另一个也能够按时完成数学作业了。当时的我虽然很高兴,但我又担心,担心他们坚持不了几天而反复。令我想不到的是,他们俩不但能按时完成做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越来越高,批改着他们俩的作业,我时时不忘加上一句“悄悄话”,“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你可要坚持哦!”、“你真棒!”、“加油!”„„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我们一定要抓住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与的温暖,给与的信心,给与的关怀,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与老师一起找到学习提高的方法;同时还要及时发现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

4.外公和他的池塘作文 篇四

我外公家住在离长沙城十几公里的一个小镇上,他家前门有一口池塘,关于那口池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住在外公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下了几天几夜,等到雨停了,屋前的池塘几乎被山上冲下来的`泥巴填满了。外公焦急不已,几天几晚没睡好,他不忍心看着自己心爱的渔塘就这样被填埋,决心把泥巴挖出来,说干就干,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外公都在挖土、挑泥,难得休息一下,我和外婆经常端茶给外公解渴,外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干着,终于有一天池塘的淤泥被挖完了。外公把塘基加高了,渔塘看起来也比以前大多了。外公把水灌进渔塘后,他就四处去买鱼苗,外公为了这个渔塘几乎忙乎了一个夏天。等我爸爸来接我时,外公笑眯眯地对我说:“下次再来,就像以前一样会有很多鱼吃了。”

第二年春天,我再次来到外公家,首先就跑到塘边去看鱼,啊!原来用泥土建的塘基已变成混凝土了,池塘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有杜鹃、有月季、有桃花……岸边的树木更加葱郁了。微风一吹,它们都好像在对我点头微笑,而倒映在池塘里的树影则随着水波荡漾,几只小鸭在水中觅食、嬉戏,仔细一看,透过清澈的水面,就看见了无数只欢快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时而浮上水面张口吸食,时而浅游水中玩捉迷藏。这时,外公扛来了渔网,他先把网有层次地收拢,放在左手臂弯,用右手提着渔网的一角,然后,健步往前一跨,右手一挥,左手一送,渔网全部都在水面撒开,随即沉入池塘。接着,外公慢慢收着网绳,不几下就看到一网的鱼露着白肚皮跳跃着。外公挑选了几条鱼,说是留给自家吃的,又挑了几条,说是送给邻里的。

直到现在,我外公已有七十多岁了,养鱼仍是他的一大事情,他每天得到池塘边转悠几回,早晨,到田间地头打一篮子青草放进塘中,傍晚,则将家里的剩饭剩菜及米糠等洒入塘中,有时他还到几里外的养猪场挑粪喂鱼。他还在池塘边开发了一片菜地,家里人和邻居们不但经常能尝到他老人家养的鲜鱼,而且还时常能吃到外公种的时令蔬菜。

5.小蜥蜴和他的尾巴童话作文 篇五

有一天,小蜥蜴正在舒舒服服地晒太阳,忽然,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了下来。

石头把小蜥蜴的尾巴砸断了。小蜥蜴伤心地哭了。

小蜥蜴抱着断了的尾巴,四处求助。他想:“我一定要把我的尾巴再连起来!”

卖胶水的小老鼠说: “来啊,买我的万能胶,就能把你的尾巴粘上,只要5元钱。¨

小蜥蜴说:“可是,我没钱。”小老鼠说: “没钱还想连尾巴?去去去!”

裁缝老田鼠说: “来呀,我能把你的.尾巴缝上,只要10元钱。

小蜥蜴说:“可是,我没钱。”老田鼠说:“没钱还想连尾巴?去去去!”

电焊工红狐狸说:“来呀,。我能把你的尾巴焊上,只要15元钱。”

小蜥蜴说: “可是,我没钱。”红狐狸说: “没钱还想连尾巴?去去去!”

小蜥蜴伤心地回家去,他想: “我的尾巴再也连不上了!”

回到家,小蜥蜴发现,他的尾巴又开始从断裂处往外长了!

过了一些日子,小蜥蜴又有了一条漂亮的新尾巴。

6.达娃和他的好朋友作文 篇六

达娃和他的好朋友作文

在一座野外的树林里,有一个小木屋,还有一条小溪,风景非常美丽。动物有小鸟、大象、小猫、小猴子。主人是黎族的达娃,他们经常在一起,所以他们就成了好朋友。有一天,达娃在草地上打羽毛球,不小心把羽毛球打到屋顶上去了,小猫看见了,急忙爬上屋顶,把羽毛球拿给了达娃。达娃高兴地说:“我们一起玩羽毛球!”一天,达娃在草地上玩氢气球,不小心达娃手中的线一松,氢气球飞上天了。小鸟看见了,急忙飞上天用自己的嘴咬住氢气球的.线,还给了达娃。达娃高兴地说:“我们一起玩氢气球吧!”。夏天到了,天气很热,达娃在草地上洗澡,大象把鼻子伸到水里把水吸到鼻子里再给达娃洗澡。又一天,达娃在草地上玩皮球,不小心达娃把皮球踢到大树上去了,小猴看见了,急忙爬上树把皮球给了达娃,达娃高兴地说:“我们一起玩皮球吧!”达娃和他的好朋友每天玩得真开心!达娃和他的好朋友作文300字

7.老卢和他的孩子们作文1000字 篇七

班长刘小茹和图书管理员兼课代表王小玉手拉着手笑着站在老卢面前的时候,彼此用另一只手捅着对方,意思是让对方先开口。

老卢停下手里的活,转过身,笑着看着她们。

最后还是刘小茹先开口:“老师,跟你商量个事。”

老卢回答说:“说吧。”

“不知道你――同不同意。”刘小茹吞吞吐吐的。

“说吧,只要你说的,我都同意。”老卢依旧笑着说。

“下午的班会时间……我们想……你是不是……”刘小茹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来什么事。

王小玉在一旁憋不住了:“我们想自己开班会,你可以不可以不过去。”

老卢笑出了声,立刻说:“行啊,太好了。我早就等着这一天呢。不过,你们事后要向我汇报开会的情况。”

两个人答应一声笑着走了。

老卢清楚,他们一定是有什么想法了,许多班里的情况总是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做得不够好,而且有时候还让老卢有些生气,比如上课前总是要乱一小阵,个别同学的纪律性差,个别同学作业有拖拉现象,打扫卫生不能按时结束,个别班干部工作态度懒散责任心不够等等。每次老卢都很不高兴,也在给班干部开会的时候说起过,效果总是不大。

下午班会的时候,老卢没有去,但是,终究还是忍不住,毕竟是第一次他们自己说事情。他悄悄的走向了后门,教室里有一点点乱,刚想进去,但是他还是立刻就退回来了。老卢心里清楚,刘小茹这一段时间很少管班里具体的事情,虽然是班长,具体的事情都让几个委员做了,她担心自己不做事会被架空。老卢能理解每个人都希望为班级做贡献的心情,因此鼓励他们每个人的积极性。

班会结束后,刘小茹一个人来汇报工作,她的回答很简单,说还好。老卢笑了笑,点点头,没说什么。刘小茹却说下次会更好。老卢能听出来这里面的意思,他依然只是笑了笑,说你大胆的做就可以了。

但是第二天,老卢就从其他同学那里听到了一些负面情况的反映,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反映说刘小茹这才像个班长。

又是一次班会时间,老卢主动叫到了刘小茹,让她先谈一谈上次的情况,刘小茹没说话,脸就红了。老卢依然笑一笑,说这次,我会迟些过去,你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

刘小茹走了。

老卢中间过去的时候,教室里安静极了,所有的同学都认真的在听刘小茹和其他干部的总结。他们很严肃,针对班级里出现的`各种情况,包括上次班会上的一些问题,以及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批评的时候都是很严厉的。

老卢想到了给刘小茹谈话之后,看见她在教室门口给班干部召开了一个很短的小会。尽管老卢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是此时,老卢心里清楚,自己这时候最好不在。于是,他悄悄的又退出来了。

那天,刘小茹主动又来向老卢汇报工作,说上次让老师有些失望,希望这次班级里的一些不良现象能得到改观。老卢说:“你是班长,我也得听你的。”

8.他和他的天空作文 篇八

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有感作文

・・・・・・ 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有感 彭德怀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彭德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一课有几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他爱大黑骡子,这些自然段有2 7 11 13 17 19 20.我抄一个第2自然段。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寒交迫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驼伤病员,又驼粮食和器材,每天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巴,一直看着它吃完。这表现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是他为了战士,把大黑骡子杀了。这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 李馨竹・・・・・・・・・・・・・・泰山小学五(3)班 ・・・・・・・・・・・・・・ XX年5月19日

9.他和他的天空作文 篇九

新闻引得活水来-刘德斌和他的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

湖南娄底,有个叫刘德斌的年轻人,小有名气,他的名字跟“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连在一起.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究竟捣弄了什么“名堂”?“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到底有怎样的.特色?带着种种好奇与疑问,记者对刘德斌进行了采访.

作 者:许云莉 作者单位:刊 名:湖南教育(语文)英文刊名:HUNAN EDUCATION年,卷(期):2007“”(12)分类号:关键词:

10.爷爷和他的稻草人作文 篇十

想起那个稻草人,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他老人家。

在我的老家,村里50岁以上的人早已放下农活,让他们儿女们供着,好让自已可以安享晚年,村里的年轻一代也不愿意去干农活这种苦差事,都向大城市发展了。他们认为现在谁还用人工来种粮食呢?明明可以像美国一样实现机械化种植的。

可是他如今已经七十多岁,却仍然凌晨五点起来干农活,直到太阳下山时才回去。他的几个在外地的儿子也算有出息,村里人都说他完全可以靠着他儿子寄来的钱享福,可是他就是死活都不肯,还说什么人不干活就老的更快。这个倔强的老人,便是我的爷爷。

爷爷并不是一个人住在乡下的,同他一起住的还有我的奶奶。可是爷爷干活总不带上她,因为他认为,女人应该呆在家里做饭,而不是干男人干的苦活,所以他总是一个人把几十亩田的活给包了。他吃苦耐劳,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

虽然我好几年才可以回一趟老家,见一回爷爷奶奶,可是我却对那个地方非常的熟悉,好像已经在那里住了很久。其中那里让我最熟悉不过的,就是爷爷在稻田干活时唯一的搭档:一个穿着长袖衣服的稻草人。

小的时候,爸爸和我讲过这个稻草人的故事:这个稻草人是在我出生的十年前做的,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工业并不发达,所以生态环境也很好。也是因为这样,来偷吃稻谷的鸟儿也非常多。那一年,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年的天气非常的暖,稻谷非常高产,正当村里的农民们高兴时,却出现了让人头疼的事:麻雀,八哥这些野鸟不知什么原因成灾了,只要它们飞过的.田野,便会颗粒无收。村里的人曾经派过许多人去捕捉野鸟,可是这也无济于事,只要人一离开,鸟儿们就又飞回来偷吃稻子了。

后来,爷爷发现,只要有人站在田里,那片田就不会有鸟偷吃稻谷,于是把田里野鸟吃剩的稻草收集起来,做了一个还蛮漂亮稻草人。爷爷把稻草人插在稻田中央,鸟儿就没有再来过爷爷的稻田。村里的人见状,也纷纷仿效,鸟儿从此也不敢偷吃稻子了,于是稻草人就成了村子稻田里最具特色的景色,爷爷也成为了村子里的英雄。

可是随着中国工业发展的迅速,生态环境没有以前那样的纯净了,偷吃的鸟儿也渐渐变少,人们见稻草人失去它们的用处,都统统让他们“退休”,当柴火烧了。可是唯独只有爷爷田里的那个稻草人没有被拆掉,它依旧站在稻田中央,不辞辛苦的守护着爷爷的稻田,无论是狂风暴雨,天打雷劈,它都坚持着它的岗位,不愿在风雨中倒下,爷爷也不忍心把他多年的搭档当柴火烧了,就把它留在了稻田中。

爷爷的稻草人,我第一次见到它时,它已经变得不成样子了:它身体里的稻草早已经腐坏,外层已经看不到稻草了,而是一层厚厚的泥巴;它不再笔直,弯的就像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家的腰;经过二十多年风雨的洗礼,它身上那件深蓝色的长袖衣服早已褪色,变成了一件白衣服;衣服的布也烂了,使它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要饭的乞丐。

我以前老是和爷爷说:“这稻草人好丑啊!爷爷你留着它干什么?”爷爷总是笑着和我说:“哎哟哟我的乖孙孙,它可是一个老英雄,还是我二十多年来最好的搭档呢!如果没有它,那么这片稻田就完蛋咯!”

那时,我看到的爷爷,他就和那个稻草人一样,虽然看上去老态龙钟,但是却永远不向衰老低头。

他是一个从苦日子熬过来的社会底层人物,但是他在我心中,却是一个老英雄。

上一篇:六一囧事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公司领导岗位职能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