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小组合作的阶段性总结

2024-06-25

生本教育小组合作的阶段性总结(精选7篇)

1.生本教育小组合作的阶段性总结 篇一

浅谈生本教育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姓名: 苗平

单位:桓台县第二小学

电话 8223082

内容提要:

小组合作学习已逐步成为我校生本课堂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有力的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组学习,我认为要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合理安排组员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组合作

提高

学习效率

正文:

浅谈生本教育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郭思乐教授说:“学习小组是生本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小组合作学习已逐步成为我校生本课堂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有力的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组学习,下面谈一下我的几点做法: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小学合作学习效率。

生本教育认为:小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全员参与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俯下身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对那些后进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给他们创设一种和谐、轻松地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让他们多有机会参与观察、思考、讨论、让学生敢说、敢问。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教师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他的朋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肯定,不要妄自批评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就是他们小组的一员,能够勇敢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使小组合作更加有效。

二、创设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表意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笔算加法时,我充分运用课本资源,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例

1、例

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课题-----笔算加法,通过摆小棒让学生明白了笔算的算理。在学习竖式的写法时,我没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写,而是鼓励同学自己试着写一写并指名板演。一部分学生从家长那里学过竖式的写法,所以他们有从个位算起的习惯,但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一部分学生按平时从左往右书写的习惯,从十位算起。集体订正时,有学生发现了板演同学计算方法的不同,有说应该从个位开始所起的,也有说应该从十位开始算起的。这时,我没有及时做出判断,而是告诉学生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存在谁对谁错。但是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可以在小组内通过自己做题讨论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长记录总结。然后就关于从哪一位算起进行了班内讨论,有的小组的学生这样说的:如果个位相加不够10,先从个位、十位算起都可以,如果是个位相加够10了,从个位算起就更方便,不然先写十位,然后个位进位了就要擦掉十位上的数重写,更麻烦。这样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实践、思考、小组交流,自己总结出了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知道了从个位算起的必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小学生来说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可提高小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问题动态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解题思路时,我没有泛泛的讲述,而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同学在组内交流:找出有用的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问题列出算式;说出计算的顺序。展示的时候,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展示方式最好。结果,有的小组是小组长讲,其他同学补充;有的小组是一个一个讲,每人讲一遍;有的小组是一个说信息、一个说问题、一个说算式、一个说计算的顺序;结果是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面非常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合理安排组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数学学习小组一般按课桌前后两排座位 4人为一组,按照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大小及脾气性格进行合理分组,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任务,让他们明确职责,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看法。比如小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等等。小组长由学习好、组织能力强、口头能力强、乐于助人的同学担当,负责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带领同学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同学攻克学习中的困难,加强小组的合作意识,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更大的效益。

五、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应该学哪些内容,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加以指导。小组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出示小组合 作要求,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小组长根据学习要求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事情可做,小组讨论交流时采取轮流式发言,确定好发言的顺序,让每个成员都有参与交流的机会。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用一句完整的说出来。展示的时候学生就会说:“教师拿的三角板上面有角,老爷爷拿的剪刀上面有角。”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很好的理解了角的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六、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措施。在班内设置了小组争星台,让学生明确争星的方法,争星采用小组捆绑形式,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从小组成员上课回答问题、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小组交流、作业完成情况等级方面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小组成员的总分即为小组的分数。采取一节课一评价,一周一汇总,每周对前五名的小组奖励一颗星,一月一奖励,对获得前两名的小组发奖状以示奖励。这样在班内给同学树立榜样,小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在班级内形成了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形式,即优等生积极帮助后进生学习,及时提醒后进生完成作业,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七、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培养,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教育的外在表现,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实现兵教兵、兵促兵。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小组合作的习惯,有的优秀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比较好,不愿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后进生也因为自己害怕说错而不敢说出自己的见解,小组合作成了小组长一个人的事情,合作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注意合作方式的培养,让学生依次说出自己的看法,优秀的同学先说,后进生的同学注意认真倾听,在优等生说的基础上后进生再说,最后小组长进行归纳总结,其他同学再补充,小组合作学习要坚持使用,不要等到听课的来了才使用,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

八、要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生本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亮点。有时有些内容一个同学很难独立完成,我们可以让小组同学分工去完成,这样可以体现小组合作精神,又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课时,需要先分工在合作。教师指导小组长给每个组员分好工:分别调查同学们看电视的情况,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最喜欢读的书的情况,课外活动的情况。上课时,各个小组根据每个同学收集的数据合作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这样的作业由先分工在合作,不仅培养了同学的合作精神,而且提高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生本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还需我们不懈的努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2.生本教育小组合作的阶段性总结 篇二

关键词:小组合作,以学为本,教少学多,优势互补

生本教育是一种现代社会形势下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 这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课堂变成了学堂,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理解和信任,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合理安排时间, 分工合作, 交流探讨。大大压缩了教师那些无用的话。教师的每一处指导, 教师的每一处讲解, 都是重点, 都是不得不说的话, 都是最精简的话。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推动了教师成长, 教学相长, 互补互长。

生本教育着重提倡教学要先学后教, 这个 “学” 是指以学为本, 是学生真正自主自觉学习。在生本教育中, 小组合作是课堂学习的根本。要想做好生本教育, 就必须要领会生本教育的本质, 就必须要搞好小组的建设。比如在我的班级, 上学期已经在班里根据好中差分了四人合作学习小组, 并由学生根据本组实际情况选出了组长, 并起了有各自特色的组名, 做到了分组的最合理化。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 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又便于开展组间同伴之间的竞赛, 公平竞争, 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 实现优势互补。

其次, 作为一名教师, 我更有一种责任感, 我们应该多创设这样的课堂, 引导学生去自己去学习, 去交流探讨, 学生能更加自由地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能到更广阔的空间去自己探索知识的奥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以来非常提倡这种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正是这样的课。在不断地教学中, 我发现这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向学生学, 向同行学, 向专家学, 向课堂学。只有这样, 才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

英语课堂的教学与其他课程不同, 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生本模式可以参考, 我就从细节入手, 在自己的教学中做着一些尝试, 试着去 “打破套子, 让出台子, 放下身子, 解放孩子”, 让孩子们自主学习, 慢慢地我发现无论是我自己, 还是学生们都很有了很大的收获。

比如说英语课中老师对于学生单词的检查是每节课必须要做的,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每天都坚持课前考试, 学生厌烦, 我的工作也非常繁琐, 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 还要监督学生改正。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学生改正了没有, 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单词。在了解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后, 我想生本教育, 顾名思义, 是要提高课堂的生动性, 让学生能够自发的热爱学习, 喜欢学习, 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这对长久以来的填鸭式教育是一种很好的纠正, 我尝试着做了改变。

每天上课前五分钟, 我把时间让给孩子们, 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单词, 互相纠正发音, 互相检查单词的拼写, 互为老师, 每组的组长监督检查。几次尝试下来, 发现孩子们有很强的学习兴趣。每个小组的组长都像小老师一样, 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而每组的组员也能在没有老师压力的情境下开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而作为老师的我, 则在各小组中间进行着我的 “导演” 工作, 时而看看组长的监督工作是否到位, 时而了解一下组员是否能参与到学习当中, 时而还可以帮帮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 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 多与同学交流, 让他们感受到他人的关怀, 感受到友谊的可贵, 感受到集体的温馨, 从而变得开朗乐观, 开心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一段时间坚持下来, 学生对于单词的背诵和检查都能自主完成, 而且效果极好。同时因为课前有了这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整个的课堂教学也起到了非常好的铺垫作用。

而在教学活动的安排设计上, 我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小组的合作功能。而老师只作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 帮助孩子们设计一个又一个任务, 同时又作为学生的朋友与伙伴, 引导并帮助学生共同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真正走到学生中间, 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们共同学习, 一起进步。

正如郭思乐先生在 《教育激扬生命》 中谈到的: 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的精简, 腾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 在活动中获得透彻的知识, 相关的悟感 ( 如语感、数感等) 和探索进取的勇气, 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实施 “教少学多”。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挖空心思设计一系列的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而现在我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 让学生可以自由、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时间和空间, 借助小组展示、小组讨论等机会和平台, 体现 “我要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体现出来了, 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充分锻炼的机会。

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主动自主地去学习, 才能把课堂教学的成果最大化; 任何强迫式的教育只能使学生产生长期的厌学情绪, 也许会使学生的一生受到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潜在的对知识的好奇心, 在课堂上尽可能一切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课堂上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且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学习任务放手让学生去讨论, 去思考。

在生本教育这条路上, 我们都是先锋, 是探索者, 也许会有成功, 也许也会有失败, 我们不应只注重短期的成效, 而是更多地注重长远的效果。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特点, 去理解、信任、尊重、依靠,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8, 4.

[2]教学做合一讨论集.上海儿童书局, 1932, 10.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06.

3.浅谈生本教育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篇三

一、组建合作学习的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本教育”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它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因而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

在生本理念的感召下,我开始构建起了真正的小组。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细细斟酌,合理搭配,四人一小组,需要讨论的时候围坐在一起,交流碰撞。我让他们自己讨论商量并给小组起个名字。新的团队,新的组合,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觉,于是他们围在一起,头碰头,热火朝天地讨论了一番。一个个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小组名称新鲜出炉了:小组成员间集思广益,为本组起了个给力的名字和宣传口号。如:爱心小组(有爱就有力量)、阳光小组(阳光,自信,我最棒)、成功小组(成功,成功,勇攀高峰)、灿烂小组(星光灿烂最耀眼)、雄鹰小组(雄鹰,雄鹰,团结友爱,雄鹰,雄鹰,战无不胜)、梦想小组(志向高远,梦想成真)我不禁为他们的灵感与创造而折服。

生本的课堂是离不开合作交流,所以构建一个和谐奋进的小组,一个可以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良好生态,才能使学生进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状态,才能“好风凭借力,送吾上青云”。

二、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会了把自己溶进群体中,小组的成员成了她或他的好朋友,学习的伙伴,真可谓是“同甘苦,共患难”的知音。每个小组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采用最适合本组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每个成员积极思考,在这个温馨的群体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生动的共同“分享思想”的氛围中,学生将成为生动的、有感染力的人。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生动的合作氛围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采用与学生多交流谈心、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说教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消除害怕感,热情地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大胆提问,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人际情境,从而倡导合作交往学习的良好氛围。例:我在教《尊严》这一课时,理解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这句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既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于是我在黑板上板书“富翁=尊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句子、词语,交流学习体会,在小组交流时及时点拨关键词、句、段的朗读,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明确故事表现的内容以及学生理解所要达到的目标,化“难”为“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难点很自然地突破,让学生感受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三、注重合作学习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是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有少数学生获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大部分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显然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也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给现代教育带来崭新的理念。它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小组的奖励实行“一荣俱荣”的原则。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荣誉个人和荣誉小组称号等。例如:我班采用累积月积卡的形式来评价每一个小组,每周一张评价表,从纪律、学习、卫生、发言、作业等各方面来考察每一个同学,一周总结一次,得出分数和名次,前10名的小组成为本周的优秀小组,一个月得够四次优秀小组的成员均可获得每月学校颁发的一张月积卡。一个学期累积四张月积卡的同学,在开学典礼上和家长一起获得表彰。这种考察小组凝聚力的评价方式极大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小组荣我荣,小组耻我耻”,所以每一个组员都严格按照要求来做,生怕给本组脸上抹黑。尤其是在课堂发言上,以前总是那么十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调查其他学生,答“害怕回答错误,不敢回答”。可现在不同了,课堂上学生是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在交流问题时,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私下里小组间一直在较量,曾听到过这样一些话“我们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发言,为我们组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努力,希望到学期末我们人人都能获得月积卡,都能在开学典礼上佩戴红花,和家长合影留念。”团结的力量真大,小组间的凝聚力真强,我班学生个个都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

4.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性总结 篇四

一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实验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改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对教学的评价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为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能主动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非常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中获取知识,对此学生做题正确率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益处。

在实验与研究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实验中的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在所有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能被我校小学一线教师所认同,至今仍在不断的研究与发展。

我校课题小组在研究中感到能否有效地在我校小学数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使之成为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关键在于能否引导教师科学地理解、把握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避免走入表面化的误区。一方面及时抓住合作学习在理念上的实质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在通过对合作学习中各动态因素的分析、研究、实践总结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体系。明确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目的,把握研究的方向。清楚合作学习绝不是一种外在组织形式的改变,而是将生生之间的互动作为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由开始关注课堂外在形式的变化到倾心于对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各内在条件的研究。如:对合作学习内容、目标、时机、方式的研究;对个人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及调控方式的研究;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合作效果的研究等,使合作学习的研究能保持在一个较深入的层次。

5.生本教育小组合作的阶段性总结 篇五

一、确定课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通过合作学习,确实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团体协作的精神。但是随着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我们通过对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和实际观察中了解到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普遍存在着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形式,缺乏实效”的现象,甚至让有的学生在自由散漫的学习氛围中养成了不注意倾听、不尊重他人的坏习惯。我们看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也看到了它的不足,于是我们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这样一个小提出课题进行探索,如今已初见成效。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小组分工明确,轮流当中心发言人,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乐趣。

二、研究目的

1、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并提高学习效率。

2、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为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与实践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理论学习,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等,并将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合作学习走向深入。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

我们采取的是案例研究法:课堂是开展合作学习的主阵地。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立足课堂,把每一次的合作课堂都作为研究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提炼。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挖掘资源,让学生在愉悦的合作活动中体悟合作的价值,增强其合作的主动性,使之具有良好的合作心态,掌握合作技能。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谈谈我们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科学地组建合作小组

我们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检查者、记录者、汇报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小组合作学习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产生需要合作学习的欲望,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李萍老师执教的《卫星比武》就是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的探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教师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喜欢的卫星,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而李萍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提高效率,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了侦察卫星的特点及功能,再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以四人为一组,采用“读——画——归纳——填表”的方法每组学习一种卫星,然后组长汇报,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例如:余晓梅老师执教的《西门豹》一课,学生合作表演非常成功,就是因为她先让学生在组类表演,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并进行了有效指导,学生了解了每一位人物形象,才会表演得栩栩如生。

六、研究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实验近一学期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独立性增强,自学能力提高了;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状态中,堂堂课有收获,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人与人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优秀品质和主动学习能力。在课上,问题由学生提出,结论由学生归纳,方法由学生探索,结果由学生评价,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大都具有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计,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畅通、方法灵活、有深度,这样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3、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成为了学生的朋友,不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教师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学中做到亲切、平等、民主、和谐,使学生体验到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七、存在不足

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还发现了很多问题,如:

1、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有时很难完成。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增强,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多种变化;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往往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小组汇报的学习结果往往是好学生发言。

6.生本教育小组合作的阶段性总结 篇六

段性总结

我们进行的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是研究课堂、孵化“好课”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教师、发展教师的最基层组织。在本期的活动中,面对新课程全面实施和推进,学生之间如何合作。教师之间如何“同伴互助小组”,共享集体智慧,提高教研质量,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研究人员学习情况

2010年六月物理组课题研究人员召开关于课题研究的有关事宜,再次明确本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努力的方向,做好本学期课题开展的基本工作。

根据学校期初学校会议精神,本学期物理科组将把重点工作放在“精教研、促成绩”上,并结合我校“物理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每周教研日”活动,切实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教研水平,解决我们在物理实际教学中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规范的“每周教研日”活动——(1)备课程序:授课教师备课;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在听取授课老师本人的设计思路后重点围绕科研课题展开讨论;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根据集体备课形成的意见,对第一次设计的教案;备课组内试教,备课组内老师听课,提前一周进行,并围绕研讨主题作好详细的记录;备课组集体评议,当日内进行,围绕当周研讨主题展开评议,对课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完善课堂教学,力求上出“精品课”;授课教师确定教学方案及课件。

(2)上课:周三上午第二、第三节课为本学期物理教研课授课时间,各位教师须严格按照安排的活动表进行(特殊情况除外)。全体老师均须参加听课。

(3)评议:授课当日备课组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组级评议,评课主要围绕当周所研讨的主题展开,形成书面评课稿,确定中心发言人等。评课稿基本分为三部分内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其余时间请老师轮流进行“新思想、新观念”演说十分钟;其余时间为理论学习。授课教师紧扣学校教研课题及当周研讨主题对本次上课的设计意图和课后感想作专题发言,要理论结合实际。派中心发言人作全面评议,组长作本次主题研讨活动的总结发言,指出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思路等。

二、研究进程及成果

2010年6月1日,课题研究人员交流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完成中期阶段

性总结报告,进行阶段性成果分析,一致认为:

1、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综合性学习到逐步适应到喜欢综合性学习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型学习”过渡到了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好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发展、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敢于向现有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形成了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垄断者”到“求知的引导者、参与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

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习的主动者”的转变。

2、注重学科的联系和渗透,“融合”学科隔阂,渗透相关知识,注重学科的融合与延伸,创造性地开发和补充了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语文学习材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形成了新的生长点。

3、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物理意识有了大幅提高。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努力创设了与主体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感悟、体会、积累,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学科中落到实处。

4、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

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伴生于综合性学习开展而变化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习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习”,也就是“实践活动”。“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在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为了使该课题能按照预定的方案、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将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优化自主探究学习实验过程,今后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理论支撑,用正确的理论支撑教育教学行为。在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研讨进一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课题开题论证会。

2、对本课题实施及时作好有关数

据统计与分析工作(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7.基于生本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篇七

一.科学分组,提高效率

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小组如何组建,是合作学习能否发挥最佳效果的关键,一般以4-6人为一组为宜。体现面向全体、优势互补,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小组成员的差异性。

组内成员岗位明确。因为合作技能划分为组织技能、交流技能、协调技能、评价技能,监督技能,所以小组成员分工设立五个岗位,有各自的职责。小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组员都有参与机会,以及组织纪律。主要培养学生的组织技能。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现象,协调各个组员发言的内容,鼓励大家想新思路。重点培养学生的协调技能。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质量和有无新想法给组员评价打分。鼓励同学间相互尊重。汇报员,集合组内研究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引导同学在交流中学习,培养交流技能。

二.适时引放,充盈合作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认识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发挥主体作用。而如何摆正其中的关系,做到收、放自如,其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

引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有趣味性的问题,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

放是指教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答案,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三.科学评价,引入等级

根据对学生课堂参与特点的综合研究,把课堂参与按照其不同程度分为几个等级,对实验对象进行对应的考察。

针对所在小组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从整体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针对别人所提出的解决策略进行质疑。并就小组中出现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争辩、商谈。最后根据各种不同观点的理由,承担或分配不同的组员去从不同的方法考虑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答。或经过积极的讨论之后,取得共识,然后再按照这一解决策略把问题解决。步骤明确,通过协商进行分配。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随时对出现的新情况作出敏锐的判断,随时协同本组其他同学积极探讨,且发言能够完全被别人接受。我们称之为整体协作,属第一等级。

在整体方面不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当小组出现不同意见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加入分析和讨论的行列。在通过协商分得个人的解决任务之后,能够认真投入,也能随时注意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能积极加入讨论的行列。发言能够大部分地被人接受或注意。我们称之为部分协作。

能够认真倾听小组中的不同意见,能够接受别人所提的理由,但自己所能够提出的一些问题都是一些非本质性的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本质无关。观点容易被别人提出反驳,但也能较好地接受小组分配的协作任务。我们称之为非本质性协作。

能够倾听别人的争论和观点,但不能提出质疑。也能够明确自己的作业任务,而且乐于为小组中的其他同伴服务。我们称之为形式性协作。

完全不关心小组所讨论或争辩的问题,整个活动都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即使别人主动提出帮助,也不愿意或没能力接受,在小组中表现出消极情绪。对小组能否取得进步持无所谓态度。我们称之为游离。

综上所述,合作探究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多通道的相互交流,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立体交流体系,只有以合作的学习活动为纽带,才能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尊重,学会交流。

上一篇: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规定下一篇: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