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沟通范文

2024-07-21

与家长沟通范文(共9篇)

1.与家长沟通范文 篇一

教师与家长言语沟通的策略(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家园共育的关键在“沟通”二字,家园双方通过交流彼此的观点、感情,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在走廊或活动室沟通。这类沟通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且不需要回避他人。如,告诉家长孩子在某类活动中表现突出,孩子的头发和指甲该剪了,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爱喝白开水,等等。这类沟通能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在幼儿园走廊一角或某个地方沟通。这类沟通一般需要回避他人,家长一般不大愿意让别人知道,幼儿也不愿意教师向家长“告状”,所以教师应单独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告诉家长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损坏了教玩具,午睡时经常尿床,等等。

●在班上所有幼儿离园后或利用节假日,在幼儿园办公室或幼儿家里等不受干扰的地方沟通。这类沟通内容往往较复杂,涉及的问题也较严重。如告诉家长,孩子近来一直不愿意跟同伴说话,对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并有攻击、自伤行为。此时教师可委婉地让家长认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并和家长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掌握非言语技巧

研究表明,交往信息中面部表情占55%,声调占38%,语言占7%,因而与言语交流相配合的非言语交流特别重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使用以下非言语技巧,效果会更好。

●与家长保持平行的目光交流,避免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

●用微笑、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用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或“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话题饶有兴趣,最好能动笔记录家长谈话的要点。

●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

●在和家长沟通前、沟通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可等家长情绪好转时再沟通。

三、运用恰当的谈话方式

有一位刚入园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弱,教师对家长说:“你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吃饭、穿衣、大小便都要人帮忙,你们家长肯定包办惯了,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办!”家长听了很生气:“我孩子就是不会才来上幼儿园的,什么都会还来干什么?”这位教师顿时感到十分委屈,沟通不成,不欢而散。其实这位教师的好意如果能换一种表达方式,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说“你的孩子又聪明又可爱,我特别喜欢!不过你有点儿太疼爱孩子,帮孩子做的事情太多。以后我们一起努力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好不好?像吃饭、穿衣、大小便、收拾玩具这类事情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做,这么聪明的孩子肯定能做好!”这样,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教师的建议。

●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遇到问题一般愿意跟谁说,等等。

●谈话内容要始终集中在孩子身上,尽量多介绍孩子在园表现,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谈论时如果说“咱们的孩子如何如何,咱们班的孩子怎样怎样”,会让家长觉得很亲切。●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与此同时还要巧妙答复与引导。如果始终是教师为主,家长可能会厌烦。教师越是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交流。倾听时可

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怎么样”等,尽量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

●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要说的内容,而不要用“你”来提出要求。如“你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而不是说“别让你的孩子再迟到了,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

●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等,以表示理解和认同。

●谈话侧重点要因人而异。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开始时可拉拉家常,以了解家长的性格,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谈话;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长处,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对于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挑明孩子近阶段的问题并商量对策;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使其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

●在指出幼儿缺点时不要说“你的孩子今天又犯了什么什么毛病”,而要从侧面切入:“你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要是在这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就更好了!”这样家长会比较容易接受意见,也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当家长不满时

一位父亲发现孩子被同伴打出鼻血后十分气愤,要求教师给一个说法。这位教师首先承认自己工作失误并表示深深的歉意,接着全面介绍孩子的情况,使家长感到他的孩子是受老师和小朋友关爱的,发生这次事件纯属偶然。然后,这位教师保证今后将尽力避免发生类似事 情,还表示接受建议,希望家长今后对自己的工作多提意见。这位父亲面对态度诚恳的教师,很快化解了心中的怨气,谅解了教师。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教师能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错了,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

●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以后再谈。

●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所以,教师应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当沟通无效时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冷静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然后尝试采用迂回的沟通策略。一位教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班里一位孩子可能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在和家长沟通希望其引起注意的过程中,家长却认为孩子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有问题,甚至认为教师对孩子有偏见。对此,这位教师既没有生硬地和家长继续交谈,也没有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放弃教育责任,而是改变了沟通策略。教师首先把有关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文章送给家长阅读,然后主动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经过多次观察,家长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幼儿相比,确实存在差异,便主动找教师沟通。在教师的建议下,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使孩子得到了及时矫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论多难沟通的家长,只要辅以灵活巧妙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确实是为孩子着想的,就能使沟通获得成功。

●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主动和孩子家庭中较开明的家长进行沟通。

●在各种建议都无效时,可以说“您想怎么办”或“您有什么要求”等,让家长直接面对问题。

●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认识。

●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2.与家长沟通范文 篇二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离不开老师与家长的双向合作。既需要老师在学校的辛勤培育, 也需要家长在家督促教育, 只有这样, 孩子才能成人成才。因为家长看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老师也看不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尤其是农村学生家长思想观念的差异、客观条件的制约, 造成老师在与家长沟通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 家长往往不是对孩子采取不恰当的方法, 就是对学校和教师有意见。久而久之, 老师在与家长共同处理孩子的事情的时候, 家长往往会有过激的言行, 或是不恰当地处理方法。这时候作为教师, 就要有沉着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总结起来, 我的做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与大家一起商榷。

二、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1. 了解情况

在我们所教育的孩子出现了问题的时候,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 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处理的尽量自己处理。其次, 需要家长配合的, 先要对这个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解, 从多个方面了解这个学生的家长的性格特点, 来采取有针对性的交流沟通。

(1) 直接向这个孩子询问其父母在家的各种情况, 包括其家庭的经济条件,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父母亲的工作状况等。

(2) 通过其他学生, 特别是同村的学生, 或者是住所相近的学生, 了解其家长与周围邻居之间的关系, 看一看这个家长是怎样与别人相处的。农村是比较注重邻里关系的, 如果这个家长与邻里之间的关系较好, 你能够很轻松地与其交流, 如果这位家长与邻里之间的关系比较糟糕, 那你就要好好好考虑一下, 与他沟通前先想好怎样做, 怎样说, 特别是不能说的话, 千万不能说, 以免闹得双方都不愉快。

(3) 在农村, 有的家长把教师这一职业看得比较重, 对于老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的水平很高, 甚至对于教师的言行都有着不符合实际的期望。他们认为教师每做一件事情、每说一句话都应该是恰当的。一旦你的哪句话说错了, 他就会把你看得一文不值, 认为你不配给他的孩子做教师。对于这样的家长, 你在交流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要用十二分的心思去与他沟通。

(4) 农村学校, 本地的教师比较多, 许多孩子就是这些老教师的亲戚或邻居, 这时候你不妨向这些教师去打听一下, 这个孩子及其家长情况, 还可以向这个孩子以前的班主任去了解。总之, 在与孩子的家长沟通之前, 一定要先了解其家长的状况, 否则沟通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2. 重点突出

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学生, 总会有个别孩子给老师出“难题”, 不让老师省心。他们有的是性格上的缺陷;有的是因为家庭的原因造成的行为怪异;还有的是学习上的困难生。作为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一定要主动地先去了解这些家长,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不仅是为日后双方间的沟通做好铺垫, 也是一种间接了解学生情况的佳径。有时候, 更可以免除教师与学生间的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或者误会。在我班有一位男生, 脾气怪, 沉默寡言。不专心听讲, 惹是生非, 打架滋事, 我对他真的打心底里喜欢不起来, 可当让我了解到他的家庭并不和谐, 父母关系并不像表面那么好, 为此心情低落, 从而影响到了学习和在校的表现。了解之后, 我对他之前的一些行为一下子仿佛释然了。之后, 我试着与他的家长进行了联系, 说了他的优缺点, 以及今后他的发展, 之后又与这个男孩子做了经常性、有重点的谈话交流, 虽然他的性格特点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 可是与他相近的所有人都看到了他的进步。

3. 各个击破

对于那些学习上较差的学生, 我们不能用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 看到孩子的希望。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 他才会主动地与老师交流, 配合老师的工作。我班有一个女生叫赵朝阳, 家长在我接这个班的时候, 就告诉我, 孩子的身体从小就不太好, 学习上也有些困难。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身体好, 学习好坏无所谓。刚开始, 我就按家长的要求, 对孩子的身体方面很关心, 生活上也很照顾, 但是孩子在语文课上听讲认真, 作业也能按时完成, 各方面表现较好, 就是数学方面, 反应有点慢, 这时, 我及时和家长联系, 进行促膝交谈, 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 在家长的配合下, 学生的数学进步较快, 每次检测语数成绩都优秀, 家长非常高兴, 也非常感激。对于放任不管的家长, 尽量多报喜, 少报忧, 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 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 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

3.如何有效与家长沟通 篇三

一、“家访”,在“面对面”交流中实现有效沟通

“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因为它的费时与费力,已经被许多人所淡忘,甚至抛弃。但是通过我校老师们的亲身实践,他们改变了这种看法,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是实现沟通最有效的方式。

这学期,我们要求每位班主任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对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进行家访。刚开始时,教师们怨声载道,但是深入到“家访”当中,教师们真正尝到了甜头。在面对面的家访中,老师们能够对其家庭环境和气氛、家长素质、亲子关系等获得了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家长们也能够从老师的言谈中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这样教师既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有助于因材施教;又有助于沟通和交流,使家校的感情更加和谐、顺畅。但要注意的是,在沟通时,教师的语言也要细细斟酌。要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有了这样的前提和铺垫家长自然就听得进去孩子的问题和缺点,以及需要父母配合教育管理建议了。另外,在“电话家访”时,老师还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家长都要以德服人,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实践证明,“家访”是很好的家校沟通媒介,是任何手段都无法替代的。许多参与家访的老师现在也都在感叹:“家访虽久远,真情永流传。”我想这正是“家访”的魅力所在吧!

二、“家长会”, 架起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开好家长会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每学期的家长会,都是家长与老师“零距离”接触的大好时机。开好家长会,可以让家长了解班主任的治班方针,使家长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保持一致性,形成 “统一战线”,这样班主任的教育工作等于成功了一半。但是现在的家长都怕开家长会,因为很多时候,老师总是把孩子的问题推给家长,一味地指责与批评,弄得家长抬不起头来,结果事得其反,事倍功半。如何开家长会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呢?我校教师一改家长会的本来面目,成功召开了“交流式家长会”和“成果展示式家长会”?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如四年二班季老师针对家长教育理念缺乏,对孩子重视不够的现象严重,组织家长召开了“交流式家长会”,选择对孩子重视而又有方法的家长进行教育经验交流。家长们反响很大,他们相互理解、取长补短,端正了教育思想,改进了教育方法,很好地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三年一班的韩老师为了让家长有一个全新的感觉,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召开了“成果展示”家长会。家长对孩子们出色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尤其是“说说心里话”环节,家长们被孩子的恳切、真诚、坦然所感动,父母的心被震撼了。平时只知道让孩子听话、学习好的家长,也改变了,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强健的体魄,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了。

三、“短信沟通”,让家校沟通不再遥远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短信成为了人类最快捷的沟通方式。我校针对家长工作忙,没时间当面与老师沟通的现象,鼓励要求老师以短信的形式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校沟通不再遥远。

教师们每学期都把学生成绩及时地汇报给家长,把问题及时地反应给家长,并教给家长合理的教育管理建议,他们还经常发短信鼓励家长支持学生参加学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学校和老师的形象,更能鼓舞学生,有助于家校形成合国,真是一箭三雕!教师通过有效的短信沟,使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获得了许多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如:有的老师发短信说:“您的孩子在公开课上,表现特别积极,请您无论如何要给予表扬,晚上给做上点儿好吃的,算是替我奖励的”;还有的老师在短信中说:“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可以使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这里不乏您的支持和协助,本班主任这厢有礼啦”。这些温馨的短信赢得了家长的欢迎和赞赏,教师们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现在我校教师还利用这个短信平台传递一些实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迷茫的家长指点迷津。正是有了这样的沟通,家长教育起孩子来才感觉到有的放矢,很多时候不用亲自到校,也能对学校的情况,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也乐于将心里的困惑和想法跟教师交流,找教师商量解决的办法。家校互联形成的合力,让教师的教育少了许多盲区和死角,也让教师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快乐。

四、网络QQ,让沟通无极限

在网络飞速发达的今天,QQ作为传播较广、使用率较高的一种聊天工具,抛开其不利的一面,它切实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便捷、更直接了。因此,我们学校建议每个教师建立班级QQ群,让家长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家长想和某位老师或家长单独沟通,QQ群也可以实现,作到个体与全面兼顾,最重要的是减轻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只要家长的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接受家长们的“专访”,这也弥补了家长会中家长只能接触到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对其他教师不甚了解,更无从了解孩子情况的缺陷。

如果说QQ群的建立能让家长在最快的时间和空间中与教师实现沟通,那么教师开辟个人的教育博客就为家长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让家长有学习的时间,有反思的余地,有提升的可能。家长们纷纷表示“开通网络QQ和博客”实在是太方便了,他们可以时时刻刻地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学习到更新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指导孩子,让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长……

总之,沟通是一门艺术,只要掌握了与家长沟通的途径和技巧,才能让你的教育行为艺术化,才能达到“沟通零距离”的境界,才能让你的教育行为更有实效。

4.家长会如何与家长沟通(推荐) 篇四

——家长会学习材料(德育处)

现在不少家长无暇顾及子女,而又对子女寄托了很高的希望,因而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推给了学校,推给了老师,并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家长一般只满足学生物质生活上的需要,注意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作为教师应该在分别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情况下做好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一方面 如何开好家长会

1.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共同用正确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影响带动家长树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念。会议前,班主任要做好与科任教师间的沟通,思想达成一致。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对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肯定,缺点找准,让家长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

3.针对共性的问题,要有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法,制定计划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制度、常规要求通过家长会要进一步明确,以便达成共识。

4.针对个性的问题进行个别交流,给家长留下参考和整改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有抓手,才能促进学生成长,家校合力。

5.可以让优秀家长介绍成功经验,或共同研讨教子的成功案例,让家长更直观的掌握教育方法。

6.可以适当布置家长会的环境氛围,让家长有亲切感,放松的环境下更能够有效的进行沟通。比如:黑板的布置,座位的设置等等,方便与家长沟通。第二方面

召开家长会应注意的问题

1.要乐观,对孩子和家长要充满信心。对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配合要给与肯定,不要一味的抱怨孩子不听话,家长不懂事,不配合。要对班集体充满信心,对孩子和家长充满信心,营造共同成长,积极向上的氛围。

2.要耐心。许多家长都是大忙人,请他们到学校来听班主任讲话,一般是不容易的,如果班主任讲的不好,准备的不够充分,弄不好他们还会心烦。特别是在班主任老师讲话的过程中,家长们会插话述说孩子的情况,或提出学校的问题,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让他们把话讲完。

3.要善于倾听。多数班主任是说得多,听的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啪一同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也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原先准备的话还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里,回去拿孩子撒气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做听众。给家长解释申辩的机会。

4.要引导。许多家长不懂得怎么去正确教育子女,对此,教师要设法引导,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特别是向家长传授对孩子心理训练的做法。比如:对活泼的孩子、对沉默内向的孩子、对好胜的孩子、对懒散的孩子、对不听话、顶撞家长的孩子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育。作为班主任要给支招。

5.要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知道你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孩子的,你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对班集体的希望以及为此做出的努力是什么等等。与家长做好沟通,加深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了解。

6.要合作。向家长提出若干的合作课题,提出希望和建议。比如:“您能给孩子提供安静的场所来完成作业吗?有适合学习的桌面和阅读的时间吗?能督促孩子早起早睡吗?能经常与孩子聊天沟通思想问题吗等等,只要是利用我们教育的方面都要让家长配合,给家长分配任务。

7.要精心。召开会议之前,班主任要明确家长会的主旨是什么,班主任想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样讲更好,对家长可以提出哪些要求,等等,都要精心思考、精心准备。要有较详尽的提纲,以保证家长会要达到的预定目的。

5.与家长沟通 篇五

案例实录:

我班的军军小朋友个性强,脾气有些古怪,喜欢独自行事,不爱融入集体。这似乎一直是妈妈的懊恼烦心事。平日里,军军一直是爷爷接送的,有事我们会和爷爷交代清楚,并经常进行电话联系。在一个双休日的下午,我和军军的妈妈在西渡农工商超市碰到,她一副要和我聊聊的样子,使我不得不停下来,军军的妈妈马上把话题切入到孩子身上。关于军军在幼儿园的情况,她一连串的问了好多问题“军军在幼儿园发脾气吗?”“军军学本领怎么样?”“军军吃饭好吗?”“军军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吗?”…….我象作汇报一样进行了一一解答。看到平时较少接触,也不太多言语的军军妈妈,今天可是好健谈,我感到了一位家长的需要,也意识到了今天一定是一个交流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定下心来耐心地听着关于军军在家的情况,原来,最近妈妈发现军军在家乖多了,喜欢涂涂画画念儿歌了,乱发脾气的现象也少多了,一定是在幼儿园老师教育的。我边听边笑着肯定,并将军军其它进步的地方也告诉她,妈妈听了好开心,当我将军军还不太会穿衣服的事告诉她时,孩子的妈妈忙向我保证,回家马上教军军自己穿衣服。不知不觉,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看着军军妈妈满意的笑脸与我道别而去,我不禁心情也舒畅起来。

6.老师与家长沟通记录 篇六

孩子在家比较听话,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玩上都特认真,也有自尊心,只是做什么都比较慢,而且身体不好,时常有病,会耽误一些课程。

初步分析:

这与锻炼身体有很大关系,也与家长不放手有关,家长应让孩子多做体育锻炼,并且应加强孩子多动脑,讲效率的作风。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不爱出头,在校经常让孩子锻炼,多做组织等工作,时常提醒其做事讲究方法,找捷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沟通效果:

敢于在一些场合表现自己,心理素质有了提高,工作效率有了提高。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在家说了算,家长对其百依百顺,拿出老师给其压力,才能认真完成当日的作业,而且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性。

初步分析:

这与家长的娇惯有很大关系,也与家长不放手有关,家长应让孩子独立去做事情,间接监督,还要分清青红皂白,不能凡事都依孩子,要正确引导。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在校横行跋扈,时常欺负一些弱小的同学,凡事都要以其为中心,不过能主动承担一些班级工作。

沟通效果:

能和蔼对待一些同学,不再过于张扬,更像女孩的性格。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长托,对孩子了解的太少,导致时常不完成作业,长托班也不和家长沟通,希望老师多督促。

初步分析:

这与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有关,由于母亲过于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日常生活,亲情淡漠;也与家长过于放手有关,家长应投入一些时间照顾孩子。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没有定性,在校和在家不一样,在校有所收敛,在家母亲都看不到孩子影,缺少良性引导教育。

沟通效果:

在老师的监督下能完成一些作业,不过还缺少自主性。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不爱上学,半途溜掉,孩子在家排行老五,有四个姐姐,凡事都依着他,什么都不会做,导致学习上也如此,依赖习惯了,来到学校不像在家孩子们多,都是父母的心尖尖,所以不顺,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初步分析:

这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儿子,结果导致纵容娇惯不度,常犯一些 家长和老师意想不到的错误。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在校学习懈怠,凡事得过且过,不能主动,没有积极性。

沟通效果:

提高了一点积极性,学习上也能认真一些了。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在家比较听话,只是没有主见,学习上不能主动,没有兴趣。

初步分析:

这与长期离家有很大关系,由于长托,孩子没有了心理依靠,不能说知心话,有时遇到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做。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在校老老实实,不爱说话,不能和同学融洽相处,不爱学习,不认真写字。

沟通效果:

由于长时间在长托班,家长不能及时配合,不见多大起色。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

家长自述:

孩子是一个乖乖女,不爱说话,按时完成作业,是一个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

初步分析:

这与长时间在老人身边生活有很大关系,毕竟是隔辈人,代沟很大,导致孩子不爱说话,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在校从不违反纪律,对班级活动主动参与,但缺乏主见,不爱表达,心理素质不够好。

沟通效果:

在自尊心的驱使下,更守纪律了,心理素质有了提高。

沟通感悟: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 和老师的事,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家长自述:

孩子是独生女,虽然生活在乡下,却也无比娇惯,家长也缺少监督,导致孩子不定性,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做有益的事。

初步分析:

这与家长的疏忽有很大关系,在需要监管的年龄里,没有及时给予看护,导致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东张西望,不能在有效时间里完成有益的事。

沟通过程:

向家长讲述孩子在校表现,通过沟通,知道孩子不能一心一意地去听课,不能专心地去完成作业,时常溜号。

沟通效果:

认真劲有了明显提高,不过还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沟通感悟:

7.正确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篇七

一、注重礼节,把握时机,真诚对待家长

一要态度礼貌热情。接受一个新的班级后,无论是班主任去学生家里进行家访还是预约学生家长到学校来了解情况,教师都要适当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做到衣着整洁朴素,不能够不修边幅甚至着奇装异服,要树立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首次见面,班主任精神焕发的形象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也是对家长最基本的尊重。在家访时要注意尊重家长的生活习惯,对于家访以外的话题不要涉及。在家长到学校来访时,我们要起身欢迎,家长走时起身相送,在交流过程当中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等。这样能够让家长觉得你是一个很有道德素质的班主任,为彼此间进行深入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合理选择时机。在班主任因为工作需要而要和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时,要注意选择时机,如果准备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要注意选择的时间,尽量不要选择中午休息或晚上太晚的时间,以免影响家长正常休息,打扰生活正常秩序;在出发前要和家长取得电话联系,以确定家长是否有空或是否合适接待班主任家访,避免家长有事脱不开身的尴尬场面;在邀请家长到学校沟通的时候要首先了解清楚家长的时间安排,采取双方商量的方式确定见面时间,防止家长没有空或家长来了之后班主任没有时间接待等情况发生。有的班主任没有很好地考虑这一点,有时邀请家长到学校后,自己又因为其他事情,忙得脱不开身,将家长晾在一边不闻不问,导致家长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班主任和家长进行沟通。三是始终面带笑容。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微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你面带笑容和家长见面、说话的时候,首先会使他心理上觉得非常温暖、亲切,在这样的环境与心理状态下开展交流,无论是情绪还是效果,都会非常明显。有些班主任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一脸冰霜,表情严肃得像法官审案子,这样首先就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心理上就形成了一层隔膜,不利于双方进行交流与沟通。班主任无论是在多么尴尬的场合,脸上都要充满微笑,体现自己的胸怀。

二、加强沟通,以情感人,赢得家长支持

一是体现出班主任对学生的重视。在进行家访前,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入的了解分析,包括该生目前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状态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主要优缺点等,还要适当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在心中形成讲话提纲,便于在交流的时候有条理性和突出重点。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清楚地意识到教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从思想上拉近距离,便于进行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便于班主任在家访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和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更加深入了解、分析学生,针对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教育,促进学生扬长避短,健康成长。二是增强家长对学生的信心。许多班主任有这样的体会,和优等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大家谈的都是优点,气氛好,交流融洽,但是和后进生家长进行沟通时往往无话可说,有的班主任只顾批评学生,使得家长对学生一点信心也没有,交流效果非常不好。这样做其实是非常错误的,班主任在看待一个学生的时候,评价标准不能仅仅着眼于单纯的学科成绩,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学生有可能考不出好的成绩,但是并不等于这个学生将来是没有前途的,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将来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在某一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班主任要带着这样的观念与后进生家长进行交流,发掘出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让家长走出“成绩论英雄”的思维定势,正确、客观地看待、评价学生,树立信心,易于进行沟通,易于接受班主任的观点。班主任在说到学生缺点时,语气要婉转,使家长对他的孩子增强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三要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谦虚诚恳地倾听家长的意见建议,哪怕谈的时间稍微长一些,也不要粗暴地打断家长,这样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受到重视。纵然是一个怨声载道、火气冲冲,甚至蛮横无理的家长,在一个非常有耐心、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也会被感化得通情达理。班主任在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的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或语气进行呼应,表现出对家长观点与心情的理解,双方的坦诚交流,有助于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科学指导,以诚待人,树立自身威信

8.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篇八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希望孩子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呵护。倘若孩子在学校磕着碰着了,有些家长当面就给老师难堪,因此,许多老师也抱怨:现在不光孩子难教,家长也越来越难伺候了。到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激活家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呢?

首次相识,打好基础

中国人的定势论告诉我:“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个时候家长们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很想借此了解孩子的新老师,以便确信是否能真正放心地将孩子交给你。因此,我历来非常重视与家长的第一次见面。见面前必须精心准备和家长见面的内容:一是外在形象上,小到服装色彩的搭配上都要妥当。二是隆重的欢迎仪式,班主任助理、小组长、室长、席长相继至欢迎辞;展示老师的亲和力,如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说话,摸摸头,握握手,亲自为孩子介绍卫生间等,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依恋你,喜欢上你。三是和家长的聊天话题,交流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甚至可以间接了解家长的爱好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可以掌握讲话的主动权,又能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使他产生仰慕之心。第一次见面,力求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你;二是让家长愿意接近你。这样,就让家长觉得你是个有工作能力、可信任、又很随和和细心的老师,即便以后你工作中有少许闪失,他们也会谅解你,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理解中建立信任

当家长怒气冲冲而来时,请你为他送上一杯降火的茶。当学生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在学校,当学生不慎发生意外的时候,作为老师一定要以父母的身份第一时间站出来,赢得家长的理解。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一位叫小昆的男生,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嘴唇划破了一道口子,顿时鲜血直流,我闻讯后,一边和家长联系,一边马上带孩子到县医院去缝针。我通过熟人找到了那里最好的五官科医生亲自手术,当我握着孩子的手不停地安慰孩子时,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孩子痛苦的表情,和看到那手术针刺破孩子那嫩嫩的肌肤时让我心痛,感觉自己没把孩子照顾好,让这么小的孩子受罪了自己真的不可原谅。手术过程中,孩子的爸爸赶来了,护士随口说道:“孩子的妈妈是不是晕血?叫她出去休息。”得知我是外语学校的老师时,他们说“外语学校的老师好负责啊。”手术结束时,孩子的奶奶也赶来了,只听他奶奶说:“谁把你撞的?破相了我找他算账!”言语之中显出了极大的不满。我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并真诚地表示了我的歉意,他们改变了态度,由衷地对我说“谢谢你啊,孙老师!”孩子的爸爸反倒不停地安慰我说没事,并坚持要先把我送回学校,照顾其他学生。此时,我知道我的行动已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我就抓住契机,坦率地将孩子喜欢在课间追逐奔跑的表现向家长反映,并诚恳地请他也教育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善于保护自己。在孩子受伤期间,我主动为孩子煮粥,送去孩子爱吃的巧克力,怕忘记孩子吃药的时间,我专门在黑板一角写上提醒小昆吃药的话,让接他的奶奶深受感动。即使后来孩子的嘴唇留下了疤痕,他们也没一句怨言,而且从此不再提转学的事情。(因为当时他家经济条件并不算好,多次准备转学)

在交流中讲究艺术

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效果截然不同。

坚持“六要五不要”原则。当教师和家长交流时,一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二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三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把自己喜欢的学生说成一朵花,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孩子丧失信心,增加孩子的敌视情绪。四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五要褒奖教师,不要推卸责任。教师之间应该互相配合,树立对方在家长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遇到麻烦时,千万不要推卸责任。转嫁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孩子转走。六要“多报喜,巧报忧”。当学生有进步时,请你一定要告知家长。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下次他就希望你多跟他联系,而且在孩子面前表扬你、表扬孩子,你也高兴、学生高兴、家长高兴,何乐而不为呢?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讲究“进退”策略。当家长的意见与学校要求产生较大分歧而又难以协调时,我采取“退一步”的策略,通过不断地沟通使家长逐步转变态度。四年级时,小林插到我班住读。第一次和家长交流就知道孩子有尿床的毛病。我特地叮嘱生活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千万不要让其他孩子知道这件事。每天晚上,刘老师要多次喊他起床,毕竟孩子小,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赖床,喊不起来,有时候刘老师也睡着了,就导致孩子尿床了;有时孩子虽然起床了,但懒得穿衣服,这样一晚上折腾几次感冒了。当家长知道后,对着我劈头盖脸地训斥起来:“你们老师也太没责任心了,居然把我儿子整感冒了,我交那么多钱得到的优质服务在哪儿?我要到领导那里去投诉你们。”此时我虽然可以说出许多理由,但我并没有跟小林的父亲争辩。当照顾好孩子后,我对小林的父亲说:“让我们共同想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吧!我也是爱小林的!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受伤害。”我宽容的态度,也让小林的父亲消了气。事后我积极主动与小林的妈妈交流,并告知孩子的妈妈这可能是一种病,同时要进行药物治疗,并将孩子的药放在我办公桌里,主动承担了每天给孩子喝药的任务;然后拿出自己孩子小时候的棉尿片垫在孩子的床单下,告诉刘老师换的时候一定要背着其他同学。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小林的家长感动了,并到处为我们做义务宣传。以真挚的爱和宽容的心,退一步,消除了家长的疑虑,改变了家长的态度,也进一步融洽了家校关系。

孩子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是难免的,在对待孩子之间冲突的问题上,家长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对某些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家长,我以爱为本,采取“进一步”的策略,不卑不亢,首先在心理上震慑家长,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有骨气、有办事魄力的教师。然后心平气和地与家长交流应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爱每一个孩子的,包括她家的孩子。关键时刻的“进一步”既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又使人际关系变得更融洽。

遵循“对症下药”规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因而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对症下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家长。对于知识型的家长,在虚心听取他们建议的同时,要冷静地分析,不能让他们牵着鼻子走。对于溺爱型的家长,在充分肯定学生长处的同时,用诚恳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以柔制钢,以情服人。对于后进生的家长,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千万别热血冲头正面交锋。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积极倾听运用反馈,然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9.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篇九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①。因此,教师必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成长方案。

一、新时期对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影响

“新时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此特指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知识经济兴起与发展的时期。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标志。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走到尾声,科技和知识的竞争愈加激烈,人才是各个国家和部门争夺的对象。争取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获取精尖的专业知识也成为所有人的追求。

知识经济带来的网络的迅速普及,通讯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作为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方式在新时期也发生了具体的变化。

(一)联系方式的种类有所调整

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有些传统的联系方式由于不适应新时期的状况,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传统联系方式具有恒久的使用价值,但在具体使用方法、指向目标上也做出了符合新时期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的普及和通讯的发达,使得许多优秀的商业头脑有了施展的空间。移动公司、各大网络争相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中介,于是许多现代联系方式产生,电子平台成为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的最显著特征。

(二)联系方式的科学性提高

新时期使得国际间交流更加广泛而深入,中国教育在继承传统精华基础上,吸收了国外的优秀教育经验,逐渐使得教育科学化、教育者专家化、教育制度规范化。教师与家长进行联系,不仅要考虑到使用哪种联系方式,还要研究如何使用这些联系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具体到实施某一方式的具体细节都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形成了很多成功的范式。

(三)联系方式的灵活性增强

新时期不仅改变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教师的时间非常宝贵,因为很多教师不仅面对着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成绩考核的重压,同时还往往要面对超负荷运转的班容量,这在普通城市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充分发展,家长所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工作时间各不相同,很难做到有叫必到。时间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为适应新时期的特点,教师逐渐在传统联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力求简单、快捷,减少时间成本。

二、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传统方式的运用

所谓传统方式指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前已经存在的方式,包括家长会、家访、写信、请家长到校、打电话、印发通知、学生手册等等。随着时代内容的不同,这些方式对于教师来说,运用的便利性和效率与以前相比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这些传统联系方式甄别使用。

(一)停止使用的联系方式

在30年前,写信是人们联系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手段。在时间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写信,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两个星期才可以看到的信件。信件往来相对于教师家访和家长去学校来说,虽然效果差一些,但是双方可以选择自己空闲的时间书写和阅读,自由度比较强。同时,信封和邮票的价格比电话费要便宜,况且电话在当时很难找到。因此,写信虽然不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最主要手段,但也为众多教师所使用。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写信无疑是时间成本最高的一种联系方式。教师需要利用最短的时间将最多的信息传递给家长,而用一两个小时写一封信也不过几页,传递信息少,而传递到家长那里需要时间又长,根本无法及时反馈。因此,写信这种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基本上已经为教师们所淘汰。

(二)经过改进的联系方式

家长会、家访、学生手册、打电话等联系方式仍然为教师所使用,但是具体使用过程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科学性也增强了。

传统家长会一般有两个主要议题,第一是向家长传达学校和班级的规定,第二是进行批评与表扬,当然最主要的是指出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被点到的学生家长要耐心倾听老师罗列自己孩子这样那样的毛病,很没面子,所以家长们通常不愿意参加家长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长期以来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仍难以彻底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因此,分数既是考查学生知识量、决定学生前途的重要指标,也是考查教师工作业绩的最主要标准。在此前提下,教师在家长会上以成绩为核心是无可厚非的。而且部分教师已经开始站在更科学的角度上来完善家长会,使其继续成为家长和教师联系的主要方式。首先,家长会以双方信息沟通为主。很多教师把教师的个人发言与对学生的批评改为家长座谈会,给每位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言,教师从中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和教育理念,从而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家长会以解决学生问题确定最佳培养方案为目的。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问题产生往往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关,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教育,使家长拥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于是很多教师把家长会的一部分时间作为家长培训时间,既让家长具备宏观理念,又让家长掌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应该使用的正确教育方法。再次,家长会作为大规模的班级活动已经为许多教师以管理学的方法科学化、规范化。从通知家长、安排会场、引导家长入座、多媒体运用、举行家长会、具体互动活动、总结发言到家长离席等都有周密的策划,充分利用时间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上面陈述过的家长工作类型与时间的原因,导致本身闲暇时间就不多的教师不方便进行家访。加之现代人生活更注重隐私,所以教师对家访这种方式的使用也很慎重。目前仅有28.7%的教师使用过家访的方式,而且49.5%的教师认为家访已经不太有必要甚至可以退出教育舞台了。有些教师把到学生家中造访的传统家访形式进行了变通,改为在家长和教师工作外的时间找一个方便的公共场所进行交流,这样气氛比较轻松,既不用像在学校内那样郑重,也不必像在家中那么不便。通常教师会约家长在回家的路上,或周末在公园散步聊天,这样双方都节省时间,沟通效果也很好。

传统学生手册把学生在校分成若干个学期,每学期教师书写学生评语,家长填写家长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双方沟通信息量小,而且往往泛泛而言,难以达到良好效果。目前学生手册已经被教师们设计成学生的全方位信息档案,教师和家长联系的时间也缩短为以周为单位,学生的表现被量化为作息、劳动、作业、品德等多个方面,家长逐一给予评价。这样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家中各方面的表现,并做动态的观察,从而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学生手册成为频繁往来于家长和教师手中的鸿雁,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打电话作为传统联系方式中最现代的方式,过去使用频率较低,因为那时电话少而费用高。通常一个办公室甚至一个学校只有一部电话,而找家长时更是需要打到家长所在单位让人去找,很长时间家长才能过来接电话。现在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电话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且由以前的固定电话发展为款式多样、功能齐全的移动电话。教师需要和家长沟通时,随时都可以和家长联系。甚至有的学校还专门为每位班主任配备一部移动电话,每月充值,专门作为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工具。

(三)继续沿用的联系方式

请家长到校、印发通知这两种联系方式的使用前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所不同的是请家长到校的人次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这既是教师责任心强的体现也反映出新时期学生出现的问题种类多,需要不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共同解决。印发通知以前只是在期末时才下发一次,告知家长孩子放假时间及假期注意事项。但新时期的学校正努力走向素质教育和科学管理,因此下发通知的内容也纷繁多样,有关于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的,也有关于学校收费细目的,还有关于为学生上保险等各种事项的。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新方式

新时期涌现了许多20年前难以想到的联系方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以电子为媒介。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另一重大特征就是家校联系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一)基于电话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家长对其安全非常重视,于是移动公司首先抓住商机,推出平安卡,学生到校后刷卡家长就可以收到学生平安到校的短信息。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离家的时间、从家到学校所需的时间、平安卡给自己通报平安的时间判断出孩子在路上是否贪玩。

智能电话可以存储学生的学号,教师使用教师无线IC卡在智能电话上输入学生的学号,就可以直接拨打到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这样教师无须记录大量的家长联系方式,方便了与家长的沟通。

家校通系统整合了手机、电脑、网络的功能。学生进入校门后,无须刷卡,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学生信息,并自动给家长发短信报平安。学生离校时走出校门,系统会自动发短信告知家长学生已经离开学校。它还具备其它与家长联系的功能。如一般的智能电话都可以储存6000名学生的ID,收发2800条的短信。②教师随时可以将学校规定、收费通知、家长来校通知、当天作业、成绩通知群发给所有学生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资讯,并据此把握学生的完成情况。此外,教师可以与个别家长进行联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近期状况等发送给家长。家长亦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留言。家庭教育由此可以和学校教育共同进行,并实现有效互动。部分教师对如何科学使用这一方式做出了初步的理论探讨③。

(二)基于网络发展而来的新联系方式

网络平台的发展,催生了很多新的电子联系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进入了E时代。

我们对城市和农村学校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50.8%的学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站。一个建设良好、更新及时的网站本身就会为家长提供大量的信息,这样教师不必分别去发布这些信息,只需告知家长学校网址就可以。学校的条件、教育目标、具体规章、主要活动等等信息都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公布。21.1%的学校网站都建有家校互动的平台,既有家长必读这样的版块,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也有家长之窗这样的版块,家长可以随时留言,由教师进行解答。教师还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学校或教师以及班级建设的看法。有的学校网站(如北京实验一小)还分设班级版块,各个班级把自己的合影、活动图片、奖励与表扬、每月情况总结、假期生活学习指导等消息都放置到班级版块上,使家长全面了解班级和自己孩子的情况。家长也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感言和信息,甚至如北京中关村二小家长在得知某些场馆有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的机会,都会将信息贴到班级版块上,为家校共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④。

很多教师还利用个人的网络联系方式与家长沟通,据调查,61.3%的教师有自己的聊天工具,20.7%的教师有自己的博客,60.2%的教师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一般说来,学校论坛往往面对学生群体,而教师私人电子联系工具的使用,往往是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与家长进行联系,有的教师戏称之为“电子家访”。电子邮箱的使用往往是教师采用的比较郑重的网络联系方式,博客和聊天工具则更随意。教师可以在博客上发布个人的教育理念、教育心得、对班级问题的处理办法等等,家长可以根据教师博客的内容对教师有更全面和感性的了解。聊天工具尤其是语音聊天的使用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的联系方法,不过有设备条件的限制,对环境也有要求,应尽量避免形成对他人的干扰。这些方式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⑤。

(三)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长效机制

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基础上,10.9%的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教师委员会,作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校互动的长效机制。家长委员会通常可以分为班级家长委员会和校级家长委员会两种,有的还设有年级(或段)家长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必须能够代表各个层面家长,一般经过竞选方式产生,也可以由学校或班主任推荐候选人,具体条件由家长和学校制定。班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3-5位家长组成,校级家长委员会通常由18-24位家长组成,委员会成员定期改选。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如有特殊问题也可召开临时会议。教师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一平台,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与、监督作用,增强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通过这一平台,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有的学校连订做校服这样的事情,都要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决定款式、面料和价格,充分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促进了家校和谐。

四、运用新时期教师与家长联系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方式的改进与新方式的出现,丰富了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途径,增强了沟通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联系方式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统联系方式的使用不够科学

我们继承下来的教师与家长的传统联系方式都是适合新时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联系方式,但这些方式的使用却没有发挥出其最佳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其运用没有达到科学化。首先是使用方法缺乏科学化。很多教师没有仔细将各种不同的传统联系方式进行研究,为每一种方法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案,更勿谈具体到不同工作类型、受教育水平的家长应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方式。这导致教师在使用这些方式时随意性强,以达到一定效果为满意,不追求效果的最大化。使用这些方式后,不善于总结、交流,从而总是在原水平上重复。为此我们需要开发出每一种联系方式的科学使用方案,提供给所有教师,供他们进一步在使用中改进。其次是使用目标缺乏科学化。目前各种联系方式的目标呈众星拱月型分布,中间是学习成绩,四周散布的群星是品德、劳动、体质、心理等等指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凭某一环节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得当的联系方式的选择与实施要服务于一个科学的目标系统,才能使教育得到实质的发展。

(二)新联系方式使用的形式化

不可否认,以电子媒介为核心的新联系方式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作出了贡献,但新兴事物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平安卡和校讯通等服务,更多是为教师和家长服务,而忽略了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多学生并没有因为有了这样的便捷联系方式感到愉悦,而是产生时刻被监督的不自由心态。有的学生干脆常常“忘记”带智能卡,以逃避这种监督。对学生采取无监管的放任措施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关键是要将这种方式调整到学生乐于接受的状态。学校网站的家校交流版块上,更多是学校建立的形象工程,摆上若干专家建议、家教妙招就算了事,更新缓慢,甚至有的网站自建站后就没有更新过,导致互动有其名无其实。像北京中关村二小那样把家校交流办得有声有色的学校网站实在少之又少,有的网站版块家长甚至无法发帖,所谓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发布罢了。拥有电子联系方式的教师不少,但只有8.3%的教师使用过博客与家长进行交流,3.4%的教师使用过聊天工具与家长进行交流,0.9%的教师使用过电子邮件与家长进行交流。出现新的联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而熟练并科学地使用这一方式同样需要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三)制度化的联系方式还处在雏形状态

由于商业因素的渗透,电子媒介的联系方式很容易推广,但制度化的联系方式却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管理能力的教师与校领导才能够把握。目前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还很少,而已经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学校对于如何运用这一机制还处在雏形状态,不够完善。家长委员会是从西方引进的,民主参与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习惯,所以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在我国,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往往不够高,有些校方领导对于校外力量的参与也不够习惯。有的家校委员会成员都是校长或者班主任的熟人,所以这一长效机制形同虚设,只是作为学校宣传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而已。有些家长委员会参与一些学校活动,但主要限于联欢会的布置,户外活动的组织等辅助工作,对学生整体发展、学校管理方针的制定则从未介入。个别学校有一些成功的家长委员会参与经验,成为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好帮手,但是目前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家庭参与学校教育政策的权利需要捍卫,但家长也会犯有一些严重的错误⑥,如何引导制度化的家校联系方式在科学轨道上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的学校已经将家长学校形成制度,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的启蒙和教育素养的提高。家长学校多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而缺乏小组咨询和个别谈话,许多个案仍难以解决,因此这一制度同样需要不断完善。

上一篇:挫折是生命的力量作文800字下一篇:提升幸福指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