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获奖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坐井观天获奖教学设计 篇一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高浦小学
叶玉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三个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语的意思,懂得像青蛙这样坐在井中看天是不对的。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揭示课题
1、在识字4这一课里,我们积累了不少的成语,说说自己积累了哪些成语与大家一起分享。
2、师小结:小朋友积累的成语可真多!学语文积累很重要,希望大家积累更多的知识。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揭示课题。(师板书课题,生拿起手指一起书写)请小朋友拿起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课题。
二、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过渡:小朋友一定很想听听这个有趣的故事了。小眼睛亮起来,小耳朵竖起来,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听得最仔细。1、师播放flash动画,生观看。
2、学生交流:故事里两位小朋友是谁?他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3、师随机板书:青蛙、小鸟、天有多大
三、初读课文
过渡:天到底有多大?让我们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吧!
1、我会认真做:①自由地读课文,圈出生字朋友,认真地拼读三遍。②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语。
课文读通顺了吗?让我们先来跟这些词语宝宝打声招呼吧!(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读给我们听?指名分节朗读。
四、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渡:你们读得可真动听。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1、出示第一自然段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2、自由朗读这段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评价:你读得真仔细。
3、理解“井底、井沿”在图中指出相应的位置。
4、齐读这段话。
五、品读青蛙、小鸟第一次对话。过渡:青蛙看到井沿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怎样跟朋友打招呼的呀?
1、出示句子: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2、小青蛙快跟小鸟打打招呼吧。指名朗读,要求读出青蛙的高兴、有礼貌。评价1:小青蛙,见到了新朋友,你可真高兴呀!评价2:真是一只有礼貌的小青蛙!
3、听听小鸟的回答,出示句子: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4、自由读读小鸟的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5、结合学生的感悟,体会“飞了一百多里”。①读了这个词,你想说什么? ②想象小鸟飞过哪些地方?
③出示:我会说:小鸟飞过(),飞过(),飞过(),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④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
这是小青蛙和小鸟之间的第一次对话,我们一起合作着来读读这次对话吧!老师读小青蛙,你们读小鸟。
六、感悟青蛙、小鸟第二次、第三次对话。
(一)、自主学习第二次对话。
过渡:听了小鸟的话,小青蛙又和小鸟进行了第二次对话。请你们自主学习第4~5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就以下问题开展讨论。1讨论题:
(1)青蛙认为天怎样?(用“—”划出有关句子)它为什么这样认为?(2)小鸟同意青蛙的看法吗?小鸟认为天怎样?(用“﹏”划出有关句子)它为什么这样认为?
2、学生交流,师随机板书:井口大 无边无际 ①那么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这么大呢? 先让学生自由发言。体验。用纸圈成筒让学生看教室的天花板,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因纸筒壁挡住了视线,所以看到的范围有限。
看图。学生有了刚才的体验,再看课文中的插图,就会明白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它一抬头,只看见井口对着的这块天,其他广阔的天空都没有看到,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朗读指导:是啊,在青蛙眼里,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它怎会相信小鸟说的话呢?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
②那么小鸟呢?它为什么觉得天是无边无际的?
3、联系上下文理解“无边无际”,说说:无边无际的()。
4、有感情朗读
让我们一起把小青蛙与小鸟的对话有感情地来读一读。
(二)、小组学习第三次对话
接下来它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对话。先自己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并思考:
1、思考:①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笑了,小鸟听了青蛙的话后也笑了。这两个“笑”的意思相同吗?
②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交流体会。
(1)青蛙在笑什么?小鸟在笑什么?
(2)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自以为是、固执)
3、有感情朗读。
七、回归整体,有感情朗读,感悟升华
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多有意思呀!先自己练习着读一读。
1、自由朗读。
2、男女生朗读。
3、师生朗读
4、有感情齐读
八、拓展延伸。
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忍不住跳了出来,它看见了什么?会怎么说? 出示句式:小青蛙跳出井口……
九、指导书写:蛙、错
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写青蛙的“蛙”和“错误”的错。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的,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十、我能行: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大千世界有太多我们不明白、没见过的稀奇事。我们要学习见多识广的小鸟,多看,多读,积累知识。可不能像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自以为是。正如唐代大诗人王之涣写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积累成语故事,班队课开展竞赛活动。板书
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 只有井口那么大
2.坐井观天获奖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的课文是《坐井观天》,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前, 每学完这课,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 我都要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效果非常好。按照惯例, 学完新课后我又一次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 将会怎样呢?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一下被激发起来, 有的和同桌互相讨论, 有的前后位凑在一起争论, 还有的仰起小脸在思考。
待平静下来, 我开始点名。
李梦说:“青蛙跳出井口后, 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 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
王婉佳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 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 青蛙陶醉了, 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
孙艳雷说:“青蛙坐上了飞机去环球旅行。青蛙一下飞机就对小鸟说‘不看不知道, 世界真大啊!’”听课教师被她的话逗笑了, 我也没想到他会把正大综艺的广告词“不看不知道, 世界真奇妙”改用得这么恰当。
张雨是新转来我班的学生, 我看到她把手举得高高的, 便点了她的名。
张雨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 它到外面看了看, 觉得还是井里好, 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我也笑了。
我打断了她的话, 问大家:“是井里好, 还是井外好?”我示意张雨坐下, 随口说道:“我看你是一只青蛙, 坐井观天。”之后, 我又让大家把自己想的和说的写出来。
在批阅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时, 我看到了张雨续写的故事:青蛙跳出井口, 它来到一条小河边, 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 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 水里有毒!”果然, 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 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 就听到一声惨叫, 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 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 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 它急忙赶回去, 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 井里安全啊!
我的心被震撼了。河水里常漂有死鱼, 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 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可我却没有给她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倘若让她把话说完, 不仅同学们不会再笑她, 而且也将给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一抹亮色。我不是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吗?可我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 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
收起沉思, 我在张雨作业下的空格里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对不起, 老师是一只青蛙。”
课例《坐井观天》对许多教师来说也许并不陌生, 但是课例带给我们的深刻反思也许还远远不够。至少, 面对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 面对造成学生心灵伤害的错误行为, 面对固守原有观点的思维定势, 面对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怎么做?而实际上, 我们又做到了吗?
反思之一:教师应该让学生把话说完
课例中, 张雨同学那出人意料的回答“青蛙从井里跳出来, 它到外面看了看, 觉得还是井里好, 它又跳回了井里。”对于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而言, 是不足为奇的, 而对于教师打断她的话问大家“是井里好, 还是井外好?”就有失教师的水准了, 特别是教师那一句“我看你是一只青蛙, 坐井观天。”就更不能原谅了。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把话说完, 那么精彩的一幕将会出现, 将会赢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为一堂本应该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曾经有一篇短评中说到一个类似的案例:某电视台为了考察现在学生的道德观念, 特举办了一个节目。主持人问小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发现突然有人掉进水里时, 你怎么办?”出人意料的回答是:“我要跑!”然而, 主持人并没有立即做出评判, 而是让学生把话说完, 追问为什么?精彩的回答出现了:“我要跑去请大人。”倘若主持人也像课例中的教师一样不让学生把话说完, 那么对学生的道德评判将会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 我们应该让学生把话说完。我们不乏这样的行为:当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常规的做法不一致时, 当学生的答案与所谓的标准答案不一致时, 甚至当学生对已有的结论或教师的看法提出质疑时, 教师就会对这些出人意料的举动采取不明智的做法: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不让学生把话说完。教师习惯了“我说你听”的方式, 可是作为教师除了会说以外, 还应该善于倾听,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用心去感受学生、理解学生。作为教师, 只有让学生把话说完, 才能知道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做, 精彩往往就在这“为什么”的回答之中, 即便是没有什么精彩, 即便是错误的认识, 也能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
反思之二:教师应该有认错的胸怀
课例中, 当教师看到了张雨续写的故事时, 心被震撼了。其实, 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都被震撼了, 正如教师所说:“我不是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吗?可我竟然说她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 需要跳出来的恰恰是自以为是的我自己!”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教师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对不起, 老师是一只青蛙。”这对学生受伤的心灵将是最好的安抚。如果教师再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坦诚地承认错误, “对不起, 同学们!是老师错怪张雨同学了, 老师才是一只青蛙。”那么, 赢得掌声的就不仅是张雨同学, 还有受人尊敬的教师。同样, 这堂课会因教师认错的胸怀而更加成功、更加精彩。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当教师做错时就应该有认错的胸怀。我们不乏这样的行为:当教师出现错误时, 教师为了自己所谓的尊严或权威, 没有向学生承认错误的勇气, 而是遮遮掩掩, 故弄玄虚, 甚至强词夺理, 将错就错。这样的教师也太小看我们的学生了, 而且你越是这样学生就越是看不起你。其实, 人哪有不犯错误或不犯糊涂的时候, 教师也不例外。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 不仅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之所在, 也是教师鼓励学生、走近学生和发展学生之所在, 更是教师提升人格、品位和魅力之所在。尤其是那些被误解、被伤害的学生, 教师认错的胸怀可以让学生看到希望, 积极上进。
反思之三:教师应该打破思维定势
课例中, 以《青蛙跳出了井口》为题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讨论“是井里好, 还是井外好?”显然教师的思维和许多同学一样是“井外好”, 这已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 张雨同学独到的见解给我们上了一课:“……青蛙吓呆了, 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 又跳到了井里。还是井里好, 井里安全啊!”多么富有创意的想象啊!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方面, 教师应打破思维定势。我们不乏这样的行为:成天把素质教育、课改理念喊在嘴上, 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什么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实际上我们究竟做得怎样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 具有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那些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习惯和方法, 长期以来捆住我们的手脚, 束缚我们的思维, 让我们不能求新求异, 不能解放思想, 反倒自我感觉良好。我们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坐井观天而已。这样的教师何谈培养学生?因此, 素质教育也好, 教学改革也罢, 首先是而且关键是教师自身要提高素质, 改革自我。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 就应该跳出被思维禁锢的“井外”, 开阔视野, 开放思维, “不看不想不知道, 教育也很奇妙!”
反思之四:教师应该向学生学习
课例中, 与其说“孩子的心灵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 倒不如说“孩子的想象就像井外那多彩的世界”。无边无际的大海, 高高的山峰, 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 环球旅行, 也有可怕的景象……这一颗颗童心, 一句句童言, 一个个童趣, 一双双童眼, 都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的光彩。
反思我们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学生不仅是我们服务和研究的对象, 也是我们学习的资源, 教师应向学生学习。我们不乏这样的行为:当学生中出现连我们教师都不具有的有价值的见解, 或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时, 教师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事实上, 在学生的生活世界里, 尤其是在儿童的精神生活中, 蕴藏着成人所不具有的新思维、新观念和新方法。因此, 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 创造课堂有效生成的空间,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向学生学习, 也是在感谢我们的学生, 是他们让我们体会到了为师者的快乐, 体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向那些富有个性的学生学习, 是他们给了我们教育智慧, 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让我们也能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 从而不断积极进取, 以至桃李满天下。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师范学校、广元市教师培训中心)
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三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
(2)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运用。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沿、际、信”3个生字,学会积累运用。
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请齐读课题两遍。
2.自主探究
(1)检测词语。
(2)根据词语复述课文。
(3)默读课文,找一找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3.合作交流
(1)师生合作第一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①指名读第一次对话。②交流读懂了什么。③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可加上适当的动作加以理解。读出青蛙见到新朋友时的心情。重点强调“一百多里”。
(2)同桌合作第二次对话
①同桌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②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
③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④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想象:因为小鸟一定飞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天的边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鸟,你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小鸟展开翅膀飞呀飞,飞过高高的山,飞过广阔的田野,飞过茂密的树林,飞过蔚蓝的大海——)
(3)小组合作第三次对话
合作要求:①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②思考青蛙在笑什么,小鸟又在笑什么。
交流汇报。
4.拓展延伸
(1)假如这只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将会看到一些什么?认识了哪些朋友?学到哪些知识呢?
(2)这时候青蛙再遇见小鸟,那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小鸟又会说什么呢?指名说。
(3)表演对话。
5.总结评价
青蛙在井里见得少,学到的知识也少,我们常用坐井观天来形容目光短浅的人,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对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这一课内容较简单,因此,我决定让学生动手画相关句子,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礎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因此,在本节课上,我让学生多方式朗读,目的是让学生读中感悟。我对每个问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每个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改变了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过程与方法
抓住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朗读感悟,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寓意及成语“坐井观天”的含义。【教
法】质疑、引导 【学
法】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井”“青蛙”“小鸟”板贴画。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课前热身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的小红花,(出示动物小图片)你们瞧,这可是老师精心为你们准备的,喜欢吗?不过只有学习认真,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做得到的小朋友坐端正。真棒!词语娃娃正等着你们呢!
1、课件出示词语-摘苹果
坐井观天
口渴
回答
相信
抬头
小鸟 无边无际
说大话
弄错
井沿
看见
青蛙
2、理解词义: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吗?
词语搭配:无边无际的(天空)(大海)(沙漠)(宇宙)(太空)
二、激趣导入
1、为了奖励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动画片,想看吗?看完以后老师想问同学们,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叫什么?对坐井观天。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
2、板书课题(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请上黑板。)理解“坐井观天”,坐井观天是什么意呢?(坐在井里看天)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这是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三、初读课文
1、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3课。注意:
1、读通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不加字,不漏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圈一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事情?他们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了起来?
2、学生交流。
(1)谁和谁的什么事?(贴图:青蛙
小鸟)
(2)他们为了什么事情而争吵?(生:它们为“天有多大”的事情争论起来。)(板书:天有多大)
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它们的对话,蓝色
画青蛙的话,红色
画小鸟的话。
四、细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中领悟。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的形式来争论天的大小,一共有三次对话。
1、对话导读,理解 【出示第一次对话】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谁来试试?
③青蛙说的话是个什么句子?要读出奇怪的问的语气。
谁来读读?
分组读,老师叙述。
过渡: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① 自由读第二次对话。
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 青蛙认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
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无边无际,大得很)
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无边无际呢?我们学着小鸟飞一飞,张开你的翅膀。小鸟都飞过了哪里?小鸟飞过雄伟的高山,飞过宽阔的大海,飞过美丽的草原,飞过无垠的沙漠......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一边,天可真是——无边无际。我们还可以说:_________无边无际。让我们一起告诉青蛙吧。“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可是青蛙却不相信小鸟说的话,认为它在说大话,知道“大话”什么意思吗?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呢?理解大话的意思。那么谁能读好青蛙说的话呢?
请看青蛙说的这句话,师读,“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说“不用飞那么远。”
指导朗读: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指名读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指名读 师带读-----------分男女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过渡: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个认为天无边无际,而且谁也不肯让输,你们瞧!
【出示第三次对话】
①1、2组齐读青蛙的话,3、4组齐读小鸟的话。
②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你认为谁错了?(青蛙)你们的意见相同吗?
③你们都认为青蛙错了,为什么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老师想和我们同学做个小实验。我们现在就当一回井里的青蛙,我们把课本卷成圆筒,一只手捂住眼睛,一只手举起圆筒看黑板,看到了吗?现在请把书平放在桌面上,再来看黑板,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的黑板和从圆筒中看到的黑板有什么不一样?
正因为这样,青蛙才那么肯定,我们就学学他自信的语气来读一读:“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引导学生读青蛙的话:青蛙笑了,他肯定地说/自信地说/骄傲地说/自以为是地说......5、所以无论小鸟怎么说,他还是没有相信小鸟的话,那么让我们来帮小鸟一起劝说一下吧!齐读“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 小鸟:你弄错了。青蛙: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你是弄错了。生分角色读上面三句话。
同学们观察一下,你发现小鸟的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这里要多一个“是”字?
“是”就是的确、真的意思;强调青蛙真的弄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的多激烈啊!那你们想不想学小鸟和青蛙一起来争论争论(大屏幕投影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五、放飞想象,拓展思维
1、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跳出井口来,小鸟带着它四处飞翔,你说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请发挥想象,来编写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它惊呆了,它看到
。于是,青蛙对小鸟说:“
。”
小鸟说:“
。”
六、分角色朗读表演
下面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人到台上扮演青蛙和小鸟,带上头饰进行朗读表演,演得好的话老师将把美丽的头饰送给他。
1、分角色朗读
2、评价、奖励
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们的鼓励。
七、总结
小青蛙,小青蛙,水井底下安了家,说天只有井口大。小青蛙,你错啦!天是无边无际的,你快出来看看吧!小朋友,记好了,不学固执小青蛙,看待事物全面化。在下课前老师送你们一句话,一起来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就是坐井观天意思相反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四、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一听,课后续编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20.坐井观天
青蛙
井口那么大
天有多大?
小鸟
无边无际
见识少目光远大
见识多
5.《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五
一. 在教材中的地位:
寓言的教学要依靠教材,抓住形象化得语言,加强读讲训练,透过故事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读讲中领会形象感知认识,去弄清寓言的寓意,启迪儿童的思想。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短小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被人盛誉为“理智的诗”、“穿着外衣的真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作为一种区别于散文、诗歌的特殊文学体裁而被广泛采用,虽然教材几经改革,但寓言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丝毫不见改动。
可见,寓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优秀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推理、去想象、去感悟言外之意。寓言教学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因此,重视小学生寓言教学,更好地发挥寓言教学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教学中的建议:
1.充分地给孩子时间,说文本的故事内容,说自己读后的感受,说人物角色的特点,在评价和辨析中广泛地开展说的训练,进一步落实对文本的感悟。
2.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指导学生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坐井观天”这则成语的寓意。
2.认识“沿、际、信”等生字。会写“信、沿、抬、际、蛙、错、答、还”等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对话。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读懂有关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坐井观天”这则成语的寓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2.通过读议结合,深入体会对话,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寓意。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带、多媒体课件
一、解题引入:
1.板书课文题目,认识“井”,老师简笔画“井”,帮助学生理解。
2.理解“观”即“看”的意思,理解“坐井观天”的字面含义。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看故事。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初步认识生字、新词。2.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信——相信
抬——抬头
蛙——青蛙 错——说错了
答——答应
还——还是 沿——井沿,你知道井沿是哪儿吗?到黑板上指出来。(井沿就是井边。)际——无边无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通过查字典理解)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天空等)3.再读课文,指名分段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 2.听录音(第二至第七自然段),看动画课件,思考:小鸟和青蛙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一共进行了三次对话,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一次,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二次,第六、七自然段是第三次。)3.看插图,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过渡:青蛙和小鸟见面了,于是他们聊了起来,谁愿意扮演他们,学着他们的样子进行第一次对话?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一百多里”有多远?你能说出来吗? 4.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思考。(1)青蛙说小鸟“别说大话了”,这里的“大话”指什么?(指小鸟说的“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
(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它为什么这样认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它住在井里,只看到过井口那么大的天。)
(3)小鸟同意青蛙的看法吗?(不同意)为什么?理解“无边无际”。
带学生体验: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这时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4)小组分角色再读第二次对话。(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5.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们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1)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2)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小组合作续写它们的第四次对话。
7.分角色读全文。
8.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青蛙说点儿什么?
学生甲:青蛙,你以后一定不能只靠眼睛去观察事物,还要听别人的劝告,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了。
学生乙:你一定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别再笑话别人了。
四、执笔:
6.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六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内容。难点:理解寓意。
三、教具:教学软件、头饰。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自学生字,检查指导。
三、教给方法,学习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教给学生读-画-议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4-7自然段,也就是小鸟和青蛙的第二和第三次对话。
二、读读课文,质疑问难。
自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问题和弄不明白的词语,提出解决。
三、精读课文,引导释疑。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
2、联系句子和上下文、放课件理解“无边无际”。
3、用“无边无际”练习说话。
4、指名读第三次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什么不同。
5、比较句子。
四、带问题读,理解寓意。
1、它俩谁说得对?替它俩找找原因,引出寓意。
2、结合自身谈想法,进一步受到教育。
五、品读课文,角色体验。
1、同桌分角色朗读,争论天有多大。
2、指名表演。
六、展开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
把你想到的说出来或画出来。
附: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图) 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图) 像井口大
7.《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七
1﹑理解词语“无边无际”﹑“井沿”,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无边无际”﹑“井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小鸟和青蛙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你们的课,希望同学们能将你们最棒的一面展示出来好吗?要想展示出自己最棒的一面,必须做到“大方、大胆、大声”。能做到吗?好,下面请示3位同学带领我们复习一下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指名带读)
二﹑理解词语﹑情感朗读
1、刚才同学在带我们复习生字时,组了一个“井沿”,在课文的哪一自然段?谁能找到(指名读)
2、“井沿”指的什么地方?谁来把小鸟和青蛙贴在图中正确的位置?(指一名同学上台贴图片)
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青蛙和小鸟到底在争论什么问题?(天有多大的问题)
4、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书上的一个词概括出来。(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只能说出“大”。
6、我们的操场大吗?我们的夷陵广场大吗?能用无边无际形容吗?无边无际大到什么程度?(大到看不到边际)
7、还有哪些地方能用无边无际来形容?
8、既然这么大,小鸟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
9、我们还可以从小鸟的哪句话中看出天很大?(飞了一百多里)
10、青蛙认为天有多大?(井口)。所以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什么是“大话”?(假的、夸张的话)显然青蛙很不相信小鸟的话。谁来读一读?出示青蛙的话,指名读,齐读。
11、你们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
12、为什么小鸟会对?(飞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事物)
13、想像一下,小鸟曾经飞到过哪些地方?(高山、大海、森林)
14、是啊,小鸟飞过这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事物,知道的知识自然多。这就叫“见多识广”(板书)跟我读。
15、青蛙为什么会错?谁来帮青蛙找找原因?(生说)
16、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目光受到限制,错把事物的一部分当成事物的全部,看事物不全面,这就叫“目光短浅”。(板书)跟我读
17、出示第6自然段,根据青蛙的表情和它说的话,再帮青蛙找找它还有什么错呀?(学生自由朗读并体会)
18、犯错不可怕,谁都会犯错误,可它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了吗?还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这叫“自以为是”。(板书)跟我读。
三﹑理解寓意
1、现在同学们再看题目,“坐井观天”形容什么样的人?(目光短浅并且自以为是的人)
2、如果青蛙此时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生说)
3、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表演赛,找一组男生,一组女生来演青蛙和小鸟,看哪一组演得好。(指名表演,带上头饰)
板书:
13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青蛙井口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
这篇寓言的教学重点是对词语和文本的理解,进行情感朗读,难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说出文章的寓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突破重难点的。
一、理解词语、情感朗读
情感朗读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比较注重的环节,这节课也同样如此,因为学生只有做到情感朗读,才能加深对词语、文本的理解,同样的,学生只有对词语、文本理解了,才能做到入情入境的朗读。在理解“无边无际”这个词语时,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当学生只能说出大时,我则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我们学校的操场大吗?夷陵广场大吗?能用无边无际来形容吗?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就有学生说出是大到看不到边。这时我并没有停止对这个词语的教学,而是进行拓展,让学生再说出哪些事物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学生说出了大海、草原、宇宙……此时学生对“无边无际”的理解必定是准确、鲜活的。因此在读小鸟说的这句话时,老师无须指导,学生自然就能读出情感。
二、积累词汇、说出寓意
课文虽然不长,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想学生通过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在学生说出小鸟会对是因为它飞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事物时,我则说出“见多识广”,一来是积累学生的词汇量,二来是为学生在后面说出寓意奠定基础,在后面教学中出现的“目光短浅”和“自以为是”同样如此。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说出“坐井观天”用来形容什么样的人时,学生能用上我教的这些词语,轻松地说出了本文的寓意,突破了难点。
8.《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 +反思 篇八
教学目标:
1、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会写“沿、际、信”等八个字。
2、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初步了解课文寓意。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和对话。教学重点:
1、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
2、会写“沿、际、信、抬、蛙、错、答、还”八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了解寓意。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井”
师:今天上课以前呢,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是? 生“井”
师:大家见过真正的井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画一口井。(板书:画出井的样子)师:同学们找找看“井”都有哪些部件?(生答有“井口”“井底”“井沿”等)师:谁能帮老师找出“井沿”的位置?(生指出井沿)
师:井的边沿叫做“井沿”,那么床的边沿叫做?(生答“床沿”)大家摸一下自己的桌子边,叫做?(“桌沿”)大家看一下教室的窗户,窗户的边上叫做?(“窗沿”)
师:大家看一下这个“沿”的书写。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师进行书写指导:提示:左右结构;左边偏旁“三点水”以前学过,复习,强调三点水的弧形;右上方重点强调“无钩几”,并用红色标注;右下方是扁口。生书写练习,师提醒注意姿势“身正,肩平,足安,臂开”。师:那么井的下边叫做? 生:井底 师:“井底”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做“坐井观天”(师生齐读)板书课题,生读。师:“观”是什么意思? 生:“看”
师:那么坐井观天的意思就是? 生:坐在井底看天。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由“井”的图片引出新课,中间穿插生字的认识及书写,注意知识间的衔接。由题目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读题后,让学生解释课题,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直接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中()和()争论()
集中识字。利用“摘苹果”的游戏认读文中的生字词。
三、精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青蛙坐在(),小鸟飞来,落在()上。
(第一自然段运用多种方发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看到黑板上的井,谁能给老师手里的小青蛙和小鸟找到合适的位置?
(出示小青蛙和小鸟的贴图,请同学到黑板上贴,小青蛙贴在井底,小鸟贴在井沿上。)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位置,避免琐碎的问题。师展示青蛙的“蛙”,指导书写。师:我们还学过哪些虫字旁的字? 生:蜻、蜓、蚂、蚁……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阳光课堂》中我们见过一个题目,有相同部件的字有哪些?那么跟青蛙的“蛙”有相同部件的字你能说出哪些? 生:哇、娃、洼、挂、桂……
【设计意图】生字跟学过的字一起学习,更加有印象。注意形声字的学习。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连没学过的字都说出来了。那么我们回到课文中,青蛙和小鸟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朗读课文2-7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三次对话。生自由读课文。
学习第一次对话。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师: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那么谁知道“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 生:一百多里就是五十公里…… 师:举个例子吧,操场一圈有400米,那么围着操场125圈还要多就是一百多里,同学们说一百多里远不远啊? 生:真远!
师:那么小鸟飞了一百多里来到这里,又累又渴,想要喝水,注意一下红色字体的这两个字,“喝”“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怎样来区分并且记住这两个字呢?
生: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有个三点水,喝水要张开嘴巴所以要有口字旁。师:说得真好。
我们再次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二次对话。(课件展示第二次对话)师:谁能告诉老师“大话”是什么意思? 生:“大话”就是吹牛 师:青蛙认为井有多大? 生:不过井口那么大
师:所以青蛙认为小鸟怎么样? 生:说大话
师:青蛙的话是怎么说的?
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师:小鸟又累又渴,青蛙却不相信,“还用飞那么远吗?”是什么意思? 生:不用飞那么远。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变为陈述句会了吗?那么老实再说一句话:“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生: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师:当青蛙这么说的时候,小鸟认为天怎么样? 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设计意图】通过小鸟的两句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启发学生认识小鸟为什么说得对,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边际。
课件展示图片,大海、沙漠、草原……说句子: 无边无际,大得很呢!师:这样一直固执的青蛙他不信呐,如果你是小鸟,你该怎样向青蛙解释呢? 再次读第二次对话,注意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课件展示第三次对话。分角色朗读。
课件展示: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眼前突然一亮,它看到。于是,青蛙对小鸟说:“。”小鸟说:“。” 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补充完整完这段话。【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加强对寓意的理解。
四、总结
课件展示: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眼界狭小,自以为是。不要坐井观天,目光短浅。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要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3、课后读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本次磨课,我执教了《坐井观天》一课。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的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篇寓言故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是片面的。通过这次示范课,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回顾整节课,我收获很大,具体反思如下:
首先,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时一堂课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备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质量。这节课中有的地方对学生的要求有些拔高。比如把“还用飞那么远吗”改为陈述句,这个在二年级的课表中式没有出现的,而我急于教会孩子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拔高了对孩子的要求。备课首先要看课标。我觉得不看课标上课严重了说是“违法”的,课标是我们备课上课的标尺。其次要读教参,然后还要定好教学目标,本单元的目标,本节课的目标都要十分清楚,最后设计好自己的上课流程。
其次,作为老师,我的语言要有感染力。在本次讲课中,我的范读比较少,这就要求我平时多练习基本功,可以对着镜子读书。再讲这样的课文时,可以以读代讲,充分范读,引导学生读得更有感染力,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魅力之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之一。提高自己的说话高度,不要太口语化,练习语言的专业性是我近期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再次,对于孩子回答的评价说过好多次,可是在课堂的实施还是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评价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评价式,也可以是启发式。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太单一,基本都是评价式。语文的回答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不应该以一种方式决定回答的对与错。以后的课堂应该试着抓住回答不全面的同学一步步引导他说出最接近的答案,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也需要一步步生成,积累。
本次示范课暴露出的不足主要有:初读要求过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点要求太多,并且违背了初读环节的目的。我应该适当的减少初读环节的要求,只要求读准字音即可。在精读环节,开始我在自己画的井上让学生贴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这里又出示了课件,同样有井以及青蛙和小鸟的位置。这里我让学生贴图的目的是读懂第一自然段,正确找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应该是在多种方法朗读了第一自然段以后根据课文找出他们的位置,也就是正确理解了第一自然段,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课文中来,这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摒弃的。这里的课件有些多余,不应该太依赖课件,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寻求一些好的助学策略。
指导生字“蛙”的书写时,我注意了生子的拓展,学生根据偏旁“虫字旁”回顾了学过的同偏旁的字“蜻、蜓、蚂、蚁”等,又用换一换的方式同时拓展了“哇、娃、洼、挂、桂”等字。学生表现非常棒,拓展也非常好,可是这个时候我应该适当地总结一下,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进行归类,让学生了解这一类的字词,更有效地学习。这个地方缺少了对生字的归类总结,有些遗憾。另外,小学低段的识字还是应该以理解为主,最好的办法是放在语境中。比如“挂”这个字,可以随便说个句子,我们的卫生流动红旗挂在了墙上。这样简单的句子就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学习生字,更有效。
课文讲解过程中细节不够细致。第一次对话中有个句子“飞了一百多里”,对于“一百多里”我给学生的讲解是400米一圈的跑道我们要跑125圈还要多。这个例子从长度上体现了一百多里,可是我想要向学生传达的是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证明天很大,操场的例子显然不太合适。在课堂上孩子给我的回答是一百多里就是五十多公里,显然孩子对这个距离是熟悉的,我可以找孩子熟悉的地点作为一个例子来向学生表达一百多里,这样表达效果会更好。
另外,第二次对话里有一句“还用飞那么远吗?”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首先提法就有点问题,我想表达的是“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这就有些语言不严谨。作为语文老师,还是要注意说问题的方式,注意用语专业性。另外,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对于二年级来说要求有些拔高,上课还是要以课标为主,根据课标要求制定学习目标。
本节课课后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次对话我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了,但是三次对话都太散,把整篇课文都讲散了。如果能抓住这个要求,在学完课文以后整体分角色把三次对话完整的朗读一遍会更好。
9.《坐井观天》教案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内容:
学习整篇课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2自主发现字词规律、识字方法和积累词语的方法,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感知课文
1出示“我会想”图标,讨论“天有多大?”。(生自由想象天有多大,并大胆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入课题:“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信你就听听下面的故事吧!”(听音乐范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字
1出示“我会读”图标,交待读课文的要求。(生给新词作上记号。)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有选择的读通,再听听伙伴是怎么读的。
2生板书简笔画“水井”。
3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并读给学习伙伴听。(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在全班交流。)(出示生字卡,请两位学生上台玩游戏—猜猜我叫啥?检查全班学生识字情况。)
4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
三再读课文——读通
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熟。
2播放音乐,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四细读课文——感悟
1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学生悟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板书贴画。)
2学生互相朗读和交流读后的感受
3选择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感悟积累词语:“无边无际,因为……所以……”。)
4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朗读。
5课件出示,指导学生依据图像配音。(生准备配音)
五续编对话——拓展
1挖掘本故事的寓意:要做见多识广的小鸟,不做思想狭隘的青蛙。
2与学生一起想象续编第四次对话:假如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怎样对小鸟说?说出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小组续编对话,全班交流)
六实践活动
上网查阅:看看天究竟有多大?或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学习课文前,我先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再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让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动画进行配音,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青蛙和小鸟。
10.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篇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沿”等三个生字,会写“信”等8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等成语的意思。
2、技能目标:能运用新学的八个生字组词。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坐井观天”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学习和做事都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
二、教学重点
认识3个字,会写8个字,并组词。
三、教学难点
理解“坐井观天”和“无边无际”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若干张。
2、自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3、准备人手一张田字格的书写纸。
4、课前布置学生带字典。
五、课型
新授课
六、课时
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并提示课题意思:坐在井里看天。)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学生齐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
(三)、教师指导,认读生字
1、出示“井”的插图,了解“井沿”指得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通过查字典,理解成语“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3、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四)、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巩固认读生字。
(教师提示并板书写好字的五个秘诀:看、描、写、评、改。)
2、让学生看:前六个生字有何共同特点(左右结构)?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3、教师讲解并范写。
1)、写“沿”字,注意右上方与“几”字不同。
2)、写“际”字,左边要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耳朵要写得高而窄;右边是“二、小”。
3)、写“还”字,要注意是半包围结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公开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同时指出哪个字没写漂亮。
7、学生仔细修改。
(五)、巩固生字:给八个组词。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生字,会写了八个字,并学了八个生字的组词;理解了成语“坐井观天”和“无边无际”的意思。
(七)、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八个生字。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并给向家长请教:为什么做人不能坐井观天?
八、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沿、际、信、抬、蛙、错、答、还
井沿、天际、相信、抬头、青蛙、错误、回答、还有
【坐井观天获奖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认识负数获奖教学设计07-29
数学教学获奖感言07-25
获奖高中英语教学设计10-24
乙醇的教学设计(获奖作品)06-18
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名单06-18
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名单10-18
设计大赛获奖感言10-20
获奖公路施工组织设计08-31
工程设计类大赛的获奖感言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