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翻译

2024-07-14

影视翻译(共8篇)

1.影视翻译 篇一

浅析中外影视翻译的语言特色

同印在书上的一般文学作品相比,影视翻译语言有其特殊之处.即:聆听性,大众性,通俗性,简洁性,综合性,以及文化传递性.这些特殊之处主要是由影视本身的性质和影视语言的.特殊要求决定的.

作 者:朱小平程德安 ZHU Xiao-ping CHENG De-an  作者单位:朱小平,ZHU Xiao-ping(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

程德安,CHENG De-an(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28(1)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影视翻译   语言特色   形成因素  

2.影视翻译 篇二

一、影视翻译的特性

所谓影视翻译就是对影视作品进行语言转换。影视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部分,但它不同于单纯以文字出现的文学作品。纽马克认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特别在翻译如经典小说,名著的时候,译者应该强调忠于原文作者,努力再现原著的精髓之处,较少考虑读者的反应。。而无论是影视本身,还是影视语言,都反映的是我们生活化的常态,影视翻译也必须以目的语的观众为中心,翻译方法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转为偏重于意译。钱绍昌认为:“影视语言的特点在于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由于以上五个特性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影视翻译的特殊要求。”影视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大众化艺术,绝大多数影视作品是为大众所观赏的,因此在影视语言的翻译中也必须符合目标观众的文化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影视作品本身的特点。译文是通俗还是典雅,要由翻译的目的、观众的层次以及目标语言的使用习惯等因素的具体情况,最终进行翻译创作。

二、影视翻译与文化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色彩,每一种颜色对我们来说都有特别之处,代表着一定的文化含义。如果将语言想象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颜色,那么,其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言是构筑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它的传播离不开文化。而目的语言在其文化中起到的功能是与原文在原文化中的功能一致的。在影视语言中,避免不了会存在文化的差异,原文以英语为例,英语中一般一词多义,直译中国观众往往无法理解,而影视翻译又不能像文学翻译那样可以作注解,如何让观众一目了然,这正是译者在影视翻译中需要搭建起一座文化的桥梁。

1.影视翻译中的艺术性。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了视觉、听觉的形象艺术,虽然不是纯文字作品,但却将技术性、艺术性、文学性集于一身。因此,影视翻译需要将原文与目标语言的艺术、文学性相结合。

例(1)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some in satin,somein gloss.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iridescent,and when you do,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Flipped)

译文1:有些人沦为平庸浅薄,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可不经意间,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从此以后,其他人就不过是匆匆浮云

译文2: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这句是电影《怦然心动》中的一段台词,电影讲的是一个女生十来岁就有超脱的自省意识,审视自己爱的人到底值不值得爱。译文1是根据句子直译,而译文2则是出自著名作家韩寒之手。从“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somein satin,some in gloss”这句来看,说的是生活的状态有很多种。“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比起“有些人沦为平庸浅薄,玉其外,而败絮其中”更加直观的让观众了解到原文的意思。而“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虽然在原文中并没有体现,但结合下一句“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则将整部影片的意境呈现给观众。

例(2)Finch:I'll grow old with her,just from afar.(Person of Interest)

译文:芬奇:天南地北双飞客,未曾相守已白头。

这句是《疑犯追踪》中主人公哈罗德·芬奇与搭档约翰·里瑟的一句对白,意思是因为为了不让心爱的人面临险境,而不能相守在一起。译文中的“天南地北双飞客”是出自金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摸鱼儿·雁丘词》。英语原文表达的平平淡淡,而剧情对芬奇情感线索没有带多交代。因此译者借用中国古代歌颂忠贞爱情的佳词,就可以很容易地使中国观众仅凭这句简单的台词,就能够捕捉到芬奇内心在那一瞬间的悲伤情感。

2.影视翻译中的差异化。对于影视作品的翻译,原文与翻译目标语言之间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例如:美国观众与在国内学习英语的中国观众一起观看一部原版英语电影,美国观众笑得地方中国观众可能没有任何反应,这是因为中国观众不可避免地会从自己的文化视角出发来观赏一部国外电影。而对于影视翻译者,更要从原版影片的背景文化的视角出发,选择更为贴切的文化语义来展现给目标语言的观众。

下面以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的影片《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几处译文为例:

例(3)Steve Rogers (Captain America):Even if you get killed,just walk it off! (Avengers:Age of Ultron)

译文:斯蒂夫·罗杰斯(美国队长):有人要杀你,赶快跑。

熟悉美国文化,熟悉《美国队长》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美国队长Steve Rogers的灵魂格言。因此,影片中美国队长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即使你快死了,也必须咬紧牙关撑下去!”

例(4)Thor Odinson:I’m Odin’s son.(Avengers:Age of Ultron)

译文:托尔:我是奥丁森。

托尔报出自己的全名也没错,但同样如果了解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出品的这部超级漫画《雷神》,就知道托尔是来自神界王位继承人,按照家史,托尔以神圣血统为傲,因此译为:“奥丁之子”,更符合影片逻辑。

例(5)Natasha Romanoff(Black Widow):I had a dream.(Avengers:Age of Ultron)

译文:黑寡妇:我有个梦想

影片中猩红女巫旺达·马克西莫夫对娜塔莎·罗曼诺夫释放了精神污染后,娜塔莎看到了以前在红房子进行特工训练的幻想而说的,直译“我做了个梦”更加符合影片原文的语义。

3.影视翻译的雅俗共存。由于影视语言具有瞬间性以及影视观众的受众面广泛的特点,影视语言既不能粗俗,但也不能过于典雅,还是要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影片中的整体语意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例(6)Steve Rogers (Captain America):You son of bitch.(Avengers:Age of Ultron)

译文:斯蒂夫·罗杰斯(美国队长):你个老伙计。

影片中尼克·弗瑞(神盾局前局长)带着母舰前来支援,雪中送炭,美国队长脱口而出的一句台词。在大荧幕上显然不适合公然出现不雅语言,但结合影片,美国队长显然也不是怒骂弗瑞,而已处于一种霸气的惊叹,而如何避免不雅语言但又能反映出角色的真实的情感状态,这就需要影视翻译者反复推敲影片意境,尽量做到雅俗共存。

三、影视翻译中翻译方式

影视翻译的两大主流方式是字幕翻译和配音。

1.影视字幕翻译。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新一代的观众越来越多的选择外文原版配音加中文字幕的方式观看影片,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即时性。一般的配音影视作品一般要花费三个月的制作时间,而字幕影视作品可以将这一时间压缩到一个月,近年出现的网络翻译字幕组配字幕的速度更快,通常可以在24小时之内完成一部影片的字幕翻译与制作。在2013年热播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某影视网站甚至同步向中国观众播放,字幕组在线参与影片的翻译工作,延迟时间缩短到几分钟。随着文化开放的程度,观众认读电影字幕水平的提高以及制作成本的影视,现代影视翻译中的字幕翻译方式的发展已经远远大于传统的影视配音方式。

2.影视配音翻译。虽说影视配音的方式无法再现20世纪8年代的辉煌,但配音译制片并没有降低影视艺术的水平,其配音效果本身也是电影欣赏的对象,无论是从选词的口型开合一致,语序画面一致还是文化的转换都即体现着原文所承载的文化,又包含着目标语言的文化,融合了两种文化,经过译者、配音导演以及配音演员等众多工作人员共同的劳动结晶,配音译制片是经过艺术在加工而产生的语言。就像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老厂长陈叙说的话:“翻译要精准,配音要传神”。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国家的影视作品多是剧作者根据其社会生活的经历或经验创作而成,即受本国的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反映了本国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风土人情等社会文化要素。而作为影视翻译就是要构建以一座桥梁,将异国风情原汁原味地带给目标语言的观众。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文化交流力度增大,很多新生力量加入影视翻译的行列,虽然目前存在很多弊端,但对于影视作品的翻译的即时性以及缩小跨文化间的隔阂,是现代影视翻译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蓬勃发展,大量国外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入我国。而现在的国外影视作品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呈现给观众。对其翻译的即时性以及跨越文化间的隔阂,更加贴近新生代观众的语言表达特点,是现代影视翻译的发展趋势。

3.影视翻译探析 篇三

[关键词]影视翻译技巧

引言

何谓影视翻译?简言之,影视翻译就是以银幕空间、特定时间、镜头和场景切换为艺术手段,将文学语言转化为影视语言。换言之,就是把原版片的语言译成本国语或将国产影片语言译成另一种外语,使译文在特定的画面情景中与原片在语言、文化和风格上保持等值,以此确保观众通过配音翻译或字幕翻译与影视上所发生的一切更好的交流。

在英语语言中有很多词语、语句都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具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如:“Anyengineer worth his salt shouod know howthat machine works”译为:“任何称职的工程师都应该知道那部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在古罗马时期,盐是很宝贵的。罗马军队里士兵的军饷,就包括一部分盐,后来改发购盐的证券,称为salarium,这个词后来演变成salary(工资)。但是salt(盐)表示“工钱”的意思在习语中保留下来。现在人们如果说某人“值得发给他的那份盐”(worth his salt),它就是一个称职的雇员了。再如:“To offerhim money is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oe;he is very weaothy.”译为:“给他钱是多此一举,因为他已经很富有了。”carry coais toNewcastle这一英语习语用来比喻“徒劳无益的行为;多余的举动”,因为Newcastle是英国著名煤都,如果有人还要运煤到纽卡斯尔就可谓是多此一举了。和汉语习语倒贩槟榔到广东的比喻意义相似。

作为一名优秀的影视翻译工作者,必须精通艺术手段、熟悉原著背景和接近作者风格、熟悉与西方的民族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等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既要有足够的有关两种语言的知识,又要具备相当丰富的有关两种文化的修养:既要有准确感受原语文化语言的领悟力、又要有得体反映其在译语文化中的可接受性、自由驾驭译语的表达力,考虑影视语言的即时性和广大观众的教育水平的同时,采用观众熟悉的语言、形象,使译文真正能够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观众。从而确保译制片的语言质量、艺术效果以及商业效应。

精通艺术手段,就是既精通文学语言,又精通电影语言。只有掌握了文学语言,才能进入原著,去感受,去理解:也只有掌握了电影语言,才能走出原著,去表达,去创作。

熟悉原著背景,是一种能够胜任愉快的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重要条件。夏衍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祝福》是一部有口皆碑的成功之作,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夏衍熟悉《祝福》的地域背景和时代背景。

接近作者风格是再行创作的钥锁,实践证明,成功的译者通常选择与自己风格极近的原著进行二度创作。如:夏衍改编的《祝福》具有鲁迅特有的气质,改编的《林家铺子》具有茅盾的气质等。下面本文就影视翻译的特点和技巧作一探讨。

一、影视翻译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影视翻译是以另一艺术为加工对象的二度创作。加之译者时代背景、社会影响、阶级意识、民族心态、文化教养、感情气质、性别、年龄等等的不同,在认识和表现大体相同的原著神韵时必然带上这样或那样的个性色彩,尽管如此,在电影翻译的实践过程中仍要求译者既能忠实原著,再现原著的神韵:又能匠心独运的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独标特色,自出风格。如:同样是改编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小说中的男主角聂赫留朵夫,有的人将他描绘成一个玩弄女性的花花公子,有的人将他描绘成一个良心发现的忏悔贵族,有的人将他描绘成一个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尽管由于译者角度不同,認识各异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产生了三个聂赫留朵夫,但是这三个聂赫留朵夫之所以叫一个名字。正说明是在列夫托尔斯泰创造的聂赫留朵夫基础上的差异,不会差异到冈察洛夫所创造的奥勃洛莫夫。否则就不是多样性的统一了。

二、影视翻译语言的性格化

因为影视语言是念出来的,配音演员在配音的时候必须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人物的性格,或喜形于色,或怒发冲冠,或温文尔雅,或粗俗不堪。译文的语言自然也必须充分地反映这一点。

如:Connie:You wanted blood…andyou got it,(The Colbys)

康尼:你不要太平,你如愿了。《浮华世家》

这是康尼对该剧的女主人公赛波尔说的话,指的是她把家里搞的鸡飞狗跳,连儿子也被指控杀人,上了法庭。这里“blood”一词只能意译。原先笔者把本句译成“你不要安宁”,但是“安宁”两个字都是平声,读起来力度也不够,不足以表达说话者的情绪,所以改成了“太平”。

三、影视翻译语言的文化因素

与文学翻译一样,在影视翻译中,原文中的文化词条是较难处理的。在文学翻译中,译者还可以利用注解来说明文中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在影视翻译中这当然是不可以的。所以,凡是直译无法使观众立即听懂的词汇,通常采用意译,将其“化”掉。

如:Zack:Was Camille so lovely…even on her death bed?(The Colbys)

扎克:天上的仙女临终时……有这么美吗?《浮化世家》

这里的专有名词Camille是大仲马的小说了he Lady With The Camille里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绝代佳人。显然,如果将它直译成汉语“卡弥尔”就没有人能听懂了。因此,索性把它译成“天上的仙女”以期达到比较接近的效果。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涉及到风土人情、历史传统、民族心理以及宗教信仰等。美国语言学家约翰,莱昂斯说:“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

如:《汤姆叔叔的小屋》有这样一句“No,Ve poor,lost soul,that ye mustn't do”译为:“不,你这迷途的羔羊啊!千万不能这样做。”女黑奴凯茜来找汤姆,她想趁机逃跑,并企图说服汤姆与她一起走。这是汤姆极力劝阻她时说的话。汤姆笃信基督,熟谙《圣经》,他企图用《圣经》的教义劝慰凯茜,因此,借用《圣经》中“迷途的羔羊”来替代“可怜的、失魂落魄的家伙”更加贴切传神。《圣经》是英美的必读书,在西方世界家喻户晓,对那些

《圣经》略知一二的观众完全能够听懂,也一定会觉得更有味道。

又如:影片《茶花女》中的片断:

Armand:Did you send for me…Madam?

Marguerite:Yes.I want to beg you toleave this place at once.

Armand:Why?

Marguerite:Baron de Darvill is nota patient man.Are you in the mood toquarrel with him tonight?

Armand:Naturally you don’t want tolose your rich admirer I understand.Yourown fortune could fall with him.

阿芒:你叫我来的吗,夫人?

玛格丽特:是的,我求你快离开这个地方。

阿芒:为什么?

玛格丽特:男爵是个没耐心的人,你想今晚跟他去吵架?

阿芒:你当然不想失去这棵摇钱树了,你的财富全靠他。

玛格丽特,长得如花似玉,但终因经不住上流社会鲜衣美食的诱惑,坠入烟花,社交场上的风流才子,洋场阔少都被她的美艳所迷住,他们争先恐后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与阿芒结识才使她真正感受到了真爱,上述对白道出了她对阿芒的关爱,她想保护阿芒,试图劝住阿芒不要与男爵发生冲突。阿芒没有领她的情,反而讥讽嘲弄她。

译者抓住阿芒当时极为复杂的心理将rich admirer译成了中文的“摇钱树”。摇钱树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宝树,据说人们只要轻轻摇晃它,就会有许多金银财宝落下来。后来,人们用来比喻借以获取钱财的人或物。尽管摇钱树这一译语与源语richadmirer(富裕追求者)有些出入,但对照上下文语境,摇钱树比富裕追求者更具有讽刺和挖苦意味。中国的观众能进一步体会出阿芒话中带刺的辛辣。

因此,影视翻译不仅要在意义和风格上忠实于原著,即:用与原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率,但又要照顾原语和译语的不同文化特点,一般都带有某些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才能使目的语观众听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

四、影视翻译的限定性和创造性

影视翻译既然是二度创作,一定会受到原作的制约,但有时也不能够在原作后面照猫画虎地去翻译。如:根据杰克,伦敦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野性的呼唤》由于背离原著,面目全非而使鲁迅大失所望。有人固守字面的意义将“The Milky Way”译为“牛奶路”弄得人哭笑不得。因此,一部影视翻译的杰作,应该是面貌全新,韵味依旧。

影视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它不但受原作的制约,还要受到屏幕上画面的限制,因此译文不但要求流畅自然,还必须配合屏幕上演员的口型,演员说话时间的长短以及说话时停顿的地方。

如:Stephania:Have dinner with metonight,

Michael:All right.And tomorrownight…and every night…for the rest ofyour life.(Leve at FirS Sight)

絲黛芬妮:今晚陪我去吃饭。

迈克尔:好啊,只要你愿意,今生今世。《一见钟情》

原文“And tomorrow night…and everynight…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在英语中非常自然,但无法直译成汉语,所以也只能意译。“今生今世”四个字既体现了原文的幽默,也照顾到了汉语的停顿。

五、影视翻译的变换技巧

针对源语语篇中含有特定文化的词语,而这些特定文化含义的词语往往为译语文化所不知或不熟悉,甚至难以理解和接受时,可以使用变换翻译法。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造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惠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大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观众会认为这是一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是介绍与该桥建造有关的纪录片。但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

影片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大桥上结识了青年军官罗依,并成了恋人。而后,玛拉获悉罗依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落为妓。当罗依奇迹般地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誉,她再次来到与罗依初识的地方,丧生在车轮滚滚的滑铁卢大桥上。

中国有许多与之相仿的神话传说,而“蓝桥相会”的传说与Waterloo Bridge的故事情节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译者把英国的“滑铁卢桥”译成了中国的“蓝桥”,这样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缺乏历史背景知识而引起的迷惑;能使观众看到片名就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更重要的是,稍加变换,意境全出。

4.影视编导 影视作品角色分析! 篇四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内容来自:庆州大学韩中电影艺术学院 2)人物景别表现: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得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 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画。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年轻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近景、特写和全景、远景的交替应用,“母亲”年老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全景的镜头来完成,影片的总体风格基本是这样一种规律的处理。3)人物形体表现:

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方式处理,大多数是经过导演和演员精心设计的。因为,人物的形体处理的方式和状态,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是为推动影片的情节。例如: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彩色回忆时空段落中,年轻的“母亲”,人物的形体永远是处在运动之中,处在站立和跑动之中;而黑白现实时空段落中,年老的“母亲”,则恰恰是相反的处理,大部分形体表现处理成为静止的形态和坐姿状态。4)人物位置表现:

影片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无论是在影片风格,画面效果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在具体画面处理的方式上,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中处理;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边处理;有的人物位置干脆是不规则的卡头卡脚处理。例如:影片《黄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中处理。影片《一个和八个》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边处理。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影片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有一种鲜明的造型效果。其实,这都是一种影片叙事、手段、风格的外延。从影片的宏观上分析人物的表现方式,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一定是导演十分重视的技巧与元素。通过这种细致和量化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影片的风格、画面、效果、技巧、结构和导演方法。

3、分析N物动作的表现技巧:

影片中决定人物动作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事件和规定要求。作为导演,对于人物动作的简单表现和复杂表现,在影片的叙事风格上会产生不同结果。那么,核心的问题就是导演采用什么样的镜头技巧来反映和表现这些人物的动作。内容来自:庆州大学韩中电影艺术学院 这时叙事中的人物动作成为了内容,镜头处理表现技巧成为了形式。我们在分析影片的人物动作时,讨论人物动作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动作方式,仅仅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同时我们要分析影片的镜头中和段落中采用什么样的具体镜头技巧(方法),来表现此时此地的人物动作。导演在实际创作和拍摄处理上,可以是用不同的镜头技现(方法),拍摄和表达不同的人物动作,也可以是用相对固定(一样)的镜头技巧(方法),表达同一的动作和不同的动作。如果是采用后者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影片人物动作镜头技巧(方法)处理上的特殊风格。例如: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黄土地》,大量地采用静止(静态)的镜头完成画面的表达,采用极为有限的摇镜头表现部分的人物动作和运动,表现场景的空间;导演徐克拍摄的影片《新龙门客栈》大多数是采用夸张、变形的镜头画面形式表现各种人物的近景和动作;导演吴宇森拍摄的大部分分影片,大量地在叙事镜头和动作镜头中采用高速摄影(慢动作)的镜头技巧,来表达影片中人物的动作的异化,具有一种人物形象塑造的浪漫、飘逸与超然感觉,有一种影片“暴力”美学的特征。

4、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形式:

按电影的常规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的形式应该有其相对的设计性、独立性、形象性、鲜明性。

5.影视翻译 篇五

1.公司简介

杭州豪波印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专业从事印制商业表格(无碳)商务票据、电脑连票、电脑本票、表格票据、银行空白重要凭证以及高档彩印业务。公司坐落于天堂杭州钱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1.68亿元,2010年销售额7000多万元。公司现有员工260余人,建立起完善的组织体系,其中大中专以上人员82人,专业技术人员103人。

2.先进设备 高质生产

公司拥有专业的设计排版、制版团队,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各类票据的防伪底纹、团花、浮雕、潜影、微缩等防伪技术特征以及各种中高档彩色糖包、烟包的的能力,设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公司配置了八胶三凸商用表格机(11色组),为印制跳印、跳号、复卷、刮刮奖票据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障。该机采用全模块式机组结构,由送纸、胶印、凸版、加工及折页组成基本配置,并可按用户需求选配功能性单元,连续自动完成胶印、凸印、打号、打孔、压纵横线、折页。同时,还配置了3条喷码系统生产线,为票据防伪印刷管理及票据软件开发印制和喷码加识别校验码等高要求票据提高了防伪技术能力。

公司引进日本小森丽色龙Ls440对开四色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达16500张/时,川流式连续飞达输纸;雨淋式连续自动供油润滑系统;自动裝版;全气动控制;电脑遥控墨量;不停机收纸。另配有全自动往复式滚筒式丝网印刷机,可印刷1020*740m2的尺寸,最高时速达3000张/h,可在玻璃、烟盒、酒盒、电路板等特种印刷。并配置了数码打样系统及日本CTP出版系统,冲版机,电脑程控切纸机、自动模切机、折页机、裱纸机等配套设备。形成了集设计、制版、数码打样、印刷、质检、装订、包装、配送一条龙流水线。

3.一流服务 优质物流

我公司是国家体育总局体彩管理中心(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上海浦发银行总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国税局、浙江省地税局、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定点印刷企业。

公司本着“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通过远程服务平台及服务热线,使客户可在远距离和客服人员进行信息沟通和确认,提高了服务效率。

公司配有专业的运输车队。专门配备10辆配送的厢式专用车,发往全国各地,专用车为全封闭,具有防潮、防盗的功能,并安装防火装置,确保了货物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整个运输过程中都有专业的送货人员和押送人员队伍。

4.安全第一 科学管理

公司依靠先进的电子监控和警报系统,从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实行全方位、全程(24小时)摄像监控并传输到监控台服务器进行储存查看。辅助于红外线报警系统,出现异常情况,警铃立即报警,专用射灯照片,摄像头切换跟踪。公司还拥有独立的库房,保密库房面积 2806.25平方米。仓库消防设施完备,对仓库的温湿度进行时时测控,并配备除湿机及中央空调;仓库出入口设置了全方位摄像头及红外扫描装置,24小时监控记录存储至数字硬盘,保障了库房的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2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和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姜波董事长的带领下,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经营者,杭州市规模新秀企业,杭州市文明印刷单位,杭州市企业信用等级AAA级等众多荣誉称号。

公司实行人性化管理,宽敞整洁的餐厅,为员工提供可口的饭菜;提供宾馆式的住宿环境,宿舍内设有空调、热水器、宽带及有线电视,还专门为员工设有夫妻房、体育锻炼设施等,为员工提供整洁舒心的生活学习环境。

5.未来展望

扬帆起航,宏图已经绘就,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豪波人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

神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急流勇进,相信豪波印务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签约人(盖章):签约人(盖章):

策划: 任想见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0571-85585667***

时间:

--------

以下无正文。

6.影视翻译 篇六

【摘要】甘肃影视品牌的本土化塑造,既表现为影视素材在农村题材、历史文化题材、民族民俗题材等横向范围的类型挖掘,又表现在题材内容、镜像画面、精神主旨、审美形态等的纵向深度的本地提炼;通过创作阶段编导演等影视人才的本土化,进一步以确保作品的甘肃特色。这样甘肃影视品牌才能真正成为甘肃文化与陇人情感的载体,成为影视市场上的成功者。

【关键词】影视品牌甘肃本土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10.002

“地域文化特征,实际上是特定地区在长期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包括特定的风俗习惯、生活情趣、语言格调和精神状态”。甘肃影视文化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从操作层面来说,省级的影视创作难以像中央电视台的创作那样放开眼界去组织全国性的资源。从理念来说,越是乡土的、独特的,才越有艺术魅力。从市场层面来讲,独特的地域文化浸润下产生的影视剧,因其陌生化的异域性和不可复制性而产生的观赏感召力,能使差异化营销得以实现。从艺术特征来说,包含甘肃文化印记的影视作品,是甘肃影视文化品牌的本质所在。

一、影视素材的本土化

甘肃影视品牌的本土化塑造,植根于甘肃题材源泉和精神给养。在农村、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等题材影视剧中,“甘肃”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的家园,她从直观的镜像表现、现实的故事内容、深层的价值观念、内在的审美取向等多重角度深刻而潜在地影响着影视作品。

(一)农村题材

农村题材影视剧从地域上来说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与华北等地。总体而言,西北农村剧以“沉稳厚重、质朴敦实”为主要特征,东北农村剧以“诙谐幽默、奔放爽朗”为主要特征,华北农村剧以“闭塞自足、淳朴内敛”为主要特征。农村题材可以说是甘肃影视的重要和主要题材类型。由于甘肃农村集中在缺水干旱、土地沙化地区,很多农民挣扎在温饱线上,艰辛地生存。因此,甘肃农村题材的影视剧显得较为厚重和冷峻,作品极具现实主义特色,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网网 )如《长湖的渴望》记录了甘肃武威民勤百姓催人泪下的`治沙防风事迹,展现了甘肃人与自然环境博弈的奋斗历程:《大山深处的保尔》以甘肃庆阳市镇远县殷家城乡双腿残疾的乡村小学教师张学成为原型,塑造乡村教师在困顿生活环境中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太平使命》以甘肃古浪县黑松驿乡司法助理员候殿禄为原型,塑造在农村宗法和现代司法观念的冲突中为法制和德治奔走的农村基层司法人员。这些作品,涉及到生存、教育、民主法制等农村基本问题,其典型人物和事件,具有可识别性,成为甘肃影视剧应该继续深入挖掘的金矿。

(二)历史文化题材

甘肃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为甘肃影视剧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历史类、文化类、传记类的题材和灵感。以在甘肃浴血奋战的西路军战斗生涯为题材的影片《红流》(,兰州电影制片厂制作)、《西路军》(,敦煌影视中心出品),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为题材的《血脉》(,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以戍边军旅生活为题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兰州军区影视艺术中心出品),以甘肃庆阳南梁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建设为题材的《南梁纪事》(,甘肃电视台新闻频道拍摄)等,形成了甘肃红色影视作品群。围绕“敦煌文化”,涌现出了《敦煌》影视纪录片、《大敦煌》电视连续剧、《张大干敦煌传奇》电视连续剧、电影《敦煌》、动画电影《九色鹿》等影视精品,打出了甘肃影视的“敦煌牌”。围绕“黄河文化”,涌现出《黄河浪》(反映黄河上羊皮筏子工的生活)、《黄河古镇》(地方工业青城水烟的兴衰荣辱)、《老柿子树》(黄河儿女的家庭伦理)等作品,集中了黄河景象。在甘肃影视品牌建设的本土策略中,特色历史文化题材的深化挖掘、多角度阐释以及不同艺术形态的展示,有利于强化本土影视内容、丰富历史文化原貌、形成影像传播强势、引起观众收看热潮。

(三)民族民俗题材

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共219.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7%)。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独有民族。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有民族风情的反映成为甘肃题材影视剧的本土特色之一。第四届“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走进香巴拉》将藏族青年们在改革大潮中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踏实奋斗而获得的美好生活,比喻为佛教理想世界香巴拉;《萨里玛珂》讲述了裕固族在文革前出现的“马背小学”:《拉卜楞人家》在拉卜楞浓郁的民族风情中展现一位在北京崭露头角后又回到草原上的藏族女模特的婚恋观;《月圆凉州》反映了13世纪初蒙古汗国(元朝)西凉王阔端以对话和谈的方式促成西藏和平回归祖国的历史;《藏传佛教》专题片展示独特的民族宗教发展。从视听角度讲,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饮食服饰、社会风情和民间歌舞,丰富了镜像表现。从价值观念讲,甘肃民族题材影片多在展现质朴坦诚、重信轻利、亲近自然等现代人呼唤的品格。同时具有国家团结、民族发展的政治现实意义。

民俗中的衣食住行、生婚病老死、天文地理、神话宗教无不形成令人既陌生又熟悉的灿烂景观,丰富了电影影像的内容。甘肃民俗和民间文化以“有意味的形式”,在影像中融声画于一体,用文化符号来施展其魅力。甘肃民族民俗题材影视剧充分展现出甘肃本土特色,形成影像奇观。如《盗马贼》展现了护法神舞、晒佛、天葬等神秘的藏族宗教仪式,《黄土女女》中的甘肃庆阳剪纸、陇东道情、地炕窑洞,《老柿子树》中的兰州羊皮筏子、水车、水烟、刻葫芦、牛肉面、柿子酒等均成为具有强烈地域识别性民俗影像的表达内容。因强化对民俗的表现,甚至以夸张的手法表现,甘肃题材影视剧由此形成注重影像本体的拍摄风格。此外,音乐、方言、色彩也极具地方性,成为影视剧本土化的表现元素。如《老柿子树》主题曲《傻黄河》融合了花儿、兰州鼓子、秦腔、陇剧等多种音乐元素,由兰州戏曲剧院的“西北花脸王”张兰秦演唱,由兰州市秦安路小学合唱团用纯正的兰州方言伴唱。《老柿子树》中对口语的音调做了方言化的处理,还使用了一些方言词汇如“稀罕”(喜欢)等。

对于农村事务、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等本土化题材的影像化处理避免了浮光掠影的采集。甘肃影视品牌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于甘肃人面对粗粝自然的拓荒精神和勤奋质朴的高尚品格;其孜孜追求的是崇高阳刚的审美形态,即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当然,对于甘肃传统文化应当持有扬弃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只有实现题材内容、镜像画面、精神主旨、审美形态多方面的完整的本土化,甘肃影视才能使观众得到情感的升华、心灵的涤荡等精神互动而非仅仅是眼球的快感,也唯有此,才能使甘肃影视品牌的本土化创建具有长期的市场竞争力。

二、创作团队的本土化

因地缘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甘肃地区影视剧创作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甘肃题材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甘肃影视人才的大量流失使甘肃本土的影视机构创作的甘肃题材影视剧节目很难产生强有力的市场影响。一支本土化创作团队的组建是呈现作品本土化灵魂的基础。如果说编剧是影视剧创作团队的内在要素的话,导演和演员则是外在条件。影视金字招牌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人才,创作团队的本土化人才培养,是形成影视品牌特色的核心。东北影视剧《刘老根》、《乡村爱情故事》()等成功的法宝即为创作团队的本土化,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小沈阳、潘长江等演员和何庆魁、崔凯、张惠中、张猛、冯延飞等“笔杆子”,组成一个实力雄厚的“东北组合”。这种本土化的创作团体是本土影视作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形成品牌内涵的条件。

(一)编剧的本土化

国家广电总局赵实副局长强调:“关键是要抓好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剧本虽然不是电影的一切,但是电影的一切需要从剧本开始。”甘肃省作家创作、被外省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的有刘万仁、程士荣、吴乙编剧的《红河激浪》(1963年,魏荣导演)、武玉笑的《草原雄鹰》(196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凌子风、董克娜导演)、冉丹的《金色的大雁》(197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特伟、沈祖慰导演)、李茂林的《祁连山的回声》(1984年,张勇手导演)、张锐的《盗马贼》(1988年,西安电影制片厂,田壮壮导演)、王守义的“淘金三部曲”《淘金王》(198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沈耀庭导演)、《黄金大盗》(198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李耿、贝幸成导演)、《雪灯》等,这些作品曾一度与西影厂的众多影片构筑了西部电影热,为甘肃题材影视剧创作赢得了荣誉。然而新世纪以来,甘肃编剧的集体声音日益弱小,直接影响着甘肃影视的发展。

事实上文学与影视的联姻已经成为一种创作形式和营销模式。自开始,甘肃推出了三届文学品牌“小说八骏”,六年前后推出了王新军、张存学、雪漠、阎强国、马步升、叶舟、弋舟、史生荣、和军校、严英秀等作家。其中雪漠的《大漠祭》被评论为“真正意义上的甘肃小说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并已改编拍摄为20集电视连续剧《大漠缘》。叶舟也有一些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但总体来说改编的作品较少,小说作者的剧本创作意识也不太强。北京作家王朔、刘震云等人的京味作品为影视剧提供了好剧本,改编为影视剧后得到了更大的传播空间。如果能够全面开发甘肃作家作品,则会为甘肃影视创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以提升影视剧的文化质量、思想水平,更重要的是保持剧本的本土化特色。

(二)导演和演员的本土化

“造本土之星”应该成为甘肃影视剧创作的理念之一。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影视作品;而反过来,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也有助于人才的产生。以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为例,近年来汇集东北小品、二人转演员,培养推出了大量的本土明星,强化了作品的东北味。文化创意产业主张“内容为王”,包括编剧、导演、演员、后期等影视人才的创作团队是保证内容的智力团体,是实现影视作品本土化的内在力量。

7.文化语境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篇七

关键词:文化语境,影视片名,翻译

电影、电视是一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的观众之多,影响之大,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望尘莫及的。片名,是影视片的品牌商标,在众多的影视广告海报上,片名都处于十分醒目的位置,它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优秀的影视片名,应简洁凝练地概括内容,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隽永深长地激发观众的丰富联想。因此,影视片名的翻译,虽属雕虫小技,但要译好却实属不易。译名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况且由于影视观众的广泛性,欣赏层次的多样性,特别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影视片名的翻译就更需讲求译名的大众化、通俗化和艺术性。雅俗共赏、文情并茂的译名,才能吸引观众,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的作用。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要把影视片名翻译好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文化思维

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重人伦,轻器物,重综合归纳;对于语言,重暗示,主张慎言、戒言,即孔子所说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描写力求细微曲折,惟恐描写不周。总体说来,中国影视片在命名上如传统国画一样,追求高远、宁静、空灵之境,偏好于具有象征性的文题,如:《大红灯笼高高挂》、《金粉世家》、《像雾像雨又像风》、《一帘幽梦》、《一江春水向东流》、《似水流年》等。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文化内敛的特质使得影片在命名上讲究朴实淡雅而不张扬乖戾,以少胜多,简中寓繁,如《子夜》、《伤逝》、《雪城》、《药》、《绿茶》、《推手》、《喜宴》等。西方剧作家更热衷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强调人性的独立、人格的完整,力图表现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所以,许多影片都直接以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命名,如:Rebecca、Hamlet、Pygmalion、Lolita、The Slma and Louise、Ghost、Pocahotas等等。然而这些名字在中国人看来并不知其中意思,如果只是将名字直译,中国人完全无法从名字中得知影片的内容,就会失去观看的兴趣。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往往要提示出他们的文化色彩,将他们译为《蝴蝶梦》、《王子复仇记》、《窈窕淑女》、《一树梨花压海棠》、《末路狂花》、《人鬼情未了》、《风中奇缘》,使观众在看影片前就有个认识。

二、文化观念

在西方的文化中,宗教、希腊罗马神话、历史、哲学可谓文化的核心,这些观念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可谓根深蒂固,无需多言。这些内容往往会出现在影视片名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西方人更能一目了然其内容。因此,有一些国外影片的名字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些对我们来说比较生僻的文化观念,因而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对等的、贴切的翻译。1995年曾上映了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这部影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背景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叫John的人自认为是上帝的使者,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疯狂杀人。这七条死罪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饕餮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傲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7”在这部电影里可谓无处不在,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暗示宿命的罪与罚。但是,如果汉译为简单的一个“七”字,中国观众绝不会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和认同,所以影片片名译为《七宗罪》,点明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为主要的宗教寓意,体现了西方文化的观念。法国著名影片Camile Claudel的主人公卡米尔·克劳黛在法国几乎家喻户晓,不仅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位颇有成就的雕塑家,还因为她的名字常常与罗丹这位成就更为杰出的雕塑家联系在一起。她曾向罗丹学艺,后来成了他的助手和情妇。影片描写了他们两人恋情的发展直至结束的过程,结尾带有悲剧色彩。尽管卡米尔·克劳黛在许多西方国家广为人知,但她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不及她的老师兼情人罗丹。因而笔者认为翻译该片名时,将英文片名转译为《罗丹的情人》大有可取之处,不仅与电影内容息息相关,而且适当弥补了我国观众可能因缺少背景知识而有的缺憾。

而在东方文化中,佛教、儒教、道家、周易、各种古籍以及文言词语、中医等是东方人文化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观念也是东方人最为熟悉的。因此,在翻译影视片名时,为了起到文化上的交流,也为了吸引东方的观众,影视片名的译名应该是东方人所熟悉的文化范畴。比如Lolita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爱上了12岁的养女的故事。音译为《洛丽塔》。又译为《一只梨花压海棠》,取自诗人苏东坡取笑80岁的老友纳了18岁小妾的诗句。老友年老发白喻为“梨花”;18岁的新娘正当红颜喻为“海棠”,意在讽刺老友老牛吃嫩草的行为。其意境恰恰符合Lolita故事的内容,同时采用了中国观众十分熟悉的诗句,这个译作内容丰富,尽管语言委婉,但字字到位,是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翻译佳作。根据肖伯纳戏剧改变的电影My Fair Lady被译成了《窈窕淑女》,窈窕淑女既是汉语四字格,又是《诗经》名句。The Wizard of Oz译成《绿野仙踪》,翻译片名来自清朝李百川的长篇小说《绿野仙踪》,此书写神仙异迹的故事契合Oz虚幻的、不可思议的奇异仙境的英语汉译。如,The Spiderman被译成《蜘蛛侠》正是迎合了中国人对“侠”字的理解,在中国文化中,《渔光曲》、《摇篮曲》、《思乡曲》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曲名。所以电影singing in the Rain译为《雨中曲》就有极佳的音韵效果,具有典雅的文化特征。同样,“传”一般指“人物传记”,有“列传”,“别传”,“外传”,“正传”等。所以那些反映典型人物生平故事的英文电影往往可译为“XX传”,例如,Erin Brockovich《阿莲正传》,Gandhi《甘地传》。而中国的电影名在翻译为英语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流行一时的香港电影《大话西游》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对孙悟空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前的一段经历进行了戏说。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和这部小说的英语国家的观众来说,可能连孙悟空是谁都不知道,如果采用直译,译为The Story of Going West,恐怕是云山雾罩,令人误以为是一部游记。译者入乡随俗,借用了西方神话中关于Odyssey漂泊欲返家的故事,将该片名译为ChineseOdyssey,意指唐僧师徒四人西游取经的故事就如Odyssey返家的旅程一样充满艰辛,帮助西方观众从自身的文化出发去理解,不因文化的缺失而产生误解。这种基于文化入乡随俗的译法,不失为打破文化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文化习俗

由于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东西方习俗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采用传统的文化意象,凸显中国文化色彩,能及时有效地促进译名与中国观众的沟通,达到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例如,“桥”在中国文化中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牛郎织女“鹊桥”相会,“霸桥”蕴含离别之意,民间流传“蓝桥相遇”的故事。“魂断”、“肝肠寸断”、“愁肠百结”常被用来表示伤心和痛苦。在电影“Waterloo Bridge”的翻译中,译者舍弃误导中国观众的原名《滑铁卢桥》,代之以充满中国韵味的“蓝桥”,增添“魂断”,传达其悲剧主题,整个译名既典雅又信息完整,凸现中国文化底蕴。同样,描述中年婚外恋的影片“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译为《廊桥遗梦》,“桥”点了原名,汉语也喻情人的离别,“遗”字给故事一种非常醇厚的余味,为观众留出惆怅的情绪和丰富的想象。华裔导演李安导演的《断臂山》是由小说改编而成的。小说的英文名为Broke back Mountain,是美国怀俄明州一座山的名字,因其陡峭而得名。“Broke back Mountain”中文直译应为“断背山”。笔者本人更欣赏“断臂”译本,因为“臂”与“背”的读音相同,而中国人很少有说“背断了”,一般说“背扭伤了”,“断臂”更符合汉语习惯也有利于中国人理解影片主题。另外“断臂”也有典故,首先汉语把兄弟情谊比作手足,影片表现了同性恋情,而其中一位主人公杰克突然死去后,对另一位主人公埃尼斯来说必定会有断臂之痛。其次,“断臂”一词在汉语里可以让人联想到“断袖之好”,相传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于是这种男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就被称作“断袖之恋”,而该典故恰恰是中国古代对于同性恋的称呼。《断臂山》这个参考手足之情和古代典故的翻译更符合影片的主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中外两种文化必然产生冲突,译者必须充分理解原影片及片名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使影片名既紧扣影片内容,保留原名负载的文化信息与特色,也要发挥汉语优势,讲求“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7,(4).

[2]龙千红.英语电影片名佳译赏析——兼谈电影翻译对译者的要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9).

[3]吴源.英文电影名翻译中的双文化现象[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4).

8.英语影视剧名的语用翻译 篇八

关键词: 影视剧名; 翻译; 语用学 ;语用翻译

电影和电视剧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极受欢迎的大众娱乐形式。改革开放原来,越来越多外文影片和剧集进入中国,其中来自英语国家的影视剧无疑份量最重。英语影视剧的译制工作对中西影视文化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视片名作为影视作品的“招牌”,其翻译更是应该受到重视。

语用学作为一个比较新的语言学分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得到普遍的认可。翻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将翻译和语用学结合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本文便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英语影视剧名的翻译。

一、影视剧名翻译特点及难点

优秀的译制片帮助观众领略外国的风土人情,也可让观众了解到异国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状态,其社会效应不可低估。然而,人们对待影视翻译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形式的翻译,影视翻译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加强影视剧的翻译工作,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影视剧名就是影视作品的“招牌”,其翻译是否得当,可以影响观众的选择。目前我国的影视剧名翻译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经典电影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曾一度被翻译为“飞越杜鹃窝”,这一翻译与电影内容毫无关系,完全是不加思考的字面翻译,好在后来更正为“飞越疯人院”。

影视剧名翻译的难点就在于,既要在语言上传达确切,又要顾及文化因素,同时还要注意译名的美学效果,同时源语观众和译语观众文化背景上的不同也不可忽视。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而译者要尽量消除或至少减少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误解。

二、语用翻译

“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实践问题,即运用语用学理论去解决翻译操作中涉及到的理解问题和重构问题、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force)的传达激起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张新红 何自然 2001:290)

翻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语言学的发展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语用翻译可以说是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的延伸。翻译和语用学都涉及“语境条件下的语言使用与信息理解,尤其是语言选择与表达的恰当性”(何自然 冉永平 2009:28),两者的结合有其合理性。

何自然(1997:186)认为,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观,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问题。其中语用语言等效就是“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而另一项社交语用等效的翻译是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没有固定的方法,译者的选择也是多样的,既可以迎合译语读者(观众)的口味“变洋为土”,也可以尽量保存原作的精髓,展现异国风情。

这种追求等效的语用翻译观很适合用来指导影视剧的翻译。

三、影视剧名的语用翻译策略

观众的反应对影视剧的传播至关重要,如果其名称不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则不利于作品的传播。因此,影视剧名的翻译必须以译语观众为对象,从语用等效的角度出发,尽量迎合大众心理。也就是说,比起语义上的对等,要更加重视语用意义的对等,可以视情况脱离原文的语义和形式。根据影视剧名与作品内容的关系,为了让译语观众在看到译名时能够产生与源语观众等效或相当的反应,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直译。有些英语影视作品的名称只要选用适当的措辞直译就可以达到等效的效果。比如讲述一个小男孩12年成长历程的电影《少年时代》(Boyhood),战争爱情电影《珍珠港》(Pearl Harbor),还有经典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Friends)等。

不过直译也要注意措辞的选择。2014年奥斯卡获奖影片Birdman,在内地的翻译是“鸟人”,相比港译“飞鸟侠”,就显得逊色不少。

2.适当添加必要信息。简单直译是无法给观众提供有关电影内容的必要信息时,就要适当添加背景信息,填补空白。美国情景喜剧The Big Bang Theory自2007年播出以来至今已走过了九个年头,该剧讲述了一群性格各异的科学家宅男有关生活和爱情的爆笑故事。剧名The Big Bang Theory,直译为“大爆炸理论”,显然不能给观众足够的提示,进而可能影响其观看的积极性,所以译为“生活大爆炸”更为妥帖。

3.不拘泥于原名的意译。在上述两种方法都不适宜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语用翻译理论,大胆把原文放在一边,以译语观众的感受为主采用意译。“翻译理论与语用学的结合涉及翻译时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差异问题。译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读者去接受异域文化,使其头脑中显现的意向或形象、联想尽可能接近于原作所期待的效果。”(何自然 冉永平,2009:29)

2009年的经典动画电影Up,讲述一位失去妻子的老人和小男孩乘坐绑满气球的房子一同飞到南美洲去探险,实现妻子遗愿的温馨故事。单词“up”是“向上,高处”的意思,无论直译,还是添加信息,都很难处理,这时不妨将电影原名放在一边,完全根据电影的内容和题材来翻译。“飞屋环游记”这一译名,与原名的Up看似没有关联,但传达了影片的精髓内容,还透着一股童趣,非常适合动画电影,远比直译恰当。

当作品原名中含有的内容,在译语中找不到等值词的时候,更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两种语言之间不一定都有等值词,即使字面上有等值的词语,一旦融入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曾文雄,2007:302)

4.美学效果。翻译影视剧名还要注意译名的美学效果。这一点,老一辈的电影翻译工作者们做得很好。比如电影《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一树梨花压海棠》(Lolita)等等。

翻译影视剧名可以采用四字词语等来增加作品名称的艺术感染力。比如2008年的电影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其主人公越活越“年轻”。片名直译为“本杰明·巴顿奇事”虽无不可,但与“返老还童”相比,似乎后者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

四、结语

影视剧名就像电影海报一样承担着激发观众好奇心的重任,好的译名需要准确传达作品原名中的信息,对作品内容提供一定的提示,同时又符合大众审美,能够让译语观众产生与源语观众相当的反应。在翻译影视剧名的时候,采用重视等效的语用学理论,可以较好地处理中西文化差异,使作品译名尽可能具有与原名相当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更贴近译语观众的心理,也更有利于影视作品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 何自然, 冉永平. 新编语用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 张新红, 何自然.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 2001, 24(3):285-293.

上一篇:工作室学员跟岗学习总结下一篇:写名胜古迹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