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感想(精选8篇)
1.乡土地理感想 篇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面对这一部学术性巨著,虽费老先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我们解释了乡土社会的一系列特点,但第一次接触这类读物的我们,过程无疑是艰难的,但在这样艰难且充实的过程中,读完后的我们心中无不豁然开朗。
《乡土中国》在开篇中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很多城市中的人看不起乡下人,称他们“乡巴佬”“土老帽”,浑身土气,又傻又落后。而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我们眼里的乡下人的土气恰是他们依靠土地生存最好的证明。然而,在一代又一代地耕作中,虽然土地面积在不断扩大,但他们的劳作模式却丝毫没有发生改变。在这里,费老先生还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在蒙古的一个小村里,村民的语言完全没有受到蒙古语的任何影响,而且村子里的姓氏也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就被像这样的村民延续下来,这样一代又一代重复着几近一样的生活,也就形成了“熟人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重复就变成了中国真正的乡土本色。每个人都遵循着上一代的生活模式,打理好自家的几亩薄田,遇到大型工作如秋收农忙时大家就团结协作。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熟人的社会”,使每个人对彼此都知根知底,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行为。这样就导致乡下人做事不讲法律,只讲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和传统礼仪,也就形成了礼治秩序。
在这样乡土气息浓厚的熟人社会里,其背后蕴藏着一种庞大的格局——差序格局。
在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中,我们身上被贴有各种各样的标签,我们和所有人的联系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然后再向外不断幅射,其中辐射的主要关系是夫妻,向两方幅射,愈远愈淡,而费老先生用水圈波纹的性质向我们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正是这样水圈波纹似的性质,也造就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关系网产生的特性——伸缩性极强。这样的关系网既可代表小家庭,例如三口之家,也可代表大家庭,例如四世同堂。而决定这个关系网大小的因素,在于关系网中核心人物的高低。譬如在富有的人家中,以这个富有的人物为核心人物,他越具有群众号召力,关系网就越大;而在以穷人为核心人物的关系网中,就越以人力担保,关系网也就越小。
这样水圆波纹的性质也导致大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对事进行评判。例如当中心人物犯了错,离他关系越近的就越容易受到牵连,当然也更易对中心人物进行包庇。当然,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夫妻之间的感情十分淡薄。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夫妻之间的感情不是放在第一位的,生育繁衍,壮大门楣,扩大人脉关系网才是首选。
正如我前文中所提到的,想让关系网正常运转,就离不开礼治秩序,在村民中,礼治秩序是合情合理的,而维持礼治的手段,也仅仅在于自己的良心。当时有众多知识分子推行法治,但过程并不顺利。当时中国正处于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乡土社会延读礼治的习惯过于根深蒂固,而知识分子并不了解乡土社会的特性,仅凭一腔热血就去推行生搬硬套的法律,自然是行不通的。
当然上文仅是我对《乡土中国》这本书感受最深部分的见解。读完这本书我无不惊异于费老先生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费老先生对中国基层社会进行深刻剖析,无疑对社会学及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我们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不仅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系列特点,更是费老那敢于探索的精神。我相信,有机会我还会将这本书再精读几次的!
2.乡土地理感想 篇二
一、乡土地理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缩短教学用时, 将原本趣味性的地理课本浓缩成地理概念。如此一来, 地理课堂就变成了纯粹的概念记忆和背诵, 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通过渗透乡土地理教育, 教师将课本中的地理知识点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相结合, 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高中地理课堂。
2.渗透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只有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乡土地理教育, 学生才能更好地树立爱家、爱国的精神。在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认识到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从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将乡土地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在学生面前, 也可以激发学生改善家乡地理环境的欲望。
3.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中, 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纳入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范畴。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要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乡土地理典型案例, 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由于选取的案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 所以容易引起他们的深度共鸣。例如, 就我们盐城地区来讲, 环境污染、人口爆炸及其诱发的社会问题, 都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案例。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 将乡土地理中的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育渗透策略
1.课内乡土地理教育实施策略
(1) 结合乡土地理材料, 诠释地理概念、定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众多的地理概念和定律, 这些内容往往是地理教学的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其中有很多概念和规律可以运用乡土地理材料进行教学, 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 提高地理学习效率。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 看到一个地理现象, 就很容易想起对应的地理知识, 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回归于生活的理念。在高中地理课堂上, 教师可以针对当地的气候、地貌等地理材料实施教学。如江苏盐城地区,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至于地貌, 则有冲积平原、滩涂等等。在讲授冲积扇、冲积平原地貌等内容时, 这些就是最好的素材。
(2) 结合课本材料, 探究乡土地理问题解决策略
在地理课堂上, 以乡土地理材料为背景提出问题, 学生肯定会积极寻求解决的策略。毕竟学生都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教学, 帮助学生认识到乡土地理存在的问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 针对射阳地区的水污染, 师生分析原因:包括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等, 其中射阳地区的几个造纸厂是污染的首要来源。最后师生一起探讨解决策略。
2.课外乡土地理教育实施策略
(1) 课外地理环境监测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干。课本上讲得再生动形象不如学生亲自实践一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课外观测的方法, 利用校内仪器建立天文、地理观测小组, 对本地的经度、纬度、太阳高度角等实施观测和记录, 并与课本上的理论进行比较学习。在遇到特殊天象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测, 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天象讲解, 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同时, 还可以在校园内建立气象观测站, 对当地的湿度、温度、降水 (雪) 量、风力、日出日落时刻等进行观测, 将每天的校园天气信息公布在学校内, 实现乡土地理的全民教学。
(2) 乡土地理环境调查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调学生应该走进社会、体验社会。社会实践课程也成了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作用显著。对于高中学校而言, 可以在春天或秋天采用远足的形式, 带领学生观察当地特性地貌、动植物等, 开展乡土地理调查。当然, 这样的调查对学校的组织能力要求较高, 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量力而为, 采取适度原则。
3.乡土地理教学 篇三
地理学除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认识地理事物,学习地理知识,大到宇宙世界,小到校园的一草一路,具有广阔的空间范围。使学生能在乡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感到“学有所用”,而且他们还可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中“学我所用”,将来一定能够“用我所学”,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怎样能在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他们生活中的体验之间架起桥梁,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到乡士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乡土地理教学过程是知识走向实践、实践检验所学的重要阵地。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不应当是教材中内容的简单再现,而应该是向学生生活的延伸,注重用书本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探究。在此期间,不仅检验了书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而且接受了学我所用的新知识。
乡土地理教学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氛围,开辟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天地。在这里,学生能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勇于表现自我,个人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空间,学生则主动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锻练能力,用我所学。
二、乡土地理实施的过程
(一)注重人地协调发展教育。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重身边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的现状,正确认识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二)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整与转变。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可有效地改变以往的教条化的陈旧教学模式,建立以探究为主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对地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探索,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对书本上所学到的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用我所学,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
(一)需构建更加完备的知识结构。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使地理课程知识的覆盖面更加宽广。教师不能再象以前一样,把自己定位在书本这一狭小空间,而要向书外,其它学科、社会生活扩展,那么原有的知识结构可能成为驾驭乡土地理教学的瓶颈。所以教师要构建更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是原有知识结构的重组,更要吸收先进的理念、全新的科技前沿知识,来完善、充实自己。
(二)需调整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现在在教师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让知识走向学生,一种是让学生走向知识。传统的考试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造就了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让知识走向学生,而且越多越好。学生的定位是知识的“接容器”、“延续者”。教师要从外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认识周围世界,而这在乡土地理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则更能体现出来。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处在探究阶段,所以教师应把自己的位置从居高临下的权威降到“平等中的首席”,让师生之间实现平交流、平等对话,彼此间真正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的传统习惯。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质疑,并不断地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我所要学”的知识,让学生最终成为知识与能力的真正占有者。
(三)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课改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乡土地理教学的实施,教师除了加强常规教学能力的提高外,还更应该注重加强以下能力的提升:首先是地理信息方面的能力,教师不仅具有独立获取、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而且更要具有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因为乡土地理的信息并非主要来自书本,而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其次是具有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能力,具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地理课程资源以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具有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制定活动计划,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场所、活动内容及方式,能够正确指导和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与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只有在上述能力方面不断加强,实施教学时才会有“底气”,才能有“灵气”。
4.兰州乡土地理教案 篇四
乡土地理教学概括
乡土地理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内容包括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
中学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进行乡土地理教学,首先应明确乡土地理的区域范围。“乡土”一词,按《辞海》的解释,是指“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可见,“乡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地域概念。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乡土地理的教学讲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区(地级市)地理”。
本教案主要涉及的是甘肃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
教学目的
一般说来,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并在这里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通过乡土地理学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因此象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人民的勤劳奋发的精神、家乡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事实,其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录像等音像展现的知识。因而也就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家乡的故土情结,可以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这就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乡土地理的学习,因其可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诸如区域地理位置的评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分析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生产的地理因素、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地理基础知识以及绘制地图、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基本技能,学生都可紧密结合乡土地理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践。
这样的地理实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因为其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象乡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通过自由选择家乡地理环境某几个要素或某一要素开展综合或专题的研究,这对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通过这样的地理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教学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讲述关于家乡甘肃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采取幻灯片展示,举例法,对比法,讨论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
甘肃的历史,地理,人口,民族,资源,经济,交通等方面的介绍,是学生对家乡甘肃省有大致全面的了解。
一、甘肃概括
甘肃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北。简称甘,又简称陇。介于32°N~42°N, 92°E~108°E。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毗邻,西北—隅和蒙古国接壤。省境从东南部的泾、渭河平原向河西荒漠内流区斜长绵亘。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口2600万。辖7地区、2自治州、5地级市、8县级市、60县、7自治县。省会兰州市。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二、甘肃历史
甘肃陇中的泾、渭上游诸河谷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与华夏文化摇篮。省境早属禹域雍、梁之地。春秋战国时,陇中为诸戎所据,河西分由匈奴、月氏、乌孙诸族占领。泾、渭河谷的秦国与羌戎杂居。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灭义渠、狄戎后,在陇中设置陇西郡与北地郡、秦代渭河上游今秦安一带和泾河流域今泾川、宁县等地农业有较大发展,其他地区仍多以经营畜牧业为主。汉武帝时,由陇西、北地二群分置天水、安定、武都三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于河西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开辟了中原地区通向西域的走廊。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又分置金城郡,因而有河西五郡之称,俱属凉州部,后汉亦称凉州,治陇县。西汉时期在河西地区实行军屯和民屯,兴修水利,传入中原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农业和养马业均得到发展,河西遂成为“仓廪丰足,牛马布野”和“民庶殷富”的地区。这一时期,由于陇东地区大量移民,大片草原和森林逐步辟为耕地。
至三国魏时,在陇右分置秦州,故称甘肃为秦凉之地。晋永嘉之乱以后,分为西秦五凉。隋唐以前,兰州曾是中国通向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交通要地。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自长安经省境东部到凉州武威进入河西走廊,其形成和畅通,促进了甘肃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繁荣。隋统一全国以后,“丝绸之路”又出现商旅不绝的盛况。武威的经济、文化随之发达,并成为国际贸易城市,而敦煌则成为中西交通的门户,经济、文化更趋繁荣昌盛。唐贞观元年(627年)中国划分为十道,省境陇东的泾、宁、庆、陇四州属关内道;陇南的成、文二州属山南道;陇西、河西及甘南均属陇右道,即为甘肃简称“陇右”之始。整个隋唐时期,河西农田水利和屯垦再度兴盛,农业发达,积粮甚多。渭水上游和陇南继续得到开发,森林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和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历史上陇东曾为重要的牧区,唐以后陇东农业日趋发达。宋初省境属陕西路,后分置秦凤路(1072年),兼属永兴军路;朔方、河西之地皆属西夏。北宋以后,陇东已成为稳定的农耕地区。
元初省境尚属陕西省,1281年分置甘肃行省,省会张掖,领有河西及河湟、宁夏等地,河东大部仍属陕西省。明废甘肃省,属陕西布政使司及陕西行都司(河西),领诸卫所。明代,于庆阳、平凉、巩昌、临洮等老农业区设府,在边陲新农业区设卫,以屯养军,执行安置流民和移民垦种政策。同时,在酒泉、张掖、临泽、山丹等地大兴水利和移民,继续重视河西的开发,促进了甘肃农业的发展。明代以后,随海上交通发展,“丝绸之路”逐步被取代,加之连年战乱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甘肃经济日渐衰落。清代,于甘肃又继续垦荒兴屯,农业人口随之大增。清康熙五年(1666)改名甘肃布政使司,移治兰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甘肃领九府,六直隶州。此后,到19世纪70年代,甘肃近代工业开始萌芽,但其发展极其缓慢。清光绪十年(1884),由甘肃分出新疆省。1928年又分出青海、宁夏二省。1954年撤销宁夏省,并入甘肃省。至1958年,甘、宁二次分省,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9年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由内蒙古自治区划归甘肃省辖,至1976年上述两旗复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以来,因省境内特有矿产的开采和冶炼而新兴的城市,有白银(铜)、金昌市(镍)、嘉峪关市(钢铁)、玉门市(石油)。
三、甘肃地理
甘肃地处中国东部湿润季风气候向西部干旱荒漠气候与高寒荒漠气候的过渡带,是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畜牧区的过渡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地质与地貌
省境西南部的祁连山、阿尼玛卿山及西秦岭都是地质构造的活动带,由于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生成多种金属矿产。尤其河西走廊矿藏丰富。形成大型的铁、铜、锰、磷、铜、镍等矿藏。在河西走廊中盆地内,多有富集的煤层和石油构造。东北部陇山以东及祁连山以北广阔地面,地表较少起伏,多高原残丘和小平原。
地势地形
甘肃是以高原、山地为主的省区。全省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6地形区。地势西南部特高,海拔3000米以上;而东、北、西三面均低于千米。最高峰为甘、青两省的界山祁连山主峰团结峰,海拔5808米;最低点则在陇南白龙江中游文县罐子沟,海拔仅550米。
山原地区: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大部、甘南高原及岷迭山原,占全省面积20.2%,海拔高于3000米,中有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现代冰川。高山草甸草原为夏季天然牧场。
中山地段:除上述山原边缘的前山带外,还有分布在河西、陇中、陇南的中等山地,占全省面积20.6%。海拔2000~3000米。大部是天然森林、草场与重要矿藏分布区。
高原、中低山,包括陇中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及河西走廊与北山大部,占全省面积59.2%。海拔低于2000米。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最多。尤以河西绿洲与东部各河谷川台地,为本省开发利用及经济发展精华之所在。其中东部外流区各河流的中下游谷地,由于纬度和海拔均低,气温高,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宜于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气候
甘肃深居内陆,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十分复杂,大致由陇南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渐向陇中暖温带半湿润与温带半干旱区,河西温带、暖温带干旱区及祁连山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甘南高寒湿润区过渡。冬春干燥,夏季多雨,冷暖变化大。南部的文县、武都年均温在15℃左右,北部的景泰、金塔在 8℃左右,海拔3000米以上的乌鞘岭低于 0℃。10℃以上活动积温,陇南南端在4500℃以上,陇南北端各河谷及河西走廊西部多在3000℃以上,祁连山区及甘南高原则在2000℃以下,其余部分在2000~3000℃。全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河西日较差达12~16℃。全省最低温-33.7℃与最高温 42.8℃均出现在河西西部。降水的年变化和地区变化更大,年降水量从东南的807.5毫米到西北减为 36.8毫米。省境日最大降水量为25~190毫米。本省光照足,热量大。除陇中南部外,年日照时数达2400小时以上,河西大部逾3200小时。但不同地区每有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如河西的大风、沙暴及干热风,陇中的干旱、冰雹、霜冻等常给农业带来危害。
植被与土壤
甘肃植被、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陇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着黄褐土。其中,在徽成盆地以北的中心丘陵地带分布有山地褐色土和山地棕壤;陇东黄土高原广大塬区及其边缘台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森林草原和草原,但由于大都已被开发利用,天然植被保存无几,发育黑垆土;陇中地区植被则属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类型,兼有荒漠草原和草原,发育灰钙土,唯兴隆山、马衔山分布有云杉和山杨林等;河西走廊一带多属荒漠和半荒漠,土壤以灰棕荒漠土为主。河西走廊嘉峪关以西植被更为稀疏,土壤多属棕色荒漠土;甘南高原属温带森林草原垂直带向高寒草原过渡带,发育山地草原土和山地草甸土。此外,在省境各大河谷平原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还发育有草甸土和沼泽土。在陇东南河谷地带尚有水稻土。北部和西北部靠近沙漠地带则有风沙土等。境内有秦岭、祁连山地、甘南高原以及兴隆山和马衔山等山体植被、土壤垂直变化则因山地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水文
甘肃河流皆发源于西南山原,呈放射状向西北、东及东南分流,大致以冷龙岭、乌鞘岭至景泰长岭山一线为界,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属外流区。内流区主要有哈尔腾河、疏勒河、黑河及石羊河四水系,均源于祁连山,除前者外,其余三水系均切穿河西走廊南山,流至走廊平地,形成广阔的冲积扇与洪积戈壁滩及其前缘绿洲与盐碱滩。外流区河流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横贯陇中的黄河,由积石峡至黑山峡(省境内长420公里)间,形成一束一放的十大峡谷与九个盆地。峡谷如刘家峡、盐锅峡均为优良坝址;盆地则为重要城镇之所在,如兰州、靖远等。华家岭以南的渭河及陇山以东的泾河两水系,均东流至陕西,汇入黄河。北秦岭为渭河和西汉水的分水岭,也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全省年径流总量为617.1亿立方米。但地面水地区分布不均,省境黄河流域占全省径流总量62.4%,长江流域占20.3%,而占全省土地面积61.6%的内陆流域仅占17.3%。且季节变化较大,一般6~9月为洪水期,约占年总水量60%,冬春旱季为枯水期,小河多断流。本省河流年输沙总量达6.51亿吨,90%集中于陇中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全省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共有30多条,为本省主要的水利资源,现已发展灌溉地达86.3万多公顷,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4.3%。地下水较丰富,仅主要农牧区即有静储量1.4万亿余立方米,动储量年有68亿多立方米。
四、甘肃省人口与民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甘肃省人口密度为55.30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1982年的43.08人/平方公里多12.22人,比1990年的49.25人/平方公里多6.05人,人口密度不断加大。人口密度超过200人/平方公里的市(地、州)有临夏州(241.26)、兰州市(232.02)和天水市(223.91);超过100人/平方公里的有平凉市(181.79)和定西地区(138.69);酒泉市最低,为5.13人/平方公里。2004年男性人口1354.43万人,占51.72%,女性人口1264.35万人,占48.28%,性别比为107.12:100。
2000年人口普查时,甘肃省14个市(地、州)登记的人口中,0-4岁的人口为678.35万人,占27%,同1990年相比,比重下降了0.97个百分点;15-64岁的人口为1708.19万人,占6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5.56万人,占5%,与1990年相比,比重上升了0.94个百分点。甘肃省共有5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9.92万人,占总人口的8.75%。人口在千人以上的16个,主要少数民族为回、藏、东乡、土、裕固、满、保安、蒙古、撒拉和哈萨克族。其中,回、藏、东乡人口在40万人以上,回族人口最多,为118.49万人,裕固和保安为甘肃地方特有的少数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甘肃省14个地、市、州登记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93.69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91.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8.42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8.69%。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42.34万人,增长11.8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2.68万人,增长17.59%。
少数民族人口之所以增长快的原因是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方面享受着较宽松的生育政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五、甘肃省的自然资源
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492.98亿千瓦小时。矿产资源种类多而储量丰富。能源矿产中,煤、石油、油页岩、天然气、地热水均有储量,仅煤炭就包括了无烟煤、一般用煤、焦煤、褐煤等几大类;黑色金属有铁、锰、钒、铬等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熔剂灰岩、熔剂白云岩等14种,大部分已探明储量,铬铁矿、钒矿、菱镁矿及铸型用粘土等储量在中国居前5位;有色金属矿产包括了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分散元素矿产共28种已探明了储量,其中铜、镍、钴、铅、锌、锑、铂族、硒和碲等矿产是甘肃的优势矿产;此外尚有硫、磷、蛇纹岩、芒硝等非金属化工原料矿产9种和石棉、白云母、石膏、石灰岩等非金属建材原料矿产14种均已探明了储量。
六、甘肃省的经济概况 甘肃1949年以前经济、文化落后,人民多从事较原始的农牧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境内石油、煤、铁和多种金属的开采利用,甘肃一跃而为以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新兴工业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的省区。农、牧、副、渔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农业
甘肃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草场资源较丰,并有一定面积的天然森林,但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农业以旱作为主,全省约有耕地353.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耕地中约有75%为旱地,水浇地及水田约占25%。
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小麦、玉米、马铃薯及糜、谷 5种高产抗旱粮食作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的80%和82%。其中以小麦分布最广,东南部以冬小麦为主,西北部则以春小麦居多。秦岭以北多耐旱的糜子和谷子。陇南则以玉米和薯类为主,甘南高原多青稞。
经济作物分布广,品质优。胡麻为重要而广布的油料作物,以兰州附近各县分布最为集中。本省土特产种类繁多,苹果、白兰瓜、黑瓜籽、百合、当归、杏仁、黄花菜等中外闻名。当归、大黄、党参及黄(红)芪、甘草等为传统出口商品。野生栽培药材产量居中国第2位。玫瑰精油年产500千克左右,占全国产量80%以上,远销海外。
全省天然森林面积135.45万公顷,森林覆被率约为2.98%,林木总蓄积量为1.608亿立方米。天然森林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东部和南部山地,白龙江、洮河流域一带为省内木材生产基地。本省主要用材林树种有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泡桐、椴桦、青冈及各种杨树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油桐、杏、板栗、杜仲、漆树、白蜡、栓皮栎、乌桕、花椒等,大部分布于陇南河谷北亚热带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力营造用材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及经济林等。
甘肃草原面积居全国第 5位。全省约有草原面积1366.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1%。农区还有宜牧的草山和草坡466.7万公顷。草原类型丰富,主要产牦牛、黄牛、犏牛、马、羊等。甘南、河西及陇中北部为省内主要牧场,是中国重要牧区之一。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历来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甘南高原河曲马、欧拉羊为中国有名的优良牲畜品种。
渔业基础较为薄弱。全省虽有淡水水面2.2万公顷,但利用极差,现仅利用部分塘库水面发展水产养殖。农业区
全省大致可分为4大农业区:
① 陇南山地林农区。区内的白龙江、西秦岭、嘉陵江、小陇山等林区天然及次生林分布广,生物资源丰富,并有亚热带经济林、野生珍贵动物和药材等。农作有冬麦、水稻、秋杂粮、玉米,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
② 甘南高寒牧农区。海拔3000米以下的谷地可种植耐寒农作物;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为纯牧区,是全省主要牧场。大夏河及白龙江中上游为重要林区,有较丰富的野生珍贵动物及药材。
③ 陇中黄土旱农区。有太子山、马衔山、陇(关)山及子午岭等天然及次生林区。从南至北,由冬麦、玉米、高粱二年三熟逐渐向春麦、夏杂粮、马铃薯、糜谷一年一熟地带和半农半牧区变化。中南部河谷川塬为全省产粮中心;中北部梁峁沟壑,广种薄收,水土流失及旱灾严重。
④ 河西绿洲灌溉农区。祁连山地东段阴坡有以云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与名贵药材。广大地区为天然牧场及荒漠牧区。绿洲农区为河西地区精华所在,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7%,水浇地面积则约占全省的56%,适宜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发展,每年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甘肃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区属春麦夏杂粮、玉米、糜谷一年一熟地带。盛产优质棉花、大麻、甜菜、油菜、瓜果等经济作物。
工业
甘肃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玉门油矿初具规模,工业基础甚为薄弱。50年代以后,甘肃为中国内地重点建设省区之一,现已建为中国重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省区。工业主要分布于省内各大河谷、重要交通线及主要矿产地。其中,兰州市是甘肃重要的机械、石油、化工及纺织工业基地,天水市也是重要工业城市,为省内机械、电工器材和纺织工业基地。
甘肃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机械工业等基础较好,在中国工业体系中地位重要。其次,有电力、煤炭、钢铁和建材等工业部门。甘肃石油开采较早,石油河中游的玉门(老君庙)油矿是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陇东的庆阳城则为长庆石油产地的中心。炼油工业以兰州最为重要,主要生产多品种、高档的石油产品。化学工业则生产化纤及化肥等产品,所产合成橡胶居全国首位。机械工业主要生产石油化工、矿山勘探及采掘、通用机器等多种工业机械和铁路车辆、汽车修造等交通运输机械以及农业机械等。电力工业以兰州及其附近地区规模为较大,兰州西固热电站与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八盘峡3座大型水电站组成了兰州电力网。钢铁工业主要有酒泉钢铁联合企业,生产钢铁、焦炭等产品,采煤工业较大的有窑街、靖远、阿干镇和华亭等煤矿。省境有色金属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色金属矿藏达60处,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有9处。矿藏中的镍、钴等13种金属的储量居中国首位。1990年10种主要有色金属共生产25万多吨,居中国第3位。其中氯化稀土元素综合生产能力居世界第3位。白银(铜、铅、锌、铝)、金川(镍、铜、钴及铂族元素)、靖远(稀土)、西成(矿产品)为本省四大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轻工业以食品和纺织为主,其他有制革、医药、造纸等。其中,食品工业中以粮油加工分布最为普遍。纺织工业有毛纺、棉纺和化学纤维纺织等。所产毛毯、地毯等产品远销国外。传统手工艺品以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和甘肃洮砚等著名。
七、甘肃省的交通状况
交通甘肃近代交通落后,与东部各省联系甚为不便。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的铁路、公路及航空运输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化陆、空交通网。
铁路运输主要有天兰、兰新、包兰、兰青等4条干线和甘(塘)武(威)、宝(鸡)成(都)线、兰(州)长(征)线、兰州—小川线,以及兰州、金昌、嘉峪关、玉门等市郊支线,联系着省内重要城市及邻近省区,组成本省交通运输网的骨干。兰州已成为中国西北铁路交通的枢纽,1990年又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伸长式铁路枢纽。
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万多公里,省境县市和98.5%的乡通汽车。主要公路有西(安)兰(州)、甘(肃)新(疆)、兰(州)青(海)、华(家岭)双(石铺)、兰(州)郎(木寺)等干线,分别与陕、新、宁、青、川等省区相联。③航空运输亦以兰州为中心,有通往北京、成都、上海、乌鲁木齐、西宁、广州等大城市的航线,还有通往省内的酒泉、敦煌、庆阳、天水等地的班机。
八、甘肃省的旅游资源
石窟类:莫高窟、炳灵寺石窟、安西榆林窟、庆阳北石窟寺、泾川南石窟寺、泾川王母宫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东千佛洞、西千佛洞、拉稍寺石窟、大象山石窟、金塔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东晋)、武山水帘洞石窟群、云崖寺石窟。
文化遗址类:秦安大地湾遗址、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群、敦煌河仓城、锁阳城故址、阳关故址、甘南夏河八角城、马家窑遣址、沙州故城遗址、居延遗址、悬泉置遗址、悬壁长城、万里长城第一墩、战国秦长城遗址、黑山岩画、罕古城、永昌骊怀古城、成县西峡颂。
古建筑类:白塔、嘉峪关城楼、秦安泰山庙、夏河拉卜楞寺、天水伏羲庙、镇远楼、张掖大佛寺、张掖木塔寺、贡唐宝塔、海藏寺、武威罗什寺塔、米拉日巴佛楼阁、武威文庙、宝塔、崇信龙泉寺、兰州黄河铁桥、陇西威远楼、李家龙宫遗址·陇西堂、鲁土司衙门、渭源灞陵桥、保昌楼、白马塔、成县杜甫草堂、文峰塔、汉长城、天水仙人崖、东宫馆、玉泉观、崇信龙泉寺、礼县祁山堡、酒泉钟鼓楼、临夏红园、南郭寺、秦安兴国寺、雷音寺、三危圣境。
九、甘肃省风土人情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裕固族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兰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这是兰州令人叹服的民俗文化的遗产。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我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后汉书》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士渡黄河时,“缝革囊为船”;《水经注》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旧唐书》载,“用皮牛为船以渡”;白居易在《长庆集》中诗云:“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鄂州道路遥”;《宋史》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可见,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兰州何时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载而难以确定。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将渡河者装人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恐怕你闻所未闻。不过只要你愿意,也可不妨一试。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50年代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运业,多达50多户,400多人,有六十多条大筏,每年能外运羊毛250多万公斤。
乘坐皮筏将是一种平生难忘的奇特经历。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在本世纪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兰州前往内蒙古采访的乐趣和见闻。今天,皮筏作为摆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兰州和宁夏沙坡头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来。有些筏工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衣钵,做了其它行当,做水路生意的也都开起了汽垫船或游轮业务,只有老年的筏工们不愿抛弃随他们几十年的宝贝皮筏,开起了在黄河岸边摆渡游客水上娱乐的旅游业务。不过,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兰州市金城路163号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个放筏人,经常在河边迎风逐浪玩筏。在旅游旺季,只要你运气好,总会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荡,或在滩边晾晒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兴致,一番讨价还价后,便可乘皮筏在黄河急流中一游,不过,别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总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个影,别有情趣,也不虚了兰州之行。
兰州太平鼓
从兰州市区出发,向北跨过东西横亘的黄河,沿公路行驶60公里,就到了皋兰山西南麓的皋兰西岔乡铧尖村,这里就是兰州太平鼓的“发源地”了。铧尖人历来习性好武,太平鼓在兰州擂得也最出名,数百年来,每逢正月初十开始,到元宵节进入高潮,村里村外处处听闻太平鼓的雄壮声威,尤其是来了客人,铧尖人总得摆出阵式,得意地耍耍铧尖人的威风。本村太平鼓队的领队得知我们是诚心远道而来赶赴乡里寻访“太平鼓”,十分热情地为我们张罗,钟声一响,不到半个小时,队员就到齐了。
一队80多名壮年男子,头戴英雄巾,身穿皂隶服,腰系红丝带,脚登麻窝鞋,个个宛如京剧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队列中,我还发现竟有一名最小的队员,只有6岁,硬要一起参加表演,小人儿肩背一个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开始,鼓手在领队的一声号令下,击锣伴奏,一时间,鼓声咚咚,黄土腾腾,龙腾虎跃,地动山摇。队列不断变幻,一会儿“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一会儿“车轮施战”、“跳打”、“蹲打”、“翻身打”、“举打”;一边擂鼓,一边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强大的阵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两军对峙作战时的场面;气势粗犷,又显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满勇猛的阳刚之气,令观赏者无不为之振奋鼓舞。兰州的太平鼓,无论是鼓的结构还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东北一带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兰州的太平鼓是圆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兰州太平鼓个大,鼓身高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太平鼓还有一奇,背带较长,可挎在肩上,让鼓垂于人的膝盖下,便于击打又可任意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打太平鼓的习俗据考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传说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一举收复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逢元宵节,徐达想了个计策,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后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永登城池。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达这次战役的胜利,把这种鼓取名为“太平鼓”。从此,兰州的太平鼓逐渐演变成各种复杂的形式,成为兰州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
陇剧
5.中山市乡土地理 篇五
1、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临的海洋是南海。
02、中山市纬度是220 11′--2247′之间,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每年有两次直射,属于热带。
气候室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天然植被是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天然土壤是赤红壤,经过人类长期劳动改造的土壤是----水稻土。
3、中山市原名香山县,由于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后改名为中山县,1988年升格
为地级市。
4、中山市地形以平原为主,占七成以上,而已北部平原最大;中山市最高峰----五桂山,海拔531米,(注意五桂山山底与山顶的温度的计算----海拔没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以及南坡与北坡植被的不同----地形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中山市周围的城市:与中山市相临的经济特区----珠海;隔珠江口、伶仃洋相望的经济
特区----深圳,(还有香港)
6、中山市气候、水、土地、生物资源丰富,而矿产资源相对缺乏,这是影响我市经济发展
不利的因素;
7、中山市有我国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开发区,是属于科技园区型的高新技术
开发区;
8、中山市经济总量位居广东省的第五位,是广东四小虎之一(中山、东莞、顺德、番禺)
9、中山特色:黄埔镇----腊肉(食品工业);古镇镇----灯饰;大涌----红木家私;沙溪
镇----(休闲)服装;民众镇----岭南水乡;小榄镇----五金。
10、中山市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占3%,第二产业占61%,第三产业占36%;以第二产业
所占比例最大,中山市三类产业以第二产业(制造业或者工业)为主;未来中山市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6.乡土地理感想 篇六
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很有利的。 春季本人在指导高一学生进行课题为《泉州古民居的保护现状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之际,正好赶上泉州市第12届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便鼓励并指导该课题组的学生苏梓勤同学撰写了《浅谈泉州古民居的发展与保护》一文,并最终获得一等奖。以下是个人在指导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首先要认识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的意义
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作为地理作业的新形式,具有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迁移、锻炼研究能力、培养创造性等作用。已得到许多教师的认可。认真评阅小论文,利用小论文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小论文的利用潜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地理作品的形式
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即是将野外的所见、所闻、参照有关资料写成调查报告,按要求分门别类地描述。第二类是结合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问题,诸如环保,资源开发等进行专题调查与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专题性论文,第三类是编写乡土地理志。本次指导学生的获奖作品就是属于第二类。
三、如何辅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或其他小作品――写好作品的注意事项
1、对掌握的各种资料及时整理,认真分析。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内容害死相当丰富的,考察活动结束户欧教师要辅导学生及时整理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对地理标本进行整修,分类,制作卡片,对野外拍摄地典型地质构造、植物外貌以及风景照3片进行冲洗放大,并加上文字注释,对素描和野外填图加以精绘。最后整理收集来地文字,数据资料以备写作时用。
2、积极欺负,充分讨论。为使作品不是照抄材料或生搬教师所讲地内容,而是有自己地见解,教师要积极启发学习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开好讨论会,会上首先应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解答,即使是学生自己不能解答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解,要让他们想想在提高求知地欲望后,教师再讲,甚至还可作“抛砖引玉”或启发式问题、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提出更多地问题,启发思考应是写出有创造性地调查报告或论文地关键,而讨论也会促进学生思考地力度。
3、拟好题目讲解示范。再考察活动开始前,根据考察地区地情况,教师应提出一些调查地题目,让学生再活动时,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这为以后撰写地理作品打下牢固地基础,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题目、写作提纲和内容,逐一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组,时调查的每项内容都有人写,但各有侧重,为了写好地理小作品,可以先拿出一两篇好的作品作是否,讲讲作品的要求、特点及范文优点等,要求注意文章流畅、说理明白。
4、成稿后,教师要进行检查修改,如有大的或多处改动应让学生自己去改,反复几次就能写出不错的文章来了。
7.乡土地理感想 篇七
由于这段学习经历, 踏上地理教学工作岗位后, 我也特别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工作。但是, 由于当地的大屯煤电公司属上海能源基地, 而学校属于矿区中学, 因此, 教育归上海市黄浦区管辖, 学生使用的是上海教材, 当然乡土地理学习内容也是《上海市乡土地理》。学生生活在沛县, 不学习沛县的乡土地理, 而要学习上海市的乡土地理, 我即使要给学生讲授当地的乡土地理知识, 也没有当地的乡土地理教材, 这就造成教学现状与地方实际脱节。因此, 我只得自己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当地乡土地理资源, 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的尝试。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 如何结合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 成为我一踏上工作岗位就开始思索和研究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 我对大屯矿区的地理教学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 并对乡土地理教学有了一定研究。下面我就如何结合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乡土地理分散与集中教学相结合
《上海市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中国地理区域篇”中要集中一段时间学习《上海市乡土地理》, 于是我就利用这段时间, 除了给学生讲授上海市乡土地理知识外, 还补充讲授沛县的乡土地理知识。另外在“中国地理全国篇”中, 我利用学习中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人口、城市、旅游、环境保护和防治等章节的时候, 穿插讲授沛县的乡土地理相关知识。这样, 一学年下来, 对于沛县的乡土地理知识学生就系统地学习得差不多了。
二、课堂教学和地理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 我利用课堂时间结合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正常有效的教学, 向学生传授系统而完整的中国地理知识。另一方面, 我组织各种课外活动, 带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走出大屯矿区, 走进家乡沛县的厂矿、农村等广阔天地, 进行地理调查、地理游戏、地理观察、参观访问、地理研究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把课堂的地理知识和乡土实际联系起来, 相互比较, 相互印证。
三、因地制宜, 开发乡土地理教学资源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地理教学, 还逐步开发了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中我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因班制宜的原则, 从而使乡土地理资源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我曾带学生到矿区附近的魏营农村进行过农作物种类及熟制调查, 还对当地土壤类型、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和种类、微山湖京杭大运河二级坝船闸进行过参观考察, 加深了学生对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湖泊综合价值及开发利用等知识的理解。我还曾带学生参观过大屯煤电公司污水处理厂, 煤矸石环保热电厂, 公司铁路处沛屯火车站, 公司地震台, 让学生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学习相关地理知识, 起到了良好效果。
四、师生相互交流对乡土地理的认识
对于学生来讲, 虽然祖籍外地的不少, 但大多出生在沛县, 生长在沛县, 沛县就是他们的故乡。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我既让学生对沛县的乡土地理有所了解, 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上课时, 我经常提到自己的家乡四川乐山市夹江县, 当地虽然名山圣水众多, 风景秀丽, 地理事物丰富, 但自然灾害也多, 滑坡、泥石流、暴雨、洪涝、地震、雷灾经常发生。来到沛县“第二故乡”, 我真切感受到沛县是风水宝地, “千古龙飞地, 一代帝王乡”, 沃野千里, 水旱无忧, 物产丰沛。同时和学生相互交流, 让他们从地理学习角度谈谈对家乡沛县的认识。
有的学生说:沛县的地理位置很好, 通过查资料, 我知道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 东靠微山湖、昭阳湖, 与山东省微山县毗连, 西北与山东省鱼台县接壤, 西邻丰县, 南界铜山县。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21万。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 是华北大平原的组成部分, 境内无山丘, 全部为冲积平原。
有的学生说:沛县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河渠纵横, 适合农牧业发展, 农林资源特色鲜明, 数量充足, 牛蒡、山药、浅水藕等特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 林地面积40万亩, 活立木蓄积量160万立方米, 44种农副产品被省有关部门论证为无公害农副产品, 23个农产品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
还有的学生说: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 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籍地, 素有“千古龙飞地, 帝王将相乡”之美誉。文化遗产丰富, 名胜古迹众多, 泗水亭、歌风台、高祖原庙、射戟台等历史景点驰明中外。沛县民风淳厚刚毅, 崇文尚武, 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唢呐之乡。
我还重点介绍了沛县经济发展很快, 已形成煤炭、电力、化工、机械、食品、纺织六大工业体系。农业已形成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来沛县投资办企业, 现已有新加坡, 以及香港、台湾、广东、珠海、浙江等30余家投资商在我县建立了生产经营企业。现在沛县确立了城镇向北发展, 大屯矿区向南发展的正确方向, 必将促进沛县经济的腾飞。城市建设正朝着塑造苏北名城的目标迈进。
总之, 乡土地理的知识就在学生和我们周围, 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教师结合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教学, 可以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 了解沛县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可以让学生联系乡土实际, 学习课本中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 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学全书地理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8.乡土地理感想 篇八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一般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即县域内自然、人文地理事物的分布、形成及其它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乡土地理是学生比较熟悉又较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地理知识,不但可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家鄉,培养乡土情感,从而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作为地理教师,应重视收集乡土地理资料,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使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地理。现将高一阶段教学中的部分片段及乡土地理资料的收集、整理进行小结,以裨益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一、乡土地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举例
例一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世界气候类型”教学为例。
世界主要气候的类型、分布、特点、成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主要难在气候类型判断及成因上,新课标人教版课本上没有系统讲解,只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上介绍了三种气候,而这三种气候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习难度大。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气候的一般方法,还是从学生有亲身体验的“乡土气候”开始比较好,在本节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步骤:
1.给学生提供固原市某县气候资料(见下表)
2.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找到固原的位置,读出我市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学生结合自身体会,说说我市的气候特点(提示学生从气温、降水两方面描述气候特点,并体会大陆性的含义,为后面内容打好基础)。
4.分析我市气候形成原因,解释气候特点。
5.由我市出发,找出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并找出世界其他气候的分布范围。
6.列表比较世界气候的分布、特点、成因。(从气温、降水两方面来描述气候特点)
通过以上步骤,让学生从所熟知的家乡气候出发进行学习,然后从特殊到一般,触类旁通,将难点一一化解,逐步学会分析气候的一般方法。
例二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为例。
人文地理教学难在学生兴趣不够,而渗透乡土地理则使学生兴趣倍增。在本节教学中,以固原市为载体,发动学生在课前调查,在课堂上交流,具体可采取以下步骤:
1.布置调查任务(提前一星期分组进行)
①找固原市城市布局图。
②调查固原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
③调查固原市区主要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
④调查固原市区主要住宅区的分布位置。
⑤调查固原市区主要工业的分布位置。
⑥调查固原市区不同地段的地价。
⑦访问长辈调查固原城市布局的变化。
2.课堂交流
各组选出代表发言,将调查结果进行交流,注意控制发言时间。
3.分析总结
①说出固原城市形态,并分析影响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
②总结得出固原城市土地利用主要类型,大致划分主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③分析各功能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便捷程度对地价的影响。
④了解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发展变化。
将以上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将讨论交流结果迁移到其他城市,不但落实了课程标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课堂交流又让学生体验了合作学习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体验新课程所带来的学习方法的彻底转变。
二、乡土地理资料的收集、整理
乡土地理可收集的内容很广,资料的收集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乡土地理的资料一般可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来收集。
资料的收集要多渠道、多方位,作为地理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资料,可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专业书籍、实地考察等途径,特别是实地考察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好途径,考察时要选择典型的点或线,收集资料应注意全面,文字、数据、素描图、照片、视频材料等均可。
可动员学生收集资料,我校的学生来自我市的各个县区,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可在假期动员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不但收集到了乡土地理资料,也给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还丰富了假期生活。当然,这之前还需要老师制定详细计划并具体分工,使资料的收集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避免做重复工作。也可通过建立地理兴趣小组,定期举行活动的方式指导学生收集乡土地理资料。
教师对收集的资料要进行分类统计,所有资料最好能够储存到计算机中,建立乡土地理资料库,可以方便的查询、更改。这项工作不但量很大,而且要力求准确。乡土地理资料要根据情况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
【乡土地理感想】推荐阅读:
中山市乡土地理10-29
乡土08-25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07-30
《乡土情结》教学方案08-19
读乡土中国有感11-07
高二叙事作文 :乡土之情09-12
读《乡土中国》有感900字07-07
2010年乡土桥乡党委书记基层10-04
思品课堂植入“乡土资源”的实践与探索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