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片的观后感(精选9篇)
1.历史专题片的观后感 篇一
第六专题
亚洲的崛起
考点
1、亚洲革命风暴
一、起因
19世纪上半期,列强加紧侵略,亚洲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二、性质
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三、史实
1、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起义。
2、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起义。
3、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4、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5、印度民族大起义。
后三次起义将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
四、意义
1、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
2、表达了广大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考点
2、亚洲的觉醒
一、起因
19世纪末2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二、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
三、特点
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四、史实
1、朝鲜1907年开始的义兵运动。
2、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3、20世纪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4、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3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一、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1840—1842年),清朝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中国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发动(1856—1860年),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发动(1894—1895年),丁汝昌等抵抗,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美等八国发动(1900),清军和义和团联合抵抗,中国战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考点4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一、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③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2、兴起
①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组织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领导一二九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②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 ③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十九路军抗日反蒋;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二、日本全面侵华的暴行
1、侵占领土:占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万同胞遇害。
3、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扶植汉奸政权、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4、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实行三光政策。
三、中国坚持抗战胜利:抗日战争三阶段
1、防御阶段(1937.7—1938.10)
2、相持阶段(1938.10—1945.8)
3、反攻阶段(1945.8—1945.9)
四、抗战中的两个战场
1、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比较积极,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是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②相持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2、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①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②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③1945年8月,毛泽东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各解放区发起反攻,迅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国际地位的提高。
考点5 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
一、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
1、概况
①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②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原因:
①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
3、影响: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
二、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
1、概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韩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2、原因
①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3、弱点:过分依赖外资。
三、印度经济的发展
1、政策: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
2、成就:
①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③在科技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3、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四、西亚产油国经济的发展
1、前提:1960年,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逐步摆脱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将石油工业收归国有。
2、特点:基本特点发展不平衡,富国与穷国反差大。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3、方式:利用石油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4、措施:
①提高石油价格和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②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5、结果:
①沙、科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②两伊富裕程度仍低于海湾石油富国,战争损害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考点6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成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二、建国头30年的经济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开展土地革命、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并采取具体措施发展工农业生产,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一五”计划期间,建成近六百个重工业项目,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交通运输业成就很大,农业按计划完成。
3、十年建设时期,建成大批重大工程,现实石油自给,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2、工业迅速发展:宝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
3、对外经贸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4、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历史专题片的观后感 篇二
高三历史有一个知识点——从1 5世纪后期到16世纪,英国农业人口比重骤降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教师结合1 5世纪后期到16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圈地运动的推行、大量农业人口流入非农产业或城镇等方面来讲解。然而,农村人口流动在英国历史上远远不止一次,人口的自由流动不仅促进了英国近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还改变了英国传统经济结构,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为此,我决定再用一课时,将《近代以来英国农村人口的流动》作为专题让学生学习。
一、课前充分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与本专题相关的网络资源,指导他们对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近代以来英国农村人口迁移的过程和影响,史学界对英国人口流动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2.让学生收集中国农村人口迁移的新闻报道,使其了解大中城市对农民工住房、医疗卫生、福利待遇、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政策及实施情况,使学生初步了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以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重要作用。
3.指导学生梳理、归纳与专题相关的曾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课前复习圈地运动时期英国农村人口的流向(人教版世近史第二章第一节)、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力的流动(人教版世近史第三章第一节)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的流动(人教版中现史第八章第二节)等内容。
4.准备一人一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二、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以中国农民工的大量进城、城市化的发展现状为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多次农村人口的流动状况,以及人口的流动给英国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让学生通过对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分析,总结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都要遵循的规律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规律的认识可为我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某些借鉴,并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如我利用网络资源制作了教学情景PPT,以此导入专题。
材料:目前,重庆主城区有600多万人口,其中常住城镇人口约为300万,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约有2 0 0万,他们的待遇及生存状况在很多方面都不容乐观。那么,进行人性化管理之后,又将给农民工带来哪些好处呢?据称……(配以图片)
2007-01-20华西都市报
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量农民工进城之后,与我们一样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一分子,但他们进城后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的生活现状直接影响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这一新闻热点的呈现使学生必然联系到今天讨论的主题“历史上的英国人口流动对城市化的影响”。
分析问题指导学生对课前准备的资源、教师提供的专题网页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及意义。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普遍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实现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在,我国正在迈向现代化,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的一系列问题。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对我国有多方借鉴意义和启示。
三、探索后结论
1.专题学习内容较多,课时紧张,教学过于急促。英国农村人口的流动过程较复杂,学生对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又不十分清楚,这给中英两国劳动力迁移影响的比较带来了困难。如能把培养学生的记忆、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分散到不同专题之中,一个专题重点解决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效果会更加理想。
3.如何掌握历史专题的核心词 篇三
一、寻找核心词
1从专题标题里直接找出核心词
有些核心词直接出现在单元标题中,如必修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该标题直接告诉了我们本专题的核心词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在复习中主要把握“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不必对上述四件事以外的其他方面作过多阐述。
再如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该专题核心词是“人文主义”,围绕这一核心,各子课题进行了如下阐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权威。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近代的文艺复兴运动则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随后的启蒙运动中啟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2将专题标题、课题、课题子目进行综合,找出核心词
如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围绕“政治制度”结合各课课题及各课下面的子目,可以得出: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封建社会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本专题的主要核心词。
再如必修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结合“经济政策的调整”进一步思考:调整之前是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为什么要调整,调整之后又是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这种调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将这些思考与各课课题、各子目相结合,可以得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本专题的核心词。
二、理解核心词
在学习中,有些同学虽然能很快找出核心词,但对它的理解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就需要我们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和归纳,逐步加深理解。通常我们可以从背景(或原因、或条件)、过程(或内容)、性质、特点、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多角度进行把握。下面试举一例:
例如: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保障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为维持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分散的个体小农,也需要依赖于政治上强大的力量,以稳定社会、抵御外敌和抗击自然灾害。
(3)演变过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秦朝正式建立;西汉时期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明清空前强化并逐渐衰落。
(4)基本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5)评价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益落后于西方。
三、巩固核心词
核心词的巩固可以通过练习与反思相结合来进行。巩固的途径有两种:
1选择单一的典型例题并反思
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反思:该题突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重要政治制度,从不同的切入点考察了这一制度在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和清朝的演变情况,同时还要从中判断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收集整理多个例题并反思
例2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连接通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片略)
(其中的第3问)综合上述史实分析图三(世界成一家)反映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影响。
例3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图略)富尔顿发明汽船图;贝尔发明电话图;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图;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图。
材料三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其中的第4问)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四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其中的第4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4.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 篇四
(1)我国古代的变法或改革的含义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某些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2)重要改革与变法
奴隶社会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封建社会先后有战国时期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北宋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等。(3)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主要类型
①按性质划分主要有: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②按目的划分主要有:富国强兵、争当霸主——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克服统治危机——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克服时代弊政、顺应统一趋势——周世宗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维护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按结果分主要有成功或失败两大类型。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等效果显著;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虽成效不一,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失败的结局。(4)我国古代改革的本质与规律
任何变革,从本质上看,都是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本不适应,这就必须对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根本的改革,具有革命性。改革的成功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而这类改革引发的斗争往往是新旧阶级间的斗争,异常残酷,常常伴随着流血冲突。另一种是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需要在维护根本制度的前提条件下,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的调整,具有改良性质。这种改革往往涉及到对封建国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利益进行再分配,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派的反对,容易失败。改革引发的斗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权益争斗,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等。(5)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如王莽力图改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遭到失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大获成功。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等。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措施与用人是否得当等。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负担与困苦。⑹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的规律认识与启示:
规律认识:王朝初期改革比较容易成功,中后期则常常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①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民起义猛烈冲击陈章旧制,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的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政治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②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③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②革除社会弊端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③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④改革必然涉及某些阶层的特权与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关于重要社会改革的规律与认识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改革,从狭义上讲,主要有姜尚改革、齐桓公改革、晋文公改革、七国变法运动(以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和金世宗改革等;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改革。
2.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发展势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改革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改革的结局是或取得完全成功、或彻底失败、或取得一些成效但最终失败了。
3.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革弊标新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中还要注要用人。
4.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历史前进,加剧社会矛盾。
5.历史专题片的观后感 篇五
2011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 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
【复习策略】
1.注意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而选择题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是一种点对点的联系, 注重考查的是考生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勤于记忆, 牢牢地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
(09江苏)“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0全国)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09天津)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09辽宁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2.注意掌握知识的连贯性:历史知识具有整体性, 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的, 往往与其他专题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所以, 考生在复习时要瞻前顾后, 前后联系, 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
【考点预测】
由于高考不回避重点、热点, 所以宗法制、分封制、儒家思想的形成、“重农抑商” 政策等这些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考点依然是2011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重农抑商”政策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现实感更强, 更容易成为命题的热点。
【知识整合】
考点
1、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变迁:①原始农业主要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②随着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③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和推广。开始形成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2)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②夏、商、西周时期, 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③战国时期, 以秦国商映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 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3)战国水利大发展。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2.手工业
(1)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②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但技术传承是封闭性的,同时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③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
高三复习
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还有《九歌》、《天问》《九章》等。
(3)春秋战国,音乐艺术已经较为发达。战国青铜编钟 3.科技
(1)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2)天文历法
4.“百家争鸣”
(1)背景:①政治因素: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统治者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国家富强,士阶层空前活跃, 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为百家争鸣创造宽松学术氛围。②经济因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提高了生产力, 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经济的发展。③文化因素: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勃兴”。④学术自由,各学术团体和学派与政治势力是相对独立的。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5)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天文数学光学力学医学等达到较高水平。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韩非子。
(3)评价:“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家学派彼此渗透、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传统文化的源头。
考点
4、儒家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1.孔子
(1)主要成就:①思想核心:“仁”、“礼”和“中庸”。“仁”即“仁者爱人”;“礼”即“克己复礼”。②首创私人讲学, 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其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③整理六经,保存古代文化。
(2)历史地位:①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②孔子整理的“六经”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③以“仁” “礼” “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④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使“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2.孟子
(1)政治思想:①把孔子“仁”的思想, 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2)伦理观:主张“性本善”。3.荀子
(1)政治思想: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提出“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恶论”。【重难点解析】
1.“重农抑商”政策(1)实行: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以后的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都沿袭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6.历史专题片的观后感 篇六
一、习题在培养质疑学习中的优势
历史学科有其自身学科的特点, 除教材本身具有较多的文字材料之外, 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和材料可谓是浩如烟海。在这种条件下历史学科习题往往都与历史材料相关联, 因此不管是历史新授课还是习题讲评课, 教师在引用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时, 实际也采用了习题的方式。因此习题在整个历史教学和学生质疑学习过程中, 不仅重要而且具有习题本身的优势。
1. 习题即是疑问, 是对学生知识与能
力的考察。学生答题的过程中, 实际上就是在分析和质疑, 将进行针对习题而进行的一系列质疑和释疑的过程, 才能够进行正确的答题。如在《必修一》专题1—5专题习题选择题第二题: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 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有关的措施包括: (1) 西汉设置“中朝” (2) 唐朝实行三省制
(3) 明朝设立内阁 (4) 清朝设立军机处
该题学生在答题时就必须:第一, 思考这是考有关于君权与相权矛盾这一知识点的;第二, 要分析问题材料中所表达的意思;第三, 要得出措施中哪些是符合题意;第四, 通过该题的解答, 反思有关的知识是否还有疑问等。
2. 习题在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方面针对性强, 防止学生提不出问题或乱提问题。
学完一节知识后, 老师请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学生往往面面相觑, 提不出问题。表面上, 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了, 其实是学生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有一种现象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 甚至很乱, 很琐碎, 很离奇。其实这也是学生不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的表现, 他们不知道问什么、怎么问。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质疑?习题则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和方法。结合所学习知识的习题, 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 然后针对习题所考查知识而提出相应的质疑。
3. 习题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质疑和释疑的水平和能力。
不同层次的习题和材料, 能让学生在不同的习题环境中提高质疑能力和水平。质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通过对不同难度习题的解答, 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出不同层次的质疑, 学会归纳和总结。同时, 对知识点和方法的反思能起到由此及彼, 由浅入深的效果, 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质疑的能力。
二、习题课上的质疑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与方法
1. 做然后知不足, 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出质疑。
要让学生能提出具有价值和针对性的质疑, 就必须首先然学生在学习或解答中思考, 做然后知不足。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一般都会出现几种结果:
(1) 解答正确, 知识掌握没问题。这就不存在质疑。
(2) 解答正确, 但是不会理性分析, 从选择题角度可能是猜对的。存在过程质疑。
(3) 解答错误, 该题较简单, 知识记忆错误。解题过程中存在知识质疑, 通过查找书籍后, 无质疑。
(4) 解答错误, 在解题过程中, 毫无思路, 很难做出解答或判断。这一类题学生质疑问题很多。
从以上学生解答结果分析, 很显然第二和第四种能让学生引起质疑, 发现自己的不足, 质疑问题自然而然的产生, 提高了学生发现质疑的能力。
2. 教师对学生解题情况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 帮助质疑。
解题是学生产生质疑的第一步, 但是有些学生在拿到试卷之后, 只关注自己到底得了多少分, 至于错的地方则相对漠不关心或者只是订正一下答案, 而对自己为什么是错的不去积极思考。在这种前提下, 在习题讲评课过程中, 就要发挥教师的作用, 先给学生就本次测验的情况进行总体的分析, 让学生有个直观的了解, 然后教师针对分析情况, 进行一定的引导, 帮助学生质疑。我在进行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1—5专题习题讲评过程中, 首先对学生的测试情况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了比较直观的分析:
通过表格式的数据统计, 一方面使老师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另一方面则为学生接下来的质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生通过表格能马上将自己的得分情况和班级总体相比较:对自己答错的题目, 而恰恰全班得分率却较高的, 学生会觉得自己不应该, 自然对该题进行深入解析, 找出自己做错的原因, 从而产生了质疑;对自己答对的题目, 而恰恰该题又是得分率较低的题, 学生除了沾沾自喜之外, 更多的也会思考该题为什么我能做对, 以便待会可以给其他同学解答或上课可以发言。
简单的表格能让学生自我分析, 自我质疑。同时, 我在分析表格时进行适当的提示与引导, 比如说, 提醒学生注意题目的特点, 注意分析题干的中心意思等。这些适当的点拨, 让学生拨开疑云, 疏通障碍, 变阻为通。能够从一道道题目中找出问题, 找出思路。
3. 学生自主质疑。
高中生心理特征往往表现出自卑, 想表现又怕丢脸, 故意表现出不屑一顾等。这种心理特征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质疑, 不去质疑的情况。而这种现象却恰恰阻碍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一般情况, 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 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敢于质疑, 模仿质疑和有疑而问这三个阶段。高中生在质疑能力方面个体差异较大, 有些处于第一阶段, 有些处于第二阶段, 而有些则质疑能力较强。为了在习题讲评过程中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 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充满信心, 扶持他们, 让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力量, 使“外因”转化为“内因”, 慢慢地再让学生提出一些能引起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初步学会按老师提出问题的方法来提出疑问。进而培养学生在无疑处生疑, 积极去发现疑问。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分析, 学生基本上能够对自己试卷上所存在的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这时教师应该在此时适时进行鼓励和要求:给学生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纸上写出质疑的问题。文字形式的提问, 使学生避免了举手提问的回答, 照顾那些自卑而且质疑能力较差同学, 是习题讲评课上学生质疑提问的较好办法。在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1—5专题习题讲评课上,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将问题交到了我手中。几十个问题, 我进行了快速的浏览, 除了极少数的比较幼稚的提问外, 学生基本上能针对习题和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
4. 师生合作, 共同释疑。
质疑的目的是为了释疑, 而在习题讲评课的过程中, 质疑产生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释疑的过程。因此, 习题讲评课的释疑讲解在整个课堂上和整个质疑能力培养过程中, 实际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1—5专题习题讲评课释疑讲解的方法上, 我采取了直接讲解, 学生代为解释和借助问题学生讨论解决的办法。比如说, 针对第十四题我不理解, 老师能给我们讲讲它的相关历史背景吗?我采取了直接讲解的办法, 因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甚少, 书本上也一带而过;针对学生提出的第十六题口号所表现的历史主题分别是什么?我请学生代为解释, 因为一部分知识学生都能准确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选择题里面的情景题在分析题目时应该注意写什么和周恩来生平的主要活动有哪些?具有可讨论性质的问题, 我请学生先进行讨论归, 然后再进行总结。
师生合作基础上的释疑, 往往会迸出思维的火花, 一些学生会因此而产生思考的欲望和寻根问底的渴望。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质疑能力似乎在这一刻得到升华。
5. 由此及彼, 由浅入深, 提高质疑的层次, 开拓学生质疑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师生合作共同释疑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一系列质疑进行适时的总结, 提醒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提高质疑的层次, 开拓学生质疑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质疑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品质是学生思维活动中智力特点在个体的反映, 体现了每个学生思维水平和智力的差异。根据学生质疑过程中的反映, 我把思维品质上的问题归为四类: (1) 提不出问题 (缺乏思维的探索性) ; (2) 提出的问题比较单一 (缺乏思维的广阔性) ; (3) 提出的问题杂乱无章 (缺乏思维的条理性) ; (4) 提出的问题肤浅 (缺乏思维的深刻性) 。我根据先易后难, 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将思维品质的培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索性;第二阶段:广阔性, 条理性;第三阶段:深刻性。因此引导学生对质疑进行扩展、分类、总结、反思就非常有必要。
在试卷的讲解释疑结束后, 我就学生的质疑问题进行了分类和归纳, 大致为三类:知识类, 解题方法类和历史理论方法类。在分类的基础上, 让学生懂得以后质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选择了几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练习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解答, 加深了学生对问题和方法的印象。在这过程中, 我注意运用教师示范、学生实践、集体评估这三个相互结合的手段, 有效地引导学生由此及彼, 由浅入深。学生在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过程中, 质疑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 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 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每发现一个小问号, 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 学习则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 “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老师的调控指导下, 学生进入在习题中寻找疑问, 问题愈多, 好奇心愈强, 兴趣愈浓, 注意力就愈集中, 思维就愈活跃。质疑视乎已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这就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 为了推进历史课程改革,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学习能力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我就现阶段高中学生历史质疑能力不足的现状, 通过实践反思和总结, 提出了以练带思, 在习题讲评课中提高历史学习质疑能力与水平的观点和方法。文章从习题在培养质疑学习中的优势;习题课上的质疑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与方法两大方面阐述如何对学生历史学习质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以练带思,习题讲评课,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建伟, 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6 (4) .
[2]张焕庭, 李铮, 郭亨杰.心理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 (1) .
7.历史专题片的观后感 篇七
①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民生问题等次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 时至今日,持续的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
A. 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 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4.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如同“重磅炸弹”落在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心态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发商是百分之三百地想卖,很多购房者则因为房价太高的原因,购房意愿只有百分之五十。在这样的胶着状态下,许多地方的房价已经拉开了档次。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5. 梁启超认为:“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属于( )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 )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7. 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 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B.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上
D. 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其优越性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
8. “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 )
A. 英雄史观 B. 唯心史观
C. 唯物史观 D. 宿命论
9.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 )
A.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B.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革命
D.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0. 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一观点( )
A. 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
B. 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C. 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D. 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11. 整个宇宙都受着唯一的运动规律即万有引力规律支配,不仅自然界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运动,社会也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发展。可见,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上,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形式相同
B.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本质不同
C.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没有共同之处
D.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12.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
A.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人造的
B. 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的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
D. 自然规律无法废弃和改变,社会规律可以废弃和改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
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
14. 2012年,中央各部委机关将陆续公开“三公经费”(因公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接待费),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纸面到实践层面的落实。这背后,除了政府部门行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有公众参与的强力推动。这一改革推动了行政透明度的不断提高。
8.七下历史期末考点专题 篇八
1隋炀帝
2唐太宗的统治
3唐玄宗的统治(开元之治)
4唐朝的农业工具
5唐朝的民族关系(吐蕃)
6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7莫高窟
8玄奘、鉴真(图)
9宋朝的建立
10经济重心的南移
11清明上可图
12成吉思汗
13元朝的行省制度以及对西藏的管辖(机构)14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传播 15郑和下西洋(图)
16辛弃疾
17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8明朝科举制度的变化及评价
19戚继光抗倭
20军机处的设立和文字狱
21郑成功收复台湾
2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23清朝对西藏的管辖(**、驻藏大臣)24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25明长城
26天工开物
9.历史专题片的观后感 篇九
选修系列
专题16 1.(2017·广州模拟)(15分)
材料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此问注意题干中提到汉承秦制,所以秦代的户籍制度有些内容也是汉代的内容。依据材料中“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得出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据“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得出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据“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得出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第(2)问需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角度作答即可。
答案:(1)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7分)(2)原因: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和徭役制度改革的推动。(8分)2.(2017·中原名校联考)(15分)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折射出时代要求和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后动议神宗改贡举制度,神宗深知贡举之弊,且本人笃意经学,加之认为诗赋取士使西北人才选出过少,遂下诏令众大臣议论科举改制一事,此提议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如直史馆苏轼在上奏中说:“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其选举有
道,何必由学乎?……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力主改制,在上表中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此科当多得人,自缘仕进别无他路,其间不容无贤;若谓科举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壮时,正当购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脱脱等《宋史·选举一》(卷一百五十五)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苏轼与王安石争论的焦点,简要概括二者的理由。(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其目的是什么?(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焦点,根据材料中苏轼认为“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说明反对废除以诗赋取士的做法,材料中王安石“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说明两人争论的焦点是科举制是否需要废除以诗赋取士的做法;第二小问理由,从材料看苏轼的理由,材料“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其选举有道,何必由学乎?”得出反对设立学校,由材料“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得出改考经义违反旧法,王安石的理由是从材料“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得出诗赋取士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从“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得出注重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第(2)问第一小问改革,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词歌赋,主张考查经义策论,并且兴办学校,培养人才;第二小问目的,是为改革培养人才。
答案:(1)焦点:科举考试是否废除诗赋取士。(2分)苏轼的理由:认为兴学浪费民财;改考经义违反旧法,不宜改制。(3分)王安石的理由:诗赋取士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强调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3分)(2)改革:废除诗赋取士,主张考经义策论;兴建学校。(4分)目的: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3分)3.(1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初年,锦衣卫二百五员,今一千七百余员……“朝廷威福之柄,徒为人臣酬报之资”。……明王朝征税土地由洪武时的八百五十万顷下降至正德时的四百二十万顷,明廷税源在减少,开支却在增加。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塞外蒙古军队数次南侵,东南倭寇成患,天下骚动。……张居正病逝,改革事业也付诸东流。改革“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大夫”;张居正“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无老者宽大之风,无大臣休休之量”。
——赵阳《张居正改革成败刍议》
材料二 考成法是张居正整顿吏治的一项制度法令。六部、都察院根据考成法规定,把所属官员应该要办的工作都登记在三本账簿上,并订立完成期限,再根据账簿中官员工作任
务的完成情况确定奖惩,做到赏罚分明。六科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官员该升则升,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易于操作。考成法要求官员一定要务实,要有切实的结果和成效,不然没法向六部、六科及内阁还有都察院交代。
——汪成玉《谈张居正改革的成效、原因及启示——以“考成法”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归纳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考成法的特点。(6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洪武初年,锦衣卫二百五员,今一千七百余员”归纳为官员冗滥;根据材料一中“明王朝征税土地由洪武时的八百五十万顷下降至正德时的四百二十万顷,明廷税源在减少,开支却在增加”归纳为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根据材料一中“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塞外蒙古军队数次南侵,东南倭寇成患”归纳为阶级矛盾尖锐,边患危机严重。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利于改编氓,不利于士大夫”可知改革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根据材料一中“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可知与皇权发生了矛盾;根据材料一中“无老者宽大之风,无大臣休休之量”可以看出张居正自身的性格弱点。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应该要办的工作都登记……做到赏罚分明”可知考核内容明确,赏罚分明;根据材料二中“六科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可知考核体系周密健全,强化监督;根据材料二中“官员该升则升,该奖则奖,该罚则罚,易于操作”可知考核方法操作性强;根据材料二中“……一定要务实,要有切实的结果和成效”可知考核结果有实效性和权威性。
答案:(1)背景:官员冗滥,吏治败坏;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边患危机严重。(6分)原因:改革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与皇权发生了矛盾;张居正自身的性格弱点。(3分)(2)特点:考核内容明确,赏罚分明;考核体系周密健全,强化监督;考核方法操作性强;考核结果有实效性和权威性。(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4.(1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现了一些改革,其目的在于消除工业化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工厂作坊里的童工所遭受到的剥削。除了俄国与巴尔干国家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制定法律规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与保护工人的安全条例。然而,童工并未完全消失。许多工人仍然工作在不卫生而且往往很危险的条件下,工作日往往超过10小时。在大不列颠、法国和德国,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争取起草城市建设条例等。1880年后,德国首先通过社会法案,实行老年与疾病的义务保险制。在大部分西欧国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认为政府有责任关心公民的社会福利,然而,退休金与健康保险只能提供极为有限的保护。到了19世纪末期,妇女的平均寿命增长了,而生育及抚养孩子的时间缩短了。妇女的地位在法律上有所改善。在英国,已婚妇女从此享有财产权。新的办公室职业(秘书、电话接线员)、发展起来的大商店(售货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取得了各种职业所必需的才能。
——阿尔德伯特、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背景。(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所有欧洲国家都制定法律规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与保护工人的安全条例”“德国首先通过社会法案”可知借助立法稳步推进;根据材料中针对服务的对象“童工、老人、妇女、工人”可知面向民众,关注弱势群体;根据材料中条例的内容与存在的问题可知注重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根据材料中“童工并未完全消失。许多工人仍然工作在不卫生而且往往很危险的条件下,工作日往往超过10小时”“退休金与健康保险只能提供极为有限的保护”可知改革成果有限。第(2)问根据材料中“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现了一些改革,其目的在于消除工业化的负面后果”得出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角度);根据材料中“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争取起草城市建设条例等”“在大部分西欧国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认为政府有责任关心公民的社会福利”得出政府及有识之士的觉悟(思想),这同时与工人运动密切相关,与民主制度的完善相关(政治)。
答案:(1)面向民众,关注弱势群体;注重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借助立法稳步推进;改革成果有限。(6分)(2)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逐渐完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政府及有识之士的觉悟。(答出其中四点即可)(9分)5.(2017·海南卷·24)(15分)材料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9分)解析:第(1)问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当时农村实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包产到户,分田单干被认为是复辟资本主义,与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冲突。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材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农民自发行动;“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到全国推广;“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政策上由限制到予以肯定。第二小问意义,当时看,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长远看,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专题片的观后感】推荐阅读: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08-12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06-30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09-28
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整理07-27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08-27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 专题综合测评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09-08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专题一《梭伦改革》(人民版选修1)10-01
专题片生命线观后感07-26
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07-01
不动产看榜样专题片观后感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