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教学论文(共8篇)
1.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一
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
【摘要】: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之一,如何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伴随着科学本质的提出与研究,HPS得以提出与引以关注,并彰显于提升科学本质研究过程中。但是,尽管科学本质与HPS的提出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国内(大陆)学界对其关注与研究较少,表现为对如何提升学生科学本质系统研究的缺失,表现为对如何基于HPS视角提升科学本质理解研究的漠然。因此,本论文将研究聚焦于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本质理解之问题,通过追溯国际关于科学本质研究的脉络与方法,梳理了以HPS视角提升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路径与方法论基础。厘清了科学哲学与科学本质、科学史与科学本质、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本质及HPS、STS、SSI与科学本质的关系,考察了各国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纲要、指引)与科学教材中呈现的科学本质与HPS,为本研究开展的可能性提供证据。继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本质目标的表述、科学教学内容的HPS架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科学教师利用其科学本质理解与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实现科学本质概念的教学转换。本论文共分六章展开研究: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基于HPS的视角”这一课题的背景、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追溯了国际科学本质研究的历史,梳理了科学本质研究的四大方面,即科学本质内涵的界定与研究;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策略之研究;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研究;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评价
与实证研究。阐释了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状况,为当前国内(大陆)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从而明晰本研究的路径。第三章从科学史的典型主题与科学本质的特定要义两个层面阐述了科学史有助于科学本质理解。以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映射了科学本质内涵的演变与发展,概括了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及科学本质教学寓意。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探析了科学本质的内涵(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指出了科学大战的根源在于科学观的差异。基于科学史的发展进路及应用于科学教育改革之反思,在梳理HPS与STS教育、SSI的关系中明晰科学本质理解的多维视角。第四章通过分析各国科学教育文件中的HPS与科学本质,借以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调查分析结果与各学者对科学教材的HPS分析,阐述各国科学教材中的HPS与科学本质,为基于HPS视角的科学本质教学开展提供可能性支持。第五章主要涉及科学本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基于对科学史与科学本质不同学段之需求分析,指出当前科学本质教学目标预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明确科学本质教学目标的显性表述与HPS分析。对于科学本质教学内容,提出从两方面进行HPS架构,可以是针对科学本质的特定要义(科学的相对性、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的区分),寻找教材中与其对应的主题内容提出架构;也可以是选择教材中某一主题(例如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提出该主题的HPS架构,呈现科学本质要义。第六章主要涉及科学本质教学过程,分别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两个层面阐述。结合具体实例,从理论基础、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等提出了科学本质教学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与基于实验辐射发展的教学模式。继而,提出了融入HPS开展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方法,包括历史个案研究方法(以单摆为例)、“历史-探究”方法(以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与光的折射为例)、类比方法(以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为例)。因而,第五章与第六章的论述构成了整个科学本质教学。有效科学本质教学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概念的转化。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是完成这一转化的必要条件。因而,第七章基于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几种典型观点,建构了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指出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是关键部分之一,也是当前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缺失。继而基于HPS的方法,以“科学思想史”的教学与科学本质的明示进行了实践论证,一方面视为教师获取科学本质概念转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作为基于HPS视角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力证。结语基于对论文研究结果的总结,提出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也是对本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关键词】:科学本质HPS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教学学科教学知识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301 【目录】:摘要6-8Abstract8-21第1章引论21-361.1问题的缘起21-301.1.1科学本质显性时代的到来21-231.1.2我国学生的科学技术观之比较与反思23-271.1.3HPS价值在国际科学本质教学研究中的彰
显27-301.2研究的问题、意义与创新30-321.2.1研究的问题301.2.2研究的意义30-321.2.3研究的创新321.3研究设计与论文架构32-341.4概念界定与假设34-36第2章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路径与反思36-722.1科学本质内涵的界定与研究37-432.2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策略之研究43-502.3以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研究50-622.3.1从科学史走向HPS50-512.3.2融入科学史对科学本质理解的价值体现51-532.3.3融入科学史于科学教学以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过程53-552.3.4融入科学史以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方法或模式55-592.3.5其人与其思想——HPS融入科学教学的代表人物59-612.3.6HPS研究组织的形成及运行61-622.4科学本质理解之评价研究62-672.5我国(大陆)科学本质研究67-722.5.1我国(大陆)科学本质研究现状67-702.5.2启示与借鉴70-72第3章理解科学本质的多维视角72-1323.1科学史与科学本质理解72-873.1.1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及科学本质探析73-773.1.2光的本性之争及科学本质寓意77-813.1.3科学的主观性81-843.1.4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的区别84-873.2科学哲学与科学本质理解87-1053.2.1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87-953.2.2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科学合理性、科学发现模式)及科学本质教学寓意95-1053.3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本质105-1163.3.1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史、科学哲学的关系105-1103.3.2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认识科学的社会本质110-1163.4科学本质的多维理解——兼谈HPS、STS与SSI的关系116-1323.4.1HPS与科学本质理解117-1223.4.2科学本质的多维理解——HPS、STS教育与SSI的关系认识122-132第4章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2-1614.1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3-1494.1.1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与2061计划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4-1374.1.2英国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7-1394.1.3澳大利CSFII与维多利亚科学核心学习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9-1424.1.4台湾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纲要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42-1434.1.5香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与HPS分析143-1464.1.6大陆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分析146-1494.2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49-1614.2.1从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IMSS)看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51-1524.2.2国外学者们对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的分析152-1564.2.3我国(大陆)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HPS分析156-161第5章科学本质教学内容161-1905.1科学本质教学目标的表述161-1725.1.1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的不同需求161-1645.1.2当前科学本质教学目标预设中存在的问题164-1665.1.3科学本质教学目标表述——案例剖析166-1725.2科学本质教学中的HPS架构172-1905.2.1不同科学本质要义的HPS架构172-1805.2.2基于主题内容的HPS架构——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为例180-190第6章科学本质教学过程190-2416.1科学本质教学模式190-2106.1.1”历史-探究”教学模式191-2036.1.2基于科学史实验发展的教学模式203-2106.2基于HPS的科学教学方法210-2416.2.1历史个案研究210-2236.2.2历史-探究方法223-2296.2.3以类比方法进行科学本质教学229-2386.2.4科学写作238-241第7章科学本质教学知识及其发展
241-2617.1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
(PCKforNOS)241-2477.1.1学科教学知识241-2447.1.2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244-2477.2科学教师的NOS及其提升之实证研究247-2617.2.1研究过程与方法247-2487.2.2数据与资料分析248-2597.2.3探讨与结论259-261第8章结论与反思261-2678.1研究的主要结论261-2648.1.1学生需要发展的科学本质的内涵与科学本质理解261-2628.1.2以HPS视角开展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能性2628.1.3以HPS融入开展科学本质教学262-2638.1.4实现有效科学本质教学的必然因素——科学本质教学知识及教师的NOS理解与发展263-2648.2反思与展望264-267附录267-277附录1:ROSE项目中关于学生科学技术观的调查(中英文调查问卷)267-269附录2:2061计划中的科学本质相关图(科学探索中的证据与推理,科学调查)269-271附录3: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前后测问卷271-274附录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及教学、科研成果274-277参考文献277-299后记299-30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2.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二
要在实践中引导、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就要找寻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搭建科学的教育平台, 以促进学生们的成长。在实际的科学教育工作过程中, 作为普通的科普老师, 更多的是要考虑探索一种能够具有实操性、可持续性的对学生实现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而这种途径和方法又能被多数奔波在学校和课外各种学科辅导班之间的青少年发自本心地接受。也就是说, 一种能够有创新的途径和方式, 即要考虑到和他们的校内学科知识相结合、不增负, 又能实现科学教育, 使科学教育达到“多赢”的效果。
于是,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 摸索出了“少年科学新闻社”这种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模式 (文中简称为“少科社”) 。
一、“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概况
成立“少年科学新闻社”, 是从知识建构等角度考虑, 让学生循序渐进: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理解科学、报道科学。从而形成对科学的初步认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发展科技特长、参与相关项目竞赛, 培养文学、科学综合素质。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互动的中英双语活动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总结。“少科社”成为了目前全市唯一一家组织青少年中英双语学习与科学、科技相关的新闻报道写作的社团组织, 将科技、文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以探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采取专家讲座、活动训练、外出参观采访等方式学习新闻影像摄录制作技术、科学新闻采编知识等内容, 定期组织学生们开展科学新闻报道的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爱好特长搭建平台, 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运行
1.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 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少科社”在活动的过程中, 以探究式学习融合CLD (建构主义理论) 为主要方式, 在活动训练教学中, 创设出角色扮演的情境,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分辨、辨析、整理他们自己主观认定地相关科学新闻知识, 让学生通过电脑, 对自己所认定的知识进行初步验证, 再通过老师的点评、要素的指正, 对他们的知识进行科学化、规范化, 使科学新闻写作、采编知识, 新闻影像摄录制作技术等内容, 通过活动训练的快乐氛围, 使学生快乐体验、快乐汲取。
2.开放式学习。
开放式学习:与以学校、课本、课堂为主要学习平台的封闭式学习相对应, 指以任务为指向,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与社会互动等形式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新型学习方式。
“少科社”的活动中, 融合着开放式学习。这种开放式一方面体现在学生们的模拟采访、采访情景的自我创建等方面, 另一方面体现在家长参与科学新闻报道等环节中, 通过多种互动形式, 考验着学生们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自我为主体获得的知识, 提高着他们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整理自己已有知识的效率。
3.科技社会实践活动。
“少科社”运行的另一方式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 它是探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联动部分。它是基于“少科社”学生们对自己掌握的科技、文学、科学新闻知识的运用, 基于实践的一种学习, 是着重于学生通过活动, 积累经验的一种变结论性接受性学习为过程性体验性学习。通过活动中, 不断总结自己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探究的方法和要领, 在活动的实践中实现学生对活动过程的积极情感体验, 感受活动的乐趣, 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实践, 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 同时也激励他们追求主动获得知识的心理, 让他们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去学习, 同时引导着学生通过社会互动形式, 获取、巩固知识、解决问题、处理随机问题的能力。
4.中英双语方式。
“少科社”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 采用了中英双语的方式。这个方式的采用, 一方面, 主要是考虑社会发展的国际化, 呈现出对有较强国际通用语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 是考虑想尽量与校内学科知识有切入点, 使学生能够通过校外的学习, 巩固校内知识同时拓展校内知识面, 以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三、“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评价
评价是科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评价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 另一方面是学生。
1.教师评价:
主要是对教师的活动训练内容和教师活动训练能力进行评价。作为活动训练教学的实际载体, 其优劣的标准主要是科学性、有效性与兴趣性。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可通过一般能力 (语言表达、课件、演示操作、教学组织) , 调控能力 (情意沟通、思维激活、活动控制) , 与应变能力 (反应灵活、处理恰当) 等方面考察。考察的具体形式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问卷、学生的互相访谈。
2.学生评价:
主要是对学生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和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
对学生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 都以学生的自我陈述信息为主, 前者用文字表述, 后者则用语言表述。题目分为选择问答型和开放型两种。选择型问题有利于结果统计, 开放型问题有利于评价对象的充分表述。它们的基本操作过程是:确定评价目标和对象→拟定题目 (制定问卷) →访谈 (问卷实测) →整理记录 (回收问卷) →分析和解释结果→完成评价报告。
对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少科社”常用的是测验法。主要是目标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目标参照测验为绝对评价提供学生达到预定目标的程度, 常模参照测验为相对评价提供每个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 “少科社”在活动过程的不同时期分别根据活动进度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学情情况取样、进行试题设计, 试题设计分封闭式试题与开放式试题, 整个测验的过程由学生自己组织, 教师以学生的助教身份参与。
从科学新闻角度切入, 融合了探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和科技社会实践的这种中英双语青少年科学教育模式, 只是众多科学教育工作者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的大海海水中的一小滴水珠, 在今后的科学教育的道路上, 还有待不断地完善、不断地突破运行过程各个不同阶段的“瓶颈”。希望“少年科学新闻社”能够走的远, 能够真正地给青少年科学教育带来“多赢”。
摘要:要在实践中引导、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就要找寻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搭建科学的教育平台, 以促进学生们的成长。在实际的科学教育工作过程中, 作为普通的科普老师, 更多的是要考虑探索一种能够具有实操性、可持续性的对学生实现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而这种途径和方法又能被多数奔波在学校和课外各种学科辅导班之间的青少年发自本心地接受。于是,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 摸索出了“少年科学新闻社”这种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模式 (文中简称为“少科社”) 。本文从“少科社”科学教育模式的概况、运行和评价三个方面对“少科社”这种科学教育模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quot,少年科学新闻社&,quot,,科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韦钰.十年“做中学”为了说明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1.
3.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 篇三
【关 键 词】科学史;科学方法;人文;探究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史不仅可以了解到科学发现、发明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还可以学习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思维方法,领略到科学之路的幸福和艰辛。
一、让孩子领略科学史实,培养人文精神
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学精神的目标是求真,灵魂是创新。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不少科学史教育素材,涉及到几十位科学家,每单元资料阅读都有相关科学史实,这是一个科学史教育的庞大资源。《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也可以找到对科学史的要求,如在“地球与宇宙”单元中:1.4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搜集资料,想象人类怎样知道地球是球体)。2.3 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搜集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和哥白尼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3.1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搜集资料,交流讨论)。3.3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搜集有关宇航员的图片或邮票,与同学交流或分享;观看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的录像片)。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适时插入“托勒密和地心说”、“哥白尼和日心说”、“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以及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太空探索之旅等科学史实,了解到科学探究过程中不仅仅有成功,还有失败。用科学史让孩子领略科学史实,能促使他们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也可使孩子们认识到: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激励人们发展自身的人文内涵,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通过领略科学史实,渗透人文精神,体现了科学精神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一致性。
二、让孩子体验探究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科学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破旧立新的过程,科学家们的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激励着他们去思考,去探求未知的领域。磁场、新能源的发现,相对论的提出,无不始于此。不少研究证明:科学探究的驱动力来自一个人的好奇心或兴趣,孩子的探究过程往往始于一些令他们感兴趣现象。科学史的内容主要以介绍科学家及其成果、重大科学事件、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等为主,在教学中利用科学史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教学关于杠杆和滑轮的内容时就可以将“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作为导入课堂的材料,让孩子们了解阿基米德虽然没有撬动地球,但他设计了一套杠杆和滑轮系统,将一艘大船成功地推入了水中,使孩子们对杠杆和滑轮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甚至有孩子模仿阿基米德利用学具袋中材料制作了一套小型的省力机械。兴趣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科学老师应有意识的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将科学史料引入课堂,将科学家们具有传奇色彩和趣味性强的“故事”展示给孩子,无疑会引发孩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三、让孩子亲历探究历程,领悟科研方法
波利亚曾说过:“在教一个科学的分支(或一个理论.一个概念)时,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种最关键的步子,当然我们不应该让他们重蹈过去的无数个错误,而仅仅是重蹈关键性步子。”通过阅读科学史,知道了一个科学家或是记住了一项科学发现,这只是停留在科学知识层面上,科学史还能让孩子领悟到科研方法。要让孩子在科学史中领悟科研方法,就要把孩子带到历史事件中去,全身心参与科学家的科研过程。例如六年级《电和磁》的教学就可以让孩子亲历科学家发现电和磁关系的史实,教学时我加入了以下科学史上的关键发现:
课开始部分:
磁的历史
磁发现得早,先秦时代已经发现了磁的存在并记载了下来。
战国时期,制造出“司南”,这就是最早的指南针。
历史上,指南针一直使用到了现在,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电的历史
1752年7月,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捕捉天电,证明了天电的存在。
1786年,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发现生物电。
1800年3月20日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特宣布发明了伏特电池,为了纪念他,人们将电压单位取名为伏特(V)。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奥斯特发现了什么,让我们来重复一次奥斯特实验!
……
课结束部分:
奥斯特在发现这一现象后的3个月内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做了数百次实验,有了进一步发现,原本这个不引人注意的小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奥斯特的发现对世界的影响如下:
电动机的发明(英国:法拉第 1821)
发电机的设计制造原理(法拉第 1831)
电报的发明(英国:库克、惠斯通 1837)
电话的发明(美籍:贝尔 1876)
……
促进了19世纪科技大发展(1801~1900)
在课堂的导入和结束部分,均选取了科学史上的关键发现,让孩子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关于电和磁前期研究历史及带来的影响,上课过程中教师也将科学史上的一些经典实验充实到了课堂上,让孩子重温了科学家当时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亲历了科学发现的过程,体验了科学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展现了科学史的特有魅力。
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科学史对孩子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进一步研究科学史,挖掘科学史教育的价值是很值得研究的,作为科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更是责无旁贷、意义深远。
4.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四
初中科学中的哲学教育
[摘要] 科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包括这世界上一切科学的东西。科学越来越向人们表明,这个世界是可以不断被认识的,没有不可认识,只有未被认识。学习科学,不但学习它所包含的丰富知识,还要学习这其中的哲学道理。
[关键词] 科学知识哲学思想 生活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学生的主题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从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精髓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就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我们知道,教育必然有教育性,无论学习哪一个科目,都是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融合在一起的。
《科学》也一样,该教科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宗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科学的自然统一性,强调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但向学生们展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还包含着一些道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传授和品德培养的统一。现在以《科学》里面的内容为例子。挖掘其中的哲学思想和做人的道理。
七上第一章第一节主要讲述科学并不神秘。先由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最后说明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这正是哲学里面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现实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是不会变为现实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必要。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发现生活中的可能性,没有什么是不可认识的,只有没被认识的。现在的可能性就是将来的现实性,现在的现实在以前又只是个可能性。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凡事都是一个可能性的开始,不能妄下论断去处理事情,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勤于探究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要让学生从这些故事里面收到启发,而不是只为了讲牛顿而讲牛顿。
在第三章介绍了地球和宇宙。讲到了我们居住的地球和整个宇宙环境。无论是大的宇宙环境,还是地球环境,更小至我们的生活中的环境。环境都需要一个平衡的状态,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产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像现在围绕我们的气候问题,人类生存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这都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的结果。不止是气候变暖,还有洪灾、旱灾、酸雨、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造成的并且要花很大代价去弥补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止要跟学生讲解地球和宇宙的环境,还要教学生如何去保护环境,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由课本联系到实际,联系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书本上不可能把生活中的问题都一一列举出来,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生活中的东西贯穿到课本中。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是飘渺的东西,它跟我们的生活联系得
很紧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也影响到我们生存的环境,但这些是平常比较难体会到的,比较直接就是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寒暑变化,由早到晚的昼夜更替。而生活中的环境是我们可以直接体验到的,联系生活,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更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可以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征服自然,而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人类才能长远发展。
接下来又讲物质的特性,物质的特性无非就是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等特性。这些知识本身并不难,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无论是融化还是凝固,都有个临界点,也就是熔点和凝固点。只有到了熔点或凝固点所需要的温度或条件。熔化和凝固才能发生。并不是说只有那个临界点起作用了,其实这之前的一切都是为达到临界点做准备。比如水的沸腾,不断的加热,只有达到了沸点的时候,水才会沸腾。如果水在100C°沸腾,那100C°之前的所有温度都是为最后的沸点做铺垫。没有前面的不断加热,水是达不到沸点的。这与哲学的度量问题是一致的,哲学的度量问题告诉我们,量变引起质变,水的不断加热就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达到沸腾则是一个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而沸点就是那个度。一句话,量变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的度就可以形成质变。
在生活中,这个道理对于我们做人也是有启示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什么事情都是从一个量的积累开始。要注意防微杜渐,提高警惕,教育学生要与人为善,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能忽视每一股小小的力量。在学习上,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例子来鼓励学生,学习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搞好了,而是需要长期的不断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都说明不断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当自己没有成功的时候,不能怀疑自己能力不够,而是努力不够,也就是没有足够的量,才没有发生质的飞跃。教师应该教导学生要善于积累,积少成多,把点滴的知识积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形成知识积累的质的飞跃。
在八年级《科学》上册的内容中,关于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有讲述到植物的趋光性。植物为了更好地生长,侧向了光源,得到了发展。不止植物具有趋光性,病毒也会不断调整自己从而对人类研制的新药产生抗药性,许多生物的调节能力甚至令人惊叹。在这之中,他们不断向自己的对立面去转化,药物是能杀害病毒的,但病毒却能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药物而产生抗药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因为药物会杀死病毒,这对矛盾决定了病毒只能通过转向对立面才能生存下去。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人要生存,就要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如果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也只能被这种“社会的药物”杀死。
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挺进,但是今天的人类比以往面临着更加尖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各种关系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一切都呼唤着建立与新世纪异常丰富、复杂的社会景观相适应的更开放、更兼容、更具活力的理论体系。
5.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科学教育论文 篇五
一变化与挑战:小学科学教育变革
(一)教育目标:从“精英”到“大众”
出于政治和科技竞争的原因,“做个科学家”成为20世纪60年代科学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在美国。为了达成这一科学教育的目标,美国科技界与教育界共同研制了一批反映当时科学发展最新水平、呈现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的小学科学教材;与教材内容改革同步,引进“发现教学法”和“过程”观念,试图以此两者为核心,为社会发展培养科技精英奠定基础。然而,只适合20%的学生的精英教材,对80%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现代科学技术在人类生存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更加明晰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应体现对所有学生的价值;对一个国家来说,普通民众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因此,科学教育的目标逐渐由培养“精英”转移到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上。科学教育目标的转换,对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能力构成了挑战。在“精英”模式下,教师需要传授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的科学知识,教学所需的是充裕的知识储备,教师知识和教学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在“大众”模式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理解以及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缺乏探究的实践和能力,仅靠书面化的知识系统,显然难以胜任教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从“过程”到“探究”
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强调科学的“过程”性。与“知识”取向所秉承的静态知识观不同,基于“过程”取向的科学课程反对科学教学中静态、僵化的知识灌输,希望中小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知识结构。然而,这一时期的科学观仍然以“静态知识”为主流,“探究”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掌握体系化的“知识”,体验“过程”与“探究”只是学习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科学课程依然难以跳出唯“知识”的窠臼。伴随着对科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探究”将“过程”取而代之。建构主义珍视儿童对自然世界的天生的探索欲望,希望通过儿童与他人共同的学习和研究建构知识,让儿童形成对科学本质的更现实的观念。同时,建构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史对儿童科学知识建构的价值,把科学史、科学哲学作为中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认为研究科学知识的创造和协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知道科学中人性的一面”。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为中小学科学教育贯注了极大的活力与创造力,但也因过度强调儿童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导致科学教育的形式繁荣和实际教学质量的下降。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始,“科学的探究”成为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新举措。“科学的探究”与“探究”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探究不仅仅是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这个建构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规范,这个基本的规范即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成为儿童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科学界的代表”,如何在学生的自由活动和教师的引导、讲授与活动、动手与动脑之间形成平衡,让儿童通过探究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提高科学素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中的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应对与建构:关于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思考
没有高素质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已被反复证明。在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这也是小学科学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动态的教师素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学科内在的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等系统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师的素养层次。在学科知识方面,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关注小学科学课程所涵盖的相关学科的结论性知识,更要关注对科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以及科学知识和技术与个人发展、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对科学性质的理解,教师需要通过学习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经历科学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掌握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形成一定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形成猜想、技术设计、交流合作和科学思维的能力”。唯有如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才有可能将系统的学科知识内容贯穿于具体的科学探究任务之中。
第二,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他们经历过程、体验过程、在思考与探索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思想方法;除此之外,探究式科学教学还旨在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智慧的积极参与中,理解现象、探究本质、交流观点、建构知识。毫无疑问,把科学探究简化成课程上的.科学教学,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正如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阿瑟A卡琳所说:“虽然探究教学是模仿科学家进行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但由于儿童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职业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中小学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形式,学生在探究中能够理解自己在做什么,使科学探究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准备材料、设置情境、进行引导、提出问题、提供信息、讲解、解释———教师要为儿童在真实世界里动手做科学探究进行各项准备。这些是教师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所负的责任。”
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和对一般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与特定年龄段和不同能力层次孩子的现实以及特定的教学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加以强化的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要想形成这种基本的探究教学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职前与职后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究习惯,把知识的系统学习融入科学研究的过程;
另一方面,小学科学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将前科学概念转化成科学概念的机制和特点。一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同时对学科课程中不同分支学科间关系、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学科内容与学生发展之间关系形成了深度理解和把握,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生成和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高水平的小学科学教学素养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三,教育、心理学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形成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新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形成一定的科学文化积淀,包括新的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索观、科学教育观,同时关注有关儿童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心自己所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融入专业实践之中。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所需要的,并非仅仅是纯粹的系统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很难直接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与学校生活中。因此,如何把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结合起来,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转化成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的态度和能力,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核心任务,即是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基于教育理论建构自己对小学科学及其性质的理解,形成恰当地处理知识的确定性与教学现实的情境性之矛盾的能力。
第四,对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学习与把握。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纳入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必修课程体系之中,是当今国际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基本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如何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不仅学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国际科学教育界的核心话题。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课程,是有助于教师形成对科学性质理解的基础学科。正如论者所言,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给我们提供了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轨迹,以及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与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功过得失,以及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的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性质的洞察力。
20世纪后半期科学性质以及科学教育性质演变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理解科学史、科学哲学对科学性质和小学科学教学产生巨大作用的清晰画面。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内容。随着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与功能也逐渐明朗化并被各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提倡: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拓展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加大小学科学教育的整合力度,总体来说,小学科学教育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取向,涵盖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渗透在科学教学的各个方面。美国的科学课程体系把科学教育的内容分为八类,其中包括“科学的历史与本质”。在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中,“加强科学文化的教育,加强科学发展历史的教育”,也成为课程改革的追求目标。
6.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六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
四、小结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2、发展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1、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二、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2、课外观察实践
3、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目标】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难点】制作晶体。【教学过程】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3、关于晶体
二、制作晶体
1、晶体的形成
2、制作我们的晶体
3、拓展活动
4、怎样放得更大
【教学目标】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2、介绍各种显微镜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2、我们自制显微镜
三、小结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13页)
2、材料员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1、师: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四、课外作业
查找资料:细胞的作用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教学目标】
1、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
2、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3、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教学难点】能认真细致观察、记录。【教学过程】
一、生物细胞的观察
1、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洋葱表皮,发现洋葱的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
2、提供给四人小组两张相同的装片。
3、各组将所画的细胞张贴在黑板上。
4、如果先画完的组时间充裕,可与其它组交换观察用的装片,以观察更多种类的生物细胞。
5、交流
二、细胞的作用
三、小结: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三)【教学目标】
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认识一些水中的微生物。【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教学过程】
一、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1、故事导入。
2、制作装片
3、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两个学生一组,将观察到的微生物画在科学记录 本或18页上。
4、微生物和我们
8、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单元考核)【教学目标】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三、总结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1、师引入演示。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
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四、总结: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过程】:
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三、糖的加热实验
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总结: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学目标】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重点】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谈生活经验:
二、品味米饭:
三、淀粉实验:
四、食物淀粉鉴别: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教学过程】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
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
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
三、验证产生气体
1、推测
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四、小结:
5、铁生锈了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四、总结: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教学目标】: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过程】
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教学目标】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教学重点】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
1、各组回顾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准备交流
2、集体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在交流评价中注重实验设计中的对比,以及说明的问题)
3、出示38页实验记录表:
三、铁生锈的快慢
四、防治生锈
1、说说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防止方法,说明其原因。
2、观察涂有油漆的铁片,思考说明其中的道理。
8、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学目标】: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教学过程】
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1、看课本资料回顾: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罗列出来。
2、综合填表。
3、交流表格填写的知识的综合概括
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1、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适当补充和拓延学生的理解领域)
2、阅读课本介绍的物质变化资料,思考: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
三、活动制作:自制饮料
四、课外活动:制作橙汁饮料,与家人分享。
第三单元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
2、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三、拓展延伸
2、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四、课外拓展:
1、动脑筋。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1、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教学重点】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教学难点】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教学过程】
一、月球上的环形山。
1、谈话激趣。
2、(教师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
二、制造“环形山”。
1、提出:我们来造“环形山”好吗?
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 是什么?
三、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
1、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
四、阅读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
1、谈话。
2、学生阅读课本52页环形山的成因资料(或播放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3、思考: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
4、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教学过程】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
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讨论并交流。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六、总结拓展
5、太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 确?
3、阅读课本56页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三、小结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6、在星空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2、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3、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教学难点】、制作星座模型,对模型进行合理推理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了解星座
1、(教师出示全天星空图)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作用。
二、建立星座模型
1、谈话:让我们用纸板、细线、橡皮泥来做一个星座模型。
2、阅读课本第57页星座模型的制作方法。
三、认识星座
1、提问:假若你在夜晚迷了路,用什么方法来辨认方向呢?
2、学生思考回答。
3、怎样才能在天空中找到大熊星座呢?大熊星座的显著标志是什么?
四、巩固拓展
7、在星空中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对天文方面的兴趣,认识到较长时间内持续地观察星座是必要的。
2、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
【教学难点】制作活动观星图,并运用到实际的观察中去。【教学过程】
一、开星空交流会
二、认识夏季主要星座
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教师简单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
2、(出示夏季星空图)请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星座?它们有何明显的标志?
三、制作活动观星图
8、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各种有关宇宙和人类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一天的垃圾
【教学目标】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难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重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
1、调查走读生数量
2、要求将垃圾家庭垃圾带到学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
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
3、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四、课堂小结:
2、垃圾的处理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人们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出示垃圾填埋场图。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1、教师讲解: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垃圾填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2 页的内容,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
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五、课堂小结: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教学目标】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1、提问: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
2、简单小结学生的讨论。
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1、谈话: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弃,仔细想想,会不会还有其它的用处呢?
2、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你能举出10种重新使用一根包装绳的方法吗?
四、总结、拓展
4、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识别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1、垃圾回收调查小组的汇报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处
3、家庭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识别
三、垃圾的分类和分装
1、垃圾有效回收的探讨
2、垃圾的分类
3、资料查阅组同学汇报:有毒垃圾的相关信息
四、做一个堆肥箱
5、一天的生活用水
【教学目标】
1、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提高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教学难点】
比较科学、准确地测量、统计自己一天的用水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我”一天用了多少水
1、小组组内交流各人测得自己一天用水量的多少,记录最多的用水量和最少的用水量。
2、每组派一代表汇报,本组当中一天用水量最多的是谁?用水量最少的又是谁?
三、同学之间用水量的比较
四、“刷牙”的对比实验
五、有限的淡水资源
1、资料收集小组关于我国淡水资源状况信息的汇报
2、老师演示:切苹果
3、引出节水标志,让孩子们谈谈对这个图标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六、节约用水措施的探讨
七、布置作业:
6、污水和污水处理
【教学目标】
1、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2、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教学重点】
充分认识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加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难点】
做污水净化实验,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水污染”组图,提问:看到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或问题? 学生汇报(老师可在黑板上随汇报板书关键词,使后面的学习更有的放矢。)
2、小结。
二、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三、污染源的讨论
1、提问: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
2、小结:
四、污水的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教学目标】
1、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
2、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
【教学重点】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教学难点】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制订计划:
1、谈话导入:
2、讨论:考察前我们应做些什么呢?考察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组讨论制订考察计划。
二、实地考察:
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取样。考察地点宜离学校较近。考察过程强调纪律。
2、考察时先看水域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有没有废水排放;再看看水的颜色怎样,水里有没有动植物,水面有没有污染物,最后取一瓶水样,带回学校进行检验观察。
三、观察讨论: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教学目标】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重点】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难点】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关于大气污染:
1、说一说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简要说说原因。
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大气污染状况和原因的内容,请学生谈一谈感想。
3、讨论,哪些做法污染大气?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4、说一说,我自己能做些什么?
二、关于白色污染:
1、出示一些白色污染严重地区的图片,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白色污染的内容,谈一谈感想。
三、关于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1、欣赏教科书插图中的珍稀动植物。你认识他们吗?请学生介绍他熟悉的珍稀动植物教师给予补充说明。
7.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科学概念 篇七
1. 深入问题访谈, 发掘错误概念
了解或诊断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访谈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或课下专门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回答以论及自己的思想, 以此获得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比如我们就温度计液柱受热膨胀现象, 请二年级学生作出解释。给5名受访学生每人一根温度计, 请每位学生将温度计液泡浸入热水中, 大家很快发现液柱上升。老师问:“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呢?”第一名学生说:“因为热胀冷缩。”第二名学生答:“因为有热气进去了液泡, 所以液柱上升。”老师问第一名学生:“你说的热胀冷缩是怎么回事?能解释一下吗?”第一名学生答:“和姜晨 (第二名学生) 说的意思差不多, 也就是有热气进了液泡, 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老师问:“热气是指热空气吗?”受访学生一番七嘴八舌后, 给出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热气是指热的水汽。”老师问第一名学生:“你怎么知道热胀冷缩这个词的?”答曰:“看课外书知道的。”从这里可以看出, 学生对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的科学概念可能存在错误的理解。如果在教学中, 老师仅仅是由于学生说出了概念的名词, 就以为学生了解了科学概念的内涵, 后果是严重的。通过访谈有效地发掘出学生的错误概念, 对老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十分有效。
2. 引发内心冲突, 打破错误概念
所谓认知冲突, 就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现象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总是试图用原有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内容的理解。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为自己的前科学概念辩护, 使学生间或师生间充分交换对同一事物与概念的不同看法。当学生发现他人的观念比自己更合理, 能更好地解决自己悬而未决的问题时, 他们往往会对自己先前所持有的观念提出怀疑和自我反省。当遇到不能解释的现象时, 就会引发认知冲突。一旦引发认知冲突, 就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从而更易于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概念。例如《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 当学生认为自己对于“溶解”的解释是正确的时候, 教师呈现面粉和水的混合物, 让学生观察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了。此时, 教室里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有的认为面粉看不见了, 是溶解了;有的认为面粉的颗粒没有消失, 没有溶解;还有的认为面粉一部分溶解了一部分没有溶解……这时学生就对自己对“溶解”的解释产生一丝疑惑, 一丝怀疑, 正是这种怀疑, 为“溶解”概念的学习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指导探究活动, 构建科学概念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 学生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的主要机制是顺应。所谓顺应, 是指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改变,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新现象。也就是说, 当新知识和原有认知有较大的差异和矛盾时, 必须将原有知识进行结构调整和改变, 通过顺应学习才能接纳新知识, 解决认知矛盾, 实现由原有的前概念向新的科学概念的转变。
1. 丰富感性积累, 初建科学概念
研究证明, 学生对自然事物已经形成的初步认识, 在头脑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 如果仅仅靠说教的方式, 很难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它必须通过一系列有思维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 把握自然事物的本质特征, 形成科学概念。科学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探究性实验积累感性认识, 实现认知顺应。感性认识是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科学概念的基本材料, 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有效武器。感性认识不足, 是学习科学概念的主要障碍。因此, 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 必须创造一个适应教学要求, 借以引导启发学生挖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充分的感性认识。
实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科学现象的过程, 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
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摆”时, 学生多次测试, 发现一个摆在单位时间内的摆动次数是一定的, 继而提出了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的研究问题。通过实践, 学生发现摆的次数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教师又出示了两个摆绳一样长、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 让学生推测两个摆的快慢情况, 当事实告诉学生两个摆绳一样长的摆居然摆动次数不一样时, 与原有的认知又产生了矛盾。学生又提出了摆锤长度也会影响摆动次数的推测, 并且制定了新的探究方案:准备三个摆绳一样长、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 分别测试它们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经过反复实践, 学生对摆的次数与摆绳的长短有关的认识逐渐加深。又如《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 通过让学生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 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以及过滤食盐水等实验, 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更深入的“溶解”概念。
2. 通过比较实验, 完善科学概念
8.科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八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在省“四配套工程”的爱抚下,農村小学也配备了大量小学科学课急需的实验教学器材,这对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质量,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必须注意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尽管见识少了些,但同样有喜欢尝试好奇性强的特点,所以我认为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器材,实施实验教学更应注意“科学”。
一、要巧妙指点,做好预设
在实验过程中,真正的探究不是教师帮学生预先设定好实验的步骤,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按照教师设定好的路线进行实验,而是要求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能自主探究。但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往往面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多种假设,无所适从,盲目实验,这就出现了不肯钻研,满足于一知半解,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因思维偏离方向而出现准确率较低的现象。怎样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众多的表面现象中寻找事物的本质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探究。
如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提出了声音可能是由于物体间碰撞、物体互相敲打、物体磨擦等原因产生的,当然,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些表象里面蕴含着物体振动这一实质性的原因,于是,我提出“不让物体互相碰撞敲打和磨擦时,观察有没有共同的现象”这一问题,学生经过进一步实验发现都没有振动现象,然后我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声音的产生可能和什么有关,最后再放手让学生研究振动能否产生声音,解决了面对多种解释如何决策的问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经历了“现象——问题——假设——验证——发现”的认识过程,在解决认知冲突中优化了思维品质,培养了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
二、要大胆地放手学生动手操作
在科学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激励与学生理解,又利于学生记忆。学生特别喜欢动手实验,虽然这种动手一开始并不是有目的、有成效的,但我们应允许学生动手,鼓励学生动手,激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促使他们将操作与思维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无意操作变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定向实验。学生充分在参与与探究,在探究中动脑。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敲打、弹奏音叉、锣鼓、杨琴、皮筋等乐器与物体,使它们发出声音,并让学生边实验边寻找问题。学生在尽情地参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它们怎么会发出声音?”、“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一样?”、“怎样能发出好听的声音?”等等,学生兴致盎然,自觉参与,主动探究的意识就加强了。比如教学“滑轮”,要让学生动手去做,亲身去体验才能让学生去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的区别及各自的意义和作用。
三、要适当地拓展知识结构
《科学》学科的突出特点是与生活密切联系且实践性强。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注重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思维意境和自主的探究空间,但学生的探究并不是像科学家一样有一定的结果。对于儿童来说,培养其尊重事实的科学品质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探究本身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探索活动,只要他们的活动具有一定高度的探究性,其结果符不符合标准答案,并不是很重要的,对他们的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述的严密性,解释的科学性等,不必过分强求,因此,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尊重学生们通过实验得出来的事实,鼓励学生主动地去了解认识大自然,灵活地运用所学去探究、发现、创新。如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后,我组织了一个“小乐队”活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知识,自由组织乐队,比一比哪一组乐声最优美、最动听。结果学生创造出了多种乐器的组合,演奏出了一首首美妙的音乐。其中不乏有独到创新之处。这一活动,既促进了学生头脑中知识的融会贯通,巩固了实验能力,又拓展了思维空间,还锻炼了实践能力,更增强了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四、要利用课外活动充分培养学生兴趣
课外是课内的拓展,只有在课外充分去拓展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科学现象。比如对学生提出的科学问题“蜘蛛只吃活物吗?”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师不必过多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亲身去做,去感受其中的奥妙。
课堂上学生出了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谜底是蜘蛛。这则谜语告诉我们,蜘蛛只捉活的东西。难道蜘蛛真的不吃死的东西吗?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我笑着不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纷纷来了兴致。后来从学生的观察日记中看到:第一天,我从墙角捉了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盒子里,在盒子上扎几个小洞,上面盖上玻璃。我又捡来一只苍蝇放进盒子。第二天,我来到盒子前观察,我看到死苍蝇还在原地,而盒子的角落多了一张网,蜘蛛安静的趴在网中央。我想:死苍蝇没被吃掉是因为网上呢?于是,我将死苍蝇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放在蜘蛛网上,可蜘蛛置之不理,一动不动。接着,我又用笔轻轻的触动蜘蛛网。咦?蜘蛛有反应了,开始向笔触动的地方爬。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蜘蛛也停了下来,一会儿就掉头往回走。我又用笔尖触动死苍蝇的身体,使网颤动,蜘蛛又掉头向这边爬来,我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下来。噢,我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从而捕食的。为了证实蜘蛛是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决定做进一步的实验。我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颤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大,蜘蛛匆匆的赶来了。等蜘蛛碰到苍蝇时,我就将笔收回。不一会儿,苍蝇就只剩空壳了。
这个实验证明,蜘蛛是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从而捕食的。大自然中,只有活的昆虫能使蜘蛛网颤动,所以蜘蛛只会吃会“动”的昆虫。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放”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快乐和牢固掌握知识。
【科学教育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教育理论07-13
安全教育教案科学饮食07-21
生命科学伦理教育10-10
脑科学精准教育10-23
关于科学教育励志名言10-15
幼儿科学教育关键经验10-28
李老师科学教育100讲09-25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6-21
福师14秋《小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09-20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