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音乐欣赏

2024-07-10

入殓师音乐欣赏(共10篇)

1.入殓师音乐欣赏 篇一

影评——《入殓师》

首先,简要做下故事的梗概:小林原本是位管弦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然而因为乐团的解散他不得不放弃了演奏家之路,返回到了故乡。正在为工作发愁的他,误打误撞进了所谓的NK代理公司,其实就是入殓公司„„ 开始不好意思和妻子、朋友说自己的工作,自己也不乐意做这份工作,但到后来渐渐被感化,慢慢接受了自己的这份职业。然而,因为偏见,家人和朋友相继开始排斥远离自己。不过,死亡终究是件常事,当亲眼看着小林帮自己的亲人入殓时,大家最终明白了职业不分贵贱,入殓师并不是什么不正经的职业,并且重新接受并肯定了他。在故事的最后,小林替自己死去的父亲做入殓的仪式。虽然在场的只有自己和妻子,可是他依旧同往常一样正式,丝毫不敢懈怠。这一段可以说是给整个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对亲情做出了最直接的诠释,即: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最终,爱和思念会超出一切。

故事用的是插叙的手法。在最开始的片段,我们看到的是已经成为入殓师,并且接受自己身份的小林跟随前辈去一家人家做入殓。开始一切正常,直到小林发现这位“女孩”原来竟是男人。师傅询问家属是要化男妆还是女妆,家属认为既然是从小当女孩儿养,自然应该用女妆了。“女孩”究竟是怎么死的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意外,也许是因为厌倦了这种被操控被强迫的人生,可真正令我心寒的是死后自己的一切都将有别人说了算。如果家人是爱自己的那还好,可若不是,岂不是到死都不得自在。总是能看着家人与死者告别的入殓师,应该对这种诀别与亲情有更多的感慨吧。

镜头转回过去,小林此时还是大提琴演奏家,生活本来简单快乐。然而,乐队的解散使他意识到生活其实并不容易,自己原来梦想中的生活实际并不现实。河中死去的鱿鱼应该是本片第一次正式地诠释死亡,死亡随时可能发生,它的发生总是始料未及的。回到乡下的小林误打误撞的成为了一名入殓师。入殓师,即是为逝者化妆整容的人,在传统的日本农村入殓的过程是当着众家属的面完成的,整个仪式庄重,又细致。令人无奈的是,这种常常与死者的职业,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相当低贱,肮脏和见不得光的。小林在“应聘成功”回家面对妻子时,不敢直接说出实话,只是支吾是“一份在婚丧单位的工作”。其妻子很想当然的以为是指婚庆服务,小林也不好意思反驳。此时不只他人,即使小林自己也无法认可自己的这份职业。

内心矛盾的小林,看着桥下那些拼命逆流而上却最终死去的鱼儿们,心中充满了不解,他不理解鱼儿明明会死为何还要做最后这种“毫无意义”挣扎。身边的老人颇有深意地说道“这是或许本能吧”。确实,对于“死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吧,消极的来想: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活着时所做的一切都归为零,变的毫无意义,抱有这种思想的人生也会是无趣的。既然如此,为何不换种想法呢?让自己的人生快乐起来。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归宿,那再在乎它也没用,在活着的时候就尽量让自己尽兴、无悔不是很好? 对于那些死者而言,他们撒手人寰后,这个世界一些都没有意义了。可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将自己的亲人打扮得漂漂亮亮,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依旧保持光彩绝不是没有意义的。毕竟,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看到自己亲人容貌,他们希望那最终刻在自己脑海中的亲人是美丽的,是幸福的。逝者已去,但活着的人好要带着这份记忆活下去。在陪着社长一次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林渐渐领悟了这个道理。尤其当他看到社长每次帮逝者入殓时认真负责的神情,以及家人们在仪式结束后对他们的感激,也是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及重要性。原来入殓师并不是丢脸的职业,相反,它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秘密终究会被发现。小林的妻子知道他为入殓师时嫌他脏,他的朋友也疏远他,甚至有人把小林的工作看成了一种赎罪。这些对小林来说都是人生的打击。好在有社长的理解以及小林本身坚定的信念作为支持,他成功的挺过了这段艰难地时期。

后面的故事可以说是柳暗花明了,妻子因为发现自己怀孕而归来,碰巧遇上澡堂婆婆的葬礼。第一次亲眼目睹丈夫所做的入殓仪式的美香,如同小林第一次看社长做入殓时一样,被整个仪式的庄重所震撼,同时也对入殓师的印象有了根本的转变。而小林的朋友,也就是澡堂婆婆的家人也因为这次入殓对小林改变了看法,向他道歉并重新接受了他。

最后,主角与父亲的关系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一条线索。每当别人问起他的父亲,小林都会回答“原来经营着一家咖啡店,后来跟着一个店员跑了,因为当时还很小,连脸都记不清了,到现在也没有再联系过,可能已经死了吧。”

从他的言语中不难看出,小林对抛弃自己的父亲是相当怨恨的。虽然,不记得脸了,可是对于父亲的感觉还是很清楚的,父亲留给自己的石头也一直留着,和当年的大提琴收在一起,可见其对小林的重要性。这也验证了一句话:没有爱,哪儿来恨?刚得知父亲死讯的时候,小林的内心很矛盾。此刻,怨恨、遗憾充斥着小林的心,“我们已经20年没有联系了”、“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这些话都是借口,是推脱。最终在社长、一起工作的女员工以及妻子的劝说支持下,小林终于选择直面自己的内心赶回父亲的身旁,见了他最后一面。当看到葬仪社的人对尸体根本不尊重,只是很随意的当物品一样搬运时,小林爆发了。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与父亲告别,亲自为父亲举行入殓仪式。整个故事也在这里进入最后的高潮。入殓的过程中,小林掰开父亲手指,其指尖滑落出小时候与之交换的那一颗小石头,原来父亲并没有忘记自己,当时小林的心必定相当震撼。记忆涌现:自己为父亲刮胡子的场景,父亲的面容渐渐清晰,两人交换石头的画面。最后是亲人送别仪式,妻子递来石头,他却握住了妻子的手,将石头贴在妻子怀孕的肚子上,也算是孙子对爷爷的送别吧。

至此,整个故事就结束了。其中最让观众都感动的应该就是主人公最后与父亲的告别了吧,这一幕也算是对整个故事的主旨——“亲情”的完美收官。

2.入殓师音乐欣赏 篇二

“为生命而歌为灵魂而唱”这句话深刻而且形象地表达出电影《入殓师》主题音乐的美的所在,在影片当中,主题音乐首次在小林参加完一个逝者的入殓仪式以后,在漆黑一片的晚上,小林的头脑中如放电影般一遍遍地闪现出一天的全部情景,一幕幕画面,尤其是那个具有特别意义的石头,都围绕在他脑畔,使得他无法很快地入眠,于是,小林选择了音乐的陪伴,拉起了小提琴,拉出了父亲最喜欢的音乐片段,音乐的闸门一经打开,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就唤起了许许多多的儿时回忆,带着浓重的深情意味,音乐的旋律显得悠长而升华,悠悠扬扬,逐渐地深化,在音乐的美感衬托之下,小林陷入了儿时的美好回忆之中,有小林在勤奋苦练、学习音乐的画面,有母亲的陪伴、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在小河边寻找石头的画面,隐隐约约中还有一丝父亲的模糊记忆等等,这许多的许多都是在为影片的继续发展而做铺垫,让音乐代替了时间的流逝,帮助小林把儿时的回忆闪现出了,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音乐美学效应,拓宽了时代的隧道,运用音乐的美感所在,巧妙地把现实和回忆结合在一起,为整个影片的继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题音乐《Memory》第二次出现时候的音乐美学韵味

在圣诞夜这个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特别重要的日子里,影片中的人物也是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听着音乐,度过自己的节日,或者是在音乐声中独自回忆自己的悲伤与哀愁。久石让大师在配置音乐的时候,选择几个曲子并存,而不是单一地播放,导致那种单调而且给人一种凄凉、幽怨的美感知觉,在单一的曲调中加上主题音乐的陪伴,把它们时刻链接在一起,从而增添一些暖和的韵味在其中,并且使得时空的切换不显得那么突兀,而是自然顺利,仿佛就是一个时代一样,让影片自然而流畅。再加上钢琴的切入,配合一些特定的画面在里面,更加彰显出温馨而和谐的画面,运用音乐的顺时空蒙太奇的作用来把各个不同时代的画面有条不紊、合理地链接在一起,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在舞台上,独具一格而别有一番滋味再其中。音乐的节奏时而缓慢时而激昂澎湃,在用音乐的方式演唱生命的真谛,到了激情之处,更是用心来唱,把生与死的距离缩短,把本是悲伤的场景唱出积极向上的韵味,让人深思,引人入胜,的确是音乐的美妙之所在,同时也更加直观地表现出影片的主题思想。

三、结尾处主题音乐《Memory》体现灵魂的升华,让人余味无穷

影片结尾的时候,小林和妻子一起去和过世的老父亲告别,当老父亲手中的石头落下的那一刻,小林没有丝毫犹豫地选择亲自为老父亲入殓,这个时候的场景无疑是最令人难过和痛惜的,而也就是这个恰当的时刻,音乐的钟声适时地响起来,整个场景中没有一句话的表达,没有一个可以传递语言的话语方式,只是通过音乐而战,通过这种无声的语言来为生命而高歌,为逝去的老父亲而鸣唱,主题曲清晰、简单而低沉的音乐伴随着小林的一言一行,充满着无限深情与对父亲的释怀之情,无不在此情此景中很好地表达出小林的沉重心情,也就间接地表达出影片的中心思想,真正地回归到社会的本真,人性的善良与永不磨灭的亲情所在。音乐的播放为人们感情的释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这样,在深情而悲哀的音乐声中,随着老父亲的面孔逐步地清晰起来,阴阳相隔的父子两在父亲去世以及儿子亲自为父亲入殓的那一刻,彼此之间的隔阂就化为乌有了,仇恨又随着逝者的尘埃落定而悄然离去。再加上主题音乐中蕴涵着委婉、悠扬、悲伤、哀愁等情感体现,这些的音乐美感不仅表现出生者的悲伤与孤寂,同时也缩短了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深刻地描绘出死者的愧疚以及未完的深情大意。

四、小结

《入殓师》的主题音乐简单而朴素,但却在无形之中传输着影片的主题思想,音乐的色彩带有积极向上、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美学感知,跟影片中所要表达的深厚的亲情相吻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的不足之处,甚至于弥补了人性中的不完美,以及世俗的那种爱恨交织的情感,在剧情的结尾深化主题,让音乐的美感自始至终体会出来,运用其独特的美学效果为影片增加色彩,也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回归社会的纯真,真正地为主题的突出而做出贡献。

摘要:影片通过主题曲的播放,用传神的语言描绘出小林和父亲之间的那种深情,都说父爱如山,果真一点也不错。运用忧伤、哀愁的音乐之声来表达生与死的模棱两可,仿佛它们一时之间成为了天使的翅膀般,紧密联系在一起,美感与艺术的紧凑结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并且犹如身临其境,去感知小林的那种痛苦与对父亲的依依不舍之情。配上音乐的效果,让听者也能够深刻地去体会那种复杂的心情以及音乐本身所带来的余味悠长的美感享受,给我们的身心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体会,真正地做到人性的自然本真,没有社会的繁杂,只是一种原始的人性体现。

3.美丽“入殓师” 篇三

尸体不过是工作对象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清早,成都北郊的磨盘山上,空气阴湿。

23岁的女孩张庆平醒了,她拿出手机看了下时间——6点半,距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钟头。她一骨碌爬起来,推开房门。正对着她宿舍的是一排贴着白色瓷砖的平房,这个时段,每个房间里都已摆放好了一具尸体;花匠们忙前忙后,将一盆盆菊花摆放在棺材周围,黄白相间,还搭配着绿色的芭蕉叶。张庆平早已习惯了这种场景,她走到水龙头边,用清水洗了把脸,然后用肥皂反复搓手,最后搽上护手霜。

按照成都人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要放上3天,然后入殓、火化;入殓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要拖过下午。所以,3点过后,张庆平和她的同事们就可以下班。但殡仪馆毕竟是个顶特殊的地方,尽管民俗如此,还是有些外地人甚至外国人不分昼夜地到此办丧。馆里立下条规矩:上班的人要连上两天一夜,而这一夜就必须住在馆里,随时待命。

吹鼓手的声音远远传来,这是开始上班的信号。没过多久,刚才那个空旷、安静、冷清的殡仪馆就变得拥挤热闹起来。几声哨响后,礼炮开始轰鸣,哀乐轮流在各个告别厅奏响。张庆平穿起一件白大褂,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然后捂上口罩,戴上粗棉线手套,外面又套了一层塑料的一次性手套,拎起一只红色的软皮箱子,走进了一间阴森的屋子。屋外不起眼的牌子上写着“冷冻室”3个字。

冷冻室,是尸体到达之后第一个停放的地方。张庆平的工作,就是把尸体从冰柜的抽屉里抽出来,推到沐浴室帮他们洗澡、做防腐、整形,再穿好衣服,做修面、化妆,最后送到告别厅。在告别厅里放着的,是已经处理完毕的尸体。他们安然地躺在那里,面庞红润,没有死亡的暗影、离世的痛楚,有的只是如同睡去的恬淡;而他们刚被送来的时候,脸色苍白或者瘀黑,头发凌乱,衣冠不整,惨不忍睹。张庆平说,看到那些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子直挺挺地躺在面前,她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她们化得漂亮一点,心里才好受。

从早晨到下午,张庆平要处理将近30具尸体,冬季则远远不止。夏天的尸体数量要少一些,不过湿热的天气、频繁的雨水、活跃的蚊蝇,还是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

成都殡仪馆年代久远,条件不好,穿着不透风的工作服闷在屋子里,与具具尸体相伴,张庆平常会感到压抑、困顿。一开始接触尸体的时候,她一点也不恐惧——由于学医的原因,她感到人体很神圣;现在,到殡仪馆工作将近一年的她,“早就麻木了,没得啥子感觉”。她学的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专业,去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高分考进了殡仪馆。在她眼里,殡仪馆是国家事业单位,稳定、有保障,而且可以留在她热爱的成都。至于尸体,不过是个工作对象而已。

为殉情的女孩化一个新娘妆

张庆平要给死者化两种类型的妆:油彩妆和粉妆。老年人、中年男子,还有一些家属要求不高的死者,张庆平就给他们化油彩妆。一块有些旧的海绵,蘸上点特制的油彩颜料,在死者脸上来回均匀地擦上几下,再涂上少许的胭脂,人就会变得红润起来。如果是年轻人,特别是尚未结婚的少女,她就会格外用心地给她们化上粉妆;有的时候,她还用自己的化妆品,给死去的女孩化新娘妆。

那天,殡仪馆里送来一具女尸,看起来年轻而又时尚。张庆平上去一问,跳楼死的,为情自杀,年龄竟与自己相同。家里人给女孩披上了一袭素洁的婚纱,要把葬礼当作婚礼办。张庆平受不了,流下了眼泪。天天看尸体,她很少流泪,她坚信她所直面的死亡,都是与己无关的;她就是一个看客,把自己隔绝于死亡之外,看别人痛苦哀伤的一幕幕悲剧。

但这一次,张庆平被感动了。灯光下,她细细地为女孩打粉底,从发际、唇部、鼻翼、嘴角到脖子,将一些死后皮肤呈现出的暗斑遮蔽;再以粉饼轻薄地施一层透明蜜粉;用眉笔画出柔和自然的眉型,拿小刷子刷匀称……新娘妆常见的眼影、眼线、鼻影,一个步骤都没有省略,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小时。张庆平说,她从来没有如此上心地化过妆。告别仪式开始前,她又提着化妆箱去为女孩补妆,最后一笔口红描过的时候,哀乐响起。

经过了医学院5年的历练,张庆平并不惧怕尸体。在她眼里,正常死亡的人都很安详,有的还挺好看;但是,那些死于非命的(如车祸、凶杀、自然灾害等),往往血肉模糊,惨烈而又狰狞。令她困扰的是,现在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假想他闭上眼睛的模样;每次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听见协警吹哨子,她就赶紧捂上耳朵——殡仪馆每次为死者鸣放礼炮前,工作人员吹的也是这种哨子。

学医的人多少都有点洁癖,张庆平说自己是“超级洁癖”。每处理完一具尸体,她都要使劲地洗手,来回搓上不知多少遍,手一度被洗脱皮。现在,護手霜是她随身必备的东西,而且她会挑贵点的、牌子好的。她为自己办了一张美容院的年卡,下班了就去做皮肤护理和头部按摩,既是保护自己,又是一种放松。

外人以为,殡仪馆的薪水很高,高到神乎其神。张庆平笑道:我倒想像他们说的那样呢,可我一个月就2000多块钱。

一个爱笑的美丽女孩

悠扬的琴声响起,面庞俊雅的本木雅弘用一块小小的方巾替死者慢慢擦拭身体、穿好衣服,将那双略显僵硬的手紧紧相扣,再绕上一串剔透的佛珠。如同宗教仪式般幽玄空寂的场景,伴着久石让静若止水的配乐,无比庄严……“啪”地一声,张庆平关了影碟机——全长两个多小时的片子刚放了十几分钟,她就看不下去了。

这部《入殓师》是朋友推荐给她的,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张庆平无法理解这部片子,作为一名中国的入殓师,每天要处理30多具尸体,“都像电影里那样唯美地操作,殡仪馆门口估计要堵车了”。

在单位里,同事们都称张庆平为“美女”。她长得确实标致:唇红齿白,皮肤也好,笑起来还有个酒窝。23岁的她,是个地道的川妹,性格外向、活泼,只要不是面对尸体,她就笑个不停。殡仪馆里的一切都那么肃穆、冰冷,终年只闻哭泣不见笑靥。张庆平说,自己需要笑,不然受不了。

在殡仪馆工作的年轻人,很多就在附近租房住,但张庆平决不。她宁愿住在距离遥远的市区,上班的早晨5点钟就起床,然后打的到单位的通勤车站点,再坐一个小时的班车去馆里;两天一夜的班上完后,她拎起包就走,从不在单位多停留片刻——她希望一结束工作就不要再和殡仪馆扯上任何关系。每当车子开进三环路,林立的高楼逐渐浮现、红油和辣子的味道满街飘香的时候,她总是长舒一口气。即便吸进鼻子的是汽车尾气,她也很满足,毕竟触摸到了城市的烟火,那么的生机勃勃。

有时候,张庆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干这一行,因为自己的性格不够“庄重”。她始终对那些阳光的、快乐的、新鲜的事情充满兴趣:上网、逛街、泡吧、寻找美食……殡仪馆的老一辈员工,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不参加亲友的婚寿喜宴,不递名片、不主动介绍自己的职业,不对访客说“再见”、“一路走好”……张庆平听到这些以后,表现出了惊讶,更加害怕自己的处世方式与职业格格不入。因为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归到“特殊人群”的范畴,什么事情都会做、什么朋友都会交、什么场合都不避讳。她并不掩饰自己的生活态度:“女娃子嘛,就是上会儿小班、睡会儿小觉、吃点好东西、找个好男人,就可以了。”

4.入殓师 影评 篇四

“孩提时感受到的冬季,并没有这么寒冷。从东京回到山形的乡下快两个月了,回想起来,每天都过得平淡无奇。”迷雾中驱车的小林大悟如是想到。谨慎置物,鞠躬问好,安慰家属,插入烧香,在死者家属的注视下,驾轻就熟地捏按死者的脸,解开死者十指紧扣的手,细致入微地擦拭着遗体。即便是看似女儿身,实为男性的窘境下,也凝重地婉曲示意。细碎繁琐的入殓仪式,注定是一个严肃而慎重的仪式,却也是我们由静谧得安详的逝者脸上若有若无的表情外延而想到活着的人和他们的生活的一个窗口。身为入殓师的小林在停眸凝望,五味杂陈中坦然处之。

妻子—爱情,支持与理解

小林的妻子美香也是小林从在对入殓师这一职业取舍和思考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从隐瞒私买大提琴到随即的离职失业,从在乡下努力谋生到初为入殓师的不适,她一直是一个贤惠的妻子,悉心安慰失意的丈夫,温柔地照料丈夫的起居,让人觉得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妻子。一份真挚的爱情,就该是一点点的细节也能折射,一句句温柔体贴的问候和关心也能透露,一次次迎“难”而笑,虽为无奈,但也谅解的释然般的笑也能点亮。

可直到小林的职业被暴露,囿于同世俗的偏见,也使得美香无法接受丈夫竟与“死亡”日夜为伴的工作,连觉得碰都是肮脏,才出现了夫妻之间的冲突和悉心维护的爱情的危机,美香困苦于此,威逼未果之下,愤然回了娘家,于此倒也觉美香是有些置丈夫的感受不顾,却也能理解,是多么耿耿于怀于丈夫的工作。如果爱情也是因为伴侣的工作和职业而彻底破裂,倒也觉得是否还是如此肤浅,还是不够坚固,不够执着。为对方的内在,而不是外在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身份,或是职业,抑或所谓的成败而纠缠,把理解引向对方,而不是对方的什么。

所幸柳暗花明,美香后发现怀有身孕,又为腹中的小生命引燃对丈夫回心转意的期许,和对爱情尚是坚定的信念。又重新返回到丈夫身边,试图再次劝说,直到洗澡堂的老奶奶入殓时,才真正改变。

妻子的转变,有妥协,有宽容,但更多的是理解和释然。当自己也置身于对死亡所体察到的压抑难耐,困苦难言的境地之中,面对入殓师的丈夫,方能体会弥漫于丈夫脸上,心里,悄无声息的痛苦,才能对丈夫细心美化遗体,用化妆笔,将死者纷扰也好,遗憾也罢的今生画上句号,以冷静,细致又温柔的手法,为他们生命的故事,画完最后一笔浓墨的细腻和专注产生共鸣,才能宽宥并释怀世俗对入殓师的鄙夷与疏离。

父亲—遗失的亲情和关爱

分别三十多年的父亲,竟是以闻至他的死讯方能碰面。一直深深难以释怀的差劲父亲形象,根植于小林稚嫩的内心,随之成人。小时候,迫于练琴,交换石头,都是小林记忆深处最温软的地方。终于,父亲的遗讯传来,周围人的劝说,才让小林释下对父亲背叛和“不守信诺”的憎恶,接受了社长的心意,驾车寻父。

“今早我来找他,就发现他已经去世了。吓了我一跳,他是哪里来的呢?一个人这么贫穷,努力协助港口的工作,这里也是当做报酬给他住的。”

“他不爱说什么话,什么都不提。”

听着父亲同事的叙述,小林才像是隐隐得知父亲也有苦衷,即便是抛弃母子,也是过得艰辛,心里的痛楚,又怎会对旁人说起。小林阻断丧葬公司人急于处理的粗暴行为和随意的态度,自己亲手送父亲踏上旅程。

当父亲手中紧揣的圆滑的小石头坠落时,才真正坠入了小林的心中。久伫于心中的疑云,困惑,不解和厌恶,才都真正随之放下,误会消融,触动心弦,追忆忏悔,悄然淌泪。那个童年听父亲言说的故事,那个相互交换以表达心意的石头,父亲临死都想着的是它,也是他阔别三十载的,熟悉了又陌生的儿子,三十年未尽责的疼爱与关心,含恨而去。

“光滑的石头代表心态平和,凹凸不平的则是担心。”父亲送给小林的石头,大而凹凸,不也是他对儿子沉甸甸的爱和对儿子成长的担心吗?纵使阴阳相隔,留下的石头,留在过去的记忆,依旧长存,也都是最温柔最难舍的。再久的不解和怨念,都会随着发现亲子的爱,冰释前嫌,幡然顿悟,只是非至人死,不能知晓,却也是憾事。看着别人在亲人逝去的样子,或隐忍悲痛,或凝眸伫立,或嚎啕大哭,或追悔前事,轮到悲痛的是自己,轮到离开的是父亲,真的钻心地痛到落泪。“一个人背负所有的事,父母离婚时,在妈妈眼前也没有哭过,男人一个人时会哭的,小小的身体,肩膀颤抖着。”小林才会面对已孕的妻子,把自己给父亲的石头给她,让她揣在手里,贴在腹上。让就要到来的小生命,接受父母的疼爱,而不是遗憾。

小林—人生,梦想的体悟,抉择和坚持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

这应该是他从做入殓师开始,逐渐地由不适到沉稳,从无法接受周围人,好友的鄙夷,妻子的误解,一度想要辞职到风貌岸然的社长谈及他的陈年往事和对死生的看法无意之间的点化,才坚持的理念,让死者如获生前最美甚至更美的妆容,让他以最美好的形象长存于留下来的亲友的心中。

于明媚的晴天,于雪霁未消,春意渐生的田野旁,忘我地拉着大提琴。

大提琴本该是他坚持的梦想,却觉才能尚有极限,而不得不迫于生计而放弃。“我打算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卖掉大提琴时,很不可思议,觉得很轻松。觉得被一直以来的束缚解放了。自己以前坚信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理智地取舍和放弃,才是拓出人生另一道路的开始。

一次次亲历死亡,一次次经历丧葬,却又是仿佛能从中寻觅到生命的微光。逝者家属对其忏悔和不舍,对余生态度的转变,对入殓师由鄙夷不屑到泣泪感激,都如沐春光,重获新生。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且超越,走向下一程。”

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生与死,其实人生不过在睁眼与闭眼间徘徊,死也并不是那么可怕,是每个人必然要经历必然要坦然相待的事。一如小林拉着大提琴,奏出时而低沉,时而悠扬的乐章,忘我地沉浸。没办法选择怎么死亡,但有能力选择怎么生活,没办法选择出众天资,但有能力选择其他梦想。入殓师,起初可能并不是他的梦想,甚至是他也排斥的工作,直到是他自己不舍这份工作,是他自己做着喜欢的事,做着能让自己忘我的工作,也应当是当做梦想一般对待。当大提琴不再为他赖以生存,就成了他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悟的笔,谱写生命的乐章。

5.入殓师影评 篇五

潜艇羡慕鱼,没有机器的束缚,能够自在地游;风筝羡慕鹰,没有线的束缚,能够尽情地飞;行道树羡慕山顶松,没有园丁的束缚,能够随意地长。我们踌躇不前,并不是受到外界的阻挡,而是心灵的羁绊。趁活着,为心解锁——这是我看完日本电影《入殓师》后最深的感悟。

“我打算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卖掉大提琴时,很不可思议,觉得很简单,觉得被一向以来的束缚解放了。自己以前坚信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当小林大悟卖掉大提琴时,他发现自己的心也许被上了锁:现实的残酷束缚他的内心。而回到乡下,则是挣脱这一束缚重要的一步。在乡下,他遇到了那位帮他解锁的社长——一位入殓师。在社长身边他看过了无数的死者,而与众不同的是一位男性,或者说是一位“女性”——止夫,止夫将自己打扮成女人,他没未被生理甚至心理所束缚,他期望自己是一位女士,就将自己扮成了内心的样貌。是啊,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笑着闭上眼才幸福!小林还遇见了旧友山下的母亲,老人并不在乎儿子的看法,一心想着将澡堂经营下去。工作,是她期望的状态,而不是等待,等待死亡的到来。她真的这样做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忙着搬运柴火,这就是她所期望的结尾。

在河边,小林看见几只鱼努力地逆流而上,但尸体却被湍流冲走。在小林看来,那总觉得让人悲伤,为了死而努力,终归是一死,不用那么辛苦也能够吧。他们并不是为了死而努力,只是为了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看淡了死亡,也就没了束缚,没了束缚就勇敢地回家!——这是鱼内心的呐喊。在火葬场,那位火葬师在说山下的母亲时,说出了自己认为的山下母亲期望自己经营澡堂的原因是“我火烧得很好”时表现出了一种简单,一种把自己的工作当作平凡烧火的简单,这份职业让他看淡了死亡:“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在那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着,路上留意,总会再见的。”这该是怎样的洒脱!

看过了这一个个的人生,小林不再徘徊,解开了心中的一把锁,选取了“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感情,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的入殓师作为自己不悔的职业。但当他得知当年抛弃他和母亲的父亲去世时,他停下了,他不想去见那个欺骗了他的人,最后是妻子和同事的劝说才让他见了父亲最后一眼。当他发现父亲手里紧攥着那个当年的“承诺”时,他心里最后一道心锁被打开了,心底那张父亲的面庞逐渐变得清晰了,最后,他妻子那句:“我丈夫是入殓师!”让我流下了眼泪,我在替小林高兴:那个不理解入殓师丈夫的妻子消失了,影片中最后一道心锁解开了。

6.入殓师影评 篇六

“这是我第一次反对你吧,”美香对小林大悟说,“你拉大提琴是这样,你要回山形山村也是这样。”

我很喜欢而且佩服大悟的妻子。她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一脸笑容。大悟的大提琴团解散后,她还想用心地去与大悟一齐偿还贷款。在大悟说想要回老家时,她也是满面笑容地答应了。还说“住妈妈留下的房子还能够省下房租的钱。”我当时觉得大悟必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有一个那么支持他的人。

第一次看大悟拍人体模特视频时,我是一向乐着看完的:社长不留意抹到大悟鼻孔里的泡沫还在随着他的呼吸开开和和。他被社长刮到脸后惊恐地说“好疼,好疼”更是让我觉得太好玩了。这是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我是他的妻子,在一开始看到这个片子肯定也会和美香一样,震惊!谁都期望自己的亲人干一份正常的工作,最好是不与让大家忌讳的东西、事物打交道——谁能受得了天天与死人打交道的呢?这一次,美香没有顺着大悟,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但小林大悟和美香之间还是有感情的。几天之后,美香又回来了,还是带着招牌似的甜美笑容,这次带回来的还有他们的孩子。美香又劝大悟放下这份工作,她怕他们将来没办法对孩子开口——父亲的职业是一个入殓师。但是,澡堂老板娘的去世改变了美香的看法。那是美香第一次看大悟为人入殓,美香最后明白了丈夫在做什么,美香一下子就理解了“帮忙别人踏上旅程”的职业是有多么的高尚。大悟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他记得老板娘戴鹅黄色丝巾的幸福的样貌。我想这个时候,他是一个出色的入殓师,因为社长在帮忙别人入殓时候也会注意到细节。美香开始理解了丈夫的工作。

结局很美。当美香说出“我丈夫是入殓师”的时候,她完全理解了丈夫的选取。大悟对逝者的态度与前来为他父亲办事的人的态度成了鲜明的比较。是他的妻子力劝他来的,在小林为父亲入殓的过程中,当他从父亲手中拿出那块小石头的时候,他心中的恨转化成了爱。小林心中的冰融化了,变成了眼泪,那些痛苦,随着胸口的温热,消散了。

7.入殓师音乐欣赏 篇七

一、叙事结构: 严谨、流畅

结构形式和叙事技巧是制约观众的审美过程的重要方面,不同的表现内容使创作者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结构形式则会使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电影《入殓师》的片名很容易让人理解成一部灰色色彩浓重的悲情电影。可是当观众观看完整部电影后会发觉,导演不仅将它拍得感情真挚、绵长、温馨而感人,而且又有点轻喜剧的效果元素,在轻快的氛围中将影片主题很好的展现出来。这部视角独特选自与日本丧礼仪式有关题材的电影, 在讲述一位新手丧仪助理成长过程中,又加入了父子情、夫妻情、生死观等一系列深刻隽永的主题。不仅将人文关怀表达的淋漓尽致,又不至于压抑人性给人以窒息的感觉。严谨的结构和流畅的叙事,很好的抓住了观众的心,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更赢得了奥斯卡的垂青,获得最佳外语片奖。

二、视听语言:东方传统艺术的画影

视听语言是电影带给观众最直接的感受,也是电影区别于其他传媒的主要特质,如何巧妙的运用电影中的视听语言对电影本身意义重大。

《入殓师》在色彩、剪辑、音乐等方面运用的惟妙惟肖, 干净的画面,流畅自然的镜头衔接剪辑,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虽说没有特别抢眼之处,但总体上符合电影的基调。在影片中一些细节上导演运用中近景或是特写,让观众更好注意到主人公的内心变化。影片开始的几个镜头,导演已经确立了一种含蓄、优美、洁净、生活化的整体风格。

影片的次高潮,在化解人们对主人公小林大悟职业偏见的那场戏( 给鹤乃汤老太太入殓的戏) 中,导演用了叠印的剪辑手法,将熔炉中的火苗和起飞的天鹅,这两个分属不同时空中的画面重叠在一起,产生特殊寓意效果——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不是最终的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柔情的音乐的贯穿、镜头的叠化和隐现、非凡的“化进化出”与“交叉剪辑”,以及冷色为主的色调、精致丰富的画面,“零”废镜头的处理使影片《入殓师》成为了标准的东方传统艺术的画影。

三、文化内涵:呈现人性光辉、震撼人心

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说过:“这个世界上应该存在令人尊重的极为痛快的秩序,从乍看起来似乎是杂乱无章的风俗中抽取这一类秩序给观众看,使他们愉悦和信服”。影片《入殓师》就是从日本风俗中抽取了传统的入殓仪式这个元素, 加以展现,使观众惊叹于这种仪式,折服于日本的风俗文化。

仪式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从茶道到花道再到剑道,一切都是按照仪式的程序来要求,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池。或许这些文化的形成与日本独特岛国文化有关。因为受到地形的影响,文化的传播不利于向广处发展,所以转而向深处发展。虽不能做到广而博,但要能做到精而深。影片 《入殓师》细致入微的向人们展现了日本的入殓程序,也体现了这种仪式化特征。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 有固定的步骤,就像做美食一样严格,只有步骤准确,味道才对。正确的入殓不仅是对于逝者和他们家人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告慰。

诉说感情、骨肉离别、夫妻的爱、家庭的情,逆境当中的人对工作的态度、生命意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笑容、泪水、感动,这些人性中的光辉,通过《入殓师》这部影片呈现给世人,震撼人心。

四、艺术风格:“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入殓师》是典型的东方式的情感流露。导演运用生活流和意识流手法,以小林大悟成为一名真正入殓师为中心情节,将缓慢的节奏、细腻的表现、生活化的表演以及三条线索的穿插,共同交织出一幅独特的日本风情画卷。用著名影评人Mark Schilling的话说:“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影片里包含了喜剧因素和各种情感,它所反映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然而《入殓师》用一种不同寻常的而且很有趣的方式来表现它。”

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 任其泛滥。孔子在儒家思想中倡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正是中和之美,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现都是那么的和谐。《入殓师》这部电影恰到好处做到了这一点,将东方的含蓄美淋漓尽致的运用影视技巧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要把这样一个包含着诸多生活哲理的作品拍摄成电影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泷田洋二郎导演对整部电影的艺术风格拿捏的非常准确,加之音乐大师久石让干净悠扬的音乐,演员们真挚感情的演绎,使得《入殓师》这部电影取得的所有奖项都实至名归。

8.入殓师音乐欣赏 篇八

故事梗概

序幕:

狂风暴雪中,一对工作搭档坐在汽车上,主人公自述从东京回到老家山形县已有两个月了。接着镜头转换,晴朗天空下出现了一栋孤零零的房子,屋外放置的花圈显示这里正在举行葬礼,专程开车赶到的两个人是进行遗体处理的“入殓师”。

电影正式开始:

序幕里的“入殓师”正作为一个大型乐队的大提琴演奏员出场,乐团中的所有成员都在十分投入地演奏,舞台上全神贯注的乐队成员与观众席上稀少的观众不成比例,特写镜头下的一名观众显得愁眉苦脸。演奏结束后,这位观众被介绍是乐团的老板,老板对全体演员艰难地吐出了两个字:“解散”。所有人瞬间失业。

大提琴师回到家一个人对着自己的大提琴发呆,这时大提琴师的妻子出场了,她兴高采烈地告诉丈夫,有人送来了今早刚钓回的章鱼。得知丈夫突然失业,妻子尽管难过,但仍想通过做顿美食冲淡悲伤的气氛。这时意外发生了,章鱼掉在地板上仍在蠕动。夫妻俩决定将章鱼“放生”。可章鱼入水后反而死了。

章鱼的死似乎在提醒男主角:离开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要死亡,男主角决定返回故乡山形县。

次日男主角“按图索骥”去找工作。

在一个会社,男主角郑重其事地将履历书递交给社长,社长却看都没看就丢弃在沙发旁,接着问“能否长期干”,当得到“可以”的回答后,社长立刻说“录用了”,然后就让女职员去印名片。一方急着问工作内容,另一方却用“待遇”来吸引求职者。

除了广告上的“NK”是“纳棺”缩写这一工作内容社长解释说是“印错了”之外,其余广告上所说的都兑现了。月收入五十万。正当男主角犹豫之时,社长已将当日的工资塞给了他,男主角推辞,社长说了句之后多次使用的口头禅:“别当回事。”

男主角在回家途中买了妻子喜欢吃的高价牛肉。

第一次工作是装扮死者,拍摄“入殓”的教学片。

第一次接触真正的遗体是为一个死去两周的老太太收尸。在回家路上乘车时,一群高中生指他为“臭源”。他半途下车去澡堂拼命洗。深夜独自一人拉琴。

早晨,男主角一人独自来到河边。他在这里看到了逆流而上的大马哈鱼。男主角自言自语道:“拼命往上游走也无法免除一死。”这时社长出现在桥上,他从车里高声呼唤道:“跟我一起去吃饭吧!”“一起去找饭吃”是“一起去干活”的隐语。

他们俩因为迟到五分钟而遭到死者家属的呵斥,对方骂他们:“你们不就是靠吃死人饭的吗?”

当晚男主角夫妻俩一起去澡堂洗澡,从澡堂出来后两人约定一起去一间酒吧,而这间酒吧就是自己的家。两人轻松地对话,男主角谈起自己的父亲、母亲以及喜爱的唱片。

当夜男主角再次外出工作。次日早晨在公司,女职员向男主角介绍自己,说她来自带广(北海道),与男友私奔时将孩子抛弃,后漂泊到当地在酒吧间当陪酒女,后认识了“NK代理店”的社长,一切表明她与社长关系非同一般。

当天下班后男主角再次偶遇老同学,老同学的态度与上次见面时截然不同,他呵斥男主角不找个正经工作干。回家后妻子也因知道了他的工作内容而对其加以斥责,并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男主角继续从事他的工作。

在为一个年轻女孩“入殓”时,因被骂“入殓师”工作是赎罪,男主角崩溃了,他决心辞职。但在社长的房间,社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使男主角回心转意。

男主角终于“大彻大悟”:所有人干的一切都是为了吃饭、生存。

圣诞晚餐吃炸雞,社长提议男主角演奏一曲。

当初靠拉大提琴“吃饭”的男主角如今靠当入殓师“吃饭”,大提琴成为“业余爱好”,此时他拉琴只是为大家“佐餐”。

男主角又接了一个“活”,竟然是为自己30年音讯全无的父亲“入殓”。儿子用娴熟的手法,让父亲安详、庄重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中国语境下产生的中国式解读

中国观众对日本电影出现误读丝毫不奇怪,因为中国观众对电影的解读往往建立在中国的经历以及中国的语境之上。

与日本一样,中国也存在就业歧视。中国人通常对殡葬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尊重。为了消除歧视,政府进行了各种努力。首先在职业定性上将其定位为事业单位,属民政局管理。其次是政府在宣传上对该行业有一定的倾斜。中国有劳模制度,每年到了某一个时间,各行各业都要推选一个代表当“劳模”。在民政部门中,最具代表性的通常是殡葬工作者。对他们的宣传已经有了一种公式:普通人从事“不普通”的工作。

中国通常的公式是介绍“美女化妆师”(以女殡葬师为例)。她们天生丽质,与通常的女性没有任何区别,爱美也爱流泪,喜欢购物,工作之余会与朋友一起去K歌、看电影、逛街,等等。但是她们不能参加亲朋好友的喜庆活动,孩子也不敢在学校公开其职业,最怕出席孩子的家长会等。但面对社会的歧视与冷漠,她们依然不放弃,继续努力工作,在死者家属的赞美与鼓励中获得满足感,常在节假日加班,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医学、解剖学、化妆技术、了解人体构造,并逐渐可以对各种疑难遗体进行处理,等等。

社会上对婚礼主持人、救死扶伤的医生大加赞美,唯独对死亡持不同态度,殡葬从业者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

正是在上述语境之下,中国观众才易于从两国殡葬业的层面上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日本人工作认真”,他们对死者“更尊重”的结论。

从大提琴师到入殓师

《入殓师》的男主角名“小林大悟”,“小”与“大”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大”还是“大悟”。“大彻大悟”的男主角与女主角“美香”是一对夫妻。殡葬业在日本人看来是“脏”、“臭”的行业,导演安排从事“臭”、“脏”工作的“大悟”养活妻子“美香”。社长名“佐佐木”,“佐佐”日语读“sasa”,在日语中是“小、细竹”的意思,它与“小林”在语义上相近。

nlc202309010019

大悟处理完首具尸体后,在回家的公交车上被中学生指为“臭源”,大悟赶忙去澡堂冲洗“臭味”及“晦气”。回家看到餐桌上的死鸡,也让他立刻联想起当日处理的死人尸体,因此抱住妻子“美香”,拼命嗅她身上的香味。妻子不知其中原委,虽然拒绝,但依然被大悟主导。

然而第二次大悟就没那么幸运了。当美香得知大悟从事殡葬业之后,断然拒绝了大悟的拥抱,大悟还被美香说“脏”、“不准碰我”。

在电影中,遗体成为了一个媒介,镜头在追踪遗体处理的过程中,进入了日本的不同人家,不同人家中的不同人物折射出日本社会中的众生相,反映出日本的各种社会问题。

比如第四具遗体名“美雪”。在日语中,“雪”与“行”同音(yuki),“雪”是女孩名字,通过与“行”同音及葬礼上的争吵场面,寓意女孩完美地“走了”。死者是一个处于反抗期的少女,与其说父母疏于管理,不如说这类年轻人根本不服管。年轻的叛逆者为贯彻自己的意志离开了人世,她死在了自己的追求中,却全然不顾年迈的父母。而男主角大悟,既是人夫又是未出生孩子的父亲,他既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妻子和下一代负责。他是一家之长,养家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高于一切的负责任行为。即便从事受到社会歧视的职业,只要能拿钱养家,也比抛弃妻小要好。与其贯彻自己的主张而死,不如屈从于社会的需要而活。社会的刚性需求塑成了人的形状。

小人物的生存方式

以主人公的工作地点来划分:首都东京和家乡山形县。工作内容也分为两个部分。在东京拉大提琴,在家乡是“入殓师”。前者用灵巧的手指奏出美妙音乐,后者则是为死者擦拭身体、化妆、更衣。拉琴始于幼儿园时代,自小受到严格训练,无论时间还是精力,包括购买大提琴的费用,男主角都付出了很多。与此相反,殡葬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更多的付出只在于抗拒社会的歧视。

妻子跟随丈夫从东京回到家乡,回家后的第一顿晚餐,大悟心不在焉地翻看报纸中夹着的广告,一个“职业经历、年龄不问,高收入,工作时间短,正式工待遇”的广告立刻引起男主角的注意。广告发布者为“NK代理店”。

男主角一看广告就找到了工作,而且家乡的房子是两年前去世的母亲留下来的,既舒适又不用交房租,一切顺利得“让人不知所措”。妻子像个欢快的麻雀,不停地追问工作内容,但丈夫回答时却躲躲闪闪。

首日上班的首个工作是前往一个专门的摄影棚,在那拍摄处理遗体的教学片。大悟扮死者,社长则是“入殓师”,亲自为作为模特的大悟刮胡子、清洗身体。在装扮死者的过程中男主角脸被刮破,回家后妻子问及,男主角用社长的口头禅敷衍:“别当回事。”

大悟处理的最后两具尸体,是与他最亲近,却又不了解的人,只有在阴阳转换时才掀开了面纱。浴室老板娘名“艳子”,是个爱美的单身母亲。大悟为她化妆时,特意挑选了一条她生前喜欢的纱巾系在她脖子上,让她在人生最后的瞬间依然亮丽。

此后传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原来父亲并没有像大悟听说的那样,与一个女子私奔,而是自己离家出走,靠出卖劳动力换取生活费以及居所,在小渔村一直一个人干到死。父亲没留下什么遗产,这就是日本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父亲将作为谋生手段的酒吧留给了大悟及母亲。

日本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必须“善变”

在中国语境下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中国式解读,同样道理,在日本语境下也会产生日本式解读。作为中国观众,要知道日本电影想说什么。

故事发生在日本山形县,公司女职员说自己来自带广(北海道)。这两个地方都以生存环境恶劣以及输出劳动力多而闻名,日本人一看就明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多来自贫困地区,从事的职业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能干別人不愿干的“力气活”。在日本,自古以来接触动物尸体或内脏、血液的人就被视为“秽多”、“非人”,在日语中,“脏”、“臭”、“最低”是骂人话,而殡葬业与上述三样都沾边。

日本还有一部表现死的电影,就是著名导演伊丹十三的《葬礼》。伊丹的电影直指日本社会中存在的“虚伪”:一切宛如日本拉门上的纸,透明隐约,但是没人愿意捅破。

《入殓师》中表现的人物都属社会底层,是为了生活、生存而默默拼命干活的人。大悟的父亲辛苦一生,留下来的所谓财产也就是一个纸箱。葬礼公司对付这样的人有他们自己的办法,他们运来一副最便宜的棺材,好似将一根圆木装进箱子里那样,准备将大悟父亲抬入棺材。后来美香告诉来者自己的丈夫是“入殓师”,葬礼公司来的人这才停下手来。大悟一边流泪一边为父亲刮胡子、清洁身体。倾心对父爱的回报,竟然是在父亲身体僵硬之后。尽管以前的误解冰释,但为时已晚,显示孝心的惟一举动,是用社长赠送的上好棺材收殓父亲的遗体。

日本不像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政治课,日本只在初中阶段有“社会课”。但日本并不缺乏“政治思想”教育,频发的地震就是最好的课外危机教育。出现在课本中的危机教育是:“日本资源贫乏,原材料以及市场严重依赖海外。”在家庭中,父亲早出晚归,工作、工作、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它本身说明生活不容易。日本没有劳模制度,更不需要用赞美入殓师的方式来消除社会歧视,因此不可能拍摄一部仅仅赞美殡葬业的电影。

在圣诞夜,当大悟应社长要求准备拉琴时,大悟问社长有无特别要求,社长还是一句双关语:“我们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全方位对应。”

大悟失业了,怪琴拉得不够好?自己能力不够?都不是,社会环境使然。仅因在意周围的“鄙视”目光就不行动,“日本丸”如何行驶?这只能让日本人喝西北风。日本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必须“善变”。

日本为了生存,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弃尊严。“耍赖”、“装孙子”、“屈膝谄媚”,这些都是生存智慧。

日本人就是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国民。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真谛”。

(图片均为日本电影《入殓师》剧照)

9.《入殓师》的影评 篇九

小林大悟由于乐团解散和妻子回到了乡下,为了赚钱他去NK公司,也就是入殓师。起初他很怀疑自己,一个连死人都没见过的人能做好这份工作么?第一份工作突然到来,是一位独自生活的的老奶奶,死亡两周,身体严重腐烂,空气中弥漫了恶臭,大悟一直做恶,最后终于忍不住吐了出来。有了这一次工作之后,大悟想要离开,一个人在河边思考。

这份工作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他的妻子。或许,这对他,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启齿的职业,是不被接受的。他的社长说,他和这个职业有缘分,也是命运。他也为此生气,他不相信自己会做一辈子的入殓师。改变他想法的,是第二份工作。看到社长为逝去的人化上妆容,擦拭身体,祈祷,逝者家人的难过和感谢,他被感动了,他被这个职业吸引住了。从那以后,他开始真心真意去做这份工作,即使在后来他妻子要求他辞职,朋友们开始远离他,他也没有放弃的.这份工作。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大悟给洗澡堂老奶奶入殓,那时他是怀着给亲人送行,给亲人擦拭的心和眼神去完成这件事。也是这一次工作,让他的妻子和朋友明白了他工作的可贵,也突然知道了他为什么去做入殓师。更多的还是从心里去开始尊重这个职业了。老师推介我们看这部电影时说过,任何一种职业都值得被尊重,何况是这种还是在你最后一程为你化上美丽妆容的职业,让你可以美丽,安详,放下这个世界的一切,祥和去到另一个世界,更值得被认同,被体谅,被尊重。

让已经冰凉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候,送别故人。这是大悟作为入殓师的体会,他体会到从事这个职业需要什么情感。作为平凡人,我们应该学会体谅别人的工作,尊重别人的工作,尊重别人的劳动。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的可实性和可贵性。

10.《入殓师》观后感 篇十

《入殓师》观后感1

人们不会将大提琴手和入殓师相提并论,甚至很难将二者建立某种联系,但这种印象恐怕都在接触泷田洋二郎导演作品《入殓师》之前形成;随着大悟工作的日臻熟练,表情庄重、动作舒展、步骤娴熟,想必观影者会在入殓的细节上领会一些关于音乐演奏的魅力,如有送别亲人的经历则感触更为强烈。

管弦乐团解散了,从幼儿即苦练琴技的大提琴手大悟失业,不得不卖琴偿还高额的购琴款,去乡下老家渡过窘迫的日子。告别热闹繁华的都市回到乡村小镇,每一次我都难免凄惶,那种让人感伤的凋敝,让人揪心的冷清和让人惧怕的寂静始终挥之不去。泷田洋二郎也发现了这种反差,并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失望、颓唐而消极。

好在大悟的母亲留下了一栋小木屋,一间陈旧但精致的咖啡店,工作之余,大悟和妻子围着吧台吃火锅,上上网,拉拉琴。原野空旷,一望无垠,小镇点缀其间,顿生天地浩淼之感。站在桥上看流水,看鱼,或在庭院赏如雪的樱花,在花木葱郁的屋顶花园吃河豚卵。疲乏了,去大澡堂泡泡,聊聊陈年旧事……小镇的日子,像落花、像飞絮,岑寂,闲散、惬意,无拘无束。

曾经抱负远大的提琴手消失,让位于为人不屑的入殓师,过程不可谓不艰难,但放在大工业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也不难实现。在城市里,工业化耐心地摧毁关于美的一切,艺术、想像,包括回忆。或许,我们都只有在人人选择逃避而又向往的乡村复原被一点点抛弃的童话。

回到入殓这个话题。无可厚非,我们一如既往地欣欣然期盼新生,恐惧甚至诅咒死亡,但死亡始终无法抗拒,每个人都无法决定死亡的时间。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好好活着,珍惜在世的每一寸光阴。

《入殓师》观后感2

入殓师其实是“我与父母”和“我与死亡”的课题。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死亡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

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相伴的,与原生家庭和解的课题,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课题。父母不会长生不老的,不会给我们无限的机会,与父母和解越早完成越好。

父母是大的,我们是小的。我们要尊重父母,尊重他们的命运,尊重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苦难,尊重他们所有的一切,我们把父母的尊严还给他们。不要冒犯他们,不要企图拯救他们,不管他们曾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一切与父母的地位和能力无关。

一个无法与父母和解的人是不完整的,包容接纳父母也是包容接纳我们自己,父母是我们的根。不要等父母离开之后给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

原生家庭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伤痛,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受到那么多的悲欢离和,这份恩情足以。

父母的爱没有表达,不代表他们心中没有爱。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生存是第一要务,物质满足才会有更高的追求。而且我们的民族是含蓄的,不善于表达的。我们要读懂父母那份没有表达出来的爱。

父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也是由于他们的原生家庭和成长背景,他们可能也没能他们的父母那里得到爱,一个吃不饱的人怎么能给别人食粮呢?

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让自己内在更加丰盈,更加清静平和,做一个优秀的祖先,打破悲剧的代际传承,不让我们的孩子再吃我们吃过的苦。

我们用爱滋养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儿”,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上,把父母的位置还给他们,做回孩子。让内在那个小孩成长,不再去寻找父母,不再让孩子做我们的父母。

做一个在位的子女、妻子、丈夫、父母,就是对亲人最好的爱!

《入殓师》观后感3

大悟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的第一意识是不想去。他是恨爸爸的,恨爸爸抛弃了他和妈妈,恨爸爸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爸爸说每年会给他寄石头信的,但是这么多年他的成长爸爸是缺席的。

大悟的女同事也抛弃了自己的儿子,她对自己儿子很内疚。她和大悟父亲也有一样的经历,她也想儿子能够原谅自己,同时她对大悟有心理投射,希望大悟原谅自己的父亲,也就相当于儿子原谅自己了。所以她希望大悟能够去给爸爸送行。

大悟压制不住对爸爸的牵挂,最终还是带着社长的心意,带着妻子来给父亲送行。

大悟父子三十年不见,父亲的形象在大悟心里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他看不见爸爸,在内心也“看不见”爸爸,他把爸爸“排斥”了。

父子两个最终终于见面了,但是一见已是阴阳两隔。大悟还是爱着爸爸的,只是对爸爸的恨压住了他的爱。

他给爸爸入殓的时候,他才看清了爸爸的脸。当他瓣开爸爸的手,看到那颗没有寄出的石头信的那一刻,父子之间两次建立起了链接。他看着父亲三十年没有寄出的光滑的石头,那是满满的父爱。

石头信,也叫石碑,以前人们还没有懂得文字,很久之前,据说人们会寻找符合心意的石头送给对方。收到石头的人根据石头的触感和重量,了解对方的心意。滑溜溜的石头代表心情平稳,凹凸不平的石头表示担心对方。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爱着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大悟“看见”了父亲,与父亲和解了,虽然迟了些。大悟带着对父亲满满的爱为父亲入殓,眼泪盈而不落,深沉而内敛。

这一刻圆满的不仅仅是爸爸,更是大悟,他与爸爸妈妈都和解了,与原生家庭和解了;这一刻,大悟是一个完整的“大人了”,他真正地长大了,从他这一代做起,他是一个合格的好爸爸,他会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长,不错过每一刻。同时大悟把爸爸没有寄出的石头传给自己的孩子,同时也把爱传承下去。

一个生命离开,同时又有一个新的生命延续,生命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入殓师》观后感4

现在一吃肉,就想起《入殓师》里的镜头:主人公一边大块朵颐地吃着鸡腿,一边不停地说着:鸡腿也是动物的尸体,罪过啊,罪过。吃过之后,拉起优美的小提琴,又沉浸在哀婉的忧伤里。

尸体、鸡腿、小提琴、沉默、喧嚣、忧伤。这样一组镜头似乎只有在这样一群特殊职业的人群中才能建立起联结。日本的影片也好、文学也好,太多这种表达边缘诡异、又要同生死联结的主题。诡异,令人好奇,生死,让人产生至高无上的对人生的俯视。

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惊怵的面孔,经过入殓师的手,变得安详平和。亲朋好友在送走他们的最后一程里,仔细地端详着,似乎那不是一具尸体,只是亲人安详的睡着了,他们送他到另一个世界里,充满不舍,忍不住哭出来。

入殓师的手抚触过太多的尸体,他们为社会上的人所避讳,他们也曾对自己的双手产生厌恶。但是,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令他们欲罢不能的继续这个职业,直至离不开这个行业。

前几日,老朋友突然的心情低落,缘于身边的朋友得了癌症,每次看到她化疗产生的痛苦,对生的渴望以及对病痛的无奈。他都要揪心的想到了死的问题,他去研究“来世”的思想,如果对自己的来世已坦然,那面对当下也一定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不安和烦躁。

女娲抟土造人,如果真的有来世,入殓师在往生者再生的路上,是不是扮演了女娲的角色呢?入殓师每次工作结束之后,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将他们呈现给往生者的家属,他给家属带来安慰,看着亲人告别的场面,入殓师安静的退到幕后。

死,在入殓师的眼里,也许是一种美好!

入殓师也喜欢吃肉,只是,当他们将肉也看成尸体的时候,会产生纠结,然而亦是欲罢不能的喜欢吃肉,也许这也是人生的无奈,所谓大雅与大俗,距离是如此的接近。

《入殓师》观后感5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不抒发一下心情总感觉有点不舒服啊,因为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感慨良多。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死是一扇门,它并不是终止,而是超越,是踏上新的旅途。”这种说法有点像我们所说的轮回吧!这部电影深刻地表现出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尊重。“入殓师”并不是一个让人崇拜的职业,在日本甚至让人看不起。片中的男主角作为一名入殓师,他一开始并没有获得妻子的支持,因为妻子认为他的职业是让人羞耻的。他的朋友也抱着同样的心态。但是,当他们亲眼看到他的工作过程之后,他们的思想转变啦。对男主角由衷的尊敬。

给遗体化妆这个职业对于很多人来讲应该是想都不会想的工作吧!因为对着逝者,就会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尽管很多人都说世界上并没有鬼,但是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当看完这出电影之后,我更加敬佩那些入殓师啦。他们给逝者化妆,让他们以最美的一面离开人世,也给逝者的亲属们留下了最好的印象。

故事是以男主角为30年未见的父亲化妆,男主一直很恨父亲,因为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就和别的女人离开了他和母亲。因此每次当他回忆时,他只记得母亲的样子,而父亲却是模糊的。父亲和他曾经交换过一颗石头,在父亲逝世时,手里还紧紧的握住那颗小石头,由此他才知道,父亲其实一直都想着他。

故事除了写出对生命的崇敬外,还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妻子死后丈夫的伤痛,母亲死后,儿子的悔恨。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出色的地方——音乐。背景音乐是由日本音乐家久石让所作的大提琴区,旋律优美动人,让人听后非常感动。我建议大家去看看这部电影,一定会有所收获。

《入殓师》观后感6

大悟在社长连诓带骗的引领下走上了入殓师的道路,社长不仅仅是他职业上的引路人,也成为大悟心灵上的引路人;同时社长填补了大悟童年父爱的空白和欠缺,成为了大悟灵魂上的父亲。

大悟刚刚从事入殓师的工作,就给他一个正视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是了却他人生最大遗憾的机会。

大悟的第一次入殓师生涯对他来说就是很大的考验,虽然画风很搞笑,但是正是在滑稽表象后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对比反差更能体现出大悟对妈妈去世没能送母亲一程的愧疚感。

随着低沉深情的琴声大悟对母亲的爱从心底流淌而出,他多想妈妈再给他尽孝的机会,但是已经是物是人非。

他回到家想在妻子身上寻找那份母爱,那份安全感。他所从事的这份职业也是对自己灵魂上的救赎。

大悟在经历那么多死亡洗礼后,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重建。

他看到鲑鱼拼命逆流而上,生命就是这样顽强不息;生命就是这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鲑鱼在完成生命的传承后,走向死亡。

虽然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终点站,但是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体会到了爱与被爱,并把我们爱的结晶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命得已延续和传承。

日本对生命的离去的仪式感令人很感动,我看到的是对逝者的那份爱,而不是像我们国家有的人一样,只追求排场。对死者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每一份工作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入殓师能够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她们永恒的美丽。这是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他们能够让分别的时刻静谧,所有的举动如此美丽。

入殓师正是这样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为往生的人送行,代替家人为他们尽最后的`心意,让他们体面、安祥地走。

入殓师就像理发师一样,只能给别人服务,而不能为自己服务。他们带着那生命的那份尊重为每个人送行,当他们离开的那一天,有谁为他们服务?

社长、大悟和女同事看到了太多生命的离开,他们深知活在当下是对生命对好的尊重,他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

《入殓师》观后感7

整部电影都围绕生死观在探讨,但是正面的讨论也有好几处。

第一次是大悟在桥上看鱼,有两尾鱼拼命的往上游游去,这时候正有一尾鱼的尸体飘到了下游。大悟对老人说:多么悲伤啊,为了死而努力,终究是一死,不那么辛苦也可以吧。老人说:是自然定理吧,他们天生就这样。这里大悟陷入了虚无主义,既然都要死,结局归途都是一样的,努力还有意义吗?既生命是虚无的,生命本身有意义吗,死亡已经既定,为什么还要活着。但是老人回答的很轻巧,自然定理,本来就是如此。是的,不管是努力往上游游去的鱼还是死亡这件事情,本身都是很自然的,我们无法改变死亡本身,那么不能改变,活着就没有意义吗?

第二处是和社长的对话,这个时候大悟正打算和社长说辞职的事情。社长先是说了自己和妻子的事情,他妻子是他当入殓师的第一位客人,死亡的无法避免,但是可以让她美丽的离开,这个也是一种慰藉吧。然后说了一个很普遍的生物规律。这个也是对生死的一次讨论。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去,不想死的话就得吃。(我一直怀疑这里的字幕不太全)这里暗含着一种生死观念。死亡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生活中的死亡是很普遍的,只不过你的角度问题而已,你手里拿着的食物未尝不是一种死亡的物体呢?

第三次是火化澡堂老板娘时候,那个老人这样感叹: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总会再见的这位看着一个个人走向终点的人超脱而旷达,真正做到了对生死的参悟。

整部影片不说教,用音乐和画面来感染人,生命存在那么多的未知,明明活着的章鱼放生时反而死了,前几天还活着的人,突然就死去了。那个孤单的老人的尸体在两周后才被发现,死亡带着普遍而不可避免的特性,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权利去放弃生活。

《入殓师》观后感8

偶尔在CCTV6看到这部日本影片,节奏很慢,我看到中途睡着了.第二天特意从网上搜索补看齐全.现在仍然泪眼婆娑,我想,这是一部值得纪念的影片.入殓师,就是陪故去的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人.生活中,我们并不愿意看到他们,看到他们时是我们最伤心的时候.这是我看电影之前的认识.现在我想,如果身边的朋友中有在这个岗位工作的人,我一定会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声“谢谢”.

影片中那位入殓师,是因乐团解散生活无着的大提琴手,迫于生活压力不得已回到乡下父母的故居.为了谋生,隐瞒妻子在NK代理社做入殓师这种人人嫌弃的工作,为各种原因死去的人们化妆擦洗换衣纳棺.开始厌恶恶心,到赢得众人的尊重,男主人公走过了漫长的心理历程.其间妻子美香不理解跑回到娘家,从小长大的朋友不理解对他令眼相看劝他另谋职业.而招聘他进入这一行当的年迈的社长在每一次送行时都饱含爱意,举手抬足之间给予故去的人最大的尊重,使他们的最后一次化妆却成为一生最美的时刻.

言传不如身教,男主人小林大悟果然从中悟中人生的深意工作的意义.片尾,故事进入高潮.大悟的父亲六岁起离开大悟和母亲,三十年间从无联系.除了一块小小的石头,父亲留在大悟心里的只有怨恨和思念.当大悟在大家的劝说下终于决定肯为父亲送行,分开死去父亲的右手,发现紧握其间的居然是三十年前他送给父亲的一粒圆圆的石子,恨,化开了,仅有父子之间的深情留存.

大悟在悠扬的大提琴伴奏声中轻轻地为父亲擦洗整形.观众也不禁感慨,父子二人三十年间,第一次亲密接触竟是阴阳两隔时.世间,爱的生命比恨更长久对予他人足够的爱,不管他是生者或者故人.该片曾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入殓师,电影观后感。

《入殓师》观后感9

最美的不是青春,而是青春里的那个人

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谁哪次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不会再见了。 而我们根本还没来得及说你好,就匆匆的再见了。也许这就是青春:一个回眸,一个转身,就是一辈子。我不知道,当我在偷偷的想你时候,你会不会也在想着我。

那时年少的我不懂爱,只是想每天一抬头就能望见你就在不远的斜对面,空闲的时候喜欢看着你发呆,看你举手投足间的每一个动作。默默地关注,却从不去打扰。直到再也看不见你,才发现我竟如此依恋你!哪怕只是个背影!

我明白,不会再有人让我只是听到他的声音就会心动不止;不会再有人会放慢自己的脚步,只为跟我同步;不会再有人在我受到磕碰的时候,调皮的说小心点。你说你只是个过客,可是你明明就已经住进了我的心底,让我怎么能洒脱忘记?

那是天真的以为:属于我的终究会属于我,然而这最终只是电视剧里的情节。我们终究是逃不过命运的戏弄!时间在变,人也在变。有些事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暗恋一个人很傻,两个互相暗恋的人更傻,而那些都是我们再也回去的青春!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我勇敢一点,你会不会就是我的了~这还真真是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再也不会做了!

遇见一个人,需要一秒钟的时间;

认识一个人 ,需要一分钟的时间;

喜欢一个人,需要一天的时间;

忘记一个人,却要用一生的时间。

不是还想等着你,不是不想忘记你,只是还没找到一个和你一样的,让我念念不忘,深深爱的人来代替你。因为一个人占满了整颗心,所以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既然彼此的沉默让我们错过了,那就这样错过吧!

或许很久很久很久之后,我们依然会微微笑着向彼此打招呼。那样感觉也还不错~

-------致逝去的青春

《入殓师》观后感10

整部电影都围绕生死观在探讨,但是正面的讨论也有好几处。第一次是大悟在桥上看鱼,有两尾鱼拼命的往上游游去,这时候正有一尾鱼的尸体飘到了下游。大悟对老人说:“多么悲伤啊,为了死而努力,终究是一死,不那么辛苦也可以吧。”老人说:“是自然定理吧,他们天生就这样。”这里大悟陷入了虚无主义,既然都要死,结局归途都是一样的,努力还有意义吗?既生命是虚无的,生命本身有意义吗,死亡已经既定,为什么还要活着。但是老人回答的很轻巧,自然定理,本来就是如此。是的,不管是努力往上游游去的鱼还是死亡这件事情,本身都是很自然的,我们无法改变死亡本身,那么不能改变,活着就没有意义吗? 第二处是和社长的对话,这个时候大悟正打算和社长说辞职的事情。社长先是说了自己和妻子的事情,他妻子是他当入殓师的第一位客人,死亡的无法避免,但是可以让她美丽的离开,这个也是一种慰藉吧。然后说了一个很普遍的生物规律。这个也是对生死的一次讨论。“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去,不想死的话就得吃……”(我一直怀疑这里的字幕不太全)这里暗含着一种生死观念。

上一篇:兔子与乌龟赛跑续写作文500字下一篇:学生会办公室使用制度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