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2024-07-09

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共8篇)

1.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一

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及解决途径 阜南县焦陂高级职业中学 刘 智

【摘要】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学习意识差,再加上数学具有抽象性,造成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惑。为了消除这些困惑,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个正确的认识,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出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将‚做中学‛与‚学中做‛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困惑;解决途径

一、引言:

在现在的中职学校中,学生的学习状况随着专业的不同,也是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学生感觉基础文化课难学,教师感觉基础文化课难教,而这种现象在数学课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刚入学时,虽然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很大差别,但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较好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学习内容的逐渐增加,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就越来越差,学习的劲头也就随之减弱。作为数学课的教师,面临着不少困惑。

二、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困惑:

(1)生源基础薄,学习积极性有待加强。我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大部分都是跟爷爷奶奶长大的,一部分学生很娇惯。

(2)教师教学理念落后,职业教育认识不深刻。认为数学只是作为一种基础课,对于学生职业教育的培养无关紧要,在这样的教学思想下,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行为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讲,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对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感到乏味.

(3)学生学习习惯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一部分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一部分是父母让报名拿学历的,还有一部分是无所谓的,当然也有认识到数学与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也认为他们自身有很大的潜力,但是这样的学生太少;

(4)现在的教材,教学方法等不适用于现状,学生总会提意见说我们是来‚学技能‛的,从思想上认识不到学数学的作用,最主要的是他们感觉数学和专业没有联系。

(5)数学教师都认为专业课与数学关系密切,但教学当中教学内容却缺乏联系实际,且与专业教师缺乏沟通,绝大部分数学教师对所教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不了解或了解不多;

针对以上特点,我思考了职高数学本身的专业特点,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中职数学教学走出困惑的途径

(一).改观念,树思想:传统的数学观以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而名扬,在数学教学中往往采用超现实的严谨模式:定义—

定理—公式变形,从抽象到抽象,使学生觉得学无用处,枯燥无味。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中职学生除了少部分继续上高校深造外,大部分人毕业后将到社会上就业。因此,中职教育不能普教化,中职数学应是‚应用数学‛,应该少考虑‚抽象性‛和‚严谨性‛。并且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多与专业知识、技能紧密联系,使学生学习有兴趣,学以致用。

(二)把握方向,突出重点: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合理地组织教材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关系到教学效率和效果。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专业特点出发,从未来学生就业需要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增删、整合,教给学生必备的、有用的、学得会的知识。一是可新增一章数学预备知识。预备知识包括多项式的运算、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等,主要目的是为学习中职数学打基础。二是在注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在‚基本、够用‛的前提下突出职教特色。数学教师要了解学生专业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注意与专业课相沟通,在注重知识系统性的同时,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选取或添加适当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改革教法,突出实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 3

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理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关注学生情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1.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是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引人数学知识。如讲‚集合‛知识,就以所教班级的学生为例。全班同学能否组成一个集合?‚全班同学‛(集合A)与‚全班男生‛(集合B)有何关系?‚全班女生‛(该班全部是男生)能否组成一个集合?如果能,组成什么集合(引出‚空集‛概念)。这样举例,学生既感到有趣,也容易理解数学知识。二是用通俗幽默的生活语解释深奥的数学知识。张奠宙曾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什么是方程。他说:‚方程’的思想,说穿了不过是‘拉关系’,为了认识‘未知数’先生,必须清‘已知数’先生为媒介,找到一种关系,根据关系就能认识‘未知数’先生‛。三是充分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如在讲正弦函数图像时。引导学生体会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其可理解为诗人处在原点,天地各为X轴的正负半轴,正弦函数图像沿着X轴左右两边无限地伸展着。2.师生关系情感化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尊重学生。中职生在初中学习阶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学业成绩低下,长期得不到教师的真切关注,往往处于被忽略、被否定的境遇中,学习信心受到严重挫伤。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尤其对基础差的学

生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关怀,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教学中,教师多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增加学习自信心,获得学习成就感。教师要起示范作用。3.教学方法多样化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一般都较差,而且程度参差不齐,这对完成相当于高中内容的数学要求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专业的实际出发,适当确定教材的深、广度,充分体现中职数学教学的特点。

(1)、由易而难,用‚低起点,慢开头‛的方法。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实际,要选准起点,放慢进度,热情关心学生,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基本上能懂、能会、能做,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讲‚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时,首先从具体数字入手,然后过渡到一般字母的证明,进而解决有关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2)、有选择的删除内容。中职数学的提高部分删除这是其一,另外根据情况有比较难公式的推导也可以适当删除,比如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证明,学生很难用相关的三角知识去推导,只能增加他们的厌恶感,对于老师的教学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重视讲练结合,一节课的内容要少而精。中职学生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且反应都比较慢,因此在课堂上必须采取‚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的原则,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做到学有

所用,循序渐进。几年来,我在备课时总是结合教学内容,准备足量的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利用一定时间,结合本节教学内容,让学生做一定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从课本上选出的例题,练习题,习题均要认真完成。老师不要贪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严格把握。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打好基础。

(5)、从实际出发,体现专业特色、各有侧重。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求,对教材中的部分章节讲解时有所侧重。比如,正余弦曲线等,对我校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就要求学得深些,而对幼教专业的学生要求则低一些甚至不作要求。4.教学手段现代化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鲜明的色彩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运用《几何画板》和《Authorware》制作的软件,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在黑板上画不好,用模型也看不清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疑点,突破了许多难点,可收到无可替代的效果。

(四)合理评价,改进考查办法

为了充分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我所在学校在实践中探索了新的学生学业成绩考查评定办法:取消期中考试,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各占50%。学生平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项为平时表现,占20%,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到课、听课情况,配合教师教学等方面评定;第二项为平时测验,占15%,要求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平时测验;第三项为平时作业,占15%,由学生平时作业平均成绩乘以20%。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学生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到更好的学业成绩。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也是数学教育的一块不可忽视的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并突出专业特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职数学教学是能够取得较好成绩的。

参考文献:

【1】黄另竹.对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探讨[J].中等职

业教育,2010(9):30-32.

【2】王欢.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9):73-78.

【3】中职数学: 教学做一体化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0801 【4】朱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困境成因及对策研究[J].职

业教育研究,2009(11):95-96.

2.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二

1 对象

2010级 (二年级) 护理专业学生330人, 其中女生329人, 男生1人。这些护生均接受过学校统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 并且在一年级时观摩过学校主办的每年一届的供需双选会, 会后还以班为单位举行了模拟招聘会。

2 方法

借鉴国内部分参考文献,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包括学生用表与教师用表两部分。前者包括自我认知、就业判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执行情况、职业生涯规划变动因素5方面共27个条目, 后者包括对护理专业的认知、护生情况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3方面共11个条目。问卷的多数条目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330份, 有效回收323份, 有效回收率97.88%;发放教师问卷41份, 有效回收36份, 有效回收率87.80%。接受调查的36名教师全部为专任教师, 分属文化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与医学专业课, 其中有32人涉及护理专业 (占88.89%) , 有35人还涉及助产、药剂等其他专业 (占97.22%) 。

3 结果

3.1 教师对护理专业的认知

由教师的调查问卷获知, 有91.67%的教师了解护理专业的职业前途, 对护理专业的学习要求、学习收获、职业需要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具体见表1。

教师对护生的学习要求是掌握专业技能与专业思想, 分别占接受调查教师人数的72.22%、44.44%, 而要求学习成绩的只占19.44%, 说明学习成绩不再是教师关注的焦点, 充分体现了教师与时俱进, “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教师认为, 无论是护生的学习收获, 还是职业需要都很重要。

3.2 护生对现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知 (见表2)

护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 对目前中职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不够满意, 只有4.64%的护生很满意, 而不满意则占到5.57%。

只有26.63%的护生认为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很有用, 在规划方式上除59.44%的护生赞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外, 76.16%、71.83%的护生接受采用开展讲座、经验交流的方式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与技能。此外, 护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来源上也显得较为单一, 有72.45%的护生从教材中获得, 其他来源的只是少数。因此, 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将受到护生的欢迎。

3.3 护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 (见表3)

注:*为多选项, 还有在表中未列出的备选项

调查发现, 护生认为学习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必要的, 占89.16%;92.27%的护生需要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有296人 (占91.64%) 在开始本专业学习的第一学年就需要接受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更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由此可见, 中职学校护生有着强烈的意愿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想要掌握更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而且越早越好。这不仅体现了护生紧跟时代、成就成功人生的进取意识日益增强, 还体现了随着职业竞争日趋激烈, 护生就业危机感正在加深。

3.4 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变动影响因素 (见表4)

护生认为, 职业生涯规划难以按原计划实现的诸多原因中, 个人能力不强、个性特征不利于实现目标为主要原因, 分别占53.56%与31.27%, 它们极大地影响护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甚至会影响护生远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显示, 因为职业价值观改变、受他人的影响、家庭变故等而改变原有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护生约占85.76%。此外, 还有少数护生是因为现实压力过大、想找更好的工作、害怕自己能力不强、奋斗目标不明或个人兴趣改变等原因, 最终改变原有的职业生涯规划。

另外, 有73.07%的护生正在实施或近期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而实现近期目标的人数占到16.10%,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相当多的护生觉得有较大困难, 这些困难可能与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有关, 也可能与引起护生改变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有关。

4 讨论

4.1 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存在诸多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如广西某中职学校曾统一开设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但有部分教师抱着讲完即可的心态, 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讲课形式单调, 没有收到实际教育效果。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得到系统化发展。只依靠单调的开设课程或教师随机教育对护生作理论上的灌输, 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微观实践, 如课堂学习规划、劳动任务规划等, 更没有对这些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与规划校准, 无法达到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意识培养、理论学习到动手实践、分析校准的系统化教育与锻炼的目的。

职业生涯规划的氛围营造不够。除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外, 校园广播、校园书刊、校园报纸、校园局域网络, 甚至是校园标语等都鲜见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报道与宣传, 学校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活动也较少。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化师资缺乏。中职学校虽然大部分都设有招生与就业的指导机构, 但侧重点仍在招生, 对就业指导相对不足, 而熟悉就业市场需求、行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的指导教师就更显不足。中职学校对此类教师的培养投入也不多, 导致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水平的提高后劲不足。

4.2 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

完善组织机构。学校要组成由学校领导、学生科或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组成的组织机构体系, 并主要以此体系为主来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设计、指导、反馈等。

对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三早四结合”, 即“早准备、早练习、早适应”, “师生结合、远近期结合、动静结合、校内外结合”, 进行循序渐进的一体化教育, 营造职业化氛围, 提高教育效果。在“三早”中, 早准备, 指在第一学期就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理论上为规划做好准备, 利于护生形成规划意识, 知晓如何去开展规划工作。早练习, 是教师指导护生制订个性化的规划, 把职业教育阶段作为规划的一部分纳入到职业生涯规划当中。先为理论学习阶段的各个学期制订整个规划的一个阶段目标, 在学期结束时进行总结分析, 对不利于阶段目标完成的因素进行修正校准以便及时完成, 把利于完成的因素作为经验累积。早适应, 就是经过数个阶段目标的周期执行后, 护生能尽快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实施、分析校准等操作, 并累积一定经验, 利于开展新的规划。在“四结合”中, 师生结合是指在制订与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时, 由于护生的社会阅历不足、制订规划缺乏经验等, 为使护生能制订出科学的、符合个人特点的规划, 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 但以护生自己制订为主并付之实施。这也有利于增强护生的信心, 保证制订出的计划切实可行。远近期结合是指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兼顾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近期目标也可称为阶段目标, 是远期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远期目标也可称为总体目标, 是由多个阶段目标组成, 没有这些阶段目标, 就无法实现远期目标。动静结合是指理论知识的教育与护生制订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虽然课堂教学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途径, 但没有护生的实践, 理论知识并不能真正地内化为他们的能力。为使护生及早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在进行理念教育的同时, 应及时进行实践指导。校内外结合, 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内教育, 应适时带领护生走出校门, 参观、体会各种岗位, 甚至结合具体的劳动进行规划的制订, 然后再向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请教进行修订。这种校外教育通常比单纯的校内教育更有效。

注:*为多选项, 还有在表中未列出的备选项

注:*为多选项, 还有在表中未列出的备选项

提升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水平。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教师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教育水平的高低。只有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 才有可能使职业指导人员对职业价值观教育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意义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并且将职业价值观教育从认识层面转化为教育行为层面, 促使其在职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加强对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的开发与设计[3]。因此,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强调教师育才育人的神圣责任感, 还要严抓教师授课的教学质量, 合理改变教学质量的评估要素, 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护生学习效果。虽然如表1所示, 尽管教师对护理专业较了解, 但仍要求教师经常在各种护理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 以便让教师体察到市场需求与岗位需求, 更好地开展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充分利用校园内有利条件营造职业教育氛围。除职业生涯规划课堂, 学校还应充分运用校内媒体如校园广播、刊物、网络等, 多途径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宣传。在形式上, 还可以适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晚会等, 使护生加深印象、增强意识、积累经验。

加强专业技能教学, 提升护生的从业与职业竞争力。如表4所示, 以“个人能力不强”表示执行职业生涯规划困难的护生高达53.56%。因此, 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 还需把专业技能培养作为关键进行安排。获得一项专业劳动技能, 不仅有助于达到中职教育的目的, 也有助于护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持续实施, 提高规划的实施质量, 防止护理人才的流失。

提高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在社会能力方面主要体现为社会责任感、积极性、主动性、自信心、宽容与团体工作的协调等。这种能力在职业者未来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是职业者的综合职业能力[4]。护生具备较强的关键能力, 可以提高其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 增强对进入护理岗位的信心, 有利于护生制订出更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持续从事护理职业提供可靠保证。

摘要:目的 探讨当前中职学校对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对策。方法 通过分发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 对护生及其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不能满足护生需要, 内容过于简单, 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结论 对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师生结合、远近期结合、动静结合、校内外结合进行循序渐进的一体化教育, 营造职业氛围, 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职,护生,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童山东, 唐高华.“学会做事”导向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1) :7.

[2]黄全明.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0 (5) :27.

[3]徐晶, 胡海群.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9, 9 (3) :93.

3.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三

一、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我校2012级房管、电梯、物业管理、建筑工程等专业的500名顶岗实习后的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一是学生实习后对自身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认知情况;二是学生对用人单位所需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认知情况;三是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评价,包括意见和建议。

问卷收到后,首先对问卷进行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收到有效问卷500份(其中男生260 份,女生235 份),有效率达99%,然后利用百分率统计方法对所有题目做出统计和分析。

1.学生对职业方向认识不清,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对自身职业发展缺乏清晰定位。

表1  学生对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认知情况统计表

你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吗? 比例 经过一年的顶岗实习,你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改变你的职业方向吗? 比 例

很清楚 35% 不会,我会继续在现岗位工作下去 35%

比较了解 20.2% 不清楚,暂时还会留在原有工作岗位 18.2%

知道一点 14% 不清楚,会去另外找其他工作 31.8%

不清楚 30.8% 会,会改变原来工作方向 15%

在校时,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规划吗?如:毕业后做什么? 比 例 经过一年的頂岗实习,你认为有必要在中职学习时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吗? 比 例

有非常详细的规划 28.3% 有必要,有利于为今后工作做准备 57.6%

有比较粗略的规划 38.3% 随便,无所谓 20%

偶尔想一下 22.4% 没必要,浪费时间 22.4%

从来没有想过 11%

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职业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认识还较模糊。经过一年的顶岗实习,仅有35%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表示很清楚,也选择不会改变职业方向,会继续在现岗位工作下去;而高达31.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46.8%的学生表示会选择改变原工作方向。由于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学生步入职场实习一年以后,显得迷惘,出现频繁跳槽和换工作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学生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模糊,对自身职业发展仍缺乏清晰定位。经过一年的顶岗实习,57.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中职学习时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20%的学生认为随便,无所谓;22.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教学中,虽然有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但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对规划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致使规划未能落到实处。

2.学生对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全面认知和了解。

表2  学生对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认知情况统计表

你认为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地位重要吗 比 例 你了解所从事职业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吗 比 例

重要,用人单位很看重 35.5% 很清楚 27.8%

一般,有就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45.2% 比较了解 26.9%

不重要,用人单位不看重 19.3% 知道一点 16.9%

你认为用人单位关心以下哪些素质能力?(多选) 比 例 不知道 28.4%

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42.2% 你认为用人单位关心以下哪些职业道德?(多选) 比 例

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38.9%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69.9%

分析判断能力 21.6%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8.8%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5.4% 和睦互助,团结协作 33.3%

独立工作能力 78.9% 勇于竞争,不断创新 27.3%

团队合作精神 38.2%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认知比较肤浅,缺乏深入的了解,并且未能与自己以后职业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要求,16.9 %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26.9 %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只有27.8%的学生很清楚,而28.4%的学生表示不知道。69.9%的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关心的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而关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勇于竞争和不断创新等方面不太重要。从而导致在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不适应工作环境、心理情绪波动比较大,在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职业素质不高,甚至个别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不遵守职业道德而出现违纪违法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认为专业技能学习是第一位的,忽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78.9%的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关心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独立工作能力,而认为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造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职业素养不太重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关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空泛,作为德育教师在教学中虽有所引导,但效果不佳。

3.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表3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评价统计表

你认为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你的帮助有哪些?(多选) 比 例 你认为中职期间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能否解决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各种就业问题? 比 例

帮助认识自我 65.8% 能 18.2%

帮助认识职业和就业 66.4% 不能 14%

帮助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 60.8% 能打下基础 67.8%

帮助掌握求职技巧(制作简历、面试准备等) 85.5% 你认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选)

比 例

帮助了解熟悉就业政策 70.3% 课堂活动教学为主 75%

帮助形成合理的就业观 60.32% 各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为主 35%

帮助获取就业信息 65% 到相关企业或实习基地学习为主 48%

专家讲座为主 33%

调查中发现,85.5%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掌握求职技巧(制作简历、面试准备等方面)有帮助;65.8%的学生认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能可以帮助認识自我;66.4%的学生认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加深自己对职业规划和就业的认知;67.8%的学生认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能为解决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各种就业问题打下基础。这说明现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就业、并确定可持续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学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两年的在校学习和一年的顶岗实习,你能对学校老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教学提一些意见和建议吗?比如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形式不够丰富,致使课堂枯燥,缺乏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削弱了学生对其的兴趣。二是教学评价形式多样,但流于形式,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所提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建议是:75%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采取课堂活动教学为主,并希望采用在各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到相关企业或实习基地学习和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41.3 %的学生认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比较好。

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对策

1.加强职业理想的教育,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发现,28.3%的学生对未来职业有非常详细的规划,表示只有粗略规划或没有规划的学生合计占到总数的71.7%。可见,中职学生虽然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所思考,但是多为空想,却无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真正起到指导的作用。在实习中出现当工作实际与职业目标不相符合的情形时,导致轻易改变职业方向、频繁换工作现象。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中,首先应该通过一些名人故事、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为了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德育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走访优秀毕业生、企业专家的形式,从这些成功的个案的成长经历中,吸取经验,感受到职业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只有在自己确定的职业方向中踏实、积极和坚持,才有可能实现。尤其作为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起点低,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职业方向上要有所发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坚定不移地长时间坚持。

在职业目标的引领下,结合自身个性特点,制订出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自我是进行职业规划的基础,对自我的认知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活动教学,还可以通过引入专业职业测评的资源,如:MBTI职业测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测评报告,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等,清晰地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劣势和潜能。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找到自身与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据此再制订出具体可行的职业发展措施。职业目标的实现,需要规划能够落到实处,并且注重规划的自我管理,摆正心态,坚持下去。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职业规划的管理和评价,为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基础,督促自己自觉践行职业规划,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2.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调查发现,仅有35.5%的学生认为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地位很重要,而64.5%的学生认为一般或不重要。可见,学生对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都还是停留在较为肤浅的认知上。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应该贯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整个过程。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也才有职业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不仅应学好专业技能,还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多走近社会、走近职业,通过兼职、走访企业、行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职业和行业的认知,在课堂上再进行分享、交流,让学生深刻体会并感受到企业需要的是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

不同的专业,对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德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意义。如:我校房管专业的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是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交流、沟通等。职业素质要求是熟悉房地产销售的基本流程和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房地产中介人员资格证;能吃苦耐劳,心理承受能力强等。学生了解以后出来工作所必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后,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为就业和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中搜集一些本校毕业生实习和工作的案例,了解到该专业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总结,以具体的事例来加深学生对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认识。另外,德育教师要利用校企合作资源的优势,组织学生走访、调查和参观相关企业的实践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从而对照自身,制定自身行动计划,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注重于表现性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多沿用传统的模式,依赖教师讲授为主,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仅停留在课堂范围,未能有效结合企业资源,缺乏实践参与性和针对性。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与探究、活动体验法、情境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来完成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如在教学中,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职业与外部环境的认知,让学生通过小组搜集资料、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因为这属于共性的问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通过课前的走访调查,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予以指导,集中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在“职业目标与职业发展路径”部分,可以通过选用我校毕业生的典型案例,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通过这些熟知的人或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单纯的理论说教总是不如亲身体验来得生动深刻,《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很多知识一定是通过实践和体验获得的。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可以应用“学习活动任务书”,以活动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成果评价为激励,将教师的被动“教”转化为同学们的主动“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共分为11个专题,以“学习活动任务书”的形式呈现。每个专题包括“课前探索”、“课中分享”、“课后拓展”等环节,根据教学进程完成相应部分,让学生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使他们能了解专业,确立职业目标和制定职业规划,留下成长的轨迹。

同时,职业离不开企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學应该让企业资源进入课堂,作为德育教师,要善于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可以将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两者结合起来。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如:简历的制作和模拟面试仍然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对于较为实际的内容,如:职业道德规范、专业职业认知等内容可以请企业的行业专家或者校友进行讲座,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参与性和指导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以检测学生的成长为宗旨,目标是促进学生成长,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在教学中,应重视和发挥评价的作用,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表现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具体可采用表现性评价(课堂活动参与表现占30%+活动任务书完成情况占30%)+终结性评价(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文稿占40%),并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文稿的评比活动。将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课程考核,并侧重于过程性评价,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增加学习的信心。同时,通过具体的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能有效解决问题,以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4.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四

一、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

(一)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很少是学校选聘的专业指导教师,大部分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辅导员以及部分教务处人员担任,甚至还有部分的指导教师是由一些因为专业课程的调整而处于“闲置”状态的老师担任,这些指导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不熟悉。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教学要求,这些非专业的指导教师不但很难符合这些要求,更满足不了专业指导的需要。除此之外,指导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结合社会实践,而很少有老师去对社会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教学资源除了教材就是一些网络事例,给中职学生指导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全面、不合理、不科学。

(二)教学课时短,教学内容单一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多,有职业决策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培养以及专业选择指导等方面,这些内容一一讲透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据相關资料显示,如今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课时很少,一周或者两周才有一节课,课时少使得指导教师不得不将教学内容进行压缩。很多指导课程老师只带领学生关注当下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教学范围变得极其狭窄。

(三)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有待完善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组织机构和组织制度不健全。当前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德育教研组或者招生就业办负责,这些不同的机构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均有着指导的功能,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和招生就业办,两者均有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的权利,但是这两者之间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安排却并未做到统一,在管理和领导上各司其职,造成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开展难以达到高效性和科学性。

二、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策略

(一)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中职学校要想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须先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首先,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选聘上,要选择专业的指导教师,不应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或者德育教研组等工作人员兼任。其次,针对新选聘的指导教师和学校已经在任的指导教师,要通过校本培训、教研培训、集中培训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程度和专业知识水平,并且在对指导教师的考核指标上也要不断加强考核要求。除了对专业知识的培训外,还要求指导教师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最后,学校要组织指导教师参加校外的实践培训活动,鼓励他们进入企业等进行挂职锻练,掌握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把握最新的就业信息,这样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才是有用的有效的。

(二)完善指导制度和指导机构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德育教研组或者辅导员担任,这些机构在管理和安排上不能做到统一,更有一些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直接由德育老师负责,辅导员和招生就业办等均不参加。指导制度不健全、指导机构不完善、指导效果不明显,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就业压力。为了提高就业指导的效率,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必须健全指导机制和指导机构。只有各个部门职责清晰明确,相互合作协调,才能保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质量。因此,中职学校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职业指导管委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进行统一管理和安排,管委会的人员由专门的指导教师和指导人员组成,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研究理论和实践。管委会人员通过借鉴一些比较先进的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指导制度和指导内容。

2、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管委会人员可以做一份调查问卷,例如,在问卷的内容设置上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学生喜欢的职业?毕业后想从事的职业?想在哪个城市就业?对就业后的薪资要求等。通过网上调查问卷或者由管委会委派各个班级辅导员进行发放调查问卷,对全校学生的职业期望做一定的调查。通过这些调查问卷,管委会人员就可大致了解学生的职业期望,进而展开有效的指导工作。

3、创建试验区,供就业和创业的人员使用。管委会的指导人员不仅要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试验区内训练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不断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个耗时长、任务重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学校应当强化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让这个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效和顺利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强化,一是中职学校,二是学生本人。

在中职学校方面,一方面,要重视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适当增加就业指导课的课时;另一方面,职业指导教师不能仅仅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关注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培养以及专业选择指导等,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就业指导教学要求。

在中职学生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就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笔者调查发现,现在很多中职学生对就业规划的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因此,职业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对身边朋友、同学以及亲朋好友做一个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这些人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薪资情况以及工作后的心得体会。学生通过这些调查之后就会认识到如今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思想观念就会发生转变,从而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理念得到强化,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减轻就业的压力。

当前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而很多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学校未来的发展都会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相关领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应当重视,通过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完善指导制度和指导机构以及不断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来提高职业指导的效率,达到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苏中洋.试论如何做好高职退役士兵的职业指导[J].人才资源开发,(18)

[2]李志辉.试论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内燃机与配件,2016(11)

[3]姚贵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31)

[4]张弦,吴娜.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素质提升的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2016(22)

5.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五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道德 法律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64-01

当前,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多种多样,很多教师都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为国家培养遵纪守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一些中职学校,依然存在着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重视不够,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导致学生职业道德缺失,法律观念淡薄。那么,如何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的时效性,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中职生职业道德水平

中职德育课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把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利用每周星期一国旗下的讲话活动,让学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动员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以生为本”的德育观

创造各种条件和平台,使学生有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互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懂得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如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浅薄、日常行为失范、法律观念淡薄等问题,可以通过文艺晚会、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板报评比、橱窗专题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感恩”、“爱国主义”、“法律知识讲座”或“法律知识问答”等主题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连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采用案例教学,既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发挥实践教学的形象性,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是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时性很强的学科,应紧跟当今法律形式的发展现状,结合当今立法发展的最新进程,将最新的法律精神和立法成果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时俱进,成为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毕业生。任课教师可以关注我国立法的新进展,“两会”有关法治建设的新提法,收集新案例,把它融入课堂教学中。如2015年震惊全广西的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南宁市原书记余远辉涉嫌受贿和钦州市原副市长陆钦华贪腐为焦点,讨论了他们的违法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另外,学校多参与一些社会开展的大型的法律宣传活动,拓展知识面。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法律知识问答竞赛;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与对犯人进行的社会公开审判,对犯人罪行的判定对学生也起了警示作用,促使学生学法、懂法和守法,激发他们的正义感,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

3.2 角色扮演课堂的情景活动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课的时效性,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合理的进行训练任务情景教学,根据每一个专业的特点,将实际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担任一个角色,并从这个角色出发,去完成各项虚拟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规律。角色扮演是实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自己扮演教师,小组其他成员扮演幼儿,进行幼儿模拟教学,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的顺利入职和职后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汽车专业开展的为本校老师服务的“美容洗车”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了实践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最后,我们应该将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教育结合起来。职业道德教育为法律教育服务的,而法律教育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我们应该用正确职业道德观念来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法律意识,用严谨的法律意识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深化。

6.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六

研究方案

一、为什么研究

1.适应中等职业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思考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认识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实现职业理想、达到人生目标的有力保障。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要求,坚定“天生我才必有用”、学好专业有前途的信心。

2.改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单纯依赖课堂教学的现状。

虽然中职学校现在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也仅仅依赖于一个学期共近40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按照大纲要求用足课时,且训练形式、评价方式都只限于试卷的卷面成绩,重理论轻实践非常明显,学生的厌学情绪明显。

3.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其初中阶段普遍不会被老师所重视,心里有较强的挫败感,不利于其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就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人的禀赋,开发人的潜能,达到注重学生的发展的目的。

所以,我们开展《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资源整合的研究》就是要贴近中职办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二、研究什么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调查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效果。

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调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教与学现状,为进一步探究有效教学策略做准备。

2、如何针对中职学生开展成功教育。

根据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挫败感,采用观看励志影片,听取成功人士成长经历,个人反思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这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3、如何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研究,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有效教学模式。

4、如何整合校内外职业生涯教育资源。主要着眼于如何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竞赛活动相结合。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中职学生,是指中等职业学校高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

2.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它是实施职业理想、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包括选择什么职业,以及在什么地区和什么单位从事这种职业,还包括在这个职业团队中担负什么职务,以及实现这些设想的措施等内容。

3.资源整合,是指对有利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校园资源的整合,它包括课堂教学策略、素材库的建立、系列讲座、课外活动的开展等。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

1.深入开展此课题研究,体现了“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

2.深入开展此课题研究,切合“有效教学”的趋势。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

1、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成功教育结合,增强学生发展优势和提升弱势的信心。职业教育不同于同阶段的其他教育,不是面对经过层层选拔胜出的学生,而是面对在选拔中失利的学生。因而,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全过程中,注重成功教育理念的渗透和成功教育方法的使用。

2、通过整合课内外、校内外教学资源,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发挥德育主渠道应有的作用。成为最受中职生喜爱的一门课。“职业生涯规

划”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生涯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职业生涯教育不仅难以通过一门课程的32-36个课时完成,而且需要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外出实训等。因而,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3、通过课题研究,整合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资源并合理利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五、综述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德育内容,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世界范围看,生涯教育问世时间不长,自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至今不过30余年。引进我国后,“水土不服”,几经波折。它的学科背景即使从职业指导理论诞生值日计算,也刚满一百年,与其他学科的历史差之千里。任课教师不但没有专门学此专业的,而且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没有学过此类课程,在各级师训基地中也缺乏既熟悉职业教育,又专门研究职业生涯的导师。任课教师虽然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相关比赛项目的经验,但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性质、任务的把握也可能不到位。更显不足的是,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只停留在课堂45分钟的教学上,实践性和针对性都较差。

职业生涯规划是实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载体。在帮助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过程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不但有利于富有职教特色德育内容的全面开展,而且有利于这些德育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六、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围绕专题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尝试、反思、检验、总结,以求整合符合中职学生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资源,形成体系。不求“面”上全面展开,力求在“点”上有所探究,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1.了解学生情况是立足点。2.改变学习方式是着力点。3.教与学的和谐是关键点。4.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是最终目标。

(2)研究方法:

1、资料查寻法:通过资料查找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取其长,补其短,正确定位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特色亮点。

2、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

3、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积累,积极思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

4、对比分析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比对,得出研究效果。

5、个案研究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案例分析,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研究保障措施

1、人力保障:课题组领题人有两次地、市级级课题研究的经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兴趣。以教研组组为支撑,聘请有关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

2、组织保障:以学科组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基于课堂,以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等为主要研究方法,适合于一线教师,参与人员和时间都有保障。

3、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和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

4、制度保障:建立课题组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开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研究,预期达成的成果为:

一是通过学情调查,把握目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现状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二是通过资料的收集与学习,深刻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三是结合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分析,研究出如何整合学校资源,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九、课题组成员

领题:张高峰

课题组成员:张高峰

十、研究阶段与步骤

第一阶段为申报、筹备、论证阶段。时间安排为2012年6月至9月。

第二阶段为开展研究。时间安排为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

第三阶段为深化研究、结题评估、展示评估阶段。时间安排为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 柳建营:《大学生就业指导丛书》,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2] 《加强中职德育工作就是加强中职生综合竞争力》,《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27日第2版

[3] 《中职课改:学得会用得上才是有实效的文化课》,《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4日第8版

[4]马新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第135页

宜兴市张渚职业高级中学

7.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七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化学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中职卫生学校化学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基础差、教学内容多、教学内容难、教学学时少、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化学教学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在教材处理、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进而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在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 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基础差而教学内容偏多、偏难

目前中职卫生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 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不会写, 再加上教材内容偏多、偏难, 使他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对所学内容不能理解, 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1.2 教学方法单调, 学生学习兴趣差, 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化学教学依然以讲授为主, 因授课内容多, 课时少, 导致“满堂灌”现象严重, 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昏昏欲睡、思想不集中等现象严重, 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因此大受影响, 难免会影响教学质量。

1.3 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法比较单一, 不及格现象普遍

现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为主, 而学生的平日学习情况为辅。这种评价体系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平日不努力, 到考试时死记硬背, 所学知识不扎实且动手能力差, 达不到教学目标。

2 解决的措施

2.1 调整教学内容

2.1.1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 既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 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中职卫校学生因化学基础差异较大, 比较适合分层教学。具体做法是新生入学后首先进行摸底考试, 了解学生的化学基础, 进行分层教学。拿出一定的时间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初中化学知识的补习, 使这部分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 树立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

2.1.2 降低难度

课堂教学难度的调控, 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难度过高, 学生不易理解, 学习主动性受挫。我们针对目前中职卫校学生的能力水平, 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 适当删减教材中部分过难的、与专业不相关的内容, 如无机化学原子结构部分、有机化学杂化理论部分等, 而对必修的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细化、分解, 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及其身心发展规律, 将教学编排顺序和内容做适当调整, 使教学内容和知识的逻辑顺序相符合, 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让学生的学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便于其接受和掌握化学知识。

2.2 改革教学方法

2.2.1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转换思维模式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化学课上引入多媒体课件, 可以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化静为动, 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改“灌输式”为“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2.2 增加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不同于其他实验, 它是由教师进行表演和操作的实验, 它能给学生以生动、鲜明、直观而又深刻的印象, 并在此基础上, 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过程, 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而教材中演示实验内容很少, 理论课和实验课过于分离。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充分准备、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增加演示实验, 甚至有时可以在教师监督指导下, 由学生来完成实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有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

2.2.3 实验和理论同时进行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及实验技能,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安排上一般是先讲理论后做实验, 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每一章节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但这种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不利于分散和化解教学的难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 把理论与实验结合比较多的内容安排在实验室中授课, 让学生边学边做, 使学生对知识由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这样可以降低教学难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突出“做中学”和“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如在讲授无机化学中的卤族元素、氧族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分析化学中的分析天平的使用、常用容量仪器的使用等均可采用这种形式。

2.3 改变评价方式

8.浅析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中职学生 德育课 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速,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中职毕业生而言,虽然首次就业成功率高,但是工作后不久,由于工资低、理想落差大、不适应企业管理、技术跟不上等原因,导致换岗率和失业率日趋上升,对于创业的学生来说,创业过程也是困难重重,创业成功者凤毛麟角。中职学生职业发展中面临着种种问题,如何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也成为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依托中职德育课的平台,重视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也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活动。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角色、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寻求最佳职业发展的途径,目的是通过提高个体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就业环境的变化。

中职德育课是中职学校的必修课程,职业生涯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职业生涯教学多流于形式,职业生涯教育并没有真正落实,很多中职学生明显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职业目标、没有职业生涯设计。作为中职德育教育主渠道的德育课,肩负着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重任。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必须依托中职德育课平台,全方位重视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的生涯规划能力。

二、紧跟中职德育课的任务,把握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向

《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规定了中职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1.科学选择职业,提高就业质量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4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在95%以上。但调查也显示,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一是专业对口率低,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工作不稳定,据上海一所中职学校调查显示,有52%的毕业生在初次工作6个月以内就更换了工作单位,许多毕业生尚未满使用期就换了单位;三是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根据调查,绝大部分企业提供的月薪只有1200~1500元左右。

就业质量低的重要原因是选择的盲目性,盲目的选择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不珍惜现有工作,加之工资低,学生在工作中缺乏上进心,跳槽现象频繁。学生在工作中没有成功感,在专业上很难进步、职场中难以晋升,最终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2.培养正确价值观,提升职业素质

职业价值观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职业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于职业选择、职业目标、职业态度等问题的价值评判、态度、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的种种不理想,归根结底是受错误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要重视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样才能激发其潜能,提高其職业素质与能力,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在工作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紧跟时代步伐,实现持续发展

中职教育要为学生的职业终身发展服务,中职学生走上社会不是中职教育的结束,相反,学校教育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才是对中职教育成果的真正检验。

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的情况表明中职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不强,这也预示着未来这些中职学生很可能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被淘汰的可能性极大。紧跟中职德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步伐,与时俱进,加强并推进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为实现中职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三、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优势,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德育课为主要平台,利用德育课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通之出,充分开展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发挥教学内容优势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中都开设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德育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任务都是为学生就业、创业做好准备。

(2)职业生涯教育理念渗透在德育课教学整体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技术性方面即方法步骤,并不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全部。职业生涯教育理念渗透在日常的德育课教学中,是经过认识的积累沉淀逐渐形成的。除《职业生涯规划》外,中职德育课开设的课程,既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又是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它融合了职业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继续教育等多方面的德育内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必然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3)职业生涯教育使德育课教学有的放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使德育目标更加具体、更加清晰,使德育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比如,性格—职业性格;法律—劳动法;理想—职业理想;价值观—职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创业观;道德—职业道德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整合了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让德育回到现实生活,使德育内容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德育立足于就业、创业的需要,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德育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2.发挥教育功能优势

(1)导向作用。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指导其行动,帮助其纠正思想中不正确的道德观、金钱观、名利观、就业观,逐步提高其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公民。

职业生涯在教育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与职业的基础上,让学生确立自己职业发展方向,指导学生更好发挥自身潜能,在就业、创业方面适应社会发展,并进行正确选择,更好地规划职业与人生。

(2)自律作用。德育不具有强制性,只能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对中职学生来说,就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律来实现。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对自我未来发展的规划,对学生的实际表现、目标进程等都没有监督机制,只能靠学生内心信念、自我约束、自我鞭策,这些都是内部心灵自律的过程。可见,德育和职业生涯教育都是靠提高学生修养和素质,通过自律才能实现。

(3)激励作用。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目标教育都是学生对未来蓝图的描述,是个人努力的方向。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在目标的激励下,形成一种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目标越是高层次的,其激励作用就越大。

通过德育课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理想信念能给人以明确的人生方向和无穷的力量,鼓舞人的斗志,激励学生在奋斗的过程中成长成才。

3.发挥教学经验优势

(1)教学原则一致性。德育课教学要遵循“三贴近”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等教育规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学生的性格、爱好出发,结合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理想,这是“三贴近”原则的体现。

中职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以后,能切实制订职业发展规划书,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教学理念先进性。德育课和职业生涯教育都坚持以人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

德育课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侧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立德树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目标,指导学生自己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注重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法多样性。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多样,在以多媒体为平台的基础上,更创设了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还有角色体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等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同样适用以上教学法。

重视和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中职教育与时俱进的体现。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紧跟中职德育课任务,明确其教育方向,依托中职德育课的平台,充分发挥中职德育课优势,服务于学生职业终身发展,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树新.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3).

[2]焦旭伟.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科技资讯,2012(20).

上一篇:教研能力研修班学习心得下一篇:高三政治的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