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五大机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精选3篇)
1.长寿区五大机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篇一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三、完善责任机制,量化发展民营经济的考核指标。严格的责任机制,是发展民营经济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我们着力建立完善了四项制度,强化各级发展民营经济的责任。一是规范考评制度。我们进一步建立民营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细化任务,量化目标,将发展民营经济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考核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总产值、销售收入、产销率、入库税金、安排就业等硬指标实行目标管理,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人手中有任务,把考核情况作为责任人的奖励、升迁的重要依据。按照责任制的规定,各级各部门群策群力,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税收高的民营企业。如白水高新技术项目区自2002年8月创建以来,通过边建边引,目前已引进丰达机电、金藤生物科技、新世纪玫瑰油、绿海木业、金丰橡塑、湖南宝达等8家企业,3家企业正式投产。二是实行政绩挂钩制度。一方面,实行“一把手工程”,以责任制的形式制定发展目标,分解到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成员,将发展民营经济的快慢与党政一把手的政绩大小直接挂勾,从而使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员都有任务压力、时间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通过考核评价,并把它用于干部的任免奖惩,奖勤罚懒,奖优汰劣,客观、系统、公正地评价干部的政绩,激励干部多干事、干成事,争创一流业绩。对年终考核达到标准、成绩显著的领导干部,采取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晋升工资、颁发奖金等形式,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对考绩较差的党政一把手,采取通报批评、媒体曝光、不予提拔调动等形式实行责任追究。三是坚持联合办公制度。每月的15、30日为联合办公日,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办公,凡不到政务中心联合办公的,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强化跟踪落实制度。对全县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由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牵头负责,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重点工作考核办联合督查考核,坚持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考核,定期听取和检查有关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近年来,我们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各兄弟县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努力促进ⅩⅩ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范文网【】
2.长寿区五大机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篇二
1. 强化产业支撑,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针对东丰县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县情出发,用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农业问题,坚持走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之路,努力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1.1围绕资源转化以工促农,加快工业园区化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靠工业拉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强县目标的根本也在工业。为此,紧紧围绕打造资源转化工业县,把发展壮大东丰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大企业、大项目、大园区建设,加快总量扩张和效益提升,实现以工促农目标,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1.1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建园区 在工业园区化进程中,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突出加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11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设立了省级工业集中区—东丰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3.41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健康产业、绿色化工、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汽车零部件、旅游等七个产业园区;重点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康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体系。
1.1.2加大投入,竭尽全力建园区 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依托这个有效载体狠抓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几年来,东丰工业集中区共投入资金3亿元以上,征用了1.06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实施了基础设施一号路、兴隆街北段、一号街、二号街及甲三路道路工程,绿化、亮化、标志性建筑工程,给排水、通信、供电等配套设施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五通一平”。
1.1.3强化服务,优化环境建园区 始终把优化软硬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营造全民支持招商引资的舆论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快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法制的市场环境。政府通过借资、出资、贷款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全程式一条龙代理服务。工业集中区的管理部门,也是服务部门。从企业入区开始,各种手续均由综合办在规定时间办结,不仅大大地方便了投资者,而且加快了企业入区创业的速度。到目前为止,工业集中区规划区内共有各类项目175个,其中:工业类项目120个。2006年以来,共新上、扩建投资超千万工业加工项目41个,招商引资累计到位额约40亿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四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工业集中区”。
1.2创新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
1.2.1建强龙头,增强带动功能 在对东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行科学审视定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做大做强健康产业、大力发展资源加工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和优势整合,做大做强了一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先后培育和发展了东丰药业、鹏翔牧业、东佳粮油、中志甜玉米、金城谷物、华粮生化有限公司、唐豆豆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产值超亿元的龙头加工企业。龙头企业的壮大带动了周边村镇农村经济的发展下,农民人均增收380元。
1.2.2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综合效益 为充分发挥境内水源无污染、地处黄金玉米带的自然优势,在全县重点发展20万亩优质特用玉米、20万亩优质绿色水稻和10万亩高油大豆。经过积极争取,建设了拉拉河镇42000亩标准粮田工程和三合乡28400亩的优质粮工程,从而带动了全县优质粮食产业发展,全县优质特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名牌开发战略,努力打造独具东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县已有9个乡镇的12个试点村共20万亩水稻申报了国家级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全县14个乡镇56000亩蔬菜被省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有57个蔬菜品种被认证为无公害蔬菜品种,唐豆豆公司生产的“速冻甜糯玉米”被国家绿办认证为绿色农产品。
1.2.3发展精品畜牧业,优化产业结构 深入实施“粮变肉”工程,加快粮食大县向资源加工大县和牧业大县的转变。依托龙头加工企业,围绕加快发展梅花鹿、肉鸡、黄牛这“三养”业,全面加强牧业标准小区和示范园区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2009年,全县标准化牧业小区达到112个,梅花鹿、肉鸡、黄牛分别发展到14.5万只、1800万只、67万头,全县牧业收入已经占整个农业收入的42.5%。东丰镇苗胜村是省级试点村,4年间共发展黄牛、肉鸡、生猪等标准化牧业小区5个,小区平均收入达到32万元。
1.3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载体,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住宅、农产品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创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在建设中,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推进村建设相结合,突出抓好城镇建设的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基础。在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区位条件、经济基础、资源优势等因素,综合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一方面,聘请省、市规划专家依据航拍和土地规划版图,着眼长远,科学安排好生产性建筑和住宅、道路等各项设施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加快构建小城镇的产业支撑体系,积极发展旅游、物流、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引导各类企业和农产品向小城镇扩张,引导农民向城镇流动就业,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能力,打造经济强镇。截止目前,全县小镇工商业户发展到7600余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万余人次,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0%。
2.注重民生改善,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
县委、县政府把改善农村基础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的惠民工程来抓,坚持城乡联动与农民的主体作用并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改善农村环境的实事抓实,好事办好,做到真抓实干,立竿见影。
2.1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初步建立设施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伊通河堤防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莲河堤防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了三合乡的省优质粮核心区建设、大阳镇省中低产田改造等一批农田水利重点建设项目,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投入资金5.2亿元,完成东那高速公路55.8公里的全部建设任务,建立起了东丰与外界联系的“大动脉”。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形成了覆盖全县城乡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截止到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100公里,全县229个村有222个村实现“村村通”目标。2010~2011年,试点村将全部实现组组通油路或水泥路。同时,投入950万元,修筑边沟80公里,并对村路两旁进行了绿化。四年来,省、市、县帮扶部门落实帮扶资金1380万元,涉及修路、村服务中心建设、绿化、改水、改厕、改栅栏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等44个项目。
2.2强化村容村貌改造 为切实改变脏、乱、差的面貌,结合实际提出试点村屯建设要达到“七化”标准,即住房砖瓦化、庭院围墙化、院路硬面化、村屯绿美化、畜禽圈舍化、饮水合格化、卫生标准化。目前,全县试点村镇共清理边沟3.5万延长米,砌护边沟1.2万延长米,修建栅栏1.1万延长米,修建公路53公里,建卫生厕所350多个、公厕15个,建垃圾点15个、垃圾箱10个,清理柴草垛1880个,新建村部6处,建绿化带29.6公里,栽植苗木2.4万株,旧房改造完成43户,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2.3强化农村社会保障 争取国债资金650万元,全县中小学共改建扩建校舍3.7万平方米,试点村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建立完善由农村贫困人口救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以来,每年用于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资金达40万元,每年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6万元,用于五保户的生活保障金达16万余元;狠抓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参合率达到95%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以及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多渠道投入800多万元,对21家乡镇医院进行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就医环境。
2.4强化农村清洁能源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引导试点村向清洁能源方向发展。2006年9月,省级试点村横道河镇合力村投资104万元,兴建了占地2500平方米、日产气300立方米的秸秆燃气站。受益农户300户,每年每户仅用80元就可以解决一日三餐的燃料问题,且环保清洁。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380个,僅2009年沙河镇盈仓村、沙河镇良纯村、杨木林镇城子村、东丰镇苗胜村等新农村示范村就兴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00户。2010年计划新发展沼气池500户,秸秆燃气站2处(二龙山乡沙河沿村、横道河镇联盟村),目前已开始施工。
3.创新推进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3.1强化政策引导机制 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优惠扶持政策,在农民建房用地和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供优质服务,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2010年县里将拿出300万元对新农村建设实行奖补,多投多补、不投不补,以此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严把“落实关”,通过建立包保制度,明确责任,强化对政策落实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真正落实。
3.2完善分类推进机制 对全县所有的村进行新农村建设全覆盖。不同的村确定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重点、不同的措施,在建设思路、政策扶持、领导帮扶上要面向全县,动员和组织全县所有的村镇全部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实现整体推进,均衡发展。
3.3完善帮扶机制 根据东丰县实际情况,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东丰县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由对村帮扶变为对乡(镇)帮扶,即每个县级帮扶领导带领几个部门和企业由负责一个乡(镇),对乡镇内的示范村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企业进行帮扶。同时,要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力争从每个省级帮扶部门中争取50万元以上,从每个市级帮扶部门中争取10万元以上,每个县级帮扶部门至少出资5万元以上,并帮助所帮扶的村上一个项目。县直部门年终达不到标准的不能参与评先。
3.4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四年来,围绕经济工作,不断建立健全了目标考核体系,严格考核,严格奖惩,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了乡镇经济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部门岗位责任制,新农村工作占整个农村工作的20%,组建督查考核小组,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如果乡镇或部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出现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给全县造成严重影响的,乡镇或部门主要领导转为非领导职务或降职使用。2010年县财政还将拿出50万元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突出者实行奖励,发挥激励作用。
3.长寿区五大机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篇三
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省经过上世纪80年代打破旧体制为特点的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探索,90年代以建立新体制为特点的国有企业和宏观体制改革实践和本世纪以来以完善新体制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农村综合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大大促进和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为加快我省全方位大幅度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的眼量要放宽、放大、放长远,不能只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和自己比。将我省放在全国的大盘子里,与发达省份相比,我们毕竟还是个内陆后发省份,改革攻坚的任务远未完成,影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并未消除:省属国企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任务仍很繁重;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和社会体制还不健全;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不高,档次低和功能弱;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进展比较滞后;对外开放度跟不上生产生活提高的需要。体制机制跟不上发展大形势的需求,反过来又影响到思想认识、创新精神、科学发展等前进动能的充分发挥,加深了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复杂构成和诸多难点。
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立足我们欠发达的实际,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后发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我省体制机制创新工作。
一、把省属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经济体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推进,着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
一是继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国有经济进入战略调整大格局。根据全省经济布局和结构性调整的总体思路,按照国有经济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战略重组调整,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应努力尽责,协调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快步伐,抓实抓准、抓出成效,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火车头的作用。
二是着力加快省属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攻坚步伐。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分类指导原则,加速攻坚。完成企业产权多元化、与政府部门脱钩和职工身份置换三大任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成健康发展机制。
三是加快市政公用等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步伐。鼓励大中型市政公用企业按照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方向,展开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支持中小型的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企业,采取出租、租赁、委托经营、股份合作或出让经营权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逐步形成国有、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平等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格局。
四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清理清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创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全民创业、中小企业成长和出口工程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努力促成加速发展态势,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大环境。
二、把统筹城乡发展与深化涉农领域改革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体制
一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推行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形成的债务问题。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工作。适时扩大“省直管县”试点范围。健全乡村两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乡村政权的正常运转。
二要探索改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多种有效方式。坚持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多种模式。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村在不断改革中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改善“三农”金融服务。长期以来,金融机构有急功近利、“重城市轻农村”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农”经济的起飞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金融机构改革重点之一,应解决好“三农”金融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全省角度讲,要建立省级财政、税收、信贷、农业、民政、水利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多管齐下,解决好农村流动资金创业资金奇缺的急切问题。
四要创新农业产业化机制。围绕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和完善产业化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扶持培育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搭建产销对接、银企对接、研企对接平台,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有效接应,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型机制。
五要加快构建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体制。开展统筹城乡发展、县域发展、小城镇发展和跨区域经济体建立等四方面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改革劳动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推动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展。积极创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和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和完善土地管理政策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把深化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增长的保障机制
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消除制度障碍,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取消和调整不必要的繁琐低效的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健全审改工作机制,设定新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完善政务大厅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网络审批系统。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解决好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州)和直管县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和财政困难地区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构建有利于地区协调发展的转移支付体系。调整和完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激励机制,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改革资源税制,以从价计征和保护资源的方法,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创新的财税政策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抓紧制订完善全省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等制度,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落实和管理。积极推进投融资市场化改革进程,大力培育各类投融资主体。争取在市政建设、文化场馆、旅游开发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加大政府对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的统一调控力度,探索建立效益效率双高的政府资金配置管理机制,逐步将产业投资无偿补助转变为有偿使用。高效发挥投融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应有职能。
四要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合理调整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建立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合理、监督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依据试点经验,拟定全省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国有资产管理等配套政策办法。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
四、把打造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与要素市场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健全市场体系
一要依托兰州是大西北的中心这个地缘优势,以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加快金融业发展。扩大金融开放,集聚金融机构,完善金融市场,发展金融事业。突出“招行引资”工作,积极争取民生、光大、华夏等银行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加快甘肃地方金融机构增资扩股步伐,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注册资本金,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深化改制重组提供有利条件。二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认真做好公司上市发展总体规划,抓好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和储备工作。切实加强对已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指导。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努力扩大企业(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探索发展各类投资基金。积极培育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加快期货市场建设,规范提高交易行为和市场竞争力。
三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以“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全辖区联网、信息共享”为目标,实现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业务的全程信息化。推动建成就业服务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和功能多元化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四要完善土地和矿产资源市场。积极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引导建设项目集约高效用地。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管理。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新机制和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
五要大力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服务等民间组织。鼓励企业和民间其他力量组建按市场化规则运作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通过专项资金扶持、政府采购服务等途径,促进它们向多样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五、把发展社会事业与创新公共服务结合起来,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
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探索制订城镇困难群体和高龄无保障老年人养老保障办法。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推进失地农民和村干部养老保险。指导有条件的农村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开展城乡一体医疗保险管理试点。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推进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工伤生育保险。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努力探索开展商业保险,发挥保险业对社会安定的保障作用。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力度,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公益服务能力。对已实施企业化转制的科研院所,建立省属开发类院所技术开发专项资金,加强其持续创新跃升能力。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省属开发类科研机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企业化转制步伐。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机制。
三是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按照普及义务教育、扩大高中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方向,尽快全部完成“两基”攻坚任务,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择优建设省级特色专业点、改造传统专业,推进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大力开展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复转军人的多形式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四是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从制度建设入手,解决影响我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省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努力缓解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的趋势。
五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省属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混合经济结构的文化企业。完善配套政策,加快转企改制、股份制改革试点。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发展人才市场、版权市场等文化要素市场。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充分调动全省文化资源,积极推动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凸显地方文化特色,满足社会文化需求。
六、把省委确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体制
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发展大城市,发展区域经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城市为中心,发展多种形式的城市间、区域间、省际间的经济合作是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主旨方向。具体实施好打造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和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鼓励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努力实现整体推进。抓好国家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机遇,支持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跨省区的经济合作,鼓励市州、县(区)之间的自主合作与协同发展。
二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争取将河西地区建设成为节水型社会示范带。合理确定农业、工业、城镇、生态用水的比例。抓好43个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逐步全面推进。
三是健全节能减排机制,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继续完善多元化的节能环保投融资机制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的财政激励机制。继续限制“两高”行业增长,切实落实差别电价的相关政策。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建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七、把扩大对外开放与创新招商方式结合起来,着力探索完善我省涉外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以改善投资环境为重点,以转变招商方式和加强服务为突破口,坚持内外资引进并举,“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一方面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境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努力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精心办好“兰洽会”和积极参加省外会展,改进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激励、协调、跟踪服务机制,继续改善投资环境,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拓宽内外合作渠道,激活全省经济发展内外两方面的动力与资源。
二是要制定鼓励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优惠政策。应设立产业梯度转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我省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产业转移项目贷款贴息,支付产业转移促进活动经费,增强产业转移承接承载能力。鼓动吸纳东中部开发区与我省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将我省的土地优势、资源优势和东中部的产业优势和管理优势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动发展、合作共赢。加强对开发区规范指导,努力使我省的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34个省级开发区成为全省加快发展的生力军、孵化器、示范园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