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共10篇)
1.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 篇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跃巍
写在课前的话
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和控制的重点,也是社会最近比较关注的话题,耐药菌的防控也越发重要。包括监测、分析来源,类型,以便制定相关控制治疗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知晓耐药菌防控的常见问题有哪些,明确耐药菌防控的内容和要求。
一、细菌研究发展史
(一)百年细菌学史
细菌在35亿年前就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之上。这么多年来和我们人类共生共
存。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会引起疾病。这种说法在 2000 多年前被人们斥为异想天开。因为当时人们根本无法去了解肉眼所看不到的世界,也不了解人为什么会得病。
从细菌学的发展史上,有几个重要的人物,他们为细菌学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665 年,英国的罗伯特·胡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显微镜观察的时候,发现在树木中的切片的有很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看见细胞。
1674 年,荷兰的布商列文·胡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高倍显微镜看到了完整的活细胞。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日常喝的牛奶是所用的巴氏消毒法的发明人----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巴斯德,他是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也是巴斯德第一个成功的制造了疫苗用于疾病的预防。
(二)划时代的发现 以前很多病人莫名其妙的是死去了,人们无法知道发病的原因,也找不到治疗的办法。直到 1928 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让人们对感染性疾病有了第一个治病的根本手段。
(三)耐药菌的出现
但是在青霉素发现仅仅 5 年以后,青霉素对一部分葡萄球菌就不起什么作用了。那时候人们对耐药的机理还没有什么认识,只是不断的去研制新的抗生素来对抗越来越多的致病菌。很多细菌在新的抗生素的作用之下,逐渐的被人类所制服,但是细菌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努力,通过变种来进行抵抗人类的进攻。所以人类虽然在不断的发明新药,同时也在造成细胞细菌新的变种,也可以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在不断发现新的抗生素的同时,在促使对手自身进行改进,是我们逼迫着新的细菌越来越多。那么这场竞赛就在这种不断升级的斗争中进行着。
现在我们知道很多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如果说昆虫、老鼠只是和人类争
夺粮食的话,那么细菌却是在和人类争夺生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面对细菌呢?
(四)细菌的协同进化理论
达尔文对人类进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经提出过协同进化学说,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免疫力有着广泛的差异,免疫力低的人被传染的机率就比较大,能留下后代的总是一些免疫力强的人,其后代免疫力就越强,这也是自然界对人的自然淘汰。那么一代又一代很残酷,也是很仁慈的自然选择,造成人类越来越强大,免疫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在人类强大的同时,在微生物世界里,也是传染性强的细菌更容易生存下来,所以细菌的传染性也越来越强。这就是达尔文所提出的协同进化,对每一类生物都是如此。
二、细菌的认知
(一)前人对细菌的认识 医疗界曾声称战胜了传染病,但变成了幻觉。” ——舍温•纳兰德《死亡的脸》
有迹象表明,细菌是“聪明的小魔鬼”,其活动之诡秘连科学家也从未想到过。——斯特利•法尔科
抗生素的使用在有记载的生物学史上空前地激励了进化变革。——斯图尔特《抗生素的悖论》
年代人们的感觉是我们已经征服了每一种传染病。——托马斯•比姆博士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真的完全认识清楚细菌。在日常的治疗中,可以知道病人是因为感染所造成的疾病,但是医生通常在没有证实细菌感染之前就开出了抗生素。每一次使用抗生素,都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其实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对抗生素的滥用,加速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不是万能的灵药,其实这一点每个人都清楚,特别是医务人员。
(二)耐药菌株检测及来源分布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检测网,目前一直在对全国的耐药情况进行着监测,下面图片是 06年-07年监测的结果。在这个,临床分离细菌的数目是 10.8 万株,其实革兰氏阳性菌占 30%,其他 70% 是革兰氏阴性菌。
从细菌的来源看,列在第一位的是痰,其次是尿,分泌物、引流液、脓和血液标本。在我们国家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从全国各地区分离细菌的情况来看,MRSA 的发生率不管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北或西南地区目前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数量,至少都在 40% 以上,那么 ESBLs 的发生率目前来说各个地区虽然说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最低的也达到 15% 以上。
(三)细菌菌株分类及耐药率
革兰氏阴性菌的分布,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占 28%,铜绿假单胞菌占 18.3%,肺炎克雷伯菌占 14.1%,鲍曼不动杆菌占 10.2%。
革兰氏阳性菌的分布中,以葡萄球菌菌属为主,第一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26.8%,其次是表面葡萄球菌,占 15.4%,溶血性葡萄球菌占 20.7%,其他的葡萄球菌占 8.2%。
细菌耐药率的分析,对大约 2 万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所做的耐药性分析中,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加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外,其他的抗生素耐药率都在逐渐升高,甚至有的已经达到 70% 以上,平时用的比较多的,头孢二代,头孢呋辛耐药率是 62.3%。
对大约 1 万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来看,也仅仅是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坦耐药性较低,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性达到了 45.9%。
对近1.4 万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析来看,整体上包括头孢哌酮加舒巴坦,耐药率也达到了 20% 以上。整体来说耐药率都是在 20%-30%。
对 7600 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析,耐药率也是比较高的,很多抗生素都达到 40% 以上。对大约 1 万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外,其他的耐药率都很高,甚至达到 70%-80%。
三、多重耐药菌常见问题
(一)多重耐药定义
多重耐药,简称 MDR,指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耐药,如果现有的或者可以获取的所有的抗菌药物都耐药,称之为 TDR,即泛耐药。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者肺炎克雷伯菌,对以 7 种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喹诺酮类、氨基耐类和多粘菌素类药物中,至少 5 类耐药,称之为 MDR,多重耐药。如果对上述 7 类抗假单胞菌抗生素均产生耐药称之为 TDR,称为泛耐药。
多重耐药是指()?
A.对现有所有抗菌药物耐药
B.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C.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D.对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A.对现有所有抗菌药物耐药 B.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C.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D.对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近年来多重耐药传播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
一,对此,医院采取了那些应对措施?
最近从新闻报道中报道,“超级细菌”来了,给社会了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多重耐药菌防控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医务人员通过对耐药菌的监测、分
析,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方案。目前,耐药菌感染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实只要做好日常医疗工作中应做的工作,完全避免耐药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也可以减轻耐药菌在医院里包括社区广泛的传播。
2.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新生儿科送检痰及其他标本。
1.2 仪器和试剂
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DL-96细菌测定系统, DL-96STAPH试剂板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1.3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由河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4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我院新生儿科分离的50株多重耐药菌进行结果分析。
2 结果
2.1 标本类型及比例
痰液标本48例, 占96.0%;血液标本1例, 占2.0%;其他标本1例, 占2.0%。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检出29株, 占58.0%;普通病房检出21株, 占42.0%。
2.2 耐药菌株构成及其分布
耐药菌株构成及其分布见表1、2。
2.3 细菌耐药情况
见表3、表4。
3 讨论
本次送检检测结果显示, 我院新生儿科标本类型以痰液标本为主 (占96.0%) , 可能原因为新生儿因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来就诊的比例较大, 且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检出率 (占58.0%) 比普通病房高 (42.0%) 。推测原因为新生儿科重症监护患儿住院时间长, 其使用抗生素的频率较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危重患儿救治的重点, 在此发生医院感染的程度也较为严重。因此, 应加强各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规范化操作, 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避免菌种的播散[1,2]。
从耐药菌的构成来看, 我院新生儿科的多重耐药菌以G-菌居多, 占84.0%, 耐药菌株数位于首位的为肺炎克雷伯菌, 占44.0%, 其次大肠埃希菌 (占28.0%) , 第3位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占14.0%, 以上数据与已有的报道[3]一致, 提示临床医师在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时要综合考虑细菌的耐药性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规范用药。
据药敏试验来看, 对大肠埃希菌 (产ESBLs) 和肺炎克雷伯菌 (产ESBLs) 作用最强的一类抗菌药物是碳青霉烯类药物, 可作为重症感染患者的首选药。另外加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头霉素类药物 (头孢西丁等) , 可作为次选[4,5,6,7]。近年来, β-内酰胺酶类药物如头孢三代药物的广泛应用, 使细菌产生了较强的耐药作用, 不同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呈正相关[8,9,10], 提示患者应选择较少种类的抗菌药物, 以降低耐药菌数。
为更好地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可在我院开展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定期对我院耐药菌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对不规范用药及时干预, 不规范操作及时制止。一旦检验科发现送检标本中有多重耐药菌株存在, 须当日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 由药剂科委派临床药师, 联合院感染管理科, 实地分析, 制订诊治方案, 若某科室或某患者送检样本中连续培养出三次以上耐药菌株, 医院启动应急预案。
综述所述, 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不容乐观, 应引起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防控多重耐药菌, 加强多学科、多部门的共同合作,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操作流程, 避免滥用引起的耐药菌株的泛滥, 确保患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荣菊芬, 周丽珍, 孙维敏.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环境因素及干预措施[J].重庆医学, 2012, 41 (8) :793-795.
[2]贾会学, 贾建侠, 赵艳春, 等.某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社区发生感染的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2, 11 (1) :21-24.
[3]耿蓉娜, 温婵, 孙立新, 等.重症监护病房与普通病房多重耐药菌分布比较[J].河北医药, 2012, 34 (6) :926-927.
[4]张友平, 钟华, 荪黎明, 等.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的现状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 (1) :18-19.
[5]张昭勇, 李显东, 吴均竹, 等.201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6) :84-86.
[6]陈宏.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5) :510-511.
[7]刘丽珍, 邓双艳.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干预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 (2) :135-136.
[8]范虹, 李彦锋.多重耐药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3) :298-299.
[9]蒋述科, 李春凤, 罗彪峰, 等.多重耐药菌的监管与医院感染暴发的相关性分析[J].华夏医学, 2011, 24 (4) :448-452.
3.多重耐药菌的呼吸科病房管理 篇三
【摘要】呼吸科老年患者多,且应用抗生素、激素。一方面易于产生耐药菌,另一方面容易引起耐药菌在呼吸科患者中的蔓延。在临床上,如何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的泛滥是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病房管理;多重耐药菌
Multiple bears the medicine fungus the breath branch hospital ward management
Wang Yi Hong
【Abstract】The breath branch old age patient are many, and using antibiotic, hormone. On the one hand easy to produce bears the medicine fungus, on the other hand easy to cause bears the medicine fungus in breathes in the branch patient's spread. On clinical, how to complete the disinfection quarantine measures, prevents to bear the medicine fungus being in flood is the management key point.
【Keywords】 The hospital ward management, multiple bears the medicine fungus自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发现了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后(MRSA),尚庆幸有万古霉素可以做最后的屏障。继而又发现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以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泛耐药不动杆菌(PDR-AB)、产%SBL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XTB)等层出不穷;演变到如今的带有NDM-1“超级细菌”。“超级细菌”的出现无疑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2010年下半年始,我科已有三位患者痰液分别培养到MRSA、全耐药的鲍曼不动菌和全耐药的绿脓杆菌。多重耐药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一旦出现,就会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中任何物品上,或寄居在医院内人体上,很难被拔除[1-2]。呼吸科的患者平均年龄在70以上,且普遍应用广谱抗生素,有一部分应用激素,免疫力低下,存在医院感染爆发的高风险性。如何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的泛滥是管理的重点。通过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以上三位患者两位出院,一位转科后,未有相同病例出现,特总结如下:
1重点监测,及时发现
多重耐药菌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相关,好发于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等。ICU、呼吸科、神经外科已是耐药菌的高发科室。对重点病人重点监测,正确留取标本,及时发现,以便采取恰当的隔离措施。
2业务学习,正确认识
一旦培养到耐药菌,院感科会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科室。利用晨会交接班时机医护人员共同学习耐药菌病人的隔离措施。同时使医护人员对“超级细菌”有正确的认识。它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发病的主要是抵抗力低的人群,对普通人群不会产生大的危害。预防的措施最主要的是注意个人防护,尤其是正确洗手,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3多方沟通,达成共识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耐药菌的危害性以及可预防性。使其理解我们采取隔离措施的必要性。从而消除对耐药菌不正确的认识,解除不必要的恐慌和抵触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4严格制度,实施隔离
4.1根据病区的病人数、耐药菌的种类采取床边隔离或单间隔离,在床头和房门上贴上醒目的标识。提示需“接触隔离”。当不能集中相同多重耐药菌的病人时,把多重耐药菌病人与获得多重耐药菌危险性低、感染可引起不良后果危险性低以及可能只是短时间住院的病人安置在一起[3]。
4.2门口放置免洗手消毒液,接触患者前后及时用免洗手消毒液洗手,再予流动水洗手。同样教会家属。
4.3医护人员查房、操作尽量放在第一或最后。听诊器使用后及时用酒精棉球消毒。
4.4床尾放置双层黄色垃圾袋。凡接触患者的一次性用物或感染性用物均放置于此,不带出病房。黄色垃圾袋每天扎紧后贴上醒目标识后焚烧处理。更换下来的床单、被套用双层黄色垃圾袋扎紧,贴上醒目标识后送洗衣房处理。如怀疑有体液污染到工作服的操作如吸痰、抽血等,穿隔离衣。
4.5患者标本用密闭容器运送[4]。床头放置锐器盒、剪刀,接触患者的利器均单独处理。
4.6日常操作所需的用物专人专用,如静脉输液盘、压脉带、吸引器、湿化瓶、口表、夹输液巡视卡的塑料板等。浸泡桶也是专人专用,配置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用于消毒压脉带和湿化瓶。
4.7根据环境SOP,拖把专用,地面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清洁。重点清洁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栏、床头柜、门把和直接接近病人的设备[3]。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消毒抹布擦拭,监护仪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抹布也专人专用。
4.8避免使用公共用物,如微波炉。避免通过饮食传播。
4.9终末处理 患者出院或转科后病房予紫外线消毒1小时。地面、床头柜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清洁。床褥用床单位消毒器消毒。
通过上述管理,医务人员对耐药菌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消毒隔离措施也能正确应用掌握;同时取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很好的控制了耐药菌在我科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宏沛,孟灵,王鸿纬,石瑞芳.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易感因素的临床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2):145
[2]林冠文,刘瑛,刘縕婷,等.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控系统的建立与管理[J].中华现代管理杂志,2009,7(1):35
[3]吴凡,吴安华编译.美国HICPAC医疗保健机构多重耐药菌管理指南(2006)[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1
4.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 篇四
一、病房消毒管理:
1、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的物表消毒擦拭:桌、椅、电话、对讲机、电脑键盘、鼠标、治疗车、病历、诊疗用具(血压计、听诊器、皮尺等)。
2、病区所在地面:消毒液拖地。
3、病房的床、床头柜、桌、椅、门窗、门把手、窗帘、墙体、厕所瓷盆、墙体、水管、水笼头、衣叉、电视机使用消毒液擦拭。
4、拖把定点悬挂放置、有标识。
5、抹布:一床一巾,清洗消毒后晾挂。
6、床褥、枕心、棉胎、终末消毒使用床单位消毒机。
7、空调机滤网清洗,外表消毒、擦拭。
8、监护仪、微量泵等仪器的表面、导线、袖带、探头、仪器装载车或架等用消毒液擦拭。
9、平车、轮椅每日二次湿式擦拭消毒,每日更换床单一次;凡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用后必须立即消毒,更换床单。
二、医护人员管理:
1、手卫生:
①接触病人前手消毒,诊疗用具,如听诊器、电筒、扣诊锤,皮尺及专科诊疗用具等先消毒,接触病人后,再消毒手及物品。
②换药、管道的管理等侵入性的诊疗护理操作:手消毒戴薄膜手套/外科手套操作脱手套手消毒。
③接触病人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等护理操作:手消毒戴薄膜手套操作脱手套手消毒方可接触治疗车及记录
2、工作服、帽子:
①凡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应立即更换工作衣、帽、口罩。②凡首次进入新病区实习、轮科、转科的医护人员(包括实习生),必须更换干净工作服。
③被分泌物、排泄物、血液污染的工作服、帽、口罩,需立即更换。
三、重症病房陪人管理:
1、重症病房:设置隔离衣、鞋。
2、陪护人员限制,每床1人、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
3、探视人员:仅限每次每床1人,穿隔离衣,换鞋,戴帽,口罩进入。
四、鞋架/柜管理:
1、每月清洁、整理、无主鞋清除。
2、各自护士鞋保持清洁。
五、污物处置室:
1、各种标识清晰。
2、拖把一钩一悬挂,有标识,拖桶配套。
3、浸泡消毒的容器,有消毒液配比刻度。
4、存放标本架,每周清洁。
5、垃圾储存桶加盖,每周清洁一次。
6、凡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被服、衣物,使用双重黄色垃圾袋装,贴上科室、多重耐药名称,封包外送。
六、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管理:
1、已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实行接触性隔离。
2、尽可能放置单间,最低限度实行床边隔离。
3、床头柜设置薄膜手套、手消毒液,床下放置脚踏垃圾桶,装医疗感染性垃圾。床尾悬挂多重耐药标识提示牌。
4、病历贴蓝色标识,不带入病房。
5、医务人员诊疗、护理、穿隔离衣,戴薄膜手套,接触病人前后洗手,设置专用诊疗工具。
七、消毒液选择及使用: 1、0.5%—1%含氯消毒剂与70%—75%乙醇溶液,物表擦拭,每日二次,二者交替使用。
5.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 篇五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为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报告
1、临床科室 各科室医师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
2、检验科 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并登记在《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表》(附件1)并报院感办。
3、院感办每天到微生物实验室收《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表》,然后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4、医院感染突发事件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则按照《医院突发医院感染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处理。
二、控制措施
临床科室根据回报的检验报告单结果,在隔离房间门上或MDRO患者的病床栏挂接触隔离标识,由科室负责人负责病区内的MDRO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感控医师(质控医师)和护士(质控护士)应积极配合。
(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污染的危险因素。
(二)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4、分组护理: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5、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必要时戴防护面罩。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6、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
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消毒剂进行擦拭。
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他们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把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样应该依据以上方法进行清洁消毒。
9、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三)加强环境卫生的消毒
对于收治多重耐药菌患者和定植患者的房间,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每日1次。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因根据细菌微生物的培养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当医院感染为质粒暴发时,应根据细菌耐药性,严格控制某些抗生素的应用。
(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规范
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摘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六)医疗废物的管理
锐器置锐器盒中,生活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其余医疗垃圾放置在黄色医疗废物专用袋中集中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监督、处罚
院感科每天按照检验科填报的《医院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表》到科室监督MDRO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填写该表上相应的栏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并与科室负责人进行沟通。对MDRO的患者进行追踪,每周应到相应的科室不少于2次监督MDRO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直至解除隔离。
6.多重耐药菌试卷 篇六
姓名:单位:科室:
一、单选题
1、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常呈现()
A短暂性 难治性 B 单一性 易治愈 C 复杂性 难治性
2、临床科室应根据感染相关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A细菌鉴定结果、耐药监测结果B 患者体征、医疗经验 C细菌鉴定结果、医疗经验
3、耐药菌控制和感染相关细菌耐药性监测会议商榷每()一次
A 一季度 B 一年 C 半年
4、以下属于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是()
A B-lactanase、CRE B ESBLS、HLAR C MRSA、VRE
5、多重耐药菌是指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
A 一类以上 B 两类或三类以上 C 两类以上
二、判断题
1、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应进行房间隔离,使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及所有物品应专人专用,专人护理,做治疗时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接触病人后严格落实手卫生。()
2、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住过的房间不需要经过终末消毒便可继续使用。()
3、多重耐药菌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应专门标明,做双消处理后方可使用,用过的被、褥、被服等要标明,装黄色垃圾袋双消处理,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拖擦。()
4、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范围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酶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结合分枝杆菌。()
5、对于短时间内发生在同一病区的超过一例同种同源的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未必要上报相关管理部门。()
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培训试卷
一、单选题
1、C
2、A
3、C
4、C
5、B
二、判断题
1、√
2、╳、√
7.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ICU 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9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 008例, 女900例;年龄5~90岁, 平均年龄 (57.8±15.5) 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700例, 呼吸系统500例, 心血管疾病350例, 严重创伤300例, 其他58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 具体方法如下。 (1) 组建MDRO控制小组, 成员包括:ICU主任、护理长、责任护士、专职医务人员、微生物实验室人员、院感科人员及临床药学人员等, 通过探讨病例资料并结合临床制定出MDRO防控单; (2) 设计MDRO防控手册, 内容包括:MDRO报告机制、监测制度、流行病学调查、抗菌药使用、协和管理机制、培训制度、控制与预防方案、会诊制度、部门职责、隔离与控制方案、病例监测制度等; (3) 全面开展ICU室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 包括组织医护人员进行MDRO相关知识培训, 定期进行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考核, 医护人员的考核成绩与绩效相结合, 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管医师对所管ICU患者行咽拭子检验, 以区分感染性质;当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出MDRO感染后, 全面上报给院感科;制定菜单式MDRO防控单, 内容包括:防控方法、时间、责任人、评价人、评价日期、隔离标志的使用情况、病原学检验时间与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手卫生情况的评价等;责任护士将防控单放于患者护理病历中, 及时对防控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 并做好跟踪管理干预;上级管理人员对下一组人员进行工作督导检查, 详细记录防控方案的完成情况, 以此保证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在临床中的实践效果;小组每3个月召开1次例会, 通报3个月内的MDRO感染情况, 并对特殊案例给予分析, 评价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 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坚持落实持续性质量改进制度。
2 结果
本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3.42% (256/1908) , ICU留置时间为 (6.25±1.55) d。256例MDRO经积极的治疗好转后转科, 未发生ICU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传播情况。
3 讨论
ICU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科室, 主要承担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然而, 由于ICU患者具有体质较弱、免疫力差等特点, 所以是院内感染较为突出的群体[2]。研究发现, 抗感染药物的滥用与不合理应用是MDRO不断递增的主要原因, 而目前国内医院机构普遍缺乏完善的MDRO预防与解决措施[3]。因此, 制定出系统、全面、实用的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 强化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十分必要。
传统MDRO管理方案缺乏针对性的措施, 各项操作缺少监督机制, 且无完善的评价体系;同时, 医护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由于部分医务人员缺乏临床工作经验, 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较为淡薄, 所以易使ICU多重感染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 忽略了MDRO的管理, 这些因素均会提高MDRO的发生概率。我院ICU 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主要采用集约化管理理念, MDRO控制小组对ICU患者给予重点防控, 尽最大能力为其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彻底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 继而控制感染概率。可见, 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强化MDRO的防控效果, 缩短ICU留置时间, 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研究显示, 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和预防感染的意识是预防MDRO的重要手段。
总之, 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降低ICU室MDRO的发生率,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 (MDRO) 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方法 以我院ICU收治的19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 即成立感染控制小组, 制定MDRO防控手册, 全面落实病原菌检验, 完善监督制度及评价制度等。结果 感染率为13.42% (256/1908) , ICU留置时间为 (6.25±1.55) d。256例MDRO经积极的治疗好转后转科, 未发生ICU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传播情况。结论 MDRO预防与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降低ICU室MDRO的发生率,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俞桂珍, 王惠姣, 叶旭琴, 等.ICU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的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 2013, 18 (1) :61-64.
[2]张菊珍, 张妙冉.PDCA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 2015, 32 (16) :58-59.
8.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 篇八
1、多重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同时耐药(每类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细菌。
2、广泛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广泛耐药菌(Extensiv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XDRO)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3、全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全耐药菌(Pan-Drug Resistant Organism,PDRO)是指对目前所做的所有体外药敏试验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
4、β-内酰胺类药物是否同时“一类”抗菌药物?
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均为单独一类。
5、如何定义为对一类药物耐药?
对一类抗菌药物中其中任何一种耐药定义为该类耐药。
6、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是否包括天然耐药?
多重耐药菌定义中的“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仅指获得性耐药。
7、MDR、XDR、PDR三者是何种关系?
MDR包含XDR、PDR。
8、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⑦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
⑧艰难梭菌(CD)等。
9、哪些多重耐药菌需要接触隔离?
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②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产NDM-1和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⑤艰难梭菌(CD)等。
10、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①危重患者入住ICU;
②长期住院患者;
③既往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④插管或侵袭性操作(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经鼻胃管、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⑤免疫抑制剂使用„„
11、多重耐药菌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主要是接触传播方式,如通过:
①污染的手
②污染的医疗用品
③污染的医疗器械
12、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及重点人群有哪些?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有: 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
重点人群有: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特别是意识障碍、入院时基础功能差(肾功能不全)伴有相关基础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缺乏、接受侵入性操作等患者。
13、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有哪些?如何实施? ①临床科室根据耐药菌检出结果,必须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防控措施,由病区护士长负责监督病区内的多重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
②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MDRO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可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③接触隔离标识为蓝色标识,可在病房、床旁或病人腕带等处使用隔离标识。当实施床边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MDRO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
④应尽量减少与MDRO感染或定植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患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⑤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有可能与患者大面积接触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加穿隔离衣及佩戴防护面罩。
⑥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尽量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湿巾或选用其它消毒剂进行消毒。
⑦接触患者后的仪器设备(如拍片、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应进行消毒。⑧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病室,其清洁、消毒用品(抹布、拖布等)应当专室专用;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设施设备表面,每天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⑨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
⑩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症状好转、治愈或连续两次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14、如何做好MDRO监测工作?
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定期公布相关情况。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1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15、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至少每半年公布1次细菌分离情况及耐药性,至少应包含哪些信息?
①全院各种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比 ②全院临床分离菌的标本来源及分布
③临床常见标本病原菌的分布
④常见临床分离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⑤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⑥各重点病区重点监测医院感染病原体检出情况。
16、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有哪些?如何处理?
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听诊器、体温表专人专用。
17、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餐具、被服、垃圾等如何管理?
①餐具:应做到个人专用、不使用他人的餐具或与人共用餐具;
②被服:全部用过的被服应该在原地打包,不能在病区进行分类或洗涤;污染严重的被服应该使用防渗漏包装袋;收集被服的工人应该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如手套等;污染的被服应严格执行常规被服清洗消毒流程。
③垃圾:病人的生活垃圾未证实一定具有传染性;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18、何为多重耐药菌定植?是否需要治疗?是否需要执行接触隔离?
MDRO定植是指在患者送检的临床微生物学样本中分离出MDRO,但没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脓肿等,排除污染,即判定为定植。定植可以在呼吸道、皮肤、开放的伤口等部位发现。MDRO定植,不需要治疗,但要执行接触隔离预防控制措施。
19、何为多重耐药菌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包括各系统的感染,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手术部位等,相应部位临床微生物学样本分离出MDRO,并符合该部位感染的临床诊断。
20、MDRO防控需要多部门协作相关方有哪些?
9.多重耐药菌试题与答案 篇九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多重耐药菌: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药敏试验的目的:是检出细菌的耐药性,确定病原菌对哪种药物有抗药性,避免医生将其做为治疗药物。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卫生部要求加强监测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2、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要求对主要目标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向医务人员通报预警信息;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结果选用;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4、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低于(80%)。
5、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
(30%~40%)为通过医务工作人员的手,(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及工作人员携带等。
6、自然咳痰法以(晨痰)为佳,用(冷开水)漱口后用力深咳出(肺)部的痰,吐至无菌容器中送检,痰量不得少于(1)毫升。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患者应采取那些隔离措施?
答:医务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接触隔离措施:⑴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⑵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⑶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⑷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操作后,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进行手卫生;⑸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⑹加强病区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2、对多重耐药菌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
10.多重耐药菌试题1 篇十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和、等。
2、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 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3、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应首选 隔离,没有条件的可选 隔离,但不宜与有、或 的患者安置同一病房。
4、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的 或 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5、抗菌药物分为、、、、等几大类。
6、接受限制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小于,接受特殊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小于。清洁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得超过。
7、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气管插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8、直接接触患者的诊疗器械应,最后进行终末处理。
9、对床旁诊断仪器使用后应用 擦拭;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应用 擦拭,每天。
10、多重耐药菌患者症状 或,方可解除隔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和艰难梭菌患者必须连续 次标本间隔 未检出致病菌方可解除隔离。
二、多选题
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
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
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正确的是?()
A、应对感染MODR病人采取单间或床单位隔离,床单位隔离患者在床边挂“MDRO感染标识牌”。
B、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感染病房。
C、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 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
D、MODR肺炎或呼吸道定植者应立即转科或转院。
4、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 物质时应戴手套。
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5、预防和控制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C、当病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检查其他患者所用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停用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D、治疗MODR感染病人首选高级抗菌药物。
三、简单题
【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推荐阅读:
常见传染病、多重耐药菌预防隔离措施07-09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措施10-24
多重耐药菌防控试题09-14
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11-10
医院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部门协作方案08-27
拥有多重性格的我初一作文07-03
浅谈幼儿教师的多重角色08-25
小学数学《1吨有多重》说课稿09-17
关于《老人与海》主题的多重解读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