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民间风俗

2024-10-07

小年的民间风俗(精选5篇)

1.小年的民间风俗 篇一

小年的特定风俗是什么

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日的小年与灶神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因此,小年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剪窗纸

剪纸是小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在小年到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剪贴窗花,为新春的到来做准备。剪纸的内容各种各样,例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鸳鸯戏水等等。

扫尘土

因为过了小年,就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所以大家都陆陆续续的开始准备过新年了。而扫尘土也是小年过后的习俗之一。在很多地方,都把小年定为“扫房日”,为的就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因此,到了小年大家都会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吃饺子

小年那天除了要祭灶,民间还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小年的来历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人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小年的习俗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2.小年的民间风俗 篇二

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内涵十分丰富, 有着无数精彩的事象表现, 而服饰中的手帕作为一种更加特别的文化现象, 也有着非常悠远的历史, 并蕴含着一段凄美的爱情与婚姻故事。

一、手帕文化的缘起

西晋末年, 朝廷昏庸, 天下大乱, 各族人民纷纷起义, 北方各族首领也乘机起兵, 互相争战吞并, 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 史称“五胡十六国”。周原名刹阿育王寺 (即今法门寺) 所在的美阳县也不断易主统治, 人民在兵荒马乱中过着穷苦悲惨的日子。拥有关陇这块土地的氏族贵族苻洪在公元350年称秦主, 其子苻坚于公元352年建都长安, 第三年称帝, 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前秦王朝, 年号为建元。美阳县在前秦的统治下渐趋安定。

据《晋书·列女传》记载, 始平 (今陕西武功县) 有个苏坊村, 苏坊村有个女子名叫苏蕙, 字若兰, 聪明灵巧, 能文能诗, 相传她是陈留县县令苏道质的三女儿, 大约生于前秦永兴元年 (公元357年) 。苏蕙从小天资聪慧, 三岁学字, 五岁学诗, 七岁学画, 九岁学绣, 十二岁学织锦。

苏蕙才智出众, 她长大后到她家提亲的人很多, 但是她心志很高, 能合她意的男子很少, 所以她的婚事就一直没有定下来。相传在十六岁那年, 苏蕙跟随父亲游览阿育王寺, 在寺庙西池畔意外地看到一位英俊的年轻人, 仰身搭弓射箭, 弦响箭出, 飞鸟应声落地;俯身射水, 水面飘出带矢游鱼, 真是箭不虚发。苏蕙觉得眼前的少年定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才, 于是顿生仰慕之情。年轻人也看见了美貌如花的苏蕙, 心中也产生了爱恋之情。这个年轻人就是前秦安南将军窦滔。

上天眷顾有情人, 苏蕙十六岁时 (前秦建元十四年, 即公元374年) 与窦滔结为伉俪, 俩人郎才女貌, 恩爱无限。据《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与李善注江淹《别赋》中引《织锦回文诗序》所载, 窦滔因英勇善战而屡建战功, 被任为秦州刺史, 镇守今甘肃天水一带。但好景不长, 窦滔因年轻功高, 被奸臣谗言陷害, 皇帝苻坚将他判罪发配到荒凉的沙州 (今甘肃敦煌一带) 戍边。苏蕙与丈夫海誓山盟, 今生今世永不分离。后来苻坚图谋灭掉江南东晋, 窦滔又被重用, 封为安南将军, 镇守襄阳。窦滔在异乡遇到一位能歌善舞的女子, 名叫赵阳台, 将她纳为宠姬。远在家乡的苏蕙却独守空房, 日夜面对浩渺天空思念丈夫, 吟出了无数相思的情诗, 只可惜无法一一寄给丈夫。当她听说丈夫纳妾的消息后, 恍若遭了晴天霹雳, 悲痛欲绝, 满腹相思之情化为诗思。苏蕙为了挽回丈夫对自己的爱情, 把自己多日来吟成的思念诗篇, 构成一组奇特的回文诗, 织在一块手帕上。这块手帕上的诗分别用红、黄、蓝、黑、紫五种丝线织成, 手帕八寸见方, 以841个字容纳了7958首诗, 寄赠身处遥远边关的丈夫窦滔, 倾诉自己对丈夫的一片深似江海的恩爱之情。窦滔被妻子的这片痴情深深打动, 于是便回心转意, 遣赵阳台回关中, 和苏蕙重新和好。

苏蕙把她织在手帕上的诗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 她之所以把自己的作品取名为“璇玑”, 是因为这幅手帕上的文字图形以颜色排列成像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的图案。这幅织锦图寓含着她对丈夫的爱情就像星辰一样永恒不变的深意。这是一首首藏头藏尾诗, 回旋往复, 犹如一幅密码情书, 一般人看不懂, 只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上人才能看懂。这是极其含蓄的一种爱情表达方式, 很符合古代东方女性的思维特征。

苏蕙之所以能写出这样复杂而且深奥的诗, 绝对不是偶然的, 正如宋代陈耆在其《本堂集》中所说的:“人之为诗, 非苟然也。……鲍、谢、李、杜, 各自有体, 非固好异, 亦惟其人而已。”[1]人之作诗著文完全和他 (她) 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遭遇有关, 而且也是一个人诗心的体现。

苏蕙“五彩相宣, 莹心曜目”的“璇玑回文诗”总共841个字, 纵横各29个字, 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都可以成诗, 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 绝妙至极。“璇玑图”后来广为流传, 这个不平凡的爱情故事也流传至今, 可谓千古绝唱。苏蕙因此而被称为是魏晋时期的三大才女之一, 也是回文诗之集大成者, 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织锦女工艺家。

一幅深情玄妙的“璇玑图”, 意蕴深远。它是中国文学深奥、瑰奇的精品之作, 千古称奇。洪亮主编的《璇玑辞》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 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 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 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 真可谓是月明中天, 群星失灿。

中国的服饰文化往往蕴涵着很多自然的内容, 中国服饰历来重视取法自然的观念。比如最早的服装形制就是上衣下裳, 夏商时期的仰韶文化或红山、龙山文化, 直到周文化, 上衣颜色呈黑色, 象征黎明时期的天色;下裳呈黄色, 象征土地的颜色。周代以后, 帝王们冕服上的十二章纹图案, 完全是从自然万物得来的灵感, 参照自然万象, 形成了日、月、星、山、火、禽鸟、虫、龙等等图案。苏蕙织在手帕上的“璇玑图”就是从天象上的北斗星座得来的灵感, 以纺织刺绣的手法创制出服饰的奇迹, 并成就了一种别致的服饰文化和服饰审美现象。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前秦 (东晋) 那个混乱不堪的时代, 大家争相传抄, 试图解读出诗味, 但是能全懂的人却极少极少。“璇玑图”流传到后世, 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皇武则天对“璇玑图”着意推求, 写出了二百多首诗, 并写了著名的《织锦回文记》。南宋女诗人钱唐幽栖居士朱淑真写出了《璇玑图记》, 对苏蕙和窦滔的悲欢离合发出特别的感慨。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 得诗3752首。明代学者康万民, 苦研一生, 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 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 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 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 无法分辨其体, 给解读造成一定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 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 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4206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 一往情深, 令人为之动容。《诗薮》外编卷四写道:“苏若兰璇玑诗, 宛转反复, 相生不穷, 古今诧为绝唱。”[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个地方出了这样一个才情卓著的女子, 给当地人都带来了无限荣光。据陕西武功、扶风一带的地方志等资料记载, 后人为了纪念苏蕙和窦滔, 在法门寺西北的法门镇建了一座照壁, 中央是一块青石板, 上面刻着一个纵横各29字合为841字的文字方阵。把她在法门寺住过的小巷取名为“织锦巷”, 并专门为她修了“织锦台”;她漂洗过丝线的渠池被命名为“绫坑”;在她送窦滔去流沙的法门寺的北门外城墙上, 还用砖刻了“西望绫坑”四个大字以及“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 并以青石一方刻“璇玑图回文”, 嵌镶在北门照壁中间, 供人们观赏。在离城门大约十多米处, 还建了一座照壁, 上面刻有“武镇秦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但是, 这些遗迹解放后都被毁掉了。当地人称作洗锦池的绫坑在织锦巷北城门外西侧一百多米处, 据说是苏蕙织锦时洗锦的地方, 现在已经变成一块低凹的庄稼地。与织锦台相关的遗迹是窦滔墓。窦滔墓位于扶风县城门外漆水河东岸周秦坡村南。这座墓在解放后平整土地的时候被毁掉了。清朝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写有“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的石碑被埋于地下, 只露出碑头在地面。1983年宝鸡市文物局在原地恢复了窦滔的墓堆, 并把石碑周围的土挖开, 露出了碑身, 同时在原石碑旁加立了书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滔墓”的水泥碑。

苏蕙在手帕上织出“璇玑回文诗”, 不仅创造了文学上的奇迹, 而且也创造了纺织上的奇迹。她把诗与织锦结合, 形成了奇特的服饰文化, 演绎了美丽凄婉的爱情传奇, 并对后世关中男女的爱情婚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传承演化, 逐渐形成了关中独特的民间风俗, 也催发了秦地纺织、刺绣的发展与兴盛。所以, 苏蕙和窦滔离合悲欢曲折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 武功、扶风一带, 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在初次相见时 (即相面) , 女子若相中男子, 都要郑重地送给男子一个自己精心织出的漂亮的手帕。在结婚时, 女方还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 分别赠送给婆家的亲戚、邻居或朋友, 用意在于让丈夫不要三心二意, 对待妻子的爱情要专一。这种做法后来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关中地方婚姻礼俗。

苏蕙为什么要把代表自己心志和感情的诗织在手帕上, 送给自己的爱人?从人文的角度来说, 这是具有隐喻意义的。在手帕上织出情诗是一种特别的表达, 把诗组成璇玑图形, 象征了天;用五色 (黑、绿、黄、蓝、红) 区分不同文字, 暗合了五行;手帕八寸见方, 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观念是吻合的, 所以其中的文化蕴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既可以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去认识, 又可以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去认识。苏蕙所织的手帕上的诗打动和感化了她心爱的人, 丈夫最终回心转意, 与她和好, 符合孟子所倡导的“五伦”之义中的夫妇之情义。荀子有这样一段名言:“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 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3]

二、陕西关中民间送手帕的风俗及手帕的文化学和美学意义

“帕帕头上戴”是关中八大怪中的一怪。关中地处北方, 一年四季风多尘沙大, 特别是每到秋天以后, 黑风黄风频繁来袭, 世称沙尘暴。许多妇女出门时, 都喜欢将手帕戴在头上。其用途, 一是刮风时可以用来遮挡灰尘, 二是天气太热时可以用来遮挡烈日, 三是天冷时还可以保暖, 四是下雨时遮护头发。在过去的关中, 在农田里可以见到干活的妇女头上顶着各色各样的手帕, 在路上也能看到行走的妇女头上顶着颜色鲜艳的手帕。所以, 在关中广大的地区, 到处都能看到妇女头顶手帕的景象, 形成了一道风雅别致的景观。特别是在武功、扶风、周至、眉县、乾县、兴平一带, 至今还流传着结婚的新媳妇要给婆家人送手帕的习俗。

可能有人会问, 陕西关中新娘结婚时给人送手帕, 代表什么意思?我们认为, 一是给筹办婚礼的人一种答谢方式, 是体现女方对男方亲属、邻居在婚礼上细心、上心和勤劳的一种感谢;二是希望男方的本家、亲戚、邻居等多多关照新娘;三是手帕在过去那个年代是流传很久的东西, 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用作擦脸、擦嘴、擦汗、擦眼泪、擦鼻涕等的物件, 而作为婚礼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赠给所有希望得到这个礼物的人, 让他们也沾一沾喜庆的气氛, 即沾一点喜气;四是拉近新娘和周围人们情感的一种间接表达方式。以前, 农村有人家结婚, 全村人都会沾点喜气, 都希望能够得到新媳妇送的一方手帕, 所以, 村里人都以得到新媳妇送的手帕为荣幸。新媳妇给人送的手帕, 最早都是在娘家用棉线织成的, 后来农村人的经济改善了, 商业发达了, 人们就从商店里卖手帕。自己织的手帕叫土手帕, 从商店买的手帕叫洋手帕。

手帕原本不是服装本身, 只是服装的配件或随件, 但是关中妇女把它戴在头上, 使它直接具备了服装的功能, 所以它在关中人们的生活中成为实实在在的服装。手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事象, 它已经被美化或艺术化, 关中青年男女在相亲或结婚时以手帕相送, 标示着人们在将他们的日常生活转化为某种审美对象, 旨在从他们的服饰、外观、家居等物品中营造出一致的风尚。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许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 亦即人们把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看作是艺术的对象[4]。手帕在关中男女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标志, 这说明了关中人们是有情致的, 更是解风情的。在婚恋中, 以手帕相赠, 使人们凡俗的生活有了品位。

一种事物能够成为文化, 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一是要有意义深厚的故事;二是需要经过较为漫长时间的历史传承;三是在较为广大的地域被众多的人们所接受, 从而形成一种风情习俗。陕西关中的手帕完全具备了上述的条件, 所以成为一种文化, 是当之无愧的。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影片中, 常常能看到身穿对襟夹袄或棉袄的老年妇女, 头上都戴着 (顶着) 一块黑色、白色或月白色的帕帕 (手帕) 。这种景象在过去的关中农村都能看到, 而现在却很难看到了, 因为现在的老年妇女头上不戴手帕了。原来陕西关中地区盛产棉花, 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 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持头发的整齐和清洁。关中妇女们头戴手帕, 也成了一大风景。

在过去的关中农村, 手帕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心灵手巧和爱美的妇女们, 能把一方小小的手帕, 变换出许许多多的花样来。过去的妇女们顶在头上的手帕都很大, 有的人把它折成四四方方的几层顶在头上, 有的还用手帕把头发包起来。过去关中总是少雨、干旱, 自然就缺水, 农村没有冼澡的条件, 洗头也不方便, 留长头发的妇女就更麻烦了, 所以头上戴手帕的关键作用是使头发干净、整洁。

过去的手帕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特殊的印象——一块手帕, 有很大的魔力, 它戴在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的头上, 一个活脱脱的关中农家大妈的形象就出现了, 她给人的印象是朴素、大方、干净、利落, 而且又隐隐显现出能干的信息;如果这方手帕顶在了一位老奶奶的头上, 你一定会想到她是那么淳朴、善良, 庄重、慈祥, 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一方小小的手帕, 又像一个舞台上的小道具, 能把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媳妇打扮得花枝招展, 风流俊俏, 惟妙惟肖, 走过她的身旁, 你也会禁不住地回头张望再三;还有哪家女子爱打扮, 把一方颜色亮丽的手帕做成一种特别的形状, 绑在头发上, 更会显得妖娆美艳, 风情万种;小小的手帕若戴在了一个小姑娘的头上, 你会感觉她一定是一个清纯、活泼、可爱又小巧玲珑的人儿, 并增添了几分幽默感。这是一种生活审美化的具体表现。

当一种东西被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并被普遍接纳的时候, 它就成为了一种景观, 最后演变为风俗。手帕在过去的关中就是一道人文化的风情民俗景观, 被普遍地使用, 以至于人们都离不开它。法国文化学者居伊·德波在他的《景观社会》中说:“展现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美好的东西才展现出来。”[5]

有一首歌谣唱道:“我的童年也有一块小手绢, 我只用它轻轻地擦去头上的汗……窗外的白杨树, 你可看见……”现在有了手帕纸、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太阳镜、时尚帽等现代女性生活必需品, 妇女们无论下地干活, 或者走亲戚、回娘家, 到镇上赶集, 她们头上再也不用顶一方手帕了, 她们觉得头上顶个手帕, 显得陈旧、古老、土气, 失掉了现代时尚性。如今, 关中的妇女们早已经丢弃了头戴帕帕的风习, 就是在偏远的农村也很难见到这一奇异的风景了。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过去, 在陕西关中武功县流传着一种简单却又不失浪漫的风俗——送手绢。千百年来, “手绢相赠”已成为武功婚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究其文化根源, 则与苏蕙织锦回文璇玑图有关。苏蕙的织锦回文对后世影响极大, 由织锦回文璇玑图起源的小手绢, 更被作为爱情的象征, 引发了民间送手绢的风俗。武功乃至关中至今还保留着这种送手帕的民间风俗。以手帕为信物作为定情方式, 在其他民族风俗中也流行, 比如土家族从古至今一直流行男女以手帕为定情物的风俗。最初的手帕是素帕, 多为丝织品, 不像现在市场上拥有的大小不一、图案各异、色彩斑斓、质地多样的各式手帕。在过去, 素帕也是很时髦的, 一般人用不起。

“遭孽只有郎遭孽, 一片素帕都没得, 两只衣袖揩烂了, 揩了许多桐子叶。”这首民歌是对比较遥远的过去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时相恋的男女在劳动生活中, 送手帕擦汗、揩手, 表示互相关心和爱慕之情 (一般都是女的给男的送手帕) 。手帕随身携带方便, 用起来也方便, 又因手帕是丝织品, 可借此隐喻思 (丝) 念情人之意。过去女子将其作为定情信物, 相沿成习。也有男子给女子送手帕的习俗, 比如有民歌唱道:“郎有一块乖手帕, 放在天边雷脚下, 多情妹子从此过, 我把手帕送给她, 手帕传情好成家。”“郎送手帕妹不收, 人前人后多害羞, 收了手帕怕人讲, 不是情妹把郎丢。”

用手帕作为信物定情的方式, 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著名诗人元稹在《莺莺传》中写了张生和崔莺莺在手帕上题诗相赠、倾吐爱慕之情的故事。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中以手帕传情的描写就更多了。当时民间流传着许多描述用手帕传情的民歌, 冯梦龙搜集的一首民歌《山歌·桐城时兴歌》这样写道:“不写情词不献诗, 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 横也丝 (思) 来竖也丝 (思) , 这般心思有谁知?”以手帕定情, 形式简单, 内容朴素, 含义丰富, 体现了男女双方爱情的纯洁和真挚。

关中多情的女子为她心爱的人赠送手帕, 作为定情之物, 并在结婚时再给婆家人送手帕, 表达多层美好的心愿, 成为婚恋文化中一种美好的习俗, 承载着浪漫而又严肃的地域风俗的内涵, 意义深远, 丰富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宝库, 值得永久传承。

现代化的生活使人活得越来也现实化, 人们急功近利地追求物质化的现实享受, 而对于浪漫性诗意型手帕文化早已不感兴趣, 这就使人失去了更多的精神性的东西。因此, 充满情趣的手帕文化与手帕美学事象最终只能存留于我们的记忆中。如果谁再头上顶一块手帕, 仿佛会显得土气。人们都热衷于追求时尚, 比如太阳伞、手巾纸、湿巾等, 然而时尚并不是一种美, 甚至是一种丑。法国文化学者罗兰·巴特指出:“时尚不过是现在对过去健忘症式的替代而已。”[6]因此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也说, “时尚是无法忍受之丑的一种形式, 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每六个月改变一次”[7]。要让它再回到我们的眼前, 只能借助于文学艺术的手段还原它的原貌, 比如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绘画等。曾经非常熟悉的生活景象的失去, 是我们生命的悲哀与无奈。

三、结语兼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纺织企业的联姻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 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服饰活动及其文化, 既是一个时代变化的‘晴雨表’, 更是检测该时代社会生活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8]一方小小的手帕, 曾经创造过我们服饰、爱情和婚姻等诸多辉煌的生活内容, 并逐渐演化成一种特别的民情风俗, 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关于美好过去生存状态的记忆。手帕作为情感、特殊关系或者某种意愿的承载物, 它是有文化学的意义的, 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南宋时期的思想家叶适认为, 事物的运行演化, 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 于是产生了彼此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 在这种关系中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为规范, 这就是“人文”。“人文”就是要讲道义, 讲责任, 这也是“人文”的真正含义[9]。窦滔见到了苏蕙从远方寄来的手帕以及“璇玑回文诗”, 既为爱人的一片真挚情感所打动, 更为作为一个丈夫的责任感所警惕。后世陕西关中的男女们继而以手帕相赠, 也延续了这样的人文内涵。

传承了苏蕙与窦滔重修美好婚姻的传统, 以手帕为桥梁, 沟通了苏蕙、窦滔和后世关中男女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 苏蕙、窦滔成为后世关中男女忠贞于爱情婚姻的榜样。

中华人文精神代代血脉相系, 使华夏民族的民情风俗特色鲜明, 本色不改, 活力永驻, 手帕文化就是一个特殊的代表。

在物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 尽管苏蕙、窦滔的故事渐渐模糊, 虽然布织的或丝织的手帕离我们越来越远, 使我们的记忆越来越模糊, 但是民间服饰文化却被一些有志于传承美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人们空前地重视起来, 并以经济运营的方式, 形成了著名的陕西武功县苏蕙土织布家纺企业。

悠久、深远而且厚重的传统文化, 催生了现代纺织企业与技艺, 优美、灿烂而且浪漫的文学故事, 又成为了联系传统和现代最美好的桥梁。

苏蕙的艺术创造、爱情故事以及关中的民间手帕风俗, 使我们产生了更多联想——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而厚重, 文学与艺术故事灿烂而繁多, 由此催生更多纺织企业与文化结合, 发展和开发现代纺织服装产业, 资源深厚, 前景广阔, 不可限量。

注释

1[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1页

2[2]据《扶风县志》关于《璇玑图织锦诗》的读法, 认为可将原图分为红、蓝、黑三色。先看红色, 手帕边围与中间呈井字形以及中内正方形中有“始平苏氏心诗璇玑图”字样;再看蓝色, 其井字形外围所夹的四个长方形、井字形内四角与井字中心正方形, 以及中心正方形周围;最后看黑色, 井字外围四角的小正方形与井字形内四周四个长方形。四围、四角红字读法从“仁”字起顺读, 每首七言四句, 逐字逐句逆读, 都形成回文。中间井字红字读法, 从“钦”字起顺读, 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 也全成回文;还可以相间一句或相间二句顺读, 两边分读, 上下分读, 均能成为完整的诗。关于蓝字从中行各借一字, 从“邵南”起, 互用分读法, 可以读出多首四言十二句诗;再取两边四字, 可以形成多首四言六句诗;而两边分读, 又能形成多首四言十二句诗;两边各连一句, 或两边遥间一句, 都能成诗;两边分读, 左右递退或互分读, 或者虚中行左右分读, 均可成多首六言六句诗或六言十二句诗, 以下三段俱同;井字内从“诗用情”起顺读, 回环读, 可成多首五言四句诗;从“思感”起横读、逆读, 从里边往外读, 从外面往里读, 或从下一句逆读, 都可以形成多首四言四句诗, 其余三段相同。关于黑字从“嗟”字起, 反复读可以得到三言十二句诗;如果左右分读, 可成多首三言十二句诗;还可以半段顺读, 可成三言六句诗;中间借一字读, 就形成多首四言六句诗;两边各借一字互用, 也可成多首四言六句诗;中间借二字互用分读, 均可读出多首五言六句诗;以下三段读法相同。井字内从“岁寒”反复读, 从外面往里面读, 从里面往外读, 或者回环读, 都可读出多首五言四句诗, 其他两段读法也相同。按图琢磨, 反复吟诵, 可读出无数首诗, 真可谓诗情泉涌, 诗趣丛生。

3[3][9]转引自: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62页, 62页

4[4][5][7]转引自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46页, 1页, 362页

5[6][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熬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65页

3.北方过小年有哪些风俗 篇三

祭灶,是小年这天重要的活动。南方小年在腊月二十四,北方小年在腊月二十三。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扫尘

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过了小年,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

吃灶糖

吃灶糖流行于北方地区,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小年,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的五个禁忌

1、女不祭灶

过小年是祭拜灶王爷的习俗,按照“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只能由男人祭拜,女人是不能参与的。

因为,男人拜嫦娥,意味着拜倒在石榴裙下,有违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同理,女生祭拜灶王爷,也会扰乱灶王爷的心智。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早就没有祭灶这一说了。

2、蒸的花馍不能送人

这个应该和地区有关系,北方蒸花馍,但南方没有这个习俗。

花馍是为了祭祀用的,所以千万不能送人。

3、忌讨债、赊欠

民间认为,小年这天不能讨债,否则就意味着一年到头都会在讨债的路上。

同理,这一天也不能赊欠,不然预示着一年都会欠账。

4、忌宰杀

相传湖北某些地方,在小年这一天是不能杀生的。

但不少网友也有疑问,如果不能杀生,那么卖鸡鸭鱼肉的人,又该怎么办呢?或许都会提前一天准备好吧。

5、忌捣蒜

河南一些地区忌讳小年捣蒜,据说是会把家捣穷。

虽然都没有科学依据,但也是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所以,不管信与不信,这一天都稍微注意一下。毕竟,老一辈人讲究得比较多。

过小年需要准备什么

祭灶

祭灶是小年这天重要的活动,南方小年在腊月二十四,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打扫

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器具,拆洗被褥窗帘,从而除旧迎新准备过年。

吃灶糖

4.立春的民间风俗习俗 篇四

打春牛就是在立春日用黄土造牛并鞭打之,寓意鞭策耕牛、辛勤耕耘。

古时皇宫内打完春牛之后,把黄牛搬至臣子府前,让臣子打春,而在府门前路过的行人也可以打春牛。由于这种风俗,所以立春在民间又称为“打春”。

02 喝春酒

喝春酒在我国古代就有,现在在部分地区仍然延续着这一传统习俗。

有的企业,在新年开工的时候,也会有老板宴请员工喝春酒,一起热闹热闹的传统。

03 吃春饼

古代每逢立春日,民间有吃春饼的饮食习俗。

春饼是用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

5.古代除夕的民间风俗活动 篇五

魏晋至唐宋,羊肉长期统治餐桌;野味丰富,鹿肉曾是“大众食品”:过年餐桌上当然少不了肉。现在中国人吃猪肉最多,牛肉和羊肉次之。但是在魏晋直至唐宋这段时间里,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养羊区域扩大,羊肉超过猪肉,成为中国人餐桌上最主要的肉食。

唐朝禁止吃鲤鱼,生鱼片是古代文人最爱:过年餐桌上当然也少不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古代养鸡业很发达,人们也习惯吃鸡肉,孟浩然就有“故人具鸡黍,约我至田家”的名句。河中的鱼那是捕捞不尽,价格相当便宜。

南北年夜饭习俗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各异,通常离不开馄饨、饺子、元宵、长面等等。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许多人家就开始吃饺子了,因为此时正是子时,取其“更岁交子”、新旧交替之意。而饺子形如元宝,取其“招财进宝”、“财源广进”之意。所以,饺子深为人们所青睐,成为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主打食品。而长面,也称“长寿面”,寓意寿长百年。

上一篇:从事的英语短语take下一篇:员工宿舍管理制度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