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精选13篇)
1.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一
(1)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动机,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将来成为建设的合格人才,才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2)利用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首先,利用竞赛法。竞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学生在竞争条件下进行学习。其次,还可利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所谓游戏法就是指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学生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掌握和运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机智,灵敏和独立创造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纪律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3)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其它学科主要在理论上,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体育教学则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本体感觉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调节因受场地器材的约束和周围环境的干扰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体育运动项目繁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培养的意志品质不同。如球类运动,这是一种集体合作的项目,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游泳、单杠、高低杠等项目,田径中的跨栏,撑杆跳等难度大、技术性高、危险性大的运动项目,则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队列练习,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纪律性、坚韧性。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地选择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能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4)气候、环境、器材设备的优劣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在不利的条件下训练,能培养其勇敢顽强、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这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意志品质教育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加强体育教学中意志品质的培养。
2.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二
1.1 教师教学观念上的偏差。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人们常把体育与智育对立起来, 认为“体育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差”, 由于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常数, 如果一部分时间进行了体育锻炼, 就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 浪费了学习的机会。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加大, 人们把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着眼于智力的发展, 未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意志品质的培养的重要性。因此, 体育教师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课”、“游戏课。
1.2 教学内容中意志品质教育因素挖掘不够。
从体育教学的目标上来讲, 掌握体育健身方法, 形成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的主要目标, 如果学生不能形成熟练的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体育教学也就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简单的身体运动, 失去了课程应有的教育价值。在教授不同教学内容时, 体育教师对不同教学内容所隐含的意志品质教育因素理解和挖掘不够, 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有其特殊的健身价值和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独特作用, 我们有必要分析项目特点, 开展针对性的品质培养。
1.3 教学方法的不当。
目前, 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管教式”和“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为主。所以, 在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方法上一般用理论、鼓励、榜样等方法来进行。而且, 体育教师多注重外在的对课堂纪律、比赛规则的执行, 强调大学生要什么做, 必须要怎样做, 这种强迫性的“培养”教育不能真正让学生内化。另外, 只是单纯机械地加以灌输意志品质的概念, 形式单调、内容枯燥, 不仅不能使大学生产生共鸣, 相反可能让他们萌生一种逆反心理。
1.4 教学环境的弱化。
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体育实践课, 又是主要以室外草场进行的教学。相对于其他文化课教学主要在封闭的教室内, 集中安静的听课学习而言, 体育课的教学环境是开放和变化的。体育课中以情换情, 以情育情, 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 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所以, 更加要求教师物尽其用, 精心设计, 统筹安排教学。同样, 在有限的教学环境中, 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培养意志品质的环境也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一个现实的、严竣的问题。
1.5 学校因素。
高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是造成大学生意志力差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学生敲开了“象牙塔”的进门砖。经费、场馆设施资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体育经费是保障体育教学的必要因素, 调查显示吉林省高校体育经费来源主要地方财政体育事业专项拨款, 学校体育教育拨款, 学校体育部门创收和企事业赞助。因为, 也造成了高校教学资源的匮乏。虽说国家这些年来在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经费的总额, 但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 并且高校这些有限的经费投入少之又少。
2 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策略
2.1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前提,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框, 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和新课程的理念, 正确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人”。体育教学是一个多环节的系列化过程, 又受场地、器材、气候、环境的影响, 十分复杂。因此, 处理好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完成教学任务。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 其育人的作用也各有所长。
2.2 优化教学环境以便形成意志品质培养的宽松氛围。
自然条件、教学环境、体育器材设备的优劣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环境对大学生来说有直接感观和感染的作用, 可用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严寒、酷暑、风雨等恶劣的天气环境, 这些自然条件对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与吸引力, 在一般的体育课可适当予以利用。
2.3 纠正不利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认知偏差因素。
大学生生理状况与体育锻炼坚持性存在一定联系, 生理状况良好的大学生, 其体育锻炼坚持性也相对好, 生理状况不好的大学生趋向于回避体育锻炼。
2.4 提高有利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意志品质的心理因素。
大学生自进入高校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目标、效果有着科学、正确的认知, 从而投身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进而在体育锻炼中接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不断激发自己的行为意向性, 必要时给自己适宜的心理暗示, 来提高自己的体育锻炼坚持性。其次, 积极参与各项体育锻炼和竞赛, 在不断地尝试中得到自我实现, 从而强化自己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 丰富自己的体育锻炼动机, 尤其以完善自身的生理、安全需要为主的动机, 而基础动机可以使体育锻炼坚持性更趋向于稳固。
2.5 加强校园健身教育。
学校应把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密切联系结合起来, 大力宣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并制定相应的内容、措施, 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 使之同文明意识、现代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转变“无病即健康’’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健康观念, 促使他们“终身体育观”的养成。通过多种途径,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广播、校报、宣传窗、校园网等宣传手段, 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优化体育教育环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培养他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 认识到体育的价值, 最终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充分发挥学生联合会、社团和单项体育协会的作用, 每年给予一定经费或体育器材的资助。
3 结语
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在课堂中不断反复强化。在培养意志品质的同时, 不要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体育教学要防止过度把个人的快乐和兴趣极端化, 更要注意意志品质培养的均衡性发展。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也是对他们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本研究针对大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不足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意志品质教育的策略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意志品质,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向新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5.
3.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学 大学生 意志品质 培养
[作者简介]开卫华(1957- ),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江苏 淮安 223001)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107-02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支配自己行动,并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等方面。意志坚强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迎难而上,反之则知难而退。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它对人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那么,怎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呢?
一、用体育教学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这些因素是由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体育运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培养人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这种意识可以激发人的多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渗透到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中去。
1.结合教材的特点。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意志品质教育方面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思想品质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体育教学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如体力、承受负荷、心理障碍等,这样从各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想意志品质。
体育教材内容广泛,项目繁多,各项教材都具有思想教育的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各种各样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接力跑、拔河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特别是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体操练习和跳跃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又可以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
2.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通过发挥体育积极分子的骨干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课堂最后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起直追。
3.利用运动竞赛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运动竞赛项目,对学生进行团结互助、维护集体荣誉、顽强拼搏、克服困难、提高竞技水平、服从裁判、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教育。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些必要的障碍、次数、距离、高度,规定一定的时间,并使其乐意接受和自觉服从这些限制。对那些粗野犯规、傲慢无礼、忘乎所以的意识行为进行必要的制约与判罚,利用体育运动竞赛中的制约条件和规则,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养成遵守规则、顽强拼搏、文明比赛的思想作风。
二、把意志品质的培养贯穿于教书育人之中
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师的自然的教态、优美的示范、正确的讲解、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及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时时处处引导着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形成。正如古人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体育教师应身正为范、言传身教,在思想情操、教学态度、言谈举止、示范动作等方面,时时处处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意识品质和道德行为来教育感染学生,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1.正确运用语言艺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 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正确运用语言艺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正确地运用表扬与批评,成绩给予肯定,错误给予批评;并且做到及时地表扬、批评,使学生建立是非观念。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哪怕是一个“好”字或“对”字,甚至一个感叹语气,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注意不讽刺、挖苦体育运动差的学生,而要教育鼓励他们奋力赶上。
2.课内外结合,持之以恒。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方能见效。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应当注意课内、课外结合。教师不仅在课内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地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而且还应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觉地去磨炼自己的意志,如利用每天的早操,或节假日进行锻炼,系科、班级的竞赛等。并把这种意志品质的磨炼扩展到体育之外的领域中去,如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克服各种不良习惯。集体主义精神、良好习惯的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都需要长期的努力去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样才能逐步达到目的。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将会遇到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困难,这些都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去克服。一个人如果立志无常,遇难改向,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是无法成才的。因此,意志品质的培养贵在有恒。
3.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培养。无论是学生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还是由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都必须是适宜的。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目标太高会使人丧失信心,放弃对目标的追求,影响斗志,不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太低则无需太多意志的努力,也不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所以在定目标时应根据年级、院系特点以及学生需求等,因人而异。目标标准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跑多快、跳多高,完成多少以及什么样的练习都应区别对待。
不同的教材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培养不同的素质和意志品质。如冬季的长跑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而阶段性球类教学则注重培养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学习中,既要克服运动项目本身所带来的困难,又要克服本体生理上和态度上的困难,所以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意志品质有多种方法:(1)榜样激励法。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离不开正面榜样的激励。可以通过介绍和宣传优秀运动员在运动中的良好意志表现,以及班级中的突出事例,激励学生产生仿效的愿望,从而达到培养的效果。(2)诱导练习法。通过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激发和诱导学生参与运动。如在纵箱前滚翻教学中,通过分解教学,让学生先做垫上前滚翻,再到一层跳箱前滚翻,再逐级加高。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又可使学生参与到运动中,从而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3)运动刺激法。主要是通过大强度、高密度、一定生理负荷量的运动量刺激机体,使之能承担更大的运动负荷,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但要有一定的科学性。教育学生学会自加压力,要避免盲目性,不能冒险,不能脱离实际。(4)考核强制法。用考核的手段对学生进行训练,规定一定的动作标准、难度来评定体育成绩,激发学生自觉刻苦参与学习锻炼的欲望,并在锻炼中培养坚韧性。(5)挫折教育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挫折教育,营造适当的挫折环境,让学生受肉体之苦、精神之累,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的体验。学生在挫折的磨炼中逐步学会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迎接新的挑战,从而形成锲而不舍、奋斗终生的意志品质。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只是具备了客观条件,而意志品质的培养发展,还需学生在主观上发挥潜能。教师要全方位培养、训练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能力,使之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2]田万生.青年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赖天德.学生的运动兴趣重在激发、培养和引导[J].体育教学,2005(5).
4.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四
现代化学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数据统计在化学学不好的学生中,有85%的学生不是因为智力低下,而是意志品质薄弱,如缺乏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等。下面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对化学有好奇心,从实用角度想学到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他们常从化学的广泛应用和化学学家们取得成就的动人事迹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将来在科学上有所贡献的愿望。
这些心理倾向,有利于理想的树立。因此,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如教学“压强”时,上课一开始,向学生提出:“图钉的一头为什么做成尖锥形?”并指出,“如果我们学好了压强,就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学生顿感到惊讶,想不到小小的图钉还有科学道理,随即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学习压强知识,应介绍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和生产生活实际的关系,强化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其次,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古今中外化学学家的故事,特别是选编一些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化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四化建设离不开化学,在心理上产生对化学学习的更高要求,逐步树立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好化学的远大理想,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坚韧性
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教学中,当学生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心理发展的情况,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很强,肯于独立钻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尤其是初三年级学生,他们能看懂的内容,不喜欢别人再讲,自己会做的题不想问别人。为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坚韧性。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一些化学学史,使学生的意志品质从科学家们的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果断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有“趋避冲突”现象,“趋”是追求成功,“避”是回避失败。彼此间发生矛盾,构成内心障碍,使外部行动陷入欲于不能、欲罢不甘的`状态,这是产生优柔寡断的心理原因,同时来自周围环境非议的压力也是产生优柔寡断的很重要的因素。如在回答问题或板演时,由于过去未答好或出现错误而遭受同学的嘲笑,故产生想答而不敢答、想做而不敢做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缩不前,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应该在积极地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鼓励学生把甘苦、荣辱置之度外,丢掉“怕”字,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帮助学生克服片面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5.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五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现代化学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数据统计在化学学不好的`学生中,有85%的学生不是因为智力低下,而是意志品质薄弱,如缺乏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等.下面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作 者:郭淼 作者单位:兴义市高级职业中学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6.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六
关键词:学困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物理教学教学实践
经过中考筛选后,尖子学生都进入市重点中学就读,而留在农村中学高中读书的这些学生,他们在高中入学考试时,物理基础较差,成绩较低,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外;更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来自农村中的学生学不好物理的原因之一就是意志品质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积极进取心和自制性。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谈点体会。抓住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1、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翻开世界史、自然科学史,有哪个国家的人民(包括科学家不主张爱国?又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把爱国精神看作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心灵美呢?“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和巴斯德都说过此话。居里夫人说:“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时,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她把自己发现的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取名“钋”,以纪念自己的祖国。
我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且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张衡的浑天地动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祖冲之的圆周率,西安的兵马俑等科技文化珍品在世界光彩夺目,仅就新中国的诞生,像磁铁一般,吸引着海外许多炎黄子孙归心似箭,希望全力报效社会主义祖国。他们排除种种干扰,历尽艰险,他们的爱国壮举、思乡情怀催人泪下。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钱学森从1950年起就要求回国报效新生的祖国。但是美国当局百般阻挠和迫害,没收他的书籍,诬蔑他是“间谍”,对他审讯、监禁、关押到一个岛上,对他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他体重就减轻了30磅。后来虽被科学界知名
人士保释,但他的办公室、住宅、信件、电话等都受到严密检查。这样被整整迫害了五年多,他没有屈
服,终于在祖国的帮助下,1955年获准回国。当接到可以离境的通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力排美国政府的阻挠,登上诺贝尔授奖台,用汉语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二千多名来宾为之震动。这是1901年诺贝尔奖问世以来,500多名获奖者中第一次用中国人民的语言在这里演讲。他要在这科学圣地抒发中华民族子孙的自豪感。
我国桥梁设计专家茅以升,他是我国钱塘江大桥的设计者。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他的科学论断对大庆、胜利油田的发现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并为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他们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合教材和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及我国科技文化的辉煌成就,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在心理上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倾向性,逐步树立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好物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1、2实例渗透。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高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明确。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虽然基础差,但很朴素实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物理学比较实用,常想学到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物理知识。他们从物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物理学家们取得成就的动人事迹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将来在生活中有所应用和科学上有所贡献的愿望。
这些心理倾向,有利于理想的树立。因此,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
如“功率”这一节的教学时,上课一开始,教师要求同学回忆:坐在汽车上外出活动时,有没有注意到汽车在上坡或下坡的过程中,司机是怎样操作驾驶的?同学们议论开了,大部分学生通过回忆能说出汽车放慢了行驶速度,个别学生说,看到了司机通过操纵杆进行换档。此时教师要肯定学生成功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并鼓励学生去思考
下一个问题:司机为什么要进行换档操作呢?这个问题使学生感到新奇,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教师告诉学生“如果我们学好了功率这一节,就能知道其中的道理了。”由于问题来自于实际生活,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学生有学好知识的迫切愿望,同时也感到惊讶,想不到开车还有科学道理,做司机也要懂得物理学。进而学习“功率”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不适时机地介绍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物理和生产生活实际的关系,强化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鼓励学生克服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坚韧性
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困难,磨砺意志就成为一句空话。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2、1克服生活上的困难。经调查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有一部分在生活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条件差,连基本的学杂费都交不上,即使考取大学,家里也拿不出昂贵的学费供子女上大学读书。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不适合到社会上参加工作,在家里也是闲着,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是“看看脚”的。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消沉,对学习没有激情,对自己的要求当然不会很高。教师要积极引导,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鼓励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努力学习,做一个有志气的、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好学生。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贷款方式念大学。其次,要让学生知道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是一定要考取大学,进行“现代人才观”的教育,向学生阐明“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再次,使学生明白现代生活离不开物理知识,物理学来源于生活、来自于实践,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用物理规律改造自然,其乐无穷,使学生消除消沉情绪,建立正确的价值观。2、2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来自农村的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是数学、物理基础很差,又加上学习方法不当,物理成绩提不上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当学生学习上发生困难时,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根据心理发展的情况,高中生的独
立意识很强,肯于独立钻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对他们来说,自己能看懂的内容,不喜欢别人再讲,自己会做的题不想问别人。为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给他们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坚韧性。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一些物理学史,使学生的意志品质从科学家们的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勇敢地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果断性、积极进取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有“趋避冲突”现象,“趋”是追求成功,“避”是回避失败。彼此间发生矛盾,构成内心障碍,使外部行动陷入欲于不能、欲罢不甘的状态,这是产生优柔寡断的心理原因,同时来自周围环境非议的压力也是产生优柔寡断的很重要的因素。如在回答问题或板演时,由于过去未答好或出现错误而遭受同学的嘲笑,故产生想答而不敢答、想做而不敢做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缩不前,缺乏锐意进取心。
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物理学史,挖掘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内容, 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告诉学生失败乃成功之母。鼓励学生把甘苦、荣辱置之度外,丢掉“怕”字。
可以说,坚韧不拔、刻苦勤奋、锐意进取是所有科学家的共同优点,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居里夫妇用四年时间,不分寒暑,不分昼夜,不停地处理30吨铀矿渣,终于得到0.1克镭;法拉第历时十年,经过几百次实验,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物理教材中所阐述的自然科学原理都是自然科学家优秀意志品格的结晶。
经常介绍这些科学家经过无数次失败,却为了获取成功,为了追求自然奥秘,而表现出来的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将起到潜移默化、优化心理素质的良好作用。帮助学生克服片面认识的个性特征,进行成功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学生的冲突行动和消极情绪的产生,外因是来自家庭、社会中一些不良意志品质的影响,内因是学生未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片面个性特征,有的学生对自我弱点缺乏认识,在学习中对困难估计不足,认为自己一学就会,题目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表现在看书不认真、练习时马虎,这类学生属“成功倾向型”;有的学生对自我优势缺乏认识,认为物理知识太深,自己学不好,表现在课堂上怕老师提问、怕板演,练习时不敢做题,这类学生属“失败倾向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意志表现,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学中设置的目标是学生所能达到的,使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都能尽量获得成功,尝试成功的喜悦。
国外某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向女生布置简单的作业,并告知成绩优秀者奖2.5美元,并设四种得奖概率——3/
4、1/
2、1/
3、1/20,(例如,得奖概率为3/4的条件下,组成4人小组,其中的三人可得奖结果表明,由于成功率的不同,效果也不一。概率在1/2的场合最优,其余场合,要么概率过高,要么概率过低,成绩均有下降的倾向。换句话
说,非常容易得奖和几乎不可能得奖的场合,学生是不可能热心从事作业的,而成功与否各占一半的场合,最能调动从事作业的动机。因此,我在教学中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以适度的“成功率意识”去从事物理学习。
第一,布置适于学生能力的、难度恰当的题目。题目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以成功率在1/2左右为宜。遵循这一原则选择作业题目,会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平时要对学生提出适合于自身能力的要求目标,这一点十分重要。由于学生的现实能力有巨大的个性差异,千篇一律地规定一个要求目标,是成问题的。对于一个成绩考90分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只要求考70分,那是调动不了积极性的;反之,对于平日尽是考30、40分的学生来说,70分是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样也调动不了积极性。划一的或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萎缩。所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适合每一个学生的目标要求,这个目标要求就是比他以往的成绩水准
有所提高,使之意识到成功率在1/2左右,我们应当依据这种水准去设定目标,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第三、在考试体制下的学校里,只要取得了高分,就以为是成功了。但是,每一个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考分低,物理实验的技能优;有的主要学科的成绩差,但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具备优异才能,这样的学生是很多的,倘若对这部分学生仍然用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那么他们就不能体验到成功,从而导致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不应当用世间一般的“好学生”标准“量”所有的学生,只要适于某一个学生特点的课题是优异的,就应当予于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他在这方面的成功。
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内外规章制度,在讲、练、实验、检查等环节中引导学生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的自制力逐步得到发展。
7.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七
一、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几种教学策略
1.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
例如, 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课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我手中拿了一张电影票, 哪位同学能帮老师找到座位?这里必须知道几个数?哪两个数?这样的实例引入, 可激励学生不断追求真理.学生感到惊讶, 想不到小小的坐标系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随即产生浓厚兴趣, 进而学习坐标系的一连串知识.在课堂上, 应介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产生活实际的关系, 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另外, 结合教学内容, 适当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 特别是选编一些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认识到四化建设离不开数学, 在心理上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更高要求, 逐步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学好数学的远大理想, 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上《位置的变化》一课时我通过人人关心的“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引入课题, 在利用视屏观看“嫦娥一号”模拟升空的过程中, 课堂上鸦雀无声.对于相当多的学生来说, 到了中学才见到用多媒体上课, 用多媒体演示高科技也是第一次, 所以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原来卫星是这样上天的, 原来数学的用途这么大, 从而激起为国防、四化建设学习数学的崇高理想.
2.巧妙利用挫折感, 培养意志的坚持性
数学自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毅力即坚持性.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 是无法学好数学的.教师应巧妙利用挫折感, 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要给予鼓励和指导, 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克服挫折引发的消极情绪.这样无疑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战胜挫折, 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意志的坚持性
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对错题穷追不舍, 一遍订正不对再订正第二遍, 直到做对为止;并且只有订正对了, 这一次的作业才给打分, 如果连续两次没有订正, 则等订正好后才给他改下次的作业.对于每一章节, 出一份错题试卷, 对于考试达不到要求的, 实行补考制度, 补考不及格继续补考或做相应的题目.在这个过程当中, 教师并不去主动地对学生加以辅导, 而是让他们主动去请教老师或同学.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学生努力面对困境、冷静思考, 去寻找失败的原因, 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方法, 由此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但是, 严重的挫折感也会使学生灰心丧气, 丧失自信心, 产生失败感和心理疲劳感, 因此要避免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挫折感.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其困难性, 具备了培养学生意志坚持性的条件.在数学教育中,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意志的坚持性.
4.培养学生意志的自制力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数学活动, 如创设问题情境,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小竞赛、设疑解惑等.当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 并体验到成就感时, 他们会感到愉快、精神振奋、信心倍增, 意志力也会明显加强.一旦形成数学学习上的自觉性, 它会使学生自觉地独立地调节自己, 而不是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去学习数学知识.在成就感的作用下, 学生会迫使自己去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抑制自己的其他行为, 如易冲动、不能律己、知过不改等.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这种成功的情感, 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克服困难, 取得优良的成绩, 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内外规章制度, 在讲、练、演算、检查等环节中引导学生自我锻炼,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使学生的自制力逐步得到发展.
5.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果断性
8.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 篇八
一、明确具体目标,获得成功机会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意义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意志行动。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明确的目的性,无论是在一门课的学习中,还是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只有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行为才会更自觉,更具有方向性。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和结果,可以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是学习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
人的坚强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生活磨炼的结果。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在教室里无心学习,一面对书本就愁眉苦脸,可是到了操场上就生龙活虎;在劳动中又表现得“身先士卒”,不怕苦和累。要培养孩子坚强、健康的意志品质,就必须使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稳定的生活目的,行动才有路线,努力才有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可能为此而克服重重困难,争取达到希望的结果。例如,数学教学中可以每周规定学生完成100道练习题,并要求孩子做对70道以上才算达到目标。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目标,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目标还可以一次一次地提高,不断地接近远期目标。要教育孩子:明确行动的目的,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方式,一旦行动,不达目的不罢休。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家长在家庭中多给孩子指明生活的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给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导向,使学生能够预料到自己学习行为的结果,同时以目标的实现督促学生的意志行动,帮助他去积极地克服困难,完成生活、学习上的一个个任务。
二、参加实践活动,磨练坚强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教师除了结合教学内容或主题班会向学生讲授锻炼意志品质的意义和方法外,还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在给学生安排活动任务时要注意的是,这些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要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例如,要求他们坚持独立完成作业,坚持各种体育锻炼,坚持为集体做好事等,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能力,如在数学教学中先让学生去完成一些基础性的习题,然后逐渐增加题目的难度,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如(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作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还要做到有的放失。由于意志品质是意志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具有个别差异,因此,对意志品质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例如:对于行动中常表现出盲目性和独立性的学生,应加强自觉性教育,对于行动中常优柔寡断草率决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果断性的品质,对于见异思迁、有头无尾、缺乏毅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坚韧品质,对于怯懦的学生,要应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并对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给予指导;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要让他们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逐步学会预料到挫折和失败带来的后果。
三、教师以身示范,自觉养成习惯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可感的榜样,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任何一种说教的效果。假如教师自己不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做事常常半途而废,而学生的这种意志怎么能养成呢?一个不爱专研、不学无术的教师,很难让学生努力学习,进行课外阅读,相反如果教师对于学问孜孜不倦,给学生一种无所不知的感觉,学生将会以此为榜样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榜样的教育力量将大大震撼学生的心灵。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完成课后练习的习惯,我和学生约定了一条:老师每周解100道习题,学生每周解80道习题,不得间断。老师每周第一节课把自己做的拿出来向学生展示,如果老师没有完成,学生也可以不做。这样,无论谁有什么事情,都能咬紧牙关持之以恒地坚持完成练习。刚开始实施起来有些难度,但是坚持了一个学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学生能够自觉地完成书上和家庭作业上的全部练习。
四、找出适当方法,加强自我锻炼
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布置的任务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小学生的意志品质逐渐形成,他们逐步能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这就为学生意志的自我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教会他们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自我锻炼:一是经常用名言警句、为人的榜样来鼓励自己,鞭策自己;二是时常同身边自己认为比自己优秀的同学相比,把他们当成自己学习和超越的目标;三是坚持制定学习计划(包括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并严格执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能以此为借口,一定要逼着自己去完成;四是每天坚持自我反思,发现不足的地方立即改正。
9.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九
一、当前中小学学生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当前,中小学学生存在着意志品貭薄弱的现状。这一方面源于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学生系独生子女,从小在六位大人宠爱下成长的学生,容易形成娇生惯养和骄横跋龙的性格,而长期生活在溫室中,很多孩子已经形成了不能经历任何风雨的性格,遇到挫折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而面对成功则骄傲自满。这是一种不好的思想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当前,中小学学生意志力薄弱的现状,主要有以下表现方式:
1.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较重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是绝大部分独生子女的共性。由于长期在父母和长辈的庇护之下,很多学生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在面对集体生活时,部分学生呈现出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较重的思想,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帮助别人,被妒心强,这些都是不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2.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差
中小学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期,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强,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懂得独立,不再那么依赖父母,但是,很多学生还存在着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现象。学生在曰常生活中,遇到事情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影响,缺乏自我分析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
3.遇到挫折容易放弃
由于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极少遇到挫折,致使学生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够坚强,容易放弃,容易丧失信心,这是当前青少年一代的共性。学生意志力薄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国家人才素质的提升,是当前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策略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课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当前中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的现狀,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实现学生意志品质的不断强化和提升。总结下来,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化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通过体育竞赛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竞赛是加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方式。所谓体育竞赛提高法,就是指教师在破学活动中,通过组织体育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几个竞赛小组,制定相应的竞赛规则,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参加体育竞赛。学生在小组竞赛的过程中,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实现团队利益及个人利益。这样竞赛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懂得团队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唇齿相依性,懂得个人对集体的妥协,从4艮本上改交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现状。
2.通过设置条件的体育运动强化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一个人过于疲倦的时候,心理往往也是最脆弱的时候。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意志力薄弱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耐力跑的形式,强化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耐力跑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附加条件,例如:学生以一个团队的形式进行跑步,在跑步的过程中,如果团队当中任何一个成员掉队,其他成贺必须无条件帮助这位同学,否则整个团队成绩将会被一票否决。这样的条件限制,一方面可以漱发学生的斗志,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而且,学生在已经很疲倦的时候,还要帮助其他同学,这从某种程度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提高。
3.通过挫折法强化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挫折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挫折不可怕,关键是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当前,面对中小学学生意志力薄弱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挫折法来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有关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勇敢经历挫折后,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会不断成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法是提高学生意志品质的一个有力途径。参加过拓展训练的人都知道面对一个团队,拓展训练的教练一般都喜欢通过挫折法,来激起团队每一个成员不服输的精神。对于中小学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师也可以采用拓展训练的教育法,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总是表扬和鼓励,让学生自鸣得意,沾沾自喜,而应当给予一定的挫折和打击,激起学生的反抗和不服输的精神,漱发学生的斗志,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10.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家教心得 篇十
406班 吕肖蓉家长
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好差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单纯从学习成绩的好差去衡量一个孩子好与差是不全面的。因为决定孩子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学习,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其中我觉得意志品质的锻炼相当重要。在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方面要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女儿还是比较聪明的,她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较强,小学里的知识对于她来说学起来比较轻松,考试成绩一向较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有时候难免露出骄傲自满情绪,学习也随之放松,这时我就会告诉他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使她懂得学无止境,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帮助她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女儿性格比较内向,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为了让她有知难而上的品质,在一年级的时候就送她学钢琴,在这过程中,她每次弹到一定难度的曲子且总是过不了关时,总是闹情绪不愿意去弹琴,甚至会流泪。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会跟她说:“弹琴后,你更加聪明了。只要你用心反复的练习,过了这个关,你弹的曲子就会更加好听了。”有时,女儿在学校上课也会很不专心听课,作业马虎,这样就造成她有时测验成绩不理想,此时,她也会很不开心,总觉得那一科不好学。但是她还是很想能有好的成绩。我就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只要你尽力了,就问心无愧。现在应该总结本次考差的原因:是不认真学习呢还是考时太粗心呢?”于是就和她一起分析试卷,在分析试卷的过程中又鼓励她,教育她只要上课要专心,下次肯定能有理想成绩,让她重拾学习的信心。此外,我还是很重视让女儿从书中的故事、名言学习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买《窗边的小豆豆》、《面对挫折》等书籍。
11.关注学生心理,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篇十一
以情动人,挖掘意志品质培养的积极因素
在教育过程中,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正是教学中的情感效应。在意志品质的培养中,我们要用好“情感”这把钥匙,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
1.用关爱激发热情。实施情感诱导,发挥其教育功效,关键是一个“爱”字。十五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一点我们有着深切的感受。班上曾有一位女生,因父母感情不和,性格十分孤僻,在课堂上也心不在焉。一次,她的脚不慎受伤,行动十分不便。老师及时安慰她说:“有困难请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从那天起,每当课间十分钟,我都背着她去上厕所。同学也纷纷伸出友爱之手接她上学、护送她回家,课余陪她有说有笑。在爱的阳光下,这名沉默寡言的女孩变了,不仅人开朗起来,还主动向我表露自己的心事。一个学期下来,她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还在校征文比赛中获奖,意志品质得到大大增强。
2.以信任树立信心。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只要站在大庭广众前便满脸通红、声音发颤,不敢举手发言。自信是一个人战胜困难、成功达到预定目标的前提。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该用“放大镜”去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给予恰当的赏识,这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无疑是一剂良方。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将问题设计得有层次性,简单问题由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我尝试用“星级评定法”,只要不是全错,就给予不同的星级肯定。如此一来,学生放下了思想包袱,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众多成功的教育实例都告诉我们: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令其品尝成功愉悦。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请一位语文成绩差但十分好动的学生上讲台与同学掰手腕,在一阵阵“加油”声中,这名学生不再拘谨,力挫两名选手。当即,我便要求学生用文字描述优胜者比赛时的神态和动作,并请优胜者简要地说说自己当时的心情。这样一来,不仅使这名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也学会了用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感受,作文成绩有所提高。
3.用兴趣诱发激情。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启蒙教师。在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过程中,利用好“兴趣”这一催化剂,并使它自觉地转化为克服不良习性的动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常用编课本剧、表演朗读、演示实验,或根据阶段性知识开展小擂台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们害怕写作,不知如何下笔。为此,我常为学生们开展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如“每日5分钟朗读”“小组记日记”“知识擂台赛”等,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让他们捕捉到丰富的作文素材,从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典型引路,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典型引路,变沮丧为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很强,我们应利用一切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榜样和典型事例,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激励他们的意志。
“生在福中不知福”,是当代小学生的一大弱点。因此,我利用读书交流、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让他们从残疾少年王嘉鹏身残志坚的事迹中,从齐白石爷爷钻研篆刻的故事中,让学生明白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小学生中,遇事“三分钟热度,五分钟兴趣”也是通病。在教学《爬天都峰》时,我不仅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大家从“我”和“老爷爷”身上领悟不断进取的精神,而且还由锲而不舍地“爬山”,进而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使大家明白凭一时兴趣,没有既定目标和毅力,是一事无成的。
2.因势利导,变挫折为动力。挫折感是一个人努力时遭遇障碍而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害怕挫折的孩子,将来极易在社会竞争与挑战中败北。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他们明白人只有在逆境中奋发才能获得成功。
在教育学生不畏惧挫折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因势利导变挫折为成功的动力,帮助学生寻找失败原因,并提供借鉴的成功范例,从而使受挫学生尽快摆脱沮丧情绪,总结经验教训,找准努力方向。
3.从小事入手,锲而不舍。除了孩子的自身差异,家庭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他们意志品质的形成。为此,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把握好每一个机会,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应从小事做起,对于学习或生活习性,只要是错的,就要督促他们坚决改正,切不可因为这只是细节而放纵它。例如:一些学生作业书写不整齐干净、粗心大意,教师不能一味迁就,应引导他们逐步改正这些小缺点。为了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近期表现有一个了解,教师要及时进行小结、褒贬优劣,将意志品质培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环节中。(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江安学校江西公安专科学校)
12.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十二
小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 面临着新的社会人物与更高的要求, 其学习与生活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果学生能够利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掌握重要的交往和学习技能, 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与自信, 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态度与习惯。因此, 在小学教育阶段, 教师、家长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让其学会调控自己、排除各种干扰, 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阶段比初中阶段更有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 学业任务不同
初中阶段由于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学习内容难度都在逐步增大, 家长、学校对孩子的要求也在提高, 怕苦、怕累、任性、怯懦、自制力差等不良意志品质都会成为孩子完成繁重学习任务的障碍。
而小学阶段知识相对简单, 科目较少, 学习压力也很小, 更有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
2. 心理特点不同
到了初中阶段, 学生的神经系统, 特别是脑的结构和机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常常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很强的易感性, 同时情绪带有冲动性、易激动, 不善于自制, 两极性明显, 行为不易预测。青春期情绪的这种特点直接影响到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的形成。同时, 随着“成人感”的产生, 他们极力想证明自己是不需要依附成人而自主发展的个体, 在制定学习或活动计划以及对人、对事、对己的分析评价等方面, 都处处谋求独立。他们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理解家长或教师的教育目的与内容, 易轻易否定、抵制、回绝成人对他们的要求, 甚至以反向的行为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增加了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难度。
根据意志过程的生理机制研究证明, 大脑额叶是形成人的意志行动并保证贯彻执行的器官, 它维持和调节大脑皮层的松紧强度, 对组织随意运动或有意动作起重要作用。儿童的额叶比其他各叶发育成熟的时间要晚, 所以儿童的言语系统的机构较弱, 自觉性较差、意志力也较差。正是根据额叶发育的生理特点, 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宜早不宜迟。另外, 相较于初中生在情绪上易感性、易冲动和易变性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依赖性、模仿性较强, 独立性、自觉性、意志力则较差, 正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好时机。
3. 与教师、家长关系不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 初中生不再盲目接受教师, 他们开始挑剔品评各位教师, 对教师学术、性格、品德等方面要求的提高也成为教师有效教育干预的障碍。他们与家长在情感上有所疏远, 常常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干涉和控制, 更喜欢以“我认为”、“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来表达自己不是依附父母而存在的, 是个独立个体。这些新特点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
小学生由于自我意识不强, 有明显的“向师性”, 与家长在一起时则“亲其言, 信其行”, 很容易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要求, 及时、愉快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种紧密的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和坚持、果断的品质十分重要。
4. 心理任务不同
由于青春期是学生身心加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个时期心理的急剧变化使学生心理发展存在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心理活动激烈、动荡不安, 常常处于矛盾状态, 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矛盾、自觉性与盲目性的矛盾、勇敢与怯懦的矛盾、高傲与自卑的矛盾、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的矛盾。这个时期还容易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这些都决定了初中阶段的工作重点侧重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关注和维护, 已无多余的精力与时间来抓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相反在小学阶段, 有许多条件有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其时, 学习生活条件对孩子意志行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 学习不但是比游戏更具有远大目的、更加重要的活动, 而且是一种社会义务。儿童不但要学习一些感兴趣的东西, 而且还要学习虽然没有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 儿童必须有计划地按时完成任务, 必须克服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各种困难, 必须养成主动独立的习惯。第二, 真正有意识地参加集体生活。儿童为争取成为一个真正的、符合集体要求的成员, 就必须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特别是参加了少年先锋队以后, 集体意识更有了进一步发展。所有这些都促使儿童日益能够自觉地锻炼和支配自己的意志行动。第三, 劳动和社会活动也对儿童的意志提出更高的要求, 他们不能像学前期参加游戏那样随性而为, 而是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 使自己朝着一个合格的学生努力。
教师、家长如抓住孩子意志发展的有利条件与时机, 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 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 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勤奋、自主、自信、勇于拼博、坚韧等良好意志品质的最佳时期
二、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培养策略
意志与行动是不分离的, 意志品质优劣在具体活动中能体现出来, 所以培养孩子的良好意志品质应从孩子的行为品质习成入手。
1. 自觉性培养
(1) 从小立志, 树立远大理想, 开展理想教育活动, 把远大理想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在学习中树立坚定的决心, 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毅力及动力, 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 从小事入手, 循序渐进。从小事入手, 就是从学生生活中的点滴入手, 从做人的一言一行开始, 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从自尊、自爱开始;从爱护自己的文具开始;从自重、自律开始, 逐步养成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的习惯。
2. 果断性培养
(1) 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调控, 培养孩子善辨是非, 果断决定并执行决定的能力。整个小学阶段, 教师、家长要按照学校制度、规则引导儿童明辨是非, 处理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与玩耍之间的矛盾。通过引导教育使孩子能果断地拒绝玩耍诱惑, 安心完成作业。
(2) 抓住机会, 挑战自我, 让孩子体验成功和失败。教师、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应适时地抓住机会, 如竞选班干部、演讲比赛等, 让孩子挑战自我。成功挑战自我会增强孩子的信心, 增强孩子的勇气;挑战自我失败能让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 失败乃人生常事, 总结经验教训, 培养孩子不屈不挠、不轻言弃的精神。
3. 自制力培养
(1) 培养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情绪, 并学会在实际行动中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2) 鼓励孩子做不喜欢但必须做的事情。教师、家长要鼓励孩子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和家庭规定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如义务帮助同学、从事公益活动、完成作业之外的学习任务等。儿童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制度和规则行事, 就能逐渐巩固和发展自己的自制力。
4. 坚持性培养
(1) 引导孩子“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如按时起床、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整理书包及学习用具等, 孩子如能始终一致, 从不马虎, 那么意志的坚持性品质必然会得到良好锻炼与发展。
(2) 从小鼓励孩子从事体育活动。体育运动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它要求孩子挑战体能, 挑战过去, 挑战极限, 所以, 体育活动能磨炼孩子的意志。
还有, 榜样法和身教法也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不错方法。教师、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 选择孩子身边或历史上的榜样、范例, 引导孩子分析自己与榜样的差距, 自己的优势以及如何完善自己, 向榜样看齐, 从而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评价的能力。
“言教不如身教”, 如果教师、家长能乐观向上, 不怕困难, 百折不挠, 意志坚强, 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意志品质。
13.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篇十三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 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 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意志品质存在的问题
1、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主要表现:缺乏自信;常常对自己不满;不敢单独接受任务;与同伴不敢进行正当的竞争。这些学生常伴有自卑的情绪体验;
2、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固执己见,不懂得为别人着想,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并且自以为是,甚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稍有不满,便大闹,大发脾气。干事情有始无终,粗心大意,缺乏责任感。;
3、自制能力较弱。主要表现:感情用事,情绪波动大。做事情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经常不完成作业等;
4、抗挫折能力较低。感情脆弱,受不了小小的挫折,经不得一点委屈和失败。研究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适能力,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创设一个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小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 意志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目的性和调控性是意志的基本心理特征,都与意志行动密不可分。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渐成为其主导活动,已有较复杂的意志行动,对其意志努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不但要学习有兴趣的东西,而且要学习虽然没有兴趣但是必须学习的东西,因此必须要克服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各种困难,必须养成独立工作的习惯。这一切要求学生做意志努力,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促使其意志品质逐渐发展起来。
一般来说,表现在意志行动中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就是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自制力、坚持性 果断性等。
自觉性是指一个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社会要求方面的品质。研究发现,小学生独立性的发展比较迟缓,一般还不善于自己提出活动的要求,意志的自觉性比较差,容易被他人所左右,缺乏自主精神。从三年级以后受暗示性才逐渐减少,到六年级时出现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愿望。但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一直在发展着。
自制力是指经常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及不良的心理状态。小学生自我约束和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能力发展较晚,常依赖于教师或成人的帮助才能很好地自我控制。虽然他们的行为明显受内外诱因的干扰,意志的自制力还比较弱,但在教学活动和学校纪律的要求下,自制力在1—3年级已经得到较快的发展,从中年级以后能进一步克制因各种诱惑引起的冲动行为,比较自觉地按照任务的要求坚持活动。
坚持性是指为实现预定目标不断地克服困难,贯彻决定直至在到目的。小学生意志的坚持性与自制力的发展相近。低年级已经具有一定的坚持性,但在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放弃已经开始的活动。中高年级开始能有意识地抵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诱因干扰,对于力所能及的活动一般能做到有始有终。
果断性是指及时地、坚定地采取有根据的决定,并毫不迟疑地执行该决定。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意志的果断性的发展比较缓慢,大都缺乏适时、果断地作出决定的能力。
由此看来,小学阶段是培养发展儿童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由于学习活动已经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因而对意志努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根据高年级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特点,有意识地在各各处教育活动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尽力创设适当的困难情境,使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任务。同时,注意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行动要求,加强及时督促和激励性评价反馈,以积极的教育影响,来促进他们意志的发展。
三、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方法
优良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小学生正处在意志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当儿童入学后,学习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任务的复杂的活动,是一种有难度的社会义务,再加上学校的、集体的生活时刻要求小学生要有意识地控
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服从班集体的利益。这些新的条件、新的要求,都为小学生良好的意志的发展和培养创造的有利的条件,因此,在这一时期,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意志的培养就显的十分重要。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学生的一切意志行动都受一定的动机和目的的调节,支配加强正确的目的、动机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要使学生确立明确的目的,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事实证明,只有让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们才能把远大理想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才有坚定的决心,不被任何困难吓倒,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毅力及动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学生的一切意志行动都受一定的动机和目的的调节,支配加强正确的目的、动机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要使学生确立明确的目的,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事实证明,只有让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们才能把远大理想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才有坚定的决心,不被任何困难吓倒,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毅力及动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的基本心理过程是:决心+信心+恒心。一般来说,决心越大,信心越足,恒心越持久。德莫克里特是一位口吃者,并且他的舌头天性就比别人大,但凭借顽强的意志——决心、信心和恒心,他口含鹅卵石苦练了3000多个清晨和黄昏,终于成为一个妙语连珠、技压群雄的演说家。这说明,决心、和恒心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其中信心最关键。没有信心,决心就会空虚无力,恒心就会受天阻碍而中止。教师应特别注重在学生意志心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架设通往恒心和胜利和桥梁。学习离不开生活,知识要在实践中得以展现。为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意志品质。
3、家庭教育的配合,使意志品质的培养更见实效。在家长会上,我们给家长讲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性,有人说“不幸是最好的大学”,是指当个体受到外来刺激时,既是对人格的挑战,又能激发人的潜能。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对成年后的影响很大。告诉家长,一个从小经过逆境磨练的人,成年后往往能有
效地适应环境。如日本的幼儿园让孩子们在冬季进行赤身裸身锻炼,劳其筋骨,炼其意志;印度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肌肤,苦其心志;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中国伟人周恩来让侄儿插队落户到内蒙,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一系列事例让家长懂得,小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人学习走人生奋斗之路的过程,在前进中跌倒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爬起来继续前进。建议家长多提供日常生活小事,给学生提供肯定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新的任务面前,利用自己曾经勇敢前进的事实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消除畏难情绪,产生更高的追求。鼓励学生自觉参加锻炼,主动磨练意志;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误,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主动想办法去乐补损失;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正视自己改掉不足,争取新的机会;要学会宽容,允许别人超过自己,去欣赏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做事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4、有意识地进行挫折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调节和控制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提高儿童的抗诱惑力和挫折的耐受力。意志品质在克服困难中形成,并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古往今来,无数杰出人物都是在困难重重的逆境中成长的,因此,教师在学校各科学习中,在体育锻炼和日常规范中都可以为儿童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为其意志品质的发展提供机会。但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学生创设的困难情境要适度。创设的困难情境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即创设那些学生必须付出一定努力且是头脑力所能及的情境。同时还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要求和意志锻炼水平。
(2)创设的困难情境要有针对性。即根据小学儿童意志品质上的差异,注意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做到因人而异、因发展时期不同而给予不同的锻炼重点。
(3)在学生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同时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克服困难。
【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意志品质07-23
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格品质培养之感悟06-3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10-03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08-03
论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11-19
试论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10-07
浅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10-26
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1-11
论数学课堂中小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