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功竞赛(精选9篇)
1.教学基本功竞赛 篇一
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总结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而基本功则是我们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必备的素质,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结合我校学期初关于基本功考核的实施方案,和大安市语言委员会提出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主题思想,特举办本次教师基本功竞技大赛。
根据市局《实施素质教育评比方案》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教师的人数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年初制定的活动方案,在2018年10月中旬末进行了一次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依照方案,逐一落实了本次竞赛活动。这是一次基本功的能力比拼,也是一小教师风采的展示,下面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参赛选手
凡是在岗的一线教师按照报名自愿参加的原则,除有特殊情况事假和后勤等人员外,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参赛共计23人。
二、参赛项目
所有选手均参加简笔画、三笔字 等4项评比。
三、评选办法
每一单项活动均有评委集体打分,然后汇总分,从中排出个人名次。
四、各项比赛成绩汇总
每项比赛均有原始评分卡,最后计算出了汇总分数和名次。
五、小结
本次比赛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选手们都能够认真积极对待,不抄袭,不替写,做到真正的练功。这次活动开展的如此成功,步骤和内容让老师们服气。推动了自身练功,大大提高了教师们对基本功的重视,特别是对于自己粉笔字这一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板书功夫的重视。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本次活动得到了众多老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他们虽然年龄偏高,但是仍然能够热情参与,力争提升自己的各项本领,谦虚辐射,为自己的教学工作画上更加感人的一页。
六、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部分年轻教师的钢笔字实在欠功夫,许多老师停滞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平时只为了完成作业应付了事,不重视自己的功底。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严格要求老师,督促他们认真练习,为自己的形象负责,为学生负责,为学校负责。严抓管理,狠抓落实,这样才能练有所用,学有所用。简笔画虽然在当今的教学中用处不是很广泛,但是老师们的功夫依然需要加深,必须强迫自己多学习,今后我们在教室基本功评比中,还可以考虑加一些读书方面的项目,以促进教师更好地提升自己。
安广一小学
2018.10
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总结
安广一小学 2016.11
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成绩单
安广一小学 2016.11
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试题
安广一小学 2016.11
2.教学基本功竞赛 篇二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进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学校的体育教育靠体育教师。在青少年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今天,必须全面进行健康教育,努力把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青年体育教师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重担,为提高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而担起责任。
今天的教学理念,已经由教师为主体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思想开放,个性凸显,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如何做好“导演”,让学生利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达到身体与心理的健康?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及技能水平,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而基本功比赛就是一条促进青年体育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1. 青年体育教师的年龄界定
青年年龄是在不同认识角度下的青年特征的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和研究指标,包括青年的年龄上限和年龄下限两个相关界限。这是青年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以及各个国际组织都尚无明确统一的界定。
当前国家统计局在划分人口年龄结构时青年的定义在35周岁以下。对于青年教师的年龄,多数省市教育机构一般都是以男性40周岁、女性35周岁为界线,也有少数地方与国家统计局定义的一样:不论性别,以35岁及以下为青年教师。从月份来说,有的是从1月1日计算,也有的以8月份分界线。
2. 基本功竞赛的目的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旨在推动学生的健康,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目的是加强青年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能力水平和体育教学效益,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并且可以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现场救护与运动创伤处理的基本方法。相对来说,每个单位的基本功比赛目的大致相同,只是因为赛制或时间安排上不尽相同,所以目的性的明确方向不完全相同。有的对基础理论知识相对比较重视,有的主要考虑体育教师的基本运动技能,也有的主要是考核青年体育教师上课的能力等。总之,方向不完全相同,但目的基本一致,都是为了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3. 竞赛的内容及形式
3.1 基本功竞赛的内容。
竞赛内容主要有:体育理论知识、田径类、体操类、传统体育项目、韵律操、球类、专项技能、教案设计、组织能力(上课)、教材分析能力(说课)、体育绘图能力(创编并绘图)、现场救护能力、哨音运用能力、口令指挥与队列队形调动等等,有的单位在比赛中还会有才艺展示。在较早的时候,还会有划场地这一项技能,但因为现在一般的学校都铺了塑胶跑道和塑料草皮,跑道、球场都是现成的,场地基本上已经不需要再划了,所以这一项技能已经被淡化了。
3.2 基本功竞赛的形式。
3.2.1 综合型
是指对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体能、球类、专项水平、上课、说课等等作全面的考核和比赛,满分一百分。每一项定好分值,最后把所有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每一项目的分值标准由具体操作的部门掌握。
理论知识一般都有规定的教材,基本运动技能中的田径大项,会设置跑、跳、投中的一些基本的项目,如100米、800米、110米栏、跳高、跳远、铅球等,随机抽签进行比赛。体操比赛一般包括技巧、单杠、双杠、跳马四个大项,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操的考核内容及动作不完全相同,一般根据教师所任课的水平设置并进行随机抽签比赛。上课和说课会有两种形式,一是主办单位规定题目,二是根据教师的任课年级选选择教材和课题进行比赛,最后由评委统一进行评定打分。
3.2.1 组合型
主要是指组织竞赛的单位或部门有侧重点地组织竞赛,或是对教师的个人运动技能,或是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教材分析能力等等,目的不同,竞赛的内容也不相同。有的是体育理论知识加基本运动技能,有的是体操加球类,有的是体操、田径、说课、上课等等,组合方式各有不同。如2007年浙江省泰顺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包括理论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能项目两个大项。体育理论知识包括田径、球类项目的基本知识、竞赛规则与竞赛编排、体育运动保健知识、体育时事;体育技能和体能项目两个大项中包含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块。必测项目包括篮球全场往返运球投篮、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技能展示(队列、队形,徒手操);选测项目是在技巧、武术、健美操中任选一项。应该说泰顺县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侧重点在体育教师的理论与运动技能方面。
3.2.2 单一型
单一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针对其中的某一项进行比赛。一般内容是上课、说课、体育理论知识竞赛等,运动技能及体能方面涉及较少。
4. 分析与讨论
青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师的中坚力量,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力军,在教育中必须完成对青少年体育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余暇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实施需要体育教师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也需要体育教师努力以自身深厚的学习“功力”来不断地“充电”,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整体素养、更新知识,才能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到实处。
对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改变旧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及精神状态,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这一活动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4.1 以赛促练,使青年体育教师保持较高的理论与运动技能水平。
一般的体育教师在中学时都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训练,有的教师是专业运动员,从很小就开始超负荷地训练,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很多人不愿意也已经没有兴趣去花时间再做运动,有的人仅有的运动就是上课做一些示范,所以有一些体育教师的身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变得“丰满”。这种运动量、这种身材,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又如何能保持呢?也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以前学的东西足够用一辈子了,也不再花时间充电,不去了解新的形式、信息及动态,天天抱着自己的老本过日子。而教师基本功的各项比赛,促使青年教师不能懈怠而停滞不前或退步,用比赛促使教师在上课和课余之外进行自己的运动技能的训练,进而保持自己的运动水平,并且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新的理念,加强思考,开拓眼界并不断进步。
4.2 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加强沟通,增进友谊,互通有无。
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圈子基本都是在单位和家庭,与其他学校的交流除了同学以外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基本功比赛为体育教师搭建了相互沟通、了解信息的平台,让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并发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在打破同事之间的小圈子走进大的世界后,教师可能会产生更强的思维火花和情感体悟,在增进彼此之间友谊的同时,也汲取了更丰富更深厚的精神食粮。
4.3 更新知识,改变观念,提高业务水平。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的体育教师仍走传统的体育教学老路,课堂生硬乏味,没有活力。症结就在于教学中缺乏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课堂上不能对教法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为没有自己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就不能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状态。参加教师基本功比赛,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当前最前沿的信息动态,不断地学习充电,并及时调整心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才能适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提高自己素养的同时,潜心钻研,理论联系实际,更快地提高业务能力。
4.4 提供了教师展示的舞台。
学校学生的竞赛内容形式多种多样,而教师参加比赛的机会相对较少,当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展示的空间相对较小,一般局限于学校内部或仅仅是一片操场。教师基本功比赛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展示个人技能及特长的舞台,使教师用另一种方式体现自己的价值,展现个人的才华,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可以促使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更快地适应工作,也可以促进教龄相对较长的年轻教师较好地保持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不断学习,更新理念,让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运动技能水平和不断提高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学生,为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心动体勤。
5.2 建议。
5.2.1 教师基本功比赛可以采取模块式进行,对教师的体能、技能、上课、说课等各项能力可以采取组合的方式进行,全面促进教师的基本功技能提高。
5.2.2 比赛时间、赛制相对规范一些,比赛时间相对稳定,避开每学年学校较忙碌的时间,比如运动会、艺体节等。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体育教师应有的变化[J].浙江体育科学, 2007, (29) :3.
3.教学基本功竞赛 篇三
李灿莉在会上希望通过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发现一批好苗子、好典型、好教师;通过实验操作比赛,形成一批很好的案例;通过这次活动,发现总结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个性化问题。
徐世昌主任在会上先简单介绍了这几年安徽教育装备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未来教育装备更好的发展机遇。他希望在即将开始的大赛中参赛选手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希望各位参赛教师回到学校能够总结过程,学习并消化其他教师实验教学中好的经验、好的办法并应用好。
李强副主任希望各位选手要充分利用这次基本功竞赛的机会,互相学习、展示自我,争取好成绩。
本次竞赛由理论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卷面笔试主要考查教师的实验理论知识,实验操作主要考查教师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大部分选手无论是10月22日下午的理论笔试,还是10月23日的动手实验操作,都能沉着冷静、仔细答题,充分显示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
本次竞赛是安徽举办的规模较大、水平较高、参与人数较多的一次活动。与以往竞赛相比,这次选手的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实验操作,选手们大都以娴熟的技能顺利完成,这与各地、各校近年来陆续建立、完善了实验室,普遍重视、开设了实验课程是分不开的,也充分展示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后的显著成果。
4.教学基本功竞赛 篇四
为了提高我系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四月中旬起我系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在本系的预赛工作。此次比赛包括教案、板书、礼仪、课件四部分,前三项我系通过评委深入课堂、随堂考评的方式进行,昨天下午集中进行课件展示环节的比赛。
比赛在我系多媒体教室进行,除参赛的10名教师、系领导、各教研室主任、今年新进教师、评委的老师外,也吸引了我系众多教师观看,比赛现场座无虚席,大家都把它看作一次很好的观摩、交流机会。
参赛科目分为城市规划、建筑学、艺术设计、动画、装潢课程等,因课程性质的不同,大家的课件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有的数据图表清晰,一目了然,有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情景再现。整个比赛过程井然有序,精彩处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和广大教师纷纷表示教学过程中的互相学习、彼此借鉴非常重要,对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本次课件比赛,做以下总结:
参赛课件的质量普遍有所提高,有的可以说是精品。但是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过去人们已经经常提到了的,但还有一些问题可能平时不太为人注意,或是课件制作中新出现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下:
一是交互性的加强。
过去常见的那种不能返回,不能跳转,只能一步一步往下播放的,按线性思维编制的程序式的课件已经很少见。大多数课件都体现出了界面友好、容易操作、灵活性强的优点。这也正是计算机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之一。
第二是出现了一些积件式的、或网络自主学习型的课件。
这说明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积件化和网络化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发展方向,并因此作了积极的探索。
第三是技术水平的明显提高。
参赛课件中有不少是用Authorware 或Flash制作的,其中用到的一些技术已经是这些工具软件的高级应用技术了。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已经能够熟炼地应用这些课件制作工具,并以此去实现一些比较复杂的课件设计。
我们聘请的课件方面有建树的赵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些改进计划:
一、动态与静态的关系问题。说到计算机的优势,人们常会想到利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动态的过程,例如用艺术设计的创意过程。动态的过程显然是计算机媒体最善于表现的。而这恰恰又是传统的挂图或者幻灯所难以做到的。因此,不论是哪个学科,人们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即在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时,应尽可能用连续的动态过程来代替静止的图像图表。毫无疑问这是对的。动态过程的展示显然更有利于学生对一个连续过程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但人们也常因此忽视了另外一点,即动态的过程往往不易看清细节,特别是某些关键点的展示不容易被突出。同时,动态的变化过程有时也会给教师的讲解带来难度。所以在课件设计中,完全否认静止图像的作用是片面的。最理想的应该是动静结合。如果在课件设计中采用图片与动画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的表现方法,就能使学生在看清连续变化的同时,又能与静止图象进行对照,从中找出关键性的变化,此外,即使是动态的过程也应注意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结合。理想的动态过程应该是使教师在使用时能够轻易地控制播放的速度,随
时能够暂停,能够重复。这样既便于学生细致观察,又便于教师从容讲解,从而充分发挥连续动画带给学生的完整信息。“动”与“静”本身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它们各有各的价值,只有完美地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二、重技术轻设计的倾向不可取。随着这几年电脑的普及,以及人们学习电脑技术热情的提高,许多老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电脑应用水平。因此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他们总希望将自己已经掌握的各种技术都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本来并不是一件坏事,问题在于当你将注意力关注于如何展示自己的技术的时候,往往却忽视了制作课件本身的目的是什么。制作课件是为了利用它提高教学效率,而引起教学质量变化的是教学设计,而不是媒体技术。因此课件的好坏关键在于它的教学设计如何。看它是否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电脑的使用规律。是否符合有效教学原理。优秀的课件必须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体现创意,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至于电脑技术则是为教学设计服务的,是实现教学设计的手段。滥用技术(或者说技巧),只会喧宾夺主。在课件评比中,我们看到有些老师在其制作的课件中加入了许多花巧而不实用的功能,例如有些老师在课件中加入不必要的计时钟,或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转场效果,还有的设置了可自主选择的背景音乐等等。这些功能并不是都不能用,关键是对教学是否真有帮助。如果它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再“漂亮”的课件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提醒我们,在课件评比中不应单纯的以技术水平作为评判标准,否则将产生不良的导向。这个问题在过去的课件评比中确实存在,我们有时甚至将课件制作工具也作为衡量课件优劣的依据之一,这是毫无道理的。制作技术只能与教学设计相结合才能体现出价值,课件的评比也应从技术是否有效服务于设计这个角度加以评价。
三、充分利用现有素材,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课件制作效率。在这次课件评比中,有不少的课件是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从这些精心制作的课件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所花费的心血。但是不同的教师一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相同内容的课件是否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呢?这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宜简单地做“是”或“非”的判断。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而这种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习惯、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学生特点等诸多具体因素综合加以考虑的。所以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课件设计。而这正是自制课件的意义所在——即体现个性。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地强调自制课件的共享性。事实上需要共享的是一些素材,是构成课件的一些基本元素,如一些图片、视频、动画、或者某些微教学单元等。这些素材与教学设计、教学思想无关,因此有高度的重组性和共享性,不同的教师可以用他们组织出不同风格的课件。所以,提高课件制作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充分利用一些现成的素材。但是从这次参赛的课件来看,许多教师显然并不善于这么做,他们仍然花费大量的精力制作那些原本可以从其它途径轻易获得的初级素材。这样的重复劳动才是真正的资源浪费。素材的来源有很多途经,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从书本中扫描,从光盘中截取,或是通过同行间的交流获得。特别是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发出了专门的多媒体素材库,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检索方便,提取容易,从而为教师寻找合适的素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然,有些素材可能在使用前还需要做一些小的修改加工,因此学一些简单的素材采集和编辑技术还是必要的。
四、在注重课件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艺术性和趣味性。科学性和教育性是指课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必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符合学科的基本原理,表达正确的信息;并遵循一定的教育理论,符合学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和认识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显然科学性和教育性是对课件的最基本要求。对于这一点上,教师们在课件设计中普遍都较为重视,此次参赛的课件也反映出了这一点,特别是在科学性方面很少有明显的错误。但是参赛课件在艺术性和趣味性方面却显得相对较弱,或者说体现得不理想,许多课件也因此影响了整体的展示效果。这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问题。良好的艺术性和趣味性能够增强课件的感染
力,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因此,在课件设计中,关注科学性和教育性的同时,也应重视用户界面的设计、画面的组织、色彩的搭配、以及信息的呈现方式等方面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体现出赏心悦目、生动巧妙的特色。
要做到课件精美,实用,适合现代学生接受不容易,所以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反过来说,这种蕴含在课件中的美的智慧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无疑也会对学生相应的这方面的素质起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强调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切不可因此冲淡课件的主题,更不能以牺牲科学性和教育性为代价。
5.教学基本功竞赛 篇五
教学基本技能竞赛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实践能力”为主线,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为目标,本学期学校继续把教师的岗位练兵落到了实处,平时举行了多次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并在学期末成功举行了小学教师岗位练兵阶段性检验活动——基本功大赛,这次活动得到了校长的高度重视和学校中层领导们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检验小学教师岗位练兵的阶段性成果,督促全体教师平时加强磨练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使他们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
这次比赛活动共设了多个小项的技能展示,语文专业技能包括:板书设计、粉笔字、钢笔字和朗读能力展示;数学专业技能包括:二十分钟速算、现场评课、教具制作和课件展示。艺体专业包括:音乐弹唱;美术素描、水粉画;体育活动展示。
这次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组织严密,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每项展示,活动真实地反映了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现状,大部分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在自己擅长的项目上一展风采。
虽然这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小学教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和临场经验;二是部分教师基本功还有待加强(如:粉笔字、钢笔字、朗读以及评课能力),三是部分教师还不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应用技术不过关,另外还有少数教师个人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本次教师基本功大赛虽然已圆满结束,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我们坚信,有校长的正确领导,有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的实践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巫溪县徐家镇中心小学校
6.教学基本功竞赛 篇六
十堰市中小学第八届体育、音乐、美术教师
教学基本功竞赛规程
一、竞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刘端文 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李文海 房县教育局局长
邵志义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 闻富安 市教科院副院长
各县(市、区)教育局、东风教育分局、各县(市)一中和市直学校分管体卫艺工作的领导
二、主办、承办单位: 主 办:十堰市教育局
承 办:房县教育局、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三、竞赛时间与地点另行通知
四、参赛单位及报名办法
1、竞赛分甲、乙两组:
甲组:以各县(市、区)、分局为单位,各单位由四名体育教师、二名音乐教师、一名美术教师共7人组成代表队。
乙组:各县(市)一中以学校为单位:各单位由三名体育教师、一名音乐教师、一名美术教师共5人组成代表队。
2、各单位须报领队1名。其中甲组体育教师中至少有一名女教师,报名表于2011年9月30日前报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3、各单位交参赛费100元/人,食宿自理。
五、竞赛内容与分值
1、竞赛内容包括演讲、理论知识测试、韵律体操(集体项目)、专业项目、才艺展示(集体项目)。其中演讲、韵律体操(集体项目)、才艺展示(集体项目)不分学科,理论知识测试和专业项目分学科进行。
2、每名选手总计100分(各专业项目分满分十分)。
六、竞赛办法
1、此次活动按抽签顺序进行。每个项目由一个代表队进行完毕后依序往下,甲组在前,乙组在后。
2、每个项目的顺序按日程安排进行竞赛。
七、录取名次与奖励
1、团体名次:将各代表队7人或5人得分相加,甲、乙两组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证书。
2、个人全能:将个人各项得分相加,分学科取前8名,颁发证书。
3、个人单项分学科取前三名颁发证书。
7.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反思 篇七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大学生的发展前途。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当中。但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却参差不齐,他们大部分非师范大学毕业,缺少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教学的实践锻炼,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因此,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讲课比赛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亲身的参赛经历与体会,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谈谈几点反思。
2 教学竞赛反思
2.1 避免过渡使用多媒体
2.1.1 PPT模板设计
课件模板的设计要以简约大方为主题,背景的基本色调应该为浅色。文字内容尽量精简,只给出关键词和知识点。否则过于复杂和冗长的文字不利于学生和受众吸收,在关注PPT文字的同时,分散了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注意力。因此,文字内容最好以图片、形状和表格的形式呈现。
2.1.2 PPT自定义动画
自定义动画及链接适时地出现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地自定义动画,可以缓和气氛,增强知识点的循序渐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但是一味追求花哨的图像,甚至以电子相册的形式,添加夸张的音响效果等,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参赛教师一旦遇到链接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影响整体教学。
2.1.3 PPT与板书相配合
教师不能完全依附于课件,应该有必要的板书,特别是繁难内容的推导过程,不宜在课件上一带而过,需用板书完整地书写推导过程。有的教师其课件与板书内容重复,课件上有的标题及内容,不必在黑板上重复书写。如果学生看到的只是一张张的图画,看不到老师缜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学术观点、生动精炼的语言,那么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过渡依靠多媒体电子课件,确实能够提高授课的效率,减少板书的时间,但切换速度太快,没有给学生和受众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1]。
2.2 避免营销式授课
营销策略中有人创设了五步推销法:一推激情、二推感情、三推产品、四推价格和五推数量。教师上课首先要对知识有深刻的把握,并且深信,然后调动激情因素来感染和引导学生,但是高校教师应当采取娓娓道来的方式,而不是像小学教师一样需要用夸张的激情和声势来吸引学生。推销员推销产品利用感情,高校教师应该利用深厚的专业功底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对于讲授内容,不能像营销式推产品、价格和数量来进行“灌输”和“轰炸”,循序渐进的模式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3 避免表演式授课
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学生。但在现代教学理念中,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一根火柴,学生就像蜡烛。教师要点燃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传统的课堂上老师自身是一个多媒体,不断地发出吸引学生的电波,但表演式的讲授,只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提高学生自主追求知识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生动而富有启发性与亲和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当、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抑扬顿挫的声调固然好,但不要表演式地讲演,而应当带领受众的思维走,把主题、知识体系和重难点最后一次完整地呈现并讲述出来,回顾并连贯成整体。整个过程要求简短有力、余音绕梁[2]。对于讲课比赛,评委也会认为,表演式的讲授其作秀和夸张的表演痕迹过重,与实际教学课堂不相符。
2.4 完善比赛规则和评价体系
科学性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符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适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全面性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状况以及教师的讲课水平。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本身就是对参赛教师的一种很好的指导和帮助。比赛规则要按照科学和全面的评价体系来指定。例如,针对英语口语、听力和演讲等学科特点,比赛规则就不应该限定视听材料的纳入。如果规定现场备课,在没有网络和音频视频材料提供的条件下,教学过程就会受到限制,也不能全面地反应参赛教师和实际课堂的情况。教学竞赛的目的不是比赛,而是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发展,真正意义上落实到课堂,因此比赛规则和评价体系要全方位考察,适合各种学科特点,与实际教学课堂接轨。
2.5 重视赛后影响力
由于评价指标对参赛教师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而参赛教师会有意识地根据讲课比赛的评价指标来调整教学。因此,讲课比赛宜从长计议,发挥比赛对常规教学的辐射作用。在给予优秀获奖青年教师奖励的同时,也要对这些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促进更多的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提高水平。应扩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影响力,奖惩分明,与职称评审、科研教学考核等挂钩,有效地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提高教学能力。
摘要:指出了教学竞赛是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亲身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体会,对授课方式、比赛规则和赛后影响等提出了相关反思。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授课方式,比赛规则,赛后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长友.从讲课比赛看青年教师的成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7):189~190,200.
8.开展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 篇八
关键词:技能竞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29-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就业率逐年提升,涌现出了一批示范性的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虽然整个高职教育发展的态势很好,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由于许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或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来,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在办学上要么沿袭中专时期的办学模式,要么照搬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没有形成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高职院校很难在短时期内培养出一支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政策和机制保证,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以上因素造成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能力薄弱,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性强、能力突出,能快速适应企业具体要求的应用性人才,实现与企业實际应用的“零距离”,是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急待解决的问题。职业院校的教学怎样才能把准市场脉搏,使学生学以致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导向标。职业技能竞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职业技能竞赛不仅能展示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培训、交流、提高的平台,它在催生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规范职业技能培养、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何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导向作用,构建教育发展平台,对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开展技能竞赛对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的意义
1.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借鉴职业技能竞赛所倡导的以竞赛促教学、促教改的经验,可以有效地推进学校的教学理念向“必需、够用和实用”的基本要求上转变,从而实现职业院校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对实训方式进行改革,大力推行“教学工厂”实训模式,使车间与教室合二为一、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2.推动课程改革深化。①课程内容改革。按照职业院校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的教学要求,从而对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改革。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现行各专业的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和编制,建立“竞赛试题形式”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中,以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标准为具体目标,以技能为教学主线,对知识的掌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根据职业技能竞赛规程、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来强化训练“竞赛试题”的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要求,既能够突出专业特点,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②教学方法多样。对于每个“竞赛项目任务”的教学,应该根据职业技能竞赛考核标准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合理选择使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教学。如:既可以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也可以采用技能竞赛的形式教学。③学习方式灵活。近年来,职业教育开始推行“学分制”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在学生学习的内容上进行整合优化,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上创新。推进“学分制”改革,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科学的“学分”内容体系、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通过“学分制”的实施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和推广“多证制”教育,鼓励学生在“取证”学习过程中和实践训练中获取学分,完成学业。为了加强实践教育,学校应积极与劳动部门联系,建立骨干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站(所)或职业技能证考点,为“多证”教育和“学分制”教育创造有利条件。④课堂训练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笔、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实现训练化。课堂教学改革,可以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证”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中实施“操作技能课堂目标教学”管理。所谓“操作技能课堂目标教学”,就是将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和考核一体化,以学生的实训操作为基本手段,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⑤考核多元化。考核多元化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实践中,“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应包括阶段考核、个别考核等,突出过程考核的目的,促使学生注重平时成绩的积累。此外,专业课程的考核应以技能考核为主,减少理论考试;基本技能课程的考核,应突出现场操作;对具有一定操作性课程的考核,应采取面试或开卷的考核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市(省属学校)、省、国家多级赛制,各具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考核的过程化、多样化和灵活化,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
3.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技能竞赛在职业院校不仅可以作为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还可以作为教师职业生涯拓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教师技能大赛,以竞赛带动教学、评价教学、促进教学改革。学校可以发挥教学能手、优秀指导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带领其他教师不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4.营造校园育人文化。学校对职业技能竞赛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可以进一步扩大竞赛范围,让技能竞赛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个学生,形成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育人氛围。
综上所述,只有深入了解、分析职业技能竞赛,才能领会职业技能竞赛的内涵,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应有的作用;只有将职业技能竞赛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才能找到职业技能竞赛的立足点,才能内化成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并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从而提升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福贵,张梅.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改革的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3).
[2]王寿斌.重视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7.6.
[3]罗胜阳.从数控技能竞赛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0,(9).
[4]李士丹,尧有平.新形势下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
9.教学基本功竞赛 篇九
一、填空题
34、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能力)、职业道德三个方面。
35、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6、(“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材教法】
39、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多练,(精讲)是基石,(多练)是保证。要注意目标(准)、内容(精)、形式(活)、层次(清)。
40、精讲的目的是(讲清重点)、(化解难点)、(点拨疑点)。
42、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流程先后顺序一般为(导入新课)、(新课研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等。
43、课前准备有效包括(有效地使用教材)、(有效地了解学生)、(有效地准备素材)。
44、教学收尾要有法,主要方法有(梳理脉络法)、(各抒已见法)、(启迪探索法)、(作品展评法)。
45、(教学重点)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46、导课要注意(衔接性、启迪性、含蓄性、生动性、创新性)。
47、教与学是(民主、合作、互动)的关系。能否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是衡量说课的(主要标准)。
52、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54、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55、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
【基本功训练】
二、判断题【信息素养】 【纲要解读】
18、教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展开,关键又在于突破难点。(√)【教材教法】
32、领导可以通过教师说课检查其备课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修改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33、教师说课只需说清教材分析和教法设计。(×)
34、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或视角,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
35、学习者学习热情和兴趣不会制约着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果的高低。(×)
36、说课就是备课,教师可以照教案去说。(×)
37、说课就是要说明自己对这一课如何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38、合作学习要与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40、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
42、有效教学等于高效教学。(×)
43、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44、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目标和课堂学习达成度的重要手段。(√)
45、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47、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
48、教学预设应粗线条勾勒,如果精心预设就与新课程理念 “ 动态生成 ” 相悖,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49、课堂教学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所以听课活动中没有主观因素存在。(×)50、说课与上课面对的对象相同,都是学生。(×)
51、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
52、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平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基本功训练】
三、选择题 【纲要解读】
11、通过赏析、讨论,动手操作,了解掌握……;通过制作……,体会……作用;通过对……的建构,体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的重要性。这些是对下列哪项的描述(C)
A、教学目标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A)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学过程 【教材教法】
19、(B)的理论因素很浓,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是理论性的分析。A、备课 B、说课 C、上课 D、评课
20、(B)重点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C)要求必须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A、备课 B、说课 C、讲课 D、评课
21、教学目标有效依据(BD)
A、自主选择 B、三维目标 C、教材 D、指导纲要
22、不是形成学习难点的一项是(D)
A、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知识基础很薄弱 B、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 C、内容学习需要转换思维视角 D、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知识.
23、说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B、重点内容应明确具体,说理透彻。C、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D、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4、(B)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A、教学方法 B、教学思路 C、教学流程 D、教学反思
28、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D)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33、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的教学活动属于(B)教学流程。
A、讲解 B、有组织的练习C、有指导的练习D、独立练习
35、教学评价可分为(A)三类。
A、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B、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社会评价 C、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D、家长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36、自我调节学习的内在过程可以被简化成(D)四个环节。A、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 B、自我评价、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 C、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D、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
37、听课的基本特点包括哪些?(D)
①目的性 ②主观性
③选择性 ④指导性 ⑤理论性 ⑥情境性 A、①②④ B、③④⑤⑥ C、① 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8、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要突出学生的(A)作用和教师的(C)作用。
A、主体 B、主要 C、主导 D、次要
39、创设(D)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的有益尝试。A、活动情境 B、表演情境 C、操作情境 D、问题情境 E、故事情境 40、(A)的培养和激发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A、学习动机 B、行为习惯 C、学科知识 D、解决问题能力
41、(B)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行为习惯 D、学科知识
42、(C)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A、生活性 B、形象性 C、学科性 D、问题性 【基本功训练】
四、多项选择题(19道)【信息素养】
1、上好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B C D E)A理想的课堂 B建构的课堂 C自主的课堂 D向上的课堂、E生活的课堂
2、好课中的师德从哪几个方面体现(A B C)A教师的爱与责任 B互相尊重 C平等对待学生 D耐心指导个别学生
3、判断课堂有效性的基本准则是(BCD)
A、学生的组织能力是否得到提高。B、学生思维是否最大限度得到活动。
C、教师的讲解是否遵从学生的认识规律。D、教师是否深入把握了所教授知识的内容的本质。
4、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以概括为以下哪些层次?(ABD)A、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B、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C、以课件为中心的设计。D、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
5、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包括有:(BCD)
A、有效地进行评价。B、有效地使用教材。C、有效地了解学生。D、有效地准备素材。
6、(A)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A、评价 B、实践 C、操作 D、检测 【纲要解读】
7、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为突出的(BD),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A、实用性 B、操作性 C、逻辑性 D、工具性
8、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实现的转变有(ABCD)A、由教师如何“讲”向学生如何“学”转变 B、由“教书”向“育人”转变 C、由统一性向差异性转变 D、由讲授者向促进者转变
9、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BC)
A、是教科书的执行者 B、教学方案的开放者 C、教育研究者 D、独奏者 【教材教法】
10、在针对趣味性的教学建议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ABC)A、演示教学法B、竞赛教学法C、自主学习教学法D、互助教学法
11、在针对趣味性的教学建议中,应注意学生的(BC),让“趣味”作为领路人。A、心理 B、年龄特征 C、认识规律 D、创造性
12、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着眼点有(ABCDE)
A、教材内容生活化 B、教材内容问题化 C、教材内容活动化 D、教材内容系统化 E、教材内容最优化
13、关于听课的表述,正确的是(ABD)
A、听课是一种技能和方法 B、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C、听课是目的 D、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
14、原则上听课记录应包括(AC)
A、教学实录 B、教学环境 C、教学评点 D、教师状态
15、说课与备课的相同点有(ABC)
A、内容相同 B、任务相同 C、做法相同 D、对象相同
16、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ABCD)关系和矛盾。A、形象与抽象 B、实际与理论 C、感性与理性 D、旧知与新知
17、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形式有(ABCDE)
A、表演 B、演示 C、活动 D、操作 E、描述
18、下列属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是(ABCD)
A、价值性原则 B、学科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生活性原则
19、教学情境的作用是(ABCD)
A、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审美和情感体验 B、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C、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 D、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基本功训练】
五、简答题(26道)【信息素养】
1、说课的意义。
答: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说课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
4、教学准备指的是什么?
答:教学的硬件资源;教学的软件资源;教师为教学创建、提供给学生的素材资源。
5、学生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学生已具备进一步学习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情感差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点。
6、简述备课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等,同时提倡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
7、详案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1)课题;(2)教学目的要求;(3)教学重点与难点;(4)教具学具准备;(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7)作业设计;(8)教学后记。
8、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答: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案: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教案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
9、好教案应具备的特点?
答:第一,好教案要体现反思性。第二,好教案要有针对性。第三,好教案要有创新性。第四,好教案要有深刻性。
10、信息最常见的特征有哪些?
答:一般而言,信息具有以下常见的特征: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
11、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主要应做到哪几个整合?
答:(1)目标整合,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内容整合,一是凸显经验性,以直接体验和自主操作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为主,二是以学生的自身兴趣、经验和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有教育潜力的情境,让学生参加各类活动;
(3)形式整合,凸显“以学生以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设计要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教育效果。
7、谈谈你在信息技术听课时应关注哪几方面? 答:(1)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 1)看授课教师对课的结构的把握
2)看授课教师如何实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3)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4)看授课教师对教学辅助媒体的运用与板书设计。5)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2)关注授课教师的课堂语言运用能力和艺术(3)关注教师课堂调控能力(4)关注教师信息素质教育 【纲要解读】
8、教学目标的描述知识与技能的关键词包括哪些?
答:了解……知识;掌握……步骤;理解……意义;掌握……方法;熟练使用……
13、新课程指导下信息技术备课的基本要求?
答:(1)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3)体现生活化
(4)体现课程资源整合(5)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6)体现教材使用的创新
【教材教法】
14、如何优化教学过程?
答:(1)创设良好的教学起始情境。(2)符合认知规律:(3)体现师生双边活动:(4)教学时间安排是否恰当(5)教学有法、得法,力求新颖、灵活、实用、有效。(6)善于发掘德育渗透点
15、教材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知识点、知识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编写意图、本课特点及应注重点。
16、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答:“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任务驱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因此任务的设计、编写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识体系,还要想到融进信息技术的文化性、综合性,渗透其他学科知识。
17、说说,在课堂中是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一些做法?
答:信息技术学科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是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如对作品进行完善,也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当然还可以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18、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19、情境创设的注意事项?
答:情境要有连续性,最好不要用互不相干的情境应用于各个小任务,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
情境的创设应简单而实用,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导趣要真实可信。情境的创设要适合儿童生活经验,不切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养成了说假话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20、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情境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它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
1.创设美感情境
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而言,这种由美感而引发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想像,成为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驱动力。
2.创设向往情境
向往是人们追求目标的一种心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这种追求的需要,进而就能水到渠成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21、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份,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地、有方法地提出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寓趣于问,创设生动愉快的情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处于“趣”、“新”、“疑”、“知”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式包括哪些? 答:
1、直问和曲问;
2、宽问和窄问;
3、单问和重问;
4、明问和暗问
5、虚问和实问
6、正问和反问
23、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
①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②课堂教学的语言技能;③课堂教学的讲授技能
④课堂教学的提问技能;⑤课堂教学的演示技能;⑥课堂教学的板书技能
⑦课堂教学的讨论技能;⑧课堂教学的指导技能;⑨课堂教学的控制技能
⑩课堂教学的结束技能
教师教学能力包括哪些?
答:①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指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每节课的能力。
②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在一般教学情况下有效地实施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教学情境的能力。
③教学检查评价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资料,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判定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补救或改进教学工作的能力。
【基本功训练】
六、论述题(2道)
(一)结合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学科说课的大致过程及主要内容。
答:
1、说教材。⑪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⑫教学目的 ①要学生学会哪些基础知识 ②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③要求学生接受哪些思想品德教育;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2、说学情。(1)学生起点分析(2)学习目标分析
3、说教法运用。①要明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作到教法合理优选、有机结合。②教法的选择和运用应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
4、说学法指导。①准备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其哪些能力和学习习惯。②结合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贴切并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
5、说媒体的运用。
6、说教学程序。
7、说板书设计及其依据。
8、说创新和反思。
(二)请结合教学谈谈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具备哪些特性。
答题要点:
1、生活性 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为此,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2、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动发展。
3、学科性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4、问题性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具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教学基本功竞赛】推荐阅读:
柔力球基本功套路教学06-28
高中英语教学基本功10-08
物理基本功竞赛教案08-29
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10-25
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小结08-12
浅谈教学基本功之备课和板书设计09-24
2022年“第六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 研讨会...11-15
班主任、德育导师 基本功竞赛复习题10-03
声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论文08-21
行书基本笔画教学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