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应对孩子多动症

2024-08-15

父母怎么应对孩子多动症(精选10篇)

1.父母怎么应对孩子多动症 篇一

怎么教育多动症孩子

1、不要向孩子隐瞒病情

一些父母试图向孩子隐瞒事实,例如,告诉孩子,他们吃的多动症药物是一种“神奇的维生素”。

多动症不是孩子的错。它是一种大脑功能紊乱,可以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能力。

最好的方式是告诉孩子真相。“真正重要的是诚实和坦率,”孩子需要明白,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而且要懂得这些都是可以控制的。

2、不要把多动症变成性格问题

不勉强我的孩子要和其他人一样,今天,孩子可能考试得了90分。明天,可能就是60。下周可能是70。再过几天可能又得95分。“这种学习成绩不稳定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大多数父母可能会批评孩子说,”嗯,你昨天做得那么好。为什么今天你不这么做?通常,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都非常聪明,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但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始,他们坚持不下去,家长就会误解自己的孩子不够努力。

3、不要让多动症成为孩子的借口

多动症使得孩子完成许多事都很困难,但孩子应该学会承担责任。别让他们拿多动症当借口,例如,许多孩子很快学会了说一些话,如我不需要做作业,因为我有多动症。

4、鼓励和帮助孩子承担责任

对于多动症儿童,口头赞美和精神上的鼓励很重要。父母可以列出一张孩子责任和家规的清单。

多动症孩子的专注力和一致性都存在缺陷,这种奖励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一点小的进步都值得鼓励,你不可能告诉孩子如果你全年考试都得A,我就奖励你一辆自行车,多动症的孩子是做不到的,梅尔说。

在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必须平和清楚地告诉孩子犯错的原因。虽然教育多动症孩子,父母可能经常感到沮丧,但还是要尽量避免体罚和愤怒。

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近几处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明显的上升,这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为了更好的`治疗儿童多动症,一定要找到引起儿童多动症的原因,那么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常见的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因素有以下五个:

1、遗传因素

儿童多动症有家族倾向。即孩子的父母或亲属在儿童时期也曾有多动症病史。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的吉尔斯医生曾对孪生子进行过深入调查,结果发现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为79%,而双卵孪生子的同病率只有32%。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遗传因素与儿童多动症有密切关系。

2、孕期和围生期因素

母亲在怀孕时出现毒血症或者分娩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胎儿长大后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毛病。

3、生化因素

这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多种化学物质的代谢异常有关。有专家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中枢神经介质儿茶酚胺水平比正常值低,这可能是导致多动症的一个因素。

4、家庭和社会因素

父母关系不和、幼年丧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都可能促成具有遗传因素的儿童发病或加重病情。

5、疾病因素

脑损伤脑外伤或高热、昏迷可能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科学家曾做过实验,破坏猴子大脑背侧额叶,猴子会出现多动和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孩子有轻微多动症怎么治疗

当孩子发现有轻微多动症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越早治疗多动症愈后的效果会更好,那么孩子有轻微多动症怎么治疗呢?下面为家长详细介绍。

1、心理治疗

包括行为治疗、学习辅导、家庭治疗和医护配合等方法。多数治疗方法都须要专业人员完成,以家庭治疗为例。

2、家庭治疗

从系统论观点分析,孩子作为家庭系统中的一员,孩子出了问题,反映出家庭中的问题如亲子关系不正常、家庭教育不科学等。同时,家里有多动症患儿,也常常会导致大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因此,在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时,必要时其他的家庭成员也要接受咨询。接受咨询可以使父母学会理解、同情对方,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安慰。

协调和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给父母必要的指导,使他们了解该障碍,正确地看待患儿的症状,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和谐地与孩子相处和交流,掌握行为矫正的方法,并用适当的方法对患儿进行行为方面的矫正。

3、父母培训

通过培训,教给父母如何管理子女行为的方法。给家长解释ADHD儿童产生对抗行为的原因,指导如何关注、表扬儿童,如何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使父母能更加理解患儿的需要,更好地对其行为做出适当反馈。

2.孩子多动怎么办 篇二

我的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有好动的毛病,这既影响全班的课堂纪律,也影响他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班主任三天两头与我们联系,要我们协助教育。我和他爸软的硬的文的武的都用上了,可还是有劳无功。请问老师,有什么好办法能治好我儿子多动的毛病呢?

焦急的家长

家长:

您好!实话实说,没有立竿见影的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但有两种办法你不妨耐心试试。

◎ 投其所好,因势利导

比如他喜欢踢球,就让他踢球;喜欢跑跳,就让他跑跳;喜欢画画,就让他画画;喜欢听音乐,就放音乐给他听;喜欢听故事,就讲故事给他听。他爱玩,就让他快快乐乐地玩,在玩什么怎么玩上因势利导。玩篮球就玩出了举世瞩目的姚明,玩跨栏玩出了蜚声中外的刘翔,玩游泳玩出个游泳名将孙杨,玩斯诺克玩出了个国际知名高手丁俊晖,玩文学也玩出个高产作家金庸。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他有多种兴趣爱好,就努力帮助他形成中心兴趣。在中心兴趣上帮助孩子倾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将注意力聚焦到中心兴趣上来。注意力一集中,就会收心静心,这有利于减少他多动。

◎ 进行行为习惯养成训练

你问孩子从底楼到五楼共有多少级台阶?尽管他天天爬楼梯有时一天还不止爬一次,但未必能回答上来。他不是精力充沛爱动嘛,你让他边爬边数,爬一次数得不一定对,第二次爬时获得的数,如果和第一次的数相等,才能证明答数正确的几率大。不相等还得第三次再边爬边数,倘若有三种得数,那还得反复,直到至少有两个得数相等为止。他如果还有余力想动,那还可问他每一层楼有几级,总数除以四不一定对,因为可能每一层的级数并不相等,直到他耐着性子弄对为止。

这看来好像是在折腾他,不过在这“折腾”过程中,他的心会由粗变细,也在由动变静。还可以带他到公园去走独木桥,让他边走边思考,发挥想象力,如脚下这根木头,经长期日晒雨淋已经腐烂干枯成了担不起分量的朽木,走的时候必须身轻如燕;下面是万丈深渊,下面是湍急的江河,走時必得小心翼翼。

古人说“静而后能思”,同样,当他思考时,他的心也就静下来了。家里来客人了,你还可以吩咐他一起招待客人,小孩大多喜欢在客人面前表现一番。你将茶在厨房一杯杯泡好,然后让他去拿糕点糖果,回来后将一杯杯茶端到客人面前,关照他不能洒出,洒出就是对客人的不敬。他照办了,客人谢他表扬他,你再奖励他最爱吃的糖果,他肯定高兴,觉得有成就感。如此反复训练,日久天长必见成效。

3.父母该怎么批评孩子 篇三

教育与批评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选择一个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出意见。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批评的错误方式

01

这几个时间点切莫批评教育孩子

教育与监护孩子虽是父母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孩子。有些时间父母不应该批评教育孩子。

一是早上出门时

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帮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温馨地与孩子道别,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受气。

二是一起吃饭时

很多父母平时不抽时间陪孩子,只有吃饭时专心面对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问题,就开始教育孩子。

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破坏本来宁静的家庭时光,让孩子觉得和父母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三是父母脾气变坏时

父母脾气已经很坏,很容易一张嘴就骂人,结果伤了孩子,也损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爱形象。此时,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气和后再开口。

四是发生直接冲突时

孩子说好晚上 8 点回来,结果 10 点才回来。父母早已窝了一肚子火,这时如果开口,必然发生直接的冲突。倒不如把事情压后,等第二天再听孩子解释。而且,父母表现了宽容与大度,会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02

这 7 种情形不宜批评孩子

第一,“对众不责”,即不要在众人面前责备孩子。

第二,“愧悔不责”,即惭愧后悔不责备孩子。

第三,“暮夜不责”,即夜晚不责备孩子。

第四,“正饮食不责”,即吃饭时不责备孩子。

第五,“正欢庆不责”,即正在欢庆时不责备孩子。

第六,“正悲忧不责”,即正在忧伤时不责备孩子。

第七,“疾病不责”,即正在患病时不责备孩子。

正确的批评方式倾听孩子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

大人要学会倾听孩子

孩子做错的每一件事

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孩子打翻了鱼缸

不要直接训斥孩子

可以温柔地说这句话

孩子下次做事的时候会更加小心呢理解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

其实他的内心也是非常忐忑的大人需要和孩子产生共情

告诉孩子:“我明白你的感受”

让孩子明白家人与老师是自己的依靠

当孩子吃饭吃得一桌米粒的时候

告诉孩子没关系

一会我们一起擦干净就好了

也许孩子下次吃饭时会吃得很干净呢相信孩子

当孩子有不当的行为

从当时发生的具体事情入手

有条理地进行分析 指出原因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行为的严重性

当孩子去拿别人的玩具时

大人改变指责的方式

试着以这样的方式去询问孩子

无形中就把孩子引向了正确的方向帮助孩子

有的孩子能力发展较快

而有的孩子能力发展较慢

要学会相信孩子

要学会等待孩子

当孩子茫然无措时

当孩子面对绘画无从下手时

试着去帮助孩子 并鼓励她大胆绘画

也许这是一位未来的小艺术家呢表达期望

孩子犯了错误

大人要温柔坚定的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

并表达出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

当在上课时

孩子随意插嘴打乱了秩序

如果直接呵斥

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影响其他孩子

以这样的方式 孩子也许会乖乖倾听了喔

语言的魅力就是那么的神奇呢

4.父母怎么教育叛逆期孩子 篇四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家长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形象展示给孩子。

3、倾听和交流。与孩子好的沟通方式可以让教育孩子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一个问题采用的沟通方式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会截然不同。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就不会出现片面性的否定孩子的行为。

4、溺爱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他是全天下最主要的人,一切都在围绕着他转,他会认为别人宠他、包容他是理所应该的;这样的孩子不懂得去分享、包容、爱别人。

5、珍惜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孩子是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的。即使是冲突也是孩子表达情绪、学会换位思考的机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帮助孩子解决成长障碍,孩子面对困难时关心、鼓励、引导、帮助孩子,如果给孩子压力太大,父母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会破坏亲子关系。

6、成绩代表什么?现在父母与孩子面临冲突最多的地方往往是学习,今天的孩子学习更辛苦,来自学校、家长和同学的压力是很大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想当好孩子,都在努力学习。当孩子成绩不好时需要的不是抱怨跟指责,而是鼓励跟支持。

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原因

1、年龄与生理条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

2、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

3、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你越禁止,我越要干。禁止的事物带有神秘色彩,引起猜疑推测,所以寻根究底,小作尝试。

4、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固执已见,走向极端。

5、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跃进式地大幅度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

6、过分强调自我,偏激和片面地看问题。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能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

孩子叛逆期的典型表现

1、破坏性强:摔东西、拆玩具、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

2、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坚持要特定的某一件东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坚持要穿某件衣服某双鞋,即使不符合季节;想要做的事坚决要做到,否则就大哭大闹;在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

3、和父母唱反调,不理睬: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宁愿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4、挑战规则和权威,攻底线:故意破坏之前订好的规矩;层出不穷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讲条件,要达到要求才肯做事。

5.面对残疾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篇五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有身体残疾,会妨碍他们的正常生长。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疾病导致的结果,比如肌肉萎缩症。有的孩子的身体残疾,可能是意外事故导致的,比如汽车失事。有身体残疾的孩子,往往会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

与同龄人互动

现在许多的残障孩子都加入了普通的公立学校,他们中的一些也在普通的教师里学习。因为身体残疾的孩子不能像其他人一样的奔跑和玩耍,所以他们可能交朋友会遇到麻烦。如果一个孩子的残疾还有心理上或者情感上的障碍,那么交流可能也会成为问题。老师可能会不理解这些孩子,还会把他们的活动限制在课桌旁,进一步孤立他们。

孩子的自卑

身体残疾的孩子,会常常感到沮丧,这就会导致愤怒。当他们看到其他的孩子在玩耍时,他们会想要参与。社会排斥会伤害到他们。根据发表在李维尔学术期刊上的一篇文章的报道,大约有56%的残疾孩子都会表现出格。这可能是言语上的,也可能是行为上的。它可能发生在学校、家里或者公共场合,比如商店,并且它的发生没有任何预警。这会给孩子和父母都带来很大的压力。

父母沮丧

要养育不能做事情的孩子,父母会比养育健康孩子的父母面临更大的负担。对于身体残疾的孩子,父母要经常给他们洗澡、穿衣服、喂饭。根据发表在李维尔学术期刊上的文章所说,父母的压力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这篇文章中引用的一项研究表明,身体残疾的孩子的母亲,会比健康孩子的母亲们承受更高水平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被孩子们感觉到,并且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发育。如果父母不帮助一起发掘的话,孩子是不会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潜力的。

睡眠问题

6.父母应如何应对孩子的谎言 篇六

1、信任孩子

信任是关系的基础。孩子应得到尊重,我们首先要听孩子说,而不是立即表现出对他们的怀疑。

2、运用幽默

对于无关痛痒的小谎,可用游戏的口吻说:“孩子,你知道的,其实我知道”。同时,也允许孩子以相同的模式回应。这样,既没有人受骗上当,孩子和大人也都保全了面子。

3、预测后果

必须尽快向孩子解释他们的行为造成的影响。要让孩子认识到:世界上不只他们存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这能让他们学会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

4、相应处罚

面对后果严重的谎言,就必须要实施处罚。但处罚的.力度要和谎言的严重性相称。此外,最好实施“好”的处罚,即对儿童有意义的处罚:比如少玩一次游戏。

5、言行一致

家长的言行要一致。如果大人说一套做一套,这也就构成了一种形式的谎言,说谎必然成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

6、不必紧张

7.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怎么做 篇七

父母们有代表性的几种看法

教孩子“打回去”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的方式,在竞争社会,教孩子学会反击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我们不能教孩子去欺负别人,但若别人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就应该反击。孩子将来面对的是一个竞争社会,如果事事都教孩子宽容退让,容易造成他形成软弱怯懦的个性,无法做到自强自立。所以,让孩子具有反击精神,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必要的。

要从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教给他正确的交往策略。

如果孩子经常受欺负,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他的交往方式有问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应该首先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帮他调整与同伴交往的策略,比如礼貌、协商、主动关心等,决不能强行要求他“打回去”。因为孩子本身对交往就有畏缩心理,万一动了手也“打不回去”,他的心理压力就更大,交往也就更不自如了。

应该从爱的角度出发,正面教育,正确引导,让孩子学会宽容对人。

一般来说,孩子平时所受的欺负,无非就是被小朋友推了一把,如果没有严重的伤害,父母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应该用“打回去”的方式进行反面强化。我们可以抓住这样的事例对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教育,让他体会到这种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是大家都不喜欢的,小朋友应该团结友爱,和气相处。我的观点是,要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出发,尽可能地去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敌意”,教孩子宽容待人。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知识能力的抗衡,暴力并不能使孩子取得成功。

我常教育孩子,对于小朋友间一般性的欺负行为,都应采取大事化小、息事宁人的态度。能够把大事化小就是一种处事能力嘛,完全不必用暴力去抗衡,应该把心思花在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上。学习成绩好了,能力强了,别人自然也就不会看轻或轻易地欺负你了。至于对那些确实不讲理的孩子,少跟他玩就是了。

孩子间的纠纷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生活经验。

孩子间的打闹争斗是平常事,是他们交往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孩子就是在今天吵明天好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行为。父母应该有坦然的心态,顺其自然,相信孩子通过摸索实践,最终会找到交往的“度”,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孩子不懂事,应该通过父母或老师来解决,以便帮助他们明辨是非。

确实有些孩子攻击性特别强,喜欢欺负别人,我认为这个责任主要在于父母的教育。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要靠父母来言传身教,正确引导。我认为,如果孩子受了欺负,首先应该找对方的父母,让他去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

老师对孩子间的交往也应有一定的指导、教育责任。对孩子的纠纷,如果父母不便直接介入,可以通过老师找欺负别人的孩子或其父母谈话,协商教育。

他山之石

再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美国的类似情形以及那里的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怎么做?

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如果怀疑孩子受到了欺负,首先要弄清事实真相――你的孩子是受欺负者吗?不幸的是,孩子们往往不愿意主动地向你透露这个情况。

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告诉父母或让父母牵扯进来有很多的原因。“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往往把一种羞耻感灌输到这些受到欺负的孩子心中。”凯特・葛恩波斯说(《应对欺负、挑衅与恶意》一书的作者)。“这些孩子或许认同了别人给他起的难听的绰号,或许认为他们应该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

此外,影响孩子们说实话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孩子们对父母可能作出的反应没把握。“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认为父母已经有一大堆让他们难缠的问题了,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会保持缄默。”葛恩波斯说。

而每位父母对此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简妮特对于儿子受欺负一事就采取了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态度。“当我的儿子鲍尔上一年级时,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每天在上学的路上都能遇到他,并让鲍尔把自己的汉堡拱手让给他。”简妮特说。“我和鲍尔一直以来都乐于烹制美味可口的汉堡,所以那个家伙还真是很享受了一段白来的美味。直到两个多星期以后,鲍尔才告诉我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自己的午餐了。第二天早晨,我照常烹制了一个美味儿的意大利汉堡,但是在面包和火腿之间,我夹了一张3.50美元的收据,上面写着那个家伙的姓名和住址。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碰过鲍尔。”但并不是每位父母都像简妮特这样幸运。作为父母,要能及时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应当注意哪些潜在的征兆呢?

身体征兆

1、伤痕与淤紫

孩子们通常容易被划伤、擦伤或碰得淤紫,但如果你孩子身上的伤多于正常发生的数量,你可能就要探究一下原因了。你的孩子可能觉得承认自己受到欺负是一件十分难堪的事,但受到身体侵犯是不可容忍的,你需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2、撕坏的衣物

许多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衬衫撕去一块儿,或在牛仔裤的膝盖上扯一个口子以表现新潮。但是,如果这种现象多于正常追赶时髦的状况,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孩子正受到身体侵犯的一种迹象。

3、头疼、肚子疼

经常抱怨头疼或肚子疼也是孩子可能受到欺负的一种迹象,尤其是发生在孩子就要去上学之前。这两种症状都有可能是孩子为逃避上学而寻找的借口,但是,这种生理上的反应也可能完全是真实的。吃饭没胃口也是受欺负的征兆之一。担心受欺负的思想压力往往会导致孩子出现真正的生理疾病。

社会性征兆

1、不愿意上幼儿园、学校

这是孩子可能正受到欺负的一种重要征兆。大部分欺侮、挑衅的孩子受了欺负,父母怎么做?该行为是发生在操场上,而这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方方面面的不良影响。比如,学业成绩的下降,不愿参加幼儿园、学校的活动,或想中途放弃他们已经参加的活动。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少朋友,要弄清楚是为什么!孩子们往往试图呆在家中,以躲避欺负。

2、经常丢钱

孩子如果时常丢钱,也是受欺负的迹象之一。你一定看过不少电影,电影中时常有那些欺负人的家伙索要其他孩子午餐钱的镜头,而这在真实生活中是时常发生的!受欺负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变得非常易怒,而这种易怒的负面情绪很容易撒在身边的父母或兄妹身上。如果你注意到你的孩子总是处于一种愠怒、沮丧、侵犯的情绪之中,那这也是一种受到欺负的迹象。

父母应对要点

了解了各种可能出现的迹象,你就该想想应当如何解决了。具体的应对方法可以是――

1、把情况告知校方

父母有必要把发生的事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

2、保持冷静

发现孩子受到欺负会让你非常生气――有时甚至变得不理智。如果你保持冷静和理智,事情往往会解决得更好。

3、认识孩子的朋友

和孩子的朋友们交谈,告诉他们当你的孩子受到欺负时,你的感受。如果你孩子的朋友知道了你的感受,他们会更乐于前来告诉你幼儿园或学校发生的事情。

4、让孩子为自己而骄傲

让孩子明白,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5、联系侵犯者父母

如果这种欺负是身体上的,而且你已经和幼儿园、学校都谈过了,就可以联系这个侵犯者的父母。让他们知道发生的这些事情,并告诉他们你希望这一切立即停止。有些父母很可能丝毫不清楚自己孩子对别人都做了些什么。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

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给物品标名

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8、和团体在一起

告诉孩子活动的时候,尽量和团体在一起。你需要知道他在哪里,是和谁在一起。侵犯者很少愿意向团体中的一个人挑衅。

9、不予理会

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10、面对侵犯者

建议孩子去面对这个欺负人的家伙,但仅仅在这种欺负只表现在口头上时。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11、鼓励孩子敞开心扉

父母应鼓励孩子向成人,比如老师、咨询员、家庭成员、牧师或家庭的朋友等敞开心扉。尽管我们都希望孩子乐于与自己的父母交流、畅谈生活中发生的事,但有些孩子可能更愿意先向他人倾诉。这样,至少可以先把问题摆明,然后你就可以有机会和孩子讨论解决的办法。

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受到欺负时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但是,大多数父母同时又理智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孩子间的打斗基本上都是暂时性、代表性的,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敌意,他们今天吵明天好,在这一过程中互相磨合,逐渐学会交往。如果轻易地教孩子以动手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容易使孩子的争斗升级,形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激烈局面,最终造成更大的伤害。更何况,成人社会中,暴力行为最终也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此,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巧,学会以智慧和能力取胜,才是孩子立足于未来社会,并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根本途径。

8.高明的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争吵 篇八

当孩子烦躁不安时,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们生气时,只有情感上的安慰,他们才听得进去。

一对兄妹在地下室玩,突然传来什么东西被毁坏的声音,随后就是喊叫声和指责声。六岁的比利从楼梯上来,气得满脸通红,他一上来就脱口叫道:“贝特西把我的堡垒撞翻了。”他的妈妈同情地说:“哦――,那你一定非常生气了。”“我是很生气。”他转过身继续回去玩了。

这是比利的妈妈第一次试着没有卷入孩子们的日常争吵中。她没有问那个最具破坏性的问题:“谁先引起的?”这样就避免了儿子讲述冤情和要求报仇。通过真实地反应儿子内心的情绪,她避免了成为孩子们的法官、检察官、执法人这些不讨好的角色。

在下面的事例中,一位母亲同情的评论使得和平与战争成为一线之隔。九岁的大卫不想去看牙医,他很生气,激怒了他的姐姐蒂娜,她对他说:“噢,大卫,长大点!”大卫更生气了,行为变得更加令人讨厌。

她的妈妈对蒂娜说:“大卫今天很烦,他担心去看牙医。现在他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体谅。”就好像变魔法一样,大卫马上安静下来,他去看了牙医,没有再抱怨。妈妈的回应是针对大卫烦躁的心情,而不是他让人讨厌的行为,这使得大卫感到放松多了,因此也就不再那么讨厌了。

在这个小事件里,帮助孩子平息怒气和遭受挫折的两种方法正好形成对照,一种是使怒火更盛,一种是消除怒气。

汤姆和他的朋友吉姆,两个人都才三岁,他们在玩玩具木琴。吉姆的音锤卡住了,生气地哭了起来。他的妈妈警告他说:“你没有理由大哭大闹的,我不会给你修音锤,除非你停止尖叫。”吉姆继续哭闹,于是他的妈妈拿走了玩具。这一下,吉姆大发脾气,场面颇为壮观。

与吉姆的例子形成对照的是,汤姆的音锤也卡住了,他也哭了起来,他的妈妈对他说:“你哭是因为音锤卡住了,我们需要修好它。”哭声停止了。现在,无论什么时候音锤被卡住,汤姆都不会再哭,而是拿过去让妈妈修理。

吉姆的妈妈用的方法是漫骂、威胁、责备和惩罚,而汤姆的妈妈则是指出问题所在,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米里亚姆十二岁,从剧院回来后,心情不佳,很生气:

妈妈:你上去好像不开心。

米里亚姆:我非常生气!我坐得很靠后,根本什么也看不到。

妈妈:怪不得你不高兴,坐得那么靠后就没什么意思了。

米里亚姆:当然没有。而且,有个高个子家伙就坐在我前面。

妈妈:那更是雪上加霜了,一直坐在后面,还有个高个子挡在你前面!那真是够糟了!

米里亚姆:确实够糟。

米里亚姆妈妈的回答中,有帮助的地方是她没有批评米里亚姆,也没有提意见,只是接受女儿的情绪。她并没有问任何无用的问题,例如“你怎么不早点去选一个好一点的位置呢?”或者“你不能请那个高个子跟你换一下座位吗?”她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女儿消除愤怒的情绪。

父母作出直接反映孩子不安情绪的、具有移情作用的回应,表达父母的同情和理解,这对于改变孩子的愤怒情绪是很有效的。

在发完脾气之后,写在纸上的话也可以成为修复受伤情感的有力工具。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我们都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情、想法写下来。

一天晚上,十三岁的特鲁迪大声地怒斥妈妈,指责妈妈进入她的房间,打开她的抽屉,翻看她的日记。当她发现她的怀疑毫无根据时,特鲁迪决定写信向妈妈道歉:

亲爱的妈妈,作为一个讲道德的人,我刚才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我指责妈妈,使妈妈伤心、痛苦。我觉得非常羞愧,非常丢脸。以前我一直对自己感觉良好,可是现在我讨厌自己。我爱您。特鲁迪

特鲁迪的妈妈看到这封短信时很不安,她意识到这件事破坏了特鲁迪心中对自己的积极看法。她找时间写了一封信给特鲁迪,帮助她重新爱自己:

最亲爱的特鲁迪,谢谢你告诉我你的不安和不开心。前几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两个来说,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那并不是灾难。我希望你知道我对你的看法、对你的感情一点也没有改变。我依然把你当成和以前一样可爱的孩子,不过这个孩子有时会感到烦躁、生气。我希望你能明白,能够原谅自己,重新获得对自己的好感。非常爱你的妈妈

这位妈妈向她的女儿保证生气并不会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爱,也不会改变别人对她的爱。她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

孩子因为父母不听自己的理由而生气,这个时候,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理由写下来。

一位父亲讲述了下面的事情。在他的家里,孩子们都有兑换券,可以用来买晚上睡觉前的额外时间。一天晚上,十岁的彼得想买一些时间,但是兑换券丢了。他的父亲拒绝兑现一张不存在的兑换券。彼得觉得很失望,生起气来,离开房间时大叫道:“但是你确实把兑换券给了我!”那天晚上,当彼得的父亲回到自己的卧室时,他看到下面的信:

亲爱的爸爸,如果你不让我熬夜,那不公平,因为(1)我们两个都知道你把兑换券给了我。(2)你知道我的桌子是什么样子,我总是我不见东西。(3)你知道我多么渴望使用兑换券。我不希望因为写了这封信而让人讨厌,我只是说出我自己的想法。彼得

当父亲看到这封信时,他意识到彼得提供了一个方法来修补他们之间受损的关系。同时,这也给了他一个机会尝试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只要有机会,就要增强孩子的自尊。于是他写了下面的信:

9.父母怎么应对孩子多动症 篇九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很多家长的耐心却日趋减少,然而孩子成长需要父母耐心等待,要知道欲速则不达。但是父母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应怎么做?因为“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是一个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父母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应怎么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上帝让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故事,并深深为之感动。孩子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征,在他成长的某些阶段,的确就是看天上云卷云舒、看地上花谢花开、看草坪中小蚂蚁在搬家、在雨后的蜗牛在散步……的时期,慢慢的和孩子一起,耐心的等待他们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

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很多家长的耐心却日趋减少,把“快点”不自觉的作为了口头禅;事实也的确如此:你可以在这里慢慢的,可是时间不等人、学习不等人、同伴更不等人;当一个个小伙伴飞奔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时候,当夜半孩子作业依旧没有写完的时候,当距离上课还有十分钟而孩子依旧没有到校的时候……能够纯碎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岂非凡人?

于是乎,家长迫于无奈也好,着实着急也罢,一改曾有的陪孩子慢慢成长,转变成为“催促王”,只恨不得把所有的都替孩子做了,让他可以快一点,再快一点!

其实,“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是一个需要方法和技巧的事情,如若只是“耐心等待”或“着急催促”,结果往往都是欲速而不达。

一、不溺爱、多鼓励、善于发现其优势

孩子是需要引导的,就像小树苗,如果放任其生长,就会多出许多枝枝杈杈。对于孩子来讲,天性中有很多善良的美好的东西,但同样也有很多需要后天学习与调整的部分。作为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维护自己好的部分,而逐步改善需要调整的部分。

孩子也是需要鼓励、表扬的。正确的使用夸奖,能够让孩子在被认可的快乐中走的更稳更好。孩子的世界,他们更能接受真实的批评而非虚伪的夸奖。

孩子身上是有许多潜能亟待挖掘的,而这些潜能的发现真的需要“耐心的等待孩子成长”。不要着急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你认为孩子是怎样怎样的,也许就是因为家长的“误”认为,把孩子真正的优势潜能遮挡了去,终将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中……

二、在他出现问题时及时伸出援手

耐心等待孩子成长,需要家长在第一时间给与孩子帮助,而这种帮助是非强迫的、不焦虑的,用成人的冷静和睿智来引导、帮助孩子。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是此起彼伏的状态。所以家长的态度一定是要冷静的、平和的来看待这些问题。针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性格出现的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判断以及处理方法。因人而异很重要。所以育儿没有千篇 一律、亘古不变的真理。

孩子出现了一些问题,千万不要以为把问题交给“老师”或者“时间”。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对自己孩子负责的人就是自己。最好的做法是:先认真的观察、再仔细的思考、最后找出几种方案和孩子来沟通或者一起面对。家长不能焦虑,也不能强迫孩子必须按照你的`观点来。管人是管心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在心中认可你,佩服你,而非认为你仅仅是衣食父母而不得不屈从,那么孩子出现的问题就会少许多,解决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三、以身作则带动孩子成长的步伐

正如上面所讲,想要孩子在心中被认可和佩服,作为家长不学习不进步是无法达到这个目标的。同样作为家长如果能够以身作则来带动孩子的成长,那么这样的一个过程就会是正向的、舒心的、有效果的。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星星眨眼,看月圆月缺;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蚂蚁搬家、看花开花谢;但我们作为家长更应该清楚,我们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孩子的行为是随心所欲的,但家长不可以,家长的角色更好应该是不动声色的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带动孩子。

同样家长需要知道,自己的陪伴是优质的、有效的。越来越多的妈妈选择了全职,却只是茫然于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无休止的唠叨着孩子的日常行为,却不知道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生理、心理需求,也不知道与时俱进,结果导致孩子烦不胜烦,自己也徒增伤心。何苦呢?所以进步是需要同时的,不管孩子还是家长。作为家长带给他们正能量,他们就会信心满满向前冲;你一边要求他们前进,自己却在无所事事中蹉跎,就不要怪孩子没有上进心。

10.北美父母怎么培养独立的孩子? 篇十

依赖型孩子

依赖型孩子的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些父母喜欢控制孩子,常常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心理。他们有意无意地根据自己的欲求,使用控制和胁迫的方法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以确保自己成为孩子生活的主导者。依赖型的孩子有以下一些特征:

需要有外部动因才能完成任务。

孩子的幸福感来自于外在的肯定。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情感,行动没有很强的责任心。

没有良好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

无法成为良好的决策者。因为孩子的想法经常受到父母的左右,而他们的父母通常不愿征求孩子的意见,自以为只有自己才能为孩子作出最好的选择。

独立型的孩子

独立型孩子和依赖型孩子有一些本质的不同。独立型孩子,他们有自己能够照顾自己的信念和富有意义的人生价值,父母常常赋予孩子自由,只为孩子的生活目标提供指导性的建议,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体验,学习和积累重要的生活经验和技能。独立型的孩子有以下一些特征:

具有内在动力,因为他们有自信,能够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满足感。

具有自由选择探索事物的.机会和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

父母对孩子采用适当而有节制的外在奖励手段。

父母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合作而不是父母控制型的关系。

上一篇:写给领导感恩节祝福语下一篇:导游实务 复习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