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2024-06-30

北京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共8篇)

1.北京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篇一

阐述主题题型

要求从一句话或一个主题出发,按照提纲的要求进行论述. 1. 阐述名言或主题所蕴涵的意义. 2. 分析并举例使其更充实.

The good old proverb ----------------(名言或谚语)reminds us that ----------------(释义). 古老的名言谚语告诉我们。。。Indeed,的确,确实 we can learn many things form it. 我们可以从那些名言学到很多东西

First of all,-----------------(首先我们可以学到。。。). For example, -------------------(例如。。。). Secondly,----------------(第二我们可以学到). Another case is that ---------------(举例说明).另一个例子为。。。 Furthermore , 并且------------------(理由三).

2.北京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篇二

1、相关背景介绍:

提到衔接理论, 必须谈到的是在Halliday与Hasan, 因为其理论是两人在1976年在其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 (Cohesion in English) 中正式提出的, 此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诞生。此理论的渊源已久, 如最早的可追溯到1951, 当时的J.R.Firth在其著作Modes of Meaning中提到了搭配 (collocation) 与可搭配性 (collocability) ;而在其后Sausssure在1959年也指出一个单词总是可以以一种或某种方式激发起可能和它有联系的一切事情, 他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连结关系 (associative relations) .

在Halliday与Hasan提出衔接理论之后, 有许多的语言学家也加入了这场讨论。首先大家对何为话语 (discourse) 和语篇 (text) 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这里面著名的有Brown;Yule;Van Djik;G.Cook等人。而Halliday与Hasan则认为:“语篇 (text) 一词在语言学里应该指的是任何可以组成整体的片段, 而不论其属于书面语还是口头语”, 除此之外, 两人还认为“语篇最好被视为一个语义集合, 语篇指的是意义而非形式”

而无论话语和语篇为何物, 都离不开它们是一个通过某种手段而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这也就是衔接与连贯的出处了。但是不同的语言学家衔接, 连贯及其二者和语篇的关系都有不同的见解。例如Halliday与Hasan认为“衔接不是一个结构, 而是一个语义概念。是运用照应, 省略, 替代, 连接和词汇手段等手段将结构不关联, 但是语义上互相依赖的各个成分联成一体”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 一直到了1985年, Hasan才在其著作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中把衔接手段的概念由非结构衔接扩大到结构衔接。那衔接可以被认为是语篇中的显性连接手段, 那何为连贯呢?Beaugrande与Dressler认为连贯是通过语义作用于语篇使之成为有意义的心理操作过程的一种结果。描写事情或情境的线性排列会使语篇的接受者产生一种心理的操作机制, 使语篇中的连贯还原或者创造一种对自己而言是连贯的语篇。所以现在大家多认为衔接是浅层的, 具有具体形态的语篇的连接手段, 是显性的;而连贯是语篇的深层的聚合关系, 是隐形的。

而国内的胡壮麟, 黄国文, 朱永生, 秦明利, 史兴松等人结合自己多人的经验和研究结果对衔接理论和连贯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其中有最多独到见解的当属胡壮麟先生, 先生曾经在其著作《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提到了五种不同的衔接层模式:最上面的一层为包括语境及语用学的社会符号层;以下依次为:包括及物性, 语篇结构和逻辑连接的语义层;包括结构衔接和主位结构的结构层;包括词汇照应, 搭配和指称的词汇层以及包括语调, 新旧信息和语音形式的音系层。先生的见解颇为独到, 但限于篇幅不能详述。

2、衔接手段的具体体现:

尽管大家的见解百花齐放, 但是现在大家比较公认的衔接一般如下:

衔接 (cohesion) 分为结构衔接 (structural cohesion) 与非结构衔接 (non-structural cohesion) 。结构衔接 (structural cohesion) 又分为及物语气 (transitivity mood) , 主述位结构 (theme-rheme structure) 及信息结构 (information structure) ;非结构衔接 (non-structural cohesion) 又分为语法衔接 (grammatical cohesion) 与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语法衔接 (grammatical cohesion) 又分为照应 (reference) , 替代 (substitution) , 省略 (ellipsis) 及连接 (conjunction) ;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则分为复现关系 (reiteration) 与同现关系 (collocation) 。

详解如下 (因篇幅有限, 故本篇只以非结构衔接为重点) :

(1) 语法衔接:

照应照应根据所指对象是否存在于语篇中分为内照应与外照应, 顾名思义, 内照应 (endophora) 指的是可以在语篇中找到所指对象;而外照应外照应 (exphora) 指的是在语篇中找不到所指对象。而内照应又根据所指对象在语篇中的相应位置分为前照应 (anaphora) 和后照应 (cataphora) , 前照应指的是所指对象位于上文;而后照应指的是所指对象位于下文。

而照应 (reference) 根据所指的对象的不同又分为:人称照应 (personal reference) , 指示照应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及比较照应 (comparative reference) 。而人称照应又分为人称代词 (pronoun) , 所属限定词 (possessive determiner) 及所属代词 (possessive pronoun) 。指示照应又分为选择性名词性指示词 (selective nominal demomstratives) , 定冠词及指示性副词 (demonstrative adverbs) ;比较照应则指的是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及其它有比较意义的词。

替代 (substitution) 分为名词性替代 (nominal substitution) , 动词性替代 (verbal substitution) 及分句性替代 (clausal substitution) 。

省略 (ellipsis) 则分为名词性省略 (nominal ellipsis) , 动词性省略 (verbal ellipsis) 及分句性省略 (clausal ellipsis) 。

(2) 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 (lexical cohesion) 则分为复现关系 (reiteration) 与同现关系 (collocation) 。而复现关系又分为原词 (the same word) , 同义词 (synonym) , 上义词 (superordinate) , 下义词 (hypernym) , 近义词 (nearsynonym) , 概括词 (general word) 及其它 (others) ;而同现关系则分为反义词 (antonym) 与互补关系 (complementary relation) 。

二、典型案例 (此题为2010年北京海淀区二模英语试题)

Over the last 25 years, British society has changed a great deal—or at least many parts of it have.71 Ideas about social class—whether a person is“working-class”or“middle-class”—are one area in which changes have been extremely slow.

The old style of what a middle-class man did with his money was perhaps nearer the truth.He was likely to take a longer-term view.Not only did he regard buying a house as a most important thing, but he also considered the education of his children as extremely important.72.Only in very few cases did worker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such long-term plans.

73.In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factory workers earn as much as their middle-class supervisors (管理者) .Social security and laws to improve jobsecurity have made it less necessary than before to worry about“tomorrow”.Working-class people seem slowly to be losing the feeling of inferiority (自卑感) .In fact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tendency in the past few years for the middle-classes to feel slightly ashamed of their position.

74.They generally tend to share very similar tastes in music and clothes, they spend their money in having a good time, and save for holidays or longer-term plans when necessary.There seems to be much less difference than in previous generations.75.As long as this gap exists, there will alwaysbe a possibility that new conflicts will appear, or rather that the old conflicts will reappear, but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A.Nowadays, a great deal has changed B.Both of these provided him and his family with security C.As a result, differences in life-styles and attitudes came into existence

D.However, we still have a wide gap between the well-paid and the low-paid

E.In recent years, the working-class people have begun to design long-term plans

F.In some ways, however, very little has changed, particularly where attitudes are concerned

G.The changes in both life-styles and attitudes are probably most easily seen among the younger people答案:71.F 72.B 73.A 74.G 75.D

案例分析:

我们首先需要弄懂的是文章的主旨大意 (general idea) , 即连贯, 这是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可以成为语篇的先决条件, 不连贯的东西是不能成为语篇的;其后我们需要弄清在每一段中的话题 (topic) , 也就是说弄清文章中的非结构衔接。

分析如下:首先71位于两句话的中间, 其作用为承上启下, 且两句之间为转折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讲答案锁定在D与F之间。解读D与F可知F应该是合理的选项。因为第一:however, 这个表示转折的逻辑联系词满足了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第二:attitude与ideas在本篇中为近义词, 故答案为F。

72之前讲的是以往两种阶级的不同生活方式, 72之后却而讲述了两种阶级的相似点, 不同点和相似点放在了同一段里面, 即非结构衔接中的比较照应。那承上启下的72该如何选择呢?我们通过信息结构可以知道, 承上启下的段子还是以启下为重, 因为新信息是作者表达的主旨说在, 所以不同与相似之间, 72的答案只能是B。

解读73可知文章进行了古今对比, 且第四段的话题讲述了当今两种阶级因为薪酬的问题导致的观念变化, 所以73的答案非A莫属。因为其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就是时间状语nowadays满足第四段和第二, 三的古今对比;其次是本段的话题与变化有关。

74, 75的答案很容易圈定, 因为两者都使用了衔接手段里的照应。首先74选项之后出现了人称代词"they", 所以可以引入新事物的74, 答案只能是G了, 因为74不仅引入了新人物“young people”而且谈到了变化。而75因为出现了“this gap”一词, 所以答案很容易圈定即D因为"this gap"属于非结构衔接--照应里面的指示照应, 75必定会出现“gap”一词。

三、此研究对二语教学中的作用与不足

1、对二语教学的作用:

衔接与连贯是文章之所以为文章的先决条件。如果知道了英语中这些衔接与连贯, 就会让同学们注意到这些词的存在, 根据注意假设, 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一个人没有注意到这种现象, 也就不会习得这些知识的。且只有知道了这些, 我们才会知道这篇文章是如何布置的, 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段使得本来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段整合成一篇连贯的语篇的;作者又是如何在行文中将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的;又是如何通过这些手段将各个证据整合到一起来说服我们这些读者的;除此之外就是, 这些文章是通过怎样的起承转合最终使文章浑然一体的。

2、不足

首先, 因为本人的才疏学浅, 纰漏肯定在所难免, 所以如有错误, 请各位慧眼之人指点一二;其次, 这篇文章时间与篇幅都有限, 并没有将所有的知识条分缕析的分析清楚, 而且例子太少, 没有很生动的展开;再次, 因本人在英语的学习中浸淫时间之日尚短, 对语言的理解尚不能达成大道, 故所说之言常常词不达意, 故给各位造成的理解不便, 万望谅解, 本人感激不尽。

摘要:北京2010年英语高考出现新题型, 即七选五。大部分考生对此题型一筹莫展, 除词汇有限以外, 其基本问题在于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存在莫大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学生因欠缺英语衔接与连贯的基本知识, 把本来连贯的文章断章取义, 或者根本没有注意其语言现象, 使得阅读变成了腻造和猜想。故本篇专门探讨衔接与连贯在此题型中的应用。

关键词:衔接,连贯,七选五

参考文献

[1]卢懿:A Study of Cohesion in Chinese EFL Learners'Writing, 兰州大学, 2008年9月。

[2]赵桂鹤:Analysis of Cohesive Ti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Compositions, 首都师范大学, 2009年5月。

[3]马素君:《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在高三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华中师范大学, 2008年4月。

[4]钱庆君:《衔接连贯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 2009年10月。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年。

[6]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3.北京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篇三

听力理解

201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听力依然沿用标准英音,在篇幅上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但难度有所提升。该部分重在考查考生获取事实性具体信息和理解说话者意图、观点或态度的能力。录音内容覆盖了时间、地点、人物、价钱、数量、目的、原因、结果等,紧扣考纲要求,对事实性具体信息的考查较全面,同时还加强了考生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如数字辨听、时间排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等。

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也是此次听力部分的考查重点。解答这类题目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话本身。考生需关注对话当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语,同时注意听取表示观点和态度的形容词和副词。二是说话语气。考生需结合说话人的语气判断其好恶。

在此基础上,2012年北京卷听力部分对题型和内容进行了微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难度。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数字类题目较多,强调考生笔记能力

2012年北京卷《考试说明》调整了对语言技能的考查要求,对“听”的要求新增了“记录或加工所获取的信息”的能力。今年的听力部分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不仅在听写填空题中出现了电话号码和人名的听写,而且各部分听力录音中包含的信息量普遍都不小。考生在解一些数字题时,光具备数字辨音能力远远不够,还必须结合录音中的其他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速记能力。一起来看下短对话部分的第3题:

When does the first flight arrive in Detroit?

A. 5:18 am. B. 6:10 am. C. 8:50 am.

【录音原文】

—Midwest air. May I help you?

—Yes. What is your daily flight schedule from Chicago to Detroit?

—Let me see. Our first flight is at 5:18 am, arriving at 6:10 am, and there is one at 8 am, arriving at 8:50 am.

—OK, thanks.

【解析】本题录音原文中出现的三个难度较大的时间都在选项中体现了出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first flight和arrive,听取与之相关的信息。

2. 词汇难度增加

本次听力的词汇难度有所增加,这主要体现在第九段听力材料中。第九段材料是一段独白,说话者在开学第一天向学生们简要介绍了在校安全指导说明。其中出现了California Governor School、fire blankets、Safety Sheet、emergency equipment、laboratory regulations等较为复杂的词汇。这要求同学们在备考听力时,要事先总结和储备常考话题的词汇,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不乱阵脚,应对自如。

3. 出题形式和对话量有所改变

今年北京卷听力部分首次在第一节短对话题目中出现了独白,而考生以往所做的听力练习中第一节的题目都是对话,因此在考试时很可能由于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失分。为应对题型的改变,考生应重视题目预判这一关键解题步骤。下面看一下这道独白题: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at the weekend?

A. Cloudy. B. Snowy. C. Sunny.

【录音原文】

Welcome to your 24/7 weather forecast, brought to you by your international service provider. The week will begin with snow which will end by Tuesday. Then it's cloudy every day until the end of the week when we will have some sunshine.

【解析】短对话只读一遍,无法复查,因而考生做有效标注和题目预判有助于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此题中,考生可在听录音前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at the weekend,在听录音时注意捕捉和at the weekend相关的词,如the end of the week。同时,考生可将听到的天气和对应时间标注在选项中对应的地方,待确定正确选项后即可作答。

此外,第二节的长对话题目中,对话总词数和说话次数都有较大的变化。前两个对话(即第6和第7段对话)的总词数均不到80,低于往年平均值,但后两个对话总词数飙升;在说话次数上,往年的长对话说话次数为6~9次,但今年的第8段对话中说话次数高达17次,总词数达211词,属历年来北京卷长对话题目中说话次数和词数最多的一题。这种变化造成冗长信息过多,要求考生在听录音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捕捉其中的有用信息。因此,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当加大练习强度,延长练习时间。

·备考建议

对于高三学生,应该采用“精听”的方法练习听力。建议同学们用历年高考英语真题的听力录音材料做听写,以此来提高听录音和记笔记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个过程检验自己的单词拼写和对基础语法的掌握程度。此外,还可选取与本地高考听力语音相同或相似的听力材料进行练习,如北京考生应选用英音的听力材料。

其他年级的学生首先应注重“泛听”。同学们平时可在晚上听着mp3中的英文材料入睡,白天则可多听英文录音或广播,让自己很自然地“沉浸”在英语中。只有熟悉了英语的节奏,才能在考试中更好地把握对话的主旨和重点。除了泛听,还应进行精听。精听的最佳材料非课文录音莫属,这样既能让你熟悉正在学习的内容,又可以“磨”耳朵。

(张静)

单项填空

今年的单项填空题有两大命题特点:考点务实,重视基础。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单选题题干中的文字明显较往年减少很多,且放弃了华而不实的设题方式,回归语言基础,在设题时强调语法和语言的实用性。比如,此次单选题加入了对基本句式的考查,出现了更多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对话及句子。可以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从务实的角度上来看,此次单选题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和革新,且难度有所下降。但这一转变也许反而会让考生措手不及,毕竟平时在学校练习的高频考点与今年的设题有一定的出入。

2. 从语法知识点上来看,今年单选题共考查时态3道(22、25、30),语态1道(29),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各1道(分别为21、24、26),非谓语动词2道(27、32),虚拟语气2道(33、35),介词1道(34),代词1道(28),连词1道(23)、祈使句1道(31)。今年从句、非谓语动词和虚拟语气的考查比例相较往年都有所下降,常规考点保留时态和介词,同时加入了代词和祈使句的考查。这再一次表明了今年单选题考点务实、重视基础的特点。

下面笔者结合几道典型例题进行分析。

23. One learns a language by making mistakes and ______ them.

A. correctsB. correct

C. to correctD. correcting

【解析】本题是道陷阱题,乍一看选项,还以为本题是在考查非谓语动词,但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并列连词and用法的掌握。在and附近出现的动词有learns和making,其形式分别对应A、D两个选项。若选择A项,则correct应为主语发出的连续动作,但是them不能指代a language,应指代mistakes,故此处应填入的动词形式应与mistakes前的动词making保持一致,故选D。题干的意思是:“人通过犯错和改正来学习一门语言。”

26. When deeply absorbed in work, ______ he often was, he would forget all about eating or sleeping.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en

【解析】本题考查定语从句。遇到从句题要按步骤解,一看从句成分是否完整,二要还原连接词指代。本题主句部分完整,不缺少成分,且选项包含that、which,因此本题考查的是定语从句。通过分析从句成分发现,从句中缺少was的表语,且空格前有逗号,由此可知本题考查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故应选which来指代前面一整句话。题干的意思是:“当他集中精力工作时——他常常如此——他总是废寝忘食。”Which的这种用法是常见的考点之一,大家一定要注意。

27. ______ with care, one tin will last for six weeks.

A. UseB. Using

C. UsedD. To use

【解析】这道题是非谓语动词的典型考题。若空格在句首,句中有逗号,则应判断空格部分与逗号之后的主语之间的主被动关系。本题中,one tin和use应为被动关系,故选C。题干的意思是:“小心使用的话,一罐可以用上六周。”

34. Do you think this shirt is too tight ______ the shoulders?

A. at B. on C. to D. across

【解析】本题容易让人陷入思维定势,看到too就想选择to,但实际上结合句意一想就会发现,“too ... to”意为“太……而不能……”,用在这里说不通。On表示在某平面的表面接触,而肩膀是立体的,衬衫在肩膀上跨过,应用across,表示“横穿、跨过”之意。题干的意思是:“你觉得这件衬衫肩膀这儿是不是太紧了?”北京卷单选题中的介词、情态动词等考点大多数时候会考查其基础内容,因此,同学们在平时要注意语法基础。

·备考建议

总而言之,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打好基础,不可凭印象盲目做题,遇到难题时应冷静分析。面对考查句式的题目要从句意和句子成分角度入手解题;而遇到考查词(动词、代词、介词等)的题目则要从句意和词语基本用法与功能上入手解题,例如:遇到考查代词的题就要在题干中找到明确的指代对象,遇到考查动词时态的题要清楚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动作与主语之间的主被动关系等。

(张静)

完形填空

今年北京卷完形填空在命题形式和命题内容上与往年相比变化并不大,所选文章是一个励志故事:一个女孩讲述了自己从幼年梦想成为一个著名舞蹈团的成员到后来梦想成真、甚至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那个舞蹈团的队长的故事。文中和选项中出现了一些完形填空高频词汇,如inspire、expected、astonished等。但整体而言,此次完形填空在近几年来难度最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词汇难度增加

本次完形填空文章及选项中出现了一些新词,如vary (变化)、thrilled (非常激动的)、vital (至关重要的)、consistently (常常)、boundary (界限)、barrier (障碍)等。完形填空本来就是考查细节的题,若考生不熟悉这些单词,势必会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最终影响答题。

2. 长难句增多

相较往年,本次完形填空最大的变化在于文章长度变小,长难句增多,每个句子的信息量增大。通观整篇文章,只有第二段中有三个句子较短,其他句子都比较长,且一个句子中设两空的情况很多(共4次),甚至出现了一个句子中设三空的情况,如第37、38、39题都设在文章首段第三句话中。长难句的增加给考生理解文章增加了难度,而设空集中的现象又要求考生在已知信息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解题,再加上词汇难度增大,导致此次完形填空难度很高。不过也有少部分题目无需联系上下文,只需判断出词义即可解答。

下面来看一些典型例题。

As I grew older and was 37 to more, my interests in the world of dance 38 varied but that little girl's dream of someday becoming a 39 in the company never left me.

37. A. connectedB. expanded

C. exposed D. extended

38. A. rarelyB. certainly

C. probably D. consistently

39. A. directorB. trainer

C. leader D. dancer

【解析】本句话是典型的长难句,共设有三空,且文中和选项中均含有生词(vary和consistently)。第37题为词义辨析题,属于无需联系上下文即可解答的题目。各选项的意思分别为:connect“连接,与……有关系”、expand“扩大,扩张”、expose“暴露”、extend“延伸”。Be exposed to more意为“被暴露在更多东西之下”,即“接触了更多东西”,符合句意,故为正确答案。若选择其他选项,则意为“我被连接/被扩张/被延伸到更多东西上”,明显都说不通。做完第37题后,可以大概梳理一下句意。题干的意思是:“当我长大一些,接触了更多的东西以后,我对舞蹈世界的兴趣________发生了改变,但是,那个孩提时想成为那个舞蹈团中的一名________的梦想从未离开我。”解答第38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单词vary;二是but之后的句意。Vary意为“改变”,而but之后讲的是“那个梦想从未改变”,说明转折之前一定是存在改变的,故排除rarely (很少地)和probably (可能地)。而D选项consistently意为“常常,一直”,由于but之后说“舞蹈的梦想从未改变”,前面却说“我对舞蹈世界的兴趣一直在改变”,意思不妥;如果选B项certainly则更合适:由于我接触了更多东西,我的兴趣肯定发生了一些改变,但那个梦想却从未改变过。第39题需要联系上下文来做。全文第一句话中提到我的梦想是成为Capital Dancing Company的一员,而Capital Dancing Company是一个舞蹈团,而且最后一段也提到我从一个member成为dance captain,可知此处应选dancer。考生做此题时易被company (公司)一词所误导,殊不知company在这里是“歌舞团”的意思。

·备考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想答好完形填空题,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词汇是王道;第二,做题要在文中找证据,不可主观臆断。因此,同学们在平时应多积累词汇,不仅要掌握完形填空常考的核心词汇,还需将做题时碰到的生词积累并背诵下来,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吴昊明)

阅读理解

2012年高考英语北京卷阅读理解部分整体难度不大。自2009年课改以来,2010年、2011年的阅读理解均有较大难度,今年的阅读理解是这三年中难度最小的,且部分题目的设置有一定的新意。从题型上看,今年的阅读理解仍旧延续以往的六大题型:细节题、主旨题、态度题、词义题、推理题、结构题。其中细节题6道(56、57、61、63、65、66),主旨题4道(59、64、67、68),态度题2道(60、69),词义题1道(62),推理题1道(58),结构题1道(70)。由此可见,细节题与主旨题仍旧是阅读理解的命题重点。因此,同学们平时应重点针对这两种题型进行训练。

从文体上看,今年阅读文章的设置仍然沿用四种文体交叉考查的思路,A篇为应用文,B篇为记叙文,C篇为说明文,D篇为议论文。

A篇为一篇广告,总体难度不大。文章介绍了一门基础数学的课程,对课程的内容、上课的目的和课程师资进行了阐述。虽然文中出现不少生僻术语,但并不影响解题。在解应用文的题目时,考生要善用关键词定位法,即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至原文的某个段落,寻找题目中问题的答案。本篇阅读理解题目中较难的是第58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定位能力和推理能力。

58.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rofessor H. Siegel?

A. He is a guest lecturer at Kentucky Educational Television.

B. He is to deliver 30 lectures in Basic Math.

C. He works i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 He specializes in training teachers.

4.北京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篇四

第一节是一篇要点式应用文

考察的是建议信的写作。在作文书写上注意该文体的写作结构:开篇点题;其次简单介绍具体内容,本部分开放性较强;最后礼貌地结束文章。注意准确的用词。尽量做到语言上适合应用场合,不宜使用太复杂的句式。学而思网校英语教研组认为第一节作文有以下规律:

①依旧延续了往年的书信体形式

书信类为应用文体,字数要求不高,需要简练文字,不宜使用太复杂的句式,力求做到文章短小精悍,切合题意。

②延续了中国文化交流的主题

15、北京卷高考题分别为“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中国历史人物”和“邀请好友参加龙舟训练营”。而今年的高考题是“组织中国旅游,选择两条线路:长江和泰山”,依旧延续了文化交流类的主题。

③题目新变化

5.北京高考英语阅读理解 篇五

《xxxx高考:北京xxxx高考英语试题点评:继承与创新》由出国编辑在高考期间特别更新,文章更新时间为:xxxx年06月09日 10时20分.

xxxx年是北京卷第二次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尝试。从最后的试题来看,北京卷试题仍然保持了一贯的稳定特色,难度与往年趋同。而与此同时,很多细节处都再次体现出了课改之后的创新尝试。

听力理解部分一向是高考英语北京卷的送分项目,这一次也没有例外。传统的短对话、长对话和独白都中规中矩,考点相对比较直接和明确,考生基本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同时也增加了考试说明中新增的国家名、日期。而新增的听取信息题型第二年进行考察,难度整体偏低,考生只要在平时保证了一定量的听力练习,并且注重一些基本单词的把握,就可以很好的应对。值得称道的是,这次听力考试从材料的选取上更加侧重新课改后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如独白中的减轻购物劳累措施中对tiring, wear sb. out等表达个人身体状况、感受累词汇的考察都要求考生对于生活中广泛出现的情景进行有效的把握。同时,对话中反复出现的细节词汇如clean the house, go to the concert, walk by the lake等都考察学生对于重要信息的筛选和分析,相同考察在本套试题的前两段对话中也有所涉及。

6.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指导 篇六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到达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对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

1.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2.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3.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5.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二、阅读理解命题分类及解题策略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根据短文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及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在高考英语试卷中,主要有以下4种:1.主旨大意型;2.猜测词义题;3.推理判断题;4.事实细节题。

(一)主旨大意题

1. 文章主旨给出的四种形式:文首,文中,文尾,没有明确主旨,需总结。

2. 主旨题的解题技巧:

a.重点理解首末段、首末句。

b.放在最后去做,因为做完其他题目之后会对理解主旨有帮助。

c.在阅读时,注意therefore, thus, but, however, in short等转折词。

d.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通常是主旨。

e.段首句是疑问句时,对该句的回答往往就是文章的主旨。

(二)猜测词义题

1. 对词义考查的两种方式:超纲词义含义推断;熟词生义或是在特定场合的意思。

2. 词义题的解题技巧:

a.利用上下文进行推理猜测。b.通过构词法猜词。

c.通过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猜词。d.通过因果关系猜词。

e.通过定义或释义关系来推测词义。f.通过句法功能来推测词义。

g.通过描述猜词。

(三)推理判断题

1. 推理引申题的选项特点:

推理判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利用文中提供的相关背景知识、正确的思维过程和严密的逻辑进行推断。切忌脱离原文,凭空臆断。

2. 推理引申题的答题技巧:

a.只是原文的简单复述,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把直接表达当作间接推理。

b.看似从原文推断出来的结论,然而实际上与原文不符,如因果倒置、手段变目的等。

c.根据考生已有的常识是正确的,但是却不是基于文章,一切以文章为准。

d.不是文中明确说明的内容,没有引申推理就不是正确选项。

e.正确选项大多含义深刻,不是常识选项。

f.对篇首、篇尾、段落中的主题句概括归纳,从而得出综合性推论。

(四)事实细节题

1. 事实细节题的常见提问形式: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Not True) according to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3) The author mentions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4) 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states that%%.

5)以when, where, who, what, how, why, how many/much等词

引导的疑问句。

2. 事实细节题的解题技巧:a.抓住关键词,理清信息。

b.利用表示时间、空间、因果、类比、转折、并列等关系的连词,准确把握上下文关系。

c.注意一般信息和最终信息的区别,避免以偏概全。d.弄清文章组织结构,判断细节与主题的关系。

e.坚决遵循“本本主义”,文章里有什么信息就用什么信息,不可凭感觉发挥做题。

f.注意干扰项特点:部分正确,部分错误;是原文信息但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内容;与原句的内容极其相似,仅仅在程度上有些变动。

三、熟念阅读解题要诀

查找事实简单计算猜测词义运用常识

把握细节是非判断评论概括分析推测

弦外之音确立主题解读广告辨认图表

最佳选择排除干扰防止主观题文并举

总之,阅读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言实际活动。我们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正确运用阅读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在《新课标》中, 阅读的重要性仍然被放在了第一位, 对阅读的基本技能和阅读量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另外, 众所周知, 阅读理解在各层次英语试卷中都是测试的重点, 所占的分值最大, 而且也是考生感到最困难的一部分。阅读理解部分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生的英语总成绩, 因此它备受考生的关注。高中生如何熟练地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攻克英语阅读理解这一被高中学生公认的难关,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力图就新课标阅读要求、阅读题型分类及解题策略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指导。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标》,阅读技能,解题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金莺, 宋桂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何安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马晓梅.英语写作提高与范文百篇.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

[5]李斌宁.英语学习经验谈.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7.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篇七

根据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对考生的要求,我们可将阅读理解多项选择题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下面,作者将结合平时教学中的经验体会,谈一谈做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技巧及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1、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感情基调的把握,这类题必须领会作者的态度、意图,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另外,了解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

2、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题。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吸收有用信息。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速度大约是每分钟45个词左右。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要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

3、事实细节题的解题技巧。事实细节是用来支撑、阐述和解释主题思想的具体信息。抓住文章中的事实和细节是做她该类题型的关键,也是做好其他题型的基础,该类题型法类题的特点:其正确答案几乎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直接信息。正确答案常常让阅读材料中的某个信息点,或是其变体。此类题目难度一般不人,只是要求做题时要细心,看清题干和各选项,仔细辨别真伪。

4、判断推理题的解题技巧。推敲作者的杰度,理解文章的寓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和推理判断题,也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这两类题常常是相互依存的,推理是为了得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又依赖于合乎逻辑的推理。

判断题是考查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不同观点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能力。推理题是考查学生由文章的字面信息推出未知信息或隐含信息的能力。推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无论是做判断题,还是做推理题,最大的忌讳是脱离原文,凭空臆断。要做好判断题和推理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判断有据,推论有理,忠实原文,切忌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原意,全面分析考虑所给相关信息,推理条件要充分。如果所提供的选项条件均不充分,可对各选项进行可能性排序,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5、猜测词义的方法。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中常用的题型。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我们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该类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利用上下文提示猜测生词或词组的能力。

做该类题型,要善于从上下文中找出有关提示。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提示:(1)通过定义和解释来猜词。(2)根据同义、反义、同位等关系来猜词。(3)根据逻辑关系来猜,如对比、转折、因果、让步等。(4)根据举例来猜。

6、识别图形题的解题技巧。该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根据材料内容进行空间想象的能力。如果是地图。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方位感:如果是人体、实物等,考生必须具有根据文字描述进行形象再造的能力;如果是仪器、仪表、统计图表,考生必须具有准确的读表能力。

二、怎样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在阅读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大量阅读是必要的,但是科学的方法有助于阅读能力的迅速提高。

1、学好课文。英语课文是同学们学习英语的主要材料,是国家对高考考生考核和选拔的重要依据,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因此,学生一定要把课文读懂钻透。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把课文理解透彻,会灵活翻译;能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弄懂课文里的语法现象,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或同学:生词和词组在故事情节中能准确识记:尽量做到能复述课文,背诵部分课文,能背诵全文更好。

2、坚持“天天读”。利用零碎时间,至少每天读1篇短文,每月读1本课外书,到高三时,要逐渐变为每天读一组(5篇文章、包括故事、科普、应用文等),向高考题型靠拢。

3、从趣味故事入手,向广泛适用发展。开始时要选难易适中的趣味故事题材,有利于阅读兴趣的培养。随着能力的提高,选材应更加实用广泛,尤其要重视阅读两方文化背景知识和一般常识方面的内容,也千万别因为科技文章枯燥而放弃。

4、阅读长篇故事与短篇文章相结合。长篇故事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而带问题的短篇文章更有利于及时检查阅读效果和培养解题技巧。

5、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在阅读文章时,首先要理解其含义,即懂得它的意思,与此同时,要注意不断地加快速度。最后力争达到至少每分钟50词以上。

6、阅读理解。培养猜测能力。阅读时不能念出声,否则会影响速度的提高。阅读时也不能见了生词就查字典,要培养猜测生词意思的能力,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回味全文。体会作者的意图。解答完文章后的问题时要及时核对答案,如有错误,复读有关部分,找出原来理解错误的地方与产生误解的原因,以期达到正确理解全文的日的。

7、组织阅读小组。互通阅读书籍。经常交流体会,是“花钱少、看书多、共同进步”的一种好方法。

8、学一点快速阅读的方法,用于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快速阅读法是从文字中迅速吸收有用信息的一种读书方法。它不是只求快速的阅览,而是注重质量的一种创造性的理解过程。如默读法、集中法、记忆法等,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从文章里迅速获得足以构成所学知识的信息。

在高考答卷时,不应人为地控制阅读速度,而应以能正确理解文章为原则。假如平时快速阅读的方法已学到手,能熟练运用,考试时的阅读速度自然就会快起来。

8.有关北京高考英语作文句子 篇八

1.I will conclude by saying... 最后我要说…

2.Therefore, we have the reason to believe that...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

3.All things considered,总而言之 = In a word=In conclusion

It may be safely said that...它可以有把握地说......

4.Therefore, in my opinion,因此,在我看来,

5.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6.The data/statistics/figures lead us to the conclusion that….通过数据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7.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discussion that...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8.From my point of view, it would be better if...在我看来,如果……也许更好

上一篇:朱自清的《背影》写作背景下一篇:八年级第一单元同步作文: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