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之我见(共9篇)
1.高三数学复习之我见 篇一
小学数学复习之我见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充分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有的大量收集习题、试卷,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往往收效甚微。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布希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知识有内在的兴趣。”这充分说明兴趣对于一个人认识新事物,探索新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打开学生心灵上兴趣的窗口,知识明媚的阳光才能投进儿童的心房。因此复习课要从新的角度,引发新的思考,给学生新的感受,使学生产生复习的兴趣,从而掌握教材的顺序和结构体系,使知识的雪球越滚越大,不断积累分化,从量变到质变,螺旋上升。
在小学数学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复习兴趣。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支持下,自主地、能动地搜索已经学过的
知识。
如:“文字叙述题” 的复习
学生在解答文字题“36乘以8加4的和,积是多少?”时,往往有的学生“走一步说一步”,一看8离乘以最近,就用36乘以8,然后再加上4,显然就错了。于是在教学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一句话:“弟弟吃了哥哥的苹果。”然后带领学生通过缩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即:弟弟吃了苹果。接着马上质疑“能不能因为哥哥二字离吃了最近,就可以先理解为弟弟吃了哥哥呢?”学生大笑,连说不行,应该全面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时再出示例题,学生已能正确理解了。
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状态,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相关的知识也一一激活,这有利于学生主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联系,使之串联成线,连结成块,形成知识结构。
二、提供生活素材,明确复习的重要性,激发数学复习的兴趣 根据复习目标,遵循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动驾驭教材,让复习游离于教材之上,回归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教材中的复习题,使学生对复习的内容,由感而发,由趣而学,在积极思考与交流合作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心理的再发展。
如:“量的计量”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写日记,我们日记的内容丰富多彩,写好日记对我们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下面是一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他写 的一篇生活日记,请看:
今天是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早上七点钟,我被闹钟吵醒,便从长6厘米,宽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我拿起一支长15米的牙刷刷牙,不知不觉过去了2小时。想到今天老师叫我们早点到校,于是我赶紧端起一杯200升的牛奶一口气喝完,背起1200千克重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生:哈哈大笑。
师:(故作正经)你们笑什么? 生:这位同学的日记里单位用错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发现了日记里的问题,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1:可见我们要正确使用计量单位,不然会闹笑话。生2:生活中如果用错单位,甚至可能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师:你能举例说说吗?
生2:例如医生用药时错用了单位,那病人可就麻烦了。师:太棒了,可见学会正确使用计量单位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请同学们帮这位同学把用错的单位改过来。
引出课题“量的计量”
这里教师从学生很熟悉的日记引入,故意错用单位,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思维发现问题,还引导学生说出了生活中错用单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让学生立刻感受到学习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设故事情境,用数学本身的内在美去吸引学生,激发其求知欲
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经验。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领悟到数学的魅力。
如:“线段的复习”
师:在黑板的一端画了一条狗,另一端画了一个包子。问学生:这条狗要吃到包子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呢?
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最后得出走直路最近。(从而引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思维活动,巩固了有关线段的知识,更使学生体验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印象深刻,经久难忘。
综上所述,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应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还可采用小组学习,形成竞争态势,开展数学故事会、学习擂台赛等活动,吸引学生参加到复习中来。同时,复习中还要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性赏识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并激起更为强烈的参与欲望。
2.高三数学复习之我见 篇二
一.深入研究一标一纲一题二本, 把握高考方向
高考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大纲) 为命题依据的, 因次, 高考复习时我们需要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深刻的研究。同时还要立足教材。“万变不离其宗”, 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 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 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 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 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二.制定好复习计划
只有有计划地做事, 才能使事情, 工作有条不紊, 对于一轮复习, 由于持续的时间较长, 所以制定总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做到堂堂有计划, 节节有计划, 并严格执行, 坚决杜绝课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时间分配要得当: (1) 不同的知识要有所侧重, 即时间不能平均, 简单的知识时间可以缩短, 而重点知识, 可以花费更多一些时间向主干知识倾斜。 (2) 将所有的知识分为专题, 然后最好按专题复习, 不要按章节复习。因为复习课并不是新授课的简化, 也不是新授课的合并, 而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形成框架, 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
三.重审课堂教学, 提高针对性, 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一轮复习的主战场, 是落实一轮复习目标、计划、措施的主渠道。因此我认为应注意以下
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 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 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 故称“论从史出”, 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 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 体现史论结合。就当前中学历史史论结合的教学, 本人有下面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必须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历史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概念应深入剖析。教材中的大部分历史概念是可以凭借历史教材理解的。如“势力范围”, 课文中虽然无这样完整概括, 但有帝国主义“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一句, 已经道出了其殖民地的实质。有些概念忌表面解释。否者就会缺乏概念内涵, 无法形成真实意义的历史概念。如:“国民大革命”, 就应该在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 形成完整正确概念。
二、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就必须把因果有机的联系起来, 通过前后因果联系来加强史论的结合。例如:早期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引起的, 但各国革命的时间, 方式, 结果却不相同。我在上完这些教材后专门组织学生分析这些内容, 让他们能够更清楚的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史实, 把史论相接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三、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和习题
几方面:
1、坚持集体备课, 加强集体研究。
对于年轻教师由于对高考缺乏一定的掌握, 因此, 有问题应及时和大家讨论, 争取问题更好的解决。有好的想法, 及时提出供大家参考, 每部分知识、重点、难点所在, 应如何来讲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 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发挥集体力量, 进行解决。每节课应该有本学科集体的力量, 应该体现集体研究的结果。
2、加强听课。
要想提高自己就应该做到相互听课, 学别人的长处, 找自己的不足, 同学科的注意别人对知识的理解, 对知识的应用, 学习他们的复习技巧和方法;注意学习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 复习课的上法, 对知识的处理, 学生的课程管理等, 这对提高自身是非常重要的。
3、课前、课上一定要体现“精”。
课前的精, 主要体现在“精心设计教案, 精心选择例题, 精心选择教法。”
课上的精, 主要体现在“精讲精练”, “讲”要突出重点, 争取做到“三不讲” (过易的问题、过难的问题、过偏的问题) 。总是担心学生会疏忽, 因此, 会导致“满堂灌”。事实上, 每节科最多讲30分钟, 剩余时间应该留给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记忆和消化, 效果应该更好。
4、重在“落实”。
学生下课后不学课堂上老师讲的再多也没有用, 因此关键还是在于落实, 落实了, 就有好成绩, 落实不到位, 一切都是纸上谈兵。首先应狠抓知识的落实, 复习中, 可尽管我们协助学生建立了较系统, 较全面的各部知识的整体网络, 但不少学生仍然存在着知识漏洞和遗忘问题。因此, 复习时对每节课所复习的情况要反复检验。其次狠抓错题改正落实, 对于典型易错的题目应该重视, 要通过对错题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归纳整理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 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所以, 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
历史教学史论结合初探
◇曹启洪
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前言、小字和思考题。前言在每章开始部分, 对本章内容作提示, 分析背景, 阐释难点, 揭示重点, 引导深层次的思维, 它可以指导教学。
小字部分是原始史料或补充内容, 增加教材信息量, 有利思维扩展和散发, 史料与思考题结合妙趣横生, 史与论有机结合。如《甲午中日海战》一节中补充了《马关条约》签订后, 伊藤博文对于急于占领台湾时所说的一段话, 就很形象的表达了日本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学生对当时中日双方的态度及国家的地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每节课文后一般都有习题, 教学中教师要对习题进行答题指导, 然后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作业, 对于优化设计上的题选做一些体现知识和能力并重, 偏重能力的题, 这是与当前高考加大能力考查力度相衔接的。
总之,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途径, 强化理论教学, 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把历史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提高教学质量。
3.高三数学复习备考之我见 篇三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全省平均分比2014年仅增加了3.68分,比2013年还低了0.45分,笔者从自己学校的情况来分析,全校理科数学平均分为110分,最高分为142分,140分以上只有1人,130分以上42人,远远低于师生的预期,尤其是大批尖子生没有考出应有的水平,平时笔者学校训练的模拟题难度都高于今年的高考题,但无论多难都有比较多学生可以拿到140分以上,为什么题目比平时训练的容易,但考试结果却不如平时呢?放榜后笔者曾带着疑惑向全班学生了解情况发现,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学生心理素质不过关,对自己不够自信
大部分学生反应拿到高考题后不相信高考题会如此容易,总是怀疑自己审题错误或计算错误,对自己不够自信,因而反复计算,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问,尤其是尖子生更加怀疑试题中是否有陷阱自己没有考虑到,人为地想得过于复杂,耽误了大量时间!笔者所带班级有位数学尖子生居然每个选择、填空题都计算了3遍,导致最后两题尽管会做也因时间不够而没有拿到高分,最终数学高考成绩只有129分,根本没有考出他应有的水平!
(2)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较差,运算能力薄弱
第17题统计题平均分居然只有5,96分,比前2年平均分低了近3分,创近年来统计题得分新低!笔者通过学生了解到造成如此局面居然是因为此题没有按常规思路出题,没有考查学生熟悉的直方图、分布列、期望等,学生因此无所适从,实际上此题相比往年高考中的概率统计要容易得多,主要考察了三种抽样方式中的系统抽样、样本的均值与方差、样本数据统计等基础知识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整体难度不大,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第(I)问要准确由系统抽样的定义得出对应的样本数据,第(Ⅱ)(Ⅲ)间则直接准确运用公式计算即可解答,但需注意运算过程和运算方法的应用,部分同学是因为对于数学应用题的理解有困难,概念不清,忘记了系统抽样的规则,从而导致第一问样本抽样错误,因而整题0分,也有部分同学是因为运算能力薄弱导致第二问计算错误而丢分,
(3)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够,不懂得如何变通
今年广东理科数学高考题最大的结构变化是历年总是压轴考察的知识点一一“函数与导数”结合性大题放在了第19题的位置,而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结合成为压轴题,顺序的改变让学生很不适应,作为大题的第四道题,平均分只有3,37分,这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此题主要考查导数与函数单调性、零点、不等式恒成立、导数的几何意义等基础知识,属于中高档题,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第(I)间要准确求出f(x)的导数,第(Ⅱ)间首先要说明(o,a)内有零点再结合函数在(一∞,+∞)单调性就易证其结(Ⅱ)间本应该不成问题的,通过笔者了解,导致此题得分如此低的原因并不是此题难度非常大,学生无从下手,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该知识点都是以压轴题形式出现,综合性较强,学生已经对“函数与导数”形成恐惧心理,习惯性的出现思维障碍,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肯定不会,主动放弃了此题而导致此题得分教低,
(4)学生数学思想的应用意识不强,解析几何处理能力薄弱
广东理科数学高考题第20题解析几何题在历年高考中得分都是比较低的,但今年平均分仅3.21分,是近三年得分最低的一年,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普通方程化为标准方程、轨迹方程、直线斜率等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有较高要求,属于中高档题,本题(I)、(Ⅱ)间相对简单,尤其第(I)问的2分完全属于送分题,但第(Ⅱ)间需注意取值范围(5/3 从2016年开始,全国大多数省将统一使用全国新课标卷,作为广东省最后一年自主命题的数学高考试题,我们无需再去评论它的是与非!但我们却应该从中汲取一些教训,为我们以后的高三备考敲响警钟!笔者针对以上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备考意见,希望能引起广大一线师生的共鸣! (1)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应试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的美在于没有教育的痕迹,对于学生应试心理的教育,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无形的渗透,教师可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解题,让学生通过解题时的成功感与自豪感建立对数学的自信, (2)数学学科教学中注重实际应用背景,加强学生的建模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应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应用性问题的出现,对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背景是以生活为原型的,而学生平时已经习惯了纯数学问题的解决,一旦加上实际应用背景,学生就无法从一堆的文字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时就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背景,加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加强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造思维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教学中教会学生的不能仅仅是解题的方法,而应该同时注重某些数学问题的实际应用背景,不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3)数学学科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对于高三整整一年的高考复习备考,学生大部分时问都在解题,由于大量反复的训练,学生很容易对某类题型形成固定的解题思维模式,一旦试题稍有变化,学生就非常不适应,因此复习备考时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一些程序化的解题方法与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应用变式教学,鼓励学生多去尝试一题多解,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 (4)数学学科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应该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和可操作性特征,可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比知识更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抽象概括性,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概括了,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以不变应万变!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才能把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开始了,这个时候基本上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进入了第二轮复习阶段。很多同学在这个阶段会很迷茫,不知道要干什么,因为第一轮的时候老师已经带着我们把课本基础知识从头到尾过了一遍,第二轮难道还要这样再来一遍?如果不是,那老师讲的我们还需不需要听呢?下面我想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查漏补缺 从高三复习开始我们就应该着手自己的弱科开始查漏补缺。以我自己为例子,高二下学期的时候,我的数学是各科中最差的,基本上稳定在110多分,怎么都上不去。对一个文科生来说,数学差是最要命的,所以必须想办法补救。于是高三上学期,我的学习重点放在了数学上,每天写一张卷子,前期写高考真题,后期写各种模拟卷子。另外数学各种题型中我最头疼的是圆锥曲线,之前几乎每次考试圆锥曲线大题第二问我都一定做不出来。因此在每天一张卷子之外,我还额外做圆锥曲线的专项训练,每个晚自习一道,不管会不会,最多就花三十分钟,做出来就OK,做不出来直接看答案,绝不死抠一道题。这样整体练习和专项训练坚持到高考,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高考小失误,最后数学拿了145分。高三下学期的时候,也就是相当于你们现在的时候,我数学问题已经不大,最后一个让我头疼的东西是语文作文,之前有时候两节作文课,一个字也憋不出来。记的高三下学期第一次作文课,又是两节课一个字没写出来,急的我想哭。可能是之前班主任给语文老师反映了我语文不好的情况,下课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讲了好多,我说出自己对作文的恐惧,于是她让我每星期写一篇议论文交给她改,没办法,老师布置了不得不写。于是我一次次练习,没想到最后竟然总结出自己写作文的“八股文模式”,从此写作文有了套路,考试的时候写起来轻松多了。 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告诉你,每个学生可能开始都有自己的弱科,久而久之对它们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可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你不能退缩,必须通过更多的练习去熟悉它,战胜恐惧感。现在最后一个学期,好好看看自己的成绩,你的查漏补缺做完了吗?如果还没有,那么在正常复习之外你要在那些弱科下劲了。 二,做题与背书的权衡 作为一个文科生,政史地的背书是我们平时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三复习,老师经常强调基础知识很重要,所以背书切不可落下。但是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背书就会挤压做题的时间,到底该怎么安排呢? 我觉得第二轮复习重点应该是六个字:勤背书、多做题。勤背是要求频率要高,但不要花太多时间。第一轮复习已经把树上的基础知识都过了一遍,相信课本大家已经相当熟悉,所以第二轮背书不应该再像第一轮那样照着课本一个字一个字的背,而是应该重视知识网络的建立,我推荐的方法是从课本目录开始背,第一本书是什么方面的内容,第一单元是什么标题,第一课、第二课讲什么,把这个框架背下来,然后再看课本具体知识,往每一个标题下面填充内容,争取做到不看课本把课本内容复述下来。良好的知识网络建立后,当你做文科大题的时候,你就可以在脑袋里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的回忆,看看可以用到哪里的知识点,这样你的答案就会很全面,不会丢分。对于书上的具体知识不要花太多时间,只要平时勤翻书保持印象、不生僻就可以。然后到高考前最后一个月,你再像第一轮一样把书 上的具体知识过一遍,这可以保证你在高考的时候对课本知识非常熟悉。在勤背书的同时,你必须大量做题。这个阶段做题才是王道,尤其是文综和数学!高考卷子建议只做近两年的,然后就做各种模拟卷子。平时多和同学交流,有什么好的卷子互相推荐一下都写写。在做文综的时候,注意总结那些同一类大题的答题思路,记在本子上;对同一套卷子的题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什么新的见解也记在本子上,然后高考前多看两遍。 三,考试的做题技巧 考试是为了得高分,所以你做的一切都要服务于这个目的。这里有关于数学和文综的做题技巧我想讲一下。 从去年第一年的新课改数学卷子来分析,今年的数学肯定要比去年的难,但是不会比老课标的难,总体还是以基础题为重,所以想得高分一定要保证基础题拿够分。做数学有些同学喜欢抠题,一道题做不出来就一直琢磨,结果耽误了时间,导致整张卷子做不完。我的建议是从选择到填空,一般40多分钟,到了时间还不会的先空在那,等最后会做的都做完再回来研究。然后做大题,一些大题第二问太难不会做的话可以直接放弃,回到前面仔细检查做过的选择和填空题,尽量保证不错。因为一个大题第二问一般只有六分,即使你会做,在现在高考题简单严扣过程的前提下,如果你的过程稍微不详细再扣个一两分,最多也就得四分,还没一个选择和填空的分重,而且大题运算你可能要花更长时间,这不值得。如果选择题有很难的实在不会做,那也不要空着,蒙也是有技巧的:那种看着没有任何思路的压轴题多选A,看着有思路但做不出来的多选B,看着会做但算起来复杂的多选C。这看起来像是胡说八道,但这是我们数学老师说过的,也被我们自己实践过是有一定效果的,在交卷之前还有没写的选择题不如这样试试,得分的机会更多了一分不是吗? 然后就是文综,这个学期一定要做大量的练习,一是为了熟悉文综的题型,养成自己的做题习惯;二是为了合理安排做题的时间和顺序。高考文综选择题一般比较难,考的是文科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办法短期内很好的提高,但是选择题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完先涂答题卡,以防大题写不完来不及涂卡。新课标的大题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所以课本一定要多看。文综大题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按分答题,答案分条清晰书写。比如一个12分的题,可能是3到4点,一个8分的题可能2或4点,你要写上1、2、3、4,一条条写清楚。另外由于题量大,大题写不完是个很普遍的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办法让你得分最大化。那就是拿到大题试卷不要马上开始写,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把最熟悉、一看就有思路的题先写完,然后由易到难,不需要按部就班的写。这样最后即使你没写完,空了的题也一定是最难、你最不会写的那一道。对比多年的政治高考大题,你会发现如果是一道8分的题,可能课本知识点只占2分,另外6分都是联系材料,这是一个趋势。书本知识占得分少,但是你必须足够了解课本才能准确的写出这个点,而联系材料的能力只能靠你自己多做题多看答案来提高,记住一些专业术语和市政热点很有好处。历史大题绝对不会考书上的东西,但这不代表课本没用,课本知识你要活学活用,迁移到试卷给你的材料上。另外,历史大题材料的作者、年代、出处、分段、句子数量、标点符号都是很重要的隐含信息,一定要注意这些。地理大题没什么可说的,一般都是政史地里最简单的,平时多做多总结同一类题的答题思路,高考都是一些熟悉的题型,迁移运用就可以了。 四,心态 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心态是很重要的。先举一个心态不好的例子。原来高一的时候我在理科班,我们班一个女生,她是我们这一届学生里第一个年级第一,从那以后她在理科也一直是名列前茅,直到高考前,她的成绩也在理科前20名。可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她整个人 就很不正常,在班里坐立不安,根本呆不下去,最后她给她班主任请假不再来学校,直接回家学习去了。这明显就是压力太大,心态不好。结果高考的连二本都没考上!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平时在理科学习这么好的学生为什么高考考得这么差?心态! 心态太重要了!高三最后一个学期了,一定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不要再为一次两次的考试不理想而焦虑。有一个办法可以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心理暗示。当你考试的时候,一定在心里对自己不停地说,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所有的题我都会做。遇到实在不会的,你就想,自己不会一道,其他人有两道不会,别人都很紧张。考得不好,对自己说,自己是失误了,别人考得好是超常了,没关系的,还不到高考,高考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人家理科第一高考不连二本都没考上吗。刚开始这样看起来像是自己欺骗自己,明明就是不会,明明就是考得不好,还要给自己找借口。没错,这就是自我欺骗、自我安慰,但是只要你坚持下无,时间长了,它就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乐观心态,对你很有好处。 梁昊妈妈对于梁昊上网是这样做的:允许他上网,玩一些游戏,一周的周末才可以玩,但每次限时为30-40分钟,到了时间如果梁昊正玩在关健时刻,梁昊妈妈也不强迫他,等关健时刻过后,梁昊自己会把电脑关掉。不过要受一些处罚,如下一次不能玩电脑。而且梁昊妈妈也愿意听梁昊讲游戏内容。 相比之下,我妈妈和我跟梁昊母子又有点不同。我妈也是只允许我周末玩,也限时,就是只许她做饭时玩一下,限定我玩一个小时,所以她会在一个小时内做好饭。但到吃饭时间就不能玩了,吃过饭也不能玩。不过不同的是,一到时间我妈就会强行叫我关电脑,基本上我想超时是不行的。但即使超时了,我也会被老妈的“小数点”所侵袭!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梁昊妈妈的方法好一点。 其实我上网只有40%时间是在玩游戏。一般我只是看娱乐新闻,看喜剧,上QQ空间写小说,刷微薄,看好友转来的一些好玩、实用的文章,上论坛看我感兴趣的帖子,即使玩游戏也玩那些美容、记忆涂鸦、美发和服装搭配,还有美甲、化妆和一些江南style的小游戏。可能有点幼稚,还有QQ时尚都市,主要是买衣服、搭配,去派对看搭配得好看不好看的。而且都不是网游,在7K7K,4399这种小游戏网站都能找到,除了江南style游戏,那些美发、美容游戏对于将来要做衣物、包包、鞋、化妆品设计的我多多少少有一点帮助。当然,除了摩尔庄园这种给儿童设计的网游,其他网游我碰也不碰。 但我还是觉得,阅读还是比上网好,毕竟书读了以后,记忆还是深刻一些。所以,那些深陷网络的同学们,还是去多看看书吧! 历史学科课时少,学生学习用时少,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不够,近几年,历史教学质量在我市出现了大幅下滑趋势。要想在初三短时间内把学生历史成绩抓上去,关键是教师要运用积极高效的复习策略,在如何抓教师“教”和学生“学”上下工夫。 一、依纲靠本,夯实基础 “纲”即《课程标准》,“本”就是教材。综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历史真题,不管是开卷还是闭卷考试,其立足点依然是考查教材上最基础的历史知识和一般的历史常识。所以我们在复习时,最重要的一步仍然是重视课本,以本为本,夯实学生基础。抓教材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高分的前提。部分同学认为开卷考试无非就是翻书抄,简单。其实,开卷考试也要有一定的课本知识积累,只有熟悉教材,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才能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应该按照板块、单元、知识点逐条逐项地复习教材。该死记的要死记,该理解的要理解,该综合运用的要综合运用,绝对不能遗漏任何知识点。切记:没有死记硬背,就没有活学活用。“万变不离其宗”,掌握教材是关键。 二、横纵联系,综合归纳 历史复习,我们不能就事论事,还要注意把握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对不同时代相关历史问题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又要注意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能力渗透和知识迁移,形成互相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让学生构建出历史知识网络。横向联系就是教师要把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复习,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比如把发生在1861年的中外历史事件串联复习,由中国洋务运动开始,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等。纵向联系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发展进程联系起来复习。比如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复习就可以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知识点连起来复习。对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运用题要以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为素材,比如关注生态保护、资源利用、两岸关系、西部大开发、朝鲜核问题、中东和平问题、中日关系等问题,加强政史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三、寻找“热门”,“知古通今” 所谓“热门”,就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全国各地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给我们以强烈的启示:必须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实现“知古通今”、“以史为鉴”。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我们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国家前途命运,以当前热点命题,锻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能力,要求学生关注中国乃至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热点事件。如:资源问题、三农问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战争与和平等。具体到201 3年重大事件: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两岸关系的发展、钓鱼岛问题等大事。在复习中要利用这些热点问题所体现的历史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围绕中心问题,创设新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加强学法指导 首先,要抓住关键字眼,如标志、转折、最早、最大、第一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其次,对复习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学生用红笔打记号:有△、波浪线、括号等标志。最后,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办法。一是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如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耻辱,成为转折点。二是10分钟记忆法。上课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诵指定的内容,然后教师检查。有时让学生在课堂上齐读、默读,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做练习交替进行,尽可能让学生不觉得疲劳。三是线索记忆法。如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八年级历史下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可整理成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第一段(三个月)以课本为线索进行语法专题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高中新教材的语法内容穿插在每个单元的课文中,比较分散,没有系统,每个单元呈螺旋式上升。高考复习的任务就是整理这些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语法复习课要遵循认知规律,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本人采取的方法是:理论—练习—讲评—再练习—建立错题本。这个过程要注意几个问题: 1.理论指导实践,一些要求背诵的语法规则必须熟练记忆,比如虚拟语气中if引导的主从句虚拟语气的变化 2.精选练习。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典型题目按专题挑选并打印出来让学生练习、分析、小结,做要点记录。 3.建立错题本。经过精讲精练,再根据遗忘规律,先密后疏、层层加深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整理错题集。学生检测性练习和教师布置巩固性练习相结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反复有效实践的必要性,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二、第二段(三个月)以课本为线索,涉及词汇、词组和句型,是培养能力的基础,注重归纳总结,进行跨册复习 1.结合教材,把课本中出现的语法项目灵活性较强的句子进行分析,巩固语法。 2.词语搭配归类。 3.进行句式归纳,背诵课文中经典句子,为写作打基础。 4.体裁分类,抓住共性,提高阅读技巧。有计划地按小说节选、短剧、人物传说、科普文章等分类,引导学生逐类掌握文章的特点,获得深层理解和规范表达的能力。对人物传记,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文章主旨等,短剧类用于复习口语,提高交际能力;论说文主要训练寻找主题句,整体理解文章。 三、第三段(两个半月)将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重点而又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这一阶段是复习的冲刺阶段,基本以套题为主,但每一节课的重点应放在一个专题上,如单选题和完形填空中的语境分析、语义辨析;短文填词的语法分析、词法分析、逻辑分析,其目的是全面复习,阶段侧重,全面练习,重点突破,再配以“精心组装”的模拟训练题,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课型”主要是以高考题型为线索,设计六种相应的课型,即:听力训练课;语法讲座课;完形讲练技巧课;阅读训练指导课;短文填词由句到文练习课;书面表达限时写作指导课。设置六课型的目的是经过各个题型的专项强化训练,让学生领会高考要求和英语试卷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熟练运用答题技巧。通过巧学、巧练、巧解,形成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 1.听力训练课。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听力训练的一些建议:(1)传统听力训练:包括:1听前预测。2听中训练。3听后复述注意要选好听力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易到难、逐步深入。(2)单词听力训练。单词是英语的基本元素,很多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往往会觉得该单词很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原因在于对该词的发音不够熟悉,训练不够,反应不快。所以有必要反复听单词,做到熟能生巧。可以以课本单词磁带为材料,速度不断加快让学生在听到读音后立刻反应出该单词的拼写和汉语意思。但这项训练必须坚持才能达到效果。(3)高考听力原文默写训练。各地高考听力都是具有典型性的听力材料,难度合适,内容丰富,最重要的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录制的,可以拿来精听,反复听,并默写下来,这种方法看似艰巨,但行之有效,能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听力。(4)短文听写训练。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包括了很多简短精炼的短文,可以拿来听写。共念三遍,学生写出全文,速度可以由慢到快,行之有效。 2.语法讲座课。在总复习中必须开设语法讲座课,使学生几年来学到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做到点连成线,线组成面,面结成网,构架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从而避免知识教学的无序性,训练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把思维导图与语法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最终实现教学效果多赢。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 具体做法如下:(1)学生先自学,老师再每个专题全面系统讲解,最后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归纳总结。 (2)结合习题由易到难。各专题结合,例如各种从句混合题型,易错题,准确把握高考方向。(3)收集各地高考题,并分专题归类,这主要是针对单项选择。(4)装订错题本,让学生学会总结。 3.完形填空训练课。完形填空是学生的弱项,需要重点训练。做好完型犹如当好一名警察,能够应用给出的线索,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答案,否则只能是冤假错案。根据高考主要考查在整篇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结构和对整个语篇的理解能力,以及还原文章的能力。故在解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1)跳过空白,或结合选项,利用首段、首句、结尾等进行综合分析,追寻主线。(2)强调在上下文、词义和词的用法,加强单词一词多义的应用,注意单词在文中的词性,根据文意正确判断用词。例如express adj.快的/v.表达,所以express train应为快车;再如term(术语);这都和平时的意思不一样,只有准确地选择符合通篇逻辑关系的选项,才能提高解题正确率的。(3)在文章的阅读揣摩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渐学会理解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弦外之音。(4)注重文章的文化背景,体会原滋原味的英语用法,结合生活常识和中西方文化及上下文选出最佳答案,例如2012年福建高考完型最后一句话引用莎士比亚的话:“We happy few.weband of brother”(我们是幸运的少数,我们是兄弟),就有很多学生不理解。 我的具体做法:(1)尽可能多地积累和接触不同的新词汇,并有意识地记忆常考高频词。(2)在复习课本时在课文里画出一些重点段落,让学生以每隔几个词(常为4或5个)漏一个词的方式将段落抄在练习本上,后再将漏掉的词重新补上。这样的训练比较有趣,训练效果也比较好。(3)每周开设一节完形填空训练课,具体操作为:让学生在15-20分钟内完成一篇完形填空,然后让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用10分钟时间一起讨论答案,共同解决疑问,最后与教师一起核对正确答案。教师就疑难知识点进行具体讲解。 4.阅读训练课。历年高考阅读理解所占分值较高,而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阅读速度又是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如阅读速度慢,不会跳读、略读,不会把握“意群”;长难句不会分析等。针对以上情况,在后期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阅读时首先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各种文章的特点,慎重选材,既要适合学生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大量做题,体会其中的深度、难度,然后形成一套有梯度的训练题,从而避免阅读训练的随机性。(2)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结合下文信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把握全文大意;限时训练。逐步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3)指导学生学会对长、难句分析;培养巧妙的猜词能力、独立的分析能力及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特别注重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一词多义现象。(4)对于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章应有不同的阅读技巧,如故事性文章要取“顺读法”,而广告、图表等应采用先读题目,后寻方法较好。对于事实细节题应先看题目,再细节阅读;推理判断题应先阅读全文,再推理。主旨大意题应特别注意文章首段,首句和末段。文学作品的欣赏是近年高考阅读新题型,也是难点。例如2013年高考把傲慢与偏见与现代结合,2011年节选老人与海章节。 为此,本人具体做法有:(1)限时训练课。选择与高考难度相当的五篇阅读材料进行限时(35分钟)训练,以适应高考的要求。或让学生用15分钟时间做两篇较难的文章,然后进行篇章结构分析和阅读技巧指导。(2)在阅读讲解时采取精讲和合粗讲相结合,特别强调词语在现实语境的使用。(3)摘抄阅读中出现的高频词汇,以及单词在现实语境中的意思。例如;stress常译为“强调”,plant“小工厂”,blow译为“打击”。 5.短文填词训练课。短文填词是福建高考的题型。考查的内容涉及语法、习语、行文逻辑、单词拼写等内容,它不但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沉静的头脑,该题难度较大,也必须进行专门训练。只有经过足够的专项训练,才能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在上下文语境中把握词义、词性、词形、搭配、时态、语态、指代、逻辑关系等。 6.书面表达训练课。高三复习必须全面进行写作训练,层层推进,步步过关,避免写作训练的盲目性。指导学生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体裁。尤其是读图题,要仔细推敲所给提示,抓住表达要点。这几年福建高考都是半开放型作文,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有自己鲜明观点,如2012、2013,2015年分别给出一幅画,要求写出画反映的现象,2014年引用丘吉尔的一段话,写出对这段话的理解。(2)语言准确,文理通顺。要掌握各种连词的用法,例如sum up,inconclusion,in brief,on account of this,thus;句型:Thus,itcan be concluded that…Therefore,we can find that…所写词句即不添枝加叶,又不遗漏要点。(3)正确使用时态、语态、标点符号和大小写。教师应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把握文章长度。 写作训练我具体做法如下:(1)挑选历年高考书面表达范文并讲明评分标准,使学生对作文该如何写或怎样减少失误做到心中有数;多看写作范文,多摘抄,多背优美的好词、好句、好文章、好段落。多收集英语名言、俗语、谚语等,经常诵读,体味这一世界性语言优美的韵律和凝炼隽永的语言结构,把它们作为范例,在写作中加以模仿和运用,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活力。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给予必要的强调。(2)限时训练。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3)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给出些开头万能公式,结尾万能公式。例如名人名言或者经典句型开头:A proverb says,“…”,As everyone knows,No one can deny that…;数字统计原理万能句: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A recent statistics/surveyshows that…(4)对照范文,自改互改,并互相学习。 总之,高三英语复习任务重、时间紧,因此让学生了解高考题型的特点、掌握解题技巧,非常关键。构建一套有效的高三复习模式对提高高三复习效率至关重要。然而任何一套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并得到逐步完善。 摘要:高三英语复习任务重、时间紧,因此让学生了解高考题型的特点、掌握解题技巧,非常关键。构建一套有效的高三复习模式对提高高三复习效率至关重要。 复习按两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进行,一直复习到第二年的三月中旬。第二轮按单元复习,间插模拟训练。 第一轮复习最为关键,就像盖房打根基一样,要将知识点一一清扫,谓之“布点”;第二轮复习就要前后整合,将同类知识加以归纳,进而将不同的知识点以特定的线索连接起来,形成学科体系,谓之“织网”。期间的穿插模拟训练就是强化知识网的应用,谓之“捕鱼”。所以高考复习的过程可以用“布点——织网——捕鱼”来概括。为了收到应有的效果,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以本据纲、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要以课本为根本,将中学化学内容分成若干个知识点,然后逐一消灭,从而夯实基础。任何抛开课本、好高骛远的做法都不可取。在这个过程中,最好是自编资料、自选习题。只有这样讲解才能到位、训练才有针对性、效果才能最好。 二、零号作业、温故知新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弄不清楚的知识和新颖的类型题,如果这些题学生仅仅是老师讲后听懂了,而没有根据“遗忘规律”去重复记忆,那么过一段时间肯定会忘记,如果再考试,即便是原题出出来学生也不一定还能做对。这就是我们常常抱怨的“这题我都讲过几遍了,学生还是不会做”。只要学生建立了零号作业,只要学生能经常翻翻看看,那么这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灵活多变、常讲常新 俗话说的好“教无定法”。因为教学是一门艺术,只要能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那就是好的教学方法。我常用的方法有: 1.抽签讲题法:我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纸条,每个纸条上都写着两个数字,即每位学生的坐标。上课时,掏出谁的坐标谁上讲台上讲题,并记录学生的得分情况。这种方法,给学生一种平等的展示机会,因此,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地准备。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较简单的问题。 2.分组竞赛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竞赛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一轮或多轮竞赛。如:轮组赛、抢答赛、老师提名赛(可以因人而异)、学生提名赛(较容易的题,因为学生找的多数为其它组成绩较差的学生)、风险赛等。这些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 3.学生命题法:一章或一个单元复习完后,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按要求各出一份试题,并自备标准答案。然后换班(或换组)交换做题检测。做完后出题人改卷,最后将出错的题和做错的题分别整理成两套试卷,让学生讨论出错题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然后再共同做第二份试题。在这个过程中,要评选出数份优秀试题进行展览、表扬。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出好题,他们不仅会认真研究教材,还会去查找一些资料,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4.谐音顺口溜:化学知识繁杂零散,枯燥难记,长此以往,定会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此,我利用谐音、顺口溜、插科打诨等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次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外;焰色反应的颜色——钡焰黄绿紫红锂,紫钾蓝色钴玻璃,钙色砖红铷色紫,钠黄铜绿洋红锶;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粉尘煤烟气态烃,氧化物中碳和氮,污染空气是罪犯;离子大量共存问题——酸碱颜色辩,气体水沉淀,双解络氧还,特殊记心间;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微粒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方法——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弱于剂,前后联系自成序;中和滴定误差判断方法——把握滴定管,掌握用液量,正常为标准,多高少偏低;方程式中氧化还原的计算——氧化必定有还原,买卖东西一样钱。数钱问价再计算,求出答案心喜欢;Na2O2的知识——生氧、漂白、颜色黄,非碱、负一、氧化强,吃氢、CO放出氧,固增、气半、水后反;二元弱酸与NaOH反应求组成的计算题——二元弱酸缓入碱,由少到多按序反。三个特值俩区间,设出字母列式算;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最长碳链做主链,根据碳数称某烷。离近支链为起点,依次标号1、2、3……。烃基位置烃基前,烃基名称某烷前。相同烃基可合并,中文数字二、四、三……。小基卧在大基前,逗号、短线中间连。 各位同行,我深知教无定法,艺无止境。愿我们大家能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锦上添花。 大连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李红丽(38中学) 眼下,生物学科已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如何提高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生物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很多教师也做了不同的尝试。下面,我也结合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个基本的理念,而教师的“导”又是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导的好,教师就要对教学做到未雨绸缪,深谋远虑,尤其对复习课。在复习前,教师首先要做好下面工作: 一、认真研读大连市初中毕业考试说明 这一点容易被有些教师忽略,他们总是凭经验去教,结果经常事倍功半。其实,中考说明和课标是中考的依据,它为我们的教学明确了复习的方向和侧重点。仔细阅读中考说明便会获得以下信息:注重基础,贴近生活,突出能力,关注情感。在复习中我们就要时刻关注这些点,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 二、做好细致的复习计划 生物复习课实际上是很紧张的,我们的时间主要在课上。要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既有远期计划,又有近期计划。我在复习时先大体上确定几轮复习,第一轮,教材梳理,阶段测评;第二轮,专题突破,强化训练;第三轮,模拟冲刺,实战演练。每一轮复习都明确了具体时间和复习方法。同时,在每一轮复习中,还要对每一册,每一单元的复习时间尽量细化,精确到某天、某课时。当然,我会随实际情 1 况做适当调整。有了计划,就合理地安排了复习时间,不会出现前松后紧、囫囵吞枣的情况。 下面再根据中考说明和课标谈谈如何确定复习策略。 一、注重基础,回归教材 中考说明中命题原则指出,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杜绝超过课标的拔高。我们在复习时,课标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课标又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我们在复习时,一方面要紧紧围绕课标,另一方面要重视双基训练,回归教材。最好根据课标把每册书做个双向细目表,再根据细目表进行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不一定做的很规范,可以做个简洁的自己能看懂的就行。复习时要杜绝选题随意,题海战术,超出课标的现象,这样就真正做到回归教材,突出重点,关注细节,且主要会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每年的中考题紧扣课标,非常规范,我们手头一定要备有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仔细推敲。在复习每册书时,我们也可以把涉及这册书中考试题全部整理出来,对学生重点训练。总之,作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课标,手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教材是有编写体系的,各单元、章、节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对学生来说,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零碎的、支离破碎的知识难以深入理解和记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进而有效地应用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尽量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我在复习七年级下册时,就抓住循环系统这一主干知识,以此为中心进行辐射,揭示出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构建知识体系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加深了对知 识的理解。我利用两节课连上的方式,就可把这一部分系统地复习完了,经学生的反馈在其脑海中能呈现出清晰的知识网络。在课上,我又注意根据课标要求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提高了复习效率。今年中考规定学生进入考场不可带入夹带一些资料或粘贴的教材,有些老师对此反映强烈。但仔细想来,学生带那么多资料,书被粘得那么厚又能用上多少呢?记得市教研员刘霞老师在与我们进行教研时曾意味深长地说:“书应该越学越薄,最后留在学生心中的只有一个目录。”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我们老师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中考说明明确指出要注意从实际中选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注生活就找到了与学生的共鸣点,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是有用的、可爱的,他们就会主动去接近它,当学生喜欢生物学科,答出好成绩便在情理之中了。在复习七年级下册时,我就把汶川地震中遇到的具体情境、生活中的常见实例与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的知识巧妙的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将符合中考的要求吧。关于传染病的知识,教师可以联系当前流行或影响较大的传染病,例如,艾滋病,甲型H1N1型流感等,依据课标设计成试题。刚刚参加了大连市教师素养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道试题是关于比较艾滋病,甲型H1N1型流感、甲肝的异同点,就很有代表性,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是应知应会的。现在提倡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说法就与我们生物学科息息相关,教师可以找出其内在联系,设计成试题。教师一定要关注与 生物科学相关的新闻事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关心身边的生物科学,并及时把信息传给学生。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会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思维就打开了,对灵活答题很有帮助,尤其现在的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 三、突出能力,活学活用 中考说明指出要突出能力要求。主要是使用工具的能力(如会正确使用显微镜),探究能力(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阅读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资料分析),应用能力(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在教学中要要以知识为载体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即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能就知识教知识。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你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先生也主张教是为了不教,都是强调要注意学法,思维方式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能力,活学活用。例如探究能力的培养,就要教给学生探究实验的基本思想,即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实验材料的数量足够多,重复多次等,这就是方法指导,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会有科学的思维判断,进行探究性地学习。我在上《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节时,我不仅教给学生关于生物分类的方法,并由生物分类自然地迁移到利用这一方法对垃圾分类、物品分类等方面讨论,其实就是方法指导。为了突出能力,我针对学生书本乱丢乱放,卷子经常找不到的现象,找几个做的好的同学介绍他们整理书本、做家务的经验,引导学生对书本和试卷的整理及做家务的方法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分类的技能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去学习分类的技能,养成条理化的好习惯。 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考说明指出在试题中具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往往不易考查,也容易被教师忽视。尤其在复习课,更被认为可有可无。其实,能否进行情感教育和生物学观点的渗透直接关系到复习课的成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更深理解,分析问题也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准确,这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在上七年级下册复习课时,关于静脉的复习,我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输液或输血时针刺的是静脉血管。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安全用药的情感教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人患病时,有经验的医生通常会建议,先选择口服,其次是肌肉注射,最后考虑静脉注射,为什么要把输液放最后呢?这三种给药方式哪一种疗效快?通过师生讨论得出,药物都是直接与血液接触的,三种给药方式进入血液的途径不同,口服:消化吸收→血液,肌肉:毛细血管→血液,静脉:直接进入血液,疗效最快。我接着问,既然疗效最快为什么放最后选择呢?通过师生讨论得出结论,静脉输液增大了风险,缺少急救的机会,而口服、肌肉注射药物进入血液要经过一个过程,如果有不良反应,有急救的机会。最后教师强调,通常静脉输液引起不良反应最严重,尤其抗生素,有人一生病就选择输液是不科学的。从知识层面上懂得的道理会让学生信服,从而自觉地遵守,比简单地说教有效的多。 在采取以上策略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理念铭记在心:要以学生为本设计教学。课改的新理念之一就是以生为本,即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设 计教学时要针对学来设计教。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复习课切忌“我讲你听”,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我们常采用的学案导学的模式就是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可操作性强。 学案设计主要分三部分: 1、课标要求,让学生明确课标要求,通过自学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知识点。 2、思考讨论题,依据课标,把相关知识点设计成并思考讨论题,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3、考点要点聚焦,依据课标,精选习题,进行针对性练习。题量适中,即突出对重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又有适当的梯度,能真正通过检测练习学生的真实水平。还可以对知识网中遗漏或无法顾及的知识做以补充。该模式的精髓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发展能力。 【高三数学复习之我见】推荐阅读: 高三数学复习四忌07-02 高三数学期末复习计划08-24 高三高考数学复习计划09-06 2024高三文科数学二轮复习计划09-04 高三数学教学与复习计划参考08-21 高三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分析10-10 高三数学教学进度及复习计划10-23 中华中学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计划及做法10-30 高三数学必修三复习的知识点分析08-22 中学数学教学之我见06-304.高三学习经验之我见 篇四
5.材料作文高三生涯之我见 篇五
6.初中历史高效复习之我见 篇六
7.高三英语复习课之我见 篇七
8.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之我见 篇八
9.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有效策略之我见 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