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共10篇)
1.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篇一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 使幼儿有话敢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父母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 体现了父母对幼儿人格的尊重, 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 有话愿说。对此,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 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 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 父母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 抓住时机, 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 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 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 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 父母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 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 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 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比幼儿说得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二、抓住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 使幼儿有话愿说
一日生活中, 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 父母应关注幼儿的想法, 满足其需要, 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讲座中学会倾听与表达, 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 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 让幼儿在与同伴和父母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 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
三、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使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 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 才会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父母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 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 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花香鸟语、春夏秋冬……教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 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的内容, 因此这就需要做个有心人。父母把自己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大胆地表述出来, 或让父母把幼儿所说的话记录下来, 使幼儿在语言与文字之间建立联系, 或者让幼儿先画下来再讲出来等等。
父母还可以利用图书、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 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如看图讲述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复述故事或背诵诗歌可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的流畅性, 这样还可以让幼儿在边读边看中培养对文字的兴趣。
四、利用与同伴和父母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 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 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两个幼儿为一件玩具发生了矛盾, 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到玩具, 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 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父母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 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 切实提高语言能力。
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父母的语言可为幼儿语言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 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 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 理解语言的意义,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事实上,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正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 因此要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 父母就应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2.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篇二
关键词:幼儿;培养;语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44-01
《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与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由此可以知道,我们幼儿教师必须抓住孩子发展语言的黄金阶段,必须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让语言教育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应该想方设法诱导孩子想说、敢说,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创设多元化的语言学习环境,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幼儿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否创设多元化的语言环境关系着语言教育的成功与否。所以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多元的语言区,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首先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材料布置环境,在语言课的时候,老师可对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减少装饰性的环境布置,选择适合的语言教育内摆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材料。例如:图书、VCD片、电话、答题卡、访问卡等。让幼儿自己学会运用工具,自己寻找答案,并把自己的发现自豪地告诉同伴,从而使语言活动朝着深层次发展。其次是语言环境变换要多样性,教师可在不同的语言区域渗透相关语言目标,用绘画、符号、文字、情景创设等形式,对幼儿园的大厅、走廊、楼梯、墙面等进行布置,使语言活动区变得生动、有趣,让幼儿在不同的语言区域都能进行语言的学习与交流。使多元化的环境布置与教学活动同步,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扩大经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供真实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激发幼儿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幼儿园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初始阶段,幼儿的语言主要是在各种非正式的语言运用中自然获得语言的,因此,教师要想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就要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
例如,在谈话活动中幼儿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并采用合适的内容和语言形式与他人交谈;讲述活动中幼儿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语言,采用合适的内容和语言形式与他人交谈;讲述活动中幼儿学习怎样在集体面前比较清楚的叙述个人的看法;文学活动中幼儿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游戏要求幼儿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早期阅读活动给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机会。另一方面,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给幼儿更多的交往。比如逛超市购物的情境,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场景环境,放一些饮料、服装、水果等,同时也要分配售货员、收银员的角色。整个情境活动中,让孩子充分参与其中进行对话练习并自由发挥。
三、鼓励幼儿个体间进行平等对话,让幼儿在喜悦中发展语言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因此,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往占主要内容,鼓励幼儿个体间的平等对话,形成生生互动,这是一种良好的人际资源,让每一个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都喜欢中发展语言能力
例如,教师在组织形式上应当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交替进行的方式。不同的组织形式,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不同的条件。在集体活动中,儿童有时与教师沟通,有时儿童之间相互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儿童之间的交谈往往比较充分,他们会凭着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与讨论,既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分享同伴的生活乐趣。在个别 活动中,儿童和教师或同伴单独交流,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这对于那些不善于在集体场合与人交谈的儿童来说,确实是一种适合他们语言表达的机会。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地自选性活动和服务性活动,这类活动往往促使幼儿在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和鼓励下完成,这样,他们在自然的接触中产生大量的对话和合作,每个幼儿都会变的富有生机和健谈。
四、通过生动有趣的智力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和智能的发展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游戏作为幼儿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手段,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游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幼儿总结浅谈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篇三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比较欠缺,认识水平有限,掌握的词汇不够丰富,对词义的理解不够准确,很难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口语中往往出现不少语病.因此,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幼儿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就此浅谈几点有关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想法: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表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成人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成人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对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我们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幼儿随意地说,无目的地讲,而是让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环境里轻松快乐地学习语言.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多是通过故事、游戏等生动的形式来进行的,这样既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又对幼儿组织语言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提问是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开拓幼儿思维的好方法.但如果没有很好的活动气氛,幼儿可能会有一种惧怕心理,而如果采用引发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热烈的讨论,效果则大不一样.我们要循循善诱,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使他们有问题可问,有话可说,当幼儿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时,教师可不必马上回答,而是把问题交给大家,以激发孩子们更大的热情,幼儿的思维会更加活跃,而其语言能力也会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发展.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我们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如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花香鸟语、春夏秋冬……教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的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做个有心人.我们把自己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大胆地表述出来,或让成人把幼儿所说的话记录下来,使幼儿在语言与文字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让幼儿先画下来再讲出来等等.我们还可以利用图书、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如看图讲述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复述故事或背诵诗歌可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语言的流畅性,这样还可以让幼儿在边读边看中培养对文字的兴趣.游戏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主动地、积极地
表达他们对事物所持的态度,我在开始从事幼儿教育时,往往不敢让幼儿选择自己的游戏,认为一放就乱,通过多次实践,我明白了活不是散、乱,不是幼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规则约束,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活动的内容有规则有秩序地让幼儿愉快地加入到游戏当中,在游戏中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娃娃家、快餐厅、小医院、图书角、理发店等游戏区域内,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语言表达机会,同时又体验了愉悦的情绪.另外,我还通过组织语言活动,让幼儿充当其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体验角色行为及其心理过程,这是孩子乐意接受的,他们会非常投入,完全沉浸到角色当中,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语言接连不断,幼儿在较为准确地理解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同时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抓住生活中的各种表达机会,使幼儿有话愿说
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我们应关注幼儿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四、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两个幼儿为一件玩具发生了矛盾,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切实提高语言能力.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的语言可为幼
儿语言的学习起到示范作用,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积累交流与表达的经验,理解语言的意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五、积极引导幼儿善于观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注意力和观察力
是决定一个人口语表达是否丰富生动的关键因素.幼儿一开始,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观察机会,然后逐步培养其兴趣,逐步锻炼观察事物特征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一些常见植物,如大蒜、豆类、菜根类、种子类,并让幼儿亲手实践,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专注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习按特点的类别加以比较等等,实践证明,这样能使幼儿在观察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将口头表达的技能进一步朝有条理的方向发展.六、渗透于各领域,扩大语言发展范围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一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是语言教育活动的重头戏,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无须过多考虑语言能力的培养.幼儿的语言学习仅仅靠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随机渗透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1、在数学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数学教学活动和语言教学活动不同,它没有许多优美动听的语句以及丰富的词汇,但却需要幼儿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来说,数学活动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数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数学的知识.如幼儿学习4以内物体的点数,我设计了一幅图,上面有四只小白兔,让幼儿说说它们在干什么?一共有几只小白兔?幼儿会说:有的小白兔在采蘑菇,有的小白兔在玩,有的小白兔拎篮子,有的小白兔在休息.草地上一共有4只小白兔.它们玩得真高兴.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它们的学习兴趣.2、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语言信息交流主要包括描述和讨论两种方式.幼儿在描述
和讨论中既可以提出自己饿观点和想法,又可以交流自己的探索、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以及从中获取的情绪体验.如一幼儿经过观察问另一幼儿:这只鸡蛋为什么能立起来?这是幼儿之间发现现象的交流.我们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描述和讨论的机会鼓励幼儿学习用简单明确饿语言表达和描述科学发现.又如:幼儿在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小实验时,当水开了后,水壶里冒出了热气,当幼儿描述时说:水烧开了以后,就冒烟了.我们听了就要及时纠正幼儿的说法,说:水开了,就冒出了水蒸气.幼儿从这一活动就掌握了
“水蒸气”一词.因此,我们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随机丰富幼儿的词汇,逐步要求幼儿用完整、连贯、通顺的语句表达,以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3、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语言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歌曲《小蚂蚁》,主要讲述一只小蚂蚁看见一粒豆,想搬回家,可搬不动,后来想出好办法,请来朋友帮忙,一起搬回家.在学习这首歌后,我请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把它改成一个故事,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儿童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我们在美术中,可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在绘画和手工中,加进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教幼儿用橡皮泥做圆饼,我请幼儿配合手工的操作步骤编儿歌:搓搓搓,搓成一个小圆球,最后上下压一下.通过念儿歌,做手工,使幼儿动手又动脑,在顺利完成美术作品的同时,又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5.在体育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语言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往往比较大,兴趣很高,幼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
4.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四
语言对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可以能与人进行交流,而且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
1.幼儿说话与年龄
2~4岁是孩子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内孩子的词汇量增加较快,组织语言的速度变快,句子长度增加,家长也都能够与孩子多练习对话。其实,孩子在1岁到2岁期间,孩子也在理解语言,吸收语言,并在内心以内语言的形式进行着语言组织工作,家长也应让孩子多接触语言材料。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既不能放任自流,以为语言会自然而然在学会,也不要操之过急。家长要顺应这个规律,为孩子提供学习语言的有利条件。
小儿最初的语言活动是从听懂成人所说的词开始。例如,9个月的婴儿多次听到大人说“红色”或“看看”这两个词,并见到红色的颜色和看的动作时,即在大脑中建立起联系,接受了这些词。
1周岁左右,就可以模仿出来了。在这一时期,孩子喜欢听大人讲简单的故事。父母用清晰的声音讲一些小孩子感兴趣的事儿,最好伴有动作和表情,促使他们学着听懂话,学着讲话。孩子爱听的故事,听过了还想听,所以不妨明、后天再重复讲述或扩大些内容。
1周岁以后,孩子会走了,在领他们做一些简单游戏如拍皮球、堆积木时,可以边玩边教有关的话“垒高”、“给我球”等。1岁半以后常到户外去玩,应引导他认识外界的事物,说明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孩子学说,要从简单的复述开始。父母说一句,孩子跟学一句。然后,教长一点的句子。再大些,讲完一个故事后,要求孩子简单地复述,讲得不完整时,立即帮助纠正。还可以让孩子看图画,说内容,大人同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孩子用自己编的话来讲。讲得好时,要及时表扬。教唱儿歌,念孩子能懂的短诗也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
2.幼儿语言迟缓怎么办
如果孩子3岁甚至4岁还不会说话,家长就应加以注意了,首先要弄清是生理原因(发音器官正常与否)还是心理原因(机会、环境等)造成的。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孩子发声器官有异常的现象若能早期发现,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治疗和训练后,便能使他顺利地讲出话。有时则是心理因素使孩子无法正常地说话,但这种情形,孩子大都能在短期内突然地说出话来,父母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同他人的孩子比较,因为个体之间的差距相当大。孩子语言发展稍慢一些,这并不表示自己的孩子愚蠢,智能有问题,只是时间较长而已。重要的是,父母要尽量和孩子讲话,增加他讲话的机会。
但培养幼儿口语能力时应注意正确发音,吐字清楚,纠正语病、口吃等坏习惯。教授美好的词句,不可对幼儿说粗鲁、下流的话,也不宜让孩子模仿电视小品里的各地方言。
3.培养学龄儿童的.语言能力
孩子过了3-4岁时期,进入了5-6岁时期,这个时候孩子已基本上掌握语音、语调和一定数量的词汇,能进行日常对话了。此时,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家长要进一步丰富扩充孩子的词汇,让孩子学说较长的句子和较难的句子,并帮助孩子组织语言描述事物和现象,扩大孩子语文覆盖面,可以让孩子说顺口溜、绕口令、背诵唐诗宋词,复述科普故事,描述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等等。
丰富词汇,是培养孩子口才的重要途径。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3~6岁是人一生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抓住了这个关键期丰富孩子的词汇,孩子的语文就会充实而生动。在孩子刚学说话时起就抓紧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时机随地进行词汇教育。上动物园、参观博物馆,教他学会形容各种动物、人物、事物。这样实地观察、直观形象使孩子能发准词音,记住词义,正确运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思维的发展,有时会出现词汇贫乏、用词不当的现象,父母要加以纠正。
5.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篇五
青吉小学 陈瑶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作为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在目前探讨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较行之有效呢?
一、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性、可能性幼儿自身是具潜在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二、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三、幼儿语言教育很多是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四、实施过程营造幼儿语言活动中的宽松氛围,鼓励幼儿敢说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 1 感受说的快乐。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1.允许并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在讲述时小班幼儿往往有些词还不会用,有的孩子就会用方言来表达。尽管这样,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极力地鼓励与表扬幼儿,因为他们能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比正确地造句更为重要。
2.耐心满足孩子语言交往的需要以前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有个别孩子把问题答的与教师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了,迅速进展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在幼儿之间形成一个思维定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
3.减轻孩子语言发展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总是一概以“说得完整”、“用词丰富”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不一的孩子。例对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了,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减轻语言发展的压力,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真正宽松的语言氛围中敢说。
6.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篇六
在幼儿园, 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 敢说, 喜欢说, 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和谐、融洽的关系, 使幼儿想到什么说什么, 乐意把自己的疑问或见解传达给教师, 而教师就要及时正确地给予解答, 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营造和谐的语言心理环境。
对于小班幼儿, 由于入园初可能存在适应不良等情况, 还不敢在集体面前大声表达, 所以这时要多给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 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兴趣, 把握和注重与幼儿个别交流的机会, 可以提些问题让幼儿思考, 见事论事, 话题要平常自然, 只要和幼儿在一起, 就要尽量和幼儿多说话, 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让幼儿没有压力, 没有自卑, 心情舒畅, 有话敢说。只要幼儿身心放松了, 开口的次数也就多了。
2、选择有趣的话题, 引起幼儿交谈的兴趣。
在谈话活动中, 这个话题必须是幼儿熟悉的、新颖的, 大家都关注的、感兴趣的内容, 才能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一个谈话活动, 把幼儿感兴趣的场所作为重点的谈话内容, 幼儿就会投入到活动中去。幼儿的生活中有很多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发生, 教师只要稍稍加以调整、筛选, 就能寻找到有价值的内容。
3、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有目的语言活动。
如举行讲故事比赛活动, 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不仅幼儿兴趣高, 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当教师充满感情, 富有表情地讲述每个故事时, 幼儿听得那么认真, 当请他们讲述时, 他们又会绘声绘色地表演, 不仅能模仿老师有表情地讲述, 而且还能创编故事的开头或结尾, 并能伴有表演动作, 对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能起到很大帮助。
4、从儿童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 开展“广而浅”的语言教育。
自我认识及日常生活经验都是孩子相当熟悉的, 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 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引导儿童对自身及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如:“我的家”“扮演爸爸、妈妈”“玩具展览”等;选择“天气预报”“交通规则”等幼儿可以理解的让幼儿感到新奇社会信息, 刺激孩子们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组织幼儿可感受的、可理解的“特殊电话号码”“环保标志”“桥”等科技发展信息, 深入浅出地予以引导, 使幼儿的语言表述、运用的量大大增加。
5、创造机会学习谈话规则, 提高交谈的水平。
一是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谈。如在“假如我是……”的谈话活动中,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表述自己扮演的人或动物。有的幼儿扮演奥特曼, 就会用勇敢、响亮的声音说话;有的幼儿扮演小白兔, 就会用轻轻的声音和简短的句子说话。在这个活动里, 幼儿体验到了多样的交流途径, 获得了有关语言运用的方法。二是采用轮流的方式交谈。谈话过程中往往会有2~3个人甚至是更多的人参与, 这就需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轮流交谈的习惯, 可以帮助幼儿真正理解对方的意思, 也能使幼儿明确让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的方法。
二、家庭中的幼儿语言教育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天地, 是给孩子温暖、安全、舒适、快乐的港湾, 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对于幼儿的成长都影响深远, 因此为了幼儿更健康、全面的发展, 作为家长应该在家庭中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做好榜样, 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根据科学研究表明, 3-4岁的小孩子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候如果在运用正当的方法给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普通话教育, 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家庭中, 家长还要以身作则, 规范孩子日常的交流语言, 为孩子语言习惯的养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让孩子们更乐意用普通话交流。当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学习的时候, 在和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沟通的时候, 更要引导他们说普通话, 从小培养幼儿说普通话的兴趣。
其二还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 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在周末休息的时候, 家长们可以带孩子们去公园、游乐园去放松, 做一些户外亲子活动, 还可以引导小孩子和售货员、或者其他在游玩的阿姨、叔叔们进行谈话, 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和动物、植物说话, 当孩子们的小脑袋中有了这些事物的印象和内容, 就会自然流露出想把它们说出来的欲望, 同时孩子们也可以从小培养思考、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其三还可以睡前给孩子们讲故事。小孩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睡前讲故事了, 孩子依偎在妈妈或者爸爸的怀抱, 听着有趣的故事, 这不光是一种美的享受, 也是培养孩子和父母之间感情, 同时在讲解的时候要用普通话进行, 这样子孩子耳熟目染的熏陶, 就会更加的感觉到语言的魅力, 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故事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格, 从小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述能力。
其四要利用诸多的媒介来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信息, 接受到语言教育。比如:电视、网络、手机等, 幼儿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是高于一般的成人的, 有时候小孩子看1个广告看了几次, 就可以脱口说出该广告的广告语;再陪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要学会引导孩子思考, 同时也可以模仿动画片的人物和孩子交谈, 再者家长可以搭配一些美妙的音乐让孩子欣赏, 时间长了, 幼儿就会自然跟着学, 跟着读, 这些都是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让孩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活动学习, 接受语言。
最后父母需要跟孩子建立起共同阅读的互动关系。同孩子一起看书, 并讲解其中内容, 多让孩子看些图文并茂的书, 以此来开阔他们的眼界, 提高其阅读兴趣;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 多带孩子去书店转转, 给孩子买些符合其年龄的书籍, 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刘丽.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J].学周刊, 2011
7.谈谈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 篇七
一、在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是指幼儿受内在需要的驱动,在一定环境及自然状态下,自发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学具、玩具、创设学习环境,让幼儿自愿、自由地进行活动。
在《学前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而教育的非正式性活动正是通过一个比较宽松、自然的环境,让幼兒在贴近生活的状态下,自发自主地运用语言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
1.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敢说。许多刚入园的孩子都比较胆小,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或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而非正式活动正是给了每个孩子这样一个空间。
2.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可说。在每次的非正式活动中,都会有许多丰富的操作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设计制作并投放的,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幼儿在对这些材料地反复摆弄中,在具体事物与具体动作的实践中,会自然而然的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3.反复、多次的尝试,让幼儿练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次的经验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在每一次正式的数活动前,一般都要进行2~3次的非正式活动,而在每一次的非正式活动中每个孩子又都会有多次选择、操作材料的机会,多一次操作的机会,就多一次练习说的机会。
如幼儿在学习“数的形成”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经验积累的情况,一般安排三次非正式的活动,而在每次的活动中,一般每个幼儿至少能玩到1~2次形成的材料,三次活动下来,每个孩子有3~6次的操作机会,那么就有3~6次的练习说话的机会,由此可见,非正式的操作活动给了幼儿更多说的机会,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效的。
二、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数教育的正式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师生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进行。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
一些语言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引导幼儿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并逐步使幼儿养成愿说、学说、乐说的习惯。
1.主题、生活的经验,让幼儿愿说。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乐趣,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通过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多次操作的经验和说的练习与幼儿在主题生活中获得的体验,使幼儿在正式的数活动中有话要说,有话愿说。
如:在“分家家”的数活动中让孩子们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作肯定与否定的分类时,孩子们都很愿意说出自己分的理由:“有尖尖嘴的和没有尖尖嘴的;会飞的和不会飞的;有尾巴的和没有尾巴的”等等。这些语言的源泉来自于主题中,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说的过程中,都能抓住动物的明显特征来说,有了内容,孩子们就会很乐意去说。
2.简单、规范的语言,让幼儿学说。正式的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点滴、零碎经验基础上的同伴间的交流,教师指导下的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并形成概念。而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数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如何让幼儿将具体的经验提升到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让幼儿学说。
3.自然、形成的习惯,让幼儿会说。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的。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会说。
8.浅谈幼儿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八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且又指出“
3、4岁正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多数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并不完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发展小班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呢?
1.消除幼儿入园焦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新入园的小班孩子,因为来到了陌生的环境,表现得异常胆小,不爱说话,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反抗情绪。为了消除幼儿的这种恐惧心理,我把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早上孩子来园时,我会在手里拿个玩偶与孩子打招呼“你好,我是狗狗,很高兴认识你”“你好,我是咪咪,很高兴认识你”……一开始孩子或许并不愿意开口打招呼,可是经过两三天或者更久一点,孩子们开始学会了打招呼“你好狗狗”、“咪咪你早”。再过几天,我不再用玩偶与孩子打招呼了,可孩子们仍然会主动地与我打招呼说“早”、“好”,然后我又鼓励孩子与同伴打招呼,就这样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着交往,也愿意亲近集体,敢于表达啦。因此,消除幼儿入园焦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是发展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第一步。
2.充分利用生活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孩子说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只要我们注意挖掘,孩子的全部活动都可以成为发展语言的“教材”。如:生活活动、户外运动等,都是为孩子提供语言交往的平台。在活动中让孩子说说看到的或听到的新鲜事,是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如“今天小朋友想到哪里去玩?”“今天我们玩了什么游戏?好不好玩?怎么玩的?”“今天老师教了小朋友什么本领?”等等。如果带孩子出去参观更是发展孩子口语表达的好机会,可以边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事物,然后很随意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些话题贴近幼儿生活,更容易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例如:我们幼儿园的隔壁是小学,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的户外活动。春天到了,小学生们纷纷出来放飞风筝,孩子们被一只只形态万千,自由翱翔的风筝所吸引。大声的喊“飞机、飞机”、“蝴蝶、你看蝴蝶”、“机器猫、机器猫”等,幼儿自然而然开始互相交谈,这时候我就会问:“你见到了哪些风筝呀,这些风筝是什么颜色的?风筝为什么会飞上天呢?”等等问题。因为通过幼儿自己的细心观察和我的引导,幼儿在回答的过程中,不但知道了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还掌握了更多平时不常接触到的词语,如:五颜六色、许多许多等等……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这样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就会想说,敢说,喜欢说,发展语言的大环境也就形成了。
3.寻求时机切入教学,指导幼儿语言交往的技巧小班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常常是动作多过语言,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正在玩喜欢的玩具,另一个孩子冲上来不说什么,就抢玩具,被抢的孩子只会用哭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而抢东西的孩子则一声不响,什么也不说,惊慌失措地站在那里等待老师的批评。在老师的追问下,幼儿不会完整的用语言表达。这样的事例充分体现了由于幼儿年龄关系,在幼儿语言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这样会引起幼儿之间的一系列冲突,而孩子如果不会用语言进行交往其行为就会受挫。于是我教孩子交往的方法,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比如,可以对同伴说“我和你一起玩”、“我的玩具给你玩,你的也让我玩玩”,这样孩子语言交往的机会就会增多,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更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4.引导幼儿语言表述的完整性,模仿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我鼓励孩子主动地与成人进行交往,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愿望,尽管幼儿有的时候讲的话并不完整。其实这没有关系,我不会轻易地否定他们,但是我会用规范的语言去和他们进行交谈,让他们在模仿中及时地修正、补充,从而使语言日趋完善。如在《小鸡小鸭》的语言活动中,我是这样引导的:师“小鸡爱吃什么呀?”幼答:“虫子”。我就摇摇头说:“鸡宝宝不高兴了,说你们没礼貌,我们可以说小鸡爱吃虫子”幼齐声跟答:“小鸡爱吃虫子。”所以说孩子是天真的,很灵性的,只要教师的头脑中有语言的教育目标,任何一次活动都可以实施语言教育。
9.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篇九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家庭是孩子学习语言的主要环境,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主要的语言模仿对象。作为家长,我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重视自身言语的示范作用,提高与孩子言语交流的质量,做到以下几点:
1、教给孩子规范的语言。孩子学习语言,最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现象。只有通过正确的、足够的语言训练,才能较早、较好、较快地掌握口语。我常和孩子用普通话交流,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老师上课都用普通话,而且标准的普通话在意思表达上更准确清楚,也更容易被孩子模仿。平时我和孩子用普通话交流的时候,当发现她说得不够正确,比如她说:“这里很闷,透不过气来。”这是普通话里夹着方言,我就会及时纠正她,说应该是“喘不过气”来。当孩子在发音方面存在缺陷时,我会一遍遍纠正她,教会她正确的读音。如今,我们惊喜地发现诺诺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连平翘舌音也能分清楚。
2、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有意识的让她的语言变得丰富起来。当然平时交流不可能时时注意,但有时我会提一些问题,比如给他讲故事或者看她在画画时,我提出一些问题让他回答,回答问题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她的思维和语言都得到一定的训练。当然开始问问题不要太多、太难,要循序渐进,否则她回答不上来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她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会指导她尽量说得具体完整。比如假期结束了,我和她玩扮演老师和小朋友的游戏,我当老师,我说,小朋友,你们假期里都在干什么呀?沈一诺就举手回答:在公园里玩。我说: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话要完整。她就改成了: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公园去玩。我又说:那你能不能说说公园里有些什么,你玩得怎么样呢?经过我的一步步提示,她能这样说了: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公园去玩,公园里人很多很多,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玩得很开心。常用这种方法会让孩子的语言变得具体完整起来。
3、让孩子接触一些优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可以让孩子模仿,模仿是创造的开始,正所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就给女儿买了一些国学经典和诗词读本,有空就读给她听,让她受一些熏陶。还买了一些好的绘本,无论画面还是语言都是优美的。当孩子很认真的问我问题时,我也让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比如她问我:妈妈,树叶为什么都掉了?我说:秋天到了,树叶宝宝长大了,她就要离开大树妈妈,去远方旅行呢。孩子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她接着说:树叶宝宝会对妈妈说:“妈妈,再见,我要去远方旅行啦!”她能模仿着我的语言讲下去了。
4、鼓励她与别人交往,消除畏惧感,出去当别人问她话时,我不会替她回答,而让她自己说,去买东西,让她去付钱,让她去跟服务员交流。现在,诺诺她不畏惧主动与人说话,她和初次见面的人也能大大方方地交流,讲话的机会多了许多,语言能力也在提高。
10.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探索 篇十
关键词 幼儿 语言教育 教学方法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如果忽略了对幼儿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必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为了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实效,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我摸索出如下数学方法。
一、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幼儿语言的发展关键在于思考。
如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问题,幼儿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语,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够背诵为止。这样就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定势,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如《好朋友》这首诗歌多数老师在讲述过程中教幼儿一遍一遍地读,最终逐字逐句地背下来。这样幼儿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内,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因而限制了幼儿思维语言的表达能力。其实,《好朋友》这首诗歌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词来。
如:“小鸟”的朋友是谁?幼儿就会说出:蓝天、白云、草地、鸟笼、大树等。还可以用续编故事、讲生活经验等方式描述小鸟。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语言积极性,把幼儿思维语言发展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1.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氛围
(1)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不受生活经验、思维特点、成人标准的限制。有的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出现少词多字的现象,甚至用方言来表达。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外,还极力鼓励他们使用语言解决问题。
(2)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个别孩子的问题回答与自己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使幼儿形成思维定势,导致活动不能继续。教学要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交流的目的。
(3)减轻孩子发展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谁最聪明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一概以“说得完整”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较差的孩子。例如对发展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减轻发展的压力。
2.鼓励幼儿想说、敢说、会说
(1)让孩子想说。依据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激励的方式使幼儿产生想说的欲望。如,在上语言课时,我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发一张小卡片,奖励一朵小红花,并摸摸他的头或拥抱一下等给予肯定。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最终达到与他人交流的目的。
(2)让孩子敢说。其实有些孩子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感,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课间播报”、“自由交谈”等活动,使幼儿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孩子会说。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会说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得生动、贴切些。怎样去引导呢?比如:在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很多树变了样,如杏树叶变红了、柳树叶变黄了等,同时又发现了它们像什么?如“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柳树的树叶落下来像小船”;有的“树叶落下来像蝴蝶在跳舞”;“松树的树叶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这样幼儿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东西及时地说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要利用日常活动的有益资源,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二、语言教育渗透各科教学
语言教育实际上和其他教育是一种互为基础、互为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语言教育不仅是语言课教师的责任,而且是各科教师的责任。在各科教学中,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各科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1.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主心骨,不论是课堂游戏还是户外游戏都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情感,要求幼儿不仅要动起来,而且要进行交流,了解游戏环节及游戏的目的所在,达到游戏的结果,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分配角色是关键,教师在分配角色时要反复强调角色名称,然后请每个幼儿说说自己在该游戏中担任什么角色,任务是什么?如在唱歌比赛中扮小白兔的幼儿的任务是当裁判员等。
2.音美教学
幼儿语言的发展应渗透在音美教学活动之中。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用语言描述出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意境及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如:听《春天来了》这首歌,幼儿就会说:“我感到天气变暖了,柳树发芽了,田野变绿了,山里的野花开了,蜜蜂蝴蝶飞来飞去。”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并说说绘画中自己采用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看上去像什么?比如:螺旋线像什么?幼儿就会七嘴八舌地说像妈妈的头发,像攀登架,像螺丝,等等。这样能充分发挥幼儿思维想象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发展语言能力。
总之,在语言教育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培养思维语言”上下工夫。我们要为幼儿创造广泛而良好的语言表达情景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机会,积极诱发他们多说话,做到发音准确,用词得当,句子完整,表达清晰,连贯而有感情,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听故事等,达到看人说话,看物说话,看景说话,通过朗读诗歌、念绕口令等训练方式提高独自说话,与人对话的能力,充分肯定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取更大的进步。
【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推荐阅读: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研究11-08
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10-29
德语学习方法: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11-19
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11-11
浅议高职语文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论文07-27
幼儿中班语言区教案06-19
幼儿语言类教案范文07-28
幼儿的语言发展总结08-23
幼儿大班语言上册计划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