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2024-08-14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精选11篇)

1.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篇一

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

学环境的合理性、可实施性、准备充分性等方面设计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并保存在“教学 件夹中。

下载您在前面模块学习中初步完成并提交过的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 的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可以重新上传: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doc 传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上传后将覆盖已上传作业)

: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反思

:设计教学实施计划评价量表

:修改、完善教学实施计划

据大家的意见和自己的心得修改和完善教学实施计划,并将自己的感悟写在下面的笔记本上。

标不只是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而且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目标

在讲每节的新课之前,笔者都会让 生明确课标的要求和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让这些目标落实和记录在课本上。这种做法,虽然 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但是却能够每节课让学生心中有数,掌握好课标要求和重点,突破难点,课 教学效益明显提高。

重对地理技能的培养

材料和图表分析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视情况设计相关 内容进行训练。根据不同的资料设计了相关的读图问答题和读图方法的指导。对于案例,笔者比 注重对其分析得方法和结论的得出,避免为案例而案例。从而,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 握知识,也学到了分析图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为本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方法的传授者。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 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为根本,充分“备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多媒体制作时处 好每个环节,这样才能够在实施中调控好课堂。

2.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篇二

1 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设计

1.1 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设计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 (TQM) 理论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国际质量学会会长、质量管理专家埃默德·费根堡姆 (A.V Feigonbaum) 于1961年首次提出。TQM核心理论是:树立全面质量意识, 全员参与、全程监控、质量持续改善。具体做法是通过建立系统的、规范化的、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质量管理。近年来, 随着教育管理学、质量管理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接触或引进TQM理论, 并推行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3]。早在20世纪7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中就指出:“许多工业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 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 不仅在全国范围可以这样做, 而且在一个教育机构内部也可以这样做。”这既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质量要求, 又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内部规律。实践表明, 全面质量管理是实现学校基本任务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保证, 对优化学校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1.2 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设计原则

1.2.1 文化导向原则

坚持“文化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办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以人为本”;统一全员思想, 学习理论, 分清角色, 明确任务。

1.2.2 顾客导向原则

以学生及其家长和政府, 高一级学校, 社会和劳动力市场为关注焦点, 致力于满足他们的需求。使学生从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达到专业目标, 教育结果应让学生家长满意, 高一级学校满意, 用人单位满意, 政府满意和社会满意。

1.2.3 全员参与原则

首先, 要树立全体教职工强烈的质量意识。其次, 明确每个人的质量责任, 将质量职能细化为具体的任务, 分配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人员, 使其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并授予相应权利。

1.2.4 系统管理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目标, 实现一定的目标, 就是输出。每个系统要收集信息, 投入资源, 组织活动, 实现工作目标, 满足输出要求。

1.2.5 过程管理原则

实施教学过程的管理, 就是要求管理者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寻找测量 (或检查) 机会, 实施有效监控。

1.2.6 持续改进原则

TQM本质上是一个控制过程, 其核心是信息反馈, 也就是说, 在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并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采取措施保证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永恒目标。

1.3 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设计

过去教学常规性检查是学校每学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由于考核指标是质性描述, 对于教学工作完成的好坏, 没有一定标准, 而且也仅限于中期教学检查。为此, 笔者于2008年就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分标准、课程建设评分标准、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标准等问题, 咨询了长期从事教学管理的专家、教师, 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制订了供教研室检查使用的期前教学质量评价量表、期中教学质量评价量表、期末教学质量评价量表以及教学质量检查试行办法。

1.3.1 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内容 (1) 期前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包

括教学组织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教师备课情况。教学组织情况:教研室接受教学任务指令后, 根据教师综合素质安排授课教师, 准备教材, 组织集体备课;课前准备情况:多媒体、话筒、摇控笔等教学用具处于备用状态, 备齐实验用品;教师准备情况:按课表拟定教学进度, 依据教学大纲做好备课及教案书写。 (2) 期中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包括教研室培养青年教师情况、对教学运行的监督管理情况。为此, 教研室要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试讲、教学科研讲座等活动;拟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监测其实施情况。教研室还应做好教学文件、教学档案存档工作, 测评教师授课质量。 (3) 期末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包括教研室辅导答疑、组织考试、试题评卷、学期工作总结;教师需出题、监考、评卷, 进行试题难度和学生成绩分析等。

1.3.2 设置指标体系, 进行量化评分

3期检查内容共设置20个项目作为一级指标。

(1) 期前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包括教学安排、教师到岗、教学条件、集体备课、教案5个项目。

(2) 期中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文件、教学档案、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实验教学、青年教师培养、教学事故、学术讲座9个项目。

(3) 期末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包括考场安排、命题、学生成绩、试卷装订、教案、教学总结6个项目。

(4) 根据一级指标各项目内涵进行分解, 作为二级指标并以百分制计算, 各项目权重依其在教学活动中所占重要性和所需工作量划分。教案检查在各期中权重最大, 教案项目得分体现在数量和质量2方面。在数量上, 在各期教学质量评价量表中有不同要求, 期前检查时要求完成总量的30%, 期中完成40%, 期末要求全部完成, 达到要求获满分, 否则扣分。教案质量按学校教案评分细则评分, 教研室以全体教师教案平均分划分等级。

2 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运用及效果

(1) 根据教学质量检查试行办法, 检查时间为每学期开学前1周、学期中和学期结束后2周。

(2) 由二级学院 (系) 处级干部、教学管理科科长、各教研室主任组成检查组进行教学质量检查。

(3) 每次检查前, 由教学管理科工作人员将检查组人员分成2组, 一组由2人组成, 负责检查非教案项目;另一组由多人组成, 其中又以2人为一个小组, 检查1~3门课程的教案。检查时, 要求各教研室主任对教研室进行交叉检查。

(4) 最后各小组汇报检查情况, 再由教学管理科作出各期总结并上交二级学院 (系) 及学校教务处。通过各期检查, 能客观反映教研室教学工作质量。

(5)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各部门应认真分析, 寻找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 追踪效果。

(6) 规范教学质量管理措施, 能增强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 提高其质量意识。经过2年多的运行, 我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3 教学质量评价量表运用的体会

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运用, 能使各部门针对存在的问题, 进行教学调节, 促使教学沿着计划方向进行, 持续不断地培养人才, 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它能克服过去教学检查中模糊不清的评价, 而且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性:对教研室及教师教学过程进行量化测评, 能客观反映教学质量, 甄别工作的优劣;全程性:期前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监测体系完整;全员性:监测可同时反映出教与学2方面的问题;全面性:它覆盖了整个教学过程, 包括教学安排、教学计划、考试管理等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谢安邦, 韩映雄, 苟渊, 等.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调查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8) :84~89.

[2]周燕, 陈俊.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闭环体系的构建及其优化[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 (5) :498~500.

3.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篇三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高学历人才人数的激增,目前硕士研究生去高级中学任教已不再新鲜,这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考验。但是硕士生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究竟如何,已有文献中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为了解这一情况及提供一份量化的工具,特编制了这份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某几所高级中学的硕士研究生的代课班级的学生。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根据课堂教学质量的概念架构,分析已有相关问卷的项目和维度结构,初步确定了量表的结构和能够反映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题目,编制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该量表共有3个因子21道题目。分析时采用5点计分法,很好记为5,很差记为1。

以班为单位统一发放和回收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共发放206份,回收206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将有效问卷的数据导入SPSS11.5软件中进行分析。

首先进行项目分析(itern analysis)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预试的题目加以分析,以作为正式选题的参考。以t检验进行项目分析,以该量表总得分的高分组(前27%的受试)和低分组(后27%的受试)在每一题上得分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比较。所得的值称为决断值(critical ratio,简称CR),必须高于查表的I临界值(P<0.05或P<0.01),才具有鉴别力,有的学者建议CR值至少应该3以上为佳。项目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的决断值得知,每一题的决断值CR都超过3,亦即所有的题耳在决断值方面都能符合鉴别力的要求。其次,由R值得知,全部题目的相关值都能达到显著水平。

其次进行效度分析。为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首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0=0.936,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 2值为2458.64,二者都表明适合作因素分析。本量表以主成分法抽取因子,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3个。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每个因素包含的题目,对三个因子作出解释和命名。因子1:教学方法,共10个项目,主要反映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因子2:教学内容,共7个项目,主要反映教师对学生各种能力及课外知识的重视程度;因子3:教学态度,共4个项目,主要反映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

再次为信度分析。首先用Cronbachcα系数来考察该量表的信度。结果总量表的α=0.94,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2、0.88、0.78,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项目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0,经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校正后为0.89。

分析结果显示,自编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Cronbaeheα系数(0.94)较高,说明量表具有相当的可靠性,评价结果可靠性好。在效度指标上,各指标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按特征根大于1共提取出了3个公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6.42%,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高。进一步分析得出21个指标可分为三个维度,其中指标8,14,15,18,19,20和21为一个维度,从指标内容看该维度反映了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要求;指标4,5,6,7,9,10,11,12,13,17为一个维度,指标内容看该维度反映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指标1,2,3和16为一个维度,从指标内容看该维度反映了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要求。

本量表的Cronbachcα系数为0.94,分量表的Cronbacha系数在0.78~0.92之间,均达到了良好水平。因子分析的累计贡献率达62.84%,具有较高的效度。说明该量表调查的数据质量可靠,可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篇四

由于生物课程标准注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探究,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评价中应着力强调并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动态性和激励性,同时评价还要体现其简易、可操作的特点。为此我设计了“生物学科学生学习评价表”。

1.此表每个学生一张,每周学生自评一次。每周组长核查一次。教师随时抽查,一学期两次评讲(期中、期末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以A、B、C、D等级为量化单位,(A等90分以上、B等80分至89分、C等60分至79分、D等59分以下)

3.学生之间的评价:给你最欣赏、最崇拜、最了解的同学以真实的评价并写上姓名。只能“一帮一”。

4.我的感受:最想对你的同学、老师或家长说些什么。

5.激励性评语:在本学期你的同学、老师、家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最有帮助、最让你愉快兴奋、最能激励你奋进的一句话(或肢体语言);也许你的表现没有引起同学、老师、家长的注意,在你的心里最希望得到哪一句话(或肢体语言)。

6.家长评价:学生回家后是否能按时完成生物作业?在家中能否自觉完成课外探究实验?是否亲自参与了调查活动?是否经常地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电视节目、报刊,自觉收集有关资料?是否经常与家长交流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等等。

7.教师从知识、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给出具体分数,此分的50%加上期末的50%就是学生的学期总分。

5.课堂观察量表 篇五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是通过研究教师在教学的主环节——课堂上的表现,确定合理的观察点,在收集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而开发的一种工具。课堂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中的核心问题,支撑着课堂观察的骨架,掌握着课堂观察的方向。它不仅仅是观课时的记录表,更像解剖课堂教学的一把手术刀,是关于课堂教学的结构性思考。

进行课堂观察,量表要先行。开发量表是整个课堂观察的核心技术,是突破口。要观察课堂必须理解课堂,要理解课堂则需要有一种分析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课堂,也就是观察课堂必须明确具体的观察点(观察任务)。课堂是丰富而复杂的,仅凭个人的观察力与理解力来掌握课堂的方方面面必定是力所不及的。教师就要利用观察量表进行分工与记录,让课堂观察作为一个合作体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以保障其专业性,避免课堂观察行为的简单重复与“不合而作”。观察量表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板块:

自变量控制观察:自变量的控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针对主题问题主动预设的各种教学策略,包括具体的学习形式采用,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指向主题问题解决的。在课堂观察中,自变量控制观察主要是针对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

因变量变化观察:因变量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表现为可观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在课堂观察中,因变量变化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包括学习兴趣、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观察,记录。

数据分析归因、描述。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归因,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研究的最终结果,也是教学研究最基本的意义所在。相关性越大,越能够积极有效地指导教师调节教学行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也会出现我们预料之外的结论,二者没有相关性或相关性甚微,这样的结论将引导我们尝试以新的途径解决问题。

自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变化观察、数据分析归因、描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部分,需要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更是依赖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才能有针对性地预设策略,细致入微地观察,真实准确地记录,有理有据地归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能科学地设计“课堂观察量”便是教研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如何制定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量表是以观察点为起跑线,结合具体的课以及观察者的特点进行开发的。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多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量表的制作要从观察

课的目标、重点、难点及具体分析观察对象(内容)的要素下手,寻找出清晰的目标指向,再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观察量表。

1.从观察课的目标、重难点入手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观察者必须重点观察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水平,立足“三个视点”—双基目标、过程目标、情感目标,“两条视线”——学生参与状态,教师调控策略。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规中的观察量表可以就以下几个观察点进行量表的设计:①基于分析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师提问的观察;②基于分析课堂书面练习层次、时间与题数的观察;③基于分析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分面的观察;④基于分析学生个案的观察(定点观察);⑤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等。从中可以很明显地从量表中感受到量表的开发都是以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水平而设定的。

2.从观察对象(内容)的要素入手

不同的观察对象或内容就从不同的要素进行量表的开发。想观察提问,其要素就可以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问题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教师理答的方式”等方面分析。想观察“提问的数量”,则应采用定量的观察量表(具体到数值的观察师表,一般比较精确。它的制定一定要精简,方便观察者记录数据。);想观察“提问的认知层次” “问题的目的指向”,就应该采用定性的观察量表(相对定量观察量表,它模糊许多,仅仅涉及到性质。它的制定逻辑关系要妥善处理,尽量不要有歧义。);想观察练习,其要素就可以从“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时间”、“练习的题数”等方面分析,也就是借助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量表(这是课堂观察量表中运用最广的一种量表。它要求观察者在记录现象时先进行定性,同时也定量。)。想观察“情境创设的效度”应该釆用定性观察量表。想观察“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有效性”,若想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态度来判断,那么在界定不同态度表现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观察量表较为合适。

3.从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入手

6.孕妇自我管理量表的编制与评价 篇六

1 方法

1.1 理论构建

量表构建的理论模式的基础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行为转变理论模式。自我管理理论从行为学角度出发, 强调个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Corbin和Stratus认为, 自我管理有三大任务: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的医学管理、情绪认知管理[1]。上述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孕妇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 根据自我效能感的强弱来评价和调控其健康行为、情绪和态度, 从而保持自身及胎儿的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 考虑孕妇自我保健相关行为如合理饮食、体重控制、心理平衡、适当运动、胎儿监护等, 将孕妇自我管理量表划分为4个维度: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胎儿监护行为管理、遵医行为、自我防护行为管理, 根据4个维度拟定相应的条目, 建立了量表条目库。

1.2 编制原则

(1) 简明易懂,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2) 避免双重含义; (3) 条目代表性强, 能代表孕妇自我管理的典型行为; (4) 语言简短; (5) 符合实际情况。项目涉及的内容必须是孕妇在日常生活中的切实实践。

1.3 项目筛选

依据自我管理理论基础, 根据临床专家意见和查阅相关的文献, 初步编制了32个条目的孕妇自我管理量表。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足月孕妇60名进行测试。并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条目筛选。条目的筛选方法包括: (1) t检验法:将调查对象按总得分高低排序, 得分最高的27%个体组成高分组, 得分最低的27%个体组成低分组, 以t检验比较各条目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得分, 删除条目高低分组临界比 (即CR值)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的条目。 (2) 相关系数法:如果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0.4, 并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则保留该条目[1,2]。 (3) 因子分析法:采用主成分法, 删除因子荷载<0.4的条目。最终形成含有25个条目的终稿。条目采用Likter5级评分法, “完全做到=5分, 经常做到=4分, 有时做到=3分, 很少做到=2分, 完全做不到=1分”。量表评分范围为25~125分, 分数越高, 提示孕妇自我管理水平越高。

2 评价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量表信度采用同质性信度 (Cronbach’sα系数) 、重测信度考察测验误差;内容效度采用专家内容效度指数 (CVI) 分析, 结构效度的验证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

3 结果

3.1 信度

表1显示孕妇自我管理量表有较好的信度。

注:*P<0.01。

3.2 效度

表2显示, 孕妇自我管理量表有较好的效度;表3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维度与总体高度相关, 它们共同反映了孕妇的自我管理行为这一单一特质。

注:*P<0.01。

采用因子分析方差最大旋转法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用主成分分析法 (PCA) 提取公因子, 选择特征根≥1.0的因子, 进行因子的最大方差正交旋转, 并以因子负荷量≥0.4为选题的条件。从碎石图 (见图1) 可以看出, 从第4个因子以后, 坡度线趋于平缓, 根据相关理论提取4个因子, 4个公因子与量表维度设想吻合良好。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百分比为62.292%, 每个条目的因子负荷值在0.449~0.891之间, 结果表明量表的结构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

4 讨论

4.1 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问卷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主要反映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造成的测定值的变异度的大小。通常采用信度系数表示, 系数越大, 表明问卷越可靠。从测量学角度而言, 总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80以上, 0.70~0.80之间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分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70以上[3], 0.60~0.70之间也可以接受[4]。本研究中, 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57, Cronbach’sα系数为0.926, 说明该问卷条目的内在一致性良好。本量表的各维度之间及各维度与总体的相关分析也同样证明了问卷的结构效度是令人满意的 (P<0.05) 。各条目测量的为同一特质, 即孕妇自我管理行为。

4.2 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测量的真实性、准确性程度。常用指标有内容效度、结构效度[1,5]。本研究中, 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 (CVI) 为0.907, 大于推荐值0.80, 提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一般而言, 如量表的公因子能解释50%以上的变异, 而且每个条目在相应的因子上有足够强度的负荷 (≥0.4) , 则认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6]。孕妇自我管理量表中4个公因子的解释总方差的62.229%, 而且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均在0.4以上, 说明4个因子基本代表了量表的整体结构。

5 结论

信度研究表明, 该量表同质信度较好, 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内容效度考察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且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结构与理论构想相吻合。《孕妇自我管理量表》是可信、有效、敏感的, 可以作为孕妇自我管理的测评工具, 以了解孕妇的自我管理水平。

摘要:目的:编制信度、效度较好的孕妇自我管理量表, 为评估孕妇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提供客观、有效的工具。方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 形成初始问卷, 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等进行条目的筛选。采用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作为检验的指标。结果:孕妇自我管理量表由4个维度25个条目组成, 量表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重测信度系数为0.957, Cronbach’sα系数为0.926;内容效度指数 (CVI) 为0.907, 结构效度以特征值>1强制提取4个公因子, 累积贡献率为62.292%。结论:本量表具有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 对于了解孕妇的自我管理水平, 发现孕妇在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以便改善孕期保健质量, 提高孕妇自我管理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度,效度,孕妇,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金瑜, 主编.心理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Croker L, Algina J.经典和现代测验理论导论[M].金瑜,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安胜利, 陈平雁.量表的信度及其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2, 19 (1) :23-27.

[4]侯杰泰, 温忠麟, 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4.

[5]孙振球, 徐勇勇.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7.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篇七

关键词:高中化学;PTA量表;翻转课堂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随着高中化学教学不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取得了快速发展和重大突破,更有利于打破常规,解放思维和创新教学,也更能有效推动学生的进步和高中化学教学的全面发展[1-2]。但是“翻转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总体学习特征评价还是以定性为主,缺少操作性、指导性更强的定量评价。 为科学、客观地评价“翻转课堂”,本文尝试将 PTA 量表应用于高中化学“翻转课堂”评价,以期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

一、PTA 量表法

PTA(Primary Trait Analysis)量表法又称基本要素分析法,这种评价方法是美国教师沃尔弗德(BarbaraE.Walvoord)和安迪生(Virginia Johnson Anderson)等制定的,用于学生作业,特别是开放性作业的评分工具。量表的理论假设是:任何一种行为表现,包括行为的和认知的,都会有一系列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学生学习某些知识、技能或行为表现的基本单元,只要将学生在这些基本单元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则学生在完成这些具体任务时的总体特征就可以得到适当的评定。

PTA 是一种明确清晰且标准参照的评分工具。制定 PTA 量表主要有3个步骤:第一,确定可能对评价起重要作用的要素。评价的内容不同,评价的要素也就不同。要素的确定并非易事,首先评价者本人必须对评价的要素有大致的了解,之后评价者还要和同事交流、讨论及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分析来不断地修改、完善评价要素。第二,编制测试学生每一个要素的评价量表,为每一个要素编制2~5个水平的量表。在这一步,教师必须根据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加权,也可以赋予各要素相应的分数。第三,以这些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得到学生在各个要素的得分情况,也可以将各要素的得分相加,得到学生在整个任务中的表现分数或等级。

二、PTA 量表法在高中化学“翻转课堂”评价中的应用

1.PTA 量表法模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翻转传统课堂,因此其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完全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要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评价和对小组评价的良好结合,而且评价内容要更为丰富,涉及到问题的完成、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等方面,使评价真正起到反馈矫正和激励的作用。本文结合翻转课堂的评价体制,将PTA 量表法评价模式设置如下图。

2.PTA 量表法模式应用案例

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个章节时,教师预先制作好微课视频,并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方法,那么,外界条件(浓度)的改变化学平衡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呢?请观看视频。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堂上组织了几个讨论主题。

(1)为什么改变反应物的浓度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提示:①增大反应物浓度②减少生成物浓度③增大生成物浓度④减少反应物浓度)

(2)是否增加反应物或减少生成物的量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或减少反应物的量都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对反应mA(g) + n B(g) pC(g) + qD(g) ,若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反应物A.B的转化率将怎样变化?

(3)本规律在化工生产上有什么利用价值?(提示:合成氨)

在确定本次评价要素的基础上,根据要素的重要程度,采用经验法、专家调查法等确定各要素的指标权重,通过教研组分析讨论制定了表2。

PTA量表将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整个任务进行分解,赋予每个等级的分值,可以使被评价对象了解到自身每一个具体要素上真实的发展水平,有助于建立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档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PTA评价量表能准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学生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改善学生的课堂行为,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结语

PTA量表的引入和使用,赋予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更丰富的内涵,促进学生反馈评价方式改革,有机结合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反馈矫正和激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淑煌.“翻转课堂”的理论意蕴与实践探索[J].教育评论,2014(10): 118-120.

[2] 宋兆爽.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2):77-78.

8.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篇八

一、评价细则:序号评价项目各类老师课堂所占分值新任教师课合格教师课骨干教师课特色教师课1教材把握准确性1515552目标落实有效性151510103教学设计合理性51015154教学评价及时性555155课堂练习实践性51515156教学组织和谐度1515557教学技能达成度155558学生活动参与度10515109师生关系亲和度1010151510课程意识整合度551015总分100100100100

二、评价细则具体要求:

(1)教材把握准确性。能准确理解教材,吃透教材,能根据学情制定合理的三维目标。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教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2)目标落实有效性。能关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学有所得。

(3)教学设计合理性。教学思路清楚,重点突出,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法指导,教法灵活多样,设计合理,富有新意,(4)教学评价及时性。注重发挥评价功能,及时多元且富有激励性。

(5)课堂练习实践性。练习设计典型独到,注重分层训练,突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操作。

(6)教学组织和谐度。具备组织管理、驾驭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收放得当,宽严有度,能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

(7)教学技能达成度。验收过关,语言规范,教态自然,媒体使用操作熟练。

(8)学生活动参与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有效参与。学生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明显。

(9)师生关系亲和度。老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愉悦快乐,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有效,能特别关注后进学生、问题学生。

(10)课程意识整合度。具备开放的课程意识,能整体把握学科知识,有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能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

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篇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用真诚的语言和宽容的态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乏味、评价形式陈旧、评价主体单一等诸多弊端,已经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1.1 课堂教学评价贫乏空洞,缺乏启迪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更多是 “你真行!”“真了不起!”等模糊的溢美之辞。问题产生的情境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回答问题所显现的价值就不同,并非一句“太棒了!”“好极了!”就能体现出来的。如果一味“太好”、“太棒”,反而会浇灭他们的学习热情。

1.2 课堂教学评价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性。课堂中“你读得很有感情,老师都被陶醉了!”“说的真好,老师都为你的话感动!”等评价不胜枚举。但看看老师的表情,哪里能看得出陶醉与感动呢?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感悟与情感交融,任何“演戏”的成份,都会成为其中不谐和的音符。1.3 课堂教学评价草率武断,缺乏延时性。小学生年龄小,爱表现,可往往越着急越表达不清。教师或是“越俎代庖”替他发言,或是环顾左右,让别的同学发言。在学生没有表达完意见之前,教师过早干预,势必打消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1.4 课堂教学评价敷衍应付,缺乏客观性。课堂上教师千篇一律“赞赏”、“尊重”学生的发言,从表面上看似乎教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实则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策

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面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交际、阅读、书写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1 多一点变化,少一点雷同,坚持多元化评价。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将评价变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个体价值。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一位同学读完课文后,我并没有首先发表意见,而是笑眯眯地问他:“你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他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有几个词语读错了,再就是读得没有感情。”我又问其他同学:“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一只只小手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举起来:“我觉得他已经读得很好了,非常流利,我要向他学习”、“隐隐约约、树木茂盛、一片朦胧这些词语不太好读,以后我读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他读的语速再慢一点,轻柔一点,会更有感情”。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学生学习的劲头十足,信心百倍。教师就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到自己究竟“棒”在何处,“好”在何方,激发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由和谐地发展。

2.2 多一点真情,少一点指责,倡导鼓励性评价。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尽可能多一些肯定和赏识,少一些打击和批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有一位学生回答正确,但由于胆小,声音很轻。我没有指责她,而是微笑着对她说:“你说得真好,但这么好的回答只有我们两人听见多可惜呀!你能再大声地说一遍,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吗?”她马上自信地点点头,这一次的回答声音洪亮,用词确切,完全没了刚才的紧张、胆怯。

2.3 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武断,注重延时性评价。延时性评价是一种是一种期待和信任,是一种点拨和启发,不但会缓解尴尬的场面,而且还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一位同学情不自禁地说:“现在我家的柳树正在开花呢。” 一句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没有立即作出评价,而是用赞赏的目光鼓励这位学生继续说下去。他振振有词地说:“春风把我家柳树上的柳絮吹得满地都是,这些柳絮不就是柳树开的花吗?”他的回答令人拍案叫绝。其实这正是生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印象的真实写照,恰恰是学生的独特体验。

10.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篇十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书面表达    阶段量表     教学策略

英语书面表达水平是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项技能,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小学生尽管所学知识比较粗浅,书面表达的字数有限,但是得分率却一直偏低。老师在书面表达方面能够给予的指导形式基本上以出示范文、挖空结构、给出提示词为主,这样的“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对于书面表达水平中等偏下的学生很难生效。

为了寻找更加科学有力的书面表达指导策略,我们尝试应用学科质量监控反馈信息,与老师的教学经验(作业练习评价)相结合,寻找并发现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中具有标志性的某些节点,区分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具备的共同表征,按照质量反馈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数据采集的来源排列如下:

1.带有终结性评价性质的教学质量抽测书面表达数据分析;

2.阶段性教学情况总结依据单元测评(每两个模块进行一次)中的书面表达;

3.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的综合性书面表达;

4.学生依托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续写练习;

5.学生基于课本重点句型、固定搭配等进行的看图写话或者造句等写的作业。

初步总结书面表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同时提出各阶段策略指导的方法,使得教师针对各阶段学生的书面表达策略指导有规可依。

书面表达入门阶段 大量的单词拼写错误,而且书写单词和句子的地方留白的情况比较多。大小写、标点符号、格式等混乱,而且粗心大意写错单词的情况比较常见。 需要建立书面表达作业的常规,让学生了解规范的书写要求,最重要的是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1)适当增加限时抄写作业,特别是句、段的抄写,提高抄写准确性;(2)通过家听、堂听和每月的单词竞赛培养学生默记单词的习惯;(3)通过专门的练笔作业对模块中的重点句型做到每课必练,反复修改,力求准确。

书面表达基础阶段 单词似是而非,漏一个、错一个字母,颠倒了两个字母的顺序。写句子的时候经常出点小差错,比如漏掉可数名词的“s”,少写一个“a”或“the”,固定搭配错误会更多,尤其是介词搭配方面。

侧重训练口语表达的流畅性与准确性。(1)帮助学生快速回补语音知识,利用以phonic为主的教学策略进行单词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单词记忆准确度;(2)下大力气指导学生朗读,首先做到准确,然后要求流利,并且更进一步提出重读、连读和语音语调的要求;(3)通过课前带读,课堂表演、竞赛等形式滚动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4)扎实开展课文复述练习,锻炼学生不看文本,或者只根据关键词或圖片等完整复述课文内容,为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做好准备。

书面表达强化阶段 单词错误比较少见,常用的重点句型也掌握得很好,不过当需要运用到之前曾经学习过的相关句型时,往往出现残缺甚至语用错误,学生自己也能意识到不妥,但匆忙间又想不起恰当的表达。 标志着学生需要在书面表达技能上需要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了。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仿写、改写、缩写、续写等。

书面表达提高阶段 在情境中灵活地使用语言成为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现有语言能力、实际阅读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选择语言地道的分级阅读材料或者是与课文配套的拓展阅读材料,通常每学一篇新课需要提供学生三倍以上于课文的阅读材料。在每个单元后增加一节阅读拓展课,专门用于指导阅读,学习阅读技巧和积累词句。每一模块结束前再增加一节读写课,选择与课文话题密切相关的阅读篇章,先学习其语言特点和篇章结构,再让学生模仿输出,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1.书面表达入门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生尚未进行过系统的书面表达训练,笔头练习不足。这一阶段需要建立书面表达作业的常规,让学生了解规范的书写要求,最重要的是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2.书面表达基础阶段

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出现的问题,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反复练习的方式,但是我们通过对比效果发现,类似这样“不入心入脑”的训练,再多恐怕也是徒劳,要解决的是写的问题,但是功夫却得下在写之外。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侧重训练口语表达的流畅性与准确性。口语输出与书面表达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就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是成正比的。书面表达绝不是一项可以孤立学习的语言技能。充分的英语信息输入(听和读)是培养英语语感和实现英语信息输出(说和写)的前提。

3.书面表达强化阶段

考虑到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非尖子生,我们将训练的内容限定为教材内容。

课文内容就是优质的书面表达模板,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仿写、改写、缩写、续写等。通过各种写法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书面表达提高阶段

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在情境中灵活地使用语言成为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才能做到呢?答案是加大阅读输入。这里的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但是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同时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予鼓励和肯定,所以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适宜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类似于精读的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思考——以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基础教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27(1).

[2]龚海平.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8).

[3]李绍芳,方菊华,李镜,等.用元认知理论指导英语写作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4).

11.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篇十一

1 CD-RISC的历史背景

心理弹性的研究经历了将近30年, 但是研究者对心理弹性这一概念的界定仍没有达成共识。综合起来, 基本可以归为以下3类:①结果论———根据适应结果来界定心理弹性, 例如Masten[4]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在遭遇困境时, 个体能够适应良好。②能力论———根据某些能力来界定心理弹性, 例如心理弹性是一种压力应对能力[5]。这种界定重在探究促进个体迅速从不幸中复原过来的某些个体能力或因素。③过程论———将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例如心理弹性指在个体遇到逆境时个体自动调节尽快适应的过程[6]。

由于心理弹性定义界定的不统一, 因此对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研究方面的意见也不一致。不同研究者根据各自所依据的理论编制出不同心理弹性测量工具。在“能力论”的框架下CD-RISC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由美国Duke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的Connor和Davidson博士于2003年编制而成, 被用于测量促进个体适应逆境的核心品质[7]。量表是自陈式量表, 共25个条目, 采用5点计分方式 (0分表示“完全不符合”, 1分表示“25%符合”, 2分表示“50%符合”, 3分表示“75%符合”, 4分表示“完全符合”) , 总分为0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Connor等[7]使用该量表在美国普通人群及临床病人中进行测量, 评估其信、效度指标均符合测量学标准。信度指标: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9, 重测信度为0.87。效度指标有聚合效度、结构效度。聚合效度:被试者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与坚忍性量表 (KHM, r=0.83) 、Sheehan社会支持量表 (SSS, r=0.36) 呈正相关;与压力知觉量表 (PSS-10, r=-0.76) 、Shee han压力易感量表 (SVS, r=-0.83) 、Sheehan残疾量表 (SDS, r=-0.62) 呈负相关。结构效度:量表涉及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精神影响5个维度, 描述了组成心理弹性的5类积极心理品质。①能力维度描述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不容易受挫, 包含个人能力、高标准和坚韧不拔;②忍受消极情感维度包含相信自己的直觉、容忍负性情绪和强化压力的影响, 具有这种心理属性的个体在应对巨大压力时往往镇静、果断和决策迅速;③接受变化维度, 描述个人以较为开放的态度接受发生在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变动;④控制维度描述个体对自己奋斗目标和生活的控制以及寻求他人帮助的能力;⑤精神影响维度描述宗教信仰对个体处理问题的影响。

2 CD-RISC的实证研究

自CD-RISC公开发表后已翻译成多国语言, 进行各个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化研究。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 检索时限均为2003年至今。全面搜检凡是涉及评估CD-RISC心理测量属性和适用性的文献, 主要检索词包括心理弹性、心理韧性和CD-RISC, 共获得12篇研究, 现报告如下。

2.1 美国

Lamond等[8]使用CD-RISC对1 395名超过60岁的社区老年妇女进行测量, 评估其信、效度指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形成4因素结构。因素1定义为个人控制和目标取向;因素2定义为忍受消极影响和适应;因素3定义为主动独立;因素4定义为精神影响。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达0.92。与原量表相比, 条目在各个维度的分布变化较大。

2.2 澳大利亚

2009年Gillespie等[9]首次将CD-RISC应用在护士群体中, 研究对象涉及735名澳大利亚手术室护士, 年龄为46.1岁±9.4岁。探索性因素分析支持原量表的5因素结构, 但是每个因素包含的条目略有变化。总量表和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0, 0.83, 0.78, 0.69, 0.67, 0.61。

2.3中国

2007年于肖楠等[10]首次翻译并修订了CD-RISC的中文版, 中文版仍包含原量表25个条目。CD-RISC的中文版在中国一般人群样本中表现出良好的心理测量学属性。验证性因子分析未能支持原量表5个维度模型, 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了中国一般人群的心理弹性的3个维度———坚韧 (描述个人的平静镇定、灵敏、持久及在面对困境时的控制力) 、力量 (体现个人在经历创伤后恢复并变得强壮的能力) 、乐观 (反映个人对克服逆境有信心, 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事情) ;总量表和3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 0.88, 0.80, 0.60;量表与生活满意度 (r=0.48) 、自尊 (r=0.49) 、大五人格 (与N, E, O, A, 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 0.43, 0.27, 0.36, 0.64) 的相关理想, 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随后于肖楠等[11]又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进一步考察CD-RISC的结构, 研究结果支持5因素结构———坚韧性、应对压力、适应性、控制感和信念。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达0.89。

陈瑜[12]也修订了CD-RISC的中文版, 南京、苏州、徐州随机抽取629名幼儿园家长进行CD-RISC调查, 年龄为33.07岁±3.16岁。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形成不同于原量表的5因素结构———坚韧性 (表示面对困境仍竭尽全力达到目标) 、顺应性 (能够接受变化, 顺应时势) 、自主性 (遇到困难时有主见, 解决问题能力较强) 、敢为性 (指对困难无所畏惧, 勇于自我承担) 、资源利用度 (指面临逆境时对亲友、宗教信仰等外界资源的利用程度) 。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8。

张钰等[13,14]译制CD-RISC的中文版后, 先后在军校大学生、军人群体中考察CD-RISC中文版的心理测量学属性。将CD-RISC中文版应用于640名军校大学生 (年龄为19岁±2岁) 时, 删除与英文版量表总分相关<0.4的4个题项 (3, 7, 9, 20) ,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得到4个因子, 分别命名为坚韧性 (个体沉着、镇定地应付发生的各种事情) 、控制力 (对自己奋斗目标及个人生活的控制) 、适应性 (积极适应外界多变环境) 和目标实现 (指个体对实现目标的努力及信念) 。总量表和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 0.82, 0.75, 0.76。

张钰版CD-RISC在中国军人中试用时, 不同大小的样本量表现出不同的因素结构。较大的样本量 (n=1 800, 年龄为21.49岁±2.72岁) , 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 删除部分题项, 量表共15个条目, 体现我国军人心理弹性结构的2个因素———坚韧性 (应激状态时镇定自若、充满希望、坚忍不拔) 和适应性 (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适应变化) 。总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67~0.816之间, 具有较好的信度。在较小的样本量为402名军人中测试信效度, 得到13个条目的CD-RISC, 包括3个因素———坚韧性、效能感和适应性。总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5~0.77。

2.4 韩国

2010年Baek等[15]首次译制了韩语版的CD-RISC, 并考察其在韩国一般人群中的心理测量学特性。被试者共576名, 包括护士、大学生和消防员。项目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结果都表明, CD-RISC是一个项目设计合理, 可信度较高的测量工具, Cronbach’sα系数和重测信度均为0.93。在会聚效度分析中, 被试者在CD-RISC的得分与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RSES, r=0.56) 呈正相关;与贝克抑郁量表 (BDI, r=-0.46) 、压力知觉量表 (PSS, r=0.56) 、生活事件量表 (LES, r=-0.26) 呈负相关。在结构效度分析中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形成5因素结构, 分别命名为坚韧、毅力、乐观、支持和精神影响。结合会聚效度研究结果, 可认为韩语版CD-RISC效度良好。

2011年Jung等[16]对韩语版CD-RISC的适用性进行进一步验证, 样本人群包括一般人群和精神病门诊病人。原量表条目7由于载荷大于0.33而被删除, 余下24条目最终形成5因素结构。因素1定义为控制和韧性;因素2定义自我效能、忍受消极影响和容易复原;因素3定义为积极接受化和强化安全关系;因素4定义为主动独立;因素5定义为精神影响。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 重测信度为0.875。韩语版CD-RISC还表现出良好的效标效度:①一般人群中, 量表与压力知觉量表 (PSS, r=-0.255)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 r=-0.453) 呈负相关;与生活目的量表 (PIL, r=0.706) 、积极感受分量表 (PA, r=0.339) 呈正相关。②精神病门诊病人中与PSS (r=-0.523) 、HAD (r=-0.628) 、消极感受分量表 (NA, r=-0.216) 呈负相关;与PIL (r=0.748) 、PA (r=0.265) 正相关。

2.5 印度

2008年Jrgensen等[17]使用CD-RISC测量印度256名大学生, 年龄为22.75岁±1.36岁。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4因素结构———坚韧、乐观、机智、目的。总量表和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89、0.80、0.75、0.74、0.69。

2.6 土耳其

土耳其学者Karalrmak[18]对CD-RISC进行本土化样本修订, 研究对象为246名地震后的幸存人员, 年龄为35.80岁±8.6岁。原量表条目2由于载荷大于0.3而被删除, 余下24条目形成3因素结构———坚韧和个人能力、忍受消极情感、精神影响。总量表和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20、0.930、0.798、0.500。

2.7 西班牙

Manzano-García等[19]使用CD-RISC测量西班牙900名企业家的心理弹性结构。删除题项3和9, 量表形成23条目的3因素结构———坚韧、机智和乐观。总量表和3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8以上。

3 CD-RISC评估的注意事项

以上简要回顾了CD-RISC各种本土化研究, 总的来说, CD-RISC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笔者认为在以后CD-RISC的使用中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 跨文化效应。心理弹性从本质上说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克服逆境的包括行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能力, 如内省能力、情绪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从这种意义上说, 心理弹性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CD-RISC各个版本均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也说明这一点。但是, 当人们身处逆境的时候, 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可能会受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而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或者利用不同的心理因素来形成心理弹性, 因此心理弹性又具有文化的特殊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个体的心理弹性结构存在差异。例如于肖楠等[10]采用CD-RISC对中国一般人群进行测量, 得到3个因素, 而非原本的5个因素, 精神影响和控制这2个因素未被发现。未发现宗教信仰的影响, 可能是由于西方世界笃信上帝的存在, 而大多数中国人是无神论者。另外, 在“控制”方面, 研究发现处于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缺乏控制感, 需要他人的协助[20];而西方人在遇到实际困难时更关注自己的个人能力, 因此“控制”这个因素不能被用来预测中国人的行为。所以, 研究者在以后使用CD-RISC时应考虑到跨文化效应, 在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对量表的结构进行调整。

第二, 不同群体之间的心理弹性结构存在差异。例如, 国内学者张钰等[13]对CD-RISC进行中国军校大学生样本进行修订时, 表现为4因素结构。张钰等[14]在中国军人样本中进一步考察CD-RISC的结构效度, 结果为3因素结构。这表明, CD-RISC在不同的人群中使用时呈现出不同的因素结构, 因此将该量表用于特定群体测评之前应进行信、效度检验。

第三, 使用CD-RISC评估心理弹性存在局限。首先, 心理弹性的概念包括能力说、结果说和过程说三类, 现在大多数学者认同心理弹性的多视角取向[21]。但是CD-RISC旨在测量促进个体适应逆境的某些能力, 不能描述或反映心理弹性的过程和结果。其次, Connor没有阐述量表的标准施测程序以及划分评分的等级标准。最后, 量表在设计时没有反向计分的条目, 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测量偏倚。因此, CD-RISC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摘要: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 (简称CDRISC) 是测量心理弹性的工具。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Wan Fang Data, 对搜集到的12个评估CD-RISC的心理测量属性和适用性的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价, 并指出使用CD-RISC评估的注意事项, 为以后研究者能准确使用CD-RISC提供参考。

上一篇:主题班会安排方案下一篇:现场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