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2024-07-08

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精选8篇)

1.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篇一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前言: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卫生事业的一个创举,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就是一种管理社会的方式,政府通过这种有效形式,履行管理社会卫生,管好社会卫生的职能。要与时俱进,开创新时期的爱国卫生运动新局面。

爱国卫生运动兴起于抗美援朝,是针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而提出的。为改变当时的贫穷、落后环境脏乱污秽,各种传染病流行,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的现状,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的爱国卫生活动在我国应运而生。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环境、消灭四害、改造城乡脏乱差状况的清洁卫生运动,吹响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序曲。五十多年过去了,从漫长而又写满了奋斗的实践、以及城市大卫生工作辉煌的业绩,充分证明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发展起来的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特点的社会大卫生工作方式。或者说,它是在我国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卫生工作形式。

一、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爱国卫生运动具有低投资、高产出,在有限的卫生投入下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们的政治职能将由原来的管理经济、管理市场逐步转变成通过管理社会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就是一种管理社会的方式,政府可通过这种有效形式,履行管理社会卫生,管好社会卫生的职能。因此,爱国卫生运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不但要坚持,而且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还应不断加强。

(一)爱国卫生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

历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爱国卫生工作极为关心和重视。江泽民同志指出: “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一个创造,对于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提高人民卫生知识和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优良传统,要继续发扬下去。这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所以,也必然成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政企职责分开后,各级政府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而这些恰恰是爱国卫生运动在新时期开展的“创建国家卫生城镇”的主要工作内容,理所当然,也就成了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职责,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有理由认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爱国卫生运动,真正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这样,才能保持爱国卫生运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随着城乡卫生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爱卫会委员部门的作用,就更显重要。“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爱国卫生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二)爱国卫生运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全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村镇活动”,从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的高度,深刻阐明了爱国卫生运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要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就必须动员和组织群众投身于改造自身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破除落后的生活观念和方式、解决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的活动之中,同时,要求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全方位普及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改善城乡环境状况。这些,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随之进行的城乡卫生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自然成为了物质文明建设的串串硕果。同时,城市环境状况的改善,又为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今天,我们在这深情地回顾我区爱国卫生运动走过的风雨里程。我们看到,每一分成绩的取得,都倾注着历届区委、区政府的无比关心,都依托着各街道、镇部门和各行各业,特别是我们卫生部门的全力参与,都凝聚着广大市民群众的无穷热情,都浸透着我们爱卫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区爱卫会当好参谋,做好农村卫生通过农村环境都尝到了这种良性循环的甜头。可以预见,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继续深入发展,必将结出更多的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三)爱国卫生运动是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爱国卫生运动的全民参与性,几十年来,以它独特的影响力和全方位的覆盖面,对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伴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爱国卫生运动转入到以创建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村为核心的今天,爱国卫生运动必将以它长期一致的对中国民众的渐进性影响转变为对提高全民素质的跳跃性影响。

这是因为:其一,爱国卫生运动长期旗帜鲜明地坚持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民族精神的主体。爱国卫生运动通过50年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身活动,将这一精神有机地融合到每一项具体而平凡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之中,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德意识等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头脑之中。其二,爱国卫生运动的“人人参与、人人健康”和“人人动手、人人受益”的口号,几十年来,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和单位的影响力同样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全中国无论是少年、青年、中年或老人,没有参与过爱国卫生活动的应该是微乎其微。通过身体力行的参与,培养了人民群众的务实、奉献精神和健康观、荣辱感,树立了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等思想观念。其三,目前在全国城乡开展的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和文明卫生村镇活动,使爱国卫生运动发生了质的飞跃。一方面,使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更加严谨、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各级政府对这一活动的高度重视,使其影响力和社会的参与程度更加广泛。加上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自身自下而上环境有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其参与感也就更加强烈。这种带有更多自觉意识的参与,加上创建工作力度的不断增强和创建工作频率的日渐加大,必将进一步强化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同时深刻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

(四)爱国卫生运动是加速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爱国卫生工作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和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更加快捷地发展经济等方面,均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开展爱国卫生工作,改善和优化了环境,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流行、强化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劳动者的体质,而且,不断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企业爱国卫生工作搞好了,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职工的精神状况,增强凝聚力,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劳动效率也具有积极意义。商业企业的购物环境改善之后,将吸引更多的顾客,直接增加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变,给我区的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带来了契机,无不是以爱卫工作开路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经济的发展,又为爱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改善和优化环境。优良的环境反过来也能进一步陶冶人们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正确认识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政府倡导、部门协调、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等多方面努力,才能把爱国卫生工作做得更好,使其真正达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五)爱国卫生运动是促进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300多年前,英国政治算术派经济学家威廉·佩蒂指出:政府增加一倍的防病经费,国家可减少十分之九的经济损失,这是民强国富思想的萌芽。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年A37号文件中指出:“过去10年被认识到的第一个基本真理是:正如经济发展推动了卫生一样,卫生也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两者需要齐头并进”。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卫生之间关系的一次深刻总结,被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1995年3月在丹麦举行的“全球社会发展问题首脑会议”认为:保护和促进健康,不仅是卫生部门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和世界发展的重要社会目标。率先富裕起来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在迈向小康生活时悟出了一个相互而又深刻的道理“健康胜过发财”,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健康,人类将一事无成。

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不单只是经济指标,美国学者提出:对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指标有六个:成人识字率、平均寿命、国民经济年增长率、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在这六个指标当中三个指标跟健康直接相关,提示我们不可忽视民强促国富的作用。五六十年代,爱国卫生运动在控制和消灭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用比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的任务,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当时,国际科学委员会在我国考察后向全世界宣布:“今天,中国正在进行着一个伟大的运动,以促进个人和社会卫生。这个运动受到五亿人民全心全意的支持,这样规模的卫生运动是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这个运动已经发生了作用,使得由传染病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了”。进入九十年代各国都把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来研究,随着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增加,各国的实践证明,要对付慢性非传性疾病单靠生物医学(卫生)是不行的,要靠健康教育、社会医学、环境医学、初级卫生保健等综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未来死亡率的下降,健康水平的提高,大部分靠非卫生部门的努力”。就是说我们要完成第二次卫生保健的革命任务,要实行社会大卫生,卫生系统要向全社会开放,使卫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做到“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政府各部门把健康作为共同的社会目标,这是社会大卫生的要求,也是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总结。为此,政府应该把爱卫会作为大卫生的坚强组织,把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大卫生的有效形式,通过爱卫会执行对社会卫生的管理职能。

一、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面临的新问题

(一)新的卫生问题急待解决。新时期的爱国卫生运动,比起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加繁重,更加艰巨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继续完成原有的除害灭病任务,而且还要研究解决各行各业在实现现代化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的卫生问题。

从农村来说,许多地方的粪便无害化和饮用水源的净化问题还没有解决。据各地粗略统计,目前农村还有5亿多人口的饮水不符合卫生要求,其中南方某些地区还有1亿5千多万人饮用不到清洁的地面水,4千5百万人饮用高氯水,6千多万人饮用苦咸水,还有4千5百万人过着缺水的生活。就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上海郊区县,也还有170万人没有吃上自来水或消毒的井水。粪便管理问题更加严重,在实行新管理体制和大量发展家庭副业以后,更难集中管理,而分散管理办法又还没有研究出来,或者研究出来的,由于不切合或不完全切合实际不能推广应用。

从城市来说,卫生基本建设与城市发展比例失调,垃圾粪便污物不能及时清运和处理。据全国198个大中城市统计,仅有环卫工人140418人,占现有城市人口1.8‰。专供清运垃圾的车辆,平均两万多人仅有一辆,绝大部分城市的清扫工作是靠人工打扫,造成大量的垃圾、粪便不能及时处理。西安市日产垃圾1500吨,只能清运四分之一,东北三省有20多个城市只能清除百分之六、七十;上海日产垃圾上万吨,但没有合理的垃圾处理基地,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少城市公共厕所数量不足,设备简陋,年久失修,群众上厕所十分困难。大部分粪便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直接运往农村施用。上下水道不足,也是一个突出的矛盾,北京市由于下水管道小和少,形成了30多条新的臭水沟。城市其它卫生设施如果皮箱、垃圾箱也不敷需要。除这些问题以外,工业生产每天所产的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对于水源、空气和食品(农畜产品)的污染,也已经达到危害严重的程度。这里,仅举包头市一个例子:这个市每年产废水1亿2千万吨,废气2亿立方米,废渣3百多万吨,其中仅氟一项对大气的污染面积,就达1万5千多平方公里。

(二)工作方法急待改进。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到九十年代,所要掌握的是涉及多种学科的社会卫生管理科学。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群众的需要,任务的增加,要求我们在思想认识上必须随之加以提高,在工作方法上必须随之加以改革。

从认识上说,必须看到和病害作斗争,既要有主动的积极的精神,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病害,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必须掌握和利用它的规律,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反之,收效就不大,甚至徒劳而无功。过去,我们有时单凭热情,把消灭病害看得过于简单,提出了一些高指标,而拿不出切合实际的措施,结果事与愿违。这样的教训是不少的,每个时期都有。这说明,除害灭病光凭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讲究科学,掌握病害规律。对于疾病,必须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取得制定措施的依据。对于防治对象,也必须以流行病学的方法,考核其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既要看到除害灭病的迫切性,也要考虑客观可能性,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规划措施,才是切实可行的。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计划性,还必须看到消除各种致病的因素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斗争过程。必须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实效。

从工作方法上说,同病害作斗争,必须把治标同治本结合起来,坚持以治本为主。采取各种治标措施是需要的,不如此,就不能尽快地控制病害的蔓延,减轻其危害。但更重要的是抓治本,有计划地进行城乡卫生基本建设,执行新建厂矿“三废”处理设施的“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完成)。而在抓治本工作时,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同有关部门商量,抓住一个时期带有普通性的问题,把预防医学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制定一些措施,经常督促检查,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害发生、发展的条件。

二、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思路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爱国卫生将面临着人口老化、环境恶化、病谱变化、社会改革、科技进步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人们对社会大环境卫生的要求将会不断提高,作为适应国情、顺乎民意的爱国卫生事业,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提高爱国卫生工作的认识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需要。

从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发展形式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来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爱卫会应该高度重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按照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环境;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狠抓爱国卫生运动中的全民健康教育,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提高人群的整体素质;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树立群众观念,“动员群众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观点,不断实现和发展人民的利益,激发起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热情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不断推动爱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机构和网络建设,确定爱国卫生运动任务与保障条件相统一的运作机制

50年来的社会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发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是维护社会健康、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

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和范围扩大了,爱卫会的职能任务更加广泛、更加艰巨,除了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农村改水改厕、除害防病等具体活动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大量工作更是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协调和监督,这就决定了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结构复杂,因素众多,功能综合,目标多样的社会系统工程,而要使这一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正常运转,不仅要赋予爱卫会办公室恰当的职级和应有的地位,而且还应从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前爱国卫生工作其承载的艰巨任务与所给予的保障条件极不适应,支持条件严重不足,保证措施很不充分,地位很不稳定,“小牛拉大车”现象普遍存在。一是大多数爱卫会与爱卫办至今仍处于机构体制与高层次的统筹协调,统一领导任务不相适应;人员设备与肩负的任务不相适应和各级在思想认识上的不相适应的境地,使得党中央、国务院赋于各级爱卫会和爱卫办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爱国卫生和疾病防治工作”和“组织、协调各部门共同履行社会卫生工作的职责”的职能难以履行。特别是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并入司局以后,上行下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导致基层机构更加残缺不全,群众性卫生队伍“虎头蛇尾”、软弱无力;二是从事爱国卫生管理的专门队伍不稳定,部分人员见异思迁,队伍整体质量下降;三是经费不足,多数地方由于爱国卫生经费没有纳入预算管理,致使经费没有保障,有些名曰专项经费实际没有相应的支配自主权。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忽视爱国卫生运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在认识上扭曲了其社会价值。爱国卫生运动如不从这种窘境中摆脱出来,便无法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功能。因此,要制定和完善爱国卫生运动的投入政策,根据工作任务确定投入水平,并由财政预算专项列支,确保活动经费需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网络,规范职能,稳定队伍,提高素质,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爱国卫生职能相适应的政策保障,不能照搬照抄,不能唯上是从,不搞“一刀切”。

(三)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健全爱国卫生法制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爱国卫生运动50年来之所以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历经磨难,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健全的法律给予保障。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规定: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规定:要加强卫生法制观念,制定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和法规,把爱国卫生纳入法制管理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在法定授权范畴内实施行政处罚。《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中还强调,全国和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全国和各地爱国卫生与防治疾病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爱卫会主任李岚清在全国爱卫会第12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强化爱国卫生的行政执法职能,抓紧爱国卫生立法工作,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爱国卫生50年来的社会实践启示我们:由于爱国卫生工作因素众多,目标综合,涉及面广,既有整体的、宏观的卫生控制,又有具体的、微观的卫生管理。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有的靠动员、告行政命令等管理方法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对那些不自觉参与和维护社会卫生的单位和个人来说,缺乏强制性和必要的约束力,这就增加了爱国卫生工作的难度,致使爱国卫生工作的任务难于完成,目标难于实现。因此,爱国卫生运动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需要立法,党的爱国卫生政策需要升华为法律,科学管理需要法律授权行政主体,协调社会大卫生更需要法律作依据。加快爱国卫生法制建设,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已势在必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先后通过省人大颁布了地方性爱国卫生条例,不仅保障和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和爱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为加强爱国卫生立法和法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全国来看,制定全国性的《爱国卫生法》、《社会卫生法》,将全国的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统一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爱国卫生工作的内容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了,坚持“预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才能更好地落在实处。

(四)着眼可持续发展,大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卫生问题

当前,环境是影响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善环境卫生质量和保障人民健康为首要任务的爱国卫生运动,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城乡实行对外开放,人口大流动,商品大流通,既增强了环境卫生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各种疾病传播和流行的机率。二是城乡工业迅速发展,“三废”处理的量和难度日益加大,环境的威胁随时存在;农村开采业、养殖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三产业中饮食业的大发展,增加了发生肠道传染病的潜在威胁;交通工具的大发展,使尾气、噪音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三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不断增多,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四是人民群众一方面对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自身的健康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还不相适应。五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正在急剧膨胀,到2005年,全球将有半数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使城市的空气、水源、噪音污染严重,居住、交通拥护,城市卫生设施陈旧,传染病、营养不良、精神疾患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日益上长,严重威胁着城市人口,特别是威胁着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8亿多城市居民的健康。六是农村环境卫生还比较差,全国还有5000万农村人口仍处在常年缺水的生活环境中;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还较低,除害灭病任务还十分艰巨,农民群众的卫生与健康意识还很淡薄等等。要解决这些生活卫生问题,完全依靠政府力量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必须发动群众,动员社会,领先社会力量逐步解决。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2.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篇二

1 发展思路

1.1 强班子, 谋发展

一个医院的发展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是不行的, 正因为我院历届领导班子, 有一种开拓创新精神, 团结奋进的集体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新一届领导班子体现了团结.示范.关爱特点:一是班子内部团结奋进, 分工合作;二是以身作则, 深入第一线, , 在福利待遇上主动低于一线人员, 在医疗事故中, 主动承担相关责任;三是关爱与服务:即爱病员, 常有病人因钱不够急需抢救, 只要找到院部领导, 均全力协助, 有时还垫付现金。此外还体现在爱职工:家里有意外事情, 院部主动牵头, 开展献爱心活动, 若遇医患关系有矛盾时, 几分钟内邻近科室的医生及院部领导先后到达现场, 给医护人员带来了精神上的安慰, 处理了一件件一触即发的事件。这些是我院团队精神的缩影, 是医院发展的保障。

1.2 转观念, 促发展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第一, 活的思想第一, 它是内因是始动因素, 我院领导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就思想怎么变?观念如何转?多次与职工反复讨论。一是请进来, 如市级及省级医院专家、教授来我院多次指导工作及讲课, 通过这种方式, 打开了思想, 开阔了眼界, 不断明确了发展的方向;二是走出去, 组织院科两级干部及科内业务骨干, 分别到县、市、省医院进修、参观学习, 通过洗脑换血, 拓展思维, 形成共识, 打破因循守旧思维模式, 真正从老爷医院转变为人民医院, 从老爷医生转变为人民医生;以高层次医院为目标, 找准差距缩短距离, 增大自我发展空间。这是一个中心卫生院自我完善, 自寻压力, 促进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强化基础建设, 加快硬件投入:原我院仅有门诊及住院部大楼, 院内环境脏乱差, 留不住病人, 针对这一问题, 经过几届领导及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 目前已建有住院、门诊、办公多座大楼, 尤其新建住院大楼功能齐全, 无论外观还是内涵, 均为目前我县本系统一流设施、并设有温馨病房以满足病人要求, 一个干净的园林式综合医院已初步建成, 病人普遍反应现在住院有在家的感觉。

更新医疗设备, 促进医院发展:医疗设备不齐并且老化, 也是留不住病人的原因之一, 我院立足高起点, 多次跑厂家, 走访省内大医院, 了解各类设备使用情况, 品味上档次、近期不淘汰、诊治有价值, 由普通设备逐渐向高、尖、特设备发展是我院更新设备的原则, 先后购进自动生化仪、电子胃镜、日本螺旋CT、腹腔镜等;如CT的引进开展已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很多疾病能就近及时得以治疗, 患者十分满意, 使医院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转变医德医风, 树立医院形象:针对患者就诊难, 过去患者就诊多步行或坐滑杆而来, 有相当部分患者因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而延误治疗, 甚至失去生命。我院近年来从爱民疼民的角度出发, 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仍挤出经费购买救护车 (目前有3台多功能救护车) , 开通绿色通道, 凡急诊、住院病人免费接送。各科的收费标准, 不得高于相关的收费标准。这不仅缩短与乡村医疗点的距离, 而且更服务于病人。目前病人普遍反映中心卫生院是老百姓进得去住得起的医院。

筹集资金, 增强发展后劲:资金不足, 大医院靠上级拨款及本院雄厚的经济运转, 而基层医院则感十分头痛, 拨款是微量, 到银行贷款又嫌医院小, 受到控制。对此我们的做法是:要发展不等不靠, 采取多渠道走路的方针, 一是向主管部门争取 (一般量小) ;二是医院出部分;三是全院职工及辖区医务人员集资部分;四是向厂商先购设备分期付款;五是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 争取国债资金 (如病房改造) ;六是争取灾后重建资金 (如新住院大楼的启动) 。上述措施基本解决了我院加速发展的资金问题。

1.3 抓医德, 构和谐

良好的医德医风代表医院整体形象, 是获得病人信任的基础, 中心卫生院必须重视这方便的教育。我院每年在党员干部, 及职工中开展"假如我是病人或病人就是亲人"等专题讲座与讨论, 以及行业整风[1]。使每位医务人员进一步树立为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的思想, 使心灵更加贴近病人。我院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院部为各科服务, 各科为临床服务, 临床为病人服务。对急、重病人首诊医生必须护送住院或检查, 对手术病人原则上医护人员必须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离开。不少病人从昏迷中醒来, 流着热泪激动的地说"这不是中心卫生院, 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医院"。

1.4 改传统模式, 为一条龙服务

由于患者疾病复杂, 我们的做法是:以预防为主, 认真治疗, 还对出院或转院后的病人进行随访, 才能对病情全面了解。去年, 我院又开展了辖区居民疾病建档, 由院领导带队, 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走村窜户, 治疗患者疾病, 深受好评, 增强了医患信任感, 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这种防、治、随访、建档一条龙服务也是我中心卫生院发展的方向。因此, 我院近年被社会赞誉为最满意的医院。

1.5 重视人才, 持续发展

我院的经验是:一是重视本院职工培养, 采取自学为主及科室业务学习, 院部学术讲座, 鼓励医务人员撰写论文, 参加各级医学会学术讨论及进修等。二是请进来, 如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我院会诊手术, 先后与363、四川省人民医院建立了协作及集团医院, 使较多的大病、难病得到及时、就近治疗, 同时也培养了我院的技术人才。三是引进来[2], 用优惠的政策先后在四川省石油总医院等地引进妇产科, 外科主任来我院长期坐诊, 使该科的业务收入以及手术开展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深受患者的好评。

1.6 抓防保, 应突变

防保及突发事件也是中心卫生院义不容辞的责任[3], 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是党中央长期以来的方针, 我院由一名副院长带队, 长期奔走在乡间小道及大街小巷为辖区的公民免费预防保健, 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此外突发事件也由一名副院长任总指挥, 如有发生, 在第一时间, 带领医院人员赶到现场 (有时由院长亲自指挥) 如5.12地震及我辖区天然气管爆炸事故发生, 无论有钱无钱都能住进我院, 无数患者在死亡线上得到新生, 危重病人得到了抢救, 深受省内专家及省卫生厅的好评。

1.7 加强管理, 保障发展

一个医院的发展, 没有规范的制度不行, 没有认真执行也不行我院的经验是:一是根据卫生部及主管局的相关政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不同的政策 (如财会、行后、医护等) ;二是分有两条线履行每周行政检查与业务查房, 使各种制度落实, 对事不对人奖惩分明, 以制度约束人,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不仅是医院发展的支柱和保障, 也是防范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重要一环。

2 抢机遇, 定目标

中心卫生院也要不断制定新的目标, 使职工在这个目标下团结在院部形成合力并完成。实践证明:我院通过抓住发展机遇, 不断寻找发展空间, 把握发展方向, 就能由一个弱小的中心卫生院实现十年大发展、大跨越。十年前收入每年只有3~4百万, 目前上升到4千万;高级职称由2名到目前21名, 中级职称达40余名;由几个科室扩展到几十个科室, 两项科研成果分获市级二、三等奖;病床由100发展到240张, 固定资产近亿元;我院在五年前升级为二级乙等医院, 09年挂牌为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这些光环, 不仅注入我院历届领导和职工的心血, 也是各级政府及主管局对我院的帮助与关怀, 还是卫生系统十年发展的缩影。这成绩没有锁住我们脚步, 我院又在寻找新的制高点, 已制定新的目标, "二级甲等医院"离我们并不遥远 (今年在申报评审中) , ICU已启动、400张床位在创建, 人工肾、核磁共振逐步要开展, 更多的患者在这里生命得到新生, 建成集教学、科研、防治、疗养为一体的医院在这里呈现。

3 政策建议

3.1 基层医院经济底子薄, 目前医改, 逐渐实行基本药物零加成, 对患

者看病贵的问题得到遏制, 但政府补贴应到位, 否则会影响医院可持续发展。

3.2 基层医院住院报销比列加大, 已经减少了到大医院看普通疾病难的问题, 希望继续加大力度。

3.3 门诊就诊, 建议推行限额或按比例报销, 逐渐达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

3.4 因为基层医院的医生工作在医疗最前沿, 条件十分艰苦, 建议在

晋升职称及工资待遇方面应有一定的倾斜, 使他们在基层安心工作, 热心为病员服务

参考文献

[1]金露.浅谈医院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J].2010, 23 (6) :1580.

[2]王永红.新时期卫生院发展思路初探[J].中国乡村医药, 2003, 10 (1) :65.

[3]冯振华.加强管理促进卫生院发展[J].中国乡村医学, 2003, 10 (3) :70.

3.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 创新

[作者简介]韦怀波(1970- ),女,广西环江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党建。(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60-02

加强党员发展工作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①高职院校学生是新时期青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群体中发展党员是党建工作的主体内容。进入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不断扩大我党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的重要举措。只有深入研究其特殊性,结合党建工作基本规律,以新的视野和思维,把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放在全新的维度进行审视,才能不断创新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把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真正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特殊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深入研究自身的特殊性,探索学生党建工作的规律,不断创新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想真正创新,就必须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规律,切实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

首先,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创新背景特殊。国际上经济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我国的经济开放也伴随着思想的交互冲击,互联网带来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深刻变革,这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部分学生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抓党建工作的意识不强。一方面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成绩好,思想上不出问题,就能顺利就业,入不入党无所谓;另一方面对学生党建的职责认识不到位,既不借鉴历史,也不研究现状。对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等课题,不去思考,不去落实,工作生搬硬套,使学生党组织缺乏生机和活力。虽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到党组织中来,就不能不考虑到全球化的时代特征。

其次,部分学生政治修养不高。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导致学生缺乏理论知识, 党性观念淡薄。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生产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重实用、重技术、轻思想”的现象。学生重技能学习,轻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人文社科知识不感兴趣。在理论学习方面往往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和系统性,有的学生甚至连党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处于应付的状态。由于对理论学习的轻视和简单化,造成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在政治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不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层次复杂,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以及五年高职毕业的学生等。这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思想认识上的肤浅性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等等。由于生源的多样性,必将导致新生群体中各种思想、各种知识水平、各种修养、各种经历等方面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探寻。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紧迫性,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以党建促德育,加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进程,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再次,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够建全。一是学生党建工作的观念落后,有些人认为在校生人数和固定资产数等是硬件条件、硬指标,非抓不可,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长期工程,是软任务、软指标,可慢慢来。二是没有建立起严密有效的工作体系。一些院校建立时间不长,无论从观念上,还是从目标任务上都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安排,许多地方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工作,更谈不上机构建制。三是机制不够完善,工作创新不够,缺乏活力。各个环节不够完善,发展学生党员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自动流程。同时,对学生党员管理的后续工作跟不上,阻碍了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例如,大学生入党的考察期只有一年时间,而事实上,作为没有社会阅历,理论修养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尚需进一步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短短一年的考察结束后就匆忙入党,其考察力度显然不够。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工作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必须遵循的理论依据。将科学发展观与这项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应树立以下几种工作理念:

第一,党员质量和数量协调发展。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本着积极慎重的态度,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发展学生党员,使学生党员数量有新的突破。“数量体现主流,质量体现标准”,增加数量和提高党员质量都是科学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②新时期,党的使命、发展目标和所处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坚持质量建党的原则,要认真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理想信仰和道德意识,坚持先从思想上入党的原则,不能为了追求数量的扩张,而忽视质量的提高。应在发展一个,合格一个的基础上增加数量。

第二,从战略高度开展高职学生党建工作。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高科技人才,更离不开中层技术人员。我们党能否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可忽视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因此,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要从大局角度重新审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第三,以校园先进文化建设推动学生党建工作。一是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主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创造者以及校园和谐文化的缔造者,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扩大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三是把党建工作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强吸引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值思想活跃期,人生观处于形成阶段,需要用活泼的文化载体组织他们投入党建工作,从而加大青年学生对加入党组织的向往度。

三、以健全机构为重点,创新发展工作体制

受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体制处于一种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总体来说,这种体制还处于不健全阶段,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从健全工作体制着手,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起培养学生党员的核心力量。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发展学生党员是艰巨而严肃的政治工作,但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许多院校没有政治上坚定、业务上娴熟的专业队伍从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各高职院校应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基础上设置专门的人员和机构,从事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应给予不低于相应级别的待遇。

第二,积极培养党建工作的外围力量。以学校党委为核心,以党的基层组织为主线,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力量,以政工干部、党员干部为骨干力量,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积极支持配合,动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务政工干部队伍,营造全体党务工作者、普通党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团委都关心支持参与的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良好局面。要有效发挥学生党员在党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党员协助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联系培养人,在低年级中开展学生党员定点联系班级、宿舍和对落后学生进行传、帮、带;做助理班主任、公寓园区学生管理员、楼栋长,辅导学生管理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以转变党支部职能为重心,创新发展工作机制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作、组织工作、群众工作,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③可以说,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根基。创新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必须从转变党支部的职能开始。

第一,突出学生工作特色,建立起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党支部体系。要坚持依靠学生、为了学生、服务学生的原则,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直接发展党员与管理党员。以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为中介,间接进行党建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建构“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小组”的基层组织结构模式。同时,党建工作进一步下移,党员活动、学生党员发展等工作由院党委授权给系党总支,再由系党总支依情况适当放权给学生党支部,以学生党小组为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第一阶段。

第二,突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支部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机制。规范选苗、教育、培养、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程序,注重纵向层层把关、横向分头把关。同时设立入党联系人、入党民主评议、入党面试答辩、入党前公示、入党后责任追究等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以及严谨系统的规章制度,有效落实、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以好的制度、好的机制、好的作风来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

第三,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赋予党支部多重角色。一是政治上启蒙者的角色。紧紧抓住一个“早”字,加速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针对高职学院学生在校时间短、发展速度慢的情况,要抓好“四早”,即从思想上早熏陶,从政治上早引导,从理论上早灌输,从培养上早着手,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努力争取高年级学生“支部建在班上”,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二是要正确处理发展党员与搞好教学的关系,将党支部的职能适当扩展到业务学习领域。不但要主动抓政治,还要把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政治角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党支部要成为联系学生就业的主力军。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党支部要从为党和人们负责的高度,应努力促进学生党员就业。

[注释]

①中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190.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6.

4.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篇四

新时期我国传统能源经济发展新思路

作者:宋丽媛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10-000-0

2摘 要 2012年十月份召开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确保我国能源安全,这关乎到国家的安危以及持久健康发展。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能源为其发展提供了能力支撑和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我国传统能源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的“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单向线性能源经济模式导致出现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不协调的后果。新时期,国家提出了建立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畅想,本文将以当前煤炭经济为例,分析在当前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传统能源经济的瓶颈现状,分析其背后深层原因,为确保我国传统能源经济焕发活力提出实际性对策。

关键词 传统能源经济 煤炭 新思路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一直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能源支撑和基础,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体的一次能源结构将会长时间存在。在我国煤炭作为三大能源之一,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资料,与火电、建材、冶金和化工等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煤炭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据2011年数据显示,中国煤炭生产总量为32.40亿吨占全球总量的48.2%,而相应的消费总量为1713.5百万吨油当量占到世界消费总量的48.3%。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煤炭产业以及煤炭先关产业占据着重要比重。煤炭采选业是我国当前煤炭产业的上游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它下设的细分行业主要有无烟煤开采与洗选、烟煤开采与洗选、褐煤开采与洗选以及其他原煤的开采与洗选。而与其相关联的下游产业有电力、冶金、建材以及化工等四个重要的行业。而就是因为这四大类下游产业消耗了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88.7%。

一、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无容置疑,中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传统的单向线性经济模式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初。传统能源的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低产出的产业特点成为制约我国传统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新时期我国提出了全面转变产业结构,对于原有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逐步淘汰原有经济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传统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很多瓶颈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将通过分析煤炭产业的现状来说明这个问题。

1、供需矛盾导致煤炭产能过剩

受后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全球经济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疲软的状态。其中,产能过剩成为各国必须面临的问题,对于煤炭行业而言产能过剩无非是对行业行成前所未有的重创。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速低于前几年水平,尤其是与煤炭相关联的产业,例如钢铁、化工等产业出现明显的增速下降。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某一商品的供过于求就会引起本身价格以及其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供需矛盾直接影响到煤炭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政策转移需产业结构调整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加深,以及我国高耗能产业一味追寻产量而忽视质量等问题使得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进入寒冬。我国在哥本哈全球环境会议上做出表态,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40%到45%,以此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家在当期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转变经济结构,努力朝新型工业化道路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要对

传统产业进行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很显然淘汰落后产业来支持新型产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在对能源结构调整以及节能环节上面的空前力度,使得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逐步下降。

3、煤炭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作为传统石化能源,属于一次性能源,又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也就是说对于煤炭能源的开采与使用会受到限制。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产期以来不能调和。摆在世人面前的问题是,煤炭能源将会枯竭,这是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此外,煤炭产业的高污染问题一直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此外,新能源的广泛使用以及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使得煤炭产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威胁。

4.技术低下使产业发展受制

在众多的煤炭上游或者下游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之间,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相对较少,这就使得煤炭产业的产品附加值非常低。很多产业大多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技术水平低、低效率、高污染等诸多问题显而易见,忽略环境承载能力,而且对于煤炭资源的依赖性极强。在新时期,煤炭产业要想实现持久发展,面临的问题非常之多。例如火电产业,它产业特点就是投资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来实现发展的,产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时常发生。

二、新时期煤炭产业发展新思路

从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尚不明朗,我国煤炭产业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性问题。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节约先行、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这对于传统能源产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总是能够激发活力和提供发展的动力,煤炭产业相关企业要以此为契机,寻找一条适合新环境下的长效发展之路。

1.转变观念,迎接挑战

市场总是时刻变化着,这就要求参与市场活动的每一个个体要尊重市场规律。首先,面临全球的产能过剩,煤炭产业的相关企业,要立足实际,放眼全球,紧紧以国际市场的形式调整国内生产状况。找准规律,避免盲目无计划的运营。因此,在经营思路上,煤炭产业企业要转变观念,树立长远思路,不能拘泥于现实条件,否则企业将面临困境。其次,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要积极响应并做出实质性的改变,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确保政策贯彻实施力度,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发展道路。

2.加大科技投入,走循环经济之路

煤炭产业是传统产业一个典型代表,它从出现之初到现在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煤炭产业的瓶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对于单项线性经济模式要进行改革,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延伸相关产业链的纵向与横向发展。当前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煤炭产业企业要着力推进落实此项政策。首先,在生产前期要做好科学规划,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规划上要紧紧遵循市场规律,遵循经济发展趋势,顺势而行,不能够以传统的理念经营和管理企业,否则企业会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被淘汰出局。

3.政府牵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优势就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计划与市场两种方式来配置资源,实践证明其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对于传统产业改革上,政府要发挥其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力度。首先,在政策制定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产业转型的政策,要兼顾多方利益,既要注重当前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此外,还应要确保政策的执行力度。其次,国家要在财政上予以支持。传统的煤炭企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或者资金密集型企业,在改革上会出现资金链的断

裂,这时国家要发挥其职能,在财政扶持上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对那些有着发展潜力的企业,而对于那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要进行引导,避免资源的浪费。

煤炭产业作为传统能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新背景下,煤炭产业企业要敢于面临挑战,并及时进行改革调整,确立新思路,找准新方法,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5.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研究 篇五

摘要:新形势新任务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面对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部署,努力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研究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我们要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把握好领导班子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努力使高校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目前我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同时还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危险。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给全党提出了警示。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对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外部环境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挑战。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必然引发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的全球化交融与碰撞。高校作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因而也就必然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首选目标。这对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冲击。

二、高校党建工作的方法

方式方法创新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活力源泉。首先,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伴随高校学分制、弹性学制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年级、班级概念逐渐淡化,以“系、班”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的管理要求。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应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社区,积极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在教师支部设置方面,由于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学校合系建院,传统的教研室被合并或撤销,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应结合学校学科重组、院系调整以及科研工作的实际,依据党员人数和利于开展活动的原则,以系、所、中心为单位组建教职工党支部,构建教学科研、管理和建设相结合的党建机制。

参考文献:

6.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篇六

各煤矿自改制以来,基本保持了原党建工作格局,党的组织健全、党组织隶属关系明确。近年来,绝大多数改制煤矿党委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安全、稳定、和谐发展。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煤矿安全工作的政治保证。

煤矿党建工作与安全工作是两个不同的课题,但二者之间仍有着必然的联系。煤矿安全工作是煤矿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安全保证,其它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而煤矿党建工作是煤矿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通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二者根本目的相同,工作方式和手段有所不同(安全侧重于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并以此来规范人的工作行为和习惯以保证安全生产。党建工作侧重于人的思想观念向好的方面转变,以影响自身行为)。但二者的最终效果都是靠人的思想和行为来体现。可以说,二者互为作用、互为条件、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共同担负着煤矿发展的重任。企业之中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的思想和行为。人是管理与被管理的主体。人的行为和习惯,直接影响着

制度的执行与落实。但任何制度只能是对人的行为习惯的约束和影响,要想使制度入心入脑,在头脑中形成自觉的意识,还得与做人的思想工作紧密联系,党建工作正具备了这样的优越性。二者的有机结

合更能体现出最佳效果。

近年来,我阳煤集团在大力开展和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党建工作的有效活动,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途径。如针对工作实践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屡禁不止现象,适时推出了“管理人员入井抓„三违‟规定”和“领导干部入井跟班带班制度”,有效地遏制了“三违”现象,特别使基层区队中重生产、轻安全、只顾眼前利益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违章指挥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违章、无不文明现象、无事故”等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安全生产,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思想潜能,带动广大职工自觉履行职责和遵守制度,自觉规范行为和习惯,促进煤矿安全平稳发展,促进安全管理程序顺畅、和谐,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政治保证。

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以党建工作为基础。

煤矿企业能否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党建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用文化管理企业成为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和追求。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使企业安全文化彰显出独特优势,还必须依靠党建工作引领和指导企业安全文化,为企业安全文化提供组织保证。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继承和发扬

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党的先进性作用,用党的纪律和“三个代表”要求来指导实践,依靠广大职工来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它有赖于全体职工的共同愿景,通过企业价值来实现个人价值,也就是个人与团队之间的相互依托、不断实践、实现价值的过程。我矿党政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党员队伍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力量。这是因为党员不仅是一种荣誉称号,更是一种先进标志,其骨干和带头作用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够带动和促进广大职工努力工作、昂扬向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团队精神力量,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市场主动权上更能体现出实力和潜力。所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指导,才能在长期的持久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

三、几点思考:

煤矿党建工作通过融入煤矿安全文化工作才能发挥其更大作用。那么在指导安全工作实践中如何找准切入点和关键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丰富党建工作内容,理清党建工作思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首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执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各级班子建设,提升执行力。煤矿党建工作能否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关键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关键在于能否参与和指导安全生产实践,关键在于其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效果是否明显。所以,要坚持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

决策不能变,这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要准确把握方向,要坚持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同时要特别重视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因为安全工作容不得丝毫虚假,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才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才是保证党建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作用发挥的有效手段。

其次,创新工作理念,灵活工作方法,开拓党建工作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新思路。坚持围绕安全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保安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层次之中。用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效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果,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把企业党建工作目标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融合在一起,同布置、同安排、同考核。同时关心职工切身利益,体现出党组织大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使党建工作深入人心。

7.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篇七

1 幼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 幼儿教育都处于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虽然社会上不断地的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但往往都表现在口头上, 缺乏具体的行动。再加之幼儿教育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发展。目前在幼儿教育工作中, 缺乏专业的幼儿教师, 部分幼儿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较低, 不能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工作;在社会发展快速发展过程中, 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针对时代背景的不同而进行改进, 这对教学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幼儿教育机构由于管理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这就导致幼儿教育办学较为混乱, 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另外当前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无论是教育设备的更新还是教师队伍建设都由于经费缺乏而无法进一步实施。这些现象在边远地区的农村表现得更为严重。所以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新形势下, 需要各部门有效地协调和配合, 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工作, 积极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2 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2.1 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教育在民族振兴及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将教育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 希望通过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 加快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事业的发展, 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特别是在幼儿教育时期, 更需要具有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 抓好幼儿教育, 为国家的发展培育合格的人才。幼儿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 需要各级政府对其工作环境和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 同时也能够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才;其次, 做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 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平台和创造更多的机会, 更好地提高幼儿教师整体队伍的素质, 丰富其专业的知识, 以便于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 不拘一格、有个性的, 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 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 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性的活动, 促进其发展。因此, 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一线的教师, 都需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以全面性、启蒙性和保教相结合为指导原则, 更好地把握不同年龄幼儿心理、生理的特点, 与时俱进地转变工作作风, 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尤其是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引导幼儿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同时, 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通过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开辟家长园地、制作家园联系卡、观摩教学活动、离园时谈话以及在各幼儿园主页中开辟幼儿识字专题网站等形式, 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使其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2.3 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机构管理

在我国现阶段, 幼儿阶段的教育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 而且对于兴办幼儿教育机构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 管理措施也不到位。于是, 出现了不只是幼儿园“虐童事件”, 甚至是孩子在幼儿园中生命都出现了意外。在扼腕痛惜的同时, 我们必须要亡羊补牢, 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大力监控, 不仅要对现有的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 对于未来准备要兴办的幼儿教育机构更是要提高门槛, 确保幼儿教育机构规范化发展。平时, 各地教育主管机构还要加强对辖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检查, 包括防火、防水、防盗、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深化幼师师德建设, 加强保育、保健人员岗位培训, 完善考核机制, 着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2.4 保证幼儿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

开展幼儿教育, 尤其是开展良好的幼儿教育, 离不开持续而稳定的经费投入, 这是幼儿教育中师资队伍发展、教学条件改善的基础。为此, 各地要千方百计地将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落实到位, 并且要保障经费的稳定投入和逐年增长, 为教职工工资足额发放及幼儿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一方面, 要加强对公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 对于符合规定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 也要给予相应的经费扶持, 加快普惠园的建设速度, 适当扩大“以奖代补”范围。同时, 在政策规定和可监督、可控制的范围内, 多渠道筹措资金, 鼓励社会资本也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机构的兴办和发展事业中来, 促进多种类、多形式学前教育机构相互促进的局面, 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3 结语

幼儿作为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 各级部门及全社会都对幼儿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同时幼儿教育又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这就更需要加强幼儿教育。但在当前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 所以对于兴办幼儿教育机构的标准和监督条件也会存在着差异性, 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从多方向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虑, 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及可行性的幼儿教育机构发展模式, 同时还需要加快工作思路和观念的改变, 以便于能够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幼儿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会为未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带来较大的影响。幼儿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人, 所以重视幼儿教育工作, 使其在幼年时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必将为我国未来的建设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人才。文中分析了幼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并进一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工作,问题,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龚顺梅.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8.

[2]刘红.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9) :173.

8.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篇八

1.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盘活流通、互利互惠、促进发展为目的,是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施行后才规范进入农村的新事物。据统计,截至目前铜山区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065个,成员达20万人,团体成员数346个。市级示范社已达140个,建立党支部的合作社17个,专业联合社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以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农产品、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和从事农产品的加工等方式为社员服务,已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员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产业分布看,大多分布在第一产业,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合作社有430个,占总数的40%;从事养殖业的合作社有372个,占总数的35%;农机合作社有51个, 占总数的5%;从事运销、加工、仓储、信息技术服务的有212个,占总数的20%。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2.1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出生的产物,刚刚才发展几年,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种养大户牵头组建注册成立,整体规模不大,合作社带动农民人均不足200人,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多则上千人,少的才5人,带动农民极不平衡,造成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对农民带动不明显。多数专业合作社资金都是通过自筹解决,在引进新产品发展项目上资金不足,从客观上制约了合作社运营活动的发展和壮大。

2.2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益差

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实体不强,注册资金少,影响了合作社效益发展,合作社平均销售产值才100多万元。大多合作社仅停留在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等表面现象,而真正能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效益的确很少。

2.3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规范

全区多数合作社是由种养大户带头注册成立,除省市优秀合作社及龙头专业合作社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其他还是依靠其家族势力和亲属关系进行管理,有名无实,体制不畅通,内部控制机制簿弱,管理落后。对合作社二次分配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社功能的发挥,错伤了成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竞争。

2.4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人

目前合作社发展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带头人很少。其合作社管理者、出资成员愿意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也很少,合作社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发展瓶颈。

3.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如何适应新时期、新形式发展需要;如何引导农民快速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采取以下措施:

3.1明确合作社发展的基本原则,推动政策顺利落实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优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思路,使其成为农民与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地方党委和政府也专门制定了鼓励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明确了有关税费减免、绿色通道、农资供应、用地、用电、注册登记等方面的扶持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按规定的程序申报,经评审合格的项目可优先纳入扶持范围统筹予以安排。

3.2典型示范,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

通过发挥龙头专业合作社的示范作用,带动中、小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要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第一,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内部责任制度并严格遵循,以实现合作社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主要是发挥监事会和成员的作用,采取财务监督和账务公开等方式,监督管理人员的行为。第三,统一利益分配机制。只有通过把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和盈余返还的程序制度规范,才能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

3.3开通政府绿色通道,构建良好服务平台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网站,实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网,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平台。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采收、加工、分级、贮藏、运输。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申报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树立品牌意识,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维护其经济利益。

3.4大力开展专业合作社业务培训

各级主管部门要制定培训规划,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要求,建立业务培训制度。通过培训教育,使各级业务指导骨干熟悉合作理论、合作政策和合作实践,提高正确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工作的水平,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增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参与研究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要主动搞好有关方面的协调和配合,督促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形成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合力。

3.5鼓励发展联合社,培育优秀农村经济人

上一篇:中小学继续教育总结下一篇:京东电子商务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