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读后感(精选11篇)
1.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读后感 篇一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
曾经读过一些关于教育的书,感觉空洞理论较多,实际操作性不强。但是当我把《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这本书读完时,我看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感受到了“奇迹”二字的含义。与其说罗恩创造了教育的奇迹,还不如说罗恩用他的教育激情点燃了他身边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也点燃了我心中的教学热情。
阅读的过程确实感觉非常奇特,仿佛跟随着作者来到克拉克学校,一点一滴地感受着学校在教育体制及教育理念上令人震撼的举止。是的,“震撼”二字是唯一能准确地表达我的感受的词语,因为在克拉克学校,看不到任何体制化的刻板教条的框框,相反,所有校方及老师的出发点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激发他们的潜能,平等、尊重及信任这样的元素如此自然地流动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克拉克学校最最与众不同的便是他们风格各异的活动,他们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孩子参加许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比如帮助困难的家庭布置一个新家;由航空公司赞助孩子们出游;在学校里设置一堵回忆墙,留下孩子的精彩瞬间;别出心裁的分院开学典礼;为了迎合年轻学生的爱好而在卫生间上贴满整堵墙的明星海报,以及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珍贵的回忆而定期设置的既疯狂又奇妙的各类穿越时空主题活动。所有这些活动,他们都会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热情和诚意争取赞助,不需要花费学生任何费用。孩子们既能在这类活动中得到不少的快乐,又能学习到许多有益的技能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克拉克学校还会教授孩子们很多与知识无关,但却非常重要的与人相处之道,比如真诚地为同学鼓掌,用充满热情的鼓励带给
他人信心与勇气;比如当别人回答不上问题时,耐心地等待而非抢答。当然,克拉克老师并非是万能机器人,他也有疲累到不想说话的时候,但是,即使再累,只要一站到讲台上,即使只有四五个小时睡眠时间的他,依然能自欺欺人地用一句“大家早上好!我们开始新的一天吧!”迅速点燃全班同学的热情。
就像他所说“有时候,重要的并不是我们内心的感受,而是我们如何表现,只要你表现出一种情绪,它通常也会转化成为你内心的感受。”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教育,或许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的缘故,教育所关注的重点却放在了根本无法代表个人能力的分数上。孩子们的最宝贵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学习热情却就这样一天天地丧失甚至被扼杀。而我们教师在疲于应付各类检查和上交各种资料的同时,对学生、对工作也失去了激情和创造性。我们真的该好好思索,我们要带给学生些什么,仅仅是分数吗?我想,不是的。也许,我们更应该教给学生走向社会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目标,为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努力。
克拉克能够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走进孩子们心中,靠的不仅仅是广博的知识,有趣的讲课方式和高明的手段,而是他对孩子们的古怪刁钻与非难的宽容之心,是他将孩子们坚硬和冷漠的外壳渐渐融化的真诚之心,是他对孩子们点点滴滴的呵护与关爱,而他真正让孩子们为之折服的是他掩饰不住、伪装不来的伟大的闪耀着智慧之光的人格魅力,要知道知识和智慧是不能划等号的。我们应该和孩子们建立的是彼此平等、互相尊重、亦师亦友的关系。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好的教育其实没有国界。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像罗恩那样与身边的孩子一起创造奇迹。
2.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读后感 篇二
看过好莱坞影片《热血教师》的人,大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情节:课堂上,30罐牛奶放在桌子上。罗恩老师跟学生约定,如果学生能集中15秒钟精力听他讲课,他就喝下一罐。于是,有学生开始计时,时间到了就喝。学生们专心地看着他,喝到第14罐时,他看上去要吐了。他这样折磨自己,只是因为在他当时的班里,33个学生个个调皮捣蛋,没有人听他讲课。从那天起,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他说:“为了学生,我愿意这样去做。”
以罗恩·克拉克为原型的电影《热血教师》,讲述的是他在纽约哈莱姆区学校的执教经历。该片获得2007年金球奖、艾美奖等多项国际大獎提名。“是的,那些都是我曾经遇到的事情。”他说。
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就业机会,揣着上大学时打零工赚的600美元,买了去英国伦敦的单程票,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游历。如果不是因为意外的食物中毒回到家乡北卡罗莱纳州,他说:“我也许会成为一名摄影师。”
回到家乡后,母亲告诉他,当地学校五年级的一个班缺一位老师,劝他去跟校长谈谈。本来他只是为应付母亲才答应去看看,但当他看到混乱不堪的教室里,纸屑被调皮的孩子扔得满天飞、代课教师手忙脚乱的情形时,一个男孩问:“你是我们的新老师吗?”他听到自己的声音说:“我想是的。”
富有冒险精神的罗恩凭着直觉教这些10岁的孩子。他把枯燥的历史知识编成歌词,用RAP的曲调唱出来。“就像这样。”他边打着响指,边手舞足蹈地对着我的采访机唱了起来。“其实只有15秒的时间,但就是这15秒,让整个一堂课充满了活力,学生发现这很酷,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学。”可以想象,习惯了教师喋喋不休枯燥讲述的孩子们何等兴奋。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罗恩曾经在1000个学生中对此进行调查。在智慧、创造性、快乐这几个备选项中,大多数学生选择的都是快乐。他因此了解到,一个快乐而充满激情的课堂对学生是多么重要。
上课时,他有时候会站在课桌上,有时候会用奇怪的穿着打扮吸引学生的注意,总之,他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课程变得有意思,他以此来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他说:“但是开始时,一些老教师并不认可我的教育方法,所以我关上教室门,不让任何人知道我在干什么”。学期末,他教的班级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他也成为8所小学中成绩最好的教师。
美国有句谚语:“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是你却无法让它喝水。”罗恩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他只是做了那个用关爱与激情点燃学生学习欲望的人。
“恰当的行为举止与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倒过蜜糖的人都知道,它流得很慢,在瓶口磨磨蹭蹭、犹豫不前,好像是在饼干上舒展身体,每一个动作都慵懒无比。小时候,我只要动作有一点儿慢,就一定会听到奶奶说起那句她总爱挂在嘴边的‘格言’:‘你像蜜糖一样慢悠悠的。’”罗恩在《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中是这样开始讲述的。而这本书的英文原名《The End Of Molasses Classes》直译就是“蜜糖班的终结”。他想表达的可能是美国学校传统课堂呈现的一种枯燥、低效、令学生昏昏欲睡的状态,而这也是他初做教师就想改变的。
在家乡北卡罗莱纳州当老师的5年,对于罗恩来说是重要的5年。他说:“那段教师生涯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明白,按过去的模式教,是没有意义的。”他因此而定下了自己做教师的3条目标:一是要教出学业上优秀的学生;二是教会学生做人;三是创造充满激情的课堂。
“小时候有个亲戚去世了,我就哭啊哭,祈祷他能回来。我的叔叔告诉我,人死了不会回来,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好好地过你的一生吧。”这位叔叔的忠告成了罗恩的人生信条。
2000年,他从电视节目中看到,纽约的哈莱姆区有一所学校,那里暴力横生,教室拥挤不堪,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也低到不能再低。此时,一个新的想法在他的心里萌芽,并驱使他在那年夏天搬到了纽约市,开始在东哈莱姆区任教。“我在那儿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也取得了一些成功,这一切都在后来的那部电影中得以重现。”那一年,他被授予“美国年度教师”奖,并荣幸地上了“奥普拉脱口秀”节目。
“在电视上看到那所学校的状况,就想去改变。”罗恩认为,自己的这种选择和他最初选择做教师一样,是听从内心的召唤。
罗恩因帮助困难重重的学生树立自信、提高成绩而成为全国闻名的教师。除了永远激情四射、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之外,他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给学生定下的“55条班规”。
与人交流,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尊重别人的发言与想法;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55条班规”集礼仪修养、纪律守则和做人原则于一体,也代表了罗恩对学生寄予的55个期望。
他说:“恰当的行为举止与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他不厌其烦地制定这些规则,有了这些规则,学生不再只关心自己的目标,而使班级有了家的氛围。他认为,只有当孩子们变成了一家人,大家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真正的学习才会在教室里发生。
“你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越明确,收到的效果就越好。”罗恩坚持认为,确切地知道在特定的情景下该如何做,这是学生所需要的。这也许就是《55条班规》成为畅销书的原因。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不留遗憾的生活而努力。”
《55条班规》出版后,排名上升到亚马逊网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哈利·波特》。罗恩马上意识到,这本书的稿费可以帮助他建一所不同寻常的学校,而这正是他心怀多年的梦想。这将是一所充满创新意识的学校,拥有一群富于热情的教师,他们渴望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教育孩子。
正如他所憧憬的,在他与志同道合者的努力下,奠基于亚特兰大一座废弃厂房的克拉克学校展现在社区居民面前,并迎来了学校的第一批学生。
这些学生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他们缺乏学习信心和动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来没去过佐治亚州之外的地方旅行。“几年后,在他们的八年级毕业典礼之夜,孩子们得到了将近100万美元的奖学金,超过90%的孩子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获得了两位数的奖励。那一晚,学生们回顾了他们在克拉克学校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游历各地的经历。”说起这些,罗恩难掩自豪之情。
让學生了解不同文化、不同种族,让他们成为世界公民。这是罗恩带学生去各地旅游的初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不留遗憾的生活而努力。”罗恩认为自己作为教师的意义就在于给学生带来改变,给他们带来激动人心的时刻。他拿起手机翻照片,然后指着一个画面告诉我,昨天是马修(与罗恩一起来访中国的12岁学生)的生日,大家给他庆祝,并开心地抹了他一脸奶油,罗恩说:“这让马修有了个与众不同的时刻。”
“我们无法为某个时刻标价。一生中,我们有很多一笔带过的过去,但有一些特别的事情却让我们永世难忘。”在带五年级学生去纽约旅行时,他和学校的老师们就想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这样的“特别时刻”——让孩子们的照片出现在时代广场的电子广告牌上。经过一番联系之后,松下公司终于接受了他们的请求。那晚,他将学生集合到时代广场,约定的11点30分快到的时候,他对学生们说:“孩子们,正如你们所知,在这一年里,我们都在说我们认为你们的未来会像这些灯光一样明亮,而你们的潜力也如这些高楼大厦一般巨大。我们认为你们所有的人都精彩绝伦,对你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无比在意。”此时,孩子们的大幅照片依次在大屏幕上出现,孩子们兴奋地尖叫起来。
“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为每件事做好准备,去追求生命中的美好。”罗恩不仅用语言更用行动在告诉学生这个道理。
“我喜欢唱RAP,这是我的方式,但并不是说每个老师都要学我的方式。”他在书中也强调,作为教师,爱学生、关注学生才是最重要的。问他有几个孩子,没有孩子的罗恩回答:“我有上千个孩子。”他给学生父母般的关怀,朋友般的理解,更有教师的严格。
他认为,对家长和父母来说,如果想和孩子更亲近些,就应该能和孩子们谈论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他刚当老师时,学生喜欢看《鸡皮疙瘩丛书》,他说:“对我来说,读这套书是我最不想做的事。”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把书看完了,并兴致勃勃地和学生交流。
罗恩希望克拉克学校为全美乃至世界教育提供一份范本,如今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全世界教师的进修“圣地”。迄今为止,已有来自33个国家和美国45个州的1.4名访问者造访学校。除了教学方面的收获,最令参观者惊异的是,位于克拉克学校中央的一座两层楼高、电光蓝色巨型管状滑道。来访者从上面滑下来后,会得到一枚写有“滑道认证”的勋章。
罗恩说:“这个非同寻常的滑道宣告着我们的使命——与众不同,无所畏惧。”
3.《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 篇三
对克拉克的最初印象觉得他是一位幽默、风趣,有点神经质的老师。但看完他的故事后,我看到了这位外表普通的教师身上的光环,他开启了孩子们对未来封闭的心,使他们不再懦弱,不再气馁,不再“沉沦”,而是敢于在别人否定的眼光与评价中开始拥有梦想,敢于冒险,去追逐自己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
他教过的学生中很多走入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成为社会精英。他们中有阿莉兹 •比尔——哈佛高材生,白宫实习生,一个险些被埋没的国际政治人才,威利——震惊了美国广播公司记者的小小演说家。这不是偶然,不是优秀的学生成就了伟大的罗恩老师,而是罗恩老师大刀阔斧,天马行空的教育理念成就了这些杰出的学生。虽然他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可能在中国的十年内,五十年内,甚至百年内也未必会实现,但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模一样的照抄模式,美国的文化和中国有着天然之别,孩子们的观念,家长的观念,还有专家学者在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影响下要马上改变那是不可能的事实,但我们需要的是那些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罗恩老师的很多行为方法都是我们需要借鉴并加以消化为我所用的。
在现今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恰恰缺少的就是这些,真如罗恩在书中写到“现在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正如蜂蜜一样,在瓶口磨磨唧唧,犹豫目前”,的确,现在走到我们每个校园内,很多学校很多班级都存在着这样的现状,老师们单调的讲课,学生们在下面趴着睡觉,或者开着小差,即使功课简单至极,也没有互动,没有生气,也没有激情。对于这些,的确,我们的教育不应一成不变,不应向几千年前孔老夫子这样传道授业了。我们需要的是改变。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拙见
一学校迫切需要小班化教育
在计划生育的影响下,中国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高峰基本已经到达,之前的各个学校的扩招扩容已经基本趋于稳定,在这些前提下,学生的生源只会随之减少,势必很多学校会出现生源紧张的局面。打破这
种局面的不是恶性的去招揽生源,而是精简班级。现在从小学到高中,每个班平均人数基本上是五十人左右,更多的有至六十,甚至七十,这样超编的班级,作为教师先从认识名字也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更何况了解每个学生。在一学年的教育中,要找每个学生了解情况,因人而异的教学更是难上加难,而每个班的重任都在班主任身上,老师也是凡人,也有家庭孩子,试想让他一人在一年内把五十个几个人的全部学习生活,兴趣爱好了如指掌,那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尽力,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觉得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 对赏识教育必须慎行
现在社会上特推崇赏识教育,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以表扬为主,不应批评,打骂学生,特别是体罚学生。现在教育部门的文件一改再改,禁止学校体罚学生,其中罚站,批评也在其中,除此之外,就是学校责任的认定,只要是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学校就是全责,现在媒体时代的盛行,而学生也往往是被视为弱势群体而出现,重重的政策和现状,让现在的老师想管不敢管。因为从小的赏识教育,让现在的还是就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挫折。因为在学校犯错,不用受到惩罚,他们在学校肆无忌惮,目无法纪,不会尊师重道。因为媒体的帮衬,个别学生歪曲事实,但最终都是学校的妥协。在这样的风气盛行之下,师非师,生非生,尊师重道,荡然无存。
罗恩老师说:不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曲奇饼干的。也就是说不是没个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要表扬的。人在逆境中得以成长,中国的孩子就是生活太顺,父母包办的太多,才导致现在自我的个性,给教师在教育上带来诸多的不变和困惑。
三 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中国,家庭观念一直是深入人心的。中国的大部分父母都是不迟辛劳的。操办着孩子的一切,选择好的学校,好的专业,找好的伴侣等等,殊不知,这一切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一生中,没有一个会比自己的父母更重要的,所以父母不应该是孩子的操纵子,而是引导和模仿者,所以在教育学生时,父母和老师必须合作,而不是单独行动。比如一个整天赌
博的家庭,给孩子的影响就是不用读书,赌博能带来乐趣和金钱,可以不劳而获。或者整天吵架的家庭,或者以悲观的厌世的家庭无疑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除此,家长得配合学校的教育,比如被学校没收的手机还给家长后,不过一会,手机又回到了学生收到;比如请假,学生不想上学,家长就会以生病为由蒙混过关;早上迟到家长我会说是自己没及时叫醒或者说是送的时候迟到等等,这些本来都是很好的教育机会,但家长都成了帮凶,久而久之,孩子们的不良习惯和不诚实就这样养成了。
如果家长和老师之间彼此鼓励,彼此沟通,那么就能够营造一种有利于孩子们成长的氛围,而且这种氛围带来的影响将极为深远。
4.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窦旭升 篇四
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后感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感慨颇深,这是一本对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的好书。罗恩推到了东西方教育之间无形的墙,建立一种全新的,世界性的教育理念。他通过大量的与学生之间的故事传递着好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看着封面上“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那一行字,我思索着:诚然,没有激情的生活,日子是平淡的;没有激情的干劲,事业是平庸的„„干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激情,演员有了激情,才会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练;学生有了激情,才会有“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的勤学;对于教师来说,也需要有激情,只有充满激情干工作,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才能更好地“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
用什么点燃激情?罗恩告诉我们的很多,需要慢慢体味。“人要去追求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敢于做梦,敢于冒险。”这是罗恩告诉孩子们的话,也是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渴望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的爱戴,学生的尊重,最终获得教师的尊严。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因材施教、坚忍不拔、聪明机智,富有爱心,点燃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成就我们的教育梦想吧!
5.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篇五
钱琪敏
一位轰动全球的老师,一个令全世界孩子和家长都梦寐以求的学校,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怎样的一所学校?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开始了“奇迹教育”之旅。
罗恩·克拉克,一个希望离开沙土路去外面冒险,梦想游历各国的浪人却意外进入学校做了一名代课老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创办学校,竭尽所能地靠着自己的真诚打动周遭的人,将一个破旧的厂房一点点变成一所充满创新意识,拥有着一群充满热情的教师的学校,他们渴望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教育孩子。
全书是由一个个的小故事编合而成,也是一个个教育方式的经验总结。
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别做直升机家长,你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一文。文章提到了一位庇护孩子抄袭作业的家长在孩子已经承认错误的情况下仍然为自己的儿子辩护,并且希望老师能够不惩罚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位放纵孩子,想为孩子扫除人生中一切障碍的良苦用心的母亲。一般情况下老师碰到这种家长很多时候会妥协,即使原先准备好了一大堆的教育甚至惩罚,想好好的对学生进行“改造”,但基于家长的不配合,甚至于无理,许多老师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为难自己为自己徒增麻烦,也就默默地收回自己的改造。但罗恩老师却不甘心被屈服,即使不被家长理解甚至
被家长埋怨,他要告诉孩子,他的自尊可以比任何东西级别都高。不管级别再高的东西,如果不是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都一文不值。为什么他在这种情况下会如此固执地坚持惩罚呢?这是因为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原则十分重要,他不想让年轻人在他的一生里,总是期望每次他们碰到麻烦时,父母都会来保护他们。父母们,有时候你们真的有需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惩罚,这会给他们一些教训,帮助他们培养性格。如果你们总是来营救他们,孩子们就会认为他们能够逃脱任何麻烦,因为他们的父母会来救他们,这是多么可怕的想法啊!
《让死气沉沉的学生“复活”》一文中罗恩老师提到当遇到死气沉沉的学生时,老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活力来让他们“复活”,因为他认为如果希望学生集中注意力、兴奋和激动,那么老师自己就需要表现出同样的情绪。反观自己的课堂,在教学中也会碰到一些死气沉沉相对沉默的学生,即使老师在讲台上如何的手舞足蹈,口沫横飞,他们仍然特立独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时候不但没能带动那些文静的学生,反而还让一些活跃份子更加的肆无忌惮,所以很多时候我为了顺利进行课堂内容更多的会选择本本分分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如何权衡利弊关系或者是如何把握课堂激情度的问题是我一直在斟酌的一个问题。
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让我身临其境的做了一回罗恩老师的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的一名普通教师,对于罗恩老师碰到的种种问题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但对比想想我们的解决方法和他的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这让我深受启发。当然书
6.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有感 篇六
一本可以点燃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四溢的畅销书;一本足以给我们教师以优秀的榜样的必读之书;一本足以给千千万万无视教育的家长一记警钟。
每当读此书,会让我沉浸于文字与图画的唯美之中,更敬佩于罗恩老师的创意教学之中,犹如亲身体验此事。阅读此书处处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睿智的气息。使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用心去倾听,用心去包容,让教育成为爱,成为希望,成为奇迹。
有些孩子需要你更多的耐心――作者在此提及家长也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有些孩子确实需要比别人更多一些时间来发挥才能。我也希望家长能与老师聊聊自己的孩子,也想家长能多陪陪孩子,能让孩子听到家长的鼓舞和赞美声。书中提到马修母亲的来信,这位母亲之前对孩子也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吼叫、嚷嚷以及责怪抱怨,最后使得他的孩子变得更加沮丧,到后来当他遇到绝望的时候先冷静自己,然后带上满心的耐心去倾听孩子,去鼓励和支持孩子,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做到,这样孩子们就会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加自信。
倾听,这也是每个孩子所期待的,有些家长却不懂得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忽略了什么是孩子们真正的需要。作者强调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父母的陪伴,这样亲子关系就会更密切。读此处,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班上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不也是这样?王选是五年级转入的外来民工子弟的孩子,记得第一次见他,低着头眼睛不敢正视我,拘谨又带有几分自卑,看着让人很心疼。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在是个贪玩但又机灵的孩子。小时候在奶奶身边长大,读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由于顽皮,在家里常受父母的挨骂,甚至挨打。每次与他父母通话,在电话里她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的不听话,从来没有听她夸过自己的孩子。记得那次跟着学生去租住的房子见着了他的父母,妈妈还带这一个7个月大的女儿,一见我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诉说这孩子的不是,说着他要什么给买什么就还是不懂事,还拿出一件衣服给我看后背有一个三角形的洞:一件六七百的衣服穿到学校回家就成这样,于是孩子又是一顿毒打,手背上还挂着几道鲜红的伤痕。得知双休日父母上班这学生还要带7个月大的妹妹,让我很震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本该属于他的无忧的童年在哪里?父母有没有去真正聆听孩子的心声,虽说家长瞒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却不懂孩子的心。于是我一五一十的对她说了一番话,分析了她的情况,让她改变以前那种教育方式,少责骂,多称赞,少动手,多倾听。后来有次遇见他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变了,如今能及时完成作业,变的懂事了。是的,王选在学校的行为表现也大有转变,成绩也不断在提升。孩子得到了父母的称赞,增加了其自信心。因此家长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使得亲子关系就会更加密切!
教师何尝不是要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教师要用心去聆听孩子们眼中的老师。记得有一次放学在走廊里陈军航(这孩子班级学习成绩善可,平时的行为表现不佳,也常受我批评)跟我聊他说:“我是跟他最聊得来的语文老师,因为以前的老师总是罚他抄课文不喜欢,但是他说我有时候很凶……”于是我一直在思考我哪些方面让他觉得我凶呢,我应该如何走进他的内心呢?后来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这个孩子从小跟奶奶长大,也没少挨奶奶的责骂,父母一直在国外,十几年了几乎没有几次见过自己的父母,听着就心酸。这样的家庭孩子太缺关爱了,于是他在家里的情绪也被无意识的带到学校里,上课坐姿不端正,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字迹潦草,也许在学校里的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平时我也特地关注他,有些事情也特地叫他去做,比如叫他帮我倒一杯水,然后跟他道声谢谢,看他自豪又带有害羞的表情还是蛮可爱地。后来慢慢地也许感觉被老师认可,他的行为表现改变了许多。是的,孩子的成长需要被关注,需要被认可,倾听孩子们的需要,让我们的心慢慢靠拢,彼此信任,奇迹必会出现。
7.罗恩老师读后感音美 篇七
读了《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还看了以罗恩老师的真实故事为背景改变的电影《热血教师》,深有感触。
刚开始,才看到有关此书此人的介绍时,觉得罗恩老师太神了,他怎们能做到这些呢?他是人还是神呀?带着疑问,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全书,发现罗恩老师是个散发着迷人风采,有着神奇魔力的人,在他的周围团结这一群和他一样教育者,他们能紧紧抓住学生和家长的眼球,让学生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对克拉克的最初印象觉得他是一位幽默、风趣,有点神经质的老师。但看完他的故事后,我看到了这位外表普通的教师身上的光环,他开启了孩子们对未来封闭的心,使他们不再懦弱,不再气馁,不再“沉沦”,而是敢于在别人否定的眼光与评价中开始拥有梦想,敢于冒险,去追逐自己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而在我教育教学中,恰恰缺少的就是这些。我太墨守成规,总是循规蹈矩,缺少对新事物的冒险精神。觉得做好自己本分,不要让学生出格,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就禁锢了我们学生自由发挥的创造性。我也在思考,如果他所经历的一切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怎么做。
制定班规并且随时根据情况补充班规,最重要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它们;让课堂成为充满激情的地方,提高孩子们课堂学习效率;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生活;让孩子相信自己,别摧毁他们的梦想;高期望带来不可思议的进步;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搭一座信任之桥;别给学生补考的机会,让他们明白机会只有一次;对暂时答不
出问题的学生是“救场”还是掌声鼓励;组织策划旅游,但不是单纯的游玩,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高效的学习;牺牲与家人朋友的休闲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事务和教学上„„
8.《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篇八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假期里,学校要求在假期读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书籍,写写心得,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遨游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朱永新的《教育的奇迹》一书中的教育成功经验来自教育的门外汉,给我很大的感触。所有这一切来自一个“爱”字——人世间最普通也伟大的父爱。他们用父爱使教育出现奇迹得到成功,成为教育家。我们呢?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学会在言行中思考,在反思中成长,在学习中升华。
《教育的奇迹》书中介绍了周弘用母语玩字法教女儿识字,他从来没有强迫女儿非得把这些字认会。正是这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使女儿对文字发生了兴趣,从此婷婷在书的海洋里自由地汲取知识如痴如醉。周弘带着双耳全聋的女儿走上了一条与命运抗争的路,一条充满希望但不平坦的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所著的《幼儿才能开发》正是这本书改变了周弘一生,也使女儿实现了超越,从一个聋哑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年女大学生。
胡厚培看到了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申白普利和美国职业作家奥个兹合著的《儿童世界》一书,书中阐述的观点让他深受启发,他选择了音乐刺激法。使舟舟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舟舟的早期教育中,第一次有成功的喜悦感。他便有意识地让舟舟欣赏更多的歌舞和交响曲的排练,并对舟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提示,舟舟认识了很多的乐器,懂得了很多世界名曲。这为后来舟舟当上乐队指挥起到了很大作用。书中还有很多的例子不再一一介绍,每个教育成功的经验背后都有一条不平坦的路,他们用耐心、爱心、责任心来填平这条不平坦的路,使残疾人成为有用的人才。
看了此书我被书中成功的奇迹所感动,认为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有思想的教育刊物、书籍,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这些教师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武装我们的行为,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
二是用思想陶养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9.《教育最伟大的奇迹》读后感 篇九
《教育最伟大的奇迹》读后感之一:
“赏识是欣赏、拥抱与赞美;赏识是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觉得“我能行”;赏识是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赏识是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泄气,多赞扬、少斥责;赏识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赏识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是爱,是尊重、理解、宽容前提下的爱,是包含信任和等待的爱,是和谐而平等的爱,是鼓励孩子追求成功的爱,更是陪伴孩子品尝失败的爱。”这是《教育最伟大的奇迹》中的一段文字,它深深地吸引了我。
批阅学生的作文,常常为他们所写的错别字而烦恼。但近日却批到一个令我感到挺新鲜的词“奖台”,更没想到一个组批下来竟然有三位学生写了相同的错词。奖台与讲台,同音而不同义。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所站立的是一个对他们有诱惑力的神圣的三尺讲台。或许这三个孩子曾多次来到讲台之前,满怀喜悦地从老师手中接过奖品,心中还保留着同学们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神的甜蜜,耳边还回荡着同学们送去的热烈的掌声。因此,多年来他们心中对讲台的理解便是老师表扬嘉奖他们的舞台,自然而然也将讲台写成奖台了。
提起笔将奖台圈出改正,有些于心不忍。只怕这一圈将他们美好的映象打得支离破碎。的确每一个孩子的心底都渴望成功,渴望老师的肯定。被人肯定是一种内心无法形容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又将会激励她去继续努力去获得老师的再次认可。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对我的表扬,那是因为我仿照一篇课文写了一篇较好的作文。从此,我对语文课有了兴趣,我的语文成绩不再那样糟糕。同样,我也怀念小时候老师每堂课前的表扬。尽管表扬的只是谁今天的作业全对了,谁的默写得了100分,谁的字写得很端正,但是每一次表扬,我与我的同学都期待这一串名字中能有自己。讲台上的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份期盼,一份快乐,一份甜蜜。
本学期,刚批完第一次习作,我手捧作文本进教室,宣布了获得“优”的作文得主。当我的目光与学生接触时,我看到了一张溢满兴奋的脸。我的心不由一动,作了这样的打算,以后可得多表扬表扬学生。
是到了问问自己的时候了,你曾给过学生多少成长的快乐,曾给过他们多少快乐的回忆?让“奖台”永驻在孩子们心田。
《教育最伟大的奇迹》读后感之二:
爱的教育是真诚的,也是可贵的,更是富有生命意义的。对孩子而言,真正的爱不单单是给予,更不仅仅是说教,爱是一种相互的影响,相互的欣赏,相互的宽容,相互的期待。爱需要时间培养,更需要真情付出。在爱的晴空里,倾听孩子的倾诉也是一种爱,一种包含了教育的爱。这是我在平凡朴实的工作中感悟到的生活真谛。
我们班上有个女孩儿叫小媛,和她的故事有点儿戏剧化,但却着实让我体会到了孩子的心声需要我们大人们静心地倾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更应真诚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一节班会课,我正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表扬班中的好人好事,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一小部分同学的不良表现。当我说到班中某位小干部是我最得力的小助手时,我分明看到了小媛眼中闪过一丝不服,同时她的嘴角向左撇了撇,似乎还发出了一声鄙夷的“哼”。我顿时大怒,天真的孩子怎能有这样的表情?纯洁的心灵怎能被狭隘的嫉妒“污染”?班中若长此风,那还了得?……我越想越难抑心中不满,于是当场批评了这位傲慢的女同学。她在我的义正词严下低下了头……下课铃声响起,我满意的“收拾残局”,总结陈词:我们要学人之长,真诚地欣赏他人,学习他人的优点。一番自认为得意地教育结束了。
工作的繁忙让我忘了这件事,但受了“伤害”的孩子却并没淡忘这些不快……
事发后的第三天,我在家中的信箱里发现了一封信,稚嫩的笔迹让我一下子认出它的主人就是小媛。展开信纸,仿佛开启孩子的心扉,娟秀的文字好似真诚的话语娓娓道来。女孩儿首先向我道了谦,对她那天的表情感到后悔,并保证她会改正在家中养成的“跋扈”。接下来很多的篇幅是她向我介绍她自己,说了她的梦想,谈了她的性格,还介绍了她的特长,并且表达了她很愿意成为我第二个得力助手的愿望……两页多的文字为我呈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和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读完信,我心潮起伏,甚至有些想哭的冲动:高高在上的老师们手握粉笔,在讲台前“指点江山”,大有将所有知识传授学生的豪情壮志。一旦孩子犯了错误或过失,就捶胸顿足、十恶不赦一般。但何曾想过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生命,纵然他有过错,他也有尊严;我们面对的学生仅仅是个儿童,从无知到懂事,需要经历岁月的洗礼。细细想来,我们有时候的“恨铁不成钢”真的是没有必要。
10.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读后感 篇十
《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读后感
最近比较忙,医院家里两头忙,说实话真累!回到家里倒头就能睡,但是作业还是要完成的。在医院趁着老爸输液的间隙时间,我翻阅了由罗恩.克拉克所撰写的《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在打开第一页看到内容简介后,更令我沉醉其中。就是这样的一名教师竟然能征服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还能在短暂时间内把它们调教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让我折服了,也让我为之崇拜他。接下来我就从他的两个细节中谈谈看了此书后的一些读后感吧。 细节2:用眼睛和他人沟通。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反思: 1、我会注意你的目光。 做教师的都知道,在课堂上,优等生的目光总是追随着你,而学习滞后的学生上课时,他们的目光是很难集中到教师身上或者黑板上的,常常要提醒,才能抬起头来,集中目光注意几分钟。所以我们在上课时,要试着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上课时,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孩子,用目光告诉他,用目光和他交流,同时向他表示你很在乎他上课的状态。 2、我会吸引你的目光。 学习用眼神和别人对话,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是我早就知道的,上学时老师就说过。在听取别人意见时,我是能做到的,而且不是自己强迫自己要这样做,是受潜意识支配的自然表现。但我在其他好多场合却做不到这一点,特别是在应付别人的场合,或者感觉对方很无聊时。有时我也努力集中注意力,面带微笑的将自己的目光正视对方,但我的目光却常常在中途有意无意的游离。我为什么不能始终看着别人的目光说话呢?因为累,因为我怕我的眼神中会流露出我的厌倦和敷衍的心理状态,但生活中我们确实需要时常应付一些无聊的人,谈及一些无聊的话题,听一大堆正确的废话。 突然想起我们平时找学生谈话的情景,在我们找他们谈话时,刚开始他们是能正视你的,但当你反复强调你的谈话内容,或者谈话时间比较长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常常不能继续正视你,将心比心,在学生看来,我们常常说了好多“正确的废话”,我们甚至是无聊的,所以他们在听我们讲话时,不能自始至终地坚持正视我们的目光。看来与学生的谈话时,也要注意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尽量不说正确的、大而空的、老生常谈的废话。注意谈话的重点突出,要点明确。 细节27:不许盯着正在受批评的同学看。在学校里,如果某位老师在对一名学生说话,或在教训他,不要盯着这名学生看。假如你处在麻烦中,或者遭到了批评,你一定也不想让其他人看着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切勿盯着别人。如果我正对你说话,这时有其他同学看你,你也不要生气或对别人大惊小怪的,我自会处理的。 反思:假如你处在麻烦中,或者遭到了批评,你一定也不想让其他人看着你,推己及人,孩子也是如此,人都是要面子的,当他受批评的时候,你盯着他看,是很伤他的自尊的,这会激怒他,严重的他会顶撞教师,以此挽回面子,轻的他会心怀怨恨,这样是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的。所以我在处理犯错的学生的时候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犯错较严重的请进办公室。当学生所犯的错误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会请他进办公室,进行严厉的批评,并且会实施一定的.惩罚措施,我会在班级上公开处理的结果,但是我是不会让其他同学看到或听到处理的过程的。因为如果同学们看到处理的过程,可能会想他犯这么大的错误,老师不过如此批评,看来也是黔驴技穷啊,这样反而起不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另外,因为犯错较严重的现象毕竟不多,所以因为犯错而被请进办公室的人相对就比较少,所以当他一旦因为犯错而被请进办公室时,心中一定是惴惴不安的,心中已经有了份悔意了,教育起来也要省心得多。 2、犯错较小的请到讲台前。当他们所犯的错误比较小的时候,我会将他喊到讲台前来,小声的询问犯错的原因并给以批评,同时警告他以后小心,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再犯的话,我就不客气,至于怎么个不客气,我从来都不会说明,这正如克拉克先生做说的,“我喜欢这么说,把很多时间花在实施惩罚上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可能发生什么事,会使你想减少或者延长惩罚的时间”,这时的孩子最担心的是我会大声的批评他,让他丢了面子,所以他们总能很快承认错误,并且也很少在短时间内再犯同样错误的。 当然有时为了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的时候,也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某个犯错的学生,但要注意在批评的同时要进行充分的肯定,不能言语过激,千万不能用羞辱的语言。否则适得其反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的。 总之,要向罗恩.克拉克先生一样做到55个细节,需要的是时间。虽然不能马上做到,但是从现在起只要自己尽心关注每一件小事,关注每一个细节,将小事做好,做细。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另外正如主人公所说,作为教师德我们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一句鼓励的话,一点甜美的微笑,一点热忱的关怀。
11.《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读书笔记 篇十一
身为教师,便离不开教育的主旋律,而教育的乐章,要用爱去谱写。几本书中,朱永新老师主编的一本《教育的奇迹》,让我很受感动。此书由四个篇章组成,分别是家庭教育的奇迹、教师的教育奇迹、自我教育的奇迹和学校教育的奇迹。这些奇迹的诞生都来自于一个爱字,唯有爱能化腐朽为神奇。
周弘用爱将失聪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一位令人惊叹的神童;胡厚培用爱将傻傻的儿子舟舟培养成世界唯一的指挥;荣晓鸣用爱将先天脑瘫的儿子荣博征服美国名校;名师孙维刚用爱浇灌学生心灵的成长;校长刘京海用爱鼓舞学生走向成功;再生父母李圣珍老师用爱感化学生人性的尊严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实在让人震撼,为之感动。特别是李圣珍老师的人性教育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李老师的教育理念是爱孩子,爱教育,提倡人性的高贵和尊严。在这爱的教育理念下,李老师魔术般地转化了无数的问题少年和所谓的差生。凭着一颗热忱的心和一份真诚的爱,李老师把一个个动物变成了人,她是孩子信赖的好母亲,是学生钦佩的好老师,是年轻人喜欢的大朋友。一位平凡的母亲,却被成千上万的孩子视为再生父母。这份爱是何等的温暖,何等的的神奇,何等的伟大呀!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读后感】推荐阅读:
读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心得体会07-30
《教育的55个细节》——一位美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作者:(美)罗恩07-31
老师的眼睛读后感11-06
不识字的老师读后感11-06
93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6-24
我的老师是怪物读后感09-06
我这样做老师的读后感10-17
教育笔记:老师,我是妈妈的骄傲08-16
小学英语老师的教育笔记:玩09-28
《张丽莉老师的故事》观后感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