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

2024-08-01

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精选8篇)

1.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 篇一

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逐渐成为国内外许多教学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的主题。本文以此为起点,提出将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手段引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进行问题解决教学设计、如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并形成自身的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问题解决;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6-0046-03\问题解决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活动,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常常采用训练式教学,即教师示范操作,规定学生操作内容,学生只会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操作,没有深入思考操作背后蕴含的深层次问题,学和用脱节。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并将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技术层面提升到应用层面。但在本质上,“任务”与传统的“练习题”无异,只是变得更加复杂而已。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这个课程目标来看,当前的任务驱动教学将目标仅仅局限于使学生掌握各种操作技能,而没有指向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研究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与学、学与用脱节的问题,着眼于学生问题解决,梳理、构建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适合问题解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实践中开展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国内外对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研究

教学设计的发展为问题解决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设计专家开始提出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模型,如国外专家乔纳森(Jonassen)提出了面向问题解决的设计理论,界定分析了良构问题与劣构问题的特性。问题从良构到劣构依次为:逻辑问题、算术问题、情节问题、规则运用问题、决策制定问题、故障排除问题、诊断问题、策略运用问题、个案分析问题、设计问题以及两难问题。[1]针对这些问题,乔纳森认为不同问题类型有着不同的问题解决特性,需要应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来支持学生问题求解能力的发展。

国内关于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是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的,研究多集中在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的原则、流程与模式以及策略三个方面。我们看到从不同角度所提出的原则各不相同,但我们可以通过对问题解决教学设计原则的梳理,有效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

1.“问题”的界定

对于“问题”,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种解释:①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2]②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③关键、重要之点;④事故或意外。剑桥国际英语词典的解释是“单独的个体面临一个不容易达成的目标或困难的任务时的情境;也指需要注意或处理的人或物。”[3]乔纳森认为,问题是在一定情境中,人们为满足某种需求或完成某一目标所面临的未知状态。

在认知心理学上,问题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情,但又不能立即知道做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4]换言之,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目标,达到目标的路径又不明确,即常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能适应当前情形时,问题就形成了。而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5]本研究重点关注劣构问题,偏重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2.问题解决相关理论

所谓问题求解,是指人们为处理问题情境而产生的一系列认知加工活动。问题求解,泛指有机体获得对问题情境的适当反应的过程。在加涅的学习分类中,将问题解决视为人类学习的最高形式。[6]

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思想将问题解决视为知识获得的途径,而问题解决最早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主题。因此,在理解和设计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之前,有必要先认识和了解心理学领域关于问题解决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7]问题解决包含三个基本特征:第一,问题解决是一种思维活动,其中一定有认知成份的参与;第二,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指向性,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第三,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操作,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步骤。

上述三点主要是问题解决的内部心理活动所体现的特征。事实上,从问题解决的整体过程来看,另外还有一个特征,即问题解决最终要通过一系列的外化技能:例如说、写、画、演等加以表达而实现。[8]

根据文献检索,目前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研究资料极为有限,在学段上,只是部分初中、高中有相关研究;而在学科上,只有数学、化学等学科有相关研究。因此,我们也希望借助本研究的开展,积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指导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信息素养涉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9]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中,侧重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根据需要与创意获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主题,并通过交流分享,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

研究目标和内容

教学设计相关理论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本研究聚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将教学设计的目标及相关研究内容确定为:(1)问题设计――什么样的课堂内容适合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呈现怎样的问题解决过程。(3)问题反思――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否获得提升。

研究实例与反思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教学,学生在掌握技术手段的同时,能够经历“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去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例如,在设计《我的CDI――小创客实现梦想》(CDI为Creative Derivative Integration的缩写)教学内容时,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设计思维,我们将FUN秀平台(腾讯儿童个性DIY专属电子作品平台)引入信息技术教学,将学习成果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将设计思维作为着力研究的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创客学习打下基础。

FUN秀能将课上的个性化学习成果线上提交,线下整合出版资源,将学生DIY作品“衍生”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将自己的创意作品变成真实的存在,实现孩子的梦想。它还将课内课外进行连接,将创意与成果进行对接。

导入环节:唤起需求

教师用明信片引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进入FUN秀平台,欣赏几个FUN作品,并提出问题:这些作品与以往的成果有哪些不同?唤醒学生已有经验。

教师问题直接指向学生思考方向,他们很快发现:应用工具不同,保存位置不同,更便于网上分享,还可以制成实物。学生潜在思考的问题是:我要设计什么?怎样设计?进而产生自主创作的需求,使得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有了真实的学习需求。

环节一:认识FUN秀

教师带领学生认识FUN秀平台,学习制作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选择作品的类别,结合现有素材,开展设计需求分析。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素材适合设计什么样的作品?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内容选择和方法选择上――长文章适合做成微小说形式,单张图片可以做贺卡,多张照片适合做相册,还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微漫画模板创意微漫画……形成根据素材进行类别选择,根据类别选择制作模板的思维方式。

环节二:创意设计

学生根据初步的设计思路,进行实际制作。他们选定类别(照片、绘画、文字),选择合适的板块(相册、卡片、微漫画、微小说等),自主创意个性化学习成果,并上传保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知制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促使学生梳理问题,分析问题类别,思考解决问题方案,尝试解决问题。如:素材问题(要对素材进行前期调整)、设计初衷与模板技术冲突问题(需要调整设计)、开放性与安全性问题(需要选择公开的范围)……学生在尝试探索中发现问题,调整自己的设计初衷,让DIY的作品更具个性,更便于传播。

环节三:保存作品并发布,分享制作心得

借助FUN秀平台,既可以制作生成学习成果,又便于网上分享交流,让学生的创作更有实际意义,相互欣赏借鉴。同时引发学生进一步生成作品实物的欲望,进一步生成将创意衍生为成果实物的需求。

通过上述教学环节不难发现,《我的CDI――小创客实现梦想》的教学设计中重点关注了问题设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很大比例的涉及作品制作的内容,但往往学生作品没有应用价值,因此选择FUN平台,让学生DIY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让其能转化成真实的贺卡、相册和漫画书,让学生的课堂生成变得有价值。

对于作品创作教学,我们以往只关注技术学习,目的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品。但在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关注的则是学生设计、制作的过程,突出先行设计的理念,让真实的学习成果倒逼作品设计的全过程:要做什么――如何设计――选择模板――创作成果――上传分享――生成实物。

作品创作的教学设计中,要训练学生的设计意识,建立创意与作品的连接,而且每一步都需要学生思考、实践并修改设计。在作品创作的全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修正设计、完善创意。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设计软件,设计的过程和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相通的。我们也期待学生在开展多种应用设计的体验中,形成作品创作的问题解决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正在经历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变革进程,在借鉴、继承与创新中进行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索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之一。本研究意在通过问题解决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另一个视角,并为教师们在实践中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提供样例和参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科特点,例如,如何让学生更灵活地应用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在设计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等。

注:本文是“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项目课题研究成果。

2.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 篇二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情境教学

问题解决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重要标准, 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衡量的重要标准。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 “问题解决”处于顶端。新课程加大了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视, 侧重于站在学生角度, 注重明确学习目标。同时, 新课程还突出实践观点。人们常常将数学中的问题解决误解为解应用题, 认为解答好书本例题和应用题就能培养好问题解决能力。而在这种理念指导下, 学生大多是机械地迁移情境, 套用公式定理, 难以形成个性化的、有意义的学习。促成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的诱因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向他们提供的各种情境支持, 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给予我们很大支持。

1.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途径

(1) 基于真实、复杂问题的叙述。初中教学中的数学问题很贴近生活, 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真实地描述这些问题。问题的真实性越强, 学生的参与性越强。问题的真实性和高级问题解决能力的本身特点, 要求每个问题情境中包含一个多个子问题。

(2) 关注问题的逻辑性与生成性。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培养需要关注其高阶思维的发展。高阶思维取向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要求学生会解决问题, 还要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在问题情境中, 每个子问题都是环环相扣, 学生要不断解决问题和明确新问题。

(3) 关注环境与资源的设计。信息技术在对高级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上提供支持方面, 其主要手段是创设环境、提供信息资源和工具。在创设学习生态系统时, 信息技术必须营造“生态环境”, 并为其提供养分, 以维持其动态均衡状态。

(4) 以学科为中心。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上。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问题。因而, 数学概念和技能需要镶嵌在任务情境之中, 而且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涵盖其他学科的内容。

(5) 基于协作。社会文化视角要求, 个人的发展要同其他人发生联系,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需要建立协作关系或是形成学习共同体。多项研究表明, 协作形式和学习共同体更有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 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1) 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从情境中而来, 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习内容,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对各种学习资源予以加工来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 使其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 更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及所处的环境。

(2) 提出问题, 表征问题。学生在发现问题后还需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 转化为数学问题。表征问题依赖于问题解决者的知识、经验、感知、记忆等, 而且会涉及数学语言的表达。信息技术使我们能直观形象地呈现师生观点, 利于交流。

(3) 探究方法, 制定方案。培养高层次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学生能解决复杂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或计划。信息技术便于查阅类似问题, 利于学生反思和总结问题解决方法, 从而制定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 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4) 实施方案, 分析论证。在这个环节中, 问题解决者利用前面形成的方案自主或小组进行问题解决, 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分析和论证。信息技术在对解决问题提供支持方面, 其主要手段是创设环境、提供信息资源和工具。

(5) 评价反思, 交流观点。问题解决者在完成方案后, 需对过程进行反思, 对结果进行评价, 思考和总结不同方法的适用情形。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信息的存储工具, 而且提供了交流工具, 使得师生之间及组内、组间的交流畅通无阻。

3. 总结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不断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其支撑手段。重视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培养, 以满足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因此, 我们在数学学科中要积极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 利于诱发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使其问题解决能力得以培养。

参考文献

[1]戴尔·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3.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 篇三

关键词:问题情境;信息情境;实践求知

新课程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①,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出用于不同课堂环节的几类情境,帮助学生形成以“发现、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思维模式。

一、提供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这类情境常设置于课堂开始的时候,以贴近社会生活实践的素材为情境,既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生物学素养。在这一类的情境创设方面,可以利用人教版教材中“问题探讨”栏目中所提供的素材,或直接采用,或重构后使用。例如,在必修2教材中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问题探讨”以同一环境中的两种蝴蝶对比切入。在课堂实践中,笔者尝试用多媒体手段呈现这一素材,但未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在观察后会有各种各样的疑惑,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归结为:“枯叶蝶的翅膀像一片枯叶,这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鲜艳翅膀的蝴蝶能起到防御敌害的作用吗?这两种蝴蝶不同的翅膀是如何形成的?”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样一来,置身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在一次次的发问后逐渐形成从现象中提炼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信息情境,营造解决问题的氛围

这类情境的营造常用于解决问题的环节。通过精心设计,在情境中提供开放性、生活性、对比性的信息,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提示,使学生发现信息中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得到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氛围中,学生需要动脑、动手。他们置身于围绕着某个知识主题的信息情境中(资料、仪器、图形、数据等),寻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己作出种种设想,尝试自行设计相关的实验来检验自己的设想,逐渐形成一种通过独立探究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例如在“系统的边界——细胞膜”一课的教学中,在突破重点知识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提供实验材料、用具,以及一些关键的提示,让学生尝试去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功能。当他们成功验证并体验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并且印象深刻。这样的课堂既能较好地掌握知识目标,又能落实能力目标的完成。

三、创设实践求知情境,从未知到已知,再发现新的未知

从争论到实践是求真的必经之路。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素材、相关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方式去思考和分析。学生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此时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并采用自己认可的方法进行实践,通过比较结果,得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例如,在实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展开选材和实验步骤等因素的大胆推测和争论。“为何要控制好解离时间、解离液的成分有哪些?”学生从教材中去获取这些注意事项时往往是死记硬背,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不妨让学生去讨论、争辩。最终学生通过实验找出最佳的操作方案,而在学生实践求证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曾提出解离时不用酒精只用盐酸的效果更好。)逐步形成“从未知到已知,再发现新的未知”的探究模式。

四、设计情境时要注意情境内容、问题的设置

1.紧密联系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来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学习,从现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对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问题进行阐述。具备问题的情境在此时通常会使学生在解决是遇到障碍,或是对原有的经验产生冲突、矛盾。此时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想学”。这种动机能产生积极的能量,会对整个课堂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适当的时机出现适当的问题。好问题对与处于思维瓶颈的学生们来说是一种帮助,也是一种激发。然而,不是所有预设的问题都是学生能解决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有不可预设的问题在学生的探究中产生,因为在好奇的状态下,学生产生的奇思妙想。对于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或异议,教师要保持耐心、认真倾听、细心点拨,注意保护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享受探究思维的乐趣和建构知识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刘卫红.将“意外”化为“精彩”:生物课中人文教育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4.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 篇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把问题情境放在首位。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的实际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也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动机原理,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学习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的内驱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或置身于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同时,重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在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这一特点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独特的构思,不同凡响的情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发挥,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获取新知识,排除学生心理压力,减轻学习负担,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情境设计如同纽带,承旧启新;如同路标,正确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不断努力探索和试验,下面是我对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设计问题情境的四点要求

1、围绕教学目标

情境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就是说创设的问题情境要针对课堂教学目标,问题内容的指向必须是教学的重点,切入的角度应该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力集中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会因无关紧要的问题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2、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对于问题情境的设计,首先要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真正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问题情境的设计要具有可调性,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或修改问题情境的方案,使其能充分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

3、具有探究性

因为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学生正是在探索实践中学习创造的,所以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具有探究性,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设计新颖,趣味性强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审美的需要,创设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而新颖、奇特、有趣的问题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应创设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问题情境。

二、问题情境设计的几种方式

1、谆谆善诱,大胆猜想。

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思维方法。数学猜想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对某些抽象的概念、公式、宣定理等可以创设猜想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相似三角形”教学,教师出示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两幅中国地图有什么关系?形状又有什么特点?”在两幅大小不等的地图上分别找出北京、武汉、昆明三座城市的位置,并连结三座城市间线段,得到两个三角形。接着提问:“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何特点?”待学生猜想、讨论一会,引入课题——相似三角形。通过以上巧妙地借助两幅大小不等的地图上三座城市间的连线建立相似三角形的模型,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分析、讨论,使得知识衔接自然,并为下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埋下伏笔。

2、实验揭示,理论证明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到到理性认识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恰到好处地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实验、实践,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或借助教具,直观模型,通过实验揭示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以理论证明,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兴趣盎然。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并不急着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而是让学生用已准备好的一张三角形纸片,试着用量角器测量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成一个平角,从而发现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度。这一发现,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快乐。我因势利导,再通过运用理论的证明使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知识和运用。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上课时学生的听讲效率极大的得到了提高,而且既自然,又生动,使整节课保持活跃气氛。

又如:学习“全等三角形”时,让学生剪出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从而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通过实验、实践,使学生自觉地动脑、动手去猎取知识,不仅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在探索中发现了新的知识。

3、趣味故事,激发兴趣

爱听故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好听的故事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根据学生的这些年龄特点,教师在设问题情境时,不妨讲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趣味问题或故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导到“正题”上来,又能调节学习气氛,真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问题中的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 鸡兔同笼,数头有50,数脚有160,问笼中有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对此问题感觉很新鲜、好奇。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或努力思考,或动笔计算,我便把握住时机,把问题问题到新课上来。又如: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及运用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家泰勒用一根棍棒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同时指出,其实给你们一根棍棒,你们也同样可以量出金字塔以及学校的旗杆、最高的建筑物的高度。学生的学习兴趣顿生,急着想知道怎样测量?我因势诱导,很自然地转入到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当然,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多一点积累这方面的素材,讲课时才能问题自如,得心应手。如讲圆周率时,可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讲黄金分割点时,也可先讲一些有关审美的事例等。这些事例,既有趣味性,又与所学内容相关,还可以从中进行爱国主义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使学生主动地兴趣勃勃地去钻研,去探求,变苦学为乐学。

4、设疑激趣,启发思维

设疑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使学生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中学生是处于好奇的年龄阶段,凡事都喜欢寻根问底。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学生这些年龄特点,在问题新课时,创设一些疑问、矛盾,设置各种不同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知识奥妙的心理,激发学生迫切追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我是这样设疑的: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能爬上去量吗?能把旗杆拆下来量吗?要不有什么最好办法能准确地量出旗杆的高度呢?学生兴趣顿生,议论纷纷,学习热情高涨,但说法不一。我分别对每种答案给予评价,并趁机问题新课。通过经常地多角度地进行设疑问题,很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因为心理学家认为:“好奇是知识的萌芽”,然而“从不同角度的反复探 求,往往可能带来智慧的奇花异果”。

5、触类旁通,由此及彼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区别。有些数学概念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相同或类似之处,我们常常从一个性质或一个问题的解法,通过类比而推出另一个性质或另一个问题的解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类比是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数学学科知识有很强的外扩性,而新扩知识总是与扩前知识有很多类似之处,类比新知识与扩前知识是一种巧妙高效的教学策略。利用类比取得重大发现、发明的事例在数学领域屡见不鲜。我们应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归纳、类比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高维与低维、无限与有限的类比,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如在讲各种函数、图象及其性质时,都须采用这种思想方法,使学生更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一推理方法的运用,不但能使新旧知识衔接,过渡自然,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容易得出结论,学生也容易接受。例如: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为例进行类比:点和圆相对运动产生三种位置关系,若把点换成直线,那么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又会产生几种位置关系呢?通过这样的类比 学生就能容易地从类推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的目的。

5.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 篇五

通渭县碧玉初级中学 刘拴定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该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饶有兴趣,有实效,有自信。那么,如何激发,唤醒,鼓舞学生,使他们乐以学习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适当生动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在教学中我从问题情境上做了大胆的尝试:

一、问题情境的设计 营造课堂氛围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来增强教学效果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并富有现实意义的特点,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

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设计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问题: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那么,什么是“问题”?问题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要求人们去完成一个任务,而对于这个任务,由于他们的经验有限,没有现成的可供使用的完成任务的策略。从教学角度讲,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事实,问题情境的设计是针对数学问题完成的教学设计的关键。对此,必须设计一些“好问题”,而“好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特点:

(1)问题是现实的、有趣的;

(2)问题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和探索性;

(3)问题的解决具有解法多样化和思维多样性;

(4)问题能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

在具体的情境设计中要思考:

(1)所设计的问题是学生“举手不及,跃而可获”的,这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充分分析之后,设计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2)问题的提法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3)以“问题串”的形式提出,即问题有层次性的形式主义性;

(4)将数学思想必模型用于探究所提出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问题既可以是纯朴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以非数学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其核心都是需要学生“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事会”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够解决的。对此,教学设计要做到;

(1)要求学生尝试在面对不同现象(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时,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换言之,初步具备一种数学眼光,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者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关系,并将它们提炼出来。

(2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事实上,新课程教科书只是向学生提供观察、思考与猜测的机会,教学设计应当更多地向学生提出“你发现了什么?”等这样的问题。

2、关注现实

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如何理解这个“现实的”?我认为初中阶段学生的“现实性”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可视的、可触摸的

教学情境素材是学生可观察、可操作的,如通过“温度计”认识“数轴”,通过剪拼正方形纸片感受无理数的存在,从而认识无理数,等等。

(2)可闻的、可想的

教学情境素材是媒体(或同伴)提供(解释)的(但自己并未亲眼看见),通过想像能认可的。比如有的学生并没有到过北京,但他能感受或想象出天安门广场的宽广;有的学生没有操作过计算机,但他可以通过广告电视等媒介见过,这也表明我们的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教”在今天,“想”在明天。

(3)有趣的、已有的

教学的情境素材可以取自于数学发展进程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数学趣题或名题。

教学情境素材的现实性还体现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上,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发展的、与日俱进的。这是因为没有以前的知识储备就不可能学习新知,因此,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理性分析与设计,也应属于情境设计范围。

因此,在思考现实性教学情境设计的时候不能孤立、片面地去认识它。

3、关注模型

“数学建模”的情境设计,要善于利用教科书这一重要资源,得重要的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设计中要适时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调查、收集、提出生活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予以解决。

二、授课中发现问题 创新教学环境

据说科学家牛顿有一次在苹果树下看书,突然一只熟苹果掉下来了,这引起牛顿疑问:“苹果为什么掉到地上来而不掉到别的地方去?”这个问题占据他的心,常常引起他思索,再结合他多年中在物理、天文方面的研究成果,他抓住了开普勒的天体运行规律和伽利略的物体落地规律,经过长期深思熟虑,终于发现了宇宙之间的根本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在新授这一环节中,切记勿急于讲完课本上的新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别忘了只有我们做到让学生主动学,主动去探索,我们的教学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新知识。而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呢?教师提出问题后,一般应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能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古语云:“思起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思维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思维的原动力来自于我们爱好探索的天性。我们常常以好奇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追寻其原因,探求其本质,在思索中获得知识,认识世界。所以,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为它往往是作出发现的开始。要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也是不容易的。需要我们在备课时,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一番努力才行。我们可以把教材里的例题改为我们身边的事例,将例题中的较难的问题可再设计一些阶梯性问题,或有趣味性的问题。

当然,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比如,审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必须读题的同时要寻找关键词,因为我们通常是从对这些词的意义的理解来切入问题,把握问题。这时要问“关键(词)在哪里?”如果是证明题,就要抓住已知和结论,这时就要自问:“这意味着什么?能推出什么?”例如已知AB⊥AC,我们就可推知∠BAC=90,就可推知△ABC是直角三角形,就可知AB+AC=BC等等。对于这一结论,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诘问:“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得到这个结论呢?要证这一结论只需证什么?”总之,审题时,我们要学生们学会常自问:“可画图吗?可图解吗?”“本题有什么特征吗?”“以前做过类似的问题吗?”等等。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按以上方法做了以后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主意或策略,从而大致地订出解题计划,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落实这个计划,要使这计划变为解题的具体过程,于是要设元、画图、列式、运算、推理,最后获得结论,这过程需要用文字和符号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它往往要补充计划中未考虑周到的细节,甚至修订解题计划。此外,要安排好表达内容的顺序,注意交待表达中要引用的而在题目中不曾出现的新字母、新符号的意义。这个过程当然也是一个思维过程,在这时,要培养学生心中要有问,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需要设元吗?需要作辅助线吗?”“新字母、新符号交待清楚了吗?”“上一步骤正确吗?下一步应做什么?”“所得这解合题意吗?”等等。

孔子说过:“颖虑,思之始,学之始”。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都可以引起学生先处在一种“愤悱状态”,以矛盾深深扣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新的知识,而且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小结巧妙设问 展现教学成果 小结时也要适当设问,让学生在我们的问题中能够自己梳理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及时巩固加深理解记忆。同时,有时也可设计一下些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问题,为我们下一堂课打下铺垫,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6.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6页。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解决问题的应用课,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感知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够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对于学生可能会出错的问题,教学时不要急于先提出来,而应该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再发现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往往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穿珠子、装杯子这样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这些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数的组成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互相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索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数学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知识的现实性。

3、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班有40人,如果一排站10个的话,可以站几排?

学生尝试解决。其实,在数学王国里,我们经常遇到这类问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让我们开始我们的数学王国漫游之旅,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其实,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已经有了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看图找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7主题图,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找信息,圈数字,读问题,划横线。

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和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找信息,提问题,并将信息与问题用完整的一句话说出来,引导学生从题目当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练习本上解答这道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小组内汇报交流自己的做法。全班汇报交流。①圈一圈。(剩余的8个珠子不够10个,不能穿成一串,不用圈。因此可以穿5串)

②想数的组成。(58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有5个十,就能穿5串。)教师小结:同学生刚才说的真好。我们利用了圈一圈和想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3、理解方法、拓展提升。

下面我们想一想:如果10个穿一串改成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次我们只能用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因为不是10个穿一串,所以不能用数的组成来解决这道题了。遇到不同的问题,我们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答。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从圈一圈到想数的组成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并理解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巩固练习、课堂检测

1、课件出示46页做一做。

学生找信息,圈数字,读问题,划横线。学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小结,这道题同学们可以选择直接在饼干图上圈一圈,但是由于饼干图比较复杂,所以圈起来比较麻烦;也可以自己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再圈一圈;当然还可以直接利用数的组成来解答这道题,这样更简便。这道题也告诉我们大家:遇到不同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决。

2、课件出示47页第2题:8个盒子能装下这些杯子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得出3个圈一圈,圈了8圈后,还剩2个杯子没有盒子装,所以8个盒子不能装下这些杯子。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学生对运用数的组成解决问题的理解,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

通过今天我们这节课在数学王国里漫游,发现和解决了许多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谈收获和感受。

五、拓展问题、课堂延伸

同学们咱们班有41个人,如果我带着大家去春游,10个人坐一辆车,那么我们需要坐几辆车呢?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动脑筋,好好想一想,我们下节课一起继续探索数学王国里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7.基于问题解决设计教学情境 篇七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不仅仅是数学的很多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 数学的思考方法、解题过程都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遇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时, 笔者总是联系生活实际, 把每一个解题过程看做一个“大情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饰演不同的角色, 以此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 引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理解题目———演好“播音员”

很多数学老师都发现过这样的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毫无头绪与章法, 但只要老师帮助读题, 他的解题正确率便大大提高。事实上, 很多学生都做不到准确读题。这不仅是态度问题, 更是能力问题。尽管三年级以上的数学题中已很少出现生字词, 但“准确无误地读题”这个要求对很多学生来说还是很不容易做到。这是因为读数学题和读文学类作品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文学作品中, 最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有两种, 一是生字词, 二是优美的词句。如果学生把这种阅读习惯带到数学中来, 那么读题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数学题的表达可谓言简意赅, 一字之差, 题意往往相去甚远。因此, 笔者要求学生读题时要扮演好“播音员”的角色。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这是基本要求。数学课上有很多“试播”的机会, 为了当好“播音员”, 很多孩子在站起来读题之前已经暗自练过几遍了。如果某生在达到基本要求之外还能做到抑扬顿挫、突出重音、字正腔圆, 那么, 他在被评为优秀“播音员”的同时, 就已经较好地理解了题意。有了课堂上的角色扮演,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当然, 在作业或测试时, “播音员”只能在心里默读, 听众也只有自己。

二、拟订方案———演好“翻译官”

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事实上, 学生学习数学时遇到的很多困难都是由于不能完全理解数学语言的意思, 或不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而引起的。语言的名目繁多, 文学语言、音乐语言、肢体语言……毋庸多言, 数学学科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数学语言可大体分成叙述性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等。数学符号语言书写方便、高度概括;数学图形语言表现直观、便于思考;数学叙述语言逻辑严密、言简意赅……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 又是数学思维的工具, 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都是通过叙述性语言来表达的, 这时, “翻译”就成了一种关键能力, 把叙述性语言翻译成自己容易理解的日常生活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有助于学生找到合理的解题方法。这个环节, 笔者要求学生饰演好“翻译官”, “翻译”当然要熟知“语法”和“规则”, 有了这诱人的头衔, 孩子们就会更多地关注数学语言的内涵。

例如:一本故事书共98页, 小明已经看了34页。剩下的计划4天看完, 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就可以直接“翻译”成符号语言:“看了34页”, 当然是用“减号 (-) ”表示;“平均每天”, 当然是用“除法 (÷) ”来算。因此, 根据题目依次翻译为:98-34=64 (页) , 64÷4=16 (页) 。这就像是一个故事, 解题时只要用符号记录下故事情节就可以了。类似这样的题目, 随着“翻译”工作的展开, 题目就能顺利解答了。

还有更多的题目, 可以让“翻译官”们大显身手。例如:学校组织秋游活动, 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去了38人, 五年级比三年级多去了48人, 二年级比三年级少去了18人。哪个年级去的人数最多?五年级比二年级多去了多少人?大多数孩子读完题目就晕头转向了, 而如果运用自己的“翻译”技巧, 把这些话“译”成线段图, 这道题的条件就一目了然了:

从线段图上一眼就可以看出, 五年级去的人数最多。要求“五年级比二年级多去了多少人”, 可以将线段图精简成下图, 这样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顺利地解答该题了。

向教材学习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最佳途径。苏教版教材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翻译”范例, 尤其是每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例如:在五年级下册《倒过来推想》中, 教材将例2“翻译”成如下图的流程图:

我先按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 再倒过来推算。

原有?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跟小军要回30张←还剩52张在后面的练习中, 有这样一道题:

受这种形式的启发, 例题中的“又收集24张”, 可以“翻译”成“+24”;“送给小军30张”, 可以翻译成“-30”, 这样可以把例2“翻译”成如下的流程图:

解答就轻而易举了:

教材中还有很多画图、列表的范例, 都可以作为“翻译官”的参考, 如:

我列表整理。

(四年级下册91页)

列一张表, 画“√”表示订法。

(五年级上册64页)

三、执行方案———演好“户籍警”“会计师”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 解决问题中的执行方案主要就是列式计算。这一环节是孩子们最“擅长”的, 很多未读懂题意、理不清数量关系的学生, 都能写出算式、计算出答案 (当然很多都是错的) 。他们把这“四分之一”的解题过程, 当成了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但是如果一个学生已经胜任了“播音员”和“翻译官”的角色, 演好“会计师”就一定不是难事。成功地解决问题, 当然要依赖于正确的演算, 对此不再赘述。

“户籍警”是什么意思呢?列式是一种表达, 要求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条件, 推演出需要的结果。而学生往往会把题目中未出现的、在心里演算出来的数据写在算式中, 这样就会导致失分 (这种现象在低年级更甚, 随着年级的升高会慢慢减少) 。笔者把条件中没有的数据称为“黑户口”, “户籍警”的职责就是把“黑户口”查出来。查出算式中出现了条件中没有的数据时, 要补上相应的算式。这样, 原来的“黑户口”才能变成“来串门的亲戚客人”, “户籍警”便不会找麻烦, 分数也不会白白地丢了。了解了“户籍警”的职责后, 学生对这一角色非常感兴趣, 经常列完算式就“查户口”, 解题时就很少会在这方面失分。

四、回顾检验———演好“质检员”

回顾检验, 是解题时说得最多做得最少的事, 也是说起来最容易做起来最难的事。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也往往只注重了前三个环节, 而忽视了最后的一个环节———回顾检验, 有些甚至于把解决问题的教学直接演变为“题海战术”。

要检验解决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 其综合性是非常强的, 这是对前三个环节的全面回顾与检验。这一环节, 笔者要求学生当好“质检员”, 一丝不苟、高标准严要求, 才能杜绝“次品”。这个标准, 就是题目本身。很多题目的答案都可以放到题目中检验。例如:把一根长120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它的长、宽、高的比是5∶3∶2,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在求出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9厘米、6厘米之后, 可以算一算, 这样的长方体棱长总和是不是120厘米, 15∶9∶6化简后是否等于5∶3∶2。符合这两个条件, 答案就一定是正确的。

一般来说, “质检员”要做到“六检”:一检题目有没有读错;二检算式有没有列错;三检数据有没有抄错;四检计算有没有算错;五检单位名称有没有写错;六检答案有没有答错。当然, 回顾检验的方法还有很多, 例如, 求得“奶奶的年龄是16岁”“一共要种136.3棵树。”就一定是错误的答案, 这是根据生活经验来检验。计算有没有错误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一题多解时,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解题是否正确等等。回顾检验可以“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这对提高孩子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8.数学情境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解决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是操作流程中重要环节。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我们老师要注意情境必须要来源于现实或者学生的生活,再通过问题的形式展开,保持和问题的紧密联系,才能形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力量。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尤为重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加速对未知事物的理解,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另外在问题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融入设置的情境,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为学生创造可以参与实践活动情境的机会,要擅于从学生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生活中和实际数学相关的知识不甚枚举,要让学生能切实的感受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激发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之后,再经过老师的辅导,让学生从情境中提取信息,发现数学问题,理解并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情境是让学生发展心理品质,提升数学能力,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沟通抽象的数学学习和具体的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而积极性,消除数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和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对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小学数学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应该广泛采用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并且通过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并擅于解决数学问题。具体有以下五方面做法:

1.引导学生主动操作

问题情境的操作性是指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动手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产生疑问,从而引出问题,唤起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而且小学生大多有喜爱动手操作的性格特点,将具有一部分游戏特征的实践活动应用到情境设置中,比如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增加情境趣味性

小学生都有好玩的天性,对有趣好玩的事物往往会比较关注,而数学恰好又是相对比较枯燥的内容。所以在情境创设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把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隐藏在比较有趣味性的情境下。所以老师在情境设置时,除了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注意情境选材内容和呈现方式的趣味性和多元化,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具体的实例和有趣的现象,在从这些有趣的现象中引起学生学习问题的积极性。

比如小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课时,在这门课程授课之前,让每位学生自己动手裁剪正方形或这长方形的纸片,并写上自己的名字。在授课中,把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一组同学分别将自己的纸片粘在黑板上,然后提出这些纸片是不是一样大的问题,学生回答以后,在提出怎样判断的问题,最终引出面积的概念。提出概念以后,再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纸片,让对应的同学分别参与授课的游戏,在游戏中逐步探索面积是指封闭图形的大小的概念,最后引入面积单位的概念,分别在黑板上画出1平方厘米大小的方块,4平方厘米的方块和16平方厘米的方框,让每小组分别裁剪三种大小的方框,再和黑板上的对比,最终选取最准确的一方为胜利方。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让问题具有层层递进的特性,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感受更难懂的知识,最终让学生在活泼轻松地游戏中获取知识。

3.融合真实生活的情境创设

学习的效果往往也取决于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和社会经历,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和社会经验都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把数学教育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放在与学生亲身经历或者与他们的生活有直接相关的真实情境中去,这能够直接帮助学生加快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与他们切实相关,自己亲身经历竟然能和课本知识互相辉映,这就已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投入的学习数学。

比如在进行简单除法的授课时,我们就可以从真实生活中寻求素材,比如说吃早点的问题,我们现在可以设定一个场景,我们告诉同学们爸妈这一段时间要出差,爸妈给了每位同学100块钱,在黑板上分别写出5元,10元,20元的答案,让学生在纸上分别写出自己每天要花的生活费,然后引出问题,同学们可以自己生活几天。让学生小组之间分别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引入除法运算,从而解决问题,这样,这一门本来比较枯燥的课程就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生积极参与,并且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新课改对数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说明数学教育要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这就说明数学教育和生活的必然联系,体现了数学教育对生活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数学教育联系生活的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教学模式中,老师要将生活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来满足这种需要,在实践中,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融入到这些经验之中。所以老师要擅于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题材,引导学生对所创设的情境进行观察和思考,从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数学中的《克和千克》这一门课程,课前先让学生们实现思考在那些地方能用到这两个单位,在课堂上,让学生把需求的东西模拟相应的产品,在课堂上设置“超市”,把学生所有的产品都标出来,老师充当售货员,分别给学生称取不同的重量,让学生亲身感受千克和克的重量,再引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对千克和克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5.保持情境的开放性

问题情境的开放性对数学教学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在情境中适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但是保持问题的开放性,一道题可能有多重解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多变性。这种开放性的情境能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意识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比如《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菜市场”,分别标注不同价格的各种菜品,还有一些文具,同时老师要保证价格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让每位学生带10元去买“菜”,并且要保证把钱用完,让学生自由组合“商品”,学生通过自己的选择、组合,在不断的调整和运算过程中最终“花”出去10元钱,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熟练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知识,并且这种教学模式有较强的开放性,能让学生发挥各自的个性,提升参与积极性。

总的来说,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对现代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是实现问题解决重要的先决条件。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参与知识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从而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04-206.

[2] 施玉萍.怎样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J].福建教育,2013 (04 ).

上一篇:爬行类初中生物教案下一篇:洲际酒店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