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与红尘的散文

2024-11-10

情缘与红尘的散文(共8篇)

1.情缘与红尘的散文 篇一

总会在寂静的夜晚孤独地仰望星空,也会在一个人的时候默默流下眼泪,你会因为谁而伤悲,你会因为什么而落下眼泪,或者有时候连你自己都不清楚,所谓伤悲。栖于黑暗的夜色中,你在努力寻找那份遗失的过往,望着窗外的世界,蓦然发现太多时候你忘却了最初的坚持,常常在生命繁华与冷清间迷失自己,难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雅,以至于找不到最好的自己。

——题记

曾经你也一定深深地爱过一个人,你多想牵他的手,共赴一场风花雪月的梦,你多想吻他的眸,与他执子之手,共赴白头之约,但是心里清楚,这一步有多难跨越,这一刻有多难到达,渐渐地你开始退却、疏远,忍受着心里的痛楚,一步步煎熬。

相遇的那一刻,是多么幸福,第一眼就认定了彼此,那种熟悉的气息令你雀跃,安暖。彼此深情的凝望,是多少年翘首以盼的感受,心花盛开在那浅笑的眼眸中,那一天,是彼此难眠的一夜,于是,感谢命运的安排和眷顾。从此,心里有了一份牵挂,有了一份等待,或许当爱情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红尘岁月,生命里能够有一个人与你倾心,与你相随,此情、此景,都是一种难求的恩典。能够在蝴蝶翩翩,百花齐放的时候相遇,心灵在默契中升华,幸福在不经意间流动,空气中弥漫着花的清香,那份柔情与爱意在流年的时光里停留,最美的年华里,遇见最爱的人,惟愿此情长留,此爱永恒。

一直觉得,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只要彼此相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和困苦,都可以携手轻轻走过,只要彼此相爱,无论是处于多么尴尬的境地,都可以伴随着彼此的爱意走下去,你相信你们可以淡然的面对世俗的羁绊,除了离别,没有什么会阻挡相爱的脚步。默守一份流年清欢,将爱化作力量不断前行,那些相爱的点滴在岁月中沉香,红尘中的缘分,真挚而美好。

为了梦想,不得不面对分开的现实,你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一次离别,却成为生命中最深的遗憾。记忆中的画面还是那么清晰,可是你却再也没有勇气去紧握那双温暖的手,疼痛镶嵌在生命里,无法呼吸,寂寥和无助弥漫在你的心扉,孤独的身影徘徊在无人的街道,多想将忧伤埋葬、深藏,你在手掌轻轻写下他的名字,望着远处的方向,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伫立于时光的深处,你在静默中愈发憔悴不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彼此变得陌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爱变得脆弱?你一定不想要这样的结局,你心里深深明白,那个人,是你最爱的人,那个人,是你最想要牵手一辈子的人,可是你放弃了,懦弱了,曾经的一幕幕在眼前不断浮现,你依然深爱着他,他也深爱着你,这份情刺痛了两个人的心,那浸在骨子里的思念无处安放。用心去思忖,一切不怪命运,不怨离别,而是你放弃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其实,在爱情里,最受伤的不是对方离开你,也不是对方不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没能走在一起。曾经的海誓山盟,曾经的朝夕相伴,到最后不过是一场揪心的痛楚。本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却亲手将这一切放逐在岁月的尘风里,痛了别人,也伤了自己,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悠悠情怀,荡涤在你的心底,久久不能平静,那份深情,遥远而又亲近,最后被不情愿的跌落在尘埃里,无法触及。

清风拂过季节的窗,回首过往的岁月,如果当初的你不那么执拗,或许你们的爱情就不会凋落,当初爱的那么深,那么真,你就应该想到,有些人一旦错过,那将会是一辈子的遗憾。只是为了自己心中那一份所谓的坚持,放弃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怎么想都感觉惋惜,爱了那么久,最好的青春和年华都给了彼此,最终还是没能完美,消散的是青春,留下的是孤独的残影。

一晃而过的岁月,让一切都变了模样,从前,你会与心爱的人一起聊天说地,一起畅想属于你们的未来,那时候的你不会害怕任何风雨,更不会与自己为难,后来的你变得孤独、沉默,甚至害怕去爱,笑容不再出现在你的脸上,或许那个时候,你就已经决定放弃,对方的优秀和高雅让你窒息,爱情原来也会变得庸俗,你跟自己较劲,拼命想要逃离现实的束缚,直到伤痕累累。

当你决定放手的那刻起,痛便早已在你心中生根发芽,多年的相伴,早已把彼此当作不能割舍的亲人,心碎,在夜色的苍茫中,相爱与相守,却成为遥远的幻梦。流年的伤痕,在记忆中徒增相思,曾经的爱,化作刻骨的痛,不敢在阳光下表露,唯有在寂静的夜色中舔舐那抹不去的伤痕,因为心还能感知到一丝爱的温度,执笔落墨,用指尖的余温划下岁月的沧桑。

忘记一个需要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一生!漫过季节的风,忧伤的眼眸里泛着泪光,你知道有一个人,你忘不了,即使你们分开了,也不能让曾经化为尘埃,是你的不够勇敢错失了属于你们的幸福,从那之后,你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去沉淀,去疗伤。一段情用心去爱过,忘记,谈何容易?躲开的是寂寞,躲不开的是相思。

每个人都对爱情有着同样的憧憬和向往,要知道,有的人也许等待一生,也还是没能等到生命中的缘分,茫茫人海,旅途漫漫,有多少擦肩的缘,又有多少错过的情?如果相爱,请一定不要轻易放开对方的手,一个转身,可能会倾尽一生的爱恋!

2.情缘与红尘的散文 篇二

一、主要传统剧种与民歌相濡以沫的艺术关系

1、昆曲

昆曲,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其演唱在字声、行腔、节奏等方面有极严格的规范和演唱理论。电影插曲《知音》则是昆曲与民间歌曲结合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不但有民歌的婉转明亮还有着昆曲的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

2、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梆子腔的运用在我国的民族歌剧的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民族歌剧《白毛女》的音乐设计就是来源于梆子腔和一些地方小民歌的结合,《王贵与李香香》的音乐素材源自梆子戏与陕北民歌;《小二黑结婚》与《刘胡兰》的音乐设计也源自梆子

3、京剧

京剧,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讲究行腔吐字,念白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富有音乐性的舞台语言。唱腔属于板腔体,通过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来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在现当代无论是民族歌曲或是通俗歌曲都加以运用,形成了当今比较有特色的京歌。李谷一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于魁智的《京剧脸谱》都是戏歌中的精品。这种艺术形式既保持了京戏的曲调和韵味,又不完全受传统的严格限制,唱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滋滋有味,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有继承又有发展,具备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2豫剧的声腔属于梆子腔,唱腔属板腔体。行腔酣畅口语化。唱词通俗易懂,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现当代的很多优秀声乐作品都具有豫剧风格,如《木兰从军》、《八月十五月儿明》等,《木兰从军》把豫剧唱腔中最有歌唱性的“慢板”、“二八板”曲调进行揉合、提炼、改造,具有浓厚的豫剧味道,歌曲的前半部分突出抒情性,后半部分突出戏剧性,豫剧的因素在歌曲中得以运用,使歌曲有很强的感染力与戏剧性。此类作品在民族歌曲的优美婉转基础上又不失豫剧强劲有力干脆利落的风格。

二、戏曲风格民歌演唱艺术中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运用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戏曲与民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与发展前景。在学习过程中我尝试了用戏曲与民歌结合的唱法演唱一些广泛流传的代表性曲目,也有一些自己的艺术体会。

实例1:有传统戏曲特色的《长相知》。利用戏曲咬字讲究“字头、字腹、字尾”,唱腔“水磨细腻,一字数转”的特点来加强咬字的感觉,这样一来演唱时自然就可以“字正腔圆”了。比如从首句开始要找到小哼鸣的点,把声音唱透,透过鼻腔,加上气息甩出来。所有长音的地方注意字的归韵,既不要把音唱扁,又不要把字咬死,整体上要有通透的感觉。结尾处“长相知”中的“长”字要由弱声起,声音慢慢推出来,“知”字是整曲的最后一个字,除了旋律上的拐弯儿要做的细腻,还要表现出古琴结束的回音,即以弱声收尾后不可马上结束,还要保持一会儿,这样整曲的意境就表现出来了。

实例2:具有京剧韵味的《咏梅》。我在吐字行腔上大胆运用柔刚、虚实、真假、明暗等对比技法。在演唱过程中字里传情,腔随情转,比如“风”字是整曲的第一个字,还是要强调小口咬字,不要把声音的管道开的太大,渐渐从鼻腔中透出来,另外要注意这个字的韵味,可以用拖腔加上颤音,这样引出“雨”字。整曲中的散板处,每个字都出的很慢,充分的唱出字的头、腹、尾。当转为小快板的时候,要立即调整咬字发声的方式,在不脱离气息的前提下,清晰吐字,紧贴着鼻子,音色可以稍微靠前。这首曲子的京戏味道很浓,演唱方法上要求民族声乐科学的演唱方法,但运腔韵味上就要全部借鉴京戏了。可以在演唱中运用小颤音、半音、装饰音以及鼻音收腔等技巧,来增添唱腔的韵味。使唱腔听起来字实腔满,柔中带刚。

实例3:豫剧风格的《木兰从军》。这是一首具有浓郁豫剧风格的叙事性民族声乐作品。作者以常香玉表演的《花木兰》为基调,就作品本身来讲有着很强的戏曲性。因此在歌唱的用声、吐字、归韵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这首歌曲以豫剧的节奏型进板,使气氛时欢畅时沉稳。我认为演唱时除了表现出豫剧曲调的风格特点,如“难坏了姑娘花木兰”中的“兰”字要有四声的河南语调,但不能靠喊,声音要有位置有支持。歌曲的高音起音上用弱音起,先是运用气息的力量控制音量,让声音在共鸣腔体内附着高位置,然后气息加强,把全部共鸣腔体打开。当歌曲进入到戏曲中的紧打慢唱阶段时更要做到气断情不断,还要注意随着歌曲叙事性的发展,要灵活的运用小口咬字,贴着鼻腔演唱,到了高潮阶段要随着声音的展开,打开大通道,使整体演唱的声音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实例4:梆子腔特色的《孟姜女》。这首歌曲运用原生民歌的主题,加入了梆子腔的唱腔设计,形成篇幅较大、戏剧性较强的大型民族声乐作品。我觉得在演唱方面不仅注重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且还要唱出强烈的时代感,另外此作品还采用多种常规表现手法来加强其艺术表现力,如利用戏曲中的紧打慢唱,使作品节奏、节拍形态扩展、紧缩,加强作品中歌唱性与戏剧性的对比,我会在紧打慢唱中,小口咬字,不把喉咙开很大,用小哼鸣的点来演唱,这样会使声音听起来很结实,很清透,不觉得很空很虚。作品中还运用“多主题连缀”的手法,使其旋律发展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就要求我在演唱中随着主题的发展调整声音的状态,不能从头唱到尾都是在用大通道的方法,让声音很厚很结实的歌唱,在唱情处要细腻婉转,适当的加入行腔运腔,当需要展开时,可以把声音拉开,这样才能把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

戏曲与民歌相互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又具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而戏曲与民歌相融合的演唱艺术多元综合所描绘的新的色彩和刻画新的声音造型,似乎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审美情趣。如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戏曲与民歌相融合的演唱艺术,伴随着时代的脉搏,进步和发展,明天一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汪石满主编《中国戏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2]郑传寅著《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

3.与《飞碟探索》的情缘 篇三

在2011年《飞碟探索》杂志的首页和论坛里都看到了《飞碟探索》杂志30周年将要举办活动,很是为杂志社高兴,因为他们迎来了《飞碟探索》杂志的30年。在这30年,杂志在风雨中、坎坷中、探索中成长。

我非常荣幸地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员。能参加见证《飞碟探索》30周年的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我非常高兴。准确地说,这种机会不多,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缘分吧!

说起我与《飞碟探索》杂志的相遇、相知、相伴,还是有一段经历的。

那是在1984年的秋天,我那时正在读初中。有次星期五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我途经邮局。平时也只有星期五的时候,我才会去邮局。

因为我平时喜欢读书,读各种不同内容的书。在学习期间,我读书的量以及涉及的内容范围还是很有限的。不过在阅读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接触到高深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未知的不明事件,这难免带给我一些对事件的假设和遐想。

那时的书籍一般只能在新华书店买到,而杂志就在邮局有售。邮局是我们那时的简单叫法,应该叫邮电局,后来就分成了邮政局和电信局了。新华书店也只有一家,那时是国营的,而书报亭就只有邮局附近才有,到了后来才有了各大图书商业城,那些是近年的事了。

那时候,我看书就去新华书店,看报纸和杂志就去书报亭。那时候的钱,很当钱用的,所以我一般是先看后买。只要好的书,我能看懂的书,就先大概地翻看,再看看价格,如果价格合理,第二天就去买下来。因为当时是学生,身上没有钱,我一般买书有二种渠道,一是直接向家长申请(当然,多半是无法得到拨款的),二是自己攒零花钱,有些价格高的书就需要些时间来攒钱。我的书大部分是靠这样的办法买到的,因此,不是很喜欢的书,我是不会买的。

有一天,我在书报亭的书摊前又停住了脚步,很偶然地看到一本我以前没见过的杂志,拿起一看,才知道它叫《飞碟探索》。我随手一翻,它的内容一下就吸引了我。于是我二话不说,就直接买了下来,如获至宝似的把它装进书包,快步走回了家。正是这次,我与《飞碟探索》相遇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只要在学习后有闲暇时间了,就经常翻阅这本杂志,时常被它里面讲述的内容所吸引,同时也让思绪飞驰到了天外。就这样。我会时常到书报亭那儿去转,只要碰到这本杂志就会买下来。那时还不知道订阅,只知道书报亭有卖的。

我又陆续地买了几期《飞碟探索》杂志。从不同期《飞碟探索》杂志刊登的内容里,我逐渐发现它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是广博的,有很多方面的知识是我无法理解的,要想从根本上理解杂志里所讲述的事件和有关的理论以及现象,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那需要你拥有非常渊博的知识,而且是涉及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知识,并且有些知识在那时是相当前沿的,比如量子学理论、微晶体电路、微波操控等等。

《飞碟探索》在当时是双月刊,所以有些期就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买到。到了1985年年底,我央求父亲给我订阅一套《飞碟探索》杂志。父亲见我很喜欢这本杂志,同时也没有影响到学习就同意了,并在其单位订了1986年全年的《飞碟探索》杂志。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正常按期与《飞碟探索》相遇了。

通过长期的阅读和思考,我发现《飞碟探索》是知识量广博、信息交错、内容丰富、以不明现象为主题的科普类杂志,是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化学、宇航、宗教、哲学等学科内容在内的杂志。我完全融化在了《飞碟探索》杂志带来的知识海洋中。

就这样,我们无抵触地相知了。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沟通,在我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已经和《飞碟探索》杂志走到了一起,也决定在以后的春夏秋冬里,有《飞碟探索》相伴。

在那个年代要给《飞碟探索》提个意见什么的,是一定要给编辑部写信的,也经常是泥牛入海。自从有了网络,情况才开始有了改变。我也是在近些年才注意到,杂志上提供了官方网站和论坛网址。于是我就注册了一个,也实在是被网站要求的验证码搞得满头大汗。又是在无意中,我发现注册的名字可以用了,于是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我也想介绍些朋友进来,也都因为注册验证问题而作罢。

多年的阅读积淀了相当的知识,还有后来因各种原因在各地的奔波,实地考察并亲身经历了某些事件和现象,对事件和现象本身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要学说话写文章就要多读书,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要有踏实的知识功底,除了基础知识和理论,关键就是实践了。我的这些年的实践与实践后的理论学习,以及对实践的思考,都无形中影响着我的观点,这在《飞碟探索》论坛里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我在论坛里发言,本着一种学习探讨的心态和大家交流对不明想象和未解之谜的经验,一不小心就把这个“热心网友”的身份给背上了。说实话,全中国热心这一现象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中有见识的、有心得的、有成果的可能多得很,只是他们不怎么说出来而已,于是给了我这么个机会,很是惭愧。

时逢杂志30周年,我和《飞碟探索》杂志的感情已经很深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办《飞碟探索》到如今,已经经历了30年的岁月。《飞碟探索》杂志作为一种纸质杂志,能在中国科普大环境和图书市场的竞争中矗立,这与杂志社的领导、编辑、各位作者以及广大的读者,还有这30年来为《飞碟探索》杂志而努力并做出贡献的先辈们是分不开的。

走进千禧年之后,汹涌而来的网络媒体的对传统纸质杂志造成了前所未有冲击,这对所有以传统纸质为主的杂志来说压力是可想而知的。针对网络媒体的竞争优势,传统纸质期刊应避害趋利,找出自己长期形成的内容优势和特点,做相应的拓展和丰富。在这方面我发现《飞碟探索》杂志就做得很好,看来是费了不少的心思和脑筋,这要感谢各位杂志社员工的努力和付出。但是还需不断地进行改进,因为时代在发展。

当然,《飞碟探索》杂志作为一种经历过30年风雨的老牌纸质杂志对未来的思考一定会有的,也是我们这些老读者时刻关注的。

4.漫步红尘与你相约的散文诗歌 篇四

1

冬夜,月光清冷,寂静无声。

我驻足于季节的转角,循着记忆的脉络,回眸红尘相遇。相遇是暖,相遇是歌,相遇是前世最美的约定。

一首歌,熟悉的旧旋律,在岁月的流逝里不曾远行,伴着的还有记忆,美丽或者哀伤,无可替代的心情,风淡云轻的往事,沉淀为色彩斑斓的水粉画卷,安放于时光深处。

沉醉,走不出心灵的峡谷,窒息着灵魂深处的渴望。

遗忘,那些红尘里的暖,轻轻按下删除键,是否就不再残留痕迹。落在心底的暖,悄无生息地早已根深蒂固,我已无力,将这枚丰盈内心的果实连根拔除。

2

不知道是时光无情,亦或是人情最薄凉,聚散离合的故事,有人欢喜,有人黯然忧伤。泪痕里的想念,是不是心酸的浪漫。

红尘,我无法拒绝的旅途,苍凉的内心途经红尘的美丽,一些暖让我暂时忘却了苍凉,如梦般素雅纯美。

是梦,终会醒;是梦,与现实无关,却晕染了一季的心情;是梦,就如烟花般绚丽多彩,却最终只是了无痕迹。

花朵眷恋春天的美好,鸟儿轻语夏日的烂漫,落叶舞动秋天的心语,素雪纷飞描绘诗意的安然。四季里,唯不曾更替的,是念你的心情。

3

一场雪,埋葬我的心伤,涤出温婉柔韧如初的.模样。未来的路,在倔强的笑容里坚强。

月落,夜幕离场,冬日的阳光挥洒着细碎的微光,是否能将唱着离歌的人心房点亮。

心是一座城,城里的风景却已荒芜,疯长的杂草寻觅不到静好的时光,却要轻语,流年无恙。

是否,在一场遇见里,谁先触动了心灵的乐符,谁便是那个最后离场的歌者,那一曲曲委婉的离歌,是否也会触痛你伪装的漠然。

4

文字,一场又一场心灵寂寞的旅行,关在窗外的是喧嚣,关不住内心的纷扰。

提笔,念落纸笺,生成馨香的花朵,绽于岁月的枝头,舒展眉心的悲凉。

与文字相约,念不落去,人不相离,在远隔千里的距离里,默默守望。

守望心灵的小欢喜,守望约定不会随风落去,守望红尘纷扰里的那份心安。

习惯了在文字轻语,习惯了将最真的想念安放于文字,习惯了文字里那一声声温暖的问候,习惯了内心那份纯真的惦念。

我想,如果可以,就这样倚着时光与念想老去。

我想,如果可以,请一直让我这样优雅地远远凝望,轻轻问候,以自然的笔触继续抒写属于红尘的故事。

5

若我离去,后会无期。

八个字,落在笔下时,心似置于凛冽寒风中,冷得生痛,镜中目光寒凉,神情却已陌生。

我希望,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在美丽中绽放属于自己的芬芳。如果凋零,但愿心中留存花开的模样。

我愿意是你生命中淡然的风景。如三月高原的春天,那破土而出的青草,那泛着轻微绿意的白杨,那渐渐融化的冰层,呈现清新别致的韵味。

我愿意你是我生命里诗意的画卷,淡淡的水粉,写下你生命的足迹,聆听着岁月的心语。

在最深的红尘里,与你唯美相遇。

5.红尘七月与你静守盛夏时光散文 篇五

擎岁月之手,剪一段时光,捻一朵云彩,织一幅炙烈的华裳。七月赏夏,撷华服,邀清风,漫步陌陇,品聆花语,华年懂你。

——题记

绚烂的春季在我们眼底,沿喜悦芬芳的花道,渐行渐远地带走了千缕温柔,万般嫣红,一带一路走进如荼的盛夏。

撑一纸雨伞,邀上清风,与你赶一场雨的盛会。盛夏的雨,一粒,一珠,在窗前斑驳成流影。唯美的雨丝,沿天幕淋漓,斑斓。掀动飘逸的雨帘,掀开雨帘的一角,盈一段古老的爱情,安然入眠你的怀抱。那一缕情愫,如灵动的爱恋,嵌进紧握的十指,温暖的诗行,散发出温馨的暖意。

夏季,花开精彩,斑斓隽秀。嗅着花香,沿着花儿绽放的芬芳,走进大自然,走进花的海洋。

捡拾纷飞的花韵,把一朵一世界的绚烂,一花一姹紫的嫣红,收入眼底,妥帖珍藏。

启动手中的相机,打开快门,将满目的花开,最美的瞬间,留在今天,典藏在我们温暖的心间。

寻一处荷塘的静好,虽一缕馨香的时光,顶几许炎白的阳光,捻一叶荷香花瓣,踟蹰岁月长廊的岭上,赏一场千亩荷花绽放的盛况。为了那一抹映日荷花的明媚,为了那一眼绿意尽头的嫣红,挽着长发飘逸的你,携上热烈,与盛夏约会。

一路骄阳似火,阳光灿烂倾盖。我们踏花径,趟柳林,穿越风华如烟岁月。偶尔,沐着太阳,久久伫立在栀子花旁,安静地等待花开,等待那一时一刻,那瓣瓣花叶绽放的`时光。

走进盛夏,抽一缕阳光,轻绕指尖,于温润的掌心,氤氲如花。那盛放的花影,温婉含翠,于是淡了心事,醉了流年。其实,夏日里仰陌上簇簇花开,悠然安宁绽放,素心里的那点点嫣红,丰盈饱满,缱绻旖旎。

啁啾于耳,清晨踏雾放歌,揽满怀的朝霞,迎初生的太阳,浅唱低吟行走山峦脚下。绿道蜿蜒,从远方逶迤而来。开在山脚的花儿,在霞光里晕染了整个山坡,也嫣红了你的脸颊。

花儿呢喃,莺飞蝶舞。盛夏葳蕤,我们端坐在浅夏阑珊处,拈一指画笔,展一方素笺,画一幅花鸟锦瑟和鸣的美图,约定骄阳,赴一场花期正好,花开半夏的盛宴。一抹葱茏,万点红妆,在盛夏之时,迎骄阳,聆花语,开启一次安然,安宁温馨旅途。

黄昏,夕阳揽着最后的余晖,带上一天炽烈后的余热,融入山的怀抱。我沿着澄澈清冽的溪流,行走岁月的长河边,淡看水面氤氲成金色的浪花,看尽夏日落红成殇,阅透人生秀美和月缺的遗憾。

静守阡陌,远眺斑斓山峦,让思绪穿越滚滚红尘,宜将流淌的三千弱水,取一瓢虔诚的供养在心底。眉间那一弯淡淡的愁绪,可是你流年的忧伤?陌上红尘的泪痕许是奈何桥上的孟婆汤?如何能将满盈的一瓢深情,浅印于唇,深藏于心?

盛夏七月,安静地伫立陌上。有窈窕淑女轻盈走过,曼拈裙裾,诗意蹁跹。看素手纤巧,凝眸浅含黛,盈万千风情,任长发漫卷。闻情深氤氲,享柔情万种。每一次深情回眸,都是缱绻的记忆,每一回撩动秀发,顾盼欣然是你初见时的韵红。沿一路走过的芳菲岁月,赏一路葱绿的风景,感悟人生从青葱到苍老的历程。唏嘘婉叹,浅喜淡然。

诗一样的女子,安静地躺在书卷里,一如初见的羞涩,犹抱琵琶的优雅,染几缕墨香。微风吹动你的长发,一支一丝一飘逸,一颦一笑一嫣然。当长发绾起,粉黛嫣红,写在诗行的你,浅笑徜徉在我的心底,从不曾远离……

6.陌上红尘的散文 篇六

陌上红尘,一川烟雨一方舟,载满字字愁,陌上君颜,一世枷锁一痴心,刻入碎碎痕。一幅水墨画,勾勒谁的柔情谁的梦?满纸的相思淋湿了谁的苦涩?三生注定的落笔,是否情薄如纸,几度春秋,为谁修三世流离的心?青灯下,敲打木鱼声声的思念,谁懂?谁悲?

守一份坦然与陌上,留一份感恩在心田

素时锦年,守一份坦然与陌上,留一份感恩在心田。江南墨香,芬芳心上。 ----- 题记

早上惯性的打开电脑,走进江山,来到江南,看到昨天发表的文字《江南烟雨,我心已许》竟然有那么多的评论,一口气读完,真的是受宠若惊,面对社长,编辑,老师,前辈真诚的欢迎我加入江南的话语,亲切的鼓励,我说的谢谢两个字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但只有我知道,那一刻满满的幸福洋溢了整个身体,回复编按的手不停地颤抖,几何双眸竟噙满了幸福的泪,这种感受真的`无与伦比,甚至比第一次在杂志发表文章拿到稿费还要欣喜。这些只能用四个字形容我此刻的心情:心花怒放!

带着心花怒放的身心,漫步河堤,通幽的曲径,叠翠的玉帐,薄薄的晨曦,清新的空气,柔柔的凉风,一副绝美安逸的画卷呈现在清晨。三两的人群,有暮年两鬓斑白携手散步的老人,而立的中年,休闲的青年,人们脸上携一抹浅浅的微笑,迎接美好的一天。喧嚣的城市,攘攘的红尘,此刻如此的静谧,心跟着灵魂轻舒漫舞。

凤凰花沁润心扉的清芬轻拂面颊,(我喜欢叫她凤凰花,合欢树开的花)喜悦难以言表的身心,似乎沐浴着柔柔的花瓣温泉,何等的惬意。花儿绒绒的花丝,淡粉素雅,层层淡染,清风徐来,花丝若一位大家闺秀,娇腮粉面,轻挥粉嫩裙裾,水之湄轻舞细水流年,风轻云淡。

凝眸不远的湖畔翠云滚滚,清荷临风照水舞碧裳,似乎忘了行走,身边仿若朵朵青莲,步步生香。不由触景生情:“婷婷出水撑碧伞,犹抱琵琶半掩面, 轻舞碧裙鱼戏水,明月照心尘不染。”

时光如此静好,花开繁华三千,花落宁静致远。却有人抱怨,人生苦短,韶华若昙花一现,稍纵即逝。而我在想:花儿不管是身处贫瘠的山崖,还是远离人群的幽谷,始终以一种花开不惊,花落不悲的姿态,经年伫立,悠然自得无怨无悔。花儿不管身处狂风暴雨的肆掠,还是寒冬雪霜的侵袭,始终以一种坦然若水,安然若素的心境,日升月落,四季流转随心随性。是啊,日月,花儿,万物恪守着四季的规律流转,而我们这些自然的主宰,高级的动物——人,却带着嫉妒,仇恨,功名,利禄的心走向了荒径,迷失了来时的途,远方的路,甚至忘了纷扰的尘世不乏纯真,在友情,亲情的面前,却忘了感恩。人累了就歇歇,心累了就淡泊。风高月明的夜晚,不如放牧心灵,让心做一次旅行,也许吹吹海风,也许躺躺草坪,也许捧一杯香茗,也许听一首老歌,也许就一瞬间又找回了迷途的心!

沐浴着晨风,看着东升的旭日,此刻多愿化作山崖一朵无名花,风中舞动, 雨中坚强,晨钟里呼唤紫霞,暮鼓里背依夕阳,岁岁年年站成一种花开的姿势,仰望蓝天, 静赏闲云。 倾听幽泉若琴泠泠,根在大地汲取精华,身在风里追逐淡雅,心在云端独自悠然。应该感谢,感谢蓝天让我懂得了心宽,感谢流云让我懂得了淡泊,感谢溪泉让我懂得了不懈,感谢清风让我懂得安然,更感谢大地让我懂得了感恩。我始终是那朵根深深的扎在土里,汲取养分的无名花。

喧嚣的红尘守一份安然,留一份感恩在心。攘攘紫陌绘一笔丹青,洒一片淡泊与路上。身处红尘,宠辱不惊,何来种种烦恼?重重苦楚?正所谓情不附物,物岂碍人?既然如此,生活中的挫折,红尘中的难言……岂不成了庸人自扰的笑谈?

物有静止的美,景有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约的美;喧闹是繁华的美,宁静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记得感恩的人才不会被灰尘蒙蔽双眼,才会拥有一双慧眼,一颗兰心,发现更多的美!

7.钱学森与北京师大附中之情缘 篇七

下面分九个方面摘录钱学森先生有关北京师大附中的文献内容。

一、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的爱国情怀

1923年, 12岁的钱学森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毕业后, 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初中。1926年, 钱学森15岁初中毕业, 又考入师大附中高中, 直至1929年高中毕业, 考入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中学时代的钱学森不仅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在进步教师的影响下, 在心灵中深深地埋下了热爱祖国的种子。

1981年, 钱老在北京师大附中80周年校庆大会的讲话中说:“我是1923年至1929年在师大附中学习的, 想到在师大附中学习的情景, 我是很有感触的。那时候, 这儿是城的边缘, 很荒凉, 再往南去的陶然亭是一片荒野。北京城里就怕刮风, 俗话说:‘无风三尺土, 下雨一街泥。’胡同里常有做小买卖的叫卖声, 听起来很凄凉。我们在附中上学, 都感到一个问题压在心上, 就是民族、国家的存亡问题。不要说老师们, 就是所有的学生, 也都在心里头存着这个问题。就在这样的气氛下, 我们努力学习, 为了振兴中华。”[1] (上册P1) “我至今还记得我在师大附小、师大附中学习情景:那时有的老师就是地下中共党员, 在语文课、地理课和历史课上就向我们宣传爱国、民主、进步的精神!我很感谢并怀念他们!”[2] (卷十P70)

二、对当年北京师大附中教育的高度评价

钱老在《关于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文章中说:“我之所以有今天, 当然是由于党和人民的培养, 但这与我在旧中国24年所受的教育, 从幼儿园、小学, 到初中、高中, 到大学, 也有很大关系。旧中国国家多难, 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灾难中, 但我这一段所受的教育却是一个小小局部现象, 情况比较好, 特别是中学。20年代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个特别优良的学习环境, 我就是在那里度过了6年, 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6年。”[3] (卷三P302)

1990年, 钱学森在致李铁映同志 (时任国家教委主任) 的信中谈到“我自己受过二十年代师大附小和师大附中的良好教育, 那时期就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人, 如您委的张维同志, 如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教授。”[2] (卷五P182-183)

1984年, 钱学森先生在接受北京师大附中纪强等老师访问时的谈话中说:“我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 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 一个是在师大附中, 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六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 对我的一生, 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4] (P1)

三、对林砺儒校长办学的高度评价

林砺儒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 1922年至1930年在北京师大附中任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教育部副部长。他倡导全人格教育, 积极推行“六三三”学制改革。钱学森正是1923年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 他和我国一批杰出人才, 都是在林砺儒先生主持师大附中工作期间的学生。钱学森先生晚年多次回忆林砺儒校长, 对他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1987年, 钱学森先生在《论人的潜力与教育革命》一文中说:“我从前上的中学是20年代的师大附中, 这个学校很好, 那时这个学校的校长叫主任, 因为是附属中学, 主任是林砺儒, 建国后, 曾任过教育部的副部长, 是个很有水平的人。另外, 那个学校的很多教员, 实际上是大学水平, 因为许多教员是师范大学的教师。所以, 3年的初中, 3年的高中, 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5] (P77)

在1989年9月21日致林砺儒先生的女儿林安娣的信中, 钱老说:“林砺儒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师, 我也非常感激他自己和他主持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给我的教育。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2] (卷五P52)

1991年10月16日, 中央军委、国务院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 在颁奖大会上钱老说:“说起旧事, 我还非常怀念我的母校北京师大附中, 我从1923年到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念书。大家可以想想, 从1923年到1929年, 当时的旧中国和旧北京是个什么样子。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年代, 办学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北京师大附中当时的校长 (那时称“主任”) 林砺儒先生却把师大附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 真是了不起。”[3] (卷六P210)

四、对北师大附中学风的肯定

1984年, 钱老在《关于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文章中说:“当时这个学校的教学特点是考试制度, 或说学生对考试形成的风气:学生临考是不做准备的, 从不因为明天要考什么而加班背诵课本。大家都重在理解不在记忆。考试结果, 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 优秀学生80多分。就是说对这样的学生, 不论什么时候考, 怎么考, 都能得七八十分。”[3] (卷三P302)

同年, 钱学森先生在接受北京师大附中纪强等老师访问的谈话中说:“附中培养的学生水平很高, 不怕考试, 不能死考课本, 要提倡多看课外书, 学生知识面要广。考试得80分就行了。学校设的选修课很多。我们班每天中午吃了饭, 在教室里大家互相交谈感兴趣的各种科学知识, 数学的、物理的、化学的, 什么都有。附中高中毕业生的水平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一样。附中的特点, 一个是师资水平高, 一个是学生愿意学, 不死记硬背。学生求知欲很强, 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 而不是一种困难。对学生要诱导, 而不是强迫, 师生关系密切, 息息相通。”[4] (P1)

1986年10月1日, 钱学森先生在与上海教育发展战略课题组谈话中说:“是不是师大附中的同学特别聪明呢?不是, 而是学风好。那时考试也很多, 但学生们说, 明天要考试, 今天要备考, 那是没出息。要考试, 就是不做准备地考, 那才叫真本事。学校也提倡这个风气。我那个班里, 一般考下来都是70多分, 拔尖的有几个考80多分, 不过如此, 但这是真的, 不是假的, 不是死记硬背的。”[3] (卷四P362)

1986年12月29日, 钱学森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学术活动上的讲话中说:“我6岁入学, 上了6年小学, 6年中学, 是规规矩矩地按年龄入学。高中毕业是18岁。现在想来, 我的中学实在好, 就是现在和平门外的师大附中。那个时候, 这个中学的学风非常好, 学生是求知, 而不是死背书。”[3] (卷四P396)

钱学森先生在《论人的潜力与教育革命》一文中说:那时师大附中“学习的空气也很好。现在据说大学生课余也敞开讨论, 这个名词叫‘侃大山’, 这是大学生。我们那时是中学生, 也‘侃大山’, 无所不谈。你想我们那时候, 20年代, 我们这些高中生也不知道马克思, 只知道世界上有两大伟人, 一是爱因斯坦, 相对论的大科学家, 我们这些孩子知道;另一个是列宁, 我们知道。这也说明学生感兴趣的范围是很广的”[5] (P77) 。

“当时学校有一个小图书馆, 只有一间书库, 但却是同学们经常去的地方。”“到高中一年级我就去图书馆找介绍相对论的书来看, 虽不十分看得懂, 但却知道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概念和相对论理论是得到天文观测证实了的”[3] (卷六P373-374) 。

1986年, 钱老与上海教育发展战略课题组的谈话中说:那时师大附中的“学生有很多时间看各种各样的书, 兴趣很广, 最主要的就是不在于背书, 而是理解。因此, 学校有一个好的校长, 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方针, 是很重要的。这些事情说明一个问题, 青少年的潜力是很大的, 我们现在不是去挖这些潜力, 而是在埋这些潜力, 方法不对”[3] (卷四P363) 。

五、对老师的回忆

钱老对北京师大附中印象最深的是教他的老师。他说:“我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 也与中小学老师的教育不可分。”[6] (P13) 他在晚年, 曾在一份手记中记录了自幼的教师, 也是对他影响最深的17个人, 有父母和3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12位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老师。北京师大附中的教师在其中就有7位。

“我自幼的老师就有17位:

(1) 父亲钱家治——写文言文;

(2) 母亲章兰娟——爱花草;

(3) 小学老师于士俭——广泛求知, 写字;

(4) 中学老师

董鲁安 (于力) ——国文、思想革命

俞君适——生物学

高希舜——绘画、美术、音乐

李士博——矿物学 (十级硬度)

王鹤清——化学 (原子价)

傅仲孙——几何 (数学理论)

林砺儒——伦理学 (社会影响) ;

(5) 大学老师

钟兆琳——电机工程

陈石英——热力学;

(6) 预备留美王助——经验设计;

(7) 留美Theodore Von Karman;

(8) 归国后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

钱老多次在文章报告中回忆当年的老师, 他说:“过去附中的老师水平很高, 对学生很亲切, 常和学生接触, 像教我们生物的于君石老师 (同音) (注:俞君适) , 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 并让学生亲手制作标本, 我记得给了一条蛇, 让我作标本……教我们的还有翁文颐、董鲁安、夏宇众。”[7] (P139)

1981年, 钱老在北京师大附中8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在我们班上, 给我们同学印象最深的是教语文 (那时叫国语) 的董鲁安老师。董老师实际上把这个课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 讲了许多大道理。我们这些学生也就从那个时候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们要感谢董老师。”[1] (上册P1) “他思想进步, 常在课堂上议论时弊, 厌恶北洋军阀, 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教我们读鲁迅的著作和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到了高中三年级时, 我对用文言写文章、小品特别感兴趣。”[8] (P280) “1935年初夏, 我已准备出国, 去看望董老师。后来人家告诉我, 董老师那时已在进行地下党的工作, 为了掩护, 公开面貌是信佛教的居士。就在那以后不久, 他便离开北京到解放区去了。全国解放以后, 我在报纸上见到了董老师的名字, 他是河北省委的负责人之一。我1955年回到祖国时, 董老师已经故去了, 没有能够再见到他。董老师给我们的教育是很深刻的, 我们这些学生, 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

“在知识能力教育方面, 我们的印象也很深刻, 例如矿物硬度有十度, 哪几个矿物能代表这十度呢?‘滑、膏、方、莹、磷、长、石英、黄玉、刚、金刚’, 挺押韵的, 好记, 有用!这就是硬度的十度。滑就是滑石, 膏是石膏, 方是方解石, 莹是莹石, 磷是磷石, 刚是刚玉。这是谁教给我们的?是我们的李士博老师, 他编了这个词, 我到今天还背得烂熟。”

“还有教几何的傅种孙老师, 他自己编几何讲义, 用古汉语编。傅老师古文水平很高, 是桐城派古文。教我们的时候还拉着腔调念讲义, 很带味。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老师说的:‘你只要承认公理, 定理是根据逻辑推断的必然结果, 没有第二种定理。在中国是如此, 全世界也是如此, 就是拿到火星上去它也得是如此。’他的这个讲法好, 彻底极了, 火星上都是一样的, 跑不了。”[1] (上册P1-2) 钱学森后来认为, 在初中三年级听傅老师的几何课, 使他第一次得知什么是严谨的科学。[6] (P13)

“回想我中学在北京师大附中学, 老师不怕麻烦, 无论自然科学课, 还有中文、外语课, 都要作习题或作文;这使我深受教益。”[2] (卷十P451)

1984年, 在与校友于浩成的通信中, 钱老再次表达了对董鲁安先生的无限怀念与崇敬。“他是我最尊敬的、也是对我教育最深的中学老师!”[9] (卷一P251)

六、对课程的肯定

钱老对当年北京师大附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非常肯定。他说:“这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很深刻和现代化。”[3] (卷三P302)

据钱老回忆:“这个学校的高中分两部:一部是文史部, 二部是理工部。我在二部, 正课和选修课有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里得几何;物理学 (用美国当时的大学一年级课本)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工业化学;英语, 德语;伦理学。伦理学课时由学校校长 (称主任) 林砺儒先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 教, 明确道德规范是因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 这不也是现代化了吗?化学试验课比较丰富, 但也有当时的困难, 试剂不纯, 滤纸是穷办法, 用北京冬天糊纸窗的‘高丽纸’!此外, 音乐、美术课学校也是重视的, 我们的美术老师就是不久前去世的国画大师高希舜先生。”[3] (卷三P302)

谈到化学课, 钱老回忆:“高中一年已有定性化学分析课, 高中二年有无机化学选修课;高中三年有有机化学选修课和工业化学选修课。我都学了, 虽然我在大学的专业不是化学。”[2] (卷六P185) “还有一点也表示了学校的开放性。化学老师让我们一部分对化学有兴趣的同学, 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实验室, 只要跟实验室管理老师说一声, 而不受课程科目的限制。”[3] (卷四P363)

谈到艺术课, 钱老还回忆说:“后来上了师大附中, 我们的美术老师高希舜 (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 , 暑假里开办暑期绘画训练班, 教画西洋画, 父亲很支持我去, 我买不起油彩就用水彩学画, 也学画中国画, 后来我画得还不错。”“我们的音乐老师也非常好, 上课时, 他用一部手摇的机械唱机 (当时没有电唱机) , 放些唱片, 教我们学唱中外名曲, 欣赏各种乐曲, 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 后来, 贝多芬憧憬世界大同的声响, 一直在我心中激荡。”[8] (P279-280)

谈到外语教学, 钱老回忆:“当时附中有些课用英文讲授, 到了高中二年要学第二外语, 除了英语, 设有德语和法语, 我选修了德语。外语要情景教学, 创造语言环境, 初中学了的东西, 高中就要用。”[4] (P1)

七、对大学课程先修的肯定

为了加强中学与大学教学的衔接, 美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在高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 这就是我们现在中学争相引进的AP (Advanced Placement) 课程。然而, 在上个世纪20年代, 北京师大附中高中已经开设了多门大学基础课程, 对杰出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方面, 钱老深有感触, 给予充分肯定。他经常回忆:“高中有很多选课。有各种各样的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业化学, 也有深一点的大学物理选课。数学上甚至有这样的选课:非欧几里得几何, 现在要学非欧几里得几何, 要到大学才学。我们那个时候在高中就有这门选课。外语除了第一外语还学第二外语, 可以学德语或法语。也不限于自然科学, 还有的课如伦理学, 这是社会科学。那时在师大附中高中毕业, 实际上, 解析几何、大代数、微积分这几门都学了。所以那时高中毕业的程度至少是现在大学一年学历或者还多一点。”[5] (P78)

“我附中毕业后, 到上海交通大学学习, 第一年觉得大学功课没有什么, 因为我在中学都学过了。上海交大四年, 实际只学了两年, 后来考上公费留学美国, 还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础。”[7] (P139)

“实际上高中毕业就可以达到大学一年级的水平。再上2年就是学士、4年就是硕士。这没有什么新东西, 旧中国就已经做到了。我在北师大附中毕业到上海交大念书, 就感到闲得没事, 一年级教的内容我在高中都学了, 而且学得还多。新的东西是在二年级下半年学的, 三年级是真学了一点东西, 四年级快毕业了, 老师对学生很客气, 有点马马虎虎, 又没学什么。以上说的中学6年就能达到大学二年级的水平, 这并不是过分乐观, 而确实是我们的经验。”[3] (卷四P362)

1990年, 钱老在给当时的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同志的信中说:“我高中在师大附中高中理工科……差不多把现在高等院校大学二年级的课都读了。这一经验不值得总结吗?”[2] (卷五P183)

八、师生爱、同窗情

在钱老的书信中, 有许多是写给师大附中老师和同学的。1984年1月26日, 钱老致信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办公室:“附上俞君适老人 (注:师大附中老教师, 曾教钱学森生物课) 的来信, 说想念他在二十年代的两个学生。俞老是当时母校的生物教师, 现在南昌人民大道江西大学, 是省政协委员。林砺儒和翁文灏二位早已去世, 我又不认得俞老要找的两位学生, 无法完成他交给我的任务。但我想母校一定有档案, 而前年校庆这两位校友也可能来过, 所以您可能答复俞老, 告诉他这两位的名字和通信地址, 以慰老人的心!”[2] (卷一P327) 此后, 钱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给师大附中校友林宝华、翁惕写信寻找俞君适老人想念的那两个学生。钱老还两次致信俞君适先生, 表示慰问。

此外, 钱老在给师大附中校友张岱年、于浩成、徐璋本、杨仲雄的信中, 也有很多回忆母校生活、畅谈同窗情谊的内容。

九、高风亮节

钱学森作为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国家的领导人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 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 处处体现出他的高风亮节。在钱老许多与师大附中的书信中, 好几封是婉言谢绝题词的。1989年, 钱老致信林安娣女士, 虽然婉言谢绝为林砺儒先生诞辰100周年题词, 但是充满感情地写了这样一段话:“林砺儒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师, 我也非常感激他自己和他主持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给我的教育。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2] (卷五P52)

1996年是北京师大附中建校95周年, 学校想请钱老题词, 并在校园内为他塑像。钱老致函魏义钧校长:“今年11月2日是师大附中建校九十五周年, 真是好消息!祝师大附中在今后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少年人才!至于要雕塑半身铜像一事, 我不能同意!原因是:师大附中校友中对党和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很多, 雕塑我的半身铜像是不合适的!千万不能这样做, 也请您理解我的心情, 拜恳了!”*在另一封给魏校长的信中, 婉言谢绝了题词。当师大附中校办致信钱老, 邀请他做北京师大附中校友会名誉会长时, 他又亲笔回信, 婉拒并“敬恳谅解!”[9] (卷三P331)

2009年10月31日, 在走过人生98年后, 钱学森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就是在那年的暑假, 钱老的儿子钱永刚教授按照父亲的意愿, 把1929年钱学森高中毕业证书捐赠给母校。这一年正是钱学森自北京师大附中高中毕业80周年。这个陈列在钱学森纪念馆里的毕业证书, 成为钱老眷恋母校的真实写照。钱老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 更加关心我国杰出人才的成长。“钱学森之问”激励着我们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今天, 我们再读钱学森先生对北京师大附中的回忆, 既能感受钱老对中学母校的情缘, 更能深切地体会他对优质基础教育的呼唤。钱老的这些话对今天基础教育的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温故知新, 教育要回到原点, 更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搞好教育改革, 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北京师大附中.在附中的日子[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1.

[2]涂元季, 李明, 顾吉环.钱学森书信 (全套10卷)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3]顾吉环, 李明, 涂元季.钱学森文集 (全套6卷)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4]纪贤生.访问老校友——钱学森[J].人才开发, 2001, (10) .

[5]钱学森.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

[6]郑哲敏.钱学森手稿[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

[7]刘沪.中国名校丛书——北京师大附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8]钱学森.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8.老人与麻雀的美丽情缘 篇八

据了解,杨大爷不仅可以让麻雀落到他手上觅食,还能让麻雀飞到他嘴边叼食,甚至还能挑逗几只麻雀,在其大腿上互相吃醋打架,令人“叹为观止”。那么我们就去杨大爷位于苏州胥门外小河浜的“麻雀司令部”,一探究竟,见证“奇迹”。

他为什么要养麻雀?

杨大爷从小就喜欢养鸟

到达胥门后,再经过几番打探,才在一条小河边,找到了杨大爷的家。杨大爷的家在那片低矮的居民区并不显眼,在门前邻居的墙上挂了数个鸟笼,自己则利用自家的一间房间开了个小杂货店。对于我们的到来,杨大爷显得意外。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很爽快地带领我们去他的“麻雀司令部”参观。

据杨大爷介绍,他是苏州本地人,今年56岁,“文革”时期他初中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1995年,他从苏州某单位下岗后,就开了家小杂货店,并以此谋生。

谈起“驯麻雀”的经历,杨大爷表示,纯属个人爱好的自然发展。原来,他从小就喜欢养鸟。“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玩鸟,没上小学之前,我就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养鸟了。到现在,如果我养生鸟的话,十有八九是可以成活的。”据杨大爷介绍,所谓的生鸟就是刚从野外捉来的野鸟。下岗后,杨大爷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外,其他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在养鸟上面了。杨大爷说,现在玩鸟其实成本不大,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买一只鸟得要花掉一个工人四五个月的工资。

一只鹩哥的死

让他决心养麻雀

1990年,杨大爷花了280元,买回来一只鹩哥。杨大爷说,那只鹩哥,他从它刚刚孵出来就开始养了,看着它慢慢成长、老去,直到2002年老死,整整养了十二年!他和鹩哥积累下了深厚的感情!对于那只老死的鹩哥,杨大爷还给它举行了一场特别的“送终仪式”:将鹩哥用塑料袋装好,系上砖块,沉入了门口的那条小河的河底。

正是这只鹩哥的死,让杨大爷做出了这一生最大的改变:不再痴情养那些抓来的生鸟了,改养家门口的那群经常来和家鸟争食的麻雀。因为多年的养鸟经验,让杨大爷俨然已经成了养鸟界的“独孤求败”,他想要挑战一下自我,驯服那些见人就逃的麻雀。

他是怎么驯服麻雀的

“驯服第一只麻雀,我用了3年时间”

据杨大爷介绍,他驯服的麻雀,最多的时候有二三百只,目前大约七八十只麻雀。“从2003年到2006年,第一只麻雀飞到我手心吃食,我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和它培养感情。”当我们问到杨大爷和麻雀相处的秘诀时,杨大爷只说了两个字:耐心。

杨大爷说:“要我说出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我肯定说不出来,但我知道,要驯服麻雀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三年时间,我就喂养那一只麻雀,从一开始将食物撒在十米开外,到后来放到我脚边,到最后慢慢把它引到我手上吃食,我和它之间建立了亲密友人关系。”

杨大爷说,他喂食的时候,常常需要将手伸出去一丝不动,坐在那里等一只麻雀。可能一般人等了几分钟,麻雀不来就走了,但他会很有耐心的一直待在那,有时候甚至会等十几二十分钟。

“我养的第一只麻雀其实还是一只成鸟。”后来,在杨大爷喂养了它五年之后,不见了踪影。杨大爷推测,应该是老死了。杨大爷说,现在他养的这群麻雀,其实都是它的后裔,就这么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杨大爷笑称,现在这么多麻雀,他已经分不清它属于哪族哪支了。

“听叫声,我就知道它们是聊天还是报警”

聊着聊着,兴致高涨的杨大爷还拿起家里的录像机欣赏起来。原来,前几年,他特意买回来了一架摄像机,记录自己平时和这些麻雀的“美丽情缘”。在杨大爷特意挑选出来的一组镜头中,只看到,在他的挑逗下,一只麻雀不断飞到他嘴上,叼走他含在嘴唇边的小虫。而另外一组镜头中,在他的大腿上,两三只麻雀跳来跳去,杨大爷则拿着小虫独宠其中一只,让其他两只麻雀醋意大发,互相啼叫、追逐、啄击。

这些麻雀为什么就只愿意飞到杨大爷身上,其他任何人喂食都不行呢?杨大爷说,这些麻雀都“认识”他。当然,不仅麻雀能认识他,他竟也认识每一只麻雀。“像人长得各不相同一样,每只鸟的脸也不一样;另外,它们在大小、体形、羽毛颜色等方面,也是有差异的。我大老远就能分辨出来。”

另外,在三五十米外,杨大爷就能根据麻雀的不同叫声,判断它们的天敌是否来了。当然,杨大爷也坦承,到现在他也听不懂那些麻雀叫声具体是在说什么,但他能根据叫声,基本判断出是在聊天,还是发出警告讯号。“其实麻雀也像人一样,经常要叽叽喳喳聚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

杨大爷说,在这十几年中,他喂养过将近30种不同的鸟类,经过与各种鸟的朝夕相处,杨大爷能够熟练地识别出每只鸟各自的特点,例如根据鸟的嘴形,杨大爷还可以判断鸟喜欢吃哪种类型的食物。例如简单地说,嘴形比较长、尖的鸟,吃食以虫为主,而嘴巴比较短的鸟多数吃谷类。

“麻雀和人一样性格各异,有的胆大有的胆小”

据杨大爷介绍,现在他每天早中晚都要给麻雀喂食,早上天刚亮,麻雀就在窗外叫,提醒他该给它们食物了,生物钟比人还准。杨大爷说,在喂食的时候,他不允许人去吓鸟,一旦鸟被吓过一次后,就再也不会来了。而且呼唤麻雀前来手上叼食时,手上晃动的幅度不能太大,最好就是手指之间进行微幅的错动,而手腕和手臂不能动。

另外杨大爷还说,给麻雀喂食或者逗麻雀玩的时候,身边不能有猫,因为猫是麻雀的天敌,但可以有狗。当然,这只狗必须是不曾对麻雀有过扑咬、狂吠等恶意“言行”。“其实麻雀胆子很小,也很记仇的。一旦你对它们有过恶意行为,它们就会永远远离你的。”

杨大爷坦承,不是每一只麻雀都能被他驯服的,因为毕竟麻雀是野生,也是鸟类中非常胆小谨慎的鸟类。虽然驯服高峰中,能有两三百只麻雀飞到他手中觅食,但能在他大腿上“争风吃醋”、在他嘴边进行“虎口夺食”的麻雀,毕竟还是少数,甚至只是个别麻雀的大胆行为。

“其实麻雀也像人一样,有胆子大的,也有胆子小的,有性格乐观开放的,也有羞涩内向的。”杨大爷说,第一只飞到他手中觅食的那只麻雀肯定就是性格比较乐观开放的,愿意接近人、相信人。

杨大爷提到,虽然那些麻雀都是他养的,但麻雀们不住在他家那里,而是住在小河对面的高档公寓区,因为自己住的房子是平房。“它们住得可比我高级,它们白天在这附近三五百米的范围内活动,晚上就会回到河对面新村高楼的‘家’中睡觉。”

原来,如果麻雀将窝搭在低矮的地方的话,就会有被猫等天敌吃掉的危险。杨大爷说,在苏州,麻雀的天敌就两种鸟:雀鹰和黄白劳。有趣的是,当天敌出现的时候,麻雀的“好朋友”白头翁还会通过叫声,向它们通风报信。

现场直击:亲眼目睹麻雀“大集合”

我们要离开时,正好碰上了麻雀即将“集会”。杨大爷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绝活——召集麻雀吃食。在小卖部前,杨大爷喉咙里咕噜咕噜发出声音,那是他与麻雀间的“密语”。只见不一会,小卖部附近的树上、房顶上,麻雀陆续飞来,一只、两只、三只……从杨大爷的手中获取食物。这些麻雀有的落在杨大爷的手上,有的停在杨大爷头上,有的在杨大爷的腿上逗留,俨然亲近的朋友那般毫无戒备。

小故事:

孔子学生公冶长相传通鸟语

公冶长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相传他通鸟语。传说有一天,公冶长突然听到乌鸦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羊,你吃肉来我吃肠。”公冶长听后跑到了南山,果然看到有只死羊。他把死羊拖回家里剥了,然后把肉煮熟吃了,可是他忘记了乌鸦的话,把肠子埋了。乌鸦很生气,就想报复他。时隔不久,这天公冶长正在山上打柴,突然乌鸦又说:“公冶长、公冶长,北山有只死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听后,又往北山跑去,发现一堆人围着看什么,就喊:“你们别动,是我打死的!”当他走近一看,躺在那里的原来是一个死人。围观的人们把他送到县衙。公冶长将事情的经过向县官讲一遍,县官怕公冶长撒谎,就叫差役背着公冶长,逮一个小燕子装在一个笼子里,提到大堂上,这时老燕子飞来,在外面乱叫。县官就问公冶长:“外边燕子说什么?”公冶长就说:“禀告大人,外边的燕子在说:我一没有得罪你,二没碍着你,为什么把我的孩子关在笼子里?”这时县官才真正相信公冶长懂得鸟语,就把公冶长放了。

上一篇:《猜猜我是谁》小学三年级作文下一篇:关于凤尾竹的花语和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