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体验式教学

2024-10-01

四维体验式教学(8篇)

1.四维体验式教学 篇一

什么是体验 像开放手臂一样开放感官,去听,去看,去接触,去感受 体验就是触动心灵,生理上有相关指标变化,心跳、内分泌、瞳孔等等。体验:让学生处在真实具体的情景中,以参与、观摩、体会、感受的方式完成认知的初级积累,是学生有感官感受和情感共鸣的认知方式。体验是教学方式,是学习方式,是教的目的,也是学的目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知情意完整的人。何为体验:人与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在人这一主体下的感受。人生在世,原本为“无”。从视觉来说,世界就是黑暗,通过感官的体验,一切在慢慢点亮,随着活动的增加,被点亮的事物越来越多,人产生了归纳总结、交流的需要,从而将世界符号化,(原本的符号化是对都有相关丰富经验的主体来方便交流而出现,符号化其实就是“共识”。这样既方便了交流又方便了演绎推理。)对于没有机会获得相应体验的主体来说,对其符号化灌输就是“洗脑”。就是心灵强权霸占。什么是知识 1 知识是什么

语言文字不是知识,也不是知识的载体,一个概念(类别)一个现象,一个规律,用语言来描述是出于交流需要,语言只是交流工具,有点像货币,而交流的内容是个体化的体验,用语言来描述还是出于类比拓展的需要,想由“此”知“彼”(然而无此难有彼)也就是说,语言具有概括性和交流性(两者是统一的)

但是无论怎样精当的描述都无法描述出知识的原形,原因之一是语言本就不是为事物的个性而生,而是为共性而生,原因之二是语言不是面向原形整体的描述,而是肢解原形成各个部分描述,而部分之和小于整体,语言对于知识永远类似于盲人摸象。(如平行四边形不用语言能轻松让学生学到原形,语言不能做到)。

知识是通过个体化的体验而获得的,没有对错,只有差别,而语言就只有对错,没有差别。知识原形是有不可言说性的。言说越详细离原形越远,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语言并不是最有用的东西,有些是干扰,语言在传递着信息同时也在扭曲着信息,(罪过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传错了对象)知识是个体的具体的体验,(有经验未必有体验,体验重在身心感应。)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知识的存在,世界只为“醒”着的人呈现,(没有人,就没有时空)有体验的表达是有内容的表达,有意义的表达,无体验的表达只是空洞的辞藻堆积,有体验的阅读、倾听是对话、分享。无体验的阅读、倾听是学天书式的心理磨难。什么是重要知识,就是将教师教给你的那些东西全部忘掉后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

真正的知识不在符号化的结论中,而在过程中,不在符号化的过程中,而在过程的体验中。

我们以讲述科学,讲知识的名义最终完成的是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是知识的碎片,知识的异形,知识的对立面。大部分是垃圾,是智力障碍,是。。

理想的知识学习应该是在学习期(理解、识记),应该自然而得,毫无障碍,毫无难度,只有兴趣和认可.也就是先自然形成心理语言和生活语言,再由学科语言规范化,而在应用期(符号情景应用、真实情景应用)就有一定难度和障碍 与其说科学家从微观观察结果来解释宏观现象(因果还原),不如说是从宏观感受的结果去解释微观观察。

超出了人类直接感受阀限的其他领域研究都是人类感官感受的复制,比如微观粒子模型,宇宙天体模型,心理模型等等所有科技、宗教、神话、语言文字甚至具体到一个人,世界以“我”为本。我们的空间观念-------源于行动,使树动起来,他会感知空间。

我们的时间观念-------源于记忆,使猪产生记忆,他会感知寿命。知识树的原点--根--人的感知(土壤)---决定哪些内容成为了人类知识,没有被感知到的世界成为“无”

知识树的终点---叶梢外空---人的应用、目的、需要----决定知识的发展方向,没有应用就没有生命力,逐渐死去。

任一知识,从根了解到梢,便能俯看知识树,更上一层次。不然,一直身在树中,所感所悟,多为偏颇。

执根望日,方觉知识生长之自然。

直接感受到的知觉即为具体知识,将具体知觉符号化(通过不完全归纳化、类比化。这是两种天然本领,当然也是进化而来。)就是间接知识,即为抽象知识,知识的发展的方向也是循着可感知的归纳、类比方向。语言起到从具体到抽象的翻译工作。

粗略的讲:体力劳动者工作在知识之源头,脑力劳动者工作在知识之末端。

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和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是教育之本。对于没有个体相关体验作为内核的讲授者来说,你要找出他的错误都难,(因为他的话都是套话,程式语言)。有些语言和语言表述形式专为自我万能辩护而生,是语言中的垃圾。同样的语言对于没有相关体验的主体来说,尚不如路边石子,房间桌椅,而是如同空气一样没有感觉,视若无物,它是苍白的,无灵魂的,无内容的视听垃圾。或说垃圾都算不上,就是“无”。

什么是体验式学习体验就是学习过程,体验就是学习结果。体验教学 是从容的教学。体验是基,符号化是表。

体验教学就是寻根教学,就是成长教学。以生活场景为教学对象内容,比以知识体系为对象内容更有价值。八成的时间做体验,体验两成的知识,两成的时间做符号化,及抽象推理,获得另外八成的知识。“苦思冥想”、“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甚至“多想想”等等都不是日常学习的所需状态,“想”很需要,但一定不需要苦、多。体验教学法,是现行教学中优秀教学案例的结晶,不是开发新理论,而是推广。体验式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其他所有教学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体验式学习和其他的学习理论(策略)行为主义就是体验本身

格式塔认知理论 格式塔的内容就是体验的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的素材是体验

认知同化理论 原有的符号世界和经验世界对新体验的同化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 加工的材料是个人体验 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的判断标准就是体验充分 人本主义理论 更是强调体验世界 体验教学最大的特点:灵活性,创造性,不可控性。所以最容易流于形式,也容易完全失控,(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所以,需要有责任、有能力、有经验的教师来完成。功利、慵懒、无责任心、靠生活惯性支撑教学行为的教师不适合体验式教学。

为什么要用体验式学习 纯抽象物理情景:不易理解,潜在条件不易明了。

截自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易理解,潜在条件明了。我们通常的认识恰相反。关于某个知识,在学生心中,若是获得相关体验,即使没有理论化提升,那它也是一枚种子,条件成熟,它会自己成长提升。若在没有个人体验的学生心中,仅仅灌输了结论(包括抽象推理,建在抽象概念上的抽象推理)那只能类似吃下一个外形姣好的烂苹果。有害无益。更谈不上营养。

体验意味着无限可能,而理论化意味着无限应用。每一种可能都可衍生无限应用。所以,体验重于理论化。没有情感体验的学习是浅层次学习,是不能持久的学习,是不能应用的学习 理解是什么?是接收的信息与心理基础认知无缝对接,是一种内心深度认同,是能自然推广。机械的模仿和记忆是没有情感体验的储存,真正理解的知识很难忘记。学习的深入度取决于情感体验度,大多数人把学习和情感体验割裂开,甚至对立起来,当然知识的非完整性也是影响情感体验的因素 百分之九十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可以顾名思义的,都是头脑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完全认同(共鸣)的,关键是首先构建出恰当的情景,知识的本身根本没有太难,更没有神秘性,都是讲授过程中造成的。西方教学重体验--甚至德育体验化 东方教学重教化-----甚至科学德育化 当学生使用概念、规律时,所使用的是相关体验或说是相关体验形成的背景提供了知识支撑。而不是记忆中单纯的符号化语言。再说,没有体验,语言也难以被回忆起。认识语言的抽象性,语言原本高度抽象的表意方式,所有不能期待个体化的语言为所有受众所理解,哪怕是生活语言,语言只能为“懂我”的人开放其含义,过于追求精确的表达(或过于强调为“不懂我”的人表达)会使语言原有的含义尽失,反而离原意更远,换言之,表达时只为“能懂我”的人追求精当描述,而对不懂我的人必须保持抽象性(距离感),(不然,会出现“说的越清晰,听得越远”。)当其有了相关体验后,自然就豁然明白了。要想让“不懂我”的人懂了我,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其增加体验,而不是降低表述精确度(表面上看是提高精确度)成人对孩子常发生上述那种不懂,成人对成人也常发生另一种不懂,即语言表述的过度个人化,公共性差。此处的成人和孩子都是指心理学上的分类。如果不得已语言先于体验,那就让语言去实现体验

1、描述情景(可感受性)

2、激发体验(引导体验)

3、符号化体验(明晰)。一部分学生为各种“名”---各类型符号所困,没有了解到“实”--真实态或关系,所以越学越困难。

缺乏具体实物的充分体验,而将主要脑资源消耗在抽象的符号化的描述中,必然形成心理印象与现实的脱节。

现有教材大多从成人的经验世界出发来使用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描述学生未经历的现象和规律,所以难有共鸣。

先实后名,重实轻名---方是教育方向 知识背景

概念、现象、规律的语言文字符号理解都必须放在相关背景中进行。没有背景就没有理解。背景指的是同类和反类构成的一种支撑架。比如公交车上一句“关后门”,“关”的背景是动作镜像、开等 等背景,“后”的背景是方位观念,前、车有三门等等背景,门的背景是表象、窗等作为背景,“关后门”是以车有多门、出站先关门,上下车都走门等等作为背景。单纯学得一个概念、现象、规律,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只有拥有了相关背景后,理解才真正开始,背景越是丰富,理解就越是深刻----或者说我们所定义的理解就是基于此。第一次见到一只鸟,并不会有太多感觉,只有见过很多鸟类和非鸟类后,对鸟的概念才有理解。

体验式学习的教学原则 让事实说话 让教师闭嘴 让身心学习让大脑创造 体验教学方式的特点:(1)重视设置情景

(2)重视让问题(或结论)自行凸显。(3)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4)重视情景解读,既是学知识,又是学情景,有时候知识统领情景,有时候是情景统领知识。(5)重视过程胜过结论

(6)多用感受性、拟人化语言描述客体。

(7)一切因机而变,生成大于预设,计划少于变化。(8)教学形式非常个人化,个性化。

(9)学生行为是积极地,思维是活跃的,过程是轻松的。(10)教师整合知识能力、控场能力、应变能力都很强。体验为基 行为目的为顶

随着基的稳定清晰,深入逐步提高顶的宽度和高度。不清楚行为的目的,条件的限制,方法的原理,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心理语言,难以真正的理解。如果说知识是精神食粮的话,那文字是什么呢?只是精神食粮的营养说明和分类包装,给学生仅仅记下包装而不提供食粮,营养何来呢? 一次的体验不是(形不成)知识(或说前知识)-----不具有可信性和心理稳定性。需多次体验直至体验的过程被完形且心理认同他的稳定性,此时体验被神经系统高级加工为知识且在下次体验前产生了预期且被证实,认同他具有演绎的功能。多次体验需有充分的时空转换。(前)知识的形成经历了从归纳到演绎的过程。7 体验教学内容呈现优先次序:实景(物)>照片、视频>图片、动画>文字描述>数学描述。越靠后抽象度越高。

体验教学学生活动优先次序:参与、身>观察、眼>聆听、耳>阅读、大脑>交流。越靠后抽象度越高。

但是从认识的层次来说:交流>阅读>听>视>做 越靠后认识的效率越低。

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对于已经拥有丰富体验,需要整理优化、反思、评价、应用、创新等高级活动时交流和阅读是首选活动。其实这种情况下,已经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专家活动。描述客观规律或命名概念时,以拟人化的可感受性的词语表达能使学生很快记忆并理解其要义,如电压表的测量范围用“抱”来描述,楞次定律用“阻碍”描述,其实大多数的词汇也是与人的感受相关的“生活语言”,知识本身就是来自人的感受,但是现在将知识神秘化、神圣化、客体化、权威化都是扭曲这一关系的原因。传统课堂和心理新课堂的区别

新授课:以掌握知识为导向,重在阐述、输入,即使情景体验也是以知识建构为目的。

习题应用课:以知识再现为导向,总在指导“怎么做”,然后解释为什么这么做。心理新课堂

新授课:以心理体验为导向,重在设计情景,引导体验角度,建立心理语言,再由生活语言导出心理语言,再由学科语言规范生活语言。

习题应用课:以心理再现为导向,总在提示“怎么想”,然后再引导怎么做出来。实物--模型---立体图--平面图--简意图---符号----文字 自然规律----文字表述(定性)---符号表述(定量)

体验式学习的具体做法 日常教学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应处于初级积累阶段,都应处于体验阶段看,更抽象的高级认知会随着初级认知的积累而质变,到质变临界点时再点破,才会有高级认知的感受和共鸣。对概念、现象、规律的理解就是弄清楚了他在相关背景中的位置,相关背景或者说是概念网--架 现象网---架 规律网---架。所以单纯的对某一概念、现象、规律反复强化练习、记忆并不会有特别好的理解效果,还应该理清在背景中的位置。对信息的感知(阅读理解)(或语言理解)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己(居下向上发散理解)充分开放,自由化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感知功能。另一个方向是向他(表述者)(此时可称作聆听者)(居上向下)定向理解,要充分去契合表述本体+环境,找到诸多可能理解结果中最贴切的一种。高级的讲授方式是如何把自己对知识的感受描述出来,以引起学生感受功能的器官的共鸣通感,教师的关注点在自身的感受上和语言的使用上。(主要是前者,后者是自然生成)而不是知识点本身。(当然知识点不熟是不能做到这点的。)概念教学的体验:体验概念结构源--逻辑体验,体验概念命名---人文体验,体验概念适用场景--情景体验,体验概念属性---抽象体验。

自然现象教学的体验:体验现象本身,让现象凸显,可观可感,自然规律教学的体验:让规律凸显,可以证伪。让学生或学生组反复做,亲手做,教师尽量不参与操作,只参与讨论,(只有时间宽裕,条件宽裕)不光看到结论,还要理解过程(可靠性),体验结论的表述的准确性。

推理过程教学的体验:体验推理过程的严密性,合理性。体验结论的合情性。教师示范后,学生亲自推导,反复推导直至完形。体验式教学中,除一个知识体系外,(还包括方法体系,思想体系)还有一个情景体系。这一方面靠知识向具体适用的情景衍生(演绎),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靠一个情景向另外一个情景衍生(类别)。教学主线主要靠形成知识体系为主,但有时也可以以熟练情景为主,靠一个情景带动所能适用的全部知识,旧知及未知,(不依赖教材知识体系授课)。然后让学生由此景到彼景类别。千万杜绝浪费半天时间设置一个情景最终只为解决了甚至还不重要的知识呈现,这是一种心理资源浪费。体验过程与理论提升(抽象提高)强调

(1)避免从抽象文字体验再到文字提升式“形而上”,必须区分学生的理论化(符号化)和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建构。(2)理论化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

(3)理论化的目的是将个体体验社会化过程,(便于交流、分享,同时也是概念化推广过程,便于类比应用)

(4)理论化并不掩盖个人体验的价值,反而依赖多数人的体验来实现。将体验明晰化,就是将体验符号化----表述是路径。两种课型,两种任务----一定要让学生提前明白 一种情况,一节课中,让繁杂多变的语言围绕着一个(或两三个)情景描述,诸多概念、公式、方法让他在同一情景中融合,能得到很好效果。(学生的情景转换很慢,一定要注意)

课堂上,教师是面向当下预期未来,学生是面向过去和当下,所以教师很容易从一个话题转向另一个,而学生却不能,往往以为新的情景中描述的还是旧的情景(或是延伸)。

另一种情况,对同一概念或公式或方法,我们在多个不同情景中适用,也能起到熟练公式和方法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情况公式应用,本身是情景,而所选择的示例情景是体现公式的各个侧面。

不论是讲授还是探讨,让每一个成员先明确话题内容是首要条件。在现行教学中体系中大量添加综合活动课也是解决之道。这样将体验和符号化分开进行。体验情景的选择和设计:

(1)熟悉性 不要用陌生的情景、教具、案例去体验更陌生的抽象结论,必要用时,先把情景熟悉透再说。(2)典型性(3)可延续使用性 13 学习中,必须靠经验至上,在工作中、研究中必然要经验与环境相结合。教学就是教经验。

讲解某个知识前,先问自己“我有哪些经验”再问“我想让学生获得哪些经验”,再问自己“如何设置情景”,再问“最好如何总结” 教师能自我意识到的思维是关注点的变化,而第一个(还是每个?)关注点的出现都由信息背景提供(提炼),大脑意识在背景中觅到(或说提炼到)关注点的过程是潜意识综合加工或筛选的结果,这些都靠经验完成,而后续关注点的出现由第一关注点带领也由经验+逻辑条件实现,这里有推理过程,也有经验惯力推动。

总之,教师的思维是不能被学生复制到的,(除非当学生拥有教师般的经验背景后,那就不是学生了。)对学生而言,永远是经验网的积累者和搭建者,对他们讲题,一定从信息解读----->情景还原(建立模型)----->关系明晰----->思路梳理这样的路径引领。

15抽象的过程中,生活语言由学生表达。规范学科语言由教师提出,由学生评价、认同。

2.四维体验式教学 篇二

1) 了解工作面试的基本要求以及面试的一些细节。能使用就业过程中一些常用词汇:如:resume certificate confidence interview interviewer等。

2) 能用简单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情况:如:hard working honest easy-going kind patient等

3) 能用面试中常见问题的简单表述展开简单的面试场景。如I've just graduated from—.Major in—I am kind and helpful.I always help others who are in trouble.等

4) 能理解求职面试的对话, 能够运用求职面试句型编对话。

5) 能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

2 教学重点

掌握面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表述, 并能开展简单的面试场景对话

3 教学难点

能在45分钟之内让学生掌握面试的语言技巧和细节。基础好的学生要能够进行场景对话, 中等程度学生能掌握面试的一些句型和表达, 余下的学生则至少掌握面试的一些词汇。

4 教学手段

传统教授与多媒体相结合

5 教法与学法指导

根据本单元模块的特点, 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教学过程, 学习求职面试的相关知识。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引起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大量小组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主动交流, 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求职面试英语。

6 教学过程

6.1 课前预习环节

提前安排学生阅读教材, 并提供预习问题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单位学习《job interview》单元的单词及表达法, 并试着用这些单词及表达法来描述自己。

Q1.Tell me about yourself.

Q2:What is your biggest strength?

Q3: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

Q4:Do you have any experience?

Q5:What starting salary are you looking for?

Q6:So when can you start?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预习材料,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新课的积极情感。

6.2 课堂探究环节

6.2.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激发求知欲望

1) 课前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在PPT上展示两张有关求职面试的图片导入《job interview》单元主题:

教师提问:1.What do you think when you see these pictures?

’理想的)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表观点

2) Pair work

Directions:make up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Task situation:

his/her appearance (hair/dress) and manner (polite but firm) .B al-so advises A to tell about his/her work experience and his/her char-acter, to ask about the job requirement and to learn the usual salaryfor a new hand before answering the interviewer’s question aboutthe salary he/she expects.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引入情境, 让学生小组合作编对话, 激发发求知欲望, 产生初步体验。

1) 组织合作探究, 形成感悟体验

Learning the job interview tips.

1.know some“Soft Skills”about job interview

a.Greet people with a firm handshake

b.Stand up to meet people and sit up straight

c.Walk with confidence

d.Remember“please”and“thank you”

2.Something you should take before interview

a.Resume

b.Certificate

c.Confidence

d.Smile

3.Don’t Forget the Details

a.Wear simple and neat clothes

b.Natural, clean looking face/makeup

c.Don’t do things that might annoy people, like being late, chewing gum, wearing mp3d.Just be yourself.Be relax!

d.Just be yourself.Be relax!

2) play a video about job interview via searching in Baidu.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 Ix MTI4Nj Q=.html

Require students to discuss about it freely in pairs and turnthe dialogue into role-play.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Get several pairs of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interviewee to act

Get several pairs of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interviewee to actout the conversation.

Make comment and praise them.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 产生共鸣, 体验英语面试的形成过程。

3) 提供模拟训练, 巩固深化体验

Task:Suppose a big company is holding a job fair in your school.You have to find a job and apply for it.Distribute a piece of card to each group.Let students in each group decide who are interviewers from

Let students in each group decide who are interviewers from the big company and who are interviewees from your school.The interviewers decide which kind of job they would offer and what requirement should the applicants meet, then write down on the card.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then get pairs in groups to act out the job interview.Make commenand praise them.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训练, 体验求职面试英语的运用。

4) 课堂检测, 产生成功体验

通过多媒体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

1.Require students to write some English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job interview.

2.Requir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dialogue on PPT.

Interviewer:Good morning, Miss Tang.__________?

ate next month.I am outgoing and hard-working.Interviewer:OK.__________?

Interviewer:OK.__________?

Tom:Yes, I have worked as a part-time cashier in a supermar-ket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Interviewer:_____________________?

Tom:Well, I can use computer.

Interviewer:______________?

Tom:I have visited your website.I think it is a good place towork.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 落实知识, 反馈矫正, 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

5) 课堂反思小结

教师指导, 学生自己反思小结:

1.回顾求职面试相关词汇

2.回顾求职面试的过程

3.回顾求职面试的句型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反思小结, 进一步完善感悟知识, 深化体验, 建立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形成内化。

6.3 课后拓展延伸环节, 实践应用体验

1) 课后作业

登陆精品课程网站自主学习与求职面试相关的知识。

2) 学生课后探究:

让同学们访问www.personality.net用英语做个性分析。

3) 课后延伸阅读体验——利用互联网阅读与求职面试相关的文

4) Students watch a video via Baidu: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 I1Nj U4NDQ=.html

Then require them to make a plan for their job after gradua-tion.They may search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bout therequirement concerning their ideal jobs.They may search certaininformation via Baidu:

http://www.zhaopin.com/?utm_source=Sogou&utm_medium=cpc&utm_term=&utm_campaign=121116264&utm_provider=zp&sid=121116264

http://www.chinahr.com/

http://sd.58.com/job.shtml?utm_source=

3.体验式教学 篇三

如果组织学生在盛夏暴晒几分钟,如果让学生在暴晒的条件下还从事一份劳动如打扫卫生,然后让学生再走进教室去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有了身体力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体验,学生对于诗中当时农民辛苦割麦却清仓缴税的悲苦命运会不会有了深刻的理解与同情······,这是我在上完《观刈麦》一文后突发的教学随想。

《观刈麦》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陕西盩厔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感动人心的魅力即在于诗歌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劳动人民悲苦的命运与诗人借诗歌传达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这样一种强烈的为民请命的精神。

通读本文,理解意思不成障碍,把握作者的情感也不会成为阅读障碍,但对于现代衣食无忧的中学生 “感同身受”当时的农民辛苦与贫苦却会成为很大的理解障碍。通过一课时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放入到当时民不聊生、民生疾苦的社会环境下,想象自己为文中的刈麦人或拾麦人,猜想他们遇到白居易这样为民请命的官员会说些什么话。这一教学设计的目的旨在让学生不仅通过字面意识去认识到刈麦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苦与拾麦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贫苦,更在心理层面上去接近与同情辛苦的劳动人民。但是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把这一学习任务当成了一个有意思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有些小组甚至用了表演的形式,通过夸张的语气去模拟农民向官员述苦。展示者乐在表演,观赏者乐在表演的喜剧效果中。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教学效果的未达标不能苛责学生的肤浅理解,因为学生的经验不可能去感同身受当时农民的那份疾苦。但如果本文的教学仅在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去告知学生当时民生的疾苦,语文真沦为一个无关痛痒、远离生活的无用学科了。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同情心与强烈的关注民生疾苦的价值取向是我认为本文之于学生的的重要意义。

正直酷暑,外面热浪连连,教师避在办公室备课纳凉,学生躲在教室吹风扇学习,整个校园只剩个大太阳在炫耀自己的热能。回家途中,不得不与太阳正面冲突,尽管举着太阳伞遮阳,汗水还是止不住地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流出。看着一个个全副武装的行人,看着一张急切想回家纳凉的面孔,我开始体会到“足蒸暑土气”的那份无处可逃的炎热。我也想到了在农村生活一辈子的奶奶,在我的映像中,她经常在酷暑去经营她的那份农田,衣服像刚被水洗的,脸因为流汗而变得煞白,货真价实地“背灼炎天光”。我的脑海中突然跳出一个念头,即本文在开篇提到的那个设想——“如果组织学生在盛夏暴晒几分钟,如果让学生在暴晒的条件下还从事一份劳动如打扫卫生,然后让学生再走进教室去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有了身体力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体验,学生对于诗中当时农民辛苦割麦却清仓缴税的悲苦命运会不会有了深刻的理解与同情······”

真正的语文学习,应该不仅学习文字经过雕琢后的美感,更应该学习文字背后传承的某种精神;真正的语文课堂不仅要萦绕着袅袅“语文味”,也应该学会让文字直指人心、针砭时弊。这才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真正统一吧。试想我们的学生在烈日下劳动,有了汗流浃背的体验,应该轻而易举理解“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一诗句;也更能理解刈麦人与拾卖人的悲苦命运,因为他们汗流浃背却食不果腹。有了这样深刻的情感共鸣后,我们的学生应该也更能理解诗人目睹这一场景后“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那份愧疚。说不定更有这样的学生,当面对不公的社会现实时,也能学白居易以笔为枪、针砭时弊,做一个真正的公民。

4.四维体验式教学 篇四

河源市和平县礼士镇中心小学 陈雪梅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把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摆在了首位。而体验式作文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有力地拓宽了作文题材,使作文教学有了广度;体验活动还有利于挖掘作文的主题,使作文教学有了深度;多样的活动促进了表现手法的变化,使作文教学有了灵活度;当然,在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享受到无比的乐趣,作文兴趣油然而生,大大增强了作文教学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体验;生活;活动;评价;乐趣

[正文]什么是体验式作文?《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因此,体验式作文是建立在实践或亲身经历之后进行习作的一种作文样式。“体验式作文”就是通过亲身参与的活动方式,开发阅读、活动、生活等写作资源,强化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促进自由表达,抒发独特见解,培育真情实感。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下面就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进行以下粗浅的看法。

一、在体验生活中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通过活动,品尝成功的自豪、品尝交往的愉悦、品尝生活的美好、品尝探究的乐趣、品尝失败的教训、品尝磨难的艰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总是见缝插针地引导他们细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中秋节来临之际,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从“中秋节”为主题的观察体验活动,事先让学生说说准备观察什么。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月饼的种类和特点、人们都在中秋节做些什么、夜空、商店的月饼销售情况等。接着,我又让他们说说怎样观察,有学生说可以看看形状、闻闻气味、用手摸摸,又有学生说可以到各个商店看看顾客的多少、比比价格等。有了这些铺垫,学生的观察体验活动不再盲目,而之后的写作也不再是空乏的了。

又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忆今天发生在教室的一件小事。学生都怀着浓厚的兴趣认真思索着,可是很多同学只是摇头,其中一个细心的女同学举手发言:老师,有件小事不知可不可以写?课间休息时,有个男同学把小丽放在桌角的书碰掉在地上,可那个同学瞥了一眼走开了,没当回事。第二个同学视而不见,并在书皮上踩了一个脏脚印也走开了。这时,我真有点看不顺眼正想走过去,可小丽同学抢先一步,把课本捡起来拍去尘土,并整齐地放在原处。说完,我及时给予肯定:刚才发现的这件事写出来既新鲜又有真情实感,并引导学生对涉及这件事的几位同学的做法发表评论。全班同学情绪高涨,积极参与,把发现的材料一一说出来,这样,学生的选材门径终于打开了。

二、在活动体验中迸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心理所感,自己的心理没有感受,怎么可能写出独特的心理感受呢?相比于听别人说或静止的观察,亲身参与活动是形成活动体验最重要的途径。美国在课程标准中提出,除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受到鼓励去积极思考,他们会处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之外,“还可以通过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主体性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一)游戏活动。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白坚教授就用他独特游戏体验教学方式开创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方晴空—— “快乐作文教学法”。我也曾经模仿过李教授的教学方法,在新年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了一堂游戏作文课《猜钱》,采取了游戏化的方式。游戏分三个步骤:

1、猜一猜钱在哪个红包。

2、在第一次猜对的基础上继续猜。

3、将钱奖励给连续两次猜对的同学。在三次游戏的过程中,把每次的游戏都切分成几个小块,先让他们先参与体验,产生真切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感受,“情动而辞发”后,再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激情,当即写下真实的体验,真切的感受。

这样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内容,也触动了他们的真实情感,为真切表达做了极好的铺垫。我还曾上过的“摩擦产生静电”“鸡蛋上浮”“瓶里吹气球”“猜谜语活动”等等,都使我和学生品尝到了体验习作带来的快乐,同时在习作的层面上受益匪浅。

(二)模拟活动

模拟活动是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让他人的生活体验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再现,扮演各种角色,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体验他人之体验,为写作积累生动的素材和情感体验。

我曾经在教学中让学生“模拟盲人与哑巴”,游戏规则如下:两人为一组,由一位同学当“盲人”,在“哑巴”的拍手指挥下(哑巴拍一下表示停,两下表示向南移动,三下表示向北移动,四下表示安全前进),从教室前面出发,穿过重重椅子障碍,到达教室后面,且不许超过规定区域。学生们听后个个跃跃欲试,但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亲身感受,并要求把这些感受用笔记录下来,题目自拟。

第二天,一进办公室,一大叠作文便摆在我前面,随手翻阅,喜不自禁:《痛苦的体验》、《盲人与哑巴——无彩的世界》、《如果我是盲人》、《好好珍惜自己的眼睛》„„一个个精彩的作文题目引人入胜,而其中的内容,更是情真意切。现摘录一段:

和我合作的是黄魏同学,我是当“哑巴”的。看着老师摆的相当难的阵型,我觉得我们成功的机会很渺茫。“开始。”黄魏刚刚走了四、五小步,我就拍手示停,他乖乖地停下了。“啪啪啪!”我示意他向北,他向北迈了一大步,这下我可急坏了,迈得太大了,前面也有障碍了。“啪啪!”我只得让他向南,没想到,他又狠狠地迈了一大步回到了原位,还差点碰上障碍,我真为他捏了一把汗。“真是笨,怎么不跨小一点呢?”我在心里暗暗埋怨道。我真想对他大声喊:“向北一点点。”可是那样会犯规的。“啪啪啪!”我继续拍想让他再向北移动一下,可没想到,他竟向前走去,结果可想而知,他撞上障碍物了,我们失败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验到了残疾人的痛苦,更理解了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无色无语世界里的痛苦,也让我更敬佩她了。我想,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我一定会受不了,一定会崩溃的。

此外,还可以举行“师生模仿大赛”,进行角色模拟,模拟某种情境中的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警察与市民、主管与员工、交警与司机、售货员与顾客、谈判双方等,获得角色体验,学习换位思考。

(三)情感活动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里基础。写作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

我曾模仿过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亲情测试》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最纯洁、最干净的纸上写下五个你最爱的、最割舍不下的、最牵挂的人,然后一个一个地划去。每划去一位,王老师让学生谈谈感受,“当你把他们划去的时候,你好像把什么都划去了”。此时,学生心中那根情弦被拨动了,隐藏在心中的那份情感喷涌而出。课堂上学生们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有的边说边哭泣,有的握着笔,颤抖着,久久不肯下笔。看着学生迟迟不肯下笔;看着他们轻轻的划去亲人,活动结束又赶紧用橡皮擦掉;看着孩子们用心写出的字字句句„我也感动得欲潸然泪下了,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珍惜。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失去亲人留下的是痛苦、孤独、害怕、寂寞,更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明白了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拥有的爱,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置身于其中,以情牵情,以情动情,以情燃情,让学生的真情像飞瀑倾泻在笔端。

三、在评价体验中让学生享受习作乐趣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学的愿望。”确实,希望获得成功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内在本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若能使学生的成功感得到充分的满足,那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一大推动力。

1、在激励性评语中体验乐趣 作文批改中,有时教师的一条小小的激励性评语,都能激起学生一生对写作成功的追求。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习作,努力挖掘他们习作中的优点,对好的段落、好的句子、好的词语以及立意、布局的优点加以赞赏,尤其对于后进生更应沙里淘金,劣中寻优,用批语予以褒扬,哪怕是几个字,如:“妙!”“好极了!”“有意思!”等等,学生都有可能从中获得成功感,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为再写作增加动力燃料。

2、在赞赏性讲评中体验乐趣

作文讲评则是作文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讲评中注意对学生的赏识,那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有些学生就因为老师在作文讲评中,表扬了他的文章而强烈地爱上了作文。尤其是对作文较差的学生,老师在讲评中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的进步、作文中的亮点。著名作家丁玲在一篇回忆的文章中曾说,自从小学老师在作文讲评中大大表扬了她的文章后,便激发了她对文学酷爱的热情,选定了文学作为她终身的事业。记得一次习作讲评课,我把后进生作文中的好句,好段摘了满满一黑板让大家一起品读、欣赏,结果真是“有心栽花花满园”,学生们的写作热情有了明显的提高。

3、在多种展示中体验乐趣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渴望得到欣赏,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何况少年儿童都是“兴趣至上”的。如何制定恰当的作文评价目标,让评价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每个学生 “心动”,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习作的乐趣,我设计了以下一系列活动:(1)开展佳作交流会。对在作文中出现的学生优美的词句、精美的文段,我都会利用讲评课或活动课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班级优秀习作选,每次交流的佳作、精彩片段都让学生抄录在上面,在班级上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3)发表学生习作。帮学生把优秀作品投到学校《新星》文学社刊上,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通过一系列的展示活动,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了习作的乐趣。

体验无处不在,生活因体验而美好,习作因体验而精彩。让学生在体验中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学生写作文时才会“下笔如有神”。喜则笑,悲则哭,怒则骂,喜笑怒骂皆成文,让学生的真情在体验中肆意流淌,让学生的心灵在体验中自由放飞。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把体验式作文教学进行到底,作文与生活的隔膜就会自然消失,生活之清泉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田,丰盈、灵动、真挚、深刻的好文章就会如同缤纷美丽的个性化花朵盛开在我们的作文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立足生活书写人生--新课程理念下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尝试》小学教学资源网 [3]李白坚著,《快乐作文--教与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4]孔有君主编,新课堂作文丛书,《小学生体验作文》《小学生活动作文》,重庆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5.体验式教学模式 篇五

知识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掌握因数中间有0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有0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归纳整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难点:笔算乘法中的进位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汇报 揭示课题并板书:乘法练习课

1.多位数乘一位数,从多位数的()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向()进几。

2.12个5相加的和是(),用乘法算式表示()

3.由16×3=48直接写出下题结果。160×3=()1600×3=()4.计算503×6可以想:()×6+()×6=()+()=()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0乘8大于0乘4.()

2.6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6倍。()3.320乘5的积末尾有一个0.()4.104×5的积的中间没有0.()

5.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6.因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7.因数末尾几个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几个0.()8.一个三位数乘4,所得的积不一定是三位数。()9.0+0+0+0=0×4=0()10.32+34+36+38+40=36×5()11.55+60+65=60×3()讨论:做题时应注意什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三、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1+2+3+4+5=()×()34+35+36=()×()234+236+238+240+242=()×()1000+2000+3000=()×()小组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以后我们做这样的题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四、实践创新,提升能力

1.小强用电脑写日记,他每分钟能打48个字,9分钟打完。小强的这篇日记有多少字?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集体订正。

2.果园里有桃树106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倍。两种树共有多少棵?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集体订正。

3.大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89页,又看了5天,每天看96页。大明一共看了多少页?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集体订正。

五、拓展应用,掌握技巧

1.大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89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比第一天的2倍少20页。大明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6.体验式教学报道.1 篇六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强实践育人工作,2012年2月16日,商务系、旅游系、外语系2011级餐饮管理专业52名学生在该专业教学团队的带领下赴“北京顺峰餐饮”成都会展店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

在校企合作单位“北京顺峰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店”(以下简称“顺峰”)的大力支持下,本次“体验式”教学分为品菜、海鲜原料认知、顺峰餐饮企业文化认知、餐饮职业人职业生涯发展交流等四个教学环节。在品菜环节,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品尝了由“顺峰”免费提供的粤式商务宴席。学生们一边享受纯正而精美的粤菜,一边细心体验粤菜商务型宴会服务的全过程。来自“顺峰”的优秀服务员和管理者们用规范的礼仪和精湛的技艺向同学们展示了“顺峰式”待客之道。之后,“顺峰” 成都会展店服务明星带领同学们进入顺峰海鲜景观区认知粤菜海鲜原料。同学们与各类海鲜动物 “亲密”接触,对品种众多的粤菜海鲜原料有了深刻的感观认知。在成都会展店管理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分组深入到“顺峰” 成都店的各区域观察、学习,通过VIP包房主题装饰、文化墙陈设物等“实体”,认知了“顺峰”的企业文化和服务管理理念。最后,毕业于我院,就职于该店的2名优秀服务员和1名主管与同学们进行了餐饮职业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题交流。“学弟、学妹”将自己的疑惑或愿景与“学姐、学长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学姐、学长” 也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学弟、学妹”如何调整自己适应社会发展。

通过体验式教学活动,2011级餐饮管理专业同学们更加感性的认知了粤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通过与“顺峰”各层服务人员和管理者的沟通与交流,同学们增强了对餐饮行业的认知,对自己专业前景和职业生涯规划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此次体验式教学是在继上学期“巴国布衣”旗舰店体验式教学后的又一次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非常认同此体验式教学形式。为推动该体验式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该班级成立了“成长银行”,开设了“成长基金”,倡导每位同学每天节约1-2元钱作为“成长基金”存入“成长银行”,作为对自己学业和未来事业的投资。

7.体验式数学教学初探 篇七

一、体验数学信息的收集处理, 做“观察员”“管理员”

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在生活实际中都能找到原型。如, 在学习有关厘米和米的认识时, 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 掌握一些能用眼睛估计出的数据, 如, 自己的小床长有几米, 宽有几米, 这样学生就成了一个小“观察员”。

学生不仅要学会收集信息, 还是要有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可组织信息交流会、信息发布会、信息小报展览等体验活动, 依据“资源共享、合理运用”的原则, 让学生做个“信息管理员”, 使他们能根据实际情况, 准确地提取自己或他人的信息, 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解决问题。

二、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做“工程师”“设计师”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又最终服务于生活,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体验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变成数学研究的对象, 使学生感到亲切、易懂。同时我们还可以巧妙地以课本中的例子为背景,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 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出示要注意情境化,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激发学习的热情, 体验学习情感。

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够, 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说教会很快令他们生厌, 所以教师设计的学习方式要多样化。同时我们在教学时, 还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使数学课更为形象、直观。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的方式中体验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潜在的价值。

三、体验数学学习中的创新, 做“创新能手”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间包含着人们创造性的发挥, 人们不断发现规律的同时, 也不断改变着规律的表达形式, 形成对同一知识的不同诠释。在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体验创新, 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 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

由于学生有不同的生活体验, 对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必然不同,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多种多样, 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体验各自不同的想法解法。

在数学学习中, 让学生对“不止一个的答案”和“不止一种的答法”进行选择, 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最佳的答案。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促进知识的迁移,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后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创造性。如, 设计春游的乘车的最佳方案等。

四、体验数学学习的评价过程, 做“教授”“裁判”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体验教学的又一主阵地, 教学评价不仅具有鉴定功能, 还有教育功能、激励功能等。通过体验数学学习的评价过程,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写反思日记、收集错题集, 引导学生自己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 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进行判断, 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达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觉监控和调节的目的。

在自我评价的同时, 也可以对同学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材编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 让学生敢于体验“小刺猬”“反光镜”的角色, 敢于对同学、老师, 甚至教材提出异议。如, 开展“辩论会”“当一天小教授”等体验活动, 可以“让老师下一次岗”, 由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甚至由学生自己来执教;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当次“裁判”, 通过给同学编试卷、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来做出评价。在相互评价中, 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又能让同学们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8.体验式教学浅谈 篇八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传统教学优势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63-02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进程中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创造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或机会,使教学内容得以还原或再现,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中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该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学生是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领悟和体会。这种教学主要包括案例讨论、角色扮演、项目作业、情景活动等具体方法。其与传统式教学的主要区别如右图:

体验式教学还具备以下特点:

(一)体验性

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身处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学到应有的知识。这种体验性不只包括在体验中获得的愉悦性,还包括压力,这种压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方式多样性

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感官、情感、思想、行动和关联等五个方面对教学信息加以适当转换,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刺激学生学习的目的。

(三)参与性

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使学生得到体验,而是通过参与体验对学生加以引导。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那么我们的体验式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学生的参与在体验式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教师来说,如何设计课程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式体验是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

(四)全程性

体验式教学将课前、课中、课后紧密地连接起来。它要求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设计,课中能够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并得到启发,课后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离开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大减弱。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到知识。老师提前设计好的情景和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故事、视频、案例探讨,也可以是游戏、演讲等。这些都能够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无论是在实践上或是在心理上,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在我国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比发达国家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差。江泽民曾经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国家创新性不够,很多的企业只是在模仿一些大公司,而单纯依靠模仿是永远无法成为行业的领头军的。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从学生抓起。创新活动是综合了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它要求学生具有该活动过程所应具备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意识等,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想象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基本能力。而体验式教学可以满足培养创新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需求。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本来是整个社会中最纯洁的一片净土,但是最近我们发现在这片净土中,发生着越来越多的超出我们意料的事件。校园暴力就是其中之一。很多暴力事件超出我们的想象。前几年的马加爵,就是因为他与同学关系不和最终导致几位同学被他残忍杀害;还有近期的药家鑫事件,药家鑫因为担心被撞人醒来后惹来更多的事端,没有将被撞人及时送往医院抢救,而是残忍的将其杀害;在校园里、大街上和一些其他公共场所,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很多穿着校服的学生举止不雅。这一系列的现象在告诉我们,学生的素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的教育模式面临着考验。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活动和情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体验式教学当前应用现状

(一)师资水平不足

就目前的教学来说,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队伍中,观念陈旧、知识更新慢、教学方式单一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阻碍了体验式教学的发展,而且与当前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形势不符,成为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绊脚石。

(二)中学考试制度的限制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提供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教学体验情境,这种情境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和设计。但对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来说,每个学校都在强调升学率以及考试排名,所有老师都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不是综合能力上,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家长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分数上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体验式教学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匮乏

体验式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室、具备真实情景的实验室等。这些资源只是在部分大学得到满足,而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学都不具备,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在这种条件下,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相对比较困难。

[参考文献]

[1]蓝强.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教学园地, 2010,(9).

[2]王昱.浅谈体验式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1.

[3]鲍林.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8,(3).

[4]李梅.体验学习——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4.

[5]吴强,王琳.浅谈艺术院校中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实施途径[J].大学教育,2012,(1).

[6]方红.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0.

[责任编辑:陈明]

上一篇:买卖合同法司法解释三下一篇:教师口语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