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2024-07-13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精选7篇)

1.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篇一

目前国内对于内部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尚处在探索阶段。从目前国家与社会对企业业绩的考核来看,企业存在环境、经济两类指标体系,并且偏重于对经济指标的考核,而对环境业绩的考核有所偏弱。同时,现在的环境指标体系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与经济事项脱钩,只是单纯地揭示和反映环境领域的内容。这容易导致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忽视治理的经济效益,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本文站在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引入了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着眼于评价组织有关环境方面的项目及管理和使用环境资源活动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果性,来设计出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每个企业在具体运用时可以考虑其具体情况进行增减。

一、平衡计分卡介绍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dcard, bsc)是由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教授和诺兰诺顿的执行总裁戴维?诺顿(david norton)两个人共同开发的。

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业绩评价以促进战略实施的目标。其特点是始终把战略远景放在其变化和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平衡计分卡之所以称之为“平衡”,是因为它能够帮助管理层对所有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域做全方位的思考,具体体现在其保持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成果与成果的驱动因素之间的平衡;内部衡量与外部衡量之间的平衡;管理业绩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平衡等。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的环境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样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考虑。本文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在遵循客观全面评价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原则、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统一原则、与其它指标体系相结合原则、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原则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维度设计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1.财务维度:

其目标是“我们怎样满足股东”这类问题,表明企业的努力是否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平衡计分卡里,其他几个方面的改善都必须反映在财务指标上。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是其主要目标。由于环境绩效审计引起环境管理成本增加而给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造成的损害,会在一定程度上或是完全打消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这个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环境管理产生的成本效益状况,评价指标应包括环境保护及治理的费用指标、收益指标等效益指标。

这些指标如:环保设施投资收益/环保设施投资收益率、节能收益/节能投入收益率、环境成本节约净额、环境事故赔偿金额等

2.客户(政府及公众)维度:

其目标是解决“外界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体现了公司对外界变化的反应,只有了解和不断满足外界的需求,企业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增长的经济源泉。随着环保法规的日渐完善,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外部对企业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并及时向外部公布企业环境管理方面的信息。这些指标如:所获环保奖项数、环境产品标志个数、相关投诉件数、环境事故发生件数、排污许可的合法性、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保护手续齐全性、排污费缴纳情况、禁用品的杜绝、资助社会环保活动经费、环境报告的发布情况等。

3.内部环境管理维度:

其目标是解决“我们必须擅长什么”这一类问题。内部环境管理过程及结果是公司改善环境管理业绩的重点,其他环境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内部环境管理系统的支持。这些指标如:环保投资金额比例、单位能源消耗的产量、单位原物料消耗的产量、单位水消耗的产量、单位废水排放的产量、单位污染物排放的产量、排污达标情况、固废处置率、“三废”产品利用率、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污染源治理达标率等。

4.可持续发展维度:

其目标是解决“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这一类问题。企业管理层对环境管理的积极态度以及员工的参与能为企业的环境管理做出巨大的贡献,决定着企业是否能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努力,强调员工的能力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结果。这些指标如:建立环境管理系统的情况包括有无煤矿企业环境保护规划和治理制度、煤矿环境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划分是否合理、关键控制点的人员配备及胜任能力是否恰当、有无煤矿环境监测制度、煤矿主要环境问题预警是否准确、煤矿重大环境问题应急处理是否及时、煤矿重大环境问题应急处理措施是否得当等、环境教育训练人时数、职业病件数、环保技术创新投入率。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通过对基

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各种指标的值,但是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根据众多的指标无法直接得出有用的信息,必须将这些分散的信息运用一定的模型,得到综合的评价结果。本文采用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模型。

进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方法主要基于

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有许多定性指标,而且这些定性指标所描述的评价范围具有模糊性,将定性的问题转为定量问题正是模糊综合评价的一个基本职能;二是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的多维性和动态性恰好是模糊性的一种表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针对性;三是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多、评价内容涉及面广,不能简单地将定性指标进行定量然后综合,而是应该用系统性的、科学严谨的理论、程序进行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无疑是最佳选择。

为了得出最终的评价结论首先应该做以下两点工作:一是根据具体指标值计算出各层次指标如初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指标值;二是根据指标值和评价标准得出各层次评价因素的评价矩阵。

各层次评价指标值的计算比较容易,可以利用公式f= 计算,(d为指标值,w为权重值),但在计算过程中应该将非货币性指标值转化为货币性指标值,即无量钢化处理。此外,对于定性指标值可以用问卷调查法取得,即选取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作为调查对象,让其按照上述标准对各级指标评级,然后由审计人员确定指标值。假定四级评价的得分分别为:很好3分,好2分,一般1分,差0分,现对环境管理系统控制制度进行评价,由20位调查者进行评级,如果四个等级的投票分别为5、10、4、1,那么该指标可定为(5 3+10 2+4 1+1 0)20=1.95,并且可以按照各等级得票的比例确定评价矩阵为(0.25,0.5,0.2,0.05)。

对于各层评价因素的矩阵,一部分评价指标可以根据既定标准直接确定评价结果,以“排污达标率”之一指标为例,如果评价标准为:指标值在90%以上为“优秀”,在80%一90%之间为“良好”,在50%一80%之间为“一般”,低于50%则为“较差”,若某被审计对象的该指标值为76%,那么,可以确定该被审计对象在排污达标率这方面一定是“良好”的,其排污达标率的评价矩阵就是(0,1,0,0)。而另一部分没有具体数字标准的指标必须以人的主观判断为准,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不同被审计对象同一指标值的比较或者根据非数字标准对定性指标进行评级,从而得到评价矩阵。将权重矩阵和评价矩阵应用于评价模型之中即可得到综合评价矩阵,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综合评价矩阵中最大的数字所对应的评价等级就是最终的评价结果。

2.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篇二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即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既是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成效的考评又是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更是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然而,目前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现有评价方法及指标存在问题、探索改进方法的研究并不多。显然,这不利于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 关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的研究较为成熟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1)现金周期。Gitman等(1974)将现金周期作为管理的重要因素引入营运资金管理研究。Hager和Hampton·C(1976)认为,现金管理过程始于采购终于销售收入的实际收回,通过原材料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产成品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重要财务指标构建了现金周期指标。该研究仅讨论了现金周期的计算公式,以及其作为一项综合指标在营运资金管理中的意义,并未具体深入地分析现金周期指标的内涵,因而没有明确给出现金周期的明确定义。VerlynD·Richard和Eugene J·Laughlin(1980)明确界定了现金周期指标的含义。他们认为现金周期是现金在实际支出后经过了一系列活动、投资形态转换后,以销售现金形态收回的净时间间隔,即“经营周期”用“应付账款延期支付期”弥补后的“剩余时间间隔”,可以反映公司除供售自发融资外,额外的、非自发的筹资状况。该定义较好地揭示了现金周期的本质,分析了该指标的作用及优势。可见,采用现金周期指标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简单、直观、明了,但该指标没有考虑企业不同形态营运资金的占用情况,因而不利于企业全面、正确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绩效。(2)加权现金周期。Gentry,Vaidyanathan和Lee(1990)认为,在原材料采购到销售账款收回的整个经营周期中,各项目所需资金数额是不同的,而Richard和Laughlin等人的研究并未考虑这一因素。由此,他们提出了加权现金周期概念。在加权现金周期指标模型中,以各项目资金占用量与销售额之比作为权重,考虑了各项目的每日消耗量,将存货项目划分为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分别计算加权周期,并单独考虑了应付账款的影响。显然,加权现金周期与现金周期相比,考虑了不同形态营运资金占用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资金营运绩效。但加权现金周期的计算需要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资金占用额数据,从而较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而不便于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3) 净营业周期。Hyun-Han Shin和Luc Soenen(1998)在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采用了净营业周期指标。与通过分别计算存货、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现金周期指标不同,净营业周期指标以这三个项目所占资金的合计数额作为分子,以销售额为分母,因而更为实用;与加权现金周期指标相比,所需数据则更易为外部投资者获得。另外,实证研究表明,合理减小净营业周期可以提高股东价值。(4)营运资金周转期。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在1997年开始的1000家美国最大企业营运资金调查中,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和变现效率指标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期与净营业周期的计算公式相似,变现效率为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额之比。自2003年开始则不再采用变现效率指标。该调查还对各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以及应付账款周转期进行了研究,指标中的分母均为净销售额。综上,像评价资产利用效率一样,上述各项指标的主要目的都在于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但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价值、提高经济效益,显然营运资金管理的最终目的亦如此,即营运资金管理的收益性也应该是其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

(二) 关于营运资金管理收益性评价的研究尚不系统波士顿咨询公司自1991年开始对营运资本生产率进行研究,以单位营运资本所产生的净销售额来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的收益性。显然,较之于绝对值指标,营运资本生产率指标更有利于不同公司、不同期间的比较。同时,考虑到营运资金周转期中的营运资金范畴,波士顿咨询公司建议考察未减去应付账款的营运资金管理情况,以避免利用应付账款操纵营运资本生产率。George Stalk Jr与Harold L Sirkin(2005)对营运资本生产率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该指标是用以度量企业运营业绩本身的指标,反映了提高绩效的努力成果。区分了营运资本管理成果指标与以往的效率性指标,表明这两类指标的作用完全不同。综上所述,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方面,评价指标则由各单独项目指标发展到综合指标。其中,现金周期指标是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是综合性效率指标建立和改进的基础。关于营运资金管理收益性评价的主要研究则是提出了营运资本生产率指标,从而完善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这方面的研究尚不系统。

三、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关于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的研究较为系统由国外研究可见,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固有缺陷使其难以基于全局视角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基于此,郁国建(1999)介绍了一种新财务比率———购销周转率,将应收账款、存货及应付账款作为整体进行考察。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购销周转天数越短越有利。显然,这一比率具有集成性的特点,解决了单一指标难以考核营运资金管理整体是否最优的问题,但其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应收账款周转期等指标,从而不能准确反映这些项目的真实状况。杨雄胜等(2000)建议将“应收账款周转期”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以各项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为权重计算整体应收账款平均账龄,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应收账款的实际状况;将“存货周转期”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以某种存货占存货总额的比例为权重计算整体存货占用期,避免高估存货周转效率。显然,这些改进较好地反映了营运资金项目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准确考评。然而,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上述各营运资金项目等信息需要进一步细化。由此,邵芬芬(2011)建议将存货周转天数进行细化,重新定义了“材料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以及“产成品周转天数”。建议将传统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改为收回应收账款余额,并进一步细化为收回账龄为1年、2年等的应收账款金额。显然,细化后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可见,对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改进思路主要有:横向组合各单一评价指标,从而形成综合性的评价指标;纵向细化传统评价指标,从而划分不同项目进行考核,且改进了指标结构,使其更加科学。但上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的研究仍囿于传统视角,往往只侧重于一个方面,难以正确、全面地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二)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已经发展成一个新研究领域王竹泉等(2005)在分析跨区分销企业后,认为企业应该把营运资金管理重心转移到分销渠道的管理上,应把保持分销渠道畅通、提高分销效率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由此提出了建立新型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思想,即基于企业渠道管理理念的评价体系。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由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构成。显然,从其使用的各具体评价指标看,重点改进的是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性评价,而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其他方面则涉及较少。刘树海等(2008)研究了基于流程管理模式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提出了营运资金管理整体性、分权性、及时性以及和谐性等基本原则,建议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包括流程稳定性、收益性、流动性及和谐性。廉菲等(2011)借鉴了刘树海等人的研究,构建了包括流动性评价、和谐性评价及收益性评价方面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其中,流动性评价主要借鉴了王竹泉(2007)提出的流动性指标,和谐性评价采用了平均付款期、平均生产期、平均账龄等增加权重因素改进后的指标,收益性评价采用的是各渠道收益增加额指标,但该指标的准确性有待考察。显然,此类研究增加了对营运资金管理收益性的评价,拓展了基于渠道的绩效评价体系,但并未改进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指标。王竹泉等(2012)在研究了已有体系中各渠道指标与总体指标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后,将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中的“全年销售成本”改为“全年销售收入”;改进了传统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的计算方法,将其重新定义为采购渠道、生产渠道、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之和;增加了由各渠道营运资金利润率指标组成的盈利性评价部分,为各渠道增值额的确定提出了建议。可见,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已经从营运资金的创新分类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进而结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实践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这一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仍然是直接从营运资金管理本身出发,而非直接从企业基本理财目标出发考虑营运资金管理问题。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使其评价更具综合性上述研究表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涉及多方面因素,因而齐彩红等(2011)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和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评价体系。并将这四个方面作为第一层次指标的分类标准,进而选择包括“应收账款平均账龄”、“现金流动负债比”等在内的14个关键指标作为第二层次指标。该体系给出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直观评价,但在指标选取、分数判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李争光等(2011)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选择了9项关键指标,借助沃尔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便于企业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比较,易于找出管理重点,但在指标权重、指标得分确定方面较为主观。可见,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指标选取、权重及分值确定的合理性。此外,郁国建(2000)指出,包含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才是有效的,在构建中应注意顾客信用、管理水平等指标,并且应该考虑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综上所述,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从早期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改进逐渐发展为评价内容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其中,基于渠道的评价体系是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成果之一,并且从最初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体系发展到了涉及收益性评价的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同时,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也趋于多样化。此外,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出,研究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

四、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一)规范性研究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具体研究中,大多使用资料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等。一般通过观察法、调查法提出问题,结合资料法对现有的经验知识进行梳理,为研究奠定基础;运用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等进一步分析现有指标的缺陷,通过逻辑推理,改进指标。如,George Stalk Jr等(2005)运用比较法,区别了营运资本生产率与以往的效率性指标,阐释了营运资本生产率这一指标的性质;郁国建(1999)归纳总结了传统指标的缺陷,提出了新的评价指标;杨雄胜等(2000)通过分析指标的内涵,指出了传统周转率指标的缺陷;王竹泉等(2007)重新对营运资金进行了分类,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齐彩红等(2011)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可见,规范性研究方法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且由其基本功能和作用可以预见,在新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视角下,规范性研究方法仍然可以作为主要方法发挥作用。

(二)案例研究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一般用于新旧指标的比较以及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等。从现有研究看,大多使用解释性、评价性、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既有单案例研究也有多案例研究。Gentry、Vaidyanathan和Lee(1990)应用模拟数据案例,对比了现金周期与加权现金周期指标的信息处理结果,凸显了加权现金周期指标构建的意义。通过模拟数据处理,使评价指标的应用方法得以简单、直观反映。李争光等(2011)选用3家2009年上市的家电企业,应用其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说明了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步骤,分析评价了其数据处理的结果。田原(2012)选用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应用营运资金按要素、渠道划分的两类周转期评价指标,与行业平均、竞争对手绩效状况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可见,案例研究能够更直观地表明改进后的绩效评价指标较之传统指标的优势,可以更具体地阐述评价方法的应用方法和步骤,验证其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应用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反映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三)实证研究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以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其他因素为解释变量,一般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判定各变量对绩效的影响状况。宫丽静(2008)选取了215个沪深两市机械、设备、仪表类上市公司2006年度报告数据作为样本,基于供应链视角,采用单变量线性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样本分析,以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供应商数量等指标作为自变量,以经营、采购、生产、销售过程资金周转期以及整个经营过程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因变量建立线性模型,逐步检验假设。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中,一般多以企业绩效为被解释变量,以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该方面的研究可以有力地说明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可以体现指标使用的实际价值。如,Hyun-Han Shin等(1998)采用净营业周期指标,选用58985家企业研究了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净营业周期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崔雯静(2012)选择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对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系列实证分析,检验了企业绩效与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间的关系。可见,实证研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广泛采用了规范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较好地界定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指标,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检验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有关影响因素等;另一方面,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不同阶段以及同一研究领域不同研究阶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的严谨性问题。

五、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展望

(一)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思路一方面,现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多是直接从营运资金管理本身出发,即在既有营运资金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展开研究,而没有从营运资金管理的根本目的———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出发;另一方面,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思路从某种程度上讲,也限制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研究,从而有可能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实际要求相脱离。因此,基于企业基本理财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应该从价值链角度重新审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及其绩效评价,从而从企业基本理财目标出发来探索营运资金及其管理的本质,进而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

3.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校教师 绩效评价体系 特点 原则 优化路径公、客观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12-02

目前,高校普遍实行了教师职务聘任制,其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约管理、按劳取酬、优劳优酬,这一切工作都需要一个公平、科学、客观、合理的教师评价结果作为前提和基础。所谓教师绩效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方针和政策,明确教师的行为指标以及工作目标,对教师各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及教学的水平进行合理判断的过程。同时,它作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为高校的各项人事决策提供了依据。因此,对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

一、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

(一)科研能力评价是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科研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即学术交流与科研能力。在构建高校外语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时,制定出与本校特点相符合的科研考核质化、量化标准,要预防评价中出现实用性以及功利性的价值导向,要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实施科研成果,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行为是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主要方面

教师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能力大小、职业理念以及教育观念等都会在教学行为中得到体现,教学行为是教师绩效评价信息的主要来源。其中高校外语教师绩效考核中最重要的考核内容就是教学监控力。教学监控能力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活动本身看做是意识对象,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教师主动进行检查、规划、评价、调节、反馈以及控制的能力。教学控制能力体现出的是一种反省思维。具体而言,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师的备课能力,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本节课需要讲解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兴趣所在,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教师的板书以及教案是教师备课能力的集中体现。第二部分,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即采取有效的手段,利用恰当的语言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的能力。第三部分,管理课堂的能力,即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根据学生的反映,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妥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调节的能力。对教师监控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观摩等方式进行。

(三)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中社会活动不可或缺

高校教师的社会活动绩效指标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教师业务学习出勤率、专业发展活动以及学生参加比赛的指导情况等;第二,对学校的管理工作的贡献等;第三,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数量以及所扮演的角色等。要将教师的公益事业绩效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当中,以此对教师进行评价,将此指标作为优秀教师的重要评价依据。

二、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一)坚持客观、全面的绩效评价

客观性体现出的是科学性,它要求绩效评价体系不能够掺杂任何的个人感情,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开展评估工作,这样才能将高校教师的真实工作水平和能力反映出来,体现出不同教师之间的绩效差异。客观性体现出的还是公平性。一些专家认为,应当建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绩效考核标准中的差异性问题进行合理分析,让每一名教师都面临着同样的考核指标,公平考核。绩效考核体系的全面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考核主体的全面性,即多元化。在绩效评估时,参加评估的主体不仅包括了高校英语院系的专家、领导,同时还应当包括了英语教师以及学生,还要让教师实施自我评价。第二,评价方式的全面性,即多样性。在制定考核体系时,不能仅采用某种固定的考核方法,应当采取反馈、同行互评、面谈以及学生网评等多种方式。第三,绩效构成的全面性。教师绩效的组成,应当包括了服务、科研以及教学三个方面。

(二)坚持封闭性、目标单一性、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

封闭性是指高校英语教师绩效评估体系应当是封闭性的,在体系内部形成一种封闭的循环。通过各个阶段评价的实施,确保评估的有效性。目标的单一性指的是不论采取什么形式以及何种内容的绩效评价,都必须以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唯一目标。评价的最终目标也只有这一个,那就是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促进教师的成长,实现英语教学水平的上升,这些都是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

(一)关注教师发展,以发展性评价替代鉴别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对象指的是教师的工作过程,分析教师的过去并与现状进行对比,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关注教师个体的全面性发展,具体而言,其关注的内容包括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情况、教学过程与教学手段、教学理念与情感态度等。高校英语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对教师具有引导性与发展性功能。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必须给予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特长的空间,引导教师形成个性的教学风格。在选择科研指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外语教师的特点,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称的教师,要制定出不同的绩效目标,防止出现过度追求科研数量而忽略科研质量的现象。

(二)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以主体取向、过程取向评价替代目标取向评价

当前,目标价值取向是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主要形式,在评价中往往忽视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将教师作为评价的客体,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师进行识别,方便对教师的管理。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被忽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大部分高校正在努力改变评价的理念,实现评价多元化的主体,重视教师对自己的反思,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用“以学论教”的评价替代“以教论教”的评价

所谓“以学论教”的评价,就是以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需求,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努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来来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以学论教”的评价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认知、思维、情感等。

(四)由单一的评估主体转向多元的评估主体

以往传统的教师评估主要是由学生成绩的好坏对教师教学等各方面进行评估,来认定教师教学中的教学态度的认真与否,教学工作目标的完成与否等。这种单一的评估途径,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对教师教学各项指标进行评估。教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对教师的评估由一个主体向多个主体的转换,在多元评价主体中主要集结以下几个主体对教师的绩效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估。第一种是教师的自我评估。让教师总结反思自己以往教学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达到自省自律的效果。但这一评估的不足之处便是教师往往会给予自己高于现实绩效的评估。第二种是同行评估。利用同行教师的接触和了解,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较第一种评估客观的评价。但这一评估也存在缺陷,在评估中会出现相互帮助或者相互打压的现象,造成了评估结果的不公平、不公正。第三种是专家和领导的评估。专家具有专业性,能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教师做出公正的评估,而领导由于本身造诣上高于教师,站在学校的角度对教师做出评估,这样结合以上几种评估类型,会达到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第四种是学生评估。平时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次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频繁的,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让学生对教师给予评估,有利于教师知道自身教学中未能顾及的方面和某些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更有效的沟通方式,但是这一评估手段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恶作剧的心理或者因为对某一科目不喜欢转而对该科目的代课教师也有所偏见。

(五)及时做出教师评估结果的反馈

利用多元主体的评估手段对教师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估之后,学校相关部门应对每位大学教师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教师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打分评估,并且将有效信息应及时反馈到学校和每位教师手里,教师了解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和学校将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同时,学校也应该实施有效的奖罚制度,对每位教师做出奖励或者惩罚措施,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高校教育改革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只有建立公平、科学、客观、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推动改革的进行。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与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充分考虑高校教师的实际状况,结合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实际环境,科学选择评价指标,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又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从目标评价、鉴别性评价以及以教论教的评价逐渐向过程评价、发展性评价以及以学论教评价过渡。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对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科研能力、教学行为、社会活动。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坚持客观、全面封闭性、目标单一性、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其优化路径是关注教师发展,以发展性评价替代鉴别性评价;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以主体取向、过程取向评价替代目标取向评价;关注学生潜能发展,用“以学论教”的评价替代“以教论教”的评价;由单一的评估主体转向多元的评估主体;及时做出教师评估结果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有效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合理评价,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效果,对于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少华.岗位聘任制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陈如东,单正丰.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68-70.

4.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篇四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 作者:刘双丽 石勇 陶荣兄 卞晓晓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7期

摘 要:在辅导员职业专业化趋势下总结前人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岗位职位分析和工作标准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和指标权重的设定等核心问题,综合运用360度绩效反馈法和目标管理法(MBO)等方法,通过记录日志法和观察法进行职位分析后建立绩效衡量标准,运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和AHP层次分析法设计和计算出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指标和相应的权重,并对量化指标采用折线型方法分段处理,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从而完成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并通过构建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实践。

关键词:辅导员 专业化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a)-0222-02建立科学有效的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阶段。2006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奠定了制度基础。

随着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适应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辅导员绩效考核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点课题。从实际效果看,现有的辅导员评价机制尽管有评价效率高的优点,但总体上看,它是一种行政管理下的主观性评价[1]。很难全面科学认定辅导员工作业绩,必然导致辅导员对这一职业缺乏认同感,把它看成是一个“过渡性职业”,把该岗位作为留守高校或再谋职业的跳板。其实,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一样,他们大都具有高学历的知识背景,渴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感和较大的发展空间,有研究表明“知识员工的流动率远远高于一般员工,而业绩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尊重是造成离职的重要原因。[2]因此,为保证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高校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和内容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做到考评的公正和公平。专业化背景下的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1 依据辅导员工作特点,建立符合辅导员工作特性的绩效考核原则

从实践过程来看,辅导员工作存在着工作价值的无限性、工作时间的无界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四个特点。因此,科学有效的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要着眼于辅导员

工作内容、工作效果特点进行构建。同时,辅导员工作效果的滞后性、模糊性和广泛性决定了辅导员绩效考核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并侧重定量分析,真正体现辅导员工作绩效。因此,科学有效的辅导员绩效考核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真实性原则。在建立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之前,要针对辅导员工作特性进行考核,明确考核细则,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要让被考核者与现实标准作比较,而不是在人与人之间做比较。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应最大限度的减少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双方对考核工作的神秘感,要促进考核结果的公开化。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辅导员的工作是纷繁复杂,很难用一系列的数据全面衡量辅导员工作的成效,但如果仅凭客观印象、辅导员自评等定性方法,会削弱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为此必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能用数据显示辅导员工作成效的坚持采用定量的考核方式,如学生成绩、个人发表的论文数量等。对一些模糊性的评价,如与学生谈话效果、学生思想教育成效等采用定性方式,做到定性和定量考核的有机结合,使考核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考核指标设计更加合理。

(3)立体考核原则:从不同层次的人员中收集考评信息从多个视角对员工进行综合考评,从而保证考评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40]。根据辅导员工作特性,需要采用了360度的绩效评估方法,从不同侧面反映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建立了领导、同事、学生等多维度的评价主体,并针对不同考核主体进行不同考核内容的设计,做到了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积极反馈原则。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缺少反馈的考核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不能发挥绩效考核应有的作用。在辅导员绩效考核中,要坚持把考核后的结果及时地反馈给辅导员,肯定其在工作中的创新,把好的东西坚持下来,发扬光大,不足的地方加以纠正和弥补,便于辅导员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2.2 科学建立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

(1)采用实证分析法,科学构建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内容

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工作,更要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因此,专业化背景下的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厘定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内容,以体现考核结果与考核内容相符性。笔者在总结前人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岗位职位分析和工作标准研究的基础上,以A大学的41名辅导员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 360度绩效反馈法和目标管理法(MBO)等方法,通过记录日志法和观察法进行辅导员工作职位分析后建立绩效衡量标准。具体的指标内容见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构图,如图(一)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将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个人职业素养四个部分作为绩效考核的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下设立许多二级指标,如在学生日常管理一级指标下,设立深入宿舍情况、与家长联系情况等二级指标,又如在辅导员一级指标的职业素养里面,设立

了辅导员工作态度、论文发表情况等二级指标,不仅考察辅导员发表论文的数量,还考察辅导员参与教学、工作态度及工作效果等方面,做到了绩效考核的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加强了辅导员专业化进程。

(2)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科学做好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权重计算

在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过程中,主要运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和AHP层次分析法设计和计算出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指标和相应的权重,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并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处理,涉及到不易量化的考核指标主要进行定性评分,如辅导员深入宿舍情况,主要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并对这些定性评价设置相关的量化考核标准和依据。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我们使用折线型法对可量化的指标进行量化赋值,并依据辅导员工作标准,设定量化指标考核的最低额定值及最高额定值。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确定各指标项的基础权重值,并通过计算机完成复杂的矩阵计算,将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完成情况与工作标准中的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对比,并通过无量纲化得出量化指标的考核分数,完成了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科学性。

(3)采用360度绩效考核法,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主体

为增强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减少考核中出现的晕轮效应、感情因素,考核结果模糊性等因素,我们建立了以学生评议、自我评议、同事评议、领导评议的多维度、全方位的考核主体,并采用折线法和层次分析法(AHP)设计各考核主体相应的权重,从各个角度反映辅导员的工作成效。

(4)建立评价模型,使考核结果更加直观

在完成考核指标内容设计、指标权重、考核主体的确定,接下来就是建立评价模型的过程。首先确定了考核主体集及主体权重集,同时,确定考核的评价集与量化集,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考核综合得分,最后得到辅导员绩效考核结果为百分制的分数,使考核结果更为直观。在构建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过程中,我们根据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原理和计算公式,对该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采用JSP语言编程后,实现了数据收集的规范录入、数据的网络传输、信息的查询与反馈、数据的查询与统计等功能,促进了辅导员绩效评价的效率和科学性。加强绩效考核反馈的及时和有效沟通

当前,许多高校在辅导员绩效考核中存在考评结果不公开,反馈不及时,缺乏合理的绩效改善建议等现象。[5]其实,辅导员绩效考核是为了不断增强辅导员工作效能、促进辅导员朝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它只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与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考核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一系列沟通指导,使部门和辅导员的工作行为在保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在效率上不断改善[6]。因此,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非常注重考核结果的反

馈,并建立考核结果面谈反馈表。在每次考核结束后,及时与辅导员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帮助辅导员梳理工作中的创新和不足,鼓励辅导员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开拓视野,增强辅导员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辅导员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工程,它不仅要体现辅导员工作内容,同时,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特点科学构建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并采用有效的考核方法和公正的考核程序确保考核有条不紊进行。基于专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及指标权重,并通过360度综合评价及可量化指标赋值的方式,将定性、定量考核指标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整个考核结果能以分数的形式进行表示,考核结果更加直观,不仅方便管理者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全体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利于辅导员个人在考核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扬长避短,找到今后专业技能提升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凌峰,张红君.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实施与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6(12):116~118.

[2] Lee T W,Steven D M.The retention of knowledge worker with the unfolding model of vulnerary turnover[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997(3):247~275.

[3] 李永山.美国高校专家型辅导员的特征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76~77.

[4] 孙健.360度绩效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27~28

[5] 沈维凤.观念创新是提高管理绩效的不竭之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6~87.

5.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篇五

论我国电子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并必然诱发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电子政府(E-Gov)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理论上讲电子政府会带来无与伦比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以及社会和政府的全方位交流,会极大地增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并有效地防范公共权力的异化,因而世界各国政府都将电子政府作为“信息高速公路” 建设中的核心工程。但是信息技术能否在政府管理中有效地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取绝于是否有一套依据电子政府的运行特点而构建的先进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如果我国在电子政府基础上嫁接传统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则电子政府势必会成为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设施一流,而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IBM公司总部政府服务负责人托德・拉姆齐指出:“大约85%的政府IT项目是注定要失败的。”不是说这些项目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灾难,而是由于这些项目执行时间过长,成本过大,提供的服务没有预期理想。就我国目前政府上网工程的进展来看,其状况令人堪忧,到6月30日已建成5181个政府数据库,但绝大部分是死库(仅向内部或研究机构开放,不对社会开放),而且向社会提供的信息缺乏规范,随意性极大,信息的采集、加工、维护均存在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建起的网站乏人问津,成为信息海洋中一个又一个分割的信息孤岛,远未发挥出预期的效果。许多地方政府对于电子政府的运行机制、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府体系中的关系尚未明确就盲目上马,极有可能相当多的地方政府的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结果被托德・拉姆齐不幸言中,缺乏与电子政府运行特点相吻合的先进的绩效评价体系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如不加快构建电子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电子政府项目可能会成为我国继企业之后由政府掀起的又一波互联网泡沫。

二、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发展

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是关系到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核心制度安排。政府作为政治权力的主体,对社会实行必要的政治管理,政府所掌握的政治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政府行为的结果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对政府绩效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就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国政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着手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并有专门的杂志刊载相关学术文章,到了60年代,美国会计总署就率先把对政府工作的审计重心从经济性审计转向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重的审计,俗称“三e审计”,后扩展到“五e审计”,在1972年,美国政府审计师用于绩效审计的工作量占到了其总工作量的86%,足见绩效审计在美国政府审计中的地位。为了保证审计的顺利进行,其审计部门是独立于政府行政部门的。美国会计总署1994在修订的《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中对绩效审计作出了如下定义:绩效审计就是客观地、系统地检查证据,以实现对政府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进行独立地评价的目标,以便为改善公共责任性,为实施监督的采取纠正措施的有关各方进行决策提供信息。绩效审计就是包括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以及项目审计。A、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包括确定:1、机构是否经济地和高效率地取得、保护和使用它的资源(如人员、财产和空间);2、低效率和不经济情况产生的原因;3、机构是否遵循了与经济性和效率性有关的法律和规章。B、项目审计包括确定:1、达到立法部门和其他权威机构所确定的预期成果或收益的程度;2、组织、项目、活动和功能的有效性;3、机构是否遵循了与项目有关的法律与规章。

70年代,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得以飞速发展,成为评价政府业绩的核心指标。但由于政府行为的结果包罗万象,不单纯是效率和经济性的问题,要面面俱到对每一项结果进行评价是不可能做到的。为了避免“三e审计”的片面性,美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由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共同构成,硬性指标是由美国会计总署承担的对政府的绩效审计,软性指标是由社会大众对政府进行评价,定期发布政府支持率,以增强政府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和政策的权威性。

我国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有相当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学者们就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评价的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但对电子政府的评估体系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基本上还没有展开。目前审计已成为我国评价政府的主要手段,我国全面开展了对政府的审计,但重点关注的是经济性审计,对于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目前仅局限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尚未全面涉及,反应出我国对政府的审计关注的主要是投入和过程,尚未高度关注结果和效率。审计机构的组织结构还存在缺陷,国家审计署隶属国务院,地方审计机关在业务上向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在行政上对本级政府负责,形成双重领导,影响了对政府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6)。可以说,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自身建设还相当不完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与现实的发展有一定差距。

三、我国电子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建构

我国电子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极为紧迫,与当前电子政府迅猛发展的态势不相吻合。电子政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客观上为构建一个统一、开放、高效率、低成本、民主的政府创造了条件,如果自下而上来构建电子政府,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对电子政府理解的歧义,势必会造成标准的五化八门,各级地方政府建构的电子政府的结构和职能差异巨大的局面,也必然直接影响到了电子政府的运作效率。电子政府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是政府管理史上的又一革命性变革,要确保这一项目的成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中央政府有必要率先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府的组织结构,规范其职能,该撤的撤、该裁的裁、该并的并,建立电子政府的结构和职能的标准体系,然后才能上电子政府项目。美国电子政府项目的建设程序首先是由副总统戈尔牵头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绩效评估委员会”(NPR),由计算机专家、会计师、效率专家、法律专家、管理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多学科专家构成,这一委员会负责对电子政府的结构和职能予以全面评估,形成相应的标准,然后才开始大规模建设,这种严谨的作风确保了美国电子政府项目的成功。据统计,1992年至,美国政府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近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政府的200个局确立了3000多条新的`服务标准,废止了1.6万多页过时的行政法规,简化了3.1万多页规定。其成效显著,尤其重要的是,政府职员开始关心民众的需求,电子政府拉近了政府和民众的距离,为创建一个更加民主的政府提供了现实保证。

(一)电子政府无法嫁接我国传统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对传统政府行政架构和政府治理手段而言,

“电子政府”堪称一场革命性变革,必然会对政府内部运作和部门重组带来新的要求和内容,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原有的政府运作手段的技术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重新设计和定位政府职能,再造其运作流程,创新并整合其服务,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革命性的技术变化将会带来技术、制度和理念的互动,冲击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和传统的管理制度,带来理念和制度的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并非自发完成的,如果没有与技术革命同步的制度和理念的创新,技术的生命力将会被遏制,先进技术的采用不会必然带来政府运作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也并不必然带来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明确的是:电子政府并非现代政府的代名词,但它是现代政府有效行使其职能的强有力的工具。中国所要建设的政府是一个现代政府,而非电子政府。因此,不能单从技术的角度来评价政府,先进的管理技术并不必然造就现代的政府。必须把对电子政府的评价纳入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之下,评价体系的灵魂就是评价的价值取向。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包括了评价的价值取向、被评价组织的结构和职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方式,即评价是评价主体基于一定的被评价组织的结构和其应履行的职能之上的,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应反应出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来。当被评价组织的结构和职能面临重大变化,当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变化时,绩效评价体系势必要发生变化。

我国的电子政府工程是正式开始的,而此时政府的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正面临重大转轨。在20多年改革开放中,我国政府的治理模式和评价的价值取向均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由于1978年开始改革时,政府对于未来发展目标缺乏明确定向,对于具体的发展手段同样存在分歧,所以,民众和地方政府承担起了探路的任务,中央给出原则,民众和地方政府探索具体的道路,然后由中央政府来提炼、升华和推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层”决策模式。这一决策模式的优点是为各种可能推动发展的方法大开方便之门,容许试错,有利于冲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缺点是导致我国许多的改革都是实践走在理论之前,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带来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它使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随意性极大。在实践过程中,相当多的地方政府采取了短视的做法,牺牲环境、牺牲劳动者利益、牺牲弱者利益,完全追求地方利益的最大化,寻租盛行,市场遭到层层行政权力的分割和肢解,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市场的公正性和统一性、社会的公平性均存在严重缺陷,相信北京人在漫天的沙尘暴中正在细细品味政府行为短视的恶果。这种决策模式和评价体系是相对封闭、随意和片面的,具有人治、专制、程序不规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特点,也被称为“政绩型”评价模式,往往强调投入和过程,而忽视效率和结果,这种“政绩型”评价模式导致一大批为官员增添政治资本的低效率、无效益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上马,使我国相当多的地方财政陷入困境。早在19,中国官方就对底以前乡村两级自身的各种债务、债权和担保形成的各种债务进行一次彻底清查。虽然至今仍未知确切的结果,但中国基层政府的负债状况惊人应是确凿无疑的。据农业部一位已经离休的司长对《新闻周刊》透露:中国乡镇将近5万个,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余万元,计2200亿元左右。至于县级财政赤字就更为惊人。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透过这一数字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地方政府拖欠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决策模式和考核指标的缺陷以及由此形成的短期行为,其评价体系是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形成的。在这种评估体系下,干部政绩好坏,只问工厂多少,却不问市场大小,只问产值利润多大,却不问负债还贷。这样,企业是建起不少,但是形成效益的却没有几个。这种长期形成的评估模式具有巨大的惯性,如果自下而上来构建电子政府,则这一决策模式和评价体系将在电子政府的建设中得以展现,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它必将导致巨额的国民财富的浪费。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工程,大多是在一种缺乏宏观规划与指导的条件下开展起来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李广乾博士如是说,“电子政务要成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只有这样,我国的电子政务才能得到不断的改进与提高。”中国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在目前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有一哄而起的迹象。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 及时的制止,可能给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提示我们,是到了该结束这种试错型管理模式的时候了,中国到了应该理论先行,到了应该自上而下来推进社会发展的时候了。事实上,在我国加入WTO的前后,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就面临着来自国际法的约束,内外的环境都在推动传统政府向现代政府的转轨。尽管WTO是一套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但良好的市场环境是需要由政府来建构和维系的,所以,WTO对于政府的约束比对企业的约束多得多。要构建一个符合WTO规则的市场经济体系,客观上要求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要接轨,不可能经济规则与世界接轨,而政府的行政治理模式却依然特立独行。西方国家普遍将增长、公平、民主和秩序作为现代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价值核心。著名学者亨延顿在《发展的目标》一文中提出了他认为发展学说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五项指标,即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并具体阐述了每项指标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增长是指经济增长,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来界定经济增长;公平主要涉及分配,集中于两个目标,一是减少绝对贫困,二是减少不平等;民主是按照西方民主的模式来界定,主要关注了民主的先决条件和民主制度的发展;稳定主要关注的是政治秩序和政治稳定;自主主要关注了欠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问题。亨延顿的核心指标与其他西方学者如彭诺克、阿尔蒙德等的观点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增长与福利、民主和自由、安全与稳定、公平与公正等,不同之处在于亨延顿将自主单独列出,这对我国构建政府的评估体系是有参考价值的。由于我国的发展水平与西方有较大差距,因此,西方的政府评估价值取向在我国的应用是必须考虑到现实条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增长、公平、民主、稳定和自主理应成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只不过每一指标在不同时期其重要性会有所不同。

民主、法治、效率、自由、人权、公共利益、社会公正、正当程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所在,这与我国传统政府治理的人治、封闭、不讲效率、官僚主义、不负责任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的政府治理模式正从对公民社会的直接干预走向宏观调控,从政府直接投资转向了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正处于全面调整之中,政府从原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转化为只当裁判员。我国构建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理应成为电子政府评价体系的价值核心,具体而言,电子政府的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应包括:高效率、低成本、法制化、推进经济

增长、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民主、开放、廉洁、负责任、稳定和独立自主。这些价值取向应在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电子政府评估体系的基础是电子政府的内在结构和职能

绩效评估是基于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应履行的职能之上的,不可能在不清楚一个被评估的组织的具体结构和其应履行的职能时,评价主体能作出合理的评价。电子政府的组织结构到底如何构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都在探讨。目前比较成熟的观点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府体系中的职能是有差异的,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从各级地方政府获取社会运行的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相应决策,通过立法、司法、行政、财政、金融等手段来宏观调控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应是为所属区域的企业和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维护当地市场的公正、公平和效率。这样,电子政府就包括一个内网和一个外网,内网主要是政府内部的沟通,外网是政府与民众互动的纽带。基于电子政府的职能,其结构至少应包括:实体要素、支撑要素、目标要素和人员要素。具体而言,实体要素是构成电子政府的物质基础,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以及信息资源库;支撑要素是保证电子政府顺利运作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规范、共享信息的范围和参与者的身份确认机制;目标要素是电子政府所要达成的目标,包括电子化公文、电子商务、电子邮递、电子税务、电子福利、电子民主、政务信息公开等内容;人员要素是维系电子政府良好运行的人员素质保证,包括对系统的维护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要保证电子政府职能的实现,首先就必须构筑合理的电子政府的结构,政府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电子政府结构的复杂性。未来的电子政务,要实现的是“一站式”的办理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线服务”,这就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式办公和处理大量为公众服务的事项,而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业务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业务差别很大,要使这些不同业务部门的政府机构之间实现互通互联,做到“一线式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仅每一个部门要根据电子政务的要求,首先在单位、系统内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程序、流程以及组织结构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而且还要按照互联互通的要求,在统一标准下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对接。由于我国现有的政府信息化工程基本上是在不动政府原有结构的情况下各个部门独立来建设的,导致技术标准五花八门,要有效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加以整合,如果对已经建立的行业或部门的信息化系统的结构和标准缺乏有效整合,就急于上新的电子政府项目,将会使未来的整合更加困难。

下面绘出了一个电子政府的参考模型,以方便分析:

电子政府的参考模型

对比电子政府这一参考模型,我们会发现我国电子政府项目的实体要素进展较快,而支撑要素、目标要素和人员要素的进展则相对欠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要素都不是地方政府可以单独完成的,如相关法律法规、电子民主的运行机制、电子服务标准、信息采集机构的独立性等,没有强有力的统一规范是不可想象的。关于电子政府的信息法规在我国就是一个空白,什么信息可以公开?什么信息不能公开?政府信息如何保证它的准确性?信息服务如何确保质量?目前无法可依,所以难于对其进行评价。而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的政务信息公开,其信息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在这方面,美国和英国的立法先行的作法值得参考。1993年美国颁布《电子化信息自由强化法》,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规定哪些信息需要保密、哪些信息公众可以免费获取,为保证信息来源的准确可靠,信息的采集、制作和公开环节绝大部分由独立于政府的社会机构来承担,而不是全部由电子政府自身来完成。英国在1993年颁布的《开放政府白皮书》(The White Paper on Open Government)中,政府明确承认人民有权要求他们获取信息服务的质量,对提供公共服务的运作者可以施加压力,开放政府理论的实用规则在1994年4月正式颁布,确保了电子政务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电子政府建设仅仅有实体要素的孤军深入、快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其他要素同步发展,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出电子政府的巨大优势。汪玉凯教授指出:推动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关键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我国虽然就此作出过一些具体规定,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全国性的政府信息化的中长期总体规划,特别是有关统一的技术标准方面,几乎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现象严重,还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如基础网络等,如何在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下,整合现有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战,成为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关键所在。

要控制电子政府的发展方向,确保其优势的充分发挥,评价体系要优先发展。首先要规范电子政府的结构,然后对电子政府的实体要素、支撑要素、目标要素和人员要素制订全国统一的具体标准,其中,目标要素是电子政府项目的产出,而实体要素、支撑要素、人员要素是保证电子政府产出的基础。所以,对目标要素的评价应侧重于效果评估,民主、社会公平和公正、高效率等电子政府价值取向应能在其产出中有效反应出来,对于电子政府的产出应由国家审计机关和民众共同评估;对实体要素应侧重于经济性和效率性评估,即对政府部门是否经济地、高效率地构建起了电子政府的实体进行评估,应由国家审计机关来负责实施;支撑要素应确保电子政府运行的安全、可靠和高效率,应体现出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来,即法律法规应超前、统一、充分反应电子政府运行的内在要求;对人员要素的评估应体现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同样可以由国家审计机关和民众共同来评估。

(三)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作为人民的受托人依法履行其治理的职责,这是任何民主社会的政府都会坦然承认的,但从古至今,执政者的权力运行往往超出了其范围,甚至凌驾于人民之上,民众往往也无可奈何。但当执政者的权力运行与人民的意愿偏离太远时,社会矛盾就会以剧烈的社会冲突表现出来,甚至产生革命运动,推翻执政者,历史反复在上演这样的悲喜剧,民心的向背成为政府权力运行的核心牵制力,似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主导着政治势力的更替。任何一个民主社会对政府绩效的评价主体只能是人民,电子政府同样不能例外。但人民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常常受制于信息传递渠道的狭窄、传递通道的不畅、传递成本的昂贵,而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畅通的表达,加上政府为实施有效的社会控制,必定会垄断或封锁那些不利于政治稳定或危及到政治统治的信息,会用强力控制传统大众传媒,有选择地发布经过筛选过滤的信息来影响公众的认知与判断,普通公众要获得充分信息或反过来通过有效渠道向大众自由广泛地传播自己的思想几乎不可能,所以必然会经常出现政府权力与人民意愿相背离的局面,古今中外均概莫能外,差别只在于偏离的程度与时间的长短。这使政府管理体系出现诸多问题,如官僚主义、效率低下、权钱交易、贪污腐化、政府失灵,公共管理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目标在传统的政府运行方式下难于实现,政府自身就成为问题的中心,为了取得人民的信任

、树立政府的威望,世界上许多国家不得不颁布法律法规,对权钱交易、贪污腐化进行惩罚,对官僚主义进行约束,努力解决政府效率低下、政府失灵的问题。电子政府提供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手段,电子政府使政府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互动化,天生就具有民主、开放的属性,它极大地增强了人民影响政府的力量,使一种有回应力的、高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由人民意愿来驱动的政府成为可能。

电子政府之所以令众多有远见的政治家怦然心动,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提供了公民大规模和高强度的政治参与的可能性,它带来的开放性大大加强了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利益以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国家行为的活动。它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当代社会,政治权威要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使社会上具有政治参与要求和能力的公民参与到政治体系和决策过程中来;而政治稳定的实现和政治秩序的建立,也有赖于社会各种利益得到制度化的代表和表达。传统的代议制由于代表的代表性问题,以及在及时和全面反应民意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现代政府完全有必要引进直接而广泛的电子民主。电子政府自身的结构也迫切需要人民来参与直接评价,因为,电子政府打破了传统的政府金字塔式的管理层级结构,使政府的组织结构出现扁平化趋势,每一位政府职员的权力被相应放大,其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在网络空间完成,其上级管理人员很难知晓服务的质量,因此,对其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最为便捷的方式就是引进人民的直接评价。

电子政府的评估方式除了硬性指标--国家审计署的全面审计之外,无疑必须引进民众电子化的直接评估方式,充分发动民众的参与,才能保证电子政府运行轨迹的正确性,才能保证电子政府的巨额投资不至于闲置。要引进广泛的电子民主,就必须首先确定这一评价指标的运行机制。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软性指标来动态地评价政府,定期发布政府支持率,力图使政府象“玻璃缸里的金鱼”,清澈透明。作为软约束,一般不会因为政府支持率较低而直接导致政府官员的更替,但支持率过低会对政府产生强大的压力,迫使政府行为尽快与人民意愿相吻合,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政府行为与人民意愿偏离过远的局面的出现,使权力的本质得以直观体现。

电子政府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要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从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有选择地把政府对社会、公众服务的最主要业务率先实现信息化,才能真正体现电子政府的价值,并通过这样的应用,带动政府对社会监管以及政府内部的信息化。但我国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现实环境,决定了我国的电子民主的运行机制、对政府的约束力与发达国家不可相提并论,电子民主在我国的建设只能分步实施。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 与“电子隔离”的问题,而且各地民众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意愿差距极大,电子民主在中国的广泛实施必须有效解决“数字鸿沟” 与“电子隔离”的问题,以防范政府权力沦为某些社会阶层实现其利益的工具。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民众参与电子政府建设的借口,缺乏民众广泛参与的电子政府,只不过是在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上嫁接了新的技术,是注定要失败的。完全可以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如深圳市、上海市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率先引进这种软性指标,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有限制地尝试引入,并采取积极措施,努力解决“电子隔离”和“数字鸿沟”问题。

四、总结

电子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事关电子政府工程成败的制度性安排,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我国电子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应以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作为评价的核心,立法应先行,相关法律法规应充分反应出现代政府的价值取向来,评价应基于合理的电子政府结构和其应履行的职能,评价的主体是最为广大的人民,评价的方式应软性指标和硬性指标相结合,硬性指标的具体评价标准应由多学科专家共同来制定,由国家审计署负责实施,软性指标在我国应分步推进,电子政府工程的实施应从上至下来进行。

6.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篇六

根据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年规划,审计署将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已正式发布,己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继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我国审计制度建设上的一次飞跃。新审计准则的一大特色就是开始注重绩效审计,同时,对绩效的关注点不仅是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即对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在这种情况下,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绩效审计中引入量化评价指标,无疑对提高各级政府和企业保护环境的意识,推动环境治理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自觉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本文从学术角度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中引入环境治理评价指标及其可量化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国家和社会对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视及早建立完善的环境治理评价体系,最终保护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环境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一)环境绩效审计的起源

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机融合。环境绩效审计借鉴了绩效审计的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将之应用于环境审计的实践中,形成了环境绩效审计,并发展出一套自己所独有的理论和实务。环境审计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企业中兴起,于80年代扩展到欧洲,近年来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南美洲地区的国家也开始重视环境审计,这极大地推动了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先进国家已经完成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环境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范畴的一部分也成为绩效审计关注的内容之一,绩效审计开始注重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环境质量和环境责任,从而确保与环境相关的效益指标能够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确保环境项目能够经济、效益和有效地进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政府环境治理方面进行审计试点。1998年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并在这一期间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政府环境整治项目进行的审计(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审计等)。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政府环境治理的审计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环境治理的审计评价标准,国内环境审计落后于国际环境审计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对我国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十分不利。为此,审计署指出,“积极开展资源与环境审计,加强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关的资金、重点生态保护工程、重点流域(或区域)污染治理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与环境审计模式”。

(二)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

绩效审计最早见于美国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经营审计”概念。各国对于绩效审计的称谓不尽相同,但本质一样。英国、加拿大称为“现金价值审计”或“价值为本审计”,澳大利亚为“效率审计”,瑞典为“效果审计”、“全面审计’、或“综合审计”,我国在《审计法》中称为“效益审计”,我国香港地区称为“衡工量值审计”。绩效审计是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基础,但并不局限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发表审计意见,更多的是对资源耗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更有效、更全面地满足各方审计委托人的多层次需求。1986年,在悉尼召开的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12届会议发表了《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该声明将公营部门的绩效审计定义为:“除合规性审计,还有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国际商会(ICC)于1991年定义环境绩效审计为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运行等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周期性且客观地评价,并通过环境管理和控制,监督和鉴证公司有关环境规范和管理方面的执行情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1995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简称INTOSAI)在《开罗宣言》中明确提出环境绩效审计是审计组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被审计单位在环境资源利用方面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简称“3E”)所进行的审计。国内也有学者对环境绩效审计做出定义。陈正兴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和项目的环境经济活动,依照一定标准,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其效果与效率表示意见的行为。吴立群和王恩山认为,环境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并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审计活动。关于本文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涵义,即是指针对政府部门环境治理绩效的专门性审计。而环境治理是使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在人为的强制、辅助以及环境的自净能力作用下,恢复到与污染前相近的环境状况过程。

(三)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主体、客体与内容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12届会议提出了公营部门绩效审计的目标:为公营部门改善一切资源的管理打好基础;使决策者、立法者和公众所利用的公营部门管理成果方面的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促使公营部门管理人员采用一定的程序对绩效做出报告;确定更适当的经济责任。学者认为,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与国家环境立法体系、政府绩效审计、企业绩效审计以及社会的环保意识相联系,而具体目标则因达到总目标的具体要求而定。吴立群、王恩山将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分为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和分项目标三个层次,分项目标是对环境管理各步骤的绩效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找出影响环境管理绩效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从而促使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审计学者们普遍认为,环境绩效审计的主体分为政府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类,相互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业务。目前国外环境绩效审计的主体是以政府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机构为主,一些机构对注册会计师(社会审计组织)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审计都很重视环境绩效审计,开展了大量的环境绩效审计项目。政府环境治理将侧重于通过发挥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的功能以实现环境保护各项目标。目前我国环境审计主要以客观存在于政府、企业组织中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环境保护资金收支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为审计对象,侧重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性(毛金妹,2006)。按照职责范围和权限大小划分的,环境绩效审计的客体主要包括:内部制定环保政策和措施的企业及具有环境影响的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承担具体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各级环保部门;负责环保专项资金投入的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涉及环境保护的部门(李笑天、顾建新、陶荣庆,2007)。绩效审计一般分为事前绩效审计、事中绩效审计和事后绩效审计三种。环境绩效审计与传统审计不同,审计工作任务不集中安排在年终,而是根据审计资源情况,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灵活地安排审计项目,不同的项目使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基本程序是审计人员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和提出的实施方案,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ICOSAI于2001年发布的《从环境视角执行审计活动的指南》(Guidance on Conducting Audits Activities with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中指出环境问题的绩效审计包括:确保与环境相关的效益指数能够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确保环境项目能够经济、效益和有效地执行。国外对环境绩效审计的认识采取了更加广阔的视角,促使他们在环境绩效审计实践上不断突破。2004年INCOSAI发布的《环境审计与常规性审计》(Environmental Audit and Regularity Auditing)中,列示出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对政府执行环境法规情况的审计;对政府环境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的审计;对政府其他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审计;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对计划的环境政策和环境项目进行评估。目前学术界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也有不同理解。刘力云认为,环境绩效审计包括:评价环境管理系统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确认企业在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否在保护环境、防止和治理污染方面做出了努力、环保政策和措施是否有效;环保部门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查。陈正兴认为,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包括环境决策行为审计、经营目标和计划审计、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效能审计、内部控制系统审计、资源要素利用效益审计、资金利用效益审计等。李学柔和秦荣生认为,环境绩效审计包括政府环境政策绩效审计、政府环境项目效益审计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三部分。刘家兰和王恩山认为,环境绩效审计包括:评价环境法律、政策和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工作效率审计;环境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对环境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

三、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述评及建议

(一)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述评

鉴于环境审计问题是庞大而深邃的学术领域,本文不可能对此问题的内涵、外延等各方面均作论述。对政府绩效的审计中引入环境治理评价,关键的问题在于衡量政府在恢复和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所达到的绩效程度。一方面要衡量政府对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程度,另一方面还要衡量其所投入的社会资源的多少,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绩效衡量。本文指探讨具体环境治理评价指标建立的相关问题。(1)环境治理评价指标。关于环境治理评价指标,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有相关文献论述。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针对世界上所有组织改进环境管理行为的统一标准—15014000标准。该标准的核心是建立职工和相关方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审计。该标准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了原则和指南,做出了具体规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1995年的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十五届大会上,与会各国就通过了一个有关环境审计问题的主题文件《开罗宣言》,不仅提出了环境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等,鼓励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确定环境成本和环境责任,也提出要开发相关的技术标准。2001年初,INTOSAI所属的环境审计工作小组(WGEA)向各成员印发了其工作成果《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鼓励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建立完善合规合法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的技术标准,并推荐参考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但《指南》只是一般性指出最高审计机关可以采用实地调查、标准化问卷、统计抽样等工具确立评价方法,具体的审计标准仍需各审计机关按照环境特点去制定。(2)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关于环境绩效评价的指标,加拿大、日本、联合国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都有相关法律和文献作出一些具体的规定,建立了系统化的指标体系。加拿大列出了不同行业的环境绩效指标,包括资源、公用事业、大小型制造业、零售业、交通业和其他服务业共七种行业十五个方面的环境绩效指标,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土地的破坏和恢复,采掘、使用和再生的资源,污染预防,固体废物的管理,危险废物的管理,能源的保护,空气方案,水方案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14000系列标准,提出了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环境状况指标、经营绩效指标和管理绩效指标。该体系考虑了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要求,提供了环境绩效评价的综合框架,并为指标的获取和加工计算提供了指南。环境状况指标,即反映对当地和区域性的环境状况的影响,如污水排放对附近水域的影响,废气排放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等。经营绩效指标,即反映有关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环境绩效。管理绩效指标,即反映管理当局为改善组织的环境绩效所做的努力,其中包括方案和政策的实施、符合性、财务绩效与社区的联系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建立环境治理评价指标的参考。(3)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国内关于环境审计方面的学术成果也层出不穷。陈思维的《环境审计》(陈思维,1998)是较早的关于环境审计的专著,从环境审计的理论结构到环境因子影响评价均有论述,并对不同的环境影响因子提出了NPV、替代工程等方法,而且以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物种生态资源为例建立经济损失测评模型,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刘长翠在《企业环境审计研究》(刘长翠,2005)一书中,对国内外有关环境审计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并对环境审计的依据与标准提出了自己理解与思考,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环境审计研究:历史、《环境审计研究:回顾与评价》(李雪、杨智慧、王健姝,2002),现状与未来——基于国内研究的实证分析与理论述评》(刘长翠、周芳,2005),《中国环境审计研究述评——基于国内1997-2008年研究的分析》(潘煜双、李云,2010)等都对环境审计问题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与评价。刘达朱、王本强、陈基湘在《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技术方法》(刘达朱、王本强、陈基湘,2002)中提出了我国需对环境政策、环境部门部门活动的审计进行立法保护,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是增加绩效审计,并且也从量化角度增强审计结果的可靠性。郝玉贵在《审计与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研究》(郝玉贵,2010)中阐述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动机引导与价值问题,并探讨了在和谐理念下审计参与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国外诸多学者如Cahill(1996)、Ammenberg(2001)等也对环境审计的定义及外部审计工作等提出了观点。这些研究成果对建立健全相关环境评价体系有重要参考意义。

(二)政府环境治理评价指标的相关建议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认识到建立政府绩效的环境治理评价指标从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环境治理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环境审计的难点在于评价标准的建立,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繁琐的系统工程,笔者谨从学术角度提出关于建立相关指标建议:(1)保持环境治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所谓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是指在建立政府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指标时,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各级政府辖区内主要环境治理目标的相应指标。如常见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森林资源破坏,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生物资源破坏等。评价指标要保证其完整性,凡是关系国家和人民切身利益的指标必须体现评价指标体系中,并对每个环境因子的具体指标订立国家标准,并通过人大进行立法保护,以确保法规的强制性和有效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国家级评价指标体系和地方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国通用,地方级评价指标体系由省人大或政府机关在国家评价指标体系下进行完善,制定更加具体和严格的指标体系。(2)进行指标评价时应采用的方法——基准评价法。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完善后,需每年对各级政府辖区内的环境治理情进行绩效审计,并根据指标进行打分,每个环境影响因子配以一定的权重,最后用综合分数来衡量绩效水平。我们提出并建议使用基准评价法。所谓基准评价法,是基于统计学上帕氏指数的一种方法,即把每个环境影响因子的权重作为同度量因素,把各级政府辖区内的年终测评得分作为报告期水平,以第一年的年终测评得分作为基期水平,这样最后得出的帕氏指数便是最终测评结果。若指数大于1说明绩效为正,若小于1则绩效为负。每个辖区内主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衡量不同辖区领导者的绩效水平,也利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但权重等还需用专家德尔菲法等来确定。其他学者(郭阳生,2009)也有提出采用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等,都有值得借鉴考虑的方面。(3)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审计系统。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企业经营管理、劳资财会、生产供应、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使得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运作、工程建设流程、会计账务处理等均具有了信息化的特点,所有这些都对我们审计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手段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查账审计逐渐向计算机审计过渡。计算机审计在促进审计执法行为规范化的同时,也对自身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标从建立到实施再到最终的测评,需要输入大量的数据存储与分析,所以以前主要依靠人工计算的观念必须予以转变,应加大对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信息系统的投入,以准确并简便的对指标进行核算。如比较常用的办公软件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SAS等,或者专业的信息科技公司的专门化产品。这些产品不仅需要购置,还需对相关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大信息化投入也是完善我国绩效审计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长翠:《企业环境审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陈思维:《环境审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3]陈正兴:《环境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4]郝玉贵:《审计与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刘达朱、王本强、陈基湘:《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技术方法》,《审计研究》2002年第6期。

[6]李雪、杨智慧、王健姝:《环境审计研究:回顾与评价》,《审计研究》2002年第4期。

[7]郭阳生:《基于模糊数学角度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当代经济》2009年第12期。

[8]吴立群、王恩山:《环境绩效审计有关问题初探》,《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7.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述评 篇七

【关键词】 高校; 绩效预算指标; 评价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要求“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是高校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校战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项目管理和办学成本为衡量的一种评价体系,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所以,建立全面完整的绩效预算指标体系能揭开绩效预算评价的“黑箱”,建立透明、开放的绩效预算评价系统,有利于给管理层提供准确决策依据,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对高校财务状况的有效监控和宏观管理,提升高校整体制度环境,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一、高校绩效预算指标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考核部门预算的执行度及各专项项目实施的效果考核尤为重要,因此,要严格按照以下原则来设计。

(一)总体优化原则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组成一个大的指标库。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要考虑高校的总体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各指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侧重,该体系能够反映高校总体绩效情况。

(二)科学性原则

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统计理论基础上,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建立,指标的代表性、计算方法、数据收集、指标范围、权重选择等都必须有科学依据,指标之间应具有相互独立性。

(三)重要性原则

适时的绩效指标能反映出内在规律和财务运行状况,指标库中指标应最具有代表性,既重要又不能对某一要素重复评价。

(四)通用性原则

设计评价指标时一定要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几种评价指标要相互兼容,指标体系可分解、扩展、组合。

(五)动态完善原则

高校绩效预算指标评价是动态的、连续的,应充分考虑评价的适时性、趋势性,在工作中不断进行调整、修订、完善,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各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高校绩效预算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

建立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评价目标多,系统性很强,科学性与技术性要求也比较高,参评的内容范围广,应符合高校以效益为核心的管理要求,全面反映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水平。主要包含资金效能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业务发展绩效预算评价指标和社会认知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三方面内容。

(一)资金效能绩效预算评价指标

1.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预算计划完成率=某时点实现全部收入/某时点预算收入×100%

支出预算完成率=某时点实际支出/某时点预算数

×100%

2.事业支出结构

人员经费支出比率=人员经费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事业支出×100%

生均成本率=在校生人数/事业支出×100%

3.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4.财务管理情况

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核算制度、内控制度等)、执行财务制度的有效性(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

5.组织创收能力

人均组织创收数=收入/在校职工人数×100%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100%

(二)业务发展绩效预算评价指标

1.教学工作情况

(1)师资队伍建设

各学历层次教师人数/教师人数×100%,教师人数/职工人数×100%,各学历层次教师人数/教师人数×100%,折合后的学生人数/教师人数×100%

(2)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数量/一般学科数量×100%

(3)实验室建设(反映实验室有无新增教学科研项目实验)

新增教学科研项目/项目总数×100%

(4)研究生建设

在校研究生总人数/在校学生总人数×100%

2.科研工作情况

(1)学术资源

(博硕点数量、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学科总数×100%

(2)学术成果

(国家级以上学术刊物)收录总量/成果总量×100%

(3)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数量/职工总数×100%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价值/科研成果数量×100%

(4)学生情况

录取学生质量=高分段录取学生数/录取学生总数

×100%

学位获取率=获取学位人数/应届学生实际毕业人数×100%

国家规定考级通过率=通过考级学生数/参加考试学生人数×100%

(三)社会认知绩效预算评价指标

1.学校声誉

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可问卷调查)。

2.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校友、企业、单位等捐赠收入/学校总收入×100%

3.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毕业离校时签约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三、绩效指标的权重和量化

按照每个指标对系统重要性和作用不同,特按以下标准划分各指标权重:

资金效能绩效预算评价指标(A)占50%、业务发展绩效预算评价指标(B)占40%、社会认知绩效预算评价指标(C)占10%。每类指标总分都为100分,根据其明细指标的得分和设定的权重计算出得分(也可采用平均分),再将每类指标的得分与权重的乘积加总,得出评价分数(S)。S值越大,表明绩效越高;反之,则说明绩效越差。

通用公式为:S=A×50%+B×40%+C×10%

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一般、合格、差五等,根据计算结果的分值,确定评价对象最后的成绩。具体对应分值标准为:优秀≥90、90>良≥80、80>一般≥70、70>合格≥60、差<60。

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要与预算分配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资金和资源配置,对成绩突出的部门给予资金支持,对成绩不好的部门进行资金核减,同时对各项目进行单个分析,找出差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高校综合管理水平,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10)[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 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综合卷)(2011)[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 财政部预算司.绩效预算和支出绩效考评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课题组.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研究[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8(4).

[5] 财政部廖晓军副部长.在2011年中央部门与布置会上的讲话(2010-06-04)[R].

上一篇:爱护校园环境活动总结下一篇:个人发展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