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清照声声慢

2024-10-20

解读李清照声声慢(共8篇)

1.解读李清照声声慢 篇一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最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1、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2、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3、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4、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养息适应。

5、怎敌他:对付,抵挡。

6、损:表示程度极高。

7、堪摘:可摘。

8、着:亦写作“着”。

9、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10、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11、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12、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翻译: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赏析:

此词为悲秋抒怀之作。靖康之难后,李清照随其夫赵明诚逃亡江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秋八月十八日赵明诚亡故。此词在其夫亡后所作,是抒发家国身世愁之作。首用七对叠字发端,“寻寻觅觅”写国破家亡夫死己寡之后的精神失落,独身彷徨之情状,“冷冷清清”则写时世、境况之凄清冷寂,“凄凄”句更细腻深微地描摹词人心情的悲苦凄戚。薄酒难御风寒,过雁触动乡思,菊花萎谢无人怜惜,独守寒窗时间难熬,黄昏冷雨敲击梧桐,种种场景,无不益发加重愁情分量,折磨一己孤独、柔弱、痛苦的灵魂。全篇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却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画龙点晴,以“愁”归结,而又谓“愁”不足以概括个人处境,推进一层,愁情之重,实无法估量。全词用白描铺叙,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替,传达幽咽凄楚情,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

2.解读李清照声声慢 篇二

一.妙用叠词, 彰显愁情音乐美

1.“寻寻觅觅”, 叙写作者恍恍惚惚, 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她在寻觅些什么?是以往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吗?是过往与夫婿的甜蜜爱情吗?可这些如今都已经不复存在。两组叠词, 简单的动作情态描写, 却把外敌的侵扰, 丈夫的亡故所带来的一切不幸, 全部蕴藏其中了。

2.“冷冷清清”, 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冷清, 是作者寻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 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萦绕。这四个叠词既写出了天气的凄冷, 秋风萧瑟, 又写出了自己的心情, 独在异乡, 举目无亲;身处陋室, 寂寞寡居;展望未来, 茫茫无知。所有这一切, 怎能不使她产生“冷冷清清”的寂寞之感呢?

3.“凄凄惨惨戚戚”, 三组叠词写出了内心的凄苦无告。词人年轻时也曾有过愁苦, 但那些愁多为离别、相思之闲愁。但是现在, 亡国之恨, 丧夫之哀, 孀居之苦, 这些“愁”已经不再是闲愁了, 而是真正的哀愁, 是真正的深哀巨痛, 是时代苦难的哀歌。这些愁苦凝集心头, 向谁去诉?

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言道:“李易安词‘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连上十四叠字, 则出奇制胜, 真匪夷所思矣。”这是李清照的大胆创新, 不但在填词方面, 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七组十四个叠字, 犹如信手拈来, 看似平平淡淡, 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宋词是用来演唱的, 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 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 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 徘徊低迷, 婉转凄楚, 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二.意象叠加, 彰显愁情蕴味美

诗词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的情感流露,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景”, 所咏之“物”, 即为客观之“象”。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出一个或一群“意象”, 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细读《声声慢》这首词, 除开头和结尾几句之外, 它几乎由密集的意象组成。如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因此, 在解读这首词时, 我们似乎更应“看山不是山”, 把词中意象放入作者所处的具体语境中去体会那深厚的蕴味。

1.过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 每年秋季南迁,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李清照看到过雁而伤心也就不足为怪了。“却是旧时相识”, 这正是伤心的由来。这过雁不正是从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旧日传情信使仍在, 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 人鬼殊途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2.黄花

菊花这一意象与作者的人格节操、志向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屈原《离骚》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菊花”正是这二人高情远志的象征, 而李清照所钟情的正是屈原陶潜的高洁人格之美。李清照以菊花自喻, 不愿做亡国之民, 正表达了其坚贞高洁的品格。但同时“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此处的“黄花”却让她感到现实格外的凄凉与孤独。纵使满地黄花堆积, 金黄灿烂, 也只得由它去“憔悴损”, 无人采摘;纵然摘得, 也是“天上人间, 无人堪寄”。所以, 此处菊花之用, 可谓一箭双雕, 意味无穷。

3.酒

“酒”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有的意象。曹操“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这种忧是作者未建功立业的苦痛;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酒消愁愁更愁”, 是诗人满怀失意苦痛, 无从解脱;白居易“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是与朋友离别之愁……可见, “酒”是“愁”的象征。

“酒”这一意象在李清照的作品中也出现的相当频繁。如“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 酒力显得那么大, 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而此处“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淡酒”无力, 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 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这里真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 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 酒入愁肠愁更愁, 满心都是愁, 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浓睡不消残酒”, 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 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 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 闲愁不痛, 所以才会有“浓睡不消残酒”之说。两相对比, 一个“淡”字, 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 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4.梧桐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李清照的这几句黄昏秋雨的景物描写是传神之笔。梧桐一叶知秋, 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 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 “点点滴滴”无休止地敲打着作者痛楚的心, 愁肠寸断之情可想而知。

所以, 纵览全词, “大雁、黄花、梧桐、秋雨”等冷色的伤感的意象负载词人浓重的“愁”情, 满含作者内心无法言尽的辛酸与悲凉, 而词人内心这种悲凉感伤的基调同这些客观物象建立了联系, 通过蕴意深厚的种种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悲怆凄凉, 孤苦冷清的意境, 从而表达出深沉凝重富有蕴味的愁情, 令古今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三.情意直抒, 彰显愁情率真美

3.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篇三

【关键词】声声慢;婉约;宋代

一、导语

《声声慢》是被誉为“婉约词宗”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佳作,在历代文人中颇受赞誉。作为一篇经典作品,被选入教材中也是非常自然的了。

二、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

现在仍以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为例,谈谈在中学课堂上对经典作品的解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读词的开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的时候,嘴张不大,口腔呼出的气流也不顺畅。作者用气流的不畅来暗示内心的压抑。“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里出现了一个“寒”字。“寒”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寒,二是心里寒,而作者重在写心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内心愁,所以想要借酒消愁。“淡酒”,并非酒淡,而是愁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词时正值秋日,北雁南飞。作者的家在北方而现在她却寄居南方,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幸福,然而后半生却飘荡流离。国家动荡,家庭变故,丈夫赵明诚逝世,再嫁张汝舟,却又遇人不淑,还因此遭遇了一场牢狱之灾。与丈夫先前搜集的金石文物也遗失大半。这一系列的变故让她备感痛苦。在她的早期词《一剪梅》中曾經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寓鸿雁传书之意。也许就是这只大雁曾经捎回过丈夫的消息。而现在丈夫去世了,即使是风再轻,词人也觉得风急;即使是酒再烈,词人入口后也觉得寡淡无味。飞雁有家,而自己却没有家;飞雁有伴,而自己却形单影只。这难道还不悲吗?“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菊花,作者在这里不直接说“菊花”,二者相比,显然有色彩上的强调——“黄色”。而作者也不说“红花”,因为红色太艳。黄花堆积,好似自身多舛的命运。“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守着窗儿”,家没了,爱人没了,还能守着什么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细雨”不大却密,便好似作者心中的愁;细雨打在梧桐叶上,点滴作响,更像是打在作者的心上,让寒意更重、让愁绪更浓。于是作者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淡酒”、“雁”、“黄花”、“守”、“细雨”等方面共同组成了作者的愁,而这些给人的整体感觉都是“寒”。那么这种“愁”源自哪里呢?“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不久赵明诚逝世。这些都给李清照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所以,她的“愁”集中体现在了两个方面——故国之思、孤寂之苦。

若是只讨论到这里,那么本堂课的教学便与以往没有多少不同,但是笔者希望在讲清楚“愁”后,再向前走一步,引导学生从质疑、探究中,探寻出更丰富的内涵。

词的开头是“寻寻觅觅”,作者在寻找什么?她想要寻找的难道是痛苦吗?我们总是有这样的习惯,总是希望忘却痛苦,而我们苦苦追寻的则是那些让我们感到快乐、幸福的东西。李清照也一样。她要寻找的不是痛苦,而是快乐。那么,哪些东西让她快乐呢?(少女时期的天真烂漫,少妇时期的幸福甜蜜)同时,她还要追寻未来的幸福。每当想起这些东西的时候,即使是周身寒冷,她的心底也会燃起一丝丝暖意。

现在,我们是否可以从刚才所分析的意象中找出些“暖”的东西来呢?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么压抑的话词人完全可以不说,但她还是坚持把它说出口,为什么,因为她不想放弃表达的权力。“乍暖还寒”,天气寒暖不定,喻指心境寒中有暖,寒在痛苦,暖在追求和向往。再来看“雁”,雁是候鸟,它总是有规律地飞来飞去,也许一路上也是艰险异常,但大雁从未因为害怕困难而停止飞翔。雁不仅仅是忧愁的意象,更是作者在困难面前不屈精神的写照。最后是“黄花”,“黄”是色彩,而且是暖色。尽管它已凋零满地,但就像在废墟里盛开着的鲜花一样,同样带给人新生的希望,带给人温暖。总之,词人是用一连串的意象表达了她复杂的情感特征。而这种情感集中表现在了两个字:一个是寒,一个是暖。“寒中有暖”,这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这首词通过一系列个体意象所营造出来的独特意境。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是悲愁的,但生活本来就不仅有一种色彩,于是,寒中带暖,悲愁中又孕育着希望。她越是悲,越是顽强地追求幸福和理想。

我们还要注意一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耗尽一生苦苦追求的既不是建功立业,也不是名垂千古,而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忠贞的感情。她没有那些男性伟大作家,如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激烈壮怀;也没有陆游“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情壮志。她的追求看起来很有女性气息,甚至有些平凡,然而,对幸福和感情的追求又何尝不是每个女性共有的向往?那么,这种穿越时空的追求也就有了永恒的价值。她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更永远活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她属于历史,更属于永恒!

这首词一般人都认为是表现了故国之思和孤寂之苦,但是我们通过探究却理解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表达了作者坚韧不屈的精神。而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对于学生在人生中面临困扰和挫折时的态度与选择也许会有所启迪。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经典作品的解析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一点,那就是中学课堂绝不是对学生过去所学的简单重复和对课本内容的再次罗列,而应该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问题,形成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独特理解。

参考文献:

[1]何贤桂.蔡元培与中学精神.社会科学论坛,2004(2).

[2]马兆勤.高职实用语文.陕西:陕西师范中学出版社,2008.

4.《声声慢》李清照教案 篇四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前五分钟

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幻灯片1)

三、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和《点绛唇》(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幻灯片2和幻灯片3)

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

明确:开朗活泼快乐

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和《点绛唇》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幻灯片4)。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四、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

五、整体感知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幻灯片5)

六、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

(一)怎样入愁

入,即进入,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 动作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悲苦愁绝(幻灯片6)

(二)赏意象 品愁情(幻灯片7)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

(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幻灯片8)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探讨明确:

酒 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幻灯片9)

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 渲染愁情(幻灯片10)

雁 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幻灯片11)

黄花 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幻灯片12)

梧桐 一叶知秋 牵愁惹恨(幻灯片13)

细雨 雨滴梧桐 却敲碎人心 哀伤﹑愁丝的象征(幻灯片14)

注意:1、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幻灯片15)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

黄花:憔悴的容颜 梧桐:牵愁惹恨 雨:哀伤愁丝

2、作者的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的情感。(幻灯片16)

黄花 战地黄花分外香

雁 长空雁叫霜晨月

(三)为何生愁(幻灯片18)

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幻灯片19)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幻灯片20)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相思闲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

七、写作练习——我为清照写碑文(幻灯片21)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只是这碑上还缺少碑文。这碑文就交给同学们来写吧。

八、结束语(幻灯片22)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送别清照,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教学反思】

1、较好地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使教师的合适的指导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能力及态度价值观建构、个性发展等有机结合,使经典作品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了。

2、课前能布置有价值的预习(寻找问题),这是在学生个人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思考结果呈现,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颇有价值的预习。课堂上,能根据时间的有限性,使学生的讨论、教师的点拨等基本上做到恰到好处、见好即收,从而保证了课堂效率。课后作业中,有让学生继续深化思考的题目,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延续——而且是与生活相沟通、与生命完善相融合的深度延续。

3、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还是显得不够理想,主要是针对性和深度、灵活性、艺术性不够。因为所面对的已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分清什么是廉价的表扬、什么是有分量的激励,他们能感到什么是敷衍性的搪塞、什么是真诚的回应。相当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堂冷漠化现象相当突出,原因很多,但课堂上缺乏真诚的师生交流及感情互促互悦,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此中,教师的冷漠恐怕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想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对学生真诚而经常的激励,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激励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中的一种体现。在这方面,本人还很欠缺。

4、课堂语言还有欠精练、欠流畅、欠艺术,应勤学苦练、力臻完善。

《声声慢》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李清照晚年的重要代表作,是一篇千古绝唱,词情凄清,催人泪下,是一篇写 ”愁”的名作,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的婉约风格;过程和方法:诵读课文,鉴赏分析,比较探究;情感态度:感受《声声慢》的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回顾这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从学生课堂的表现看,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也较好,但是自我反省,还有很多不足:

1、朗读不够教读古典诗文,一定要以读带动教学的进程,“读”,不仅是老师的范读,还有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读,但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读,必须让学生明白,“我读这一遍,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也就是“带着问题读课文”,而我在讲课时,没有处理好这一点。学生读懂了,读透了,方可进入诗的意境,然后,学生们才可带着感情读出韵味来。

2、在“写愁”步骤中我要求学生从词中找出相关描写愁的意象并进行分析,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作者宣泄“愁情”的切入口,在教学中更利于操作, 但却无形中削弱了对整体词句的品读,使词作的分析有些支离破碎,“愁”的深度和浓度都变浅、变淡了。因此我觉得诗词的赏析一定不要驾空,意象的品读要融入具体词句,边读边品,每分析完一个意象,应用精炼的总结性语言帮助学生提升对此意象的把握和其与全词的内在联系。不宜纯粹脱离感情基础去找一些景致。

3、课堂内容的安排还是有些多,使得以上环节不能充分展开。

所以另外一个班开始重新整理思路,确定从以下三个对比点入手:

1. 《声声慢》与《乡愁》比较。突出意象对表达诗歌情感的重要作用。

2.《声声慢》与《如梦令》比较,借以明确李清照创作的两个阶段。

5.李清照《声声慢》阅读答案 篇五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题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组叠词抒发了女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用叠词开头有什么好处?

小题2:结合词中的意象,谈谈本词情景交融的特点。

小题3:请谈谈你对“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意象的理解

参考答案

小题1:这七组叠词,逐层深入地把女词人国破家亡、漂泊异乡、晚景凄凉的愁苦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这七组叠词,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寻寻觅觅),写外在动作,寻找失去的东西,表现作者空虚惆怅、迷惘失落的心态。第二层(冷冷清清),写寻找的结果,通过环境气氛,表现了作者孤单寂寞的处境和心境,反映出作者的晚景凄凉。第三层(凄凄惨惨戚戚),直接写内心感受,表达作者内心的忧愁苦闷。三层之间,由浅入深,由外到内,逐层深入地写出了特定情景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题2:情景交融是本词在写作方面最为突出的特点。为了抒发内心的痛苦,哀愁,词人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作为情感的衬托,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

6.李清照《声声慢》诗词赏析 篇六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夜晚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赏析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

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我以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一般的通行本作“晚”。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也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理解。这里既写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7.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与点评 篇七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首词。本单元为宋词单元, 所选的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 该词与她的前期词风迥异, 并且此词与她的经历遭遇紧密相连, 是研究李清照其人其词的绝佳切入点。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距离年代久远的宋词接触较少, 要去理解词意并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有一定的困难。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对文字的咀嚼来打开心窗。因为学生对文字的咀嚼和心窗的打开过程其实就是言语的生成、心灵的升华和经验的转变过程。

学法指导:诵读品悟, 情感体验, 探究学习, 对比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1.深入研读诗歌, 抓住意境, 体验情感, 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3.让学生由词及人, 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 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1.深入研读诗歌, 抓住意境, 体验情感, 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由词及人, 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 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至上课, 意在激发学生兴趣, 营造诗情画意气氛, 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这么美的音乐把我们一起带进了课堂,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吗?歌词化用了哪位词人的哪首词? (明确:李清照的《一剪梅》) , 那咱们一起来背背这首词。

同学们初中的时候就学过这首词, 谁能给大家当一回小老师, 介绍一下李清照及她在《一剪梅》的情感内蕴, 创作风格? (学生简介)

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 是何字? (愁) , 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 应该是怎样一种愁? (相思之愁, 蜜甜的愁, 闲愁) , 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 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 闺愁。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破译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

(幻灯片:一般愁字别样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品李清照《声声慢》)

二、鉴赏《声声慢》

既然我们抓住了一个“愁”字, 那就以这幅对联为线索, 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 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 缘愁选了哪些景, 为何而生愁?

(一) 怎样入愁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 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 思考两个问题: (1) 正音; (2) 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1) 生齐读, 正音。 (提问学生哪些字音该注意)

(2) 师: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生:“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师:“寻寻觅觅”。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该怎么读?

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 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 流亡前的太平生活, 丈夫在世时的爱情, 还可能是其他心爱之物, 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师:“冷冷清清”。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又该怎么读?

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 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 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应是轻读、降调。

师:“凄凄惨惨戚戚”。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又该怎么读呢?

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凉。读时要:一字一顿, 字字泣血。

师: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 (叠词) 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 冷清, 凄惨戚”好不好? (不好, 少了音韵美) 李清照是运用韵律的高手, 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 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读起来朗朗上口, 又别有一番愁情。

(二) 缘愁选景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 “物皆着我色”, 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1. 师范读。

2. 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3. 探究性学习: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 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要求: (1) 基于文本; (2)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 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意象探究:

(1) 淡酒。师:你喝过酒吗?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 莫非她是李白再世, 酒仙第二?

师小结:并非酒太淡, 而是愁太浓, 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 只能是举杯消愁, 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 大家能举出几句吗? (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酒的诗句。)

师:“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 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

(2) 秋风。师: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晚”即可指晚上, 也可指晚年, 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3) 过雁。师: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哪首词中也写到雁?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 伤心些什么呢?

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 李清照南下避难, 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 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 而自己却漂流困顿, 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 现在丈夫已死, 家人疏散, 就算有千言万语, 也无人可托, 无处可传, 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

(4) 黄花。师: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

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 想到自己飘零的身世, 憔悴的容颜, 更是愁上加愁。

(5) 梧桐细雨。师: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运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 梧桐细雨”的画面, 注意情景结合。

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 抒发情感。

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 沉沉的夜幕里, 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 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 滴滴答答”的雨声, 对于伤心的我来说, 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 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师总结:我们刚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 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 生动化了, 具体化了, 无一字写愁, 却处处惹愁。词作的中心是‘愁’其实就在文字构成的种种具体细节中, 咀嚼这些锱铢文字, 能打开你的扇扇心窗。就让我们伴着音乐, 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齐声诵读, 沉浸到这凄美淡然的意象中。

(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 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 全班齐读)

(三) 为何生愁

的确,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 此情此景, 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 简单直白, 反而更觉其神妙。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 进入到作者苦闷, 复杂的心灵, 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从1103年李清照写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 时间过了大概半个世纪, 可为“一般愁字别样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 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请同学们将你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整合的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下。

预测学生学习小组根据查找的资料, 找到以下史实: (实物投影)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 婚后融洽欢娱, 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 渡过了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 腐败透顶, 金兵入侵, 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 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 身染重病, 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解不白之冤, 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 又逢盗贼, 重病缠身, 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 可惜遇人不淑, 9月提出诉讼, 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 凄然一身, 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 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夫, 由再嫁到离异, 由入狱到悲死。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 没有子嗣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 带着一腔悲愤, 悄无声息地去了, 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 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师:了解这些史实之后, 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 那后期是什么愁呢? (生:亡国之恨,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三、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 作为一个女人, 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 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话到沧桑句便工”, 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 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 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 相反, 苦难越重, 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 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 传诵千古是著书。

最后, 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 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点评:

这堂课脉络清晰, 重点突出, 在教学流程的组织上授课教师尝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第一, 从音乐入手, 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艺术化地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词作意境,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声慢》是李清照用血泪和着文字表达愁苦的经典之作, 《月满西楼》和它的感情基调相同, 中国古代的诗乐本来就是一体的。作为背景音乐出现的《月满西楼》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出作品的情味, 但同时也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基调起到了加强作用。

第二, 采用“局部点染法”, 发动学生谈作者、重诵读、品句子等, 让学生充分地活动,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中教师不是一味地点染, 而是通过问题和指令以及自己心中的感慨等, 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 用心灵这支笔一点点地去勾勒。仿佛是一个绘画大师指点着他的弟子们用心灵去感受, 学生画得不够好时, 教师再帮助学生进行修正和补充。品句子时老师提出要求:“说出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 要落实到字词”, 要学生个别地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学生在课堂上畅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有许多独到发现, 这是教师“一言堂”及任何高水平的个人解读所无法全部做到的!如学生由“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句, 想到雁从故乡来, 想到词人思念与丈夫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所谓“睹今日而昨非”, 触目伤怀, 让我们感到悲凉, 感到同情。如读“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句, 学生想到词人寒夜独守, 寒冷难受, 可能不是酒淡, 而是词人的忧愁已经浓得化不开了, 是用任何烈酒都无法消除的。因为愁比酒浓, 所以才感觉酒淡!学生对这些词句理解有不同侧重, 许多点滴感觉深入独到, 新鲜有趣, 如夏夜的星空繁星闪烁。

第三, 扣住课文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愁”字, 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场景, 描绘心中的词人形象, 形成整体感受。

8.李清照《声声慢》的凄苦之情 篇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凄苦之情的第一个层次——“凄凄惨惨戚戚”

一开头就是“寻寻觅觅”,写出词人的精神情状。她在寻找什么,词中没有交待。这失落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什么别的。词人寻找的结果是寻无所见,求无所得,所得到的仍然只是空虚,这才如梦方醒,感到只是四周的“冷冷清清”。词中的“寻觅”叠成“寻寻觅觅”,是这寻寻那找找的意思。寻找的范围扩大了,次数增多了,程度加深了,就更能表现词人精神恍惚、六神无主的失落感。由于失去的东西多而珍贵,给词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空虚,也给词人造成了无法愈合的精神创伤。这里的“冷冷清清”既可以看成是周围凄清冷落的环境,也可以理解成词人晚年的心境。接着这种“冷冷清清”的外在感觉渗透到词人的内心,于是凄凉、惨痛、悲切之情一齐涌来,就凝聚成了“凄凄惨惨戚戚”六个饱含血泪的叠字。在此,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感受到她内心的凄苦、无助和无奈。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句说明了这是个气候变化无常的时候,天气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而在写作此词时,词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南方,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特别是对她这样一位体弱多病的人来说,气候上的一点小小的变化,她都能时时刻刻地感受到。词人经受了重重灾难的摧残、重重痛苦的折磨,不仅使她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损伤,而且使她的身体更为衰弱,本来应该需要得到很好的调养和休息,但是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她想要办到这些却是非常困难的。这让词人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于是词人想到了酒,想借酒驱寒,借酒浇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古代文人喜欢写风来寄托感情,李清照在这里用秋风渲染孤苦无依的愁情。词人此时面对的是愁多、风寒和心寒,三杯两盏自然难消心中的愁绪,更何况是“淡酒”,不但不能抵挡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而且更不能消去心中的愁苦。难道酒的味道就真的是那么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词人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这一“淡”字,表明词人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这正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所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因而,词人便由这冷清之景生出一种悲凉、惨淡和忧戚之情,“凄凄惨惨戚戚”是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这首词一开始就使人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之中,这也为全词定了一个愁苦凄凉的感情基调。

二、凄苦之情的第二个层次——“独自怎生得黑”

如果说凄苦之情的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靠触觉来引发词人内心的情感活动,那么凄苦之情的第二个层次就主要是靠视觉来引发词人内心的情感活动。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相传雁能够传递书信,因而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很普遍。同时,由于鸿雁每年秋季南迁,所以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忧伤之感。正当词人独自对酒伤心伤神之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蓦然闯入,便打破了当前的孤零死寂。但这种感觉不是喜,而是悲。秋天到了,北雁南飞返家,而词人当时正在南方避难,也是由北方到南方的,和大雁有着同样的经历,但是大雁还有家可回,可词人却无家可归。同时,李清照望着似曾相识的大雁,想起了与丈夫赵明诚新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两地相思。李清照曾在她的词《一剪梅》中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可以当“信使”,如今“信使”尤在,“锦书”难托。李清照此时家破夫亡,即便大雁能传书,也无书信可传,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这自然更令人神伤。尤其是“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也写得有声。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听起来犹如杜鹃啼血,让词人心痛、心酸、心碎!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是爱花的,但是在这残秋之季,词人所见所感的却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李清照曾在《醉花阴》中吟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喜爱黄花、采摘黄花、吟诵黄花,多年来已经成为李清照夫妻生活的一部分。而今,夫妻过去生活的影子还在,但花已凋残仍无人与她共采。菊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有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在这里,李清照用菊花来自喻,表达自己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同时,李清照表面上写黄花憔悴,无人怜爱,实际上是双关语,喻示自己韶华已去,青春不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像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到这里,词人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对花自怜,不禁又黯然神伤。

在愁绪满怀、万般无奈之下,李清照接着写道:“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急风、淡酒、过雁、黄花这些词人所见所感的事物都是使人伤心之景物,更何况词人是位感情丰富的文人,这样独守窗前,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所以词人只盼天黑,好让这触动她生死殊途之恨的景物都淹没在这沉沉夜幕之中。其实,在这样的境地里,独自一个人怎么能熬到天色暗下去呢?词人凄苦难耐的景象便跃然纸上。

三、凄苦之情的第三个层次——“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孤单寂寞地守着窗子,忍受时间的慢慢消逝,好容易等到了黄昏,本以为视觉休息了就可以减轻心中的凄苦之情,可是随之而来的听觉却增加了干扰,让词人的愁苦之情无法得以解脱。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秋雨”是我国古代文人写愁的传统手法。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就不免使人顿生凄凉之感。特别是词人对“点点滴滴”四叠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绵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正如温庭筠《更漏子》所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这里虽然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词人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点点,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词人的心扉。莫名的情状,无端的思绪,时隐时显,时起时伏,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没来由地缠绕在词人的心头,简直让词人不能自抑!

无休无止的细雨滴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滴在词人那破碎的心上,而且愈滴愈深,愈深愈愁,以至于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于是,她那凄哀欲绝的心弦终于奏出了绝望的声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对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词人凄苦的哀愁,然而词人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词人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词《武陵春》中所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这是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抒发自己心中浓重的哀愁。这种手法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比之下,就连李煜《虞美人》中写到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煜的愁还可以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也就是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通篇是愁,然而词人对这一愁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由触觉写到视觉,又由视觉写到听觉,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到最后才用反诘口吻“怎一个愁字了得”,把人的忧思愁绪推上了高峰。

综观全词,李清照在这不到一百字的篇幅内将词人南渡后多种不幸遭遇而导致的零乱悲凉的心境展示得淋漓尽致,读之令人心弦震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词人把个体的愁苦与忧国忧民的深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它倾诉出了词人人生的悲苦凄凉,它呼号出了国破家亡的忧愁惨痛,它流露出了词人特有的爱国情怀。因此,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之情的词,是一曲发自词人灵魂深处的千古绝唱!

上一篇:关于《老人与海》主题的多重解读下一篇:南岗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