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演艺综述研究(DOC)

2024-06-27

国内外旅游演艺综述研究(DOC)(共3篇)

1.国内外旅游演艺综述研究(DOC) 篇一

旅游演艺综述

一、国内旅游演艺:

1、国内的旅游演艺的始于20世纪世纪90年代末,最早是从对主题公园的演艺活动开始的。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名称是“主题公园文娱表演”’。近两年,随着旅游演艺的发展,使得旅游演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体现在名称上就是“演艺”与“旅游”的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旅游演出”、“旅游表演”、“旅游演艺”等叫法。近几年来,“旅游演艺”的用法比较普遍。

2、目前对“旅游演艺”比较准确的定义:在旅游景区现场进行的各种表演活动,以及在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统称为旅游演艺。

3、“旅游演艺”产品正在逐步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特殊性走向大众性,旅游演艺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

二、国内三大类旅游演艺产品:

1、主题公园类大型主题性旅游演艺产品

(1)、宋城景区:主要以“ 建筑为形、文化为魂 ”的项目开发宗旨和市场运作为两大成功要素。在市场运作方面,宋城把观光旅游和演出活动完美地结合,最终创下宋城千古情佳绩。

(2)、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包括原创和融资、主创和设计、表演场地和舞台制作、相关配套设备和服务采购、演员排练、节目中试、宣传和营销、正式公演、演出产品的后期组合和拼装、版权产品开发和销售以及演艺节目的对外输出等11个阶段,与相关和配套服务产业共同构成庞大的旅游表演产业体系,并形成福特-后福特双重机制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

2、旅游地山水实景为依托打造实景演艺产品

桂林阳朔:以“印象·刘三姐”为产品,其通过创意的激活,充分挖掘和升华文化资源,发挥强强联合的优势,走国际化和现代化结合的经营路线,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模式,注重地方社区的参与,打造出经典品牌,并带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为文化资源的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剧场类及巡演类大型旅游演艺活动 相应的案例为:《ERA一时空之旅》、《云南映象》等产品。此类产品要成功立足市场,不仅具有艺术魅力,更具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有效的市场运营,确保了品牌与市场、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进而达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国外旅游演艺:

国外旅游演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相比于中国,旅游演艺业的发展起步较早且相对成熟。范围涉及较广,包括从旅游文化、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旅游者的真实性体验、节事活动、产品的市场化运作等方面进行。

在国外,旅游演艺主要涉及到歌舞表演等旅游产品。艺术表演旨在展示一地的历史、地理、文化,主要是通过外化动作(姿势、旋律的变现内容)、一定程度上规范的乐章以及代际流传下来的乐谱等进行表现。国外专家认为旅游点的文化表演不仅是对旅游者而言的融合或改变文化形态的途径,同时也是旅游点的主人参与旅游生产、宣扬自己特定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形态的手段。

综上所述,由于旅游演艺在国内还属新兴事物,尚在发展阶段,旅游演艺发展较慢,成功的案例大部分是国内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旅游演艺产品,主要受政府、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旅游演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所面对的形式为如何消除所面临的不利因素,保持产品长久的生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

演艺旅游是品牌经济,粗制滥造、缺乏文化与特色的旅游演艺是缺乏长久生命力的。我们红河大峡谷音乐季广场地处国家森林公园、满清文化发源地、北方第一漂等东北优势旅游资源所在地,应在演艺和旅游的结合上做文章,作为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项目。搞其他文化项目,本地消费能力不足难以取得跨越式发展,但旅游景区带来的为数众多的游客恰恰是源源不断的财源。我们应继续以打造品牌的方式探寻演艺与红河景区相结合的道路,要树立观众意识和品牌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能根据观众口味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推陈出新,谁就能抢占市场。

2.国内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篇二

【关键词】世界遗产;遗产旅游;遗产价值;原真性;商品化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49-01

1 有关遗产旅游的概念

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的概念,在国外是有争论的,囊括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遗产。国外还有许多学者对遗产旅游的起源进行过探讨[1],总体上是从其文化属性进行界定的。总之,国外学者更倾向于遗产的旅游产品属性及旅游者的体验感受。而国内学者的定义更多的是倾向于解释性说明和保护开发。刘庆余等(2008)认为:遗产旅游是以遗产资源(目前主要是世界级遗产)为旅游吸引物,到遗产所在地去欣赏遗产景观,体验遗产文化氛围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旅游活动,使旅游者获得一种文化上的体验[2]。罗佳明(2004)从概念内涵上分析了遗产旅游与一般旅游的区别:遗产是历史保存下来的,不是为旅游者而建的;遗产旅游仅仅是实现遗产价值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遗产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回归自然和历史的旅游[3]。

2 国内遗产旅游的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以“遗产”和“旅游”作为检索主题,共检索到时间跨度从1979年到2010年1月10日的相关文献9893篇。从时间分布上看:2000年-2009年文献最多,占总文献量的95.5%;1990年-1999年为369篇,90年代前仅62篇。所以,我国有关遗产旅游的研究在近十年期间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纵观我国有关遗产旅游的相关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关于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目前遗产旅游发展中最大的矛盾,因此成为中国遗产旅游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热点。

徐嵩龄(2001)认为处理二者关系必须解决4个问题:遗产的旅游经营、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地方经济与遗产保护的投入、遗产保护专家在旅游经营中的作用[4]。魏小安(2002)[5]提出了科学规划、适度开发、依法保护的对策,具体的措施有功能分区(谢凝高, 2002)、采用先进技术(杨锐, 2002)、建立遗产管理者和经营者间的合作模式(阮仪三,2003)[6]、遗产教育(侯沛芸等,2005)[7]等。

2.2 关于遗产价值研究

徐嵩龄(20030认为:遗产的价值涉及多种领域,包括美学、思想史、宗教、社会学、历史、科学与技术等。就单个遗产而言,它们所具有的价值类型彼此并不完全

一致。张成渝(2004)指出,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8]。宋瑞(2005)把世界遗产的审美、科研、生态和经济等多重价值分为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的存在价值,认为不同价值在现实中对应不同的实用功能和不同的利益主体[9]。

2.3 关于遗产地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我国遗产经营管理改革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移植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另一种是提出遗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徐嵩龄, 2003)。王兴斌(2002)提出遗产所有权归国家,管理权归行政主管部门,经营权由市场运行,并建立监督保护体系,实行“四权分离”,其实质就是经营权转移[10]。但是徐嵩龄(2003)认为“四权分离”是不恰当的,提出遗产区内的遗产展示类服务应由遗产单位进行非营利性经营;区外的非遗产展示类服务可交由旅游公司、当地政府、社区进行营利性经营[11]。而张朝枝等(2004)认为政府干预与产权明晰化是解决问题的两种途径,关键在于合适的制度安排。

2.4 关于遗产旅游者行为研究

国内学者对遗产地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多为结合某一实例而进行的实证研究。陆林(1996)以黄山、九华山等地的旅游者为例,运用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等技术,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遗产地旅游的客流情况,并通过对客流变化情况的阐释分析了游客的行为特征。聂献忠、张捷等(1998)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九寨沟旅游流的结点特征与现状以及国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提出开拓客流市场的建议性措施。陆林、宣国富等(2002)分析了普陀山等海滨(岛)型旅游地与黄山等山岳型旅游地的国内客流季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5 关于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原真性与商品化问题研究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旅游的商品化破坏了文化的本真性,使得文化意义流失。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Hughes(1995)在研究苏格兰旅游局对当地烹饪文化遗产实施的旅游开发后,感叹旅游业已经摧毁了可以作为当地原真文化遗产基础的任何概念。Zeppel(1998)认为舞蹈表演经常按照旅游者对该舞蹈的“前理解”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当地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和过于简单化或本土性的同质化。Go(2003)等人也发现旅游产品被包装开发和出售导致目的地商品化和当地文化瓦解。

げ慰嘉南:

[1] HEWISON R. The Heritage Industry: Britain in a Climate of Decline M].London:Methuen,1987.

[2] 刘庆余等.中国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发展[J].中国软科学, 2005, (5).

[3] 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4] 徐嵩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而不对立,促进而不障碍[A].张晓,郑玉歆编.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89~301.

[5] 魏小安等.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关系[J/OL].中国网, 2002-11-19.

[6] 阮仪三.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J].城市规划, 2003, (6).

[7] 侯沛芸.生态旅游与世界遗产教育策略拟定之研究[J].旅游科学, 2005, (5).

[8] 张成渝.《世界遗产公约》中两个重要概念的解析与引申[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

[9] 宋瑞.对中国世界遗产门票问题的思考[A].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主编. 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10] 王兴斌.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J].旅游学刊, 2002, (5).

3.国内外旅游演艺综述研究(DOC)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1.国内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期刊网中,先分别以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以及高职人文教育为关键词,从1979-2009年对人文教育以及高职人文教育的学术研究进行精确搜索,分别搜索到相关文章9690、522、18篇。

然后以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为关键词,从1979-2009年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术研究进行精确搜索,搜索到相关文章1篇。

通过对国内有关高职院校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是在人文教育的理论研究领域进行研究,却很少在实践领域进行研究,而关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对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文教育,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存在缺失现象。

2.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2.1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探究

2.1.1学生人文素质水平较低

孙彦(2007)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人文素质的缺失及道德水平的低下而好高骛远、缺少敬业精神,这些对学生从业后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形成都产生了不良影响,直接导致了学生就业后职业道德的缺失。的确,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但部分学生过于追求自我表现、个人价值和物质利益,凡事带有功利、浮躁之色彩。周莱(2009)认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美德丧失,缺乏最基本的做人规范;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理想和责任感,沟通合作能力差;人文基础知识薄弱,缺乏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等。

2.1.2保障机制不够

孙彦(2007)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外部环境,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人们更加地“现实”,他们更多地关注经济生活和物质的享受,高职院校的学生又是一个很敏感的特殊群体,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对其思想和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石柏胜(2008)认为这种保障机制的不足体现在学校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提出:要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首先在思想认识上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观;殷秀丽甚至认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严重地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周立新(2008)指出高职教育虽然继承了中国知识教育的特点,却明显存在着实利主义、工具技术的倾向,无法保障足够的人文教育。

2.1.3教师人文教育水平不高

孙彦(2007)的观点是教育体制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宏观氛围的缺失。指出:我国实施的是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这样难免会出现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学校也缺少职业氛围。殷秀丽(2010)则认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不高,并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缺乏激励机制,他提出:现在高职院校的院系体制建构,基本上依据学术领域之分工原则,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仍是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而参与人文教育活动往往被视为是一种负担,故人文教育就成为被忽视的一个环节。

2.2改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探究

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主要涉及到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和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

2.2.1课程建设研究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渗透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逐步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杨静(2009)认为: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突破狭窄的专业局限,通过文史哲艺等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并且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广泛涉及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内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统筹安排,科学设置,开足、开好这些公共课程。

2.2.2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材等人文教育资源。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逐渐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然后再借助于课堂外的隐性教育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教学形式方面,陆建洪(2008)认为:教学形式追求多样性,具体可以包括如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各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还可以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将订单培养企业的文化内容分解在专业教学之中。

教学方法方面,游庆军(2008)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新审视和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结合旅游学科的特点,积极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创设法、课堂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手段,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周莱(2009)专门对高职院校开设人文讲座的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开设人文讲座,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为其就业奠定扎实的人文基础;殷秀丽(2010)认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内化,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要改革现行的人文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2.2.3实践教学研究

由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学生有大量在旅游企业进行实践实训的机会,重视在学生的实践实训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汪玉珍、柴春英(2009)指出要在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中渗透人文教育,认为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增强其职业适应性;殷秀丽(2010)认为: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安排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如志愿者等)、社会考察、调查活动以及业务实习等等。

2.2.4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建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渗透人文教育的有力保障。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营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发挥环境对于人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浓厚的学术求知氛围孕育出独特的人文精神。

周艳春(2001)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具有浓

厚人文氛围的院系文化,能够使学生确立自我肯定的信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李秋菊(2009)也提出:由于人文素质是在一定环境中通过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教风、学风等必然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们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课程,需要教育者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殷秀丽(2010)认为:应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生动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面向企业和行业开展社会实践,开展体现职业人文特点的社团活动。

2.2.5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渗透人文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人文素质。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才能成为现实。

周艳春(2001)认为:教师丰富的想象力,多方位的立体思维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条件,只有当教师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鲜明的表象去想象事物,产生联想,从而把想象融汇于抽象思维之中并形成创造性思维;石柏胜(2008:也提出:应使学生在听课和研讨的过程中感悟和领略人文精神,在欣赏和潜移默化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增加文化修养,提高人文素质;李秋菊(2009)提出: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其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学高为师,德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最为生动的教材。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提升教学能力,用平等精神、创新精神滋养学生心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乖斗学的思维方法。

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行为品德,注意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黄玉莉认为:要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思想作风、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

孙彦(2007)认为:通过培训、测试等方式,形成淘汰和激励机制,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杨静等(2009)也提出:通过岗位培训、课程进修、会议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尤其是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

3.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上一篇:办公家具知识下一篇:全额事业编制转公务员